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

第七单元检测卷

一、我会填。(每空 2 分,共 34 分)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 )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是利用圆和( )表示( )和( )之间的关系。3.如图,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 )扇形表示总体的 33.3 ;

( )扇形表示总体的 50;剩下的 C 扇形表示总体的( )。

4.校园里有杨树、柳树和槐树三种树,其中杨树有60 棵,占总数的 30,柳树有 100 棵,占总数的( ),如果画扇形统计图,槐树部分占圆面积的( )。

5.下图是六(1)班同学最喜欢喝的饮料情况统计图。

(1)最喜欢喝各种饮料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之和应该是

( )。

(2)最喜欢喝( )的人数最多,占全班总人数的( )。

(3)如果全班有 40 人,那么最喜欢喝奶茶的有( )人,最喜欢

喝可乐的有( )人。

(4)如果最喜欢喝可乐的有 9 人,那么全班有( )人。

二、我会辨。(每题 2 分,共 6 分)

1.任何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的总和都是100。( ) 2.股市通常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某些数据的变化情况。( ) 3.下图是六年级同学各属相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百分比的统计图。

( )

三、我会选。(每题 3 分,共 9 分)

1.李明把自己一周的支出情况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图中不可以看出具体消费数额

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占总消费数额的百分比

C.从图中不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在一周中的具体变化情况

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在一周中的具体变化情况2.下图是对一份杂志(共 208 页)各版块的统计结果,体育版约占( )页。

A.18 B.9 C.30

3.六(2)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表如下:

未达

等级优秀良好达标

人数20 10 5 5

下面的图( )能表示六(2)班这次数学测验的统计结果。

四、我会应用。(1 题 7 分,5 题 8 分,其余每题 12 分,共 51 分)

1.空气的主要成分体积含量各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情况如下图。500

升空气中含氧气多少升?

2.光明小学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如下图。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最喜欢篮球的学生有 150 人,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3.新乡小学六年级有 350 人,视力情况如下图。

(1)近视、假性近视和视力正常的各有多少人?

(2)视力不良(包括假性近视和近视)的人数比视力正常的人数多百分

之几?

4.下面是某班学生上学的三种方式的调查情况。

(1) 该班有多少名学生?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5.下图是某果园果树种植情况的统计图。请你算出一共有多少棵果树,其中桃树有多少棵?

答案

一、1.扇形折线条形

2.扇形总数各部分数量

3.A B 16.7

4.50 20

5.(1)100 (2)绿茶30

(3)8 6 (4)60

二、1.√ 2.√3.×

三、1.D 2.C 3.C

四、1.500×21=105(升)

2.略

3.(1)近视:350×28=98(人)

假性近视:350×(1-28-42 )=105(人)

视力正常:350×42=147(人)

【点拨】告诉了总量,根据扇形统计图求部分量,用乘法。

(2)1-28-42=30

28+30=58

(58 -42 )÷42 ≈38.1

4.(1)25÷50=50(名)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 1.找位置要先列后行,写位置先定第几列,再写第几行,格式为:(列,行)。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 三单 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40÷5 8=40×( )36÷1 2=( )×( ) 2.16的3 8是( );一个数的3 8是15,这个数是( )。 3.“甲数是乙数的2 5”,就是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甲数相当于这样的( )份。 4.一段路,甲6分钟走完,乙8分钟走完,甲的速度是乙的( ) ( ) 。 5.一辆小轿车每行6千米耗油3 5千克,平均每千克汽油可行驶( )千米,行1千米要耗油( )千克。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某村修一条长3600米的公路,前8天修了全长的2 5,照这样的速度,修完剩下的路,还要多少天?下面的列式不正确的是( )。 A.3600×(1-2 5)÷(2 5÷8)B.3600×(1-2 5)÷(3600×25÷8) C.8÷2 5-8D.(1-2 5)÷(2 5÷8) 2.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60°,另两个内角的度数成2倍关系,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3.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1 5,就是把这个数( )。 A.缩小到原来的1 5B.扩大到原来的5倍 C.缩小1 5D.除以5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 4÷13 = 5÷15=34×23= 8 9÷2= 14 45×5 21 = 100÷23=88÷22 3= 4×3 4= 2.计算下面各题。

4 7×2110×59 512÷712×4 9 2 3 ×18÷94 4 5×27÷5 14 3.解方程。 3 4x=5 6 7 10x=14 25 2x+1 2=1 四、在○里填上“>”“<”或“=”。 7 12÷2 3○7 12 1 4÷3 2○1 4 1011×89○1011 45×1○4 5 五、解决问题。 1.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2 5小时完成了工作总量的2 3。照这样计算,李师傅完成全部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小时?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 5平方分米,底边长2 3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3.水果店一天卖出108箱苹果,是卖出梨的9 10,卖出的橘子是梨的5 8,卖出橘子多少箱? 4.修路队修一条长2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这条路的1 5,第二天修了这条路的 34 。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六、附加题。 一个布袋里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共140个,拿出红球的1 4,再拿出7个黄球,剩下的红球和黄球正好一样多。原来红球和黄球各有多少个?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知识大本营(共32分,每空2分。) 1. 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 )统计图。 2. 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 )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 要想清楚地反映出各车间工业产值占全厂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应绘制( )统计图。 4.下面是某班一次测试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和与之相对应的统计表,请把它们补充完整。 5.小红家2014年11、12两个月的消费支出分别是3000元、3600元,具体的消费情况如下图。 2014年11月支出情况统计图 2014年12月支出情况统计图 (1)这两个月比,( )月的文化教育费多,多( )元。 (2)12月比11月的医疗保健费少支出( )元。 (3)12月购买衣物的支出明显增多,估计原因是( )。 二、快乐ABC (共15分,每题3分。) 1. 果农要清楚地表示果园内各种果树占果树总数量的百分比,需要绘制(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成绩 人数 优 12 良 及格 不及格 合计 优 不及格5% 35% 良 ( )% 40% 及格 水、电、话费 12% 医疗保健 8% 文化教育 15% 伙食费 45% 购买 衣物 20% 购买 衣物 32% 文化 教育 15% 伙食费 40% 医疗保健 5% 水、电、话费 8%

30% 阴天 晴天 40% 雨天 2. 为了清楚地展示彩电全年销售的变化趋势,用( )统计图更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3. 张阿姨用150元钱购买A 、B 、C 三种物品 (如右图)。她购买A 物品比购买C 物品多用了( )元。 A. 30 B. 45 C. 60 4. 六(3)班共有40 下面 图 ( )能表示出这个统计结果。 A B C 5. 如图,某本杂志共206页,体育版约占( )页。 A. 10 B. 30 C. 50 三、操作小能手(共12分) 下面是王叔叔家去年一年的水、电、煤气费情况统计图。已知水费是400元,请你先算出电费和煤气费,然后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王叔叔家去年一年的水、电、煤气费情况统计图 ____年____月 四、生活百草园(共41分) 1.下面是小亮调查的去年11月份某地的天气情况统计图。这个月晴天比雪天多多少天?(7分) 食物种类 禽类 鱼虾 蔬菜 喜爱人数 20 12 8 A 50% B 30% C 水费 20% 煤气费 25% 电费 55% 水费 单位/元 1000 800 600 400 200 电费 煤气费 1200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导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1)(个);(2)(个);(3) (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5分) 1、把一根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3、把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水和盐的比是(:)。 4、六(1)班今天出勤38人,缺勤2人,今天的出勤率是()%。 5、5比4多()%;4比5少()%; 6、30米增加是()米,30米增加米是()米。 7、一个直角三角形,他的两个锐角的度数之比是3:1,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度和()度。 8、3÷5==9:()=()%=()成 二、我来当法官。(对的在括号里打上“√”,错的打上“×”)(5分) 1、8:15比的前项加上16,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30。() 2、一种商品先降价10%,再涨价10%,价格不变。() 3、栽120棵树,都成活了,成活率是120%。() 4、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它的周长的面积相等。() 5、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这个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2、要统计一个病人一天之内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3、从A城到B城,甲车要行10小时,乙车要行8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A.10:8 B.8:10 C.5:4 D.4:5 4、某集团去年的销售额是11亿元,今年预计增长15%,今年销售额将达到()。 A.9.35亿元 B.1.65亿元 C.12.65亿元 5、3:4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 A.2 B.3 C.4 D.5 四、我会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0.75÷0.5=7.25+2.75=9.8÷98= 0.125×29×8=827×916=1—23÷2= 13—14=5÷57=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6分) (+)×13×1612×(++) 3、解方程。(6分) 70%x-10%x=1535%x+x=27 4、化简比。(6分)

新人教六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测试题

2020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7单元测试题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26分)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2.要反映某食品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最好选用( )统计图。 3.下图是六(1)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情况统计 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喜欢《快乐大本营》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 )%。 (2)如果全班有60人,那么喜欢《我是歌手》的同 学有( )人,喜欢《我是歌手》的学生人数比喜欢《大风车》的人数少( )人。 4.一个面积是120 m2的花坛里种了三种花,各种花的面积 如下图。 (1)上图是一幅( )统计图。 (2)菊花的种植面积占花坛面积的( )%。 (3)玫瑰花的种植面积是( )m2。 (4)菊花与玫瑰花种植面积的比是( )∶( ),玫瑰花的种植面积比菊花多( )%。 二、我会选。(每题3分,共18分) 1.某校对六年级200名学生数学考试做了一次调查,在某范 围的得分率如图中扇形所示,则在60分以下这一分数线中的人 数为( )人。 A.75 B.60 C.40 2.折线统计图表示( ),扇形统计图表示( ),条形统计图表示( )。 A.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

B.数量的多少 C.部分与总量的关系 3.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庆祝活动,A、B、C分别表 示参加各种活动的百分比如下图,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不下围 棋的共有( )人。 A.259 B.441 C.438 4.某校男、女生人数如图中的扇形所示,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是( ) A.48% B.52% C.92.3% 5.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的关系应是( ) 6.六(1)班有40名学生,选举班长的得票数为:小何20票、小赵10票、小邓6票、小李4票。下列四幅图中,( )图准确地表示了这一结果。 三、我会解。(共56分) 1.希望小学六年级有250名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统计 情况如下图。(14分) (1)参加美术小组的同学比参加音乐小组的同学多多少 人? (2)参加其他兴趣小组的同学有多少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个人整理资料)

第一单元 位置 1、 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 (从前往后看) 2、 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3、 图形左、右平移: 行不变 图形上、下平移: 列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 8 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 3表示求 98的4 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几 几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 1 (分母不能为0) 4、 对于任意数(0)a a ≠,它的倒数为 1a ;非零整数 a 的倒数为 1a ;分数 b a 的倒数是 a b ;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 因数 × 因数 = 积 除法: 积 ÷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 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 ,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 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或:

六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大全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一个圆有()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倍。 2. 一个圆的半径是1分米,直径是()分米,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3. 圆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 4.要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定为()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用一张长8分米、宽6分米的纸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一个时钟的时针长5厘米,它转动一周形成的图形是(),这个时针的尖端转动一昼夜所走的路程是()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把圆形纸片按不同的方向对折,折痕一定都经过圆心。() 2.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直径的 3.14倍。() 3.圆越大,圆周率也越大。() 4.一个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5.若大圆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4倍。()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要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A.5 B.2.5 C.10 D.15 2.一个圆的直径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这个圆的面积和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为()。 A.圆的面积大 B.正方形的面积大 C.两者的面积相等 D.不能比较 3.一个圆的半径由2厘米增加到3厘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A.12.56 B.28.26 C.15.7 D.3.14

4.车轮滚动一周,求所行的路程就是求车轮的()。 A.直径 B.周长 C.面积 D.半径 四、计算题。 1.求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2.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解决问题。 1.一块圆形桌布,半径是6分米,给它的周围缝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这块桌布用料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直径为18米的圆形花坛,周围有一条宽1米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根圆柱形木材,它的横截面的周长是1.884米,这根木材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一台压路机前轮的半径是0.4米,如果前轮每分转动6周,10分可以从路的一端行到另一端,这条路大约有多长? 5.公园里有一个圆形的养鱼池,量得养鱼池的周长是100.48米,养鱼池的中间有一个圆形小岛,半径是6米。这个养鱼池的水域面积是多少? 6.如图,圆外面正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测试卷 一、填空题。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得84厘米,它的棱长是(),一个面的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七单元统计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测试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3、下面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约占(),蛋黄的质量约占()。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克。 3题图5题图 4、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C. A 5、看图: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全世界有60亿人口,中国约有()亿人口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下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根据统计图完成表格。 2、下图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⑴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 ⑵喜欢()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⑶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 ⑷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 2题图3题图 3、上图是聪聪家十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⑴这是( )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如果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请你分别计算出各项支出的钱数。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下面是林场育苗基地树苗情况统计图。 ⑴柳树有3500棵,这些树苗的总数是多少棵? ⑵松树和柏树分别有多少棵? ⑶杨树比槐树多百分之几? 4.解决问题。(37分) (1)学校买回排球和足球共12个,一共用去290元,其中每个排球20元, 每个足球30元。排球和足球各多少元?(7分) (2)某停车场有自行车和三轮车共20辆,总共有46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7分) (3)老师和同学共100人去植树,老师每人栽3棵,学生平均3人栽一棵,正好栽树100棵。老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7分) (4)学校举办运动会,六(1)班参加比赛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1 7 ,参加比赛的男生占全班人数

最新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二)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1)(个);(2)(个);(3) (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个?”,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并验证、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方法,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状态。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加深了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 (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 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 法回顾一下,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预设: 生1:按照加法计算=(个)。 生2:(个)。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 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 2.归纳算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 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

第一单元自查过关测试卷2017年9月12日家庭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2、12个是();24的是()。 3、在○里填上>、<或= ×4○9×○×9×○ 4、边长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5、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人,男生有()。 6、李行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3天看了全书的()。 7、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吃了()kg,还剩()kg。 8、比30多的数是();比36少的数是()。 二、对号入座。 1、“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是单位“1”。 A、小羊 B、大羊 C、无法确定 2、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A、B、C、 3、12×(+)=3+4=7,这是根据()计算的。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求面积的算式是()。 A、20× B、20×+20 C、20×(20×) 5、比35的多9的数是()。A、19B、14C、1

三、计算题要仔细。 1、直接写得数。 ×0=×=×12=×=45×= 9×=×=×100=18×=×= 2、能简算的要简算。 17×(+)×32×+× ××16+×44-72× 3、看图列式计算。 四、解决问题。 1、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苹果重132千克,梨的重量是苹果的115,香蕉重量是梨的65 。运来香蕉多少千克? 2、学校体育室有篮球21个,排球个数是篮球的74,又是足球的31,足球有多少个? 3、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了全程的,行驶了多少千米? 4、一个果园占地20公顷,其中的种苹果树,种梨树,苹果树和梨树各种了多少公顷? 5、某鞋店进来皮鞋600双。第一周卖出总数的,第二周卖出总数的。 ⑴两周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⑵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双?⑶还剩多少双? 6、六年级同学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六一班捐了500元,六二班捐的是六一班的,六三班捐的是六二班的。六三班捐款多少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教材分析 编写者:永和小学梁光勇 一、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建议 1. 注意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鸡兔同笼”的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因此通过化繁为简的思想,帮助学生先探索出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解决《孙子算经》中数据较大的原题。教学时应注意使学生体会这一点。 2. 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教材展示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其中假设和列方程解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方程解则有助于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数学广角(一)

鸡兔同笼(二) 设计者:延风小学吴彬

金口河区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制卷人:延风小学 李小丽 一、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15分,每小题1分) 387×101= 564-(387-136)= (72+63)÷9= 1- 71-76 = (41+12 1)×12= 1-31+32 = 15 -97+45 = 1÷115×115= 56÷2÷5 1 = 75×9÷7 5 ×9= 0.77+0.33= 10÷0.1= 9+ 4 3 = 1-0.09= 8× 81÷8×8 1 = 2、用简便方法计算(24分,每题4分) 12.5×3.2×25 11.3-3.79+8.7-7.21 138÷7+71×13 6 (31-51+154 )×45 135×15+65×15 1054-387-11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9分) 1.8 25t=()kg 1小时20分钟=() () 小时 2.7÷()=() 8 =25%=4∶()=()(填小数) 3.一堆煤有1 2t,如果每次用去1 8 t,()次可以用完; 如果每次用去这堆煤的1 8 ,()次可以用完。 4.将12.6∶0.7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5.在含糖率30%的糖水中加入12g糖和28g水后,糖水的含糖率是()。 6.如图,空白部分和阴影部分的面积 比是,阴影部分面积比空白部分少了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7.60kg比()kg多20%;()kg比60kg少10%。 8.一个周长为7.14cm,圆心角是90°的扇形的面积是()cm2。 9.一辆货车送货,去时用了12小时,按原路返回时只用了10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比去时快()%,去时比返回时多耗时()%。 10.观察图形的规律,第8个图形一共由()个小三角形组成。

二、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6分) 1.一件商品先提价20%,再降价20%,现价比原价低。 2.六(1)班共48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有可能是5∶4。() 3.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圆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 4.路路家在书店的西偏北35°方向,那么书店在路路家北偏西55°方向。 () 5.2t铁的1 2比3t棉花的1 3 重。 () 6.在一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正 方 形 的 4 π 。 ( )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大圆的直径是10cm,小圆的半径是4cm,则小圆周长和大圆周长的比是()。 A.4∶5 B.2∶5 C.5∶4 2.一款录音机,每台的售价从220元降到12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列式正确的是()。 A.120÷220 B.(220-120)÷120 C.(220-120)÷220 3.一批服装,甲厂单独做需10天,乙厂单独做需8 。 天,两厂合作()天能完成它的1 2 4.如果小明的邮票比小亮的邮票少16,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亮的邮票比小明的邮票多20%。 ②小明、小亮的邮票数量比是6∶7。 给小明,那么小明、小亮③如果从小亮的邮票中取1 12 的邮票就同样多。 A.①③ B.①② C. ②③ 5.如右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和空 白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A.阴影部分的面积大 B.空白部分的面积大 C.二者相等 四、我会算。(共26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一、填空。 1、小明有图书12本,小英有图书15本,小明的图书比小英少( )%,小英的图书比小明的多( )%。 2、成 折= = = =)()()%(30)() (156.0==÷ 3、30米的20%是( )米, 6吨比( )多20%。 4、30米的3 1,刚好是40米的( )%。 5、一道数学题全班40人正确,10人错误,全班这道题的正确率是( )% 6、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0%,是指( )比( )少的人数是( )的20%。 7、小红家投保了“财产保险”,保险金额为20万元,保险期限为三年。年保险费率为0.5%,小红家共需要缴纳保险费( )元。 8、一种商品降价15%后价格是170元。这种商品原价是( )元。 9、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6 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 二、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 1.甲数是8,乙数是5,(8-5)÷5=60%表示( )。 A 、乙数比甲数少60% B 、甲数比乙数多60% C 、甲数是乙数的60% 2.甲数的75%与乙数的5 3相等,甲数( )乙数。 A 、> B 、< C 、= 3.工厂建厂房用了20万元,比计划节约了10%,原计划用( )万元。 A 、20×(1-40%) B 、20÷(1+10%) C 、20÷(1-10%) 4.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8小时,返回用10小时,返回时比去时慢( )。 A 、25% B 、80% C 、125% D 、20% 三、判断(请用“√”表示对,用“×”表示错)。 1、一件商品先提价25%,后又降价20%,现价等于原价。 ( ) 2、甲数比乙数多75%,乙数就比甲数少75%。 ( ) 3、某商品打八折销售,就是降价80%。 ( ) 4、今年比去年产量增产三成五,就是今年产量比去年增产35%。( ) 5、出勤率为95%,表示有5人缺勤。 ( ) 四、计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31 2 吨=( )吨( )千克 70分=( )小时。 2、( )∶( )=40 ( ) =80%=( )÷40 3、( )吨是30吨的1 3 ,50米比40米多(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9、小红15 小时行3 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7米的18 与8米的1 7 一样长。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 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2016--2017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6--2017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__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31 2 吨=()吨()千克 70分=()小时。 2、()∶()=40 ( )=80%=()÷40 3、()吨是30吨的1 3,50米比40米多()%。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5、0.8:0.2的比值是(),最简整数比是()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人,女生()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元。 9、小红1 5 小时行 3 8 千米,她每小时行()千米,行1千米要 用()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面积是()。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圆、()、()、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7米的1 8 与8米的 1 7 一样长。…………………………………………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仔细想,认真填。(24分) 1、0.25的倒数是(),最小质数的倒数是(), 1 的倒数是()。 2、“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 3、 4/5 :0.6 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4、 2/5 =():10 = ( )%=24÷()= ( )(小数) 5、你在教室第()行,第()列,用数对表示你的位置是(,)。 6、在0.523 、1/2 、 53% 、 0.5 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小明的存钱罐里有5角和1角的硬币共18枚,一共有5元。则5角的硬币有()枚,1角的硬币有( )枚。 8、下面是我校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1)视力正常的有76人,近视的有()人, 假性近视的有()人。 (2)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同学少()人。 (3)视力正常的同学与视力非正常的人数比是()。 9、我国规定,如果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超过2000元的部分就要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小红的妈妈月收入2360元,她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10、数学课上,小兰剪了一个面积是9.42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你能猜出她至少要准备(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5分) 1、15÷(5+1 )=15÷5+15÷5 =3+75=78。() 2、一吨煤用去后,又运来,现在的煤还是1吨。() 3、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等。() 4、小华体重的与小明体重的相等,小华比小明重。() 5、右面两幅图都是轴对称图形。 ( ) 三、快乐A、B、C。(5分) 1、一件商品原价200元,涨价15%后在降价15%,现价()原价。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无法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