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三化学微课课件

九年级初三化学微课课件
九年级初三化学微课课件

九年级初三化学微课课件

微课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良好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为大家分享了九年级化学微课的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一、设计理念:

本微课主要是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在酸的化学性质中,酸与指示剂作用——应用性知识,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复习性知识,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新知识。而酸与碱反应(中和反应)放在本单元课题2学习,与盐的反应放在第十一单元,但是已经弱化。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生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综合以上分析,酸的化学性质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

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酸的化学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实验探究以及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过程:

导入:回忆已学过的有盐酸和硫酸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时告诉学生用稀酸浸泡可以除去铁锈,并猜想酸的化学性质。

讲解:下面各小组就以盐酸、硫酸为例,我们共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探究内容及步骤详见课本54页。(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注意操作的规范性,时间8-10分钟。)

讲解:通过同学们的实验,我们就会发现:

1.盐酸、硫酸等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2.镁、锌、铁等活泼金属都能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

明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以前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3.盐酸、硫酸中生锈的铁钉上的铁锈都逐渐溶解,溶液均变成黄色,说明酸能与金属氧化物(fe2o3、cuo等)发生反应。因此,可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如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

提问:为什么盐酸和硫酸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讲解:因为酸溶液中都有氢离子。

讲解:性质决定用途,盐酸和硫酸有哪些用途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52页关于盐酸和硫酸用途的表格。

师生共同总结它们的用途。

总结:要求学生以“这节课的收获及困惑”为题,展开讨论,派代表上台发言。

板书设计:

一、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二、常见的酸

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盐酸、稀硫酸)

(1)酸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

(2)酸能跟活泼金属起反应

(3)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起反应

用途:

作业设计:

1、下列物质放入或通入水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cu(oh)2 b.naoh c.co2 d.nacl

2、下列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fe>al>mg>zn b.mg>al>zn>fe c.mg>fe>al>zn d.zn>fe>mg>al

3、食醋中含有醋酸,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些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b.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

c.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碱液

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4、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d)

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常食醋中约含有3%—5%的醋酸。醋酸在温度低于16.7℃时是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

材料二:钙是人体中的一种必需元素,人们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钙。动物骨头中含有磷酸钙,但是磷酸钙难以溶于水,却能跟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含钙化合物。

在10℃时,醋酸的状态是液态;

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食醋?原因是什么?

不能,因为食醋里含有醋酸能与铝反应

人们在熬骨头汤时,常常会加入少量食醋,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

是什么?

食醋里含有醋酸会与骨头里坚硬的碳酸钙反应。

6、为什么生锈的铁可用稀盐酸浸泡?能否长时间浸泡?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长时间浸泡,因为铁也会与稀盐酸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归纳总结酸的化学性质时,让学生回忆和写出目前已学过有盐酸和硫酸参加的化学方程式,将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系统的形成和完善。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初中化学微课比赛

化学微课评选活动的通知 为进一步深化化学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初中化学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一线初中化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经研究,决定参加宜宾市初中化学微课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展示。 二、参加人员 初中化学教师。 三、微课的设计制作及推选要求 1.设计制作要求 (1)微课所涉课题可自行选择初中化学教材相关内容,也可参考微课知识表(见附件1)。教学设计目标明确,学习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媒体设计与教学深度融合,能让学生高效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水平,教学反馈与评价设计能有效测评学习活动效果。 (2)微课视频应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真实反映教学情境;微课课件片头应显示课题、作者(仅限一人)和单位;视频格式为常见格式,建议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每课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20M,视频时长最多不超过10分钟。 (3)微课的应用说明详实,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4)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2.任务及相关要求 (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本次微课评选活动,要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结合起来,要广泛发动学校的初中化学教师积极参与此项活动。 (2)本次活动单设中学需至少上报1节微课视频,其余 学校可积极自愿上报。请各校将制作的微课视频及微课设计与应用表于20XX年5月6日前报县教研室。 (3)本次活动设县一、二、三等奖,教研室将组织专门人员对收到的作品进行认真评审,评审结束后将推荐优秀作品到市参加评选。 附件:1.微课知识表(供参考) 2.微课设计与应用表 教育局 年月日 附件1 微课知识表 九年级上章节名称内容 绪言初中化学学习之旅化学学科方法指引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 彩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九年级化学微课设计

九年级化学微课设计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九年级化学元素及其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微课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一些元素及其符号,深刻理解元素意义及其符号的意义。了解质子数与元素的关系。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2.过程方法:认识科学分类的的依据与方法。 3.情感价值:理解物质的统一性,知道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 二、探究学习 1.默读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和书写。 2.找资料理解元素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常见元素的书写和意义。 四、探究讨论法 五、课堂学习 一、引入 某品牌矿泉水标有:硒,锶,……(单位:mg/ml)这里的硒、锶指的是原子、元素还是什么 学生交流:生活中你还听到哪些有关元素的知识 二、师生互动 共同讨论:人类对元素的认识历史。世界是物质世界,所有物质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 学生讨论:氧原子是一个总称,为什么还有元素这个总称 小结:1.原子中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都为1,这样的原子叫做氢原子。2.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而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不同。 1.元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反思升华: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什么 2.元素的分类 投影常见元素的名称,引导学生对元素分成三类。 3.元素的写法、读法 看看元素周期表,在前面的学习中,你知道哪些元素是否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元素(2)表示一个原子 些是纯净物在纯净物中,谁只含一种元素 提问:同学们想知道现在的元素有多少种吗请打开书翻到元素周期表,说说看元素有多种金属元素有多少种,在周期表的什么地方非金属呢 讲解: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目前知道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他们组成了三千多万种不同的物质。 六、课堂评价练习 1.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都正确的是() A.炭C B.钠Ne C.贡Hg D.铝Al 2.某药品书上标有“含碘150mg,含镁65mg”,这里的“碘,镁”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3.属于金属元素的一组是() Ba Mn He Mg H O D. Hg Ba He Mg 4.写出符号的含义:H ( ), ( ),2H ( ) 5.写出化学符号:四个氖原子()钙元素( ) 两个硫原子() X个氧原子()

初三化学微课设计方案

初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 本微课名称初中化学《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知识点描述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是本课题的重点,也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定量探究中“主角”。 知识点来源□学科:九年级:化学 基础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类型□讲授型□问答型□启发型□讨论型□演示型□联系型□实验型□表演型□自主学习型□合作学习型□探究学习型□其他 适用对象学生:本微课是针对本学科平时成绩多少分的学生? □40分以下□40-60分□60-80分 □80-100分□100-120分□120-150分 教师:□班主任□幼儿教师□普通任课教师□其他其他:□软件技术□生活经验□家教□其他 设计思路 学生对此部分内容,定量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难以在头脑中形成科学的认识,在微课中采用若干个有梯度的小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最后突破此难点。 教学过程 内容画面时间 一、片头(20秒以内) 内容:您好,这个微课重点 讲解《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 测定》 第1张PPT20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4分20秒左 右)第一部分内容:情景展示 装置、原理的介绍 第 2 至 3 张 PPT 30 秒 第二节内容:拓展延伸 实验装置的改进与误差分析 第 4 至 4 张 PPT 30秒

第三节内容:典例分析、能力提高第 5 至 8 张 PPT 220 秒 三、结尾(20秒以内)内容:这一讲的内容就到这 里,希望通过本讲的学习能帮 到你,谢谢,再见。 第 8 至 9 张 PPT 20秒以内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 由于受微课的限制,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且不能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通过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分解能降低难度,增强学生的信心,防止分化。

初中化学微课设计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微课设计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 式 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五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微课设计——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能够根据反应事实书写化学方程式。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体会化学语言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规范使用化学语言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重客观事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念,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三、教学策略:用磁吸卡片的方法在黑板上摆出模型,并说出这样摆的理由,并用化学符号表示上述模型,以增强学生对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个原则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什么叫化学方程式? 【学生】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看图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提问】表达式中的CO2能否随便写成SO2或者其它的呢? 【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你如何用实验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确实生成二氧化碳?【学生回答】往木炭燃烧后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教师】因此,书写方程式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便臆造或者凭空想象反应物或者生成物的化学式。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第一个原则。 【学生】阅读课本99页,找出书写方程式应遵守的第二个原则是什么? 【学生回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追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C + O2 CO2 和H2 + O2 H2O这两个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不符合,有什么办法能使得式子左右两边各种原子的个数都相等?

九年级化学微课设计

“九年级化学元素及其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微课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一些元素及其符号,深刻理解元素意义及其符号的意义。了解质子数与元素的关系。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2.过程方法:认识科学分类的的依据与方法。 3.情感价值:理解物质的统一性,知道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 二、探究学习 1.默读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和书写。 2.找资料理解元素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常见元素的书写和意义。 四、探究讨论法 五、课堂学习 一、引入 某品牌矿泉水标有:硒0.013,锶0.0596,……(单位:mg/ml)这里的硒、锶指的是原子、元素还是什么? 学生交流:生活中你还听到哪些有关元素的知识? 二、师生互动

共同讨论:人类对元素的认识历史。世界是物质世界,所有物质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 学生讨论:氧原子是一个总称,为什么还有元素这个总称? 创设情境投影:表格一 从上表里,你看到了什么怪现象? 请填写在表格二中表格二 交流讨论:

小结:1.原子中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都为1,这样的原子叫做氢原子。2.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而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不同。 1.元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反思升华: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什么? 投影表格三 投影表格四 反思升华: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什么?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什么? 2.元素的分类

投影常见元素的名称,引导学生对元素分成三类。 3.元素的写法、读法 看看元素周期表,在前面的学习中,你知道哪些元素?是否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元素(2)表示一个原子 5.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问题讨论:现有“氢气,碳,铁,二氧化碳,水,空气,高锰酸钾”七种物质中,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在纯净物中,谁只含一种元素? 提问:同学们想知道现在的元素有多少种吗?请打开书翻到元素周期表,说说看元素有多种?金属元素有多少种,在周期表的什么地方?非金属呢? 讲解: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目前知道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他们组成了三千多万种不同的物质。 六、课堂评价练习 1.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都正确的是()

【重磅】微课与初中化学教学融合的初探

微课与初中化学教学融合的初探 摘要:“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因为微课特点:主题突出,内容精简,容量较小,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渐渐得到重视。本文以初中化学为例,探讨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微课让教学重、难点突破,初中化学课堂更高效、直观化、趣味化,学生更加活跃、更轻松,教师教学更积极。 关键词:微课;高效;初中化学 随着现代多媒体的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例如:微信、微访谈、微博、微电影。在这种背景下,微课也产生了。它大多以3-10分钟的短小视频呈现,主题突出,内容精简,资源容量较小,内存仅需几十兆,可下载到电脑、手机、MP4等我们电子终端设备。微课大多由“音乐+文字+画面”组成,轻松的音乐营造了愉快的学习氛围,精简的文字聚集了学习者的注意力,精彩的视频吸引了学生的眼球。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的创新,微课将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初中化学课程为例,探讨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一、微课让教学重、难点突破 “学习障碍”、“知识难点”是教学难点存在的主要原因。微课可以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化学现象,可以有效地控制变化的速度,调节快慢,从而便于学习者观察和思维。有些化学反应瞬间完成,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通过制作微课视频,教师可以模拟控制反应变化的速度,调整教与学的进度。 重点和难点是知识传递的关键所在,一节课中学生对重点知识不能掌握,难

点不得突破,无疑是一节失败的课。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将重难点的突破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来考虑,确保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堂解决。如在进行“分子、原子”教学时,分子、原子概念的形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模拟微观粒微的运动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出分子运动、间隔、分裂和重新组合,学生一目了然,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微课的启发下,化学教学难点也可以顺利突破。 二、微课让课堂变得更高效、直观化、趣味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传统的课堂上,老师为了讲解某知识点会做一些演示实验。例如:在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老师一般通过当场演示向学生讲解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收集方法。但随着班级规模的扩大,一个班可能会有50甚至更多的学生,后排学生不得不站起来,甚至踮起脚尖,费劲地观看现场演示。即使这样,视力不好的同学可能还是什么都没有看见。如果将这一知识点制成微课,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室里的大屏幕观看,也可以拷贝到i-Pad、笔记本电脑或手机上随时随地观看和学习。老师的精彩演示和准确解说,配以精炼的文字说明,让学生有一种“名师一对一”的亲临感觉。 由于微课具有短、小、精的特点,很容易被运用到教学的各环节。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如:在开展沪教版《化学》第二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时,我们可以制作微课课件,以“奇妙的二氧化碳”为主线,通过在可乐中加入薄荷糖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进而通过实验介绍二氧化碳奇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通过干冰人工降雨的图片和视频说明二氧化碳的奇妙用途。老师简洁而精彩的讲解,给学生们带来了眼前一亮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使化学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

初中化学微课制作方法与技巧

初中化学微课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胡铁生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8分钟以内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一、微课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1、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2、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3、学生从传统课堂中脱离出来,更多的参与自主思考和团队合作; 4、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5、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6、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 7、化学实验设计、操作、改进及创新的重要载体。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自我的提升 (三)促进教育自身的发展 二、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三、微课制作方法 Ⅰ、工具的选择及简单操作方法 (一)外部视频工具拍摄(摄像机+黑板或电子白板) 工具与软件:摄像机、黑板(电子白板)、粉笔、其他教学演示工具 方法:对教学过程同步摄像 过程简述: 1.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 2.利用黑板展开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3.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微课教案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性质的探究》微课教案 一、设计理念: 本微课主要是复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是在学生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综合以上分析,酸的化学性质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和用途。 2、知道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转化方法。 3、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实验探究以及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过程: 导入:回忆已学过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身份揭秘”--基础知识温习与检测 (一)学习指导一: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表格,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学习指导二:请同学们对照课本,两人互改,并用红笔纠正错误,演板的同学请同桌进行批改。 (二)纠纷调解------ “辨析与突破” 学习指导三: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本部分的3道习题。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微课学习任务单

微课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复习课《寻找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溶液发生反应的方法》 2、达成目标: ①请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氢离子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并进一步明确气压差在中学化学知识中的重要运用。 ②请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单中实验设计与分析,掌握中和反应发生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学习方法建议: 阅读资料、分析归纳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实验探究→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二、学习任务 【知识准备】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现象是__ 原理是_ 2、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联系所学知识,你能说出酸的化学性质并用方程式表达出来吗?⑴; ⑵; ⑶; ⑷; ⑸。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定 在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鉴别实验时,有调皮的同学将二者偷偷混合,然后又滴入无色酚酞,结果酚酞显无色,该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说说你的观点,并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作出猜测。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猜想二: 学习任务二:寻找证明中和反应发生的方法 方案一:测定稀HCl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______7。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小于7。 结论:稀HCl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_过量。 方案二:回顾下图实验步骤及现象,也可通过观察。 归纳小结: 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HCl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需要测定溶液温度____次。 归纳小结: 此方案的设计思想是测定稀HCl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_________。

初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

K E C H E N G Y A N J I U课程研究丨教师版m

九年级初三化学微课课件

九年级初三化学微课课件 微课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良好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为大家分享了九年级化学微课的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一、设计理念: 本微课主要是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在酸的化学性质中,酸与指示剂作用——应用性知识,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复习性知识,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新知识。而酸与碱反应(中和反应)放在本单元课题2学习,与盐的反应放在第十一单元,但是已经弱化。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生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综合以上分析,酸的化学性质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

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酸的化学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实验探究以及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过程: 导入:回忆已学过的有盐酸和硫酸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时告诉学生用稀酸浸泡可以除去铁锈,并猜想酸的化学性质。 讲解:下面各小组就以盐酸、硫酸为例,我们共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探究内容及步骤详见课本54页。(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注意操作的规范性,时间8-10分钟。) 讲解:通过同学们的实验,我们就会发现: 1.盐酸、硫酸等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2.镁、锌、铁等活泼金属都能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

初中化学微课教案

初中化学微课教案 【篇一:初中化学微课制作方法与技巧】 初中化学微课制作的方法与技巧“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 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胡铁生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8分钟以内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 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 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 需求。 一、微课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1、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2、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3、学生从传统课堂中脱离出来,更多的参与自主思考和团队合作; 4、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5、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6、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 7、化学实验设计、操作、改进及创新的重要载体。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自我的提升 (三)促进教育自身的发展 二、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三、微课制作方法 Ⅰ、工具的选择及简单操作方法 (一)外部视频工具拍摄(摄像机+黑板或电子白板) 工具与软件:摄像机、黑板(电子白板)、粉笔、其他教学演示工 具 方法:对教学过程同步摄像 过程简述:

1.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 2.利用黑板展开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3.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优势:可以录制教师画面,教师按照日常习惯讲课,无需改变习惯,黑板上的内容与教师画面同步; 不足:需要专门的演播环境,设备和环境造价高,需要多人合力才 能完成微课视频的拍摄,效率低,后期编辑需要专业人士配合。(二)便携视频工具简单拍摄(手机+白纸) 工具与软件:可进行视频摄像的手机(可选用支架或用铁架台改进)、若干白纸、几只不同颜色的笔、相关主题的教案 方法:使用便携摄像工具对纸笔结合演算、书写的教学过程进行录 制 过程简述: 1.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 2.用笔在白纸上展现出教学过程,可以画图、书写、标记等行为, 用手机将教学过程拍摄下来。尽量保证语音清晰、画面稳定、演算 过程逻辑性强,解答或教授过程明了易懂。 3.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优势:工具随手可得,微课随时可录,对于动手能力的训练比ppt 更具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比如方程式的配平或计算)。 不足:需要多次操作掌握光线、书写角度、手机定位高度、纸张大小、才能使微课呈现画面更清晰。同时对教师书写要求较高。无法 实现其他多种效果 (三)屏幕录制(屏幕录制软件+ppt) 工具与软件: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studio或微讲台微课程制作系统,ppt软件 方法: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 过程简述: 1.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 2.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studio或微讲台微课程制作系统、教学ppt,执教者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 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使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使用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科教学模式创新成为新的教学走向。微课具有短小简练、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等优点,在提升教学质量上发挥积极意义,是现行教育教学中逐步兴盛的新型教学方式。初中化学教师应积极创新,将微课这一教学形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激发学生发展与成长的个人主观能动性,提升其思维思辨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课教学;教学设计 前言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枯燥的文字讲说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抽象化概念更让学生无法理解,这一状况在化学学科中尤为突出。因而,初中化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导入微课教学,有机整合优化章节教学内容,以小见大,突出化学学习的乐趣。微课教学一般局限于十分钟内,教学内容精简短小,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此可有效迎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1],自然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接受。初中化学学科涉及大量的化学公式、化学实验及化学反应,学生在理解与学习上比较吃力。因而,开展微课教学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先选择。 微课教学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教学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遵照一定认知规律,以单课教学呈现单个主题的数字化教学[2],其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主题鲜明,表现形式也多样化。教师可通过微课教学,有力摒弃传统教学形式,电子化备课、教学及课后反思更能进一步体现出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对于提升教学成效有着积极意义[3]。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具体运用如下: 1.直观刺激,激发兴趣 “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是传统初中化学教学的一大弊端。部分教师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沿用以往的教学形式与教材内容,无法真正顺应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理念。板书讲解更是教学课堂的普遍现象。长期以往的影响下,死板枯燥的教学只会不断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等严重情况。在新时期里,教师应注重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积极提升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并设计有趣、生动的微课教学,以直观的视听觉冲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九年级(上)第十单元《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一课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导入“酸碱中和反应”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清楚且直观感受“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间反应的动态过程,通过了解指示剂颜色变化,学生会产生惊奇的情感变化,并主动参与到后期学习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