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树脂

氨基树脂

氨基树脂是有三聚氰胺和甲醛反应再醚化而成的。最常见的水溶性氨基树脂是由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其甲基含量大于5(理论为6)。他能溶于丁醇和水的混合物,但本身很少单独使用,若与醇树脂混用,可以制备高光泽、耐水、耐热、耐化学品的涂料。在电泳涂料中使用,可提高漆膜的固化速度,烘烤温度可由原来160~170℃降至120~140℃;还可以与其他水溶性树脂,如环氧树脂、聚酯等混用。六甲氧甲基三聚氰胺(HMMM)为完全水溶,具有最低羟甲基含量,在水性漆中相当稳定,其结构示意如下。如果将部分甲氧基以丁氧基取代的氨基树脂课获得稳定的且涂膜柔韧性更好的水性树脂。

为了改善氨基树脂游离甲醛含量高、储存稳定性较差和使用较麻烦等缺点,可对氨基树脂进行改性。用硫氢化钠改性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可在较高的pH值下固化;用氨基磺酸盐改性的氨基树脂,可以在酸性、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固化;用乙二胺或三乙醇胺改性的氨基树脂具有阳离子性。但氨基树脂通常应避开具有自缩合的亚氨基含量高的类型以及羟甲基含量高的类型,这两种类型水溶性虽然很好,但涂膜的耐水性能较差,因此水溶性好并非其唯一的选择。

氨基树脂

氨基树脂 氨基树脂由含有氨基的化合物与甲醛经缩聚而成的树脂的总称,重要的树脂有脲醛树脂(UF)、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和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等。 简介 结构式 【中文名称】氨基树脂 【结构式】 【用途】 用于制涂料、胶粘剂、塑料或鞣料,并用于织物、纸张的防缩防皱处理等。 【其他】 由含有氨基的化合物与甲醛经缩聚而成的树脂的总称。重要的树脂有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苯胺甲醛树脂等。一般可制成水溶液或乙醇溶液,也可干燥成粉末固体。大多硬而脆,使用时需加填料。 涂料用氨基树脂是一种多官能团的化合物,以含有(-NH2)官能团的化合物与醛类(主要为甲醛)加成缩合,然后生成的羟甲基(-CH20H)与脂肪族一元醇部分醚化或全部醚化二得到的产物。根据采用的氨基化合物的不同可分为四类: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代三聚氰胺树脂、共聚树脂。 若作为漆膜若单独用氨基树脂,制得漆膜太硬,而且发脆,对底材附着力差,所以通常和能与氨基树脂相容,并且通过加热可交联的其它类型树脂合用,他可作为油改性醇酸树脂、饱和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环氧酯等的交联剂,这样的匹配,通过加热能够得到三维网状结构的有强韧性的漆膜,根据所使用的氨基树脂和匹配的其它树脂的变化,得到的漆膜也各有特色。 用氨基树脂作交联剂的漆膜具有优良的光泽、保色性、硬度、耐药品性、耐水及耐侯性等,因此,以氨基树脂作交联剂的涂料广泛地应用与汽车、工农业机械、刚制家具、家用电器和金属预涂等工业涂料。氨基树脂在酸催化剂存在时,可在底温烘烤或在室温固化,这种性能可用于反应性的二液型木材涂装和汽车修补用涂料。

UF在造纸中的应用 作为纸张湿强剂 纤维是亲水性的,一般纸张被水湿透后,纤维发生膨胀,纤维之间键力减弱,从而失去其大部分强度,余下部分强度通常称为湿强度。一般来说,湿强度大于15%的纸就成为湿强纸。由于脲醛树脂为非离子性,故不能被带阴性电荷的纸纤维较好的吸附,因此,用作纸张湿强剂时不能直接在浆内添加,而只能用浸渍法(如表面涂布)。 脲醛树脂作为纸张湿强剂,其树脂间的化学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包裹在纤维周围,这种化学交联不会被水解,从而阻止了纸中的半纤维素的吸水膨胀,减少了纸张在润湿条件下的强度下降,像一个网子一样,束缚了纤维的润涨,从而保持了纸张的湿强度。 传统的脲醛树脂(UF)由于有游离甲醛危害,国外已禁用,而不含甲醛的湿强剂成本比较高,因此人们开始对改性脲醛树脂进行研究。以乙二醛部分或全部代替甲醛合成脲醛树脂的合成条件以及产物对纸张的湿强效 果,结果表明产物无污染、稳定性能好、增强效果明显。 作为涂布交联剂 交联剂也可称为硬化剂,由于某些涂布纸需经湿压光、胶版印刷、放置室外等与水接触的情况,因此涂布干燥后必须具有抗湿性。通常合成聚合物胶乳具有良好的抗水性,但淀粉、聚乙烯醇、蛋白质、海藻酸钠等天然涂布粘合剂和表面施胶剂的抗水性很差,需要使用交联剂以增强涂布纸张耐湿摩擦能力,特别对于胶版印刷,耐湿摩擦是很重要的指标。 王蕾,苗宗成等人采用苯酚改性脲醛树脂(PUF),它克服了脲醛树脂(UF)耐水、耐热、耐老化性能差及使用过程中释放甲醛、贮存期短等缺点。并对苯酚改性脲醛树脂涂布纸抗水性进行了测试,得出其在造纸抗水剂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为胶体絮凝剂 阳离子型改性脲醛树脂季铵盐(MU-FRQA)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絮凝剂,水溶性较好,生产成本低,对阴离子性胶体的絮凝效果好。龚福忠等人以尿素、甲醛、环氧氯丙烷、三甲胺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阳离子脲醛树脂季铵盐,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该合成产物的表面活性,用胶体化学方法研究了加入阳离子型改性脲醛树脂季铵盐后黏土悬浮分散体系的电动电位和等电点以及絮凝体粒径大小变化,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作为造纸胶粘剂

吡啶

吡啶 汉语拼音:bǐdìng 英文名称:pyridine 中文名称2:氮(杂)苯 CAS No.:110-86-1 分子式:C5H5N 分子量:79.10 吡啶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可以看做苯分子中的一个(CH)被N取代的化合物,故又称氮苯。 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于骨焦油、煤焦油、煤气、页岩油、石油中。 [编辑本段]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 熔点(℃):-41.6 沸点(℃):115.3 相对密度(水=1):0.9827 折射率:1.5067(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73 饱和蒸气压(kPa): 1.33/13.2℃ 闪点(℃):17 引燃温度(℃):482 爆炸上限%(V/V):12.4 爆炸下限%(V/V): 1.7 溶解性:溶于水、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沸点92~93℃。(工业上利用这个性质来纯化吡啶。) [编辑本段]化学性质 吡啶及其衍生物比苯稳定,其反应性与硝基苯类似。典型的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3、5位上,但反应性比苯低,一般不易发生硝化、卤化、磺化等反应。吡啶是一个弱的三级胺,在乙醇溶液内能与多种酸(如苦味酸或高氯酸等)形成不溶于水的盐。工业上使用的吡啶,约含1%的2-甲基吡啶,因此可以利用成盐性质的差别,把它和它的同系物分离。吡啶还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结晶形的络合物。吡啶比苯容易还原,如在金属钠和乙醇的作用下还原成六氢吡啶(或称哌啶)。吡啶与过氧化氢反应,易被氧化成N-氧化吡啶。 [编辑本段]用途 除作溶剂外,吡啶在工业上还可用作变性剂、助染剂,以及合成一系列产品(包括药品、消毒剂、染料、食品调味料、粘合剂、炸药等)的起始物。 吡啶还可以用做催化剂,但用量不可过多,否则影响产品质量。 [编辑本段]来源(合成方法) 吡啶可从天然煤焦油中获得,也可由乙醛和氨制得。吡啶及其衍生物也可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汉奇吡啶合成法,这是用两分子的β-羰基化合物,如乙酰乙酸乙酯与一分子乙醛缩合,产物再与一分子的乙酰乙酸乙酯和氨缩合形成二氢吡啶化合物,然后用氧化剂(如亚硝酸)脱氢,再水解失羧即得吡啶衍生物。 也可用乙炔、氨和甲醇在500℃通过催化剂制备。 [编辑本段]衍生物 吡啶的许多衍生物是重要的药物,有些是维生素或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吡啶的衍生物异烟肼是一种抗结核病药,2-甲基-5-乙烯基吡啶是合成橡胶的原料。 中文名称:吡啶 [编辑本段]危险信息及使用注意事项(MSDS)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高温时分解,释出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与硫酸、硝酸、铬酸、发烟硫酸、氯磺酸、顺丁烯二酸酐、高氯酸银等剧烈反应,有爆炸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吡啶的危害:

4_二甲氨基吡啶合成工艺的改进_孙卫东

2006年5月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M ay2006第37卷第3期Acta Scientiar um Naturalium U nivers itatis NeiM ongol Vol.37No.3 文章编号:1000-1638(2006)03-0276-03 4-二甲氨基吡啶合成工艺的改进X 孙卫东1,王小明2,单红岩2,张锁秦2,李耀先2 (1.赤峰学院化学系,内蒙古赤峰024001;2.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长春130023) 摘要:采用DM F法合成了4-二甲氨基吡啶,并对该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由吡啶与氯化亚砜 合成中间体双吡啶盐酸盐的收率从文献报道的57%提高到65%;由中间体与DM F合成目标 化合物的收率从文献报道的53%提高到73%.所用合成方法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合成成 本,减少了三废排放. 关键词:4-二甲氨基吡啶;双吡啶盐酸盐;合成 中图分类号:T Q253.2 文献标识码:A 4-二甲氨基吡啶(4-Dim ethylam inopyridine,简称DM AP)是一种新型高效催化剂,对酰化、酯化、酯交换、烷基化等有机反应均有明显的催化效果.对于酰化反应,DM AP的催化活性是传统催化剂吡啶的104~105倍.DM AP具有用量少、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溶剂选择范围广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到科研及精细化工领域〔1,2〕.随着DM AP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其需求量与日俱增. DM AP的合成有多种途径,均以吡啶作为起始原料〔3~5〕.一种相对简捷、比较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方法是DM F法.该法只有两步,即先用吡啶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中间体N-(4-吡啶基)氯化吡啶盐酸盐(简称双吡啶盐酸盐),再与二甲基甲酰胺反应生成DM AP.反应式如下: 国内对该方法的改进已有多篇文献报道〔6~17〕.为了简化操作、提高收率、降低成本和减少三废排放,我们对该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一套更为合理的合成工艺,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实 验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吡啶经KOH干燥,DM F经4~分子筛干燥,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X-4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温度计未经校正),美国M er cury Varian YH-300型核磁共振仪(溶剂为CDCl3,T M S为内标). 1.2 实验操作 1.2.1 双吡啶盐酸盐的合成 向配有机械搅拌器、滴液漏斗、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上口接干燥管) X收稿日期:2005-10-29 作者简介:孙卫东(1959~),男(蒙古族),内蒙古喀喇沁旗人,副教授.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一般含有填料、增塑剂等添加剂,在一定条件下可塑制成型,通常条件下能保持固定形状的材料。工程塑料常指综合性能好(电绝缘性好、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耐摩擦等),可以作为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属用的塑料,其中主要有聚酰胺、ABS、聚碳酸酯等。 工程塑料是可作为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属用的塑料。要求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主要有聚甲醛、聚酰胺、聚碳酸酯、ABS塑料等。如聚甲醛的力学、机械性能与铜、锌相似,用它做汽车上的轴承,使用寿命比金属的长一倍,它还可做其他零配件。又如聚碳酸酯,它不但可代替某些金属,还可代替玻璃、木材和合金等,做各种仪器的外壳、自行车车架、飞机的挡风玻璃和高级家具等。 (1)聚酰胺(尼龙) 聚酰胺是应用最多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它是许多具有酰胺基团()结构的单元连接而成的长链高分子化合物。如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而成的尼龙-66,其结构式为 由于聚酰胺具有无毒、质轻、优良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及较好的耐腐蚀性,因此广泛应用于代替铜等金属在机械、化工、仪表、汽车等工业中制造轴承、齿轮、泵叶及其他零件。聚酰胺熔融纺成丝后有很高的强度,主要做合成纤维并可作为医用缝线。 (2)ABS工程塑料 ABS树脂是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共聚物,其结构式为 ABS树脂保持了苯乙烯的优良电性能和易加工成型性,又增加了弹性、强度(丁二烯的特性)、耐热和耐腐蚀性(丙烯腈的优良性能),且表面硬度高、耐化学性好,同时通过改变上述三种组分的比例,可改变ABS的各种性能,故ABS工程塑料具有广泛用途,主要用于机械、电气、纺织、汽车和造船等工业。 (3)聚碳酸酯

氨基树脂生产技术

氨基树脂生产技术 一、概述 以含有氨基官能团的化合物与醛类(主要是甲醛)经缩聚反应制得的热固性树脂称为氨基树脂,这种树脂在模塑料、粘结材料、层压材料、纸张处理剂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用于涂料的氨基树脂须再以醇类改性,使它能溶于有机溶剂,并与主要成膜树脂有良好的混溶性和反应性。 氨基化合物主要是尿素,三聚氰胺和苯代三聚氰胺。在涂料中,由氨基树脂单独加热固化所得的涂膜硬而脆,且附着力差,因此它常与基体树脂如醇酸树脂、聚脂树脂,环氧树脂等配合,组成氨基树脂漆。 氨基树脂漆中氨基树脂作为交联剂,它提高了基体树脂的硬度、光泽、耐化学性以及烘干速度,而基体树脂则克服了氨基树脂的脆性,改善了附着力。该漆在一定的温度经过短时间烘烤后,即形成强韧的三维结构涂层。 与醇酸树脂相比,氨基树脂漆的特点是:清漆色泽浅、光泽高、硬度高、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色漆外观丰满,色彩鲜艳,附着力优良,耐老化性好,具有良好的抗性;干燥时间短,施工方便,有利于涂漆的连续化操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它与不干性醇酸树脂,热固性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配合,可制得保光保色性极佳的高级白色或浅色烘漆。这类涂料目前在车辆、家用电器、轻工产品、机床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原料 1、氨基化合物 (1)尿素又称脲或碳酰胺。无色晶体,大量存在于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尿中,密度是1.335,熔

点132.7℃。加热温度超过熔点时即分解。溶于水,乙醇和苯,水溶液呈中性反应。用作肥料、动物饲料、炸药、稳定剂和脲醛树脂等的原料。可由氨和CO2在高温、高压下作用制得。(2)三聚氰胺即蜜胺,又称氰尿酰胺。白色晶体,难溶于水,乙二醇,甘油,略溶于乙醇,不溶苯等有机溶剂。用于制备合成树脂和塑料等。可由双氰胺法和尿素法制得。 (3)苯代三聚氰胺俗称苯鸟粪胺,是以-C6H5取代三聚氰胺分子上一个氨基的化合物。它的主要用途是涂料,塑料与三聚氰胺并用制层压板或密胺餐具,另外,在织物处理剂,纸张处理剂,胶粘剂,耐热润滑剂的增稠剂等方面也有应用。以它制得的氨基树脂,改善了三聚氰胺树脂的脆性,又不影响其耐候性。 工业上苯代三聚氰胺由苯甲腈和双氰胺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以丁醇为溶剂制得。 表1-1为尿素,三聚氰胺,苯代三聚氰胺性能指标。 表1-1 原料性能指标 项目尿素三聚氰胺苯代三聚氰胺 外观白色结晶白色结晶白色结晶粉末 含氮量(以干基计),% ≥ 46.3 37.0~38.07 熔点,℃ 224~228 缩二脲含量,% ≤ 0.5 含量(升华法),% ≥ 99.5 水分含量,% ≤ 0.5 0.2 0.5 铁(Fe2O3)含量。% ≤ 0.002 游离氨(NH3)含量,% ≤ 0.01

2-氨基吡啶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氨基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称: 2-aminopyridine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技术说明书编码: 分子式: C 5 H 6 N 2 分子量: 94.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CAS No.: 504-2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接触本品对眼、鼻、喉有刺激作用,吸入或经皮吸收,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惊厥、昏迷,甚至引起死亡。本品易经皮吸收。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能燃烧。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片状或无色结晶。 PH: 熔点(℃): 58.1 沸点(℃): 210.6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 92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苯、乙醚、热石油醚。 主要用途:用作药物制造中间体,也用于有机合成。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

树脂产品及应用介绍

一、『强酸树脂』 1、001×7(732)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2、001×12/14/16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3、D001 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4、7320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5、SA-2氨基酸专用树脂 1、产品名称:001×7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产品详细信息: 二、国外对应牌号 美国:Amberlite IR-120; Dowex 50-X8; 德国:Lewatit S-100;日本:Diaion SK-1B 三、执行标准 GB13659-92 DL519-93 Q/JH105-2002 四、理化性能

出厂型式:Na型外观:金黄至棕褐色球状颗粒。 五、运行参考指标: 1.PH范围:1-14 2.最高使用温度:氢型≤100℃,钠型≤120℃,3.转型膨胀率:(Na+→H+)8-10% 4.工业用树脂层高度:以上。 5.再生液浓度NaCl:8-10%, HCl:4-5% 6.再生液用量: NaCl(8-10%)体积:树脂体积=:1

HCl(4-5%)体积:树脂体积=2-3:1 7.再生液流速:5-8 m/h 8.再生接触时间:45-60 min 9.正洗流速:10-20 m/h 10.正洗时间:约30 min 11.运行流速:15-30 m/h 12.工作交换容量:≥1000mol/m3 六、用途 主要用于硬水软化、纯水制备、湿法冶金、稀有金属分离、抗生素提取等。 七、包装及贮运 本产品用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每袋25kg,也可根据需求用塑料桶或其它容器包装,本品为非危险品。 贮运温度5-40℃,严禁脱水、曝晒。 2、001×12/14/16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一、执行标准:Q/GSX003-2004 相当于美国:Amberlite IR-132,IR-130,IR-124 二、结构式: 三、规格:

吡啶下游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吡啶下游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作者:吕咏梅 1.概述 吡啶类化合物主要有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氯代吡啶及其它们的衍生物,是生产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有机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香料、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橡胶助剂及合成材料等领域,用途广泛,深加工前景广阔。尤其是作为农药中间体发展特别迅速,近年来国内外含有吡啶基团的农药发展很快,不仅有高效的杀虫剂、除草剂,而且开发出来高效杀菌剂,并逐渐形成一大类特有的农药系列,而这些系列吡啶衍生产品不仅对于已有的农药的开发与生产非常重要,并且对于新农药的创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生产现状 作为基础原料的吡啶,过去主要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现在主要由合成法获取,目前世界总生产能力约为10万t/a,其中合成法生产吡啶占总产量的90%以上。2000年以前我国没有合成法吡啶生产,吡啶生产仍采用传统分离煤焦油法,生产能力小,不足200t/a,杂质多,严重制约了下游产品的开发与生产。2000年比利时Reilly公司与南通醋酸化工厂合作建立了1.1万t/a的吡啶系列产品生产装置,填补了国内合成法吡啶生产空白,改变了我国吡啶系列产品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我国大力开发吡啶下游产品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证,因此近年来我国吡啶下游产品开发活跃,开发、研究与生产方兴未艾。 目前我国部分厂家已初步开始生产吡啶系列化产品,而且其中大部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如山海关万通助剂厂的乙烯基吡啶系列;天津京福精细化工厂的氯代吡啶系列;上海松江天南化工厂氨基吡啶系列;河北亚诺化工有限公司的羟基吡啶、溴代吡啶、氯代吡啶、氨基吡啶系列;营口中海精细化工厂N-乙基吡啶酮系列;武进江春化工厂烷基吡啶系列;浙江华义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的药物用中间体吡啶系列;武进腾帆精细化工厂氰基和硝基吡啶系列、河南台前县香精香料厂的3-甲基吡啶系列等等。 目前国内能够生产的吡啶衍生产品有: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3,5-三甲基吡啶、2,4,6-三甲基吡啶、2-氯吡啶、3-氯吡啶、2,6-二氯吡啶、2,3,5,6-四氯吡啶、2-氯-5-氯甲基吡啶、五氯吡啶、2-溴吡啶、3-溴吡啶、2-氯-4-氰基吡啶、2-氯-3-氰基吡啶、2-氯-3-氨基吡啶、2-氯-4-氨基吡啶、2-氨基吡啶、3-氨基吡啶2-羟基吡啶、3-羟基吡啶、2-巯基吡啶、2-氨基-5-吡啶、2-氨基-6-甲基吡啶、2,6-二氨基吡啶、2-氨基-6-甲醛吡啶、2-氰基-3-甲基吡啶、2-羟甲基-4-硝基吡啶、4-硝基-2,3-二甲基吡啶-N-氧化物、4-甲氧基-3,5-二甲基-2-羟甲基吡啶、3,6-二氯吡啶甲酸、2,4-二甲氨基吡啶、2-氯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4-甲氧基-3,5-二甲基-2-羟甲基吡啶、2-羟甲基-3,5-二甲基-4-硝基吡啶、2-乙烯基吡啶、N-乙基吡啶酮系列等。 3.应用与市场 吡啶主要的衍生产品有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氯代吡啶等。吡啶本身除合成上述衍生产品外,还是重要溶剂,可用于制备维生素、中枢神经兴奋剂、抗菌素及一些高效医药、农药和还原染料等。其中农药占吡啶系列产品的消费总量的50%左右,饲料添加剂约为30%,医药及其他领域占20%。

氨基吡啶的合成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化学工程与工艺 氨基吡啶的合成研究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氨基吡啶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杂环结构的环氨物质,在有机化工的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虑用。例如:4-二甲基氨基吡啶作为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可以催化酰化反应、酯化反应、Darkin West反应、O烷基化反应等,国内化学制药行业已成功地将其应用于乙(丙)酰螺旋霉素、青蒿素琥珀酸酯等原料药的生产中,改善了工艺条件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氯-3-氨基吡啶可作为粘度调剂,可以合成抗消化性溃疡药哌仑西平、二氨杂卓类抗艾滋病药,自细胞三烯生物合成抑制剂,也可以与苯胺重氮化反应后,再与酰胺耦台,合成得到偶氮染料。2,6-二氨基吡啶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作为多酚氧化酶反应的底物之一,作用于角蛋白纤维,有利于毛发的再生和保护:它也可咀作为偶合剂制备染发剂;或是制备分子传感器模型用于核苷酸碱的检测;它可直接用于真菌感染的治疗,也可以制备用于生产止痛药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有效药物的重要中间体。3,4-二氨基吡啶可用于治疗Lambgrt-Eaton肌无力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它也可以用于台成杀虫剂。2-氯-4-氨基吡啶可以合成制各卤代吡啶基酮肟类化合物作为药物和农用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由它合成所得的1-(2-氯4-吡啶基)-3-苯基脲,是一种活性很高的细胞分裂素,具有诱导愈伤组织生长,促进芽的发育,延缓植物衰老等生物活性。 4-氨基吡啶属氮杂环类化合物,它是一种用于制备药物、染料等产品的重要化工原料,目前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例如,通过乙酰化、还原、成盐反应,可以制成抗生素4-乙酰胺基哌啶盐,通过烷基化、季铵化反应制成抗金球菌的抗生素:用于合成新型降压药吡那地尔,用于治疗神经方面的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大剂量时还可用作有效的发厥药;4-氨基吡啶能提高运动神经控制和感觉能力,降低慢性疼痛和痉挛状态脊髓疼痛;另外,在最近国际会议上曾有学者报道4-氨基吡啶作为新药可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此外,4-氨基吡啶还是制各众多药物的中间

合成树脂与塑料概论

第八章合成树脂与塑料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 8.1 合成树脂分类与用途 8.2 塑料 8.3 合成纤维 8.4 粘合剂 8.5 涂料 8.6 离子交换树脂 难点:无 8.0 前言 ?树脂定义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 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 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分类 树脂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树脂的主要用途: 当前在聚合物生产中以合成树脂产量最大,用途最为广泛。以合成树脂为原料生产的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等已广泛应用 于工农业各领域和人民生活中。 8.1合成树脂分类与用途 8.1.1 根据合成反应进行分类 (1) 加成聚合合成树脂 包括经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例如聚乙烯、聚

丙烯、聚氯乙烯等。 (2) 逐步聚合合成树脂 包括经缩合聚合反应和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等。 8.1.2 根据受热后的变化行为进行分类 (1) 热塑性合成树脂 例如聚乙烯、聚酯、聚酰胺等。 (2) 热固性合成树脂 例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8.1.3 按聚合物主链结构和聚合物化学结构进行分类 1.碳链合成树脂 ①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等。 ②聚乙烯基化合物、聚醋酸乙烯及其衍生物: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醛等。 ③聚丙烯酸及其衍生物 a.酸类聚合物: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等。 b.酯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 酯、丁酯等。 c.腈及酰胺衍生物: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等。 ④聚卤代烃 a.聚氯代烃: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 b.聚氟代烃: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⑤聚烯丙基化合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氰脲酸三烯丙酯等。 2.碳-氧链合成材脂 ①聚缩醛、聚甲醛。 ②聚醚: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环氧树脂、氯代聚醚、聚苯醚等。 ③酚醛树脂:苯酚-甲醛树脂。 ④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不饱和聚酯、

塑料树脂英文简称与全称

塑料树脂英文简称与全称 塑胶的缩略语、英文、中文一览105 AAS丙烯腈一丙烯酸脂一苯乙烯共聚物 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一丁二烯丙烯一苯乙烯共聚物 ALK Alkyd resin醇酸树脂 AMMA Acrylonitrile-methylmethacrylate copolymer丙烯腈一甲基丙烯酸甲脂共聚物 AMS Alpha methyl styrene a甲基苯乙烯 AS Acrylonitrile-styrene copolymer(see SAN)丙烯腈一苯乙烯共聚物ASA Acrylonitrile styrene-acrylate copolymer(AAS)丙烯腈一苯乙烯一丙烯酸脂共聚物 BMC Bulk moulding compound预制整体模塑料 CA Cellulose acetate乙酸纤维素 CAB Cellulose acetate butyrate乙酸一丁酸纤维素 CAP Cellulose acetate propionate醋酸一丙酸纤维素

CF Casein formaldehyde resin甲酚一甲醛树脂 CFE Polychlorotrfluoroethylene(see PCTFE)聚三氯氧乙烯 CM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see CPE)氯化聚乙烯 CMC Carboxymethyl cellulose碳甲基纤维素 CN Cellulose nitrate硝酸纤维素 COPE Polyether ester elastomer聚醚脂弹性体 CP Cellulose propionate(CAP)丙酸纤维素 CPE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PE-C)氯化聚乙烯 CPVC 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PVC-C)氯化聚氯乙烯 CS Casein plastics酪素塑料 CSM&cspr Chorosulfonated polyethylene氯磺化聚乙烯 CTA Cellulose triacetate三乙酸纤维素 DMC Dough moulding tompound圈状模塑料 E/P Ethylene propylene copolymer乙烯一丙烯共聚物 CA-MPR Elastomer alloy melt processable rubber弹性体合金一可熔

涂料用氨基树脂基础知识及聚酯树脂的选择

??目录?? 一、氨基树脂的简介 二、氨基树脂的选择及应用 三、聚脂树脂的选择 四、涂料故障及其解决方案。 五、“美镙丝”氨基树脂的品种及应用 六、附录 : 氨基树脂的性能测试方法

一、氨基树脂的简介 序言 氨基树脂交联剂(三聚氰胺-甲醛、苯代三聚氰胺甲醛和尿素甲醛(尿醛)树脂)在热固性涂料中的主要作用是,将主要的成膜材料分子,通过化学反应交联成一个三维(立体)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是通过氨基树脂分子与成膜材料分子上的官能团的反应,并和其他氨基树脂分子同时发生缩聚反应而得到的。氨基树脂很容易与带有伯羟基和仲羟基、羧基、酰胺基的聚合物发生反应,因此氨基树脂通常用于以丙烯酸、聚酯、醇酸、或环氧树脂为基础的油漆体系。 氨基树脂也用于聚氨酯体系中,作为涂料添加剂改进涂料某些用途的综合性能。 氨基树脂的原理: 氨基树脂在烤漆中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了它在涂料中所占用的比例。了解如何利用氨基树脂的化学特性来设计涂料配方已显得日益重要。例如,涂料配方设计者对于涂膜的某些性能不能满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调整: 1、 成膜树脂本身的改进或重新选择; 2、 氨基树脂的选择(甲醚化或丁醚化,以及醚化程度的选择等); 3、 成膜树脂与氨基树脂的搭配比例。 4、 催化剂的选择(加与不加,或加多少。) 以上4条除第1条外都与氨基树脂有关,而氨基树脂的性能取决于自身的官能团及其活性,因此了解氨基树脂的结构很重要。但是在了解氨基树脂之前,首先要对与氨基树脂搭配的主体树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前面提到氨基树脂主要是与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搭配使用。醇酸树脂主要是由多元醇与多元酸树脂经过酯化反应合成,合成过程中一般醇类都会适当过量;也会有部分多元酸的羧基没有反应完全,因此最终生成的醇酸树脂都会含有一定量的羧基和羟基。羧基和羟基的多少通常用酸值和羟值来表征。酸值是指1g 固体树脂用KOH 滴定中和所需要KOH 的毫克数。羟值是指1g 固体树脂所含的OH 转化成羧基用KOH 完全滴定中和所需要KOH 的毫克数。同样的,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也含有一定的羧基和羟基。只是合成树脂所用的原料不同,如丙烯酸树脂中的羧基来自丙烯酸,羟基来自羟基丙烯酸,氨基树脂含有的羧基和羟基的量也不相同。酸值、羟基值、粘度都是树脂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树脂的性能。 回到氨基树脂的主题,首先看看氨基树脂的结构: 图一、 N N N N N CH 2OCH 3 CH 3OH 2C CH 2OCH 3 CH 2OCH 3CH 3OH 2C CH 2OCH 3 三聚氰胺结构 图一是一个部分烷基化的氨基树脂,其中含有烷氧基、亚氨基、羟甲基。如果把碳、氮原子间组成的六元环看成骨架的话,由之衍生出来的分架或分支可以形象的说成是三头六臂。氨基树脂性能上的千变万化,正是这六个“臂膀”的不同及它们之间的错综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图二显示的一个极其对称的HMMM 结构即全甲醚化的氨基树脂,上面的官能团只有一种:甲氧基,这是理想化的。由于醚化度在实际生产中不可能达到1:6(最高),因此所说的全甲醚化的氨基树脂总会有一点亚氨基、羟甲基的存在。 下面从氨基树脂的原理入手了解它的性质: 合成树脂的第一步是使三聚氰胺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与甲醛反应形成多羟甲基三聚氰胺。三嗪环上的所有活性氢原子都可以转化为羟甲基,但实际上是2个到6个摩尔的甲醛反应到三嗪环上,那些剩下未反应的活性氢原子则用亚氨基来表示。我们将在以后看到,这些基团在固化反应过程中通过自缩聚反应起到重要作用。 多羟甲基三聚氰胺很不稳定,在常规涂料溶剂中仅有有限的溶解度。氨基树脂在涂料中主要是起交联固化作用,为了制造一个适合涂料用的交联剂,一般需要将羟甲基与一个短链的醇发生醚化反应,以降低它的反应活性,并改善其与常规成膜材料和脂肪族溶剂的相溶性。短链醇一般使用甲醇和丁醇,控制甲醇或丁醇的加入量及其他条件,可得到具有不同醚化度的氨基树脂。 图二、

4-二甲氨基吡啶(DMAP) 安全技术资料

4-二甲氨基吡啶(DMAP) 安全技术资料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产品目录编号:04153 化学品中文名:4-二甲氨基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4-Dimethylaminopyridine; DMAP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成份:4-二甲氨基吡啶 纯度:不低于 99% CAS No:1122-58-3 分子式:C7H10N2 分子量:122.17 第三部分:危害性概述 危害性类别: 危害性概述:高毒性、刺激性。 目标组织:眼睛、皮肤、呼吸系统、消化道、神经系统 健康危害: 眼睛:对眼睛有刺激性。 皮肤:中等刺激。皮肤接触有较高毒性。 食入:误食有毒。 吸入:可能有毒,并有可能刺激呼吸道。 慢性毒性:无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眼睛: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20分钟,必要时需要将上、下眼睑拉开以保证冲洗干净;若有持续刺激症状应立即就医。 皮肤: 立即除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若刺激症状持续发展,应立即就医。食入:立即寻求急性毒性控制机构的帮助;若人已昏迷,切勿通过口腔给与任何食物;除非得到医务人员的指示,切勿使用催吐措施;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易燃性:可燃烧 闪点:124°C (255.2°F)

自燃点:420°C (788°F) 概述:在任何形式的火情发生时,应戴防毒面具,以及全身消防服。 灭火方法:干粉或二氧化碳,不建议使用水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建议工作人员穿戴适当的防尘面罩及防护服。 将泄漏的物质清理,并放入适当的废物容器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及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或在经过专业训练人员的指导下使用该物质。该物质应在通风橱或类似的条件下使用。操作者应认识到许多物质的毒性、理化性质并没有被人类全面认识,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毒性物质。应避免化学物质接触皮肤、眼睛,及衣物。 贮存注意事项: 该物质对湿气敏感。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并避免与热源及不相容的物质混放。在不使用时,应将容器密闭良好。 清洁卫生: 使用后及时彻底清洗,避免接触眼睛及皮肤,避免吸入含有该物质的尘土、蒸汽等。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及个人防护 职业控制: 采取必要的职业控制措施,如操作区域封闭、局部副压通风,或其他控制措施以防止空气中的含量达到危害性的程度。如果以上条件不能达到,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必要时应寻求专业的培训机构帮助,来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并接受合适的训练、监督。 职业防护: 眼睛: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戴防护服及手套以避免皮肤接触。 衣物: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呼吸:若空气中该物质的浓度超过限度,应穿戴具有空气过滤装置的防毒面罩,但仅限于空气中该物质的浓度在危害水平10倍以下时适用;否则应穿戴具有正压供气系统的防毒面具。若泄露无法控制、空气中浓度无法估计,以及其他空气过滤装置无法提供足够防护的情形下,也应采用可正压供气的防毒面具。 其他防护: 使用、贮存该物质的场所应配备眼睛冲洗、喷淋装置。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形状:白色固体。 气味:有淡的氨水气味。 沸点: 162 C。 熔点/冰点: 112-114 oC

常见的几种塑料及其特性

2.4.1gz烯(PE) 聚乙烯塑料的产量为塑料上、IL之冠,其巾以高乐聚乙烯的产量最大。聚乙烯树脂为无毒、无味,旱白色或乳白色,柔软、半透明的大理石状粒料,密度为o.9l—o.96R/cms,为 结吊型塑料。 聚乙烯按聚合时所采用体力的不同,可分为高乐、中压和低压聚乙烯。高压聚乙烯的分子结构不是单纯的线则,而是带有许多支链的树枝状分子,因此它的结晶度不高(结晶度仅60%一70%),密度较低,AVX钽电容相对分于质坦较小,常称为低密度聚乙烯。它的耐热性、硬度、机械强度等都较低,但是它的介电性能好,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耐冲击性及透明性,成型加 工性能也较好。小、低压聚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支链很少的线型分子,其相对分子质虽、结晶度较高(高达87%一95%),密度大,相对分子质量大,常称为高密度聚乙烯。它的耐热世、硬度、机械强度等较高,但柔软性、耐冲击性及透明件、成型加下性能较差。 低压聚乙烯可用于制造塑料管、塑料板、塑料绳以及承载不高的零件,如齿轮、轴承等;中压聚乙烯最适宜的成型方法有高速吹塑成型,Mr制造瓶类、包桨用的薄膜以及各种汗 射成型制品和旋转成型制品,也可用齐电线电缆上面;高爪聚乙烯常用于制作塑料薄膜(理想的包装材料)、软管、塑料瓶,以及电气11rk的绝缘零件和电缆外皮等。 成型,Ik缩中范围及收缩值大,方向性明显,容易变形、翘曲,应控制模温,保持冷却均 匀、稳定;流动性好且对历力变化敏感,宜用高压注射,料温均匀,填充速度应伙,保压充分;冷却速度慢,因此必须充分冷却.模具应没有冷却系统;质软易脱模,塑件有浅的侧凹槽时可强行脱模。 2.4.2聚丙烯4PP) 聚向烯无色、无味、无毒,外观似聚乙烯,但比聚乙烯更透明、更轻,密度仅为o.90— o.91g/cm3,不吸水,光泽好,易着色。 聚丙烯具有聚乙烯所有的优良性能,如电越的介电性能、耐水性、化学稳定性,育于成型加工等,还具有聚乙烯所没有的许多‘K能,如屈服强度、抗抓强度、抗压强度和硬度及弹 性比聚乙烯好。定闭t伸厉聚丙烯可制作铰链,有特别高的抗弯曲疲劳强度,如用聚丙烯注射戊型一体铰链(盖和本体合一的各种容器),经过70 ooo ooo次开闭弯折未产生损坏和断裂现象。聚丙烯熔点为164一170℃,耐热性好,能在100。c以上的温度下进行消毒灭菌。其低温使用温度达一15℃,低于一35℃时会脆裂。聚内烯的高频绝缘性能好,而且由于其不 吸水,绝缘性能不受湿度的影响,但在氧、热、光的作用下极易解聚、老化,所以必须加人防老化剂。 聚丙烯可用做各种机械零件如法兰、接头、泵Df轮、汽车零件和凯?车零件,可作为水、蒸汽、各种酸碱等的输送管道,化:[容器和其他设备的衬里、表面涂层,刘制造盖和本 体合一的箱犬、各种绝缘零件,并用于医药工业个。 成型收缩范围及收缩中大,易发个缩孔、凹疽、变形,方向性强,流动性极好,易十成型,热容量大,注射成型模具必须设汁能充分进行冷却的冷却回路,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料温低时方向性明显,尤其是低温、高压时更明显。聚丙烯成型的适宜模温为80℃左右,不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制作食品接触用塑料成型品的各类树脂及树脂共混物。 本标准也适用于热塑性弹性体树脂及其共混物。 2术语和定义 2.1树脂(聚合物) 以低分子量的单体及其它起始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加成聚合、缩合聚合、微生物发酵聚合等聚合反应合成的长链大分子物质以及通过化学改性生成的天然大分子物质,不包括未经化学改性的天然大分子物质。 2.2树脂共混物(聚合物共混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相同或不同化学结构、物理状态的聚合物,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混合而形成的宏观上均匀连续的固体高分子材料,且每种聚合物均可作为最终材料及成型品的主要结构组分或相,又称聚合物合金。 2.3预聚物 介于单体和聚合物(树脂)之间的、分子量相对较低的聚合物中间体。 3通用要求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的规定。 4技术要求 4.1 原料要求 4.1.1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单体及其他起始物的质量规格应能确保塑料成型品在正常及预期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4.1.2 食品接触用树脂品种应符合附录A的相关要求。 4.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4.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4.4 添加剂 食品接触用树脂所用添加剂应符合GB 9685的规定。 5 其他 5.1 迁移试验 5.1.1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应当按照实际加工条件制成塑料成型品(或片材、试样)进行迁移试验,迁移试验条件和方法选择、试样前处理、结果表述等应按GB 31604.1和GB 5009.156规定执行。 5.1.2 食品接触用热塑性弹性体的迁移试验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的规定。 5.2 标签标识 5.2.1 标签标识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的要求,应按照附录的树脂类别在产品标签、说明书或附带文件中标识材质,聚合物共混物应标识主要聚合物的组分。5.2.2 供应链各环节应确保安全信息的传递,确保对有害物质、受限物质使用相关信息的可追溯。

氨基树脂及氨基树脂涂料

氨基树脂及氨基树脂涂料 刘晓国1,何家武1 (1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涂料用氨基树脂涂料的概况、氨基树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氨基树脂专用涂料举例及其发展趋势等内容。 关键词:氨基树脂,专用涂料,质量,性能 中图分类号:TQ127.2 文献标识码:A AMINO RESIN AND ITS SPECIAL COATING LIU Xiaoguo1, HE Jiawu1 (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Situation of amino resin , effect of amino resin on property of coating , special coatings f rom amino resin and their development were int 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 Amino resin , Special coating , Quality , Property 1.前言 20世纪30年代, 甲醇醚化的氨基树脂已开始用于织物整理行业。到60年代, 为减少涂料施工中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和节省能源, 开发了水性涂料和高固体分涂料,甲醇醚化的氨基树脂作为涂料的交联剂扩大了应用, 并出现系列化产品。国内从50年代开始制作了丁醇醚化的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70年代初自制了苯代三聚氰胺并合成了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目前,外资企业孟山都公司等生产氨基树脂占国内涂料市场较大比例, 并不断推出新的高性能氨基树脂品种, 令涂料行业耳目一新。进口氨基树脂主要特点是高固体分化(固含量>80 %) 、专业化(适用于电泳涂料、粉末涂料、卷材涂料和乳胶涂料等领域) 和有利生态环保(减少烘烤放出甲醛数量及其他毒副物等) 。国内生产氨基树脂的企业也重视了产品的高性能化, 丁醇和异丁醇醚化的氨基树脂仍占主导地位, 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