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放疗进展(一)

脑胶质瘤放疗进展(一)
脑胶质瘤放疗进展(一)

脑胶质瘤放疗进展(一)

【摘要】脑胶质瘤由于侵袭性强,与脑组织无明显分界,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易复发、死亡率高。疗效目前仍不理想,术后放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将目前高、低分级脑胶质瘤放射治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关键词】放射治疗;脑胶质瘤

【Abstract】Itisdifficulttoresectcompletelybrainofgliomawithsurgerybecauseofthecharacteristicofstronginvasi onandnoobviousvergewiththebraintissue,andresultineasilyrecurrent、,therearestilllowefficacyforbraingliomastherapy,radiotherapyisim

【Keywords】radiotherapy;braingliomas

脑胶质瘤分为低分级和高分级两种,低分级(low-gradeglioma,LGG)包括Ⅰ~Ⅱ级胶质瘤、毛细胞型,星型及原浆型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等,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生存时间约5~10年。高分级胶质瘤(high-gradeglioma,HGG)包括Ⅲ~Ⅳ级胶质瘤、恶性间变胶质瘤、髓母细胞瘤等,在原发脑瘤中占35%~45%〔1〕,好发于20岁后的成人,生存时间约1年,多于治疗数月后复发。脑胶质瘤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难以彻底切除,术后放疗非常重要,现将目前的进展情况做一综述。

1高分级胶质瘤高分级胶质瘤恶性程度高,呈浸润性生长,外科难以彻底切除,局部复发经常导致手术失败。

故如何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现多主张综合治疗,但疗效仍难令人满意,术后放射治疗现已成为重要手段,但长期生存率仍未明显提高。

常规放射治疗技术给予肿瘤床及周围水肿带外放2cm区域照射46~50Gy,然后瘤外放2cm区域补量10~14Gy。常规放疗剂量小于60Gy,生存率降低;大于60Gy,放射性脑损伤增加,二者生存率无差异〔2,3〕。扩大照射野,或改变剂量分割方式均未明显提高生存率。有学者〔4〕对147例胶母细胞瘤术后放疗,一组为全脑照射44~50Gy后缩野补量至56~70Gy;另一组局部野照射后缩野补量至61~70Gy,结果局部组生存率大于全脑组()。还有学者〔5〕探讨放化疗结合的模式,术后放疗55~70Gy后加2~4次卡氮芥(BCNU)与放疗对比,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astrocytoma,AA)患者中位生存率由个月升至个月,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患者由个月增至个月。但Halperin等〔6〕用丝裂霉素化疗加常规放疗,结束后改为BCUN,6-巯基嘌呤(6-MP)继续化疗,未提高疗效。

非常规分割放疗技术由于胶质瘤影像学检查常常伴坏死区,在其周围可能存在乏氧细胞,常规放疗剂量达不到杀死乏氧细胞的目的,而超分割放疗可提高肿瘤组织照射剂量与正常脑组织可耐受剂量的增益比。Nelson等〔7〕报道,2次/d,次,总剂量、72、、作递增研究显示,中位生存期以72Gy组最长为14个月,且超分割72Gy的放射损伤与常规放疗60Gy相近。病理分类后发现,对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患者各剂量组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astrocytoma,AA)患者72Gy组最好,中位生存期个月,再增加剂量中位生存期反而降低(组个月,组个月)。此外2次分割间隔4~的患者生存优于间隔~8h者(各个剂量组均提高,尤以组差异大,间隔短者中位生存期个月,间隔长者个月),这与早期Shin等〔8〕的结果一致,Shin采用3次/d,次,间隔,放疗50Gy,一、二年生存率均较常规放疗50Gy组高。Jeremic等〔9〕采用次,2次/d,间隔,总剂量72Gy治疗AA 患者〔放疗后4周给BCNU+甲基苄肼(POB)+长春新碱(VCR)+顺铂(DDP)化疗〕,取

得很好疗效,三年生存率和三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达83%、70%。而Carsten等〔10〕近期对已发表的超分割或加速超分割的21个临床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其中17个试验~次,2~3次/d;4个试验采用~,2~3次/d,没有一个临床试验报道超分割或加速分割技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脑组织的放射性损伤在内已基本修复,而肿瘤的亚致死性放射性损伤在照射后不久已修复得相当完全。在总剂量较低,短分割所引起的脑组织放射性损伤的增加量尚在可耐受范围内时,短分割间隔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不同分割剂量、不同总剂量、照射范围与脑组织能耐受的分割间隔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精确放疗研究显示,三维适形或调强放射治疗即使剂量提高至90Gy,其生存率仍无明显提高。Chan等〔11〕报道共109例高分级胶质瘤术后患者分别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70Gy,80Gy和90Gy(均为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和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Nakagawa 等〔12〕对38例多形胶母细胞瘤术后患者分别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90Gy与60~80Gy(中位),虽然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靶区内复发明显降低(31%vs84%),但2年生存率却有所下降(22%vs40%)。Cardinale等〔13〕对12例患者采用常规放疗44Gy/33d,并用立体放射外科(SRS)同期加量36Gy/33d〔12Gy/(次·周),连续3周〕,总剂量80Gy,3例AA,9例GBM,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3个月和16个月。没有明显急性放射反应。由于SRS 自身的局限性,现有研究多选取本来就预后稍好的小病灶患者,疗效因病例较少尚难下结论,病灶较大者更应慎用。精确放疗技术主要应用于保护正常脑组织,如常规放疗后的补量照射,应寻找更佳的剂量、剂量分割及正常组织的耐受性以提高疗效。近年来,研究将PET应用于放射治疗靶区勾画是一项新技术,Grosu等〔14〕对30例术后的胶质瘤患者(其中26例为高分级胶质瘤)适形放疗前进行MRI和PET检查,发现有7例患者的PET的增强像在MRI 的增强像外有异常信号,依据PET勾画的GTV体积超过依据MRI勾画的GTV体积的33%。PET影像可更真实地反映肿瘤的浸润范围,使GTV勾画更为精确,有利于提高放疗疗效并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

间质放疗颅内肿瘤间质放疗(IntracranialInterstitialorIntracavataryIrradiationorInterstitialBrachytheraphy,BT)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安全、副作用轻、并发症少的优点,与目前治疗颅内病灶的X刀或伽玛刀相比,BT 可反复使用,价格低,现已成为现代神经外科的热点之一〔15〕。1951年Leksell用放射性同位素胶治疗脑肿瘤。1958年Mundinqer用立体定向方法将182Ta置入脑肿瘤内取得一定效果,同位素的出现进一步促进后装技术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CT、MR、DSR等仪器的应用,肿瘤的大小、体积、位置都可计算。为BT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目前常用于BT的放射性同位素:32P、90Y、125I、192Ir、198Au,32P和90Y以胶体形式用于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囊性肿瘤。125I和192Ir以固体颗粒或金属丝形式用于临床,治疗实质性肿瘤。Mundinger〔16〕等分别用125I、192Ir对脑干恶性胶质瘤进行间质放疗,随访发现前者疗效较后者好。Ostertag〔17〕对539例颅内肿瘤用125I内放疗,发现对瘤细胞分化高,肿瘤边界清楚的实体肿瘤疗效最好。Zamorano〔18〕通过用高剂量率(40cGy/h)和低剂量率(4~7cGy/h)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表明低剂量率可使患者能承受高达100~120Gy内照射和5000cGy外照射。Backlund〔19〕治疗颅咽管瘤囊壁吸收剂量为20000~30000cGy,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肿瘤复发和丘脑下部及颅神经的损害,故治疗颅咽管瘤时多用20000~30000cGY,而囊性胶质瘤多用40000cGy或更高。Shrieve〔20〕等认为治疗效果和病人的一般情况、瘤周围的水肿程度、年龄、及手术切除程度直接相关,Agbi〔21〕等认为肿瘤复发往往源于植入源的边缘和远离放射的肿瘤细胞。BT对颅内肿瘤尤其中线结构和手术难以切除的肿瘤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手段,但还不能达到根治目的,其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对肿瘤组织代谢

和周围正常脑组织和神经有多大程度的影响等深层关系,从分子水平进行研究的报告较少。总之,BT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随着方法的改进,有着广阔的前景。

2低分级胶质瘤低分级胶质瘤完全切除术后一般不做放射治疗。

手术是低分级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虽然常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但大部分患者最终因为肿瘤复发或进展、或肿瘤恶性程度提高而死亡。目前,术后放疗是最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对于未完全切除术后的早期行放射治疗,还是等肿瘤进展或复发后行放射治疗还存在较大争议。

不同时期放疗的比较部分回顾性研究表明术后早期放射治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约20%,但还没有一个前瞻性研究证明术后早期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存在率〔22〕。EORTC对311例低分级胶质瘤成年人患者进行随机研究,一组为术后放射治疗组,在术后8周内给予瘤床及边缘1~2cm区域54Gy局部照射;另一组为观察组,在观察期间有65%患者因肿瘤复发或进展而接受了放射治疗,中位随访5年,结果显示术后放射治疗组的无进展率提高了7%(44%vs37%,P=),但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放射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66%,观察组为63%〔23〕。然而,考虑低分级胶质瘤生存期较长,无进展率的提高是否转化为更长期生存率的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放疗技术照射范围包括病灶边缘2~3cm区域,一般不主张采用左右对穿照射野,应尽可能保护对侧正常组织结构(剂量应小于36Gy)。目前,对于放疗的最佳剂量尚有争议,但大部分学者主张采用50~54Gy。1986~1994年,肿瘤放射治疗组(RTOG)与北方中心癌症治疗组(NCCT)及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RTOOG)联合进行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将203例低分化胶质瘤术后患者分为两组,低剂量组在瘤床及其边缘2cm区域接受照射,高剂量组照射后在瘤床及其边缘1cm区加,结果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2%与65%(P=),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5%与52%(P=);严重脑损伤(如放射性脑坏死)发生率低剂量组为2%,高剂量组为10%〔24〕。与此相似,EORTC的一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也显示低度恶性质瘤术后局部照射45Gy与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高剂量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水平低于低剂量组,有更高的不适感、疲倦感和失眠发生率〔25〕。低分化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较长,发病年龄较轻,因此降低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存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适形放射治疗或调强放射治疗可适当缩小照射靶区以保护周边正常组织,一般常规分割,文献报道其生存率与常规放疗相当。Rakesh 等〔26〕采用适形放射治疗26例未完全切除或复发的低分化胶质瘤或良性脑瘤的青少年,计划靶区(PTV)为影像学病灶外7~10mm,给予54Gy/30次,结果2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96%。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脱发、脑水肿等急性反应及神经损伤、内分泌失调等慢性损害比常规放射治疗少。Merchant等〔27〕报道对38例低分级星形细胞瘤儿童患者采用适形放射治疗54Gy,PTV为肿瘤区外放15mm,中位随访17个月有4例出现复发,其中3例为靶区内复发。这一靶区已足够有利于保护正常组织。总之,脑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依靠外科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然后按病理及患者年龄等给予不同程度的放疗。常规分割60Gy,超分割72Gy的放射损伤都是可以接受的。但单靠在不引起脑毒性范围内提高外照射剂量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外照射后用SRS或间质放疗补充局部剂量是安全可行的,是目前提高局部剂量到足够改善生存期的途径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尤其要注意适应证和脑坏死并发症。提高局控率是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脑胶质瘤需要放化疗一定是晚期了吗

脑胶质瘤是一种颅内肿瘤,如果治疗不得当,不但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还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一旦病情到了晚期治疗难度较大,致死率也较高,因此很多患者都害怕病情进入晚期,如被告知要放化疗的患者,那脑胶质瘤需要放化疗一定是晚期了吗? 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放化疗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可以达到控制病情,缓解病症,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但患者进行放化疗并不意味着病情到了晚期,有不少早中期患者也是需要进行放化疗的。对于脑胶质瘤早期的治疗手术多为首先考虑的方法,可以直接切除肿块,快速控制病情,但手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如果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术后有脉管侵犯、淋巴管侵犯等容易引起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预后不良因素,则需要联合放化疗。脑胶质瘤术后通过放化疗可以抑杀机体内残存的癌细胞,降低术后复发转移几率,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放化疗也只是按比例杀死癌细胞,并不能全部杀死癌细胞,患者治疗结束后可能还会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而且放化疗在治疗过程中也会伴随一系列的副作用,损伤患者机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失衡,而免疫力下降又是体内残存癌细胞死灰复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患者在放化疗后也要重视巩固治疗,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此时中医发挥了独特的优势。脑胶质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通过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中药,有助于扶正元气,调理脾胃,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缓解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耐受力以及抵抗力,使治疗顺利完成;在放化疗后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有助于修复受损的机体,抑制肿瘤细胞,巩固放化疗的疗效,预防病情反复,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该理论的实质内涵是:针对“虚”、“瘀”、“毒”三大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元”、“通瘀”、“排毒”三大治疗措施,有的放矢,重点用药。目的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使人体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得以平衡,此时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亦趋康复。如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先后举办的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上,有部分参会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2012年4月26日,赵俊义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仅用药1个月,胳膊疼痛减轻了;2个月后,胳膊能缓慢抬起了。看到治疗希望后,赵俊义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用药至2014年年底时,复查结果一切正常,随后按照袁希福院长建议定期服用即可。 2017年9月24日,赵俊义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他的身体一切如常,平时打打牌,出去转转,为家人做做饭,生活

脑胶质瘤患者放化疗后多久会复发

脑胶质瘤是常见、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颅内肿瘤,也称为神经胶质细胞瘤,是由神经上皮组织衍化来的肿瘤,一般脑胶质瘤的治疗难度比较大,且很多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已是晚期。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放化疗是常用的方法,短期内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不过并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且产生的副作用对机体损伤较大,患者经治疗后免疫力和抵抗力也会下降,增加复发转移的风险,那么,脑胶质瘤患者放化疗后多久会复发呢? 脑胶质瘤患者放化疗后多久会复发? 多久会复发?其实很难回答出具体时间,因为导致复发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治疗的局限性,脑胶质瘤的形成与多种内外致癌因素影响有关,除开饮食污染、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外因,还有机体内部紊乱的微环境等内因,在帮助癌细胞滋生。因此,若治疗仅是关注肿块的清除,病灶的灭杀,而不调整内部环境,远期疗效是难以保证的,哪怕放化疗做的再好,再顺利,也不可能抑制复发。而且,放化疗也做不到完全灭杀肿瘤细胞。 这些残留下来的微小癌病灶会隐藏起来,伺机而动,等待卷土重来的机会。那么什么时候会复发呢?这恐怕没有人能回答了,如果真的能掌握脑胶质瘤的复发的具体时间,那么治疗恐怕早就打破僵局,脑胶质瘤也不会那么难治。 虽然说不出具体时间,但从大量数据来总结,也能发现一些规律。一般来讲,脑胶质瘤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等等)后的前五年是复发、转移的高峰期,超过80%的患者是在治疗的前三年出现复发转移的,第三年到第五年的复发的患者占总数的10%,余下10%是在五年以后复发、转移的。因此,临床上多用五年生存率来评估脑胶质瘤治疗的疗效。 鉴于此参考大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大多数患者会在五年内复发。当然要问具体什么时间,就无法回答了,因人而异各有不同。 脑胶质瘤患者如何降低复发率? 目前来看,放化疗有一定局限性,需要综合其他治疗手段来弥补弊端。中医药结合放化疗往往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有助于降低复发率。中医治疗肿瘤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中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并整理上升为理论,提出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肿瘤是全身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和生长过程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所以在治疗上更加注重整体综合治疗,着重点不在于癌肿局部,而在于针对机体患癌后整体改变的调整和恢复,使其体内环境达到平衡。 深耕中医治癌领域近40年的袁希福老中医就提出:肿瘤虽然只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大量的迹象表明,局部的癌肿,可在全身各系统产生广泛的影响,并有各种症状表现。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治疗,又采取了扶正固本的方法,因此,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袁希福老中医在传统中医辩论论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总结的三联平衡理论,其治疗优势是抓住袁希福老中医总结出的脑胶质瘤患者的主要病机“虚”“淤”“毒”三大特点,采取扶正、通淤、攻毒三大对策,统筹兼顾,结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方法,进行针对性治疗,扶正患者元气的同时,进行肿瘤攻伐,从而有助于预防复发,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部分参考案例: 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2012年4月26日,赵俊义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仅用药1个月,胳膊疼痛减轻了;2个月后,胳膊能缓慢抬起了。看到治疗希望后,赵俊义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用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一、概述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目前主要的分子病理标记物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

(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人组蛋白H3.3(H3F3A)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 基因融合等1,2。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术治疗原则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而常规神经导航、功能神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术中MRI实时影像等新技术有助于实现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放疗可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期,常规分割外照射是脑胶质瘤放疗的标准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MZ)同步并辅助化疗,已成为成人新诊断GBM的标准治疗方案。 脑胶质瘤治疗需要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放射治疗科、神经肿瘤科、病理科和神经康复科等多学科合作,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优化和规范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大治疗效益,尽可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提高生存质量。为使患者获得最优化的综合治疗,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观察,定期影像学复查,兼顾考虑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和家庭活动、营养支持、疼痛控制、康复治疗和心理调控等诸多问题。 二、影像学诊断

脑胶质瘤病人晚期为什么疼痛怎么办

脑胶质瘤源自神经胶质细胞的病变,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也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疾病。脑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当脑胶质瘤到了晚期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症状表现也越来越多,而疼痛非常常见,常常令患者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那脑胶质瘤病人晚期为什么疼痛怎么办呢? 疼痛是脑胶质瘤晚期常见的症状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加剧,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脑胶质瘤晚期疼痛的出现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压迫神经,出现其他脏器组织的扩散转移以及治疗的损伤等。当出现疼痛症状时,可以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按阶梯用药,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镇痛效果,但患者需要按时、按量的长期用药,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会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治标不治本。 对于脑胶质瘤晚期患者来说,要想从根本上缓解疼痛,关键是要积极进行抗肿瘤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并减轻其他治疗带来的损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当脑胶质瘤到了晚期时,手术切除的几率较低,放化疗虽然能控制病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症状,但是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需要慎重考虑。中医治疗脑胶质瘤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耐受。中医治疗重在治本,从患者的整体出发,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还有助于调节机体内紊乱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通过长期的研究与总结,指出癌症的病机非常复杂,但主要病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字“虚、瘀、毒”。他强调:在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从而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阴阳平衡。就这样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中医抗癌三联平衡理论。 “三联”是指联系到肿瘤患者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淤、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淤、攻毒散结;“平衡”是指使患者气血、阴阳平衡。概括地说,就是联系到“虚”“淤”“毒”三大病因,以“扶正”“通淤”“排毒”辨证施治,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如今,在该理论的指导用药下,众多肿瘤患者受益,如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部分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2012年4月26日,赵俊义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仅用药1个月,胳膊疼痛减轻了;2个月后,胳膊能缓慢抬起了。看到治疗希望后,赵俊义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用药至2014年年底时,复查结果一切正常,随后按照袁希福院长建议定期服用即可。 2017年9月24日,赵俊义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他的身体一切如常,平时打打牌,出去转转,为家人做做饭,生活

脑胶质瘤晚期不做手术该怎么治疗

现在的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都很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疾病,尤其是脑部疾病,脑胶质瘤就是其中的一种。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很多患者会首先考虑手术,能够直接切除肿块,短期内控制病情发展,但手术并非适合所有的患者,尤其是病情进入晚期后,很容易出现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患者一般状况较差,不能也不适合手术,那脑胶质瘤晚期不做手术该怎么治疗呢? 面对脑胶质瘤,有许多患者普遍认为,癌瘤就是瘤子,切掉就行了,因此对手术寄予厚望,当被告知无法手术时,就认为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其实现在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越来越多,即使晚期患者不能手术,也不意味着无药可救,还是有不少患者积极寻求非手术的治疗,如放化疗和中医治疗,使得病情得到控制,痛苦得以减轻,生存期也有所延长。 对于脑胶质瘤晚期的治疗,放化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比较常用的方法,通过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缓解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时间。但众所周知,放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会影响患者生存期。因此对于放化疗一定要慎重选择,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制定合适的方案。针对放化疗的副作用,患者可以联合中医药的治疗,通过减轻毒副作用,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降低复发转移的可能性,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在脑胶质瘤的治疗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应用也比较广泛,除了能联合西医进行综合治疗外,也能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尤其是年龄大、身体弱、转移范围广,失去手术、放化疗机会的患者。中医治疗讲究以人为本,从患者整体出发,把补充元气放在首位,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去除恶性肿瘤生存的环境,一方面控制病情发展,抑制肿瘤细胞,一方面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作为一家以“救死扶伤,关爱生命”为宗旨,以“愿天下苍生无癌痛”为理想,以“厚德、有道、自助、自强”为院训,以“让中医抗癌造福全人类”为使命的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成立以来,严格按照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在辩证与辨病的基础上,通过扶正、通淤、祛毒,改善广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使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的同时,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也逐渐恢复平衡,有助于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生命,一些患者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为了更好的弘扬国粹中医,让中医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在袁希福的号召下,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先后组织召开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每次大会的召开无论是对肿瘤患者的康复、对传承弘扬中医文化,亦或是对中医事业发展,都是一件好事,促使人们对中医由不了解到了解、由误解到理解、由曲解到通解。 部分参考案例: 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脑胶质瘤患者放化疗后怎么调理身体

颅内胶质瘤大部分是恶性肿瘤,患病以后,对患者的伤害很大,痛苦难耐,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放化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但放化疗会伴随一系列的副作用,损伤机体,患者身体也会变得虚弱,需要及时调理,增强体能,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那脑胶质瘤患者放化疗后怎么调理身体呢? 脑胶质瘤放化疗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痛苦,一定要及时缓解。放化疗会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应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空腹或腹胀,可以吃一些生姜、柑橘、白萝卜、山楂等食物。如果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红细胞数量减少,可以多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如大枣、黑木耳、花生仁、山药、龙眼等。患者的饮食还应注意多样化、均衡化、丰富化,补充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多吃牛奶、鸡蛋、瘦肉、鱼肉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多喝温开水,有助于毒素的排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也会增加患者体能,利于身体的恢复。 脑胶质瘤放化疗的副作用不容忽视,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因无法耐受而中断治疗,也有患者虽然勉强化疗,可能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甚至还因过度的治疗而加重了病情,缩短了寿命。对于选择放化疗的患者来说,除了做好护理工作外,还应及时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与放化疗联合使用,能够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脑胶质瘤患者放化疗时,通过补气益血、理气和胃、滋肝补肾、

滋阴生津等中药,调节患者机体,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缓解消化道反应,改善患者的进食状况,促进骨髓功能,提升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自身的耐受程度,使治疗顺利完成,还能增强机体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放化疗的疗效,长期坚持用药,还能预防病情反复,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对患者的伤害小,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患者,应及时配合治疗,袁希福出身于中医世家,据《袁氏族谱》记载,袁氏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行医,到嘉庆年间已经远近闻名,独成一派,尤其善治疑难杂症。袁希福祖上名医袁积德等多次奉召进京,为皇亲国戚治病。同治十年、光绪元年,皇帝先后颁发圣旨,诰封袁积德为“奉直大夫”。两幅圣旨及诸多医书秘本传至袁希福手中,至今已整整八代。袁希福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名著。祖父在八十岁生日时,取出所保存家传几代全部秘本医籍,亲手交给了他,他如获至宝,废寝忘食,认真研读。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水平,袁希福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并师从多位名家。 从医近40年来,袁希福接诊各类肿瘤患者数万名,其中不少都是复发患者,或病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尽管无法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但他尽力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有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的带瘤生存。据了解,袁希福先后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会议,如2010年3月受邀到美国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27T15:21:00.53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作者:郭剑[导读] 现阶段,由于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导致越来越多常见的严重疾病出现在人们身上,胶质瘤是比较常见的颅内肿瘤。 广东省东莞市东坑医院影像科广东省东莞市 532000 摘要:现阶段,由于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导致越来越多常见的严重疾病出现在人们身上,胶质瘤是比较常见的颅内肿瘤,一般会出现在青壮年人的身体上,并且很多胶质瘤在发现之后就已经为恶性肿瘤,这也严重影响青壮年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导致青壮年走向死亡。而影响脑胶质瘤预后的临床因素非常多,其中就包括年龄、KPS、临床分期和患者的病历类型等。但是相对比来看,综合性的分析方式,能够更加准确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预后,也能够帮助医生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有效分配医疗资源,为今后病情的预后因素找到最佳的分析方向。关键词:脑胶质瘤;放射治疗;预后因素前言:在近些年来的文献内容上,一般把恶性肿瘤的程度分成低级和高级两种,其中低级的胶质瘤一般情况下所包含的分类就是毛细胞和原浆细胞等,患者的生存时间大约在5~10年左右,有一半左右的患者能够生存超过10年以上。而高级的胶质瘤则在原发脑肿瘤中占有35%~45%左右,一般出现在20岁左右的成年人身上,其中包括恶性渐变胶质瘤,髓母细胞瘤等。患者一旦患上这类疾病的生存时间大约在1年左右,并且在治疗数月之后,比较容易出现复发的现象,所以一般在治疗上,均建议给予综合性的治疗手段,但是虽然疗效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很难让人满意,本文则针对脑胶质瘤的放射治疗预后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疾病的治疗现状,提高患者的康复程度。 一、独立预后因素分析 (一)年龄、KPS、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针对这四项内容中,包括年龄、KPS、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国内外的报道内容均比较相同,一般均认为年龄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内容之一。其中有报道曾经提出过,患者的年龄低于四十岁后,出现高分级的胶质瘤患者,一般情况下其生存的时间在4~5倍,这一点和大于六十岁的患者相同,也就是说年龄比较低或者是比较高的患者,即便是出现了脑胶质瘤,其生存的几率和时间也相对比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看出,针对脑胶质瘤的患者,年龄对于预后工作的影响,一般就是由于恶性胶质瘤,特别是胶质母细胞瘤比较容易出现在四十岁以后的病人身上,超过六十岁的患者发病率高达2倍以上,这也是由于老年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比较差所造成的主要现象。 针对患者进行KPS的分析,这也是胶质瘤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因为这一指标和后期的预后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所以很多科学家对于这项工作进行研究,其分析结果能够看出,KPS是唯一的独立预后的因素,在KPS小于70的中位生存时间中,很多患者能够生存106周左右。而2年的生存率也达到了15%左右。在KPS的研究过程中,随着这一评分的逐渐遍地,其死亡的风险呈现指数也在不断增加。 在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期过程中,原发肿瘤的大小是分期的主要指标。同时在病理分级对于预后的影响过程中,其影响会产生良好的作用,甚至被沿用至今,所以这也是独立预后的主要因素。 (二)手术切除程度、术后放疗时间、放疗靶区设定、大分割放疗和化疗这几项内容中,在国内外的研究阶段存在着相对比较大的差异,在理论上看,实际上对于脑胶质瘤是手术过程中切除越彻底,肿瘤后期出现的负荷越小,这也能够在根本上提高综合治疗工作的具体效果。但是实际上,由于胶质瘤在患者脑补呈现出的是浸润性的生长,所以其没有明显的边界,手术也很难真正切除,所以这样的治疗方式,患者后期的复发几率相对比较高。 对于患者在手术的2周~1个月的时间内进行放射性治疗,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康复效果。而在放疗靶区的设定过程中也需要关注患者找那个刘所在的位置,局部双侧平行,或者是家教照射,这样才能够保证照射的计量平均分布,以此达到最佳的靶向治疗效果。 二、预后因素的模型系统分析 脑胶质瘤在医疗机构中临床上也被成为脑神经胶质瘤,其中所包含的发生于神经外皮层的肿瘤有很多种,所以这种疾病一旦发病也相对来说比较严重。据调查显示,国内很多颅内脑瘤患者,甚至占脑部疾病患者的35.8%~60.63%。而针对脑胶质瘤的预后工作,很多报道已经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风险模型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等。但是依然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对其建立起预后因素的多模型分级和分析,这样才能够保证患者接收到符合自己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治疗方式,同时也能够为患者筛选出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因素,把恶性胶质肿瘤进行分类,以此找到最佳的治疗方式,同时也能够对后期预后因素进行更好的合理分析,找到有效预后手段,在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论: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脑胶质瘤在临床的给予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工作,实际上在开展的过程中会变得非常的复杂,同时初步的诊断结果也不能够作为一般情况下比较常见的常规临床治疗方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一疾病的治疗造成了阻碍,甚至导致这一疾病患者由于难以找到最佳治疗方式而出现的死亡现象。所以经过本文的研究,针对脑胶质瘤的治疗,还需要首先汇总多家肿瘤中心的病历资料,对病情的总体状况进行汇总,并且详细的分析其中的内容,以此在这其中筛选出能够令人信服的独立预后因素以此对这一病情进行科学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够对临床实践进行指导。参考文献:[1]张建清,汤旭山,杨媚,等. 222例瘢痕疙瘩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2016,(20):3270-3272. [2]陈波,陈谦学. 显微镜下全切或次全切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综合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疑难病杂志,2015,(08):793-796+799. [3]赵蕾,郭金栋,吕长兴,等. 非小细胞肺癌62例脑转移行全脑放射治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J]. 肿瘤,2011,(02):154-159.

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后一定要做放化疗吗

脑胶质瘤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很多患者在初期长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恶化进入晚期。手术是治疗脑胶质瘤常用的方法,能够直接切除肿块,短期内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手术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块,术后患者体内可能还有残癌,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因此不少患者为了巩固疗效,预防复发转移,会在术后进行放化疗,但也有患者在了解到放化疗的副作用后,并不愿接受放化疗,那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后一定要做放化疗吗? 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能够抑杀血液和淋巴液里残存的癌细胞,稳定病情,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延长患者生命,不过放化疗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患者身体也会变得虚弱。脑胶质瘤术后是否需要放化疗是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决定的,如患者身体的恢复程度、免疫力、病理分型、病理分期、手术切除的效果等等,一般来说分期越早,需要放化疗的可能性就越小,分期越晚就越有必要放化疗。 针对放化疗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会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脑胶质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通过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中药,有助于调节机体,补充元气,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自身的耐受程度,使治疗顺利完成。在放化疗后给予扶正祛邪的中药,有助于修复因放化疗受损的机体,巩固放化疗的疗效,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另外对于无法耐受放化疗副作用的患者,也不能忽视术后巩固治疗,可以选择以中医为主进行巩固治疗,中医预防脑胶质瘤复发、转移的理念与西医不同,是通过整体调理。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脑胶质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患者产生肿瘤,机体内也会形成适宜肿瘤生存、生长的癌环境。中医正是通过扶正患者元气,调理气血、阴阳、脏腑平衡,逐步稳定癌环境,从而预防病情反复。一方面,抑制了病情,控制了复发与转移,另一方面,又调理病患的体质、免疫机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 “三联平衡理论”的实质就是针对“虚”、“瘀”、“毒”三大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元”、“通瘀”、“排毒”三大治疗措施,有的放矢,重点用药,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平衡,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正如肿瘤患者用药,既不能过于攻伐,以免进一步加重元气损伤,又不能只为扶元固本,忽视对于其他病机的治疗,只有三者兼顾,才能更有效地抗癌。多年来,众多肿瘤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2012年4月26日,赵俊义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仅用药1个月,胳膊疼痛减轻了;2个月后,胳膊能缓慢抬起了。看到治疗希望后,赵俊义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用药至2014年年底时,复查结果一切正常,随后按照袁希福院长建议定期服用即可。 2017年9月24日,赵俊义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他的身体一切如常,平时打打牌,出去转转,为家人做做饭,生活怡然自得。 (以上为真实治疗案例,在实际治疗中,由于患者病情、体质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理性就医。)

脑胶质瘤晚期是否还可以做放化疗

脑胶质瘤是一种非常高发的疾病,近几年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检查出脑胶质瘤的患者几乎是与日俱增了,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放化疗作为脑胶质瘤治的重要手段,在脑胶质瘤治过程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有不少晚期患者由于疾病的消耗,身体会变得虚弱,担心无法耐受其副作用,因此对于放化疗望而却步,那么,脑胶质瘤晚期是否还可以做放化疗呢? 对于脑胶质瘤晚期的治,放化疗是常用的方法,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能力,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但放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死癌细胞时,机体内的正常细胞也会被杀灭,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导致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也随之下降,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脑胶质瘤晚期患者是否有必要放化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如果患者营养状况、身体状况、骨髓储备情况较好,对放化疗敏感,通过放化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患者身体较差,需要慎重考虑,以免因过度的放化疗而加重病情,加快死亡的速度。 针对放化疗的副作用,有些患者会采用中医联合放化疗,中医治脑胶质瘤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实施辩证论治,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病灶本身,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医联合放化疗一方面助于调养患者身体,减轻放化疗副作用,增强放化疗疗效;一方面助于抑制肿瘤生长,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中医在治脑胶质瘤上优势独特,整体观念较强,能够从患者的全身着手,辨证施治,袁希福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治肿瘤近40年,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提出专业治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新思路、新理论-三联平衡理论。该理论调理与治并行,在治时注重对患者全身的调节,可以通过扶正、通瘀、祛毒等措施,抓住患者病机要害,调节患者全身气血、阴阳、脏腑机能平衡,有助于提高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全面控制肿瘤的生长。 部分参考案例: 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 2012年4月26日,赵俊义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仅用药1个月,胳膊疼痛减轻了;2个月后,胳膊能缓慢抬起了。看到治希望后,赵俊义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医药。用药至2014年年底时,复查结果一切正常,随后按照袁希福院长建议定期服用即可。 2017年9月24日,赵俊义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他的身体一切如常,平时打打牌,出去转转,为家人做做饭,生活怡然自得。 (以上为真实治案例,在实际治中,由于患者病情、体质不同,治效果因人而异,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理性就医。) 脑胶质瘤晚期是否放化疗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决定的,患者应听从医生的安排,并做好副作用的防治工作,合理使用中医治,有助于治的顺利完成。提示:脑胶质瘤如今仍属医学难题,目前中医治也主要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主。由于患者病情、体质差异,疗效会因人而异,患者及家属需理性看待,切勿盲目选择就医。 Tag:四级胶质瘤能活多少年|4级胶质瘤能活20年吗|四级胶质瘤最长寿命|介入治适用于脑胶质瘤|脑胶质瘤四级痛苦吗|胶质瘤3至4级能活多久|胶质瘤四级能活多久|脑胶质瘤是恶性肿瘤吗|四级胶质瘤术后十多年|脑胶质瘤4级能活多久|脑胶质瘤四级生存时间|二级胶质瘤能活20年吗

脑胶质瘤手术后放疗有多大伤害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疾病也接憧而至,而脑胶质瘤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之一,生活中如果不幸患上一定要及时治疗。目前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多学科、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如术后联合放疗有助于抑杀残癌,预防病情反复,但放疗的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那脑胶质瘤手术后放疗有多大伤害呢? 对于脑胶质瘤患者来说,病理分型、病理分期、体质、手术的方案、手术的效果不同,术后制定的放疗方案也是有所差异的,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其中以局部反应为主,比较常见的有放射性炎症,如放射性肺炎,轻者无症状,炎症可自行消退,但严重的会出现咳嗽、胸痛、气短发热甚至是呼吸衰竭等;皮肤损伤,表现为皮肤瘙痒,色素沉着,脱皮,湿疹,水泡等,严重时会出现糜烂、破溃;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性反应,如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乏力、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影响治疗的顺利完成,因此需要积极的进行改善和预防。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和放疗都是局部治疗手段,而脑胶质瘤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治疗不能仅仅着眼于局部,患者通过手术、放疗后虽然看上去肿瘤缩小或消失了,但还是会有较高的复发、转移风险,因此还应重视全身性的治疗。而中医预防脑胶质瘤复发、转移的理念与西医不同,是通过整体调理。中医治疗脑胶质瘤从患者的整体出发,不仅仅着眼于局部的癌肿,更是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扶正患者元气,调节患者机体内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逐步稳定癌环境,抑制肿瘤生存繁殖,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延长生存时间。另外中医还有助于减轻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放疗的疗效,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在治疗脑胶质瘤上优势独特,整体观念较强,能够从患者的全身着手,辨证施治,作为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的袁希福,自幼便接触中医,熟读中医古典名著。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3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袁希福接诊了大量病例,并摸索出了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辨证论治新体系,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如今,在该理论的指导用药下,部分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为了更好的弘扬国粹中医,让中医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在袁希福的号召下,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先后组织召开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每次大会的召开无论是对肿瘤患者的康复、对传承弘扬中医文化,亦或是对中医事业发展,都是一件好事,促使人们对中医由不了解到了解、由误解到理解、由曲解到通解。 部分参考案例: 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2012年4月26日,赵俊义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仅用药1个月,胳膊疼痛减轻了;2个月后,胳膊能缓慢抬起了。看到治疗希望后,赵俊义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用药至2014年年底时,复查结果一切正常,随后按照袁希福院长建议定期服用即可。 2017年9月24日,赵俊义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他的身体一切如常,平时打打牌,出去转转,为家人做做饭,生活怡然自得。 (以上为真实治疗案例,在实际治疗中,由于患者病情、体质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理性就医。)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防治工作,也要合理使用中医治疗,保护患者元气,提高免疫力,巩固治疗效果。提示:脑胶质瘤如今仍属医学难题,目前中医治疗也主要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主。由于患者病情、

胶质瘤的放射治疗

胶质瘤的放射治疗 发表于2015-03-30 已阅读1612次 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是目前胶质瘤最可靠的手段,胶质瘤综合治疗主要是指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三大手段。放射治疗是给予一定肿瘤组织均匀、准确的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很小的治疗方法。根治性放疗是胶质瘤放疗的主要任务。目前虽然我们在胶质瘤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也已经有了一百年的临床治疗历史,但总的治疗效果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的疗效仍然让人不满意。手术、放疗、化疗联合治疗仍然是胶质瘤的唯一选择。放射治疗作为胶质瘤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其治疗作用早已得到了肯定。但是目前关于胶质瘤的放射治疗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放射治疗技术 大多数的胶质瘤患者首先需要手术,全切或部分切除后再选择放疗。手术有利于放疗计划的制定:(1)明确组织病理性质与分子病理指标的变化有利于放射治疗治疗计划的制定;(2)肿瘤细胞减容,手术切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的瘤细胞、减少肿瘤的体积、减轻肿瘤的占位效应,缓解颅高压等临床症状,以利放疗的顺利进行;(3)肿瘤体积缩小的同时可能也会缩小照射体积,增强放射治疗效应,减少损伤,一般而言肿瘤中心血供差、乏氧细胞多,肿瘤对放射线抗拒,尽量全切除肿瘤是增加放疗效应最简单、直接的方法;(4)对于功能区胶质瘤,

手术难以全切时可以置入放射性粒子内照射,术后还可以辅以外照射,也是胶质瘤放疗方式之一。对于胶质瘤病或呈弥漫性生长的胶质瘤应活检或者是做内减压手术明确病理类型,特别是通过分子病理分析了解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选择化疗药物,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对于丘脑、脑干等重要功能区可疑的胶质瘤,盲目的放/化疗有可能误诊、误治须十分慎重。没有明确诊断的胶质瘤进行试验性的放疗更需禁止。 放疗 放疗前准备 (1)积极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特别是纠正贫血状态,控制血糖,平衡电解质,对增强放疗效果减轻反应有帮助。皮下积液、硬膜下(外)积液、颅内血肿均不是放疗的绝对禁忌症,但需要对这些术后并发症对放疗的影响进行评估。同时应十分重视患者精神状态的调整,对于疾病和治疗的恐惧与压力均可能导致机体状况迅速恶化。因此加强心理辅导,增强患者自信心是放疗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之一。 (2)完善放疗前检查。术后MR或CT是必须的,手术前、后肿瘤的位置会发生飘移,对照术前、后MR、CT等影像学资料来确定临床治疗靶区(CTV)。 (3)根据现有的临床资料确定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目的(根治性放疗或姑息性放疗),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单独外照射或化疗、内照

脑胶质瘤病人一般化疗需要多长时间

脑胶质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它的发病约占颅内肿瘤的46%,并且发病比较迅速,对身体伤害很大,一旦被检查出患有了脑胶质瘤,要及时的进行医治。在脑胶质瘤的各种医治方法中,化疗应用比较广泛,能联合手术起到预防复发转移的目的,对于中晚期患者也能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时间,不过有很多患者多化疗并不了解,不知道化疗的具体时间,那究竟脑胶质瘤病人一般化疗需要多长时间呢? 化疗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能力,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效果,杀死癌细胞,缩小瘤体,控制病情发展。临床上有不少患者为了能够杀死更多的癌细胞,追求“无瘤生存”的状态,想着化疗次数越多越好,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脑胶质瘤患者化疗需要多长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每个患者体质、病理分型、病理分期不同,选择的化疗_药物、化疗方案不同,化疗时间也是有所差异的,一般化疗需要4-8个疗程。不过,化疗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而且随着疗程的增加,其副作用也会累积,对机体的伤害也会更大,因此选择化疗的患者,在医治前一定要对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适宜化疗的才能进行,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剂量和次数,适可而止。 化疗医治脑胶质瘤虽然短期效果明显,但缓解期短,只是按比例杀死癌细胞,并不能全部将癌细胞杀死,医治结束后还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因此需要重视巩固医治,也要做好副作用的防治工作,此时中医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中医医治注重对患者机体进行全面的医治和调理,在化疗期间给予补气益血、健脾和胃等中医药,有助于减轻和改善化疗的副作用,减轻患者痛苦,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力,提高医治效果,使医治顺利完成。在化疗后配合扶正祛邪的中医药,有助于修复因化疗受损的机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稳定病情,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医治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30余年恶性肿瘤的中医临床经验,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提纲挈领,高度概括,并涵盖了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及基因理论等,用于医治各种肿瘤的中医药新思路、新理论-三联平衡理论。该理论的实质内涵是:针对“虚”、“瘀”、“毒”三大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元”、“通瘀”、“排毒”三大医治措施,有的放矢,重点用药。目的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使人体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得以平衡,此时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亦趋康复。多年来,众多肿瘤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医治。 2012年4月26日,赵俊义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仅用药1个月,胳膊疼痛减轻了;2个月后,胳膊能缓慢抬起了。看到医治希望后,赵俊义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医药。用药至2014年年底时,复查结果一切正常,随后按照袁希福院长建议定期服用即可。 2017年9月24日,赵俊义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他的身体一切如常,平时打打牌,出去转转,为家人做做饭,生活怡然自得。 (以上为真实医治案例,在实际医治中,由于患者病情、体质不同,医治效果因人而异,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理性就医。) 脑胶质瘤化疗需要多长时间是因人而异的,不过化疗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化疗方案,同时也要做好副作用的防治工作,注重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