力学临界、极值问题

力学临界、极值问题

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

班级: 姓名:

1.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中,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同时,物体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特别是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时,往往会有临界值出现.

2.发生临界问题的条件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的临界条件是: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 .

(4)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物体在受到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 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反之亦然。当出现速度有最大值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往往出现在加速度 时.

例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均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C 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沿斜面方向的力F 拉物块A 使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当物块B 刚要离开C 时F 的大小恰为2mg .求从F 开始作用到物块B 刚要离开C 的时间.

例2:一个质量为0.2kg 的小球用细绳吊在倾角为θ=53o的斜面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不计摩擦,当斜面以10m/s 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求绳子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α=30°,斜面上边放一个光滑小球,用与斜面平行的绳把小球系住,使系统以共同的加速度向左作匀加速运动,当绳的拉力恰好为零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若以共同加速度向右作匀加速运动,斜面支持力恰好为零时,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 =1 kg 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体上,斜面质量为M =2 kg ,斜面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地面光滑.现对斜面体施一水

平推力F ,要使物块m 相对斜面静止, 试确定推力F 的取值范围.(g =10 m/s 2

)

例5.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底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固定挡板M ,物块A 、B 之间用一与斜面平行的轻质弹簧连结,现用力缓慢沿向下推动物块B ,当弹簧具有5J

弹性势能时撤去推力释放物块

B ;已知A 、B 质量分别为m A =5kg 、m B =2kg ,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E p =kx 2/2,其中弹簧劲度系数k=1000N/m

x 为形变量,g=10m/s 2

,求: (1)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B 的速度大小. (2)物块A 刚离开挡板时,物块B 的动能.

例4

牛顿运动定律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1.动力学中的典型临界问题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的临界条件是接触但接触面间弹力F N=0. (2)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 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子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 F T=0. (4)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 在变加速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2.解决临界极值问题常用方法 (1)极限法: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或状态)暴露出来,以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2)假设法:临界问题存在多种可能,特别是非此即彼两种可能时,或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条件,也可能不出现临界条件时,往往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3)数学法: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公式,根据数学表达式解出临界条件. 题型一:接触与脱离类的临界问题 例1: 如图所示,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下有一 托盘,用托盘托着物体使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然后使托盘以加速度a竖直向下做 匀速直线运动(a

动力学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考点二 动力学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一般有三种解法: 1.极限法 在题目中如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时,一般隐含着临界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时,应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或状态)暴露出来,达到尽快求解的目的. 2.假设法 有些物理过程中没有明显出现临界问题的线索,但在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问题,也可能不出现临界问题,解答这类题,一般用假设法. 3.数学法 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公式,根据数学表达式求解得出临界条件. 命题点1 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 3.一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地面上,Q 为与轻弹簧上端连在一起的秤盘,P 为一重物,已知P 的质量M =10.5 kg ,Q 的质量m =1.5 kg ,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 =800 N/m ,系统处于静止.如图所示,现给P 施加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力F ,使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 s 内,F 为变力,0.2 s 以后,F 为恒力.求力F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取g =10 m/s 2) 【解析】 设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 1,t =0.2 s 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2,物体P 的加速度为a ,则有 kx 1=(M +m )g ① kx 2-mg =ma ② x 1-x 2=12 at 2③ 由①式得x 1=(M +m )g k =0.15 m , 由②③式得a =6 m/s 2. F min =(M +m )a =72 N ,

F max =M (g +a )=168 N. 【答案】 F max =168 N F min =72 N 命题点2 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 4.如图所示,12个相同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排成一条直线,相邻两木块接触但不粘连,每个木块的质量m =1.2 kg ,长度l =0.5 m .木块原来都静止,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1,在左边第一个木块的左端放一质量M =1 kg 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它与各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5,现突然给小铅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 0=9 m/s ,使其在木块上滑行.设木块与地面间及小铅块与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 (1)小铅块相对木块滑动时小铅块的加速度大小; (2)小铅块下的木块刚发生运动时小铅块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析】 (1)设小铅块相对木块滑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μ2Mg =Ma 解得a =5 m/s 2. (2)设小铅块最多能带动n 个木块运动,对n 个木块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当小铅块下的n 个木块发生运动时,则有μ2Mg ≥μ1(mgn +Mg ) 解得n ≤3.33 即小铅块最多只能带动3个木块运动 设当小铅块通过前面的9个木块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 ,由动能定理可知-μ2Mg ×9l =12 M (v 2-v 20) 解得v =6 m/s. 【答案】 (1)5 m/s 2 (2)6 m/s 命题点3 数学方法求解极值问题 5.如图所示,一质量m =0.4 kg 的小物块,以v 0=2 m/s 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 =2 s 的时间物块由A 点运动到B 点,A 、B 之间的距离L =10 m .已知斜面倾角θ=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3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的处理

动力学中临界极值问题的处理及分析 物理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牵涉到一定条件下寻求最佳结果或讨论其物理过程范围的问题,此类问题通常难度较大技巧性强,所涉及的内容往往与动力学、力学密切相关,综合性强。在高考命题中经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临界和极值问题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一.解决动力学中临界极值问题的基本思路 所谓临界问题是指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某种物理现象转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转折状态称为临界状态。至于是“出现”还是“不出现”,需视具体问题而定。极值问题则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某物理量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情况。临界问题往往是和极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解决此类问题重在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从而找出临界条件或达到极值的条件,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是物理中的常见题型,同学们在刚刚学过的必修1中匀变速运动规律、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中都涉及到临界和极值问题。在解决临办极值问题注意以下几点:○1临界点是一个特殊的转换状态,是物理过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系统的一些物理量达到极值。○2临界点的两侧,物体的受力情况、变化规律、运动状态一般要发生改变,能否用变化的观点正确分析其运动规律是求解这类题目的关键,而临界点的确定是基础。○3许多临界问题常在题目的叙述中出现“恰好”、“最大”、“至少”、“不相撞”、“不脱离”……等词句对临界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暗示,审题是只要抓住这些特定词语其内含规律就能找到临界条件。○4有时,某些临界问题中并不包含常见的临界术语,但审题时发现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如运动中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类问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5临界问题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解题灵活性较大,审题时应力图还原习题的物理情景,抓住临界状态的特征,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6确定临界点一般用极端分析法,即把问题(物理过程)推到极端,分析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状态和满足的条件。解题常用的思路用矢量法、三角函数法、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法或根据物理过程的特点求极值法等。 二.匀变速运动规律中与临界极值相关问题的解读 在质点做匀变速运动中涉及到临界与极值的问题主要有“相遇”、“追及”、“最大距离”、“最小距离”、“最大速度”、“最小速度”等。 【例1】速度大小是5m/s的甲、乙两列火车,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而行。当它们相隔2000m 时,一只鸟以10m/s的速度离开甲车头向乙车头飞去,当到达乙车车头时立即返回,并这样连续在两车间来回飞着。问: (1)当两车头相遇时,这鸟共飞行多少时间? (2)相遇前这鸟飞行了多少路程? 【致远提示】甲、乙火车和小鸟运动具有等时性,要分析相遇的临界条件。 【思维总结】本题难度不大,建立物理情景,分清运动过程,找到相遇的临界条件、三个运动物体运动具有等时性和小鸟速率不变是解题的切入点。

在学习物理中有关临界极值问题的处理

在动力学中临界极值问题的处理 佛山市高明第一中学(528500)周兆富 物理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牵涉到一定条件下寻求最佳结果或讨论其物理过程范围的 问题,此类问题通常难度较大技巧性强,所涉及的内容往往与动力学、电磁学密切相关,综合性强。在高考命题中经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临界和极值问题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一.解决动力学中临界极值问题的基本思路 所谓临界问题是指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某种物理现象转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转折状态称为临界状态。至于是“出现”还是“不出现”,需视具体问题而定。极值问题则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某物理量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情况。临界问题往往是和极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解决此类问题重在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从而找出临界条件或达到极值的条件,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是物理中的常见题型,同学们在刚刚学过的必修1中匀变速运动规律、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中都涉及到临界和极值问题。在解决临办极值问题注意以下几点:○1临界点是一个特殊的转换状态,是物理过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系统的一些物理量达到极值。○2临界点的两侧,物体的受力情况、变化规律、运动状态一般要发生改变,能否用变化的观点正确分析其运动规律是求解这类题目的关键,而临界点的确定是基础。○3许多临界问题常在题目的叙述中出现“恰好”、“最大”、“至少”、“不相撞”、“不脱离”……等词句对临界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暗示,审题是只要抓住这些特定词语其内含规律就能找到临界条件。○4有时,某些临界问题中并不包含常见的临界术语,但审题时发现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如运动中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类问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5临界问题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解题灵活性较大,审题时应力图还原习题的物理情景,抓住临界状态的特征,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6确定临界点一般用极端分析法,即把问题(物理过程)推到极端,分析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状态和满足的条件。解题常用的思路用矢量法、三角函数法、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法或根据物理过程的特点求极值法等。 二.匀变速运动规律中与临界极值相关问题的解读 在质点做匀变速运动中涉及到临界与极值的问题主要有“相遇”、“追及”、“最大距离”、“最小距离”、“最大速度”、“最小速度”等。 ?例1?速度大小是5m/s的甲、乙两列火车,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而行。当它们相隔2000m时,一只鸟以10m/s的速度离开甲车头向乙车头飞去,当到达乙车车头时立即返回,并这样连续在两车间来回飞着。问: (1)当两车头相遇时,这鸟共飞行多少时间? (2)相遇前这鸟飞行了多少路程? ?灵犀一点?甲、乙火车和小鸟运动具有等时性,要分析相遇的临界条件。 ?解析?飞鸟飞行的时间即为两车相遇前运动的时间,由于飞鸟在飞行过程中速率没有变化,可用s=vt求路程。 (1)设甲、乙相遇时间为t,则飞鸟的飞行时间也为t,甲、乙速度大小相等v甲= v乙=5m/s,同相遇的临界条件可得:s = (v甲+v乙)t 则: 2000 =200 10 s t s s v v == + 乙 甲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的处理讲课教案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的处理

动力学中临界极值问题的处理及分析 物理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牵涉到一定条件下寻求最佳结果或讨论其物理过程范围的问题,此类问题通常难度较大技巧性强,所涉及的内容往往与动力学、力学密切相关,综合性强。在高考命题中经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临界和极值问题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一.解决动力学中临界极值问题的基本思路 所谓临界问题是指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某种物理现象转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转折状态称为临界状态。至于是“出现”还是“不出现”,需视具体问题而定。极值问题则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某物理量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情况。临界问题往往是和极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解决此类问题重在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从而找出临界条件或达到极值的条件,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是物理中的常见题型,同学们在刚刚学过的必修1中匀变速运动规律、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中都涉及到临界和极值问题。在解决临办极值问题 注意以下几点:○1临界点是一个特殊的转换状态,是物理过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系统的一些物理量达到极值。○2临界点的两侧,物体的受力情况、变化规律、运动状态一般要发生改变,能否用变化的观点正确分析其运动规律是求解这类题目的关键,而临界点的确定是基础。○3许多临界问题 常在题目的叙述中出现“恰好”、“最大”、“至少”、“不相撞”、“不脱离”……等词句对临界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暗示,审题是只要抓住这些特定词语 其内含规律就能找到临界条件。○4有时,某些临界问题中并不包含常见的临界 术语,但审题时发现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如运动中汽车做匀 减速运动类问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5临界问 题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解题灵活性较大,审题时应力图还原习题的物理情 景,抓住临界状态的特征,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6确定临界点一般用极端分 析法,即把问题(物理过程)推到极端,分析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状态和满足的条件。解题常用的思路用矢量法、三角函数法、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法或根据物理过程的特点求极值法等。 二.匀变速运动规律中与临界极值相关问题的解读 在质点做匀变速运动中涉及到临界与极值的问题主要有“相遇”、“追及”、“最大距离”、“最小距离”、“最大速度”、“最小速度”等。 【例1】速度大小是5m/s的甲、乙两列火车,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而行。当它们相隔2000m时,一只鸟以10m/s的速度离开甲车头向乙车头飞去,当到达乙车车头时立即返回,并这样连续在两车间来回飞着。问: (1)当两车头相遇时,这鸟共飞行多少时间?

圆周运动临界问题 极值问题

圆周运动临界问题 极值问题 相关知识复习: 一、由于受静摩擦力作用 二、绳 杆等恰好无作用力或者有承受最大力 三、两个典型模型 1、绳球模型(已知绳长L ,小球质量m ,线速度V ) 1)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写出小球过最高点的动力学方程 3)若小球刚好过最高点,F =拉 ,此时 V= 2、杆球模型 (已知杆长L ,小球质量m ,线速度V ) 1)若小球刚好过最高点,杆对球的作用力F = ,方向 此时 V= 2 )若v = F = 。 3 )若v >F = ,方向 。 4 )若0v

板块模型的临界极值问题

板块模型的临界极值问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板块模型的临界极值问题 1【经典模型】 如图甲所示,M 、m 两物块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两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个恒力F 作用在物块M 上. (1)F 至少为多大,可以使M 、m 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2)如图乙所示,假如恒力F 作用在m 上,则F 至少为多大,可以使M 、m 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练1、如图所示,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2kg 和1kg ,A 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B 叠加在A 上。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在B 上,A 、B 一起相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s m 。 (2/10s m g =)求: (1)力F 的大小。 (2)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3)A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A 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 (4)要想A 、B 一起加速(相对静止),力F 应满足什么条件 (5)要想A 、B 分离,力F 应满足什么条件 练2、物体A 放在物体B 上,物体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6=A m kg ,2=B m kg ,A 、B 间动摩擦因数2.0=μ,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于物体A 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0=g m/s 2)( ) A .当拉力F <12N 时,A 静止不动 B .当拉力F =16N 时,A 对B 的摩擦力等于4N C .当拉力F >16N 时,A 一定相对B 滑动 D .无论拉力F 多大,A 相对B 始终静止 2、如图,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开始时F =10 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 的过程中,则( ) A .当拉力F <12 N 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 时,开始相对滑动 C .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动力学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动力学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引入: 教学过程: 一、临界和极值 在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中,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同时,物体 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特别是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时,往往会有临界现象。此时要采用极限分析法,看物体在不同加速度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尽快找出临界点,求出临界条件。 在某些物理情境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由于条件的变化,会出现两种状态的衔接,两种现象的分界,同时使某个物理量在特定状态时,具有最大值或最小值。这类问题称为临界问题。在解决临界问题时,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找出临界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1、相互接触的物体,它们分离的临界条件是:它们之间的弹力0 N ,而且此时它们的速度相等,加速度相同。 【例】如图,在竖直立在水平面的轻弹簧上面固定一块质量不计的薄板,将薄板上放一重物,并用手将重物往下压,然后突然将手撤去,重物即被弹射出去,则在弹射过程中,(即重物与弹簧脱离之前),重物的运动情况是( ) A 、一直加速 B 、先减速,后加速 C 、先加速、后减速 D 、匀加速

【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固定一质量为0m 的托盘,托盘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用竖直向下的力将原长为0l 的弹簧压缩后突然撤去外力,则m 即将脱离0m 时的弹簧长度为( ) A 、0l B 、()k g m m l +- C 、k mg l -0 D 、k g m l 00-

【例】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 的顶端P 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当滑块至少以加速度______=a 向的 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当滑块以g a 2=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的拉力大小______=F 。

板块模型的临界极值问题 (1)

板块模型的临界极值问题 1【经典模型】 如图甲所示,M 、m 两物块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两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个恒力F 作用在物块M 上. (1)F 至少为多大,可以使M 、m 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2)如图乙所示,假如恒力F 作用在m 上,则F 至少为多大,可以使M 、m 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练1、如图所示,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2kg 和1kg ,A 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B 叠加在A 上。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在B 上, A 、 B 一起相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s m 。(2 /10s m g =)求: (1)力F 的大小。 (2)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3)A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A 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 (4)要想A 、B 一起加速(相对静止),力F 应满足什么条件? (5)要想A 、B 分离,力F 应满足什么条件? 练2、物体A 放在物体B 上,物体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6=A m kg ,2=B m kg ,A 、B 间动摩擦因数2.0=μ,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于物体A 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0=g m/s 2)( ) A .当拉力F <12N 时,A 静止不动 B .当拉力F =16N 时,A 对B 的摩擦力等于4N C .当拉力F >16N 时,A 一定相对B 滑动 D .无论拉力F 多大,A 相对B 始终静止 2、如图,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开始时F =10 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 的过程中,则( ) A .当拉力F <12 N 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 时,开始相对滑动 C .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 .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动力学临界极值问题

专题二: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1当物体的运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时必然有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所对应的状态叫做临界状态;在临界状态时必须满足的条件叫做临界条件?用变化的观点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变化情况,同时抓住满足临界值的条件是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 2 ?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1) 有些题目中有刚好” 恰好” 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 (2) 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 往往就是临界状态; (3) 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占; 八、、\ (4) 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加速度”等,即是要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 3?动力学中的典型临界条件 (1) 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弹力F N= 0. (2) 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 绳子断裂与松驰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度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 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驰的临界条件是:F T = 0. (4) 加速度变化时,速度达到最大的临界条件:当加速度变化为a= 0时. 【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m= 1 kg的物块放在倾角为0= 37°的斜面体上,斜面体质量为M = 2 kg,斜面体与物块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尸0.2,地面光滑,现对斜面体施一水平推力F,要 使物块m相对斜面静止,试确定推力F的 取值范围.(sin 37 =0.6, cos 37 = 0.8, g= 10 m/s2) 【例2 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卩=0.2,开始时F = 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 A .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运动 45 N的过程中,贝U ( A、B 质量分别为m A = 6 kg , m B = 2 kg , A、B

动力学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动力学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引入: 教学过程: 一、临界和极值 在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中,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同时,物体 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特别是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时,往往会有临界现象。此时要采用极限分析法,看物体在不同加速度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尽快找出临界点,求出临界条件。 在某些物理情境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由于条件的变化,会出现两种状态的衔接,两种现象的分界,同时使某个物理量在特定状态时,具有最大值或最小值。这类问题称为临界问题。在解决临界问题时,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找出临界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1、相互接触的物体,它们分离的临界条件是:它们之间的弹力0 N ,而且此时它们的速度相等,加速度相同。 【例】如图,在竖直立在水平面的轻弹簧上面固定一块质量不计的薄板,将薄板上放一重物,并用手将重物往下压,然后突然将手撤去,重物即被弹射出去,则在弹射过程中,(即重物与弹簧脱离之前),重物的运动情况是( ) A 、一直加速 B 、先减速,后加速 C 、先加速、后减速 D 、匀加速

【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固定一质量为0m 的托盘,托盘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用竖直向下的力将原长为0l 的弹簧压缩后突然撤去外力,则m 即将脱离0m 时的弹簧长度为( ) A 、0l B 、()k g m m l +- C 、k mg l -0 D 、k g m l 00-

【例】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 的顶端P 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当滑块至少以加速度______=a 向的 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当滑块以g a 2=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的拉力大小______=F 。

专题二、 临界、极值问题(答案)

专题临界问题 一、临界问题 1.临界状态: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相关的一些物理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当物体的运动变化到某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该物理量的值叫临界值,这个特定状态称之为临界状态。临界状态是发生量变和质变的转折点。 2.关键词语:在动力学问题中出现的“最大”、“最小”、“刚好”、“恰能”等词语,一般都暗示了临界状态的出现,隐含了相应的临界条件。 二、例题分析 【例1】一个质量为0.1千克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θ为37°的斜面顶端,如图所示。系统静止时绳与斜面平行,不计一切摩擦。求下列情况下,绳子受到的拉力为多少? (1)系统以6米/秒2的加速度向左加速运动 (2)系统以l0米/秒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 (3)系统以15米/秒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提示: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更好?) T=0.12N T=1.4N T=1.8N

练习:轻绳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绳BC水平,小球质量m=0.4 kg,问当小车分别以 2.5、

8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 运动时,绳AB的张力各是多少?(取g=10)3、(1)5N(2)5.12N 【例2】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拉力F的作用在M上,两物体相对静止一起向右运动。求:⑴物体m受的摩擦力f; ⑵若F增大,f如何变化⑶要保持两物体相对静止,求拉力F取值要求(4)现施水平力F拉m,为使m和M不发生相对滑动,水平力F不得超过多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⑴mF/(M+m) ⑵增大⑶F≤μ(M+m) g (4)F≤μmg(M+m) /M

临界与极值问题

热点综合专题四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热点一超重和失重问题 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比较 【典例】(2018·福建福州期末)广州塔,昵称小蛮腰,总高度达600米,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一分钟就可以到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 -t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t=4.5 s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 B.5~55 s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 C.t=59.5 s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D.t=60 s时,电梯速度恰好为零 [审题指导](1)判断超重与失重,仅看加速度方向即可,与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无关. (2)a-t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代表速度的变化量. [解析]利用a-t图象可判断:t=4.5 s时,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电梯处于超重状态,则A错误;0~5 s时间内,电梯处于超重状态,拉力>重力,5~55 s时间内,电梯处于匀速上升过程,拉力=重力,55~60 s时间内,电梯处于失重状态,拉力<重力,综上所述,B、C错误;因a-t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代表速度改变量,而图中横轴上方的“面积”与横轴下方的“面积”相等,则电梯的速度在t=60 s时为零,D正确. [答案]D 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

[针对训练] 1.(2018·吉林省白城市通榆一中考试)某运动员(可看成质点)参加跳台跳水比赛,t=0时,为其向上起跳离开跳台的瞬间,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求出水池的深度 B.可以求出跳台距离水面的高度

C.0~t2时间内,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D.t2~t3时间内,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解析]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的v-t图象不能反映是否到达水底,所以不能求出水池的深度,故A错误;应用v-t图象中,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以求出跳台距离水面的高度,故B正确;t=0时刻是运动员向上起跳离开跳台的瞬间,速度是负值时表示速度方向向上,则知0~t1时间内运动员做匀减速运动,t1~t2时间内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0~t2时间内,运动员一直在空中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由题图可知,t2~t3时间内,运动员向下做减速运动,则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D正确. [答案]A 2.(多选)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航员不受任何力作用 B.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 C.地球对宇航员的引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 D.正立和倒立时宇航员一样舒服 [解析]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飞船以及里面的宇航员都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选项A错误;宇航员随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是处于平衡状态,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完全失重状态下,重力的作用效果完全消失,正立和倒立情况下,身体中的器官都是处于悬浮状态,没有差别,所以一样舒服,选项D正确. [答案]CD

动力学中临界与极值问题

动力学中临界与极值问题 一、分离问题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存在弹力,在接触面间弹力变为零时,它们将要分离.抓住相互接触物体分离的这一条件,就可顺利解答相关问题. 例1: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m1=1.5kg,盘内放一质量为m2=10.5kg的物体P,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k=800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最初0.2s内F是变化的,在0.2s后是恒定的,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 思考: 1 何时分离时? 2分离时物体是否处于平衡态。弹簧是否处于原长? 3.如何求从开始到分离的位移? 4.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如何变化。 练习1.如图3-3-2所示,质量都为m的A、B两物体叠放在竖直弹簧上并保 持静止,用大小等于mg的恒力F向上拉B,运动距离h时B与A分离.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和A刚分离时,弹簧为原长 B.B和A刚分离时,它们的加速度为g C.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mg/h D.在B与A分离之前,它们做匀加速运动 2、如图1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端系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弹簧下端连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被一垂直斜面的挡板A挡住,此时弹簧没有形变.若 挡板A以加速度a(a 3 μmg 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1 2 g μ6.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 (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1

牛顿第二定律临界问题与极值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专题(二)—临界问题与极值问题 1.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 涉及临界状态的问题叫临界问题。临界状态常指某种物理现象由量变到质变过渡到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连接状态,常伴有极值问题出现。临界问题常伴有特征字眼出现,如“恰好”、“刚刚”等,找准临界条件与极值条件,是解决临界问题与极值问题的关键。 能处理力学中常见的三类临界问题的临界条件: (1)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将要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 (2)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绳中拉力为零 (3)存在静摩擦的连接系统,当系统外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间不一定有相对滑动,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最大值 2.掌握临界问题的基本思路: ①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找到临界状态 ②找到重要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找出临界条件 ③根据临界条件列方程求解 例1:有一质量M=4kg的小车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在小车上放一质量m=6kg的物块,动摩擦因素μ=0.2,现对物块施加F=25N的水平拉力,如图所示,求小车的加速度?(设车与物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g取10m/s2) 例1

例2.如图,光滑斜面质量为M=8 kg ,小球m=2kg ,用细绳悬挂相对静止在斜面上,求: (1)用多大的水平力F 推斜面时,绳中的张力为零? (2)用多大的水平力F 推斜面时,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为零? 例3:如图所示, m =4kg 的小球挂在小车后壁上,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求: (1)小车以a=g 向右加速; (2)小车以a=g 向右减速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 1和后壁对小球的压力F 2各多大? 例4.托盘A 托着质量为m 的重物B ,B 挂在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下端,弹簧的上端悬挂于O 点,开始时弹簧竖直且为原长,今让托盘A 竖直向下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a ,求经过多长时间,A 与B 开始分离(a g ). 例2题图 例4

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临界问题是指: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 某种物理现象转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转折状态称为临界状态。 ,至于是“出现”还 平衡问题的临界状态是指物体的所处的平衡状态将要被破坏而尚未被破坏的状态。这类问题称为临界问题。解临界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极值问题则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某物理量出现极大值或极小解决此类问题重在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从 的物体,置于水平长木板上,物体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将长木板的一端缓慢抬起,要使物体始终保持静止,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不能超过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 【分析】这是一个斜面问题。当θ增大时,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增大。当此分力增大到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动与不动的临界 μ时,重力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滑动摩擦 θ≤μ,则物体保持静止;如

②、将物体以一初速度置于斜面上,如tg<μ,则物体减速,最后 静止;如tg θ=μ,则物体保持匀速运动;如tg θ>μ,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因此,这一临界条件是判断物体在斜面上会如何运动的一个条件。 练习:如图,质量为m 的三角形尖劈静止于斜面上,上表面水平。今在其上表面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则物体: A 、保持静止; B 、向下匀速运动; C 、向下加速运动; D 、三种情况都要可能。 【解答】A 。 【例2】如图所示,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 分别系着物体A 和B ,物体A 放在倾角为α的斜 面上,已知物体A 的质量为m ,物体B 和斜面间 动摩擦因数为μ(μ

专题五 牛顿第二定律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专题五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临界和极值问题 一、概念 (1)临界问题: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刚好要发生或刚好不发生的转折状态。 (2)极值问题: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某物理量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情况。 二、关键词语 在动力学问题中出现的“最大”、“最小”、“刚好”、“恰能”等词语,一般都暗示了临界状态的出现,隐含了相应的临界条件。有些物理过程中没有明显出现临界问题的线索,但在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问题,也可能不出现临界问题,解答这类问题一般用假设法。 三、常见类型 动力学中的常见临界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弹力发生突变时接触物体间的脱离与不脱离的问题;二是绳子的绷紧与松弛问题;三是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滑动与不滑动问题。 四、解题关键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正确描述,对临界状态的判断与分析,找出处于临界状态时存在的独特的物理关系,即临界条件。 常见的三类临界问题的临界条: 1、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将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 2、 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绳子的拉力为零。 3、 存在静摩擦的系统,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五、例题解析 【例题1】质量为0.2kg 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为θ=60°的斜面体的顶端,斜面体静止时,小球紧靠在斜面上,线与斜面平行,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求在下列三种情况下,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取g =10 m/s 2) (1) 斜面体以23m/s 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 (2) 斜面体以43m/s 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 【例题2】如图所示,轻绳A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绳BC 水平,小球质量m =0.4 kg ,取g =10m/s 2。试求: (1)小车以a 1=2.5m/s 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绳AB 的张力是多少? (2)小车以a 2=8m/s 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绳AB 的张力是多少?

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时,会出现一些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1.若题目中出现“恰好”“刚好”等字眼,明显表示过程中存在临界点. 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过程中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对应临界状态. 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过程中存在着极值,而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加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 一、接触与分离的临界条件 物体分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由原来的不为零变为零.因此解答此类问题,应该对原状态下研究对象的受力和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条件列方程,令其中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解得临界状态的加速度,以临界加速度为依据分析各种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的变化. 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小球用长度也 为R 的轻质细线悬挂在小车车厢水平顶部的A 点,现观察到小球与车顶有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车正向右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g B .小车正向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 3 g C .若小车向右的加速度大小为23g ,则车厢顶部对小球的弹力为mg D .若细线张力减小,则小球一定离开车厢顶部 [解析] 如图所示,小球恰好与车顶接触的临界状态是车顶对小球的弹力恰为零,故临界加速度a 0=g tan θ,由线长等于小球半径可得,θ=60°,a 0=3g .小球与车顶接触时,小车具有向右的加速度,加速度大小a ≥3g ,A 、B 项错;当小车向右的加速度大小a =23g 时,ma F N +mg =tan θ,解得F N =mg ,C 项正确;细线张力F T =ma sin θ, 小球与车顶接触 的临界(最小)值F Tmin =2mg ,当张力的初始值F T >2mg 时,张力减小时只要仍大于或等于临界值,小球就不会离 开车厢顶部,D 项错误. [答案] C 二、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 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 T =0. 如图所示,小车内 固定一个倾角为θ =37°的光滑斜面,用一根平行于斜面的细线系住一个质量为m =2 kg 的小球,取g =10 m/s 2,sin 37°=0.6, cos 37°=0.8,则: (1)当小车以a 1=5 m/s 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细线上的拉力为多大? (2)当小车以a 2=20 m/s 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细线上的拉力为多大? [解析] 本题中存在一个临界状态,即小球刚好脱离斜面的状态,设此时加速度为a 0,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将细线拉力分解为水平x 方向和竖直y 方向两个分力, 则得到 F cos θ=ma 0 F sin θ-mg =0 a 0=g tan θ=403 m/s 2. (1)a 1=5 m/s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