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概述(含答案) (2)

审计概述(含答案) (2)
审计概述(含答案) (2)

第一章审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节审计概念

1.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独立性是审计的基础之一,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B.审计可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C.由于审计存在固有限制,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

D.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而不是为了增强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2.下列有关保持职业怀疑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设计恰当的风险评估程序

B.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出的重大错报风险,恰当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降低选取不适当的审计程序的风险

C.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评价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及是否还需执行更多的工作

D.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使注册会计师忽视存在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的偏向

【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审慎评价审计证据,纠正仅获取最容易获取的审计证据,忽视存在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的偏向。

3.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B.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通过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C.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通过将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D.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通过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提高财务报表可信性

【答案】C

【解析】选项C错误。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不能降低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过降低检查风险从而使审计风险处在可接受的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4.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责任方是指对财务报表负责的组织或人员,即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B.管理层和治理层理应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

C.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没有能够发现,则可以因为财务报表已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事实而减轻一部分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D.管理层和治理层认可并理解其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构成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

【答案】C

【解析】选项C错误。管理层和治理层理应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没有能够发现,也不能因为财务报表已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事实而减轻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5.以下针对审计和审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审阅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B.审计以积极的方式提出结论,审阅以消极的方式提出结论

C.审计业务的检查风险高于审阅业务

D.审计业务所需证据较多,审阅业务所需证据较少

【答案】C

【解析】由于有限保证的审阅业务的证据收集程序受到有意识的限制,因此,其检查风险高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6.下列有关鉴证业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的是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B.鉴证业务包括审计、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

C.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赖程度

D.合理保证的业务较有限保证业务而言所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少,注册会计师的检查风险较低

【答案】D

【解析】选项D,合理保证业务需要较多的审计证据。

第二节审计要素

1.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中预期使用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预期使用者是指预期使用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的组织或人员

B.预期使用者主要是指那些与财务报表有重要和共同利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C.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当尽可能地明确为所有的预期使用者

D.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预期使用者即上市公司全体股东

【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预期使用者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除此之外,公司债权人、证券监管机构等显然也是预期使用者。

2.在下列鉴证对象需要具备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组织或人员对鉴证对象按既定标准进行评价或计量的结果合理一致

B.鉴证对象可以信赖

C.注册会计师能够收集与鉴证对象有关的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提出适当的鉴证结论

D.鉴证对象可以识别

【答案】B

【解析】适当的鉴证对象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鉴证对象可以识别;(2)不同的组织或人员对鉴证对象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评价或计量的结果合理一致;(3)注册会计师能够收集与鉴证对象有关的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提出适当的鉴证结论。

3.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与预期使用者一定不属于同一方

B.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为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提供标准

C.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以减少审计程序

D.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为注册会计师、委托人和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答案】B

【解析】选项A,管理层与预期使用者可以是同一方,管理层属于预期使用者之一;选项C,由于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证据可以证明同一项认定,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仅以获取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程序;选项D,三方关系人分别为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和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4.关于审计证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审计证据在性质上具有累积性,主要是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的,也可能包括从其他来源获取的信息

B.会计记录不构成审计证据的来源

C.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D.在某些情况下,信息的缺乏本身也构成审计证据

【答案】B

【解析】会计记录是重要的审计证据来源。

第三节审计目标

1.当发生和完整性认定包含了对交易是否记录于正确会计期间的恰当考虑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不再单独考虑的认定是( )。

A.计价和分摊B.准确性C.截止D.权利和义务

【答案】C

【解析】选项C正确。当发生和完整性认定包含了对交易是否记录于正确会计期间的恰当考虑时,注册会计师就可能不再单独考虑与交易和事项截止相关的认定。

2.甲公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列示的关联方没有包含其重要的关联方,这意味着其违反了( )。

A.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完整性认定B.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分类认定

C.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完整性认定D.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完整性认定

【答案】D

【解析】甲公司隐瞒的是其关联方的身份,而不是交易、事项或期末账户余额。这种身份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甲公司没有披露,故违反了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完整性认定。

3.在甲公司存在的以下情形中,会导致其2014年度营业收入违背发生认定的是( )。A.将2015年初实现的销售收入提前到2014年入账

B.将销售金额为10万元的销售业务按12万元入账

C.将一笔3万元的营业外收入列入营业收入项目中

D.将一笔5万元的营业收入重复计入营业收入账户

【答案】D

【解析】A中收入不是虚构的,错误的本质在于提前人账,违背的是截止认定;B中销售是实际发生的,错在入账金额,违背的是准确性认定;C中收入确有其事,错在账户,属于分类错报;D中第二次人账的营业收入实际上并不存在,违背了发生认定。

4.采购交易经过适当级别的批准,可以实现的认定是( )。

A.完整性

B.准确性

C.分类

D.存在

【答案】D

【解析】采购经过适当级别批准,主要是为了保证所记录的采购业务是真实的,相应的存货是真实存在的,与存在认定相关。

第四节审计基本要求

1.下列有关职业判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职业判断对于适当地执行审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B.注册会计师需要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运用职业判断

C.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对重大事项得出结论时无需运用职业判断

D.注册会计师确定重要性和评估审计风险时需要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答案】C

【解析】选项C错误。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对重大事项得出结论时也需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2.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应保持适当的职业怀疑,下列有关职业怀疑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假设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信息均不可信赖

B.审计过程中获取的审计证据相互矛盾,应引起注册会计师的警觉

C.只要完成了审计准则要求实施的审计程序即表明保持了职业怀疑

D.根据管理层和治理层以前年度诚信记录,注册会计师信赖以往对管理层和治理层诚信形成的判断

【答案】B

【解析】职业怀疑在本质上要求秉持一种质疑的理念,但并非假定其全部不可信,故选项A错误;职业怀疑要求审慎评价审计证据,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文件记录和对询问的答复以及从管理层和治理层获得的其他信息的可靠性的质疑,而非机械完成审计准则要求实施的审计程序,故选项C错误;职业怀疑要求客观评价管理层和治理层,不应依赖以往对管理层和治理层诚信形成的判断,故选项D错误。此部分内容参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1号职业怀疑》。

3.下列关于职业怀疑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秉持质疑的理念

B.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假定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均不可信赖

C.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引起疑虑的情形保持警觉

D.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审慎评价审计证据

【答案】B

【解析】选项B,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秉承质疑的理念,注册会计师不应不假思索全盘接受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和解释,但不代表全盘否定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和解释。请参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1号——职业怀疑》。

第五节审计风险

1.下列风险中,注册会计师能够控制的是( )。

A.固有风险B.控制风险C.重大错报风险D.检查风险

【答案】D

【解析】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是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原因,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均与被审计单位相关,注册会计师只能了解、识别和评估,不能控制,选项A、B、C错误。检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通过合理设计并有效实施审计程序能够降低的风险,故选项D正确。

2.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对某类交易实施以交易测试为主的实质性程序,并将一部分实质性程序安排在期中执行,表明注册会计师对该类交易( )。

A.决定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高水平B.决定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低水平

C.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为高水平D.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为低水平

【答案】A

【解析】在风险导向审计中,检查风险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实质性程序。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高,实质性程序越可能以交易测试为主,审计时间越可能往期中“靠拢”。

3.在控制检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拟采取下列措施,其中恰当的措施是( )。

A.调高重要性水平

B.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降低控制风险

C.进行穿行测试,以降低固有风险

D.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答案】D

【解析】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可以降低检查风险。

4.下列关于审计风险模型各个要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是预先设定的

B.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C.审计风险取决予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D.重大错报风险是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答案】C

【解析】在审计风险模型中,审计风险是一个可接受的水平,是预先设定的,选项A正确;选项C描述的是控制风险而不是审计风险。

二、多项选择题

第二节审计要素

1.在确定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时,下列有关管理层责任的说法中,恰当的有( )。A.管理层应当允许注册会计师查阅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文件

B.管理层应当负责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C.管理层应当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D.管理层应当设计、执行和维护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

【答案】AB

【解析】选项C错误,财务报表不可能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选项D错误,注册会计师需要确认的是管理层应当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不是所有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是管理层和治理层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下列责任,包括:(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选项B正确);(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选项C、D均错误);(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选项A正确)。

第三节审计目标

1.如果发现甲公司将赊销的一批120万元产品在入账时错记为210万元,注册会计师应当据此认为甲公司违反了( )。

A.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发生”认定

B.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准确性”认定

C.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存在”认定

D.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计价和分摊”认定

【答案】BD

【解析】甲公司没有整体性虚构业务,不违反发生及存在认定。但甲公司的错误导致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因为是赊销)入账金额不正确,分别违反了“准确性”和“计价和分摊”认定。

第四节审计基本要求

1.注册会计师需要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运用职业判断。评价职业判断是否适当可以基于下列( )方面。

A.作出的判断是否反映了对审计和会计原则的适当运用

B.根据截至审计报告日注册会计师知悉的事实和情况,判断是否适当

C.作出的判断是否与截至审计报告日注册会计师知悉的事实和情况一致

D.作出的判断是否与社会公众的预期或期望相印证

【答案】ABC

【解析】D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预设了立场。职业判断属于专业工作,不宜预设立场,否则违反独立性。

2.注册会计师的以下做法中,恰当的有( )。~

A.如果怀疑所获取的信息的可靠性,需作出进一步调查,并确定需要修改哪些审计程序或实施哪些追加的审计程序

B.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审计成本与信息的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如果时间有限或获取证据的成本太高,可以考虑实施替代的审计程序

C.在连续审计的情况下,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是正直、诚实的,可以依赖以往对管理层和治理层诚信形成的判断

D.在发现被审计单位的某些重要交易条款发生变动时,作出进一步调查

【答案】AD

【解析】B: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审计成本与信息的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但是,审计中的困难、时间或成本等事项本身,不能作为省略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或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理由;C:即使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和治理层是正直、诚实的,也不应依赖以往对管理层和治理层诚信形成的判断。

3.下列情形中阻碍注册会计师保持职业怀疑的有( )。

A.因某些压力或动机使注册会计师产生偏见

B.随着审计业务关系的延续,注册会计师可能对管理层产生不恰当的信任

C.审计的时间安排对项目合伙人或其他项目组成员造成压力

D.过分倚仗能够证实财务报表认定的证据而没有充分考虑反面证据

【答案】ABCD

【解析】此部分内容请参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号——职业怀疑》。

三、简答题

第三节审计目标

1.注册会计师的具体审计目标由管理层认定推论而来,针对具体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恰当的审计程序。指出下表中与具体审计目标相关的管理层认定,并判断下列审计程序能否实现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将能够实现相关具体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A.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存款,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

B.从发运部门的档案中选取部分发运凭证,并追查至有关的销售发票副本和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C检查房屋权证、车辆行驶证或车辆运营证、船舶船籍证明等所有权证明文件

D.获取并复印被审计单位的贷款卡信息,检查企业各项借款取得的合法性,并将贷款卡信息的各项目与编制的银行借款明细表核对,若不一致,查明原因

E.结合对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观察有无未经认可的巨额销售

【答案】

第四节职业判断重大错报

1.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在审计过程中,作出了以下职业判断:(1)如果一项错报性质上不重要且错报金额低于重要性水平,就可认定该项错报不属于重大错报。

(2)保持客户关系及具体审计业务和评价职业道德的工作贯穿审计业务的全过程。为了

确保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且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等情况,这两项工作应与其他审计工作一并进行。

(3)在了解甲公司及其环境过程中,注意到2013年度甲公司对主要业务的处理依赖复杂

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因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对经营、管理、决策以及编制可靠的财务报告具有重大影响。对此,A注册会计师在具体审计计划中做出利用信息

风险管理专家工作的安排。

(4)计划风险评估程序通常在审计开始阶段进行,计划进一步审计程序则需要依据风险评估程序的结果进行。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由于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某种程度的控制风险始终存在。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5)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提供了一个门槛或临界点,为了保证审计效果、提高审计效率,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只要其发生的错报金额低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就无需单独考虑。

要求:针对上述判断,逐项指出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存在不当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

(1)存在不当之处。一项性质上不重要且金额低于重要性水平的错报,只有当这项错报连同其他错报汇总起来没有超过重要性水平时,该项错报才不是重大错报。当该项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超过重要性水平时,该项错报依然是重大错报。

(2)存在不当之处。保持客户关系及具体审计业务和评价职业道德的工作应当安排在其他审计工作之前。这样才能确保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且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等情况。

(3)存在不当之处。利用信息风险管理专家属于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资源,应当在总体审计策略中计划此项工作。

(4)存在不当之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因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通常与控制环境相关,所以无法再细分。

(5)存在不当之处。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情况,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其发生的错报金额虽然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合理预期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确定适用于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一个或多个重要性水平。

细节测试审计抽样工作指南

细节测试中审计抽样工作指南 一、前言 1.为了规范细节测试中审计抽样工作,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制定本指南。2.本指南主要目标在于指导审计人员在执行细节测试过程中如何确定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如果采用审计抽样,如何进行样本设计、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评价样本结果等工作,以实现细节测试的工作目标。 二、适用范围 1.本指南中的审计抽样适用于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对于其他审计项目可参照执行。2.在实施细节测试过程中,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审计抽样或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 三、细节测试中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1.在确定实施细节测试审计程序范围时,应根据与所测试认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对审计效率的要求,选取适当的测试项目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程序的目标。 2.细节测试选取项目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单独或综合使用这些方法。 3.选取全部项目测试是指对总体中的全部项目进行检查。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由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4.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主要包括: 管理层高度参与的,或错报可能性较大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 非常规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特别是与关联方有关的交易或余额; 长期不变的账户余额,如滞销的存货余额或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余额;

第一章 审计概述(含答案) (2)

第一章审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节审计概念 1.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独立性是审计的基础之一,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 B.审计可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C.由于审计存在固有限制,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 D.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而不是为了增强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2.下列有关保持职业怀疑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设计恰当的风险评估程序 B.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出的重大错报风险,恰当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降低选取不适当的审计程序的风险 C.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评价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及是否还需执行更多的工作 D.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使注册会计师忽视存在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的偏向 【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审慎评价审计证据,纠正仅获取最容易获取的审计证据,忽视存在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的偏向。 3.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B.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通过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C.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通过将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D.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通过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提高财务报表可信性 【答案】C 【解析】选项C错误。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不能降低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过降低检查风险从而使审计风险处在可接受的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4.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责任方是指对财务报表负责的组织或人员,即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第10章 审计抽样习题+案例

第10 章审计抽样 习题参考答案 1.审计抽样的含义是什么? 【答】审计抽样是指从某一特定的审计对象(审计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审查,并用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的审计方法。 2.什么是抽样风险?抽样风险具体表现为哪几种形式,各自对审计结果有何影响? 【答】抽样风险: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即并非对总体中 100%的项目进行审查,而只是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由此得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 表现形式及影响:(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过度依赖风险;二是依赖不足风险。过度依赖风险是指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通过样本的考察,得出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可能并不符合这一结论。即在审计师选取的内部控制样本中,其有效性好于总体水平,这样对样本考察的结果将导致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给予过度的依赖。依赖不足风险,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基于对样本的考察得出了不能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却是可以依赖的,即对内部控制应该依赖而未予依赖。 (2)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也有两种:一是误拒风险;二是误受风险。误拒风险,指在对账户余额的正确性进行测试时,实际上某项余额正确,而审计师通过考察样本却得出该余额不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正确的余额看成是错误的余额。误受风险,指实际上某项余额是错误的,而审计师考察样本后却得出该项余额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错误的余额误作为正确的予以接受。

3.什么是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之外的其他原 因所造成的风险。例如,审计程序设计不当、审计方法选择不合理、审计师工 作疏忽、审计师专业判断存在瑕疵等原因,导致审计目标难以实现。 具体表现形式:非抽样风险一般难以量化,可以通过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的科学、周密设计以及审计工作的适当督导将其消除或减少。 4.审计师应分别采用何种方法对各种抽样风险进行控制? 【答】(1)对I类抽样风险的控制。依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都是将正确 判断为错误的风险,我们称其为I类风险或α风险。对I类风险最为有效的控 制方法就是扩大审查的样本规模。因为增大样本规模,可以提高样本对审计总 体特征的代表性,从而使抽样结果更为有效。 (2)对Ⅱ类抽样风险的控制。与I类风险相对应,过度依赖风险和误受风险都是将错误判断为正确的风险,我们称其为Ⅱ类风险或风险。控制Ⅱ类风 险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进抽样方法。因为抽样方法越科学,抽样过程的精度 就越高,抽样结果的可靠程度也越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Ⅱ类风险控制 在审计师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5.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对审计抽样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素:(1)样本的代表性。样本的代表性越强,用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就越精确,抽样误差也就越小;(2)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3)由样本审查结果对总体作出的推断。由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的特征对审计抽样工作质量更有 直接的影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审计师还要承担I类和Ⅱ类抽样风险,使得这 一推断过程成为审计抽样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4)审计师素质。审计师能否胜任审计抽样工作,能否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影响审计 抽样的工作质量。 对审计抽样质量进行控制的内容:(1)审计抽样的技术控制。尽可能选择

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抽样的运用

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抽样的运用 一、审计抽样原理 (一)概念 1、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审计人员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审计抽样方法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指审计人员运用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样本数量与分布,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审计,并对所抽取的样本结果进行统计评价,最后以样本的审计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非统计抽样,指审计人员依据专业判断和审计经验有目的地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非统计抽样如果设计得当,同样可以得到统计抽样一样效果。 2、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 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反方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无论是在控制测试中,还是在细节测试中,审计人员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二)审计抽样三个阶段 审计抽样适用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审计人员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验证与某一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细节测试,审计人员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或对某些金额作出独立估计(如固定资产的价值)。审计人员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方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样本设计阶段 (1)确定测试目标。控制测试的目标是获取关于某项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细节测试的目标是确定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金额是否正确,以获取与存在的错报有关的证据。 (2)定义总体。总体可以包括构成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也可以只包括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部分项目。 (3)定义抽样单元。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文件资料。在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甚至为每个货币单元。 (4)分层。分层是指将一个总体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过程,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为货币金额)的抽样单元组成。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

习题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第一章审计概述 注意:习题系从网络上收集整理得到,在使用时请注意甄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错漏。如有疑问,请及时与老师沟通。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对甲公司应收账款审计时,注册会计师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其中可靠性最强的通常就是( )。 A、甲公司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 B、注册会计师向购货方函证的回函 C、甲公司产品销售的出库凭证 D、甲公司管理层提供的声明书 2、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就是( )。 A、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目标与对象不同 B、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标准一致 C、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均就是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利手段 D、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取证权限不同 3、下列有关审计要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 )。 A、注册会计师为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之一 B、管理层也可能成为审计报告的预期使用者,但不就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C、审计证据包括支持与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但不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D、审计报告为审计要素之一 4、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 )。 A、审计的最终产品就是审计报告 B、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比财务报表审阅业务所需证据数量多 C、如果某项业务的预期使用者仅包括责任方,则该项业务可以作为审计业务承接 D、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5、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 A、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就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这样的意见普遍适用于所有财务报表审计 B、恰当的审计意见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效果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 C、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D、审计的基础就是独立性与专业性 6、关于财务报表审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 A、审计的用户就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 B、审计的目的就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 C、审计的基础就是独立性与专业性 D、审计应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重要舞弊 7、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执行的鉴证业务的就是( ) A、税务代理 B、审阅 C、财务信息商定程序

第一章 审计概述-具体审计目标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审计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知识点:具体审计目标 ● 详细描述: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发生: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发生的所有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准确性:由准确性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截止: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分类: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的分类。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存在:由存在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确实存在。 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所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权利和义务:由权利和义务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 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分类和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例题: 1.下列各项中,与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是()。 A.完整性 B.计价和分摊 C.权利和义务

D.存在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认定的类别,选项B、C、D均仅属于“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选项A的完整性认定既属于“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也属于“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2.下列各项中,既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也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是()。 A.准确性 B.发生 C.截止 D.完整性 正确答案:D 解析:选项D正确。根据认定的类别,选项A、B、C均仅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选项D既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也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 3.下列各项中,仅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是()。 A.计价和分摊 B.发生 C.截止 D.完整性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认定的类别,选项B、C仅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选项D既与“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也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选项A仅与资产负债表的事项相关。 4.如果注册会计师证实被审计单位将当年12月31日已经发生的一笔赊销收入记入次年的1月3日营业收入明细账中的事实。则此种情形对于当年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的()认定存在重大错报。 A.列报和披露 B.发生 C.准确性 D.截止

2021版审计科计算机审计工作总结

2021版审计科计算机审计工作 总结 Summary of computer audit in audit department ( 个人总结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总结/工作汇报/年终总结/全文可改

2021版审计科计算机审计工作总结 一、提高了审计的工作效率 **市审计局经济责任科对某局局长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拷贝来该局及所属单位**年至**年五年的备份电子数据,每年各一套,数据共七万余条。针对庞大的数据库,通过ao系统,采集和数据转换,利用sql语句进行查询,对各种审计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和计算,解脱审计人员繁杂的手工劳动,提前二十天完成了审计任务。通过使用ao实施该项目,不仅使我们审计小组人员缩短了现场审计时间,提高了审计效率,而且都熟练掌握了ao软件的业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审计底稿编写等功能。 二、实现了审计方法的转变 以往的审计,主要是采用手工审计的方式,计算机的应用也只是停留在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等方面。这次审计,我们尝试了从单

一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与手工审计结合的模式过渡,从审计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数据准备和基础数据核实等方面,我们完全是运用计算机完成的,没有使用手工账簿,另外,审计中的很多问题也是通过运用计算机进行了数据的查询、筛选、汇总后再进行手工核实。一些问题通过手工发现了线索后,又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全面查询,将同类问题全部查找出来的。由传统的账薄式审计向数据式审计转变。 三、降低了审计的风险 传统手工审计条件下,审计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常采用抽样审计方法,而抽样审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计算机辅助审计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这次利用计算机不仅使抽样技术更科学,还能对某些重要项目进行详细审计,这就在大大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审计风险。 四、扩展了审计的范围 手工审计条件下,面对大量的业务只能进行抽查,容易挂一漏万,而计算机审计可将手工无从查找的问题从众多的数据中很方便、

审计抽样3个案例题目

?案例(2006综合题24分) 公开发行A股的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系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 200 000元。X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告于2006年2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并于同日报送证券交易所。X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二:审计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时,为了确定X公司销售业务是否真实、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和B注册会计师拟从X公司2005年开具的销售发票的存根中选取若干张,核对销售合同和发运单,并检查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X公司2005年共开具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4000张,销售发票号码为第2001号至第6000号,A和B注册会计师计划从中选取10张销售发票样本。随机数表(部分)列示如下: 要求: (1)针对资料二,假定A和B注册会计师以随机数表所列数字的后4位数与销售发票号码一一对应,确定第(2)列第(4)行为起点,选号路线为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请代A 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多少? 如果上述10笔销售业务的账面价值为1 000 000元,审计后认定的价值为1 000 300元,假定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账面价值为180 000 000元,并假定误差与账面价值不成比例关系,请运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实际价值(要求列示计算过程)。 【答案】 ?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3093、2905、4342、5595、2527、 5463、3661、3342、2011、5313。 ?样本平均错报=(1 000 300-1 000 000)/10 =30(元) ?估计的总体错报=30×4 000=120 000(元) ?估计的账面金额=180 000 000+120 000 =180 120 000(元) 【案例2】Y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3月20日,北京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完成了对Y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的外勤审计工作。假

第九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一、审计抽样的性质和目的 审计准则定义审计抽样(auditing sampling)为:对某个帐户余额或某类交易里的部分项目所运用的审计程序,以便评价该帐户余额或该类交易的某些特性。 审计抽样对两种审计测试即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它并不适用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比如,审计抽样可在核证、函证和追查中广泛运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程序。 二、不确定性与审计抽样 美国《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外勤工作准则”第二条和第三条都包括了不确定因素。比如,审计人员对控制风险的评价,将影响所要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有关证据事项的准则,也只要求审计人员对发表的意见具有合理的基础。 从审计人员立场看,如果对资料进行90%的审查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比因只审查部分样本而可能发表错误意见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还要大,那么就可以考虑接受某些不确定性。在实务中,情况也往往如此,所以抽样技术被审计人员广泛应用。 我们知道,审计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合起来称作审计风险,而审计抽样只与其中的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在前几章已说明,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不能防止或发现财务报表认定中重要错报的风险,检查风险则是审计人员不能查出重要错报的风险。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为审计人员提供直接与评价控制风险有关的信息;在实质性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帮助审计人员量化审计检查风险。 审计人员在运用抽样技术实现外勤工作审计准则的要求时,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可能造成不确定性,其中一个方面的因素直接与抽样相关,而另一个方面的因素却与抽样无关。我们将第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抽样风险,将第二个方面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非抽样风险。 下面分别说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一)抽样风险 审计人员适当选取的样本可能并不代表总体,因此,他根据样本对有关内部控制或交易和余额的细节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与审查整个总体所得出的结论不同。抽样风险(sampling risk)就同这种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可能性有关。在执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可能发生以下种类的抽样风险。 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有两种: (1)控制风险估计过低风险(risk of assessing control risk too low) 是指在控制结构政策和程序实际执行效果不支持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而样本估计控制风险却支持计划估计水平的风险。这种风险也称为“信赖过度风险”(risk of overreliance,或译“信赖过度风险”)。 (2)控制风险估计过高风险(risk of assessing control risk too high) 与“控制风险估计过低风险”相反,是指在控制的实际执行效果支持控制风险的计划估

审计(2016) 第1章 审计概述 课后作业

审计(2016) 第一章审计概述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针对财务报表审计与审阅业务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 B.审计业务相对于审阅业务而言,其对获取证据的数量和质量更为严格 C.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 D.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较之经审阅的财务报表更为可信 2. 当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不能获取合理保证,并且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保留意见也不足以实现向预期使用者报告的目的,则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 A.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B.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C.终止审计业务 D.解除业务约定 3. A注册会计师属于参与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助理人员,A注册会计师对审阅业务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A.属于无保证程度的鉴证业务 B.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C.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D.属于相关服务业务 4. 以下针对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说法中,恰当的是()。 A.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是合理保证的业务 B.财务报表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C.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低于审阅业务的保证水平 D.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检查风险比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检查风险低 5. 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三方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当尽可能地明确为所有的预期使用者 B.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C.如果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 D.财务报表审计可以减轻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6. 在确定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时,下列有关责任方的说法中,注册会计师认为错误的是()。 A.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B.责任方可能是审计业务的委托人,也可能不是委托人 C.责任方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但在某些被审计单位,可能包括部分或全部的治理层 D.责任方应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绝大多数责任 7.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对象信息为()。 A.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B. 财务报表 C. 企业的运营情况 D. 企业的内部控制

审计抽样及答案详解备课讲稿

审计抽样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效果的抽样风险是()。 A .误受风险 B .误拒风险 C .信赖不足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 2. 注册会计师由于专业判断的失误造成审计结论与客户的客观事实不符,这种可能性属于( )。 A .非抽样风险B.抽样风险C .误拒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 3. 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时可能使用三种目的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审计程序中通常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是()。A. 当控制的运行未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B. 实质性分析程序 C. 风险评估程序 D. 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 4. 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 抽样风险就会存在,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抽样中需要控制抽样风险的唯一途径是()。 A .减少样本规模B.不选择统计抽样,而是选择非统计抽样 C .控制样本规模 D .提高审计风险 5.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在控制测试中主要指( ),它与样本规模成反比。 A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B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C .可接受的信赖不足风险 D .重大错报风险 6. 注册会计师张怡在审查华西公司的购货及付款业务时, 怀疑华西公司的有关职员伪造请购单、验收报告及进货发票, 以达到虚构进货交易而支付现金的目的。为确定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张怡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应当采用( )。 A .均值估计抽样B.停一走抽样C.发现抽样D.固定样本量抽样 7. 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l 000、账面金额为1 000 000元的存货项目中选择了300个项目作为样本。在确定了正确的采购价格并重新计算了价格与数量的乘积之后, 注册会计师将300个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后除以300, 确定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为970元。那么, 推断的总体错报就是()元。 A . 970 B. 970 000C. 30 000 D. 291 000

《审计学》教学大纲(1)

《审计学》 课程大纲 适用专业:会计学 编制单位:会计学教研室 编制日期:2015年03月06日 经济管理系制 《审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定位 审计学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为会计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面向会计学院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以及财政金融专业开设。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工作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把握审计与会计以及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关系;以及如何应付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审计》课程的复习与应试等。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动因的不同观点 1、审计起源于会计 2、审计起源于财政监督的需要; 3、审计起源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二、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与条件 1、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前提; 2、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3、审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三、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3、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及本质 二、审计的本质 1、独立性 2、 第三节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2、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1、经济监督 2 3 三、审计的作用 1、制约性作用 2 3、证明性作用 第二章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形式

计算机审计基础知识

讲课目录 讲课目录(01为了中国内部审计的新辉煌.doc) 开场白(02文盲新定义.doc) 第一讲计算机审计的进展动力 (一) 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03-1计算机审计的进展动力.doc) (二) 内部审计的定位调整(03-2计算机审计的进展动力.doc) (三) 改日审计师的素养要求(03-3计算机审计的进展动力.doc) (四) 审计学科的进展必定(03-4计算机审计的进展动力.doc) 第二讲计算机审计的要紧内容与差不多方法 (一) 会计信息系统的演变(04-1计算机审计的要紧内容与方法.doc) (二) 计算机审计的要紧内容(04-2计算机审计的要紧内容与方法.doc) (三) 计算机审计的差不多方法04-3计算机审计的要紧内容与方法.doc)

第三讲计算机审计的操作流程 (一) 会计电子数据的猎取(05-1计算机审计的操作流程.doc) (二) 计算机审计的作业流程(05-2计算机审计的操作流程.doc) (三) 《审易软件V2.0》的操作流程(05-3计算机审计的操作流程.doc) 第四讲计算机审计的法律依据 计算机审计的法律依据(06计算机审计的法律依据.doc)第五讲计算机审计的进展趋势 (一) 计算机审计的作用(07-1计算机审计的进展趋势.doc) (二) 计算机审计软件的概况07-2计算机审计的进展趋势.doc (三) 计算机审计的进展趋势(07-3计算机审计的进展趋势.doc) (四) 计算机审计理论的孕育(07-4计算机审计的进展趋势.doc)

一)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审计的要紧内容与差不多方法 三)计算机审计的操作流程 四)计算机审计的相应法规 为了中国内部审计的新辉煌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北京中审华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审计抽样3个案例

案例(2006综合题24分) 公开发行A股的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系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 200 000元。X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告于2006年2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并于同日报送证券交易所。X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二:审计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时,为了确定X公司销售业务是否真实、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和B注册会计师拟从X公司2005年开具的销售发票的存根中选取若干张,核对销售合同和发运单,并检查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X公司2005年共开具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4000张,销售发票号码为第2001号至第6000号,A和B注册会计师计划从中选取10张销售发票样本。随机数表(部分)列示如下: 要求: (1)针对资料二,假定A和B注册会计师以随机数表所列数字的后4位数与销售发票号码一一对应,确定第(2)列第(4)行为起点,选号路线为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请代A 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多少? 如果上述10笔销售业务的账面价值为1 000 000元,审计后认定的价值为1 000 300元,假定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账面价值为180 000 000元,并假定误差与账面价值不成比例关系,请运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实际价值(要求列示计算过程)。 【答案】 ?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3093、2905、4342、5595、2527、 5463、3661、3342、2011、5313。 ?样本平均错报=(1 000 300-1 000 000)/10 =30(元) ?估计的总体错报=30×4 000=120 000(元) ?估计的账面金额=180 000 000+120 000 =180 120 000(元) 【案例2】Y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3月20日,北京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完成了对Y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的外勤审计工作。假定Y公司2004年度财务报告于2005年3月27日经董事会批准和管理当局签署,于同日报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第1章审计概述 考情分析 一、历年考情概况 二、本章属于审计的基本理论部分的内容,也属于考试的必考内容,但一般不会直接以本章内容单独作为简答,而往往和风险评估、风险应对、财务报表项目审计相结合,考查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的关系、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等。这些内容在选择题中也常见。 三、学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针对本章内容,要求与“审计测试流程”、“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结合进行学习,同时关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准则问题解答第1号一一职业怀疑》,根据老师讲解以及历年真题掌握做题规律。 四、2014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为新增章节,融合了2013年教材第五章的内容和第六章审计风险的相关内容,并增加了审计的性质、审计要素,增加了问题解答1号的相关内容。 重点、难点讲解及典型例题 一、审计的性质 例题: 关于财务报表审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 B、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 C、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 D、审计应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重要舞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审计的性质。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只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由于错误和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而不能保证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重要舞弊。 二、审计要素 审计要素包括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鉴证对象)、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其中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三、审计目标 (一)审计的总体目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其总体目标: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为实现上述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首先必须取得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表,也就意味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作出了认定。然后注册会计师针对报表的每一项目确定具体的审计目标,根据审计目标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得出审计结论。最后注册会计师将各报表项目的审计结论汇总分析,形成对财务报表的整体审计意见(合法性和公

审计案例分析-完整版

二、审计目标与管理当局认定 1.报表审计目标:对财务报表整体就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得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就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得财务报告编制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与治理层沟通2、认定与目标联系 管理当局认定就是指管理当局在财务报表中做出得明确或隐含得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得不同类型得潜在错报联系,由于注册会计师得主要责任就是确定管理当局得认定就是否恰当,因此审计具体目标沿袭了管理当局认定得主要内容并与管理当局认定得紧密相连 3、具体审计目标对应得当局认定 “存在果发生”认定–报表金额确实存在或已记录得业务就是真实得 “完整性"认定–已经存在得金额或者已经发生!交易已经被记录 “计价或分摊”认定–会计要素已恰当得金额记录于报表忠,与之相关得计价或分摊已经恰当记录,已经记录得交易金额正确 “权利与义务认定–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 “列报"认定–被审计单位资产或负债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得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三、审计抽样方法得应用 1、以每个随机数得前四位为标准,并以第1行第一列数字为起点,为3290 3687 7041;使用后四位则就是? 2、数字:632652672 系统选样法对总体要求 要求总体得特性随意分布在总体内,否则样本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四:审阅法审阅明细账 1、含义:审阅法就是指通过对会凭,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书面资料仔细观察与阅读来查账证据得查账技术方法 2、要点:异常金额判断,反映经济活动真实程度,会计账户核算内容与对应关系正确性,时间上判断,要素就是否齐全 3、对账簿得审阅:就是否合规;总账,明细账,账簿凭证就是否相符;期初余额,借贷方向,合计数就是否准确;摘要对照金额栏数额审阅 五:销售与收款循环关键控制及控制测试 1、目标:销货有关权利以记录至应收账款;销货交易均记录于适用当期;退回折让折扣真实发生,均记录;计提坏账准备与核销坏账;收款真实发生;准确记录收款;记录于当期;监督账款及时收回;顾客档案变更真实 2、关键控制:以经审核得发运凭证,订单为依据记账;赊购经过批准;销售发票事先编好并记账;每月向顾客对账;销售价格付款条件经授权批准;采用适当科目表 3、内控与控制测试: 内控就是被审计单位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保护资产完整,防止错误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实施得政策与程序 注会对单位内控了解,确定执行就是否有效,即控制测试,再评价,确定控制风险水平 4、实质性测试:为会计报表每项认定公允性提供证据,披露交易过程中得错报漏报

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抽样的运用

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抽样的运用 前言:本文根据CPA考试《审计》科目中的审计抽样原理,结合我2010-2012年期间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经历,对内部审计工作中怎样合理运用审计抽样的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进行了初步思考。 一、审计抽样原理 (一)概念 1、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审计人员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审计抽样方法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指审计人员运用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样本数量与分布,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审计,并对所抽取的样本结果进行统计评价,最后以样本的审计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非统计抽样,指审计人员依据专业判断和审计经验有目的地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非统计抽样如果设计得当,同样可以得到统计抽样一样效果。 2、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 论的风险。 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反方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无论是在控制测试中,还是在细节测试中,审计人员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二)审计抽样三个阶段 审计抽样适用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审计人员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验证与某一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细节测试,审计人员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或对某些金额作出独立估计(如固定资产的价值)。审计人员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方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样本设计阶段 (1)确定测试目标。控制测试的目标是获取关于某项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细节测试的目标是确定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金额是否正确,以获取与存在的错报有关的证据。

关于计算机审计概论

计算机审计概论 1.两个方面的原因促进计算机审计的产生 (1)审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 (2)对电子数据处理的不断深入 2.中国计算机审计的发展 (1)报表检查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计算机主要应用于人民银行合同联行队长和专业统计工作,在这个阶段的稽查基本是由计算机应用的业务部门和科技部门负责,主要对象是数据正确性,报表平衡关系,是否及时上报,设备安全和程序安全。 (2)程序功能审计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计算机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各个领域,这些应用领域都是各行业业务工作的重要领域,直接关系着各个行业资金的运营,期间出现了一些地方利用计算犯罪的案例,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审计应运而生,设置计算机审计机构,开始培训专业人员学习计算机知识。 (3)全面网络审计阶段: 进入21世纪,计算机审计工作在各个行业已经得到了普遍的重视,范围也涉及打各行业各个领域,随着计算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涉及工作越来越跟不上各个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行业单位的审计部门开始配备自己的计算机审计人员,现在计算机审计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审工程:总体目标是:用若干年时间,建成对依法接受审计监督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有效审计监督的信息化系统。逐步实现审计监督的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增强审计机关在计算机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揭露腐败、打击犯罪的能力,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洁高效政府的建设,更好地履行审计法定监督职责。 3.计算机审计包括两方面内容 (1)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进行审计,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与处理结果进行审 计。 (2)审计人员利用计算辅助审计。将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各种手段引入审计工作,建立审计 信息系统,实现审计办公自动化。

审计案例心得体会

审计案例心得体会 篇一:审计案例分析学习心得 《审计案例分析》课程学习总结 (08会本6班卢丽芬28号) 一开始学习审计时,感到很疑惑会计中已经有那么课程了,且审计很多东西都是建立在会计的基础之上的,既然如此那又为什么要单独设审计案例分析这一门课程呢?但经过一番学习才渐渐了解审计案例这一门独立课程设立的必要性,在此我谈谈对审计以及审计案例分析课程的体会总结. 审计与会计的区別及其两者联系: 审计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和人员,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检查、评价、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审计本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这一表述既符合审计产生的目的,也符合我国宪法关于建立国家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的规定精神。审计和会计的区别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产生的前提不同。会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适应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审

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即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 2、两者性质不同。会计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生产经营或管理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审计则处于具体的经营管理之外,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具有外在性和独立性。 3、两者对象不同。会计的对象主要是资金运动过程,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4、是方法程序不同。 (1)会计方法体系由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三部分组成,包括了记账、算账、报账、用账、查账等内容,其中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方法,其目的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必须的资料和信息。 (2)审计方法体系由规划方法、实施方法、管理方法等组成,而实施方法主要是为了确定审计事项、收集审计证据、对照标准评价,提出审计报告与决定,使用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审计调查法、审计分析法、审计抽样法等,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