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妍案例分析

润妍案例分析
润妍案例分析

“润妍”的失败—宝洁公司的中国之痛

——关于润妍洗发水退出市场的案例分析

背景:润妍洗发水是宝洁旗下唯一针对中国市场原创的化妆品品牌。曾几何时,润妍被宝洁寄予厚望,在九十年代宝洁全球增长停滞的背景下,它被认为是宝洁全新的增长点,是公司冲破迷雾,重新君临市场的制胜奇军。但是推出后仅两年时间,润妍洗发水就全面停产,退出了日用品市场,润妍怎么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宝洁在针对中国市场实施的这一次战略却惨淡地遭遇了滑铁卢,这,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润妍品牌的坎坷之路。

1、宝洁公司及润妍品牌的基本情况

成立于1837年的美国宝洁公司(P&G)是目前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日用消费品制造商和经销商,全球雇员超过100000人,年销售额达370亿美元,在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公司中利润名列前茅。P&G公司在世界7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州宝洁有限公司是1988年P&G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其在中国的业绩为:

润妍倍黑中草药洗润发系列产品是宝洁公司在全球的第一个针对东方人发质发色设计的中草药配方洗润发产品。2000年,润妍正式

诞生,针对18-35岁女性,定位为“东方女性的黑发美”。润妍的上市给整个洗发水行业以极大的震撼,其包装、广告形象无不代表着当时乃至今天中国洗发水市场的极高水平。刚刚上市的润妍销售似乎不错。但是2002年,经历上市刚刚两年,润妍因其市场表现的失败而开始被打入冷宫,直至完全退出市场。

2、润妍诞生的市场背景

1997—2000年,中国洗发水市场刮起了黑色旋风,天然、环保的潮流愈演愈烈,成为了未来主导的流行趋势。1997年,奥妮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2.5%,仅次于飘柔,居第二位。重庆奥妮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宝洁的警惕。在奥妮等竞争对手发动的“植物”、“黑头发”等中国概念的进攻下,宝洁旗下产品被竞争对手重新定位,贴上了“化学制品”、“非黑头发专用产品”标签。因为这些概念已被根植于消费者的潜意识中,宝洁无法还击。为了改变被动的局面,宝洁决定为旗下产品中引入黑发和植物概念,以应对国内品牌及国际老对手的挑战,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

鉴于植物洗发全新概念在中国的成功推出,宝洁公司在中国的经理人员也提出相应的中草药洗发水的概念,提出了研制中草药洗发水的要求,并且邀请了许多知名的中医向来自研发总部的技术专家们介绍为了抢占中国植物洗发水的市场,更为了配合公司自身的品牌优势, 宝洁公司确定了润妍新品战略,并准备将其打造成为第五大品牌.

3、注重品牌,精心准备。

为了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宝洁决定实施润妍的新品战略后,便从此开始了长达3年的市场调研与概念测试。宝洁在新产品开发上采取其一贯的做法,从消费者到竞争对手,从品牌到包装,一一经过了科学与严格的市场测试。

在实施润妍新品战略的过程中,宝洁公司竭心尽力地实施产品的推广。对于产品广告,发行地的选择,公关宣传,网络宣传,宝洁公司都下足了气力,并在此方面获得了业界的好评。

4、现状——失败的润妍

润妍产品在两年间的销售额大约在1个亿左右,品牌的投入大约占到其中的10%。两年中,润妍虽获得一定的消费者认知,但据有关资料,其最高市场占有率,不超过3%——这个数字,不过是飘柔市场份额的1/10。而一份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女性居民的调查也显示,在女性最喜爱的品牌和女性常用的品牌中,同样是定位黑头发的夏士莲排在第6位,而润妍榜上无名,同样是宝洁麾下的飘柔等四大品牌分列1、2、4、5位——时间是2001年3月,润妍上市的半年之后。另一份调查则表明,看过夏士莲黑亮去屑洗发水的消费者中有接近24%愿意去买或者尝试;而看过润妍广告的消费者中,愿意尝试或购买的还不到2%。2001年,宝洁公司收购伊卡璐,表明宝洁在植物领域已经对润妍失去信心,2002年4月,润妍全面停产,一个历经3年酝酿,上市刚刚两年的产品就这样退出了中国市场。

二、失败原因分析

1、竞争环境分析

让我们先从公司在此产品上所处的竞争环境上,包括竞争者,潜在竞争者和替代品,来看看宝洁公司实施润妍新品战略的失败。

强劲的竞争者:世界500强,宝洁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的联合利华公司,同样具有非凡的实力。该公司拥有46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和68亿美元的利润,在150个国家推广其品牌,在90个国家拥有生产

基地。这两家公司都具有成熟的品牌运作模式和强大的资金实力,牢牢占据着中国洗发水中高档市场,并在此展开了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两者之间的竞争,就像饮料行业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快餐行业的麦当劳与肯德基,胶卷行业的柯达与富士一样。宝洁公司推出润妍的失败,除了自身的战略和营销失误,也有很大原因是由于联合利华公司在洗发水领域强而有力的出击。

潜在的竞争者:中国许多本土公司在“天然,中药,植物洗发水”领域仍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并且由于本土公司在此方面文化上和感情上的优势,使宝洁公司不得不给予重视。

购买者:从孕育开始,润妍品牌就是一个继奥妮推出“健康、黑发”概念之后的延续产品,这一部分人群已经具有对“黑头发”的认知和使用习惯,因为庞大的既有购买者,才在奥妮退市后遗留下巨大的市场真空,同时这也是品牌切入最为经济有效的办法。

替代品:联合利华推出了具有黑发植物概念的夏士莲品牌延伸产品——夏士莲黑芝麻洗发水。夏士莲的黑芝麻取代了奥妮百年润发留下的市场空白,抢占了先机,其定价也更适中,给予消费者很大的亲和力。

2、失败原因

(1)贻误战机

植物洗发全新概念在中国成功推出后,宝洁公司的决策层显得异常的兴奋,提出了研制中草药洗发水的要求,并且邀请了许多知名的中医向来自研发总部的技术专家们介绍了传统的中医理论。

然而,由于中草药洗发水的配方研制只针对中国市场,尤其是当时正值宝洁公司全球总部新官上任,正在进行全球各单位业务战略的调整,业务重心重点向目前获利能力较高的产品系偏移。因此,关于中国区针对本区市场局势提出的开发润妍的提案,对于宝洁的全球战略业务单位的优先级来说属于优先级比较低的项目,因此由于这件事情就一拖再拖。两三年后,可能由于整体洗发水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宝洁公司因为急需新的业务增长点,才开始大规模地进入这个有巨大

潜力的细分市场。

因此由于全球化的产品战略与本土化消费需求的矛盾,该公司无疑损失了巨大潜在市场.由于全球化的产品战略与本土化消费需求的矛盾,宝洁无疑损失了巨大潜在市场收益,为竞争对手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虽然在业界有人说这是宝洁对于新品牌研发和推广的谨慎和认真,但是从竞争互动反应这个角度来看,宝洁酝酿润妍的这两三年时间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是延误了战机。

当然,这也可能是由于宝洁对自己在洗发水领域的自信,在中国市场十余年的闯荡,宝洁在洗发水市场已经奠定了霸主的地位。于是宝洁坚信润妍一定会后来居上。但是市场的反应却让宝洁的决策者结结实实的摔了一个跟头。

所以,润妍产品今天的失败也不能不说是全球性决策与区域市场的特殊性所要求的效率,以及对市场竞争环境估计不充分的原因,导致错过了品牌推出的最佳时机。因此这个原因应该算是导致润妍品牌失败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2)目标人群定位错位

虽然润妍以倡导“黑发美”的领导品牌的形象出现,在品牌推广上也尽可能地表现出了相当的高端形象与紧扣品牌特色的特征,但是由于概念诉求与目标消费群错位的缘故,最终功败垂成。

不知是不屑于跟随大潮还是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过于自信,宝洁居然舍弃了已经存在的市场而“另辟蹊径”,将目标人群定位为18-35岁的城市高知女性。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润妍具有唯美的广告形象和唯美的视觉冲击,其包装也是素雅和高贵的。

但问题是,这部分人群是否是真正的购买者?当然,我们并不怀疑宝洁长达三年之久得出的调查结论,这一部分人群在调研时也必然表现出对黑头发的向往,但这是不是真正购买的理由?

让我们来看一下通过“黑头发”概念成功的例子。黑发市场的竞争者除了最早提出此概念的重庆奥妮,还有联合利华的夏士莲,前者

是以“植物”为主打,后者则以“黑芝麻”为诉求,均给了消费者一个明晰的黑发理念。

再来看一下它们所针对的人群,基本上都是大众化和普通的家庭使用者,这部分人群具有务实消费的特点,而"黑头发"是与生俱来的特质,符合他们在基础护理层面的直接效果和心理联想。

深层次地分析发现,消费者真正的购买诱因更多的集中在植物、天然或品牌形象上,而“黑头发”的作用并不明显。

但在润妍的宣传中,消费者只明白“黑头发”的概念,对其中是否含有植物配方知晓很少。润妍在大量的推广中并没有把消费者最重视的利益点突出来,这就使产品脱离了根基,轰轰烈烈的广告中掩盖了产品特性,只留给消费者一幅美丽却苍白的图画。

于是,问题出现了。将目标人群锁定为城市高知女性,却仅仅提供“黑头发”的利益,也许是润妍最大的败笔。这就是为什么看夏士莲广告的有24%左右的人愿意尝试购买,而润妍的不过2%的原因。(3)购买诱因缺失

就现有成功运做的品牌而言,消费者真正的购买诱因更多的集中在植物、天然或品牌形象上,而黑头发的作用并不明显。事实上,黑头发我们都喜欢,也都认同,就象东方美一样,但是单纯东方美已经是我们所具有的特质,也是无法去感受到改变的,因此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有多少人去尝试购买,即使买了,也会因为效果不明显而放弃。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黑头发仅仅是符合现有消费者的认同和情感联想,而其它的支撑或利益才是购买诱因。这也就是为什么看夏士莲广告的有24%左右的人愿意尝试购买,而润妍的不过2%的原因。

润妍刚刚上市之初的策略还是较为有效的,突出中草药的概念而不是简单的黑头发,其所做的促销及赠品也都是在这一点上突破的。但是,遗憾的是,也许宝洁以为,形象的作用更为明显,于是在中草药的概念尚未深入人心之际就开始转变策略,于是以黑头发为特征的广告,富社会效应的赞助活动等不断上演,直至将润妍的品牌完全形象化,导致大部分消费者都不知道润妍的中草药成分,更谈不上知道

它的功能了。也许这是润妍失败的又一根源。

(4)试图改变消费者习惯

润妍的失败,从产品本身来说,与中国人洗发习惯相左是有很大关系的。润妍推崇先洗发后润发,采用的是和主流产品不同的剂型,需要经过洗发和润发两个步骤。这种产品在上世纪80年代曾是主流。但现在,被2合1产品惯坏了的消费者并不希望把洗头时间拖长一倍。

试图去改变消费者的习惯,无疑是润妍犯下的一个严重错误。

市场调查表明,在欧美、日本、香港等发达市场,约80%左右的消费者都会在使用洗发水后单独使用专门的润发产品。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即使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只有14%左右,全国平均还不到10%,这说明国内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认识到专门润发步骤的必要性。从出发点来说,宝洁推出润妍一方面是借黑发概念打造属于自己的一个新品牌,另一方面就是把润发概念迅速普及。

宝洁的做法之所以没有奏效,是因为国人对于洗发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而启动市场是个漫长的过程,嫌程序麻烦是大家的常态。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使人们无法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一样细心、耐心地呵护自己的头发。消费习惯的改变不是宝洁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5)营销渠道缺少支持

强有力的营销渠道一直是宝洁公司在市场分销上的强项。宝洁进入中国市场十几年来,能够使旗下品牌在中国市场拥有众多忠实消费者和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与其强大的分销系统和科学的渠道管理密不可分。但是随着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升,宝洁的四大品牌已经成为主导渠道的代表,在宝洁大把赚钱,店大欺客的背后,每年固定6%左右的利润率成为渠道商家最大的痛。

许多经销商只是因为消费者指名购买的原因,不得不做宝洁的产品,但也仅仅限于在四大品牌范围内,润妍作为一个新上市的品牌,当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于是思维定势造成的利益矛盾就十分明显了。

一方面,润妍沿袭了飘柔等强势品牌的价格体系,在这种价格体系下,经销商没有多少利润;另一方面,经销商出于销售额的考虑,不能不做。但新品牌润妍的价格政策,则无疑会导致经销商对其采取抵制态度,致使产品不能快速地铺向市场,有广告见不到产品的现象在宝洁也出现了。

润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只注重广告拉动,而忽视渠道推动。一贯作风强硬的宝洁,也不可能向渠道低头,而渠道也不会积极配合宝洁的工作,润妍与消费者接触的环节被无声地掐断了。脱离了经销商渠道,润妍就失去了与消费者面对面沟通的机会,自然不可能被消费者所选择。

因此,虽然由于宝洁一贯的渠道运作作风和创意,致使润妍在高空广告以及强势的社会公关活动的推动下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但却由于渠道分销商配合上的软弱,致使润妍最终功亏一篑。

四、润妍的新品战略实施建议

1、可行性分析

宝洁在当时的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下,到底应不应该推出润妍品牌,其获得的收益会有多大,投入的资源又如何?我们对推广润妍品牌进行了一次可行性分析。

2、SWOT分析:

3、战略制定:

(1)宝洁公司层面战略:

分析宝洁公司当时所处的环境,其全球增长出现停滞,公司决定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改革扭转局面。我们认为,这种战略制定是十分正确的,即通过扩大当前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供应范围实现横向成长。通过公司的内部开发,研发一种新的产品以适应洗发水市场,可以让宝洁的市场占有率出现回升。所以,我们提出的宝洁公司层面战略,即当时宝洁选择的战略,横向成长。

(2)业务层面战略:

宝洁在实行润妍的新品战略时,采用的是差异化的方式,决心突出产品的“黑发”,“植物”等特点,以自己的特色来获得市场份额。这一点在当时的环境下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但宝洁公司在实施这个战略的时候没有贯彻到底。只在产品推广的初期阶段强调了润妍的差异性特点,导致最终润妍的效用特点没有突出,购买诱因不足。这也是我们上面分析的润妍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提出宝洁公司在业务层面,要坚持走差异化的道路,实现产品创新,宣传产品创新,以配合自身的强势价格体系。

(3)职能层面战略:

我们从营销,研发两个角度来探讨职能层面的战略。

营销:营销战略决定产品的定价、销售和分销。

在润妍这个品牌上,宝洁公司运用了产品开发战略,为现有的市场开发新产品。这一点是正确的,我们不予更改。

针对广告与促销,宝洁公司采用了拉动战略,通过广告来拉动分销渠道销售产品。公司在面向消费者的广告方面投入更多资金,从而建立起品牌知名度。这一点宝洁公司是成功的,并获得了业界好评。

在产品定价上,宝洁公司依然采取强势价格体系,只给与经销商6%的利润率。这种定价,几乎到了“掠夺定价”的水平。而润妍本身不是市场先锋型产品,这样的定价无疑是一次错误的决断。因此我们

认为润妍应该采用“渗透定价”,把价格定位较低,适应中低端消费者,迅速占领重庆奥妮留下的市场。

研究开发(R&D):宝洁公司在做R&D战略选择时,无疑选择的是技术领先者,虽然细分市场是“黑发”,“植物”洗发水,但宝洁公司投入大量资源,从事了这方面的先进技术研究,并从纯技术角度来推广对头发更有利的“先洗发,后润发”的洗护方式,成为了失败的原因之一。我们认为,宝洁研究开发战略可以选择做技术领先者,但必须针对市场实情,认真妥善研发出合适的产品。在润妍上,完全可以研发两种产品,一种洗护合一,一种洗护分离。

(4)其他战略:

顾客“忠诚度”:宝洁公司如果想提高润妍品牌的顾客忠诚度,实现一部份长期稳定的顾客群,就应该注重自身产品质量,不断更新,创新。关于这一点,采用DS行销法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即:

总结起来,我们提出的战略制定即为以下几点:横向增长,差异化战略,产品开发,拉动营销,渗透定价,技术领先,注重顾客“忠诚度”

五、扩展思考

进行了对润妍失败原因的分析以及如何成功推广品牌的建议,我们还在案例要求外扩展了一个问题:即便润妍在那几个失败原因方面都做好了,也不一定能保证超越竞争对手,也可能与夏士莲差不多,因此今后的发展还应有一个如何持续发展,超越对手的战略制定。

我们认为,要在这方面获得成功,宝洁公司可以从“制造需求”角度来考虑。宝洁公司实力强大,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其品牌的后续力相当强。润妍作为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一个原创品牌,可以在“黑发”“植物”领域进行更深更广的扩展,创造润妍的绝对核心竞争力,以制造中国消费者对这一类洗发水急切,唯一的需求,实现对这一领域的控制,让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处于追赶局面,展现自己真正的日用消费品霸主地位。

六、启示与总结

润姸的失败告诫我们: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是厂商平等的竞技场,企业需要把握的不仅仅是产品的技术或者品牌的形象,还要把握企业的战略和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认清竞争的变化和变化的实质,了解企业生存的价值,消费者的特点,员工的价值。

以追求成长,扩张、销售收入或利润为基础获得竞争优势,成功是无法长久维持的。这样的公司在竞争对手面前会日渐艰难,如果要逃脱现在正在毁灭其业绩的相互摧残的商战,企业将不得不去学习战略。领导者必须提出原则,以决定企业该对哪些变化和顾客需求做出反应,同时避免组织混乱,保持企业突出的地位。领导者必须向组织内的其他成员传授战略,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确定公司独特的定位,并在差异化的一体化经营中创造核心的竞争优势。

成功的宝洁失败的润妍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

目录 一、宝洁简介 (3) 二、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发展历程 (3) 三、润妍推出背景 (4) 四、波士顿矩阵图和SWOT分析润妍产品……………4-7 (一)波士顿矩阵分析润妍 (4) (二)SWOT分析润妍…………………………………4-7 五、一家公司在产品的不同的生命周期过渡期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7-10 (一) 导入期注意事项………………………………7-8 (二) 增长期注意事项………………………………8-9 (三) 成熟期注意事项……………………………9-10 (四) 衰退期注意事项 (10) 六、研发上市之前的调研为润研的品牌运作究竟起到什么作用?……………………………………………10-11 (一)润妍调研的信息反馈作用…………………10-11 (二)润妍调研的促进提高作用 (11) (三)润妍调研的检查监督作用 (11) (四)润妍调研对其的不良作用 (11) 七、对于润妍的失败,你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请在此基础上,为伊卡璐提些建议…………………………12-15 (一) 润妍失败的原因 (12)

(二) 因何润妍不能成为宝洁的第五大品牌 (12) (三) 营销策略的失败……………………………………12-14 (四) 对宝洁关于润洁的市场预测的误差进行分析 (14) (五) 从宝洁新产品运作实践中,可以借鉴的经验 (14) (六) 对伊卡璐的建议……………………………………14-15 八、润研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新产品开发、上市的成功因素……………………………………………15-16

一、宝洁简介: 二、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发展历程:

品牌危机案例分析报告

品牌危机案例分析

撰写人:陈艳方 专业:08市场营销 学号:0811020373 指导老师:胡礼文 前言 在瞬息万变的产品竞技场上,我们的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注重品牌效应。然而,市场的变幻莫测又使得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对品牌危机的处理。本文主要介绍了品牌危机的概念、成因和应对危机的措施,以及对危机的利用等。 品牌危机是品牌生命历程中无可回避的一种现象,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大都经历过。危机并不可怕,关键的是如何利用危机,化“危”为“机”。总之,“创品牌难,保品牌更难。谁不珍惜品牌,最后只能倒牌”。品牌危机管理的本质就是品牌信任的重新恢复,希望企业能在危机中抓住契机,实现涅磐。 品牌危机是品牌生命历程中无可回避的一种现象,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大都经历过。成功的品牌危机管理,不仅能使品牌度过危机,甚至还能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充分展示品牌对消费者的承诺,使品牌声誉更

隆 目录 一、什么是品牌危机..................................................................... 4 二、品牌危机的成因..................................................................... 5 三、品牌危机的内容..................................................................... 5

(一)危机预防 (5) (二)危机处理 (5) (三)危机利用 (6) 四、危机总结................................................................................. 9 五、案例分析................................................................................. 9 (一)案例一:失败的危机处理——SK—II(官司虽胜,市场犹败) (7) (二)案例二:成功的危机处理—创维勇闯”虎山行” (10) 一、什么是品牌危机 品牌危机是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的失职、失误,或者内部管理工作中出现缺漏等等,从而引发的突发性品牌被市场吞噬、毁掉直至销声匿迹,公众对该品牌的不信任感增加,销售量急剧下降,品牌美誉度遭受严重打

市场调研-“润妍”的没落——宝洁市场调研失败案例分析

“润妍”的没落——宝洁市场调研失败案例分析 调研背景 润妍是宝洁旗下唯一针对中国市场原创的洗发水品牌,也是宝洁利用中国本土植物资源的唯一的系列产品。润妍曾经被宝洁寄予厚望,无数业内、外人士对它的广告与形象赞不绝口;但2002年润妍已经全面停产,退出市场。 “润妍”上市前后两三年里,中国洗发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宝洁公司为了能照顾好到新的增长点,开始在市场中寻找机会,进行市场调查。真正坚定调查员信心的是被访者不经意的话——总是希望自己“有一头乌黑的秀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这不正是传统东方美女的模型吗?至此,宝洁公司的“让秀发更黑更亮,内在美丽尽释放”的润妍洗发水就此诞生。 下面是宝洁在润妍上市前做的市场调查工作。 调查过程 1、“蛔虫”调查——零距离贴身观察消费者 包括时任“润妍”品牌经理黄长青在内的十几个人分头到北京、大连、杭州、上海、广州等地选择符合条件的目标消费者,和他们48小时一起生活,进行“蛔虫”式调查。从被访者早上穿着睡衣睡眼朦胧地走到洗手间,开始洗脸梳头,到晚上洗发卸妆,女士们生活起居、饮食、化妆、洗护发习惯尽收眼底。黄长青甚至会细心揣摩被访者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调查结果表明,使用专门的润发露可以减小头发断裂指数,而国内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认识到专门润发步骤的必要性。宝洁推出润妍一方面是借黑发概念打造属于自己的一个新品牌,另外就是把润发概念迅速普及。 2、使用测试——根据消费者意见改进产品 根据消费者的普遍需求,宝洁的日本技术中心随即研制出了冲洗型和免洗型两款“润妍”润发产品。产品研制出来后并没有马上投放市场,而是继续请消费者做使用测试,并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再进行产品改进。

Snapple 成功与失败的营销分析

Snapple 成功与失败的营销分析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案例背景: 1972年3个高中就要好的朋友在食品店里卖起了纯天然的苹果汁,并创造了一个品牌Snapple。上世纪80年代末,Snapple已经是美国另类、时尚的代言饮品了。“我们用了15年时间让自己一夜成名。”Snapple的创始人说。 在Snapple的成长期里,由于启动资金限制,Snapple发展缓慢,在发展独立分销商的时候,Snapple的创始人发现必须拓宽生产线,充实自己的分销商货架。于是Snapple开发了新的产品,如碳酸饮料,水果味的冰茶,体饮甚至维他命饮品。这些新产品中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但是成功品种的收益远远大于失败所带来的损失。随着渠道和经销商的拓展,Snapple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在大幅增长。 之后Snapple的创始人决定聘请专业人士Carl Gilman负责公司的营销和销售,让他把Snapple带入第二个发展阶段。Carl Gilman为Snapple做了三件事: 1)强化品牌形象;把广告预算增加到100万美元; 2)在美国东海岸加强独立经销商体系的建设; 3)Snapple聘请Wendy,一位前卡车送货员作为Snapple的形象代言人。Wendy体态肥胖,长相一般,但她古怪的个性吸引着众多媒体的持续关注,使Snapple获得了很多免费宣传的机会。同样思路,Snapple还赞助了两个电台的脱口秀节目。而这两个脱口秀的主持人以低俗和黄色幽默闻名。另类的宣传手法,让Snapple成为时代的焦点。 在1994年Snapple的销售额达到历史最高点6.74亿美元。 而就在这一年,Snapple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一家有名的饮料企业Quaker用17亿美元收购了Snapple,Quaker希望利用Snapple的渠道优势把其融入自己的另一个成功品牌Gatorade。Gatorade是Quaker一个成功收购的典范,它定位大众化。但是这项看似互补的收购并没有给Snapple带来好运,在接下来的四年中,Snapple 销售逐年下降。直到1997年,Quaker以3亿美元的价格把Snapple出售给一家投资公司Triarc。与此同时Quaker的CEO宣布辞职。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商业营销案例,通过此案例我们可以折射出在竞争性的环境中小企业如何能够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产品如何定位,如何构建有效的分销渠道,如何创造客户价值,满意和忠诚,产品的推广,如何创造品牌,如何管理品牌,企业并购的风险等等系列问题,从而反应出市场营销不仅仅是产品的策划和销售问题,它涉及生产或服务的前、中、后,必须起于顾客的需求,终于顾客的满意,因此必须从整体和战略的角度看待营销管理,从而构建有效的营销链。案例分析:

成功的宝洁-失败的润妍

成功的宝洁失败的润妍 一.因何润研不能成为宝洁的第五大品牌?如果你是该项目经理,谈谈你的品牌运作思路。 答:(一)原因 1.效率低,速度慢。 宝洁公司从1997年开始确定新产品(润研)到2000年正式上市,这其中时间长达三年之久,从而错失产品推出的最佳时期。 1998年,“植物一派”、“黑头发,中国货”的开拓者重庆奥妮和奥美合作后,投入巨资推广当时表现不佳的奥妮皂角,因为广告投入过大,而促销效果远不如预期,致使奥妮资金流紧张,被迫停止广告投放,“黑头发’概念市场此时出现空白。面对奥妮败退,市场出现瞬时的空白的大好时机,比起降低风险的严格求证来说,现在更重要的是用最快的速度推出新产品,以填补市场空白,但重视流程、作业严谨的宝洁却把三年的宝贵时间浪费在市场论证和研究上。试想,宝洁如果能在奥妮退败的一年内推出黑发概念产品,还会有夏士莲的存在吗? 2.目标人群有误,失去需求基础。 宝洁将目标人群定位为18到35岁的白领女性,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润研具有唯美的广告形象和视觉冲击,其包装也是素雅和高贵的。但问题在于谁是真正的购买者。从九十年代末开始,随着潮流的发展,染发成为时尚的代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喜爱,而润研针对的消费群体又属于社会阶层当中的潮流引导者,她们的行为特点就是改变与创新,多种颜色当中也许黑色才是最守旧的一种。 3.信息传播缺失,购买诱因不足。 就现有的成功运作的品牌而言,消费者真正的购买诱因更多的集中在植物、天然或品牌形象上,而黑头发的作用并不明显。润研刚刚上市之初的策略还是较为有效地,突出中草药的概念而不是简单的黑头发。宝洁公司在中草药的概念尚未深入人心之际就开始转变策略,于是以黑头发为特征的广告,富社会效应的赞助活动等不断上演,直至将润研的品牌完全形象化而忽视了产品的成分,更谈不上了解它的功能了。 4.品牌自视太高,遭遇推力阻碍。 一方面,宝洁以过去的经验确定润研价格体系,并且只注重广告的拉动,而忽视渠道推动。另一方面,经销商觉得没有利润空间而消极抵抗,致使产品没有快速的铺向市场,有广告见不到产品的现象在宝洁也出现了。一贯作风强硬的宝洁当然不会向渠道低头,当然渠道也不会积极配合宝洁的工作,润研与消费者接触的环节被无声的掐断了。 5.试图改变消费者习惯。 润妍采用的是和主流产品不同的剂型,需要经过洗发和润发两个步骤,这种产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是主流,但现在已经被二回一产品惯坏了的消费者,并不喜欢把洗头时间延长一倍;试图去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无疑是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二)品牌运作思路 1.重新定位品牌方向:头发好比人的第二张脸(宣传定位),展现东方美的特质,以首乌天然润发为基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出系列产品。 2.重新定位人群:不同产品适合不同人群使用——推出家庭装、经济装,相对低价,针对广

案例 润妍

润妍 从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发展过程来看,宝洁公司等跨国公司的加入,不仅促进了中国洗发水市场日渐走向成熟,而且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许多洗发新理念 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75位,全美排名第23位并被评为业内最受尊敬的公司,宝洁公司在全球的雇员总数超过11万,在全球7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及个人清洁用品。1987年,自从宝洁公司登陆中国市场以来,在日用消费品市场可谓是所向披靡,一往无前,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就成为中国日化市场的第一品牌在中国,宝洁旗下共有六大洗发水品牌,二十多个系列,包括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洗发护发系列、润

妍、伊卡璐等洗发护发用品品牌 在中国如鱼得水的宝洁也许也不曾料到,竟然在耗费了多种资源,花费了长达3年时间进行市场调研和概念测试的润妍上载了一个大跟头。 精耕细作,怀胎三年 1997年,宝洁开始确定新品战略,并从此开始长达3年的市场调研与概念测试宝洁在新产品开发上采取其一贯的做法,从消费者到竞争对手,从品牌到包装等无不经过科学与严格的市场测试 首先是做产品概念测试 在研制产品之前,按照宝洁公司“成功—再推广”的惯例,首先要找准目标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为此,宝洁公司先后请了300名消费者反复进行3次产品概念测试1999年底,包括时任润妍品牌经理在内的十几个人分别到北京、大连、杭州、上海、广州等地选择符合条件的目标消费者,和他们48小时一起生活,进行"蛔虫"式调查从被访者早上

润妍营销失败分析报告

润妍营销失败分析 一、润妍之母——宝洁在中国的发展 宝洁公司始创于1837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每天,在世界各地,宝洁公司的产品与全球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发生着三十亿次亲密接触。一九八八年,宝洁公司在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宝洁,从此开始了宝洁在中国业务发展的历程。宝洁在、、、、、及等地设有多家分公司及工厂,员工总数超过六千三百人,在华投资总额超过十亿美元。二十年来,宝洁在中国的实行多品牌战略,建立了出色的组织结构,推行将利益诉求与感情诉求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并且承诺在中国做一个模企业公民,因此宝洁在日用消费品市场上得到了广大中国消费者的认可与支持,其业绩也得到飞速的发展。 中国洗护发产品是化妆品行业乃至日化产业市场规模最大,市场竞争难度最大的产品大类市场。国际日化及合资企业宝洁、联合利华、丝宝占居主导位置,其中宝洁是市场领导者,占市场份额的40%左右。丝宝、联合利华是市场挑战者,占30%的市场份额左右,国产品牌仅狭存于中低档部分市场。洗发水由开始的高档消费品变成普通日用消费品。在中国洗发水市场上飘柔、婷、海飞丝洗发水可谓是是一骑绝尘,为宝洁在中国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可是2002年,宝洁却因为润妍在中国打了败仗。润妍是宝洁旗下唯一针对中国市场原创的日化品牌,也是宝洁利用中国本土植物资源生产的唯一系列产品。润妍是宝洁旗下在中国失败的第一个品牌。

二、润妍的出生背景 当宝洁的婷、飘柔、海飞丝等在中国市场轮流叫卖时,国的本土品牌找准其弱点,推出了与其定位不同的“植物”、“黑头发”等概念,于是直接威胁到宝洁的主导地位。“植物一派”的开山祖师是奥妮。1996年,奥妮隆重推出奥妮首乌洗发露,在洗发水市场刮起了一股黑色旋风,当年市场占有率上升到7%。1997年,奥妮洗发水根据中国人对中药的传统信赖,率先在全国大旗鼓地推出了植物洗发全新概念,并且表现极为优秀,随着“百年润发”的推出,奥妮的销售额达到了最高点。1997年,奥妮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飘柔,位居第二位。奥妮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宝洁的警惕。在奥妮等竞争对手发动的“植物”、“黑发”等中国概念的进攻下,宝洁旗下产品被竞争对手重新定位,贴上了“化学制品”、“非黑头发专用产品”标签。为了改变被动的局面,宝洁从1997年调整了其产品战略,决定为旗下产品引入黑发和植物概念,以应对国品牌及国际老对手的挑战,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鉴于植物洗发全新概念在中国的成功推出,宝洁公司在中国的经理人员也提出相应的中草药洗发水的概念,提出了研制中草药洗发水的要求,并且邀请了许多知名的中医向来自研发总部的技术专家们介绍了传统的中医理论。在新策略的指引下,宝洁按照其一贯流程开始研发新产品。从消费者到竞争对手,从名称到包装、到价格确定,宝洁处处把关测试。按照惯例,宝洁为其产品建立了一个品牌小组,设品牌经理1人,助理经理2人,秘书1人,负责产品品牌的长期投资、全面工作的协调。包括产品的品牌经理在的

润妍洗发水市场失败案例

润妍——宝洁的中国之痛 润妍是宝洁旗下唯一针对中国市场原创的化妆品品牌,也是宝洁利用中国本土植物资源的唯一的系列产品。曾几何时,润妍被宝洁寄予厚望,认为它是宝洁全新的增长点;曾几何时,无数业内、外人士对它的广告与形象赞不绝口;曾几何时我们以为又到了黑发飘飘的春天……,但今天,笔者获悉,润妍已经全面停产,退出市场,润妍怎么了? 曾被寄予厚望的润妍 润妍诞生于宝洁全球增长停滞的大背景之下。90年代末期,宝洁全球连续几年出现零增长。宝洁时任董事长兼CEO德克?雅各推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提倡挑战极限和创新。在此战略指导下,宝洁在全球市场上都推出了新产品。而在中国市场,宝洁中国自1996——1997财年达到顶峰后,连续三年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一些合资的品牌“熊猫”、“浪奇”等逐渐退出宝洁舞台;牙膏“佳洁士”长期徘徊在5%左右的市场占有率,而眼睁睁的看着“高露洁”扶摇直上;洗衣粉如“太渍”则不断被“雕牌”、“立白”等越抛越远;而洗发水更是面临着丝宝、联合利华的强大挑战。此时,宝洁急需一个新的增长点以改变中国的市场局面。 润妍,作为宝洁当时在中国最大的投资而隆重推出,承载着宝洁极大的希望。 三年磨一剑,缘定黑头发 早在上世纪末期,中国洗发水市场关于“黑头发”的概念就大行其道。重庆奥妮率先喊出“黑头发,中国货”“植物一派,重庆奥妮”,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并由此开创了国内品牌挑战宝洁的先河。其后,夏仕莲着力打造黑芝麻黑发洗发露,利用强势广告迅速对宝洁的品牌形成新一轮的冲击。一些地方品牌也乘机而起,就连河南的鹤壁天元也推出了黛丝黑发概念产品。 这些产品基本上采取定位区隔的方式,将植物与化学进行系统区分,将宝洁划分为化学成分阵营,有效击中了宝洁的要害。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领域,天然、环保的潮流愈演愈烈,成为未来主导的流行趋势,而这很可能使得宝洁的洗发水走向穷途末路。面对这一局面,宝洁也不得不正视这一块的市场,中草药和植物概念必须被引入到宝洁的品牌当中,同时伴随着重庆奥妮的衰落,这一块的市场有许多的既有消费者等待新品牌的出现,由此也更加坚定了宝洁推出该类产品的信心与决心。宝洁后续收购伊卡璐也应该是这一战略的体现。 1997年,宝洁开始确定新品战略,并从此开始长达3年的市场调研与概念测试。宝洁在新产品开发上采取其一贯的做法,从消费者到竞争对手,从品牌到包装等无不经过科学与严格的市场测试。包括润妍品牌经理在内的十几个人分头到北京、大连、杭州、上海、广州等地,选择符合条件的目标消费者,和他们一起生活48小时,进行“蛔虫”式调

润妍失败的原因

我们知道,宝洁公司是世界日用快速消费品行业最受瞩目的公司,也是包括目前还被世界众多的公司效仿和学习的“品牌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鼻祖; 二十世纪末的99年岁末,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了在中国的惟一一个自创品牌——“润妍”;对于这个体现“东方女性的黑发美”的本土原创品牌,宝洁公司对其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也倾注了极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推广;但是遗憾的是,这个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惟一原创的洗发水品牌,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后,无奈的黯然退出市场。 的确,作为宝洁这样的世界级日用消费品巨头企业,尤其是在洗化用品领域更是无出其右,可是它在一直很得意的中国市场推出的唯一一个原创品牌居然以黯然退市而告终,实在令人们感到有些意外。 纵观宝洁在中国市场的从当初的强势进军到如今的君临天下的风景,品味“润妍”的失利,人们不禁对宝洁一贯自负的超强品牌塑造和推广能力感到有些疑惑了。 那么“润妍”的退市究竟是意味着宝洁引以为豪的品牌管理能力开始不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要还是别有隐情》让我们从头道来。 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75位,全美排名第23位并被评为业内最受尊敬的公司。 宝洁公司在全球的雇员总数超过11万,在全球7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40多个国家和地

区,其中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及个人清洁用品。 1987年,自从宝洁公司登陆中国市场以来,在中国日用消费品市场可谓是所向披靡,一往无前.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就成为中国日化市场的第一品牌,虽然后来者联合利华,高露洁等世界日化巨头抢滩中国市场后曾经一度在某些产品线有超过宝洁的表现,但却丝毫不减其颜色。时至今日,宝洁公司的系列产品,特别是以号称“三剑客”的飘柔、潘婷、海飞丝洗发水系列更是一支独秀,出尽风头。 润妍的诞生也许正是出于宝洁公司对自己的洗发水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自信,使宝洁产生了推出第一个本土原创洗发水品牌的冲动。 其实,使得宝洁痛下决心推出“黑发美”概念品牌“润妍”的更深层的原因却并非仅此而已。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国内洗发水市场“黑头发”概念大行其道,开路先锋重庆奥妮对市场进行细分,把洗发水分为化学和植物两类。 重庆奥妮在1997年推出新品“百年润发”植物洗发露后,一时间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黑发美”的风潮。影视巨星周润发的加盟使奥妮的“黑发”攻势如虎添翼,刘德华的一句“黑头发中国货”更把这一概念的号召力发挥到了极致,一夜之间,一个含金量令人垂涎的“黑发”金矿诞生了。这个金矿的诞生很快就吸引了无数的眼球。 发掘出了这么一个富矿,于是,各路高手云集一处,为了尽快建

润妍失败原因分析

润妍失败原因分析 从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发展过程来看,宝洁公司等跨国公司的加入,不仅促进了中国洗发水市场日渐走向成熟,而且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许多洗发新理念 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75位,全美排名第23位并被评为业内最受尊敬的公司,宝洁公司在全球的雇员总数超过11万,在全球7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及个人清洁用品。1987年,自从宝洁公司登陆中国市场以来,在日用消费品市场可谓是所向披靡,一往无前,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就成为中国日化市场的第一品牌在中国,宝洁旗下共有六大洗发水品牌,二十多个系列,包括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洗发护发系列、润妍、伊卡璐等洗发护发用品品牌 在中国如鱼得水的宝洁也许也不曾料到,竟然在耗费了多种资源,花费了长达3年时间进行市场调研和概念测试的润妍上载了一个大跟头。 精耕细作,怀胎三年 1997年,宝洁开始确定新品战略,并从此开始长达3年的市场调研与概念测试宝洁在新产品开发上采取其一贯的做法,从消费者到竞争对手,从品牌到包装等无不经过科学与严格的市场测试 首先是做产品概念测试 在研制产品之前,按照宝洁公司“成功—再推广”的惯例,首先要找准目标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为此,宝洁公司先后请了300名消费者反复进行3次产品概念测试1999年底,包括时任润妍品牌经理在内的十几个人分别到北京、大连、杭州、上海、广州等地选择符合条件的目标消费者,和他们48小时一起生活,进行"蛔虫"式调查从被访者早上穿着睡衣睡眼朦胧地走到洗手间,开始洗脸梳头,到晚上洗发卸装,女士们生活起居、饮食、化妆、洗护发习惯尽收眼底在调查中,宝洁公司又进一步了解到,东方人向来以皮肤白皙为美,东方女性渴望有"一头乌黑的秀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所以最具表现力的黑发美,是她们的选择经过反复3次的概念测试,宝洁公司基本把握住了多数消费者心目中的秀发概念——滋润而又具有生命力的黑发最美 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进行技术创新 根据消费者的普遍需求,宝洁的日本技术中心随即研制出了冲洗型和免洗型两款“润妍”润发产品产品研制出来后并没有马上投放市场,而是继续请消费者做使用测试,并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再进行产品改进最终推向市场的“润妍”是加入了独创的水润中草药精华、特别适合东方人发质和发色的倍黑中草药润发露 设立模拟货架,检验包装的美观程度 宝洁公司专门设立了模拟货架,将自己的产品与不同品牌特别是竞争品牌的洗发水和润发露放在一起,反复请消费者观看,然后调查消费者究竟记住什么,忘记什么,并据此做进一步的调整与改进最终推向市场的“润妍”倍黑中草药润发露强调专门为东方人设计,在润发露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分析

2002年十大营销失利案例 2002年中国市场上出现的不仅仅是成功案例,为数众多的不成功案例具有更强的警戒意义。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证明中国市场并不完全是“流着牛奶与蜜的迦南地”。 一.爱立信手机:反应迟缓,屡失良机 2001年10月,索尼手机和爱立信手机合并的时候,双方高层为这个合资公司制定了高远目标——5年内成为移动多媒体产品业界全球第一。 爱立信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前柯德川在合并时表示:“爱立信和索尼强强联手、互有所长。这家合资公司在世界通信业向移动互联网迈进的发展中将处于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 然而互补性在合资公司成立的前一年半时间内并没有显现出来。倒是2003年2月传出消息,曾为索尼爱立信手机的合并描下美好蓝图的柯德川黯然下课,间接证明索尼爱立信的合并,并未达到理想效果。 市场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更是证实索尼爱立信手机市场表现异常糟糕。2002年3季度,索尼爱立信全球销量比2001年同期两公司的销量下降约40%,而同期却成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丰收之期。 在全球最大的中国手机市场上,2002年国产手机迅速崛起。相比迅速崛起的波导、TCL、厦新等本土新贵,曾经占据中国市场30%份额的爱立信手机表现惨不忍睹——研究数据显示,爱立信的市场占有率自去年年底的11%降至6月底的2%不到。 索尼爱立信怎么了?反应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缺乏明确的市场应对措施是其糟糕表现的主要原因。 在手机已经完全成为时尚产品的今天,新机型和新概念产品必须不断推出,才能保持住市场领先地位。而索尼爱立信2002年推出的新机型数量偏少;其推出换代概念产品的速度也严重滞后。以拍照手机为例,曾被爱立信寄以厚望的T800已成业界笑柄,其上市日期一推再推,直到今天还没能在中国正式上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甚至国内的一些二线手机厂商都已经推出了同类产品。 在中国市场上,面对急速崛起的本土新贵,处于磨合期的索尼爱立信不但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更几乎停止了其市场宣传工作,销量急速下滑并不奇怪。 效率低下、反应迟缓,也许正是是索尼爱立信手机在2002年败走麦城的原因。2003年索尼爱立信已把占据10%全球市场占有率当作了目标,能否实现,似乎不容乐观。

宝洁公司润妍广告

宝洁公司润妍洗发水广告策划案 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75位,全美排名第23位并被评为业内最受尊敬的公司。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发展过程来看,宝洁公司等跨国公司的加入,不仅促进了中国洗发水市场日渐走向成熟,而且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许多洗发新理念。“润妍”倍黑中草药洗润发系列产品,是宝洁公司在全球的第一个针对东方人发质发色设计的中草药配方洗润发产品,但因广告定位及市场竞争等原因,该品牌未能全面推广,曾黯然退市,本策划案的目的是为湖北地区的产品重新推广活动精心策划。 一、市场情况分析 (1)目标市场分析 洗发水的产品功效将越来越重要,特殊功能与辅助功能将不断细化。滋润营养,天然功效,天然美发,清新、清爽等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除了传统的去屑,防脱发等概念外,防晒、维生素、果酸,自然萃取动/植物精华、中草药调理、焗油、免洗润发等概念也纷纷渗透至洗发、护发领域,成为洗发水的新亮点。在中国,专门使用润发露的消费者还不到6%。因此,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 很多人都知道保洁公司在2000年推出的“润妍”洗发水产品。“润妍”倍黑中草药洗润发系列产品是宝洁公司在全球的第一个针对东方人发质发色设计的中草药配方洗润发产品,能为秀发提供全面的、从内到外的滋润,并逐渐加深秀发的自然黑色。在过去5年中,全球染发剂市场的增长量在4%~6%,大约两倍于洗发水的增长速度。据宝洁公司预计,在未来的5到10年内,高品质的润发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在30%到40%之间,对这么一块大蛋糕,宝洁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润妍——乌黑的秀发,水汪汪的大眼睛,这是东方独特的美丽,让这些理念流行起来成为文化,达到精神营销的效果。 (2)竞争对手评估 润妍洗发水的推出,是为了应对奥妮等竞争对手持续不断对宝洁发动的“植物”、“黑头发”等概念进攻。润妍上市前后的两三年里,中国洗发水市场真“黑”:联合利华的黑芝麻系列参产品从“夏士莲”衍生出来,成为对付宝洁的撒手锏;重

案例2润妍的失败营销

案例2 润妍的失败营销 世界著名消费品公司宝洁的营销能力早被营销界所传颂,但2002年宝洁在中国市场却打了败仗。其推出的润妍洗发水一败涂地,短期内就黯然退市。据业内的资料显示,润研产品在2001到2002两年间的销售额大约在1个亿左右,品牌的投入大约占到其中的10%。两年中,润妍虽获得不少消费者认知,但据有关资料,其最高市场占有率,不超过3%——这个数字,不过是飘柔市场份额的1/10。 2001年5月,宝洁收购伊卡璐,表明宝洁在植物领域已经对润妍失去了信心,也由此宣告了润妍的消亡。2002年4月,在经历了中国市场两年耕耘后,润妍全面停产,逐渐退出市场。润妍的退市是宝洁在中国洗发水市场的第一次整体失败, 面对染发潮流的兴起,在“黑头发”这块细分市场中,润妍没能笑到最后。 在“植物”、“黑发”等概念的进攻下,宝洁旗下产品被竞争对手贴上了“化学制品”、“非黑头发专用产品”的标签。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宝洁从1997年调整了其产品战略,决定为旗下产品中引入黑发和植物概念品牌,提出了研制中草药洗发水的要求。在新策略的指引下,宝洁按照其一贯流程开始研发新产品。先做产品概念测试,找准目标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研究全球的流行趋势。为此,宝洁公司先后请了300名消费者进行产品概念测试。在调查中,宝洁公司又进一步了解到,东方人向来以皮肤白皙为美,而头发越黑,越可以反衬皮肤的白晰美。经过反复3次的概念测试,宝洁公司基本上握住了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护发产品——滋润而又具有生命力的黑发最美。 经过了长达3年的市场调查和概念测试,宝洁公司终于在中国酝酿出一个新的产品:推出一种全新的展示现代东方女性黑发美的润发产品,取名为“润妍”,意指“滋润”与“美丽”。在产品定位上,将目标人群定位18-35岁的城市高阶女性。但是,重庆奥妮最早提出了黑头发的利基,其经由调研得出的购买原因却是因为明星影响和植物概念,而夏仕莲黑头发的概念更是建立在“健康、美丽夏仕莲”和“黑芝麻”之上,似乎都没有着力强调“黑发”。并且,润妍采用的是和主流产品不同的剂型,采取洗发和润发两个步骤,将洗头时间延长了一倍。然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已习惯使用二合一洗发水,专门的护发产品能被广泛接受吗?宝洁公司认为,专门用润发露护发的方法已经是全球的趋势,因此,宝洁认为润发露在中国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产品研制出来后,宝洁公司并没有马上投放市场,而是继续请消费者做使用测试,并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再进行产品改进。宝洁还通过设立模拟货架让消费者检验其包装的美观程

以润妍洗发水为例的品牌策略研究

XX大学 XX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以润妍洗发水为例的品牌策略研究Runyan shampoo as an example to the brand strategy research 作者 专业 指导教师 分院 XXXX年X月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发表的论文。若有抄袭,愿承担一切后果。 特此声明 完成人签名: 年月日

以润妍洗发水为例的品牌策略研究 摘要:宝洁公司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产品种类包括洗护、居家护理、家庭健康用品、健康护理品等。其主要产品飘柔、舒肤佳、玉兰油、帮宝适、汰渍及吉列等品牌在各自的产品领域内都处于领先的市场地位。 本文以宝洁公司旗下品牌润妍为研究对象,阐述润妍是如何基于中国市场研发的,如何在中国市场定位,分析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策略。面对本土化企业的冲击,宝洁公司是通过什么策略来应对。 本论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意义、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案例背景;第三部分介绍宝洁公司在中国的品牌策略;第四部分为基于宝洁在中国市场品牌策略失误之处提出对策;第五部分为结束语。 关键词:品牌策略;定位;市场机会;渠道管理 Runyan shampoo as an example to the brand strategy research Abstract: P&g company is a U.S. consumer commodity producers,which also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commodity company, product categories include wash protect, home care, family health supplies, health care, etc.Its main products Rejoice, Safeguard, OLAY, Pampers, Tide and GhostGillette brands in their respective product areas are at the leading market edge. The text take the Embellish beautiful of the P&g for example,expound the Embellish how to do Market Research,positioning based on Chinese Markets, analyse its brand strategy in china.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when facing the local enterprise impact. The text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topic selection significance,idea and research methods.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case background; The third part show us thebrand strategy of P&g in China. The fourth part put forward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error of P&g in China.The fif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Keywords: brand strategy; positioning; market opportunities; channel management

润妍的市场调查成功与失败之处

润妍的市场调查成功与 失败之处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润妍的市场调查成功与失败之处 2005年下半年宝洁的沐浴露产品——“激爽”的退市,不仅让人联想起三年前宝洁的洗发水产品——“润妍”的退市。 润妍是宝洁旗下唯一针对中国市场原创的洗发水品牌,也是宝洁利用中国本土植物资源的唯一的系列产品。曾几何时,润妍被宝洁寄予厚望,认为它是宝洁全新的增长点;曾几何时,无数业内、外人士对它的广告与形象赞不绝口;曾几何时我们以为又到了黑发飘飘的春天……,但2002年的时候润妍已经全面停产,退出市场,润妍怎么了? 润言上市前后的两三年里,中国洗发水市场真“黑”:联合利华的黑芝麻系列产品从“夏士莲”衍生出来,成为对付宝洁的撒手锏;重庆奥妮则推出“新奥妮皂角洗发膏”强调纯天然价值,有“何首乌”、“黑芝麻”、“皂角”等传统中草药之精华;伊卡璐把其草本精华系列产品推向中国;河南民营企业鹤壁天元也不失时机地推出“黛丝”黑发概念的产品……市场上一度喊出终结“宝洁”的声音。 在外界看来一片“沙砾”般的问卷调查,宝洁人却能从中看出“金子”:真正坚定调查员信心的是被访者不经意的话——总是希望自己“有一头乌黑的秀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这不正是传统东方美女的模型吗?

黑头发的东方人就是希望头发更黑!——原来的商业计划百密一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在产品测试阶段,宝洁人再次通过调查反省了对产品概念、包装、广告创意等的认识,对原来的计划进行了部分修正。至此,宝洁公司的“让秀发更黑更亮,内在美丽尽释放”的润妍洗发水就此诞生。 下面来具体介绍宝洁在润妍上市前做了那些市场调查的工作。 市场调查——卧薪尝胆 1、“蛔虫”调查——零距离贴身观察消费者 一个称为“贴身计划”的商业摸底市场调查静悄悄地铺开。包括时任“润妍”品牌经理黄长青在内的十几个人分头到北京、大连、杭州、上海、广州等地选择符合条件的目标消费者,和他们48小时一起生活,进行“蛔虫”式调查。从被访者早上穿着睡衣睡眼朦胧地走到洗手间,开始洗脸梳头,到晚上洗发卸妆,女士们生活起居、饮食、化妆、洗护发习惯尽收眼底。黄长青甚至会细心揣摩被访者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在调查中,宝洁发现消费者认为滋润又具有生命力的黑发最美。 宝洁还通过一二手资料的调查发现了以下的科学证明:将一根头发放在显微镜之下,你会发现头发是由很多细微的表皮组成的,这些称为毛小皮的物质直接影响头发的外观。健康头发的毛小皮排列整齐,而头发受损后,毛小皮则是翘起或断裂的,头发看上去又黄又暗。而润发露中的滋养成分能使毛小皮

新产品失败原因分析案例

新产品失败的案例分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如托尔斯泰在其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中提到的一样,对于企业来说,成功的产品都有相似之处,失败的产品各有各的缺陷。 市场中不乏因一款新产品推出而博得市场厚爱,自此奠定江湖地位、称雄武林的公司。但不幸的是,失败的公司远多于喝庆功酒的公司。有数据表明,新产品的失败率在40%到90%之间,视品类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品类高达90%,情况较好的新品失败率也在40%以上,而且多年以来这个数字没有太大改观。除此之外,47%的市场先行者都以失败告终。也就是说,以失败告终将很可能,至少近一半可能,是那些推出新品类公司的结局。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做企业家基本的魄力。那么怎样尽量避免成为这不幸的一半呢?一项关于产品失败原因的调查显示,市场分析不足占产品失败原因的32%;产品设计缺失导致的失败占26%;成本超出预估成为产品失败的第三大杀手,占选票的16%;另外8%认为是竞争者反应太强烈而导致的失败。其它原因还包括时效不对、自己的行销努力不足等。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本文将结合典型案例展开阐述。 一. 产品突变引发消费者抗拒 上世纪八十年代可口可乐公司一度面临着竞争失利的境地,市场销量被曾经远远甩在后面的百事可乐超越。而且另一种含糖可乐健怡可乐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攀升,直接危胁可口可乐市场地位。经过消费者测试,可口可乐公司将这一切主要归因于对手采用了更甜的配方。 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终于痛下决心,仿效竞争对手,更改这个“错误”,推出配方更甜的新可乐,并在随后几天停止传统可口可乐的生产,以防两种产品的自相残杀。 谁承想,这一行为却激怒了买不到传统可口可乐的消费者。新可乐一时成了众矢之的、短命产品,遭到消费者一致抵制。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改弦更张,恢复原来产品的生产。 事实上,可口可乐公司在推新可乐之前也经过上万次的各类消费者测试,然后才依据有理有据的测试结果,推出以为可以迎合消费者口味的新可乐。然而种种科学测试,却单单忽视了消费者对于可口可乐公众认知的调查和分析。成立于世纪早期的可口可乐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美国的象征,是美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同空气那样不易察觉却又不可缺少。单单因迎合口味而断然停止生产传统可口可乐,如同冒然切断某种精神依托,粗鲁而简单,消费者的愤怒可想而知。 虽然新可乐成了市场分析不足的牺牲品,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极富喜剧色彩

【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

【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 篇一:【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 更多课程传送门:点这里 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 “巨人”倒下、“太阳神”下山、“飞龙”落地、“标王”破产,’一大批知名企业被营销危机和营销失败笼罩,过去曾是领导市场潮流风云企业,而现在却陷入亏损甚至破产的困境。山东的秦池、三株、广东的爱多、健力宝、万家乐、白云山、科龙、珠海的巨人、深圳的康佳、重庆的奥妮、河南的亚细亚、东北的延生护宝、河北的春都、四川的长虹、陕西的505、长岭等,无一不是盛极一时的中国知名企业,如今都纷纷因各种营销危机陷于困境。纵观中国营销市场,可见大有营销失败的企业: (l)价格大战中的牺牲者 从89年长虹发动第一次彩电价格战开始,价格大战就成了许多企业的唯一营销工具。彩电价格大战、空调价格大战、出境旅游价格大战,机票打折大战等等各类价格战五花八门。据中国市场研究专家卢泰宏等人的调查,卷入价格大战的行业有家电业、服装业、零售业,民航业、运输业、旅游业、汽车业、通信业、餐饮业,出版业以及生产资料业等11个领域。在这些价格大战中,一些是使不正常的价格归于合理的正常降价,如汽车价格战,而更多的则是恶性价格战。像彩电

价格战,导致的是全行业亏损;出境旅游价格战,甚至打到了“零团费”,不仅引发了大量的争端,而且还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仅以彩电为例,就可看出恶性价格战的危害。中国彩电行业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四川长虹,曾是中国家电土国领袖和股票,市场龙头,因为自己发动的一连串价格战,使长虹陷入了营销危机之中,一时难于自拔。如今不得不把中国电子百强头把交椅拱手让给了联想,家电品牌价值第一的位置让给了海尔。不仅让出了中国家电市场的领导权,也使自己的股票利润由最高时每股收益达2.97元,降到20XX年中报每股收益仅l分钱,下降了差不多三百倍,让人感到长虹大势己去。20XX 年6月7日,复出后的长虹总裁倪润峰公开对媒体宣称:“长虹病得不轻”!’他说:“长虹高速发展的背后,忽视了不少问题,使得长虹近两年走入低谷”。长虹病在何处?长虹高速度发展的背后究竟忽视了什么问题使长虹近两年走入低谷?倪润峰可能有自己的答案,但笔者认为,盲目的价格战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康佳也是价格大战的又一输家。康佳曾是中国彩电排行榜L的亚军,但现在己降至第四名。20XX年上半年康佳亏损1.91元,全年亏损则达7亿多无,炸还出现了严重的产品积压。彩电价格大战的结果是全行业亏损,使几大彩电巨头企业都陷入了危机之中。受彩电价格战之累的还不仅是长虹、康佳,科龙也大受其害。科龙曾是中国制冷业销售九连贯冠军。但经过一连串价格大战的洗礼,科龙2000年的业绩是亏损6.78亿,净资产收益率为-16.4%,每股亏损0.68元。在科龙的两个主营产品中,冰箱销售额为24.47亿元,比1999年下跌30%,空调销售额为17.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