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名词解释

材料科学名词解释

1空间点阵:组成晶体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中形成有规律的某种

对称排列,如果我们用点来代表组成晶体的粒子,这些点的空间排列就称为空间点阵。

2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

质3奥氏体:碳溶解在γ铁中形成的一种间隙固溶体,呈面心立方结构,无磁性4反偏

5位移系则:在塑性变形中,单晶体表面的位移线并不是任一排序的,它们彼此之间或

者相互平行,或者能斯脱一定角度,说明位移就是沿着特定的晶面和晶向展开的,这些特定

的晶面和晶向分别称作位移面和位移方向。一个位移面和其上的一个位移方向共同组成一

个位移系则。

6柏氏矢量:柏氏矢量是描述位错实质的重要物理量。反映出柏氏回路包含的位错所

引起点阵畸变的总积累。

7柯氏气团:金属内部存有的大量势能线,在刃型势能线附近经常可以溶解大量的异

类溶质原子(大小相同溶解的边线存有差别),构成所谓的“柯氏气团”。

8动态再结晶:是指金属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现象。

9冷加工:通常指金属的焊接加工。用焊接工具(包含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

件上多余的材料层截去沦为工件,并使工件赢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

方法。

10交滑移:在晶体中,出现两个或多个滑移面沿着某个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这种滑移称为交滑移。

11晶胞:能够完备充分反映晶体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原产之化学-结构特征的

平行六面体单元。其中既能维持晶体结构的对称性而体积又最轻者特称“单位晶胞”,但

亦常缩写晶胞。

12线缺陷:线缺陷指二维尺度很小而第三维尺度很大的缺陷,其特征是两个个方向尺寸上很小另外两个方向延伸较长,也称一维缺陷,集中表现形式是位错,由晶体中原子平

面的错动引起。13相:根据系统中物质存在的形态和分布不同,又将系统分为相15共析、包晶反应

16上坡蔓延:转型时会出现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方向蔓延,产生成分的偏聚而不是成分的光滑化,这种蔓延现象通常称作上坡蔓延。

17全位错、不全位错:晶体中还可能形成一些柏氏矢量小于滑移方向的原子间距的位错,即柏氏矢量不是从一个原子到另一个位置,而是从原子位置到结点之间的某一位置,

这类位错称不全位错。

18热加工:在金属学中,把低于金属再结晶温度的加工叫做热加工。热加工可以分成金属铸成、冷乌、切削、冲压和金属热处理等工艺。有时也将冷研磨、热喷涂等工艺包含

在内。热加工能够并使金属零件在成形的同时提升它的非政府,或者并使已成形的零件发

生改变结晶状态以提升零件的机械性能。铸成、冲压就是将金属熔融再凝结成型。19转让:

20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中的间隙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

21枝晶偏析:由于加热速度较慢,并使液相中的原子顾得上蔓延而遏看中的原子顾不上蔓延。以至于固溶体先结晶中心和后结晶部分成分相同,沦为晶内偏析。

4理解空间点阵、晶体结构、晶胞概念,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区别联系)。

共同组成晶体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中构成有规律的某种等距排序,如果我们用城才代表共同组成晶体的粒子,这些点的空间排序就称作空间点阵

晶体结构即晶体的微观结构,是指晶体中实际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具体排列

情况。

晶胞能够完备充分反映晶体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原产之化学-结构特征的平行

六面体单元。晶体中把原子或原子群基元放在空间点阵上构成晶体结构。8点缺陷主要存

有几种?为何说道点缺陷就是热力学均衡的瑕疵?空位,间隙原子,杂质原子。

通常材料的熔点越高,结合能越大,空位的形成能也就越大。处于间隙位置的间隙原

子同样会使周围点阵产生弹性畸变,而且畸变程度要比空位引起的畸变大得多,也同样会

改变其周围的店子能量,因此它的形成能大,在晶体中的浓度一般低得多,这种由于热起

伏促使原子脱离点阵位置而形成的点缺陷为热平衡缺陷。

13柯氏气团就是如何构成的?它对材料犯罪行为有何影响?

金属内部存在的大量位错线,在刃型位错线附近经常会吸附大量的异类溶质原子(大

小不同吸附的位置有差别),形成所谓的“柯氏气团”

这可以影响势能在外力作用下的移动---抗力可以减少,这就是有些金属发生屈服现

象的原因。无论转让固溶体还是间隙固溶体,固溶体的硬度、强度总是比共同组成它的纯

金属必须低,并且随着溶质原子浓度的减少,溶质原子和溶剂原子尺寸差别的减小(转让

固溶体情况下),加强的效果加强。

15高分子链的结构,高分子聚集态结构包括那些方面?掌握基本概念,说出几种常用高分子材料及用途。高分子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

高分子涌入态结构包含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价值观念态结构,液晶态结构,织态

结构。

聚乙烯,聚丙烯是典型的热塑型塑料,用于制成薄膜,片材等。聚二甲基硅烷是天然

橡胶。聚丙烯腈是常用的合成纤维材料。

1固溶体概念、分类,介绍影响固溶度的因素。

固溶体指的是矿物一定结晶构造位置上离子的互相置换,而不改变整个晶体的结构及

对称性等。按溶质原子在晶格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按固溶度来

分类:可分为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无限固溶体只可能是转换固溶体。决定因素(内

在因素):固体本身性质如氯化钠易溶于水,氯化银难溶于水。外因(影响因素):

(1)溶剂(相近相溶,大多数有机物容易溶水,易溶于有机溶剂)(2)温度(例如

硝酸钾,随其温度的增高,溶解度减小)

其它如固体表面积等会对溶解过程产生影响,但对溶解度不会产生影响。

7为何晶粒越细、材料的强度越高,写下叙述晶粒大小与材料强度关系的霍尔-佩奇公式,谢泽生详细表明。晶粒越细小,晶界越多,其制约势能运动阻力越大,故强度硬度提升。

晶粒越细,在变形的同时可以分散在更多晶粒内变形,且应力集中较小,因应力集中

引起的开裂机会较少,

有可能在脱落之前忍受很大的变形量,故彰显出来较好的塑性。

晶粒越细,裂纹越不容易萌生(应力集中较小),越不容易传播(晶界多并且曲折)

因而在断裂过程中吸收了更多能量,表现出较高的韧性。5什么是单滑移,多滑移和交滑移?在一个系统中发生的滑移过程。

多位移若存有几组位移系则相对于外力轴的价值观念相同,分切形变同时达至临界值,或者由于位移时的旋转,并使另一组位移系则的分切形变也达至临界值,则位移就在两组

或多组位移系则上同时或交错地展开,这种过程叫做“双位移”或“多位移”。缴位移两

个或多个位移面沿共同的位移方向同时或交错地位移,称作缴位移。

(1)扩散都有哪些微观机制?哪种方式比较容易进行?

互换机制,间隙机制,空位机制与柯肯达尔效应。互换机制比较难展开。(2)蔓延

激活能的物理意义就是什么?

克服能垒所必须的额外能量才能实现原子从一个平衡位置到另一个平衡位置的基本跃迁,这部分能量称为扩散激活能。

(3)列举影响扩散系数的内、外因素。

扩散介质本身的结构,扩散相与扩散介质的性质差异,结构缺陷的影响,温度与杂质的影响。

(4)c与fe可以构成铁素体,也可以构成渗碳体(fe3c)。两者在晶体结构、碳含量和物理性质方面有何相同?

铁素体为体心立方晶格结构,它的晶格间隙很小,因而溶碳能力极差,在727℃时溶碳量最大,可达0.0218%,随着温度的下降溶碳量逐渐减小,在600%时溶碳量约为

0.0057%,在室温时溶碳量几乎等于零。铁素体的强度、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与韧性。

渗碳体具备拓扑晶体结构,其晶格为繁杂的拓扑晶格,硬度很高hbw=800,塑性、韧性几乎为零,脆性非常大,延伸率直奔近于零。渗碳体的含碳量为ωc=6.69%,熔点1227℃。热力学稳定性不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出现水解,构成石墨。在230℃以下,具备一定的磁性。2按照能级写下n、o、si、fe、cu、br原子的电子轨域。n1s22s22p3

o1s22s22p4si1s22s22p63s23p2fe1s22s22p63s23p23d64s2cu1s22s22p63s23p23d104s1br1s 22s22p63s23p63d104s24p53原子的结合键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金属键与其它融合键有何相同,如何表述金属的某些特性?离子键:正负离子相互迎合;键合很强,并无方向性;熔点、硬度低,固态不导电,导热性高。共价键:相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融合;键合强,存有方向性;熔点、硬度低,不导电,导热性存有不好存有高。金属键:金属正离子于自由电子相互迎合;键合较强,并无方向性;熔点、硬度有高有低,热传导导电性不好。分子键:分子或分子团显弱电性,相互迎合;键合较弱,并无方向性;熔点、硬度高,不导电,导热性高。氢键:相似分子键,但氢原子起至关键作用xh-y;键合

弱,有方向性;熔点、硬度低,不导电,导热性好。金属键是由自由电子和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因此使金属具有导电的性质。

6图画出来fcc(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晶胞结构示意图,其则表示符号、原子数、配

位数、并致密度各就是什么?墨排面、YCl方向,适当关系式。

一、晶格常数:a=b=c,α=β=γ=90°二、晶胞原子数:1/8×8+1/2×6=4(个)三、原子半径:γ原子=四分之根号二a四、致密度:0.74(74%)五、配位数:12面心立方

晶体中原子的密排面是(111)面心立方晶体中原子的密排方向(111)

(体心立方单位晶胞原子数为2配位数为8原子半径根号(3)/4a(设立晶格常数为a)并致密度0.68)

1、试述影响置换型固溶体的固溶度的条件。

1.晶体结构相同

2.原子半径高小时

3.电负性

4.电子浓度因素

材料科学名词解释

1.晶体结构—指晶体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具体排列。它.们能组成各种类型的排列,即不同的原子即使排列相同仍属不同的晶体结构,相同原子的不同排列方式晶体结构是不同的,因此,存在的晶体结构可能是无限多种的。 2. 空间点阵—由几何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的规则排列所形成的三维阵列。构成空间点阵的每一个点称为阵点或结点。 3. 晶带—相交和平行于某一晶向直线的所有晶面的组合,此直线叫晶带轴。 4.固溶体——以合金中某一组元为溶剂,其它组元为溶质,所形成的与溶剂有相同晶体结构、常数稍有变化的固相。 5.两组元A 和B 组成合金时,除了可形成以A 为基或一B 为基体的固溶体(端际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 、B 两组元不相同的新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6.置换固溶体中溶质与溶剂可以是有限互溶,也可以是无限互溶。 7.只有原子半径接近溶剂晶格某些间隙半径的溶质原子,才有可能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中而形成间隙固溶体。 8.扩展位错——有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一层错的位错组态。 9.单滑移:当只有一个滑移系统上的分切应力最大并达到c τ时,只发生单滑移,其位错在滑移过程中不会与其它位错交互作用,故加工硬化也很弱。 10.多滑移:当有几个滑移系统上的分切应力最大并达到c τ时,就发生多滑移。比如fcc 中,{111}为滑移面,<110>为滑移方向,4个{111}面构成八面体,当拉力轴为[001]时,就有8个滑移系具有相同的施密特因子,故可同时达到 c τ ,同时动作。 11.交滑移:当螺位错在某一滑移面上运动受阻,会转到另一滑移面上继续滑移,滑移方向不变。 12.固溶强化机理 由于溶质原子与位错相互作用的结果,溶质原子不仅使晶格发生畸变,而且易被吸附在位错附近形成柯氏气团,使位错被钉扎住,位错要脱钉,则必须增加外力,从而使变形抗力提高。 13.二次再结晶:再结晶完成后继续加热超过一定温度或保温时间较长时,则会有少数晶粒吞并周围其他小晶粒而急剧长大,它的尺寸可以达到几厘米,而其他晶粒仍然保持细小,最后小晶粒被大晶粒吞并,整个金属晶粒都变得比较粗大,超过原始晶粒几十倍至上百倍,这种晶粒称为异常晶粒长大或二次再结晶。 14.当初相较多,当发生共晶反应时,与初相相同的一相优先形核,将另一相推到最后处形成,失去了共晶形貌,即组织为离异组织。 15.由于固溶体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界面前沿的液体成分变化而产生了一个过冷区,称为成分过冷(或组分过冷)。 16.对于在一个晶粒内部或一个枝晶的枝干和枝晶间的不同部位间化学成分不均匀,称为晶内偏析 17.通常把围绕位错而形成的溶质原子聚集物,称为“柯氏气团”,它可以阻碍位错运动,产生固溶强化效应 18.原子排列情况相同在空间位向不同(即不平行)的晶向统称为晶向族。 19.有共晶反应的合金中,如果成分离共晶点较远,由于初晶相数量较多,

材料科学基础—史上最全名词解释

【材料课堂】材料科学基础—史上最全名词解释 1.晶体--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熔点、各向异性。 2.中间相--两组元A 和B 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 为基或以B 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 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3.亚稳相--亚稳相指的是热力学上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快速冷却成加热过程中,由于热力学能垒或动力学的因素造成其未能转变为稳定相而暂时稳定存在的一种相。 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5.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6.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7.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这一过程称为交滑移。 8.过时效--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在加热保温过程中将先后析出GP 区,θ ”,θ ’,和θ。在开始保温阶段,随保温时间延长,硬度强度上升,当保温时间过长,将析出θ ’,这时材料的硬度强度将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 9.形变强化--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和硬度上升,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形变强化。 10.固溶强化--由于合金元素(杂质)的加入,导致的以金属为基体的合金的强度得到加强的现象。 11.弥散强化--许多材料由两相或多相构成,如果其中一相为细小的颗粒并弥散分布在材料内,则这种材料的强度往往会增加,称为弥散强化。 12.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13.扩展位错--通常指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着一个堆垛层错的整个位错形态。 14.螺型位错--位错线附近的原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15.包晶转变--在二元相图中,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 16.共晶转变--由一个液相生成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7.共析转变--由一种固相分解得到其他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8.上坡扩散--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扩散的过程称为上坡扩散。表明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而非浓度梯度。 19.间隙扩散--这是原子扩散的一种机制,对于间隙原子来说,由于其尺寸较小,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金属材料:以金属键结合为主的材料,如钢铁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以离子键和共价键结合为主的材料,如陶瓷材料。 高分子材料:以共价键结合为主的材料,如塑料、橡胶。 复合材料:以界面特征结合为主的材料,如玻璃钢。 结构材料:利用它的力学性能,用于制造需承受一定载荷的设备、零部件、建筑结构等。功能材料:利用它的特殊物理性能(电、热、光、磁等),用于制造各种电子器件、光敏元件、绝缘材料等。 高聚物:是由一种或几种简单低分子化合物经聚合而组成的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性质或组织结构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 晶体:物质的质点(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空间点阵:把质点看成空间的几何点,点所形成的空间阵列。 晶格:用假想的空间直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所构成的三维空间格架。 晶胞:从晶格中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最小几何单元。 晶格参数:描述晶胞的六个参数a、b、c、 晶体中各种方位上的原子面叫晶面,表示晶面的符号叫晶面指数。 {hkl}代表原子排列完全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晶面,称为晶面族。 晶体中各个方向上的原子列叫晶向,表示晶向的符号叫晶向指数。 代表原子排列完全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晶向,称为晶向族 所有平行或相交于某一直线的这些晶面构成一个晶带,此直线称为晶带轴。属此晶带的晶面称为共带面。 晶胞原子数:指一个晶胞内所含的原子个数。 原子半径:指晶胞中原子密度最大方向上相邻两个原子之间距离的一半,与晶格常数有关。配位数:指晶格中任一原子周围所具有的最近且等距的原子数。 致密度: 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如:黄铜,Cu、Zn合金;碳钢,Fe、C合金。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物质(组成合金的元素、稳定化合物)。 相:成分结构相同并以界面分开的均匀部分。 组织: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相的分布形态。 固溶体:指溶质组元溶于溶剂晶格中,并保持溶剂组元晶格类型而形成的均匀固体。 溶剂组元:含量较多的成分 溶质组元:含量较少的成分。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有限固溶体:具有有限固溶度的固溶体。 无限固溶体:溶质能以任意比例溶入溶剂的固溶体。 无序固溶体: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分布是任意的、无规律的。 有序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的一定位置。 中间相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以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它具有金属的性质,又称金属间化合物。 合金中各组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新相,叫金属间化合物。 正常价化合物:符合一般化合物原子价规律,成分固定并可用分子式表示,如AB、A2B、AB2、A2B3,主要受电负性控制的一种中间相。

材料科学基础最全名词解释

材料科学基础最全名词解释 , 1固相烧结:固态粉末在适当的温度,压力,气氛和时间条件下,通过物质与气孔之间 的传质,变为坚硬、致密烧结体的过程。 , 2液相烧结:有液相参加的烧结过程。 , 3金属键:自由电子与原子核之间静电作用产生的键合力。 , 4离子键:金属原子自己最外层的价电子给予非金属原子,使自己成为带正电的正离子, 而非金属得到价电子后使自己成为带负电的负离子,这样正负离子靠它们之间的静电引 力结合在一起。 , 5共价键:由两个或多个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 6氢键:由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相差很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O,F,N等)相 结合而产生的具有比一般次价键大的键力。 , 7弗兰克缺陷:间隙空位对缺陷 , 8肖脱基缺陷:正负离子空位对的 , 9奥氏体:γ铁内固溶有碳和(或)其他元素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的固溶体。 , 10布拉菲点阵:除考虑晶胞外形外,还考虑阵点位置所构成的点阵。 , 11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 12玻璃化转变温度:过冷液体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过冷液体的黏度迅速增大,原子间的相互运动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当温度降至某一临界温度以下时,即固化成玻璃。这

个临界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Tg。 , 13表面能:表面原子处于不均匀的力场之中,所以其能量大大升高,高出的能量称为表 面自由能(或表面能)。 , 14半共格相界:若两相邻晶体在相界面处的晶面间距相差较大,则在相界面上不可能 做到完全的一一对应,于是在界面上将产生一些位错,以降低界面的弹性应变能,这时 界面上两相原子部分地保持匹配,这样的界面称为半共格界面或部分共格界面。 , 15柏氏矢量:描述位错特征的一个重要矢量,它集中反映了位错区域内畸变总量的大小 和方向,也使位错扫过后晶体相对滑动的量。 , 柏氏矢量物理意义: , ? 从位错的存在使得晶体中局部区域产生点阵畸变来说:一个反映位错性质以及由位 错引起的晶格畸变大小的物理量。 , ? 从位错运动引起晶体宏观变形来说:表示该位错运动后能够在晶体中引起的相对位 移。 , 16部分位错:柏氏矢量小于点阵矢量的位错 , 17包晶转变:在二元相图中,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 相的恒温转变。 , 18包析反应:由两个固相反应得到一个固相的过程为包析反应。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一百单八将 1、晶体 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熔点、各向异性。 2、中间相 两组元A 和B 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 为基或以B 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 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3、亚稳相 亚稳相指的是热力学上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快速冷却成加热过程中,由于热力学能垒或动力学的因素造成其未能转变为稳定相而暂时稳定存在的一种相。 4、配位数 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5、再结晶 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6、伪共晶 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7、交滑移 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这一过程称为交滑移。 8、过时效 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在加热保温过程中将先后析出GP 区,θ ”,θ ’,和θ。在开始保温阶段,随保温时间延长,硬度强度上升,当保温时间过长,将析出θ ’,这时材料的硬度强度将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 9、形变强化

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和硬度上升,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形变强化。 10、固溶强化 由于合金元素(杂质)的加入,导致的以金属为基体的合金的强度得到加强的现象。11、弥散强化 许多材料由两相或多相构成,如果其中一相为细小的颗粒并弥散分布在材料内,则这种材料的强度往往会增加,称为弥散强化。 12、不全位错 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13、扩展位错 通常指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着一个堆垛层错的整个位错形态。 14、螺型位错 位错线附近的原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15、包晶转变 在二元相图中,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16、共晶转变 由一个液相生成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7、共析转变 由一种固相分解得到其他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8、上坡扩散 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扩散的过程称为上坡扩散。表明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而非浓度梯度。 19、间隙扩散 这是原子扩散的一种机制,对于间隙原子来说,由于其尺寸较小,处于晶格间隙中,在扩散时,间隙原子从一个间隙位置跳到相邻的另一个间隙位置,形成原子的移动。 20、成分过冷 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 21、一级相变

材料科学基础 名词解释

1、化学键:组成物质整体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化学键。 共价键:有些同类原子,例如周期表IV A、V A、VIA族中大多数元素或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之间不产生电子的转移,此时借共用电子对所产生的 力结合,形成共价键。 离子键:当两种电负性相差大的原子相互靠近时,其中电负性小的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电负性大的原子获得电子成为负离子,两种离子靠静电引力结合在一 起形成离子键。 范德瓦尔键(分子键):分子的一部分往往带正电荷,而另一部分往往带负电荷,一个分 子的正电荷部位和另一分子的负电荷部位间,以微弱静电力相吸 引,使之结合在一起,称为范德瓦尔键,也叫分子键。 金属键:由金属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互相作用而结合称为金属键。 2、晶体:物质的质点(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 成的物质叫晶体。 单晶体:由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准晶:原子在晶体内部是长程有序的具有准周期性的具有五次对称轴的介于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的一类晶体,叫做准晶。 玻璃体:液体冷却时,尚未转变为晶体就凝固了,它实质是一种过冷的液体结构,称为玻璃体。 非晶态金属(金属玻璃):在特殊的冷却条件下金属可能不经过结晶过程而凝固成保留液 体短程有序结构的非晶态金属。非晶态金属又称作金属玻璃。 微晶合金:晶粒尺寸达微米(μm)的超细晶粒合金材料,称为微晶合金。 纳晶合金:晶粒尺寸达纳米(nm)的超细晶粒合金材料,称为纳晶合金。 3、空间点阵(点阵):代表原子(分子或离子)中心的点的空间排列,称为空间点阵,简称 点阵。 阵点:代表原子(分子或离子)中心的点。 晶格:将阵点用一系列平行直线连接起来,构成一空间格架叫晶格。 晶胞:点阵中能保持点阵特征的最基本单元叫晶胞。 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实际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的具体排列情况,它们能组成各种类型,因此实际存在的晶体结构是无限多的。 4、晶向:晶体中某些原子在空间排列的方向叫晶向。 晶向指数:用来标定晶向的标号叫晶向指数。 晶向族:原子排列相同,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位向叫晶向族。 晶面: 某些原子构成的空间平面叫晶面。 晶面指数: 用来标定晶面的标号叫晶面指数。 晶面族: 原子排列相同,面间距也相等,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面叫晶面族。 晶带:相交于某一晶向直线或平行于此直线的晶面构成一个晶带。 晶带轴:此直线称为晶带轴。 5、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并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致密度(K):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分数。 6、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 法组合而成,并且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合金。 相: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互相分开的组成部分。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物质叫组元。 7、固溶体:凡溶质原子完全溶于固态溶剂中,并能保持溶剂元素的晶格类型所形成的合金

材料科学名词解释

凝固 1.凝固:是指物质有液态至固态的转变。 2.结晶:凝固后的固体是晶体,则称之为结晶。 3.近程有序:在非晶态结构中,原子排列没有规律周期性,原子 排列从总体上是无规则的,但是,近邻的原子排列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这就是“短程有序” 4.结构起伏:液态结构的原子排列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并且短 程有序原子团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此消彼长,瞬息万变,尺寸不稳定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 5.能量起伏:是指体系中每个微小体积所实际具有的能量,会偏离 体系平均能量水平而瞬时涨落的现象。 6.过冷度: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转变,平 衡相变温度与该实际转变温度之差称过冷度。 7.均匀形核:新相晶核是在母相中存在均匀地生长的,即晶核由液 相中的一些原子团直接形成,不受杂质粒子或外表面的影响。8.非均匀形核: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于液 相中的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 9.晶胚:当温度降到熔点以下,在液相中时聚时散的短程有序原子 集团,就有可能形成均匀形核的“胚芽”或称晶胚。 10.晶核:物质结晶时的生长中心.又称晶芽. 11.亚稳相:亚稳相指的是热力学上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快速冷却成 加热过程中,由于热力学能垒或动力学的因素造成其未能转变为稳定相而暂时稳定存在的一种相。 12.临界晶粒:半径为*r的晶核称为临界晶核。 13.临界形核功:形成临界形核所需要的功。 14.光滑界面:界面的平衡结构应是只有少数几个原子位置被占据, 或者极大部分原子位置都被固相原子占据,及界面基本上为完整平面,这时界面呈光滑界面。 15.粗糙界面:界面的平衡结构约有一半的原子被固相原子占据而另 一半位置空着,这是的界面称为微观粗糙界面。 16.温度梯度:是指液相温度随离液-固界面的距离增大而增大或降低。 17.平面状:在正温度梯度下,纯晶体凝固时,粗糙界面的晶体其生 长形态呈平面状,界面与相面等温而平行。 18.树枝状:在负温度梯度下,纯晶体凝固时,处于温度更低的液相 中,是凸出的部分的生长速度增大而进一步伸向液体中,这种情况下液-固界面会形成许多伸向液体的分支的生长方式。

材料科学名词解释

材料科学名词解释 1空间点阵:组成晶体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中形成有规律的某种 对称排列,如果我们用点来代表组成晶体的粒子,这些点的空间排列就称为空间点阵。 2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 质3奥氏体:碳溶解在γ铁中形成的一种间隙固溶体,呈面心立方结构,无磁性4反偏 析 5位移系则:在塑性变形中,单晶体表面的位移线并不是任一排序的,它们彼此之间或 者相互平行,或者能斯脱一定角度,说明位移就是沿着特定的晶面和晶向展开的,这些特定 的晶面和晶向分别称作位移面和位移方向。一个位移面和其上的一个位移方向共同组成一 个位移系则。 6柏氏矢量:柏氏矢量是描述位错实质的重要物理量。反映出柏氏回路包含的位错所 引起点阵畸变的总积累。 7柯氏气团:金属内部存有的大量势能线,在刃型势能线附近经常可以溶解大量的异 类溶质原子(大小相同溶解的边线存有差别),构成所谓的“柯氏气团”。 8动态再结晶:是指金属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现象。 9冷加工:通常指金属的焊接加工。用焊接工具(包含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 件上多余的材料层截去沦为工件,并使工件赢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 方法。 10交滑移:在晶体中,出现两个或多个滑移面沿着某个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这种滑移称为交滑移。 11晶胞:能够完备充分反映晶体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原产之化学-结构特征的 平行六面体单元。其中既能维持晶体结构的对称性而体积又最轻者特称“单位晶胞”,但 亦常缩写晶胞。 12线缺陷:线缺陷指二维尺度很小而第三维尺度很大的缺陷,其特征是两个个方向尺寸上很小另外两个方向延伸较长,也称一维缺陷,集中表现形式是位错,由晶体中原子平 面的错动引起。13相:根据系统中物质存在的形态和分布不同,又将系统分为相15共析、包晶反应 16上坡蔓延:转型时会出现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方向蔓延,产生成分的偏聚而不是成分的光滑化,这种蔓延现象通常称作上坡蔓延。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全)

晶体:即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得固体。 非晶体:原子没有长程得排列,无固定熔点、各向同性等。 晶体结构:指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得排列情况,由空间点阵与结构基元构成。 空间点整:指几何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得规则排列所形成得三维阵列,就是人为得对晶体结构得抽象。 晶面指数:结晶学中用来表示一组平行晶面得指数。 晶胞:从晶体结构中取出来得反映晶体周期性与对称性得重复单元。 晶胞参数:晶胞得形状与大小可用六个参数来表示,即晶胞参数。 离子晶体晶格能:1mol离子晶体中得正负离子,由相互远离得气态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释放得能量。 原子半径:从原子核中心到核外电子得几率分布趋向于零得位置间得距离。 配位数: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同种原子或异号离子得数目。 极化:离子紧密堆积时,带电荷得离子所产生得电厂必然要对另一个离子得电子云产生吸引或排斥作用,使之发生变形,这种现象称为极化。 同质多晶:化学组成相同得物质在不同得热力学条件下形成结构不同得晶体得现象。 类质同晶:化学组成相似或相近得物质在相同得热力学条件下形成具有相同结构晶体得现象。铁电体:指具有自发极化且在外电场作用下具有电滞回线得晶体。 正、反尖晶石:在尖晶石结构中,如果A离子占据四面体空隙,B离子占据八面体空隙,称为正尖晶石。如果半数得B离子占据四面体空隙,A离子与另外半数得B离子占据八面 体空隙则称为反尖晶石。 反萤石结构:正负离子位置刚好与萤石结构中得相反。 压电效应:由于晶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正负电荷中心产生相对位移使晶体总电矩发生变化。结构缺陷:通常把晶体点阵结构中周期性势场得畸变称为结构缺陷。 空位:指正常结点没有被质点占据,成为空结点。 间隙质点:质点进入正常晶格得间隙位置。 点缺陷:缺陷尺寸处于原子大小得数量级上,三维方向上得尺寸都很小。 线缺陷:指在一维方向上偏离理想晶体中得周期性、规则性排列而产生得缺陷。 面缺陷:就是指在二维方向上偏离理想晶体中得周期性、规则性排列而产生得缺陷。 弗伦克尔缺陷:质点离开正常格点后进入到晶格间隙位置,特征就是空位与间隙质点成对出现。肖特基缺陷:质点由表面位置迁移到新表面位置,在晶体表面形成新得一层,同时在晶体内部留下空位,特征就是正负离子空位成比例出现。 非化学计量缺陷:就是指组成上偏离化学中得定比定律所形成得缺陷。 电荷缺陷:就是指质点排列得周期性未受到破坏,但因电子或空穴得产生,使周期性势场发生畸变所产生得缺陷。 辐照缺陷:指材料在辐照下所产生得结构得不完整性。 位错:晶体已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得交线。 混合位错:晶体内部已滑移与未滑移部分得交线既不垂直也不平行滑移方向得位错。 晶界:不同取向得晶粒之间得界面。 堆垛层错:就是指正常堆垛顺序中引入不正常顺序堆垛得原子面而产生得一类面缺陷。 固溶体:将外来组元引入晶体,占据基质晶体质点位置或间隙位置得一部分,仍保持一个晶相,这种晶体称为固溶体。 置换型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点阵结点上,替代了部分溶剂原子。 间隙型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点阵得间隙中。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正负离子比例不成固定比例关系得一些化合物。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40个)

名词解释(40个) 1 同质多晶: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形成结构不同的晶体的现象,称 为同质多晶现象。 类质同晶:化学组成相似或相近的物质,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形成相同结构晶体的现象,称为类质同晶现象。 反萤石结构:如果晶体的结构与萤石完全相同,但阴阳离子的位置与萤石刚好相反,这种结构称为反萤石结构。 铁电效应: 压电效应:晶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正负电荷中心产生相对位移,使晶体总电矩发生变化所表现的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四面体空隙:等径球体作最紧密堆积时,由其中四个球体球心连线而构成的正四面体所围成的空隙。 八面体空隙:等径球体作最紧密堆积时,由其中六个球体球心连线而构成的正八面体所围成的空隙。 位移性转变:在同质多晶中,两个变体之间由于结构差异小,转变时只是原子的位置发生少许位移,仅仅是键长和键角的调整,不涉及旧键的破坏和新键的产生,这类变体之间的转变称为位移性转变,其特点是转变速度很快。 重建性转变::在同质多晶中,两个变体之间由于结构差异大,转变时必须破坏原子间的键,形成一个具有新键的结构,这类变体之间的转变称为重建性转变,其特点是转变速度很慢。 2 结构缺陷:通常把晶体点阵结构中周期性势场的畸变称为晶体的结构缺陷。 点缺陷:又称零维缺陷,缺陷尺寸处于原子大小数量级上,即三维方向上缺陷的尺寸都很小。点缺陷包括空位、间隙质点、杂质质点和色心等。 线缺陷:指在一维方向上偏离理想晶体中的周期性、规则性排列所产生的缺陷,即缺陷尺寸在二维方向上延伸,在第三维上很小,故又称二维缺陷。如晶界、表面、堆积层错等,与材料的断裂韧性有关。 面缺陷:是指在二维方向上偏离理想晶体中的周期性、规则性排列所产生的缺陷,即缺陷尺寸在一维方向上较长,另外二维方向上很短,故又称一维缺陷 热缺陷:当晶体温度高于绝对0K时,由于晶格内原子热振动,使一部分能量较高的原子偏离平衡位置所造成的缺陷,称为热缺陷(又称本征缺陷)。 弗伦克尔缺陷:当晶格热振动时,一些能量足够大的原子离开平衡位置而挤到晶格点的间隙中,形成间隙原子,而在原来位置形成空位,这种缺陷称弗伦克尔缺陷。 肖特基缺陷:当晶格热振动时,一些能量足够大的原子离开平衡位置而跃迁到晶体表面,而在原来位置留下空位,这种缺陷称肖特基缺陷。 固溶体:凡在固态条件下,一种组分(溶剂)内溶解了其它组分(溶质)而形成单一、均匀的晶态固体。固溶体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在固态条件下相互溶解形成的,它是不同组分以原子尺度混合的单一均相体系。 连续固溶体:在固溶体中,如果溶质和溶剂能按任意比例互溶,即固溶体中的任一组元的成分范围均为0-100%,这种固溶体叫连续固溶体,又叫无限固溶体。 不连续固溶体:在固溶体中,如果溶质和溶剂不能按任意比例互溶,即固溶体中溶质存在一个最大固溶度的问题,这种固溶体叫不连续固溶体,又叫有限固溶体。 置换型固溶体:在固溶体中,如果溶质原子位于点阵结点上,替代(置换)了部分溶剂原子,则该固溶体为置换型固溶体,亦称替代固溶体。 间隙型固溶体:在固溶体中,如果溶质原子位于点阵的间隙中,则该固溶体为间隙型固溶体。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1、晶体: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熔点,各向异性、 2、中间相:两组元A和B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为基或以B为基的固溶体外,还估计形成晶体结构与A、B两组员均不相同的新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3、亚稳相:亚稳相指的是热力学上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快速冷却或加热过程中,由于热力学能垒或动力学的因素造成其未能转变为稳定相而暂时稳定存在的一种相、 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5、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6、伪共晶: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共晶组织。 7、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滑移受阻时,有估计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接着滑移,这一过程称为交滑移。 8、过时效: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在加热保温过程中将先后析出GP区,,和,在开始保温时期,随保温时间延长,硬度强度上升,当保温时间延长,将析出,这时材料的硬度强度将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 9、形变强化: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硬度上升,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形变强化、 10、固溶强化:由于合金元素(杂质)的加入,导致的以金属为基体的强度得到加强的现象、 11、弥散强化:许多材料由两相或多相构成,假如其中一相为细小的颗粒并弥散分布在材料内,这种材料的强度往往会增加,称为弥散强化。 12、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13、扩展位错:通常指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杂着一个堆垛层错的整个位错形态。 14、螺型位错:位错附近的原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15、包晶转变:包晶转变就是以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 16、共晶转变:由一个液相转变为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7、共析转变:由一种固相转变为其他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8、上坡扩散: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扩散的过程称为上坡扩散,表明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而非浓度梯度。 19、间隙扩散:这是原子扩散的一种机制,关于间隙原子来说,由于其原子尺寸小,处于晶格间隙中,在扩散时,间隙原子从一个间隙位置跳到相邻的另一个位置,形成原子的移动。 20、成分过冷: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 21、一级相变:凡新旧两相化学位相等,化学位的一次偏导不相等的相变。 22、二级相变:从相变热力学上讲,相变前后两相的自由能(焓)相等,自由能(焓)的一阶偏导数相等,但二阶偏导数不等的相变称为二级相变,如磁性转变,有序-无序转变,常导-超导转变、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1、晶体: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熔点,各向异性。 2、中间相:两组元A和B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为基或以B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两组员均不相同的新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3、亚稳相:亚稳相指的是热力学上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快速冷却或加热过程中,由于热力学能垒或动力学的因素造成其未能转变为稳定相而暂时稳定存在的一种相。 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5、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6、伪共晶: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共晶组织。 7、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滑移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这一过程称为交滑移。 8、过时效: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在加热保温过程中将先后析出GP区,θ'',θ'和θ,在开始保温阶段,随保温时间延长,硬度强度上升,当保温时间延长,将析出θ',这时材料的硬度强度将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 9、形变强化: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硬度上升,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形变强化。 10、固溶强化:由于合金元素〔杂质〕的加入,导致的以金属为基体的强度得到加强的现象。 11、弥散强化:许多材料由两相或多相构成,如果其中一相为细小的颗粒并弥散分布在材料内,这种材料的强度往往会增加,称为弥散强化。 12、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13、扩展位错:通常指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杂着一个堆垛层错的整个位错形态。 14、螺型位错:位错附近的原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15、包晶转变:包晶转变就是以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 16、共晶转变:由一个液相转变为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7、共析转变:由一种固相转变为其他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8、上坡扩散: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扩散的过程称为上坡扩散,表明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而非浓度梯度。 19、间隙扩散:这是原子扩散的一种机制,对于间隙原子来说,由于其原子尺寸小,处于晶格间隙中,在扩散时,间隙原子从一个间隙位置跳到相邻的另一个位置,形成原子的移动。 20、成分过冷: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 21、一级相变:凡新旧两相化学位相等,化学位的一次偏导不相等的相变。 22、二级相变:从相变热力学上讲,相变前后两相的自由能〔焓〕相等,自由能〔焓〕的一阶偏导数相等,但二阶偏导数不等的相变称为二级相变,如磁性转变,有序-无序转变,常导-超导转变。

材料科学名词解释

凝固 1.凝固:是指物质有液态至固态的转变。 2.结晶:凝固后的固体是晶体,则称之为结晶. 3.近程有序:在非晶态结构中,原子排列没有规律周期性,原子排列从总体上是 无规则的,但是,近邻的原子排列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这就是“短程有序" 4.结构起伏:液态结构的原子排列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并且短程有序原子团不是 固定不变的,它是此消彼长,瞬息万变,尺寸不稳定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 5.能量起伏:是指体系中每个微小体积所实际具有的能量,会偏离体系平均能量水 平而瞬时涨落的现象。 6.过冷度: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转变,平衡相变温度与该 实际转变温度之差称过冷度。 7.均匀形核:新相晶核是在母相中存在均匀地生长的,即晶核由液相中的一些原子 团直接形成,不受杂质粒子或外表面的影响。 8.非均匀形核: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于液相中的杂质或外 来表面形核。 9.晶胚:当温度降到熔点以下,在液相中时聚时散的短程有序原子集团,就有可能 形成均匀形核的“胚芽"或称晶胚。 10.晶核:物质结晶时的生长中心。又称晶芽。 11.亚稳相:亚稳相指的是热力学上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快速冷却成加热过程中,由 于热力学能垒或动力学的因素造成其未能转变为稳定相而暂时稳定存在的一种相。 12.临界晶粒:半径为*r的晶核称为临界晶核。 13.临界形核功:形成临界形核所需要的功。 14.光滑界面:界面的平衡结构应是只有少数几个原子位置被占据,或者极大部分原 子位置都被固相原子占据,及界面基本上为完整平面,这时界面呈光滑界面。15.粗糙界面:界面的平衡结构约有一半的原子被固相原子占据而另一半位置空着, 这是的界面称为微观粗糙界面。 16.温度梯度:是指液相温度随离液—固界面的距离增大而增大或降低. 17.平面状:在正温度梯度下,纯晶体凝固时,粗糙界面的晶体其生长形态呈平面状, 界面与相面等温而平行。 18.树枝状:在负温度梯度下,纯晶体凝固时,处于温度更低的液相中,是凸出的部分 的生长速度增大而进一步伸向液体中,这种情况下液—固界面会形成许多伸向液体的分支的生长方式。 扩散 质量浓度:单位体积混合物中某组分的质量称为该组分的质量浓度,以符号ρ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第一章固体结构 1、晶体: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熔点、各向异性。 非晶体:原子没有长程的周期排列,无固定的熔点,各向同性等。 2、中间相:两组元A 和B 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 为基或以B 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 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3、晶体点阵:由实际原子、离子、分子或各种原子集团,按一定几何规律的具体排列方式称为晶体结构或晶体点阵。 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5、晶格:描述晶体中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称之为晶格。 6、晶胞:在点阵中取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最小平行六面体)作为点阵的组成单元,称为晶胞。 7、空间点阵:由周围环境相同的阵点在空间排列的三维列阵成为空间点阵。 8、晶向:在晶格中,穿过两个以节点的任一直线,都代表晶体中一个原子列在空间的位向,称为晶向。 9、晶面:由节点组成的任一平面都代表晶体的原子平面,称为晶面。 10、晶向指数(晶面指数):为了确定晶面、晶向在晶体中的相对取向、就需要一种符号,这种符号称为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国际上通用的是密勒指数。 一个晶向指数并不是代表一个晶向,二十代表一组互相平行、位向相同的晶向。 11、晶向族:原子排列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向称为晶向族,以表示。 12、晶面间距:相邻两个平行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低指数晶面的面间距较大,而高指数晶面的面间距较小。晶面间距越大,则该晶面上原子排列越紧密,该原子密度越大。 13、配位数:每个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目,称为配位数。 14、多晶型性:有些金属固态在不同温度或不同压力范围内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这种性质称为晶体的多晶型性。 15、多晶型性转变:具有多晶型性的金属在温度或压力变化时,由一种结构转变为另一种结构的过程称为多晶型性转变,也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16、晶体缺陷:通常把晶体中原子偏离其平衡位置而出现不完整性的区域称为晶体缺陷。 17、间隙原子:进入点阵间隙总的原子称为间隙原子。间隙原子由同类原子形成称为自间隙原子,由外来杂志原子形成称为异类间隙原子。 19、置换原子:异类原子占据原来基体原子的平衡位置,则称为置换原子。 20、线缺陷:晶体中线缺陷指各种类型的位错,它是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错排区是细长的管状畸变区域。 21、位错:位错是晶体中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线。 22、位错环:在一个圆形区域内部发生滑移,外部不滑移,因而得到封闭的圆周边界。这种封闭位错叫做位错环。 23、柏氏矢量:可以揭示位错本质并能描述位错行为的矢量,称为柏氏矢量。刃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互相垂直,螺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其位错线互相平行。 24、全位错:柏氏矢量的模等于该晶向上原子的间距则此位错称为全位错或者单位为错;如果小于,则称为不全位错。 25、柏氏矢量的特性:柏氏矢量是完整晶体中对应回路的不封闭段,所以b是位错周围晶体弹性变形的叠加,b越大,弹性性能越高。 26、位错密度:位错密度是单位体积晶体中所含的位错线的总长度或晶体中穿过单位截面面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1、晶体: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 熔点,各向异性。 2、中间相:两组元A和B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为基或以B为基 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两组员均不相同的新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3、亚稳相:亚稳相指的是热力学上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快速冷却或加热过程中,由于热力学能垒或动力学的因素造成其未能转变为稳定相而暂时稳定存在的一种相。 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5、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6、伪共晶: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共晶组织。 7、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滑移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这一过程称为交滑移。 8、过时效: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在加热保温过程中将先后析出GP区,θ'',θ'和θ,在开始保温阶段,随保温时间延长,硬度强度上升,当保温时间延长,将析出θ',这时材料的硬度强度将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 9、形变强化: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硬度上升,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形变强化。 10、固溶强化:由于合金元素(杂质)的加入,导致的以金属为基体的强度得到加强的现象。 11、弥散强化:许多材料由两相或多相构成,如果其中一相为细小的颗粒并弥散分布在材料内,这种材料的强度往往会增加,称为弥散强化。 12、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13、扩展位错:通常指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杂着一个堆垛层错的整个位错形态。 14、螺型位错:位错附近的原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材料科学基础最全名词解释

材料科学基础最全名词解释 1.固相烧结是指在适当的温度、压力、气氛和时间条件下,固态粉末通过物质与气孔之间的传质,形成坚硬、致密烧结体的过程。液相烧结则是有液相参与的烧结过程。 2.金属键是由自由电子与原子核之间静电作用产生的键合力。离子键则是由金属原子将自己最外层的价电子给予非金属原子,使自己成为带正电的正离子,而非金属得到价电子后使自己成为带负电的负离子,从而正负离子靠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共价键是由两个或多个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氢键则是由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相差很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如O、F、N等)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比一般次价键大的键力。 3.XXX缺陷是指间隙空位对缺陷,而肖脱基缺陷则是指 正负离子空位对的缺陷。奥氏体是指在γ铁内固溶有碳和(或)其他元素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的固溶体。XXX点阵不仅 考虑晶胞外形,还考虑阵点位置所构成的点阵。不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

过冷液体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过冷液体的黏度迅速增大,原子间的相互运动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当温度降至某一临界温度以下时,过冷液体就会固化成玻璃。这个临界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Tg。 4.表面能是指表面原子处于不均匀的力场之中,因此其能 量升高,高出的能量称为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半共格相界是指若两相邻晶体在相界面处的晶面间距相差较大,则在相界面上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一一对应,于是在界面上将产生一些位错,以降低界面的弹性应变能。这时界面上两相原子部分地保持匹配,这样的界面称为半共格界面或部分共格界面。柏氏矢量是描述位错特征的一个重要矢量,它集中反映了位错区域内畸变总量的大小和方向,也使位错扫过后晶体相对滑动的量。柏氏矢量物理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位错的存在使得晶体中局部区域产生点阵畸变来说,柏氏矢量是一个反映位错性质以及由位错引起的晶格畸变大小的物理量;二是从位错运动引起晶体宏观变形来说,柏氏矢量表示该位错运动后能够在晶体中引起的相对位移。部分位错是指柏氏矢量小于点阵矢量的位错。

材料科学基础最全名词解释

材料科学基础最全名词解释 1.固相烧结:固态粉末在适当的温度,压力,气氛和时间条件下,通过物质与气孔之间的传质,变为坚硬、致密烧结体的过程。 液相烧结:有液相参加的烧结过程。 2.金属键:自由电子与原子核之间静电作用产生的键合力。 3.离子键:金属原子自己最外层的价电子给予非金属原子,使自己成为带正电的正离子,而非金属得到价电子后使自己成为带负电的负离子,这样正负离子靠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由两个或多个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氢键:由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相差很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O,F,N等)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比一般次价键大的键力。 XXX缺陷:间隙空位对缺陷 XXX缺陷:正负离子空位对的 奥氏体:γ铁内固溶有碳和(或)其他元素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的固溶体。XXX点阵:除考虑晶胞外形外,还考虑阵点位置所构成的点阵。

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玻璃化转变温度:过冷液体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过冷液体的黏度迅速增大,原子间的相互运动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当温度降至某一临界温度以下时,即固化成玻璃。这个临界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Tg。 表面能:表面原子处于不均匀的力场之中,所以其能量升高,高出的能量称为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 半共格相界:若两相邻晶体在相界面处的晶面间距相差较大,则在相界面上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一一对应,于是在界面大将产生一些位错,以降低界面的弹性应变能,这时界面上两相原子部分地保持匹配,如许的界面称为半共格界面或部分共格界面。 柏氏矢量:描述位错特征的一个重要矢量,它集中反映了位错区域内畸变总量的大小和方向,也使位错扫过后晶体相对滑动的量。 柏氏矢量物理意义: ①从位错的存在使得晶体中局部区域产生点阵畸变来说:一个反映位错性质以及由位错引起的晶格畸变大小的物理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