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作用

国家的作用
国家的作用

国家的作用

建国的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国家暴力的作用。我们国家的许多问题,其实是国家的暴力不够。此外由于近来的事情,苏力意识到民族意识开始形成。这次课旨在批评自由主义法理学(我国目前的主流),他承认自己也是一种自由主义,但这是重叠认识的自由主义,试图包容其他,建立一个法律裁判、评价的基础。自由主义是一种强有力的理论,也确实有用,在实践中具有很大的弹性,能够回答西方国家的一些问题,包括妇女权利、种族问题以及国家独立。

但存在一个社群主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美德自由主义是放弃回答的,既然价值多元,似乎所有偏好都是等值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很难不作判断,司法也是如此,我们必须支持或反对一些东西。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过着善的生活,希望善,因此社群主义就进来了。但社群主义也是有问题的,过分强调对社群的尊重,有时也是很压迫人的。因此人也难免有逃离社群的希望。社群主义也有一些问题不能解决。秋菊这个状况,是我们自由主义法制不能解决得问题(但不一定要向社群主义妥协)。

但这不是我们最大的挑战,而在于上个世界独立出来的国家中,包括俄罗斯,这一系列新出现的威权主义国家。这都是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相对的。胡志民提出自由和独立,即国家的自由与独立,是更高的价值。这个问题不是社群主义能回答的问题。从经验上看,一个社群是从家庭上发展起来。但没有哪一个国家,特别是中国,是从社群发展出来的。但维权主义国家不是从社群或者自由主义契约中发展出来的。美国的少数族裔社群也不是自发而生的,是受歧视而产生的,比如唐人街和犹太人,都是在一个歧视的环境中形成的,与自生自发的社群不同。那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在当代中,形成尖锐冲突的其实是集权主义政治。我们现在的改革,特别是自由主义者,认为共和国的前30年是错的,或者蒋介石的前20年是错的。这实际上是在割裂历史,也影响到了如何评价毛泽东。1东欧的改革使人认为那段历史是错误的,而且大多数人从法治角度上看,那段历史只是教训,是错误的。苏力认为这种观念是轻率的,中国实际上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在四川赈灾中,各省强令支援灾区,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中国的成功不能说是因为自由主义的成功。我们仍然是威权主义。

第二个问题,20世纪横贯各洲的威权主义实践,你不能说都是错误的,有没有其特定1中国最反动的人在党校和马列学院,通过耸人听闻来获取眼光。

的道理在里面。欧美以民主、自由的名义,以及听信了这些教条的第三世界国家,并没有避免内战、饥饿、灾荒和大屠杀。有学者指出,无政府主义实际上比威权主义更可怕。为什么自由主义到了这些国家,南斯拉夫、卢旺达和伊拉克,出现了这些问题。

自由主义强调社会契约,国家保护公民权利。在西藏就很难社会契约,又怎样通过投票来构建民主的、被信赖的有权威的政府,以及如何来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呢?如果从富人那里截取财富转移给穷人,但如果没有国家规定,标准又如何把握。

其实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国家权力问题,政治问题。其实中国最大量的纠纷是在派出所解决的(70%),在城市里解决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何统一法制也是一个问题。

西方思想家已经提供了思想。比如马基雅维利。新君主可以通过自己的强力,使他的政治理想和统治得以实现。他对新君主提出了许多被认为不道德的告诫。他的问题是,要维系秩序需要什么。更伟大的学者是霍布斯。他的生活以英国内战为背景。他想到了一个前国家状态,即自然状态。即如何从自然状态进入共同体(不是现代国家,而是commonwealth)。在自然状态,出于人与一切人战争,人对未来没有保证,类似于紧急状态。不知道别人会做什么,无法预期,因此日子很难过。要解决这个状况,有人提出要放弃权利。但如何让别人去放弃权利?霍布斯认为必须建立高于任何个体,既能抵御外来侵略和压制内部分裂的权力,建立一个全面震慑(over-owe)。如果政教不分离,宗教可能干涉政治,但分离之后其实是宗教被政治干涉。然后指定一个人或一群人,来代表国家的人格。每个人都承认受权的人能够在公共和平和安全问题时代表国家。承担这个人格的人即主权者。

主权要么通过强力,要么通过承认而获得。但霍布斯的学说在西方已经被简单化,因为学术的规训,也被指责呼吁国家集权、专制。

洛克和康德把政治操作当成一个理论化问题。霍布斯解决的零碎的人如何建立政府,而洛克和康德解决的是已经是集体的情况下如何管理国家。(康德怎么告诉我们必须把人当目的而非手段?)他们的理论,是从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社会契约上的共同体中,如何再建立一个共同体,再建立一个社会契约。

如何认可国家法上的新国家?全民公决问题呢?全民公决以什么做单位。台湾大选是以台湾还是整个中国作为共同体?人民应当认可哪个正义原则或者合法性?罗尔斯是肤浅的,即他的分配原则。什么叫做基本的善品的平均分配?他们都是在共同体已经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讨论共同体。

霍布斯讨论的是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理论的实践问题。共同体必须通过实际的机制才能

成立。自由主义必须借助生动的个体来实践,而不是虚谈。“每个个体都懂得和尊重他人的财产”,但这不是自动发生的。霍布斯是一个作为行动者的思想家。问题不能靠理论来解决。

有人说自然情感会让我们感受到正义。这也是胡说八道:(1)自然情感不稳定,(2)而且也不都是正义的,也有其他许多的情感,而且这些情感很难区分,比如光荣和虚荣就很难区分。我们不要以为把被升华的情感与正义联系起来。正义与非正义都是社会判断的结果,非个人主观好恶。

霍布斯的commonwealth不是现代国家,他关注的问题是共同体如何发生,而不是该共同体如何形成state。这是一个前善恶问题,超善恶问题,前国家问题。是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基础。这也是为了霍布斯在commonwealth之外还要找一个leviathan。有了这个利维坦,才可能有自由主义的法律实践。而康德、洛克和罗尔斯都没有看到这个问题,或者认为没有必要讨论这个问题。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讨论自由主义。在比较政治话语,必须有一个政治基础,而自由主义政治的普选等制度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霍布斯认为这种状态不是基于你相信我,而是你害怕我。因此现代稳定国家内的民主选举,目的不是产生新的共同体,而是产生新的政权,或者国际法上的新国家,新的国家机器。科索沃问题已经80%多是科索沃人,他们已经相信他们的领导和秩序,而当地已经存在了这种秩序。这种秩序并非他们自己创造,而是借助了外力的支持。台湾的民主也是一个错觉,许多中国学者也是如此,台湾之所以能够和平选举,不是因为台湾民主制度本身,而是因为中国、美国两个利维坦在这。如果没有中美,那么陈水扁和马英九会怎么干?

不要很傻很天真,要知道这个世界就是很黄很暴力。

许多学者就是借助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模型,但他们不能把这当成一个国家的操作手册。理论的逻辑和实践的逻辑是不同的。哈耶克的自发过程非常漫长,而且也是有暴利的存在的,比如英国内外所发生的暴力。苏力更认同伯克的保守传统,倾向权威、共识,认为革命会毁坏看起来不好的共识。

国际领域其实是一个霍布斯状态。19-20世纪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这个状态更加明显。在欧洲,俾斯麦以铁血政策统一了德国的一百多个邦,拿破仑也武装统一了法国。20世纪以后,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国家,以及50-60年代的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这个问题凸现出来。自由主义的实践,其实是普适主义的强迫政策,实际上是非自由主义的。2人权其实是一种政治武器。在落后的国家,很见建立现代意义的国家,而且很难维系国家机构。因此家

2美国为什么不让中国移民几亿人口,或者全面开放市场?

族、社区势力仍然强大。这些共同体也没有很强的国家认同。3怎样通过民主方式建立现代合法性的政权?而且即使它们想这么做,西方列强也不容它们这么做。自由主义根本无法在前state状态进行实践。这些“国家”只能进行制度上符号性的模拟。少数自由派知识分子的话语流行,而只能为这些地区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提供便利。这里哈耶克自生自发的秩序,其实是淘汰和灭绝其他文化的过程。没有实践自由主义的这些地区,特别是知识分子,却的确接受了这些信条。西方在当地培养了一些精英,然后招入本国,比如哈佛、耶鲁、牛津和剑桥,比如贝〃布托,中国的政治家后代则没有这样的待遇。4这些精英争夺的不是利维坦意义上的共同体,而是利维坦之上的共同体,他们以为按照三权分立就可以解决问题。而由于本地区的旧制度阻碍这些制度,而西方又不允许出现新的强大的新自由主义共同体,因此这些地区只能是“守成”而不是创造。

《家》、《春》、《秋》反映了资本主义思想的实践在当时即便是在家庭内也是很难实践的。以及宋教仁遇刺、袁世凯独裁和军阀混战。因此首要问题是建立一个主权的起线,一个共识的基础。因此自由主义得推出竞争。而现代民族国家中出现的威权主义、集权主义开始起左右,开始展开一切人对一切人的竞争,并通过这种竞争来完成共识的基础,共同体的基础。国民党和共产党其实都接受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价值,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坚持,在党组织上建立权威,推出党国和领袖。这些领袖成为这个民族的象征(也包括甘地、凯末尔)。而那些想要实现自由主义以及真正实践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及其政党,只能成为国共两党的附庸,甚至一点作用都没有。5在近现代中国建设中,看不到他们的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个政党通过组织,其实是建立了相当于政体的架构,有层级、法律和行政体系。即使建立全国政权以后,党国特征十分明显。不允许地方向全国提出问题,比如高岗。6必须通过政治话语统一全国。

陈水扁得益于蒋经国,是后者开放了党禁;而进一步要得益于蒋介石“二二八”对共产党人的大屠杀。7而在西藏也存在这个问题。当代中国人不太珍惜60年的和平,所以愤青动辄喊打。我们的电影中把这些血淋淋的东西都抹掉了。我们国家现在的政治话语强调对产权的保护,三个代表也忽视了对阶级的认同。我们公民的自由实际上是在急剧扩大。对网络的

3直到今年苏力才看到国家认同,但他补充,即便如此,这种国家认同(包括爱心)也是被人为赋予的。这里的仁慈、爱心其实是以经济作为基础的。陈兴良捐一万,但苏力自己就拿不出来。“心要硬一点”,我们的国家是从一个“伪装的国家”进入了21世纪。

4至少是以前。

5闻一多除了人格伟大,一点用都没有。这些人被人同情,但政治家,例如拿破仑,从不需要人同情。

6“高主席万岁”不能喊。

7因此龙应台等台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都缺乏眼光。

控臵也是有点道理的8,因为大量缺乏判断力的网民的确会造成危害。我们知识分子必须看到这点。“清谈误国”,而正是威权主义为自由主义扫清了障碍,提供了平台。

直接拿中国的现状与美国模式对比,是有意义的么?如果没有基本的共同体,这些东西都是在做样子。就像袁世凯或者孙中山,是注定失败的。当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只能自我悲伤,自艾自怜。这些地区的知识分子不愿意总结这些问题,而只是接受了廉价的价值,很少像李敖看到了这些问题。9

中国许多改革看起来是自由主义的改革,其实与自由主义没关系。中国农村的土地改革,农民拥有使用权,但这与自由主义没有关系。承包其实是中国农民先想出来的,与自由主义没有关系。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也是如此。70年代末城市青年离经叛道的行为方式,也不是因为自由主义。其实那时真正读过自由主义的人不会做这些事情,会觉得这是在丢自由主义的脸。只有在不担心国家瓦解的前提下,我们才开始提自由主义的话语。知识分子并不能实践自由主义,反而体现出威权主义。80年代末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全都公开赞同威权主义。

所谓“转向法治”等自由主义理论,都是简单的话语,而且只相信话语的力量。中国的法学界应该做一些事情。中国这100多年其实也是在走一个利维坦的路。不管这是不是自由主义,但却是在为自由主义创造一个可能。这与法学有什么关系。苏力觉得要总结这个问题。

如果中国历史上有这一百年没有走自由主义道路,那么说明自由主义不是历史的终结。它不是最好东西,可能只是最不坏的东西。它不是恒定的最优制度。法律制度在什么边界下不能搞自由主义?10

这是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在雪灾、火炬和地震之后。南方周末说这是普适主义的胜利。苏力认为这是胡扯。政治家思考是什么可行、什么有利。只有书生才这么幼稚。当前的情势也会让苏力感到兴奋,但他担心这也是出问题的时候。

建立自由主义制度边界在哪里?法治得以可能的前提,才是我们的问题。在紧急状态下的种种问题,正是利维坦试图解决的。研究它,可以让我们保持一定的警惕。法治不能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我们需要研究法治的边界。法治得尊贵不能本身表示和证明,只能从利维坦,它的反面,才能显露出来。

但我们并没有权利选择出生在那个状态(有没有利维坦或者自由主义)。我们只是偶然8苏力也希望权利扩大。

9但他即使看到了,也无能为力。

10比如伊拉克,成天打仗,库尔德要独立,逊尼派和什叶派对抗,以及恐怖主义;许多人认为还不如萨达姆时期。

地来到世界上。一旦面对前自由主义状态,我们必须勇敢面对,而不是陷入其中,即一切人对一切人战争的状态。

比如在美国的人工流产和死刑问题上出现了分裂,中国也有可能。不要以为对话、协商可以解决问题。通过规则的治理、抗编制来解决问题。即便这些话语要停留在口头上,也需要一个利维坦。小石城四个黑人进入学校,需要国家暴力护送得以进入。如果没有国家介入,四川就是一个“自然状态”。这就是利维坦在起作用。没有粮食、没有水你会怎么办?这就是突如其来的事件。实际上台湾和西藏也是这个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也是对中国当代的挑战。如何把经济上无法割裂的台湾,整合到政治共同体,这是个问题。马英九认同的是美国政治,他只是在文化上认同中国。文化意义上的大中国还不足以整合统一。

利维坦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评价和认识,也是对当代和未来的认识。这里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学,但这是法律制度的首要运作条件,因此这也是有法学意味的。恰恰是那些专注于法条的法学家永远不是好的法律家。(耶林、柯克以及丹宁勋爵)只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霍姆斯人伟大的原因。

总结:

1,基于政治经济文化整合上的共同体共识,是最重要的公共善品(不是正义);

2,要有一个公共权力,超越行业、群体,可以要求个体遵从;

3,赤裸裸的武力是必要的,但不是必须和持久;

4,超越个体的政治精神领袖,而不是一个机构。

现代的利维坦建立往往表现为在有差异的地区上建立民族国家。这个利维坦的兴起需要一个超越利益的代表,有意识形态的、高度组织性、忠于领袖的、有凝聚力、组织力的政党。但它实际追求的利益,与这个共同体的利益是一致的。(有可能与之相悖)与分裂的竞争也促使它必须建立这种共识,发现潜在的共同利益。11党派的组织机构和公权力的组织机构是统一的,这就是党国。

利维坦在现代的追求,不是意识形态和自由主义,而是效率。经济建设和国家社会的竞争一方面要求建立维权政治,但同时也在弱化它,脱离它。另外一方面,国家竞争也使威权政治转型,进一步为法治建立了条件。这也是福柯说的从异己中分离、诞生。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是这样的进程。只有大的民族国家才会如此,安道尔、锡金、尼泊尔和梵蒂冈不会如此。国家越大越会出问题。台湾问题、周边问题,就是如此。周边国家的问题会影响进来,

11国共两党的数次合作就是如此,分别为了对抗军阀、日本和台独。即便他们的相互厮杀非常残酷,但越打越相识,发现了潜在的共同利益。

我们的周边问题同样会影响出去。

基于自由主义的法治和宪政,也不能杜绝内部在具体时间、问题上出现分裂。因此即使等到自由主义法治完成后,一个文化上的利维坦也是必要存在的。苏力认为需要总结这段经验,参考国际问题。许多美国学者编书,要求加入苏力的《中国司法中政党问题》,因为这就是本土资源。不要怕犯错,要研究这些问题。不要重复自由主义经验,中国100年来的历史不是丑陋的历史,我们正视它,总结它的经验,即便不喜欢它,也要看到一些能打动我们的心的东西。把道理讲清楚,“共产党是党国,是集权主义”,这么说没关系,不是骂自己。我们不能脱离国家权力,在战略问题上,不要成了鼹鼠,埋头打洞,要知道自己的位臵。每代人都在受委屈,要做一些明明不喜欢做但必须得做的事情。不要成天发牢骚。

论财政法的地位与功能

一、财政法的地位自国家和财政产生以来,也就同时产生了以法律手段调整财政关系的客观需要。然而,在中国和外国的古代法上,虽有大量的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但主要由于当时的财政所依附的国家的专制性质,以及法律体系自身演化的历史局限性,诸法合体的古代法上不可能有财政法的独立地位。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掀开了财政关系变革的新篇章。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是新型的资本主义式的财政关系的确立。然而,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财政活动的范围被严格限制在“夜警国家”所要求的狭小区域,财政对行政的附属作用难以突破,所以,确立这种新型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是集中在宪法和行政法之中。从部门法的定位来看,这一时期的财政法主要属于行政法的范畴。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张,财政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财政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景气调整方面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财政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财政逐渐摆脱对行政的依附,开始具备自己独立的品格,财政的权力性由此凸现。[1]调整财政关系的财政法的性质和职能上也随之而发生变化,财政法的行政法色彩逐渐淡化,而经济法的色彩逐渐增强。关于财政法地位的理解,前苏联的情况较为特殊。由于当时的经济集中程度非常之高,所有的货币资金往来关系基本上都被纳入财政管辖的范围。除了财政部本身的活动外,经济单位、银行和保险机关之间的经济往来也具有国家财务活动的性质。针对这种情况,有些学者认为,社会主义财政关系与资本主义时期相比已经发生质的飞跃,财政法应当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以调整统一的资金货币往来关系。也有的学者认为财政法是“相对独立的部门法”、“行政法的一部分”或者“综合部门法”的观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财政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法律体系的结构中是否包括综合部门法等问题上。从发展过程来看,苏联在列宁领导下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的第五章就是预算法,从那时起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预算法的研究;1926年,库特利亚列夫斯基教授的《财政法》一书问世,“走出了第一步”;1928年佐格拉科夫教授的《行政财政法》一书出版,认为财政法是行政法的一部分;经1938-1940年的大讨论,苏联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公布了《苏联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研究提纲》,指出应按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划分不同法律部门,财政法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地位得以确立。[2] 中国建国之后,财政法学研究未能得到充分发展,有关我国法律体系的结构以及财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尚未得到认真的讨论。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学者自行编撰的第一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之中,专列了比较详尽的“财政法”词条,并且在体例编排上独立于行政法和经济法,[3] 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依然还受着前苏联法学界的影响。然而,随着经济法学的发展和日益成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几乎所有的经济法学教科书中,财政法都被列为专门的一章;专门的财税法教材也主动将自己归入经济法体系之下;[4]可见,把财政法作为我国经济法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法学界目前的主流观点。 [!--empirenews.page--] 其实,不论是将财政法视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前苏联时期,还是将财政法视为经济法体系构成的现代中国,学者们都注意到了财政领域两类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如,前苏联学者认为,“苏联财政部系统中所包括的各种财政信贷机关间的关系,如果不直接与这些机关执行其职能——动员和分配货币资金,拨款,贷款,监督各单位遵守专款专用和节约国家资金的制度——相联系,则建立在国家管理的一般原则上,受行政法的调整……如果财政信贷机关作为一种进行财政活动的机关,作为一种受国家委托征集货币资金,对有关权力机关所批准的发展国民经济、教育和保健事业等措施进行拨款和贷款的机关,那么它们的活动以及因其活动而发生的各种关系,都由财政法调整。”[5] 这说明,行政法在调整财政关系方面还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无独有偶,我国学者在论述财政法的属性时也实事求是地承认它与行政法的联系。如,有学者认为,国家的财政活动可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作为行政范畴的财政活动,其目的在于满足国家机关活动经费的需要;第二层次是作为经济范畴的财政活动,其目的在于调节社会经济。两者虽然都涉及经济领域,但后者涉及到经济领域的更深层次。

财政及其作用

《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节课内容是《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第一目的内容《财政及其作用》,主要学习内容有:财政的内涵;财政的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能识记财政的内涵、本质,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2、能理解理解财政的三个作用。 3、能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能够初步具有运用财政巨大作用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得出财政巨大作用,形成归纳能力; 2、采用“三个一”授课思路,即教师善于挖掘课程资源,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准备一个学习提纲、找一则时政或事实素材、提一个疑难问题,教师紧扣此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进行授课的教学思路。 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引领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能力,以及培养集体主义的意识与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青藏铁路”“神七发射”等重大事件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财政的巨大作用,自觉学习,提高科学素质,树立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而努力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财政的作用 【难点】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的作用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高三(1)班是文科普通班,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学习有较高兴趣;本班学生是年级中基础较薄弱的班级,自主学习意识较差。 2、财政的作用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这对初学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课前准备充分,课上组织讨论,提高认识,并将政治学科的思想和知识内化,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灌输。

《国家财政》公开课教案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李冰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财政含义,了解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识记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当前的政府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关系,归纳财政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对国家的理解与热爱之情;关心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作用 2、教学难点 财政政策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问题探究式、合作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财政收支的关系 国家的收支有他专门的称呼称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这二者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方面。二者合起来就叫财政。而到底该收多少?支多少?那就得靠预算,预算执行的结果就 叫决算。 预、决算的结果有三种:多“财政盈余”,少“财政赤字”,差不多“财政收支平衡” (二)走进财政 知道我们国家目前的财政收支情况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幻灯:根据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全国财政支出为100000亿元,财政收入约为90000亿元. 师:看来是属于财政赤字了。那如果是你的家庭出现赤字了,钱不够花,你们会如何解决? 学生回答: 师:看来有二种解决方案,一、通过各种途径增加自己的收入,二、尽可能节约,减少支出。那如果是国家的话,是不是也能用这种多增加点收入或少支出点开支来解决这一财政赤字问题呢? 【出示幻灯:探究一“多收点?”】 提示:P66-67国家获得收入的来源是什么? 影响国家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课堂活动:学生看书讨论交流) 师:要想研究多收点的可能性,首先必须搞清楚国家收入的来源是什么?其次就是要搞清楚在这些来源里,国家能不能通过多收点这种方式来解决面临的财政赤字问题

高二政治我国的国家职能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二政治我国的国家职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知识精讲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 高三新课: 第一课第一节 第三框题我国的国家职能 第二节 第一框题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二. 知识重难点: 1. 重点:我国的对内职能;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 难点:具体运用国家职能知识分析时政问题;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 三. 主干内容讲解: 1.1.3 我国的国家职能 导入新课: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国家职能要集中体现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使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各种民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也要以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那么,这些国家职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三)我国的国家职能 1. 国家的对内职能 我国同任何国家一样,具有对内对外职能,但由于我国的国家性质与剥削阶级国家不同,所以,我国的国家职能与剥削阶级的国家职能有本质的区别。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家对内职能主要有; 第一,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

这是由于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这个客观事实决定的。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的破坏活动,会直接侵害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必须借助于它的国家机关行使专政职能,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各企业和事业单位及公民不受非法侵害,以保卫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 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也是由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所以,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国家的基本职能。 但是,政府在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中,其主要职能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已由过去的政府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以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调控。 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在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我国在所有制结构上是多种经济制度并存,人民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和利益集团,这些矛盾和问题,往往表现为不同民族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属于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之上的具体利益和要求的矛盾和问题,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因此,国家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调整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团结。 第四,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因此,国家必须组织和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人民中进行“四有”教育,以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国家还必须组织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事业。

国家机构和职能

一、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1、设置的依据:国家职能。国家机构与国家职能、国家性质的关系是: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国家机构是实施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 (附: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关系) 国家机构 决定(性质)决定(设置) 体现、维护物质载体 决定 国家性质国家职能 反映 A、按类别: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 2、分类 B、按层级: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3、我国中央国家机关: (1)、组成: (2)、性质和职权: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特别提示:(详见专题一) ②国家主席 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全国代表大会,有全国人大选举产生。职权:A、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不能超越全国人大之上,也不能与之平行或对立。B、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C、有颁布法律权等。 特别提示:A、从表面上看,国家主席只是个人,但事实上它是一个国家机关,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所以个人担任国家主席,绝不意味着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国家主席可以个人独断专行。B、我国的元首制不同于其他实行个体元首制国家,它实行的是集体元首制,即国家主席并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而是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结合行使职权。C、国家主席不参与国家的行政性工作,因此,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负行政责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国务院。 ③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 性质: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职权:负责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决议有关行政工作部分;经授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主要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统一领导直属机构和各级人民政府。 ④最高人民法院 性质:最高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 职能:依法办事独立行使审判权;监督地方法院和专门法院的审判工作。 ⑤最高人民检察院 性质:最高国家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职能: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领导地方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工作。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8.1国家财政1

8.1国家财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 2、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3、理解财政的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的现实意义 4. 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具体的获取渠道和途径 5.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作用 6.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初步的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辩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的原则,增强我们爱国主义情感。 2.关心国家的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主人翁的意识 3.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财政支出问题,财政的重要作用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3.财政收支收支的三种关系 三、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多媒体课件的适当使用。 四、课前准备:收集材料,制作课件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例如我国当前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航天工程

等等,这些项目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那么这些资金从哪里来,怎么样解决的呢?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 教师活动:PPT展示自主探究目标 学生活动:讨论并找出自主探究知识点 (二)新课程内容的讲授过程 一、财政及其作用 1、什么是财政 教师活动:讲解引导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从这一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的实质就是国家在社会范围内获得国家收入,并将它集中性分配使用。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财政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做什么工作?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制定收入、支出计划。 教师点评: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叫做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的财政实际执行情况,叫做国家决算。 国家就是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这两个方面,参与社会分配,实现国家职能的。 2.财政的基本作用 财政的作用很多,教材只要求我们的学生掌握其中最基本的三个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证。 财政学通常把财政的这个作用称作“收入再分配的作用”,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现实中感受到它的这一点作用的存在,例如: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普遍的提高,这些与国家提高人们的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里国家提高劳动者的收入的资金从哪里来,当然是国家的财政有着密切的关系。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作用。 促进资源合理的配置是财政的最古老、最基本的作用,虽然我们选择了市场,走市场经济,但是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它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的不足,正是因为市场干不了,才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来调节社会上资源的合理的分配和流动,以促使国民经济中能够正常的发展。

统一财政经济工作的作用和意义重点

统一财政经济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扭转了建国初期极其险恶的经济形势,取得了新中国经济战线上第一个巨大的胜利,这对于新中国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巩固,对于渡过建国后的第一个险滩,起了极大作用。毛泽东说,全国财经工作统一的胜利,其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刘少奇说:“中国的财政经济,在历史上是没有统一过的。国家财政收支,在过去数十年中也没有平衡过,反动政府每年必须发行巨额的钞票和举借巨额的内外债才能过日子。中国的金融物价也是12年来没有稳定过的,人民必须在通货膨胀的损失中付出巨额的资金。但是人民政府在战争尚未结束与发生灾荒及帝国主义封锁等情况之下,在很短的时期内,就实现了这些重大的措施,并达到这样的成绩。……这是我们国家一个极为重大的进步。”1具体地说,统一全国财政经济起到了如下作用: 第一,争取了财政的收支平衡,使财政经济状况开始走向好转。由于掌握了全国的主要财政收入,资金与物资也集中在国家手中,中央掌握财源的结果是使全国财政收支接近平衡。为此,国家就无须再增发通货来弥补财政赤字。 第二,制止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1950年3月政务院颁发《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从4月份起,物价即停止上涨。以1950年3月的批发物价指数为100,同年12月下降为85.4,1951年12月为92.4,1952年12月为92.6,结束了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不已的局面。陈云指出:物价平稳,“这不仅关联到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而且关联到中央人民政府的信誉”2。 第三,建立了人民币的信誉。由于制住了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抛售物资,回笼货币,以及打击银元等政策的实施,人民币在流通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由于4月份开始的物价下降趋势,使人民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加强。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猛增16倍以上。人民币在人民群众中建立起了威信。 第四,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为整个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为不失时机地开展经济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毛泽东1950年4月13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7次会议上曾指出: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过去6个月在整理收支、稳定物价方面的工作有了很大的成绩。财经委员会的方针是正确的。我们国家的财政情况已开始好转,这是很好的现象。 总之,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建国初期那样分散混乱的状况下,将财政经济工作集中统一起来,是完全必要和适时的,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这是建国后的头三年中的重大事件之一。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本职能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本职能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国家职能和国家性质等相联系的知识点; 2、通过对材料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答分析说明题的能力; 3、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的对内、对外职能 难点:对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职能的理解 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本重点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材料, 位于重庆开县高桥镇境内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东北天然气矿12月23日晚10时发生井喷事故,截至25日18时40分已发现死亡191人。这是我国石油行业类似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国家在遭遇此次重大事故后,你认为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能力,是加

深学生对我国国家职能内涵的理解,并为具体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职能学习作了铺垫) 讲授新课: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本职能(板书) (一)国家职能的含义(板书) ----------指国家在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二)国家职能的特点(板书)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中的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及现代史中的文化大革命来说明国家职能会随国家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灵敏性的特点。 (三)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的关系(板书) (四)我国的对内职能:(板书) 1、政治职能(板书) 包括对敌对分子的专政,举例:“东突”势力;法轮功分子。并展示材料: 井喷重大事故的问责程序正式启动 重庆警方先后逮捕了六名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的工作人员,警方初步调查显示,他们对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负有直接的责任,被捕的六人中,职务最高的是川东钻探公司的副经理、总工程师、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吴华。他们的被捕,标志着开县井喷重大事故

第四章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

第四章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国家性质 一、国家性质概念 (一)国家性质的概念 国家性质,即国家阶级本质,又称“国体”,它集中反映了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 (二)宪法与国家性质 宪法与国家性质的关系十分密切。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在规定国家制度时,首先要明确本国的国家性质。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宪法为了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一般不明确规定其国家的阶级属性。 由于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的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因而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公开表明其国家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的国体,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一)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的确立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理论; 2.根据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新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3.我国宪法对人民民主专政具体内容的规定,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二)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 2.虽然现行宪法确认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但并不意味着二者完全等同。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 (一)工人阶级领导 工人阶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标志。人民民主专政必须由工人阶级领导,这是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历史表明,工人阶级只有依靠同农民阶级建立的巩固联盟,才能夺取和掌握国家政权,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三)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结合 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结合,即对最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 (四)爱国统一战线 1、统一战线是一些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结成的联盟。 2、1982年宪法序言对爱国统一战线作出明确规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高一政治财政的巨大作用(三)

高一政治财政的巨大作用 8.2 财政的巨大作用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财政支出的巨大作用。 2、运用财政知识,联系当前国家财政政策,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社会主义优越感,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2、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5页"神舟五号"材料,并议 论材料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属于科教文卫事 业支出,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等。 (二)进行新课 一、集中力量办大事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未含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 利息),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为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投资500.9亿元,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 用400 亿元。三峡工程施工期17年,全部完建约需20年,第11年(2003年)开始发电受益,后期工程投资较易解决,因此,工程投资的关键是发电前11年的资金,按1993年5 月末价格计约650亿元。 材料二: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 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全线开工。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十个省(区、市)。东段运营一年来,已累计向下游四 省一市21家用户供气超过7亿立方米。按照部署,工程将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材料三:南水北调工程堪称世纪工程,该项工程通过东线、

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一组 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二组 我国所有银行的共同作用 具体作用 1(手段、作用、利益主体) 2 3监督管理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国民经济)。 形象记忆 1中介(纽带)作用------蓄水池(货币)、聚宝盆(资金)、调节器(商榷) 2信息作用------气象站、寒暑表、晴雨表、总帐房(社会) 3监管作用------监督员、调节器、监视器 教学建议:可根据银行的业务和职能推导;国民经济比喻为一个人,第一个作用可比喻为人的血液;第二三个作用可比喻为人的中枢神经。〔商榷) 第三组 储蓄(对照广义)的作用 (1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 。 (2)(重要)-----谁调节---怎样合理调节?---作用如何 ---可联系财政、税收、银行的作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公式.;通货膨胀(紧缩)等知识。 (3教学建议:可对照广义储蓄让同学们根据他的流向(画出)总结其作用。也可借助课本插图。也可让同学们自己结合生活说明。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可以找一些资料或图片加以说明)

第四组(1、2) 注意:在理论上,货币政策一般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的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首选政策。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的操作更具有弹性、更加灵活。更能体现市场规律。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货币政策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国家宏观调控比以往更加借重市场的力量。 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需要时间,如果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 2市场经济过热时(市场消费疲软时)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比较 (1)市场经济过热时 A 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货币量的供应;减少银行贷款 B 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国家财政经济建设支出 (2)市场消费疲软时 A 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 B 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 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征收利息税等 第五组 1.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特点比较 (1)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是目前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方式。 (2)活期储蓄灵活方便,定期储蓄存期长、比较固定、积累性强,但收益率比股票、债券低,与商业保险比,存款储蓄对意外事故等风险不具有赔偿责任。 (3)购买债券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与储蓄比,政府债券由国家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风险小、安全性好,可以转让、抵押,利率也比储蓄要高;金融债券与公司债券比储蓄收益高,但有一定风险;与股票相比,受益权、偿还方法各不相同,风险也没有股票大;与购买保险比,债务方对债权方不具有意外事故赔偿义务。 (4)购买商业保险与其他投资方式相比,在风险发生时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5)购买股票风险最大,但收益也往往最高。 3.公司股票与公司债券 4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比较

高三政治我国的国家职能

我国的国家职能 一、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的对内职能。 难点:资本主义国家职能与我国国家职能的本质区别。 二、教学方法 情景展示法,把社会热点问题引进课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三自一导”教学法,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展示法:教师选出一些材料如“法轮功”终受罚,“春风要度玉门关”——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严惩腐败的例子,让学生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国家的作用。生答后师引导切入新课,这些国家的作用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我国的国家职能。 主体内容教学 由国家职能的分类过渡到我国的对内职能和我国的对外职能。然后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国家有哪些对内、对外职能?为什么要履行这些国家职能?如何履行这些职能?有何意义?)阅读教材。 多媒体展示图表: 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负责落实一项职能,围绕上面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小组间进行学习竞赛,最后每组由一个中心发言人回答问题,然后由师归纳: 1.我国的对内职能 (1)政治职能。是指 ..主要有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原因 存在,人民内部还有一定矛盾,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还不完善。措施 ..是分清敌我,坚持国家专政职能,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义 ..: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保卫民主,保护人民利益,维 护人民的民主权利。例证 ..:取缔“法轮功”,严惩腐败。 (2)经济职能。是指 ..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原因 ..:主要有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工具)。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职能表现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与国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回答者:chainlife - 江湖新秀五级5-1 10:43 国家没有职能但政府有。 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我国国家的性质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本质,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者说是由哪一个阶级进行专政。这个专政是靠暴力来实现和维持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持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 所谓国家职能,就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是国家为实现其目的而担当的特有任务。这个特有任务是国家本身所固有的,是国家权力的内在表现。 国家职能一般可以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它们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内外秩序。一般而言,二者中,对内职能是主要的,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延续,对内职能是对外职能的基础和后盾。因为一个掌握政权的阶级只有首先在国内加强统治,充分体现自己的意志,才能有力量开展对外活动,顺利地实施国家的对外职能。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外职能也可能上升为主要职能。 就对内职能而言,它又可以划分为统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在社会主义国家则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是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它的两种对内职能都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发展方向的要求。其政治职能(统治职能)是为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管理职能是为人民服务,为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两个职能体现着国家活动的同一个方向,而不是相反的方向。因此,这两个职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可以转换位置的主次。总的发展趋势,是社会管理职能会不断加强和扩大,政治职能会不断减弱,直至最后消失,毕竟社会主义国家是向无国家社会过渡的国家。 国家的对外职能,表现为抵制外来入侵,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执行统治阶级的外交路线和对外政策,以不同方式参与国际事务,处理本国与他国的各种关系,等等。 国家职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变化。建立在不同经济基础上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其职能的具体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历史类型的国家,其职能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1)国家的本质国家是是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国家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和政治概念,而不是一个地域概念。国家的主要成分是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工具,它们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执行暴力镇压等职能。国家表面上是社会的代表,是独立于各阶级之上的社会力量,而本质上

《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

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 一、概述本节内容是《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第一框第一目的内容《财政及其作用》,主要学习内容有:财政的内涵;财政的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能识记财政的内涵、本质,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2、能理解理解财政的三个作用。 3、能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知道如 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能够初步具有运用财政巨大作用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得出财政巨大作用,形成归纳能力; 2、采用“三个一”授思路,即教师善于挖掘程资源, 要求学生前预习准备一个学习提纲、找一则时政或事实素材、提一个疑难问题,教师紧扣此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进行授的

教学思路。 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引领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能力,以及培养集体主义的意识与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青藏铁路” “神七发射”等重大事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财政的巨大作用,自觉学习,提高科学素质,树立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而努力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财政的作用 【难点】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的作用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高三(1)班是文科普通班,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学习有较高兴趣;本班学生是年级中基础较薄弱的班级,自主学习意识较差。 2、财政的作用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这对初学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前准备充分,上

我国的国家职能

我国的国家职能 标题我国的国家职能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对内对外职能;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能从国家行使具体职能的事实,判断其发挥了何种职能,并能运用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阐明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的对内职能(联系我国具体实际把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难点:资本主义国家职能与我国国家职能的本质区别教学过程忆:①国体?我国的国体?②国家职能?③国体与国家职能的关系?思考并要求学生回答:我国的国家性质与剥削阶级国家的国家性质是否相同?——不同。因而决定了我国的国家职能有剥削阶级国家的国家职能存在根本的区别。1、我国的对内职能:★(1)、依法打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打击或专政职能)①为什么:②怎么办:(忆: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专政是民主的)③例子:P15—P16(2)、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_。(简称:经济职能)①为什么:生产目的根本任务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②怎么办:、、。③例子:(1) 国务院召开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2)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3)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十五"计划。(4)九届人大常委会11次会议决定,国

务院颁布《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的实施办法》。(5)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3)、正确处理__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_____。(简称:协调职能)①为什么:所有制、分工、劳动方式、分配等方面的差异,经济、资发展、分布不平衡。②怎么办:原则:统筹兼顾方式:协调为主③例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运用税收、分配政策调节个人收入(4)、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建设。(简称:精神明职能)①为什么:(精神明建设的重要性)地位:重要特征、重要目标、重要保证对物质明(经济建设)的反作用:保证正确发展方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运用哲学原理说明加强精神明建设的重要性?②怎么办(内容):思想道德建设: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四有”新人教育科学化建设:发展科教卫事业③例子:(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和实施。(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3)《邓小平选》出版和发行。(4)教育部对北京、安徽试行春季高考招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5)、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简称:服务职能)①为什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______和______环境。②怎么办:③例子:(1)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3)苏嘉杭高速公路的修建。(4)医疗、保险、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5)常熟公安系统发动“飓风行动”思考: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财政的巨大作用

8.2 财政的巨大作用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财政支出的巨大作用。 2、运用财政知识,联系当前国家财政政策,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社会主义优越感,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2、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5页“神舟五号”材料,并议论材料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属于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等。 (二)进行新课 一、集中力量办大事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未含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为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投资500.9亿元,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用400 亿元。三峡工程施工期17年,全部完建约需20年,第11年(2003年)开始发电受益,后期工程投资较易解决,因此,工程投资的关键是发电前11年的资金,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约650亿元。 材料二: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全线开工。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十个省(区、市)。东段运营一年来,已累计向下游四省一市21家用户供气超过7亿立方米。按照部署,工程将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材料三:南水北调工程堪称世纪工程,该项工程通过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通,逐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

2019高一政治教案: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语文

高一政治教案: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一政治教案: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一政治教案: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 《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节课内容是《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第一目的内容《财政及其作用》,主要学习内容有:财政的内涵;财政的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能识记财政的内涵、本质,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2、能理解理解财政的三个作用。 3、能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能够初步具有运用财政巨大作用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得出财政巨大作用,形成归纳能力; 2、采用三个一授课思路,即教师善于挖掘课程资源,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准备一个学习提纲、找一则时政或事实素材、

提一个疑难问题,教师紧扣此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进行授课的教学思路。 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引领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能力,以及培养集体主义的意识与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青藏铁路神七发射等重大事件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财政的巨大作用,自觉学习,提高科学素质,树立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而努力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财政的作用 【难点】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的作用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高三(1)班是文科普通班,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学习有较高兴趣;本班学生是年级中基础较薄弱的班级,自主学习意识较差。 2、财政的作用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这对初学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

高中政治 每日一题(第02周)财政及其作用(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财政及其作用(二)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2017年7月4日,广东一次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20元。随着各地财力的进一步增强,各地基础养老金标准逐步提高。这表明,要充分发挥财政作用,需要 A.增加税收收入 B.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配政策 C.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D.大力增加财政支出 【答案】C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适的物质保障。 ①重要性: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②方式: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①必要性: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②重要性: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方式: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方向和数量的调整,支持某些产业、地区的发展。例如,支持基础设施行业,支持农业,支持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支持西部地区等。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①必要性: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②方式: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1.下面漫画体现了 ①国家将财政用于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国家财政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④我国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17年5月11日,在2017年国家卫计委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发布会上传来消息,201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为14044亿元,是医改启动前2008年的4.4倍。这表明 ①财政支出更加关注民生,大幅度向改善民生倾斜 ②财政具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③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④财政有效解决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弱点和缺陷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