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教案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教案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教案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 掌握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2. 能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

3. 了解坐标平面内,平移点的坐标变化.

4. 会写出平移变化后点的坐标.

5. 由点的坐标变化,能判断点的平移情况.

教学重点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点坐标平移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坐标系,通过平移确定点坐标的变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一、创设问题情境

思考:不管是出差办事,还是出去旅游,人们都愿意带上一幅

0 / 16下载文档可编辑

地图,它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方便.如教材图7.2-1,这是北京市地图的一部分,你知道怎样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吗?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表示地理位置,首先我们来探究以下问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用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探究1

1. 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

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 500米,再向北走2 000米.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 000米,再向北走3500米,最后再向东走500米.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 000米,再向东走3 000米,最后向南走750米.

问题: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呢?以何参照点为原点?如何确定x轴、y轴?如何选比例尺来绘制区域内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

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来描述的,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根据描述,可以以正东方向为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1:10000(即图中1cm相当于实际中10000cm,即100米).

1 / 16下载文档可编辑

由学生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学校的位置,即(0,0).引导学生一同完成示意图.

问题:选取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并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轴的正方向有什么优点?

可以很容易地写出三位同学家的位置.

2. 归纳

利用平面直角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如下: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

2 / 16下载文档可编辑

的名称.

3. 应注意的问题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时,一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这里所说的适当,通常要么是比较有名的地点,要么是所要绘制的区域内较居中的位置;二是坐标轴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这样可以使东西南北的方向与地理位置的方向一致;三是要注意标明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有时,由于地点比较集中,坐标平面又较小,各地点的名称在图上可以用代号标出,在图外另附名称.

探究2

进一步理解如何用如何表示地理位置.

思考:一艘船(参见教材图7.2-3)在A处遇险后向相距35

海里处的救生船报警,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救生船相对于遇险船的位置?救生船接到报警后准备前往救援,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遇险船相对于救生船的位置?

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如何表示位置.

由教材图7.2-3可知,救生船在遇险船北偏东60°的方向上,与遇险船的距离是35 n mile,用北偏东60°,35 n mile就可以确定救生船相对于遇险船的位置.反过来,用南偏西60°,35 n

3 / 16下载文档可编辑

mile就可以确定遇险船相对于救生船的位置.

一般地,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此外,还可以用方位角和距离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说出如何表示地理位置的两种办法.

四、课后作业

教材P79习题7.2第5题、第6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用坐标表示平移.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坐标方法的另一个应用.

二、新课教学

探究:(1)如下图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

4 / 16下载文档可编辑

最简单的权重计算方法

表 1 100 名大学生对择偶指标体系重要性的评价结果 、 第一步:以 67%(2/3)为界限,若选择“重要”“非常重要”、“极为重 最简单的权重计算方法 权重:反映指标在指标体系中重要性程度的数量。 研究问题:择偶指标体系权重集计算 1.外貌(身高、体重、长相魅力) 2.性格(情绪稳定性、性格匹配性、性格魅力) 3.成就(才华、财富) 4.潜力(升值空间) 一、定量统计法 假定随机抽取 50 名男大学生,50 名女大学生,填写一份调查问卷,结果 如表 1 所示: 要”的比例合计小于 67%,则删除该指标。由表 1 知,4 个指标累计比例均大 于 67%,均应保留。 第二步:把不重要赋值 1,有点重要赋值 2,重要赋值 3,非常重要赋值 4,极为重要赋值 5,若仅选择重要及以上数据进入统计,则这三种选项的权重

分别为:3/(3+4+5)=0.25;4/(3+4+5)=0.33;5/(3+4+5)=0.42。 第三步: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指标1的权重 =(40*0.25+30*0.33+20*0.42)/{(40*0.25+30*0.33+20*0.42) +(30*0.25+40*0.33+10*0.42)+(40*0.25+30*0.33+10*0.42) +(30*0.25+40*0.33+20*0.42)}=28.3/(28.3+24.9+24.1+29.1)=28.3/106.4=0.266 指标2权重=24.9/106.4=0.234指标3权重=24.1/106.4=0.226 指标4权重=29.1/106.4=0.274 二、专家评定法 假设请三位专家对4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专家评定结果表 第一步,请每位专家就4个指标的重要性打分,4个指标评分的总和为100。第二步,计算每一指标的均值,见最后一列。 第三步,计算4个指标的权重。 指标1权重30/100=0.30 指标2权重26.67/100=0.27

第三课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分数的简单计算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弓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难点 整数1减去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你会做吗?请你试一试! (1) 43里面有(3)个4 1。 (2)1里面有(5)个5 1 。 (3)85里面有5个(8 1 )。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西瓜吗? 学生看课件填空。 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进行有效的复习,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讲授新课 1、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一个西瓜,哥哥吃了 82,弟弟吃了8 1 。兄弟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你会列式吗?怎样计算呢? 学生列式。 =+8 1 82 82是2个81 , 81是1个81 ,加在一起就是

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课件演示: 变式题 一个西瓜,哥哥吃了82,弟弟吃了8 1 。哥哥比弟弟多吃几分之几? 2、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 =6 265- 课件演示: 3、学习“1”减去一个分数。 1-4 1= 小组合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个 8 1 ,也就是8 3 。所以 8 38182=+ 答:兄弟俩一共吃了这个西 瓜的8 3。 5个61减去2个61 ,剩下3个61,就是6 3。 6 3 6265=- 可以看作4个 41,就是44。 1-41=44-41=4 3 同分母分数相 加或相减,把分子相加或相 减,分母不变。 “1”减去一个分数,可以把“1”写成和减数分母相同的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p100-101例1、例2及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解决分数的简单应用的技巧。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简单应用”。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例2. 师:你能用分数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吗?——出示第100页例1)。 生:这是把1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用分数表示是4分之1 。 师:如果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 生: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问题,列式为6÷3=2(个),所以每份有2个苹果。 师:那么,每份苹果的个数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呢? 生:这是把6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因为是平均分成了3份,所以其中的1份就是3分之1 。 师:2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 生:把苹果总数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2份就是3分之2 。 2、教学例2.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出示第101页例2) 生:知道了一共有12名学生,其中3分之1是女生,3分之2是男生。 师:“其中3分之1是女生,3分之2 是男生”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意思就是说如果把这12名学生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女生,2份是男生。 师:怎样求女生的人数呢? 生:因为3分之1是女生,要求女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多少,即12÷3=4(人),也就是说女生有4人。 师:怎样求男生人数呢? 生:因为3分之2是男生,要求男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2份是多少,即12÷3=4(人)。4×2=8(人),也就是说男生有8人。 师:把刚才的解题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三、总结提升。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复习资料 一、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2、注意:a、b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历史: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六、用坐标表示平移:见下图 ~ 五、经典例题 知识一、坐标系的理解 例1、平面内点的坐标是( ) A 一个点 B 一个图形 C 一个数 D 一个有序数对 { 坐标不同 同 y >0 y <0 ) P (x ,y -a ) P (x -a ,y ) P (x +a ,y ) P (x ,y +a ) 向上平移a 个单位 ~ 向左平移a 个单位

学生自测 1.在平面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点O 不在任何象限内 B 原点O 的坐标是0 C 原点O 既在X 轴上也在Y 轴上 D 原点O 在坐标平面内 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 点在x 轴上,坐标为(x,0)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x<0, 在x 轴的正半轴上时,x>0 点在y 轴上,坐标为(0,y )在y 轴的负半轴上时,y<0, 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时,y>0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坐标点(x ,y )xy>0 第二、 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坐标点(x ,y )xy<0 例1 点P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 ,则点P 的坐标是 ,若点Q 在y 轴上 对应的实数是 3 1 ,则点Q 的坐标是 , 例2 点P (a -1,2a -9)在x 轴负半轴上,则P 点坐标是 。 学生自测 … 1、点P(m+2,m -1)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 2、已知点A (m ,-2),点B (3,m -1),且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范文整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圆形纸、长方形纸若干,各种可用分数表示的图片.

学生准备:圆形纸、长方形纸各一张、彩色笔 教学过程 课前练习 谈话激趣:这几天我们一直学什么。现在老师心理想的、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分数。 师分别拿出有颜色的夹子、6本本子、一捆小棒请学生找出分数。 根据板书,用“/里面有个1/”的话说一说。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出示分吃西瓜的情景: 师:从上面的图画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提出问题:“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师:谁能说说怎样列式?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教学分数加法 生猜一猜:1/8+2/8等于多少? 学生最可能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3/8,一种是3/16,这里要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证明自己的方法 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3/16若出现

有没有不同的答案吗? 若出现3/8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提出要求:现在出现了两种答案,到底哪个正确,谁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证明自己说法是正确的,让大家都来接受你的说法,好吗? 集体操作验证 ①生动手折出1/8和2/8,并涂上颜色。 ②观察并讨论:和是多少?为什么? ③汇报交流,思路可能有: a、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3/8; b、2/8是2个1/8,2个1/8加1个1/8是3个1/8,也就是3/8 ④引导辨析:1/8+2/8的结果为什么不是3/16? 围绕问题:“西瓜的总份数有没有改变?”来讨论。 教学分数减法: 观察:这个西瓜现在还剩几分之几? 思考:爸爸回来后从剩下的这5/8中又吃了2块,最后还剩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生小组讨论:5/8-2/8等于多少? 汇报算法,思路可能有: a、从5份中吃了2份还剩3份,也就是3/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究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理解和掌握简单分数的加、减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迁移和类推能力。 3、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究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体会学习是实践、探索的过程。能自觉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敢于提问、专心做习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并理解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掌握算法。提出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算法、理解算理的过程中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孩子们,看,这是谁?圣诞老人今天走进我们的课堂,瞧,他带来了许多礼物准备送给你们呢!圣诞老人话外音:孩子们,你们好!我的礼物背后有一些问题需要你们解决,你们有信心吗?(课件播放) 2、引入(课件出示) (1)圣诞老人的第一份礼物,是什么? (2)(指名)问:琪琪,这块巧克力平均分成几份? 继续问:琪琪,如果你分得3份,那么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明明(琪琪同位),你分得2份,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提问:两人一共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呢?你们能列式吗? 学生接话齐答:圣诞节。 学生齐答:圣诞老人。 学生看大屏幕画面深受感染,表现很有信心,齐答:有。 学生看到屏幕上的画面,高兴齐答:巧克力。 琪琪看屏幕画面作答:巧克力平均分成8份。 琪琪答:我分得这块巧克力的3/8。 明明答:我分得这块巧克力的2/8。

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

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简单的数学算法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例:13×326=? 解:13个位是3 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 数学计算方法 一、30以内的两个两位数乘积的心算速算 1、两个因数都在20以内 任意两个20以内的两个两位数的积,都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的”尾数”移加到另一个因数上,然后补一个0,再加上两“尾数”的积。例如: 11×11=120+1×1=121 12×13=150+2×3=156 13×13=160+3×3=169 14×16=200+4×6=224 16×18=240+6×8=288 2、两个因数分别在10至20和20至30之间 对于任意这样两个因数的积,都可以将较小的一个因数的“尾数”的2倍移加到另一个因数上,然后补一个0,再加上两“尾数”的积。例如: 22×14=300+2×4=308 23×13=290+3×3=299 26×17=400+6×7=442 28×14=360+8×4=392 29×13=350+9×3=377 3、两个因数都在20至30之间 对于任意这样两个因数的积,都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的“尾数”移加到另一个因数上求积,然后再加上两“尾数”的积。例如: 22×21=23×20+2×1=462 24×22=26×20+4×2=528 23×23=26×20+3×3=529 21×28=29×20+1×8=588 29×23=32×20+9×3=667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简单应用(20201109211742)

I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及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本节课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的动手探究得出实际问题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方法,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坐标描述地理位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重点:根据具体情境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描述地理位置 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为此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问题: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地理的时候,曾经学习过经纬网。我这里就有一幅地图,

你能根据地图中所给出的数据,估计我们家乡的经纬度吗?(幻灯片放映) 根据学生们学习的地理知识,学生会估算出一定的范围或大概的位置,可能是北纬37°或38°,东经117°或118°左右,虽然度数不是非常的准确,但大多会估算得比较接近。 根据学生的说法,教师出示准确的经纬度,并提问:我在地图上记录经纬度的方式与数学中我们所学的哪一部分知识很相似呢?学生会联想到有序数对或平面直角坐标系。既然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滨州的位置,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坐标来表示地理位置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出示并板书课题,由此导入新课。 意图: 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和熟悉的情境入手导入新课,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自然的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环节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问题:我要去三位同学的家,他们家的位置如图所示(出示动画,让学生叙述三名同学家应该如何去走,间接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各学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请根据以下条件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并写出坐标. 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 米.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 米,再向北走100 米.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 米,再向东走300 米,最后向南走50 米. 为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我用学生熟悉的环境设计问题,而通过这一问题,探究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步: 1、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建系的过程。 本问题是由一个动画开始,让学生先感受一个实际的运动过程,并根据示意图用文字叙述,然后再结合示意图建立坐标系,用坐标描述地理位置。这对学生来说犹如做游戏一般,既清晰直观,又好理解,因此,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进行探究,有效地解决问题。 意图:我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解决此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由实际情境到文字再到图形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先通过亲身体验,经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来感受数学语言间的相互转化,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对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有一个初步的感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100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填空 1)3/4里有()个1/42)2/5里有()个1/5 3)4/8里有()个1/84)5/9里有()个1/9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 2)学生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5/6表示几个1/6? 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 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1/4=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练习 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三、作业 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

课时作业本七下数学答案苏教版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简单应用》复习课 随堂练习

y x y x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简单应用》随堂练习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距离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 (x 1,y ),B (x 2 ,y ),直线 AB y 轴,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 (x ,y 1),B (x ,y 2) ,直线 AB x 轴,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问题 例 1.根据条件,求?ABC 的面积. (1) 已知点 A (-1,0) , B (3,0) , C (0,4),则?ABC 的面积是 . (2) 已知点 A (-1,0) , B (3, 3) 2 , C (3,4) ,则?ABC 的面积是 . 例 2.已知点 A (0,1) , B (3,0) ,点C 在坐标轴上,且△ABC 的面积是 3,求C 点坐标.

三、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位置 例 3.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 (1)若以点A 为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B, C, D 的坐标;(2)建立适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C 位于y 轴上,并写出点A, B,C, D 的坐标; 例 4.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0,0) 和(4,0) ,写出下列点的坐标及所在象限. A ( ) ,在象限 ; D ( ) ,在象限 ; E ( ) ,在象限 ; F ( ) ,在象限 ; G ( ) ,在象限.

引申:若点B , C 的 坐标分别为( -6,-1) 和(-2,-1) ,试说明 点D, E 的坐标及所 在象限. 【练习】 1. (1) 已知点A(-1, 3 ) ,B(3, 2 3 ) ,C(0,4),则△ABC 的面积是. 2 (2) 已知点A(2,0) ,B(0,6) ,点E在x 轴上,且?ABE 的面积等于12,则点E的坐标是. 2. 上课间操时, 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所示. 小华问小刚:“如果我的位置用(0,0) 表示,小军的 位置用(2,1) 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应该表示为什么?” 小刚的回答是:. 小刚 小军 小华

《分数的简单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9页--100页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 苹果、桔子、梨。试题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来一个吃水果比赛活动。你们愿意参加吗?(愿意)谁愿意把你的水果分给你的好朋友吃呢?(我愿意) 刘莉同学到讲桌前把自己带来的桔子分给他的两位好朋友吃。边分边说我的桔子有9瓣(10、11瓣),分给王惠2瓣,分给李丹阳3瓣,分完后,他的两位好朋友分别说出我吃了这个桔子的2/9,我吃了这个桔子的3/9。 二、探究新知 (一)通过刚才的分桔子、吃桔子活动。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 小组讨论(教师参加到小组活动中) 2. 小组汇报。 (1)我们小组讨论后发现了这样一些数学信息:王惠吃了一个桔子的2/9,李丹阳吃了一个桔子的3/9。提出的数学问题:他俩一共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还剩下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2)我们小组发现的数学信息和他们小组的发现的数学信息一样,但是问题不一样: 李丹阳比王惠多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刘莉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3. 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好棒呀!你们会解决吗? 学生齐声回答:会! 学生1:2/9+3/9=5/9 学生2:1-5/9=4/9 学生3:3/9-2/9=1/9 学生4:1-(2/9+3/9)=4/9 4. 你们是怎样想的? 学生1:刚才我做2/9+3/9时是这样想的:2/9是2个1/9,3/9是3个1/9,2个1/9加3个1/9等于5/9。学生2:我在算1-5/9时,看到还剩下4瓣桔子,就觉得等于4/9。 师:好!你是通过观察得出的结果。很好! 学生: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想法。 师:说说吧! 学生:1是那个桔子,桔子有9瓣,所以1就是9/9,9个1/9减5个1/9=4/9。 师:你说的太棒了! 学生3:3个1/9减2个1/9等于1个1/9是1/9。 学生4:老师我算1-(2/9+3/9)=4/9时,先算2/9加3/9等于5/9,再算1减5/9就等于4/9了。(二)以小组为单位分苹果、梨或桔子吃比赛。(把你小组在吃水果比赛中,发现的信息记录在本子上,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含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学习要求 能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一)课堂学习检测 1.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图表示赵明同学家所在社区的主要服务办公网点.点O表示赵明同学家,点A表示存车处,点B表示副食店.点C表示健身中心,点D表示商场,点E表示医院,点F表示邮电局,点H表示银行,点L表示派出所,点G表示幼儿园. 请以赵明同学家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分别表示社区的主要服务网点的位置.(图中的1个单位表示50m) (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是 ①建立______选择一个____________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____________; ②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______在坐标轴上标出____________; ③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______和各个地点的______. 2.如图是某乡镇的示意图,试建立直角坐标系,取100米为一个单位长,用坐标表示各地的位置:

3.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C的坐标为(4,-1). ①把△ABC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A1B1C1,画出△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 标; ②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再画出与△A1B1C1关于原点O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 的坐标; ③写出以AB、BC为两边的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D的坐标. (二)综合运用诊断 一、填空 4.在坐标平面内平移图形时,平移的方向一般是平行于______或平行于______. 5.将点(x,y)向右或向左平移a(a>0)个单位长度,得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或______; 将点(x,y)向上或向下平移b(b>0)个单位长度,得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或______.6.把一个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则原图形向______或向______平移______.把一个图形上各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b,则原图形向______或向______平移______. 7.把点(-2,3)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到达位置的坐标为______,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到达位置的坐标为______. 8.把点P(-1,3)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到达位置的坐标为______. 9.点M(-2,5)向右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变为M′(0,1). 10.把点P1(2,-3)平移后得点P2(-2,3),则平移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课题:教材第100-103页。 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1、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解决分数的简单应用的技巧。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简单应用”。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你能用分数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吗?——出示第100页例1)。 生:这是把1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用分数表示是。师:如果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 生: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问题,列式为6÷3=2(个),所以每份有2个苹果。师:那么,每份苹果的个数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呢? 生:这是把6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因为是平均分成了3份,所以其中的1份就是。师:2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 生:把苹果总数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2份就是。 2、教学例2.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出示第101页例2) 生:知道了一共有12名学生,其中是女生,是男生。 师:“其中是女生,是男生”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意思就是说如果把这12名学生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女生,2份是男生。师:怎样求女生的人数呢? 生:因为是女生,要求女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多少,即12÷3=4(人),也就是说女生有4人。 师:怎样求男生人数呢? 1 / 2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3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 2、通过交流,总结,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 3、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 4、使学生能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分数的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在分数加减法中,分母相同时,分子相加或相减; 2、在加法中,和的分子和分母相同时,可以写成1; 3、在减法中当被减数为1时,可以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减。 教学准备: 打开电脑,播放PPT 教学过程: . (—)课前复习: 打开PTT,让同学们回答屏幕上的问题,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 (1)4/9里面有()个1/9,5/6里面有()个1/6. (2)3个()是3/7,5个()是5/9. (3)()个1/3是2/3,()个1/7是3/7. (4)5/8里有()个(),4个1/4是()。 (5)1=4/4=()/8=3/()=6/()=()/5. (二)情境引入: ; 师:同学们好,老师买了个大西瓜,我把它平均分成了8份,那么每份是这西瓜的多少了 学:八分之一。 师:真不错,小红说她吃了这西瓜的八分之二,小丽说她吃了这西瓜的八分之一,问:

他们一共吃了这西瓜的几分之几了你能否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大家试着写一写、做一做。 师:先提问一些学生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2/8+1/8=3/8”可分解成2个1/8加上1个1/8等于3个1/8。然后板书,让同学们齐读。 师:屏幕展示:长方形的六分之一与长方形的六分之五刚好凑成这个这个长方形。问:谁能用数学算式表式出来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出来。然后,老师板书“1/6+5/6=6/6=1”问同学们你们重这两个式子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下。 学生:分母相同,只要把分子相加,和的分子分母相同时可看做是一。(引导学生得出概念) 师:让学生齐读并抄写在课本例题1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做练习,巩固知识,讲评。 师:刚才我们学了分数的加法,现在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减法。屏幕展示:解释长方形的六分之五去掉六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三。老师板书“5/6-2/6=3/6”问同学们你们从这个式子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下。 ~ 学:分母相同,可以把分子相减。(引导学生得出概念) 师:让同学们齐读,并抄写在课本例题2,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做练习,巩固知识,讲评。(练习最后一题是1-1/4=这道题可能同学们都不太懂得,那么现在老师来帮大家解决好吗) 师:屏幕展示:解释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分每一分视这个圆的4/1,拿走一份剩下3/4。板书:“1-1/4=4/4-1/4=3/4”问1还可以看做几分之几呢 学:积极回答。 师:同学们学得好快呀,你们真聪明,在减法中当被减数为1时,可以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减。要求同学们抄写在例题3,好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同学们做练习,反馈。 师: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3、分数的简单应用 第2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例2。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分数的基础上,能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 2.提高学生对分数的简单应用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导入课题 1.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在研究分数时,可以把什么拿来平均分? 2. 把什么拿来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把其中1份涂色,要涂几个○。(3个) 把其中2份涂色,又涂几个○。(6个) 3.如果把23的涂色,又涂几个○?怎么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应用(2)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2。

1.阅读与理解。 (1)读题,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2)说说“其中是女生,是男生”是什么意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分析与解答。 (1)①怎样求女生人数呢?关键是理解哪句话? (其中是女生) ②画12个○表示12名学生,涂色表示其中的。 ③看图再说说“其中是女生”的含义。 (要求女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多少) ④怎么列式?12÷3=4(人)。 (2)又怎样求男生的人数呢? ①尝试画图表示题意。 ②反馈你对“是男生”这句话的理解。 ③列式解答。12÷3=4(人)4×2=8(人) 3.回顾与反思。 回顾一下我们分析解答的过程,检查一下有无错误的地方,写出答案。 4.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出几份是多少。 三、巩固提高 1.练习二十二第5题。 (1)尝试填写。 (2)说说你的想法。

最简单的权重计算方法

最简单的权重计算方法 权重:反映指标在指标体系中重要性程度的数量。 研究问题:择偶指标体系权重集计算 1.外貌(身高、体重、长相魅力) 2.性格(情绪稳定性、性格匹配性、性格魅力) 3.成就(才华、财富) 4.潜力(升值空间) 一、定量统计法 假定随机抽取50名男大学生,50名女大学生,填写一份调查问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100名大学生对择偶指标体系重要性的评价结果 第一步:以67%(2/3)为界限,若选择“重要”、“非常重要”、“极为重要”的比例合计小于67%,则删除该指标。由表1知,4个指标累计比例均大于67%,均应保留。 第二步:把不重要赋值1,有点重要赋值2,重要赋值3,非常重要赋值4,极为重要赋值5,若仅选择重要及以上数据进入统计,则这三种选项的权重分别

为:3/(3+4+5)=0.25;4/(3+4+5)=0.33;5/(3+4+5)=0.42。 第三步: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指标1的权重=(40*0.25+30*0.33+20*0.42)/{(40*0.25+30*0.33+20*0.42)+(30*0.25+40*0.33+10*0.42)+(40*0.25+30*0.33+10*0.42)+(30*0.25+40*0.33+20*0.42)} = 28.3/(28.3+24.9+24.1+29.1)=28.3/106.4=0.266 指标2权重=24.9/106.4=0.234指标3权重=24.1/106.4=0.226指标4权重=29.1/106.4=0.274 二、专家评定法 假设请三位专家对4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专家评定结果表 第一步,请每位专家就4个指标的重要性打分,4个指标评分的总和为100。第二步,计算每一指标的均值,见最后一列。 第三步,计算4个指标的权重。 指标1权重30/100=0.30 指标2权重26.67/100=0.27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二)》教案

分数的简单应用(2) 教学目标 1. 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整体”由“1个”到“多个”的过程,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2. 借助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相关知识,描述一些生活现象;发展抽象概括和类比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 利用乘除法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问题,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4.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分数,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从份数的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手里的学具(正方形纸)表示出吗? 学生操作,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并将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 学生展示操作结果,并用这个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要用来表示呢?

生: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只有一份涂了颜色,所以涂色部分是它的。 教师出示一张被平均分成4份的正方形纸,用剪刀剪开使成为4张小正方形纸。并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出其中一份吗?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2。 1.阅读与理解。 (1)读题,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2)说说“其中13 是女生,23 是男生”是什么意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分析与解答。 (1)①怎样求女生人数呢?关键是理解哪句话? (其中13 是女生) ②画12个表示12名学生,涂色表示其中的13 。 ③看图再说说“其中13 是女生”的含义。 (要求女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多少) ④怎么列式?12÷3=4(人)。 (2)又怎样求男生的人数呢? ①尝试画图表示题意。 ②反馈你对“23 是男生”这句话的理解。

直角坐标系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在立体几何中引入向量之前,求角与距离是一个难点,在新课标中,从向量的角度来研究空间的点、线、面的关系,我们只要通过两个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运用向量的模、平面的法向量就可以解决常见的角与距离的问题。而且,运用向量来解题思路简单、步骤清楚,对学生来说轻松了很多。 重点:用空间向量数量积及夹角公式求异面直线所成角。 难点: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关键:几何问题转换为代数问题及正确写出空间向量的坐标。 Ⅰ、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公式(两种形式)、夹角公式和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性质。(用媒体分步显示下列内容) 1. 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包括向量的夹角公式): 若与的夹角为θ(0≤θ≤π),且={x 1,y 1,z 1},={x 2,y 2,z 2},则 ⑴ a ·b =|a ||b |cos θ 或 a ·b = x 1x 2+y 1y 2+z 1z 2 ⑵若a 与b 非零向量 cos θ = 22 22 22 21 21 21 212121x z z y y x x z y x z y ++?++++ 2. 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性质: ⑴两个非零向量与垂直的充要条件是·=0 ⑵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a ·b =±|a ||b | 利用空间向量知识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形建立合理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2)确定关键点的坐标; (3)求空间向量的夹角; (4)得出异面直线的所成角。 D 1 x y o . M x y o . M 平面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 z

用向量解决角的问题 ①两条异面直线a 、b 间夹角 在直线a 上取两点A 、B ,在直线b 上取两点C 、D ,若直线a 与b 的夹角为θ, 则cos |cos ,|AB CD θ=<>u u u r u u u r =。 注意,由于两向量的夹角范围为[]??180,0,而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为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检测题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检测题2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 [-1,-2]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 度所得点的坐标是 . 2. 将点A [4,3]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后,其坐标的 变化是( 6, 3 ) . 3. 已知点A(-4,-6),将点A 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 个单位长度,得到A ′,则A ′的坐标为________. 4.如果将点A [-3,-2]向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单位得到点B , ,那么点B , 在第 象限,点B 的坐标是 . 5.已知正方形的一个顶点A [-4,2],把此正方形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时,此时点A 的坐标是 . 6.点[-2,3]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此时的位置是 . 7.△ABC 的三个顶点A [1,2],B [-1,-2],C [-2,3]将其平移到点A ′[-1,-2]处,使A 与A ′重合,则B ′﹨C ′两点坐标分别为 , . 8.如图所示,如果点A 的位置为(-1,0),那么点 B 的位置为___,点 C 的位置 ,点 D 和点 E 的位置分别为 ﹨ . 9.正方形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 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 10.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PB 沿x 轴正方向边连续 翻转2006次,点P 依次落在点123 2006,,P P P P 的位置,则2006P 的横坐标2006x =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把点P 1[2,一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 E (3)D C B A 第8题 第10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