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打火机案例分析

温州打火机案例分析
温州打火机案例分析

问题8:技术性贸易壁垒:温州打火机的案例

背景材料:

世界上,围绕打火机CR标准的贸易纠纷其实由来已久。早在1994年美国通过了保护儿童的CR法案,致使众多中国打火机厂商退出美国市场。2001年起,欧盟数次试图推出CR标准,均因中国相关部门和企业据理力争而未果。2006年5月,欧盟出台新的CR标准规定,向欧盟出口的打火机须“确保至少能安全使用五年,其间并能提供维修零配件;必须在欧盟境内设立一家维修点,否则必须安装安全锁”。从2007年3月11日起,凡向欧盟市场出口的一次性打火机,必须加装防儿童开启装置(即CR装置),而且禁止不符合CR标准的打火机及新奇打火机进入欧盟市场。

这是欧盟第一次推出CR法案,尚无具体执行细则。CR装置必须经过检测机构认证后,才能通过欧盟标准化委员会验收,但目前欧盟还未有一家可认证或认可的此类实验室。如果通过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实验室,以及通过美国CR标准的检测,在欧盟能不能适用至今也是一个未知数。

据了解,温州有近200家打火机生产企业,年产打火机6亿只,产值20多亿元,占全球打火机市场80%份额,其中30%出口欧盟。而根据CR法案,类似卡通人物、玩具、枪、手表等形状的打火机,已经确定被列入禁售范畴。由此温州上万种打火机中,至少有近3000个品种将面临停产。

受此影响,目前温州打火机行业来自欧盟的订单已经急剧减少。据温州当地媒体报道,温州打火机的订单量比上年同期减少30%左右。

温州打火机企业目前在纷纷研发安全锁。温州东方实业有限公司就已经开发出两款安全锁,并通过了省级验收。同时,众多企业已经按照美国CR标准提高打火机的承压范围。

然而,由此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安装安全锁不仅提高了每个打火机约15%~20%的成本,更严重的是安全锁专利大多掌握欧盟、美国的生产商手中。如果与欧盟企业研发的安全锁80%相似将会被起诉。欧洲很多技术研制出来之后并不投入生产,只等坐收来自中国的专利费。

一些企业准备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这本是在企业的计划之中,只不过欧盟的CR法案成为该计划提前实施的助推剂。然而,对一些多种经营的中小企业来说,退出打火机这一行业也成为无奈的选择。

按照WTO规则,中国从2005年后就正式进入后过渡期,传统的关税措施和配额等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弱化和取消,以技术性贸易措施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对当今贸易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有调查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已涉及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出口企业、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商品,每年造成的损失约200亿美元。

讨论:

1.技术壁垒的理论分析: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

利用市场失灵理论、技术差距论、利益集团论、博弈论等理论对温州打火机的案例分析

受害者是温州企业。CR法规的出台,意味着温州生产的价格在2欧元以下、装有燃料的玩具型打火机将被禁止在欧盟上市。此消息传出后,温州的打火机出口受到严重影响。2001年以来,接到的出口订单明显减少。CR法案开始执行,

使得设计生产的温州打火机在欧盟市场上受到极大冲击。温州许多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目前,这些选择停工或半停工的企业正处于煎熬之中。

受益者是欧盟发达国家就是这样通过技术标准或专利技术,吃掉了发展中国家产品的价格优势,实现技术壁垒的目的

(市场失灵理论市场运行自身存在失灵,为政府进行贸易政策干预而纠正市场扭曲提供了客观可能。

技术差距论高水平技术的采用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改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在高技术和低技术之间进行选择,肯定是高技术优于低技术。所以,对于技术领先国家,在高技术普及的情况下该国政府肯定不会放弃高技术而采用低技术。如果进口国技术标准超出了出口国能力就会完全阻断出口国的出口,形成进口国国内厂商的垄断,而垄断则会降低进口国的综合福利

利益集团论由于政府决策对国内资源配置和各个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这必然导致各个利益集团作为贸易政策的需求者通过利益诱惑、压力或游说去影响政策形成。而政府作为贸易政策的供给者,一方面有可能受这种游说的影响,另一方面其本身又有一定的偏好。

博弈论A国和B国为了让本国的收益在博弈中获得利益的期望值最大,A国和B国都会选择损益的期望值最大的策略,即两个国家都会选择设置TBT,即双方都设置TBT是双方博弈的唯一均衡解。虽然设置TBT的国家都知道不设置TBT 可以提高福利,是帕累托最优策略,而设置TBT则会使双方利益受到损害,不是共同的最优结果,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有设置TBT的意愿。这是因为TBT往往使设限国获益而使受限国受损。如果两国都不设置TBT则两国可以获得正常贸易所带来的利益;如果两国都设置TBT则每个国家一方面因受他国TBT限制而遭受损失,另一方面又从对他国的设限中得到利益补偿,所得利益往往大于对方设置而本国不设置TBT的情形。在信息不对称等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致使各个国家最终都有设置贸易壁垒情况)

2.打破贸易壁垒,政府应扮演什么角色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贸易技术壁垒:(1)应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研究对外贸易技术壁垒体系,建立技术贸易壁垒数据库。(2)应以环保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业机构的重点。(3)应尽快建立我国技术法规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健全和完善认证制度,建立有效完善的国内技术贸易壁垒的体系。(4)积极倡导和扶植建立我国的电子商务平台。(5)应充分利用WTO/TBT有关条款,特别要用好用足“例外条款”

3.如果你是温州一大型打火机企业的厂长,你如何应对此类技术贸易壁垒

方法一:

1、对打火机进行科学评估,对各类打火机的安全性能进行科学

实验,以确定哪些打火机需要添加“安全锁”装置,并将之提交欧盟参考

2、成立应对小组,聘请专业律师,请求国家大力支持,筹集活

动经费

3、提出抵制CR法案的充分理由

4、联络欧洲有关媒体,展开舆论攻势

5、辗转欧盟主要成员国,与主要机构进行多次会谈

6、获得欧盟认可建立安全检测实验室

方法二:

1、练好内功。

一要提高产品档次,增加技术含量,争创国际名牌;二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类人才;三要熟悉目标市场惯用的贸易壁垒,及时掌握贸易壁垒动态;最后,要抓住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契机,加快企业间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2、战略转变

(1)增加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投入,增加对客户的价值提供。(2)增加营销投入,培育长期优势。(3)增加管理投入,创建真正的国际性企业。3、积极应对

树立世界经济贸易规则意识,学习、运用世界贸易规则。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掌握贸易壁垒动态,按照国际规则,学会打“洋官司”(三)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1)学习并灵活掌握WTO的有关法律,培育一支懂国际法律和世贸规则的团队;(2)由行业协会牵头,建立WTOTBT预警系统,(3)行业协会应加强对会员的管理,强调协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及实效化,(4)行业协会应保持与政府、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

(四)建立应对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国外的进口商协会是建立预警机制的基础,预警机制抵制贸易壁垒的两大方法:其一,当国外的进口商协会获得酝酿贸易壁垒的信息后,可以就贸易壁垒提案的内容、资料、数字的公正性提出质疑。其二,利用产品链,配合关联产品的力量。

4.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有正面意义吗

就目前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具体情况来看,主要是发达国家如美、日、欧盟等国凭借其自身的技术、经济优势,制定了苛刻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技术认证制度等,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限制作用,因此,研究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所实施的技术壁垒的状况,无论是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还是企业的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采用技术性措施,特别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取得国际体系认证、产品认证以及其它行业的认证,调整和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档次,这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正面效应。

经济事件涉及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

欧盟出台“防止儿童开启装置措施”法案(Child Resistance Act,CR法案)。该法案规定凡售价在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均须设置安全装置。售价在1欧元左右的温州金属外壳打火机将是该法案的适用对象。

欧盟发出公告,决定对中国出口欧盟的打火机(包括一次性打火机、金属外壳打火机和汽油打火机)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按照WTO的规定,反倾销所涉及的出口商必须在15天内做出应诉反应,否则将作为自动放弃论,这可能导致我国出口到欧盟各国的打火机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在WTO的法律文本中,只有在《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即《WTO 协定》)第5条第2款2,以及《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定》(以下简称《反倾销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等个别协定中,涉及到非政府组织、非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或商会(tradeor。

作为一个企业自治的非盈利组织,行业协会在WTO规则下的国际贸易中有着广泛的活动空间。比如,行业协会可以代表产业提出受到了进口商品的损害,从而要求本国政府采取反倾销等措施来保护当地产业;或是通过设定行业标准、质量标准、检验条件、劳动标准、价格协调等非关税手段来保护本国企业利益。从各国的实践看,行业协会作为反倾销申诉人的案件占绝大多数,而以政府反倾销机构或单个企业作为申诉人的情况十分罕见。

将案例实际采取的方案及其运行结果与你设计的方案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案例实际采取的方案:事件发生后,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温州外经贸局及打火机协会、企业对打火机的定理、分类进行科学评估,对各类打火机的安全性能进行科学实验,并拿出哪些该加、哪些不该加安全锁的科学论据,将之提交欧盟参考。2003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又带领温州尼博烟具公司等打火机企业负责人前往欧盟进行抵制CR标准的谈判和交涉。

1、借鉴以往应对欧美国家对我国打火机实施的反倾销诉讼和技术性壁垒的成功经验,积极应对;

2、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产品出口欧盟、美国、日本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3、各打火机生产企业敢于技术创新,研制出多款带CR装置的打火机,先后在美国和欧盟申请专利,成功突破了知识产权壁垒。

分析结果:

设想方案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都是先从自身的质量技术做改进,然后在通过一系列战略营销手段达到突破贸易壁垒的效果。但我方更强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对分析报告的要求:

1),对案例基本资料理解透彻;

2),案例分析分析的思路清晰;

3),语言文字方面语句简练、流畅,无错别字;

4),观点创新;

5),论证上没有漏洞。

国际贸易反倾销案例

国际贸易反倾销案例

反倾销案例 我国是被别国反倾销频率较高的国家,根据记载,自1979 年欧共体首次对我国实施反倾销以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启动反倾销手段,几百起案件涉及4000多种商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几百个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根据已发生的反倾销案例分析,我国在国外反倾销案中尽管有过少量的胜诉,但绝大多数还处在被动挨宰的地位,这在主观上与我们的企业不知如何应对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一直是湖北省蜂蜜出口的“领头羊”,但在我国加入WTO 后,一些国家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日益频繁,也使我公司的蜂蜜出口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2002 年5 月,武汉市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首次向美国出口蜂蜜,却遭到美国2000多蜂农对武汉小蜜蜂提起的反倾销诉讼。即被认定为倾销,裁定征收24%~183.3%的反倾销税。面对美国提出的反倾销诉讼,武汉小蜜蜂公司组成专班、聘请律师、整理材料、接受有关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不间断与美国商人的正常贸易往来。

2003 年的核查,美国商务部把案子翻过来了。2003 年10月,武汉小蜜蜂公司接到有关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经调查其在美国市场的倾销行为不能成立,其产品在美国市场应享受平等待遇。应对挑战,勇于抗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据理力争,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应诉美国反倾销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小蜜蜂产品在美国市场有了暂时平等的地位。但是,2004 年,在美国蜂农的抗辩下,案子又翻过去了。美国商务部调查后又裁定,对小蜜蜂当年出口美国的蜂蜜征收33%的反倾销关税。此举对小蜜蜂影响很大,美国裁定的“扑朔迷离”,令企业感到很迷茫,很无奈。这使我们认识到;应对反倾销是一个长久和持续的过程,积极应对反倾销也是维护行业利益的体现,因此我们采取“不害怕、不回避、不让步”的态度积极面对国际贸易制裁,目前公司正在与美国商务部继续反倾销官司, 争取合理的利率。 中国彩电在欧洲的惨痛教训由于康佳公司不愿接受欧盟的现场认证调查,2006年3月28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发出文件,将对中国彩电出口商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即日起执行. 2009年,美国将对中国钢格板征高额反倾

打火机厂事故案例

案例一:丁烷气体积聚引起爆炸 1993年1月8日,上海市青浦县盈中乡创新村青浦打火机厂因丁烷气体积聚引起爆炸,造成死亡17人,轻伤3人的重大事故。 一、事故经过:青浦打火机厂为创新村的村办企业,该厂于1992年7月通过乡镇企业局的可行性审查,8月6日领取营业执照。在事故前已完成了厂房的建设并向公安部门报批,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1992年年底以“试生产”的名义承接了上海光明打火机厂25万只一次性气体打火机的生产业务,开始在一个以前是装配电动剃须刀的厂房中进行生产。该厂房为2层楼房,楼上是办公室,下层为车间,其面积约为50平方米,中间用玻璃隔为两间,一间为装配间,一间为检验室。1月8日,在返修漏气的打火机时,由于天气寒冷,车间门窗紧闭。根据估算,到出事时为止,当天至少修理了15000余只打火机。12时15分左右,车间突然发生爆炸,房屋随之倒塌并起火,造成楼下14人及楼上3人死亡、3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在修理打火机时,每只都会有少量的丁烷气体泄出,而现场空气又不流通,造成了烷气体聚集并在部分区域内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发生爆炸。 主管部门在审查该项目时,既没有全面调查论证,又没有提出使用可燃气体在安全方面的要求,未能真正起到把关的作用。 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措施,防火措施不落实,思想上麻痹大意,疏于防范;

二是厂房设计不符合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没有设置必要的防火隔断,有的企业还占用或者堵塞疏散通道,火灾发生后无法及时扑救和逃生; 三是厂房内大量堆放易燃易爆原料和产品,火灾发生后迅速蔓延,并且散发大量有毒气体,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窒息死亡。 防范措施: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且加以落实;对职工要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对于特种作业人员,要求必须持证上岗。在加强对人员安全管理的同时,还应加强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例如在这个事故案例中,如果加强通风,防止可燃气体积聚,就能有效降低火灾爆炸的危险性。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高危行业的审查与监管,防止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盲目上马,酿成事故。

第3章案例 温州打火机的竞争优势与未来发展

NO. 2 温州打火机的竞争优势与未来发展 打火机是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传统产品,至今世界上还保留着不少百年品牌。20 世纪50年代,欧洲是世界打火机市场的主宰,到了60年代末,日本、韩国、中国台湾 等地以价格优势迅速取而代之,逐渐垄断了市场。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政府的引导 和企业的奋力拼搏下,温州逐渐成为世界性打火机生产基地,产业国际竞争力极强。 截至2006年,温州拥有700余家打火机生产企业和近千家打火机生产配套企业, 其中包括大虎、东方、超灵、日田等大规模企业,年产打火机8.5亿只,产值20亿元。其中,金属外壳打火机占据了95%的国内市场份额,70%的国际市场份额和80%的欧洲市 场份额,迫使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风光无限的日本、韩国等打火机生产强国90% 以上的打火机生产企业歇业,转向与温州企业合作,或到温州进行定牌生产,甚至干脆 经销温州的打火机。法国“都彭”、韩国“松树”、德国“哈德森”、日本“广田”等众 多国际知名打火机企业都在温州进行贴牌、定牌生产,使温州打火机中小企业声名远扬。那么,以家庭作坊起家的温州打火机中小企业,为何能够挤垮强劲的竞争对手,成为世 界打火机生产和出口中心的呢? 1.劳动力成本低廉。2005年,温州打火机工人平均工资为每小时4—7元人民币, 而美国最低工资是每小时4.8美元,且装配工人的工资往往是社会最低工资的几倍。欧 此案例由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史龙祥所作. 案例所涉及内容仅供教学讨论只用. 作者对案例所描述之经济情况并无任何正确或错误 之主观判断. 出于保密之目的,案例中对若干信息进行了隐化处理,特此声明. Copyright 2008,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 Version: 08-08-31

浅析温州打火机行业应对欧盟反倾销策略

摘要 倾销与反倾销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现代国际贸易的形成而出现的。目前,倾销与反倾销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反倾销成为焦点的政策理论背景为:管理贸易日益成为贸易政策的主导内容。管理贸易是有组织的自由和协调的保护。反倾销是管理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反倾销作为其允许的少数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之一,其最初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平贸易。但是在实践中,反倾销被许多国家采用,有被滥用之势,可以说已经有悖于其设立的初衷,这主要与其自身的制度缺陷有关。 本文主要讲的是温州打火机行业在应对欧盟反倾销案中,所面临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然后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打火机行业倾销反倾销 CR

Abstract Dumping and anti-dumping are the resul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y appeared with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trade. At present, dumping and anti-dumping have already become the focuse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background theories behind anti-dumping becoming the hot issues are: managed trade is becoming the prevailing content of trade policy. The nature of managed trade is organized freedom and coordinated protection. Anti-dump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naged trade policy. Anti-dumping,originally for the maintenance of fair trade, is one of few lawful measures of trade protection allowed by WTO. But in practice, anti-dumping is used by many countries and has the trend of being overused. It is safe to say it has deviated from the aim of establishing such a mechanism.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eviation from its original objective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inherent defect of its own system. This thesis mainly introduces that the profession of cigarette lighters in Wenzhou is in responding to the EU anti-dumping cases which faced the problems and analyzed the reasons, then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lans according to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Cigarette Lighters profession; Dumping; Anti-dumping; Child Resistance Act

中美反倾销案分析

中美反倾销谈判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2002年2月1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和美国商务部(DOC)接到了美国轴承制造商协会(ABMA)提出的申请,对来自中国的球轴承产品及其零件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随即作为中国输美球轴承全体出口厂商的代表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应诉。这场对中国球轴承产品反倾销诉讼案,以中国机电商会机械基础件分会的完胜而落幕。 案例分析 一.面对控诉应积极上诉 在这次反倾销上诉中﹐一些与本身利益关系不大的企业也不再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温州人本集团对美的出口分布在1000多种品种中﹐球轴承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权衡诉讼的回报与代价后﹐不少人认为﹐温州人本集团的应诉注定是一场赔本买卖。但是人本集团有关人士坦率地说﹐进入世贸组织后相关经验的积累对人本集团未来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人本集团将以此为学习的机会﹐积极参与。 不应诉就意味着弃权。虽然一些国内企业还是怕打“洋官司”﹐在关键时刻退缩了﹐但与10年前杭州萧山那家弹簧垫圈厂孤军应战的情形形成对比的是﹐最终还是有近50家企业决定参与集体诉讼﹐以维护多年打拼下的美国市场。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企业很少应诉﹐基本上处于打不还手的状况。1991年﹐美方曾发起对我同一类轴承的反倾销案﹐当时包括”慈兴“在内的浙江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应诉。1994年原外经贸部发布”谁应诉﹑谁受益“的规定以后﹐浙江企业的应诉率有所上升﹔最近10年的应诉率达到100%。从浙江企业的应诉结果看﹐75%的案件通过应诉大大降低了税率﹐无税和无损害结案的绝对胜诉率也达到37.5%。如果不是积极应诉申辩﹐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人才门户更新时间:2005-12-06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2004年2月17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原产于中国等6个国家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消息传出,在我国水产业,特别是虾产业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使我虾产品出口严重受阻。2004年4月,我国渔业大省——浙江虾产品对美出口全面停止。2004年3~6月,我国虾产品主产区——广东虾产品对美国出口仅为1010吨,降幅达%。此4个月出口量比前2个月下降%。2004年,我国向美出口海产虾万吨,同比下降%;金额亿美元,同比下降%。而2004年美国虾产品进口量在50万吨的水平,我国虾产品占有率为%。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几乎失去了美国虾产品市场。这是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第一起有关水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当尘埃落定之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此案,为今后的水产品国际贸易提供借鉴。 一、案例回放 2002年1月,以佛罗里达半岛沿海地区为代表的美国南部阿拉巴马、佛罗里达、佐治亚、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北卡罗莱纳、南卡罗莱纳8个州养虾业,47家企业组成“南方虾业联盟”,以本国虾产业利益受到进口虾威胁为由,商议对原产于泰国、中国、越南和部分南美国家在内的16个国家的进口对虾提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诉讼申请,并聘请律师搜集证据。2002年春季,由于异常低温,导致墨西哥湾野生对虾捕获量减少,过少的捕获量意味着赚钱的机会较少,使美国南方虾类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的生产下滑问题突显出来。根据美国《1921年反倾销法》的规定,在确定由于进口到美国的外国产品以低于或将要低于美国的价格,或者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造成美国某一产业可能受到损害或该行业的建立受到阻碍时,财政部长可以发布裁决公告。如果购买价格或出口商销售价格低于外国市场价格(在不存在可比市场价格时,低于生产成本),就应该对出口商征收相当于这些差额的特殊反倾销税。 2002年7月,美国对虾加工商也加入到“南方虾业联盟”,该联盟的企业总数达到217家,使涉案产品的范围从原料虾扩大至对虾加工品。2000年,由西弗吉尼亚联邦参议员罗伯特·伯德提出并获通过的《伯德修正案》允许将关税收入补贴给最先提出倾销诉讼的美国企业。2001~2003年,美国向提起倾销诉讼的美国企业补贴了8亿美元。有关业界人士预计,在本次虾反倾销案中,即使仅对目前50%的六国进口虾数量征收15%的反倾销税,关税总额也将达到亿美元。按此计算,参与和积极支持本次反倾销诉讼案的217家捕虾业者,每家可从征收的反倾销税中平均分得万美元的补偿金。这就是美国企业积极申诉的重要原因。 2003年8月8日,美国“南方虾业联盟”决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对进口虾进行调查,对以中国为首,包括巴西、泰国、委内瑞拉等12个对虾出口国提起反倾销诉讼。2003年,美国联邦政府以救灾款(disaster assistance)的名义资助国内捕虾业者3500万美元。

WTO打火机安全装置案例

WTO打火机安全装置案例 [2002-01-01] 销往欧洲、离岸价低于2欧元的打火机,必须加装一个5周岁以下儿童难以开启的安全装置,而2欧元以上的不受限制。这确实是欧盟正在拟定的CR法规(防止儿童开启装置),一旦被通过,以价格优势取胜的温州打火机有可能被挤出欧洲市场。但这道以安全为借口的贸易壁垒并不是无懈可击,温州的打火机生产厂商发觉了其中的“软肋”,因此他们以世贸规则为武器,迅速奋起抗辩。 中国打火机遭遇新壁垒 2001年10月,在我国胜利完成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谈判时,一个旨在爱护欧洲打火机制造商利益的贸易法案也在悄然拟定中,这确实是欧盟卫生和消费者爱护协会主持制定的《打火机-防止儿童开启要求及测试方法》(简称CR法规)。 这一消息通过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协会传到了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耳里。黄发静既是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业主,也是温州市烟具协会副会长,同时依旧打火机出口欧盟的大户。他一听到那个信息,赶忙意识到咨询题的严峻性。 1994年,美国发生了多次因儿童玩弄打火机而不慎失火的事件,美国闻名的打火机生产厂商ZIPPO公司为爱护自身利益,借机游讲有关立法机构,促成美国出台了CR法规,规定凡售价2美元下的打火机都必须执行该法规,加装一个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装置,否则不能在美国市场销售。那个法规生效后,温州打火机首当其冲,出口美国市场严峻受阻。黄发静介绍,当时温州打火机出口美国形势专门好,先后取代韩国和日本,大有独步天下之势,但CR法规实施后,温州打火机在美国市场赶忙萎缩,8年来几乎没有增长。现在,温州出口美国的打火机只相当于出口欧洲市场的五分之一。要幸免美国市场显现的这种后果,就必须设法阻止欧盟CR法规的出台。为此,黄发静一边向与他们有共同利益的境外盟友--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征询,有没有可供采取的反制措施;一边向国内的外经贸专家请教,

中国产品遭反倾销案例分析

中国产品遭反倾销案例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以几个中国产品被反倾销的案例为例,浅析“中国制造”频遭反倾销的内原因。 [关键词]中国产品、反倾销、原因 反倾销是政府采取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幼稚产业或者主要支柱产业而对外来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通过这些手段使其进口价格与国际市场拉平,以保护自己哦内的产业。在这方面,中国虽然是世界上被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相关国内组织对出口企业的管理力度却并不到位,导致出口混乱,出口商竞相压价,最后反被施加一反倾销措施,甚至被缩小配额。 为什么要反倾销呢? 因为,如果A国以很低的甚至是低到不合理的价格在B国销售某商品,会使B国的这种商品的销售受到严重的威胁。短期内,会威胁国内该种商品的销售利润;长期以来会导致B国国内生产这种商品的产业走向衰败,甚至会造成A 国该种商品在B国的垄断,并影响国内经济。 确定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条件: 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 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 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反倾销的措施: 反倾销的最终补救措施是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的数额可以等于倾销幅度,也可以低于。 案例: 印度对中国药品征收反倾销税。2001 年4 月, 印度政府决定对所有从中国大陆进口的常用药ANALGIN 每公斤征收2. 59 美元的反倾销税, 同时对从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此类药品每公斤征收2. 86 美元的反倾销税。印度政府同时还宣布对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特区进口的二轴导向丙烯薄膜(BOPF)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从每公斤0. 88 美元(从新加坡进口) 到每公斤0. 56 美元(从阿曼进口) 不等。此项临时反倾销税的有效期直至2002 年4 月。

最近三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例

最近三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例 09经济学2班 3109010657 韩维伟 一、中欧钢铁扣件反倾销案胜诉,击破欧盟贸易保护: 以反倾销之名,2009年,欧盟开始对进口中国的钢铁扣件课以重税。 由于实在忍无可忍,2009年7月31日,中国在WTO起诉欧盟。首先进行的是必经的磋商程序,但磋商无果。同年10月12日,中国要求成立专家组进行审理。巴西、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印度、日本、挪威、中国台湾、泰国、土耳其和美国以第三方身份参加诉讼。 2010年12月3日,WTO专家组就中国诉欧盟对中国钢铁扣件反倾销案作出一审裁决,支持了中国的8项诉求;同时,认为中国对11项诉求证明不充分不予支持,并对另外9项诉求不予裁决,或者认为不在管辖范围,或者没有裁决必要。中国获得支持的8项诉求是双方争议的核心,所以从整体上讲,中国胜诉。 二、中美轮胎特保案: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009年6月29日提出建议,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根据程序,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2010年12月13日,WTO驳回中国提出的美国对其销美轮胎征收反倾销惩罚性关税的申诉,仲裁小组表示美国在2009年9月对中国销美轮胎采取“过渡性质保护措施”征收惩罚性关税未违反WTO规定。2011年9月5日,世界贸易组织(WTO)裁定中国败诉。 三、国际对华钢材反倾销案例: 2009年,国际方面对中国钢铁反倾销案共计21例,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盟,美国7起,欧盟4起,俄罗斯3起,印度3起。从品种上看,中国的钢管产品又成为各国主要的反倾销对象,总计有12起之多,未来中国钢管出口环境将受到严峻的威胁和挑战。 1、美国对中国石油钢管征收反补贴税。12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表决认定,美国国内钢铁工业受到从中国进口石油钢管产品的损害,该裁决为美国商务部11月24日的终裁结果扫清了道路。美国商务部现已公布对中国石油钢管征收10.49%-15.78%反补贴税令,在之前的10.36%-15.78%裁决结

最好最全反倾销案例及分析

摘要 国外对华反倾销一直是中国出口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时的一个障碍,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出口猛增,迫于国内保护主义的压力,国外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解国内的不满情绪。但目前,这些国家只能利用WTO允许的手段来加以保护,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包括反补贴、保障措施和反倾销.由于保障措施只能面对产品,无法针对某一国家采用,而在中国入世后,由于不断地降低出口退税,减少补贴,因此反倾销措施被国外越来越频繁地用来保护该国市场。入世后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不断创出新高,这种现象应引起中国出口企业的足够重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入世后,中国连续几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如何应对近年来激增的反倾销案件,减少中国与主要贸易国的摩擦,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用新的策略来对待。 关键词:中国企业;反倾销;问题;对策

目录 第一章倾销和反倾销的一般理论 (1) 1.1 倾销和反倾销产生的经济背景以及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处境 (1) 1.1.1 倾销和反倾销产生的经济背景 (3) 1.1.2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处境 (3) 1.2 倾销的概念及特点 (3) 1.2.1 倾销的定义 (3) 1.2.2 倾销的特点 (3) 1.2.3 倾销的构成条件 (4) 1.3 反倾销的概念及特点 (5) 1.3.1 反倾销的定义 (5) 1.3.2 反倾销的特点 (5) 1.3.3 实施反倾销的条件 (5) 第二章国外对我国反倾销实例研究...................................7 2.1中美水产第一案 (7) 2.1.1 案例回放 (7) 2.1.2 案例分析 (9) 2.2欧盟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 (10) 2.2.1 案例回放 (11) 2.2.2 案例分析 (12) 2.3中国彩电在欧洲的惨痛教训 (12) 2.3.1 案例回放 (12) 2.3.2 案例分析 (13) 2.4中国浓缩苹果汁企业起诉美国商务部大获全胜 (13) 2.4.1 案例回放 (13) 2.4.2 案例分析 (15) 2.5草甘膦反倾销:中国Vs阿根廷 (16)

欧盟对温州打火机反倾销案

欧盟对温州打火机反倾销案 2003年7月25日,备受关注的温州打火机应对欧盟反倾销一案今天自动终结,中国打火机企业获得了最终胜诉。这次胜诉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应对欧盟反倾销诉讼获得的首次胜利。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温州市打火机协会17日接到欧盟通过有关方面发来的书面通知,告知欧洲打火机制造商联合会已撤销对中国(主要来自温州)打火机的反倾销的申诉。欧盟在告知欧洲打火机生产商联盟撤诉的通知说,温州打火机协会及东方打火机厂等企业可在10天内对申诉方的撤诉递交意见。 据律师介绍,如果在这10天以内如果没有什么其他意见的话,那么这个案子就自动终结了,中国企业就获得了最终的胜诉。 欧盟通知温州企业撤消对中国打火机的反倾销案 2003年07月18日08:36 温州东方轻工有限公司今天接到欧盟委员会通知,起诉方撤销对中国打火机的反倾销案。这意味着中国打火机出口欧盟将不再受到反倾销困扰,但是欧盟已经公布的CR法规问题依然存在,中国企业在如何保住欧盟这个市场仍需努力。 去年六月二十七日,应代表欧共体一次性可充气打火机行业的欧洲打火机制造商联合会的要求,欧盟正式宣布对中国出口的一次性可完全袖珍(塑料外壳)打火机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由于海关税则号对可充气打火机中塑料外壳与金属外壳未予区别,使得温州产的金属外壳打火机也被牵涉进来。因为该案影响的企业众多,牵涉金额较大,中国高层对此案非常重视。 为此,全国打火机行业召开会议,商量反倾销案应诉事宜。最终宁波四家企业决定以反倾销抗辩;温州东方轻工有限公司以反倾销应诉,向欧盟提出市场经济地位申请。而温州另外十五家打火机企业决定从“金属外壳打火机与一次性打火机不同,对欧盟相关产业未造成损害”进行无损害抗辩。 来自布鲁塞尔欧盟总部的通知称,欧洲打火机制造商联合会,已经于二00三年七月十四日撤回其有关上述反倾销诉讼的申诉。并称,反倾销诉讼可通过撤回申诉而终止,除非该终止违背欧共体的利益。鉴于调查没有发现该种终止将违反欧共体的利益,故决定本次调查应当予以终止。 面对频频而来的反倾销,中国许多企业不敢打官司,逆来顺受,最终让出市场。温州东方轻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中方对记者说,为了应诉这次反倾销,他们

国际贸易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分析14页word

由“双反”贸易摩擦浅析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瓶颈及解决 之道 小组成员:CFA1001 桂瑰 1003110144 CFA1001 张韵倩 1003110105 CFA1001 张悠 1003110118 CFA1001 谢天乔子 1003110129 由“双反”贸易摩擦浅析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瓶颈及解决之道 一、“双反”事件经过 2011年10月19日,美国SolarWorld连同其余6家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12年3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针对中国光伏反补贴方面的初裁结果,税率为2.90%至4.73%。 2012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又对中国光伏反倾销案开出初裁高额罚单,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率。据统计,2011年中国涉案产品对美出口金额约为31亿美元,此次关税决定将影响到59家中国太阳能公司。 受到到出口限制,我国光伏产业受到严重打击,而阵痛还未消,又一恶狼向中国光伏产业扑来。2012年7月,德国太阳能巨头SolarWorld联手欧洲各国20余家光伏企业将一纸诉状递交欧盟,指责中国光伏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从而以低价向欧洲倾销产品。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3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大的,

中国的六成光伏企业面临的不仅是亏损,更是退市、并购的风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光伏业陷入命运多舛的境地。继欧盟之后,印度反倾销局收到印度业界申请,要求对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和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部分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虽然印度所占中国出口的份额不大,不会带给中国致命的影响,但也确实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跟风。 自2011年下半年起,中国光伏产业经营惨淡,各项指标大幅度下滑。国内首家纽交所上市民企尚德电力,日前首遭纽交所的退市警告。原因是,截至9月10日的连续30个交易日,公司收盘价连续低于1美元,不符合纽交所的上市规定,尚德面临退市风险。根据无锡尚德公司财报,公司2011年四季度负债总额为36亿美元,负债率79%;2011年底,尚德短期借债从2007年3.21亿美元攀升至15.73亿美元。从2011年二季度起,尚德已连续亏损四个季度,尽管今年二季报还未出,但继续亏损是大概率事件,意味着其将连续五个季度亏损。 二、相关概念解释 (一)光伏产业: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二)“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的简称。 (三)反倾销税: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

2020年(安全生产)WTO打火机安全装置案例

(安全生产)WTO打火机安全装置案例

WTO-TBT案例-中国-欧盟:打火机安全装置案 [2002-01-01] 销往欧洲、离岸价低于2欧元的打火机,必须加装壹个5周岁以下儿童难以开启的安全装置,而2欧元之上的不受限制。这就是欧盟正在拟定的CR法规(防止儿童开启装置),壹旦被通过,以价格优势取胜的温州打火机有可能被挤出欧洲市场。但这道以安全为借口的贸易壁垒且不是无懈可击,温州的打火机生产厂商发现了其中的“软肋”,于是他们以世贸规则为武器,迅速奋起抗辩。 中国打火机遭遇新壁垒 2001年10月,在我国胜利完成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谈判时,壹个旨在保护欧洲打火机制造商利益的贸易法案也在悄然拟定中,这就是欧盟卫生和消费者保护协会主持制定的《打火机-防止儿童开启要求及测试方法》(简称CR法规)。 这壹消息通过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协会传到了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X公司董事长黄发静耳里。黄发静既是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业主,也是温州市烟具协会副会长,同时仍是打火机出口欧盟的大户。他壹听到这个信息,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994年,美国发生了多次因儿童玩弄打火机而不慎失火的事件,美国著名的打火机生产厂商ZIPPOX公司为保护自身利益,借机游说有关立法机构,促成美国出台了CR法规,规定凡售价2美元下的打火机都必须执行该法规,加装壹个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装置,否则不能在美国市场销售。这个法规生效后,温州打火机首当其冲,出口美国市场严重受阻。黄发静介绍,当时温州打火机出口美国形势很好,先

后取代韩国和日本,大有独步天下之势,但CR法规实施后,温州打火机在美国市场马上萎缩,8年来几乎没有增长。当下,温州出口美国的打火机只相当于出口欧洲市场的五分之壹。要避免美国市场出现的这种后果,就必须设法阻止欧盟CR法规的出台。为此,黄发静壹边向和他们有共同利益的境外盟友--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征询,有没有可供采取的反制措施;壹边向国内的外经贸专家请教,从WTO法规中寻找突破口,进行合法的抗辩和抵制;同时通过行业协会,联合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开展积极的应诉和游说活动。 这是我国加入WTO后第壹起为抵制不公正贸易法规而采取的抗辩行动。作为此次行动的发起人,黄发静已联合了温州最大的21家打火机生产企业,开展统壹的抵制活动。他们的这种积极应对态度和措施,得到外经贸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专门应对各种贸易纠纷而组建的外经贸部公平贸易局,日前也介入了他们抵制欧盟CR法规的行动。第壹次过招:温州人获胜 温州打火机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但发展很快,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相继超过日本、韩国。2001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温州“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称号。原来的打火机生产大国日本,现有90%的打火机生产企业被迫关闭,转向来温州定牌生产。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温州市拥有打火机生产企业300多家,年产销金属外壳打火机5亿只左右,占国内市场总量的95%。温州的金属外壳可重复使用打火机,从上世纪的90年代初开始出口众多国家,且以价格低廉和品种多样的优势,打破了打火机市场由日本、韩国及

中国反倾销案例

中国鞋遭遇欧盟反倾销事件回放 ■2005年6月30日和7月7日,欧盟委员会对我国劳保鞋和部分皮鞋实施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劳保鞋涉案金额在5255万美元、皮鞋案金额高达7.3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欧盟成员投票通过从4月7日起对所有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皮鞋征收4.8%的关税,到10月增加到19.4%。 ■2006年10月5日,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发表谈话指出,欧盟在此案中存在多处法律缺陷,中方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2006年10月7日,欧盟正式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2年的16.5%的反倾销税。 ■2006年10月23日,奥康集团决定向欧盟一审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欧盟理事会征收16.5%反倾销税的法规不符合欧盟的相关法律。随后,温州泰马、广东南海金履和广东万邦等3家企业跟进。 ■2006年12月8日是中国鞋企对欧盟皮鞋反倾销的申诉截止的最后期限。除了四家外,中国其他千余家皮鞋企业集体放弃了诉讼。 关注欧盟对华鞋类产品反倾销案 佚名【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06-06-28 8:34】 鞋是2006年欧盟与中国双边贸易中最热门的一个词汇。从2005年中到2006年初,欧盟多次刁难中国鞋类产品。先是对劳保鞋和皮面鞋靴进行反倾销调查,然后是宣称“有毒鞋”,最后发起针对中国多种鞋类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使鞋类产品成为继纺织品之后第二种面临众多贸易救济措施的产品。在“鞋案”中,欧盟“一年中分阶段征收反倾销税、对所有涉案企业实施统一税率以及拒绝给予市场经济地位”的行为史无前例,这些“不按规矩出牌”的做法引起了国内业界的关注。本文拟就欧盟对华鞋类产品反倾销的整个过程作一概括和分析。

中国倾销与反倾销的案例分析报告材料

中国倾销与反倾销案例分析 7中国倾销与反倾销案例分析摘要反倾销作为国际贸易中保护经济的常用手段,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加入WTO 后,反倾销成为中国与别国之间贸易争端的突出问题。文章从中国面临的反倾销案例入手,分析了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和背景,从法律、政策等多个角度,提出应对措施和办法。关键词:反倾销;WTO;应诉;应对措施前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深,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在入世后迅猛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有着自身的经济优势和良好的竞争力。但是,贸易摩擦却逐渐增多。其中,以反倾销案件最为突出。20 多年来,外国对华反倾销已使我国损失了巨额外汇收益,丢掉了宝贵的海外市场,大量企业因而陷入困境。面对如此繁多的反倾销和贸易摩擦,我国该如何应对? 一、倾销与反倾销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或地区,从而给进口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法律界定的倾销概念由3 个要件构成:(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另一国销售; (2)这种倾销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 (3)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只有同时具备上述3 个条件的低价销售行为,才构成法律上的倾销,同时这也是反倾销调查的3 个要件。反倾销是WTO 允许的世界各国均可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反倾销法律已成为WTO 成员贸易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形式合法、易实施、能够有效保护国内产业且不容易招致报复的特点。其调查程序通常包括提起调查申请、立案、调查、裁决、行政复审、司法审议等几个阶段。根据反倾销形式的发展变化,反倾销法日趋完善。所谓反倾销法是由一国立法机关制定,由国家行政机关保证执行,为规范进口产品价格秩序,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要求进口产品相关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年月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原产于中国等个国家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消息传出,在我国水产业,特别是虾产业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使我虾产品出口严重受阻。年月,我国渔业大省——浙江虾产品对美出口全面停止。年~月,我国虾产品主产区——广东虾产品对美国出口仅为吨,降幅达。此个月出口量比前个月下降。年,我国向美出口海产虾万吨,同比下降;金额亿美元,同比下降。而年美国虾产品进口量在万吨的水平,我国虾产品占有率为。自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几乎失去了美国虾产品市场。这是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第一起有关水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当尘埃落定之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此案,为今后的水产品国际贸易提供借鉴。 一、案例回放 年月,以佛罗里达半岛沿海地区为代表的美国南部阿拉巴马、佛罗里达、佐治亚、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北卡罗莱纳、南卡罗莱纳个州养虾业,家企业组成“南方虾业联盟”,以本国虾产业利益受到进口虾威胁为由,商议对原产于泰国、中国、越南和部分南美国家在内的个国家的进口对虾提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诉讼申请,并聘请律师搜集证据。年春季,由于异常低温,导致墨西哥湾野生对虾捕获量减少,过少的捕获量意味着赚钱的机会较少,使美国南方虾类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的生产下滑问题突显出来。根据美国《年反倾销法》的规定,在确定由于进口到美国的外国产品以低于或将要低于美国的价格,或者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造成美国某一产业可能受到损害或该行业的建立受到阻碍时,财政部长可以发布裁决公告。如果购买价格或出口商销售价格低于外国市场价格(在不存在可比市场价格时,低于生产成本),就应该对出口商征收相当于这些差额的特殊反倾销税。 年月,美国对虾加工商也加入到“南方虾业联盟”,该联盟的企业总数达到家,使涉案产品的范围从原料虾扩大至对虾加工品。年,由西弗吉尼亚联邦参议员罗伯特·伯德提出并获通

温州打火机案例分析

问题8:技术性贸易壁垒:温州打火机的案例 背景材料: 世界上,围绕打火机CR标准的贸易纠纷其实由来已久。早在1994年美国通过了保护儿童的CR法案,致使众多中国打火机厂商退出美国市场。2001年起,欧盟数次试图推出CR标准,均因中国相关部门和企业据理力争而未果。2006年5月,欧盟出台新的CR标准规定,向欧盟出口的打火机须“确保至少能安全使用五年,其间并能提供维修零配件;必须在欧盟境内设立一家维修点,否则必须安装安全锁”。从2007年3月11日起,凡向欧盟市场出口的一次性打火机,必须加装防儿童开启装置(即CR装置),而且禁止不符合CR标准的打火机及新奇打火机进入欧盟市场。 这是欧盟第一次推出CR法案,尚无具体执行细则。CR装置必须经过检测机构认证后,才能通过欧盟标准化委员会验收,但目前欧盟还未有一家可认证或认可的此类实验室。如果通过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实验室,以及通过美国CR标准的检测,在欧盟能不能适用至今也是一个未知数。 据了解,温州有近200家打火机生产企业,年产打火机6亿只,产值20多亿元,占全球打火机市场80%份额,其中30%出口欧盟。而根据CR法案,类似卡通人物、玩具、枪、手表等形状的打火机,已经确定被列入禁售范畴。由此温州上万种打火机中,至少有近3000个品种将面临停产。 受此影响,目前温州打火机行业来自欧盟的订单已经急剧减少。据温州当地媒体报道,温州打火机的订单量比上年同期减少30%左右。 温州打火机企业目前在纷纷研发安全锁。温州东方实业有限公司就已经开发出两款安全锁,并通过了省级验收。同时,众多企业已经按照美国CR标准提高打火机的承压范围。 然而,由此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安装安全锁不仅提高了每个打火机约15%~20%的成本,更严重的是安全锁专利大多掌握欧盟、美国的生产商手中。如果与欧盟企业研发的安全锁80%相似将会被起诉。欧洲很多技术研制出来之后并不投入生产,只等坐收来自中国的专利费。 一些企业准备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这本是在企业的计划之中,只不过欧盟的CR法案成为该计划提前实施的助推剂。然而,对一些多种经营的中小企业来说,退出打火机这一行业也成为无奈的选择。 按照WTO规则,中国从2005年后就正式进入后过渡期,传统的关税措施和配额等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弱化和取消,以技术性贸易措施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对当今贸易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有调查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已涉及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出口企业、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商品,每年造成的损失约200亿美元。 讨论: 1.技术壁垒的理论分析: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 利用市场失灵理论、技术差距论、利益集团论、博弈论等理论对温州打火机的案例分析 受害者是温州企业。CR法规的出台,意味着温州生产的价格在2欧元以下、装有燃料的玩具型打火机将被禁止在欧盟上市。此消息传出后,温州的打火机出口受到严重影响。2001年以来,接到的出口订单明显减少。CR法案开始执行,使

WTO打火机安全装置案例

WTO-TBT案例-中国-欧盟:打火机安全装置案 [2002-01-01] 销往欧洲、离岸价低于2欧元的打火机,必须加装一个5周岁以下儿童难以开启的安全装置,而2欧元以上的不受限制。这就是欧盟正在拟定的CR法规(防止儿童开启装置),一旦被通过,以价格优势取胜的温州打火机有可能被挤出欧洲市场。但这道以安全为借口的贸易壁垒并不是无懈可击,温州的打火机生产厂商发现了其中的“软肋”,于是他们以世贸规则为武器,迅速奋起抗辩。 中国打火机遭遇新壁垒 2001年10月,在我国胜利完成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谈判时,一个旨在保护欧洲打火机制造商利益的贸易法案也在悄然拟定中,这就是欧盟卫生和消费者保护协会主持制定的《打火机-防止儿童开启要求及测试方法》(简称CR法规)。 这一消息通过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协会传到了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耳里。黄发静既是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业主,也是温州市烟具协会副会长,同时还是打火机出口欧盟的大户。他一听到这个信息,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994年,美国发生了多次因儿童玩弄打火机而不慎失火的事件,美国著名的打火机生产厂商ZIPPO公司为保护自身利益,借机游说有关立法机构,促成美国出台了CR法规,规定凡售价2美元下的打火机都必须执行该法规,加装一个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装置,否则不能在美国市场销售。这个法规生效后,温州打火机首当其冲,出口美国

市场严重受阻。黄发静介绍,当时温州打火机出口美国形势很好,先后取代韩国和日本,大有独步天下之势,但CR法规实施后,温州打火机在美国市场马上萎缩,8年来几乎没有增长。现在,温州出口美国的打火机只相当于出口欧洲市场的五分之一。要避免美国市场出现的这种后果,就必须设法阻止欧盟CR法规的出台。为此,黄发静一边向与他们有共同利益的境外盟友--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征询,有没有可供采取的反制措施;一边向国内的外经贸专家请教,从WTO法规中寻找突破口,进行合法的抗辩和抵制;同时通过行业协会,联合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开展积极的应诉和游说活动。 这是我国加入WTO后第一起为抵制不公正贸易法规而采取的抗辩行动。作为此次行动的发起人,黄发静已联合了温州最大的21家打火机生产企业,开展统一的抵制活动。他们的这种积极应对态度和措施,得到外经贸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专门应对各种贸易纠纷而组建的外经贸部公平贸易局,日前也介入了他们抵制欧盟CR法规的行动。 第一次过招:温州人获胜 温州打火机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但发展很快,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相继超过日本、韩国。2001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温州“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称号。原来的打火机生产大国日本,现有90%的打火机生产企业被迫关闭,转向来温州定牌生产。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温州市拥有打火机生产企业300多家,

反倾销案例分析

反倾销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来源:法律快车作者:admin 2004年2月17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原产于中国等6个国家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消息传出,在我国水产业,特别是虾产业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使我虾产品出口严重受阻。2004年4月,我国渔业大省——浙江虾产品对美出口全面停止。2004年3~6月,我国虾产品主产区——广东虾产品对美国出口仅为1010吨,降幅达85.9%。此4个月出口量比前2个月下降37.6%。2004年,我国向美出口海产虾6.61万吨,同比下降18.84%;金额3.386亿美元,同比下降 23.78%。而2004年美国虾产品进口量在50万吨的水平,我国虾产品占有率为13.2%。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几乎失去了美国虾产品市场。这是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第一起有关水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当尘埃落定之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此案,为今后的水产品国际贸易提供借鉴。 一、案例回放 2002年1月,以佛罗里达半岛沿海地区为代表的美国南部阿拉巴马、佛罗里达、佐治亚、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北卡罗莱纳、南卡罗莱纳8个州养虾业,47家企业组成“南方虾业联盟”,以本国虾产业利益受到进口虾威胁为由,商议对原产于泰国、中国、越南和部分南美国家在内的16个国家的进口对虾提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诉讼申请,并聘请律师搜集证据。2002年春季,由于异常低温,导致墨西哥湾野生对虾捕获量减少,过少的捕获量意味着赚钱的机会较少,使美国南方虾类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的生产下滑问题突显出来。根据美国《1921年反倾销法》的规定,在确定由于进口到美国的外国产品以低于或将要低于美国的价格,或者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造成美国某一产业可能受到损害或该行业的建立受到阻碍时,财政部长可以发布裁决公告。如果购买价格或出口商销售价格低于外国市场价格(在不存在可比市场价格时,低于生产成本),就应该对出口商征收相当于这些差额的特殊反倾销税。 2002年7月,美国对虾加工商也加入到“南方虾业联盟”,该联盟的企业总数达到217家,使涉案产品的范围从原料虾扩大至对虾加工品。2000年,由西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