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平台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与调试

海洋平台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与调试
海洋平台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与调试

海洋平台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与调试

摘要:在我国海洋平台中主要以油气生产为主,发生火灾的几率以及危害程度都非常大。本文通过对海洋平台灭火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并着重对惰性气体的液态灭火系统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平台;液态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调试

引言:

随着卤代烷灭火剂的全面淘汰,二氧化碳作为洁净灭火剂,由于其来源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已普遍地应用于许多具有火灾危险的重要场所。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导电、性能稳定、无环境污染、且不需要专门生产(其他行业生产的副产品),能够用于扑救多种火灾的洁净灭火剂。经调查,目前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装设量已达装设总量的15%以上,是仅次于水灭火系统的第二大灭火系统。

一、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基本理论

二氧化碳常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碳氧化物的一种。在常温常压下,密度相对于空气略大,微溶于水,融水形成碳酸。二氧化碳大约占到大气体积的0.03-0.04%,随着温室效应的增强,或略显偏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自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细胞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发酵。

二氧化碳的表达式为CO2,结构式为C=O=C,相对分子质量44.01,通常以气、液、固三种形式存在。二氧化碳物理性能见表1。

图1二氧化碳分子结构

表1二氧化碳物理性能

二、惰性气体灭火的理论

二氧化碳注入封闭火区后,不仅使得含有高含量氧气的火区气体排出,使得二氧化碳充满火区空间,还使得二氧化碳环绕在燃烧物的四周,冲淡燃烧物四周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使得氧气含量下降,从而使燃烧热量的产生速率下降,当燃烧物的热产生率小于其热散失率的程度加大,燃烧物的燃烧状态就会发生转变,燃烧随后就会停止,注入液态二氧化碳后其灭火作用有:

(1)火区内的高浓度氧气经过可控通风巷道排出,从而使得火区内氧气浓度

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智能照明系统的设计 1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照明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照明领域的能源消耗在总的能源消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节约能源和提高照明质量是当务之急。照明用电作为电力消耗的重要部分,已经占到了电力消耗的10%左右,并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照明用电还将不断增加。[1] 传统照明技术受到了强烈冲击。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对照明技术的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另一方面,由于能源的紧缺,国家对照明节能越来越重视,新型的照明技术得以迅速发展,以满足使用者节约能源、舒适性、方便性的要求。 智能照明系统是最先进的一种照明控制方式,它采用全数字、模块化、分布式的系统结构,通过五类控制线将系统中的各种控制功能模块及部件连接成一个照明控制网络,它可以作为整个建筑物自动化管理系统(BA系统)[2]的,一个子系统通过网络软件接入BA系统,也能作为独立系统单独运行,在照明控制实现手段上更专业、更灵活,可实现对各种照明灯的调光控制或开关控制,是实现舒适照明的有效手段,也是节能的有效措施。 智能照明系统可对白炽灯、日光灯(专用镇流器)、节能灯、石英灯等多种光源调光,满足各种环境对照明的要求。适用范围有:大型公共建筑,如会展中心、航站楼、客运站、体育场馆、大型商场等;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建筑和教学建筑;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的宴会厅、多功能厅、会议室、大堂、走道等场所。 通过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可实现以下控制功能:

(1)时钟控制:通过时间设定实现各照明区域的不同控制。 (2)调光控制:通过照度探测器和调光模块,达到各区域照度值始终在预先设定值范围。 (3)区域场景控制:通过控制面板和调光模块,实现各照明区域的场景切换控制。 (4)动静探测控制:通过动静探测器和调光/开关模块,实现各照明区域的自动开关控制。 (5)手动遥控器控制;通过红外线遥控器,实现在正常状态下各区域内的照明灯具的手动控制和区域场景控制。 (6)应急照明控制:系统对特殊区域内的应急照明所执行的控制。 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原理与组成 智能照明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控制平台的全数字、模块化、分布式总线型控制系统。中央处理器、模块之间通过网络总线直接通信,利用总线使照明、调光、百叶窗、场景、控制等实现智能化,并成为一个完整的总线系统。可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总线中设备的状态,达到安全、节能、人性化的效果,并能在今后的使用中根据用户的要求通过计算机重新编程来增加或修改系统的功能,而无须重新敷设电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高,控制灵活,是传统的照明控制方式所无法做到的。 智能照明的系统通常主要由调光模块、开关模块、控制面板、液晶显示触摸屏、智能传感器、PC接口、时间管理模块、手持式编程器、监控计算机(大型网络需网桥连接)等部件组成。 线路系统:总线式智能照明简单的开关特点:负载回路连线接到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用五类线与输出单元相连。负载容量较大时仅考虑加大输出单元容量,控制开关不受影响;开关距离较远时,只须加长控制总线的长度,节省大截面电缆用量;可通过软件设置多种功能(开/ 关、调光、定时等)。总线式智能照明系统双控电路特点:实现双控时只需简单地在控制总线上并联一个开关即可;进行多点控制时,依次并联多个开关即可,开关之间仅用一条五类线连接,线路安装简单省事。 控制方式:智能照明控制,采用低压二次小信号控制,控制功能强、方式多、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实现场景的预设置和记忆功能,操作时只须按一下控制面板上某一个键即可启动一个灯光场景(各照明回路不同的亮暗搭配组成一种灯光效果),各照明回路随即自动变换到相应的状态。上述功能也可以通过其他界面如遥控器等实现。 照明方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采用“调光模块”,通过灯光的调光在不同使用场合产生不同灯光效果,营造出不同的舒适的氛围。

海洋平台设计原理复习

海洋平台设计原理复习 一、思考题 1.海洋平台按运动方式分为哪几类?列举各类型平台的代表平台。各类型的优缺点有哪些? 1)固定式平台(导管架平台、重力式平台): 优点——整体稳定性好,刚度较大,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小,抗风暴的能力强。缺点——机动性能差,较难移位重复使用。 2)活动式平台(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钻井船、FPSO): 优点——机动性能好 缺点——整体稳定性较差,对地基及环境有要求。 3)半固定式平台(张力腿式平台、Spar平台): 优点——适应水深大,优势明显。 缺点——较多的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2.海洋平台设计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哪些?各关键技术的必要性及其可采用的研究方法? 1)总体布置与优化设计研究 2)环境载荷研究 3)平台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必要性——评价平台的安全性、强度储备、优化 研究方法——试验方法、数值方法 4)平台稳性研究: 必要性——研究海洋平台支撑在海底的抗倾覆能力 研究方法——规范校核(CCS、ABS)、软件分析(NAPA、ANSYS) 5)关键结构或节点的疲劳性研究: 必要性——结构疲劳影响结构使用寿命,要考虑海洋环境和波浪载荷作用,能判断易疲劳部位,优化结构并预测结构寿命。 研究方法——疲劳试验、疲劳仿真 6)平台模块化技术研究: 必要性——便于安装、拆装改造、达到多功能要求,主要设计模块化结构的联接方式并分析联接结构的动、静态响应。 研究方法——疲劳性能试验、计算分析 7)焊接工艺与结头韧性评定技术研究: 必要性——焊接接头韧性不足会导致焊接结构破坏,因此需优化焊接工艺。 研究方法——CTOD试验、数值仿真 (CTOD指的是裂纹体受到张开型载荷后原始裂纹尖端处两表面所张开的相对距离,CTOD值得大小反映了裂纹尖端材料抵抗开裂的能力) 8)振动、噪声预报与控制研究 必要性——振动噪声会使结构疲劳、影响健康 研究方法——振动分析、噪声预报 9)平台碰撞分析和防撞技术研究 必要性——平台碰撞会威胁平台安全,该技术主要研究防护装置的设计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 1 总则 1.0.1 为了合理地设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生产和储存装置中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 1.0.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 1.0.4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0.4.1 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1.0.4.2 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1.0.4.3 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1.0.4.4 电气火灾。 1.0.5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0.5.1 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1.0.5.2 钾、钠、镁、钛、锆等活泼金属火灾。 1.0.5.3 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1.0.6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全淹没灭火系统total flooding extinguishing system 在规定的时间,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2.1.2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local application extinguishing system 向保护对象以设计喷射率直接喷射 二氧化碳,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灭火系统。 2.1.3 防护区protected area 能满足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 2.1.4 组合分配系统combined distribution systems 用一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 2.1.5 灭火浓度flame exting uishing concentration 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种火灾所需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2.1.6 抑制时间inhibition time 维持设计规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固体深位火灾完全熄灭所需的时间。

海洋平台的安全性与规范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船舶与海洋工程 海洋平台的安全性与规范设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最近几年,我国海上石油开采已从近海浅水走向深海.未来5 年~10 年内,我国海洋石油的开采水深有望达到500 米-2000 米.由于导管架平台和重力式平台自重和工程造价随水深大幅度增加,已经不能适应深水海域油气开发的要求.因此,研究、发展深海采油平台的有关技术势在必行. 而深海石油平台的设计,建造及相关技术是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及早了解和和掌握国外深海平台的建造和使用情况,探讨国外深海平台设计和使用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对深水开采,钢质导管架平台的造价会随水深增加而急剧增长,以致增加到在经济上不可行。这就促使我们在深海开发中使用新的结构形式,如混凝土结构和浮式结构。典型的浮式结构是FPSO,半潜式平台,张力腿平台(TLP)和SPAR平台。 海洋平台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昂贵,特别是与陆地结构相比,它所处的海洋环境十分复杂和恶劣,风、海浪、海流、海冰和潮汐时时作用于结构,同时还受到地震作用的威胁。在此环境条件下,环境腐蚀、海生物附着、地基土冲刷和基础动力软化、材料老化、构件缺陷和机械损伤以及疲劳和损伤累积等不利因素都将导致平台结构构件和整体抗力的衰减,影响结构的服役安全度和耐久性。另外,操作不当、管理不当等人为因素也直接影响海洋石油平台的安全性。随着对海洋平台复杂性的深入了解,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例如,1965年英国北海的“海上钻石”号钻井平台支柱拉杆脆性断裂导致平台沉没;1968年“罗兰角”号钻井平台事故;1969年我国渤海2号平台被海冰推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1997年渤海4号烽火平台倒毁;1980年北海Ekofisk油田的Alexander L Kielland 号五腿钻井平台发生倾覆,导致122人死亡;以及2001年巴西油田的P-36平台发生倾覆。 1982年7月交通部烟台海难救助打捞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将“渤海2号”沉船分割成10大块打捞上岸。主甲板上共有10个通风筒,其中,泵舱的四个通风筒—两个进风风筒和两个排风风筒,全部被风浪打掉。事故分析报告给出三个主要原因,原因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

摘要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剂具有较高的灭火效率和无污染等特点,针对在国内外禁止使用哈龙灭火剂及其灭火系统和国内越来越多的重要场所需要使用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进行保护的的情况,本设计以淮北市电信大楼为目标建筑物,对其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依据《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对淮北市电信大楼进行了气体灭火防护区划分、二氧化碳灭火用量的计算、系统管网布置等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目标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安全疏散校验,进而完成了本设计。 关键词: 电信大楼;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组合分配

ABSTRACT Carbon dioxide gas extinguisher has high fire extinguishing efficiency and pollution-free characteristics,we aiming at Huaibei telecommunications building.Ha dragon extinguisher and extinguishingsystem have been banned at the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the《Carbon dioxide fire system design code》,Huaibei telecommunications building have been Divisioned of gas fire-extinguishing protective area,calculated th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fire extinguishing and layouted System pipeline,etc.On this basis,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situation, the goal building on the safe evacuation check,and then finished the design. Keyword: Telecommunications building;Carbon dioxide;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system;Combined distribution

海洋平台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计算书

海洋平台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 理论方案 浙江大学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 二○一二年

第一部分:方案设计摘要 根据学长“简单、粗犷”的原理,在实践中抛 弃了很多复杂、沉重的构件,最终展现在我们面前 的是一个四棱台与四棱柱结合的简单作品。 自下而上的构件分别为: 底部为深入沙中的底柱,长为10cm。通过一次 实验,为利于柱子插入细沙中而将柱子削尖。 联结底柱的是四棱台,高42cm、底边长45cm、 顶边长28cm。为抵抗风荷载的力矩而增大重力的力 臂,在保证质量较轻的条件下增大底部长度。初时 对竖向荷载过分估计以致四周承重柱以及斜撑杆过 重,但稳重的底部在加载过程汇中也有可取之处。 之所以将高度定为28cm,是因为伊始准备在四棱台 中间安置塑料片筒体。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放弃了 这个设想。 联结四棱台的是被斜杆分成三部分的四棱柱。 借鉴了别人的轻质理念,一改底座的笨重,上部桁 架的布置简明,但纤细的杆件也使整体遭受了风荷 载的极大挑战。在实验加载中发现荷载箱稍小,因 此改进顶部边长、露出四个小柱。本欲在与水面相 切处设置420*420的塑料片则可以利用水的吸附 力,可惜塑料片质量稍重、效果也不太明显。改进 后,四棱台留在空中的部分受风荷载较大,布置了 较密的桁架。 在构件联结处,我们尽力增大构件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做了些小木段与木片作为加固。 总结来看,在最初的设计思考中我们还是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筒体,比如利用水的吸附力,但在实践制作过程中我们缺乏对可操作性的理性认识;同时我们过分估计竖向荷载以致质量过重,轻视水平风荷载而在试验中多次面临剧烈的扭转。最终我们的结构形式归于简单,但过程并不平淡。在否定与自我否定中,我们已有收获。

海洋平台结构课程设计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海洋平台结构课程设计是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工作技术教育层面必修课。本课程通过实践环节,完成具体典型导管架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训练,包括海洋环境计算及工程简化、桩基础承载能力计算、导管架结构整体强度及刚度分析,设计计算书撰写和工程图纸表达。通过本课程的实践,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海洋平台结构及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系统完成结构分析计算,提高设计分析和工程表达能力。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海洋平台结构设计的基本过程为主线,结合先修课程中学到的环境荷载计算、桩基承载力验算、结构整体强度分析、CAD制图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将掌握的海洋平台结构设计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和验算中,通过实际设计检验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模块:目标平台调研、相关数据计算与分析、计算书编写及工程表达。 - 1 -

(1)目标平台调研: 该模块需要学生熟悉海洋平台设计的一般步骤,对目标平台进行参数和各项性能指标的调研,确定课程设计的各项数据标准。 (2)相关数据计算与分析: 根据已确定的主尺度,对结构在选定工况下的其他参数进行计算,主要分为:海洋环境荷载计算、基础承载力计算、结构整体强度分析。其中,海洋环境荷载计算为在选定海域环境条件下,对风、波浪、海流、冰荷载的计算,并且针对选定工况进行分析;基础承载力计算要求学生掌握桩基轴向承载力验算方法;结构整体强度分析主要包括设计目标平台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校核及位移校核方法。 (3)计算书编写及工程表达: 本模块中,学生需要学习并完成计算书的编写,掌握目标平台设计资料编写,并且通过专业分析软件完成平台的响应输出分析。最终上交课程设计纸质报告。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海洋平台结构、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本门设计课程与先修课程密切相关,只有掌握了先修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才能够在海洋平台结构设计中加以综合应用,设计出符合规范标准的结构。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从事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对海洋工程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加以熟悉,对海洋平台结构以及其他先修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熟练应用海洋平台结构设计中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2)完成具体目标海洋平台的总体设计以及输出响应特点分析及校核; - 1 -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要求规范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 【颁布机关】建设部 【颁布日期】1999年11月17日 【实施日期】2000年03月01日 【文件时效】有效 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 Code of desing for carbon dioxide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s GB 50193—93 (1999年版)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实施日期:1994年8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 第23号 国家标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GB50193—93,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会 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二000年三月一日起施行,该规中相应条文的规定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1999年11月17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的通知 建标[1993]899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二氧 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GB 50193—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 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系统设计 3.1 一般规定 3.2 全淹没灭火系统 3.3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4 管网计算 5 系统组件 5.1 储存装置

5.2 选择阀与喷头 5.3 管道及其附件 6 控制与操作 7 安全要求 附录A 物质系数、设计浓度和抑制时间 附录B 管道附件的当量长度 附录C 管道压力降 附录D 二氧化碳的Y值和Z值 附录E 高程校正系数 附录F 喷头入口压力与单位面积的喷射率 附录G 本规用词说明 附录H 喷头等效孔口尺寸 附录J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管道规格 附加说明 附: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为了合理地设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生产和储存装置中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 设计。 1.0.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0.4.1 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1.0.4.2 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1.0.4.3 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1.0.4.4 电气火灾。 1.0.5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0.5.1 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1.0.5.2 钾、钠、镁、钛、锆等活泼金属火灾。 1.0.5.3 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1.0.6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 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全淹没灭火系统total flooding extinguishing system 在规定的时间,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 系统。 2.1.2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local application extinguishing system 向保护对象以设计喷射率直接喷射二氧化碳,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灭火系统。 2.1.3 防护区protected area 能满足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应用条件,并被其保护的封闭空间。 2.1.4 组合分配系统combined distribution systems 用一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 2.1.5 灭火浓度flame extinguishing concentration

照明系统设计

XX市某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计书【工程设计背景】: XX市拟修建一条高速公路,道路路段设计时速为120km/h,互通立交匝道设计时速为60km/h,道路全长约137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规划年为2017年,规划年主线断面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4800辆,路面为沥青路面,路面宽度为2×3×3.75米,中央分隔带为2.5米,硬路肩宽度为2×3.0米,左侧路缘石宽度为2×0.75米,路面总宽度为32.5米,路基宽度为35米,沿线设置互通立交联通各个途经城市。请进行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进行设计,以满足高速公路运营需要的系统功能。 表1 目标年某高速公路途经城市断面交通量预测

1.收费系统设计 收费系统设计应包含收费制式设计,收费站布设地点设计,所有收费站的车道数设计,并选取其中一个主线收费站进行完整的平面设计。 1.1收费制式设计 1.1.1收费制式与方式选取 经分析,选择收费制式与方式如表3。 表 3 收费制式选择

1.1.2收费站布设地点设计 依据收费站设置位置不同,可将收费站划分为主线收费站和匝道收费站两种。 主线收费站是指设在主线上的收费站。封闭式收费系统一般是在收费道路两端各设一个主线收费站,其他收费站均设在匝道上。匝道收费站设置在匝道上或连接线上的收费站,其布设方式可分为集中式、分散式和组合式。 分散式:在互通的各个转向象限上都设有收费站。分散式的有点是车辆不需绕行,缺点是人员、设备、服务设施分散,投资大,管理不便,在实际中应用较少。 集中式:整个互通只存在一个收费站。集中式的有点是便于集中管理,集中布置与收费站配套的设备、人员、服务设施。缺点是会限制立交几何线形,且绕行交通量较大。 组合式:介于分散式和集中式之间。组合式的优点是根据实际情况,将两个以上象限相邻的收费站集中在一起,但仍有多于一个收费站的布置形式,即局部集中,车辆绕行距离适中。缺点人员、设备、服务设施仍然分不开,不能集中于一处。

钢结构设计原理复习

钢结构设计原理复习 第一章绪论 1、钢结构的特点(前5为优点,后三为缺点) 1)强度高、重量轻 2)材质均匀,塑性、韧性好 3)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易于工厂化生产,施工周期短,效率高、质量好) 4)密封性能好 5 )可重复性使用性 6 ) 耐热性较好,耐火性差 7)耐腐蚀性差 8)低温冷脆倾向 2、钢结构的应用 1)大跨结构【钢材强度高、结构重量轻】(体育馆、会展、机场、厂房) 2)工业厂房【具有耐热性】 3)受动力荷载影响的结构【钢材具有良好的韧性】 4)多层与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综合效益指标优良】(宾馆、办公楼、住宅等) 3、结构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50年),规定的条件(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正常维护)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4、结构的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使用荷载设计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取标准值) 5、涉与标准值转化为设计值的分项系数:恒荷载取1.2 活荷载取1.4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

1、钢材的加工 ①热加工:指将钢坯加热至塑性状态,依靠外力改变其形状,生产出各 种厚度的钢板和型钢。(热加工的开轧和锻压温度控制在1150-1300℃ ) ②冷加工:指在常温下对钢材进行加工。(冷作硬化现象:钢材经冷加 工后,会产生局部或整体硬化,即在局部或整体上提高了钢材的强度和硬度,降低了塑性和韧性的现象) ③热处理:指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的操作方法,使钢材的组织结构发 生变化,以获得所需性能的加工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2、钢材的两种破坏形式: 3、钢材的六大机械性能指标 屈服点:它是衡量钢材的承载能力和确定钢材强度设计值的重要指标。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容器阀、选择阀、压力开关、安全阀、喷嘴、管道及其附件等组件组成。本节主要介绍系统组件及其设置要求。 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灭火剂储存装置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均为储存压力5.17MPa规格,储存装置为无缝钢质容器,它由容器阀、连接软管、钢瓶组成,耐压值为22.05MPa。二氧化碳高压系统储存装置规格有32L、40L、45L、50L、82.5L。高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的容器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5MPa,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 19 MPa±0.95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充装系数应按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执行;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应为0℃~49℃。低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 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 MPa±0.12MPa;储存装置的高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2.2MP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 1.8 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装置系数应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容器阀应能在喷出要求的二氧化碳量后自动关闭;储存装置应远离热源,其位置应便于再充装,其环境温度宜为-23℃~49℃;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规定;储存装置应设称重检漏装置。当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一氧化碳量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储存装置的布置应方便检查和维护,并应避免阳光直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的储存容器间内。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可设置在固定的安全围栏内。专用

海洋平台的设计及建造施工

第四章海洋平台的设计及建造施工 第一节平台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海洋平台的结构设计首先是根据平台作业海域的环境条件、海底土壤特性、平台的使用要求、安全性、营运性能、建造工艺和维护费用以及业主的期望等选择平台的结构型式方案。由于平台长期固定或系泊于特定的海域中作业,它不像一般船舶那样,遇到大风浪可以避航,因此,在结构设计中正确的确定海洋环境条件显得非常重要。海洋环境条件一般包括海域的水深、风暴、波浪、海流、潮汐、海底冲刷和滑移、冰情和地震等。这些海洋环境因素对平台的安全和作业效率有极大的影响。 为了设计出满足各项设计条件,同时经济性能优良的平台结构,往往需要选择多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选定最佳的方案。因此平台结构设计实际上是一个逐步逼近或试探的过程,例如挪威阿柯(AKER)集团设计的“阿柯—H3”号半潜式平台就选择了A至H的8中方案进行分析、筛选,最后选定了H方案中的第3种修改方案,平台也因而取名为“阿柯—H3”。 一般初步选定一种结构型式,确定平台主要尺寸,具体进行总体布置后,如果是移动式平台则需要进行运动性能和稳性的分析,倘若不满足设计任务要求和有关范围的规定,那么这种结构型式就要被淘汰。 为了进行结构安全性校核,需要进行外载荷计算、强力构件尺寸的初步确定和构件材料的选取等工作,最后进行结构的总体强度分析。外载荷计算包括确定平台的浮力、结构重量、平台的甲板载荷,由风、浪、流、冰、地震引起的环境载荷等,这些载荷直接影响着构件的布置、连接和尺寸的大小,是决定结构设计优劣的重要因素。对于固定式平台,还需进行桩基计算以及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分析。平台的所有强力构件都必须符合规范的强度标准,否则应修改构件的尺寸和材料品种,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在结构强度尺寸确定后应对在总体布置时估算的结构重量进行校核,看其与实际的是否一致,若相差较大还需要进行调整。 结构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局部节点结构设计,平台节点是重要的结构部位,它的强度和施工工艺往往直接影响平台总体结构的寿命。图4—1为平台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

海洋平台设计原理

1)海洋平台按运动方式分为哪几类?列举各类型平台的代表平台? 固定式平台:重力式平台、导管架平台(桩基式); 活动式平台:着底式平台(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漂浮式平台(半潜式平台、钻井船、FPSO); 半固定式平台:牵索塔式平台(Spar):张力腿式平台(TLP) 2)海洋平台有哪几种类型?各有哪些优缺点? 固定式平台。优点:整体稳定性好,刚度较大,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小,抗风 暴的能力强。缺点:机动性能差,较难移位重复使用 活动式平台。优点:机动性能好。缺点:整体稳定性较差,对地基及环境条件有要求 半固定式平台。优点:适应水深大,优势明显。缺点:较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3)导管架的设计参数有哪些?(P47) 1、平台使用参数; 2、施工参数; 3、环境参数:a、工作环境参数:是指平台在施工和使用期间经常出现的环境参数,以保证平台能正常施工和生产作业为标准;b、极端环境参数:指平台在使用年限内,极少出现的恶劣环境参数,以保证平台能正常施工和生产作业为标准 4、海底地质参数 4)导管架平台的主要轮廓尺寸有哪些?(P54) 1、上部结构轮廓尺度确定:a、甲板面积;b、甲板高程 2、支承结构轮廓尺度确定:a、导管架的顶高程;b、导管架的底高程;c、导管架的层间高程;d、导管架腿柱的倾斜度(海上导管架四角腿柱采用的典型斜度1:8);e、水面附近的构件尺度;f、桩尖支承高程 5)桩基是如何分类的? 主桩式:所有的桩均由主腿内打出; 群桩式:在导管架底部四周均布桩柱或在其四角主腿下方设桩柱 6)受压桩的轴向承载力计算方法有哪些?(P93) 1、现场试桩法:数据可靠,费用高,深水实施困难; 2、静力公式法:半经验方法,试验资料+经验公式,考虑桩和土塞 重及浮力,简单实用; 3、动力公式法:能量守恒原理和牛顿撞击定理,不能单独使用; 4、地区性的半经验公式法:地基状况差别,经验总结。 7)简述海洋平台管节点的设计要求?(P207) 1、管节点的设计应降低对延展性的约束,避免焊缝立体交叉和焊缝过度集中,焊缝的布置应尽可能对称于构件中心轴线; 2、设计中应尽量减少由于焊缝和邻近母材冷却收缩而产生的应力。在高约束的节点中,由于厚度方向的收缩变形可能引起的层状撕裂 3、一般尽量不采用加筋板来加强管节点,若用内部加强环,则应避免应力集中 4、一般受拉和受压构件的端部连接应达到设计荷载所要求的强度。

智能照明系统设计说明

1、概述 “节能、智能科技与美学是21世纪建筑业的主题。” 现代建筑中照明系统对于能源的消耗已经高达35%,建筑界已经引入“绿色”照明的概念,其中心思想是最大限度采用自然光源、设置时钟自动控制、采用照度感应和动静传感器等新技术。现代东莞商业中心环境不仅要有足够的工作照明,更应营造一个舒适的视觉环境,减少光污染。照明已经成为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做好照明设计,加强照明控制设计,已成为现代化东莞****智能化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2、项目需求分析 作为大量使用灯光的建筑,对于智能照明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控制区域类型较多,包括大堂区,走廊,楼梯间,电梯厅等;以及6-38层写字楼的公共走廊,室外亮化景观照明,地下车库照明,地下商业部分等的照明控制。 ●灯光耗能量大,因此对于照明节能的要求较高,效果要求显著; ●人流量和照明量存在线性比例关系,人流量越多,需要打开的光源越多; ●顾客对于灯光有较高的指标要求,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场合来设置不同的场景。 根据本项目业主、设计单位针对本项目的直接沟通交流,并结合以往智能灯光在项目实施中的实际经验,我们对于本项目各控制区域需要用到的控制手段分析如下: 项目控制区域控制原则 地下二层车库现场调光控制、时钟控制、计算机控制 地下一层大堂现场调光控制、时钟控制、计算机控制 地下一层商用现场调光控制、时钟控制、场景控制、计算机控制 一层大堂现场调光控制、时钟控制、场景控制、计算机控制 一层走廊现场调光控制、场景控制、计算机控制 6-37层走廊现场红外感应控制、时钟控制、场景控制、计算机控制 38层天台照度控制、现场调光控制、场景控制、计算机控制

海洋平台-30题答案

红字的为待完善或不确定的 1.海洋平台按运动方式分为哪几类?列举各类型平台的代表? 固定式平台导管架平台 活动式平台 着底式平台(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 漂浮式平台(半潜式平台、钻井船)。 半固定式平台牵索塔式平台(Spar):张力腿式平台(TLP): 2.海洋平台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优缺点? 固定式平台 优点:整体稳定性好,刚度较大,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小,抗风暴的能力强缺点:机动性能差, 较难移位重复使用 活动式平台 优点:机动性能好 缺点:整体稳定性较差,对地基及环境条件有要求 半固定式平台 优点:适应水深大,优势明显 缺点:较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3.设计半潜式平台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总体设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钻井系统集成与钻井设备技术、平台定位技术、结构强度与疲劳寿命分析技术、平台制造技术等。(深水半潜式) 4.设计SPAR平台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目前对Spar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台动力响应、系泊系统、疲劳分析、垂荡板和侧板的设计研究以及平台主体与系泊系统、平台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耦合分析,同时,浮力罐与支架间的碰撞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5.海洋平台的设计载荷分为哪三类?各类载荷的定义? 使用荷载:平台安装后,在整个使用期间,平台受到的除环境荷载以外的各种荷载。 环境荷载:由海洋的风、波浪、海流、海冰和地震等水文和气象要素在海洋平台上引起的荷载。 施工荷载:平台在施工期间所受到的荷载,是发生在建造、装船、运输、下水、安装等阶段的暂时性荷载。 6.在导管架平台建造过程中常见的施工措施有哪些? 吊装力:平台预制和安装过程中对平台组件的起吊力。 装船力:直接吊装&滑移装船,强度&稳性校核。 运输力:驳船装运&浮运,支撑力&拖航力。 下水力和扶正力:导管架平台安装。 安装期地基反力:地基的支撑力。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作者: ————————————————————————————————日期: ?

第一章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容器阀、选择阀、压力开关、安全阀、喷嘴、管道及其附件等组件组成。本节主要介绍系统组件及其设置要求。 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一)灭火剂储存装置?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均为储存压力5.17MPa规格,储存装置为无缝钢质容器,它由容器阀、连接软管、钢瓶组成,耐压值为22.05MPa。二氧化碳高压系统储存装置规格有32L、40L、45L、50L、82.5L。 高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的容器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5MPa,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19 MPa±0.95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充装系数应按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执行;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应为0℃~49℃。?低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 MPa±0.12MPa;储存装置的高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2.2MP 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1.8 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装置系数应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容器阀应能在喷出要求的二氧化碳量后自动关闭;储存装置应远离热源,其位置应便于再充装,其环境温度宜为-23℃~49℃;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二氧化碳灭火剂》(GB4396-2005)的规定;储存装置应设称重检漏装置。当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量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储存装置的布置应

海洋平台建造模拟施工的应用及工艺优化

海洋平台建造模拟施工的应用及工艺优化 发表时间:2016-10-12T15:47:46.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2期作者:王刚 [导读] 摘要:对于海洋中大型平台的建造,通常需要多方面的参与才能完成。由于设计图和材料的准备等前期的工作将工程时间压缩的过短,再加上开发周期的缩短,使整个过程的建造时间出现紧张的情况,短时间内要完成工程的建造,这就对总体方案的统筹提出较高的要求。 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 519055 摘要:对于海洋中大型平台的建造,通常需要多方面的参与才能完成。由于设计图和材料的准备等前期的工作将工程时间压缩的过短,再加上开发周期的缩短,使整个过程的建造时间出现紧张的情况,短时间内要完成工程的建造,这就对总体方案的统筹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想保证质量和工期的高要求,就要对建造工艺不断优化,对整体的工艺进行研究,模拟施工并进行研究,对管理方式进行讨论,选择最优的平台建造方法。 关键词:海洋平台建造;模拟施工;工艺优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对海洋工程进行开发,现阶段大型综合组块的建造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但是随着工期、质量要求的提升,现今的建造方式相对落后,已经达不到工程的要求,在较短时间内的建造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矛盾,不仅不能保证工期还会影响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怎样调整工期、质量、安全生产、以及过程流程之间的问题和施工中怎样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技术水平来促进工程的进步,主要选择模拟施工和工艺优化的手段来进行。具体如下: 一、建造工艺上的短板 (一)工程期限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1],在2008年建造一个5000t的海洋平台要一年多的时间,2010年建造一个7000t的海洋平台要11个月时间,2015年建造一个8000t的海洋平台期限为8个月,数据显示,建造工期呈现缩短的趋势,在缩短的工期中建造过程迎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建造工艺已经达不到工程的要求,给整个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第一,由于工期的缩短,将很多项目集中到了一起,不能再按照结构的顺序进行逐项开展工作,这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短缺,还会产生各专业交叉工作,产生制约。第二,设计和材料的采购不能及时的满足工程的需求,供不应求又会加大工程的压力。第三,对于建造来说还是在最后的阶段进行,在之前的设计、采购等缓解若延误了工期就会给最后的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工程质量 由于工期的缩短,导致很多专业不能按照顺序进行开展,造成很多专业出现交叉工作的现象,这样就会引发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专业没有进行合理安排,会造成返工;第二,交叉工作会导致原始设计的改动;第三,因设计和设计变更引发的质量问题;第四,由于采购的不及时,设备没有及时的供应等。归结起来还是因为工期缩短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图1所示,主要是因为电仪支架与舾装工序安排不合理引起的舾装重复作业;因为设计的变动,使灯具支架和安全设备产生碰撞;采购不及时、不精准,设备晚于需求时间、开孔顺序不一致。 图1工程质量问题 (三)工程费用 基于工期的缩短,在一段时间内,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会集中使用,短时期内的费用的使用会呈现出高增长的现象,主要包括,交叉工作、设计的更改、重复建造等造成的补修以及索赔。 二、模拟施工的应用 模拟施工是现代过程建造中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是指在工程实施前做的预后,主要包括,预测各专业间的矛盾,并制定解决方案[2]。 (一)模拟施工的条件。只要公司的设计方法、材料采购、生产管理等均达到标准要求是,才可进行模拟施工。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完善的设计图纸,充足的材料,完善的材料采购体系,明确的工作界面。

《海洋平台设计原理》课程复习要点

桩基分类:施工方法:打入桩基础/钻孔灌注…/钟型…承载性状:摩擦型桩/端承型桩. 受压桩的轴向承载力计算方法:静力法(以土壤力学实验和桩的载荷实验取得的数据位依据,把桩的特性/土壤的相对密度和被扰动土的抗剪强度等指标联系起来,再把试验数据用于这些指标/即可对受压桩的周向承载力进行估算)动力法(包括动力打桩公式、波动方程和动力试验方法)静载试桩法(基本又可靠的方法.在工程现场直接对桩加载,测试土对桩的阻力,准确) 横荷作用下单桩破坏性状:桩身由于载荷产生的弯矩过大而断裂;桩周土被挤出,导致桩整体转动,倾倒或桩顶位移过大.刚性桩破坏(桩短/桩顶自由,桩的相对刚度很大,破坏时桩身不会产生绕曲变形,而是绕靠近桩端的一点做刚体转动;桩很短/桩顶嵌固,桩与承台呈刚性平移)半刚桩破坏(半刚性桩或中长桩指在横向载荷作用下,桩身挠曲变形,但桩身位移曲线只出现一个位移零点;中长桩桩顶嵌固时,桩顶将出现较大反响固定弯矩,桩身弯矩减小并向下部转移,桩顶水平位移比桩顶自由情况下减小)柔性桩破坏(桩的长度足够大且桩顶自由时,横向载荷作用下,桩身位移曲线出现2个以上位移零点和弯矩零点,且位移和弯矩随桩身衰减很快.). 群桩效应:当组成群桩的各个单桩间距较小时(8倍),由于相邻桩的相互作用,一般群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要受到影响,这个影响通常成为群桩效应.沉降变大.影响群桩变形和各单桩荷载分配的主要因素:贯入深度与桩径比/桩的相对刚度/群桩布置. 自升式平台的重量分类:空载重量(钢料重量/动力装置重量/固定设备重量)可变载荷(压载水/有效可变载荷(可移动设备重量/消耗品重量/钻台载荷及其他载荷)). 拖航:平台重量=满载排水量=空载+可变载荷.升降:举升能力=空载+可变载荷.钻井:满载钻井重量=空载+可变载荷(包含钻井载荷)自存:风暴状况平台重量=空载+可变载荷(放弃部分载荷) 移航—就位—放桩—预压—升起主体—作业—降下主体—拔桩—提桩—固桩后移航 获得自升式平台主要方式:直接从国外购买引进/购买平台图纸国内建造/自主设计建造 自结构组成:船体升降机构桩腿桩靴专业设备生活模块直升机平台吊机……湿拖+干拖 自升式平台的强度分析至少考虑工况:正常作业工况/迁移../升降..和自存.. 桩腿长度:桩腿设计入水深度,最大工作水深,静水面以上波峰高度,峰隙高度,船体型深,升降室高,余量. 半台设况:1.满载半潜/静水状态,无向上加速度运动;2.满载半潜/静水状态,有向上加速度运动;3.满载半潜/静水状态,有向上加速度运动/大钩有负荷;4.满载半潜/风暴横浪/波峰居中;5.满载半潜/风暴横浪/波谷居中;6.满载拖航/斜浪状态;7.满载半潜/风暴横浪/波谷位于迎浪的前排立柱处/水平横撑破坏;8.满载半潜/风暴横浪/波峰位于迎浪的前排立柱处/水平横撑破坏.关键技术:高效钻井作业系统/升沉补偿系统/定位系统/水下设备/平台设备集成控制. 平台特点:由立柱提供工作所需的稳性;水线面小,固有周期大,不大可能和波谱的主要成分波发生共振,运动响应小;浮体位于水面以下的深处,波浪作用力小.当波长和平台长度处于某些比值时,立柱和浮体上的波浪作用力能互相抵消,平台上的作用力很小,理论上甚至可以等于零.优点:具有极强的抗风浪能力/优良的运动性能/巨大的甲板面积和装载容量/高效的作业效率/易于改造并具备钻井/修井/生产等多种工作功能,无需海上安装,全球全天候的工作能力和自存能力等优点.设计要点:立柱上不设置舷窗或窗;立柱应与上壳体舱壁对齐且连结成整体;立柱应尽可能通过下壳体甲板;立柱/下壳体或柱靴可设计成有骨架支撑的壳体或无骨架支撑的壳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