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微课设计】

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训练目标:准确地添加对话提示语,训练对话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训练重点:掌握添加提示语的几种方法。

训练难点:巧加提示语,符合人物身份及性格特征,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

方法研究:以课本中的经典对话描写为范,课外延伸,总结对话提示语的规律,然后设置情境进行训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1)《家有儿女》台词片段展示

爸爸:尊重孩子的隐私,恰恰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往小了说,一个孩子得不到尊重,他怎么能学会尊重别人呢?所以说啊……

妈妈:我还是赶紧给她收起来吧

小雪:诶,妈

妈妈:小雪啊……

爸爸:小雪从医院回来啦?

妈妈:不好意思地笑笑)

爸爸:诶,那个小雪啊,你不要太难过啊!

妈妈:别太伤心了,啊!

小雪:我怎么会伤心难过呢?我开心死了,我高兴死了(爸爸、妈妈赶紧跑过去拉住小雪,父母对看一下,有点蒙了)

妈妈:你干嘛呀?

爸爸:就是呀!

小雪:看月亮啊,难道你们没有发现今晚的月亮是那么的圆,那么的大,那么的亮吗?(父母吃惊的对望,刘星、小宇从沙发上坐起来)

刘星:小雪她受刺激受大发了!

……

(2)第(1)中相应视频播放

通过文字和视频的相比,学生自然更喜欢视频展示的内容。小结学生更偏爱视频的原因是视频中的人物不仅仅只有对话,人物的动作、表情等的展现使人物形象更为形象鲜明。

(3)知识储备:

对话中的提示性语,即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所作的启示性说明文字。它不仅是交代谁在说话,还交代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

提示性文字的作用: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那么,怎样才能添加好提示性文字呢?

二、探究训练

训练一:描摹——添加人物外貌、性格特征的描写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看看它是怎样添加指示性文字的。

示例一: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课文《王几何》摘选)示例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赞叹地说道:“这个小伙子画得真好啊!这样的画技没有三年五年是练不出来的!”“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活泼的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听到这话,在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公园里的清洁工、在旁边茶室里喝茶的人,活泼可爱的孩子都聚集到这里来了。他周围顿时围满了人,这里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

“孩子,你瞧,那个叔叔画得多好呀!”“妈妈,如果我也能橡叔叔这样专心,就可以画好画了。”“这样的画技,真的很少见。”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认真的说道:“小伙子,你画得太好了,把它卖给我行吗?”有一位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友人羡慕地说:“你画得真好,画得好像和活的一样。”一个挎着书包的学生称赞道:“叔叔,你画得真好,能不能教我呢?”青年人没有任何反应。

(学生习作)这两段示例中,“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白发苍苍”、“商人模样”、“挎着书包的学生”直接描摹出了说话者的外形特征;示例二中,“活泼的小女孩”则点名了人物的特征。这两段文字中,人物话语前,都添加了对人物外貌或是性格特征的描写,因而,人物特征直接、明显。

学生小练:运用添加人物外貌或是性格特征的方法,描述正在给你授课的教师的一段语言。

训练二:绘彩——添加动作、神态及语气、语调的描写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看看它们分别添加了哪些指示性文字的,有何效果。

示例一: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片段)

示例二:楞了半天,他迟迟顿顿地说:“我又找好了事,后天上工。人家自己有车……”她把话接了过来:“你这小子不懂好歹!”她坐起来,半笑半恼的指着他:“这儿有你的吃,有你的穿;非去出臭汗不过瘾是怎着?老头子管不了我,我不能守一辈女儿寡!就是老头子真犯牛脖子,我手里也有俩个钱,咱俩也能弄上两三辆车,一天进个块儿八毛的,不比你成天满街跑臭腿去强?我哪点不好?除了我比你大一点,也大不了多少!我可是能护着你,疼你呢!”“我愿意去拉车!”祥子找不到别的辩驳。“地道窝窝头脑袋!你先坐下,咬不着你!”她说完,笑了笑,露出一对虎牙。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示例三:

姥爷顿足捶胸,哀号着:

“你们可是亲兄弟啊!唉!”

战争一开始,我就跳到了炕上,我又好奇又害怕,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姥姥用铜盆里的水给雅可夫舅舅洗脸上的血迹,他哭着,气得直跺脚。

姥姥痛心地说:

“野种们,该清醒清醒了!”

姥爷把撕破的衬衫拉到肩膀上,对着姥姥大喊:

“老太婆,看看你生的这群畜生!”

姥姥躲到了角落里,号啕大哭:

“圣母啊,请你让我的孩子们懂点人性吧!”

姥爷站在她跟前发呆,看看一屋子的狼藉,他低声说:

“老婆子,你可注点意,小心他们欺负瓦尔瓦拉!?”

“啊,上帝保佑,快把衬衫脱下来,我给你缝缝!”她的个头比姥爷高,拥抱姥爷时,姥爷的头贴到了她的肩上。

“哎,分家吧,老婆子!”

“分吧,老爷子!”

他们俩和声细语地谈了很久,可到最后,姥爷又像公鸡打鸣似地尖声尖气地吼了起来。

他指着姥姥叫道:

“行啦,你比我疼他们!”……

(高尔基《童年》片段)示例四: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课文《王几何》摘选)示例五: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课文《羚羊木雕》)前三段对话描写中,在人物对话前添加了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唯利是图的菲利普夫妇、生性泼辣的虎妞、脾气暴躁且刻薄的姥爷。后两段文字中“他那金属般的声音”“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抓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突出人物的个性。不同的性格决定人物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语调。

学生小练:可怜的教室门在被几个同学你一下我一下来回的推拉下,终于,“哐当”一声,一块木板直接坠下。这时,班主任李老师来了……(请你根据所示情景,首先运用添加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写一段对话;再给人物话语前添加合适的语气、语调。)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语(积累):

大惊小怪大惊失色大惑不解从容不迫毛骨悚然心不在焉六神无主泰然自若

心平气和平心静气目瞪口呆处之泰然半信半疑毕恭毕敬自言自语喃喃自语

全神贯注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呆若木鸡将信将疑含情脉脉坐卧不安怅然若失

忸怩作态没精打采沉吟不决张口结舌张皇失措迟疑不决局促不安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幸灾乐祸若无其事若有所失若有所思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垂头丧气

受宠若惊狐疑不决怡然自得诚惶诚恐勃然大怒恼羞成怒炯炯有神洗耳恭听

举止失措神气十足神色活现神色自若神采飞扬神采奕奕神思恍惚屏息凝神

眉飞色舞眉开眼笑眉来眼去怒不可遏怒气冲天怒火中烧怒发冲冠怒形于色

破涕为笑热泪盈眶唉声叹气哭天抹泪哭笑不得笑逐颜开笑容可掬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冥思苦想捧腹大笑悠然自得得意忘形得意洋洋惊恐万状惊慌失措

喜上眉梢慌手慌脚聚精会神愁眉不展愁眉苦脸精神恍惚精神焕发嫣然一笑

横眉冷对嘻皮笑脸噤若寒蝉瞠目结舌黯然神伤黯然销魂

形容说话时的语气语调的词语(积累)

滔滔不绝天花乱坠口齿伶俐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辩口利辞出口成章能言善辩

口齿伶俐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对答如流能说惯道妙语连珠谈笑风生花言巧语

天花乱坠三寸不烂之舌,油嘴滑舌巧舌如簧钉嘴铁舌

学生小练:在训练二中的对话描写中添加符合人物特征的语气语调,并相互交流。

小结:一般,“说”前可以添加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调等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训练三:“说”后添加语境说明或对话语的评价性文字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看看它是怎样添加指示性文字的。

示例: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课文《羚羊木雕》片段)

这段文字中,“说”后添加的文字多是说话的方式、语境,对人物形象起到补充作用。

训练四:找一个词代替“说”

回顾前面示例中,“说”字被哪些词语取代了,有何表达效果?

能代替“说”的词语(积累):

愤怒地说:怒斥,批评,责骂,指责痛苦地说:呻吟,哀叫,哭诉,苦诉

惊喜地说:欢呼,赞叹,畅言重复地说:唠叨,叮咛,嘟囔,啰嗦,絮叨小结:在人物对话中巧妙地添加外貌、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的描写,既能丰富语言,更能使人物形象丰满,活灵活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章中心。当然,在添加这些描写时,一定要注意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提示语的位置也可以是灵活多变的。

人物对话描写经典段落

人物对话描写经典段落 1、这时,我突然听到了一声深深的叹息,我寻声望去,原来是两个电话亭在对话。我感到非常好奇,便悄悄地走过去看个究竟。只听见一个电话亭在说:今天人们又在我身上贴小广告了,他们把我贴得就像一只花脸猫,要是我有一双手那多好啊!我就可以把小广告贴纸撕掉了。另一个电话亭说:我也是,我除了被贴成花脸猫,我还被他们用电话砸脑袋呢。我听了马上跑过去把电话亭的电话挂回在电话亭的脑袋上,还把电话亭身上的小广告撕掉,把电话亭打扫得干干净净。电话亭看见了就说:谢谢你,把我打扫得干干净净,你真是一个有道德而且很善良的孩子。我听了说:不用谢,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 2、这道难题,我绞尽脑汁,还是做不出来。忽然一只大手在我头顶上轻轻拍了一下,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声音传进我的耳朵:袁静,你怎么还不回家呢?我抬头一看,是教我们数学的孙老师站在我的旁边。这道题我总是做不出来。 3、有一次,王老师看了我们写她的一篇作文,有好些同学都写他为了第二天用更美的语言,更美的动作来教我们进行体育锻炼,常常琢磨到深夜。夜很静了,只有他的房间灯还亮着,他指着作文直摇头,对我们说:你们写的,与我的生活习惯完全相反。我从不喜欢熬夜,体育老师嘛,需要有充沛的精力,应该保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你们这样写,是不是想把我累垮呀?说完,他狡黠地望着我们。不是,不是,绝对不是!我们急得涨红了脸,慌忙分辩着。 4、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赞叹地说道:这个小伙子画得真好啊!这样的画技没有三年五年是练不出来的!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活泼的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听到这话,在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公园里的清洁工、在旁边茶室里喝茶的人,活泼可爱的孩子都聚集到这里来了。他周围顿时围满了人,这里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孩子,你瞧,那个叔叔画得多好呀!妈妈,如果我也能橡叔叔这样专心,就可以画好画了。这样的画技,真的很少见。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认真的说道:小伙子,你画得太好了,把它卖给我行吗?有一位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友人羡慕地说:你画得真好,画得好像和活的一样。一个挎着书包的学生称赞道:叔叔,你画得真好,能不能教我呢?青年人没有任何反应。 5、缴枪不杀,宽待俘虏!正在这个时候,传来了二班长的喊声,这口号喊得正是火候,只见一个敌兵伸手抓住了匪军官握枪的手,恳求里带点威胁:副团长,投降吧!对,不打啦!其他敌兵也跟着嚷起来。那军官的威风全没有了。 6、我惋惜地说。没事儿,考试又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学懂了知识。我虽然分数不好,可是我已经真正掌握了知识,下次就不会再错了。嗨!既然你已经明白了,在原处改一下不就行了,干吗非得让老师重判呀! 7、我激动地说:吴伯伯,所有的干部都跟您一样就好了。吴局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句子的情感适当的改变句子结束时的标点。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 例如,如果是疑问句,最后应该用“”,如果是感叹句要用“!”等等。观察题目: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举个例子:请大家注意下面句子中红色字部分。1、妈妈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3、“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3、“宋庆龄。”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 的词语我们可以叫它们为提示语,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前,可以在后,可以在中间。下面我们在一起看看在不同的引用任务说话的句子中应该怎么样用标点:提示语后的标点是有变化的。三种引用人物说话的标点用法:通过前面几个句子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要一起来找一找三种用法的共同点和不同总结儿歌: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点,只有把这个规律记住了才能正确的使用标点: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1、这三个句子里的字,即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只是顺序有变化。2、三个句子里都有上引号和下引号。需要用上引号和下引号把人物所说的内容引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起来,这就能让人明白:引号里的内容才是这个人说的。但是这里要注意,第一种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种都只有一个上引号和一个下引号,而第三种有两个上引号和下引号,这是和第1、XX说:“XXX,XXXXXXXX。” 2因为第三种其实是把一个句子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所以有两个上引号和下引号,2、“XXX,XXXXXXXX。”XX说。 如果把一个上引号和一个下引号看成一对,那么第三种就是需要两对,而其他两种3、“XXX。”XX说,“XXXXXXXX。” 只有一对。如果放到一句具体的句子里,应该是这样的“3、冒号的区别(:),大家可能早就发现了,只有第一种(陈述性成分在前的句1、妈妈温柔地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子)有冒号跟在陈述性成分的后面,而其他两种方式都不需要冒号,更正确的说不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妈妈温柔地说。是不用冒号,而是把冒号换成了句号或逗号。3、“宋庆龄。”妈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第二种把冒号变成了句号。请看下面例1句子,在“XX说”的后面跟的是句号。其中“XX说”或者“XX怎么样的说”这样的句子成分我们叫做陈述性成分。 这是因为后面没有所说的内容了,结束了,所以用句号。陈述性成分可以放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的前、中、后,根据这个所以把引用人物说例1:“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话归成三种。. 第三种把冒号变成了逗号。请看下面例2句子,在“XX说”的后面跟的是逗号。 这是因为整句话没有说完,还有半句在后面呢,所以用逗号!例2:、“宋庆龄。”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第三种句子标点的用法还要注意一点,就是“XX说”前面的部分结束后要用句 号或表示结束的其他标点,比如感叹号或问好,因为它实际上是把一个句子分成了两个完整的部分,所以不能用逗号!.

带有人物对话的作文

带有人物对话的作文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人物对话作文。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

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妈妈,今天下午放假,我现在在图书馆。”“好的,知道了。没什么事就挂了吧!”“等一下,我还有事。”我急忙说道,连握电话的力度也大了些,生怕妈妈把电话挂掉。“什么事?”电话那头早已现出不耐烦,“今天鲁佳欣,焦铂淞还有刘宸昊,袁妮佳,杜一还有很多人都要去太阳岛放风筝,

学写对话中的提示语

《学会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习作要求: 1、读懂例文,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 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懂得写对话:一要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二要了解提示语位臵的不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三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 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习作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臵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我们的习作中,也会写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人就会有对话。这形形色色的人和千变万化的事儿,无时无刻不让我们在经历着对话。妈妈的几句唠叨、爸爸的一次训话、就连和小伙伴的一次小摩擦都是一次次精彩的对话。那么,怎样把这些精彩的对话写进我们的习作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会写人物对话 (生读课题) 学会写人物对话中的——板书:提示语 二、练习写对话 1、先让学生看无声电视《家有儿女》中〈神秘礼物〉。 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 2、问出了大家都想问的问题,还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感觉。我们很多小朋友在习作的时候,都把习作里面的人物当成了哑巴,只有人在那儿忙这忙那,就是不见人物说话,怎么样,人物不说话了,这么好看的电视就没什么看头了,所以呀,孩子们,一定要记得让习作里面的人物开口——说话! 3、想不想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好,满足你们的要求,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吧。 4、看有声电视《家有儿女》中〈神秘礼物〉。 5、他们说的话老师已经把它写下来了,一起来读读。 ?爸,你有什么事情快宣布!?小雨说。 ?一看就知道是作报告,而且还是长篇大论!?刘星说。 ?是这样,我和妈妈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问题。? ?而且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拿出来跟大家讨论讨论。?刘梅接过了话茬。 刘星和小雨说:?没—问—题!? ?就你们俩啊,最多也就帮个倒忙。?小雪说,?爸,到底什么事你快说吧。? …… ?那给我,给我,给我!给我!?刘星和小雨大声嚷嚷。 6、读完了,是读起来有趣,还是看电视有趣? 7、是啊,我也这么觉得,他们说的话我都写下来了呀,怎么读起来、听起来就没电视剧里面有趣儿呢? (电视剧里的人物说话时有动作,还有语气和神态。) 8、哦,是这样啊,我怎么只把他们说的话写下来了,却忘了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动作语气跟神态呢,这样吧,我们再来看看,这次可要认真看哦,看他们说话时有些什么样的动作、

标点 人物对话提示语

一、什么是对话呢? 就是作者让人物出来直接讲话。“言为心声”,写好对话,不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 二、对话的组成有几个部分? 三个部分:提示语+人物所说的话+标点符号 三、什么提示语? 就是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所做的启示性说明的文字。它不仅是交代谁在说话,还有人物的动作、语调、心理、神态等细节。这样人物就活灵活现了。 四、提示语在什么位置? 1、提示语在前,这时用冒号。且看: 例①我气得哭了起来。他们见状,愣了一下,徐明明边退边说:“哇,掉…金豆 豆?了。形势不妙,我们溜吧!”于是一哄而散。我却得意地抬起头来:“哼,这群胆大包天的调皮分子,其实也有胆小如鼠的时候。” 例①中两处对话描写语句均采用“提(提示语)前引(引语)后”的形式,有强调提示语内容之意。以例①原文而言,分别强调了话语是徐明明“边退边说”和“我”“得意”地说的。 2、提示语在后,这时用句号。 例②我急忙丢下书包,向内屋跑去。“是锋儿回来了吧?我昨天晚上梦见你,你 今天就回来了!”我一进内屋,母亲正艰难地从床上坐了起来。“妈……”我不知说什么才好。“那双棉鞋合脚吗?脚没冻着吧?”没等我坐下,母亲就急切地问。 “引前提后”式对话描写有强调人物语言之意,多用于人物接话很快的对话中,也可用于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描写中。例②中,母亲的前一段话是在“我”还没有见到她本人时她就开始说了;后一段话将话语前置,通过强调其话语突出表现她对“我”的关心。 3、提示语出现在两次分段陈述的引语之间,这时用逗号。 例③“班长,我一个人扫这么大块地方,来不及的。”周玲委屈地嘟囔道,“她们仨才擦一块黑板……”“怎么,不服从我分配?”我向她投去轻视的目光,“到底你是班长,还是我是班长?任务该谁分派呀?哼!” “提中间话两边”的形式,常用来表明人物在说话中有了停顿后,听话者这才注意起说话人的相关情况(如说话时的动作、神态、音量等),然后又接着听其言。有时也说明说话中间有了较长的停顿,或叙述者有意用这种形式强调人物的前半部分话语。比如例③中就有强调周玲嫌任务过重(“这么大块地方”、“来不及的”)和“我”批评她不听分配(“怎么,不服从我分配?”)之意。 4、提示语省略,只有引语。依据上下文完全清楚哪句话是哪个人说的,或者不必要点明话语的叙述者而只知大略即可,这时常运用省略提示语的作法。 例④老爸拿出一个奇怪的仪器,弟弟惊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我知道,我知道!”我抢着说,“是…追踪器?!”“真的呀?爸,快点显示,快点!”“别慌。”爸爸拿起电话,“喂,老张啊,你在哪里?”“我……我……”“别急,慢慢说吧。喂,听见了吗?” 这些话中,有些话语没有直接点明说话者,但读者根据上下文理解完全清楚话出自何人之口:“真的呀?爸,快点显示,快点!”是弟弟在说,其中的“爸”一词即已暗示;“我……

对话中的提示语

对话中的提示语 教学目标:1、知道提示语在前,在后,在中间时,标点符号的用法。 2、运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 3、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心里理写提示语。 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心理写好提示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知道了陶罐是一个谦虚的 人,铁罐则傲慢无礼。我们一起把体现铁罐和陶罐性格的句子 读一读。 2、学生读陶罐与铁罐对话的句子。 3、师:如果把陶罐和铁罐的提示语去掉,你们还知道该如何读好 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吗? 4、生:不能。 (生:能。师读陶罐和铁罐对话,读出陶罐的傲慢,铁罐的谦虚。让学生感受没有提示语无法把握人物的语气。) 5、师:一篇文章往往离不开人物,写好文中人物的语言,对于表 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非常重要。那么怎么写好人物语 言呢?一是用提示语丰富人物的语言动作,让人物语言更具灵 活性。二是根据特定环境写好人物语言。 6、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运用提示语写好人物语言。

二、学习提示语 1、师:在《陶罐和铁罐》中作者抓住了神态来写人物语言,除了神态,还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来写好对话。(板书:动作、神态、心理) 2、师: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人物语言,他们会怎么说呢? 3、师:妈妈怎样地说:“宝贝,你受伤了?”妈妈会有什么动作和神态? 4:生:妈妈心疼地说:“宝贝,你受伤了?” 生:妈妈抱着我心疼地说:“宝贝,你受伤了?” 生:妈妈伤心的说:“宝贝,你受伤了?” 5:、师:当我们没有写作业时,老师又会怎么对我们说你为什么没有写作业? 生:“你为什么没有写作业?”老师生气地说。 生:“你为什么没有写作业?”老师愤怒地说。 生:“你为什么没有写作业?”老师边说边拍桌子。 7、师:小明突然发现天上有飞机会怎么说? 生:“快看”,小明手指着天上吃惊地说,“天上有飞机!” 生:、“快看”,小明手指着天上惊讶地说,“天上有飞机!” 8、师:从这三个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提示语有什么变化? 9、生:提示语有在前的。 生:提示语在后面。 生:提示语在中间。

人物对话写作指导作文

“人物对话”写作指导 今天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的名师王慧来我们中山市小榄镇升平小学讲课,内容是“人物对话”写作指导.站长陈老师作为工作人员,有幸旁听了王老师上课的精彩内容,真的感觉收益良多.现将王慧老师上课的简案和课件发上来,让范文大全网的每一位网友也能从中领略王老师的名师风采. ------对话课件-----请点击下载! 人物对话 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王慧 学习目标: 1.了解对话素描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2. 能合适地运用“说”字的近义词。 3.仔细观察,根据对话人的动作、神态,加上适当的修饰词来描写人物的对话。 4.运用四种对话形式来描写,并能灵活交叉使用。 5.展开想象,生动地描述一段对话。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对话是描写人物的一种主要形式。写好对话,就能把人物写活,读了就好像直接听到人物在说话,听到人物的心声,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点,人物的语言是表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它是反映人物的性格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人物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 1、板书课题:人物对话

2、出示短文:大象和蚂蚁比力气(一) 3、指名读,谈谈你读了后的感受。 师:这段文字能让读者看懂文章的意思,主要是分段了。 4、板书:分段(不管他说多少话,都占一个自然段)。 写话分段首先一看上去非常舒服,很容易读。第二读时眼睛不疲劳。 不过有时候可以不分段,连成一段话写,但我主张分段,看上去很清晰。 5、但这段文字读起来味同嚼蜡,什么原因? 师:要使对话描写生动形象,就要避免词语贫乏、一“说”到底,人人一个腔调的毛病。其实表示“说”意思的词是相当多的,如道、叫、喊、嚷、问、念、骂、劝说、唠叨、嘟囔、请求、反驳、呻吟、吭、吆喝、打招呼等。 师: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还有哪些动词也表示“说”的意思,交流。 6、王云对这段文字进行了修改。指名读,再谈谈读后的感受。 7、出示第二段文字:大象和蚂蚁比力气(二) 师:根据对话人的动作、神态,在“说”字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词,文章就更生动了。你还发现了什么? 要想写好人物对话,除了适当运用不同的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加以适当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之外,还可以运用不同的表示说话的形式。 8、你能看出在这一片段中,一共用了几种对话形式?(四种) 由于是分段写的对话,因此在提示语的运用上也是非常讲究的。 9、板书:提示语

描写人物对话的片段_2000字

描写人物对话的片段_2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1、街上静悄悄的。妈妈背着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前走。她用大衣把我裹得严严的。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自己急促的喘气声。 突然,有个响亮的声音在问:“大嫂,您是带小孩上医院看病吗?” “是呀!”妈妈着急地回答。 “大嫂,您就坐我这平板三轮吧!”

“能行吗?” “行呀!您扶好了,我慢着点儿蹬就是啦!”“您刚拉完货,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 “哎,大嫂,治病救人要紧哪!” 我被一双大手抱上了车。妈妈也坐上来了,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在前面蹬着车。 过了好一会儿,我听见妈妈说:“同志,到啦!” 车平稳地停下来了。那双有力的大手,又把我从车上抱下来。

我又听妈妈说:“同志,这个……您拿去喝杯酒御寒气吧!” “大嫂……快,快……看病要紧!我在这儿等您,等孩子看完病,再拉你们回家!” “同志,您拿着……看情况,这孩子要住院呢!” “那好,大嫂,您快带孩子看病去,我走了!” “哎,你这个人真是……” 可是车轮的声音已经渐渐地去远了。 2、我来到爸爸床前一看,爸爸果然老老实实地躺在那

里,可是嘴却好像在动,原来爸爸还在背英语单词。我对爸爸说:“您不服从妈妈的‘命令’,我告诉妈妈去。”说着,就要往外走。爸爸急忙拉住我说:“刚刚,我昨天刚背好的单词,谁知睡了一觉,就全忘了。你千万不要告诉你妈妈。她也够辛苦的了,别在让她为我操心了。”我听着这诚挚的话语,只好答应了。可一见爸爸那疲劳的样子,马上改口说:“您也太辛苦了,这样下去身体会夸的。”接着,我又不满的说:“爸爸,您是工程师,又是大学生,有大学文凭,干嘛还那么玩命的学啊!”爸爸笑着说:“工作需要嘛!”他语重心长的说:“我现在学到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呀!”我真后悔年轻时没多学几门外国语言,现在我都四十多岁的人了,学起来可真费劲。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不过,现在下功夫学还不晚,这也叫‘活到老,学到老’嘛!”说玩就哈哈大笑起来。 3、我和妈妈正在公园里欣赏着美景,忽然空中“叭叭”两声响,一群鸟腾空而起,顿时响起“扑楞、扑楞”鸟拍翅膀的声音,接着从天下掉下一只喜鹊来。 “是谁这么缺德,打伤喜鹊?”我气愤地说着,刚要蹲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 观察题目: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词语我们可以叫它们为提示语,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前,可以在后,可以在中间。提示语后的标点是有变化的。 总结儿歌: 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 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 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 1、XX说:“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说。 3、“XXX。”XX说,“XXXXXXXX。” 如果放到一句具体的句子里,应该是这样的“ 1、妈妈温柔地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妈妈温柔地说。 3、“宋庆龄。”妈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其中“XX说”或者“XX怎么样的说”这样的句子成分我们叫做陈述性成分。陈述性成分可以放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的前、中、后,根据这个所以把引用人物说话归成三种。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句子的情感适当的改变句子结束时的标点。例如,如果是疑问句,最后应该用“”,如果是感叹句要用“!”等等。 举个例子:请大家注意下面句子中红色字部分。 1、妈妈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 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3、“宋庆龄。”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 下面我们在一起看看在不同的引用任务说话的句子中应该怎么样用标点: 三种引用人物说话的标点用法: 通过前面几个句子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要一起来找一找三种用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有把这个规律记住了才能正确的使用标点: 1、这三个句子里的字,即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只是顺序有变化。 2、三个句子里都有上引号和下引号。需要用上引号和下引号把人物所说的内容引起来,这就能让人明白:引号里的内容才是这个人说的。但是这里要注意,第一种和第2种都只有一个上引号和一个下引号,而第三种有两个上引号和下引号,这是因为第三种其实是把一个句子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所以有两个上引号和下引号,如果把一个上引号和一个下引号看成一对,那么第三种就是需要两对,而其他两种只有一对。 3、冒号的区别(:),大家可能早就发现了,只有第一种(陈述性成分在前的句子)有冒号跟在陈述性成分的后面,而其他两种方式都不需要冒号,更正确的说不是不用冒号,而是把冒号换成了句号或逗号。 第二种把冒号变成了句号。请看下面例1句子,在“XX说”的后面跟的是句号。这是因为后面没有所说的内容了,结束了,所以用句号。 例1:“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写作中的对话练习

对话练习 阅读积累 怎样写好对话 1、围绕一个主要内容对话 写人物的对话,并不是信手写来,听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而是应该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写,这样读文章的人才能清楚地知道,这段对话到底想说什么。 示例: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列宁说:“那一定是飞去了或者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男孩子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 这段对话写的是列宁和小男孩谈论“丢失”的灰雀的事。围绕这个中心内容,在不足二百字的短文里,采用人物间的对话形式,交待了故事的内容,把故事的情节一层进一层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反映了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2、要注意对话的形式 在小学生的习作中,常见的对话形式,归纳起来,共有四种,用公式表示如下: 第一种对话形式:甲:“……”乙:“……”第二种对话形式:“……”甲。“……”乙。 第三种对话形式:“……”甲。“……”乙,“……”第四种对话形式:“……”“……”

写对话,还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适当地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说话的语气,这样能对话的内容更加鲜明、生动、突出。 阅读训练: (一) 给下面的对话加上恰当的标点。 小女孩走到柜台前对售货员说阿姨我要买块巧克力买什么牌子的售货员阿姨问 选得好这个牌子的巧克力就是好吃阿姨收了钱,递给小女孩一块金帝巧克力 (二)墨鱼不是鱼 鲨鱼是大海里的霸王。他发出命令:所有的鱼儿,在他生日那天,都得为它送礼祝寿。 鲨鱼的命令谁敢违抗呢到时候,鱼儿们一个个乖乖地来了,恭恭敬敬上礼物。查查名册,鲨鱼发现墨鱼没有来,十分恼怒。他马上把墨鱼找来,杀气腾腾地说:“你为什么不来送礼” 墨鱼顶了他一句:“我又不是鱼,当然不来送礼!” 鲨鱼气得跳起来:“你叫墨鱼,怎么不是鱼” 墨鱼平静地说:“虽然我的名字叫墨鱼,也和鱼一样用鳃呼吸,但是鱼有脊椎,我却没有;鱼用鳍游泳,而我靠头部下的漏斗喷水推动自己前进。我和鱼不是同类。” 鲨鱼冷笑一声:“哼,你不都是鱼是什么” 墨鱼说:“海里的牡蛎,河中的蛤蚌,陆上的蜗牛,他们才是我的亲戚。” 鲨鱼凶狠地追问说:“牡蛎他们身上都有坚硬的贝壳,你为什么没有” 墨鱼从容地说:“我能快速游戏,用不着那笨重的贝壳来保护自己。我们的祖先原来也有贝壳,以后慢慢退化了,变成外套膜里支持身体的‘主心骨’。” “哼,不是鱼我也不能饶你!你不送礼,我就把你当点心吃了!”说着,鲨鱼恶狠狠地扑了过来。

微课设计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训练目标:准确地添加对话提示语,训练对话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训练重点:掌握添加提示语的几种方法。 训练难点:巧加提示语,符合人物身份及性格特征,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 方法研究:以课本中的经典对话描写为范,课外延伸,总结对话提示语的规律,设置情景进行训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1)《家有儿女》之《藏不住的秘密》台词片段展示 爸爸:尊重孩子的隐私,恰恰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往小了说,一个孩子得不到尊重,他怎么能学会尊重别人呢?所以说啊…… 妈妈:我还是赶紧给她收起来吧 小雪:诶,妈 妈妈:小雪啊…… 爸爸:小雪从医院回来啦? (妈妈不好意思地笑笑) 爸爸:诶,那个小雪啊,你不要太难过啊! 妈妈:别太伤心了,啊! 小雪:我怎么会伤心难过呢?我开心死了,我高兴死了 妈妈:你干嘛呀? 爸爸:就是呀! 小雪:看月亮啊,难道你们没有发现今晚的月亮是那么的圆,那么的大,那么的亮吗?刘星:小雪她受刺激受大发了! …… (2)第(1)中相应视频播放 通过文字和视频的相比,学生自然更喜欢视频展示的内容。小结,学生更偏爱视频的原因是视频中的人物不仅仅只有对话,人物的动作、表情、说话的语音语调等的展现使人物个性鲜明。 (3)知识储备: 对话中的提示性语,即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所作的启示性说明文字。它不仅是交代谁在说话,还交代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

提示性文字的作用: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那么,怎样才能添加好提示性文字呢? 二、探究训练 训练一:描摹——添加人物外形、身份的描写及直接揭示性格特征的描写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看看人物对话前添加了哪些指示性文字? 示例一: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示例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赞叹地说道:“这个小伙子画得真好啊!这样的画技没有三年五年是练不出来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活泼的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听到这话,在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公园里的清洁工、在旁边茶室里喝茶的人,活泼可爱的孩子都聚集到这里来了。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认真地说道:“小伙子,你画得太好了,把它卖给我行吗?”有一位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友人羡慕地说:“你画得真好,画得好像和活的一样。”一个挎着书包的学生称赞道:“叔叔,你画得真好,能不能教我呢?”青年人没有任何反应。 这两段示例中,“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白发苍苍”、“黄头发高鼻梁”添加了人物外形、年龄的描摹;“商人模样”、“挎着书包的学生”揭示了人物身份,描摹说话者的外形特征及身份,能让读者形成对说话者的最初印象,为下文更好地刻画好人物;示例二中,“活泼的小女孩”则直接点明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在人物话语前,或添加对人物外貌、身份、年龄的描写文字或是直接添加对人物个性特征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学生小练:运用添加人物外貌或是性格特征的方法,描述正在给你授课的教师的一段语言。 训练二:绘彩——添加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及声音的描写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看看它们分别添加了哪些指示性文字的,有何效果。 示例三: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

人物对话描写的的几种基本形式 成功的对话,对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不少学生的作文里,要么无对话,文章显得单调,树不起鲜明的人物形象;要么人物对话无特点,只会运用“某某说:………?”这种常见格式。为此,我们以语文课本中人物对话描写中的四种形式为例,分析其特点和作用,以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人物对话描写的能力。 (一)、牵羊式。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引语之前用冒号。即先交代谁说(说明性部分),后写说了些什么(引文部分)。 例(1)、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的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选自《羚羊木雕》) 例(2)、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选自《羚羊木雕》) 先写某某说,然后写他所讲得话,这种对话描写,能够使读者先知道是谁的话,人物关系明白清楚。 (二)、推车式。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先写所说地话(引文部分在前),下面写某某说(说明性文字在后)。把引话放在某某说地前面(某某说地后面用句号),其作用是为了强调所说的话。 例(1)、“那只羚羊木雕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了我么?”我小声地说。(选自《羚羊木雕》) 第一句,引文在前,是作者为了强调她母亲质问地话。说明性文字用“突然”,既说明事情发生得料想不到,又展示了她母亲发怒得神态。“我”以反问口气作答,突出了“我”的委屈与不满,说明性文字中的“小声”一词,既突出了“我”的害怕心理,又渲染了对话时的紧张气氛。(三)、挑担式。提示语在两个引语的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即将某某说插入引话的中间(说后边用逗号)。

《对话的形式与提示语》

《对话的形式与提示语》 主讲:黄冈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吴晓珍 一、知识点概述 我们学习了“不可轻视的标点符号”。在这里我想和同学们介绍一件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有一天,退休在家的刘大伯收到了儿子从上海回到武汉的短信:“船已行二日即到”。他左看右看,怎么也弄不明白儿子短信的意思,于是拿去问邻居。三位邻居看了这条短信后分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三种看法都言之有理可又各不相同。甲的理解是:船已行二日,马上到武汉;乙的理解是:船已行,二号那天就到武汉;丙的理解是:船已行,两天后就到武汉。看!同样一则短信竟然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原因全在于中间缺少了必要的停顿和标点符号。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一定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这次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对话的形式与提示语”。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离不开人物的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即对话常见的有四种形式,从提示语的使用中可以充分表现出来。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与讲解 提示语的位置变化决定了对话的四种形式。 第一,提示语在前。例如:

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这可叫我冒火了,于是我就说:“朋友,你对一个陌生人可别单凭穿着来判断他的身份吧。这套衣服的钱我完全出得起,我不过是不愿意叫你们为难,怕你们换不开一张大钞票罢了。” ——《金钱的魔力》 第二,提示语在后。例如: “你们应当自己去弄个明白。十年以后,让咱们再在这个地方,在这口小井旁边相见吧。假如到那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就告诉你们。”说完,姑娘突然不见了,正像她突然来到一样。 ——《幸福是什么》 第三,提示语在中间。例如: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金色的鱼钩》 第四,在不言而喻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提示语,只是连续写对话的内容。

(作文)“人物对话”写作指导

“人物对话”写作指导 人 物 对 王慧 学习目标: 1.了解对话素描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2. 能合适地运用“说”字的近义词。 3.仔细观察,根据对话人的动作、神态,加上适当的修饰词来描写人物的对话。 4.运用四种对话形式来描写,并能灵活 交叉使用。 5.展开想象,生动地描述一段对话。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对话是描写人物的一种主要形式。写好对话,就能把人物写活,读了就好像直接 听到人物在说话,听到人物的心声,使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第二点,人物的语言是表现表达

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它是反映人物的性格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人物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 1、板书课题:人物对话 2、出示短文:大象和蚂蚁比力气(一) 3、指名读,谈谈你读了后的感受。师:这段文字能让读者看懂文章的意思,主要是分段了。 4、板书:分段(不管他说多少话,都占一个自然段)。写话分段首先一看上去非常舒服,很容易读。第二读时眼睛不疲劳。不过有时候可以不分段,连成一段话写,但我主张分段,看上去很清晰。 5、但这段文字读起来味同嚼蜡,什么原因?师:要使对话描写生动形象,就要避免词语贫乏、一“说”到底,人人一个腔调的毛病。其实表示“说”意思的词是相当多的,如道、叫、喊、嚷、问、念、骂、劝说、唠叨、嘟囔、请求、反驳、呻吟、吭、吆喝、打招呼等。师: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还有哪些动词也表示“说”的意思,交流。

6、王云对这段文字进行了修改。指名读,再谈谈读后的感受。 7、出示第二段文字:大象和蚂蚁比力气(二) 师:根据对话人的动作、神态,在“说” 字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词,文章就更生动了。 你还发现了什么? 要想写好人物对话,除了适当运用不同的 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加以适当的表示人 物动作、神态的词语之外,还可以运用不同的 表示说话的形式。 8、你能看出在这一片段中,一共用了几 种对话形式?(四种) 由于是分段写的对话,因此在提示语的运 用上也是非常讲究的。 9、板书:提示语 10、小结:老师认为,写好人物对话,一 要注意分段、二要写好提示语,要有变化。 二、小品表演,对话素描。

微课设计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微课设计】 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训练目标:准确地添加对话提示语,训练对话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训练重点:掌握添加提示语的几种方法。 训练难点:巧加提示语,符合人物身份及性格特征,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 方法研究:以课本中的经典对话描写为范,课外延伸,总结对话提示语的规律,设置情景进行训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1)《家有儿女》之《藏不住的秘密》台词片段展示 爸爸:尊重孩子的隐私,恰恰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往小了说,一个孩子得不到尊重,他怎么能学会尊重别人呢?所以说啊…… 妈妈:我还是赶紧给她收起来吧 小雪:诶,妈 妈妈:小雪啊…… 爸爸:小雪从医院回来啦? (妈妈不好意思地笑笑) 爸爸:诶,那个小雪啊,你不要太难过啊! 妈妈:别太伤心了,啊! 小雪:我怎么会伤心难过呢?我开心死了,我高兴死了 妈妈:你干嘛呀? 爸爸:就是呀! 小雪:看月亮啊,难道你们没有发现今晚的月亮是那么的圆,那么的大,那么的亮吗?刘星:小雪她受刺激受大发了! …… (2)第(1)中相应视频播放 通过文字和视频的相比,学生自然更喜欢视频展示的内容。小结,学生更偏爱视频的原因是视频中的人物不仅仅只有对话,人物的动作、表情、说话的语音语调等的展现使人物个性鲜明。 (3)知识储备: 对话中的提示性语,即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所作的启示性说明文字。它不仅是交代谁在说话,还交代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 提示性文字的作用: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那么,怎样才能添加好提示性文字呢? 二、探究训练 训练一:描摹——添加人物外形、身份的描写及直接揭示性格特征的描写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看看人物对话前添加了哪些指示性文字? 示例一: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课文《王几何》摘选) 示例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赞叹地说道:“这个小伙子画得真好啊!这样的画技没有三年五年是练不出来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活泼的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听到这话,在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公园里的清洁工、在旁边茶室里喝茶的人,活泼可爱的孩子都聚集到这里来了。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认真地说道:“小伙子,你画得太好了,把它卖给我行吗?”有一位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友人羡慕地说:“你画得真好,画得好像和活的一样。”一个挎着书包的学生称赞道:“叔叔,你画得真好,能不能教我呢?”青年人没有任何反应。 (学生习作) 这两段示例中,“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白发苍苍”、“黄头发高鼻梁”添加了人物外形、年龄的描摹;“商人模样”、“挎着书包的学生”揭示了人物身份,描摹说话者的外形特征及身份,能让读者形成对说话者的最初印象,为下文更好地刻画好人物;示例二中,“活泼的小女孩”则直接点明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在人物话语前,或添加对

三年级人物对话描写

第二讲人物对话描写 【新知指导】 (一)学习、发现对话描写的特点。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同学们再看,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写对话分自然段写,有什么好处呢?同学们说说。 老师启发:如果我们不分段,效果会是怎样的呢? (二)提示语 1、什么叫提示语? 语段中表明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就是提示语。比如说“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再望望伯父的鼻子”这句话就是“提示语”。请同学们找出这个语段的提示语。 2、提示语在对话中有变化。 这个语段中的提示语有哪些变化?(在前、在中、在后) 3、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也有变化了。 ★当提示语在内容的前面时,“说”的后面是冒号; 当提示语在内容的后面时,“说”的后面是句号; 当提示语在中间时,“说”的后面是逗号! (三)修饰语 ★提示语里每个表示说的词语前面都有修饰的词语,告诉我们说话者是怎样说的,怎样问的,或是怎样回答的。也就是说提示语中的修饰词语是对人物的动作或神态的描写。 (四)总结 1、对话描写包括:内容提示语 2、对话描写形式: (1)提示语+内容(牵羊式) (2)内容+提示语(推车式) (3)内容+提示语+内容(挑担式) 3对话描写注意事项: (1)内容分段写 (2)提示语位置有变化(前、中、后) (3)提示语有要修饰成分(写表情、写动作) (4)“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不同(冒号、逗号、句号) 【当堂练习】 1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正确使用人物对话中的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人物对话中的标点符号教学设计 金沙江路小学阎乔教材分析:对话是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指人物间的谈话、询问、争议等。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由《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和《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四篇名人故事在陈述平凡小事的时候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人物对话反映人物性格,体现出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四篇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对话,涵盖了提示语使用的三种基本形式。另外在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中也指出“我发现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很多同学都觉得人物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不好掌握,使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神态、心情的句子失去了感染力。因此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以书上“语文园地二”中我的发现为例,讲解如何正确使用人物对话中的标点符号。这是三个提示语位置不同的例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物对话中提示语位置的不同,标点符号也发生变化的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把它当作通向说话人内心深处的一扇窗,在细微处品读说话人的内心世界,领悟提示语的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上从关注语言文字的内容转变到关注语言 文字的形式上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教学目标:掌握提示语的概念,能够准确找出文中的提示语。准 确标出不同位置的提示语及其标点符号。 教学重难点:准确标出位置不同的提示语所使用的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提示语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画横线的部分就是提示语。像这样,在引用别人说的话时,要说明话是谁说的,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这样的说明叫作“提示语”。 (二)提示语的位置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很明显,加引号的语言描写之前的文字是对人物说话时动作的刻画,所以它是提示语,而且是位置在前的提示语。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很明显,这一句的提示语在句子的最后。所以,我们说它是提示语在后。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语言描写前后都有,而将提示语放在了中间。所以,在对话描写中,提示语可以在前,可以在后,也可以在中间。我们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三种形式,让我们的作文变得更精彩。 (三)标点随提示语位置变化 当提示语在前时,紧随提示语之后,我们使用的是冒号,然后再用双引号。老师教大家一句口诀:提示语在前,小冒号拉小引号。我们给这种形式起个名字叫作“牵羊式”。你看,小冒号就像牵着一头小羊一样,准备去吃青草呢。 当提示语在后时,我们使用的是句号,双引号在前面。请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