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引第3部分网络建设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引第3部分网络建设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引第3部分网络建设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5部分:支撑技术》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5部分:支撑技术》的编制工作是依据2007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标准编制计划而开展的。其计划号为20075446-T-469。

为做好《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系列标准的编制工作,2010年4月,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主要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标准化研究院、克拉玛依市信息化管理局、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5部分:支撑技术》的主要执笔单位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北京有生博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亿时代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永兴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区政府信息中心等。

二、制定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金字”系列工程开展建设以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持续、稳步推进。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电子政务系统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进入“十二五”阶段以来,电子政务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和要求,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应用和突出成效的关键转型期。

第一,电子政务系统实践急需强化顶层设计,亟待规范与指导。

未来一段时期,我们的政府将面临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保障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对于政府行使职能的重要技术支撑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运行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急需强化规划与设计,亟待以技术标准为指导,吸收借鉴国内外在电子政务发展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提升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综合效能。

第二,电子政务系统高效率的建设与运行仍是当前的难点问题。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依托的信息通信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对于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技术路线与服务模式的选择势必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统筹不足、政出多门、分散建设、低水平重复、投资浪费,应用发展水平不高等现象;面临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严重不足,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难以推进等难题;这些使得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急需从总体上进行设计与考虑,急需归纳总结实践经验,发挥有关各方的优势力量,运用标准化这个有利的手段共同探索推动有关技术支撑与技术管理问题的解决。

第三,《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系列标准是指导系统建设与管理中的标准化方面的总体考虑

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技术手段与政务业务的高度融合,是技术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互契合,如何处理好电子与政

务的关系,提升系统应用成效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与完善一直是困扰电子政务发展的难点问题。从电子政务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视角进行分析,从标准化的思想和方法入手,将电子与政务的效能的发挥看成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手段与政务业务的融合,规避技术路线选择与实现过程中少走弯路,是本系列标准的出发点和总体考虑。

三、编制过程

2010年1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与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达成一致意向,同意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承担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5部分支撑技术工作组的工作。

2010年1月到2010年3月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就工作组的工作做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

1)、研究美国国防部JTA的标准体系架构;

2)、研究我国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架构;

3)、研究奥地利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架构;

4)、研究瑞士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体系架构;

5)、研究美国亚利耶那州的标准体系架构;

6)、查看大量ISO/IEC关于电子政务的标准;

7)、查阅中外标准文献达49篇。

2010年3月,标准院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在深圳讨论工作组的具体事宜,包括成立工作组的具体事项,标准研制的方向,标准研制的进度时间段等各项工作。

2010年4月,在北京京师大厦举办《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标启动

会。会上,征集了各部委专家的专业意见,对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编写提出可行性的方案。同时,信息技术委员会正式启动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编写工作,规定标准编写工作的时间进度。

2010年5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复函,同意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5部分支撑技术工作组的召集单位。

2010年5月,在深圳召开工作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大会,全体委员16家事企业单位26位人员参与会议,会议上研究、编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支撑技术的工作计划:

1)、确定核心组,征集标准参与单位

2)、确定编写大纲,建立专家顾问组

3)、办理相关手续

4)、部署下一步相关工作

2010年5月,在各成员单位编写人员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工作组组织在山水宾馆进行为期3天的封闭编写工作,集中讨论、编写标准大纲,确定大纲中必须写的重点内容,形成标准草稿。

2010年7月,举办中国电子政务标准化高层研讨会暨网络建设与支撑技术工作组会议。会议主题为:1、讨论网络建设与支撑技术标准草案:2、电子政务的高层论坛。

2010年7月-10月,搜集整理专家意见和各成员单位意见,汇总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形成标准草稿,广泛征求各部委信息中心以及全国各事企业的意见,形成反馈意见汇表,做好修改记录,同时就反馈回来的信息进

行回复。

2010年10月,在天津召开第二次工作组全体大会。与会专家对标准的技术架构、内容给予了肯定,提出针对性需要改进的意见,起草组在一星期内完成所有意见的处理。

2011年4-10月,工作组秘书处到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深圳市科工贸信委、深圳大学等机构调研,就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进行了讨论,并接纳各相关利益方的有效建议。

2012年上半年,深圳市相关企业反馈企业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成熟做法,项目组将相关意见纳入标准中。

四、编制目的、原则及技术思路

(一)目的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支撑技术部分旨在描述电子政务技术支撑层的模型、结构体系,提供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中的共性应用支撑技术体系以及支持实现须遵循的技术要求。

(二)工作原则

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与发挥,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标准内容符合中国国情,广泛征求用户、企业、专家和管理部门的意见,并做好意见的正确处理;

标准编制与意见处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三)技术思路

总体思路上遵从国家电子政务相关政策,围绕中发办近十年颁发的几个重要文件做框架的总体原则,细则上参考几个部委的建设规范,同时查

阅国外相关的标准,尽量完善细则条例。

针对上一版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标准更注重实际过程的操作,上一版标准注重标准体系的建立,本标准就侧重在操作层面,使标准更具可操性。

五、主要技术条款说明

(一)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子政务技术支撑层的模型、结构体系,提供了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中的共性应用支撑技术体系以及支持实现须遵循的技术要求。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章给出了本部分所引用的标准或规范。

(三)术语和定义

主要是对电子政务所涉及的电子政务系统、构件、中间件等概念进行了说明,对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定。所有术语定义参考《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等。

(四)缩略语

本章给出了本部分所用的若干缩略语的定义,包括:JDBC、ODBC、HTML、SOAP。

(五)电子政务技术支撑层参考模型

基础支撑层是为电子政务应用提供的一组共性和关键服务。应用支撑层作为一个系统的接口,为上层的应用提供可信基础设施的调用功能。

(六)电子政务支撑技术体系

技术支撑层主要由不同政务应用所需的共享服务组成,支持多个不同

业务应用,独立于单个组织部门业务逻辑。技术支撑层为电子政务的应用层解决资源共享、信息交换、业务访问、业务集成、安全可信和可管理等电子政务应用的共性和关键问题。

(七)关键支撑技术及技术要求

针对技术支撑层模型,从基础支撑技术、应用支撑技术进行重点阐述,关键支撑技术是本部分的重点。

基础支撑技术是为电子政务应用提供的一组共性和关键的服务,包括信息表示、消息服务、事务服务、数据访问、目录服务、安全服务、管理服务和展示技术。

应用支撑技术是在总结、抽象电子政务系统共性的基础上,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构建与业务密切相关的构件,通常不独立面向最终的用户和应用,是组成应用系统的通用的、必要的部分,包含:组织机构与身份管理、访问控制、单点登录、电子表单、工作流、共享和交换、应用/服务集成、门户、搜索引擎和服务管理等。

六、专利情况说明

本部分不涉及专利内容。

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标准

网络中心机房 建设标准 目录 1、第一章适用范围和参考依据 2、第二章中心机房场地技术指标 3、第三章中心机房装修工程 4、第四章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 5、第五章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6、第六章中心机房设备配置指标 7、第七章中心机房信息安全配置指标 8、第八章中心机房安防系统 9、第九章中心机房空调系统 10、第十章中心机房防雷系统 11、第十一章中心机房档案管理 12、第十二章其它 (1)机房装修 建筑装修是整个机房的基础。它主要起着功能区的合理划分及保证机房环境达标的作用。对机房平面作整体规划,并进行相应的装修设计。机房装修不同于普通装修,要求防尘、防水、防静电、防鼠、保温、防结露、阻燃并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场干扰性。 (2)机房电气系统 机房的供配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是机房高可用性的保证。电子信息设

备投入服务后如无一个长期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势必造成不良后果。 包括低压配电柜、在线扩容的模块化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照明系统、辅助供配电、电缆线路敷设等。 (3)机房空调新风系统 机房空调新风系统是机房运行环境的保障。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是高精密的电子设备,对机房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湿度和洁净度。即是所谓的三度要求。 主机房配备行级水冷式空调系统及VRV吸顶式空调,并配备相应的新风、排烟系统。 (4)机房消防系统 机房火灾自动报警与气体灭火系统能自动捕捉监测区内火灾发生时的烟雾或热气,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具有“联动”功能,即通过控制线路将消防给气设备,按照规定的要求动作,指挥各种消防设备在火灾时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投入工作。 气体消防区域主要为主机房、配电间。 (5)机房接地和防雷系统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是整体机房安全运行的保证。机房设施的雷击过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通信线路畅通、设备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 (6)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保障机房的安全可靠,实现机房控制的高度自动化,它要

电子政务作业

《电子政务》作业 平时作业即为学生获得该课程的平时成绩的考核形式,占期末总成绩的30%。本课程共布置4次平时作业,学生可自行选择3次提交。作业须手写,并按要求交到学习中心。 作业1: 1. 名词解释:信息通信技术 答:GSM、CDMA、WiMax、WLAN、VoLAN、VoIp、无线AP、VPN、PCM、OFDM、MIMO 2. 名词解释:通用目的技术 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由Bresnahna和 Trajtenberg 提出。目前对于通用目的技术的概念,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而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影响的革命性技术,如像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信息技术等。 3. 简述电子政务的本质特征。 答: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论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4. 分析电子政务兴起的背景。 (一)政府转型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在推动改革,改革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全球的现象,改革的重点是政府改革。 (二)因特网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的驱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政府提供新的服务越来越重要,因

此面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必须做出反应 (四)全球化的竞争,在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在展开激烈的竞争,包括资金竞争、人才竞争等,所以电子政务建设本身是创造投资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五)大公司的驱动,公司有强烈的销售他们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设备、软件的动机,从市场化来理解,这都是非常好的行为,同时,它对于推动电子政务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国外普遍实行托管机制、外包机制等,这些制度对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六)领导人的政治意志,在这个领域,主要决策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负责人都有非常强烈的政治意愿和政治动机 5. 论述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 首先,提高政府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电子政务有利于帮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效率,同时实施电子政务可积极推动政府优化办公流程和机构的精简等工作。政府的信息网络覆盖面宽,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快捷、更优质的多元化服务。其次,加强监管、促进政务公开。可以加强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各权力机构业务运行的监管,并可以实现政府相关信息和业务处理流程的公开化。实施电子政务后,政府的业务流程通过电子政务平台自动实现,其处理过程、处理的时间、处理的结果、处理的依据对上级领导、相关公众、政府工作人员都是可知的,从而减少了传统政务过程中可能的暗箱操作,实现了政务的公开化、透明化。第三,改善公众服务、提升政府形象。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可以提高为公众的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政府形象,电子政务使政府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第四,促进政府改革。实施电子政务是当前政府信息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编制 要求 一、说明 (一)本文件是开展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以及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以下可简称“初步设计报告”)的指导性文件。 (二)项目初步设计工作的任务旨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细化项目需求、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方案、投资概算、风险及效益分析等内容。 (三)项目建设单位应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四)项目建设单位和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单位主要依据项目审批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以下同)的批复等,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工作并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五)初步设计报告需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准。初步设计报告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内容有较大变化,其调整投资未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须以独立章节对变更部分进行定量补充论证;对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应报请原项目审批部门批准。 二、格式和提纲 初步设计报告应参考如下格式和提纲进行编制: (一)封面格式: ××××(项目全称)初步设计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 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 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二)扉页格式:

编制单位:×××××(盖章) 编制单位负责人:×××(签章) 编制项目负责人:×××(职称) 主要编制人员:×××(职称) 参加编制单位:×××(盖章) (三)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初设及概算编制单位 4、初设及概算编制依据 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效益及风险 8、相对可研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 9、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需求分析 1、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 2、系统功能指标 3、信息量指标 4、系统性能指标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总体设计原则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第五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技术规范

国家政务外网设备选型基本要求 (征求意见稿) 2010年4月16日

目录 1. 前言 (1) 2. 国家政务外网总体设计 (1) 2.1总体框架 (1) 2.2网络架构 (2) 2.3 业务模型 (3) 3. 国家政务外网总体要求 (4) 3.1 组网基本原则 (4) 3.2 设备选型原则 (5) 3.3 功能要求 (6) 3.4 参考模型 (8) 4. 核心和汇聚路由器指标要求 (9) 4.1基本要求 (9) 4. 2 A档核心路由器指标要求 (10) 4. 3 B档路由器指标要求 (11) 4. 4 C档路由器指标要求 (12) 4. 5 D档路由器指标要求 (12) 5. 核心交换机指标要求 (12) 5.1总体要求 (13) 5.2 A档交换机指标能要求 (13) 5.3 B档交换机指标能要求 (14) 6. VPN网关指标要求 (14) 6.1 VPN网关总体要求 (14) 6.2 A类VPN网关指标要求 (15) 6.3 B类VPN网关指标要求 (16) 6.4 C类VPN网关指标要求 (16) 7. 接入设备指标要求 (16) 7.1接入设备总体要求 (16) 7.2 A类接入设备指标: (17) 7.3 B类接入设备指标: (17) 7.4 C类接入设备指标: (17) 8. 网络管理系统指标要求 (18)

1. 前言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以下简称政务外网)是中办发[2002]17号文件明确规定要建设的政务网络平台。政务外网与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主要用于运行政务部门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为政务部门的业务系统提供网络、信息、安全等支撑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为保证省各级电子政务外网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互联互通,本文对各省网络关键节点设备及网络管理软件等提出了最低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各省的电子政务外网设网络关键节点设备选型应满足或优于本文所述要求。 2. 国家政务外网总体设计 2.1总体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总体框架如图所示。 图 1 国家政务外网总体框架

国家发改委第令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发改委第令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 理暂行办法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55 号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三日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审批部门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审批部门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网络建设规范

网络建设规范管理 1 目的 为适应公司网络建设的自主性和规范性,建立适用于公司的网络建设规范,明确网络设备选型和连接标准,提高流程与工作效率,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2.1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各单位的所有网络建设项目; 2.2 本标准重点对网络建设过程中的设备选型、网络结构和布线要求等方面进行规范,不包括项目过程管理; 3 引用标准 无 4 定义 无 5 管理内容 5.1 管理原则 5.1.1 网络管理采用统一规范、分级管理的方式; 5.1.2 公司网络汇聚层(含)以上设备和连接标准由公司IT管理部统一规范; 5.1.3 公司网络汇聚层以下设备和连接标准由公司IT管理部统一规范; 5.1.4 对紧急、重大网络事件须上报相关领导及IT管理部负责人; 5.2 组织体系 5.2.1 IT管理部是公司网络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公司网络整体使用规范、建设与管理; 5.2.3 除IT部门和网络供应商外,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在公司范围内自行架设网络。5.3 公共网络 5.3.1 网络规范管理

a) 公共网络典型结构主要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 -- 网络设备,包括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防火墙等; --传输线路,包括光纤、网线、数字电路等; --基础服务器,包括DHCP、病毒、上网代理等服务器; b) 必须针对不同的用户或者区域,划分Vlan,并且部署DHCP、上网代理、病毒等基础服务器; c)汇聚交换机与接入交换机应直接连接,受条件限制不能直接连接时,由汇聚交换机开始,至接入层交换机级联层数不能超过4层; d) 接入交换机的级联带宽,条件许可时,建议使用千兆及以上连接的带宽(光纤或者网线),但最少不能低于100兆带宽(数字中继线路除外); e) 出于安全保密的要求,不允许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之间使用无线传输; f) 公共网络的无线网络可视情况设置瘦/胖AP,组建无线网络,推荐使用瘦AP; g) 公共网络会议室的无线网络,必须单独设置,与有线网络在物理及逻辑上分离,不允许访问美的内部资源,可直接连接外网,无访问密码要求; h)公共网络办公室的无线网络,可以连接有线网络,无内部访问限制,但访问密码的破解难度不得低于WPA方式; l) 典型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电子政务的标准

电子政务的标准 电子政务并非一种简单的信息化工程,其应用方向的多元化使其建设过程必然充满矛盾和曲折。为电子政务建立一个标准,树立一个标杆,可以减少\'开始交学费\'、避免\'过程中浪费\'、杜绝\'最后白费\'的现象。\"联想研究院信息工程研究室主任王楠博士一针见血的指出电子政务标准的意义。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怀进鹏博士也指出:标准化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 鉴于电子政务标准的重要性以及电子政务标准所涉及的内容,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2年1月成立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全面启动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总体组已经制定了《电子政务标准》。《电子政务标准》共有六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电子政务总体标准,它又可分为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电子政务术语、电子政务中文信息处理和其他电子政务综合标准。

第二部分:电子政务应用业务标准,它又可分为电子政务基础数据、电子政务文件与单证格式和电子政务业务流程;其中电子政务基础数据又包含电子政务数据元和电子政务代码标准。 第三部分:电子政务应用支撑标准,它包含电子政务信息交换、电子政务置标语言、电子政务数据处理和电子政务服务标准。 第四部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它包含电子政务建设规范和电子政务网络管理规范。 第五部分:信息安全标准,它包含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基础标准、电子政务物理安全标准、电子政务物理环境和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产品、电子政务系统与网络标准、电子政务应用与工程标准和电子政务管理标准。 第六部分:电子政务管理标准,它包含电子政务软件工程、电子政务验收与监理、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系统测试和评估,以及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评

智慧政务信息系统介绍

智慧政务信息系统介绍 根据国家要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颁布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通常意义下的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由网络基础设施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和公众服务层组成,信息安全与管理贯穿于各个层面中。我们提出了电子政务平台的总体框架,采用分层的思想对电子政务建设任务进行分解,以明确接口定义,并发建设,易于整合资源,缩短整体建设周期。 如图所示为电子政务平台的分层逻辑模型,整个逻辑结构按照功能可以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层次: 基础设施层 应用支撑层 应用层 同时,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运行监控和维护贯穿于电子政务平台的各个层次。

基础设施层是为电子政务平台提供政务信息及其它运行管理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平台,牵涉到互联网、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三个部分。其中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实现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网络交换管理中心、网络、服务器、存储系统以及配套的基础软件和数据库等。 应用支撑层主要是针对电子政务平台的一些公共应用服务单元或特点进行归纳和抽象,建立相应的服务元素,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基础的模块化构件或服务,有效地简化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有助于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优化设计。应用支撑层的内容主要包括多样化接入服务、统一的WEB公众门户服务平台、通用的电子政务构件、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工作流程管理、应用集成模块、统一的用户管理等。 应用层是整个电子政务体系面向最终用户的层面,主要包括面向公众服务的公众服务系统、面向政府决策支持的内部办公系统和内部业务系统,以及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主要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通用安全服务,包括各个层次的安全措施,和一个智能化的提供认证和授权的平台。 另外,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过程必须在国家相关电子政务的标准、政策、法规指导下进行。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在国家标准和政策法规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标准体系和政策法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6方案应用框架描述 结合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并针对城市电子政务建设实际情况,规划出城市电子政务系统与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接口及数据交换模型。旨在深化政务关键业务重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政务公开,改进管理体制,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及更好的便民服务,实现高效、廉洁、公正、严明的政府行政体系。 针对一站式办公平台与业务协同信息模型图,其电子政务系统平台结构总体设计如下:

信息化机房建设标准化文件

信息化机房建设标准化文件

内容CONTENTS 1标准定义目的3 2 标准范围3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标准定义5 3.1基础环境要求5 3.1.1 机房面积及布局要求5 3.1.2 机房设备布置要求6 3.1.3 机房内环境条件6 3.2 机房设备的要求7 3.2.1 市电及UPS的要求7 3.2.2 机房空调的要求8 3.2.3 机房新风设备的要求 (可选) 9 3.2.4 环境监控设备的要求 (可选) 9 3.2.5 地板的要求9 3.2.6 机柜的要求10 3.3 弱电系统要求10 3.3.1 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10 3.3.2 机房安防系统的要求10 3.4 消防系统要求10 3.5网络标准11 3.5.1 广域网标准11 3.5.2 局域网标准13 3.5.3无线局域网标准18 3.6服务器及备份设备标准19 3.6.1设备标准19 3.6.2文件服务器容量规划21

1标准定义目的 本文件将定义信息化基础设实施中将采用的关键数据标准、各子系统特殊定义及和所需的相关资源要求。 *本标准中所有表格及内容为相关系统数据标准,如: 该表格定义了机柜数量1~4台情况下,新建机房面积应在10~15 m2; 2 标准范围 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机房基础架构标准 机房基础建设 市电 空调 UPS

消防 综合布线(包括机房内外) 安防 网络标准 广域网标准 局域网标准 无线局域网标准 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标准 服务器硬件标准 文件服务器规划

3标准定义 3.1基础环境要求 3.1.1 机房面积及布局要求 小型机房: 中型机房: 大型机房: 如机柜内设备密度较高或采用刀片式服务器时,机房的承重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重点考虑。 其中的机柜数量应包括现有机柜标准化时新增的2~3个机柜,如机房内机柜数量在10个以上,则应该上报进行机房面积设计。

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体系的标准规范

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体系的标准规范 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结构中,首先要健全系统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强化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的法制管理。迄今为止,世界上很多国家制定了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一些国家还制定了专门的政府网络安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虽然颁发了一些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却很零散,还缺乏关于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的专门法规。今后,在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应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为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提供法律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组织的努力,更要国家立法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结构中,首先要健全系统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强化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的法制管理。迄今为止,世界上很多国家制定了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一些国家还制定了专门的政府网络安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英国的《官方信息保护法》,俄罗斯的《联邦信息、信息化和信息保护法》等。我国虽然颁发了一些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却很零散,还缺乏关于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的专门法规。今后,在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应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为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提供法律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组织的努力,更要国家立法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组织管理制度,明确负责安全管理的主要领导、主管部门、技术支持部门和宣传、保卫部门。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有网络安全管理机构,美国安全委员会下设了国家保密政策委员会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委员会;英法等国家建立了“国家网络安全委员会”;德国成立了“国家网络安全局”。在我国,安全职能部门包括国家公安部、国家安全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信息产业部、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等。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网络安全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进行规划、设计、研究,组织、协调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立法调研。但地方政府和重点保护的重要领域相应的组织机构还很不健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确立了由公安部主管全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但由于机构编制等原因,许多地方公安机关没有成立专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机构,适应计算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警力配备不足等。建议组建国家网络安全委员会,组织和协调国家安全、公安、保密等职能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领域进行分工协作,对国家网络安全政策统一步调、统筹规划。 建立政府上网信息保密审查制度,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信息上网必须经过信息提供单位的严格审查和批准。各级保密工作部门和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网上信息的保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涉密信息网络必须与公共信息网实行物理隔离。在与公共信息网相连的信息设备上不得存储、处理和传递国家秘密信息。加强对上网人员的监督与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在公共信息网上不发生泄露国家秘密的事件。 国家已经正式成立“网络安全标准化委员会”,近期建立了网络安全标准体系与协调工作组(WG1)、内容安全分级及标识工作组(WG2)、密码算法与密码模块/KMI/VPN工作组(WG3)、PKI/PMI工作组(WG4)、网络安全评估工作组(WG5)、应急处理工作组(WG6)、身份标识与鉴别协议工作组(WG9)、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安全工作组(WG10),开展电子政务安全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 目前中国无论是关键技术、经营管理还是生产规模、服务观念,都不具备力量在短时间内使国产信息产品占领国内的信息安全产品主要市场。国家要集中人力、物力,制订相关政策,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芯片、操作系统等信息安全技术产品,以确保关键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此外,权衡考虑安全、成本、效率三者的关系。实际上,绝对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附件3: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 (提纲)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单位 4.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依据 5.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效益及风险 8.相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 9.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需求分析 1.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 2.系统功能指标 3.信息量指标 4.系统性能指标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总体设计原则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第五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4.应用支撑系统设计 5.应用系统设计 6.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设计 7.终端系统及接口设计 8.网络系统设计 9.安全系统设计 10.备份系统设计 11.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12.其他系统设计 13.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14.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15.系统软硬件物理部署方案 16.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

17.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 18.初步设计方案相对可研报告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1.领导和管理机构 2.项目实施机构 3.运行维护机构 4.核准的项目招标方案 5.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方案 6.相关管理制度 第七章人员配置与培训 1.人员配置计划 2.人员培训方案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九章初步设计概算 1.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2.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书 3.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 第十章风险及效益分析 1.风险分析及对策 2.效益分析 附表: 1.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IT网络建设技术标准

I T网络建设技术标准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IT网络建设技术标准

前言 为了满足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促进集团网络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制定本标准。集团及各子公司均按该标准执行,以此提高集团网络的稳定性及运行效率。 1、设备及材料选型标准 网络系统建设所使用的设备及材料必须按照《网络设备及材料选型标准》要求选型和使用,具体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计而定。 网络设备及材料选型标准

2、网络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 、网络可采用双骨干双核心、双骨干单核心、单骨干单核心三种网络架构。

、机房采用双骨干双核心架构,主干网络及生产、控制车间部门使用双骨干单核心架构,但是必须配备至少2台备用交换机,一般工作区域采用单骨干单核心架构。

、机房及主干网络中的交换机设备连接必须使用自身的光接口或者千兆电口进行连接,不允许使用光纤收发器等外置设备连接。但是,对于某些局部的只有几个且不涉及生产的信息点,网线无法达到必须使用光纤的,为节约成本可以使用光纤收发器配低端交换机。 、接入设备应优先考虑采用高密度端口设备,并单独直接连接到汇聚设备上,如骨干线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堆叠连接方式,无法实现堆叠连接的设备则采用星形结构级连方式,不允许采用超过两级的串接和环形连接方式。采用堆叠或级连的接入设备应采用双链路捆绑上连至园区核心交换机。 、所有网络设备均必须粘贴好设备资产标签,标签须粘贴在设备显眼且不影响设备通风散热的位置。 设备标签示例 、无线网络建设技术标准 如区域内无线AP数量少于5个,无线网络采用胖AP设置固定管理IP的架构,如无线AP数量大于等于5个,则无线网络采用DHCP分配IP,无线控制器+瘦无线接入点的集中式管理技术架构。为规避信号干

[最新]电大《电子政务》期末考试题

多选题 1.电子政务用户层次分为()。 A、核心层 B、受众层 C、连接层 D、网络层 2.政府信息化中建设中“三网一库”是指() A、政府信息内网 B、政府信息公众网 C、政府信息内联网 D、信息资源数据库 3.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包括()。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路工程 D、金卡工程 4.电子政务具有的作用包括()。 A、促进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 B、便于廉政建设 C、更好地为民服务 D、降低办公费用 5.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包含有()。 A、人员 B、系统 C、软件 D、维护与管理 6.电子政务系统的“三网一库”是指()。 A、政务内网 B、政务外网 C、政务专网 D、信息资源数据库 7.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有()。 A、非对称加密 B、公开加密 C、非公开加密 D、对称密钥 8.电子政务系统的层次模型包括()。 A、网络系统层 B、信息资源管理层 C、应用服务支撑层 D、应用业务层 9.防火墙技术的核心有()。 A、包过滤技术 B、安全网关技术 C、数据维护技术 D、代理技术10.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在层次 上分为()三级。 A、中央级网络平台 B、省市级网络平台 C、地市级网络平台 D、部门级网络平台 11.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证体系包 括()。 A、技术保障体系 B、运行管理体系 C、安全基础服务体系 D、数据安全体系 12.在电子政务的影响下,政府决 策在以下哪些方面有了创新()。 A、决策主体多元化 B、决策手段更 科学。 C、决策机制得到创新 D、决策方法 更多样 13.电子政务技术安全框架由() 部分构成。 A、物理层 B、网络安全层 C、系统层 D、应用层 14.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是建立并运 行在()上。 A、计算机系统 B、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C、计算机网络 D、互联网 15.在各级政府部门内部网络信息 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设立负责地 区政府电子政务的专业机构,其作 用()。 A、加强统一规划 B、统一协调与统一规范 C、替代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 D、给予各部门的政务信息化建设给 予专业指导和监督,避免浪费 16.计算机数据管理已经历了() 等多个阶段。 A、人工管理 B、文件系统管理 C、数据库管理 D、数据仓库管理 17.电子政府给政府管理职能的发 展带来的变化主要包括()。 A、促进了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B、改变着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主要 方式 C、降低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 D、提高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 18.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过程主要 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工作。 A、运行环境的搭建 B、政务网站的设计、 C、政务网站的制作 D、维护和运行 19.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 包含了()结构的计算模式。 A、客户机/服务器 B、浏览器/服务器 C、云计算 D、分布式 20.在政府部门间实行电子政务的 一个巨大变化是()。 A、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 间文件传递的繁琐性 B、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 间职责权利的界限 C、可以用最快捷的电子方式在政府 以及部门之间传递信息 D、解决了部分共用信息的共享问题 21.电子政务网站的导航系统可以 使以()方式出现。 A、导航条 B、框架结构 C、菜单 D、其它方式 22.数据库模型主要有()。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分布模型 23.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形式主要 表现在()。 A、公布政府职能 B、机构设置 C、办事程序 D、新闻发布 24.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在办公手 段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A、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B、信息交换的网络化 C、信息资源少 D、信息交换安全性好 25.我国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的利 用缺陷包括()。

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 一、说明 (一)本文件是编制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以下可简称“项目建议书”)的指导性文件。 (二)编制项目建议书,旨在结合国家和本部门电子政务现状和实际需求,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确定项目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并提出项目建设内容、方案框架、组织实施方式、投融资方案和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初步设想。 (三)项目建设单位主要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规划,并参考项目需求分析报告、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对需求分析报告提出的评议意见,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 (四)项目建议书需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准,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 二、格式和提纲 项目建议书应参考如下格式和提纲进行编制: (一)封面格式: ××××(项目全称)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 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 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二)扉页格式: 编制单位:××××(盖章) 编制单位负责人:×××(签章) 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 (职称) 主要编制人员:×××(职称)

参加编制单位:×××××(盖章) (三)项目建议书编制提纲: 第一章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和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4、项目概况 5、主要结论和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2、现有信息系统装备和信息化应用状况 3、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4、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第四章需求分析 1、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 2、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3、信息量分析与预测 4、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和策略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总体设计方案 第六章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1、建设目标与主要建设内容 2、标准规范建设 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

IT网络建设技术标准

IT网络建设技术标准

前言 为了满足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促进集团网络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制定本标准。集团及各子公司均按该标准执行,以此提高集团网络的稳定性及运行效率。 1、设备及材料选型标准 网络系统建设所使用的设备及材料必须按照《网络设备及材料选型标准》要求选型和使用,具体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计而定。 网络设备及材料选型标准

2、网络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 2.1、网络可采用双骨干双核心、双骨干单核心、单骨干单核心三种网络架构。 2.2、机房采用双骨干双核心架构,主干网络及生产、控制车间部门使用双骨干单核心架构,但是必须配备至少2台备用交换机,一般工作区域采用单骨干单核心架构。

2.3、机房及主干网络中的交换机设备连接必须使用自身的光接口或者千兆电口进行连接,不允许使用光纤收发器等外置设备连接。但是,对于某些局部的只有几个且不涉及生产的信息点,网线无法达到必须使用光纤的,为节约成本可以使用光纤收发器配低端交换机。 2.4、接入设备应优先考虑采用高密度端口设备,并单独直接连接到汇聚设备上,如骨干线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堆叠连接方式,无法实现堆叠连接的设备则采用星形结构级连方式,不允许采用超过两级的串接和环形连接方式。采用堆叠或级连的接入设备应采用双链路捆绑上连至园区核心交换机。 2.5、所有网络设备均必须粘贴好设备资产标签,标签须粘贴在设备显眼且不影响设备通风散热的位置。 2.6、无线网络建设技术标准 如区域内无线AP数量少于5个,无线网络采用胖AP设置固定管理IP的架构,如无线AP数量大于等于5个,则无线网络采用DHCP 分配IP,无线控制器+瘦无线接入点的集中式管理技术架构。为规避信号干扰,无线AP射频使用非重叠信道,相邻AP间使用不同的信道。在无线网络覆盖预定的区域内,任何位置均能接收强度不小于

电子政务答案

选择 1.ICT是下列(信息通讯技术)的英文简称。 2.OA是(办公自动化)简称 3.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可以通如下(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方式来实现。 4.从大的范围来看,政府信息资源,分为三级是(社会公开类;依法专用类;部门共享类/企业类;) 5.从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角度,电子政务系统中,政府与工商组织之间的行政办公系统可简单记(G2B) 6.从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角度看,在电子政务系统中,政府与公务员之间的行政办公系统可简单记为(G2E) 7.从国际国内普遍情况来看,(政府)是社会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 8.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实施原则(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创造竞争环境;推崇创新;鼓励应用;规范管理,不断完善;) 9.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公众的需求)为中心。 10.电子政务的对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事物。如电子法规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等。这称为(G2G) 11.电子政务的基本特征有(政府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政府服务提供的电子化、政府内外关系的电子化) 12.电子政务的目的是以(网络技术)为基本手段,面向政府机构的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优化和扩展,将信息技术在政府机构的应用从简单的取代手工劳动提高到工作方式的新层次。 13.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 14.电子政务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有(走向透明和开放;追求精简高效;注重服务;推动创新)。 15.电子政务发展三阶段论,认为各阶段的正确的表述为(公开阶段,交互阶段,在线业务处理阶段). 16.电子政务发展四阶段论,认为各阶段的正确顺序为(传播阶段,交互阶段,在线业务处理阶段,集成阶段). 17.电子政务规划的国际经验有(眼观大局;着手小事;迅速推广) 18.电子政务基本特征有(政府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政府服务提供的电子化;政府内外关系的电子化)。 19.电子政务监理的监理原则有(委托原则;独立公正原则;依法原则;回避原则;保密原则) 20.电子政务监理的主要内容除了质量控制外,还有(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习题与答案

1、G to C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以下属于G to C电子政务的有()。 A.电子外经贸管理 B.社会保障服务系统 C.电子人事管理系统 D.电子税务系统 正确答案:B 2、电子政务内网运行的系统有()。 A.信息查询与发布系统 B.行政执行系统 C.社会信息查询与发布系统 D.经济信息查询与发布系统 正确答案:B 3、电子政务外网上运行的系统有()。 A.宏观调控系统 B.公共管理和服务应用系统 C.行政管理业务系统 D.监督检查系统 正确答案:B 4、电子政务建设方法通常采用信息系统建设的()。 A.以上三种方法的结合 B.生命周期法 C.面向对象

正确答案:A 5、电子政务主要借助了()。 A.现代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和卫星技术 B.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 C.现代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和网络技术 D.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电子政务内部效率模式模式的实现方式()。 A.内部综合信息支持 B.自动化流程 C.业务系统集成 D.通过局域网、广域网将政府内部的办公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A、B、C、D 2、电子政务的作用有以下哪些()。 A.促进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 B.便于廉政建设 C.降低办公费用 D.更好地为民服务 正确答案:A、B、C、D 3、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在办公室手段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A.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B.信息交换的网络化 C.信息资源少 D.信息资源安全性好 正确答案:A、B 4、在政府部门间实行电子政务的巨大变化是()。 A.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间职责权利的界限 B.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间文件传递的繁琐性 C.可以用最快捷的电子方式在政府以及部门之间传递信息 D.解决了部分共用信息的共享问题 正确答案:B、C、D 5、国家层面的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正确的是()。 A.两网之间逻辑隔离 B.两网之间物理隔离 C.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 D.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物理隔离 正确答案:B、C 三、判断题 1、政府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是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2、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工作内容。(√) 3、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4、政府内网与政府外网要逻辑隔离。(×) 5、政府内网是以政府各部门的局域网为基础。(√) 四、填空题

国家发改委55号令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55号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主任马凯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三日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体系,

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审批部门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审批部门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第七条电子政务项目原则上包括以下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对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及特殊情况的,可简化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第八条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附件1)的规定,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项目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应专门组织项目需求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送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提出咨询意见,作为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参考。 第九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附件2)的规定,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