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微格教学教案

生物微格教学教案
生物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设计者:木岗镇中学:熊文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科目:生物学

课题:八年级生物(下)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举例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结论。并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

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

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

1、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教学难点:

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过程:

弹力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 韩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主讲人:纪壮娥学号:2011121124 培训技能 提问技能 讲授技能课题 弹力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2.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中常见的形变现象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微小形变变化的实例,初步接触“放大”物理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认识事物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科学观。 2在体验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技能目标与学生常见的现象联系,引起学生注意:建立概念,引起学生思考:演示实验,引起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矛盾:深入导入,引起学习期待 时间分配(10min)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问、讲解 等内容) 应用的技能 要素 学生的学 习行为 媒体使 用

0:00 0:02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一 起来看一些图片。(展示运动会上撑 杆跳高、、弹簧的拉伸、海绵)从这 些图片中,大家有没有发现杆、弹 簧、海绵都有什么变化呢? 从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杆 变弯了、弹簧变长了、海绵变小了, 这些变化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 们的形状或体积发生了变化在物理 学上,我们把这种物体在力的作用 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 形变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同学们 能不能举出生活中形变的例子呢?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总结 出弹簧会发生压缩形变和拉伸形 变,杆会发生弯曲形变,海绵会发 生扭曲形变(老师边说边实物演 示),这四种形变是我们生活中常见 的形变类型。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物体可以 发生形变呢?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 会发生形变呢?比如说我现在手握 着玻璃瓶。玻璃瓶有没有发生形变。 有的同学说有,有的同学说没有, 事实胜于雄辩,现在我们来做一个 实验。 将新课题与学生的 生活经验联系起 来,引起学生对“形 变”的关注,“引起 注意”的技能因素 建立概念,引起学 生思考 认真观察,并 思考 踊跃回答 有(或没有) 认真思考, 并作出可能 性回答: 多媒体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案例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案例 《细菌》教学设计 作者:陈维新 一、教学内容分析 “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是“认识生物女样性”这一主题的一部分。作为生物界中的一个独特的生物类群. 细菌的主要特征颇具特色,不仅反映出生物界的女姿女彩,也是揭示生物起源和进化秘密的一个重要证据。通过将细菌的主要特征和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來,更锻炼了学生比较、归纳等学习科学和科学研尤的能力,提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细菌》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m?元第四草第二节的内容.是第四草《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的重点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讲述细菌的主耍特征时.改变了以往单纯介绍细菌知识内容的做法,而是侧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尤,通过对比來认识细菌的形态结构、归纳细菌的主要特征。 教材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介绍巴斯徳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这一段科学史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帮助学生体会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是一段绝对不应省略的内容。通过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总结细菌结构的特征及营养方式.通过了解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泡等特点,明确细菌的广泛分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人教版教材中“细菌”一节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后进行的。而学生对细菌的发现及细菌形态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和生殖等知识较为陌生,所以要求教师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学生熟知的典型爭例來了解细菌。 “细菌”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因此对“细菌”结构的认识只能利用图來完成。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读图是关键C木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上來进行,通过已有知识的回忆,将细菌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來学习细菌的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争取女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題的能力。另外课前布迓学生査阅资料.进行预习。 三、设计思想: 木节知识是从微观的角度來介绍细菌.知识虽然较抽象,但学生已具备了利用显微镜等于?段來认识微观生物世界的基础:木节教材内容的设星也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很大空间.如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之间的异同等。因此.教师应把课堂的空间尽量让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用?侶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以观察、思考.讨论为主,让学生自主的完成木课的学习,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一课改理念。而教师则从旁以问題或其他形式进行适度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首先以一系列生活实例出

微格教学教案格式演示教学

微格教学教案格式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 系别:化学系 专业:化学教育 班级:121班 姓名:王瑗 学号:2012121146

微格教学教案格式 班级:__121________科目:____高中化学____时间__2014.11.19__ 主讲人: _____王瑗 _____指导老师:李鹏鸽 从

1分30秒【提问】展示一个实验装置:在 硫酸溶液中插入一个锌片和铜 片,问大家会看到什么现象? 【再次提问】那如果我们用一根 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和 原来会有什么不同吗? 【过度】很好,那我们再在导线中 接上一个电流表后发现,电流表指针 发生了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是不 是也就验证了大家刚才的猜想。 【讲述】1.实验中铜片表面为什么有 气泡?2.流计指针为什么偏转? 1.Zn、Cu用导线连接一同浸入稀硫 酸时,Zn比Cu活泼,易失去电子, 电子从Zn片流出通过导线流向Cu 片,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电流 计指针有偏转。 2.溶液中的H+从Cu片获得电子, 2H+ +2e-=H2,生成氢气,故Cu片表面有 气泡生成。 【提问】我们大家现在根据这个 提问技 能 提问技 能 讲解技 能 【回答】 锌表面会有气泡 产生,铜和硫酸 不反应。 导线是用来连接 电路的,应该有 电流吧 锌片逐渐溶解, 铜片上有大量气 泡产生。指针发 生偏转,产生电 流。 对照书本,认真 做笔记。 从已学的知识一点一 点向新知识渗透,通 过实验装置的一点点 变化,引出原电池的 装置,便于学生的吸 收,且让学生在观 察、分析、讨论中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分析、表 达、归纳能力。 用旧知识引导学生从

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 第一讲微格教学概述 第二讲语言技能 第三讲导入技能 第四讲讲解技能 第五讲提问技能 第六讲结束技能 第七讲演示技能 第八讲板书技能 第九讲变化技能 第十讲强化技能 第一讲微格教学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微格教学的发展历史、理论依据、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微格教学的实施流程 2.微格教案的设计 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微格教学理论要点 (一)微格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1.微格教学的内涵 微格教学是由英文Micro teaching 直译而来的。依据Micro 的多种译法,这个概念还可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而根据其特殊的技术手段,有人将其意译为“录像反馈教学”。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微格教学”这一提法。那么,何谓微格教学呢?其创建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Dwight Allen)教授给微格教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条件下进行学习。”我国学者结合国内的微格教学开展情况,将其定义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仅凭借以上两种权威的说法,我们对于什么是“微格教学”可能还是不太清楚。为了更清楚地把握其实质,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其产生时的初始状态。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引起美国朝野尤其是教育界的极大震动,由此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美国人痛定思痛,认为要改变科技“落后”的局面必须依靠教育,而要发展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教师。于是,美国大学的教育学院开始探索更有效的对师范生的培训方法。斯坦福大学的爱伦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注意到,传统上师范生在毕业前都要进行教学实习,要像正式在岗教师一样到课堂上授课,由指导老师听课并提出评价意见,以此帮助师范生不断改善教学、提升能力。然而,即使是一下课指导老师就立即向实习的师范生提出反馈指导意见,这样的反馈还是延后了,师范生往往记不起自己上课的全过程。而无论是作为当事者的师范生还是作为旁观者的指导老师,不管如何努力,都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0991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General Physical Optics 一、基本信息 1.学分与学时 学分:4,学时:68 2.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程 3.适应专业 物理学专业、选修 4.课程目的 (1)以现代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先进的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策略,借助现代化视听设备,系统训练高师物理教育学生以物理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技能和师生交流与沟通的基本技能。通过训练使学生经历构建并实施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体验与学生交往和互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基础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2)以基础物理实验室为依托,提供开放性、多层次、自主探究式的基础物理实验条件和资源,通过实验教学与训练,发展学生的基础物理实验设计能力,常规教学物理实验的运用能力,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开发和运用能力。了解计算机在基础物理实验中的应用。通过与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整合,设计并实施以物理实验为背景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并实施以实验探究为特征的学生学习活动。初步掌握与基础物理课程教学相适应的实验教学基本技能。 5.建议先修课程 物理学方法论、物理教学论 6.教学方法与手段 (1)板书讲解 (2)实验与实训 7.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占30%。;平时考核形式包括出勤、课堂训练表现(能力差别,认真态度,创新意识等) (2)结果考试成绩占70%。抽签基本教学技能演练与评价。 8.课外自学要求 (1)了解生活中和物理有关的实验现象 (2)多动手做实验,提高动手能力

(3)多看中学物理教材及相关书籍,增加知识储备。 9.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中学物理微格教学课程(第二版).北京教育学院组编、孙立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目: (1)课堂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第1版).王秋海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2)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阎金铎郭玉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指导.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中学物理微格教程.帅小红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 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微格教学概述 基本内容: (1)什么是微格教学 (2)微格教学的性质 (3) 微格教学的研究对象 (4) 微格教学中的系统控制方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微格教学的概念。 (2) 掌握微格教学的性质。 (3) 掌握微格教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微格教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 (2)微格教学的步骤 第二章强化技能 基本内容 (1)什么是强化技能 (2)强化技能的功能 (3)强化技能的构成要素 (4)强化的类型 (5)应用要点

生物微格教学教案设计(微格教学)

生物微格教学教案设计 年级七年级科目生物教者:通济中学谢浩 时间:2010.10.27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胞内的物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通过演示实验小麦的燃烧证明物质是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课题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训练技能导入、讲解技能 教学目标 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通过对细胞 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的理论认识,提高 学生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 兴趣爱好。 教具 PPT课件、烧杯、 清水、墨水、小 麦、探针、酒精 灯、打火机 教学过程: 时间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技能要素学生学习行为 2分钟同学们好,前面我们学习了植物体和动物体 都有许多细胞构成,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有 不同的功能。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 各样的生命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有些细胞 在长大,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在死去, 同时又不断的有新细胞在形成。从今天开 始,我们就一同走进细胞,看一看细胞是怎 样生活的。引出课题:第一节《细胞的生 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根据提出的生物现象作出讨论: A.生物体能由小变大 2、庄稼需要浇水,施 肥;动物需要喝水,吃食物…… B.得出结论: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C.根据这个结论,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 题: 板书: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引起学生注意,激发 好奇心,培养探究兴 趣。 预备状态、集中 精力,激发好奇 心。

5——6分 钟活动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根据这个结论,提出三个需要进一步探 究的问题: 1、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2、细胞怎样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怎样获取和转换能量? D.现在我们来一起研“究细胞中有哪些物 质?” 根据问题推测细胞内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1、吃西瓜或苹果时,有什么感觉?(水、 糖、酸……) 2、小麦磨制后能得到面粉。(淀粉) 3、动物油(脂类) 得出: 二、细胞内物质的分类: 小分子(一般不含有碳)如无机盐、水、 等——无机物(板书) 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如糖、蛋白质、脂 类等——有机物(板书) 实验认识有机物和无机物: 三、演示实验:用浸软的小麦种子放在火上 烧,留下的灰就是不能燃烧的无机物,而烧 掉的就是有机物,水在这过程中蒸发掉了。 得出结论:组成物质的基本颗粒,无论是 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颗粒 ——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更小的颗粒— —原子构成的。(举例:一个氧原子和两个 氢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 四、做实验验证:将墨水滴2滴在水中,观 察清水的变化,水开始变成蓝黑的颜色。 得出结论: 1、分子是能够运动的。 2、墨水在水中溶解,其实就是一个个分子 分散开来,挤进去水分子之间的空隙中。 教学延伸:既然物质是由分子构成,那么还 有没有比分子更小的微粒呢?这是我们以 后将进一步学习的微粒原子。 观察、激发新旧知识 的联系,产生学习需 求,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思考、分 析

微格教学教案——语文

微格教学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语文课题:陈奂生上城 主讲人程一娟指导教师:李亚英吴漱玉 (回放3分钟) 指导教师与听课学生点评(2分钟): 以算帐的方式提问,一可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二可化繁为简,抽出本文的关键内容,使学生很快整体把握全文,三可自然地引出下文对“情节安排的巧妙”这一特点的探究。

(回放4分钟) 指导教师与听课学生点评(3分钟): 以陈奂生向老婆算帐时,他老婆的惊讶导入,通过扮演,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走进故事,使复述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从而不知不觉地揭示出本文的情节特点。由于问题设计得好,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显示了很强的互动性。

教师与学生点评(2分钟): 通过让学生扮演陈奂生,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走进故事,与陈奂生的老婆对话的方式进行提问设计,设计的问题富有层次感,使学生能自如地体验主人公的特殊复杂的心理,从而准确地把握了陈奂生这一人物的形象及其意义。 “提问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培训提问技能。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1.教师说明教学目的和任务,安排训练程序,说明评价标准。 2.学生进行提问技能训练。 3.听课学生按要求对参与训练的同学进行评价。 4.教师评价、小结。 附: 提问技能训练标准 1. 提问确实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引向要学习的内容上。 2. 主问题能准确体现教学目标,关键问题能突出重点、 难点和训练要点。 3. 提问框架合理,能体现教材结构。 4. 问题排列的序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了。 5. 提问类型多样灵活,能调动各种层次的学生参与应答。 6. 对学生的应答分析准确,反应迅速,评价得当。 7. 提问的频率和时机适度、适时。 8. 提问态度亲切,表述清楚、明白,停顿合适。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教材分析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上一章重点介绍了有关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章顺理成章的介绍能量是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是怎样利用这些能量的。知识点承上启下,符合认知规律。 本章第1节主要涵盖3个知识点,分别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三个特性。 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前两个知识点展开,设计为1课时,同时也遵照了教材本身的安排。 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理解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教材安排学生做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行归纳、总结、完善并能阐明和解释酶的定义。 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教材本身呈现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删减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强调并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同学们在初三化学课上对无机催化剂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本课能否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理解催化剂共性? 3.高中新课程标准比较初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理念怎样在本课中体现和养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基本掌握了一般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跨学科而言,学生在初三化学课上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认识了无机催化剂的作用; 学生通过初中新课改的训练,已经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学习态度、研究精神以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相关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正确使用相关实验器具,分析相关讨论问题,从而知道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2.学生通过阅读并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归纳、总结、完善并理解酶的定义,体会并养成科学探究在艰难中以及争论中不断继承、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学生通过联系初三化学课知识,从现实生活中举例子等方法,了解活化能的概念,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其他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特征和作用,掌握跨学科、跨领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技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本质; (2)酶的高效性。 教学难点: (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学生小组实验的教学指导,保证课堂的有序和效率。 五、思想策略 在综合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我提出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

物理微格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学习的回顾与反思

物理微格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学习的回顾与反思 以前一直觉得讲课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也就那么几十分钟,随便的就过去了。自从自己真的去尝试了之后才发现其实一切都不是那么的简单。从理论课上,我发现一堂出色的课,少不了深思熟虑的设计,除了准确无误之外,清晰的思路,还必须有吸引人的亮点。特别是物理课堂,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讲授严谨的科学知识时,需要清晰明了,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虽然只有几十分钟,但要达到“龙头,猪肚,凤尾”的效果没那么简单! 第一次练习导入技能的时候,花了近一天的时间在宿舍准备,本以为自己准备的内容丰富,举得例子生动有趣,但是上台一讲,发现一切都没有按照我的计划前进,那些吸引人眼球的例子被我讲出来之后变得枯燥乏味。本来我以为十来分钟很快就过去,讲不了很多内容的,所以准备的内容也不是很多,但是一紧张不到几分钟就全被我念过去了。我也深刻的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备课内容不能太少,准备需要大于一堂课的实际内容,课堂是存在不确定因素的,不可预测的,只有准备充分才不会出现短缺的尴尬。当然准备多一些并不是要求一节课讲完,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三次练习的都是导入加讲授技能。虽然很投入的去准备,在课前认真的理了一下自己要讲的内容,以保证自己不会出现知识上

的错误,但在讲课期间依旧会紧张,然后就讲错了,好在练习了几次之后慢慢的也就不紧张了。 在之后的练习中,慢慢的我们还开始对每个队员的板书板画,肢体语言,语音语态,表情等方面深入纠正。一开始我讲课的时候只能看到紧张的我面无表情,而且为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我喜欢将手按在讲台,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丰富的肢体语言,更糟糕的是除非是板书板画的时候必须移动,不然我是一节课下来一直站在一个位置,不会移动。在小组成员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我一直很努力的改掉我这个坏毛病。慢慢的我讲课也会有和学生眼神交流,必要的时候会有一些恰当的肢体语言,而且会适当的亲近学生,使得我的课堂没那么僵硬。我很庆幸,我所在的微格小组的成员都很给力。他们对每一次的练习都很重视很有热情,而且每周会有固定的时间练习。特别喜欢我们每一次练习之后对各自的评价和建议,虽然每次这个练习会占去我们周末的大半部分时间,但是锻炼了也成长了,我觉得很值! 虽然经过一学期的练习之后,自我感觉有所成长,但我清楚的知道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改进和提升。在老师平时作业指点中,我发现我还是没有很放得开,依旧还是会紧张,而且存在提问技能方面的问题,会不自觉的问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方面也还很欠缺,有时候对教材理解存在误区等等各种问题。我坚信要想形成良好的教态和娴熟的教学技能,需要坚持长期的训练和改进,没有耐心坚持跑完这次马拉松赛的话是很难成功的。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范文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范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生物教学案例范文》的内容,具体内容:教学设计是作为教者,基于对学生和教学任务的分析,而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进度、课程评估等做出系统设计的一门学科。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 教学设计是作为教者,基于对学生和教学任务的分析,而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进度、课程评估等做出系统设计的一门学科。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2.通过阅读和讨论,在学生了解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观察或实验方案,培养其实验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方面的知识,用于观察或实验设计,教育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六种主要的动物行为类型。其中,首先介绍了

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争夺生存空间和生活条件的斗争产生攻击行为;不同种动物之间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是防御行为。这是动物的最基本的生存行为方式,是本节的重点。 2.若不安排观察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本课无难点。 在第一节介绍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后,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安排一些观察活动,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如安排此项活动,则难点在于就近选择适于进行观察的动物;安排观察的时间、地点和观察方式;如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怎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观察活动和指导学生设计、制作观察记录表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节课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动物行为的概念,讲评小组观察计划和实验设计: 可以将学生小组所画的概念图用投影片打在屏幕上,请该组学生介绍他们画概念图的思路,通过交流概念图的绘制情况复习动物行为的概念。对有些小组进行的观察计划或实验设计进行讲评,主要表扬小组对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说明学习科学必须注重观察和实验,建议小组继续完善本组的观察计划或实验设计,并帮助小组尽量实施其计划。 2.引入新课: 课前,尽量准备关于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录像片,如电影《生物的进化》中有两只斗鸡相互攻击的生动镜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

生物微格教学教案----花的结构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 授课内容:花的结构学科: 八年级生物 执教:任佳班级:生科1001班 日期: 2013.4.7 导师: 董昌金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初二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容易被色彩斑斓的图片和实物所吸引,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使宏观和微观现象变的更加直观。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中的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章讲述了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器官的生长"、"生殖器官的生长"。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殖器官的生长”这节是这章中的最后一节的内容,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通过探究实验、调查等活动,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本节课文包括三个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本节课教学安排主要是完成对花的基本结构的认识;教材中先从认识花的结构入手,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接着,开始做花的解剖和观察。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并按照教材指导的方法一步步地观察每一部分结构,尤其注意对雄蕊和雌蕊的进一步观察。然后通过展示不同类别花的图片,理解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的概念,同时也使学生对花蕊,特别是雌蕊结构建立较深刻的印象。为下节课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埋下铺垫。 三、教学目标。

微格教学教案格式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 系别:化学系 专业:化学教育 班级:121班 姓名:王瑗 学号:2012121146

微格教学教案格式 班级:__121________科目:____高中化学____时间__2014.11.19__ 主讲人: _____王瑗_____指导老师:李鹏鸽

1分30秒【提问】展示一个实验装置:在硫酸 溶液中插入一个锌片和铜片,问大家 会看到什么现象? 【再次提问】那如果我们用一根导线 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和原来会有 什么不同吗? 【过度】很好,那我们再在导线中 接上一个电流表后发现,电流表指针 发生了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是不 是也就验证了大家刚才的猜想。 【讲述】1.实验中铜片表面为什么有 气泡?2.流计指针为什么偏转? 1.Zn、Cu用导线连接一同浸入稀硫酸 时,Zn比Cu活泼,易失去电子,电 子从Zn片流出通过导线流向Cu片, 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电流计指 针有偏转。 2.溶液中的H+从Cu片获得电子,2H+ +2e-=H2,生成氢气,故Cu片表面有 气泡生成。 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 讲解技能 【回答】 锌表面会有气泡产 生,铜和硫酸不反 应。 导线是用来连接电 路的,应该有电流 吧 锌片逐渐溶解,铜 片上有大量气泡产 生。指针发生偏转, 产生电流。 对照书本,认真做 笔记。 从已学的知识一点一点 向新知识渗透,通过实 验装置的一点点变化, 引出原电池的装置,便 于学生的吸收,且让学 生在观察、分析、讨论 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分析、表达、 归纳能力。

附:板书设计 §4-4 原电池原理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

微格教学教案 院系教育与体育学院班级13-4 学号13091125 姓名马宁课题9的乘法口诀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目标 .学生能自己推导出9的乘法口诀, 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目标 .能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比 较熟练地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 析、综合能力;在数学游戏中让学生 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强化学 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进行汁算.教学难点 能发现9的乘法各个积的各位数的变化规 律 教学方法发现法、探索法 教学手段 :制作计算机课件、录像以及游戏用的模拟 的金锁、金钥匙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吗?在这个故事里,你知道哪些主要人物?喜欢白雪公主吗? 故事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师:可是有一天,恶毒的皇后不知从哪儿得到了一个魔盒,她不甘心白雪公主比她漂亮,所以利用了魔盒的魔力,又抓走了白雪公主和王子,同时也将七个小矮人变成了她的奴隶。 你们看可恶的皇后抓走了几个人啊?(课件出示) 师:他们9个人被皇后抓走后,日子过得很不开心。你们愿意把他们救出来吗?可是皇后很狡猾,她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要来救人了,所以利用这9个人分别设计了9个关口,只有我们顺利通过这9关,才能真正救出他们。大家有没有信心?我们今天就来学习9的知识,(出示课题 9的乘法口诀)用知识闯关,把他们解救出来了,好吗? 二、新知探究,勇闯九关 师:好,准备一下,我们开始冲关了! (一)请闯第一关:每次加9,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课件出示) 我们来开火车回答,如果答错了,火车就会开到别的地方去!,小朋友们听明白了吗? 师:真棒!我们顺利的救出了第一个小矮人,想不想继续? (二)请闯第二关:尝试编口诀。 1.教学“一九得九”。(课件出示) 呈现图片(1个9),提问: 观察这些☆,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表示1个几? 师:你能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一句口诀吗? 小朋友们真聪明,大声读一读。(白雪公主、皇后‘王子、七个小矮人等) (王子和公主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生:(9个) 学生观察说出:有9个☆,就是表示1个9。 列出乘法算式:1×9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第五题:五、以你自己熟悉的一节课为例,说明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除了具有教学设计的所有要点之外,教学设计的篆写一般要符合以下几点: (一)明确所写题目领域,把握此领域内容的基本方向、基本要求,做到基本东西不跑偏。 (二)研读教材,同中求异:研读教材,重要的是要到别人看到的,还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要从三个维度——编辑、学生、教师的视角解读教材。读懂教材的基本方法,主要是“一看二想三答四验”:一看:有什么——教材中有什么 二想:为什么 1. 不这样行吗,不这样行,干吗非要这样,教材要传递是什么 2. 教材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3. 根据教材编排确定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4. 如果出考题,考什么,怎么考 三答:是什么——不想明白不罢休 四验:再思考——看教参、阅读书籍 (三)研读学生,积累学生经验:研读学生,要科学严谨、求真求实,要不断思考、反思、实践,研读教材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前测、试讲、访谈。根据所讲内容进行前测,可以了解学生关于此知识点的学习基础、生活经验,试讲可以积累学生学习过程经验,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进程,个人访谈,可以了解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过程,可以帮助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应对学生思维的复杂化。 (四)提出自己的思考,确定设计的主题:主题要清晰明了、生动有趣、凸显本质,一个好的主题不仅彰显作者的智慧,还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人的兴趣,增加文章的力度和厚度。 (五)行文:行文要结构严谨、瞻前顾后、环环紧扣,好的文章前后呼应、重点突出、观点明确。 以《酶的作用和本质》为例 ①教材分析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上一章重点介绍了有关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章顺理成章的介绍能量是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是怎样利用这些能量的。知识点承上启下,符合认知规律。 本章第1节主要涵盖3个知识点,分别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三个特性。 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前两个知识点展开,设计为1课时,同时也遵照了教材本身的安排。 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理解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教材安排学生做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行归纳、总结、完善并能阐明和解释酶的定义。 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教材本身呈现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删减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强调并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同学们在初三化学课上对无机催化剂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本课能否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理解催化剂共性? 3.高中新课程标准比较初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理念怎样在本课中体现和养成? ②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基本掌握了一般实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谢玉燕湘潭市雨湖区江南中学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突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要以知识的生成为主线,认为新知识是学生在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构建起来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顺应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群体和个性特点(思维与情感特征)、学习类型,合理设计教学事件,用以支持各个阶段的学习,教学实践中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促进学习者自我“意义建构”和个性发展,营造学习者积极参与、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学习。本节教学设计将充分利用教材、媒体等课程资源,创设适于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景,促进不同层面和特征差异的学生在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有个性地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必修模块2,第一章,孟德尔从个体性状出发,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和第二章的第一节,从细胞水平通过对蝗虫等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发现了染色体(遗传物质的载体)的传递情况,那么本节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萨顿的实验观察和类比推理以及摩尔根的实验论证,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即基因)与染色体联系起来,解决了基因在哪里的问题,是对遗传定律的进一步学习与强化,也为后续的伴性遗传以及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是什么)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本节栏目内容丰富,为教师设计学习环境提供重要素材。 学生情况:学生(高一下学期)通过初中和前面的学习,已经具有关于人类眼皮及豌豆等生物的性状遗传规律,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基本知识。学生的思维形式已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具有辨证思维特征,情感方面更趋向于独立和自主。本校学生由于生源较差,整体素质远远低于示范性中学的学生,而且同班学生表现出明显差异,但是班级人数较少。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

中学化学微格教学教案 系别:化学班级:10化学 学科:高一化学上册测量目标:课程讲解课题: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时间:13年4月27日角色扮演者:李国强指导老师:张英武 教学目标1.采用查阅资料、收集数据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简单了解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广阔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 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习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利用。 时间分配教师行为应用的技能 技巧 学生学习行为需要准备的教学 媒体 01 从近代这些以美国为首的 北约军事强国的侵略战争 目的中你们想到什么?材料引入主 题。 答:主要是为了能源。收集近代战争资料以 文字简述。 02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全 球能源紧张、以及过度使用 这些石油、煤和天然气带来 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该怎 么解决呢?提问引入主 题 答:开发利用洁净、 高效的新型能源。如: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 氢能。 收集资料及图片观看 03 地球上最根本的能源是太 阳能。太阳每年辐射到地球 表面的能量相当于目前全 世界能耗的13000倍。是总 量最多、分布最广和最清洁 的能源。这么好的能源该怎 么利用呢?提问引入学 生回答 答: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电池等。 04 现代太阳能分为4种直接利 用方式:(1)光—热能转换 (2)光—电能转换(3)光 —化学能转换(4)光—生 物能转换 间接利用:动物食用植物获 取能量。解释说明转 换原理 收集各种转换能两的 例子、资料

05 既然太阳能这么好用,那么 在利用太阳能时有什么难 题呢?提问小结并 引入下一个 主题 答1、太阳能吸热板的 装置费用昂贵 2、太阳能的利用受季 节和天气阴、晴的影 响 3、在部分太阳能都是 在夏天收集,如何把 收集的太阳能储存起 来,留到冬天使用, 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 的问题。 06 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 加工产品储存的能量。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理想的 可再生能源,那么这种能源 有什么特点呢?提问引导答:①可再生性; ②低污染性; ③广泛的分布性。 07 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1) 直接燃烧(2)生物化学转 化,两点:沼气和制乙醇(3) 热化学转化 小结收集资料,以及方程式 08 下面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更 加轻盈的气体能源—氢能。引入下一个主题 09 氢能打特点: 1、制备的原料是水,资源不 受限制 2、发热值高 3、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 4、氢本身无毒 5、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 …… 那么这种能源怎么获取 呢?答:1、电解法 2、催化剂法 3、微生物法 10 氢能的利用途径:(1)燃烧 放热(2)用于燃料电池, 释放电能(3)利用氢的热 核反应释放的核能 举例说明 11 氢气的储存和运输问题: 氢气密度小,在常压下,40L 钢瓶只能装约0.5kg氢气, 而且氢气熔点低,难液化, 液氢存储困难,也不安全。 收集材料、图片

生物微格教学教案、细胞中的无机物

生物微格教学教案(10min) 培训技能讲解技能课题细胞中的无机物 主讲教师09级生科一班彭凯奇时间2012 年5月18日教学目标生物体中水含量的特点 时间分配教学行为教学技能学习行为备注 1min 3min 水是细胞中重要的无机化合物,一般地说, 水在细胞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含量最多。那 么,不同的生物,他们的含水量是不是也 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来看下屏幕上的表1 生物水母鱼类蛙哺乳动物 含水量90% 80-85% 78% 65% 看完表1同学们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 论? 是的,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生物 他们的含水量是不一样的,仔细观察,我 们还可以发现,水生生物其含水量一般都 高于陆生生物。 讨论完不同生物的含水量的特点,现在我 们再来看看同种生物在不同时期的含水 量,看看会有什么样的特点 我们来看下书本上的图2-15和图2-17 看书上的图片就知道,是老人的含水量多 些还是小孩的? 是的,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幼儿时期的含 水量要高于老年时期,这个规则对其他生 物也同样适用,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第二 个结论。 归纳总结 能力 师生互动 学生回 答:不是 学生回 答:不同 的生物体 内的含水 量不同 学生回 答:小孩 ppt展示 在黑板 上版述 细胞中 水含量 的特点: 1、不同 的生物 他们的 含水量 Ppt展示 黑板板 述:2、 同种生 物,不同

6min 10min 再来看看第二幅图,成年女性的含水量是 52%-58%,成年男性的含水量是60%-65%, 成年男性的含水量要稍高于女性的。红楼 梦中贾宝玉曾说过,女人是水做的骨肉。 数据显示,男人又何尝不是水做的。 说完不同时期人类的含水量的差异,我们 再来考虑一下,我们人体类不同的组织器 官的含水量的特点。我们来看一下表2 表2 组织器官牙齿骨骼骨骼肌心脏血液 含水量10% 22% 76% 79% 83% 表2给我们展示的是人体类不同组织器官 的含水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含 水量并不是一样的。像牙齿、骨骼其含水 量是相当少的,而骨骼肌、心脏和血液其 含水量就比较多了。在这里同学们能总结 出一个什么结论? 是的,回答的很正确 以上三点就是生物体中水含量的特点,请 同学课后在复习一遍,加深理解。好了, 今天的课就到此结束,下课。 归纳总结 能了 堂下学生 笑 学生回 答:同种 生物不同 的组织器 官其含水 量有差异 时期的 含水量 不同 Ppt展示 黑板版 述:3、 同种生 物不同 的组织 器官其 含水量 不同

物理微格教学与课堂教学教案(范例)(1)学习资料

物理微格教学与课堂教学教案(范例)(1)

物理微格教学与课堂教学教案(范例) 内容 一、微格教学技能评价 二、微格教学教案(单项技能) 三、微格教学教案(综合技能) 四、课堂教学教案(完整型) 一、微格教学技能评价 1.语言技能评价单 2.讲解技能评价单 3.演示技能评价单 4.提问技能评价单

5.变化技能评价单 6.导入技能评价单 7.强化技能评价单

8.板书技能评价单 9.结束技能评价单 二、微格教学教案(单项技能) 1.微格教学教案——导入技能 学号姓名年月日 科目:初二物理课题:§8.2物体浮沉条件(导入) (注:时间分配只需要准确到10〞)

教学目的 以实验验证的形式让学生思考物体浮沉的条件,并以复习“二力平衡”进行指引,使学生形成追究物体浮沉原因的学习动机。 技能训练目的1.将学习情境与学生充分相互作用,使学生意识到差距,建立问题情境,引起认知需要; 2.按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选择恰当的问题,进行指引,形成学习动机; 3.学生先作假设,然后实验验证,以生动、鲜明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分配教师的教学行为 应用的 技能要素 学生的 学习行为 教学媒体 此阶段持续时间 0′30〞 同学们现在上课! 提问:物体在水中有的上浮,有的下 沉,条件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 个问题 引起注意注意集中 板书:§8.2 物体的浮沉 条件 2′30〞 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实验:用体积相等的铁块和木块浸入水 槽中,木块上浮,铁块下沉。 提问:谁能解释,为什么木块上浮,铁 块下沉呢? 激发认知需 要 观察 回答:重的物体 下沉,轻的物体 上浮 木块、铁 块、水槽、 天平等 2′30〞 “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我们 做实验看一看,这个说法对不对。 实验:展示小铁钉和木块,浸入水中, 铁钉下沉,木块上浮。 提问:看来不能说“重的物体下沉,轻 的物体上浮”,那么究竟在什么条件下物体 上浮,在什么条件下物体下沉呢? 激发认知需 要,激发学 习兴趣 观察、思考。回 答:密度大的物 体下沉,密度小 的物体上浮 铁钉 3′00〞 “密度大的物体下沉,密度小的物体上 浮”,我们再做实验看看这个说法对不对。 实验:展示密封铁盒和塑料片,提问: 哪个物体的密度大?将铁盒与塑料片浸入水 中,铁盒上浮,塑料片下沉。 设问:看来也不是密度大的物体下沉, 密度小的物体上浮,那么物体的沉浮条件究 竟是什么? 激发学习兴 趣,激发认 知需要 观察,思考,议 论。铁的密度 大,塑料的密度 小。陷入认知矛 盾 密封铁盒、 塑料片 1′30〞 看来物体的轻重,密度的大小,都不能 确切表明物体的沉浮条件,应该用我们已知 的力学知识来分析。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状 态由它的受力情况决定,浸在水中的物体受 哪些力的作用? 形成学习动 机 回答:浸在水中 的物体受水的浮 力和物体的重力 板书 1′00〞 我们学习过物体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的两个力时,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物体受的 两个力,仍然方向相反,但是不相等,物体 的状态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开始 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 形成学习动 机 思考,议论,举 手要求发言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