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勒效应的特性分析与应用

密勒效应的特性分析与应用
密勒效应的特性分析与应用

北京交通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研究论文密勒效应的特性分析与应用

学院:电信学院

专业:自动化(铁道信号)

学号:10213053

学生:徐莹莹

指导教师:侯建军

2012年5月

密勒效应的特性分析与应用

徐莹莹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1005班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密勒定理与密勒效应,分析了在高频电路中,密勒效应对共

射、共集、共基电路频带的影响,并找到改善共射电路高频特性的方案。分析了密勒效应在积分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和滤波器中的应用。通过对密勒效应的研究,可利用其特点在不同的电路中取其利避其害。

关键字:密勒效应 高频 频带 密勒电容 一、 密勒定理与密勒效应

密勒定理由M. Miller 于1920 年在研究真空电子三极管输入阻抗时提出的,但是这个效应也适用于现代半导体三极管。在进行电路的分析过程中,利用密勒定理能够有效的简化电路,方便对电路分析。

在电路分析时,有时会如图1所示的网络结构:阻抗Z 接在输入输出端。这样的接法增加了计算的复杂程度。密勒定理则提供了一种简化分析的方法,把图1所示的电路转换为图2所示的电路,后者称为前者的密勒等效电路。

如果电路输出输入电压之比为K=U 2/U 1,则可以根据输入输出之间的电压电流的关系,得到

K

Z

Z -=

11Z

K K Z 1

2-=

可以通过这个关系得到等效的阻抗值。

如果网络两端之间不是由阻抗连接,而是由电容连接,则可以得到

C C K K C C K C ≈-=

-=1

)(121

在分析高频电路的时候,三极管的结电容会对电路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密勒定理等效分析这些问题时,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现象,影响电路的性能。

图1π型网络

图2密勒定理等效后的π型网络

密勒效应是指在放大电路中,输入与输出之间

的分布电容由于放大器的作用,等效到输入端的电容值扩大1+K 倍,其中K 为该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该效应在放大电路中可以影响到其工作频率。

二、 密勒效应的高频分析

在高频分析的时候,三极管的扩散电容和势垒电容是不容忽视的。图3是三极管的高频模型。在

高频分析时,需要考虑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势垒电容、发射极和基极的扩散电容。将三极管的结电容提取出来,得到图4所示电路。由于C ce 是C bc 、C be 连接之后的等效电容,故C ce 的值很小。根据密勒定理,可将电路图简化为图5所示形式,得到

bc

bc bc bc C K K C C K C 1

,)(121-=

-=(1)

2.1 共射电路

在共射电路中,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即为K=

我们知道共射电路的电压增益比较大,即K 比较大,则根据式(1)可知,密勒效应的影响大,C bc1、C bc2的值比较大,则可得到从三极管输入端看的等效的电容C 大。由电路分析的相关知识可以知道,对于一个RC

电路,其频率响应为

,如果C

C bc

C be

C ce

b

c

e

图3三极管的高频模型

C bc C be

C ce

图4三极管的结电容 C be

C ce

C bc1 C bc2

图5三极管的结电容等效电路

比较大,则导致电路的频率f比较小。由此可以看出,密勒效应影响到共射电路的高频特性,故共射电路的工作频率较低。

对于MOSFET管,在共源组态中,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容C dg为密勒电容,C dg

跨接在输入与输出端,密勒效应使得等效电容增大,导致频率特性降低。

2.2 共集电路

我们知道,共集电路的电压增益的范围是0.95~0.99,即K≈1,根据在共射电路中的分析,可知在共集电路中,密勒效应的影响较小,高频特性的影响也比较的小。则共集电路的高频特性比较好。

2.3 共基电路

在共基电路中,三极管的放置方式发生改变,

其结电容的分布图也将发生改变。结电容的分布图如图6所示,其通过密勒等效之后的电路如图7所示。与共射电路、共集电路相比较,C ce,C bc的位置互换。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知道C ce比较小,利用密勒定理,等效而来的C ce1,C ce2的值比较小,

密勒效应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共基电路的高频

特性也比共射电路的高频特性好。

2.4 宽带放大器

共射电路的共作频率较低,为了弥补这一

劣势,可以通过共射—共基、共集—共射电路来拓宽频带。

2.4.1 共射—共基电路

图8为共射共基电路的连接图。对于共基电路而言,其输入电阻r i小,而共基电路的输入电阻作为共射电路的负载,应为共射电路的电压增益与负载的大小成正比,共射电路的负载小,则电压增益比较小,所以密勒效应的影响比小。

2.4.2 共集—共射电路

C

bc C

be

C

ce

图6 共基状态下三极管的结电容

C be

C

ce2

C

ce1

C

bc

图7 共基状态下三极管的结电容的等效电路

Rs

T1 T2

+-

图9为共集—共射电路的连接图。对于共集电路,其输出电阻ro 小,而共集电路

的输出电阻作为共射电路的源阻抗,

,R 小,扩展了共射电路的上限频率。

三、 密勒效应的应用 3.1 密勒积分

积分电路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电路,图10为我们常见的积分电路,根据电路分析

的知识,可以知道,其时间常数τ=RC 。图11为通过密勒电容改进的积分电路,利用了一个密勒电容C ,通过密勒定理,电容可以等效为C M ,其中

C M =(1+A)C τ’=(1+A) τ

可见时间常数扩大了(1+A )倍。

在分析动态电路时,响应()()[]()∞+∞-=--

+

y e

y t y t y t t τ

)(,τ值增大,指数

上升的部分会更加趋近于线性增加。所以利用了密勒积分,积分的线性范围展宽,而积分电路在线性范围积分时,运算精度比较高,故整体的运算精度比较高。

3.2密勒电容补偿

如图12所示的电路,在多级放大电路中,会因为级联的原因导致其总体的增益出现图13中虚线的现象。如果在第二级的两端加上一个密勒补偿电容,利用密勒效应,将其等效到输入端,就可以使得整体的电路得到单一的频率衰减,有效的消除了自激现象。

图9共集—共射电路

R

C

图 10 简单积分电路

C M

R

C

+

图 11 密勒电容改进的积分电路

例如国产型号为F 007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就是采用这种方来,用一个30pF 的小补偿电容,得到—20dB/dec 的单一衰减幅频响应。可以根据及计算得到

所以F 007的频率响应为:=

其中A=A 1A 2 ,f

为输入信号的频率,

为补偿后第一级的极点频率

第二级的极频率。

由于密勒电容补偿后的频率响应,以—

20dB/dec 的单一衰减,使集成放大电路没有产生自己的可能。

3.3 密勒效应与滤波器

图14为一带反馈电容的运算放大器。通过密勒定理将电容等效后,可以得到图15所示的电路图。两个电路的输出端均用一个RC 电路作为负载。在图 15中,输入端存在密勒电容。反馈电容被密勒电容C M 取代,流经C C 、C M 的电流相同,因此从输入端看,两个电路的负载是一样的。利用密勒效应可得:

图13 多级放大电路幅度响应

A1

A2

r o1

r i2

C

图 12 多级放大电路示意图

C

R

C

A

V

R A

图 14 带反馈电容的运算放大器

R A

V

A

R

C

C M 图 15 带反馈电容的运算放大器的密勒等效电路

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下降,故该滤波器为低通滤波器。

四、总结

自M. Miller提出了密勒定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去分析一些π型结构的电路。也正是因为密勒效应,给我们解释了在高频分析时的一些奇特的现象。

在分析密勒效应的时候,可以涉及到哲学的相关内容。密勒效应的高频特性分析中,我们知道,在共射电路中,因为密勒效应的影响,导致其高频特性比较的差,而在共集、共基电路中,因为电路的自身特性,密勒效应的影响比较的小,高频特性并没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可见,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不能仅从一方面就直接盖棺论定。

看问题也要考虑多方面,即使是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方面也会有不同的优劣势。例如共射电路,共射电路的高频特性比较差,但是共射电路的电压电流增益比较大,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中等。可见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怀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学习。共射电路的高频特性比较差,如何弥补这个缺点,我们就要想到影响频率的因素R和C,我们可以通过减小R和C的值,而R是电路源电阻,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想到给共射电路一个小的源阻抗,便可以扩展电路的频带,而共集电路的输出电阻小,可作为共射电路的源电阻,因此共集—共射电路便可以有效的扩展电路的频带。同样的方法,从减小C着手,可以分析得到共射—共基电路同样可以扩展频带。通过上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看出,根据主线延续下去,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就可以根据问题的关键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

密勒效应在工程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工程的应用方面,因为密勒效应的影响,在某些电路中,利用密勒电容补偿,能够提高其相位裕度,使得电路的性能提高。

参考文献:

[1]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2]张锡亭,自举效应与密勒效应及其应用[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3]田社平、陈洪亮,密勒定理及其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年02期

MOS管的米勒效应-讲的很详细

米勒效应的影响: MOSFET的栅极驱动过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驱动源对MOSFET的输入电容(主要是栅源极电容Cgs)的充放电过程;当Cgs达到门槛电压之后, MOSFET就会进入开通状态;当MOSFET开通后,Vds开始下降,Id开始上升,此时MOSFET进入饱和区;但由于米勒效应,Vgs会持续一段时间不再上升,此时Id已经达到最大,而Vds还在继续下降,直到米勒电容充满电,Vgs又上升到驱动电压的值,此时MOSFET进入电阻区,此时Vds彻底降下来,开通结束。 由于米勒电容阻止了Vgs的上升,从而也就阻止了Vds的下降,这样就会使损耗的时间加长。(Vgs上升,则导通电阻下降,从而Vds下降) 米勒效应在MOS驱动中臭名昭著,他是由MOS管的米勒电容引发的米勒效应,在MOS管开通过程中,GS电压上升到某一电压值后GS电压有一段稳定值,过后GS 电压又开始上升直至完全导通。为什么会有稳定值这段呢?因为,在MOS开通前,D极电压大于G极电压,MOS寄生电容Cgd储存的电量需要在其导通时注入G极与其中的电荷中和,因MOS完全导通后G极电压大于D极电压。米勒效应会严重增加MOS的开通损耗。(MOS管不能很快得进入开关状态) 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图腾驱动!!选择MOS时,Cgd越小开通损耗就越小。米勒效应不可能完全消失。 MOSFET中的米勒平台实际上就是MOSFET处于“放大区”的典型标志 用用示波器测量GS电压,可以看到在电压上升过程中有一个平台或凹坑,这就是米勒平台。 米勒效应指在MOS管开通过程会产生米勒平台,原理如下。 理论上驱动电路在G级和S级之间加足够大的电容可以消除米勒效应。但此时开关时间会拖的很长。一般推荐值加0.1Ciess的电容值是有好处的。 下图中粗黑线中那个平缓部分就是米勒平台。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试卷及答案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对职工所应承担任务的规定。 A、职务 B、责任 C、职责 D、岗位 2、()是严格按照编制员额和岗位的质量要求,为企业每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 A、定编 B、定员 C、定额 D、岗位责任制 3、岗位研究中,采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 A、测验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 B、测验法、面谈法、调查法 C、观察法、参与法、测验法 D、面谈法、观察法、参与法 4、美国工程师()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举世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A、弗兰克·吉尔·雷斯 B、泰勒C怀特D、迈克尔·朱修斯 5、工作日写实是对操作者整个工作日的工作时利用情 况,按()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A、时间消耗 B、工作的繁简程度 C、工作重要性的大小 D、技术操作 6、测时是以工序或某一作业为对象,按照操作顺序进行 实地观察,记录、测量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A、人力资源B工时消耗C、财力消耗D、体力消耗 7、工作抽样法是根据()的原理,对工作岗位随机地进行抽样调查的一种方法。 A、微积分和概率论 B、测量学和统计学 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 D、数理统计学和微积分 8、()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A、岗位调查 B、岗位分析 C、岗位评论价 D、岗位分类 9、()是通过调查者直接参与某一岗位的工作,从而细致、深入、全面地体验、了解和分析岗位特征及岗位要求的方法。 A、面谈法 B、参与法 C、关键事件法 D、书面调查法 10、岗位分析的结果——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以及职务晋升图必须以良好的()为基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A、岗位分类 B、岗位设计 C、岗位调查 D、岗位评价 11、()是把既可归为熟练工种又可归为技术工种的某些特殊工种,先分别划岗归级,再根据这些工种在不同类型中的岗位等级,求出技术工种与熟练工种之间的统一岗级换算比例,然后归级。 A、经验判断法 B、基本点数换算法 C、交叉岗位换算法 D、专家评判法 12、测评误差可分为()和代表性误差两大类。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登记误差 13、()就是岗位纵向分类中的细类或称小类,是若干性质相同但其他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的岗位群。 A、岗级 B、岗等 C、岗系 D、岗类 14、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主要有()测定两方面的内容。 A、劳动时间率和工作利用率 B、工作利用率和能量

GIS空间分析的功能和广泛应用

一、GIS空间分析的功能 前面已经介绍过GIS,大家已经知道空间分析就是对分析空间数据有关技术的统称。所以我们根据作用的数据性质不同,可以经空间分析分为: 1、空间图形数据的拓扑运算; 2、非空间属性数据运算; 3、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联合运算。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仰仗于地理空间数据库,其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解决人们所涉及到地理空间的实际问题,提取和传输地理空间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以辅助决策。 GIS中可以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空间查询与量算,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并描述了相关的算法,以及其中的计算公式。 1、叠加分析 叠加分析至少要使用到同一区域,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两个图层。所谓叠加分析,就是将包含感兴趣的空间要素对象的多个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要素图层。该图层综合了原来多层实体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叠加分析的目标是分析在空间位置上有一定关联的空间对象的空间特征和专题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多层数据的叠加分析,不仅仅产生了新的空间对象的空间特征和专题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发现多层数据间的相互差异、联系和变换等特征。 根据GIS数据结构的不同,将GIS叠加分析分为基于矢量数据的叠加分析和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加分析。 在GIS的矢量数据结构中,地理孔吉对象由点、线、面等要素来表示,所以基于矢量数据的叠加分析又可以分为点与多边形的叠加分析、线与多边形的叠加分析和多边形间的叠加分析三大类。

点与多边形的叠加,就是研究某一矢量数据层中的点要素位于另外一个矢量数据层中的哪个多边形内,这呀就可以根据点与多边形的空间关系,确定给点要素添加哪些属性特征。 线与多边形叠加,就是研究矢量数据层中的线要素与其他数据层中的多边形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判定线要素与多边形的相离、相交、包含等空间关心。 多边形的叠加,就是要研究两个或多个多边形矢量数据层的叠加操作,生成一个新的多边形数据层。 栅格数据的叠加分析可以表达为地图代数的元算的过程。所谓地图代数,就是指在GIS中将数据层作为方程变量的函数运算,通常情况下都是指栅格数据层运算。栅格数据中,地理实体都是通过规则网格单元来表示的,层与层之间的叠加操作是通过逐个网格单元之间的运算来实现的。在栅格数据叠加分析中,地图代数运算又分为代数运算与逻辑运算。 栅格叠加分析与多边形叠加分析一样,是求两组或两组以上空间图形的交集,但是多边形叠加分析得到的是合成多边形,而栅格叠加分析得到的是合成数据串,这些合成的数据文件是进一步进行空间聚类或聚合的依据。 类型叠加:将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地理编码数据,求它们的交集,以建立新的数据文件,根据分析任务,设置命令,得到最后的类型叠加结果。 统计叠加:将区域界线(政区、自然区域或经济区域等),与专题数字地图叠加,建立的合成数据串,作出各区专门内容的数量统计。动态分析:将同一种要素在不同时期的两组属性数据叠加,建立合成数据串,它们之差就是该要素在该时段内的变化,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常要使用这种分析方法。 2、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是根据点、线、面地理实体,建立起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扩展距离图,缓冲区的作用是用来限定所需处理的专题数据的空间范围。一般认为缓冲区以内的信息均是与构成缓冲区的核心实体相关的,及邻接或关联关系,而缓冲区以外的数据与分析无关。

蛇纹石应用效果分析

蛇纹石应用效果分析 一、高炉相关计算 现高炉炉料结构(4#高炉):机烧:球团:块矿=77:15:8 ,矿批17900kg,负荷4.30,焦炭水份6%,小时料批8批,小时喷煤量13000kg,【si】=0.38%,生铁成分【Fe】=94.5% 相关物料分析: 焦炭灰分=13% 煤粉灰分=12% 入炉矿综合品味=77×56.6%+15×63%+8×59%=57.75% 每批料干焦量=17900÷4.3=4163kg 每批料喷煤量=13000÷8=1625kg 每批料出铁量=17900×57.75%÷94.5%=10938kg 经计算每批料带入总的: CaO(总)=17900×77%×9.11%+17900×15%×0.69%+17900×8%×0.1%+4163×13%×7%+1625×12%×6%=1325.17kg

Al2O3(总)=17900×77%×1.8%+17900×15%×0.9%+17900×8%×1.92%+4163×13%×15%+1625×12%×15%=410.18kg MgO(总)=17900×77%×2.18%+17900×15%×0.63%+17900×8%×0.1%+4163×13%×0.72%+1625×12%×0.83%=324.33kg SiO2(总)=17900×77%×4.64%+17900×15%×5.76%+17900×8%×5.52%+4163×13%×50%+1625×12%×50%-10938×60÷28×0.38%=1152kg 结合上述结果,高炉炉渣成分为: 上述四种成分占总渣量的96% 镁铝比为0.79 R2=1.15 渣比=3346÷10938=306kg 二、高炉配加蛇纹石后数据对比 影响高炉焦比因素: 方案一:按照蛇纹石1的成分分析 高炉每批料配加100kg和200kg蛇纹石以及烧结不加轻烧云石高炉配加蛇纹石烧结成分、渣比及焦比变化表: 计算条件维持高炉炉渣碱度R2=1.15,渣中镁铝比=0.79

MOS管的米勒效应-讲的很详细讲解学习

M O S管的米勒效应-讲 的很详细

米勒效应的影响: MOSFET的栅极驱动过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驱动源对MOSFET的输入电容(主要是栅源极电容Cgs)的充放电过程;当Cgs达到门槛电压之后, MOSFET就会进入开通状态;当MOSFET开通后,Vds开始下降,Id开始上升,此时MOSFET 进入饱和区;但由于米勒效应,Vgs会持续一段时间不再上升,此时Id已经达到最大,而Vds还在继续下降,直到米勒电容充满电,Vgs又上升到驱动电压的值,此时MOSFET进入电阻区,此时Vds彻底降下来,开通结束。 由于米勒电容阻止了Vgs的上升,从而也就阻止了Vds的下降,这样就会使损耗的时间加长。(Vgs上升,则导通电阻下降,从而Vds下降) 米勒效应在MOS驱动中臭名昭著,他是由MOS管的米勒电容引发的米勒效应,在MOS管开通过程中,GS电压上升到某一电压值后GS电压有一段稳定值,过后GS电压又开始上升直至完全导通。为什么会有稳定值这段呢?因为,在MOS 开通前,D极电压大于G极电压,MOS寄生电容Cgd储存的电量需要在其导通时注入G极与其中的电荷中和,因MOS完全导通后G极电压大于D极电压。米勒效应会严重增加MOS的开通损耗。(MOS管不能很快得进入开关状态)

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图腾驱动!!选择MOS时,Cgd越小开通损耗就越小。米勒效应不可能完全消失。 MOSFET中的米勒平台实际上就是MOSFET处于“放大区”的典型标志 用用示波器测量GS电压,可以看到在电压上升过程中有一个平台或凹坑,这就是米勒平台。 米勒效应指在MOS管开通过程会产生米勒平台,原理如下。 理论上驱动电路在G级和S级之间加足够大的电容可以消除米勒效应。但此时开关时间会拖的很长。一般推荐值加0.1Ciess的电容值是有好处的。 下图中粗黑线中那个平缓部分就是米勒平台。

补充营养素存在“木桶效应”

补充营养素存在“木桶效应”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李颖 “当你缺乏任何一种营养素时,其他营养素的补充也达不到营养效果。”在近日由辉瑞健康药物部和北京卫视《养生堂》共同主办的“善存健康”巡讲系列活动中,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主任医师于康提出营养素补充的“木桶效应”。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2012年的调查显示,全国18—69岁城乡居民中,只有6.48%的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也就是100个人中只有不到7个人会主动去获取、理解健康知识或者卫生服务,改变自己的行为。这一点在慢性病上尤为突出。由于缺乏科学健康的养生理念和前期预防知识,患慢性病的人口在不断增加。 于康表示,人们随着年龄增长,50岁后消化吸收功能衰退,容易导致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再加上机体抗氧化功能也在减退,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产生多种慢性疾病。“大家要将80%的健康投资用在平日的预防上,让20%的前期投入产生80%的健康效果,这样中国老百姓才能真正拥有健康人生。”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由诸多块木板组成,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如果这只木桶要想装满水,那么每块木板都得一样高。 于康通过“木桶效应”生动地阐述了慢性病与维生素缺乏、膳食不均衡之间的缘由。“营养补充剂是快速改善目标人群维生素矿物质不足的方法,有助于预防和降低维生素矿物质缺乏风险、纠正已存在的维生素矿物质缺乏、改善营养状况、预防多种慢性疾病。而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对已形成的疾病,维生素矿物质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于康建议,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做不到日常膳食平衡,可以在医生和营养师的科学指导下,适当服用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这样可有效改善相关人群维生素矿物质不足的情况,并有助于降低维生素矿物质缺乏风险,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1月自考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复习重点教学内容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 P1第一段【工作分析是…的基本依据】 工作分析:是指将企业中所有的工作,按其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资格条件等)进行分析比较,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人事管理文件,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归类,以作为招聘考核培训晋升确定报酬的基本依据。 P1任务:任务是实现某一特定目的所从事的具体活动。 职责:职责是指由一名员工承担的各项任务组成的工作活动。 岗位:岗位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企业中由特定人员说承担的一项或多项职责的集合。 工作:工作是一组主要职责相近的岗位的集合 职业(位):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P2工作分析原则(4点) 1.系统原则 2.能级原则(能级代表岗位在企业中的价值,岗位功能越大,能级越高,价值越高) 3.标准化原则 4.最优化原则 P2工作分析的内容(6点) 1.工作职责分析(是工作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确定任职资格的依据,绩效评估的对象) 2.工作流程分析 3.工作权限分析 4.工作关系分析 5.工作环境条件分析 6.任职资格条件分析 P4工作分析的项目(15点) 1、工作岗位名称 2、工作岗位数量 3、工作部门 4、工作任务 5、工作职责 6、知识 7、技能 8、经验 9、教育 10、所使用的工具,设备 11、与其他工作关系 12、体能要求 13、工作环境 14、工作人员特性(特殊能力) 15、工作时间 P5工作分析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7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贡献 1.使人力资源规划更为准确(工作分析可以准确提供企业中各种工作人员的数量,质量情况,提高规划的准确性) 2.使工作职责更为明确 3.使工作设计更加合理

ERP应用效果分析

盾石机械ERP应用效果分析 1、前言 盾石机械ERP系统实施自5月至9月,在盾石机械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最终成功上线。在9月底至今这段应用阶段中,我们也总结了信息化系统给盾石机械实际生产应用带来的好处。本文中,我们将信息化带来的效益做阶段性的总结与分析,并在结尾针对目前的系统提供了建议。所有这些,旨在与盾石机械一起对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进行审视与评估,以期对贵公司未来更加深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2、管理的提升体现在细节 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对现有的库存做出了全面盘点。盘点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账物不符”的库存,其中包括“有实物但没有记账”、“没有实物但是已记账”和“实物和记账不相等”的库存。库存盘点有助于企业合理利用库存,清晰库存结构,分析目前库存各种资金占用情况,为企业消耗呆滞库存、精确采购计划提供数据依据。 系统上线之后,所有计划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现有库存情况,使各单位能够合理的利用现有库存,消耗呆滞物资,为避免重复采购造成积压库存提供了准确的、有力的数据依据。 财务部门使用了信息化工具进行了账龄管理,使账龄管理精确到了客户和合同,使得往来账务更加清晰准确。 存货核算和总账之间的对账功能使得仓存的及时数据能够准确的在财务系统中反映出来。便于财务人员对产品成本的控制。 在采购环节,盾石采用了比价流程,以期清晰的分析和管理不同期间不同供应商的价格差异、择优选购,达成严格管理采购行为、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盾石机械在业务操作过程中使用了MTO计划跟踪号管理的功能。真正实现了按项目管理模式使用信息化工具组织整个产品的采购、生产、交付流程,保证了每一个生产用物资,都在计划体系下严格管理,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零库存管理。对原来的顶发业务有了系统化的管理,能及时追踪顶发的具体明细,还能获知顶发的原因,将顶发作为一个专门流程进行了信息化管理,改善了原来顶发造成的对账难度大问题和组织混乱的难点。 暂估业务的使用解决了手工操作过程中业务员和库管员手里大量积压入库单和领料单的问题,并保障了暂估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对账的高度一致性,杜绝了暂估不清晰的问题,并改善了成本的计算模式,使成本计算更准确。 应用ERP系统后,物料的出入库管理有了严格的控制,使得盾石机械在物资的收发环节流程管理控制方面有了严格的依据和系统的管理,所有的收发业务都处于系统控制之下。 采用ERP系统避免了许多手工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重复性操作,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业务流程通过上拉和下推,减少了人为环节,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信息传递的简便性。 高效的系统查询功能,简单的组合条件能够使使用者更准确更快捷的查询所需要的数据,业务和财务部门获取数据比原来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并且数据准确性和精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建议 通过盾石机械与金蝶公司的共同努力,盾石机械的ERP信息化系统已经为企业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帮助,管理也与原来对比有了很大的敢删,但在许多方面,我们还要持之以恒的严格要求,如:库存的盘点要严格按照信息化的数据与实物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实物盘点,并与系统核对,必须保障实际数据与业务数据严格一致;必须坚持每日的事情每日处理完毕,特殊不能当天录入的数据,也要严格的责任到具体人员,必须要尽快录入系统,不能录入系统的数据要第一时间汇报到部门领导;对不符合流程要求的业务,要尽量避免发生,以免影响企业管理流程的落实和执行;另外

功率MOS管烧毁的原因(米勒效应)

mos在控制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开通过程(由截止到导通的过渡过程)、导通状态、关断过程(由导通到截止的过渡过程)、截止状态。 Mos主要损耗也对应这几个状态,开关损耗(开通过程和关断过程),导通损耗,截止损耗(漏电流引起的,这个忽略不计),还有雪崩能量损耗。只要把这些损耗控制在mos承受规格之内,mos即会正常工作,超出承受范围,即发生损坏。而开关损耗往往大于导通状态损耗(不同mos这个差距可能很大。 Mos损坏主要原因: 过流----------持续大电流或瞬间超大电流引起的结温过高而烧毁; 过压----------源漏过压击穿、源栅极过压击穿; 静电----------静电击穿。CMOS电路都怕静电; Mos开关原理(简要)。Mos是电压驱动型器件,只要栅极和源级间给一个适当电压,源级和漏级间通路就形成。这个电流通路的电阻被成为mos内阻,就是导通电阻。这个内阻大小基本决定了mos芯片能承受的最大导通电流(当然和其它因素有关,最有关的是热阻)。内阻越小承受电流越大(因为发热小)。 Mos问题远没这么简单,麻烦在它的栅极和源级间,源级和漏级间,栅极和漏级间内部都有等效电容。所以给栅极电压的过程就是给电容充电的过程(电容电压不能突变),所以mos源级和漏级间由截止到导通的开通过程受栅极电容的充电过程制约。 然而,这三个等效电容是构成串并联组合关系,它们相互影响,并不是独立的,如果独立的就很简单了。其中一个关键电容就是栅极和漏级间的电容Cgd,这个电容业界称为米勒电容。这个电容不是恒定的,随栅极和漏级间电压变化而迅速变化。这个米勒电容是栅极和源级电容充电的绊脚石,因为栅极给栅-源电容Cgs充电达到一个平台后,栅极的充电电流必须给米勒电容Cgd充电,这时栅极和源级间电压不再升高,达到一个平台,这个是米勒平台(米勒平台就是给Cgd充电的过程),米勒平台大家首先想到的麻烦就是米勒振荡。(即,栅极先给Cgs充电,到达一定平台后再给Cgd充电) 因为这个时候源级和漏级间电压迅速变化,内部电容相应迅速充放电,这些电流脉冲会导致mos寄生电感产生很大感抗,这里面就有电容,电感,电阻组成震荡电路(能形成2个回路),并且电流脉冲越强频率越高震荡幅度越大。所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个米勒平台如何过渡。 Gs极加电容,减慢mos管导通时间,有助于减小米勒振荡。防止mos管烧毁。 过快的充电会导致激烈的米勒震荡,但过慢的充电虽减小了震荡,但会延长开关从而增加开关损耗。Mos开通过程源级和漏级间等效电阻相当于从无穷大电阻到阻值很小的导通内阻(导通内阻一般低压mos只有几毫欧姆)的一个转变过程。比如一个mos最大电流100a,电池电压96v,在开通过程中,有那么一瞬间(刚进入米勒平台时)mos发热功率是P=V*I(此时电流已达最大,负载尚未跑起来,所有的功率都降落在MOS管上),P= 96*100=9600w!这时它发热功率最大,然后发热功率迅速降低直到完全导通时功率变成100*100*0.003=30w(这里假设这个mos导通内阻3毫欧姆)。开关过程中这个发热功率变化是惊人的。 如果开通时间慢,意味着发热从9600w到30w过渡的慢,mos结温会升高的厉害。所以开关越慢,结温越高,容易烧mos。为了不烧mos,只能降低mos限流或者降低电池电压,比如给它限制50a或电压降低一半成48v,这样开关发热损耗也降低了一半。不烧管子了。这也是高压控容易烧管子原因,高压控制器和低压的只有开关损耗不一样(开关损耗和

PPT的应用现状和分析

PPT的应用现状和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普遍应用,而由于我国的辅助教学现状及教师个人对辅助教学的理解程度不同,辅助教学出现了瓶颈。本文对目前使用广泛的PPT教学的优缺点对比分析,并提出PPT辅助教学发展新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PPT;多元化 PPT appli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Yan Peng 【Abstract】Recent year, computer aided teaching in teaching universal application, but is different as a result of our country’s auxiliary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a teacher person to the auxiliary teaching’s understanding degree, the auxiliary teaching presented the bottleneck. This article to the present use widespread PPT teaching’s good and bad points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proposed that the PPT auxiliary teaching develops the new direction. 【Key words】Computer aided teaching; PPT; Multiplication 计算机不仅能呈现单纯的文字、数字等字符教学信息,而且能输出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以非常容易做到教学信息的图、文、声并茂,这种多维立体的教育信息传播,优化了了教学效果。另外,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学生可利用一定的输入、输出设备,进行课堂互动练习,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辅助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就当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际使用和效果上,反映却不尽人意。为此,就当前应用比较普遍的PPT辅助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初步分析和探索。 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多数中小学校已经越来越普遍的使用PPT应用软件进行应用教学。尽管PPT作为最普遍的教学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但是由于我国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程度较低,以及教师本身的计算机素养不高等缺陷,使得PPT教学的效果并不尽人意。 由于教师缺乏计算机素养,使得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花费了过多的精力,这对教师的本身教学水平提高并没有明显的效果。教师在PPT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有很大区别,教师受到定型情节的课件影响,完全围绕着课件讲课,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把原本的“课件辅助教师”变成了“教师辅助课件”。 一般一个PPT课件是事先根据教学要求而设定的,在课堂上的能动性不大,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试卷和答案

2008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卷 (课程代码 8410)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工作分析问卷”的开发者是() A.赛迪·范 B.巴鲁斯 C.麦考密克 D.斯考特 2.工作信息收集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 A.问卷法 B.面谈法 C.工作日志法 D.观察法 3.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确定任职资格的依据是( ) A.工作职责 D.工作流程 C.工作权限 D.工作关系 4.只有问题而没有给出备选答案,需要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填写的问卷方式属于( ) A.非结构式问卷 B.混合式问卷 C.封闭式问卷 D.开放式问卷 5.对于工作周期很长和突发事件较多的工作比较适合的观察方法是( ) A.直接观察法 B.间接观察法 C.阶段观察法 D.工作表演法 6.在选择工作信息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工作信息的来源 B.分析岗位的特征 C.工作分析的目的 D.实际条件的限制7.工作识别中最重要的项目是 ( ) A.工作概要 B.工作名称 C.工作编号 D.工作地点 8.从编制的直接目的来看,工作描述为工作评价、工作分类提供了依据,工作描述的中心是( ) A.“工作” B.“人员” C.“胜任力” D.“职务” 9.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的定编定员适合采用的方法是( ) A.按设备定编定员 B.按岗位定编定员 C.按工作效率定编定员 D.按比例定编定员 10.企业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是( ) A.因人设岗 B.因事设岗 C.人岗结合 D.人岗分离 11.古典工作设计理论开始于( ) A.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 B.双因素理论 C.工作特征理论 D.社会技术系统理论12.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设计的指导理论主要是( ) A.工作特征理论 B.跨学科理论 C.激励理论 D.HP工作设计理论 13.在诸多工作评价方法中,最简单、最易操作的一种方法是( ) A.分类法 B.排列法 C.评分法 D.因素比较法 14.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 ) A.以事为中心 D.以人为中心 C.以物为中心 D.以岗位为中心 15.通过测试衡量候选人所具备的对于履行应聘岗位职责所必须的知识是( ) A.认知能力测试 B.身体能力测试 C.业务知识测试 D.工作样本测试 16.设计员工培训方案的基础是( ) A.工作任务 B.工作分析 C.工作内容 D.工作设计 17.影响绩效的最直接因素是( ) A.工作说明书 B.工作规范 C.工作分析 D.工作描述 18.在工作设计的方法中,具有更强的纵向扩大化特征的方法是() A.弹性工作制 B.压缩工作周 C.自我管理工作团队 D.综合性团队 19.增加工作的深度,允许员工对他们的工作施加更大的控制,这种工作设计的方法是 A.工作丰富化 B.工作轮换 C.工作专业化 D.工作扩大化 20.用简练的语言文字阐述工作的总体性质、中心任务和要达到的工作目标是()

营养学 第三章

第三章主要内容 ?一、三大产能营养素 ?二、热能需要的组成部分 ?三、人体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 ?四、能量代谢失衡 ?五、来源及供给量 ?体内的能量,一方面不断地释放出热量,维持体温的恒定并不断地向环境中散发,另一方面作为能源可维持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 1. 能量的来源 ?人体所需要的能量通常主要由食物来提供。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素当中只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能够在体内产生能量,营养学上将这三种营养素称为?°产能营养素?±。另外,酒中的乙醇也能提供较高的热能。 2. 能值 (1)食物能值: ?食物能值是食物彻底燃烧时所测定的能值,亦称?°物理燃烧值?±,或称?°总能值?±。食物能值通常是用弹式测热器进行测定。 (2)生理能值: ?生理能值即机体可利用的能值。 ?三大产能营养素的生理能值分别确定为: ?碳水化合物17.15kJ×0.98(消化率98%)=16.8kJ/g ? 4.1kcal×0.98 =4kcal/g ?脂肪39.54kJ×0.95(消化率95%)=37.6kJ/g ?9.45kcal×0.95=9kcal/g ?蛋白质(23.64-5.44)kJ×0.92(消化率92%)=16.7kJ/g ?(5.65-1.3)kcal×0.92=4kcal/g 一、三大产能营养素 1、碳水化合物: ?一般来说,机体所需能量的50%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产生的葡萄糖被吸收后,一部分产能被机体利用,另一部分以糖原的形式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 ?通常情况下,脑组织消耗的能量均来自碳水化合物在有氧条件下的氧化,因而脑组织细胞对缺氧非常敏感。另外,脑组织细胞贮存的糖原细胞又极少,代谢消耗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 自血糖,所以脑功能对血糖水平有很大的依赖性。 ?2、脂肪: ?脂肪含能量最高,是体内各种能源物质的主要贮存形式。正常情况下,人体所消耗的能源物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题和答案自考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卷 (课程代码11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所从事的具体活动称为 A A.任务 B.职务 C.职权 D.职责 2、在一个组织内,岗位的功能越大,其能级就越 B A.复杂 B.高 C.简单 D.低 3、让有关人员以书面形式回答有关岗位问题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A A.问卷法 B.面谈法 C.关键事件法 D.观察法 4、最为普遍的确定关键事件的方法是 A A.工作会议 B.访谈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5、当我们把人视作经济人的时候,往往采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C A.面谈法 B.问卷法 C.工作导向型分析系统 D.人员导向型分析系统 6、最容易接受工作分析活动的群体是 B A.高层经管人员 B.中层经管人员 C.工作分析人员 D.员工 7、工作分析的结果常常表现为有关工作流程与行为的 C A.工作调查 B.工作评价 C.工作描述 D.工作任务

8、岗位设置最基本的原则是 D A.系统化原则 B.最低岗位数量原则 C.因人设岗原则 D.因事设岗原则 9、工作设计的实质是 D A.工作任务变革 B.工作结构变革 C.工作职责变革 D.一场组织变革 10、胜任工作要求具备的主观条件称 C A.职责能力要求 B.知识要求 C.能力要求 D.经历要求 11、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企业内部工作与工作之间的相对价值是 C A.工作分析 B.工作描述 C.工作评价 D.工作考核 12、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对任职者技术素质方面的要求是 B A.工作责任 B.工作技能 C.劳动强度 D.工作环境 13、美国联邦政府最初使用的工作评价方法是 B A.评分法 B.分类法 C.排列法 D.因素比较法 14、岗位分类的重要前提是 A.工作分析 B.工作评价 C.工作设计 D.工作调查 15、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 A.以事为中心 B.以人为中心 C.以物为中心 D.以岗位为中心 16、对性质相同的每一个岗位,按其工作难易繁简程度、责任大小、岗位任务大小及岗位任职者所需具备的资料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价,根据结果进行岗位分类的是 A.岗位纵向分类 B.岗位横向分类

ArcGIS空间分析工具

ArcGIS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 Analyst Tools)1空间分析之常用工具 空间分析扩展模块中提供了很多方便栅格处理的工具。其中提取(Extraction)、综合(Generalization)等工具集中提供的功能是在分析处理数据中经常会用到的。 1.1提取(Extraction) 顾名思义,这组工具就是方便我们将栅格数据按照某种条件来筛选提取。 工具集中提供了如下工具: Extract by Attributes:按属性提取,按照SQL表达式筛选像元值。 Extract by Circle:按圆形提取,定义圆心和半径,按圆形提取栅格。 Extract by Mask:按掩膜提取,按指定的栅格数据或矢量数据的形状提取像元。 Extract by Points:按点提取,按给定坐标值列表进行提取。 Extract by Polygon Extract by Rectangle Extract Values to Points:按照点要素的位置提取对应的(一个/多个)栅格数据的像元值,其中,提取的Value可以使用像元中心值或者选择进行双线性插值提取。 Sample:采样,根据给定的栅格或者矢量数据的位置提取像元值,采样方法可选:最邻近分配法(Nearest)、双线性插值法(Bilinear)、三次卷积插值法(Cubic)。 以上工具用来提取栅格中的有效值、兴趣区域\点等很有用。

1.2综合 这组工具主要用来清理栅格数据,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的功能:更改数据的分辨率、对区域进行概化、对区域边缘进行平滑。 这些工具的输入都要求为整型栅格。 1.更改数据分辨率 Aggregate:聚合,生成降低分辨率的栅格。其中,Cell Factor需要是一个大于1的整数,表示生成栅格的像元大小是原来的几倍。 生成新栅格的像元值可选:新的大像元所覆盖的输入像元的总和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中间值。 2.对区域进行概化 Expand:扩展,按指定的像元数目扩展指定的栅格区域。 Shrink:收缩,按指定的像元数目收缩所选区域,方法是用邻域中出现最频繁的像元值替换该区域的值。 Nibble:用最邻近点的值来替换掩膜范围内的栅格像元的值。 Thin:细化,通过减少表示要素宽度的像元数来对栅格化的线状对象进行细化。 Region Group:区域合并,记录输出中每个像元所属的连接区域的标识。每个区域都将被分配给唯一编号。 3.对区域边缘进行平滑 Boundary Clean:边界清理,通过扩展和收缩来平滑区域间的边界。该工具会去更改X 或Y方向上所有少于三个像元的位置。 Majority Filter:众数滤波,根据相邻像元数据值的众数替换栅格中的像元。可以认为是“少数服从多数”,太突兀的像元被周围的大部队干掉了。其中“大部队”的参数可设置,相邻像元可以4邻域或者8邻域,众数可选,需要大部分(3 /4、5/8)还是过半数即可。

企业信息化应用效果分析样板案例

细分行业:工业品流程制造-工业化工 关键字:业务一体化、产销一体化、人力资源管控 幸福企业 牡丹江恒丰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恒丰纸业集团”)前身是1952年成立地大型国有企业――牡丹江造纸厂,公司主要生产卷烟纸、滤嘴棒纸、接装纸原纸、铝箔衬纸和其它特种工业用纸.目前,公司拥有13条机制纸生产线和1条制浆生产线,年生产机制纸8万吨,漂白亚麻浆3000吨.产品国内综合市场占有率达到29.29%,是中国最大地卷烟配套用纸生产基地,在国内特种纸行业占有重要地位.恒丰纸业也是国内领先地向烟草行业提供卷烟配套用纸供应商,是国内首家通过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认定地造纸行业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信息化应用历程 恒丰纸业集团信息化建设开始于2001年,先后应用惠特ERP系统、金蝶财务软件.近些年来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原软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集团化管理需要,2011年6月与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开始全面应用用友NC系统. 行业特点 ●客户为各大烟草集团及其下属卷烟生产企业,按照客户订单生产; ●产品在不同纸机生产,配方因设备、工艺条件不同而调整; ●烟纸运输需要烟草局开具准运证; ●质量要求高,使用条码保证追溯; ●对交货期要求高,运输成本大; ●原料纸浆需要进口,国际市场价格低时大量进口储备; ●关注成本.

关键需求 ●统一集团信息系统,消除信息孤岛. 恒丰纸业集团在10多年地信息化建设中,根据业务需要分别建立了供应链系统、条码系统,导致信息孤岛产生.因系统之间不能连接,每月底需要人工整理、统计业务系统数据,交给财务人员录入财务系统.随着集团发展壮大,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没有联接地矛盾越来越突出,集团内企业之间地业务集成变得越来越重要,急需统一规划集团信息化系统,集成集团业务、消除信息孤岛. ●实现集团基础数据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 集团内各企业都会用到涉及客商、人员、存货等基本档案,但各企业账套互不相连,基础数据都需要分别录入,时间一长,一物多码、客商多码现象越来越多,妨碍集团业务地有效开展. ●固化管理流程,支持集团快速扩张. 随着业务快速发展,集团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靠“人治”越来越困难,实现“制度管人”变得更加重要,因此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管理流程是一项重要地工作,可以支持集团业务快速扩张. ●实现管理可视化. 领导层只有在月底才能对经营、绩效有直观地认识,而在平时,因缺乏信息手段无法全面、客观地分析集团经营情况,所以迫切需要升级信息系统,实现随时随地了解集团经营状况,实现管理可视化. 信息化总体规划 恒丰纸业集团信息化应能支撑集团发展战略,满足集团业务快速扩张以及调整地需要,结合恒丰纸业集团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做出了恒丰纸业集团信息化总体规划:

MOS管的米勒效应 讲的很详细

米勒效应的影响:(主要的输入电容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驱动源对MOSFETMOSFET 的栅极驱动过程,就会进达到门槛电压之后, MOSFET是栅源极电容Cgs)的充放电过程;当Cgs进开始上升,此时MOSFET开通后,Vds开始下降,Id入开通状态;当MOSFET已经达到会持续一段时间不再上升,此时Id入饱和区;但由于米勒效应,Vgs又上升到驱动电压的值,直到米勒电容充满电,Vgs而Vds还在继续下降,最大,Vds彻底降下来,开通结束。此时MOSFET进入电阻区,此时的下降,这样就会使损Vds由于米勒电容阻止了Vgs的上升,从而也就阻止了下降)Vgs上升,则导通电阻下降,从而Vds耗的时间加长。 ( 在管的米勒电容引发的米勒效应,他是由MOS米勒效应在MOS驱动中臭名昭著,GS电压有一段稳定值,过后电压上升到某一电压值后GSMOS管开通过程中,GS 开通前,在为什么会有稳定值这段呢?因为,MOS电压又开始上升直至完全导通。极储存的电量需要在其导通时注入G极电压,MOS寄生电容CgdD极电压大于G。米勒效应会严极电压G完全导通后极电压大于D与其中的电荷中和,因MOS管 不能很快得进入开关状态)的开通损耗。(MOS重增加MOS越小开通损耗就越小。米勒CgdMOS时,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图腾驱动!!选择效应不可能完全消失。MOSFET处于“放大区”的典型标志MOSFET中的米勒平台实际上就是电压,可以看到在电压上升过程中有一个平台或凹坑,这就GS用用示波器测量是米勒平台。管开通过程会产生米勒平台,原理如下。MOS米勒效应指在但此时开级之间加 足够大的电容可以消除米勒效应。G级和S理论上驱动电路在的电容值是有好 处的。关时间会拖的很长。一般推荐值加0.1Ciess 下图中粗黑线中那个平缓部分就是米勒平 台。.

母婴床旁护理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母婴床旁护理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08T09:52:24.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6期供稿作者:伍辉 [导读] 本次临床研究表明,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促进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的掌握。 伍辉(武汉市武昌医院 4 3 0 0 6 3 ) 【摘要】目的:对母婴床旁护理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 年10 月至2012 年7 月收治的产妇19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则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对新生儿的沐浴、抚触、喂养、皮肤护理、脐部护理以及臀部护理等护理知识及操作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母婴床旁的护理方式有利于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保证了母婴的健康,并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护理模式产科护理母婴【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214-01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以母婴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高级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所有护理操作均在产妇床边完成[1]。由于新生儿这一特殊的服务群体无法表达对护理服务的感受,因此母婴床旁护理不仅实现了产妇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及护理技术的监督,确保了母婴的安全,还提高了产科护理的质量,促进产妇的角色转变,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人性化特点[2]。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 年10 月至201 2 年7 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90 例,所有入选产妇均为单胎、初产,无妊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合并症,无严重的躯体及精神疾病。产妇年龄为20-36 岁,胎龄为37-42 周,其中经阴道分娩79 例,经剖宫产术111 例,住院时间为3-10 天。随机并获得产妇自身意愿将190 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 例,对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住院时间以及其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和认知等方面进行比较,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 2.1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的工作流程进行产后的母婴专科护理[3]。新生儿沐浴、游泳以及定期脐带消毒等工作由当班护士将其送到洗澡间统一完成;此外,新生儿抚触、预防接种、听力和疾病的筛查均由护士将婴儿抱到治疗室进行。对于产妇的宣教工作,包括母乳喂养、新生儿抚触、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则由护士择期到床边进行讲解。 1.2.2 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产后护理。护理人员选择经培训后母婴护理知识丰富、操作技能强、善于沟通的高级护理人员[4],护理工作均在符合母婴同室的环境中完成,满足一般的治疗及护理工作能在产妇床旁进行的条件。新生儿的护理内容包括一般护理、沐浴、抚触、喂养、皮肤护理、脐部和臀部护理、尿布更换、保暖等,此外,还需按期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听力筛查以及疾病筛查,并注意特殊问题的处理。对产妇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产褥期常见症状和疾病的处理、乳房护理、会阴护理、子宫复旧的护理,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对产后产妇的饮食、卫生及活动进行指导。护理工作实行责任制、一对一的方式,护士在护理操作的同时需要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说明,并对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等现象进行解释[5];在对产妇进行出院指导时,产妇及家属需参与新生儿的护理工作,通过强化的实践学习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 1.2.3 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母婴床旁护理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教育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t 检验和X2 检验进行两组间的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和家属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的情况见表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对新生儿的沐浴、抚触、喂养、皮肤护理、脐部护理以及臀部护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见表2,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产妇及家属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比较n(%) 3 讨论本次临床研究表明,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促进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的掌握。在母婴床旁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在产妇床旁进行操作示范和健康知识教育,让产妇和家属参与进新生儿及自身的护理中,使其能逐步掌握必要的育儿知识及护理技能,确保了婴儿、产妇及家庭的需求,缩短产妇及家属的角色转换及对新生儿的接纳时间[6],促进了产妇早日康复,并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保证了母婴的健康。同时,从本次的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也提高了产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信任度,从而减少了医疗纠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母婴护理的知识与操作,进而可以提高妇产科的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1] 操楠.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95-396.[2] 王玉玲, 王玉杰, 刘铭, 梁文化,高钿. 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3-5.[3] 肖春芳, 宋慧娟, 周燕莉. 母婴床旁护理的国内研究进展. 护理学报,2013,20(2B):26-28.[4] 邵海珍.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43-44.[5] 王玉玲, 梁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