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软件技术、软件测试、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

学时:80

说明局部

一、前言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内涵的重要组成.软件测试实质是通过各种策略、技术与方法,寻找软件

中存在的各种缺陷〔或错误、故障〕以及对软件系统〔产品〕的质量进行度量,以保证软件产品〔系

统〕的可靠与成效.

软件测试存在于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及开发的过程中.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日益增强,软件测试的标准化与标准性,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及其具备的高效工作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与较严格的要求.目前兴旺国家的软件企业中,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人数与开发人员的数量之比,通常为1:1,或更高.目前国内软件企业两者的比例约为1:8,一些企业甚至还处于根本没有

测试与质量保证专业人才的状况.软件行业、企业竞争与技术开展的需求,高质量、能承当与胜任软件测试工作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问题,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存在.

软件测试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所需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特别是系统掌握理论和具备开创性

的工程运用水平,通常需得到系统化的学习和水平练习来培养,软件测试课程针对培养软件专业领

域的技术与治理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目标应运而生.在高等学校开设软件测试专门课程,组织教学,

培养专门人才,这对补充和强化软件专业人才的知识范畴与工程水平将十分有利,对提升软件专业

技术与治理人员的职业素质,适应我国软件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缩小与先进国家软件企业的差距,增强企业的软件产品开发水平,提升产品质量与国际竞争力都具有现实与长远的意义和作用.

本课程将主要学习软件测试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实际测试工程中实用、主流的测试技术,以及国际软件测试行业标准与技术标准的工程方法.

本课程实施课堂理论教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原理〕与实践教学〔工程知识与技术运用〕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软件测试是软件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将主要学习软件测试的根本知识、根本技

术和工程方法.通过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贯彻,将熟悉和理解软件测试的理论知识和主流技术,掌握

1/10根本的工程方法并能够运用到测试的实际工作中去,承当和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同时,为进一步

深入学习软件测试理论和掌握更为复杂的测试技术与方法奠定较坚实的根底.

三、教学要求

正确熟悉与理解软件测试在软件工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正确熟悉与理解软件测试的根本概念和根本组成要素;

正确熟悉与理解软件质量的概念与质量度量的方法与标准;

正确熟悉与理解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各层级的测试特点〔类别、方法、过程〕;

正确熟悉与理解软件测试的根本原理与根本过程;

熟悉与明确软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的测试过程及各类测试的准那么;

熟悉软件静态测试的适用范围,掌握静态测试技术并能分析与解决测试工程的具体问题;

熟悉软件动态测试的适用范围,掌握动态测试技术并能分析和解决测试工程的具体问题;

熟悉与掌握运用软件测试的技术与工程方法解决测试需求、测试设计和测试实施中各类问题.

熟悉与理解软件测试的主要国际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并能在实际测试实践中加以运用.

本课程的教学〔学习〕对象应具有计算机及软件专业方面的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如,计算机

系统、操作系统知识、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Web应用系统等方面的系统性知识,

和在软件设计与程序编写〔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各种系统的应用操作等方面的根本技能,以利于该课程教学能获得积极成效,每个个体得到最大的学习收益.

本课程的教学师资已具备软件学科、软件工程和软件技术各领域的综合性知识和运用水平.

文本局部

四、课程内容体系组成

2/10

五、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及编排涵盖了软件测试的根本知识与根本概念,以及主要、主流的技术应用.突出测试工程运用的特征.内容体系构成层次清楚、系统深入、概念清楚、逻辑关联、详略适当.通过知识点的学习熟悉,形成知识链;

通过技术理论分析和运用,形成对工程水平的根本要求和根本练习.

本课程教学内容〔资源〕主要由以下形式:

课程教学录像〔共50讲〕;

与课程录像对应的演讲PPT文稿〔共50讲〕;

每章节独立的作业与习题〔含题解〕;

软件工程的测试工程实践等教学过程的组织及安排内容;

课程教学的效果检验与考评标准〔含课程试卷〕;

课程学习的指导文本、推荐教材、参考文献〔技术标准文本及目录〕.

1.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

主要内容:软件测试根本概念与相关的根底知识理论.

教学进程:软件测试产生与开展->软件测试概念->软件测试根本要素->软件测试的根本原理->软件开发模式与测试的关系->软件测试模型->软件质量概念与质量模型->软件质量体系与测试策略.

教学要求:正确理解软件测试产生背景、软件缺陷、故障等根本概念和术语,软件测试的定义与本质,软件测试的根本要素,软件测试的根本原理.熟悉软件工程与开发过程与软件测试的关系,软件测试模型,以及正确理解软件质量的概念及质量模型.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学

录像〔第1-4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参考文献.

2.第2章软件生命周期的测试

主要内容: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各层级测试活动及测试内容、测试过程.

教学进程:软件生命周期的概念->V模型->软件测试的策略与测试流程->软件测试的主要类型->组件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与验收测试

教学要求:正确理解软件生命周期测试的概念,V模型所包含的实质含义,软件生命周期中软

件测试的层级与开发的关联及对应;明确软件测试的复杂性和正确的测试方法与策略;理解和熟悉软件测试的主要类型及层级测试内涵,掌握单元测试的主要任务、方法与过程,集成测试任务、方法与过程,系统测试内容和类型,根本的测试方法与过程,理解确认测试和验收测试的主要内容和

3/10相关配置.理解各类测试的准那么.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学

录像〔第5-10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参考文献.

3.第3章软件测试的静态测试技术

主要内容:软件测试的静态测试技术及工程的方法.

教学进程:静态测试概念->静态测试的框架->静态测试的方法〔数据流分析与限制流分析、

程序复杂度计算〕->静态测试的分析工具与其应用->软件评审策略与方法

教学要求:静态分析是测试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策略和过程.理解静态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两

大技术之一,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而在软件需求阶段、分析阶段根本上采用的是静态测试分析,学会并熟悉静态测试的各种技术是全面掌握测试的必须.熟悉静态测试的方法主要为,对针对程序作数据流分析和限制流的分析〔将通过借助程序复杂度的计算或度量到达〕和软件评审的策略〔多种评审方式〕.对软件测试静态分析或测试工具的学习和应用方法,也是本章教学应到达目标.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

学录像〔第11-14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参考文献.

4.第4章软件测试的动态测试技术

主要内容:软件测试的动态测试技术及工程的方法.

教学进程:软件测试动态测试概念->动态测试技术分析->基于规格说明的动态测试〔黑

盒测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法->决策表法->状态转换法->正交实验测试法->基于程序结构的动态测试〔白盒测试〕->逻辑覆盖〔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分支/条件覆盖、MC/DCg盖〕->路径测试〔根本路径测试、Z路径测t->动态测试用例的设计

教学要求:软件测试的动态测试技术包括了多种技术或方法,动态测试主要寻找软件的缺陷和

错误,基于三种模式:基于软件〔程序规格说明书〕的测试、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和基于经验的测试.其运用测试手段为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等.本章介绍了常用的根本测试方法及其应用,每种技术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解决具体测试问题的范围.动态测试技术的掌握及运用,表现在对具体问题的测试用例设计上,这是本章教学的目标终结.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学

录像〔第15-24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参考文献.

5.第5章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

主要内容:软件自动化测试及其应用〔工程方法〕

4/10

教学进程:软件自动化测试概要->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学->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建立

-> 自动化测试用例与脚本->自动化测试工具及运用->自动化测试系统->软件系统的自动化测试应用〔可针对软

件生命周期各层级阶段的测试〕.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能够正确理解软件自动化测试的根本概念和自动化测试生存周期方法学及

应用,了解一个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如何建立的过程和运用的过程.学会教学所针对、后续将运用的自动化测试平

台〔工具〕的根本工作原理和根本的使用方法,所适解的测试领域或范围.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学

录像〔第25-30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参考文献.

6.第6章软件测试治理

主要内容:软件测试治理的策略方法与过程〔工程方法〕

教学进程:软件测试治理的概念->软件测试治理框架->软件测试组织治理->软件测试计划治理->软件测试过程治理->软件测试事件〔缺陷、用例〕治理->软件测试的配置治理〔配置和文档〕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阐述实施软件测试所必须的各类治理的策略.理解测试治理的概念、内容、

方法及过程.测试组织治理、测试需求治理、测试用例〔脚本〕治理、测试执行治理、缺陷的治理、测试报告〔文档〕的治理,以及测试环境的构建和测试配置的问题都是本章学习和需求掌握的内容.测试治理是测试工程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环节.测试治理的过程涉及组织形成、治理策略、平台工具、标准标准等,这些也是学习者应了解和在实践中需要运用与遵循的规那么.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学

录像〔第31-36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参考文献,技术文档.

7.第7章软件测试工程实践

主要内容:软件测试工程实践.针对软件生命周期的测试层级和测试类型,学习以组件测试、

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的测试工程的各项任务、工作和主要的过程.

教学进程:软件组件测试:组件测试的步骤及过程->典型组件测试工具Logiscope的功能分析与应用介绍->Logiscope的应用〔测试分析原理与实现机制、质量审计模式与方法、规那么与检验、动态测试与测试结果的解析与说明〕->组件测试工程测试的工程实践.

软件系统的功能测试:功能测试的概要->功能测试的需求分析->功能测试方案的制定->

功能测试测试用例的设计->正交实验法设计测试用例->用PICT工具生成测试用例->发现并

5/10

报告缺陷->软件工程功能测试的实施〔工程教学实施〕

软件系统的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概要->性能测试需求分析->性能测试的设计与开发->性

能测试RPT测试平台功能分析与应用介绍->软件工程性能测试的实践〔工程教学实施〕

教学要求:明确组件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方法及过程,掌握三项测试过程所应用的自动

化测试平台〔工具〕的各项功能及性能,正确熟悉理解并学会根本的使用方法.通过教学,要求学

习者能“举一反三〞,针对给出的测试工程,通过对所要完成或解决的指定工程问题的构思-设计-

实施-操作4个过程,表达工程测试的需求分析、方案筹划、用例设计、测试实施、结果分析、测

试总结6个环节运用水平.通过教学,要求最终到达对测试过程方法论的熟悉和根本的运用和掌握.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学

录像〔第37-50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工程工程,

参考文献、技术文档.

五、教学方法根本要求与建议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局部实践教学的时间可安排在课外〕.

该课程内容根本涵盖了软件测试根本理论、根本技术方法和工程方面较全面内容,因课时限制,

课堂教学需要对内容精讲.课堂教学以讲授理论知识、分析技术原理为主,并阐述软件测试的工程

方法及实现过程的内容.

实践教学以示范、引导和具体实施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表达“工学结合、实践驱动、工程

表达〞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过程,并依赖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通过远程网络方式进行课程

教学和获得相应的课程共享资源.

课堂教学要求重点在于根本概念、根本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熟悉,讲解应深入浅出、抓住实质,建立知识点,形成概念和体系.该课程的第二个重点是对测试技术方法原理分析和运用,其重点在于技术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所能解决问题的范畴及领域,以及技术方法实现步骤与过程,并总结规律.

本课程测试工程实践方面的教学,应重点分析准备要解决的测试工程的背景〔领域问题〕和测试内容〔测试问题〕.通过针对软件测试对象的分析、设计、实施、过程及总结〔对测试结果分析和对测试工作总结〕的示范方式,到达对此类测试问题解决的方法论.教学中所用工程或案例,应作为方法论学习的教学载体,由此,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和作用.

实践教学需要先由教师给出工程〔或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或团队形式,根据工程问题的

解决方案和过程标准,去完成工程的各项任务〔学习与体验的过程〕,以获得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

决水平.实践教学的过程不仅仅理解为是一种知识与技术的应用,而应把这个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看作是一项实际工作的过程,从中贯彻和体会工程的治理过程和作用.

实践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具有工程工程的实施经验和限制过程、实施治理的水平.

6/10

六、教学考核与评价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考核与评价方式:过程性学习成绩考核〔作业及实践练习的完成情况〕,课程结

业性考核〔卷面题试〕,工程实践情况考核〔针对过程〕三种方式.其中:过程性学习考核成绩占比20%课程结束考核成绩占比40%实践工程完成情况考核成绩占比40%

卷面试题:考核内容由软件测试根本理论知识、软件质量度量、软件生命周期的测试,所介绍和学习过的主要测试技术方法及运用,软件测试标准与标准及测试治理的内容过程,以及对测试工程的过程体验组成.

实践学习考核:测试工程的完成情况〔全过程〕.

考核内容设计为:测试工程的测试需求分析、测试方案设计、测试用例〔场景〕设计、测试执行过程、测

试结果分析、测试总结报告.

考核方式设计为:设计方案汇报演讲〔第一次评审辩论〕,测试完成总结汇报演讲〔第二次评

审辩论〕.其方法的例如和样板在第7章的工程实践案例中给出,可作为实际执行时的参考.

本课程的教学〔学习〕效果的检验方式,还可以通过报考软件测试的专业资质认证测试进行.这里推荐国际软件测试专业资质认证〔ISTQB-FL〕测试,或国家人事部软件人员水平〔水平〕测试-软件评测师的测试.

事实上,本课程已根本覆盖了国际软件测试专业资质认证〔ISTQB-FL〕测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

并给出了国际软件测试专业资质认证〔根底级,ISTQB-FL〕的测试大纲,供学习者参考.

关于国际软件测试专业资质认证〔ISTQB〕的详细情况t#自行查询ISTQB网站.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

1.?软件测试教程〔第2版〕?,贺平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2

2.1

ISBN978-7-121-06491-3

2.?软件测试〔本科〕»,贺平编著,中央播送电视大学出版社,2022.1

ISBN978-7-304-05033-7

3.软件测试技术标准或文档

1.IEEEStd829-2022〔IEEEStandardforSoftwareandSystemTestDocumentation〕

2.ISO/IEC9126-2022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3.计算机软件配置治理方案标准GB/T12505-90,中国电子工业部,1990

4.软件测试专业术语表〔中英对照〕,中国软件测试委员会〔CSTQB〕,2022

5.国际软件测试专业资质认证〔ISTQB测试人员认证初级〔根底级〕大纲2022版〔中文〕,中国

7/10

软件测试委员会〔CSTQB,2022

3.软件测试工具〔平台〕

1.组件测试工具TelelogicLogiscopeV6.3

2.软件系统性能测试平台旧M?Rational?PerformanceTesterV8.1.0

3.软件系统功能测试工具PICT〔PairwiseIndependentCombinatorialTesting〕ToolV3.3

八、课程学时分配与建议

1、课程资源使用说明

〔1〕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根本资源主要组成.课程教学录像〔50讲〕;与课程录像对应的演讲PPT

文稿〔50讲〕;每章节独立的作业与习题;软件工程的测试工程实践内容.课程的前6章内容具有

逻辑上的关联性和渐进性,教学的组织、设计与过程应考虑这个因素,以取得预期教学的效果.

〔2〕关于第7章的教学.本课程所给出的内容是关于组件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三个测试层级〔类别〕的工程方法及过程,其中所涉及的自动化测试平台或工具为教学的内容和目的而特定,但并非惟一,各教学组织者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自动化测试平台〔或工具〕作相应的内容变换.实际上,关于组件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自动化工具〔平台〕不仅仅限于课程所给出的这几种.

〔3〕本课程建议安排的课程学时.根据该课程多年的教学实施与经验总结,课内学时为80,

其中课堂教学64,实践教学〔学习〕16.教学与资源的使用者可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自身的根底及学习水平,作适当增、减,以满足课程的要求与自主学习的需要.课外学时应安排不少于24学时,

以能够完成习题作业和工程测试实践.

2、学时分配表

10/10

《软件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 《软件测试技术》通过引入实际案例的测试过程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软件测试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与应用相结合。本课程除要求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和工具使用,包括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相关模型、基础方法、执行过程以及常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等,重点要求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二)该门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软件测试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选修课程,它的先修课程是一门高级语言、软件工程等课程,通过动手实践,学会进行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三)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的知识点和应达到的专业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软件测试背景及分类、软件测试模型、软件测试的基础方法、软件测试的整体过程、软件测试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软件测试自动化、缺陷跟踪管理、单元测试工具JUnit、接口测试工具、负载测试工具、生活小工具微服务测试和手机视频播放软件测试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以黑盒测试技术为平台掌握等价类、边界值、判定表、正交实验等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掌握系统测试应用技术。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软件测试概述与基本概念 了解软件测试的定义和历史背景;了解软件缺陷的定义和出现原因;了解软件测试的原则;掌握常用的软件测试分类方法[教学重点];包括按测试阶段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按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试软件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按是否需要查看代码分为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和

灰盒测试等;了解软件测试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第二章软件测试模型 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和常见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了解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的概念;掌握V模型、W模型、H模型、X模型以及前置测试模型等常用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软件测试过程改进模型的概念及典型模型种类。 第三章软件测试方法 了解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的内容及方法;了解桌面检查、代码审查、走查的概念与区别;掌握模块控制流图的使用方法;了解主动测试与被动测试的区别;了解程序插桩法、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法等白盒测试方法;掌握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等常用覆盖准则[教学重点];掌握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法、决策表法、正交试验法和场景法等常用黑盒测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第四章软件测试过程 了解单元测试的定义及原则,了解其内容与过程;掌握函数覆盖、Z路径覆盖、ESTCA覆盖、LCSAJ覆盖和MC/DC覆盖等常用覆盖准则[教学重点];了解集成测试的定义及内容;掌握基于功能分解的集成测试、基于调用图的集成测试以及基于路径的集成测试方法;了解系统测试的定义及原则,掌握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装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安全性测试、健壮性测试、可用性测试、用户界面测试、文档测试在内的系统测试内容;了解验收测试的内容及过程,掌握α测试、β测试的内容。 第五章软件测试管理 了解软件测试管理的特性和原则;了解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的管理方法;了解软件测试管理计划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了解主要的软件测试文档;了解测试的组织和人员管理机制;了解软件测试的过程管理、配置管理、风险管理和成本管理内容。 第六章面向对象软件测试 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包括抽象、继承、封装、重载、多态等;了解面向对象的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内容;了解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以及回归测试的策略;了解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用例设计的相关内容。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软件技术、软件测试、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 学时:80 说明局部 一、前言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内涵的重要组成.软件测试实质是通过各种策略、技术与方法,寻找软件 中存在的各种缺陷〔或错误、故障〕以及对软件系统〔产品〕的质量进行度量,以保证软件产品〔系 统〕的可靠与成效. 软件测试存在于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及开发的过程中.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日益增强,软件测试的标准化与标准性,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及其具备的高效工作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与较严格的要求.目前兴旺国家的软件企业中,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人数与开发人员的数量之比,通常为1:1,或更高.目前国内软件企业两者的比例约为1:8,一些企业甚至还处于根本没有 测试与质量保证专业人才的状况.软件行业、企业竞争与技术开展的需求,高质量、能承当与胜任软件测试工作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问题,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存在. 软件测试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所需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特别是系统掌握理论和具备开创性 的工程运用水平,通常需得到系统化的学习和水平练习来培养,软件测试课程针对培养软件专业领 域的技术与治理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目标应运而生.在高等学校开设软件测试专门课程,组织教学, 培养专门人才,这对补充和强化软件专业人才的知识范畴与工程水平将十分有利,对提升软件专业 技术与治理人员的职业素质,适应我国软件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缩小与先进国家软件企业的差距,增强企业的软件产品开发水平,提升产品质量与国际竞争力都具有现实与长远的意义和作用. 本课程将主要学习软件测试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实际测试工程中实用、主流的测试技术,以及国际软件测试行业标准与技术标准的工程方法. 本课程实施课堂理论教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原理〕与实践教学〔工程知识与技术运用〕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软件测试是软件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将主要学习软件测试的根本知识、根本技 术和工程方法.通过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贯彻,将熟悉和理解软件测试的理论知识和主流技术,掌握 1/10根本的工程方法并能够运用到测试的实际工作中去,承当和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同时,为进一步 深入学习软件测试理论和掌握更为复杂的测试技术与方法奠定较坚实的根底.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4. 测试报告。要求给出对教学管理平台进行测试后的测试报告及测试总结。 5. 缺陷报告。提交测试出来的缺陷记录。 三、各单元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单元软件测试概述 1.教学内容 1.1软件测试发展 1.2软件可靠性问题 1.3软件缺陷概述 1.4软件测试定义及原则 1.5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 2.教学要求 正确理解软件测试发展以及软件测试的分类;正确理解软件测试的意义;熟悉软件工程与开发过程与软件测试的关系以及软件测试过程模型、软件测试原则、软件测试关键问题;了解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质量保证的关系。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软件缺陷识别。 难点 软件测试原则。 第2单元软件测试策略 1.教学内容 2.1软件测试策略 2.2软件测试分类 2.3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2.4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2.5测试用例的定义和特征 2.教学要求 掌握软件测试静态策略、动态策略及软件测试的分类,理解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理解不同的测试过程模型适应于不同的软件开发模型。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软件测试静态策略、软件测试动态策略。 (2)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难点 软件测试静态策略。 第3单元黑盒测试方法 1.教学内容 3.1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 3.2边界值法设计测试用例 3.3决策表法设计测试用例 3.4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 3.5场景法 2.教学要求 掌握黑盒测试方法,运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以及因果图法、决策表法、场景转换法等设计测试用例。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等价类划分法、因果图法、边界值法、决策表法设计测试用例。 难点 等价类划分法、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 第4单元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教学内容 4.1逻辑覆盖法 4.2基本路径法 4.3循环测试 4.4静态分析法 2.教学要求 掌握白盒测试方法,运用逻辑覆盖测试方法和基本路经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运用循环测试及静态分析法进行白盒测试。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法设计测试用例。 难点 基本路径集的确定。 第5单元单元测试 1.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软件测试大纲

教学大纲软件测试大纲 1. 引言 2. 软件测试概述 3. 教学大纲软件测试的目标和要求 4. 软件测试策略 4.1. 测试级别划分 4.2. 测试类型选择 4.3. 测试方法和技术 5. 教学大纲软件测试流程 5.1. 测试计划编制 5.2. 测试用例设计 5.3. 测试环境搭建 5.4. 测试执行和记录 5.5. 缺陷管理 6. 教学大纲软件测试工具 6.1. 自动化测试工具 6.2. 性能测试工具

6.3. 缺陷管理工具 7. 教学大纲软件测试评估 7.1. 测试评估指标 7.2. 测试效果评估 7.3. 缺陷相关统计分析 8. 其他注意事项 8.1. 安全性测试 8.2. 适应性测试 8.3. 可靠性测试 8.4. 可用性测试 9. 结论 1. 引言 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教学所关注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在现代教育中,大量的教学工作已经使用教学大纲软件进行管理和组织。本文将关注教学大纲软件本身的质量,介绍教学大纲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和方法。 2. 软件测试概述

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一项关键活动。它通过验证和验证软件 的各个方面,以确保其符合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教学大纲软件作 为一种特定类型的软件,同样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以确保其功能的 正确性和稳定性。 3. 教学大纲软件测试的目标和要求 教学大纲软件测试的目标是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确保其无故 障地运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大纲软件测试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确保教学大纲软件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 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缺陷和错误。 - 保证软件在各种不同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 - 验证教学大纲软件是否符合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4. 软件测试策略 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大纲软件测试,需要制定适当的测试策略。下 面是一些常用的测试策略: 4.1. 测试级别划分 根据测试的目标和要求,将教学大纲软件测试划分为不同的测试级别,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 4.2. 测试类型选择

软件测试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教学大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软件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需求,软件的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为 了保证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软件测试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软件测 试教学大纲的制定变得至关重要。 一、引言 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软件测试教学大纲的背景和目标。首先,我们将简要介 绍软件测试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引起学生对软件测试的兴趣。接下来,我们将 明确本教学大纲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软件测试技能和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 成为合格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二、基础知识 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首先,我们将讲解软件测试的基 本概念和原则。然后,我们将介绍软件测试的分类和常用的测试方法。此外, 我们还将介绍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以及测试报告的编写和分析。 三、测试工具 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常用的软件测试工具。首先,我们将介绍测试管理工具,如测试计划和缺陷跟踪工具。然后,我们将介绍自动化测试工具,如Selenium 和Jenkins。此外,我们还将介绍性能测试工具和安全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 四、测试过程 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软件测试的整个过程。首先,我们将讲解测试计划的编

写和执行。然后,我们将介绍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缺 陷管理和跟踪的方法。最后,我们将介绍测试报告的编写和分析。 五、实践项目 在本部分,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软件测试的实践项目。学生将分成小组,选择 一个真实的软件项目进行测试。他们将负责编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执 行测试和编写测试报告。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 实际项目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案例分析 在本部分,我们将进行软件测试案例的分析。我们将选取一些真实的软件测试 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将能够加深对 软件测试的理解,并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七、总结与展望 在本部分,我们将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并展望软件测试教学的未来发展。我们将回顾学生在本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同时,我们还将探讨软件测试教学的发展趋势,如人工智能在软件测试中 的应用和新兴的测试方法。 总之,软件测试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软件测试技能和思维方式, 使他们能够成为合格的软件测试工程师。通过系统地学习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常用工具和实践项目,学生将能够掌握软件测试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并能够灵 活运用于实际项目中。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 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软件测试教学的持续发展将有助于提高软件 质量和可靠性,推动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作为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软件测试的地位不可撼动。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使学生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掌握软件测试的常见方法以及主流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 培养软件测试理念,理解和掌握软件测试相关基础概念和理论; 2. 掌握JAVA开发环境下的常见测试工具,具有基本的测试用例设计与测试代码编写能力,并能够用于解决复杂工程中的测试问题; 3. 正确理解测试计划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学生编写测试用例文档和缺陷报告的能力。(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表1 本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三)课程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和落实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理解复杂工程问题的内涵,认识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未来的计算机技术工程实践活动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理论知识讲授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对软件测试重要性、测试方法与技术、自动化测试和测试计划的深入理解,使学生掌握基于Java平台解决复杂工程中软件测试所需的基本理论和测试工具,并通过适当的课后作业锻炼和检验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课程目标安排实验项目,设计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要求,指导实验实施,严格实验成果考核。在课程考核环节,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考题设置应完全覆盖课程目标,考题设计应充分体现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考查,考题的难度和深度应能够体现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总之,本课程的教学通过在理论讲授、课后作业、课内实验、课程考核等环节充分贯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理念和要求,实现课程目标。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1单元软件测试基本概念(2学时) 1.教学内容 (1)软件测试的必要性。 (2)软件测试的定义。 (3)软件测试的目的。 (4)软件测试的内容。 (5)软件测试的分类。 (6)软件缺陷的定义及内容。 2.基本要求 (1)理解软件测试必要性:为什么需要软件测试。 (2)了解软件测试的定义以及其和软件开发过程的关系。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6602017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 英文名称: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32 上机学时:16 学分:3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实用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深刻理解和掌握软件测试和软件测试过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和掌握现代各种新的软件测试技术和主要发展方向。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软件测试工作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实质、测试原则和基本策略。 2.掌握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的基本思想和实施策略,能针对相关实例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 3.掌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可靠性测试和设计测试的基本思想和实施策略。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软件测试基础 ①软件与软件危机: 了解软件概念, 了解软件特性, 了解软件种类, 了解软件危机及其原因, 了解软件工程, 了解软件生命周期; ②软件缺陷与缺陷管理:了解缺陷定义与分类,了解缺陷管理流程,了解缺陷度量和缺陷报告,学习使用缺陷管理工具; ③软件测试基本概念:了解软件测试发展史,了解软件测试的定义,了解软件测试的目的,了解软件测试的原则,了解软件测试人员的素质要求,了解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关系,了解软件测试的就业前景,了解有关软件测试的几个误区; ④生命周期软件测试方法:理解生命周期测试任务,理解需求阶段测试,理解设计阶段测试,理解编码阶段测试,理解测试阶段,理解安装阶段测试,理解验收阶段测试,理解维护阶段测试; ⑤软件测试过程:掌握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理解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学习测试过程改进,学习使用测试过程辅助设计与管理工具; ⑥基于软件配置项的测试种类:了解计算机软件配置项,了解软件测试类别和测试种类。

《软件测试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RZ25445【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学分数】3 【学时数】 20学时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 【先修课程】《Java程序设计》 一、实验教学目的、任务 《软件测试》实验教学通过具体的实验项目训练使得学生理解并掌握软件测试的相关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掌握不同类型软件的测试方法和相关技术;熟练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并熟悉几种典型的软件测试工具,切实提高学生的软件测试技术和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单元测试工具JUnit、性能测试工具JMeter、以及自动化功能测试工具QTP的使用; 2、学会书写正确的软件测试文档,包括编写测试用例、制定测试方案等;掌握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软件测试环境 2学时 主要内容: 1、搭建软件测试环境,熟悉典型的软件测试工具; 2、编写一份测试计划。 教学要求: 掌握软件测试计划的编写方法;掌握软件测试环境的搭建;熟悉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黑盒测试 6学时 主要内容: 1、JUnit测试工具的安装与使用方法、测试类的编写;掌握参数化测试、异常测试以及超时测试等测试方法; 2、掌握使用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设计具体的测试用例,针对特定单元模块设计测试用例及其测试数据,编写测试类完成测试任务。 教学要求: 掌握利用JUnit进行软件测试的常规方法;掌握参数化测试、异常测试以及超时测试等其他测试

方法;针对给定单元模块可利用各种黑盒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和编写测试数据,执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发现和纠正软件程序的错误与缺陷。 (三)白盒测试 4学时 主要内容: 1、JUnit测试工具的安装与使用方法、测试类的编写;掌握参数化测试、异常测试以及超时测试等测试方法; 2、掌握运用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等白盒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并编写测试类进行测试工作。 教学要求: 针对给定的单元模块编写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再根据测试结果发现软件程序的错误与缺陷,分析测试结果并纠正软件的有关错误。 (四)自动化测试 2学时 主要内容: 1、QTP测试工具的安装与使用方法、掌握自动化测试的基本内容与测试过程; 2、使用QTP测试工具,对飞机订票网站进行实例测试。 教学要求: 掌握自动化测试方案的设计和QTP中功能测试用例的录制与编辑。 (五)性能测试 4学时 主要内容: 1、JMeter测试工具的安装与使用方法,测试计划的设计与制定; 2、负载测试、压力测试; 3、可靠性测试、数据库测试、安全性测试。 教学要求: 掌握性能测试的基本步骤,掌握针对不同的测试任务(如JDBC请求、HTTP请求、FTP请求等)编写相应的测试计划,分析测试结果并能发现软件系统的性能瓶颈。 (六)面向对象测试 2学时 主要内容: 1、类测试的方式:功能性与结构性测试; 2、测试类的方法:方法内测试与方法间测试;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软件测试技术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6410188 学分: 2 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8 课程实践学时: 0 )先修课程: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建模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材:软件测试基础(英文版 or 中文版),阿曼(Paul Ammann) (作者), 奥法特(Jeff Offutt) (作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将它们应用于不同的测试阶段,满足不同的应用系统测试的需求,从而有效提高软件的质量。通过学习软件测试理论知识和业界主流及通用技术,使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的关系,掌握基本测试技术和方法,并应用到实践中。能够采用恰当的软件测试方法和工具对软件进行验证和分析,给出软件实施和维护方案,并能够对软件进行质量分析。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的关系。掌握基本测试技术和方法,会设计测试用例。能够基于软件测试方法和工具对软件进行验证和分析,同时撰写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最终能够对软件进行质量分析。具体包括: 课程目标1: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课程目标2: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步骤 课程目标3:掌握常用的软件测试基本方法及测试方案撰写要求 课程目标4:能够熟练使用一种软件测试工具 课程目标5:能够根据软件质量要求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课程目标6:能够在复杂软件质量问题中运用软件测试知识进行质量分析 课程目标7:在软件质量确保活动中,能够设计相应的测试方案 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

软件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Software Testing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编号: 0809512071 前修课程:程序设计入门学分: 1.5 总学时: 24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 教学目的:随着软件应用领域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软件规模日益扩大,软件的复杂程度 与日俱增,以及新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开发平台的不断涌现,对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之一:软件测试技术来说,软件测试的难度也在进一步地提高,测试质量变得更加难以度量。通过 本课程学习,让学生增强对软件测试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并掌握软件测试的历史和现状、核 心思想与原理、相关概念与知识、主要方法、常用技术,以及相关工具的灵活应用等。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软件测试的背景知识、核心思想、相关概念和技术方法等。理解软件测试的重要性,熟悉软件测试的相关过程;清楚黑盒测试、白盒测试、静态测试、动态测试等的区别与联系。具备测试分析和测试设计的能力,以及应用各种测试理论及相关技术、工具,对软件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的能力。并且通过测试的设计和执行,能够规范化地记录测试结果并提交缺陷报告,编写测试总结报告等,按照标准(国际、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撰写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相关技术文档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理论总学时: 24学时 第一章软件测试概述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的发展历史;软件缺陷的由来;进行软件测试的目的;软件测试的定义和原则;软件测试技术的层次和类型;软件测试的过程; 重点:软件测试的重要性,软件缺陷的相关概念;软件测试的层次和类型,软件测试的流程。难点:错误与缺陷分类与区别,软件测试的分类。 第二章需求和设计评审2学时

《软件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技术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实验(含上机):16学时课程性质:选修 开课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软件工程,程序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教材:范勇等,《软件测试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开课单位: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主要讲授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和原理、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管理三大方面,使学生在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上,掌握白盒测试技术、黑盒测试技术、单元测试技术、功能测试技术、性能测试技术、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技术;掌握测试大纲、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文档写作,初步掌握测试自动化工具,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软件测试方面的技术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软件测试基础(2学时) 1、软件测试的背景、目的和作用 2、软件测试的相关概念 3、软件测试的分类和测试原那么 4、测试用例的定义和标识 5、错误与缺陷定义和分类 6、测试案例 重点: 1、软件测试的目的和作用 2、软件测试的原那么 3、软件测试的分类 4、测试用例的定义和测试用例的标识 难点: 为什么不可能做到穷举测试第二章黑盒测试(功能性测试)(6学时) 1、黑盒测试的概念、目标和方法 2、边界值分析、健壮性测试、最坏情况测试、特殊值测试和随机测试 3、等价类测试:等价类、弱一般等价类测试、强一般等价类测试、弱健壮等价类测试和强健壮等价类测试 4、判定表的概念、判定表的结构和基于判定表的测试

软件测试(第2版)-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第2版)》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学分:x学分 学时:58课时(其中:讲课40课时上机18课时)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软件测试(第2版)》是一本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材。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软件测试的理论与软件测试工具的基本操作,并使用软件测试工具实现项目的接口测试、性能测试、Web自动化测试和App测试,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帮助读者更快进入软件测试领域。 二、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要求 课程设计理念:《软件测试(第2版)》是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为指导思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了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 课程设计思路:《软件测试(第2版)》以由简入难的理念开发教材内容,以行动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手段,设计出理论学习与技能掌握相融合

的课程内容体系。本书详细讲解了黑盒测试方法、白盒测试方法、接口测试、性能测试、Web自动化测试、App测试等知识,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软件测试的理论知识与测试的全过程,本教材的最后一章以软件测试实战——黑马头条项目收尾。 操作系统:Win7 (64位)及以上操作系统 开发工具:PyCharm community(社区版)、Postman 9.13.0、JMeter 5.4.3、Selenium 3.141.0、Appium 1.21.0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软件测试基础

软件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技术专业课程,本课程通过详 细地对软件生命周期中各测试阶段进行分析,系统的讲授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类型、策略、方法、技巧以及软件测试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此外,本课程从管理者的层面,全面介绍软件测试过程的计划、实施和缺陷管理,测试工作的监控方法。 本标准的编写依据是20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适用于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其它专业及其它教学层次可参照本标准执行,执行时,由任课教师根据 教学计划安排的实际学时作适当调整。 二、课程目标 从课程性质上讲,《软件测试技术》是一门计算机专业技术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软件测试技术》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类型、策略、方法、技巧。 3.了解和掌握软件工业界普遍采用的、成熟的、先进的测试经验和方法,学习测试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掌握软件测试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4.掌握测试相关工具的使用。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软件测试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BJ2615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数】2.5 【学时数】50(讲授26学时+上机20学时+研究4学时)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 【先修课程】《Java程序设计》 一、教学目的、任务 《软件测试》的教学是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软件测试思想和基本理论;熟悉多种软件的测试方法、相关技术和系统地软件测试过程;会熟练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并熟悉几种软件测试工具,从而从工程化角度提高和培养学生从事大型软件的测试技术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对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地位有整体的概念。 2、学会书写正确的软件测试文档。 3、掌握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和常用的软件测试工具。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软件测试概论与基本知识 4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 主要内容: 1、软件发展史 2、软件过程与软件质量 3、软件测试原则与分类 4、软件测试模型 5、软件测试用例 教学要求: 了解软件测试的相关基础知识、软件测试原则与分类、软件测试模型;掌握软件测试用例的格式和编写方法。 (二)软件测试过程 6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课程实验2学时) 主要内容: 1、软件测试流程概述

2、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验收测试 教学要求: 了解软件测试流程;掌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与确认测试的具体内容与测试步骤。其它教学环节:实验课 (三)黑盒测试 10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课程实验6学时) 主要内容: 1、等价类划分法 2、边界值分析法 3、决策表法 4、因果图法 5、场景法 教学要求: 了解黑盒测试的相关知识;掌握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决策表法、因果图法、场景法等测试用例的设计与JUnit中测试类的编写与测试。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课 (四)白盒测试 8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课程实验4学时) 主要内容: 1、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 2、条件判定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 3、基本路径测试 教学要求: 了解白盒测试的相关知识;掌握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基本路径测试等测试用例的设计与JUnit中测试类的编写与测试。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课 (五)自动测试技术 4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验2学时) 主要内容: 1、自动测试技术简介与发展历程 2、测试成熟度模型,测试框架以及自动测试原理 教学要求: 了解自动测试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测试成熟度模型,测试框架以及自动测试原理等相关知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61140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学时:32学分:2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开课学期:6学期 开课部门: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美] Glenford J.Myers,[美] Tom Badgett ,[美] Corey Sandler 主编;张晓明,黄琳译,《软件测试的艺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12年 武剑洁主编;《软件测试技术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软件测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也是目前逐渐被国内许多上规模、讲究软件开发模式规范的软件和电子行业企业所重视的内容,因此针对软件测试这个领域公司和企业都纷纷建立相对独立的测试部门,并相应的设立“测试组组长”、“测试工程师”、“测试员”等岗位,并且这类岗位需求正在逐年上升。按照国外优秀IT企业管理经验,测试相关岗位的员工与软件设计岗位的员工之间的比例普遍不低于1:1,所以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性质也应该适应社会的需求,从开始的理论教学向实用型教学方向发展,争取做到让学员离开学校后就能很自然的投入企业的测试相关岗位中。 根据软件测试教学性质的特点,可以将软件测试课程的任务做如下规划:教授给学员基本的软件测试技术,让学员了解软件测试的一般过程,掌握初级的测试用例设计和测试报告的编写工作。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思想和途径,为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和工具的使用,软件测试的难度进一步提高,测试质量更加难以度量。本课程介绍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和原理,以及作为软件测试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具体的课程教学目的在于:

《软件测试与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与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地位 软件故障带来的高代价让人重视测试,软件测试现在已成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一个异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元素,它可以帮助揭示软件错误、证实了软件依据规约所具有的功能及其性能需求、并通过数据收集提供了软件可靠性以及软件整体质量的信息。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深刻理解软件测试思想和基本理论;熟悉多种软件的测试方法、相关技术和系统地软件测试过程;会熟练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并熟悉几种自动化测试工具,从而从工程化角度提高和培养学生从事大型软件的测试技术和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项目管理和软件测试技术的相关知识,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软件质量管理理论。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1、绪论 了解软件测试的发展历史;理解软件测试技术的分类、软件测试的定义和原则、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之间的关系模型;掌握软件测试的工作流程;了解测试人员的能力要求和职业前景等。通过本部分学习,让学生理解软件测试与质量管理的意义,明确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角色,辅助学生选择未来的职业生涯。 2、软件测试理论基础 掌握软件测试相关的一些数学知识,包括集合、函数、图论基础和概率论等(可选);掌握测试用例及测试用例的设计;理解软件测试的方法;了解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测试的关系;了解大型软件的测试策略。本部分学习旨在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3、黑盒测试方法

了解测试用例的概念,掌握边界测试、等价类测试、决策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针对典型的软件测试例子,能够在测试用例的质量、数量以及测试性能方面选择合适的用例设计方法,以进行有效的测试。本部分主要关注基本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这些内容也是软件测试最基础、最重要的技能。掌握了这些技能,学生就具备了基本的软件测试能力。 4、白盒测试方法 了解测试覆盖率指标,在第二章图论基础上,掌握DD路径测试、McCabe基路径测试方法。本部分内容重点实现代码的结构测试与覆盖测试,以应对关键代码的可靠性保证问题。通过本部分学习,让学生理解代码结构分析的价值,掌握进阶版的高级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5、测试计划与测试过程 理解测试计划文档的作用、内容、要点;掌握测试计划制订的具体过程。掌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的定义、设计、过程以及结果分析。了解软件测试管理的特点;掌握软件测试管理的内容(软件测试的组织管理、过程管理、资源管理、进度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和配置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在ZentaoPMS项目管理系统中进行实际测试过程的部署与实施。本部分让学生学习整个软件测试过程管理方法,能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实施测试。 6、软件测试自动化 了解自动化测试和手工测试中涉及的问题以及二者的优缺点,理解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分类和选择方法,掌握自动化测试过程。学习HP Unified Functional Testing,Rational Robot等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以满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能力要求。 五、课程学时安排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英文名称: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and Testing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课程编码:S0835401 学分:2 总学时:32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学术硕士,软件工程专业硕士 修读基础: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程负责人:胥林(副教授) 主讲教师:胥林(副教授);肖斌(副教授);廖浩德(副教授) 二、课程目的任务 1.课程地位作用(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深刻理解和掌握软件测试和软件测试过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和掌握现代各种新的软件测试技术和主要发展方向,学生能够设计测试用例、使用自动化工具完成完整的项目测试和项目测试管理,学生能基本承担起软件测试的工作任务,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软件测试工作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2.课程主要内容(简述: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等) 1、了解软件测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了解软件测试的层次,其中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3、掌握黑盒测试方法。 4、掌握白盒测试方法。 5、掌握测试用例的编写方法,并能编写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 6、了解性能测试的内容,并能运用常用的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独立完成软件测试过程的相关内容(计划,设计,实施,报告,缺陷管理),具备基本的软件测试的业务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含各时段学生课外学习要求) 第一章软件测试基础(2学时(课内)) 目的与要求:理解软件测试的目的和作用、了解软件测试的相关概念、了解. 测试分类 第一节软件质量与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背景、目的和作用 2. 软件测试的相关概念 3. 软件测试的分类和测试原则 软件质量保证4. 重点:软件测试的目的和作用、软件测试的原则、软件测试的分类 难点:软件测试的原则 第二节软件缺陷与测试用例 1. 测试用例的定义和标识 2. 错误与缺陷定义和分类 3. 测试案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