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硬岩爆破技术_徐士良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硬岩爆破技术_徐士良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硬岩爆破技术_徐士良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d95843043.html,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d95843043.html,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d95843043.html,

通风竖井方案

新建铁路大瑞线大理至保山段站前工程第三标段 大柱山隧道(出口) 2#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编审批 制: 核: 准: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瑞 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三分部 二O一四年三月

大柱山隧道出口 2#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大柱山隧道位于云南省保山市,穿越横断山南段,处于澜沧江车站至保山北站区间,全长14484m,隧道最大埋深为995m。洞内纵 坡设计为小“人”字坡,除出口段2750米为 3 ‰上坡外,其他段最大纵坡23.5‰。 根据2014年剩余工程施组,隧道出口工区承担平导往大理方向独头掘进8km的施工任务。 大柱山隧道出口1#通风竖井位于D2K124+220处,与32#横通道相交,1#通风机设置于D2K124+270处,2#接力风机位于 D2K122+860处,目前平导掌子面里程为PDK120+560,通风机距离掌子面距离3710m。由于沙缥公路将通过1#通风竖井位置导致该竖井废弃,增加了隧道内施工通风困难,导致通风成本增加;为了改善洞内施工通风环境,缓解长大隧道工期压力,需在出口端另外选址修建一座通风竖井。根据我部详细勘察,在郭里村内有一处可作为井位,该井位处于大山脚下,隧道埋深89m,地势较平坦,距离居民住宅约50m,通风口周围200m约有10户人家,洞内排出的烟尘对居民影响不大。通风竖井井口中心设于正线D2K122+668.2左侧 15m处(对应平导PDK122+714.6右侧15m,27横通道中间),实测原地面高程为1789.7m,竖井井底高程1695.1,竖井开挖深度为

94.6m。井口坐标X=2791869.636,Y=475275.934。 竖井距隧道进洞口2320m,据线路纵断面图,该段均为V级围 岩。竖井净空直径3.0m,开挖直径为3.7m,衬砌钢筋混凝土厚度为35cm。井身剖面见下图所示: 1.2 地质情况 大柱山隧道出口27#横通道岩性为灰岩夹辉绿岩,岩体极软弱、 极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完整性差,拱墙开挖易坍塌,均为V级围 岩;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和岩溶水为主,富水,有可能产生涌水。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1.3 增设竖井目的 1#竖井被沙缥公路废弃后,为缓解特长隧道通风压力,改善隧道内施工环境,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成本。 1进度安排及三通一平 2.1 施工进度安排 竖井计划于2014年4月30日动工,2014年5月10日完成施工便道的征地和修建,5月20日完成井口防护及井口场地布置。 竖井计划开挖(包括模筑衬砌)进度为2天3循环,循环进尺 1.5m,计划工期133天。

隧道竖井施工方案

大庄隧道竖井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地质、水文情况 (1) 3.施工准备 (4) 3.1交通 (4) 3.2供电 (4) 3.3供水 (6) 3.4通讯 (6) 3.5设备、机械、人员的调配 (6) 3.6技术准备 (6) 3.7施工现场布置 (7) 4.总体施工方案 (8) 5.施工工艺流程 (9) 6.施工方法 (11) 6.1排水、地面设设施施工 (11) 6.2风水电、砼供应 (14) 6.3测量控制 (14) 6.4竖井的开挖及支护 (14)

6.6壁座施工 (22) 6.7竖井排烟风道、联络风道施工 (25) 7.施工组织 (26) 7.1组织机构 (26) 7.2劳动力安排计划 (27) 7.3主要施工机具设备 (28) 8.特殊季节施工 (29) 8.1雨季施工措施 (29) 9.工程质量管理 (30) 9.1组织保证措施 (32) 9.2管理保证措施 (33) 9.3技术保证措施 (34) 10.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34) 10.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5) 10.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6) 11.不良地质段施工 (41) 11.1涌水 (41) 11.2断层破碎带施工 (42) 11.3塌方 (42)

12.进度保证措施 (43) 13.文明施工管理 (44)

大庄隧道竖井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大庄隧道通风系统施工图设计》 1.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1.3《现场施工调查所获取的相关资料》 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1-2004 1.5《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1.6《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大庄隧道竖井位于利川市谋道镇上坝村,桩号为K31+372,竖井深h=85.499m,上部3m围岩级别为Ⅴ级采用SS0衬砌,往下5m围岩级别为Ⅲ级采用SS5衬砌,往下19m围岩级别为Ⅲ级采用SS3衬砌,往下48.45m围岩级别为Ⅳ级采用SS4衬砌,最后10m围岩级别为Ⅳ级采用SS5衬砌。竖井下设计有联络风道、排烟风道等将竖井与主洞相连,形成完整的排烟通风系统。 2.2地质、水文情况 大庄隧道竖井外露为砂岩,岩石为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质软,手捏易成砂,岩芯较破碎,成碎块状;井底为泥岩,岩石为暗黑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岩芯较完整,成柱状及短柱状,局部含砂质较重。

隧道光面爆破施工工法

隧道光面爆破施工工法

一、工艺原理 光面爆破是控制开挖轮廓的一种爆破技术,它沿开挖轮廓周边布孔,利用主炮孔爆破后形成的良好临空面,在光爆层中起爆,借以减少光爆孔爆破的夹制作用,降低炸药单耗,减少一次起爆药量,使其获得平滑的开挖廓面,减轻围岩的破坏,减小超欠挖和避免产生冒顶和坍塌。 二、光面爆破技术要点 隧道开挖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器材等结合爆破振动要求进行钻爆设计。施工中应根据爆破效果不断调整爆破参数。 2.1爆破参数选定 2.1.1周边眼间距E 周边眼间距直接控制开挖轮廓线平整度的主要因素,一般E=(12~15)d,其中炮眼直径d=35~45cm,对于节理发育,层理明显的围岩地段,周边眼的间距可适当减小,也可在两个炮眼之间 2.1.2最小抵抗线W(光面层厚度) 最小抵抗线W直接影响光面爆破效果和爆碴块度,周边抵抗线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软岩取较小的E值时,W值应适当增大。 2.2周边眼装药结构 2.2.1软岩周边眼装药结构 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较破碎围岩采用空气间隔装药,导爆索传爆。导爆索作为炮眼装药时,按10g/m折算为2号岩石硝铵炸药。另一种是较完整的软弱岩层采用小直径光爆炸药连续装药。

分别如下图所示: 2.2.2硬岩周边眼装药结构 硬岩一般采用导爆索间隔装药,装药结构如下图: 炮泥导爆索 药卷 周边眼间隔装药结构 (单位:cm) 除周边眼、中空眼外,其余掏槽、底眼、掘进眼的装药结构均为连续装药,只是装药长度不同 2.2本隧道钻爆参数 ①循环进尺的确定:根据实际情况,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IV、V级围岩根据钢架支护间距确定,本隧道IV级围岩2.0m,V级围岩 1.0m,II、III级围岩不大于3.5m。 ②钻孔直径选择:采用Φ42mm钻眼直径,炸药选择2号岩石乳化炸药。 ③隧道开挖断面的大小:由岩石和开挖方法确定。, 总药量Q=q单×S×L,式中q单是单耗,本隧道初步确定q单=0.9Kg/m3

区间4、5施工竖井及横通道回填方案

廖田区间4、5号施工竖井及通道回填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北京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廖公庄站~田村站区间4、5号施工竖井及横通道回填设计图; 2、调整节点计划、年度施工计划及施工进展情况; 3、适用于本工程的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10-2001);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以及国家、部委、行业和北京地区相关的设计标准、规范、规程 4、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1.2 编制原则 ⑴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工期、确保施工安全,全面兑现施工承诺。 ⑵确保施工工艺与施工规范、设计要求相符,并达到完善。 ⑶达到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要求。施工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并有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保证在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 ⑷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确保工程全面创优。 ⑸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1.3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廖田区间4、5号施工竖井及横通道回填施工。 二、工程概况 区间4号施工竖井位于田村路南侧、北京银行前的停车场内,4号施工竖井的中线里程右K8+015.874,竖井井身净空尺寸为长6.7m,宽4.6m,横通道断面高8.43m,宽5.2m,覆土深度约为18m。区间5号施工竖井位于田村路北豆腐乳厂院内,5号施工竖井的中线里程右K8+380.000,竖井井身尺寸长6.7m,宽4.6m,横通道断面高8.43m宽5.2m,覆土深度约为19m。详见图2-1、2-2、2-3。 图2-1 区间4、5竖井及通道纵剖面图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 摘要:结合笔者工程竖井混凝土衬砌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竖井二衬的施工工艺、设备选型、安全防护措施和施工计划安排,为类似公路隧道通风竖井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通风竖井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 1 工程概述 本隧道是XX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左线长6750m,右线长6765m,隧道中部设置两处竖井,2#竖井位于笔者承建的标段,井口标高496.7,井底标高279.3,井深217.4米。 竖井断面为圆型,内轮廓线直径7.0m,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隔板。井口段为钢筋砼衬砌结构,井身段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采用复合式支护结构,二次衬砌采用模注砼结构,初支和二衬之间设置防排水层,二次衬砌砼抗渗要求为S8。 2 施工方案 首先选择竖井二衬的施工机具,目前使用的有拉杆式液压滑模、提升式整体模架,吊盘式组合钢模等,通过技术、经济、安全、进度方面综合比较,确定采用提升式整体模架二衬施工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施工进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缺点是配套设备(稳车)相对较多。 采用自下而上二衬顺序,先行施作竖井底板部分用C30砼进行浇筑并调平,按设计要求植入预埋钢筋;然后在底板上拼装整体模架,最后按施工放样采用提升稳车准确定位。 图1二衬整体模架平面图 二衬混凝土输送方法竖井底部利用隧道砼输送泵供应,当衬砌高度超过泵送能力时,改用竖井口搅拌站供料,采用溜灰管将砼料送入模仓后浇筑。 模架在中隔板处隔开,由6台JZ-10/600A提升稳车控制,进行定位和脱模后向上提升至下一模处。中隔板模板顶面下10cm处预留3个PVC定位孔,方便下模螺栓穿孔定位模架。 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工艺流程

隧道通风方案设计,通风计算

蒙河铁路屏边隧道斜井 通风方案 1、工程概况 屏边隧道全长10381m,进口里程DⅡK60+875,出口里程DIK71+256,为单线隧道,设计为单面下坡,坡度分别为-20.2‰(坡长9025m)、-10‰(坡长650m)及-1‰(坡长706m),最大埋深660m。 屏边斜井位于隧道线路右侧,斜井与正洞隧道中心线交汇点里程为D ⅡK66+300,斜井与线路中线蒙自方向夹角80°,井口里程为XDK1+218,水平长度1218m,综合坡度为85‰。本斜井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断面净空尺寸5.6m(宽)×6.0m(高)。斜井施工任务为斜井1218m(XDK0+000~XDK1+218),平导1735.29m(PDK66+294.71~PDK68+030),辅助正洞4165m (DⅡK63+835~DⅡK68+000),其中出口方向为1700m(DⅡK66+300~DⅡK68+000),进口方向2465m(DⅡK63+835~DⅡK66+300)。 2、通风控制条件 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卫生及安全标准: 隧道内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 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mg;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水泥粉尘为6mg;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含有毒物质的矿物性和动植物性的粉尘为10mg。 有害气体浓度:一氧化碳不大于30mg/m3,当施工人员进入开挖面检查时,浓度为100mg/m3,但必须在30min内降至30mg/m3;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超过0.5%;氮氧化物(换算为NO2)5mg/m3以下。洞内温度:隧道内气温不超过28℃,洞内噪声不大于90dB。

隧道爆破施工方案 爆破施工方案

隧道爆破施工方案爆破施工方案 爆破施工方案对于岩石开挖,我部拟采用小型松动爆破和挖掘机联合施工作业,避免破坏环境。本合同段爆破区域K422+000— K426+000,爆破石方28万立方,主要工程量集中在k423+000- k424+000段。 对于爆破工程施工,我部曾在**国道星哈公路、天山公路均采用过不同型式的爆破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石方爆破经验,去年我部承建的合徐高速路北段17标共有坚石挖方127万方,最大挖深24米,全部采用深孔松动爆破法施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本合同段钻爆施工由路基队下设的两个爆破作业队平行作业,各作业队配备主要钻爆施工设备如下:柴油空压机4台,潜孔钻机3台,风动凿岩机4台,推土机1台、装载机1台。计划利用5个月完成石方开挖,月平均进度6万M3。 两个爆破作业组分别负责在k422+000-k423+700及423+700- k426+000段进行施工,每作业队一般设2-3个工作面同时组织钻爆,各工作面在爆破时间、安全警戒上统一指挥、调度.爆破作业队与路基填筑队对石方调配运输进行配合,保障运输道路的畅通,合理进行绕行便道的修筑,保证爆破工作面。

5.1.3.2.1爆破方法选择由于标段内地形变化较大,考虑不同挖深和可能遇到的不同岩性,综合考虑各种基础条件和实际情况,拟定:对挖深在4.0m以下的地段,采用小直径的浅孔爆破或药壶爆破法进行开挖。对挖深在4.0- 6.0m的地段,采用深孔松动爆破法开挖。对于挖深在8.0m以上的区段,采用分层台阶梯段爆破法开挖,台阶高度为8.0m左右。路堑边坡采用控制爆破法,即对于岩石较为破碎的地段或台阶的上分层,采用预留光面层,实施光面爆破;对于岩石较为完整的地段采用预裂爆破法控制边坡。以期获得较为光洁平整的开挖面,保护围岩及边坡的稳定性。 5.1.3.2.2 炮孔布置形式对于半壁路堑开挖时,采用多排倾斜的布孔方式,炮孔沿路堑边缘线平行于线路方向钻孔,临近边坡的钻孔采用密集小钻孔的光面爆破法。对于全路堑开挖时,采用纵向分层台阶爆破法进行。上层顺边坡沿倾斜孔进行预裂爆破,首先在边坡面按照光面爆破炮孔设置,采用空气缓冲装药结构,首先引爆使岩体预先形成一破裂面以期达到光面效果。中及下分层靠近边坡的垂直孔深度控制在边坡线以内,或实现预留光面层,最后用光面爆破法整修边坡。路线方向,爆破作业为从坡脚至坡顶分层分段先后进行,如图7,主要目的为尽量创造较多的临空面,利于出渣,提高爆破效率. ⅣⅢⅤⅡ施工顺序:Ⅰ-Ⅱ-Ⅲ- Ⅳ-Ⅴ-ⅣⅣⅠ图7 石方爆破作业纵向施工顺序示意图 5.1.3.2.3 爆破参数设计钻孔孔径:采用国产潜孔钻机,孔径90mm和120mm;钻孔深度:钻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及横通道的设计与施工方法的研究

地铁区间施工竖井及横通道的设计与施工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03-27T16:34:17.053Z 来源:《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5期作者:孙一鸣[导读] 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加快,城市地铁线网也在逐年扩大,地铁线路愈发密集。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251 摘要:为缓解较长地铁区间的施工压力,保证施工工期,可利用施工竖井开辟多个工作面,使得各工序统筹合理、稳步推进。尤其是大断面区间,可为较大结构断面提供宽敞的工作面,更能体现出施工竖井及横通道的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地铁区间施工竖井及横通道为背景,介绍其设计与施工情况。 关键词:地铁区间;竖井开挖;工作面; O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加快,城市地铁线网也在逐年扩大,地铁线路愈发密集,线路周边的工程条件渐趋复杂,大多数地铁均修建于城市繁华地段。由于地面场地条件有限,区间隧道无法大规模采用明挖法施工,只能采用暗挖法。为了尽量减少对城区交通、商业运营以及居民出行的影响,需通过设置施工竖井和横通道的方式来满足暗挖区间的开挖要求。目前在有关地铁施工竖井开辟工作面的文献中:文献[2]介绍了竖井施工和马头门进洞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采用明挖法施工的竖井内开辟2个工作面的加固与施工;文献[3]针对城市地铁竖井横通道转正洞施工难度大、工序繁杂的特点,通过方案比选提出竖井横通道转正洞采用“大包”施工工法,重点阐述了在横通道内转正洞采用“大包法”开辟2个工作面的施工工序;文献[4]重点阐述了竖井内部开设马头门的施工方法和过程。本文以工程实例为背景介绍地铁区间施工竖井及横通道设计与施工方法 1 设计概况 工程为某地铁的暗挖区间隧道,隧道内设置站前折返线和故障车停车线。因受到场地和周边用地条件的限制,并为隧道大断面的开挖提供良好的工作面,故需在本段设置竖井及横通道开辟多个作业空间,本施工竖井不兼做隧道排风井,横通道不兼做联络通道,作为临时结构只设计初期支护。井深为22.38 m,内净空为4.6 m×6m,初期支护厚0.4m,采用格栅钢架和4道工字钢临时角撑。格栅间距0.5m,四周打设φ42长 L=4500mm的锁角锚管。横通道高8.11m,宽4.8m,初期支护厚度为0.3m,采用格栅钢架和格栅横撑作为支护形式,格栅间距0.5m,拱部采用φ42X3.25mm小导管预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图一竖井及横通道结构图 2 工程及水文地质 该场区自上而下的地层为2.1m黏土,15.3m含卵石黏土,黏土层以下为石灰岩。本区地下水迳流条件良好。主要受人工开采、地下水渗透性等因素控制。经过短距离的潜伏径流,最终向海排泄。本区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为汇入地表径流排泄以及人工开采,地下潜水埋藏较浅地段,有蒸发排泄,其余地段地下水埋深超过极限蒸发深度,不存在蒸发排泄。施工期间需进行降水。 3 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将施工场地整平至设计地面高程,竖井开挖时应设置竖井锁口圈,锁口圈以下需要设置临时支撑,与格栅同间距。竖井施工时应随挖随喷,挂双层钢筋网,及时支护,并做好监控量测。(2)、竖井马头门开洞前,设置好临时支撑,在开洞侧井壁马头门上方预切槽设置加强格栅;开洞处截断竖井格栅钢架处立一榀马头门通道加强格栅钢架,且截断竖井格栅钢架与马头门通道加强格栅钢架焊接,其后密排三榀加强格栅。井壁设双排φ42×3.25小导管,L=4.5m,环向间距0.3m,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加固地层,然后将竖井开挖支护到竖井底设计标高,喷C25混凝土封闭竖井井底,架设施工平台。然后再破除井壁,施工横通道。横通道进入交叉口之前过渡段的格栅钢架及临时支撑由施工单位监测量测,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横通道开挖过程中,在交叉口通道壁上预设加强梁。横通道开挖完成后,在拱部上设置槽钢及φ180,t=10mm钢管临时支撑。(3)、从横通道开洞进入区间隧道正线时:拱部范围采用双排小导管φ42X3.25水煤气花管,环向间距300mm超前支护并预注浆加固地层,外侧小导管仅在进区间前打设一环,长4.5m;内层小导管长2.5m,纵向间距1.0m。在截断的通道格栅钢架处立一榀区间隧道格栅钢架,与截断的通道格栅加筋焊接。进入区间隧道后,最初架设的四榀区间隧道格栅密排且采用加强格栅。进而继续进行区间正洞的后续施工。 4 结论 本工程现已竣工,现场施工情况和监测情况均良好。通过施作竖井及横通道增加了施工工作面,有效的缓解了工程施工的时间压力,尽可能的减少了对城区交通、商业运营以及居民出行的影响。因此在周边条件极为复杂的情况下,此施工方法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贺长俊,蒋中庸,刘昌用,等.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的发展[J].市政技术,2009(3):73—78.(HE Chan~un,JIANGZhongyong,LIU Changyong,et a1.Development of shallowtunnel constructionmethod[J].Municip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09(3):73—78.(in Chinese)) [2]尚秀云.地铁区间暗挖段竖井和马头门进洞施工关键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7(3):57—60.(SHANG Xiuyun.Key techniqu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shafts in the tunneled sections of the tube and tlle horse’Shead gate inlet[J].Traffic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orNational Defence,2007(3):57—60.(in Chinese)) [3]李静.竖井横通道转正洞施工方案比选[J].隧道建设,2008,28(4):83—85.(U Jing。Comparison of constructionschemes for conwersion from horizontal adit driving to maintunnel driving[J].Tunnel Construction,2008,28(4):83—85.(in Chinese)) [4]王福恩,张付林.地铁竖井横通道破马头门施工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2009(3):55—56,78.(WANG Fuen,ZHANG Fulin.Study on the opening technology of horseheadbetween subway shaft and cross aisle f J 1.Anhui Architec—lure,2009(3):55—56,78.(in Chinese))

竖井施工方案

4.4.竖井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4.4.1.概况 芨芨沟竖井设计为进口端通风竖井,井口断面为圆形,净空直径3米;井口顶面高程2930.93米,井底高程2615.93米,井身长315米。竖井开挖5044m3;井身采用C20喷射砼支护,模筑砼衬砌,竖井衬砌1793 m3; 竖井井身除地表附近为第四系地层外,其余绝大部分位于三叠系地层之中,由浅黄色、黄绿色砂岩、页岩夹薄层煤组成。井身自上而下地层依次为粘质黄土层,厚2.53米;碎石土层,厚4米;砂岩夹页岩及薄煤层,软硬相间,节理发育~很发育,属较软岩及软岩,弱富水,厚308.07米。。。。。。 4.4.2.总体施工方案 竖井采用钻爆法施工,自上而下边开挖边支护;HK-4中心回转式抓岩机装碴,卷扬机提升吊桶运输;开挖中采用吊泵排水;湿式砼喷射机喷混凝土支护,下行式金属模板模筑砼衬砌。洞外采用8T自卸矿车运碴到弃碴场。 4.4.3.竖井快速机械化施工配套方案 为使竖井能够快速、安全、优质的施工,本着尽量提高竖井施工机械化程度的原则,配置竖井施工的各种机械。竖井快速施工的机械化配套方案参见表4-XX。 4.4.4.竖井的施工工艺 竖井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参见图4- XX。 竖井快速施工机械配套表表4-XX

4.4. 5.竖井的施工方法 4.4. 5.1.开挖 竖井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环形钻架(与YTP-26HJ钻机配套使用)钻孔,直眼掏槽,光面爆破,视围岩地质条件,每排炮进尺1.5~2m,开挖后及时进行喷砼支护。竖井开挖的炮眼布置参见图

4-XX 竖井开挖炮眼布置图。 说明:1、本图以设计图竖井B型开挖断面进行炮眼布置。 2、本图尺寸以厘米计。 竖井开挖炮眼平面布置图 R 200 400 竖井开挖炮眼剖面布置图 图4-22 竖井开挖炮眼平面布置图 50 250110 L =150~200 70

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及范围 XX 通风竖井位于XXX 村,竖井为φ500cm 单心圆形,全长218米,井口标高385.000。 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概况 1. 2.1 工程地质 竖井地处剥蚀低山,植被发育,线路正穿山峰,山体自然坡度15~25o ,局部为陡坎。井口残坡积粉质黏土和晶屑凝灰熔岩的全风化层,厚10~15米;下部分别为晶屑凝灰熔岩强-弱-微风化层。 1.2.2水文地质 竖井位于地山丘上顶面,顶部未存在大的沟坎,水量受降雨量影响较大,局部大雨亦造成泥石流或滑坡。 地下水主要储存于残积层孔隙,基岩风化壳,构造断裂带及岩脉穿插带中,对井身影响不大。 1.2.3施工区气象条件 隧道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较短,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9.5o C ,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2000毫米,雨量丰富,每年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并常伴有台风暴雨出现,全年无霜期296天。 1.4设计概况

竖井井口设C25钢筋混凝土锁口盘,厚度155cm,高度100cm 。井身按新奥法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井口设计为Ⅴ级衬砌结构,分别为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超前支护采用φ42mm 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L=4.5m 、环向间距40cm, 纵向间距3m/环,灌注M20水泥砂浆。初期支护采用钢架、锚、网、喷结构形式联合支护,钢架采用I16钢架,纵向间距1.0m ,纵向连接钢筋采用Φ22螺纹钢,锚杆拱部采用Φ22砂浆锚杆,L=3.0m ,间距@80×100cm ,钢筋网为φ8mm (20×20cm )钢筋,喷砼为C25砼,厚度为20cm ,喷射混凝土添加改性聚脂纤维1.2kg/m 3,二次衬砌钢筋砼,砼采用C25模筑砼,厚度为35cm 。具体支护参数如下表: 竖井施工支护参数表 2 施工方法 2.1总体施工方案及展开程序 本竖井井口段围岩较差,为保证孔壁安全,故采用超前注浆固结洞口围岩,然后施作锁口井圈,再进行井身掘进。 施工顺序为:井口场地平整→测量放样→超前小导管施工→注浆→锁口支护→井身掘进。 2.2 井口场地平整施工 首先机械配合人工开挖平整洞口场地,同时对井口场地进行硬化,并尽早完

隧道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标准版)

Companies want to improve production, safety is the top priority.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 accidents must be stifled in the cradle.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隧道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标 准版)

隧道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标准版)导语:企业想要提高生产,安全问题就是重中之重。如果不具备安全管理条件,企业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想要企业顺利生产,就要不断更新安全技术,把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一般性技术交底: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登高作业必须系安全带;进入隧道内施工作业必须穿反光衣;进入施工现场首先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安全; 2、作业人员必须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统一安排和指挥,各施工班组长在施工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坚持班前安全讲话制度。 3、严禁打膊赤裸、穿拖鞋上班,作业时根据本工种作业要求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4、施工作业必须按本工种施工工序进行施工作业,发现隐患应及时上报班组长及现场管理人员。 5、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和劳保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必要的验收,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保用品应及时更

换,禁止使用。 6、配合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检查工作,对施工现场施工状况应密切关注,如有异常应在安全管理人员及技术员的统一组织指挥下撤离。 针对性技术交底: 1、洞内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并有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爆破操作合格证的专职爆破工担任,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应撤到不受气体、震动和飞石损伤的地点,安全距离为:①独头巷道不少于200m;②相邻的上下坑道内不少于100m;③全断面开挖进行深孔爆破(孔深3~5m)时,不少于500m。 2、在两个开挖面相距200m内时,爆破必须提前一个小时通报,以变另一头作业人员撤离险区。 3、爆破炸材临时存放室,应设在洞口50m以外的安全地点,并由专职爆破员负责看守;严禁非爆破人员领用或盗取炸材。 4、洞内每天爆破次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装药离爆破时间不得过久。装药与钻孔不宜平行作业,爆破作业期间(包括领取、临时看守)严禁穿戴纤化衣物及容易摩擦带电衣物。 5、装药前应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炮眼内的泥浆,

竖井及横通道施工方案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1号线14标工程 2号竖井及横通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B/U/C/G 编制: 审核: 审批: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乌鲁木齐市1号线工程14标段项目经理部 专家论证意见修改: 1、增加通风、安全用电等安全防护措施 修改方案:设计单位认为施工图已经过审查,符合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按照原图进行施工,不同意修改。 2、细化周边管线防渗漏的技术措施 修改方案:设计单位认为施工图已经过审查,符合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按照原图进行施工,不同意修改。 3、加强环境用水监测。 修改方案:设计单位认为施工图已经过审查,符合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按照原图进行施工,不同意修改。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编制依据 1998) GB50164-2011)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国家及乌鲁木齐市、行业有关地下工程施工的法律、法规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14标段竖井及横通道设计施工图》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02合同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铁详勘)》 项目进场后现场踏勘、调查取得的资料 编制原则 确保实现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目标。 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及施工难点。 充分发挥单位技术实力、施工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及项目管理优势。 以总体施工部署、施工进度安排、主要施工项目及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和各项保证措施为本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内容。 二.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工程概况 总体工程概况 一号线三屯碑至国际机场正线长,共设车站21座,平均站间距,均为地下站。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14标段工程土建施工起始里程YCK19+,终点里程为RRCK0+。包含

隧道施工通风方案设计计算等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依据 (2) 1、采用的标准规范 (2) 2、通风编制标准 (3) 三、工程概况 (3) 四、通风原则 (5) 1、通风系统 (5) 2、通风设备 (5) 五、通风方案 (6) 1、姚家坪隧道出口通风方案 (6) 2、庙埂隧道进(出)口通风方案 (6) 3、庙埂隧道横洞通风方案 (7) 4、田坝隧道通风方案 (8) 5、高坡隧道1#横洞压入式通风方案 (13) 6、高坡隧道2#横洞巷道式通风方案 (14) 六、通风验算 (15) 七、施工通风监测 (17) 八、主要通风设备 (18) 九、施工通风保证措施 (18) 十、施工通风技术措施 (19) 十一、施工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22) 1、施工通风安全措施 (22) 2、通风管理制度 (23)

隧道施工通风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隧道施工安全需要。 2、XX公司对隧道施工的相关要求。 3、原铁道部《关于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铁建设函[2007]102号。 4、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CGZQSG-11标段的设计文件。 5、《成贵铁路CGZQSG-1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7、《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8、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我单位类似工程地质的施工经验。 9、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等。 二、编制原则 施工通风是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是高瓦斯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合理的通风系统、理想的通风效果是实现隧道快速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根据以往隧道通风经验及对当前通风设备技术性能的调研结果,按照自成体系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隧道通风方案。 1、采用的标准规范 ⑴ XX铁路11标隧道施工图; ⑵《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⑶《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⑸《煤矿安全规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18号令)、《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等煤矿现行有关规范、规程等。 设计文件及XX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管理相关要求等。

隧道工程爆破施工方案

隧道爆破专项方案 XX沟、XX隧道进口里程分别为D1K770+230~D1K771+008,D1K771+790~D1K772+200,XX沟全隧长778m,XX隧道长410m。 本工程所在地位于XX市XX镇境内,属于XX盆地低山XX区。地地形起伏较大,缓坡地带多为旱地及荒坡,沟槽被垦为良田,植被茂密,居民较多。 S泥岩夹砂岩,岩质XX沟、XX隧道洞身位于XX地貌区,穿越遂宁组J 3 软,岩层产状平缓稳定,节理裂隙不甚发育多为风化裂隙,延伸性较差,地下水较贫乏,预计隧道涌水量较小,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侵蚀性。隧道进出口地段埋深较浅,且土层较厚,不良地质为有毒有害气体,有天然气溢出的可能,设计属低瓦斯隧道,施工应加强对有害气体的监测并通风,段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针对XX沟、XX隧道地质情况,制定以下爆破方案。 一、光面爆破 1、全过程控制光面爆破施工,爆破器材、炮眼钻设符合设计要求,爆破后围岩应稳定(硬岩无剥落、中硬岩基本无剥落、软岩无大的剥落或坍塌),开挖面及开挖轮廓、爆破进尺符合设计要求,爆破出的石块满足装运要求。 2、钻眼深度、角度、钻孔偏斜度、外张量按设计要求。不耦合装药系数、炮眼残留率应符合要求。空中眼、周边眼、导爆索串装药结构、孔口堵塞长度、最小抵抗线、相对距离参数符合要求,控制最佳爆破效果。 3、雷管经检查试爆,电雷管还须专用爆破仪表逐个进行电阻检查。已生铜锈、变形、破损或加强帽歪斜的雷管不得使用。起爆药包在装药时临时制作,制作时不得将雷管直接插入起爆药包内,先用直径与雷管相同的木条或竹管在药包一端插入一个深度为雷管长度1.5倍的小孔,然后放入以接好引线的雷管,并将孔口封好。 4、药量经过计算,一般小炮只准采用松动药包,不得采用抛郑药包。采用裸体药包须经施工负责人许可,不得任意施放。警戒距离,一般小炮

地铁工程竖井及横通道二次衬砌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地铁工程竖井及横通道二次衬砌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竖井和横通道二次衬砌采用模板支架法施工。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全包柔性防水层。 1.1施工工序流程 1、施工段划分 二衬结构施工段划分时,优先选择变形缝,再按施工顺序设置施工缝,施工缝位置设置按设计及相关规范、结构专业要求确定。竖井和横通道施工段划分如图1.1-1所示。 图1.1-1 竖井和横通道施工段划分平面图横通道二衬作业根据变形缝分段施工时,可分两种施工方法。 (1)与正线相交段(第1段、第3段):分仰拱、拱墙两部分进行衬砌施工,如图1.1-2所示。

图1.1-2 与正线相交段施工步序图(2)不与正线相交段(第2段、第4段):分仰拱、中隔板、拱墙三部分进行衬砌施工,如图1.1-3所示。 图1.1-3 不与正线相交段施工步序图 2、施工工序流程 竖井和横通道二衬结构施工工序流程如图1.1-4所示。

图1.1-4 竖井和横通道二衬结构施工工序流程图1.2防水施工 暗挖全断面防水层采用1.5mmECB防水板+400g/m2无

纺布缓冲层,竖井顶板防水层采用2.0mm聚氨脂涂膜防水层+低脂油毡隔离层,7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缝防水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20×10mm遇水膨胀止水胶,变形缝防水采用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注浆管+背水面嵌缝。 1、暗挖全断面防水层施工 (1)柔性防水层施工工艺 柔性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2-1所示。

图1.2-1 柔性防水层施工工艺图 (2)基面处理 ①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无明水流,否则应进行初支背后的注浆或表面刚性封堵处理,待基面上无明水流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②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基本平整,铺设防水板前应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清除基面外露钢管、钢筋头,采用水泥砂

风井改造施工方案

地铁1号线孵化园至锦城广场区间风井 改造工程项目 施工方案 ***************公司 2017年8月

一、施工概况 1、项目名称 地铁1 号线孵化园至锦城广场区间风井改造工程项目 2、项目地点:成都市武侯区孵化园 3、工作内容 地铁1号线孵化园至锦城广场区间7个风井改造施工的设备(材料)采购、施 工(安装)、调试及相关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土建结构封堵及改造、建筑装饰装 修、通风系统安装、低压动照系统安装、程序修改及调试,以及为完成本项目而 对原车站设备及线路进行的升级扩容等全部工作内容。所有的设备和材料均包含 在内。 4、项目期限 暂定为自2017 年8 月20 日至2017 年10 月11 日止,工期为 2 个自然月。 二、施工时间、地点及相关要求 2.1 、作业进度表,预期开工时间8 月20 日 地铁1 号线孵化园至锦城广场区间风井改造工程进度表 风井编 号1# 2# 3# 4# 5# 6# 7# 施工天 数8 12 8 8 8 8 8 施工时 8 月20 8 月28 9 月9 9 月17 9 月25 10 月 3 10 月11 间日日日日日日日 注:地铁1 号线区间风井改造工程项目共有七个风井,项目部项目的总进度 时间为60 天。 2.2 施工保证措施 2.1.1 为保证按期完成任务, 我方会根据各个站点施工量及施工时间期限要求, 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以高效的完成每日施工作业计划。 2.1.2 材料采购定制是保证整个项目进度的关键, 我方也会严格选择信用良好商 家合作采购主要材料清单表序材料。以保证整个施工进度。

2.3材料运输储存,为保证在甲方要求时间内按质按量完工,我方安排专职司 机将所需材料放在指定位置,方便施工组随时取用。 三、施工组织机构 2.1.3现场负责人职责:为施工作业总指挥,负责办理请、销点手续;按照方案组织、指挥、监督作业。 2.1.4工程师职责:施工前预先制定好施工方案;负责作业全程技术指导,施工后及时整理现场数据,总结本次改造效果。 2.1.5特种作业人员:负责现场切割以及焊接 2.1.6施工人员职责:根据施工方案及操作规范进行施工。 2.1.7配合人员职责:确认相关设备安全,施工完毕后,负责清理作业现场。 2.1.8应急人员职责:负责意外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协调和上报。应急小组组员为施工组成员和综合机电中心应急成员。 四、施工准备 4.1主要工具及物资 品名数量品名数量 各种机具使用前必须检查或使用,确认状态良好方使用。

通风竖井马头门施工方案

五台到盂县段高速公路 佛岭隧道 1#通风竖井马头门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二月

目录 一、设计概况 0 二、编制原则 (1) 三、施工方案 (2) 1、施工准备 (2) 2、施工工艺流程 (3) 3、施工方法 (4) 3.1小导管结构型式 (4) 3.2、注浆工艺参数 (4) 3.3、注浆施工流程 (5) 3.4、小导管注浆注意事项 (6) 3.5、破除洞门拱部井壁砼 (6) 3.6、架立洞门拱部前两榀钢拱架 (6) 3.7、沿拱部打设超前小导管 (6) 3.8、开挖并架立拱部第三至五榀钢拱架 (7) 3.9、封闭上半拱掌子面 (7) 3.10、下半断面破洞门施工 (8) 四、施工措施及质量控制标准 (9) 五、安全防护措施 (10)

通风竖井马头门施工方案 一、设计概况 佛岭隧道全长8.8Km,通风方式采用送排式纵向通风,设置竖井一座,佛岭隧道竖井中心里程桩号为K16+410,深432m,半径5.25m。设计为左右线分离式隧道,两洞边墙距离最大约为31.36米,位于K21+130附近,最小间距约14.5米,位于五台端洞口。右洞全长8805米,K12+555-K21+360(LJ4标施工K12+555-K17+000);左洞全长8803米,ZK12+570-ZK21+373(LJ4标施工ZK12+570-ZK17+000)。隧道左右线均属特长隧道,总体走向近南北向。 五盂高速公路佛岭隧道设通风竖井1座,位于正洞K16+410位置上方,佛岭隧道竖井设计净直径为10.5m,井深432m,初衬采用锚杆、网、钢骨架及喷射混凝土支护,内衬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设计混凝土标号为C25。 佛岭隧道竖井内设置三道内隔板将通风竖井分为四部分,分别作为左右线的进、回风井,竖井底部通过四条联络通道分别和左右洞相连。联络通道加强段图。

地铁工程竖井及横通道区间降水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地铁工程竖井及横通道区间降水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1地下水风险分析 由于本区间范围内的地下水赋存于圆砾、砾砂等土层中,按埋藏条件划分,属第四系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约为14.00m~16.60m,相当于水位标高31.40m~34.00m,含水层厚度约21.0m,主要补给来源为浑河侧向补给及大气降水垂直入渗补给,场地地下水径流条件良好,除③-1-0粉质粘土外,含水层渗透性强,渗透系数K一般在30~100m/d之间,水力坡度1.0‰~2.0‰,随着竖井开挖深度的不断加大,上覆土层对含水层的压力逐渐减小,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容易引发流水、流砂作用,竖井及横通道开挖面存在突涌的可能性,影响竖井及横通道的稳定。因此,竖井及横通道土方开挖前必须采取连续降水措施,将地下水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1.0m,最终降至竖井及横通道底板以下1.0m,保证开挖面无水作业。 1.2降水井设计 1、涌水量计算 由于本区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为简化计算,采用潜水完整井公式来估算区间的涌水量。涌水量计算模型如下:

式中:Q —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m 3/d ); k —渗透系数(m/d ); H —潜水含水层厚度(m ): s 0—基坑水位降深(m ); R —降水影响半径(m ); r 0—沿基坑周边均匀布置的降水井群所围面积等 效圆的半径(m );对不规则形状的基坑,其等效半径按下式计算: πA r =0 (2) 式中:r 0—基坑等效半径(m ); A —降水井群连线所围的面积。 依据勘察报告和基坑降水经验,本工程采取基坑外侧深井管井降水,本工程场地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K 取108m/d ,在正式降水前须做抽水试验,对降水方案进行优化。设计考虑自然水位为-11.5m ,含水层厚度取21m 。 区间纵断采用V 字坡,盾构井埋深最深,根据区间结构、盾构井埋深情况,将降水区域分成两段进行计算,以竖井南侧双线单洞断面与大跨度断面为分界点,降水面积分别取A 1=9500㎡、A 2=4220㎡,区间暗挖段底板埋深按27.03m 计算,盾构井底板埋深按27.79m 计算,区间暗挖段最深水位(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