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讲到外交和国际战略,就会提到时代主题。因为一个国家的外交和国际战略是根据当时的时代主题决定的。那么什么是时代主题呢?时代主题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有全局性的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也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很明显现在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那么为什么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其实二战结束以后,究竟是战争还是和平是国际社会都面临的问题。但不管是当时各国的分析还是现在回望历史都很明确是和平。因为二战刚结束,战败者: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已经元气大伤,需要舔舐伤口。而战胜国:苏联,美国,中国等,也伤筋动骨,需要收养生息,吸收战胜果实。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但过了几年同属于战胜国的苏联和美国国力远远超出了其他国家,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一山不容二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火药味越来越重。处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国家就成了他们的缓冲地带,也就是毛主席讲的两个中间地带:第一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第二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日本。这个中间地带的中间指的就是苏联和美国之间,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了当时那两个国家有多么强大。很明显第一个中间地带是比较落后的,而第二个中间地带是比较发达的,而美国和苏联是最发达的。所以毛主席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第一世界是:美国,苏联。第二世界是第二个中间地带那些发达的国家,而第三世界则是第一个中间地带那些不发达的或则发展中的国家。中国也属于第三世界,刚刚进入发展期,国力不强,在国际上也没什么威望,而美国拉拢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全面的遏制政策,比如在外交上孤立中国,在联合国支持蒋介石集团,中国被排除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会议之外,

所以毛主席关于划分的三个世界提出了当时我国的重要外交政策:中国要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因为同样是较落后的国家,团结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实力却不够,所以还要争取第二世界发达的国家共同反霸。并且不能一味的反对美国和敌视日本,还应该和他们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执行这一外交政策的是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而周恩来最著名的外交方式则是求同存异:即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的政治力量对比出现重要变化,和平因素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因此邓小平提出:我们有可能争取多一点时间不打仗。同时也要防备别人早打,大打。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中国是不希望打仗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中国发展刚刚起步,装备没人家好,不一定打得过人家,需要发育。但中国也并不是怕打仗。。。而到了1985年,他有进一步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而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国际关系中以美国、西欧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成为国际政治

的主要内容,因为从地理位置来看,一西一东,所以就简单概括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也因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多在北半球,而南半球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所以简单说就是南北问题。所以13大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而对于时代主题的判断,有4个其基本点: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第五,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是发展的关键,没有利益就无所谓合作。和平问题为什么还没有解决呢?霸权主义,领土争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

领土争端的我们看一下这张图。

分裂主义,霸权主义.

起因应该是美国想在乌建立一个亲自己的政府(为什么我把起因说是美国,而不说俄罗斯想建立亲自己的政府,美国害怕了,主要是因为乌克兰是俄罗斯的后院,老虎嘴边有一只羊,狮子要吃这只羊,难道不要先看看老虎),这使俄罗斯感觉到害怕了,如果亲美国的政府一建立,那么和美国的反导条约就又要摆上桌面来谈谈了,谈不谈得成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天在你家门口谈排兵布阵的事情,你会怎么想,只能让俄罗斯感觉到压力,这个时候俄罗斯必须要想办法建立一个亲自己的政府。尤先科下来后,亚努科维奇就算是一个亲俄的总统了,这样美国就利用反对派去捣鼓,要知道这种捣鼓最害怕的最后是欧盟,为什么,因为欧盟的天然气供应来源于俄罗斯的比重太大,而且这些管道大部分都是经过乌克兰再送至欧洲各国的,这俩一闹起来,随便哪个变脸这天然气都可能断供,直接受影响的就是欧洲的百姓们。这个时候欧洲就想出了一个协议,这个协议可以让各方都妥协的,也就是说大家都不爽,但能让大家都勉强接受一下,乌克兰总统就针对这个协议和各反对派一一的都谈妥了,包括俄罗斯对于这个协议也不能说什么,可以说能让大家暂时做到和睦共处了,但美国有点不爽,继续对着反对派捣鼓,最终反地派一夜间把协议撕了,还把亚努科维奇总统弄下台了。事情做到这份上,所有的平衡完全被打破,俄罗斯立即启动第二套预案,就是要谋求分裂克里米亚,克里米亚以前就是俄罗斯的,苏联时被划给乌克兰的,大部分都是以前俄罗斯的人,俄罗斯再在克里米亚一捣鼓,这公投的结果也是毫无悬念的。平衡一点看就是美国去捣鼓反对派,俄罗斯再去捣鼓克里米亚,好好的一个国家就这样被捣鼓来捣鼓去,民心不统一了,最终分道扬镳了。情况继续连锁反应下去就是整个乌克兰的东部地区亲俄民众一看克里米亚独立了,情绪高涨了,就开始继续闹腾了(克里米亚以前在乌克兰条件不好,被俄罗斯一收回享受俄罗斯的退休及相关待遇,这情绪能不高涨嘛),所以乌克兰的局势还要拭目以待,情况还是有可能继续变化的,

我们而发展问题则是经济危机以及发展不平衡。所以当今局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外交和国际战略还是要根据世界形势作调整的,现在世界的形势世界是多极化的,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世界格局是怎么从2极演变成多级的。首先,2战结束,原本世界强国,靠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被德国打垮了,虽然赢得了战争,但输掉了经济,而要打10个的德国战败后,几乎被战胜国瓜分了。战胜国美国和苏联国力超出其他国家很多,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建立了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约,建立了华约,而华约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北约和华约在政治上尖锐对立,军事上全面对峙,经济上的封锁和反封锁,意识形态上的演变和反演变,也就是冷战。而到了60年代后,随着苏联军事实力的上升,苏联对外政策从大国主义朝霸权主义的脱变。1958年4月和7月,中共要求苏联提供承诺给予的核武器及核潜艇,苏联则提出要在中国领土上建设用于军事的长波电台,和在中国领海和中方组建联合舰队作为交换。在建设长波电台问题上,毛泽东认为这牵涉主权问题,提出中方出一半资金,苏联出另一半资金和全部技术,但长波电台主权属于中国,被苏联拒绝;而组建联合舰队一事,毛泽东则认为苏联企图军事控制中国。中国当时海军十分薄弱,即使组建联合舰队也无能力共享苏联的海岸线。毛泽东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事实上同苏联闹翻是1958年,他们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中苏关系破裂,导致华约的瓦解。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看华约的瓦解,就剩一个苏联,美国能对付,自然也不愿意继续给美国当抢使,随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取代了两个阵营的争霸。二当苏联和美国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第三世界的国家正悄悄的发育,包括中国,逐渐成为对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战略新力量。世界的格局也逐渐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背着戈尔巴乔夫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会晤。会晤后三方发表的公报称,三国已共同签署了由三个国家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其中宣称,“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一个主体和一种地缘政治现实已不复存在”。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彻底的总结,世界走向了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的发展趋势。其实这种发展趋势是对中国有力的,多极化复杂的局势能够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时间,也符合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多极化中数量可观的政治力量,也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同时也有利于中国把握战略机遇期。

那么什么的是战略机遇期呢?,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生存,发展或实现某方面重大突破时所面临的有利时期。中国就把21世纪的前20年视作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概念中的某方面重大突破,对中国而言就是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那么为什么中国将2000~2020年当做一个战略机遇期呢?

首先周边和国际环境总体上对中国相对有利。20年间不排除局部的紧张、冲突甚至战争,但,要和平、要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死,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美国会把反恐作为其首要目标。“9·11”事件是自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来外敌对美国领土发动的第一次攻击,也是迄今美国遭受的最为严重的恐怖主义灾难“9·11”之前,美国被认为是世界上安全最有保障的国家。这10年前中国发展成个什么样子了,看看中国的GDP排哪儿了。怎么这10年我们全力反恐,反了半天以后,中国GDP反而窜到了第二

我国有可能争取到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发展大环境,这个战略性的大判断是有根据的。

)国际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加入WTO,为我国带来了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及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的新的机遇。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使我国面临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

试题库——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试题库——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88 更新时间:2011年11月25日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C) A.民族矛盾 B.贸易保护主义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宗教纷争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B) A.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B.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C.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 D.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关系 3.当今世界局势发展方向是(C) A.单极化 B.两极化 C.多极化 D.三极化 4.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其核心问题是(C) A.人口问题 B.东西问题 C.南北问题 D.环境问题 5.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D) 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 C.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6.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A)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独立自主 C.加强同西方国家的合作D.加强对话,反对对抗 7.邓小平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B) A.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B.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C.以平等互利为基础D.以互不侵犯为基础 8.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D) 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主题B.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

恶化 C.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战争时起时伏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9.提出“真正不结盟”战略的是(B)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10.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C) A、发达国家主导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B、促进南北合作 C、资本的跨国流动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多项选择题 1.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恒指经济新秩序必须(ABCD) A.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和强权政治 B.树立新安全观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维护世界多样性 E.解决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2.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BDE)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独立自主 E.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我国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是因为(AB ) A.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它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C.我国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主导D.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BC )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真正的不结盟”

华工2015毛概题库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国家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 A.分清敌我B.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 C.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D.理论联系实际 答案:B;考题来源:第一节,教材p.228-2 2、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战略构想是在()。 A.1945年B.1946年C.1947年D.1948年 答案:B;考题来源:第一节,教材p.229-1 3、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下列国家中属于第三世界的是(); A.中国B.苏联C.英国D.日本 答案:A;考题来源:第一节,教材p.229-1 4、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 C.开放与合作D.和谐与共赢 答案:B;考题来源:第一节,教材p.230-2; 5、1985年,邓小平将国际关系问题总结为“东西南北”四个字;其中核心问题是()。 A.人权问题B.和平问题C.东西问题D.南北问题 答案:D;考题来源:第一节,教材p.230-2 6、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这是由于()。 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 C.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答案:D;考题来源:第一节,教材p.230-3、p.231-3 7、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A.一极独霸世界B.两极格局对峙C.单边主义抬头D.多极化 答案:D;考题来源:第一节,教材p.231-2 8、经济全球化有其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属于其负面影响的是()。 A.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B.对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形成了影响C.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政治的多元格局D.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形成了冲击答案:D;考题来源:第一节,教材p.232-3

中国外交政策及特点

中国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指的是我国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各方面关系如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边界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他政策措施处理办法,在我国外交政策的指导下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14个国家时,提出了中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1974年,邓小平同志在联大特别会议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率先明确提出以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2000年7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就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阐述了中国一贯坚持的四项原则。 原则 一、维护和平、反对武力。二、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四、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目标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成果 在当前国际形势中,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主流,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2005年,中国外交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利用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塑造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的外交风格和坚持原则、仗义执言的社会主义国家风范。从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利益出发,中国外交全面运筹同周边国家关系、同大国关系、同发展中国家关系及多边外交,增强外交软实力,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

中国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战略 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差不多原则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进展观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方针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断,爱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 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是指:往常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努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显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布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方针,我们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同进展中国家,也要同发达国家进展友好合作关系。如何处理意识形状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党在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咨询题。邓小平同志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拓展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大局动身,明确提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紧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动身”,“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的差别”,“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咨询题和处理咨询题”。(12)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中的意识形状咨询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所谓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差异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特点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特点 参赛系别:能源与机电工程系 参赛班级:13级机械一班 参赛组员:杨强(13).王闻城(12). 黄路江(41).李武韬(15).陈韬(29)

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的特点,这些外交战略动既有对外交原则和传统的承袭,也有外交理念和实践的发展创新,特色鲜明地拉开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宏篇序幕,迈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坚实步伐。 一:理论上有创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郑重宣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要求外交工作因势利导、

顺势而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国家利益。外交部长王毅在介绍习近平主席“开局之旅”成果时指出,中国外交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开拓进取、务实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布局主打经济金融外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近年来涉外活动涵盖中国外交的方方面面,在双边、多边、区域、全球层面上通盘运作,统辖使用经济.金融外交、能源外交、军事外交、公共外交等手段,点面结合、创造性地实施“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工作布局,极富效率、充满张力地勾勒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线条。 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构想体现了中国政府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的新理念,也揭示了中国和中亚经济与能源合作进程中如何惠及其他区域、带动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新思路,更是中国站在全球经济繁荣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与中亚合作跨区域效应的新举措。习近平主席出访东南亚期间,又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为双方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指明了方向。自此,中国打造陆海两条“新丝绸之路”,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同谋和平发展的政策格局已然成形。【2】“钻石十年”中国与东盟将在既有“黄金十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钻石十年”。在此基

新时期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外交的历史命运和国家的历史命运是休戚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腾飞的事实检验了这一次时代观革新的正确性。如今中共中央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两个大局出发,在“和平与发展”的表述中加上了“合作”二字,在丰富了时代观内容的同时,也为下一步中国外交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其次,形成了“全方位外交”的外交战略。新的外交战略紧扣时代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真诚地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指明了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再次,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又一创新。中国既要通过维持和平来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以谋求更大的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决定的。最后,构建了“和谐世界”理论。这是中国外交最新的理论创新。它的提出为中国外交特别是多边外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它也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外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全球治理模式。 一个全新的世界级大国的形象开始出现,中国为人类、为这个星球作出更大贡献的梦想开始初现端倪了。不过,在那众多令人鼓舞的现象背后,我们还要有更多的忧患意识,因为山爬得越高,一旦摔倒,

可能摔得更重,爬得越高风景越美,也可能更加孤寂、寒冷。现在中国就恰巧处在高山,风景更加壮美,同时又是高处不胜寒的双重境地。而我认为,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外交战略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经济领域中的发展的危机。 发展的危机是指过去曾经让中国富强和发展起来的要素正在变得枯竭,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正在成为中国新时期前进道路上的麻烦和障碍。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中国的发展就会走向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所以,危机也可以说是一个十字路口,要么开辟新路,要么走进死胡同。我国原有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在逐渐丧失,就是这一表现。第二,在安全领域中的安全难题。传统安全威胁就是中国是全世界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在新时期新的画面中,我们的海外安全问题在日益凸现,包括海上通道安全、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在日益加剧。据悉,现在有关部门一天所接到的海外遇险事件比过去一年都多,而且多数是没法处理的,还有我们的海洋通道安全问题,我们很多能源、物资都需要通过海洋从海外运输回来,而一旦海洋通道被切断,就势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的打击。就是说,对外经济依赖越高,经济的脆弱性就越大。第三,国际领域中的国际压力我国虽然在外交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了大国的地位,但是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完全的消失。南北发展不平衡,某些国际的武断专横。还有各极势力的划分与制衡。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际暗波涌动。还有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和冲突。这些都给中国外交造成很大的压力。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一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 1.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 A.民族矛盾 B.贸易保护主义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宗教纷争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 A.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B.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C.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 D.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关系 3.当今世界局势发展方向是() A.单极化 B.两极化 C.多极化 D.三极化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 A.中国,印度,缅甸 B.中国,印度,越南 C.中国,朝鲜,越南 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 5.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A.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B.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成 C.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D.社会,经济全球化 6.邓小平对全球形势作出一系列新判断的科学依据是() A.实事求是 B.意志决定论 C.唯物主义无神论 D.英雄造时势论 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 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 B.由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性质决定的 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世界各国人民发展友好关系的必然结果 8.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的地位高低和大小,取决于() A.军事力量的强弱 B.政治影响大小 C.资源丰富程度 D.综合国力大小 9.我国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是() A.自力更生原则 B.互通有无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友好合作原则 10.发展和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 A.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B.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 C.发展对外贸易 D.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11.对外商投资企业在税负上实行的国民待遇原则的含义是 A.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优惠税率 B.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企业一样,公平税负,平等竞争 C.实行比国内企业稍重的税负 D.按照外资来源国的税法对外资企业收税 12.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经济成分是 A.国有制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3.当前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带属于 A.经济特区 B.沿边开放地带 C.经济技术开发区 D.沿海开放地区 14.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反对帝国主义 C.维护世界和平 D.独立自主 15.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 )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特色外交理论是以中国的视角,立足于本国人民和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对外交本质和运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出的创新理念和思想体系,是科学解释中国的和平发展,应对“中国威胁论”的锐利武器。它既要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服务,也要为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服务。本文将就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使命、机遇、性质和体系等基本问题,在分析已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学界参考。 历史任务与现实机遇 早在60多年前的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就提出了“外交学中国化”的伟大任务。遗憾的是,只是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以后,特别是邓小平和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后,外交学中国化的研究才开始提上日程。世纪之交,国内出版了若干初步总结新中国外交经验的外交学著作。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为完成周恩来关于“外交学中国化”的历史任务,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外交理论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紧紧抓住战略机遇而迅速崛起。国际社会在惊叹中国奇迹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崛起的各种忧虑,花样翻新的“中国威胁论”流行于世界。这种思潮以西方的国际关系和外交理论来解释和预测中国崛起现象,在世界舆论界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了扭转被动防御的不利态势,获得相对于西方的话语权优势,中国也必须大力推进自身的特色外交理论体系建设。 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双边与多边外交,中国领导人提出了“新安全观”、“和平崛起”、“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和谐世界”等一系列新理念。极其丰富的新鲜经验和一系列新理念,为外交学者构建系统的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展开争夺外交理论话语权的强大攻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形成了难得的现实机遇。 中国特色外交理论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摘要: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 各种矛盾交错发展, 挑战纷呈, 世界局势错综复杂, 变化剧烈。这种状况将继续延续并影响到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的背景下,我国外交战略也发展了变化。谈及中国外交的“战略转型”,中国过去三十年外交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不同身份间保持了平衡。中国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多边国际对话机制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把这多种关系细腻地缝合在一起。中国外交从经济角度追求双赢,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维护稳定,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全球化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实现的,它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及西方的国际地位,同时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要想顺利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21世纪初期必须在顶住“西化”和“遏制”压力的同时,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机遇蕴含在挑战中,只有成功应对挑战,才能抓住机遇。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科技、中国外交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清晰地了解我们的对手国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相应的外交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当前国际形势 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个层面,正如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全球化过程”。不过,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 摘要:目前,国际形势总体平稳、局部动荡态势,大国围绕国际秩序和地区热点加强博弈,世界格局变化更加复杂。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内经济迈向新常态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外交大力开拓创新,成果显著,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新形势下,中国该如何发展?发展空间有多大?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全面的角度,不仅要看到国内的发展状况,也要看到国际发展形势以及我们的外交地位。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依法治国,大力发展民生。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经济结构调整、生态治理、能源安全和劳动力配置等都是摆在眼前的紧迫问题。从国外形势来看,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国际地位上升。纵观全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总体来看,世界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欧洲部分国家为主导,从自身合法利益以及各国共同发展出发,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行角逐,谋求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国际形势千变万化,国际局势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各国想要在这种局势中谋求发展,就需要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谋求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勇于面对竞争。中国又有怎样的外交战略呢? 一、国际格局与外交关系 世界格局是指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相对稳定的一种关系。21世纪以来,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地方冲突与民族冲突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型的信息革命阶段,一切都要在信息革命的天秤上重新定位、衡量,外交工作也不例外。在信息每时每刻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中华民族万变不离其宗,坚持以和为贵,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私利。中国主张国与国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应通过对话、谈判、交流、互动来化解冲突和矛盾。这是中国人民的心声,也是世界人民的意愿。中国和合外交的理念,渊源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和睿智的生命智慧。尽管中国外交面临冲突和矛盾多发期,但只要能“处变不惊,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就能开出新局面。 二、国际安全与地区热点 2015年,全球地区热点仍然集中于中东、东欧和东亚三个地区,但形势出现新变化,而且特点各不相同。对中东地区来说,美伊关系对中东形势有决定性影响,美伊对抗结束是历史性事件。在后伊核时期,美伊关系将由对抗状态转化为非敌非友状态,伊朗承认美国在中东的主导权,而美国则承认伊朗的地区大国地位,承诺不损害伊朗政权的安全。双方都将从这一妥协中受益。虽然由于美国国内多数人反对伊核协议,两年后新当选的美国总统是否继承奥巴马政府的这份外交遗产尚有不确定因素,但从大势看,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伊核问题是大势所趋。后伊核时期给中东地缘政治带来的新格局,将为其他国际力量如欧盟、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东施展影响提供更大空间。亚太是地区热点问题集中的第三个地区,2015年有关形势也出现一些新变化。与中东热点不同,围绕亚太地区热点,有关当事方之间实际发生冲突的风险并非在升高,而是趋于降低。无论是在有关领土及海洋权益争议问题上,还是在冷战遗留问题如朝鲜半岛上的对立,可控性总体都有所加强。亚太地区的紧张气氛主要来自大国在地缘政治上展开的战略博弈。美、日为在对话战略博弈中争取有利态势,常常利用地区领土争议问题做文章,而个别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国家试图利用大国矛盾,坐收渔利。因此,管控这一地区的热点问题,关键在于大国关系,尤其取决于大国之间能否增强战略互信。2015年,由于中美、中日等大国关系总体朝积极方向发展,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摩擦和争议并未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单选题 1.1953年12月,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 ) B.邓小平 ( ) C.刘少奇 ( ) D.周恩来(√) 2.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国属于() A.第一世界 ( ) B.第二世界 ( ) C.介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 ( ) D.第三世界(√) 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改革与开放 ( ) C.战争与革命 ( ) D.民主与法制 ( ) 4.和平问题是指() A.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合作 ( ) B.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C.在全世界消除一切战争 ( ) D.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和平共处 ( ) 5.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B.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 ( ) C.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 ) D.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 ) 6.经济全球化是() A.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 ( )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 )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 ) D.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7.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A.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 ) B.主权国家 ( ) C.跨国公司(√) D.世界贸易组织 ( ) 8.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 A.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 ) B.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 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 ( ) D.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9.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 )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 ( ) D.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 ) 10.当前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朝着全球化发展 ( ) B.朝着多极化发展(√) C.朝着一极化发展 ( ) D.朝着区域联盟发展 ( ) 1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和谐世界 ( ) B.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 C.真正的不结盟 ( )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友好和平,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 ) B.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C.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 )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 )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参考答案)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C 5.A 6.B 7.D 8.C 9.C 10.D 11.D 12.D 13.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D 3.AB 4.AD 5.ABC 6.AB 7.ABCD 8.BC 9.ACD 10.ABCDE

三、简答题 1.答:(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答:(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四、辨析题 1.答:错误。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的紧张局势逐步缓和。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的国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原因是由于旧的格局虽然已经解体,但原来被美苏争霸和两大集团对峙时掩盖的矛盾纷纷暴露出来,同时随着向新格局的过渡所伴随的国际竞争也开始展开,一些地区的新矛盾和冲突正在增加。在全球裁军的总趋势下,一些地区的军备竞赛却在不断升级。这些无疑会成为诱发地区冲突的重要因素。因此,不能说今后世界再也不会出现新动荡和冲突。 2.答:错误。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全球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五、论述题 1.答: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中国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战略 一.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方针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断,维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以前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努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开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方针,我们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同发展中国家,也要同发达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如何处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党在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邓

小平同志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拓展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大局出发,明确提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12)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所谓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进行党际交往,是指彼此在尊重对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这一指导方针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同中国外交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使我们从传统的观念和做法中解放出来,为我党与世界各类政党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广交朋友、发展交流与合作关系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天地,从而有利于凋动和利用世界上一切于我有利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对我发展和国家统一事业的遏制和干扰。 我党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指导方针不仅有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有其客观根据:第一,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开放的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家统一事业,需要国际同情与支持,需要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不同意识形态的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C) A.民族矛盾 B.贸易保护主义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宗教纷争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B) A.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B.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C.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 D.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关系 3.当今世界局势发展方向是(C) A.单极化 B.两极化 C.多极化 D.三极化 4.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其核心问题是(C) A.人口问题 B.东西问题 C.南北问题 D.环境问题 5.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D) 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 C.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6.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A)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独立自主 C.加强同西方国家的合作D.加强对话,反对对抗 7.邓小平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B) A.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B.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C.以平等互利为基础D.以互不侵犯为基础 8.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D) 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主题B.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C.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战争时起时伏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9.提出“真正不结盟”战略的是(B)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10.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C) A、发达国家主导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B、促进南北合作 C、资本的跨国流动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新时期中国外交

新时期中国外交 新时期中国外交不仅在外交指导思想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对外关系实践中不断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最大的特点 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言。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争取与它们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政府在建立多极世界、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世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开创出一条既适合本国国情又适合时代特点的战略道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条和平发展的新道路。中国和平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

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一条勇于参与和平国际竞争又坚持广泛合作的道路。中国选择这条道路,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就是要超越传统模式,坚持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和改革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是中国既往外交思想的深化。“建设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共处”。“和谐共处”相对于“和平共处”,是“更上一层楼”了。它不仅要求维护和平,实现“和平共处”,而且要超越和平,促进和睦、合作和共同繁荣,实现“和谐共处”。中国是一个致力于国际和平事业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并且必将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中国的和平发展将是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演进的重要因素。 二、“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外交工作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外交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中药学11(2)班吴龙子11065012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核心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第一,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改变了原来一直强调战争危险的观点,强调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第二,在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中国之所以不结盟,一方面是总结经验,感到结盟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也因为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如果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就可能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第三,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第四,积极发展睦邻关系。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对中国的国内建设、对亚太地区以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起了积极作用。第五,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新中国初期外交特点是独立自主、和平、反霸和不称霸、属于第三世界、全方位开放以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中国外交政策更加完善,全方位的外交、机制性的外交、多边外交等等,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全方位、多边的外交政策 全方位的外交,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既包括了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这种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大特点。这种多边外交的好处在于,可以与多个国家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取得共识,可以稳定与改善与整个地区的关系。多边外交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与东盟、非洲这样的多边外交,即多个国家代表聚集在一起的外交活动;另一种是多个国家为了解决同一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讨论活动,如关于朝核问题的外交活动。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言。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达到共同发展经济共同进步的目的。中国政府在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为国家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三结交更多的同盟国 中国从建国之初就奉行不结盟的政策,但中国虽说不结盟,但我们还是有那么多的兄弟之国,他们在支持着中国前进,我们需要这些兄弟,这些兄弟也需要中国。长久以来,中国的兄弟之国中最数朝鲜了。朝鲜是个小国,而且在上个世纪它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抗美援朝让中朝结下了生死之交,但就在1994年

毛概(2015修订版)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案 教学周数 授课时数 授课形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实训课□ 习题课□ 其他□ 授课题目: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二战以来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以及毛泽东、邓小 平对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分析与判断;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 道路的必然性;掌握当代中国外交原则和基本战略。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性、长远的分析思考问题能力;理性看待“中国威胁 论”;能站在国家利益与国家实力的角度理解我国外交政策。 情感目标 巩固学生的爱国热情,抑制不利于国家利益的过激言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内容。 3.理解邓小平韬光养晦外交思想的内涵和重要性。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及 板 书 设 计 方法及手段 1.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专题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教学后记: 第一节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课前研究】 网上查阅万隆会议、中美建交资料、周恩来外交故事等。 【导入新课】 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正确分析国际形势,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中国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国又是如何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外交政策?在中国崛起的今天,中国外交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本章的学习一一解答。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时代主题,指的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国际局势在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主题。随着世界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判断 1.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又有可能防止 战争与和平问题,是判断国际形势、制定内外政策的首要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出现以美苏为代表两大阵营对抗,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毛泽东科学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又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划分战略。 2.两个中间地带的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