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新能源专业生物质能利用100分

2020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新能源专业生物质能利用100分
2020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新能源专业生物质能利用100分

2020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新能源专业生物质能利用-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以非粮的淀粉和糖类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称为()燃料乙醇技术。

A.1代

B.1.5代

C.2代

D.2.5代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2.华北和华东地区为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以上。

A.60%

B.70%

C.80%

D.90%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3.到2013年底,全国城市垃圾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千瓦,其中,垃圾循环流化床发电约占50%左右。

A.150万

B.260万

C.340万

D.450万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2015年8月实施的住建部标准,大中型沼气的规模为日产沼气()立方米。

A.100

B.150

C.300

D.500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5.以玉米、小麦等淀粉类原料的生物质乙醇是通过下列哪种技术制备()。

A.燃烧

B.生化法

C.热化学法

D.物理化学法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生物热解技术中,干馏是将生物质原料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加热,经高温分解产生可燃气体的混合物。其可燃气体主要成分是()。

A.一氧化碳

B.氢气

C.硫化氢

D.甲烷

E.乙烷

用户答案:[ABD] 得分:10.00

2.2011年10月10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原料基地补助资金的通知》,明确了原料基地补助资金的申请条件,其中对原料生产品种及基地建设规模给出了具体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料生产品种包括小桐子、文冠果、黄连木、光皮树、油桐、乌桕、无患子等树种

B.甜高粱制乙醇,原料基地建设规模不少于12万亩

C.薯类制乙醇,原料基地建设规模不少于40万亩

D.以林木果实等为原料制生物柴油,原料基地建设规模不少于30万亩,并且具备不少于500亩的种苗繁育基地

E.林业原料基地补助标准为180元/亩,农业原料基地补助标准原则上核定为150元/亩

用户答案:[ABCD] 得分:10.00

3.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生物质气化技术?()

A.工业有机污水沼气工程

B.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

C.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D.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

E.城市垃圾填埋气发电

用户答案:[CD] 得分:1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国内生产生物柴油增值税享受100%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同时对利用废弃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8.00

2.生物质成型燃料可使不同种类原料获得较为统一的燃烧特性,规模化应用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广东省是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利用量最多的省份。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8.00

3.农林剩余物生物质发电企业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增即退优惠政策。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8.00

4.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地带动了企业投资生物质混燃发电项目的积极性,是推动生物质混燃发电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手段。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8.00

5.沼气作为农村清洁能源,长期获得财政补贴,补贴对象主要是农村户用沼气。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8.00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与装备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与装备 序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目前,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我国已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生物质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每年净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这些未加以利用的生物质,为完成自然界的碳循环,其绝大部分由自然腐节将能量和碳素释放,放回自然界中。另一方面,由于过度消费化石燃料,过快、过早地消耗了这些有限的资源,释放出大量的多余能量和碳素,打破了自然界的能量和碳平衡,更加剧了环境和全球气候恶化。 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生产电力,从而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智能利用技术,以达到保护矿产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CO2减排,保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生物质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二、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

2019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新能源专业生物质能利用-74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0] 1803号),规定生物质发电厂应布置在粮食主产区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且每个县或()半径范围内不得重复布置生物质发电厂。 A.50公里 B.100公里 C.200公里 D.300公里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2.下面哪一项不是生物质能发电的优点()。 A.电能质量好 B.不具有波动性 C.不具有间歇性 D.发电效率高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到2013年底,全国城市垃圾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千瓦,其中,垃圾循环流化床发电约占50%左右。 A.150万 B.260万 C.340万 D.450万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华北和华东地区为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以上。

A.60% B.70% C.80% D.90%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5.秸秆的沼气产率远高于畜禽粪便,一般畜禽粪便的沼气产率约为45-80?,而秸秆沼气的产率可达()。 A.100-200 ? B.200-300 ? C.300-400 ? D.400-500 ?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现代生物质能资源()。 A.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 B.林业“三剩物”及木材加工剩余物 C.城市及工业废弃物 D.油料作物 E.畜禽粪便 用户答案:[ABE] 得分:0.00 2.2011年10月10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原料基地补助资金的通知》,明确了原料基地补助资金的申请条件,其中对原料生产品种及基地建设规模给出了具体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万载生物质能发电厂监理规划.

生物质能发电厂工程监理规划 年月日

批准: 审核: 编写: 相关会签人员:

目录 1 工程项目概况 (3) 2 监理工作范围 (9) 3 监理工作内容 (9) 4 监理工作目标 (144) 5 监理工作依据 (155) 6.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155) 7.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配备计划 (167) 8 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岗位职责 (167) 9.监理工作程序 (200) 10.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390) 11监理工作制度 (69) 12.监理设施 (734) 附件一: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措施要点 (745) 附件二:质量重点、难点分析及监控措施 (79)

1 工程项目概况 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地点: 1.3 建设规模和建设性质:新建。 1.4 厂区布置及主要系统特征 1.4.1主要工程施工项目 建筑工程项目主要有:主厂房、烟囱、机力通风冷却塔、水泵房、燃料棚、输料栈桥、渣场、110KV屋外配电装置、化学水处理室、空压机室、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以及综合办公楼、门卫室等办公生活建筑。 1.4.2设备安装工程 设备安装工程项目主要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电气设备、输料设备、水处理设备、循环水设备、除灰设备、自动化、通信设备及全厂管道等。 1.4.3施工用地 根据本工程厂区总平面和厂址场地现状,。 1.4.4主要设备选择 1. 锅炉: 型号KG-65/5.29-FSWZ1 型式循环流化床锅炉 最大连续蒸发量65t/h 额定蒸汽压力 5.29MPa 额定蒸汽温度450℃ 给水温度152.2℃ 给水压力 6.537MPa 排烟温度145℃ 锅炉效率≥88.15 % 2.汽轮机 型号C12/4.9/0.98/435 台数2台 型式次高压中温抽汽凝式汽轮机 汽机参数为:

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含参考答案)

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 电自0810班整理 一、绪论 1. 目前新能源中有一定规模应用的主要有哪些? 新能源在电力工业中有一定规模应用的主要是核能发电、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其他的新技术有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及生物质能等。 2.简要分析目前我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说明大力开展新能源开发的意义。 书P6~12 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常规能源化石燃料逐渐被消耗枯竭 全球油价、煤价迅速上涨 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渴求可持续发展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概述能源的分类。 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能源最有意义的分类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可再生能源:可燃性可再生物质和垃圾;水力发电;地热能;太阳能;风力发电;潮汐、波浪和海流发电等。 二、核能 1.简述原子的组成结构。 ?原子是构成自然界中各种元素的基本单元,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结合在一起的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都被成为核子。 2.简述核裂变与核聚变的区别。 核裂变 较重的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多个较轻原子核的反应就是核裂变。 由于质量数的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不同,那么,当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如铀-235)裂变为两个质量数中等的较轻原子核以后,生成的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的结合能之和大于原来原子核的结合能,多出的部分即为核裂变反应放出的能量,称为裂变能。 裂变之后,裂变产物的质量总数略少于裂变之前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转化为裂变能。 核聚变 两个轻核聚合成重核的反应就是核聚变。如两个氘核结合成稳定的氦核的过程,较重的原子核的结合能大于原来两个轻核的结合能之和,多出的部分即为核聚变放出的能量。 结合能是和质量亏损相对应的,在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中,都有净的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转化为能量。从核能利用角度看,核聚变反应具有很多优点,但是要实现可利用的受控核聚变,还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难题,目前,核能利用指的是核裂变能的利用。 3.核电厂与常规火电厂的热能来源有何不同? 核电厂中核裂变能也是以热能的形式利用的,因此,和常规火电厂类似,核电厂也要通过蒸

新能源行业生物质能专业知识

新能源行业生物质能专业知识 生物质能的概述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它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有机物中除矿物燃料以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的能源物质均属于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编辑本段]生物质能的分类 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林业资源:林业生物质资源是指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能源,包括薪炭林、在森林抚育和间伐作业中的零散木材、残留的树枝、树叶和木屑等;木材采运和加工过程中的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和截头等;林业副产品的废弃物,如果壳和果核等。 农业资源:农业生物质能资源是指农业作物(包括能源作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高粱秸、麦秸、稻草、豆秸和棉秆等);农业加工业的废弃物,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稻壳等。能源植物泛指各种用以提供能源的植物,通常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几类。 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生活污水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商业和服务业的各种排水组成,如冷却水、洗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粪便污水等。工业有机废水主要是酒精、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及屠宰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机物。 城市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业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其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受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建设、自然条件、传统习惯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 畜禽粪便:畜禽粪便是畜禽排泄物的总称,它是其他形态生物质(主要是粮食、农作物秸秆和牧草等)的转化形式,包括畜禽排出的粪便、尿及其与垫草的混合物。 沼气:沼气就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通常可以供农家用来烧饭、照明。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与展望_黄英超

能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地球资源,是生产力的核心,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前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先决条件。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1],能源缺口将不断加大。过去10年里,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截至2004年5月,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亿千瓦[2],是 1990年发电量的3倍多,但在2002年还是再度出 现大范围缺电现象,而且越来越严重,缺电的省市区由2002年的12个增加到2003年底的21个, 2004年达到24个,三季度高峰时段全国估计缺电3000万千瓦,造成严重缺电局面。同时,全国还 有约2万个村[3],约800多万农户、3000多万人口没有电力供应,远离现代文明。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有利于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予了极大关注。生物质资源利用中的生物质发电技术成为研究和利用的热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就是利用生物质本身的能量[4],将其转化为可驱动发电机的能量形式,如燃气、燃油、酒精等,再按照通用的发电技术发电,然后直接提供给用户或并入电网提供电能。截至2005年底,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5亿千瓦[5],其中生物质能 发电装机容量200多万千瓦[6],仅占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0.004%。本文针对生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工程发电等几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论述。 1生物质燃烧发电 生物质燃烧发电是将生物质与过量的空气在锅 炉中燃烧[7],产生的热烟气和锅炉的热交换部件换热,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在燃气轮机中膨胀做功发出电能。在生物质燃烧发电过程中,一般要将原料进行处理再进行燃烧以提高燃烧效率。例如,燃烧秸秆发电时,秸秆入炉有多种方式:可以将秸秆打包后输送入炉;也可以将秸秆粉碎造粒(压块)后入炉或与其他的燃料混合后一起入炉。生物质燃烧发电的技术已基本成熟,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这种技术大规模下效率较高,单位投资也较合理,但它要求生物质集中,数量巨大。 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获取手段应用于实际的历史不长,从20世纪90年代起,丹麦、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开始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8]。经过多年努力,已研制出用于木屑、秸秆、谷壳等发电的锅炉。丹麦各电力组织为此进行了规划,筛选了一批研究项目,并重点对燃烧秸秆和木屑的锅炉与大型燃煤锅炉并联运行发电供热进行了研究。在BWE公司的技术支撑下,1988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如今已有130家秸秆发电厂遍及丹麦,秸秆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与展望 黄英超,李文哲*,张波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哈尔滨150030) 摘要:文章综述了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工程发电等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和存 在的问题。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加速发展,实现了大量废弃生物质能的利用。在我国电力短缺的条件下,生物质能发电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质能;生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工程发电中图分类号:TM611;Q7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4-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6009);黑龙江省科技攻关 (GC03A304)作者简介:黄英超(1978-),男,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通讯作者E-mail:linwenzhe9@163.com 第38卷第2期东北农业大学学报38(2):270 ̄274 2007年4月Journalof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 April2007 文章编号 1005-9369 (2007)02-0270-05

生物质能发电综述

生物质能发电综述 引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国民经济发展的必备资源和重要战略物资。能源紧缺以及由于能源消费而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化,促使世界各国寻找清洁、高效的新型替代能源。生物质能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本文系统介绍了生物质能的基本概念,生物质发电技术以及生物质能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并对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我国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1、生物质能发电的内涵和特点 生物质具可再生性、低污染性、低密度性,而且生物质能分布广泛,蕴藏量巨大,地球上光合作用每年生产约2.2×1011t干生物质,相当于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10倍左右。 生物质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第四位的能源。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洁净而又可再生的能源,是唯一可替代化石能源转化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以及其他化工原料或者产品的碳资源。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生物质能发电主要利用农业、林业和工业废弃物、甚至城市垃圾为原料,采取直接燃烧或气化等方式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近年来,国内外能源、电力供求日趋紧张,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能越来越凸显出其必要性。 2、生物质能发电的主要技术 2.1生物质直燃发电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是指把生物质原料送入适合生物质燃烧的特定锅炉中直接燃烧,产生蒸汽,带动蒸汽轮机及发电机发电。已开发应用的生物质锅炉种类较多。如木材锅炉、甘蔗渣锅炉、稻壳锅炉、秸秆锅炉等。其适用于生物质资源比较集中的区域,如谷米加工厂、木料加工厂等附近。因为只要工厂正常生

2016新能源专业-生物质能利用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2015年8月实施的住建部标准,大中型沼气的规模为日产沼气()立方米。 A.100 B.150 C.300 D.500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2.华北和华东地区为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以上。 A.60% B.70% C.80% D.90%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3.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0] 1803号),规定生物质发电厂应布置在粮食主产区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且每个县或()半径范围内不得重复布置生物质发电厂。 A.50公里 B.100公里 C.200公里 D.300公里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4.根据现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和生物质资源用途等情况估算,目前我国可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

每年约()吨标准煤。 A.2.5亿 B.3亿 C.4.6亿 D.5.8亿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5.以玉米、小麦等淀粉类原料的生物质乙醇是通过下列哪种技术制备()。 A.燃烧 B.生化法 C.热化学法 D.物理化学法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现代生物质能资源()。 A.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 B.林业“三剩物”及木材加工剩余物 C.城市及工业废弃物 D.油料作物 E.畜禽粪便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0.00 2.生物热解技术中,干馏是将生物质原料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加热,经高温分解产生可燃气体的混合物。其可燃气体主要成分是()。

A.一氧化碳 B.氢气 C.硫化氢 D.甲烷 E.乙烷 用户答案:[ABDE] 得分:0.00 3.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生物质气化技术?() A.工业有机污水沼气工程 B.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 C.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D.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 E.城市垃圾填埋气发电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十一五”时期,国家提出不再扩大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规模,重点发展以纤维质类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燃料。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8.00 2.沼气作为农村清洁能源,长期获得财政补贴,补贴对象主要是农村户用沼气。 Y.对

新能源专业生物质能利用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秸秆的沼气产率远高于畜禽粪便,一般畜禽粪便的沼气产率约为45-80?,而秸秆沼气的产率可达()。 A.100-200 ? B.200-300 ? C.300-400 ? D.400-500 ?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2.以非粮的淀粉和糖类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称为()燃料乙醇技术。 A.1代 B.1.5代 C.2代 D.2.5代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3.到2013年底,全国城市垃圾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千瓦,其中,垃圾循环流化床发电约占50%左右。 A.150万 B.260万 C.340万 D.450万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以玉米、小麦等淀粉类原料的生物质乙醇是通过下列哪种技术制备()。

A.燃烧 B.生化法 C.热化学法 D.物理化学法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5.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和《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目标,到2015年,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相应替代化石能源500万吨标准煤。 A.500万吨 B.800万吨 C.1000万吨 D.1300万吨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一般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包括( )。 A.直接混合法 B.微乳液法 C.生物酶转化法 D.高温热解法 E.酯交换法 用户答案:[ABDE] 得分:10.00 2.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现代生物质能资源()。

A.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 B.林业“三剩物”及木材加工剩余物 C.城市及工业废弃物 D.油料作物 E.畜禽粪便 用户答案:[ABE] 得分:3.00 3.关于生物质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质能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 B.总量丰富、易于储运、能量密度较高的清洁能源 C.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D.可再性生物质是唯一可以储存与运输的可再生能源 E.从改变能源结构的角度,受资源条件的限制,中国生物质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能源结构 用户答案:[ABC] 得分: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我国对生物质能产业的财税支持政策主要以税收减免为主,其中对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免征消费税,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8.00 2.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地带动了企业投资生物质混燃发电项目的积极性,是推动生物质混燃发电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手段。

生物质固化技术

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 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目前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生物质能是唯一的一种既可再生,又可储存与运输的能源。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总量达9亿多吨,但存在能量密度低、生产具有季节性、资源分散、运输难、储运损耗大等缺点,成为制约我国生物质规模化利用的主要瓶颈。生物质固化技术是指具有一定粒度的农林废弃物干燥后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可连续挤压制成棒状、粒状、块状等各种成型燃料的加工工艺,该技术大大提高了单位体积燃料的品质,便于储存和运输。 生物质压缩成型原理植物细胞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量的木质素。其中具有一定含水率的纤维素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一定的形状,而木质素具有胶黏作用。当温度达到70~100℃时,木质素开始软化,并有一定的黏度,当达到200~300℃时,呈熔融状,黏度变高,此时若施加一定的外力,可使它与因受热分子团变形的纤维素紧密粘结,并与相邻颗粒互相胶接,使体积变小,密度增大,取消外力后,由于非弹性或粘弹性的纤维分子间的相互缠绕和绞合,其仍能保持给定形状,冷却后强度进一步增加,成为成型燃料。

生物质压缩成型工艺一般流程为:生物质收集、粉碎、脱水、预压、压缩、加热、保型、切割、包装、储存运输。(1)生物质收集是十分重要的工序。在工厂加工的条件下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加工厂的服务半径;二是农户供给加工厂原料的形式是整体式还是初加工包装式;三是原料的枯萎度,也就是原料在田间经风吹、日晒,自然状态的脱水程度。(2)粉碎一般高压设备的颗粒可以适当大些,10mm 左右为好;中、低压应小些,但螺旋式设备不能小于2mm,否则要影响密度和生产率。(3)脱水成型中水分含量很重要,国内外使用的都是经验数据,不是理论计算数据。水分含量超过经验上线值时,加工过程中,温度升高,体积突然膨胀,易产生爆炸,造成事故;若水分含量过低,会使成型成为问题。因此生物质原料粉碎后,要一个脱水程序。(4)预压预压是为了提高生产率,即在推进器“进刀”前把松散的物质预压一下,然后退到成型模前,被主推进器推到“模子”中压缩成型。预压多采用螺旋推进器、液压推进器。(5)压缩目前我国最常用的是螺旋挤压式成型。螺旋挤压式成型机利用螺杆挤压生物质,靠外部加热,维持成型温度为150~300℃使木质素、纤维素等软化,挤压成生物质压块。(6)保型该程序是在生物成型后的一般套筒内进行的,其内径略大于压缩成型的最小部位直径,以便使已成型的生物质消除部分应力,随着温度的降低,使形状固定下来。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的短缺和其使用时产生的污染问题的加剧,生物质能以其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等特点,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篇论文从生物质能的概念入手,综合国内外对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分析其优势、利用技术及开发研究前景。 21世纪被誉为是“生物能源时代”,是生物的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世纪。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面对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曙光。 (一)新能源之生物质能研究背景 当代社会使用最广泛的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量增长迅速,已占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60%左右。但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是有限的,许多专家预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将在40年、最多50—60年内被耗尽,而煤炭资源虽然远比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直接应用煤炭严重污染环境。因此,为避免能源危机的出现,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常规能源系统正逐步持久的、多样化的、可以再生的新能源系统过渡。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能源资源总量约4万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三位。在能源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1)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足,且分布不均;(2)人均能源消费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5)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6)从能源安全

角度考虑,我国能源面临挑战;(7)能源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能源供应不足;(8)能源工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9)节能提效工作亟待加强等。 为此已出台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方钭政策、规章制度: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环境发展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和推广大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连续在四个国家五年计划中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先后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生物质能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了相关扶持政策。科技部将生物柴油技术列入“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和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在众多新能源中,生物质能拥有其独特的“至美”之处——既环保、安全。可再生,在于它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唯一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能源。如甜高粱,不仅可以通过能量转换替代化石液体燃料,保障能源安全,同时还能保障粮食安全,而且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加工过程中无污染,原料得以物尽其用。 虽然现阶段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处于起步阶段,生物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但是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二)生物质能概论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

关于生物质发电产业基本情况的报告

关于国内外生物质发电产业基本情况的报告 生物质能源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位居第四位,它也是唯一可循环、可再生的炭源。生物质能发电是现代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成熟技术,是通过将生物质能直接燃烧或转化为可燃气体后燃烧,产生热量进行发电的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生物质能发电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产业,成为一些国家重要的发电和供热方式。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大力发展以农林剩余物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产业前景广阔,发展这个产业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生物质能发电概述 生物质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包括植物、动物排泄物,垃圾及有机废水等,是生物质能的载体,是唯一一种可储存和可运输的可再生能源。从化学的角度上看,生物质的组成是C -H化合物,它与常规的矿物能源如石油、煤等是同类,(煤和石油都是生物质经过长期转换而来的),所以它的特性和利用方式与矿物燃料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发展起来的常规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也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优势之一。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相当丰富,仅各类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等)的资源量每年即有3.08亿吨标煤,薪柴资源量为1.3亿吨标煤,加上粪便、城市垃圾等,资源总量估计可达6.5亿吨标煤以上。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人类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而改变能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用现代技术开发利用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对于建立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从环境效益上看,利用生物质可以实现CO2归零的排放,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消耗带来的温室效应问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主要关心的是生物质能对减少CO2排放上的作用,加上发展速生能源作物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不会遗留有害物质或改变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对今后人类的长远发展和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所以国际上很多国家大都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未来源技术来发展,有的国家,像瑞典等欧洲国家把生物质能作为替代核能的首要选择,对生物质能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生物质能属于低碳能源,对于逐步改变我国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的共同特点是:煤炭在能源结构中长期占绝对主导地位,一般占70%以上;石油、天然气、水电等优质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一直在25%左右,而且随着能源供应量的增长优质能源比重近年来还有所下降。从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由于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且受运输和环境保护的制约,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新能源之生物质能

新能源之生物质能 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 姓名:陈涛学号: 12 姓名: 姓名: 摘要: 简要介绍新能源中生物质能的分类和特点, 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 我国利用生物质能 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一点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生物质能,分类,特点,利用现状,问题,建议。 一、新能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

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是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 在积极研究、 有待推广的能源, 如太阳能、 地热能、 风能、 海洋能、 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所产生的热能。包括太阳能、 风能、 生物质能、 地热能、 核聚变能、 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 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也可以说, 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相对于传统能源, 新能 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

特别是 化石能源 ) 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 的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 相对于常规能 源而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 新能源具有不同的内容。 当今社会, 新能源 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风力发电、生物质 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氢能、垃圾发电、建筑节能、地热能、 二甲醚、可燃冰等。 二、生物质能概况

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与 《京都议定书》 的生效实施,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治理环 境污染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进一步促使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广泛关注, 在 这些能源中, 由于核能、 大型水电具有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 风能和地热等具有区域性资源 制约, 大力发展受到限制和质疑, 而生物质能却以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友好光彩夺目。 生物 质能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农村生产、生活用能,对于中国有着 7.5 亿弄明的具体国情以及生物 质能丰富、农村用能短缺、品位低的现实,大力发展生物只能,直面“三农”、能源和环境

新能源发电课程设计 生物质能及其利用

网络教育学院《新能源发电》课程设计 题目:生物质能及其利用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2014 年春季 学号: 学生: 辅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4 年 12 月 28 日

生物质能及其利用 总则 生物质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在全球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质能可循环再生,资源分散,环保,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生物质能发电的发展现状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化石燃料逐渐枯竭,燃烧化石燃料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生物质能以其可再生、无污染、资源量大、分布广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等优点又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受到广泛重视,如奥地利、丹麦、芬兰、法国、挪威、瑞典和美国等国家生物质能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增加相当迅速。一些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也逐步重视生物质的开发利用,增加生物质能的生产,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其利用效率。 我国的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研究起步比较早,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生物质气化发电的研究,研制出了样机并进行了初步推广,还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目前国内的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主要是中小型的气化发电系统,目前在运行的主要有固定床和流化床两种,固定床的机组容量一般都小于200kW,流化床机组目前最大的容量为6MW。 二、生物质能发电技术 1、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技术 生物质直燃发电就是将生物质直接作为燃料进行燃烧,用于发电或者热电联产。主要有以下几种: 层燃炉燃烧技术,层燃炉燃烧技术主要以炉排炉为代表,燃料在固定或者移动的炉排上实现燃烧,空气从下方透过炉排供应上部的燃料,燃料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燃料入炉后的燃烧时间可由炉排的移动或者振动来控制,以灰渣落入炉排下或者炉排后端的灰坑为结束。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独特的流体动力特性和结构使其具备很多独特的优点,如燃料适应性广,低温燃烧,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性能好等。瑞典、丹麦、德国等发达国家在流化床燃用生物质燃料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介绍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介绍

2007年3月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方向探讨 来源:中国电力报

我国地域辽阔,在地理、气候、作物种类、农村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各个地区的差异很大,所以单一技术不可能支撑一个产业。技术的多元化是支持秸秆发电产业的基础,特别是需要国有技术的支持。 据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介绍,秸秆气化发电、秸秆直燃发电、煤与秸秆混燃发电都是可以采用的技术路线。秸秆直燃发电是采用锅炉-蒸汽-蒸汽轮机-发电机的工艺路线,可以借鉴的相关技术比较多,而且可以采用热电联供的方式提高系统效率,其特点是规模效益明显,如发电装机容量小于1万千瓦,系统效率将明显下降。 煤-秸秆混燃技术的特点是可以对现有的小型热电厂进行改造,与新建电厂相比,投资很少。但是首先需要解决好电厂掺烧秸秆量的计量和监督的问题。 由于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不应该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某一项技术。关键是在选择技术路线时,必须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采用最适宜的技术。 生物质发电最大的问题是资源的收集,这在我国尤其困难。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农户为农业生产单位,户均耕地占有面积很小,根据对我国粮食产量最大的五个省的统计,每年每户的秸秆可获得量仅为4~5吨。以2.5万千瓦的秸秆发电厂每年消耗秸秆20万吨计,需要从近5万户农户收购,这些秸秆还是分夏秋两季提供,意味每年需要完成近10万笔秸秆收购交易,无论对收购的组织还是收集成本控制都是极大的考验。 能源转换产业的规模效益非常明显,国外秸秆发电也有向大规模发展的趋势,但是其农业生产以农场为主,每个收购合同或收购交易可以提供的秸秆数量远远超过我国。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除了黑龙江、新疆等地,其他省份的秸秆发电项目规模不宜太大。 有关专家曾对收集秸秆的运输成本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和测算,发现收集半径在15千米以内,其运输

生物质发电厂项目

湖南●桃江 生物质发电厂新建项目招商引资建议书 二0一一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述 (1) 1.2建设规模与设计方案 (1) 1.3投资规模 (1) 1.4效益分析 (1) 1.5招商合作方式 (2) 1.6项目评价 (2)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3) 2.1世界能源开发现状 (3)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2.3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背景 (5) 第三章生物质发电原材料来源 (7) 3.1 农业资源 (7) 3.2 林业资源 (9) 第四章生物质发电生产技术方案 (11) 4.1生物质发电工艺流程 (11) 4.2原料收购加工方案 (11) 第五章经济效益分析 (14)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15)

桃江生物质发电厂项目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生物质发电项目 1.1.2建设性质:新建工程 1.1.3拟建地点: 1.2建设规模与设计方案 1.2.1生产能力:2台12KW供热机组配3台78t/h生物质燃烧锅炉1.2.2年发电量:1.5亿度 1.3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估算需3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 1.3.1土建工程:8000万元 1.3.2设备购臵:12000万元 1.3.3流动资金:1000万元 1.4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电业销售收入1.29亿元,利润3530万元,税金900万元。

1.5招商合作方式 1.5.1合作方式:独资、合资(任选) 1.5.2联系单位: 1.5.3联系方式: 1.6项目评价 利用农作物桔杆等剩余物开发生物质发电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项目地可利用的生物资源丰富,本项目投资见效快,效益好,项目可行。

生物质能发电

生物质能发电及其技术 生物质能是唯一一种既可再生又可储存运输的能源。中国生物质能在能源消费中约占20﹪但大部分仍处于低效应用和直接焚烧的状况。生物质发电主要是利用农业、林业和工业废弃物为原料,也可以将城市垃圾为原料,采取直接燃烧或气化的发电方式。对发电行业在当前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燃气等紧缺的状况下,开发并产生各种可再生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是世界解决能源紧缺的一种有效途径。生物质能是绿色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发电技术也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 是绿色电力能源技术,国家出于环境保护及开发可再生能源的目的对于污染治理和绿色电力能源技术的研究和整合十分重视。由于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大而且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并且发展生物质绿色电能是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另外国内相关政策的出台将打通生物质能发电在内的绿色电力上网的瓶颈,因此生物质能发电在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其发展走向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生物质能发电也将成为朝阳产业。 生物质有四种发电的形式。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质燃烧后的热能转化为蒸汽进行发电,在原理上,与燃煤火力发电没有什么区别。其原理是将储藏在生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在特定蒸汽锅炉中燃烧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的内能,再通过蒸汽轮机转化为转子的动能,最后通过发电机转化为清洁高效的电能。生物质气化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把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再利用可燃气体,燃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其原理是将储藏在生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在特定气化炉中燃烧转化为可燃气体,再通过燃气机发电系统转化为清洁高效的电能。沼气发电技术是随着沼气综合利用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沼气利用技术, 它将沼气用于发动机上, 并装有综合发电装置, 以产生电能和热能, 是有效利用沼气的一种重要方式。沼气多产生于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酒厂、食品加工厂、养殖场等。沼气是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经多种微生物的分解与转化作用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属于生物质能的范畴,主要成分是甲烷二氧化碳,其中甲烷含量约为50%~70%,二氧化碳含量为30%~40%(容积比)还有少量的硫化氢、氮、氧、氢等气体,约占总含量的10%~20%。甲烷在空气中与火燃烧,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沼气发酵又称为厌氧消化、厌氧发酵或甲烷发酵,是指有机物质在一定的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功能不同的各类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混合性气体(沼气)的复杂生物化学过程。生物质混合燃烧发电是指将生物质原料应用于燃煤电厂中,使用生物质和煤两种原料进行发电。其原理是将生物质和煤一起在锅炉中燃烧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的内能,再通过蒸汽轮机转化为转子的动能,最后通过发电机转化电能。生物质和煤混合燃烧技术可分为直接混烧和气化利用两种形式。 生物质发电技术集环保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于一体,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特别是在目前能源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从战略需求出发,各国都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开发利用。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在大规模下效率较高,但它要求生物质集中,数量巨大,如果考虑大规模收集运输,电厂的运行管理成本较高,而小规模直燃发电技术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直燃发电技术在国外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但在中国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研究,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以秸秆为燃料容易在炉膛内结渣、结焦或沉积于受热面,严重影响锅炉换热,甚至造成腐蚀,制约生物质锅炉长期稳定运行。生物质和煤混合燃烧发电技术,规模灵活经济性较好。美国和欧盟已建设了混合燃烧示范工程,装机容量在50MW~700MW。中国还处于技术研究阶段,实际应用刚刚起步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该技术生产实践中仍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如:燃煤锅炉燃烧温度通常介于1000℃~1250℃,高于生物质的灰熔点,容易引起结渣等。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具有有投资少,发电成本较低,灵活性好的特点,是同类技术中最具竞争力的技术之一,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但该发电技术在配套设备和系统优化集成方面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介绍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介绍 2007年3月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方向探讨 来源:中国电力报我国地域辽阔,在地理、气候、作物种类、农村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各个地区的差异很大,所以单一技术不可能支撑一个产业。技术的多元化是支持秸秆发电产业的基础,特别是需要国有技术的支持。 据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介绍,秸秆气化发电、秸秆直燃发电、煤与秸秆混燃发电都是可以采用的技术路线。秸秆直燃发电是采用锅炉-蒸汽-蒸汽轮机-发电机的工艺路线,可以借鉴的相关技术比较多,而且可以采用热电联供的方式提高系统效率,其特点是规模效益明显,如发电装机容量小于1万千瓦,系统效率将明显下降。 煤-秸秆混燃技术的特点是可以对现有的小型热电厂进行改造,与新建电厂相比,投资很少。但是首先需要解决好电厂掺烧秸秆量的计量和监督的问题。 由于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不应该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某一项技术。关键是在选择技术路线时,必须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采用最适宜的技术。 生物质发电最大的问题是资源的收集,这在我国尤其困难。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农户为农业生产单位,户均耕地占有面积很小,根据对我国粮食产量最大的五个省的统计,每年每户的秸秆可获得量仅为4~5吨。以2.5万千瓦的秸秆发电厂每年消耗秸秆20万吨计,需要从近5万户农户收购,这些秸秆还是分夏秋两季提供,意味每年需要完成近10万笔秸秆收购交易,无论对收购的组织还是收集成本控制都是极大的考验。 能源转换产业的规模效益非常明显,国外秸秆发电也有向大规模发展的趋势,但是其农业生产以农场为主,每个收购合同或收购交易可以提供的秸秆数量远远超过我国。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除了黑龙江、新疆等地,其他省份的秸秆发电项目规模不宜太大。 有关专家曾对收集秸秆的运输成本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和测算,发现收集半径在15千米以内,其运输成本增加很少。半径15千米可以提供的秸秆为10千米的一倍以上,所以,可在此范围内有选择性地收购,以有效地防范秸秆收购价格被恶意抬升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