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扬先抑写人作文

欲扬先抑写人作文
欲扬先抑写人作文

欲扬先抑写人作文

【篇一:作文指导:欲扬先抑】

写作指导:欲扬先抑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进行记叙文作文技法训练,学习“欲扬先抑”技法。

2、力求写出

文质优美的片段作文。

【技法阐释】

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手法,指为歌颂、赞美、肯定

某人、事、物、景,不从正面平铺直叙,而是先从反面着手,用曲

解或嘲讽甚至挖苦的方式尽力去贬低甚至否定它,最后才露出自己

真实意图的一种构思方法。这种构思文章的方法从贬抑处落笔而在

颂扬中结束全文。

欲扬先抑会让读者产生既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感受。同时,这种从贬抑处落笔而在颂扬中结束全文的笔法,会使情节多变,形

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技法点拨】

在使用欲扬先抑手法时,我们要注意三个要素:

1.题材的选择。一篇好的写人作文,除了有新颖的构思和立意外,

还需要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对象的美好品质,从而充实文章

的内容。采用欲扬先抑手法写人时,如何去选材呢?在写人时,可以

写老师、爸妈、同学、街坊、邻居、陌生人等。所选取的事例材料,必须要新颖典型,言他人所未言。安排材料时,可以几件令人讨厌、憎恶的事,加上一两件令人改变看法的事。

2.线索的安排。材料选好了,那如何将它们组织起来呢?这就涉及到

线索问题。以《阿长与山海经》与杨朔的《荔枝蜜》为例。前者是

以“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后者是以对蜜蜂的感

情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我们在安排以对人物的感情变化为线

索时,一定要注意“变化”二字。在安排先抑后扬的材料时,有的学

生先写了两三件令人讨厌害怕的事,突然就转到对人物的佩服上来,转变突然,这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个变化过程。比如写老师,可以

像《荔枝蜜》中“我”对蜜蜂的变化过程一样,按照“讨厌、害怕——

有好感——佩服——敬重”这一线索来组织材料。

3.详略的处理。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作者在写阿长时,先用

充满贬义的文字略写了六件事来表明如何“憎恶”、“讨厌”阿长,结

尾却用充满感激、怀念的文字来详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一事。

由此看来,我们在采用欲扬先抑手法时还要注意详略得当。一般来说,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抑少扬多,要注意“抑”和“扬”的作用,正确

把握二者的关系。“抑”的部分要先写,起铺垫作用,要为“扬”蓄势,与“扬”的部分相比要略;“扬”的部分后写,是文章的重点,是要详写

的地方,也是揭示写作意图,点明文章中心的地方。

的洁白,它有着清纯脱俗的美??”这诗,不由使早已厌倦摇滚歌曲

的我为之动情。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感到她的美,文静有余。

我偷偷地记下了这首小诗,并把它抄在日记本的扉页上。

毕业前的两个月,是最紧张的。在物理提高班里,我第三次见到了她。那时,练习卷题目很难,我们提高班里的学生好多人不及格,

我和她

也不例外。物理老师又出了一份练习卷。测试还未到结束的时候,

我早已做完,不耐烦了,东瞧西望。猛地,我看见她腿上摊着一本书,她正紧张地翻着。

我彻底傻眼了,继而是充满内心的忿恨和鄙视。这一次见面,我和

她疏远了。我不愿正视她的眼睛,我竭力回避着她,因为我知道多

见她一次,就多一分难堪。

可造物弄人,在校辩论赛中,我又一次遇见她,她是参赛者。不可

思议的是,她的演讲题目竟是——《谈考试作弊的危害性》。她依

然是那身白色的连衣裙,依然带着几分腼腆,不同的是,这一次她

更带有几分激动。望着她滔滔不绝地演讲,我感到一阵目眩。

“考试作弊,我以之为耻。靠这样得到的分数并不光??”这一个个带

刺的字,如一只只嘲讽的眼睛向我无情地眨着。我乏力地坐着,无

动于衷地望着她,心里却坚定了我的想法——“我看不起你!” 这次演

讲她得了二等奖。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唯独我没有拍手叫好。回家后我做的第一

件事,就是把那张记着小诗的日记本的扉页撕碎了??

作文点评:

这篇文章对“她”的描写采用了“抑扬法”中“欲抑先扬”的手法。“我”

和“她”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作者在一次试场上初识了她。后来看到她一身洁白如雪的连衣裙,再听到她朗诵的一首赞美雪的

小诗,“我”对她产生了好感;但另一次物理考试,她竟作弊,使我对

她产生了鄙视的情感,更令我憎恶的是她竟然在演讲中大谈作弊的

可耻。言不副实,外表与内心不一致,我看不起她。作者把自己这

一感情的变化寄托在一个细节上:把诗记在自己日记扉页上,尔后

又愤怒地撕掉扉页,作者的情感变化,顺畅自然合理。

陌生人的善意

那是一个假日的清晨,有人打电话来说要请吃饭,我和妈妈立刻收

拾好,搭了一辆出租车前往。

司机是一个剃着平头的中年人,有些胖。他几乎是窝在座位里的,

像一只慵懒的肥猫,有些邋遢。我皱了皱眉头,钻进了车里。

一路上无话,车里一片寂静。突然,妈妈的手机铃声打破了沉寂。

她接通电话,大声笑道:“来啦!在路上!”我捂住耳朵,平时倒不

觉得她打电话有什么,可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感觉她的声音格外刺耳。不一会儿,她又豪放地笑了起来,那声音极具穿透力,像炮弹

在脑中爆炸了一样,令人头晕目眩。司机没有任何反应,仍旧安静

地开着车。我有些不耐烦地朝妈妈吼了一句:“说话就不能小声点啊!吵死人了!”妈妈看了看我,点了点头,将说话的声音压低了。我心

中不禁有些得意。

这时,一直沉默的司机却说话了:“孩子,你怎么能吼你妈妈呢?”

我气未消,本来就不是很喜欢他,此刻更加厌恶了。我装迷糊,没

理他。他接着说:“无论你妈妈做什么,你都不应该这么大声对她说话。就算要批评也该背着人批评,当着外人的面,你也要考虑她的

感受。”虽然他说话时声音低缓,说的话却掷地有声。我静下来,心

中的怒气消了一半,仔细一想,确实是我不对,我象征性地“哦”了

一声,对他的厌恶也少了一些。他通过后视镜

看了我一眼,严肃地说:“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讲孝道。人们都说‘百

善孝为先’,以后可得记住,要懂得维护父母的尊严!”我沉默不语。

这时,妈妈接过话问:“师傅,您家庭很幸福吧?”“算是吧,媳妇要

做些什么事,我大都顺着她,就算是过节回娘家,我也要陪着她。

人人都有父母,孝顺是好事,我也经常这么教育女儿。”他憨厚地回

答道。我更加愧疚了。妈妈为了不让我难堪,拍了拍我说:“听见没?以后可要记住这位叔叔的话。”我点点头,心中对他不再厌恶,反倒

有了些敬意。

他是一个陌生人,平凡而普通,然而他时刻将善远扬,将爱传播。

我感谢这位大叔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尽管与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他

的善意我将铭记一生。“百善孝为先”那句话,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

贵的一笔财富,生命中最美丽的玫瑰。

世界因善而美好,人间因爱而美丽。请将自己心中的那份善传递给

他人,让人类更加团结,让社会更加和谐,让世界永远明媚如春。

陌生人的善,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守护的珍宝。

我的同窗好友

孙志力是我的同窗好友。说起他的外表,既不是膀大腰圆,也不是

浓眉大眼,可以说是其貌不扬了。他个子很矮,黑瘦黑瘦的。脸略

微有点长,本来不大的眼睛显得更小了,而额头颧骨却又十分突出,难怪有些同学给他起了个绰号“祖先”说白了就是类人猿。但我却很

愿意和他在一起,因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

他在学习上刻苦认真,而且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我记得二年级的时候,他读课文的时候,常把卷舌音读成平舌音,像“春、用”这些容

易读错的字,他没有一个能读对的,经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说

来也怪,老师还常常让他读。他每次读课文,我都在一旁揪着心。

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我发现他读错的字越来越少了。有一次,我去

找他,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里发出了单调的“yong”的声音。我轻

轻地打开门一看,原来他正在对着镜子练发音呢。他嘴张得大大的,眼睛挤得更小了。他一看我来了,连忙拉住我说:“你来得正好,听

听我这个发音准不准。yong??”“对!”“我再读读句子你听听。”唉,

放到句子里一读,他又读错了。发音,读句子??我们这样练了半个

多小时,他终于把音读准了。我问他:“你常这样练吗?”他点点头。我望着他因兴奋而有些发红的脸,顿时明白了什叫“毅力”。

我更佩服他那种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一次体育课测验跳绳,我虽然刚及格,但已经满足了。孙志力的成绩是良,我得去祝

贺他。天呀,他还在练跳绳呢!唉,这也叫跳绳?你看他左摇右摆,

双手无力地甩着绳子,绳子已经抡不圆了。腿像灌了铅似的怎么也

抬不起来,简直是从绳子上迈了过去。那样子真像个小狗熊在跳舞。我差点笑出声来。我还没有走到他跟前,他就踉踉跄跄地走到一棵

大树前,扶着树干,“呼哧呼哧”地喘气。我看到他紫色的脸上,汗

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似地落下来。我狠狠地对他说:“你不要命了!考了

良还练什么?”他用手捂着胸口,好半天才断断续续地说:“我要的

是优。”听到这里,我很惭愧。是呀!我所缺少的不正是这点吗?

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象这样的事,真是说也说不完。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刻苦认真、自强不息的人。他既是我的同学,又

是我的“老师”。你说我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吗?

【篇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二、课时内容:

1、欲扬先抑的概念:

1)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写文章经常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

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

“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

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

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

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如果你留神

一下,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3)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

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

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这里的比例、

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

2、同学们讨论我们学过的《蝉》一文写作方法。

3、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写作:

1)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2)写一种动物

4、大家开动脑筋拟题

三、课堂作文大讨论

1、写人的:题材的讨论

2、写动物的:题材的讨论

3、口头作文。

四、例文介绍:

1、[例文]《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天津郭韩

冬日傍晚五六点钟,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们坐在教室里,等待

着上晚自习。随着清晰的脚步声,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

“今天的晚自习,我们考试。”

话还没说完,教室里的叹气声就已经满天飞了。调皮的f君说道:“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起笔曰:考试中

自得其乐矣。’”语音刚落,教室里便哄堂大笑。

语文老师并没有发火,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f君,你的发言不

错嘛!没有白背古文。我刚才没解释清楚,我们今天的考试不记成绩,只是想尽量的发挥出你们潜在的能力。

现在回答我: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们会想到什么?”

“想到老人。”a君首先回答。

“想到深沉,默默无闻,像在思索。”

“还有别的吗?”老师问。

“想到明天,明天太阳会再次升起,那不再是夕阳,那将成为朝

阳。”f君不假思索地说。

“非常好!”语文老师赞扬道。同学们对f君的精彩回答报以热烈的

掌声。第一个问题刚结束,老师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朝阳应该是

什么样的?”

“有朝气,朝气蓬勃。”

“充满自信,有旺盛的生命力。”

这一回,大家一个个站起来就说,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接踵而来的

便是第三道问题:“你们愿做什么样的朝阳,怎么样才能让你们的青

春像朝阳一般?”

“我希望做一个永远充满朝气的朝阳,最好可以任意的发挥,想象,

还可以创造,可是??我没有时间。”w君显得很无奈的挥了挥手。“我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式的朝阳,可是,我总是太爱玩,‘好孩子’也许离我太远了。”f君的语气略带惋惜。

语文老师听了这些话,高兴地说:“其实你们都是朝阳。只要别太死

读书,给自己留些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你们的创造不会只是梦。你们想想你们今天说过的话,多么完整,多么有道理,文采也不错嘛!??”

这原本“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也深深地被这堂

不寻常的考试所陶醉。真希望师弟、师妹们“减负”后的考试,和我

们这次考试一样快乐。

2、当堂点评:

本文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巧妙的构思——运用“欲扬先抑法”抒情达意,将一次别开生面的“不同寻常的考试”,写的情趣盎然,意蕴深远,令人回味。

晚自习语文老师宣布考试,“教室里叹气声已满天飞”,“f君”调侃的话,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老师因势利导,以“看着窗外的夕阳,你

会想到什么”为话题,开始了晚自习的考试,形式新颖,方法独特。

结尾写“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这是欲扬先抑的

写法,前后句意不通。

2、《我的叔叔》

我有一个顶好顶好的叔叔,他最疼我,我也很喜欢他。他是个税务员,平时戴着大盖帽,威风极了。有时,他把大盖帽扣在我头上,

我迈起正步,逗得大家笑。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使我对叔叔有

了新看法。

那是星期六晚上,妈妈带我去叔叔家玩。一进门,我就发现一位陌

生人在跟叔叔谈着什么。见我们进来,那陌生人一把抓起叔叔的大

盖帽,慌乱地盖住茶几上的一堆东西,便起身要走。只听叔叔说:“行,这事我一定能办好!”边说,边送那人出门。

趁叔叔去送客,我好奇地掀开大盖帽一看,呀!我一下子惊呆了,

厚厚一沓“大团结”!哼,叔叔也会做这见不得人的事儿,真没想到!我气呼呼地想。不一会儿,叔叔走过来跟我说话,我故意装做没听见,就是不理睬他。

第二天,叔叔到我家,问我昨天怎么啦,有没有不舒服。我白了他

一眼,一声不吭,心里横竖觉得叔叔挺不顺眼。为逗我开心,他把

大盖帽扣到我头上,被我狠狠地甩掉了。

晚上,妈妈要我去给奶奶送鱼。奶奶就住在叔叔家里,我虽然不乐

意见叔叔,但也不好说不去,只好去了。

来到叔叔家,幸好没碰见叔叔,谢天谢地。我把鱼递给奶奶,转身

就往外走。经过叔叔房间时,忽然听见里面有动静,我就蹑手蹑脚

地把门推开一道缝,向里面望去。糟糕,昨天那个

陌生人又在叔叔屋里。他又来干什么?我侧着耳朵,想听个究竟。“我那罚款的事??”这是陌生人的声音。

屋里沉默了一会儿,叔叔开了口:“上次那件事,按规定应罚5000

元至10000元,但考虑到你是初次偷税,决定罚款5000元。昨天你那2000元,我已经替你上交了,明天你到所里再补交3000元吧!

以后记着,要自觉缴税,别来那套??”叔叔正对他进行税法教育。听

到这里,我感到内疚和不安起来,是我错怪了您,我的好叔叔,对不起!

3、“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局方法。

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

鲁迅的《范爱农》也采用了这种手法。1907年作者与范爱农同在日本。革命党人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而被捕处于极刑后,消息传到日本,留学生大为义愤。当时他们集会骂清朝政府,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抗议,然而范爱农却说:“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徐锡麟是范爱农的老师,他竟说这样无情无义的话,因此作者说:“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在文章开头,范爱农给读者留下极可憎可恶的印象,这是极力的“抑”,然而接下去在叙述他俩以后的交往中,范爱农原是一个嫉恶如仇、正直有志气的人。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4、伯父从台湾归来

前几天,爸爸收到远在台湾谋生的伯父寄来的信,说他要回乡探亲了。

我别提多高兴了,整天猜想着伯父回来时会给我带什么礼品。

记得前年,远房的叔叔从新加坡回来一趟,临走时送我一件高级的风雪衣。我穿着它,人人注目,好几个同学向我打听,什么地方买来的?多少钱?我总是诡秘地一笑:大陆上买不到的。我想,这次伯父回来,肯定会带给我更好的礼物。哎,不知怎的,我眼前总浮现出想象中的伯父的模样。高高的个儿,油光的头发,一身笔挺的西装,乌亮的皮鞋,也许还拎着大皮箱??

一天,我放学回家,老远就看见家门口围着很多人。我估计准是伯父回来了,便一口气奔到家门口,分开人群,挤进屋里。只见奶奶旁边坐着一个老人,约摸六十来岁,黑瘦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

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看那样子,比我爷爷还要老。我愣住了,这哪是我想象中有风度的伯父呀!

奶奶先开口:“这是我孙儿琼琼。”伯父伸出粗糙温暖的大手把我拉

过去,抚摩着我的脑袋说:“比相片中见到的大多了。”我任他怎么说,也不回答。伯父沉默了片刻,好像想到什么似的,站起来,抓

过身边的旅行袋,从里面掏出糖果,对围着的亲友说:“谢谢大家来

看我,请坐,请坐。”说着,把糖果分发给大家。不一会儿,乡亲们

陆续走了,屋里只剩下我们一家人。我趁这空隙,扫视了周围,并

不见大箱小箱,只有那旅行袋静静地躺着。我开始失望了。

以后几天,伯父总是出门,有时由我父亲陪着,晚上也常很晚到家。有时见他与爷爷、我父亲谈笑风生,可我毫无兴趣去听,我关心的

是礼物,而伯父从未提起过这类事,我不免又增加了抱怨。我心想,伯父真是与众不同的“番客”。四邻们从海外归来的亲人,总带着让

人羡慕的礼物,而他竟这么吝啬!同学们有时问起伯父带给我什么,我哑口无言,脸热到

耳根。亲戚们按当地风俗送来猪腿、红蛋,为伯父“脱草鞋”(洗尘

的意思),可他让奶奶一一退回,也没像其他番客一样回敬亲友,

惹得亲友们背后数落。

十多天过去了;伯父要走了,我彻底失望了。我勉强地随着爸爸到

车站去送行。在车站上,伯父再三叮嘱爸爸:“我走后,你赶紧把设

备添置起来,有什么情况及时写信告诉我。至于那小学校,应该多

添点电化教具和运动器材。”听到这些,我一下子呆住了,伯父的形

象顿时在我眼前高大起来,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诉我,伯父这次带

回一笔钱,想在村里办两个加工厂,还想资助一所小学。他觉得别

的番客为故乡做了不少事,而自己常常感到内疚。啊,伯父,你给我,给乡亲们带来了最好的礼物。

我转身想再望一下伯父,可汽车已消失在大路尽头。伯父,我等着

你再回故乡。

【借鉴】

欲扬先抑。本文赞扬“伯父”热爱故乡、渴望故乡亲人及后代过上幸

福生活的高尚品质。而文章的前半部分处处在贬低“伯父”:他是那

么“吝啬”,一点儿礼品也不给“我”带来,连远房的叔叔还不如;他

是那么没风度,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人;他是那么不近义情,乡亲们送的猪腿、

红蛋,一一被退回,也不回敬别人??一桩桩、一件件事,都在抑低

“伯父”,可是文章最后,从“伯父”与“爸爸”的交谈中,了解到他是

一个慷慨、重情的人,他的内在“风度”使人敬仰,令人钦佩。作者

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阿麻的故事

阿麻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他只是我小时候镇上的一个邻居。

我们这个镇子并不大,叫真如镇,镇里大都是我们刘家宅的人。我

家对门便是阿麻家了。阿麻长得并不俊,甚至有点丑,脸上满是麻子,脚一跛一跛的,我们小孩子很不喜欢他。记得那时,满园的柿

子熟了,我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溜进柿子林偷摘柿子吃,被阿麻抓

往了。“好呀,小丫头,又来偷柿子了,走,见你父亲去!”不由分

说拉着我就走。我犟着脾气不走,小伙伴们有的抱他的腰,有的用

柿子砸他的头,我挣扎了出来,撒腿就跑。跑着跑着,不见了阿麻,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不消说,后来便被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于

是对阿麻便恨之人骨。

我们镇旁边有条小河,说小不小,每次上学、进城都要绕很大一个

圈子。阿麻不知从哪儿搞来了条小木船,撑着小船为我们摆渡,而

且分文不收,免费送大家过河,大人们都说阿麻积德了。可是没多久,阿麻收费了,大人孩子渡一次船要收费三角;再过一个月,竟

涨到了一元钱。大人们很生气,纷纷说阿麻实在太缺德,敲自己人

的“竹杠”。阿麻什么也没说,只是来来往往地摆渡,收钱,脸上常

常露出兴奋的神色。渐渐的,人们发现阿麻消瘦了,撑船的力气也

不像以前那么大了,于是人们又抱怨阿麻为了赚钱连命也不要了。

终于有一大,阿麻病倒了。听医生说,是癌症,活不长了。而这时,小河上开始架起一座石桥。阿麻的病情一天天地恶化,小石桥一天

天地快要完工了。

阿麻终于死了,死在小石桥落成的那一天。一阵爆竹声后,镇长说

话了。他没说多少话,后来他说:“这座小石桥是阿麻把摆渡的分分

角角积攒起来造的。阿麻很早就知道他得了癌,但他一直没有说出来。临死时,阿麻还念念不忘镇上的人,他希望镇上的人们能原谅他,阿麻摆渡收费这么贵,都是为了我们这个镇哪!”镇长说着说着,哭了,镇里的许多大人也开始抽泣,就连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觉得眼

眶湿湿的。唉,阿麻,我们竟误解了他!

后来,不知哪位能工巧匠在小石桥上雕了阿麻的半身像,这样,阿

麻便可每天目送着镇上的孩子高高兴兴去上学,大人喜气洋洋去城

里办事了。

【借鉴】

①欲扬先抑。文章的主人公是阿麻;这个阿麻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文章先写阿麻的外形:“脸上满是麻子,脚一跛一跛的”,难怪小孩

们“不喜欢他、阿麻对小孩们很凶,不是“抓”

便是“拉”,小孩们对他“恨之入骨”。至于大人们,对阿麻也有评价,因为他收摆渡费,而且不到一个月,竟从三角涨到一元,人们说他“缺德”,敲“竹杠”,连阿麻消瘦了,也挖苦他“为了赚钱连命也不要了”。可以看出,文章先是对阿麻这个人一抑再抑。直到小河上架起

了石桥,阿麻死了,镇长才道出了石桥就是阿麻把收来的摆渡费分

分角角积起来造的。这样,在这篇文章中,一个看似令人厌恶、确

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便树立起来了。这里用的是先抑后扬的谋篇手法。

②曲径通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赞扬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

但是,文章并没有直说,却是叙述了一些看来阿麻的品质并不高尚

的事,特别是写阿麻从摆渡到造桥,先是买船,免费摆渡,不久却

收了费,而且摆渡费猛涨。直到最后,才写出阿麻收摆渡费正是为

了造石桥,为人民做好事。文章就是这样曲折地表现了一位品质高尚、值得尊敬的平凡的普通人。

6、听报告

布告栏上贴着一张蓝色的广告纸,用醒目的字体写着:留英博士,

研究生黄衍报告会。地点:大饭厅;时间:9月20日下午三时半。“又是什么长篇大论,立志成才啦,要当个好学生啦,还不是老一套!”我心里嘀咕着,顺手带了本《心有千千结》,走进了会场。

“与其听他吹牛、抖威风,不如瞧瞧琼瑶的书。”我想。

报告开讲了,黄衍西装革履,笔直地站在讲台上。

“同学们,我并不是伟人??”不必要的谦虚。

“我是中国第一个得到英国剑桥大学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口

气不小。“我只想说些你们没听说过的。”——不入俗套。

“请给我40分钟。”——倒还爽快。

“要想有所作为,知识面必须尽可能广??”——鄙人同意。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数理化好的同学决不能轻视语文??”——是的,学理的最好有文学才能。

“我很骄做,但骄傲不一定错??”——貌似奇谈怪论,但我赞成,人

应该有一点傲气。“我在母校时,老师就很难一致赞成我是个好学生??”——哟,原来与我“同类项”!“啪”——我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两眼直直地叮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会场

里静得出奇。一千几百名听众的心仿佛被他的心吸引和融化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听过的最生动的报告!

【借鉴】

①欲扬先抑。学校组织听报告,在“我”看来内容是“老一套”,无非

是立志成才啦,当个好学生啦,而且总是长篇大论,让人恹恹欲睡。这次听报告,“我”断定也不例外,故带了小说书进会场。这是对听

报告的“抑”。然而这次报告却例外,越听越有劲,全神贯注到手中

的书掉落在地上,明知也不去拾,“两眼直直地盯着他,耳朵里生怕

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这是“扬”,极力赞美报告的内容好,报告

的时间短。全文先抑后扬,抑是为了扬。

②亦庄亦谐。这是一个生动的引人入胜的报告(可惜作者对报告的

内容写得大少),写法也很诙谐别致,在记录报告人某些话后,插

入作者的评议,如“不必要的谦虚”、“鄙人同意”、“原来与我‘同类项’”等,文白夹杂、数学名词的借用,都显得幽默有趣味。

7、买鸡

国庆节前一天,家里正忙着大扫除。爸爸突然想起晚上舅舅要来我

家吃饭,便对我说:“敏敏,你去买只光鸡。”说着他摸出十五元钱。我兴匆匆地来到自由市场的鸡摊上。买鸡的人真不少,好不容易轮

到我,摊主见我太小,替我拣了一只草鸡,浑身黄灿灿的。我乐滋

滋地回家,心想爸妈一定会表扬我。

【篇三:欲扬先抑写法】

第三篇(总第 6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2、运用这种方法写一种动物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运用

2、难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运用的分寸的把握

三、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二、课时内容:

1、欲扬先抑的概念:

1)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写文章经常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

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

“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

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

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

后面的“扬”。如果你留神一下,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中并

不少见。 3)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

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

是衬垫作用。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

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

《战国策》“冯暖客孟尝君”原文翻译齐国有位名叫冯谖的人,生活

贫困,养活不了自己,他让人转告孟尝君,说愿意到孟尝君门下作

食客。孟尝君问:“冯谖有何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又问:“他有何才干?”回答说:“没什么才能。”孟尝君笑了笑,说道:“好吧。”就收留了冯谖。

那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所以只给粗茶谈饭他吃。过

了没多久,冯谖靠着柱子,用手指弹着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

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

孟尝君说:“就照一般食客那样给他吃吧。”又过了没多久,冯谖又

靠着柱子,弹着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出门连车

也没有!”左右的人都笑他,又把这话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

“照别的门客那样给他备车吧。”于是冯谖坐着车子,举起宝剑去拜

访他的朋友,并且说道:“孟尝君把我当客人一样哩!”后来又过了

些时,冯谖又弹起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在这儿

无法养家。”左右的人都很讨厌他,认为这人贪心不足。孟尝君知道

后就问:“冯先生有亲属吗?”回答说:“有位老母。”孟尝君就派人

供给冯谩母亲的吃用,不使她感到缺乏。这样,冯谖就不再唱丁。

后来,孟尝君拿出记事的本子来询问他的门客:“谁熟习会计的事?”冯谖在本上署了自己的名,并签上一个“能”字。孟尝君见了名字感

到很惊奇,问:“这是谁呀?”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那?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笑道:“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亏待了他,还没见过

面呢!”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我被琐事搞得精

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整天埋在国家大

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而您却并不见怪,倒愿意往薛地去为我收债,是吗?”冯谖回答道:“愿意去。”于是套好车马,整治行装,载

上契约票据动身了。辞行的时候冯谖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就看我家里缺什么吧。”

冯谖赶着车到薛,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

毕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

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

冯谖赶着车,马不停蹄,直奔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冯谖回得

如此迅速,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问道:“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买什

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谖回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

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

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

您买了?仁义?。”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冯谖道:“现在

您不过有块小小的薛地,如果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

道向人民图利,这怎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

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以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

您买义的方式啊。”孟尝君听后很不快地说:“嗯,先生,算了吧。”

过了一年,齐闵王对孟尝君说:“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作我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到他的领地薛去。还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

携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到来。孟尝君见此情景,回头看着冯谖道:“您为我买的?义?,今天才见到作用了。”

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孟尝君应允了,就给了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冯谖往西到了魏国,他对惠王说:“现在齐国把他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国外去,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就

可使自己的国家富庶强盛。”于是惠王把相位空出来,把原来的相国

调为上将军,并派使者带着千斤黄金,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回去,告诫孟尝君说:“黄金千斤,这是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齐国君臣大概听说这事了吧。”魏国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魏国.

孟尝君在齐当了几十年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祸患,这都是冯谖计谋的结果啊!

2、同学们讨论我们学过的《蝉》一文写作方法。

3、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写作:

1)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2)写一种动物

4、大家开动脑筋拟题

三、课堂作文大讨论

1、写人的:题材的讨论

2、写动物的:题材的讨论

3、口头作文。

四、例文介绍:

1、[例文]《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天津郭韩

冬日傍晚五六点钟,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们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上晚自习。随着清晰的脚步声,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

“今天的晚自习,我们考试。”

话还没说完,教室里的叹气声就已经满天飞了。调皮的f君说道:“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起笔曰:考试中自得其乐矣。’”语音刚落,教室里便哄堂大笑。

语文老师并没有发火,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f君,你的发言不错嘛!没有白背古文。我刚才没解释清楚,我们今天的考试不记成绩,只是想尽量的发挥出你们潜在的能力。现在回答我: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们会想到什么?”

“想到老人。”a君首先回答。

“想到深沉,默默无闻,像在思索。”

“还有别的吗?”老师问。

“想到明天,明天太阳会再次升起,那不再是夕阳,那将成为朝阳。”f君不假思索地说。

“非常好!”语文老师赞扬道。同学们对f君的精彩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一个问题刚结束,老师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朝阳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朝气,朝气蓬勃。”

“充满自信,有旺盛的生命力。”

这一回,大家一个个站起来就说,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接踵而来的

便是第三道问题:“你们愿做什么样的朝阳,怎么样才能让你们的青

春像朝阳一般?”

“我希望做一个永远充满朝气的朝阳,最好可以任意的发挥,想象,

还可以创造,可是??我没有时间。”w君显得很无奈的挥了挥手。“我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式的朝阳,可是,我总是太爱玩,‘好孩子’也许离我太远了。”f君的语气略带惋惜。

语文老师听了这些话,高兴地说:“其实你们都是朝阳。只要别太死

读书,给自己留些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你们的创造不会只是梦。你们想想你们今天说过的话,多么完整,多么有道理,文采也不错嘛!??”

这原本“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也深深地被这堂

不寻常的考试所陶醉。真希望师弟、师妹们“减负”后的考试,和我

们这次考试一样快乐。

2、当堂点评:

本文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巧妙的构思——运用“欲扬先抑法”抒情达意,将一次别开生面的“不同寻常的考试”,写的情趣盎然,意蕴深远,令人回味。

晚自语文习语文老师宣布考试,“教室里叹气声已满天飞”,“f君”调侃的话,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老师因势利导,以“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会想到什么”为话题,开始了晚自习的考试,形式新颖,方法独特。结尾写“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这是欲扬先抑的

写法,前后句意不通。

2、《我的叔叔》

我有一个顶好顶好的叔叔,他最疼我,我也很喜欢他。他是个税务员,平时戴着大盖帽,威风极了。有时,他把大盖帽扣在我头上,

我迈起正步,逗得大家笑。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使我对叔叔有

了新看法。

那是星期六晚上,妈妈带我去叔叔家玩。一进门,我就发现一位陌

生人在跟叔叔谈着什么。见我们进来,那陌生人一把抓起叔叔的大

盖帽,慌乱地盖住茶几上的一堆东西,便起身要走。只听叔叔说:“行,这事我一定能办好!”边说,边送那人出门。

趁叔叔去送客,我好奇地掀开大盖帽一看,呀!我一下子惊呆了,

厚厚一沓“大团结”!哼,叔叔也会做这见不得人的事儿,真没想到!我气呼呼地想。不一会儿,叔叔走过来跟我说话,我故意装做没听见,就是不理睬他。

第二天,叔叔到我家,问我昨天怎么啦,有没有不舒服。我白了他

一眼,一声不吭,心里横竖觉得叔叔挺不顺眼。为逗我开心,他把

大盖帽扣到我头上,被我狠狠地甩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