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现状

浅谈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现状
浅谈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a15003220.html,

浅谈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现状

作者:王雅婷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7年第01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舞蹈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如何实施舞蹈教育则是个难题。文章从舞蹈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舞蹈教育的意义和目前开设舞蹈课存在的障碍三个方面,对舞蹈教育目前在中小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对指导学校开展舞蹈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素质教育;舞蹈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舞蹈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舞蹈开始频繁地出现于各个电视台文艺晚会、各大中小院校的文艺会演,甚至各种名目的茶话会、洽谈会也要舞蹈助兴。由此可见舞蹈在当今社会的盛行。但是众多的舞蹈大多由专业的演出团队表演,来自普通学校的屈指可数,即使有,也只是舞蹈队或舞蹈小组中几个颇有舞蹈天分的学生在表演,广大喜欢舞蹈的学生却未能参与其中。

我国现在正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特长发展,有些省市甚至在高考中进行专业加试,其成绩加入高考总分,或择优录取,这对广大爱好舞蹈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件幸事。然而如何实施舞蹈教育则是个难题。在群艺馆、文化宫、少年宫开展舞蹈教育,只能满足少数人的要求,而且对家庭条件有一定要求。而学校开展舞蹈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而且可能使其成为专业院校的后备人才,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出新世纪高素质人才。这也是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舞蹈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舞蹈教育自古就有。周王室设有“大乐司”对王室弟子进行舞蹈教育,规定“十有三年,享乐、诵歌、舞勺、成童舞象”,认为舞蹈作为乐舞、诗、道德修养三要素之一,同诗礼相融合,用以陶冶人的性情,形成自己的美学思想。朱载堉则说:“古有君子生而未尝不学舞者,燕而未尝不学舞者……噫,古人自天子至庶人,无有不能舞者。”

早在1989年,秦安强就发出了“舞蹈艺术待普及”的呼声,只是其普及途径仅限于传播,欣赏、学习舞蹈只是间接地提到一点。而张肖虎先生则“建议在高中设艺术必选课程……学生应从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中选一门必选课,使高中学生的美育不致中断”。现在各个学校都急需舞蹈教师或有舞蹈特长的音乐教师。广东省一项专题调查显示,对于现在的教育实践需要,有80%的学校在回答需要专业舞蹈毕业或音乐专业毕业具备舞蹈特长的教育人才做何用时,都说是为开设舞蹈课程,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可否认,时代需要舞蹈教育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个性及素质修养,时代在呼唤着舞蹈教育。

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发达国家的中小学课程设置 英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为12门:英语、数学、科学、设计和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历史、地理、现代外语、艺术和设计、音乐、体育、公民。在12门必修课之外,学校还有义务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社会性的养成、健康教育、升学与就业指导等。此外,社区活动、劳动体验等活动课程也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日本的课程改革突出设立综合学习时间,国家不规定其具体内容,而由各学校创造性地组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例如自然体验、社会参观、制作与生产活动等。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压缩必修课内容和课时,扩大选修学科,鼓励学校创造有特色的课程。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教育地方分权国家,各州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及相应的课程设置,但各州课程标准都包括4门核心学术科目: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相当

广泛,主要包括英语语言艺术、公民与政府、数学、科学、音乐与艺术、外国语、实践技能等。其综合中学一般分为3科:学术科、职业科、普通科,每门课程在教学时都分解成讲座、课堂实践、工场—实验室实践等3个部分。 国外中小学的创造教育 一、什么是创造教育 这门学科诞生迄今已有61年历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根据创造学的原理,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通过探索与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创造教育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家庭教学、社会教学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和人们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坚定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发现、发明、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方法,从而开发人的潜在的创造能力,因此,创造教育也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方法。1.创造教育的目标 创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创造型人才。李政道讲:“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尤其是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各国提法不同,但基本目标是相同的。如美国的“和谐发展的人”日本的“协 调发展的人”。其核心是培养创造能力。 2.创造教育的内容 (1)创造哲学教育

幼儿舞蹈教育现状与对策

幼儿舞蹈教育现状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学前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视。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提升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重视,舞蹈课程教师应当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提升舞蹈教学水平。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学前教学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完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时少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内容较多包括现代舞、古典舞、芭蕾舞等,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每周只有两课时的教学时间,进而发生了教学内容过多和教学课时不足的矛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各种舞蹈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教师难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既将教学计划完成,又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1] 2.评价机制不合理 与其他语言性、理论性、基础性学科不同,评价学前

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应突破基本理论知识考察,对编排舞蹈的创新能力、舞蹈理念、舞蹈技能进行综合的考量。由于现阶段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评价方式僵化单一,仅仅关注考试成绩,难以提高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发展。也有很多学生对舞蹈教学实践持有意见,反对仅通过考试成绩评定舞蹈学习成效,认为他们的舞蹈技能在这种方式下无法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3.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广泛性和基础性是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基本要求。天真纯朴的儿童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学生将来工作教育的对象,因此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过高的理论,让他们对各种舞蹈形成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即可。此外应当加强他们的舞蹈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舞蹈编排能力和舞蹈技能水平的提高。对舞蹈教学的内容没有进行充分的调节,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依照舞蹈专业学生的要求进行培养,使得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实效和作用难以有效提高。 二、完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对策 1.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与专业院系舞蹈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对面向舞蹈教学一线的儿童舞蹈教师进行培养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目标。同时,学前专业舞蹈教学教师应当从学生自身的舞蹈基础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中国的教育简史说起教育,不能不说说中国的教育史。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而且教育应当是普及的,大众化的,教民育人是维持整个部族群体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乎族群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尹,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这时谈教育,我们是站在那种角度谈呢?对于历史过去,我们无可厚非薄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传统贵族秩序完全被打乱,官学教育体制被打破,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人群体的扩散,学术思想和教育活动又是统治者需要和重用的基础,为求生存和扩张,各国统治者极力网罗和重用这些贤士。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而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最早的教育公平提法),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学派——法家,这是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治国之术,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约前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韩非子成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而商鞅则将其应用自如,在秦国实施变法图

浅谈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

浅谈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 长期以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广受政府文化部门关注。群众文化舞蹈是一项重要的群众文化活动,饱受广大市民群众喜爱。本文将对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现状和意义进行分析,并探索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标签: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措施;方法 群众文化舞蹈作为一项广泛普及的文化活动,在基层群众文化占有重要地位。群众文化舞蹈能够对人们的精神需求进行满足,反映人们的精神面貌,并且具有娱乐性、群众性等特点。群众舞蹈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通过群众舞蹈,不仅使人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还能够培养人们的交际能力。并且,随着人们对舞蹈的不断热爱和钻研,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工作也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开展。那么,当前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情况如何呢?我们又应如何进行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呢?在下文中,让我们来一一探讨和分析。 一、当前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自从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实施以来,开展比较顺利,并且获得了很多基层群众的支持,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接受。不过,在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时候,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创新的突破口 近几年来,优秀的群众文化舞蹈作品数量不少,有的也获得了一些比赛的奖项,但是大部分仅仅局限于一个地区、城市,在省级、国家级的比赛中依然很难获得关注,更不用说在国际比赛上获奖了。群众舞蹈作品难以出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前舞蹈创作的形式和表现力比较陈旧,使得群众舞蹈难以从各种形式新颖的舞蹈中脱颖而出。 2、缺乏资金支持 在创作一个舞蹈作品的时候,创作人员一般会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采风,去吸收各类舞蹈动作的精髓,不仅需要灵感上、内容上的丰富,也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在很多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资金都比较匮乏,用于舞蹈创作上的经费少之又少,无法满足创作人员的需求,无法实现对各类资源的调动,使得创作人员只能闭门造车,从而使得创作的作品缺乏生命力,难以展现群众的风采。久而久之,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打击,更难以创作出新颖的群众舞蹈作品。 3、舞蹈创作难度比较大 由于基层群众基本上都不是舞蹈专业的人才,虽然有的群众比较爱好文艺,对于舞蹈有所涉猎,但是他们在专业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舞蹈动作

浅谈幼儿舞蹈教育

浅谈幼儿舞蹈教育 摘要: 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幼儿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着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多种形式的舞蹈教学活动陶冶孩子的性情,使他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及教育,激发孩童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为他们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快乐的舞蹈世界,让他们在舞蹈中得到快乐,享受美感。 关键词: 节奏感形象化教学启发式教学多看多练欣赏、感受主导作用 舞蹈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以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幼儿舞蹈用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的情绪。它是从多方面去让孩子们认识舞蹈中的“美”,它与其它教育不同,更注重孩子们美的感受。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幼儿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它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使他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及教育,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一、节奏感训练,激发舞蹈学习兴趣。 二、形象化教学,促进舞蹈学习兴趣 三、启发式教学,强化舞蹈学习兴趣 四、多看多练方法,巩固舞蹈动作掌握。 五、欣赏感受舞蹈美,加深舞蹈学习情感 六、明确主体与主导,调动舞蹈学习情绪 在幼儿园开展舞蹈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一种理想方式。在舞蹈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使孩子们不仅能发展身体,得到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而且还能发展思维和情感,在意志、思想品德、个性等方面得以全面培养和拓展。幼儿舞蹈教学内容是幼儿园全方位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幼儿园把舞蹈教育放在了首位。少儿舞蹈最佳教学方法 幼儿舞蹈教学内容由于简单、短小、形式多样、比较实用,近年来愈来愈受到幼儿教育的重视,目前在世界各地幼儿教育领域内,幼儿舞蹈教育已成为幼儿成长、发育的重要教育手段和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对各个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体发育成长具有很大作用,尤其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智力发展有着不可怕量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领域里,广大幼教专家、学者开始关

舞蹈教学:高校舞蹈教学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舞蹈教学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的发展,高校舞蹈教学也被高度重视。高校的艺术教学过程中舞蹈也是其中的一种,同时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适宜的方向。本文将着重对高校学生的舞蹈教学现状进行介绍,针对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提高高校领导及教师对舞蹈教学的重视。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发展趋势 高校舞蹈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重在对学生舞蹈能力的提升和舞蹈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未来的就业扩大一定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生在锻炼舞蹈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陶冶了自身的情操,有助于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舞蹈教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报告如下: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复杂 高校舞蹈教学可以缓解学生的疲劳,使学生的心情保持愉悦,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可以在舞蹈训练之后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可见在高校舞蹈教学对高校生的实际意义,但是我国目前高校舞蹈教学存在部分问题,对学生的舞蹈培养有着一定的阻碍。目前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内容较为复杂,舞蹈的整体设计缺乏条理性,舞蹈教学的内容包括了拉丁舞、街舞、交际舞等,但是由于学生的时间有限、

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接受舞蹈训练的能力等因素导致学生与舞蹈教学之间产生一定的矛盾,不利于学生的舞蹈训练。 (二)教学资源欠缺 目前高校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对各种舞蹈的发展史、演变史、舞蹈分解动作的规范程度以及舞蹈动作表达的深意等没有完全的领会,也不能给学生仔细的进行讲解,使得舞蹈课堂的教学内容较为单调,无法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高校给学生提供的舞蹈设备就是投影仪,而没有舞步的矫正设备以及运动器械等,对学生的舞蹈训练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辅助作用;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舞蹈教室,而是在体育馆等地方进行练习,教学环境较差;舞蹈道具以及服装的准备更是少之又少,制约着学生的舞蹈训练[1]。 (三)教学方式单一 高校舞蹈教师对学生的舞蹈教学方式较为单调,教学采用的是统一的固定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的是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因此,教学时会给学生进行全套舞蹈的演示,但是学生的舞蹈基础各不相同,对教师的舞蹈演示仅存留在基础的动作上,而且记忆较为模糊,前后动作记忆混乱,加上学生自己的学习时间有限,教师资源的缺乏使得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几乎没有,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逐渐积累,使得学生的舞蹈学习较为失败,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兴趣也逐渐下降,导致高校舞蹈教学质量逐渐下降,制约着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 二、高校舞蹈教学发展对策

中小学在线教育现状、问题与优化6页

中小学在线教育现状、问题与优化 DOI:10.16657/jki.issn1673-9132.2018.27.029 一、现状 在线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它是依托于互联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而形成的新型教学形式。截至2017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经超过一亿,其中中小学用户占据了很大比重。与线下教育相比,在线教育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跨区域开展教师对话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很多名师将优秀资源辐射化,带领各个地区的老师一起改进教学方案。一些优秀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课的形式,将自己的精彩课堂送到薄弱的学校。除此之外,教师之间还可以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是教育部2014年7月开始推出的服务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台,老师可以在该平台上晒课和讨论。这种优质资源共享的形式,形成了跨区域的教师共同体,有利于推进教师间的合作,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师资 我国当前的中小学往往是一门课对应一个教师,在线教育则打破了这一规则。这几年来,双师教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以人大附中为特色。“双师”是指每个试验班有两个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一个是人大附中的老师,负责网络远程主讲;一个是项目学校的老师,负责整合人大附中的课程资源,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展开集体讨论、回答学生疑问,总结教学重难点,以及批改作业、进行个别辅导。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

在一节课中可以同时得到两名老师的教授与指导。 (三)精准分析学生学习特点 在大班教学中,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可以全面采集学生的学习资料,并按照心理学、学习科学等原理与模型进行分析,精准地了解该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能力倾向等个性特征,从而进行“因材施教”。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生已经熟练的知识、掌握得不太稳固的知识、完全没掌握的知识点后,还可以具体分析出学生在学习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准确找到学生没有学会的原因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任务和开展教学指导。 (四)提高学习效率 网校、直播间等网上课程异彩纷呈,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家学习,还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由于教学视频可以反复播放,帮助学生反复学习知识重难点。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先在家自学教师提前准备的视频,找到自己的学习困难,并根据自己需要重点观看视频的某些部分。由于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已经对要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明了学习困难所在,课堂教学便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问题 尽管中小学在线教育近几年来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在目前而言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学生深度学习不够 在线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可以不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动

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

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 目前我国重视表演,而轻视了舞蹈。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的需求不断提高,舞蹈这门人体将被更多人认可、接受。学习舞蹈的少年儿童也越来越多,所以舞蹈教育要从少儿抓起,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等的全面发展,以促进少儿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 在舞蹈艺术中,少儿舞蹈堪称为一朵娇嫩可爱、自然成趣宜人的清香,在这散发清香宜人的小花中当然离不开培育,这就是少儿舞蹈教育,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舞蹈这门人体艺术将被更多人认识、接受、认可,并喜欢。舞蹈作为一种人体,是通过人体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舞蹈教育则是通过教授这门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生活,使少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少儿健康的体魄,健康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目前,我习舞蹈的少儿人数不断上升,家长处着不同目的,对老师和孩子要求也越来越高,舞台上也出现丰富多彩各种少儿舞蹈作品,但是人们却忽视了少儿舞蹈教育。忽略师资,忽略了所教授的对象,也忽略舞蹈对少儿的重要性。师资力量很薄弱,幼儿师范毕业的教师能抓住孩子的却没有受过很系统的专业训练,而专业院校毕业的教师只是程式化的教授动作忽略少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我国对舞蹈的普及不够所以大部分人还是对舞蹈不够了解尤其是少儿舞蹈,所以少儿舞蹈教育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先从教学说起。 二、少儿舞蹈教育的教学分析 (一)少儿舞蹈学习兴趣与培养 心认为,兴趣是一个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比如你经常注意、了解、欣赏舞蹈并带有愉快的情感体验,那么可以说你对舞蹈发生了兴趣。兴趣的生理机制是一种人脑的定向探究反射机能,可以被认为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相联系。一个人只要遇到感兴趣的事情,感知觉就会灵敏起来,理解力也会提高,而且能够主动地探索认识它的方式和手段。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尽管他们的形体条件并不十分适合学习舞蹈,由于强烈的兴趣和潜心琢磨,也能学好舞蹈的原因。上许多有卓越成就的人物,他们成才的动力之一就是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专家认为,“顽固的入迷就是天才”。从孩提时代开始,华罗庚对入迷,聂卫平对围棋入迷,乌兰诺娃对芭蕾入迷。就是兴趣这位牵动人心的老师带领人们跨越一个又一个的万难险阻,或攀登科学高峰,或摘取艺术桂冠。但对少年儿童也要注意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可接受的水平,只有针对他们的特点,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收效。 (二)少儿舞蹈学习过程中观察力的培养 少年儿童这个时期他们好动,好奇,好模仿,对学习舞蹈很好奇,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先认识舞蹈,对生活对舞蹈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观察”按心理学的定义来说,它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去知觉客观事物,是通过各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和两种信号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实现的。教师培养少儿的观察力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获得知识、学习技术、进行思考的前提。艺术领域中观察力是人们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主要能力,是发展少儿艺术才能不可缺少的因素。任何专业的艺术家都需要有敏锐的知觉和精细的观察力。不过不同艺术家的知觉和观察各有其专业特点。舞蹈是动态艺术,没有动就没有舞。《天鹅湖》中女演员的双臂柔动展示天鹅凌空飞翔的优美形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分析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分析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经过演变已经历时半个多世纪,它蕴含着古典文化精华又结合了现代思想,对中国艺术发展有很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历史和现在发展进行了探讨,探索和讨论中国古典舞的未来发展之路。 标签:古典舞审美舞蹈艺术 “中国古典舞”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对于“中国古典舞”的解释,比较众多说法,比较完整的论述是指古代中国舞蹈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舞蹈和现代人以全新的视角与观念创造的具有古典风格韵味及审美意向的舞蹈。“中国古典舞”具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特指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舞蹈,是从古代舞蹈中选出来的、提升上来而又流传下去的,古代舞蹈是“中国古典舞”的母体;另一个是特指当今中国发展的有古典韵味的舞蹈,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必然的联系。“中国古典舞”概念产生是在建国初期一门全新的舞蹈学科。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具有本民族精粹文化的持久性与独一性的特质,提取传统舞蹈中长期积累典型性的舞蹈美学,结合当代审美特征和技术特点,又经过现代人的发展创造,收集多种文化,这种舞蹈是借助中华文化母体孕育而生,表达了当代人对传统的一种重新诠释与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的创造精神。 1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并且在戏剧的基础上形成戏剧舞蹈,之后又经历了中国古典舞和学院派古典舞三个阶段。古典舞继承了戏剧舞蹈的动作,经过演变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又给学院派古典舞提供了发展基础。 戏曲舞蹈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与中国古典舞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关系。中国古典舞初建阶段,吸收了戏剧舞蹈的精髓,承接戏剧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动作,加快了古典舞的发展步伐,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950年中国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脱离了戏剧舞蹈的称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向前发展,也为学院派古典舞发展打下基础。 学院派古典舞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产生了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回顾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观念不断变化。 2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 中国古典舞传承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延续和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着明显的变化,却具有强烈时代感。中国古典舞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成为当代舞蹈艺术体系一员。但是中国古典舞不可能

浅谈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 发表时间:2009-04-13T14:26:17.560Z 来源:《戏剧之家》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高洁 [导读] 我们知道,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 群众舞蹈,顾名思义,就是以群众为主体,在群众中进行,并以群众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舞蹈活动。群众自己掌握和应用舞蹈的手段,通过舞蹈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群众舞蹈不像书法、绘画等对“技术”要求特别高,不需要经过专业舞蹈的严格培训。群众舞蹈在某种程度上还带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将大众性、娱乐性、参与性、民间性融为一体。根据目前我国社会舞蹈活动的现状,群众舞蹈大致可分为民间舞蹈、社交舞蹈、校园舞蹈、儿童舞蹈等主要门类。 我们知道,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我们的祖先,为表达捕鱼、狩猎和采集收获物的欢乐心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以自我娱乐。倘若群众舞蹈没有了“自娱性”,也就不能成为群众舞蹈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舞蹈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形式上多姿多彩,多方面地反映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及审美需求。因此,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在历史的发展中看群众舞蹈 舞蹈是最古老、最原始的艺术种类之一,也是最能表达情感的艺术,这种古老的艺术之所以能被保存并发扬光大,不仅有历史文化的原因,也必然同人的本能有关。 我们的远古祖先,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漫长的蛮荒时期和旧石器时代,在与大自然不停地搏斗和磨练中,不但懂得了用火烧食物和打磨制作用来防御野兽的石器、骨器,打完猎物后大家围着分享食物,带来了愉快的情绪,当语言形成前的喊叫和手势不足以表达情感和某种意思时,人们便扭动和弯曲自己的躯干,以双手击掌或拍打自己身体各部位,做出顿足、跳跃等动作来发泄情绪,这种用动作来表达内容的形体语言就是人类最古老、最初的舞蹈。在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山脉中的“狼山岩画”上清楚看到,那些若干大小不等,排列不均站立着的人们,他们身后都装饰着一条长短不一的尾巴,做出双手叉腰或展开双臂模仿飞鸟和某种动物的姿态。从中可以看出远古时期的“舞蹈”也是以群体为主的自娱自乐。 自远古至今,舞蹈通过群众自己传承和发展创造的形式流传下来。20世纪20年代以后,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中国开始出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新特征的新舞蹈艺术。1928年在为欢庆工农兵政权诞生的庆祝会上,农民群众表演了歌舞《打破旧世界》等节目。1942年,陕甘宁边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活动,当时的《大秧歌》、《腰鼓舞》等舞蹈反映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火热的生活,促进了群众性舞蹈活动的发展。人们将社会群众舞蹈看作是实现与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媒介,看作是心灵沟通与交往的方式,它没有职业舞蹈所潜藏的那种职业劳动感,而是自由的尽情的,自觉自愿的去宣泄,去追求,参与社会舞蹈活动的人们最直接的目的是自娱而不是娱人。 二、目前群众舞蹈的现状 改革的浪潮,给群众舞蹈的传统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人们再也不能满足于四、五十年代的“秧歌腰鼓”等一类民间舞蹈了,观念发生了由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步进开放,由外界转入自身的深刻变化。重要的在于参与,从自身的投入中展示生命的韵律,从中获得自我审美价值和生活情趣。随着改革开放与政通人和局面的出现,自娱性的群众舞蹈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在群众中自发普及。 (1)幼儿园 我国绝大多数的幼儿园对舞蹈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舞蹈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要,有助于儿童的模仿能力、想象能力和舞蹈表现力,使身体匀称发展。现在的父母也很重视对自己的孩子从小培养舞蹈艺术教育,使他们将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儿童舞蹈天真活泼,具有动作夸张和拟人化的特点。例如六一儿童节前夕的电视栏目里,大量的舞蹈节目,质量上乘,形式多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2)中、小学 中小学学校对学生的教学目的以及教育形式有所转变,开始从对学生的启蒙教育、智力开发等方面慢慢转变为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偏爱。例如现在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学习文化分数、名次很重视。他们看中的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只顾让孩子埋头于繁重的数、理、化课程当中,忽视了子女身心健康的发展,特别是对孩子德育、美育的培养,对艺术教育特别是舞蹈教育很忽视,“重文轻舞”的现象成为全国各个中小学普遍的问题。但有些中学对舞蹈教育也很重视,例如北京市第二中学排演的舞蹈作品《红扇》就深受广大群众朋友的欢迎和喜爱,整个舞蹈充分体现出了青少年对舞蹈的渴望与向往,也体现出了他们灵活、敏捷的肢体,静与动,劳与逸相结合,才能使他们均匀的成长。 (3)大学 大学相对中小学要重视一点。首先他们不像中小学生那样有很多繁重的课程,其次他们的年龄稍大些,正准备慢慢步入社会,所以对自己的姿态及形体的线条都非常重视,能辨别出美丑是非。目前各大院校都开设了形体课作为选修课,使他们初步接触到了舞蹈。多年以来集体舞就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如五十年代的《青年圆舞曲》、《阿细跳月》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外来舞蹈文化的影响,近年来他们已不满足于原先流行的集体舞,开始吸收融合西方舞的动作、节奏来丰富集体舞的形式和内容。不少大学还创建了自己的舞团,如上海复旦大学当代舞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等,他们用现代的思维创作出《情》、《起跑线上》等优秀作品,从群众性舞蹈的发展上看是一个好苗头。 (4)中、老年群众舞蹈 目前群众性的广场艺术方兴未艾。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热闹的锣鼓声,看到成群结队的老大爷、老大娘挥舞着手中的扇子、手绢,扭动着不太灵巧的身体和步伐,真让人羡慕他们的活力。群众舞蹈主要靠浓郁的民间特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取胜的。 群众舞蹈是最能直接表现人的情感活力,越是强烈的情感就越难用语言来表达它,如果说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最基本手段的话,那么群众舞蹈则是最直接、最具体、最丰富、最形象的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方式。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 题及对策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由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的转变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即在教育技术上实现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追求,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一一信息化教育,这种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等显着特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以指导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实际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刻 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它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这种形势下,教育的目标、结构、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也将大幅度提高。 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大多局限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资源的检索等方面,而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战略意义和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并不了解,也没有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因此,虽然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年加大力度对学校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早日实现多媒体进每一间教室,实现校校通。但在调查中发现,投入与

论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 资料

论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 一、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 在舞蹈艺术中,少儿舞蹈堪称为一朵娇嫩可爱、自然成趣宜人的清香,在这散发清香宜人的小花中当然离不开培育,这就是少儿舞蹈教育,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舞蹈这门人体艺术将被更多人认识、接受、认可,并喜欢。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通过人体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舞蹈教育则是通过教授这门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少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少儿健康的体魄,健康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学习舞蹈的少儿人数不断上升,家长处着不同目的,对老师和孩子要求也越来越高,舞台上也出现丰富多彩各种少儿舞蹈作品,但是人们却忽视了少儿舞蹈教育。忽略师资,忽略了所教授的对象,也忽略舞蹈对少儿的重要性。师资力量很薄弱,幼儿师范毕业的教师能抓住孩子的心理却没有受过很系统的专业训练,而专业院校毕业的教师只是程式化的教授动作忽略少儿的年龄和心 理特征。我国对舞蹈的普及不够所以大部分人还是对舞蹈不够了解尤其是少儿舞蹈,所以少儿舞蹈教育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先从教学说起。 二、少儿舞蹈教育的教学分析

(一)少儿舞蹈学习兴趣与培养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比如你经常注意、了解、欣赏舞蹈并带有愉快的情感体验,那么可以说你对舞蹈发生了兴趣。兴趣的生理机制是一种人脑的定向探究反射机能,可以被认为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相联系。一个人只要遇到感兴趣的事情,感知觉就会灵敏起来,理解力也会提高,而且能够主动地探索认识它的方式和手段。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尽管他们的形体条件并不十分适合学习舞蹈,由于强烈的兴趣和潜心琢磨,也能学好舞蹈的原因。历史上许多有卓越成就的人物,他们成才的动力之一就是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专家认为,“顽固的入迷就是天才”。从孩提时代开始,华罗庚对数学入迷,聂卫平对围棋入迷,乌兰诺娃对芭蕾入迷。就是兴趣这位牵动人心的老师带领人们跨越一个又一个的万难险阻,或攀登科学高峰,或摘取艺术桂冠。但对少年儿童也要注意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可接受的水平,只有针对他们的特点,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收效。 (二)少儿舞蹈学习过程中观察力的培养 少年儿童这个时期他们好动,好奇,好模仿,对学习舞蹈很好奇,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先认识舞蹈,对生活对舞蹈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观察”按心理学的定义来说,它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去知觉客观事物,是通过各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和两种信号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实

中国舞蹈教育发展之现状及少儿舞蹈重要教育作用

中国舞蹈教育发展之现状及少儿舞蹈重要教育作用 中国舞蹈教育发展之现状及少儿舞蹈重要教育作用 浅谈中国舞蹈教育发展之现状及少儿舞蹈的重要教育作用 摘要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舞蹈教育传统。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学科能够和谐地将身体、精神、情感以及社会的不同层面融合在一起。我们需要知识全面、可塑性高的人才来满足新的需要。舞蹈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宗旨。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育形式。它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要靠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表现生活的美,歌唱生活,并借此陶冶人的情操。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优美的舞蹈形象,陶冶了情操,受到了美的教育。这种美育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形体美、举 止美、行为美、人格美,使学生形成内外美的统一。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 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让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当今我国重视和普及舞蹈教育被人们所忽视。大众对舞蹈的认识不足,认为舞蹈训练是对孩子有限学习时间的占用,认为是单纯的舞蹈肢体技能传授,是简单的肢体动作模仿与学习。其次,一些教师自身对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不清,认为舞蹈就只是肢体的一种动态过程,认为唱了、跳了、乐了之后,就已经将舞蹈教育的作用发挥好了,具体表现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的方法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舞蹈教育;重要;现状;全面智能发展;不可缺少;作用;意义 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问题愈来愈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对于何促进青少年的全面智能发展,国家教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改革方针和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更是强调要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就曾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过关于智能发展的重要理论。近20年来,不仅在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教育领域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各门的学科教学中也引发了许多新的探索。最重要 的是,这些探索都强调本学科对促进其他学科能力的作用,同时注重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结合使本学科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其中就包括了舞蹈教育。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各种不同领域,如:语言智能、空间智能、变以前的不同学科分别以特定的智能发展为目标的分工模式,转向各个学科都围绕发展多元智能的整体目标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最早的教育家之一柏拉图清楚地意识到全面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教育的目的就是赋予身体与思想 最完美、最理想的能力。而舞蹈教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这一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优秀 的舞蹈教育传统 首先就文化艺术的历史传承性而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舞蹈教育传统。有关中国上古时代的舞蹈教育记载已屡见史籍。《竹书纪年》载舜“十七年春二月入学初用万即远在舜的时代,已经在官方学校 里对贵族子弟实施万舞教育。万舞,乃是一种以干羽为舞具的宫廷乐舞。因此,至少在舜的时代,我国已经在学校中实施了乐舞教育。至周初时,舞蹈教育己成

社会舞蹈的发展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a15003220.html, 社会舞蹈的发展现状 作者:王雪梦 来源:《魅力中国》2016年第21期 摘要:随着时间的变化,社会舞蹈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之下,在文化开放的引领下,由最 开始的量变慢慢到质变,再到多元化的发展,其所涵盖的社会舞蹈的类别属性、文化内涵、表现空间和传播方式等,社会舞蹈变得更加丰富与多元化,且具有复杂性。 关键词:社会性质舞蹈发展 社会舞蹈作为一种新的提法,很多人或许并不熟悉这一概念,但是我们身边群众性的舞蹈活动随处可见,而且随着人们对于舞蹈的接受与熟知,舞蹈对于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深。每天大街小巷一些老年人在公园里跳的健身舞等,校园里学生跳的校园舞蹈,还有一些大妈们跳的广场舞,以及相关文化部门举办的各项社会舞蹈活动与比赛,企业为做宣传进行的广告舞蹈、旅游舞蹈等等。这些舞蹈形式是我们随处都可以见到并参与其中的,隶属于社会舞蹈的范畴之内。社会舞蹈的應该如何定义?其构成因素、种类划分又如何?笔者将逐一进行分析。 1.社会舞蹈的界定 舞蹈的“社会性”是从人们的首个共同体原始社会作为开端的,人们在一起生活,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思想,形成了社会舞蹈最原始的形体。每个部落之间都有不同的乐舞,人们之所以进行舞蹈,往往不是为了追求美的享受,而是为了生活而进行的,祭祀舞蹈是为了祈求生活安康、风调雨顺,所以人们乐于参与其中。发展到奴隶制社会,舞蹈由原始形态向审美进行转变,一些人为了追求艺术,开始将舞蹈进行新的演绎与创编,舞蹈由全民参与的活动演变为由个人进行的专门性艺术活动,当时人们称之为“靡靡之乐”。一些人开始进行专业的舞蹈表演,并且具有一定的职业性。但是仍旧有一部分民众是自主进行的舞蹈表演,大众能够普遍参与其中,随着人们对于舞蹈的认识与参与,社会舞蹈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呈现出最早的艺术形态。 世界范围内对于社会舞蹈的概念明确较早,英国拉班中心(LABAN CENTRE)在1976年出版书籍《拉班中心教程》中第一次提出“社会舞蹈”概念。舞蹈理论家拉班倡导将社会舞蹈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且对于其创编与表演进行独立的探讨,建立了最为出名的舞蹈理论“拉班体系”,使得社会舞蹈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得到社会的确认,并通过拉班中心在世界各地传播[2]。在“拉班体系”中,将舞者分为剧院舞蹈专业与社会舞蹈专业两大类,剧院舞蹈专业是将拉班的舞蹈理论运用到舞台剧院进行专业的舞蹈表演,社会舞蹈专业是将舞蹈活动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使得舞蹈活动能够让社会民众普遍参与。拉班对于社会舞蹈的课程设置将其社会性彰显,而且该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舞蹈专业性知识,涵盖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符号学等各社会科学理论,综合性非常强。因此拉班对于社会舞蹈的划分,使得20世纪的舞蹈产生了一次重大的改革,也正因为拉班的努力,使得社会舞蹈的概念逐渐被全世界所认

关于中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现代教育现状分析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10级1班 王波 1009020137)教育乃立国之本。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国民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像英美法德日这些发达国家在崛起指出,无一不把国民教育摆在首位。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德国,在普鲁士帝国时期,小学就开始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学习的范围全面实用而科学,从此以后德国将国民教育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并在各个领域催生出一大批光辉璀璨的巨星。正应为如此,才使德国拥有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叫板英法美等强国的实力。 中国的教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宓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在21世纪这个号称信息,知识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呢?需要的不仅是有知识和能力还要有理想、责任心和追求的人才。而在当今的中国,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升官发财的仕途经济思想,成为中国现代教育挥之不去的梦靥。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也!这与我们的现世需求大相径庭。 我们来看看中国孩童时期的教育。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3岁的孩子能在众人面前认出字母“o”,那么他必将得到众人的赞叹,羡 慕。“这孩子真聪明”,“长大了一定有出息”等等,他的父母也会面露自豪。可在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 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三个月后,法院判决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因为那位母亲说,我的女儿以前看到“O”时,会说它是一个圆圈,太阳,苹果,轮子,酒窝,但是我的女儿在上了幼儿园之后就只会说是字母“O”。我的女儿被他们早早地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美国内华达州后来在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时,依据伊迪丝的案例对相关条文作了修改。美国现在的《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1、玩的权利;2、问为什么的权利。中国对学前教育不

舞蹈教育现状及对策

石河子第二十二中学舞蹈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舞蹈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必须。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类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蕴藏着对文化艺术的巨大需求。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作用是很显然的,通过舞蹈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通过舞蹈训练达到强身健体,美化身段的目的,提高他们对自己的欣赏和自信心。想要办好中小学舞蹈教育,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都需转变,对舞蹈教育加以重视,从兴趣开始培养,注重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高中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来进行,而且还应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具有开拓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努力促进舞蹈教育的发展。 舞蹈,它起源于劳动,是人类最早的艺术文化之一。它通过人体的动作反映着人类的生活,表达出人们的情感。而舞蹈教育是普及舞蹈文化、传授舞蹈技能, 促进“校园舞蹈”发展的关键。在我国,长期以来教育界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而舞蹈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行舞蹈教育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两个舞蹈剧目或舞蹈技巧,而是为了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能力。许多人认为舞蹈仅仅是步骤与姿势的简单记忆,学习它产生不了什么更深远的意义。其实舞蹈的学习对于青少年具有最直接的意义:(1)我国悠久的舞蹈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舞,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集体舞可以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可以加强纪律观念;(3)力量型舞蹈,可以培养勇敢、豪迈和进取精神;(4)抒情型舞蹈,可以陶冶性情,培养优美的情操,在获得美的享受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力;(5)舞蹈可以使身体器官灵活敏锐,从而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6)可以养成优美的举止和正确的体态习惯,增加辨别美丑的能力;(7)舞蹈的节奏性,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感受事物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办事能力;(8)舞蹈可以健身,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匀称发展。可见舞蹈教育对于身心发育的中小学生帮助很大。 在石河子第二十二中学的教育中,第一:普及面不大,据调查,仅有5%的学生在以前接受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第二:班级对于学生文化课抓的紧,顾及不到对舞蹈的学习。第三:对于学生而言,对于舞蹈的了解不够,认为舞蹈只是蹦蹦跳跳。第四:在学校之前举办文艺活动中,基本都是由学生自主编排和训练,再由教师进行筛选,最终做简单的指导。 根据以上现状,笔者认为: 首先,应对舞蹈教育加以重视,只有在重视的前提下才能很好的进行教育。普及型舞蹈教育制度,是一种将舞蹈教育渗透在普通教育之中的制度,它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教育覆盖面很宽。这种制度对于提高全民舞蹈文化水平,提高普通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对于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人的创造性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下降。近年来,通过对割裂脑的研究发现,左侧脑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