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流量水力系统全面平衡

工程变流量水力系统全面平衡
工程变流量水力系统全面平衡

工程变流量水力系统全面平衡

在暖通空调工程中,水力平衡的调节是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暖通空调工程定流量和变流量系统水力平衡的特点;提出了变流量系统全面平衡的概念;同时对水力平衡和水力失调系统进行了比较;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全面平衡水力系统的舒适节能性。

一.水力平衡的概念及分类:

1、静态水力失调和静态水力平衡:

由于设计、施工、设备材料等原因导致的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不一致,从而使系统各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不一致,引起的水力失调,叫做静态水力失调。

静态水力失调是稳态的、根本性的,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静态水力平衡设备,在水系统初调试时对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进行调节,使其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一致,此时当系统总流量达到设计总流量时,各末端设备流量同时达到设计流量,实现静态水力平衡。

2、动态水力失调和动态水力平衡:

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当某些末端阀门开度改变引起水流量变化时,系统的压力产生波动,其它末端的流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偏离末端要求流量,引起的水力失调,叫做动态水力失调。

动态水力失调是动态的、变化的,它不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动态水力平衡设备,当其它用户阀门开度改变引起水流量变化时,通过动态水力平衡设备的屏蔽作用,自身的流量并不随之变化,末端设备流量不互相干扰,实现动态水力平衡。

3、全面水力平衡:

全面水力平衡就是消除了静态和动态水力失调,使系统同时达到静态和动态水力平衡。

二.定流量系统的静态水力平衡:

定流量系统是早期的暖通空调工程中常见的水力系统。

定流量系统是指系统不含任何调节阀门,系统在初调试完成后阀门开度无须做任何改变,系统各处流量始终保持恒定。定流量系统主要适用于末端设备无须通过流量来进行调节的系统,如采用变风量来调节的风机盘管和空调箱等。

定流量系统只存在静态水力失调,基本不存在动态水力失调,因此只需在相关部位安装静态水力平衡设备即可。通常在系统机房集水器以及一些主要分支回水管上安装静态水力平衡阀。

三.变流量系统的全面水力平衡:

随着人们对空调品质要求、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空调系统的大型化,变流量水力系统在暖通空调工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变流量系统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各分支环路的流量随外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暖通空调工程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均处于部分负荷运行工况,变流量系统大部分时间管道流量都低于设计流量,因此这种系统是高效节能的。

变流量系统一般既存在静态水力失调,也存在动态水力失调,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措施来实现系统的全面平衡。

1、静态水力平衡的实现:

通过在相应的部位安装静态水力平衡设备,使系统达到静态水力平衡。

实现静态水力平衡的判断依据是:当系统所有的自力式阀门均设定到设计参数位置,所有末端设备的温控阀(电、气动阀)均处于全开位置时,系统所有末端设备的流量均达到设计流量。

从上可以看出,实现静态水力平衡的目的是使系统能均衡地输送足够的水量到各个末端设备,并保证末端设备同时达到设计流量。

但是,末端设备在大部分时间是不需要这么大的流量的。因此,系统不但要实现静态水力平衡,还要实现动态水力平衡。

2、动态水力平衡的实现:

通过在相应部位安装动态水力平衡设备,使系统达到动态水力平衡。

实现动态水力平衡的判断依据是:在系统中各个末端设备的流量达到末端设备实际瞬时负荷要求流量的同时,各个末端设备流量的变化只受设备负荷变化的影响,而不受系统压力波动的影响,即系统中各个末端设备流量的变化不互相干扰。

变流量系统的动态水力平衡在保证系统供给和需求水量瞬时一致性(这个功能是由各类调节阀门来实现的)的同时,避免了各末端设备流量变化的相互干扰,从而保证系统能高效稳定地将设备在各个时刻所须的流量准确地输送过去。

目前在暖通空调变流量系统中常用的兼具动态平衡与调节功能的动态水力平衡设备主要有动态平衡电动二通阀(风机盘管用)、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各类空调箱用)等。

四.水力平衡和水力失调系统的比较:

1、静态水力平衡与水力失调系统的比较:

图1为对静态水力不平衡系统进行改造的一个应用实例。下图为系统流程图,其中左侧

为水泵及主机,右侧为四台末端设备,四台末端设备的设计流量均为20m3/h ;

上图为该系统在静态水力平衡前后的阻力分布线图。

⑴、静态水力失调系统的流量计算:

在未安装静态水力平衡设备前,现场测得的末端设备流量及通过改造水泵来满足流量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该系统为静态失调的水力系统。

3

水泵所需的最小流量为107.5(m3/h),远远大于设计总流量。

这样的系统既不节能,也不舒适,因此必须安装静态水力平衡设备对系统进行改造。

⑵、静态水力平衡系统的流量计算:

表2为安装了静态水力平衡阀并调试合格前后的末端设备流量的实测数值。

由上表可见,设计总流量为80(m3/h),系统静态水力平衡后的实际总流量也是80(m3/h), 且各个末端设备的流量同时达到设计流量。因此这种系统实现了静态水力平衡,并且舒适节

2、全面平衡水力系统与动态失调水力系统的比较:

⑴、动态失调水力系统(采用传统的电动调节阀调控空气处理机回风温度的多路并联系统)水力特性分析:

如图2所示,为一组多台空气处理机并联环路(图中只画出2路、已实现静态平衡),

每路通过电动调节阀调节目标区域的回风温度,其中区域一的设定温度为25C,区域二的

设定温度为27 C。

假定处于夏季工况,区域一已调至平衡状态,即目标区域的温度 时电动调节

阀的开度维持在某一位置以输出一个恒定的流量。

区域二还处于不稳定状态,测量回风温度 T2为24C ,低于设定温度 27C ,这时测量 温度和设定温度在温度控制器进行比较, 输出信号将电动调节阀关小以减少流过空气处理机

二的冷水量,这时制冷量减少,使测量温度

T2升高,接近设定温度;但以此同时,系统立

管C 、D 二点的压差会增大,空气处理机一环路电动调节阀

EV1二端C 、B1二点的压差也

相应增大,电动调节阀流量增大,空气处理机一的制冷量增大,导致回风温度 T1下降,偏

离平衡状态。

由上可见,由于空气处理机二环路的调节导致空气处理机一环路偏离平衡状态, 也就是 空气处理机二环路对一环路产生了干扰,

因此这两个环路间存在动态水力失调。

对于多环路

系统,任何一个环路的调节都会对其它环路产生干扰, 同时任何一个环路都会受到其它环路

调节的影响,系统越大,

这种影响就越明显, 也就是动态水力失调的程度就越大,

因此系统

很难调到平衡状态,即使到了平衡状态,要想维持稳定也很难。

⑵、全面平衡水力系统(采用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调控空气处理机回风温度的多路并联 系统)水力特性分析

:

T1已稳定在25 C ,这

动态平衡电动训节阀W2涓岸悴制器参-七輒度

厂;---:--'一I | -------- 一25C

W 动态水力平衡的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韵坏路

如图3所示,为一组多台空气处理机并联环路 (图中只画出2路)。每路通过动态平衡

电动阀来调节目标区域的回风温度,其中区域一的设定温度为 25C ,区域二的设定温度为

27C 。

假定处于夏季工况,区域一已调至平衡状态,即目标区域的温度 T1已稳定在25C ,这

时动态平衡电动阀的开度维持在某一位置保持不变以输出一个恒定的流量。

区域二还处于不稳定状态,测量回风温度 T2为24C ,低于设定温度 27C ,这时测量 温度会和设定温度在温度控制器进行比较,

输出信号将动态平衡电动阀关小以减少流过空气

处理机二的冷水量,这时制冷量会减少,使测量温度

T2升高,接近设定温度;以此同时,

系统立管C 、D 二点的压差会增大,空气处理机一环路动态平衡电动阀

DV1二端C 、B1二

点的压差也相应增大。但是由于动态平衡电动阀的动态平衡功能(动态平衡阀芯 PV1的定

压差作用),该阀电动调节阀芯二端

A1、B1点的压差并不发生变化,因此空气处理机一环

路的流量维持不变,制冷量不变,相应的区域一仍处于平衡状态。

由上可见,空气处理机二环路的调节没有对已经平衡的空气处理机一环路产生干扰, 因

此这两个环路间不存在动态水力失调。

对于多环路系统,任何一个环路的调节都不会对其它

设定谧度 25C

T2

A

环路产生干扰,同时任何一个环路都不会受到其它环路调节的影响,系统越大,这种动态平衡的特性就越明显,每一个环路只受自己区域负荷变化的影响,而不受系统压力波动的影响, 因此很容易达到并维持平衡状态。

这种全面平衡的变流量水力系统能根据各个目标区域的负荷变化适时、准确、稳定地输送所需要的水量到各个末端设备,因此这种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节能效果和舒适程

度。

五.暖通空调变流量水力系统的全面平衡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下面以上海美岚广场空调工程为例来说明全面平衡水力系统的调试,并分析其舒适节能性(该系统由于新风机组选用了电动调节阀,因此存在一定的动态水力失调)。

该项目建筑面积约三万五千平米,其中空调使用面积三万多平米,地下二层,地上十八层,主要的功能区域划分及选用空调系统的形式详见表3。

冷冻水流量计算

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0.86/5(度温差) 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0.86/5(度温差) 水流量计算 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L(m3/h)= [Q(kW)/(4.5~5)℃x1.163]X(1.15~1.2)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4.5~5)℃x1.163 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6%. 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 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压缩机始终在高效区运转,使得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时的性能不会下降很多。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对其制冷性能的影响程度与压缩机类型和制冷剂变流量的方式有关。文献3从热力学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即使冷冻水流量减至60%,冷水机组的COP的下降幅度也不超过10%。 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变大时,虽然可以减小冷却水泵的运行费用,然而,为了保证冷凝器内的热交换,冷凝温度必然要高于冷却水的出口温度,并且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也要求有一低限。所以,要想加大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差,就必须提高冷却水出口温度(通常冷却水进口温度基本上是定值),这又将引起冷凝温度的增加,降低了冷水机组的COP值。与蒸发器变流量相比,冷凝器变流量运行对冷凝温度的影响较大,故导致冷水机组COP的变化较大,在给冷却水泵安装变频器时,应详细分析冷却水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QC小组活动降低空调系统冷冻水流量初验偏差率

降低空调系统冷冻水流量初验偏差率 广州市机电安装有限公司 进取QC小组

降低空调系统冷冻水流量初验偏差率 一、工程概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科大 楼机电工程(下称中山医项目)位于 广州市中山二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院内,地下三层,地上二十五层。 其主要功能为外科住院、手术等相关 医疗用房。该工程空调制冷机房设置 在地下三层,制冷系统配置2台1200 冷吨的离心式冷水机组,2台400冷 吨的螺杆式冷水机组,设计冷冻水流 量为1940m3/h,同时提供手术科大楼 供冷及洁净系统全年24小时供冷需 求。 二、冷冻水流量及其偏差率简介 冷冻水流量(立米/秒)=管道横截面积(平米) x 流速(米/秒)。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冷冻水流量不足会导致空调末端的冷量不足,使目标房间的温度迟迟达不到设定值,影响了空调的制冷效果和人们的使用要求;而冷冻水流量越大(管道不变的情况下,流速越快),虽然空调的制冷效果越好,但也增加了空调系统能耗,违背了现今社会提倡节能减排的大环境。因此,最好的冷冻水流量应在设计流量的偏差范围内,才能在满足使用功能和降低能耗中取得平衡。 % 100 ? - = 设计流量 设计流量 实测流量 偏差率 流量检测工具—超声波流量计

三、小组简介 QC小组成员简介 QC活动计划表 实际进度:制表人:吴宏制表时间:2012年12月30日

四、 选题理由 QC 小组对2011年至2012年期间我司施工调试的工程空调冷冻水流量初验偏差率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工程名称 江南新苑二期 佛山金融城 广州市疾控中心 辛亥革命纪念馆 花城广场UA 电影院 金诺大厦 冷冻水流量初验偏 差率(%) 22 16 19 10 20 21 冷冻水流量初验平均偏差率为(22+16+19+10+20+21)÷6=18%。 绘图人:吴宏 日期:2012年7月15日 降低空调系统冷冻水流量初验偏差率 空调系统节能验收的严格 公司要求 以往工程冷冻水流量 初验偏差率 1、 关乎空调系统的使用功能 2、 冷冻水流量是空调节能验收的重点 3、 节能验收对整个项目的竣工验收有否决权 冷冻水流量初验偏差率为10%

关于空调水系统全面水力平衡的分析

摘要:本文将分析产生水力失调的原因,着重介绍平衡阀的分类以及各自的功能与特性,分析各类平衡阀在水力平衡调节中所起的作用,总结出平衡阀在设计选用以及合理性布置方面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静态平衡阀;动态流量平衡阀;动态压差平衡阀;水力失调 在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失调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由于设计、施工、设备材料等原因导致的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不一致,从而使系统各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不一致,引起系统的静态水力失调。另一方面当用户阀门开度变化引起水流量改变时,其它用户的流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偏离设计要求流量,从而导致的动态水力失调。静态水力失调是稳态的、根本性的,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是当前我国暖通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失调的重要因素。动态水力失调是动态的、变化的,它不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对于空调水系统存在的静态和动态水力失调,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静态水力平衡阀对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进行调节,使其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一致,系统总流量达到设计流量时,各末端设备流量均同时达到设计流量,系统实现静态水力平衡。以及利用动态水力平衡阀的屏蔽作用,使其自身的流量不随其他用户阀门开度发生变化而变化,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因此平衡阀在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中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也是保证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 1水力失调和水力平衡的概念: 1.1在热水供热系统以及空调冷冻水系统中各热(冷)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之间的不一致性称为该用户的水力失调。 水力失调的程度可以用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的比值x来衡量,x称水力失调度。 x = qs/qj(qs:用户的实际流量,qj:用户的设计要求流量) 1.2水力平衡是指网路中各个热用户在其它热用户流量改变时保持本身流量不变的能力,通常用热用户的水力稳定性系数r来表示。 r=1/ xmax = qj/ qmax (qj:用户的设计要求流量,qmax:用户出现的最大流量) 2产生水力失调的原因与分析 2.1静态失调 空调水系统虽经过详细的水力计算,但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各用户的流量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如管网中流体流动的动力源(一般指泵、重力差等)提供的能量与设计要求不符,泵的型号、规格的变化及其性能参数的差异,流体自由液面差的变化等,导致管网中压头和流量偏离设计值;再比如管材粗糙度,焊接光滑度,管路路由的长度量,三通的增减等参数发生变化时,均会导致管网的实际流动阻力特性与设计值偏离。这种水力失调是稳定的、根本性的,是不以设计为转移的,如不加以解决影响将始终存在。 2.2动态失调 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当一些末端用户的水流量发生改变时(关闭或调节),会使其它用户的流量随之产生变化。 因此,在通过详细的水力计算选择合适的管径及设备的基础上,为使水流量合理完善地分配至每一个环路的采暖或空调末端,满足每一栋建筑及功能房间的冷、热负荷需求,我们往往会通过平衡阀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接下来,将针对平衡阀的选择设置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在工程设计中参考。 3 平衡阀的选择与应用 3.1平衡阀的分类及特性 结合目前市场上的水力平衡阀,主要可分为两类:静态平衡阀和动态平衡阀。其中,静

空调变流量水系统设计技术发展_之二

设计参考 空调变流量水系统设计 技术发展(之二) 中南建筑设计院 高养田☆ 摘要 介绍了空调变流量水系统近年来的技术发展及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主要包括:一次 泵一体化控制系统取代传统二次泵系统的有关问题;定速泵与变速泵并联使用问题;阀门选用与系统试运行问题。 关键词 一次泵 二次泵 一体化控制 去耦管 设计 试运行 Development of the variable flow water system in air conditioning (2) B y Gao Yan gti an ★ Abst r a ct Presents t he technology develop me nt of t he variable flow water syste m in rece nt years and t he p ros and cons over t he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t he related p roble ms up on t he substitution of integrated cont rol p rimary water syste m f or t raditional secondary water syste m ,t he p arallel connection of consta nt a nd variable sp eed p umps ,valve selection a nd t rial commissioning of t he syste m. Keywor ds p rimary p ump ,secondary p ump ,integrated cont rol ,decoupler ,design ,t rial commissioning ★Central 2South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Wuhan ,China 1996年,笔者曾发表了《空调变流量水系统设计技术发展》一文[122]。瞬间已过十余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工程的实践,从系统形式到具体的控制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就个人认识和接触到的资料,从设计角度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简述,以供参考。1 变流量水系统的发展 空调水系统设计的发展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机组性能的改进;二是控制技术的进步、DDC 控制的普及、网络基控制的运用。1.1 二次泵系统的产生 20世纪初,变流量二次泵系统出现于美国①, 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对空调设备及水系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②③[3211]。 ①A need for variable flow chilled water systems.Trane engineer πs newsletter ②IT T Bulletin No.TEH 2775.Primary secondary pumping application manual ,1968 ③IT T Bulletin No.TEH 2685.Variable speed/variable volume pumping fundamentals ,1985 在对电动两通阀、阀门静态特性(快开、直线、 等百分比)及阀门工作特性与表冷器热出力之间关 系的研究基础上,二次泵系统应运而生。1.2 系统的基本形式1)传统的二次泵系统 如图1所示, 根据当时的机械及控制技术水 图1 传统的二次泵系统 ①☆ 高养田,男,1934年10月生,大学,高级工程师 430071武汉市武昌区中南二路10号中南建筑设计院 (027)87841939 收稿日期:2007209205

工程变流量水力系统全面平衡

工程变流量水力系统全面平衡 在暖通空调工程中,水力平衡的调节是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暖通空调工程定流量和变流量系统水力平衡的特点;提出了变流量系统全面平衡的概念;同时对水力平衡和水力失调系统进行了比较;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全面平衡水力系统的舒适节能性。 一.水力平衡的概念及分类: 1、静态水力失调和静态水力平衡: 由于设计、施工、设备材料等原因导致的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不一致,从而使系统各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不一致,引起的水力失调,叫做静态水力失调。 静态水力失调是稳态的、根本性的,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静态水力平衡设备,在水系统初调试时对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进行调节,使其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一致,此时当系统总流量达到设计总流量时,各末端设备流量同时达到设计流量,实现静态水力平衡。 2、动态水力失调和动态水力平衡: 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当某些末端阀门开度改变引起水流量变化时,系统的压力产生波动,其它末端的流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偏离末端要求流量,引起的水力失调,叫做动态水力失调。 动态水力失调是动态的、变化的,它不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动态水力平衡设备,当其它用户阀门开度改变引起水流量变化时,通过动态水力平衡设备的屏蔽作用,自身的流量并不随之变化,末端设备流量不互相干扰,实现动态水力平衡。 3、全面水力平衡: 全面水力平衡就是消除了静态和动态水力失调,使系统同时达到静态和动态水力平衡。 二.定流量系统的静态水力平衡: 定流量系统是早期的暖通空调工程中常见的水力系统。 定流量系统是指系统不含任何调节阀门,系统在初调试完成后阀门开度无须做任何改变,系统各处流量始终保持恒定。定流量系统主要适用于末端设备无须通过流量来进行调节的系统,如采用变风量来调节的风机盘管和空调箱等。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随着设计水平及机械加工水平的进步,冷水机组的效率越来越。这使得冷水机房的能耗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水泵的能耗比例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部分,所以如何在水泵的节能措施上去的取得进展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通常来说,空调系统是按照满负荷设计的,当负荷变化时,虽然冷水机组可以根据负荷调节相应的冷量输出,但是常规冷水系统在在冷水机组的蒸发器侧的流量配置是固定的,定流量的冷冻水泵能耗没有跟随主机的部分负荷运行而变化水量。也没跟着冷水机组减载。近年来在电子及自控技术的辅助下,冷水机组的制造技术得到有效提高,尤其是机组对负荷变化的响应时间大大缩短。先进的冷水机组可以在极大的范围内变流量运行;同时,与通过供水温度来控制机组负荷一样,变蒸发侧水流量控制机组负荷运行,同样能够保证出水温度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正常运行。因此,当负荷变化时,可以使冷水机组的蒸发器侧流量随用户的需求而变化,从而节约蒸发器侧水泵的能耗,同时可使用流量保护措施使机组在流量允许的范围内运行。 在管路系统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变频水泵的效率特性和水系统的阻力特性接近,理论上水泵的能耗与流量成3次方的关系,系统的阻力随着部分负荷时流量的下降而下降[(水量1/水量2)2=水阻1/水阻2]。如果蒸发侧的流量允许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蒸发侧的水泵就无需全年保持夏季设计日的满载流量,在部分负荷运行时段,水泵如冷水机组一样,部分负荷时流量减小,与此同时水泵的能耗大幅降低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目前,较通行的水系统设计通常有两种方式:1.一次泵定流量系统2.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相对于这两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中选择可变流量运行的冷水机组,当机组运行时,蒸发器的供回水温差基本恒定,蒸发侧流量随负荷侧流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达到“按需供应”,并使得降低水泵在部分负荷时的供水量成为可能,最终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末端冷量由冷冻水量调配,冷水机组生产的冷量由流经蒸发器的水流量和相对固定的温差决定。其系统形式类似于一次泵定流量系统,增加了一套自控系统,同时定流量水泵变

冷冻水流量计算

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5(度温差) 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5(度温差) 水流量计算 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L(m3/h)= [Q(kW)/(~5)℃]X~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5)℃ 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 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 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压缩机始终在高效区运转,使得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时的性能不会下降很多。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对其制冷性能的影响程度与压缩机类型和制冷剂变流量的方式有关。文献3从热力学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即使冷冻水流量减至60%,冷水机组的COP的下降幅度也不超过10%。 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变大时,虽然可以减小冷却水泵的运行费用,然而,为了保证冷凝器内的热交换,冷凝温度必然要高于冷却水的出口温度,并且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也要求有一低限。所以,要想加大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差,就必须提高冷却水出口温度(通常冷却水进口温度基本上是定值),这又将引起冷凝温度的增加,降低了冷水机组的COP值。与蒸发器变流量相比,冷凝器变流量运行对冷凝温度的影响较大,故导致冷水机组COP的变化较大,在给冷却水泵安装变频器时,应详细分析冷却水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中央空调系统水平衡调整

暖通空调水系统水力平衡调节 作者:王晓松上传:water 来源:网易行业 2005-09-07 00:00 1、引言: 在建筑物暖通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失调是最常见的问题。由于水力失调导致系统流量分配不合理,某些区域流量过剩,某些区域流量不足,造成某些区域冬天不热、夏天不冷的情况,系统输送冷、热量不合理,从而引起能量的浪费,或者为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水泵扬程,但仍会产生热(冷)不均及更大的电能浪费。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调节阀门对系统流量分配进行调节。 虽然某些通用阀门如截止阀、球阀等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由于其调节性能不好以及无法对调节后的流量进行测量,因此这种调节只能说是定性的和不准确的,常常给工程安装完毕后的调试工作和运行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近些年来,在越来越多的暖通空调工程水系统的关键部位(如集水器)、特别是在一些国外设计公司设计的工程项目中,均大量地选用水力平衡阀来对系统的流量分配进行调节(包括系统安装完后的初调节和运行管理调节,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前者,也可作后者的参考)。 水力平衡阀有两个特性:⑴、具有良好的调节特性。一般质量较好的水力平衡阀都具有直线流量特性,即在阀二端压差不变时,其流量与开度成线性关系;⑵、流量实时可测性。通过专用的流量测量仪表可以在现场对流过水力平衡阀的流量进行实测。 2、系统水力平衡调节: 水系统水力平衡调节的实质就是将系统中所有水力平衡阀的测量流量同时调至设计流量。 2.1 单个水力平衡阀调节 单个水力平衡阀的调节是简单的,只需连接专用的流量测量仪表,将阀门口径及设计流量输入仪表,根据仪表显示的开度值,旋转水力平衡阀手轮,直至测量流量等于设计流量即可。 2.2 已有精确计算的水力平衡阀的调节 对于某些水系统,在设计时已对系统进行了精确的水力平衡计算,系统中每个水力平衡阀的流量和所分担的设计压降是已知的。这时水力平衡阀的调节步骤如下:⑴、在设计资料中查出水力平衡阀的设计压降;⑵、根据设计图纸,查出(或计算出)水力平衡阀的设计流量;⑶、根据设计压降和设计流量以及阀口径,查水力平衡阀压损列线图,找出这时水力平衡阀所对应的设计开度;⑷、旋转水力平衡阀手轮,将其开度旋至设计开度即可。 2.3 一般系统水力平衡阀的联调 对于目前绝大部分的暖通空调水系统,其设计只有水力平衡阀的设计流量,而不知道压差,而且系统中包含多个水力平衡阀,在调节时这些阀的流量变化会互相干扰。这时如何对系统进行调节,使所有的水力平衡阀同时达到设计流量呢? 2.3.1 系统水力平衡调节的分析:

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节能控制

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节能控制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空调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分析了中央空调运行原理,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中央空调变流量节能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中央空调;节能;设计 前言 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的主要耗能设施,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长期运行在定流量的状态,不能随着实际的要求来供冷。造成了相当大的浪费,定流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流量技术在中央空调得到了应用。通过分析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结合变流量的工作原理。提出中央空调变流量智能控制系统。从而说明变流量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是高效节能的,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当前空调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1.1 采用楼宇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对空调末端装置进行控制 在智能建筑中通常采用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对中央空调系统末端的新风机、回风机、变风量风机、风机盘管等装置进行状态监视和使用的“精细化”控制,以实现节能的目的。它通过DDC(直接数字控制器)控制器,将检测的相关量值进行PID(比例、积分、微分)运算,实现对上述设备的PID控制,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这种对空调末端设备的控制可节能10%-15%,因为不能实现对空调制冷站及空调水系统的智能控制,因此,节能效果不显著。这种节能控制技术的典型代表产品和生产厂商有: (1)美国霍尼韦尔公司EXCEL 5000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2)美国Johnson公司的楼宇自动化系统; (3)德国西门子公司S600顶峰系统等。 空调末端设备的控制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BAS),这些设备的主要特性均实现了对空调末端设备的节能自动控制,并为动态变流量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的运行创造了更为良好的外部条件。 1.2 采用通用变频器对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水泵和风机进行控制 为降低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源浪费,宜采用通用变频器来控制空调系统的水泵和风机,通过对供、回水压差或温差的采集,对水泵和风机进行PID调节,以达到节能效果。这种控制方法通常可以节约水泵和风机等电机拖动系统的电能约20%,最高可达30%。这种节能控制技术的生产厂商和典型代表产品有:

冷却水系统变流量可行性研究

冷却水系统变流量可行性研究 香港智迪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陈剑 中南建筑设计院李斌 摘要分析了变流量冷却水在冷凝器内的传热过程机理及空调负荷与冷却水流量之间的关系,给出采用变流量冷却水系统的能耗特征,并建议适合采用变 流量冷却水系统的地理范围及冷却水泵与制冷机组消耗功率的比值范围。 关键词变流量冷却水COP 1引言 一般来说空调系统冷却水泵用电量约占电制冷机用电量的12%一15%…,空调系统在大部分时间内均为部分负荷运行,而冷却水泵消耗功率不随空调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部分空调负荷时,冷却水泵耗电量所占比例更高。如果能够实现冷却水泵变频运行,降低冷却水泵耗能比例,这对空调系统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冷却水系统变流量运行会对制冷主机COP值产生影响,冷却水泵的节能能否补偿冷却水变流量运行所带来制冷主机的能耗增加是决定采用这一方案的关键因素。下面对电制冷冷水机组采用冷却水变流量运行的可行性做具体分析。 2冷水帆组对冷ill水流■要求 统计当今世界各种电制冷冷水机组对冷却水流量要求可以发现,满足冷水机组正常运行时冷却水流量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其决定因素包括两个方面:1.冷凝器内换热管的经济流速;2.冷却水管上流量开关的限定要求。例如根据文献[2]冷凝内的流速范围在1.01—3.66m/s,因此冷却水在一定范围内变流量运行对机组本身的性能要求是可行的。 3变滴量冷却水对冷凝暑传热彤自分析 冷却水在冷凝器铜管内流动,通过水和制冷剂的热交换从而带走制冷剂的热量。其换热量的大小取决于冷凝器内管道的传热系数和制冷剂与冷却水的温度差。对于某一台制冷机而言,其换热面积一定、制冷剂冷凝温度一定,假设冷却水温按照标准空调设计工况不变时,换热量与冷却水流量关系分析如下: 根据文献[3]冷凝器内冷却水与制冷剂的换热满足光滑管内紊流换热条件,其换热公式为:Nu=0.023Reo8t,ro3 Nu2gdl?t

一次泵冷水变流量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

一次泵冷水变流量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 摘要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与一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相比具有初投资小、节省制冷机房占地面积和降低运行费用等优点。本文阐述了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在工程应用时在设计上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关控制策略。 关键词一次泵冷水变流量系统设计控制策略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能耗在生产和生活总能耗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国内空调能耗占居民建筑能耗的25%~35%,占公共建筑能耗的30%~45%。空调系统年能耗中冷水机组的能耗约占33%,水泵能耗约占22%,冷却塔能耗约占2%,风机能耗约占43%,尽管水泵功率较小,但水泵能耗却占到制冷机房能耗的2/3[1]。可见,如果水系统采用节能技术,具有很大的节能空间。空调水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定流量,一次泵定流量/二次变流量,随着制冷机组控制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也不断得到应用。目前离心机蒸发器最小冷水流量可降到设计流量的30%左右[2],螺杆机蒸发器最小冷水流量可降到设计流量的40%左右[3],蒸发器最小允许水流量与冷水机组品牌有关,在工程应用中须向产品制造厂家进行详细咨询。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蒸发器水流量,不会对冷水机组的效率及稳定性产生影响,这为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的技术保障,但是要充分发挥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减少初投资及节能潜力,在实际应用中应如何进行系统设计,怎样进行系统控制,是暖通设计师值得关注的问题。 1 冷水变流量系统常用类型 “变流量系统”是指在水路系统的空调末端使用二通调节阀的系统,是与水路系统末端使用三通调节阀或不使用调节阀的“定流量系统”相对而言的。所谓“变流量”与“定流量”均是指输送冷水的水路系统的流量是变化的。变流量系统根据其系统构成形式不同,又可分为“相对的变流量系统”,即冷量制备环路是定流量,而冷量输送环路是变流量(如一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图1)、传统的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图2));和“真正的变流量系统”,即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系统(如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图3))。 图1 一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系统 一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利用旁通管将冷量制备环路和冷量输配环路在水力上分离开来,因此这里的旁通管除了具有旁通流量使冷量制备环路保持定流量运行的作用外,另外还有“解耦”的作用,防止一次泵和二次泵串联运行。这种系统型式有时会在旁通管上设一个止回阀,以防止回水通过旁通管回流到供水端与冷水机组的出水混合而升高系统供水

暖通空调系统全面水力平衡解决方案

暖通空调系统全面水力平衡解决方案 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已达35%,且持增长态势。大型公共建筑中空调系统耗能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0~65%。空调系统存在的典型问题:能耗高、舒适度低。 1)制冷机组、水泵、空调机组等设备工作效率较低; 2)空调房间温度无法达到设定值、波动较大; 3)水系统的噪音。 水力失调: 静态水力失调:主要由于系统在设计、产品选型、施工等过程中的种种误差迭加产生的,设计需要的系统管道阻力特性与实际系统管道阻力特性不相符,所造成的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不一致的水力失调状态。静态水力失调:天生的,所有系统都有,平衡调试后消失。 动态水力失调:在暖通空调水系统上安装了很多调控设备,应用了变流量技术,从而使系统的瞬时阻力特性与设计所需阻力特性不符,而造成了系统的瞬时失调状况。后天的,所有系统都有,必须由动态阀门修正! 水力平衡阀的分类: 一、静态平衡阀—并联管路 二、动态平衡阀 1、动态流量平衡阀/定流量阀—冷冻机干管

2、动态压差平衡阀/压差调节器—水平支管、垂直立管 三、电动平衡阀—末端设备 1、动态平衡电动二通阀—风机盘管 2、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新风机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 水力平衡阀的作用: 平均分配流量(按设计流量分配):静态平衡阀; 按需分配流量(按实时负荷分配):动态平衡阀。 阀门流量计算公式: 静态(水力)平衡阀: 各主要并联管路的平衡方案(集水器、垂直立管、水平支管)

水力失调的典型现象(存在的问题): 部分区域过流从而导致部分区域欠流的冷热分配不均; 为照顾不利环路而加大流量运行导致能源浪费; 有利环路阀门、末端设备处存在水流噪音。 并联环路流量分配与压降的关系: 平衡方案:各并联管路设置静态平衡阀。 平衡原理:通过调节自身开度改变阀门阻力,平衡各并联环路的阻力比值,使流量合理分配,达到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相同; 消除水系统存在的部分区域过流从而导致部分区域欠流的冷热分配不均现象,有效避免了为照顾不利环路而加大流量运行的能源浪费现象,因此可节省冷/热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水泵运行费用。

定流量系统和变流量系统水力平衡设备的选用

水力失调及其解决途径 水力失调分为静态水力失调和动态水力失调。 由于设计、施工、设备材料等原因导致的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不一致,从而使系统各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不一致,引起的水力失调,叫做静态水力失调。 静态水力失调是稳态的、根本性的,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是暖通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失调的重要因素。 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静态水力平衡阀,在暖通空调工程水私通初调试时对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进行调节,使其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一致,此时当系统总流量达到设计流量时,各末端设备流量均同时达到设计流量。因此,对于一个调试合格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不存在静态水力失调的。 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当某些用户阀门开度变化引起水流量改变时,系统的压力产生波动,其它用户的流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偏离系统要求流量,从而导致水力失调,叫做动态水力失调。 动态水力失调是动态的、变化的,它不是系统本身固有的,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动态水力平衡设备,当其他用户阀门开度发生变化时,通过动态水力平衡设备的屏蔽作用,使自身的流量并不随之发生变化,末端设备流量不互相干扰。因此,选择合理的动态水平衡设备,可以消除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动态水力失调。 常用的动态水力平衡设备有:动态平衡电动二通阀、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电动压差旁通控制系统、自力式压差调节阀、固定式动态流量调节阀等。

定流量系统和变流量系统水力平衡设备的选用 定流量系统是指系统中不含任何动态阀门,系统在初调试完成后阀门开度无须作任何变动,系统各处流量始终保持恒定。定流量系统主要适用于末端设备无须通过流量来进行调节的系统,如末端风机盘管采用三速开关调节风速、空气箱采用变风量调节温度的空调系统以及系统要求较低、只需气候补偿器调节供暖水温即可满足基本需要的供暖系统等。 定流量系统只存在静态水力失调,不存在动态水力失调,因此只需在相关部位安装静态水力平衡阀即可。通常在系统机房集水器以及关键的垂直、水平回水支管上安装静态水力平衡阀。 由于人们对暖通空调系统品质要求以及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变流量水力系统在暖通空调工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变流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各分支环路的流量是随着外界环境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暖通空调工程在一年运行的大部分时间均处于部分负荷运行工况,因此变流量系统大部分时间系统流量都是低于设计流量的。因此这种系统是实时、灵敏、高效、节能的。 变流量系统一般既存在静态水力失调,也存在动态水力失调,因此必须选择相应的水利平衡设备来实现系统的水力平衡。具体的说,就是既要安装静态水力平衡阀,又要选择合理的动态水力平衡设备。

暖通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

暖通空调水系统的平衡调节 摘要通过对集中供热和空调水系统流量变化的分析,阐述了选用静态水力平衡阀、动态平衡阀、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的原因,并介绍了这几种阀门的特性和控制机理,包括控制方式、方法。探讨了这几种阀门的调试过程,提出了暖通空调水系统调试的重要性。 关键词:水力失调静态水力平衡动态水力平衡压差控制调试方法前言 集中供热和中央空调的水系统运行中,水力失调是常见的问题。水力系统的失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虽然经过详细的水力计算并达到规定要求,但在实际运行后,各用户的流量与设计要求不符,这种水力失调是稳定的、根本性的。如不加以解决影响将始终存在。称之为稳态失调。二是指系统运行中,当一些用户的水流量改变时(关闭或调节时),会使其它用户的流量随之变化。这涉及到水力稳定性的概念。对其它用户影响小,则水力失调程度小,水力稳定性好,称之为动态(稳定性)失调。 产生水力失调的原因。管网水力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1管网中流体流动的动力源(一般泵、重力差等)提供的能量与设计要求不符。例如:泵的型号,规格的变化及其性能参数的差异,动力电源的波动,流体自由液面差的变化等,导致管网中压头和流量偏离设计值。(2)管网的流 动阻力特性发生变化,很多原因会导致管网阻抗发生变化。例如:在管路安装中,管材实际粗糙度的差别,焊接光滑程度的差别,存留于管道中泥沙、焊渣多少的差别,管路走向改变而使管长度的变化,弯头、三通等局部阻力部件的增 减等,均会导致管网实际阻抗与设计值偏离。尤其是一些在管网设置的阀门,改变其开度即可能大大改变管网的阻力特性。 水力失调对管网系统运行会产生不利影响。管网系统往往是多个循环环路并联在一起的管路系统。各并联环路之间的水力工况相互影响,必然会引起其他环路的流量发生变化。如果某一管段的阀门开大或关小,必然导致管路流量的重新分配,即引起了水力工况的改变。当某些环路因发生水力失调而流量过小,如锅炉循环系统中水冷壁管路流量分配不均,使部分管束水流停滞则有可能发生爆管事故;在制冷机水循环系统中,蒸发器管束因此可能发生冻管事故。在供热空调系统中流体流量的变化使其负担输配的冷热量改变,即其水力失调必然会导致热力失调。在水力失调发生的同时,管网中的压力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局部管路和设备内的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值,则可能使之破坏。 空调、采暖水系统中,由于水力失调导致流量分配不合理,区域流量过剩和区域流量不足,造成了某些区域冬天不热、夏天不冷的情况,系统输送冷、热量不合理,从而引起了能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水泵的扬程,但仍会产生冷热不均及更大的能源浪费。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调节阀门对系统的流量分配进行控制和调整。虽然通用阀门如截止阀、球阀等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由于调节性能不好以及无法对调节后的流量进行测量和控制。近年来,在越来 越多的暖通空调水系统,普遍采用了平衡阀系列产品对水系统的流量分配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使管网的运行得到了保证,特别是近年来变流量系统的控制。平衡阀系列产品包括:静态水力平衡阀、动态水力平衡阀等等,下面会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究竟什么系统需要什么样的水力平衡阀。 静态水力平衡阀 静态水力平衡阀的工作机理

空调冷冻水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节能与控制

空调冷冻水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节能与控制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对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能耗做出了分析,提出了空调冷冻水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节能与控制方法。 【关键词】:空调;冷冻水系统;节能 引言 建筑物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冻水一次泵,传统上都采用固定转速水泵。空调水的变一次流量控制系统(VPF:Variable-Primary-Flow,也称为:冷冻水一次泵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是近年才开始出现的先进控制方案。配置变频调速冷冻水泵,可以对冷冻水流量进行调节,达到精细化控制的目标。虽然在负荷侧都是变水量控制,但变频调速的一次侧控制和传统固定转速的一次泵系统不同,它比传统方式控制要求高得多。要求楼宇自控系统的工程服务者设计合理的变一次流量控制解决方案,提供满足要求的控制功能。本文结合某大型建筑的变一次流量控制工程方案,对这种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1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特点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的定义概述如下,当末端空调负荷变化时,电动二通阀调节开度,改变冷冻水量,此时采用一定的控制措施,变频水泵和冷冻机组的水流量都随负荷的改变而改变,在旁通管上增设了旁通控制阀,以维持运行冷冻机的最小流量,如下图所示。 图1 和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相比,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少了一组定速泵。另外在旁通管上多了一个控制阀,当系统水量小于单台冷冻机最小允许流量时,旁通阎打开,旁通一部分水量使冷冻机运行在最小允许流量之上。最小流量由流量计或压差传感器测得。系统末端仍然安装二通调节阀,水泵的转速由系统最远端压差的变化控制或供回水温差控制。冷冻机和水泵的台数不必一一对应,它们的台数变化和启停也分别独立控制。VPF系统可以改变整个系统中的循环水量,既包括流经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和冷却盘管中的冷冻水流量。VPF不仅仅节省了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中低效率的一次定流速泵,而且省去了管线,接头及其工程费用,电力设备等,机房空间的需求也随之降低,这些都可观的节省初投资。它较之二次泵系统不但初投资小,而且能减少水泵的运行能耗。 2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节能分析

暖通空调系统中的水力平衡问题

暖通空调系统中的水力平衡问题 时间:2012-06-12 16:15 来源:特灵空调编辑:公司编辑点击:1492次字号:小大 在供热或空调水系统中,热水或冷冻水由闭式输配系统输送到各用户末端。水流量应按设计要求合理地分配至供热或空调末端,以及每一个控制环路以满足其热/冷负荷需求,保证理想的供热或空调舒适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输配环路及冷热源机组(并联)环路存在水力失调 在供热或空调水系统中,热水或冷冻水由闭式输配系统输送到各用户末端。水流量应按设计要求合理地分配至供热或空调末端,以及每一个控制环路以满足其热/冷负荷需求,保证理想的供热或空调舒适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输配环路及冷热源机组(并联)环路存在水力失调,使得流经用户及机组的流量与设计流量要求不符。 1.产生水力失调的原因和结果 水力失调有两方面:动态水力失调,是指当某些用户的水流量改变时,会影响其它用户的流量也随之变化,偏离设计要求。静态水力失调,是指系统虽然经过水力平衡计算,并达到规定的要求,但由于设计、施工安装、设备材料等原因导致的,各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不符引起的系统水力失调。这种水力失调是先天性的、根本的,如果不加以解决,影响将始终存在。 水力不平衡常会导致: (1)系统中某些用户流量过大引起其他用户流量过小,不利环路无法获得所需要的流量。 (2)由于冷热源与输配管路流量不匹配,在满负荷时,供热温度比预期值低,供冷温度比预期值高,导致水系统处于大流量、小温差运行工况。 (3)水泵选型偏大,水泵运行在偏离高效区不合适的工作点处。能量输配效率低下,无法进行整体调控和节能运行。 (4)在大流量小温差的工况下运行,冷热源难以达到其额定出力,使实际运行的机组超负荷或运行机组台数超过实际负荷要求的台数。 (5)在装备有自动控制的系统中,往往由于水量不符合设计要求,而使自控装置失灵或不能充分发挥其控制功能,导致温控效果差。 (6)由于调节阀的调节相互影响,电机频繁动作,使用寿命缩短。 2.解决水力失调的方式 目前,国内中央空调水系统按流量的稳定性可分为定流量和变流量系统;按布置形式又分为同程式系统和导程式系统。本文将就这不同系统中如何克服水力失调进行探讨。 2.1同程系统不能解决水力平衡问题 同程系统在所有末端要求完全相同的设计流量的情况下,各用户盘管的水阻力大致相等,所以流量是可以得到均匀分配的。但这种均匀分配也只是在满负荷时的设计流量下的平衡,如果末端设备由电动二通调节阀进行调节时,此时同程系统的平衡作用也就不再起作用了。因此同程系统的平衡实际上也只是适用于设计流量工况,而不适用于部分负荷工况。 2.2平衡阀的种类 我们已经知道水力失调并不能通过在设计时进行平衡计算解决,即使是同程式系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用各种水力平衡阀:手动平衡阀、自动流量

变流量系统全面水力平衡的核心

变流量系统全面水力平衡的核心——关键点定压差技术 王晓松 摘要:介绍了变流量水系统中流量调节的几种形式及定压差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分析了关键点定压差技术可用于变流量水系统实现全面水力平衡的原因,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关键点定压差技术的几种应用形式。 关键词:关键点定压差变流量系统全面水力平衡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要求和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空调系统的大型化,变流量水系统在暖通空调工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全面平衡的变流量水系统也因其良好的舒适性和高效的节能效果而在暖通空调工程特别是一些大型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变流量系统实现全面水力平衡是为解决长期困扰暖通空调界的系统初调试时静态水力失调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动态水力失调问题,其实现的核心途就是彩关键点定压差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暖通空调变流量水系统流量调节的几种形式及定压差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然后分析为什么采用关键点定压差的技术是变流量水系统实现全面水力平衡的核心途径,最后结合实际工程介绍关键点定压差技术在全面平衡变流量系统中的几种应用形式。 1、变流量沙系统流量调节的几种形式及定压差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1.1 量水系统流量调节的几种形式 1)肪冲式调节:采用开关式电动阀,通过控制开关时间比来调节流经末端设备的平均流量,这种调节方法适用于小流量、调节精度要求较低的末端设备。 2)连续调节:采用调节型电动阀,通过对流量的连续调节满足末端设备负荷变化的要求。这种调节方式适用于调节精度要求较高的系统。 这两种调节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舒适性和节能性要求,但是随着空调系统的大型化,由系统其他区域调节导致的动态水力失调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使流量调节精度降低,系统舒适性和节能性变差,这时就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削弱或屏蔽这种干扰,常用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传统的PID调节方式和定压差技术。 1.2 PID调节方式 PID调节是电动调节阀根据设定流量与测量温度的差别调节流量,其比例常数、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时间常数是同调节阀所在空调系统的整体状态决定的,不同空调系统PID参数的设定值不一样。同于调节阀可以通过PID对系统进行超调和预调,因此当流量调节的相互干扰引起目标区域温度偏离设定温度时,它能实时地对系统进行调节以削弱这种相互干扰。 但是,由于这种削弱干扰的试是通过动态水力失调引起系统压力变化一实际流量偏离-进入末端设备流量变化—制冷(加热)量变化—目标区域温度偏离—目标区域温度比较一调节仪表输出信号变化)—电动阀开度变化—流量干扰纠正这些过程来实现的,而空谳风系统的热情性非常大,因此整个调控反馈信号改变开度来削弱流量干扰,又有新的流量干扰因素出现。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来削弱流量干扰的效果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带多个电动调节阀的大型空调系统,这种流量调节的相互干扰造成系统很难达到平衡状态。即使达到平衡状态,也很容易受干扰而失去平衡。 1.3 定压差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1.3.1定压差技术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当温控仪表的测量温度与设定温度不一致时,温控仪表的输出信号发生变化,电动阀的开度随之变化,从而调节流量以满足目标区域负荷变化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