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式烤房散叶烘烤技术规程

安顺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综合管理体系文件

安顺市密集式烤房散叶烘烤技术规程

文件编号:ASYC/ZH-QJ-SS-03

版本:B/0

受控标识:

控制文件

编制:基础设施办公室审核:韩孝六批准:朱峻2010年10月15日发布 2010年10月15日实施

1.0 目的

为加强全市烤烟烘烤技术,提高烘烤质量,降低烘烤成本成本,特制定本技术规程。

2.0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密集式烤房散叶烘烤。

3.0引用标准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烤房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和密集烤房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版的通知》国烟办综[2009]418号

《贵州省密集式烤房烘烤技术规程》

4.术语

4.1 鲜烟叶的成熟度

鲜烟叶的成熟度是指田间鲜烟叶的成熟程度。成熟度可划分为未熟、尚熟、成熟、完熟、过熟、假熟六个成熟度指标。

4.1.1未熟叶面呈绿色,烟叶生长发育未完成,干物质积累尚不充分。

4.1.2尚熟烟叶基本完成了生长发育过程,已部分具备较多可辩别的成熟特征。

4.1.3成熟烟叶生长发育和干物质转化适当,具备明显可辩认的成熟特征。

4.1.4完熟营养充足、发育良好的上部叶在达到成熟之后进一步进行内部物质转化,叶面有较多“老年斑”,同时伴随赤星病等斑块。

4.1.5过熟烟叶生长发育超过成熟的要求,干物质过多的转化消耗。

4.1.6假熟由于各种因素(营养不良、光照不足、天气严重干旱或渍涝)影响,使烟叶在没有真正达到成熟之前就表现出外观上的黄化。

4.2密集式散叶堆积烤房

密集烘烤加工烟叶的专用设备,由装烟室和加热室构成,主要设备包括供热设备、通风排湿设备、温湿度控制设备。基本特征是装烟密度为普通烤房的2倍以上,强制通风,热风循环,温湿度自动控制。

4.2.1装烟室

挂(放)置烟叶的空间,设有装烟架等装置。与加热室相连接的墙体称为隔热墙,开设装烟室门的墙体称为端墙,在隔热墙上部和下部开设通风口与加热室连通。

4.2.2装烟架

指装烟室内用于支撑散叶装烟盘的固定支架,中间支架采用直木(100mm方木)或角铁材料(50mmx50mmx50mm)制作,要求牢固安全,墙体支架用砖砌成凸出墙体60mm。

4.2.3装烟室门

在端墙上装设装烟室门,门的厚度≥50mm,采用彩钢复合保温板门,彩钢板厚度≥0.375mm,聚苯乙烯内衬密度≥13kg/m3。采用两扇对开大门,保证装烟室全开,适应各种装烟方式(如装烟车方便推进推出)。

4.2.4加热室

安装供热设备、产生热空气的空间,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循环风机。循环风机运行时,通过装烟室隔热墙上开设的通风口,向装烟室输送热空气。与装烟室隔热墙平行的加热室墙体称为前墙;面向前墙时,左手边的墙体称为左侧墙,右手边的墙体称为右侧墙。

4.2.5供热设备

热空气发生装置,包括炉体和换热器,按烟叶烘烤工艺要求加热空气。

4.2.6通风排湿设备

保持空气在加热室和装烟室循环流动和实现烤房内外空气交换、维持装烟室内烘烤工艺要求湿度的装置。包括循环风机、冷风进风门、百叶窗等排湿执行器。

4.2.7温湿度控制设备

用于监测、显示和调控烟叶烘烤过程工艺条件的专用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控制主机和执行器。通过对供热和通风排湿的调控,实现烘烤自动控制。

4.2.8散叶装烟盘

用20mm本方或细园竹(条)按20mm等距制成,长1320mm、宽600mm。

5.0、升温方式

5.1、采用阶梯式升温方式,分为升温阶段和稳温阶段。温湿度由自动控制仪控制,结合不同烟叶的特性进行烘烤。

6.0、烟叶烘烤过程中烟叶外观变化

烟叶外观变化可分为:叶片发软、轻微倒伏、倒伏、全黄、塌架、叶尖干燥、干叶、主脉收缩、主筋变褐、干筋。

7.0、烟叶采收

应采同品种、同部位、成熟度一致的烟叶,采收时间要在一天之内完成。

8.0、装炕方法

8.1、叶柄向下,叶尖向上,将烟叶均匀堆放在烟架上,烟叶统一朝热风室方向倾斜。

8.2、烟叶统一朝热风室方向倾斜。同炕烟叶要求同品种、同部位、同层同质,成熟度一致。烟叶成熟度略高、烟叶变黄速度快的烟叶以及过熟叶、轻度病叶装在底层;成熟度适中的烟叶装在中层;成熟度略欠、变黄速度慢的烟叶装在上层。

8.3装烟要均匀,同层烟叶稀密必须一致,以自然堆紧为宜(每平方米装烟约50-60㎏),上部烟叶可稍微挤压,以增加装烟量。如装烟不均匀,烟叶发软后倒伏方向不一致,热气流对烟层的分布不匀,造成烟叶蒸片、腐烂,甚至无法烤干烟叶。

8.4每层烟叶与墙面、装烟门、观察窗结合处要求一定密封。如不密封,热气流将从漏风处流失,热气流无法通过烟层,导致整炕烟叶烤坏。

8.5采收烘烤的烟叶必须与烤房容量相配套,如烟叶装炕数量不足,不足的部份一定要烟叶采满装足;装炕剩余的烟叶也不能强行装入烤房,只能用其它烤房烘烤,否则会影响全炕烟叶的烘烤质量,甚至会烤坏烟。

9.0、烤前准备

9.1烤房安装完成后,烧小火至大火2一3天,排出烤房内的湿气。

9.2检查房体、门、窗是否漏气,供热设备是否漏烟,风机、自控仪、温湿度控制热行器是否正常工作。

9.3烤房性能测定: 测定烤房供热能力、升温速度和平面温度。

9.4配置与烤房电机功率匹配的备用发电机。

9.5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在第一层(两组温湿度传感器的一组安在第一层,为主温湿度传感器;另一组安在第四层, 为辅助温湿度传感器)。

10.0、烟叶烘烤过程控制

9.1变黄阶段:

目标:叶片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发软.

风机操作:风机低速运行.

烘烤时间:下部叶45一50小时, 中、上部叶50一65小时。

烧火操作:在干球温度30℃一35℃阶段烧小火; 干球温度35℃一43℃阶段根据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要求灵活掌握调控火力的大小

操作方法:

1. 点火前,关闲门窗、进风门和排湿口,打开风机(低速)内循环。

2. 点火后,将烤房干球温度从30℃以每小时升温0.5℃的速度升到35℃,控制湿球温度在30一34℃,保持温湿度至第一层烟叶的叶尖部变黄约10㎝左右,叶片开始发软,轻微倒伏。

3. 然后把湿球温度控制在33一36℃.干球温度以每1小时升温0.5℃的速度升到38℃,稳温并延长时间,要求第一层烟叶80%变黄达黄片青筋,叶片发软倒伏。

4. 然后把湿球温度控制在33一34℃,干球温度以2一3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到42℃。并根据烟叶的变化情况延长时间至第一层烟叶烟尖开始勾尖,二层烟叶8一9层黄、变软塌架后转入定色阶段。

注意事项:

1 .点火后,开启循环风机(注:变黄期开启低速风机,定色期42℃后开启高速风机,干筋期60℃后可开低速风机)。

2. 干球温度在38℃时,第一层烟叶80%变黄达黄片青筋,并进行少量排湿,使烟叶发软倒伏,防止硬变黄。

3、干球温度在42℃时,第一层烟叶必须达到以上要求;如烟叶在变黄阶段变黄不够,要适当延长时间(特别是上部烟叶要适当延长),否则急于升温转火会烤成青黄烟;如烟叶变黄过度,升温转火不及时,会导致褐片或挂灰。

4、经常检查装烟门与烟层之间是否密封,控制仪表的湿球温度显示是否正常。

9.2 定色阶段:

目标:加强排湿,及时干燥定色。

风机操作:风机高速运行.

烘烤时间:下部叶40一50小时, 中、上部叶50一60小时。

烧火操作:根据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要求灵活掌握调控火力的大小

操作方法:

1、控制湿球温度在33℃,将干球温度从42℃以每3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到48℃,稳火10-15小时左右,第一层和第二层烟叶达到主脉发软变白,第二层烟叶叶片开始干燥。

2、控制湿球温度在33-34℃,再以2-3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到54℃时,并延长时间至全炕烟叶叶片全部干燥转入干筋阶段。

注意事项:

1、在定色过程中,要稳定加大烧火,逐渐加强排湿。如升温过快容易形成蒸片,降温会导致挂灰、倒汗烟叶。

2、第四层烟叶叶片未干燥时,干球温度不能超过54℃,湿球温度不能超过34℃。

3、经常检查装烟门与烟层之间是否密封,控制仪表的湿球温度显示是否正常。

4、定色阶段,湿球温度偏高,说明烤房排湿困难,应堵住烤房回风口的二分一或三分一(用砖块或木板),以增大排湿量。

9.3干筋阶段

目标:主筋干燥,防止烤红。

风机操作:风机低速运行.

烘烤时间:根据烟叶主筋干燥程度而定。

烧火操作:根据干、湿球温度的要求调控火力大小。

操作方法:湿球温度控制在35-38℃,将干球温度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从54℃升到68℃,逐渐关小进风口。稳温直至烟叶主筋干燥为止。

注意事项:

1. 该阶段不能降温,否则会导致未烤干烟叶主脉中的水分渗透到已经烤干的支脉和叶片上,形成洇筋或洇片。

2.干球温度不能超69℃,湿球不能超过39℃,防止烤红烟叶。

3. 经常检查装烟门与烟层之间是否密封,自控仪表的温湿球度

显示是否正常。

10.0、下部叶烘烤操作技术

下部叶特点:含水量较高,叶片较薄,变黄速度较快。

采收成熟度:尚熟至成熟。

烘烤要点:变黄阶段:点火后,将干球温度升至30-35℃,湿球温度控制在32-33℃,稳温烘烤至叶尖发软、开始变黄。之后,干球温度升至38℃,湿球控制35-36℃,稳温烘烤至烟叶变黄达7-8成黄。控制干球温度40-42℃、湿球温度33-34℃,当烟叶变化达到黄片青筋时转入正常烘烤。

11.0、上部烟叶烘烤操作技术

上部烟叶的特点:含水量较少,叶片较厚,变黄速度较慢。

采收成熟度:成熟采收,在采收前一天向烟地灌溉补水或叶面喷施增水,带露采收,编烟及装烟密度适当加大。

烘烤要点:点火后,干球温度升至33-35℃,湿球温度32-34℃,稳温至烟叶叶尖发软、开始变黄。之后,干球温度升至38℃左右,湿球温度36℃左右,稳温至烟叶黄片青筋。控制干球温度40-4℃2,湿球温度33-34℃左右,适量排湿,使叶片达到主脉发软、支脉变黄后转入正常烘烤。

12.0、不同素质烟叶烘烤的主要技术指标调整原则

13.0、烤坏烟预防及解决措施

13.1 青烟

13.1.1 现象:烤青、青筋。

13.1.2. 原因:采生;变黄阶段起火温度过高,失水过快,变黄不充分;定色阶段升温过快,排湿过度。

13.1.3 主要措施: 成熟采收;适温变黄,注意控湿,确保变黄充足;定色阶段稳升温,防止排湿过快。

13.2 蒸片

13.2.1 现象:透明褐片、烫伤花片。

13.2.2 原因: 装烟过密;变黄阶段失水不足;定色阶段高温高湿。

13.2.3 主要措施: 装烟适度;变黄阶段适度脱水凋萎,变黄后期先排湿后升温定色; 定色阶段升温排湿协调,防止高温高湿。

13.3 挂灰

13.3.1 现象:烟叶色暗,叶片正面有浅灰色斑快或灰状物。

13.3.2 原因:采收过熟;变黄阶段温度过低,时间过长,养分消耗过度;定色阶段升温过急或大幅降温。

13 .3.3 主要措施:成熟采收,上部4一6叶集中采收;适温阶段变黄,适度脱水,防止养分消耗过度;定色阶段稳升温,不掉温。13.4褐片

13.4.1 现象: 烟叶局部或全部呈褐色。

13.4.2 原因: 营养失调;身份过薄或过厚;采收过熟;装烟过密;变黄时间过长;干燥不及时;高温高湿。

13.4.3 主要措施: 平衡营养;适熟采收;装烟适量;变黄后期适量排湿,及时转入定色阶段,稳速升温,不掉温。

13.5 腐烂

13.5.1 现象: 腐烂变褐。

13.5.2 原因: 烤房病害; 烟叶水分过大;装烟过密或不匀;变黄阶段通风排湿不畅,形成了容易发病的温湿度条件。

13.5.3 主要措施: 搞好田间和烤房卫生;尽量不采雨淋烟,控制鲜烟叶水分和烤房内湿度; 装烟均匀,避免过密;变黄初期先拿水、后拿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