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挥发油的提取

白术挥发油的提取
白术挥发油的提取

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包合及质量检查

摘要

目的:研究β-环糊精超声法包合白术挥发油物制备工艺。方法:以β-环糊精与白术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变量,以挥发油的包合率及包合物收得率作为判断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包合工艺的条件,并采用薄层色谱鉴定方法对该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包合的最佳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投料比为8:1,超声温度为40℃,超声时间为40min。结论:采用β-环糊精超声法包合白术挥发油包合物工艺可行,包合效果良好、制成品质量保证,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白术;β-环糊精;挥发油;正交实验;超声法

The volatile oil of atractylodes extraction, inclusion and

quality inspe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the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of volatile oil of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ultrasonic method of preparation. Methods: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temperature and proportion of volatile oil of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packing time as a variable, inclusion rate and the inclusion of essential oil yield as the outcome by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optimization process conditions, and by means of thin-layer chromategraphic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clusion complexes were identified. Inclusion of results of best conditions as follows: volatile oil and ratio 8:1 β-cyclodextrins, ultrasonic trasonic temperature 40℃, time to 40min.Conclusion: Ultrasound method using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of volatile oil of rhizome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clathrate is feasible, good packing effect, quality assurance of manufactured goods, simple technology, equipment demand is not high,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words

Atractylodes; beta – cyclodextrin; naphtha; orthogonal experiment; Ultrasonic method

1 前言

白术的拉丁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别名桴蓟、冬白术、杨桴、吴术、片术等。白术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喜凉爽气候。其质量以浙江白术为最佳[1]。一般药用部分是根部和茎部,具有多项药用功能。白术味苦、甘,性温[2]。入脾、胃经。中国古代的医书中记载白术主治:小便不利、虚胀、自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头晕、倦怠少气、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胎气不安。

白术的根茎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像一个拳头的大小。根部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浅而细的纵向皱纹。瘤状突起下部两侧膨大好像如意头。俗称“云头”。向上则渐细,或留有一段地上茎,俗称“白术腿”。在瘤状突起的顶端有残留茎基和根芽。白术的质地非常坚硬,不容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色油点状油室散在,用手摸表面会感到黏黏的。烘干白术切片表面呈现角质样,颜色较未烘干时更深,中央有时生产裂隙。有一股清香味,味道甜但带一点苦,放在嘴里嚼的话,会有一点粘。以体积大、有云头、根部表面呈灰黄色、用手去捏感觉非常硬、切片表面是贡白色、药材没有空心且香气很浓,有这些特点的被称为佳品。

白术的化学成分性质非常不稳定,还很容易转化为其他物质成分,而且转化产物的种类比较多。再者不同地区栽植的白术,由于水质、土壤、气候环境还有采摘季节等影响,白术的化学成分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研究表明,提取方法不同,各成分含量略有不同[3-4],不同的炮制方法也会影响白术挥发油的含量[5-8]。挥发油为白术的最主要成分,含量占1.4%[9]。苍术酮在挥发油中占31%-61%[10]。挥发油的成分也很复杂,主要包括苍术内酯、苍术酮、蒲公英萜醇乙酸酯、棕榈酸、β-谷甾醇、亦含苍术醚、杜松脑、白术内酯Ⅰ、Ⅱ、Ⅲ、脱水苍术内酯。还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以及门冬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等14种氨基酸。同时含Mn、Cu、Fe、Ca、Mg、K等微量元素[11]。但白术的主要的有效成分是挥发油。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和国外的学者对中国传统中药白术的开始研究并发表文献报道,对白术的药理和有效成分进行了深入,特别在其主要有效成分白术挥发油和白术多糖的研究上更是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多年来研究者们或是发现白术新的用途并运用到临床上;或是在中国传统的药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效果。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苍术酮易氧化变质,而β-环糊精包合作用可改变被包合客体分子的理化性质,使得它们能够在一些特殊领域得以应用,特别是当它们面对光、热、氧及碱等不稳定因素的时,这种包合作用往往能弥补客体物质的不足,提高其稳定性。因而选择β-环糊精,利用其空腔结构对白术挥发油进行包合的方法来储存挥发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白术(林有堂中药材),β-环糊精(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武汉三九美好药业有限公司),沸石(上海山浦化工有限公司),石油醚(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化学分析滤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蒸馏水。

2.1.2 实验仪器

FW177型中草药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SH2-D(Ⅲ)循环水式真空泵(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上海光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北

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101-2AB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KQ-100B型超声波清洗仪(上海光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等。

2.2 药物处理

将白术药材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烘干,破碎成小块后,用粉碎机将其粉碎至能通过二号至三号筛的颗粒,均匀混合得白术粗粉,备用。取β-环糊精于60℃在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恒温干燥2小时,备用。

2.3 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水蒸气蒸馏法为挥发油的常规提取方法[18]。本实验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白术干燥品中提取白术挥发油。取白术粗粉100 g,于10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8倍量的水,浸泡3小时以药材被浸透心为准。根据“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原则,连接挥发油测定实验装置。加热(温度不能太高,温度过高会加速苍术的变质)回流至白术挥发油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将其放置1小时,分区油层。再收集白术挥发油,用无水Na2SO4脱水干燥,备用。白术挥发油密度比水小,测定器中挥发油层在水层上面,两者互不相溶。白术挥发油呈金黄色透明状,黏稠,有香气,100g的白术平均能提出0.7mL的挥发油。

2.4 正交试验优选包合工艺

本实验用超声法制备白术挥发油的环糊精包合物。取β-环糊精,加入蒸馏水,超声使混合均匀制成β-CD的饱和水溶液。用无水乙醇把白术挥发油稀释成50%的溶液,一边超声混合一边慢慢滴加。超声包合好后取出,冷藏24小时,抽滤。用石油醚(30~60℃)每次10mL把包合物冲洗干净,看不到油渍。40℃真空干燥5小时,得干包合物。选投料比(A)、时间(B)、温度(C)三个因素,给每个因素设定三个水平,不计各因素间的交互影响。

表1 因素-水平表

水平

因素

A(mg·mL-1) B(min) C(℃)

水平1 6:1 20 40

水平2 8:1 40 50

水平3 10:1 60 60 以挥发油收得率和包合率为指标。利用L9(34)正交表设计正交实验,计算挥发油的收得率。通过试验数据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优选最佳方案。取干燥包合物精密称重,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方法测定其中挥发油含量。

挥发油包合率(%) =包合物中挥发油量/ (投油量×挥发油空白回收率)×100% 式(2-1) 包合物收得率(%) =包合物的重量/ (白术挥发油量+环糊精投入量)×100% 式(2-2) 包合效果的好坏主要是看包合率的大小,包合率越大,则效果越好。在控制投入量,收得率越高,则体现出包合率的好坏。故综合评分中,包合率的权重系数为0.8,收得率的权重系数为0.2[19-20]。

综合评分= 0.8×(包合率/包合率max) + 0.2×(包合物收得率/包合物收得率max) 式(2-3) 用移液管取白术挥发油1mL、蒸馏水150 mL,置于500mL的圆底烧瓶中,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加热回流至白术挥发油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用挥发油测定器测定挥发油量,计算挥发油空白回收率。

空白回收率(%)=收集挥发油量/加入挥发油量×100% 式(2-4) 在实验中,实际收集到的挥发油量为0.72mL。因此,挥发油空白回收率(%)为72%。2.5 质量检查

对白术包合物进行外观检查,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白术中提取的挥发油、包合物中提取的挥发油及白术包合物、环糊精进行鉴别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结果

将选取的投料比(A)、超声时间(B)、超声温度(C)因素按照设计的三种水平进行正交优化。用结果确定环糊精包合白术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见表2和表3。

表2 包合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水平

因素评价指标

综合评分A B C D(空白)包合物收得率(%) 包合率(%)

1 1 1 1 1 52.30 62.33 60.32

2 1 2 2 2 58.85 65.00 63.77

3 1 3 3 3 59.27 63.33 62.52

4 2 1 3 2 61.32 62.67 62.40

5 2 2 1 3 57.01 69.33 66.87

6 2 3 2 1 62.35 65.33 64.73

7 3 1 2 3 54.19 70.36 67.13

8 3 2 3 1 66.47 69.67 69.03

9 3 3 1 2 63.04 72.33 70.47

1

K62.203 63.283 64.693 65.887

2

K64.667 66.557 65.547 65.210

3

K68.877 65.907 65.507 64.650

R 6.674 3.274 0.85 1.237

由表2可看出各列水平情况:第1列A因素K3>K2>K1;第2列B因素K2>K3>K1;第3列C因素K2>K3>K1。三种因素对挥发油的包合率的影响顺序为A>B>C。故由实验得到的工艺条件为环糊精和白术挥发油质量投料比为10:1、包合时间为40min、包合温度50℃。

表3 包合工艺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偏差平方和自由度方差比值F临界值显著性

A 68.325 2 29.694 19.00 <0.05

B 18.019 2 7.831 19.00 >0.05

C 1.391 2 0.605 19.00 >0.05

误差 2.30 2

F0.05(2,2)=19.00

根据表3中的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三种因素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顺序为A>B>C,相对其他因素而言,由结果可知A因素对挥发油的得率具有显著影响,B、C因素对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3.2 质量检查

3.2.1 外观检查

白术挥发油被包合后,包合物颗粒均匀,色泽洁白细腻,无不良气味。包合物外观等符合要求。

3.2.2 薄层色谱验证

分别取包合前的白术挥发油和从包合物中提取出的挥发油及包合物和β-环糊精置于烧杯中,均加入适量的95%乙醇进行溶解,再分别吸取上述样品点于同一块硅胶薄层板上。用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9:1)作为展开剂,样品在层析缸中展开、展开到一定距离后取出、晾干。以5%芳香草醛溶液的10%硫酸液溶液作为显色剂,在薄层板上喷洒,再用吹风机烘干至显色清晰。薄层板上包合前和包合后的挥发油在相同高度显现相同颜色的斑点,而包合物和β-环糊精在原点没有被展开。实验得出包合过程不会改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包合物没有被展开,说明包合效果很好。

4 结论与讨论

4.1 小结

综上分析,由表2可看出各列水平情况:第1列A因素K3>K2>K1;第2列B因素K2>K3>K1;第3列C因素K2>K3>K1。虽由A因素可知环糊精和白术挥发油投料比越大,包合越好,但8:1和10:1两者综合评分相差不大,且工业大规模生产要考虑成本因素。故选择环糊精和白术挥发油质量投料比为8:1。综合评分,可知包合时间为40min时的效果比其他条件下都要好,且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效率和经济等因素,增加包合时间也不是一种好的选择,故选择包合时间为40min。C因素取水平(C2)为优。故由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环糊精和挥发油投料比为8:1、包合时间为40min、包合温度50℃。

4.2 讨论

本实验采用超声法进行包合,是因为研磨法的工艺麻烦,仅限少量进行,且需手工操作,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同时超声法本身的工艺较饱和水溶液法更简单,更容易实现操作。正交试验中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对环糊精包合白术挥发油产生影响,如环糊精与白术挥发油的混合比例、环糊精与水的混合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分散力大小、搅拌速率、干燥方法等。本实验选择投料比、包合时间和温度作为影响因素。因此,在实验中控制环糊精与水混合比例的一致,同时将其它因素保持不变。

白术挥发油的有效成分苍术酮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在见光或是氧气的存在下就很容易氧化变质成白术内酯等物质。就算是避光隔离氧气保存一个月,苍术酮的化学成分也会发生变化,苍术酮含量减少。没有选取包合物中苍术酮的利用率作为评价指标,而实验中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都对苍术酮的利用率有影响。但通过查阅文献得知本实验所选择的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对苍术酮的利用率影响不大。

(正文后空一行)

参考文献(4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致谢

本论文是在揭晶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的。在论文的选题、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实验时间的安排,揭晶老师都给了许多指导意见和帮助。特别是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揭晶老师对于文字符号等细节的严谨的态度,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验的老师,在试剂、仪器提供上也给予了我极大的方便。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衷心的感谢揭晶老师给我的帮助和关心。感谢我所遇到过的老师,谢谢你们关心支持和帮助,谢谢您们!

文献综述

白术挥发油的研究进展

摘要:白术其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主治: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近年来因为β-环糊精特殊的圆筒形结构和性能,同时具有生产成本低,无毒且在生产过程粉体爆炸的危险很小,使得它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白术的有效成分,综合叙述了白术挥发油的药理作用和环糊精的研究发展和包合工艺。

关键词:白术;挥发油;环糊精;包合工艺

1 前言

白术的拉丁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别名桴蓟、冬白术、杨桴、吴术、片术等。中国古代的医书中记载白术主治:小便不利、虚胀、自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头晕、倦怠少气、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胎气不安。现代医学将白术用在治疗肿瘤、心脑血管、肠胃运动、糖尿病、抗菌抗炎等很多方面[1]。目前学者对白术的研究集中在提取物上,如白术挥发油和白术多糖,了解它们在临床中的作用,从而提纯该化学成分,开发出针对特定疾病的药物。白术挥发油易氧化变质而失效[2-3],苍术酮易氧化成白术内酯等物质[4]。研究表明白术内脂和苍术酮的药理活性不同[5]。以往是将挥发油提出来后用乙醇等易挥发的试剂稀释后,制成浸膏中。但是这种剂型对热不稳定,药品极易变质,药品的治疗效果很不到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受到影响。β-CD广泛地应用于中药挥发油制剂的制备中[6],β-CD 包合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和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副作用,掩盖不良气味等[7-8]。

2 主体

白术是桔梗目植物,药用部分为白术的干燥根茎。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喜欢凉爽气候。白术的根茎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像一个拳头的大小。白术的质地非常坚硬,不容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色油点状油室散在,用手摸表面会感到黏黏人。烘干白术切片表面呈现角质样,颜色较未烘干时更深,中央有时生产裂隙。有一股清香味,味道甜但带一点苦,放在嘴里嚼的话,会有一点粘。

由于白术的化学成分性质非常不稳定,不仅爱按而且还很容易转化为其他物质成分,而且转化产物种类比较多。再者不同专区栽植的白术。由于水质、土壤、气候环境等影响,白术的化学成分存在很大的差异。还有实验所使用白术药材的年份以及所用提取方法的不同,白术的化学成分还有各部分的含量有会有很大的不同。挥发油为白术的最主要成分,含量占1.4%[9]。

常见的环糊精有三种,分别是由6、7、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环糊精是白色结晶粉末,具有水溶性及非还原性。β-CD是三者中毒性最小的,在水中溶解度温度升高而增大,使其结晶的方法最简单,只需降温就好,故最为常用。

2.1 白术的药理作用

2.1.1 抗肿瘤

1963年雷海鹏发现白术挥发油对小鼠肉瘤S-180有边缘活性[10]。但在这方面的研究中间却有几十年的空白期,非典期间中药发挥了的作用让世界将目光投向了中药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实验或临床来探索白术在抗肿瘤方面的新发现。文献报导白术挥发油对消化道肿瘤有明显作用[11],抑制癌细胞的生长[12]。能显著延长艾氏腹水癌(EAC)患者的生命[13]。

王郁金等[14]发现挥发油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MMP-9的含量。邱根全等[15]实验表明白术挥发油能显著增加癌性恶病质鼠摄食量,延缓肿瘤生长。黄争荣[16]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能发挥抗肿瘤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段淑红等[17]的用含焦白术的扶正固本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患者长期完全应答率和生存率分别高达59.1%,77.2%。说明扶正固本汤在恶性肿瘤化疗中起到了增效减毒作用,而且价格便宜,作用时间长,是恶性肿瘤辅助治疗的理想药物。

2.1.2 降低血糖

白术降血糖是通过使体内葡萄糖代谢加快,同时降低肝糖元分解的活性,使血糖减少上升的一种途径。科研人员在对中国传统桂枝加术附子汤药方新的作用——降血糖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β-桉叶油醇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产生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18]。桂枝加术附子汤还有利尿的作用,葡萄糖分子很小能通过加大尿量的排出,使血液中的糖分随着尿液一起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对于患有四氧嘧啶糖尿病的大鼠,白术糖复合物AMP-B能显著降低其体内的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大鼠的耗食量[19]。研究发现白术甲醇提取物通过抑制老鼠肠道内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20]。使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速度减慢,葡萄糖分子进入到体内血液的时间变长,从而防止吃完食物后血糖急速升高所带来的高血糖危险。

2.1.3 利尿

中国古代的医书中记载白术主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实验研究证实白术的利尿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和长时间有效的。白术能通过促进电解质排出,尤其是Na离子的排出,改变体内细胞的渗透压,达到利尿的作用。但这样并不影响垂体后叶激素的利尿作用[21]。白术具有补脾益肾,补气摄血的作用。中医讲,脾主运化水谷之精微、气由血生、气旺摄血、气能带着血液运行全身,而血液中又包含着水份;而西医从解剖学的角度证明肾脏是尿液行成的器官。所以中成药加味参苓白术散可运化水湿,利尿消肿,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方面,治疗效果优于比用西药好。

2.1.4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周德文[18]在报道中指出白术具有镇痛作用。因其中的β-桉叶油醇能降低骨骼肌中乙酰胆碱受体敏感性。并对琥珀酰胆碱引起的烟碱受体有相乘的作用。对平滑肌以抗胆碱作用为主,兼有Ca2+拮抗作用。

2.2 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2.2.1 环糊精的结构

β-环糊精因为是由7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圆筒状分子结构。环糊精因葡萄糖分了的伯羟基和仲羟基在外部,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故环糊精为水溶性的非还原性白色结晶粉末。对碱、热和机械作用都相当稳定,但对酸不太稳定,易发生酸解。常见的环糊精有三种,分别是由6、7、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环糊精内腔由C3和C5上的氢原子与C4上的氧原子组成,电子云密度很高具有强烈的疏水性,通常以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和氢键等作用力,去和一些极性、大小、形状及性质相匹配的客体分子或某些客体分子的疏水性基团形成稳定的超分子非共价包合物。因为β-CD是三者中毒性最小的,在水中溶解度温度升高而增大,使其结晶的方法最简单,只需降温就好,故最为常用。

2.2.2 环糊精的作用

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能弥补药物分子的不足药物的稳定性得到增加,保证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使保质期延长;液体药物粉末化,便于加工成其他剂型,提高了在制剂过程中及在投药部位的稳定性;药物被包合不良气味被掩盖,如大蒜油包合物可掩盖大蒜的嗅味;环糊精在溶液中形成包合物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同样药物在解离时同样是一个动态平衡

过程,所以可调节释药速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2.2.3 环糊精包合物常用制备和检测方法

2.2.

3.1 饱和水溶液法

饱和水溶液法,又叫重结晶或共沉淀法。它先将β-CD和水一起配成水饱和溶液,然后加入药物分子边加入边搅拌,混合30min以上。因为β-CD的溶解度性质是温度高溶解性好,温度低溶解性不好,所以只要降低温度,药物与β-CD形成包合物就会析出。将析出的包合物过滤,根据药物的性质,如果用了乙醇、丙酮等溶剂则应适当的溶剂洗净,再进行减压干燥,则得到稳定的包合物。

2.2.

3.2 超声法

将客分子药物加人β-CD的饱和水溶液中,选择合适的强度和包合的时间。然后将析出的沉淀放入冰箱冷藏,使其结晶,过滤后干燥得包合物。该方法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易行。2.2.3.3 研磨法

将客分子化合物(难溶性者先溶于少量有机溶剂中)和β-CD置于研钵中,边缓缓加入蒸馏水边研磨,研磨一定时间后成糊状物,加入足够多的水,低温冷藏,使其结晶,过滤后干燥即得。有用有机溶剂进行溶解的,选用适宜的有机溶剂洗净,再干燥即得。这个方法是手工操作,只能少量进行,不适合大规模的工厂生产。

2.2.

3.4 冷冻干燥法

冷冻干燥法是在高度真空的环境下,将物料的水分冷冻成冰,然后直接从固体冰升华为水蒸汽。这个方法低温操作特别适合在高温干燥过程中易分解和变色的药品。同时该方法的水分直接从冰升华为水蒸汽,包合物中间就会有些空洞,得到的包合物特别蓬松;同时方便水分子进入,易溶于水。这个方法得到的包合物可制成注射剂。

2.2.

3.5 喷雾干燥法

喷雾干燥法是将环糊精制成饱和水溶液,加入客分子药物(难溶性药物可加入少量适当溶剂如乙醇、丙醇溶解)混合30min以上,使客分子药物被包合,于干燥室中将稀料经雾化后,在与热空气的接触中,水分迅速汽化,即得到干燥产品。

2.2.

3.6 包含条件和包合过程

β-环糊精因为是由7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圆筒状分子结构,环糊精的内腔空洞不大。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400之间。这样才不会因为太大包合不进去或是因为太小而从环糊精的内腔中跑去,包合不了。包合物要想形成,β-环糊精分子内部空腔结构和药物分子的立体结构要相配,大小也要合适,不能太大,出现药物分子包不进去,或太小,药物分子在空腔内进进出出。药物和环糊精分子用范德华力、氢键、偶极等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包合物的稳定性才好;如果达不到平衡状态,则稳定性不行。

药物和环糊精分子相互接近。环糊精分子是一个圆筒状结构,圆筒状内部由疏水基团构成电子云密度很高,通过范德华力、氢键等作用力吸引药物分子进入空腔里。药物和环糊精分子并用范德华力、氢键、偶极等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环糊精分子圆筒状结构内部水分子被药物分子取代所释放出来。正是由于空腔结构的存在,环糊精在溶液中形成包合物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可用公式表示CD+G=CD-G。

2.2.

3.7 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 薄层层析法

薄层层析法(TCL)利用各组分性质不同,移动距离不同,药物被β-环糊精包合不能展开,则不会有斑点。但从包合物收回的挥发油则和样品应在同一位置。所以观察色谱展开后的斑点位置,则可判断药物的包合情况。

(2) 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IR)是通过比较药物在包合前后红外区吸收峰的特征。如果吸收峰产生位

移、降低或消失,说明药物与β-环糊精产生了包合作用,并可协助确定包合物的结构。该法主要就用于含羰基药物的包合物的检测。

(3) 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UV)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内的基团所组成的电子云密度较高,能对药物分子产生电子云微拢,使电子云发生流动,药物分子的紫外吸收光谱峰位移和吸收强度增强。用紫外的方法判断是否形成了包合物只用看吸收曲线吸收峰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和峰高是否变高。

3 总结

《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白术,它用于健脾养胃、自汗气短等证。上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开始研究白术,2003年中药在抗击非典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对中药的研究更为重视。近年来对白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物各成分上,并分别进行了药理方面的研究,发现白术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菌消炎、降糖、抗衰老等作用,对神经系统、消化道、子宫平滑肌也有一定作用。白术治疗某种疾病的疗效是属于某一种成分还是几种成分共同发挥的作用还不太清楚,只有不断的对白术成分进行药学探索和研究,才有利于我们全面的掌握和了解白术的药学价值,更有利于白术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只有研究的不断深入,白术的应用才会越来越多,产品才能进入国外市场,与国际接轨。

白术挥发油抑菌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白术挥发油抑菌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07-11T16:29:29.38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5期作者:曹宇 [导读] 在落实作用研究过程中,应当秉承细致严谨的论述措施和条件确定白术挥发油的效能,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医疗环境构建完善。哈药集团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 150000 【摘要】白术挥发油抑菌及抗肿瘤作用的全面分析,不但能够基于反应效果和数据状况确定当前白术挥发油自身的药品市场价值,从而巩固后续临床医疗产业的药品选择环境,同时更能够依据其中作用效果进行细致分析,在确定作用流程和反应参数同时,更能够为后续药品的应用市场提供明显指向性,以满足当前城市患者在药品选择方面的经济性需求。故而,在落实作用研究过程中,应当秉承细致严谨的论述措施和条件确定白术挥发油的效能,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医疗环境构建完善。 【关键词】白术挥发油;抑菌;抗肿瘤;作用分析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1.试验材料的选用 细菌试验条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 药品材料:白术(浙江地区产白术根茎部位) 细胞材料:人体肺部癌细胞株、人体宫颈癌细胞株。 2.试验试剂与仪器 试验试剂:培养基、胰蛋白酶、新生牛血清、吐温-80、二甲基四氦唑盐、二甲基亚砜、琼脂糖、溴化乙锭。 试验仪器:气相色谱-质谱仪、3111型CO2培养箱、1500型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仪、荧光显微镜。 3.细胞培养及药物处理条件 在落实试验过程中,应当基于观察环境进行细致分析。其中针对人体肺部癌细胞株与人体宫颈癌细胞株应进行培养基培养,其中添加10%的新生牛血清,而后再添加青霉素链霉素,以确保整体培养环境稳定同时,还应当确保室温、湿度和CO2条件满足连续培养的优势。 4.白术挥发油材料的萃取 依据药品材料特性,应当依据蒸馏法对白术进行挥发油提取,而后再以无水硫酸铜条件急性干燥处理,待经历过滤杀菌流程后进行配置,确保浓度满足5%同时,应当混入3%浓度的吐温-80,以便后续试验备用。 5.白术挥发油影响成分分析 在落实试验之前,应当确保上述制备条件中具备单一的审核条件,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药品效能能够被全面分析,并在后续试验中降低干扰影响。故而,基于白术挥发油材料的成本应当提供气相色谱-质谱法条件进行分析。 期间应当确定色谱条件:色谱柱:VF-Wax 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x0.25 mm,0.25 μmol/L) ;初始温度为60°C (保持2min),升至 250°C(保持10min),升温速度为15°C/min;汽化温度为230°C;载气为He,流量为1.0mL/min;分流比为200: 1;进样量为1.0 μl.. 质谱检测器:EI 电离源,源温为200°C,电离电压为70eV 质谱标准库为美国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出版的NIST 库。 6.白术挥发油抑菌活性检测 此类试验选择比浊法,在标准细菌溶液浓度环境下,以单位容量比例确定挥发油加入条件,并针对相应数据检测提供多个阶梯式反应条件,以确保整体培养基内部环境反应参数能够被有效认知同时,还应当设置溶剂吐温-80组,在培养箱中孵育24小时后,在依据自动酶标仪条件进行吸光度测定,以此测算抑菌率状况,并将相应数据记录。 7.细胞活力检测措施 在落实检测功能过程中,应当明确MTT法的数值检测优势。而后,选取对应数量的细胞条件接种在培养皿环境中,在确保满足12小时后加入定量白术挥发油,并通过实验需求提供阶段性浓度环境,以此全面统筹白术挥发油的能力参数,并在24小时后加入MTT溶液条件,待4小时后进行溶液选取,通过二甲基亚砜将沉淀完全溶解,而后在避光15分钟后,进行吸光度测定,同时将空白对照组和吐温-80阴性对照组进行比对,如此计算相应抑制率。 8.癌细胞DNA损伤检测 此检测环境选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深入,将载玻片浸透后再取出对应琼脂溶液,在贴近人体温度的室温环境下干燥后,再进行载玻片搭载工作,而后针对细胞悬液和低熔点琼脂糖溶液条件均匀混合,在确定琼脂糖凝固后移走玻片。之后,加入裂解缓冲溶液(肌苷酸钠)与二甲基亚砜,确保反应环境1小时后,通过蒸馏水电泳液进行解旋,随后展开电泳20分钟,并通过中和液清洗三遍。最后,针对裂解中和措施,应当确保温度控制在4°C环境内,而后使用乙醇液进行脱水工作,再添加溴化乙锭溶液进行染色,如此才能够依据荧光显微镜条件确定数据获取条件。 二、试验结果论述 1.白术挥发油的抑菌效果 为了证实白术挥发油的抑菌活性,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检测挥发油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由此可得知,一定浓度的白术挥发油作用于细菌24h后,各供试菌的生长均受到了显著抑制。其中:白术挥发油对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的抑制作用较明显,抑菌率达95%以上;而对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摩氏摩根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在挥发油含量为5 mg/mL作用24h后的抑菌率分别为29.74%,24.84%,27.10%和26.28%;1.25 mg/mL挥发油作用于肺炎克雷伯菌24 h后的抑制率为47.54%。 2.白术挥发油对亚细胞的抑制作用 为了检测白术挥发油的抗肿瘤活性,本实验利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生长,结果显示:白术挥发油可以明显地抑制人肺癌细胞和人宫颈癌细胞的活性;而且,随着挥发油剂量的增加,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呈剂量依赖性。并且,随着挥发油剂量的增加,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增大。以上结果表明,白术挥发油能够明显地抑制人肺癌和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并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三、试验结论分析 本文重点分析了白术挥发油对人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术挥发油可明显抑制人宫颈癌和肺癌细胞的增殖,从离体实验

挥发油的常用提取分离方法

挥发油的常用提取分离方法: 1.提取 (1)水蒸气蒸馏 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和水不相混溶的性质进行的提取。通过加热,是挥发油从其他物质中分离出来。这是从植物中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 (2)浸取法 不宜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原料,可以直接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①油脂吸收法油脂类一般具有吸收挥发油的性质,常常用来提取贵重的挥发油,如玫瑰油等。 ②溶剂提取法用石油醚、乙醚等有机溶剂,采用连续回流提取法或冷浸法进行提取。 ③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用于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 (3)冷压法 此方法使用于含油量较高的新鲜植物药材的提取。通常将压榨后的药材再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残留挥发油。 2.分离 (1)冷冻处理 将挥发油置于0℃以下或-20℃使析出结晶,取出结晶再经重结晶可得纯品。如薄荷脑。 (2)分馏法 以各物质的沸点作为分离的依据,常采用减压分馏法分离挥发性成分。(3)化学分离法 根据挥发油中各组分所连的官能团不同,选择适当的化学方法处理,使各组分达到分离的方法。 ①碱性成分的分离将挥发油溶于乙醚,用1%硫酸或盐酸萃取,得酸水液经碱化后再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即得碱性成分。 ②酸、酚性成分的分离将分出碱性成分的挥发油乙醚母液,再分别用5%碳酸氢钠和2%氢氧化钠萃取,所得碱性水溶液分别酸化后用乙醚萃取,

前者可得酸性成分,后者可得酚性成分。 ③醛、酮成分得分离 (i)将分出碱性、酸性、酚性成分的挥发油乙醚母液经水洗至中性,以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加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分出水层或加成物结晶,加酸或碱液处理,以乙醚萃取,可得醛类成分和甲基酮类成分; (ii)将分出碱性、酸性、酚性、含醛和甲基酮等成分的挥发油乙醚母液,回收乙醚,在挥发油中加入适量的Girard T或Girard P试剂的乙醇溶液和10%乙酸,加热回流1h,待反应完成后加适量水稀释,用乙醚萃取,分取水层,酸化后再用乙醚萃取,可获得含酮基类成分。 ④醇类成分的分离将挥发油与丙二酸单酰氯或邻苯二甲酸酐或丁二酸酐反应生成酸性酯,再将生成物溶于碳酸钠溶液,用乙酸洗去未作用的挥发油,碱溶液经酸化后用乙醚萃取出所生成的酯,蒸去乙醚,残留物经皂化反应,再用乙醚萃取出挥发油中醇类成分。 (4)层析分离方法 ①吸附色谱法: 一般是将分馏法或化学分离法得到的部位用吸附色谱法进一步分离。 吸附剂:氧化铝或硅胶; 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等按一定的比例组成溶剂系统; ②硝酸银络合薄层: 依据其双键的数目和位置的不同,与硝酸银形成π-络合物的难易及稳定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一般来说,双键多的化合物易形成络合物;末端双键较其他双键形成的络合物稳定;顺式双键大于反式双键的络合能力。如α-细辛醚、β-细辛醚、欧细辛醚。 ③其他色谱: 制备性气-液色谱法;制备性薄层色谱。

白术1

白术 文章目录*一、白术的概述*二、白术的功效与作用*三、白术的分类*四、白术的药方选录*五、白术的服用方法*六、白术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 白术的概述 1、白术的概述白术,拉丁学名。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 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 2、白术的别名于术、冬术、浙术、山蓟、山精。 3、白术的性状形态根茎略呈圆柱状块形,下部两侧膨大,长3~12厘米,直径2~7厘米。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纹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的茎基和芽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淡黄色至淡棕色,并有棕色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有裂隙。气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带黏液性。

4、白术的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苦。归脾经、胃经。 5、白术的来源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6、白术的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林边及灌木林中。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1、白术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主要含有挥发油,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苍术酮。白术中还分离得一种多糖——甘露聚糖AM-3,有免疫增强作用。可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白术中苍术酮的含量。另外本品还含α-葎草烯、石竹烯、桉叶醇、双白术内酯、东莨菪素、γ-固醇等。 2、白术的功效作用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3、白术的毒副作用阴虚燥渴,胃胀气滞者忌食。 任何体质均不宜过多服用白术。

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和鉴别

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和鉴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蒸汽蒸馏法从中药材中提取挥发油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2.熟悉陈皮、丁香药材中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和一般鉴别方法; 3.熟悉挥发油的单向二次薄层层析方法。 二、仪器与试药 (一)仪器 挥发油提取器电热套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圆底烧瓶(500mL)移液管(10mL、5mL) (二)试药 陈皮丁香三氯化铁氨性硝酸银 2,4-二硝基苯肼 碱性高锰酸钾陈皮油和丁香油对照品茴香醛浓硫酸 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硅胶 CMC-Na 三、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 1.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ianco的果皮。性温,味苦、辛。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橘的栽培变种的果皮亦作陈皮入药;其未成熟果实的外层果皮亦入药,药材称为青皮,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化学成分含橙皮苷(hesperidin)、川陈皮素(nobiletin)、柠檬烯、a-蒎烯、B-蒎烯、B-水芹烯(B-phellandrene)等。含挥发油2%以上,油中主成分为柠檬烯,含少量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芳樟醇和川陈皮素 陈皮油外观:淡黄色液体,气味独特的陈皮香气,比重0.8381-0.8431。 2.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又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辛,温。入胃、脾、肾经。能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花蕾含挥发油即丁香油。《中国药典》规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6%,油中主要为丁香油酚(Eugenol)、乙酰丁香油酚(Acetyleugenol)及少量α-与β-丁香烯(Caryo- phyllene);其次为葎草烯(Humulene)、胡椒酚(Chavicol)、α-衣兰烯(α-Ylangene),其中丁香油酚约占总挥发油的64-85%。花蕾中尚含有4种黄酮衍生物,皆为黄酮甙元,其中两种为鼠李素(Rhamnetin)及山萘酚(Kaempferol);另有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番樱桃素、番樱桃素亭(Eugenitin)、异番樱桃素亭(Isoeugenitin)等。 丁香油外观:淡黄或澄明油状物,有丁香的特殊香气,置空气中或贮存日久,则渐浓厚而色变棕黄,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比重为1.038-1.060。

天然药物化学第9章+萜类与挥发油

第九章萜类和挥发油 (一)选择题 A型题 [1-30] 1.开链萜烯的分子组成符合下述哪项通式 A.(C n H n)n B.(C4H8)n C.(C3H6)n D.(C5H8)n E.(C6H8)n 2. 下列化合物应属于 O OH A. 双环单萜 B. 单环单萜 C. 薁类 D. 环烯醚萜 E. 倍半萜内酯 3. 在青蒿素的结构中,具有抗疟作用的基团是 A. 羰基 B. 过氧基 C. 醚键 D. 内脂环 E. C10位H的构型 4. 下列化合物可制成油溶性注射剂的是 A. 青蒿素 B. 青蒿琥珀酯钠 C. 二氢青蒿素甲醚 D. 穿心莲内酯磺酸钠 E. 穿心莲内酯丁二酸单酯钾 5. 评价挥发油的质量,首选理化指标是 A. 折光率 B. 酸值 C. 比重 D. 皂化值 E. 旋光度 6. 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 A. 脂肪族化合物 B. 芳香族化合物 C. 二萜类 D. 二倍半萜类 E. 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7. 挥发油薄层色谱后,一般情况下选择的显色剂是 A. 三氯化铁试剂 B. 香草醛-浓硫酸试剂 C. 高锰酸钾溶液 D. 异羟肟酸铁试剂 E. 2,4-二硝基苯肼试剂 8. 挥发油薄层色谱后,喷洒2%高锰酸钾水溶液,如在粉红色背景上产生黄色斑点表明含有 A. 过氧化合物 B. 不饱合化合物 C. 饱合烃类化合物

D. 酯类化合物 E. 薁类化合物 9. 挥发油薄层色谱后,喷洒三氯化铁试剂如斑点显绿色或蓝色,表明含有 A. 不饱合化合物 B. 酯类化合物 C. 薁类化合物 D. 酚性化合物 E. 过氧化合物 10. 提取某些贵重的挥发油,常选用的方法是 A. 通入水蒸气蒸馏法B.吸收法C.压榨法 D.浸取法E.共水蒸馏法 11. 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中能被65%硫酸溶出的成分为 A. 芳香族化合物 B. 脂肪族化合物 C. 含氧化合物类 D. 含S、N的化合物 E. 薁类 12. 分离挥发油中碳基成分,采用亚硫酸氢钠试剂,其反应条件为 A. 回流提取 B. 酸性条件下加热回流 C. 碱性条件下加热回流 D. 低温短时振摇萃取 E. 加热煮沸 13. 薄荷脑是指下列哪种结构的化合物 A. B. C. D. E. O COOH OCOCH OH 3 14. 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 A. 亚硫酸氢钠试剂 B. 三氯化铁试剂 C. 2%高锰酸钾溶液 D. 异羟肟酸铁试剂 E. 香草醛浓硫酸试剂 15. 挥发油显绿色、兰色或紫色可能含有 A. 芳香醛类 B. 脂肪族类 C. 薁类 D. 含氮化合物 E. 含硫化合物 16. 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 A. 皂苷 B. 黄酮 C. 青蒿素 D. 强心苷 E. 蒽醌 17. 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 糖类 B. 有机酸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 E. 萜类

白术质量标准

4.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增补本P28 5.质量标准 5.1 通用名称:白术 5.2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5..3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5..4 鉴别: 5.4.1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u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少数针晶直径至4um。纤维黄色,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u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um。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直径至48um。 5.4.2 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版药典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层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5.5 检查项目、限度及检查方法:

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取鉴定

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及定性定量分析 八角茴香来源于八角科植物八角茴香成熟果实。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八角茴香主要含挥发油,主要是反式茴香脑,其次是茴香醛,还有少量桉数脑、柠檬烯、a蒎烯等。自20世纪80年代至 今,从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数皮、枝叶和果实中分离坚定出多种化合物,分别为茴香醛、 4-顺式丙烯基茴香醚、3-蒎烯、1,8-桉叶素、3■水芹烯、a-水芹烯、1-(3 -甲基-2- 丁烯氧基) -4-反式丙烯基苯、L-柠檬烯、异松油烯、a-松油醇和萜品烯醇及苯甲酸、水杨酸、棕榈酸、 顺-2-甲基丁烯酸和其他一些酚酸。药典规定:八角茴香油不得少于4%。 【实验目的】 1. 掌握从含挥发油中草药中提取挥发油的原理及测定方法。 2. 练习挥发油测定器的使用方法。 3. 了解挥发油的一般检识方法。 【实验原理】 挥发油与水不相混溶,当受热后,二者的蒸气压和大气压相等时,溶液即开始沸腾,继续加热则挥发油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因此天然药物中挥发油成份可用蒸馏法提取。 挥发油所含成份比较复杂,构成挥发油的成份类型大体有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其他类化合物。挥发油再常温下可自行挥发而不留任何痕迹,这是挥发油与脂肪油的本质区别。【实验步骤】 1. 提取挥发油 称取八角茴香20g (精确至1 %),捣碎①,装入500ml烧瓶中加水250ml摇匀,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 烧瓶③时为止。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至沸④,并保持微沸,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 处为止。放置15?20min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⑤,并计算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含量(% )。 2. 定性分析 ⑴ CMC-Na 硅胶板TLC 鉴定⑥ 样品:提取所得挥发油 对照品:茴香醚的乙酸乙酯溶液(0.2宀1ml)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1)重点讲义资料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案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授课题目: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萜类化合物的定义、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 2、掌握萜类化合物的性质。 3、熟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萜类化合物的定义、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 2、萜类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 萜类化合物的性质和生物合成途径。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萜类和挥发油 概述 萜类的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3
1

第六章 第一节 一、萜的含义和分类
萜类和挥发油 概 述
1、定义:凡是由甲戊二羟酸衍生的化合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OH
OH
异戊二烯 (C 5单位)
2、分类依据
1-薄荷
愈创木
多媒体 讲 解
根据分子结构中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 萜类分子结构中碳环的有无和数目的多少进行分类。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分布 分类 碳原子数 通式(C5H8)n 半萜 单萜 倍半萜 二萜 二倍半萜 三萜 四萜 5 10 15 20 25 30 40 n = 1 n = 2 n = 3 n = 4 n = 5 n = 6 n = 8 存在形式与分布 植物叶 挥发油 挥发油 树脂、苦味质、植物醇 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 皂苷、树脂、植物、乳汁 植物胡萝卜素
二、萜类的生源学说 (一)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empirical isoprene rule) 认为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都是由异戊二烯衍变而来的,是异戊二 烯的聚合体或衍生物。并以是否符合异戊二烯法则做为判断是否为萜类化 合物。 (二)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biogenetic isoprene rule) 萜类化合物是经甲戊二羟酸途径衍生的一类化合物。 焦磷酸二甲烯丙酯(DAPP)和焦磷酸异戊烯酯(IPP)是生物体内真正 的异戊烯基单位 合成萜类化合物的甲戊二羟酸途径:
2

白术挥发油的提取汇总

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包合及质量检查 摘要 目的:研究β-环糊精超声法包合白术挥发油物制备工艺。方法:以β-环糊精与白术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变量,以挥发油的包合率及包合物收得率作为判断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包合工艺的条件,并采用薄层色谱鉴定方法对该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包合的最佳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投料比为8:1,超声温度为40℃,超声时间为40min。结论:采用β-环糊精超声法包合白术挥发油包合物工艺可行,包合效果良好、制成品质量保证,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白术;β-环糊精;挥发油;正交实验;超声法 The volatile oil of atractylodes extraction, inclusion and quality inspe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the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of volatile oil of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ultrasonic method of preparation. Methods: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temperature and proportion of volatile oil of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packing time as a variable, inclusion rate and the inclusion of essential oil yield as the outcome by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optimization process conditions, and by means of thin-layer chromategraphic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clusion complexes were identified. Inclusion of results of best conditions as follows: volatile oil and ratio 8:1 β-cyclodextrins, ultrasonic trasonic temperature 40℃, time to 40min.Conclusion: Ultrasound method using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of volatile oil of rhizome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clathrate is feasible, good packing effect, quality assurance of manufactured goods, simple technology, equipment demand is not high,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words Atractylodes; beta – cyclodextrin; naphtha; orthogonal experiment; Ultrasonic method

挥发油的常用提取分离方法

挥发油的常用提取分离方 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挥发油的常用提取分离方法: 1.提取 (1)水蒸气蒸馏 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和水不相混溶的性质进行的提取。通过加热,是挥发油从其他物质中分离出来。这是从植物中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 (2)浸取法 不宜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原料,可以直接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①油脂吸收法油脂类一般具有吸收挥发油的性质,常常用来提取贵重的挥发油,如玫瑰油等。 ②溶剂提取法用石油醚、乙醚等有机溶剂,采用连续回流提取法或冷浸法进行提取。 ③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用于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 (3)冷压法 此方法使用于含油量较高的新鲜植物药材的提取。通常将压榨后的药材再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残留挥发油。 2.分离 (1)冷冻处理

将挥发油置于0℃以下或-20℃使析出结晶,取出结晶再经重结晶可得纯品。如薄荷脑。 (2)分馏法 以各物质的沸点作为分离的依据,常采用减压分馏法分离挥发性成分。 (3)化学分离法 根据挥发油中各组分所连的官能团不同,选择适当的化学方法处理,使各组分达到分离的方法。 ①碱性成分的分离将挥发油溶于乙醚,用1%硫酸或盐酸萃取,得酸水液经碱化后再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即得碱性成分。 ②酸、酚性成分的分离将分出碱性成分的挥发油乙醚母液,再分别用5%碳酸氢钠和2%氢氧化钠萃取,所得碱性水溶液分别酸化后用乙醚萃取,前者可得酸性成分,后者可得酚性成分。 ③醛、酮成分得分离 (i)将分出碱性、酸性、酚性成分的挥发油乙醚母液经水洗至中性,以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加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分出水层或加成物结晶,加酸或碱液处理,以乙醚萃取,可得醛类成分和甲基酮类成分; (ii)将分出碱性、酸性、酚性、含醛和甲基酮等成分的挥发油乙醚母液,回收乙醚,在挥发油中加入适量的Girard T或Girard P试剂的乙醇溶液和10%乙酸,加热回流1h,待反应完成后加适量水稀释,用乙醚萃取,分取水层,酸化后再用乙醚萃取,可获得含酮基类成分。

白术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 中文名:白术 1.2 汉语拼音:Baizhu 2 代码: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与试剂:正己烷、白术对照药材、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香草醛、硫酸、乙醇、盐酸、三氯化铁、氯化钴、硫酸铜、水、淀粉、碘滴定液。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超声波清洗器、恒温鼓风干燥箱、马福炉、离心沉淀器。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 7.4.1 取本品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60~90℃) -乙酸乙酯(50 :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7.5 检查: 7.5.1水分:不得过15.0%(附录15第二法)。 7.5.2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17)。 7.5.3 色度:取本品最粗粉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55%乙醇200ml,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连续振摇1小时,滤过,吸取滤液10ml,置比色管中,照溶液颜色检查法(附录43第一法)试验,与黄色9 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7.5.4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6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5.0%。 7.5.5 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400mg/kg。

萜类和挥发油

第十章萜类和挥发油 第一节概述 一、萜类的含义和分类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是一类骨架庞杂、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结构千变万化、又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一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从化学结构来看,它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及其衍生物,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少数也有例外。但是,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甲戊二羟酸才是萜类化和物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的前体物,而不是异戊二烯。因此,凡由甲戊二羟酸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常常根据分子结构中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进行分类,如单萜、倍半萜、二萜等(见表10-1)。同时再根据各萜类分子结构中碳环的有无和数目的多少,进一步分为链萜、单环萜、双环萜、三环萜、四环萜等,例如链状二萜、单环二萜、双环二萜、三环二萜、四环二萜。萜类多数是含氧衍生物,所以萜类化合物又可分为醇、醛、酮、羧酸、酯及苷等萜类。 表10-1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分布 名称碳原子数通式(C5H8)n 存在 半萜 单萜 倍半萜二萜 二倍半萜三萜 四萜 多聚萜5 10 15 20 25 30 40 〉40 n=1 n=2 n=3 n=4 n=5 n=6 n=8 n〉8 挥发油 挥发油 挥发油、苦味素、树脂 树脂、苦味素、叶绿素 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 皂苷、树脂、植物乳胶等 植物胡萝卜素类 橡胶、巴拉达树脂、古塔胶 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除主要分布于植物外,近来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大量的萜类化合物。据不完全统计,萜类化合物超过了22000种 [1-3]。其结构复杂、性质各异,生物活性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雷公藤甲素、紫杉醇等具有抗癌生物活性;青蒿素、鹰爪甲素具有抗疟活性;芫花酯甲具有抗生育活性;穿心莲内酯、穿心莲新苷具有抗菌痢和抗钩端螺旋体活性;芍药苷可抑制血小板凝集、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兔疫功能;葫芦素可预防肝硬化;齐墩果酸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银杏内酯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等。总之,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萜类成分的研究一直是较为活跃的领域,亦是寻找和发现天然药物生物活性成分的重要来源。 一、萜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一)性状 1.形态单萜和倍半萜类多为具有特殊香气的油状液体,在常温下可以挥发,或低熔点的固体。单萜的沸点比倍半萜低,并且单萜和倍半萜随分子量和双键的增加,功能基的增多,化合物的挥发性降低,熔点和沸点相应增高。可利用该规律性,采用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二萜和二倍半萜多为结晶性固体。 2.味萜类化合物多具有苦味,有的味极苦,所以萜类化合物又称苦味素。但有的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甜味,如具有对映-贝壳杉烷骨架(ent-kaurane)的二萜多糖苷----甜菊苷的甜味是蔗糖

2015年版中国药典白术

白术 Baizhu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鉴别】(1)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少数针晶直径至4μm。纤维黄色,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μm。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导管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至48μm。 (2)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己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检查】水分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5.0%(通则2302)。 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通则2331)测定,不得过400mg/kg。 色度取本品最粗粉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55%乙醇200ml,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连续振摇1小时,滤过,吸取滤液10ml,置比色管中,照溶液颜色检查法(通则0901第一法)试验,与黄色9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60%

--6 萜类和挥发油-习题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一、写出所示化合物的名称及结构类型 二、名词解释 1. 挥发油 2. 萜类化合物 三、填空 1. 大量实验研究证明,______是萜类化合物生源途径中最关键的前体物。 2. 龙脑俗称“冰片”,为______萜类成分,冰片有______、兴奋、镇痉和______,它和苏合香脂配合制成苏冰滴丸代替冠心苏合丸治疗______,______。 3. 樟脑习称辣薄荷酮,白色结晶性固体,______萜。樟脑有局部刺激作用和防腐作用,可 用于______、炎症和跌打损伤的擦剂。并可作为______,是因其在体内被氧化成______和______。 4. 紫杉醇又称红豆杉醇,最早从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得到,为______萜类化合物,临床用 于治疗_____、_____和______,疗效较好。 5. 青蒿素来源于植物______,属于______萜,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 6. 挥发油中所含化学成分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三类: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其中以 ______为多见。 7. 提取含有羰基挥发油的试剂有____和_____;其中_____只能与醛类成分发生缩合反应。 8. 挥发油在低温条件下析出的固体成分俗称为______,例如______。 9. 挥发油应密闭于______色瓶中______温保存,以避免______的影响发生分解变质。 四、判断正误 1. 青蒿素是一种具有二萜骨架的过氧化物,是由国外研制的一种高效抗疟活性物质。() 2. 挥发油易溶于水,所以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3. 用亚硫酸钠提取含羰基的挥发油,提取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则产率越高。() 4. 萜类化合物的含氧衍生物是挥发油中生物活性较强和具有芳香气味的主要组成成分。() 五、选择题 1. 分离单萜类的醛与酮最好的方法是( ): A. 3.5二硝基苯肼法 B.分馏法 C. 亚硫酸氢钠法 D Girard 试剂法 CH 2OH CHO CH 2OH H H O O O H H CH 3 H 3C O O O CH 3 H C H 2 O H H O H O O O

不同采收时期白术的质量测定

不同采收时期白术的质量测定 目的:探讨不同采收时期白术的质量,并进行统计及比较。方法:选取浙江产白术,将其根据采收时期的不同进行分组,并根据其采收时期及生长年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术进行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及苍术酮含量的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随着年份的增加,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及苍术酮的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而且11月上旬采摘的白术的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及苍术酮的含量高于其他月份,经比较,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采收时期白术的质量明显不同,购买时以3年生11月上旬采摘者质量最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quality of atractylodes at different harvest period, and to compare and analyse the results. Methods: The atractylodes in Zhejiang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harvest period, and the atractylodes lactone Ⅰ, atractylodes lactone Ⅲand atractylon of the atractylodes were detect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ccording to the harvest period and growth years, and the detec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With the years increasing, contents of atractylodes lactone Ⅰ, atractylodes lactone Ⅲand atractylon of the atractylodes increased, and the contents of atractylodes lactone Ⅰ, atractylodes lactone Ⅲand atractylon of the atractylodes at beginning of Novembe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at other months, 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atractylodes at different harvest period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the three years’ old atractylodes at beginning of November is the best. [Key words] Different harvest period; Atractylodes; Atractylodes lactone Ⅰ; Atractylodes lactone Ⅲ; Atractylon 白术以根茎入药,可治疗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慢性腹泻、水肿、自汗等病症,有燥湿健脾、安胎之功效,其主要产于浙江新昌、天台、东阳等地,近年来国内多个省份引种成功[1]。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期的白术的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其质量的研究对于提高其药效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就不同采收时期白术的质量进行调查及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产白术,将其根据采收时期的不同进行分组,根据年份分为1年生、2年生及3年生,同时将其根据采摘月份分为10月中旬、10月下旬、11月上旬及11月中旬,根据分组将白术进行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及苍术酮含量的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及比较。 1.2方法

挥发油实验报告

挥发油提取工艺概况 摘要:介绍了中药挥发油活性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各种提取方法的特点及概 况。 挥发油(volatile oil)又称精油,是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临床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表明,常用的解表、行气活血、芳香化湿等中药所含的挥发油具有显著疗效。在中药制剂的 研制和生产中,提取和保留挥发油成分是保障药物疗效的重要步骤之一。现将中药挥发油提 取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1 中药挥发油的质量标准 目前对中药挥发油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指纹图谱色谱法, 包括薄层色谱、气相色 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高速逆流色谱 [2]其中又以gc-ms和hplc测定中药挥发油含量较为常用。 2 中药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2.1 水蒸气蒸馏法 水蒸气蒸馏法是最常用的挥发油连续动态提取法,具有操作简便、效率较高等优点,在 中药的研制与生产中应用广泛。其方法是将药材粗粉先用水浸泡,然后通入水蒸气,使挥发 油和水蒸气一同蒸出,再通过不同方法或直接分层分取挥发油。分取挥发油的方法有芳香水 析分取,或用氯仿、石油醚、乙醚等有机溶剂萃取。其不足之处是温度较高,耗时较长,易 使对湿热不稳定和易氧化的挥发油成分发生变化,为此,许多人对此不足进行了改进。对于 热不稳定的挥发油有效成分,用水蒸气蒸馏法时需加以改进,可采用50 } 60℃浸取并减压 的蒸馏工艺。如当归挥发油提取川,常压下水蒸气蒸馏法的挥发油得率为0. 32%一0. 400lc, 而且所需温度较高,作为当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蔓木内酷会异构化;改进减压蒸馏工艺,在 50 } 60℃浸取当归挥发油,得率可提高到0. 540lc0. 640lc,较常压下直接水蒸气蒸馏法 的得率高出了400lc。针对医院制剂生产品种多、规模小,而采用芳香水上盐析分取时难以 形成油层、不易收油的问题,许多研究者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加盐、降温的新工艺, 降低了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损失。改进后的水蒸气蒸馏法,能得到更广泛的 应用。[3] 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从液体或固体物料中 萃取出某种或某些组分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scf)是指物质的一种特殊存在状 态。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某一点时,物质气液两相的相界面消失,成为均相体系,在这个体系 中存在的流体就是scf。scf的密度接近于液体,而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与溶剂的密度 成正比,因而scf具有与液体溶剂相当的萃取能力。scf的黏度和扩散系数与气体相近,因 而scf具有气体的低黏度和高渗透能力,故在萃取过程中的传质能力远大于液体溶剂的传质 能力。sfe在临界点附近操作,此时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将引起流体溶解能力的显著变化。 利用这一性质,可在较高压力下,使溶质溶解于scf中,然后通过降压或 升温的办法来降低流体的密度,从而使溶解的溶质因溶解度下降而析出,溶质和溶剂分 离,达到萃取的目的(目前使用的scf是二氧化碳)。[4]方颖等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缬草 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采用超临界c0,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从撷草中提取撷草油,用 气相色谱领谱联用(gc-ms)法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和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超临界c0,萃取法提 取出的挥发油鉴定出98种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的挥发油经鉴定出67种成分,共有成 分47种,且超临界法所得撷草油的收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收率的1. 8倍。金建忠[c. i〕对超 临界c0,萃取紫苏叶挥发油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萃取压力、 萃取温度、c0,流量和萃取时间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结合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最佳 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 0c , co=流量10 kgh-,萃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