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

江桥中学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空2 分,共40 分)

1、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空气液化 B.小麦磨成面粉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 D.汽油挥发

3、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

4、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5、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 mL,则实际为()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20 ml

D、无法判断

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B.用10mL量筒量取8.76mL蒸馏水

C.普通温度计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D.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

8、生活中有许多发热发光现象。通过化学学习,你认为发热发光()

A、一定是燃烧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D、通常是一种能量向另一种能量的转化

9、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用来保护粮食,利用了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

B. 制作霓虹灯时充入稀有气体,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性质

C.氧气用于火箭发射,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D.氦气可用于飞艇,利用了氦气的密度小的性质

10、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可乐饮料 C.蒸馏水D.洁净的空气

11、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蒸馏水 B.矿泉水 C.雨水 D.自来水

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A.煤炭直接燃烧

B.秸秆焚烧还田

C.开发清洁能源

D.提倡多开汽车

13、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A.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B.倒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体的气味 D.插入燃着的木条

1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必须预先加入少量细砂或水的是()

A.蜡烛B.铁丝C.木炭D.红磷

1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16、右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或足量

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C.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17、木炭、硫、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共同现象是()

18、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

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⑤制得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

D.①②③

19、在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常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其目的是 ( )

A.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 B.使生成的氧气更纯净

C.加快生成氧气的速率 D.使之反应产生氧气

20、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必须选择含氧的物质作原料B.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必须使用催化剂D.必须使用酒精灯

二、填空题

(每空2 分,共40 分)

2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A. ⑦②③①④⑥⑤

B.②⑦③①④⑥⑤

C.③②⑦①④⑤⑥

D.②③⑦①④⑤⑥

2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______ 放在:

如果就说明氧气已满。

2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的过程中,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

,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

是:,实验结束后要先移导管后移灯的原因是:。

24、(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要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实验室高锰酸钾加热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办法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方法制氧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其中二氧化锰

是剂。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也可以制氧气,能否用上发生装置? 。

若要

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需要进行的三个实验是

① ;

② ;

③ 。

26、右图是一个多功能装置,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由 端(填“a ”或 “b ”)导入。若用

水将瓶内

的气体拍出来,水由 端(填“a ”或“b ”)通入。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

由 端(填“a ”或 “b ”)导入。

三、实验题 (每空3分 共20分)

27、将暗紫色(或紫红色)的固体A 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支持燃烧的气体B ;取淡黄色粉末C 点燃放入B 中,产

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试回答:

(1)写出上述物质的名称:A ,B ,C ,D 。

28、右图是同学们在探究氧气性质实验时的两个装置。分别写出这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简要回答乙两个集气瓶中

液体的作用。

文字表达式:

(1)

(2)

(3) 乙集气瓶中放水的原因: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 周文华 (满分:6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请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英国的汤姆生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磷燃烧 B.汽油挥发 C.水遇强冷变成冰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4.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 C.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6.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态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B.氧气难溶于水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D.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9.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全不是化合反应D.所有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双氧水B.空气C.氯酸钾D.氧化汞 11.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C.产生氧气缓慢D.没有影响 12.常温下,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不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挥发性,该气体泄漏时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收集该气体的最适宜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用气球泡收集 13.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向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14.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习题

初三化学第一章复习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 二氧化碳的验满 B . 倾倒液体 C . 检验气密性 D . 测定溶液pH 值 . 点燃酒精灯 B . 向试管中加入锌粒 .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 . 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5.(2013?岱岳区模拟)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6.(2010?麻城市模拟)某学生欲称取4.3g 氯化钠,他在左盘放了4g 砝码,把游码移到0.3g 处,然后在右托盘上7.(2012?桂林)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

. B . C . D . 11.(2012?赤峰)对于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原子可以构成物质 B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 可用 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

17.将盛有少量水的试管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能说明 . 氧气的可燃性 B .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 金刚石硬度大 D . 氧气的氧化性 24.(2008?桂林)下列叙述与化学有关的是①工业发展所需的动力 ②农业高产所需的化肥 ③人类战胜疾病所 二.解答题(共5小题)

26.(2013?自贡)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e_________;f_________. (2)上图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3)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可组合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在不添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检查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装置;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需要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___的i装置. 27.(2012?牡丹江)请将下列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填在相应的横线上(用字母表示): A.腐蚀标签B.试管炸裂C.沾污试剂 (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____; (2)用未经清洗的胶头滴管吸取其它试剂_________; (3)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_________. 28.(2011?枣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时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 学实验室. (1)f的名称是_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_________. (3)遇到安全事故要及时、正确处理.比如:浓硫酸沾到皮肤上_________(填序号). A.用干布擦净 B.涂抹氢氧化钠溶液 C.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一5%的碳酸氢钠溶液 (4)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_________(填序号). 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29.(2011?梧州)经过一年的初中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图中,甲是一个燃着的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用它来进行加热操作时,应使用火焰的_________焰,当实验结束需停止加热时,应用_________盖灭.(2)图中,乙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在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仪器内液体的_________保持水平. 30.(2011?台州)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检测题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 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 C.蜡燃烧,纸撕成碎片 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颜色B.硬度C.氧化性D.熔点 3.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调味品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 4.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mLB.1mL~2mLC.3mL~4mLD.5mL~6mL 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7.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0.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1.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 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 1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②调整零点③读出砝 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回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③①②D.①③② 13.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 (满分:6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请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英国的汤姆生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磷燃烧 B.汽油挥发 C.水遇强冷变成冰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4.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 C.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6.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态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 B.氧气难溶于水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 D.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9.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全不是化合反应D.所有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双氧水B.空气C.氯酸钾D.氧化汞 11.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C.产生氧气缓慢D.没有影响 12.常温下,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不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挥发性,该气体泄漏时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收集该气体的最适宜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用气球泡收集 13.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向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14.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学案及习题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课时) 【学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实验探究】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过程见教材) 拓展知识:碳酸氢铵是农村常用的氮肥,俗称,化学式,色体, 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若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现象是:色固体逐 渐,产生有气味的气体,试管口有生成,同时产生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 化学方程式 如何保存碳酸氢铵 如何使用碳酸氢铵 补充:二氧化碳(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一)人类在衣、食、住、行方面离不开化学; ! (二)氮气的性质及用途 1性质:常温下,氮气(化学式)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早期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也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氮气的用途 (1)氮气可以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是因为; (2)氮气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防止; (3)液氮用于; (4)氮气可用于制氮肥。 > 3铁的锈蚀实验 光亮的铁丝放在盛有食盐水的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下列现 象:⑴铁丝表面,(这是由于铁跟、同时接触 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的缘故)。⑵右侧导管中,(这是由于铁生锈时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得瓶内气压(增大、减小),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导管中。) 实验说明了: 化学方程式

思考:生活中如何保存铁制品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古代:、、 / 近代: 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课时)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技术成就与化学无关的是() \ A.瓷器的烧制B指南针的发明C火药的发明D青铜器的制造 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N2 B. O2 C. CO2 D.空气 3.下列物质属于气体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水 B. CO2 C. NH3 D. NH4HCO3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开发新能源 B. 合成新医药 C. 设计电脑程序 D. 防止环境污染 5. 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 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6.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A.制氮肥 B. 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C.填充探空气球 D. 灯泡填充气7.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年,媒体不断宣传预防肝炎病传染的方法,从防疫和环保考虑,你认为下列一次性餐具最有发展前景的是() A.瓷器餐具B.淀粉餐具C.塑料餐具D.银质餐具 … 9.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XX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二、主观题 年,科学家在内蒙古齐纳河岸旁的一座汉代古烽火台废墟下发现了一张写有文字的纸。这张纸可以上溯至公元110年,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造纸是我国发明较早的化学工艺之一,请写出其他四项化学工艺、、、。11.常温下,氮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早期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也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

化学第二章测试题(20201012102636)

初三化学第二章考试卷 第二章分子、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C:12 0:16 P:31 S:32 K:39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酒精挥发 C.锅炉爆炸 D.矿石粉碎 2、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氧碳氢氮 B.氧硅铝铁 C.氧铝氮铁 D.氮氧铝铁 3、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4、构成冰的分子和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性质 B.相同的物理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5、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A.氮Ar B.钙Cu C.氟 F D.锌Zn 6、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A.分子可分割,原子不能分割 B.分子比原子体积大 C.分子比原子质量大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7、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A.冰受热融化成水 B.充满空气的皮球可以被圧缩 C.10厘米3大豆和10厘米3小米混合后,体积小F 20厘米3 D.10厘米3水和10厘米3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厘米3 8、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子数最少的是() A. CO B. C02 C. CH4 D. S02 9、一瓶固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固体是() A. 一种单质 B. 一种化合物 C.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10、元素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A.质子数 B.中子数C电子数 11、下列物质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 (NH4) 2SO4 B. NH4HC03 C. NH3. H20 D.CO(NH2)2 12、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两元素质量比为7:8,则该氧化物是() A. NO B. N02 C. N203 D. N205 13、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30张则该氧化物是() A. NO B. N02 C. N203 D. N205 1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铜绿 B.空气 C.矿泉水 D.氯酸钾在催化剂作用下完全加热生成氧气的剩余物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含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化学检测题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 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 C.蜡燃烧,纸撕成碎片 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颜色 B.硬度 C.氧化性 D.熔点 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调味品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 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mLB.1mL~2mLC.3mL~4mLD.5mL~6mL 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1. 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 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 1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②调整零 点③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回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3.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第二章练习题

初三化学第二章练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分子是保持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_________没有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_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物质的______,原物质的__________不能保持了。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_________构成的就是混合物,由__________构成的就是纯净物。 3、碘能使淀粉变蓝,碘蒸气也能使淀粉变蓝,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⑴酒精灯不用时必须把灯帽盖上,否则不易点燃,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每段铁轨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缝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空气与我们朝夕相处,我们却看不见它,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5mL水和5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mL,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氯酸钾②二氧化锰③空气④氯化钾中存在氧分子的是________。 6、①洁净的空气②混有冰的水③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氮气后的剩余物④二氧化碳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是小粒子 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上的最小粒子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 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D. 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3.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 ) A. 大小和质量不同 B. 是否能保持物质的性质 C.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 B. 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 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习题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自测 班级姓名一.选择题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锅炉爆炸C.水的沸腾D.酒精挥发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铜抽成铜丝B.蜡烛燃烧 C.干电池释放电能D.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3.下列说法有科学依据的是()A.纯天然物质酿制成的饮料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水和油可以互变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 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铜是红色的金属B.镁条放入白醋中会产生气泡 C.水在0℃时结冰D.碳酸氢铵是白色粉末 5.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是() A.食盐加碘B.禁止食用霉变的食品 C.禁止饮用工业酒精D.禁止鸣放鞭炮 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铜丝制导线B.煤可作为燃料 C.用木材制成木船D.铝可制成铝箔 7.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变化时发光发热 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加热试管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 C.给固体加热时,试管竖直放置在火焰上 D.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二.填空题 9.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和、和、和。 10.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 11.1965年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2.填写下列变化中的现象 ①在火焰上灼烧红亮的铜丝可观察到。 ②加热碳酸氢铵可观察到,这个实验证明碳酸氢铵具有性。 ③把铁丝浸入白醋里可观察到。 ④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生成。将镁条放入食醋中可观察到。 ⑤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是:、。 13.写出下列物质常温下的颜色、状态并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符号写在四线格中) 镁、,铜、,氧化铜、, 氧化镁、,水、,碳酸氢铵、, 碱式碳酸铜、,铁、。 14.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①铜丝在火焰上灼烧 ②镁条燃烧 ③加热碳酸氢铵 ④加热碱式碳酸铜

初三化学第一章单元检测

初三化学第一章单元检测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基础是() A、计算 B、实验 C、测量 D、推理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A、有颜色变化 B、有新物质生成 C、有发光、放热现象 D、有固、液、气、三态变化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研成粉B灯泡发光C动物呼吸D玻璃破裂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食物腐败 C、汽车轮胎爆炸 D、烧制陶器 5、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樟脑放在衣橱中逐渐消失 B、汽油挥发 C、金属导电 D、高粱酿酒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熔点 B、沸点 C、硬度 D、可燃性 7、做镁条燃烧的实验中,可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A、坩埚钳 B、石棉网 C、酒精灯 D、燃烧匙 8、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产生一缕白烟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9、以下物品中,属于化学对帮助人类战胜疾病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不锈钢 B、青霉素 C、农药和化肥 D、电话和电视机 10、以下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业成就的是() A、指南针的发明 B 、青铜器的制造C、钢铁的冶炼D、黑火药的发明 11、下列对各种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能燃烧 B、水在4℃时密度为1克/厘米 3 C、镁能燃烧 D 、铁能在潮湿空气中生绣 12、在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 A、只有物理变化 B、可能有物理变化,一定有化学变化 C、只有化学变化 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13、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面燃烧起来后,合理简单的灭火的措施是()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用湿抹布盖灭 14、在化学发展史上,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居里夫妇 C、拉瓦锡 D、道尔顿 15、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本饮料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 、水与油可以互变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 二、填空题 1、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三个部分,加热时应把受热物体放在 的部分 2、请选择恰当的序号填空,(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3)物理性质(4)化学性质: 铁能生锈;氧气不易溶于水;水能结成冰;炸药爆炸 ;氧气经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的液体;铁铸成锅。 3、下列是有关水的一些描述: a、常温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b、在101kPa下,水会在0℃时结冰,在100℃沸腾; c、4℃时水的密度为1克/厘米3; d、水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e、在一定条件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f、水能溶解食盐、糖等许多物质; g、少量水泼到灼热的炭火上,水能与炭反应

初三化学第二章练习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分子是保持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_________没有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_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物质的______,原物质的__________不能保持了。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_________构成的就是混合物,由__________构成的就是纯净物。 3、碘能使淀粉变蓝,碘蒸气也能使淀粉变蓝,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⑴酒精灯不用时必须把灯帽盖上,否则不易点燃,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每段铁轨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缝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空气与我们朝夕相处,我们却看不见它,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5mL水和5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mL,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氯酸钾②二氧化锰③空气④氯化钾中存在氧分子的是________。 6、①洁净的空气②混有冰的水③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氮气后的剩余物④二氧化碳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 7.完成下表: 元素名称元素 符号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氢铝锂铍氩金铂 氧铁氦硼氯银铅碳钙镁氮硫铜锡硅钠钾氟氖汞锌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是小粒子 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上的最小粒子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 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D. 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3.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 A. 大小和质量不同 B. 是否能保持物质的性质 C.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 B. 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 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 D. 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 能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为原子的事实是() A. 氧化汞制氧气 B. 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 D. 碘升华为碘蒸汽 6.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初中化学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A.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放入冰箱除去异味 B.给水通电获得氢气和氧气 C.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液柱长度发生变化 ) D.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折射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挥发性 4.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燃烧匙D.蒸发皿 5.在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A.弹簧夹B.坩埚钳C.铁夹D.试管夹 6.实验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以下操作不当 ....的是 : A.点燃氢气前必须要检验其纯度 B.刚从酒精灯火焰上撤下的试管应放在石棉网上 C.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口闻气味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7.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 ..的是 。 A.B.C.D.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量取液体C测量物体长度 D 测定白磷燃烧前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实验时,若液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应取1mL—2Ml { 10.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 (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D. 11.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 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1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 13.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14.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5.你认为下列实验测得的数据不合理 ...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河水的pH为 B.用托盘天平称得氧化铜粉末的质量为11. 5g <

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1 氮气氧气,氮气,氧气点拨:空气的成分注意使用的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 1.3和5 混合物:空气主要含有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 3 B C A 4 氧气:支持燃烧可供呼吸氢气:可燃烧,清洁能源 5 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较差,农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清新,安静。 6 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等。(3)稀有气体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充人灯泡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等。 课题2---氧气 1 将带火星的本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此气体是氧气。 2 硫+氧气二氧化硫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铝+氧气氧化铝: 3 CCDCD

课题3--- 制取氧气 1 文字表达式(1)过氧化氢水+氧气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 气(3)碳+氧气二氧化碳 2 (1)C (2)B (3) (3)A(4)D 3 在集气瓶先装入少量水,一是可以防止燃烧物落下时炸裂集气瓶,二是可以用水来溶解吸收产物,如硫燃烧的产物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二氧化硫可以溶于水,加水就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扩散,所以,硫燃烧时,要在集气瓶先放少量水,不宜用细沙来代替,而铁丝、铝条燃烧时,在集气瓶用细沙来代替水是可 4 (1)不同,思考如何得到平稳气流。把催化剂放在试管里,塞好带导管的瓶塞,用注射器向逐滴加入过氧化氢可以得到平稳的气流,也便于收集。、(2)探究报告 目 标 1.寻找新的催化剂 2.制取氧气 3.试验氧气性质 仪 器, 药 品 注射器,点滴板,红 砖粉末,过氧化氢 溶液,木炭 注射器,带导管的试管,大 试管,过氧化氢 一试管氧气,木炭 方 案 (可 画 简 图) 带火星的小木条 步 骤 将红砖粉末放到点 滴板的一个孔中, 用注射器往上滴加 过氧化氢溶液,再 把带火星的小木条 迅速地放在上面 将红砖粉末少许放入试管 底部,塞好瓶塞,将注射器 吸满过氧化氢溶液,插入 瓶塞,往里逐滴加入,导管 插入试管中 将烧红的木炭伸 入盛满氧气的试 管中 现 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气泡放出 木炭燃烧比在空 气中燃烧的更旺, 产生的气体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 浊 结 论 红砖粉末是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 氧气的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

初三化学第二章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下面的表格内。)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水银 B.液氧 C.干冰 D.天然气 2.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醋酸、汽油等物质挥发出气体分子B.用铁矿石炼铁 C.工业上由液态空气制得氧气 D.绿色植物叶片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微粒 3. 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时使用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已造成多人中毒、死亡。小杰同学看到新闻后,通过查询得到了丙二醇的以下资料:①化学式C3H8O2 ②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③无味④易燃⑤沸点245℃⑥熔点-6.5℃⑦无腐蚀性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 A.②③⑤⑥B.①③⑥⑦ C.③④⑦⑧ D.②④⑥⑧ 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5.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蜡烛变形 B.植物腐烂,钢铁生锈,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C.铁铸成钢,蜡烛加热熔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水分蒸发,金属导电,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能除去空气中氧气,且不生成其他气体的是() A.木炭 B.红磷 C.硫 D.铁丝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应不大于1/2 C.反应中没用完的药品,应立即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控制在试管容积的1/3~1/2之间 9、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B.水和冰相混合、啤酒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 D.氯化钾、液氧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是人类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但不能作为工业原料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88g。 2.如①1952年冬天,伦敦的烟雾事件。②1955年日本的四日市的空气污染事件。③1952年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的污染事件。④我国近年来福建、浙江沿海的赤潮事件。 3. 如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出现,向人们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消除大气污染物等课题。用化学的方法对大气进行检测和污染防治,回收处理生产的大量垃圾,变废为宝等都是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1.C 2.D 3.D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 l.(1)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沿略倾斜的试管缓缓倒人,瓶口紧靠试管口。 (2)根据试管的大小折叠纸槽,将药品放在纸槽上,水平送入试管中,竖起试管,抽出纸槽。也可以用药匙代替纸槽。 (3)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l/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均匀预热,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4)废液倒在废液缸中,废渣倒在指定的容器中,不能随意丢弃。 2. 见P73表 3.猜想: (1)铝能导电; (2)铝能与氧气反应; (3)铝能与食醋反应。 实验设计: (1)将打磨好的铝片连接一节干电池和电珠; (2)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片; (3)将一小片铝片放人食醋中。 实验现象: (1)电珠亮了;

(2)铝片表面光泽度下降,变白; (3)现象不明显,若加热,则有少量的气泡产生。 结论: (1)铝能导电: (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铝,但没有像镁带与氧气反应那样剧烈; (3)铝几乎不能与冷的食醋反应,加热则有少量气泡产生,不如镁带与食醋反应现象明显。 本章作业 1.C 2.A 3.A 4.不一定。(1)固态二氧化碳受热升华变成气态二氧化碳,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成氨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5.物理性质有:无色透明、具有特殊的气味,易挥发,易溶解碘等物质。化学性质是: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6.⑴变黑⑵上下浮动,像跳舞一样。 7.(略)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A 2.C 3.(略) 4.(1)红磷的用量不同,所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红磷不足:进入瓶中液体的体积不到1/5;原因是红磷没有将瓶中的氧气耗尽。 红磷过量:瓶中进入液体的体积大约为1/5;红磷将瓶中的氧气耗尽了。 (2)(略) 5.氮气,78%;氧气,2l%。3.36。 6.水蒸气;红磷燃烧消耗了瓶中的氧气,导致瓶中气压减小;高山上氧气含量较低,携带氧气瓶可补充供呼吸的氧气。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卷

初三化学第一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探究方法了解)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氨水,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2.(空气组成掌握)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化学变化掌握)以下都是古代“山顶洞人”从事的活动,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采集野果 B.钻木取火 C.狩猎捕鱼 D.缝制衣服 4.(探究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要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此白烟可能是( ) A.氮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石蜡固体小颗粒 5.(物质成分掌握)化学以物质作为研究对象。下列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 A.冰和干冰 B.镁带和氧化镁 C.铁丝和铁锈 D.铜绿和碱式碳酸铜 6.(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室中的蒸发皿是由一种陶瓷材料制成的。应用了陶瓷的物理性质是( ) A.耐高温 B.耐腐蚀 C.硬度小 D.能导电 7.(物质分类掌握)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 B.二氧化碳 C.加碘食盐 D.雪碧饮料 8.(实验操作掌握)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用托盘天平称量15 g粗盐,天平调零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此时的操作应是( ) A.减少砝码 B.添加粗盐 C.减少粗盐 D.调节平衡螺母 9.(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时,对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是( ) A.倒回原瓶 B.倒入废水池里 C.原地抛弃 D.放入指定容器里 10.(化学变化掌握)镁带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镁带在燃烧时( ) A.逐渐变短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固体粉末 11. (环保意识了解)“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

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讲解和习题练习

第二章知识点回顾 2.1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探究步骤: (1)将图2-3所示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胶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皮管上的弹簧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胶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讨论:(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氧气) (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 (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4)打开弹簧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不与红磷反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实验结论:由该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拓展思考:(1)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避免集气瓶中部分气体受热逸出;测定结果偏大) (2)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如果燃烧刚结束就打开弹簧夹,集气瓶内气体还处于受热膨胀状态,压强变化不明显;测定结果偏小) (3)如果实验中,红磷在集气瓶里已经消耗完,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红磷量不足,测定结果偏小) (4)如果将该实验中的红磷改成木炭,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的体积会弥补反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无法测量氧气含量) (5)拉瓦锡的实验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我们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有没有可能大于1/5? (①红磷量少,未能将容器内氧气完全消耗;②塞子未塞紧,装置漏气;③容器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气体减少的体积不可能大于1/5。) 2.空气的成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实验表明: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约是:氮气(N 2)78%、氧气(O 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 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强调:特别注意各成分的含量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可以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含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另外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 3.纯净物和混合物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都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们叫做纯净物。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 2、氮气N 2、五氧化二磷P 2O 5。(注:元素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