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会计

通货膨胀会计
通货膨胀会计

通货膨胀会计

通货膨胀会计

无历史版本编辑词条

创建者:王峰更新日期:2008-11-17 13:26:00 编辑次数:1 浏览次数:

什么是通货膨胀会计通货膨胀会计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根据一般物价指数或现时成本数据,将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加以调整,借以反映和消除物价上涨因素对传统会计报表影响,或彻底改变某些传统会计原则,从而更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通货膨胀会计产生的背景

通货膨胀会计是西方财务会计的一个新领域,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竟争向垄断阶断的过渡,产生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商品物价飞涨,工人大量失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平衡和稳定被打破,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调一样,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深刻化与复杂化的一种反映,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学界为了控制严重通货膨胀的爆发,进行了长期不懈地探索与研究,但一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现象。

正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出现,给企业界财务会计信息带来了种种冲击,应用传统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处理会计事项显出许多弱点。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收益必然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时期,如以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去处理帐务,编制会计报表,必然不能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尤其是包括几年数据的比较,分析报表不仅难以作为企业管理当局制定决策的依据,也会引起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的误解。我们知道,长期以来,西方会计界均按照币值不变的基本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来处理会计事项。币值不变假设在西方财务会计中称货币计量假设,这种假设是以假定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不变为基础的,它是会计的计量单位,称为名义货币计量单位。即使有变动,也是极其微弱,不足以影响会计计量和财务信息的正确性。正是因为币值不变假设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这一币值稳定的假设就无法避免会计上所提供的信息背离经营的实际情况,有时甚至会出现虚盈的经营假象。在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按照币值不变的基本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基本上反映实际经济情况。但出现通货膨胀后,尤其是持续的通货膨胀,历史成本较多地背离了资产的实际价值,会计信息不能给使用者带来真实的数据。为了解决和克服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问题和影响,西方会计界提出了各种会计改革设想和模式,从而产生了为消除通货膨胀或为如实反映通货膨胀影响而采取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即“通货膨胀会计”。

通货膨胀会计的模式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通货膨胀会计虽然在西方会计界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但其内容相当丰富,有着与传统会计方法不同的特色。迄今为止,数十个国家根据本国通货膨胀的特点和情况,采用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措施,在不同程度上试行了通货膨胀会计。在持续通货膨胀的情况

下,人们针对物价变动的情况对财务会计数据的不同影响,产生了通货膨胀会计的三种模式:不变币值会计,现行(重置)成本会计,现行成本/不变币值模式。这三种模式,构成了通货膨胀会计的基本内容。下面简单介绍这三种会计模式的基本原理及其各自的特点。

一、不变币值会计

所谓不变币值会计,是用价值稳定、购买力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会计计量单位进行会计计量,揭示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影响的会计模式。它是专门用来处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会计信息影响的会计程序与方法。虽然在西方会计文献中,对涉及这方面的会计改革往往以不同的名称,例如一般物价变动会计、不变币值会计、现行购买力会计、稳定币值会计、不变购买力会计等等,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不变币值会计的显着特点在于用不变币值货币单位取代名义货币单位进行会计计量。这样,就需要一个中介来转换企业财务报表原来所显示的数据。这个中介通常被称为转换因子。不变币值货币的转换因子最初是黄金,人们通常把一定量的黄金作为中介,将报告期的当量货币额所表示的财务数据与基期当量货币额相比较,从而提示二者之间的差异。

不变币值会计模式作为会计计量单位的尝试,在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可信度的改革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某种思路。几十年来,有关不变币值会计的评价毁誉参半。不变币值会计的优点概括起来有

(一)方法简单。在不变币值会计模式下,无需改变历史成本会计程序与方法,仅仅通过一种物价指数对有历史成本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其调整过程比较简单。

(二)增强了财务报表数据的可比性。对于特定企业来说,因其按照一般物价指数调整了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因而统一了同期财务报表中不同时点形成的计量单位,所以增强了企业之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三)易于监督。由于调整依据相同,使按照一般物价指数重编的财务报表具有可审计性。

二、现行(重置)成本会计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重置成本与现行成本的概念。重置成本是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按现行价格购置与现有资产相同或类似的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及其等同物。当所重估的资产是可以从外部购得时,应用上述概念进行估价并不会发生很大困难。但是,当所估价的对象是专用设备或自制产品、自建建筑物时,在采用重置成本计量基础时,就要对这些不能直接从外部购买的资产采用现行再生产成本计价。所谓现行再生产成本,是指在当前价格水平下,按当前的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的价格,再生产同样资产的花费。因此,可以认为,现行再生产成本包含于重置成本之中。在这里,为了简化起见,下面内容所提到的现行成本与重置成本不相区别。

采用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的基本原理,是可以以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基础进行日常会计处理,可以在会计年末一次性重估现行成本,进而确认现行成本变动额,并重编现行成本财务报表。现行成本会计的主要优点

(一)能较为恰当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这是因为,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现行成本会计能够提供企业实际经营收益的近似值,从而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二)增强了报表的可比性。由于在现行成本会计模式下,把不同时点取得的资产及其嗣后转销的成本统一到了现行水平上来,使得企业实体本身的计价能够可比。

三、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

上面介绍了不变币值会计和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的原理及特点,但由于这两种会计模式自身的局限性给会计处理带来不便,有时我们不得不考虑采用另一种更为合理的会计模式。在不变币值会计模式下,由于忽略个别物价变动对企业非货币性资产的影响,因而使重编的不变币值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与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差别较大,容易导致误解。在现行成本会计模式下,由于忽略了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益,因而使得所揭示的物价变动的影响不够完全。为了全面反映物价变动的影响,人们创造出现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

这种会计模式的基本原理是,计量基础是现行成本,计量单位是不变币值。这种模式试图全面反映物价变动影响。因此,就需借助现行成本会计和不变币值会计的某些原理。具体的做法是把现行成本会计技术与程序和不变币值会计技术与程序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成本会计效益对比上的考虑,采用这种模式,通常是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财务数据的基础上重编现行成本、不变币值财务报表。因此,也可以把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理解为一种财务报告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物价资料所进行的一切调整,都是在会计期末进行的。

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基本上保持了不变币值式和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的优点。

(一)这一会计模式能稳定会计的计量单位,又能在现行成本的基础上提供更为可比的信息。

(二)这种模式能够同时揭示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提供按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和个别物价变动的影响,提供按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进行调整之前和之后的资产持有损益的资料和货币性项目净额上购买力损益。

这种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提供这种信息的花费是很大的,由此产生的利益是否能弥补这种花费还需进一步商榷。

(二)这种资料过于复杂,能够正确理解的人不多,因而很可能出现误解。

以上粗略地介绍了通货膨胀会计的三种具体的会计模式。通货膨胀会计从产生到发展,对西方财务会计整体来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冲击了传统的历史成本原则,推动了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解决了通货膨胀给财务会计信息带来的一些问题。但由于西方各国在确定应税收益规定上大多要求须用历史成本计量,加上传统习惯的影响,使得全面应用通货膨胀会计

方法受到很大阻力,在其进一步研究中也困难重重,所以美国会计学称之为“国际会计三大难题之一”。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宏观调控的失误,造成我国商品物价的较大波动,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一直是我国长期的工作重点。1988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由于片面追求产值、速度,使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宏观调控失调,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年的物价上涨指数为最高,1994年10月物价指数达到27%。其主要原因是由于1994年底粮食价格上涨引发的,这一年的通货膨胀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当年的通货膨胀率在13-15%左右。政府在1995年初采取了紧缩等政策以后,通货膨胀并没有得到完全控制,通涨的势头虽得到控制,但它的实际幅度仍很高。因此,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成就是保持了高速度,最大的教训就是经济波动太大。进入二十一世纪,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以2003年又一轮粮食上涨为领头羊,原材料、农产品、房价甚至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价格全面上涨。而且,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带有不可控性。

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平均为9-10%,这是相当高的,对于经济秩序、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反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在经济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低,又不讲求质量效益的情况下,片面追求高速度的结果。因此,想一次性彻底在我国现有情况下消除通货膨胀是不可能的。那么,在这种通货膨胀的经济形式下,对我国企业依据传统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假设编制的会计报表必须重新审核,不然必将影响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我国采取哪种会计模式,还有待广大会计研究人员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总结出最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通货膨胀条件下历史成本会计的缺陷

传统的会计模式是建立在币值稳定的基本假设和历史成本计量的基础上的。在币值稳定(表现为物价稳定)的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可客观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的各项业务,揭示财务经营成果,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但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由于币值不变的基本假设发生的变动,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也就显现出其诸多的不足:

(一)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在传统会计的模式下,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是按发生的不同时期的历史成本记录的,虽然看上去用的是同一计量单位,但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各个时期的单位货币所代表的货币购买力是不同的。如果简单、机械地将一些不同时期的货币汇总在一起,这样形成的会计信息就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就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的财务状况,进而失去了其本来的价值。

(二)生产耗费补偿不足,企业的再生产能力下降。传统会计模式理论基础是“名义货币资本保全”观念,它是以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为前提,进行收与费用成本配比的。而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若仍按此原则而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产品成本仍按取得或购建时的历史

成本进行核算,用以补偿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及机器设备等的损耗,从倾向金额看似乎保证了财务资本的保全,但由于物价已经上涨,这些所提的成本费用实际上已无法重置于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数量相同的实物。正是由于无法保证企业在原有的生产规模上的经营,即无法保证“实物资本的保全”,企业就只能在实际生产规模越来越小的情况下维持经营,使再生产生能力不断下降。

(三)高估收益,虚增利润,造成收入的超前分配。传统会计模式中收益的确认是在“名义货币资本保全”的概念下确认的,即收入大于用名义货币计量的已售资产的历史成本的差额即确认为利润。此原则在产品的销售收入随物价上涨而增加时,与之匹配的产品的成本若仍按取得时的较低的历史成本核算,则必然产生利润的高估,这高估的部分本是应该用来重置消耗的资产、补偿企业再生产能力的,而算成利润后,则为国家财政征所得税、股东分利及职工工资、福利等分配了,这就造成了企业资产的流失。其中国家按高估的利润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实质上变成了对企业部分生产过程征收所得税。

(四)失实的会计信息容易导致错误的企业决策。财务报表使用者——企业管理者需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为依据,进行诸如投资、订货、定价等一系列决策,而以此为依据的财务报表信息一旦失真,将会造成决策者决策的失误,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由此可见,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传统的会计模式已难以正确描述企业的真实业绩,因此,寻求对付通货膨胀的会计对策,使会计信息准确表达企业状况已势在必行。

通货膨胀会计在发达国家的应用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为了克服通货膨胀的消极影响,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的不良影响,更公正、更充分的披露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企业资产价格的变化,维护企业资产以及向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机构提供制定经济政策相关的有用会计信息,各会计专业团体不断发表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报告,政府也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并不断发表相应的会计公告或报告,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提出通货膨胀会计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会计数据、资产计价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同时,不断交流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的规定,改进本国通货膨胀会计制度,提出新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改进核算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在建立和发展通货膨胀会计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对传统财务会计报表资料的影响、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尤其美国是较早提出并研究通货膨胀会计课题的国家。在美国,影响通货膨胀会计发展的主要机构是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其发布的《会计系列文告》中,要求股票上市的大公司在递交的年度报告中要揭示重置成本资料,但不要求在对股东的年度报告中揭示这项内容。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要求美国主要公司根据一般货币购买力或现行成本原则编制和公布补充财务报表。同时,对采用货币现行成本的公司,还需要提供扣减通货膨胀后的资产持有损益以及年末资产现行成本报告。

也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和法国,并不积极研究和实践通货膨胀会计。这两个国家都是典型的由政府直接制定会计制度的立法会计的国家。它们都注意保护国家的税收,要求企业损益表和纳税表一致,因此,其会计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为进行宏观经济控制向政府提供会计

数据,以便于制定经济计划和贯彻税收政策。特别是德国,由于通货膨胀率较低,虽由德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了通货膨胀会计的办法,但德国政府并不重视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和推行。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改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改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1989年7月公布,1994年11月格式重排)范围 1.本号准则适用于以恶性通货因胀经济中的货币进行报告的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包括合并财务报表。 2.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以当地货币报告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而不作重新表述是没有用处的。货币丧失购买力的速度,使得对在不同时间(甚至在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交易和其他事项进行金额上的比较,也会使人产生误解。 3.本号准则并木确定判断是否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绝对通货膨胀率。什么时候需要按照本号准则的规定重新表述财务报表,是一个运用判断力的问题。恶性通货膨胀由一个国家经济环境的特点所显示,这些特点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1)一般公众倾向干以非货币性资产或某种相对稳定的外币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持有的当地货币将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2)一般公众以相对稳定的外币而不是以当地货币来考虑货币金额。报价时,可能以该种外币为单位;(3)赊销赊购的发生须在价格上补偿赊帐期间预计的购买力损失,即使赊帐的期间很短;。

(4)利率、工资及价格与物价指数挂钩;(5)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IOO%。 4.较好的办法是,按照同一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货币报告的所有企业,自同一日期开始采用本号准则。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从其报告期间的一开始就发现其报告所用的货币所属的国家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那么,本号准则也适用于这种企业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的重新表述 5.作为各种特定或一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的结果,物价随时间发生变动。特定的力量,诸如供求变化和技术上的变化,可能引起个别物价各自独立的重大增减。此外,一般的力量可能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从而导致货币的一般购买力的变动。 6.在大多数国家,主要财务报表都是以历史成本的会计基础加以编制的,除了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以及投资可能进行价值重估外,既不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也不考虑所持有资产的特定价格的上涨。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以反映所持有资产的特定价格变动的现行成本法为基础,呈报主要的财务报表。 7.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财务报表不论是以历史成本法还是以现行成本法为基础加以编制,只有当它们用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

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来源:武当山https://www.360docs.net/doc/dc11779031.html, 摘要:通货膨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经济现象。它使企业资金占用量明显增加,资金需求迅速膨胀,还使企业资金的供求矛盾变得愈来愈突出,从而造成企业应收帐款相应增加等等。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资金来源受到多方面限制,至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同时物价上涨也导致利息率升高,因而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并且企业的筹资、投资决策也受其影响。本文主要从筹资、投资以及资金需求量与供应量、资产的购买力、生产能力等方面阐述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务管理;对策 通货膨胀的概念及指标 通货膨胀仅仅是一种总供给对总需求比例降低的强烈反应,表现为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或等价于货币价值持续下降的过程。通货膨胀是货币经济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一国的经济稳定以及社会稳定。人们经常用CPI来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以零售量或居民消费量为权数,反映消费者所付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破坏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物价上涨的不平衡造成各生产部门和企业利润分配的不平衡,使得经济中的一些稀有资源转移到非生产领域,减少生产性投资,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妨碍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货膨胀妨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与市场价格信号紊乱,不利于再生产的进行。 企业面临的财务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其中经济环境应考虑的因素就有通货膨胀。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是决策,它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决策以及股利分配决策。随着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环境发生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也应随之调整。于是,通货膨胀的出现,就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筹资、投资以及资金需求量与供应量、资产的购买力、生产能力等方面阐述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企业货币性资产及负债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发生,使得资金需求量增加。一方面,由于物价的上涨,使采购同等数量的物资将需要占用更多的资金,企业为了减少原材料不断涨价所产生的损失,或想在囤积原材料中获得利益,企业就会提前进货,进行超额储备,造成了资金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按历史成本原则进行核算,会导致少计成本和虚计利润,使得资金补偿不足,企业必须通过追加资金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与之相反的是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企业资金的供应量将会大大减少。 在通货膨胀期间,绝大部分企业都会发生资金紧张,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会更加严重,应收账款的回收率降低,从而引起经营资金供应量的减少;在物价波动剧烈时,投机利

浅析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政策解读

浅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政策

浅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政策 内容摘要: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并不是单一的一般类型,而是具有中国式的特点。我们主要从投资、出口和消费三大方面来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贷款过多,出现大量流动性过剩;出口方面:出口过多,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被动购入大量外汇,导致货币投放量过多;消费方面:居民遵从谨慎性消费观念,整体收入偏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且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预防性储蓄较高,造成流动性过剩。鉴于学者对通货膨胀特殊成因的相关分析和应对通货膨胀的综合性措施的建议,以及政府已经采取的一些相应的货币政策。我们对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做了一些简单的预测。 关键词:通货膨胀出口投资消费货币政策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原因 近年来,人们发现蔬菜贵了,肉价涨了,食堂的米饭少了、馒头小了、面条细了,我们的生活费很快就用光了······人们开始议论,通货膨胀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十分严重,通货膨胀已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不仅向来被经济学家所关注,也备受广大居民的关注。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在通货膨胀时期, 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 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需求拉动通胀——通货膨胀发生于因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胀——今称“供给震荡型通货膨胀”,发生于油价突然提高时。固有型通货膨胀——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有关。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固有型通货膨胀反应已发生的事件,被视为残留型通货膨胀,又称“惯性通货膨胀”,甚至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而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它套不上哪一种通货膨胀的类型,其本质是由货币过多引起的。当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时,必定会导致物价的上涨。中国的通货膨胀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但并非过多的货币会平均式地同时流向各个行业导致各种商品的物价同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附二:毕业论文范本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经济特征及类型 (2)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2) (二)通货膨胀的经济特征 (2)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3) 二、中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3) 三、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3) (一)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3) (二)通货膨胀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3) (三)通货膨胀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冲击 (4) 四、通货膨胀下的中国财务会计对策 (4) (一)基本会计模式的选择 (4) (二)通货膨胀时期的适当调整 (4) (三)我国通货膨胀下的最终会计模式 (5) 参考文献 (5)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会计专业会计051班,XXX) 摘要:现代经济已经显示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持续增长阶段,但是连续快速增长的后面我国同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本文介绍了通货膨胀的概念,分析了现阶段通货膨胀对财政会计的影响,以及我国政府及企业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应对的对策等。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务会计;影响;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经济特征及类型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一般而言,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在现代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通货膨胀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在一个经济环境中产出的所有产品或服务平均价格的上涨。通货膨胀的测度一般应用综合物价指数,最常用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该指数的统计范围是最终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项目,其权数是城乡居民家庭收支调查中消费支出构成的资料。在我国,这一数据被称为“消费篮子”。为了准确反映物价水平变化对人们生活费用的影响,消费篮子中所选择的各大类商品所占的权重,必须能够反映社会大多数居民的消费结构。各国政府通常都把CPI作为通货膨胀指标,并根据CPI的变化来制定货币政策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目标[1]。 (二)通货膨胀的经济特征 通货膨胀具有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等一系列的经济特征。一般地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所有物价上涨的现象都属于通货膨胀,因为造成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基本表现为纸币贬值,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的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的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纸币贬值一般是指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一、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特点及类型。 (一)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二)特点: 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 (三)类型: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3.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1]。 二、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成因分析: 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个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2]。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我国当前需求矛盾引起的价格上涨受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的影响。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粮食减产,粮食库存下降,再加上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造成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价格不断上涨。这些因素向国内市场传导,助长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从国内市场来看,粮食涨价除了受国际市场、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和我国国内耕地面积减少,务农劳动力减少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从成本推动的因素来看,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首先,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猛增导致生产

成本增高。从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看,国际石油价格等其他能源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引起国内产品成本增加。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和工资收入,使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推高物价的总水平。 3、结构性通货膨胀。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猪肉和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从市场实际情况看,总体上粮食、生猪、玉米等产品的总供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引发了价格的上涨。 三、通货膨胀的抑制措施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缩小信贷规模,从而减少投资规模,达到平衡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2、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摘要 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和中国经济伴随物价的快速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通货膨胀问题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其影响了我国的资产结构和经济竞争力加剧了消费者由于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所引发的恐慌,同时通货膨胀还为投机行为提供了运作的平台。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货币供应量增加、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国际因素的推动作用在通过系统研究通货膨胀的概念、形成机理,来分析中国目前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以提出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在通货膨胀中出现的固定资产贬值的现象会对低收入群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的通货膨胀理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正确认识和对待通货膨胀,并相应调整宏观政策方向,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而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

ABSTRACT With the turbul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China's economy is accompanied by the rapid rise in prices, inflationary pressures are increasing, inflation has become more critical problem, which requires us to answer theoretically. Affected China's ass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exacerbated the panic caused by the consumer due to a further rise in prices, while inflation operational platform for speculation. Demand-pull and cost-push together for the money supply increased public expectations of rising prices, driven role of international factors in the concept of inflation through the system,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the inflation formation to proposed governance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ent inflation, inflation,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of low-income groups will be adversely affected, and so can not only enrich our theory of inflation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can learn from other countries in controlling inflation the experience of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inflation, and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promote sustained,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thu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flation money supply macro-control

通货膨胀会计问题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 通货膨胀会计问题研究 向茜 (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重庆408000) 摘要: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在这个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全世界都应该参与进来共同解决通货膨胀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将通货膨胀遏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规律并不是自然乱象,而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倘若我们放任为之,只会使得社会经济更加混乱;倘若我们合理的观察他,发现他,记录他,合理的运用他,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应该在经济中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抓住重点来研究。通货膨胀不仅仅是个别国家的问题,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是环环相扣,若有一环出错,全球经济将受到影响6通货膨胀有时候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并不完全是坏事,关键是在面对通货膨胀的时候我们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措施,若是放任自流,必将酿成大错。但是我们要是能够及时防范,及时预测就能在通货膨胀来时保持最好的经济发展效果。 关键词:世界经济;通货膨胀会计模式;传统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j,cnki. 1672-3198. 2016. 06. 048 1引言 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是多元化的,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概念普遍全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在朝着这个趋势发展e当然,几乎现在没有哪个国家还在持续着闭关锁国的状态独立的发展经济。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益处可想而知,无论是人力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还是资金 配置的不断流动,或是各国物质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无不显沁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巨大魔力6然而其中 人们也渐渐因经济的发展认识到另外一个与经济息息 相关的名词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 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 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 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这 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是物价的全面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的单方面加个上涨9通货膨 胀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对象的全面性、持续性,以及不 同程度的危害性。 在凯恩斯主農缝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移动。而在货 币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购买力上升,影响物价之上涨,造成通货膨胀。该理论被总结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方程:MV=P T。 与货币贬值不同,整体通货膨胀为特定经济体内之货币价值的下降,而货币贬值为货币在经济体间之相对价值的降低。前者影响此货币在使用国内的价值,而后者影响此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两者之 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货币贬值所影响的只 是货币本身的购买力,而通货膨胀所影响将会是经济运行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我国外汇过程中经常就会出现货币贬值和升值的情况,所影响的便是货币本身,涉及的范围面就比较窄,但是若是出现通货膨胀,影响 的便是全国性的各种商品,包括货币也会受到影响,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对通货膨胀的会计问题研究作如下的分析。 2公司企业在面临通货膨胀所受到的影响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涨,公司企业的运营中就会出现库存更好的消耗现象,同时库存商品也有可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9这样看似对企业的运营是有好处的,但是这样就会导致账面利润虚高。另一方面,企业 负债账面就会相对情况下出现缩水,从而企业公司的负债减少。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 负债较高的企业是比较有利益偏向的。所以综合比较 来看,企业股价就会因此大幅度的上升。 此外,如果是从生产运着方面大量依赖原材料的企 业,原材料就会因为通货膨胀造成价格幅度上升,而最 终的制造成品就会因为滞后的原因上涨程度较慢,这样 就会间接导致企业所获得的预期利润大大下降。通货 膨胀对于这一种企业来讲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损害9通货膨胀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有两方面的形势,首 先如果通货膨胀表现的是|种稳定的通胀率,这样不 但不会降低企业的利润,反而会有利于企业,企业亦可 以根据通货膨胀的渐进演变制定相应的战略应对,其 次如果通货膨胀表现出的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形势,例如出现急速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膨胀出现的是|种变化速度极快的状态(例如1949年的国民党统治区的通货膨胀,表现出非常强烈的不稳定性和变化速度极快),如果是这样,企业对未来成本的把握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3 在公司企业建立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会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造成如下的问题I:首先会形成会计信息不一致,另外就是z丨〔产耗费的成本补偿严重不足,企业的日常再少产能力严重下降,还有会高估计收益,利润会出现账 面上的虚高,造成账面收入与实际不匹配,收入的超前 分配。最后出现的问题便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企业故障:失真的会计账目报表信息导致的错误的企业决策。 通货膨胀条件下,为了对比的反映出物价上涨带来的不正常因素和由此引发的对会计信息不良影响,必须要建立一种普通的通货膨胀来临时准确衡量企业 运营的会计结构体系。这样也可以在各种外部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下,保持最准确的内部企业会计信息,确 保企业的长久良性循环发展s 根据物价的一般指数或者说现实成本资料,将传 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加以调整就是通货膨胀会计。 现代商贸工亚I2016年第6期 ■ 105 ?

国际会计准则第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 (1989年7月公布,1994年11月格式重排) 范围 1.本号准则适用于以恶性通货因胀经济中的货币进行报告的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包括合并财务报表。2.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以当地货币报告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而不作重新表述是没有用处的。货币丧失购买力的速度,使得对在不同时间(甚至在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交易和其他事项进行金额上的比较,也会使人产生误解。 3.本号准则并木确定判断是否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绝对通货膨胀率。什么时候需要按照本号准则的规定重新表述财务报表,是一个运用判断力的问题。恶性通货膨胀由一个国家经济环境的特点所显示,这些特点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一般公众倾向干以非货币性资产或某种相对稳定的外币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持有的当地货币将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 (2)一般公众以相对稳定的外币而不是以当地货币来考虑货币金额。报价时,可能以该种外币为单位;(3)赊销赊购的发生须在价格上补偿赊帐期间预计的购买力损失,即使赊帐的期间很短;。 (4)利率、工资及价格与物价指数挂钩; (5)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IOO%。 4.较好的办法是,按照同一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货币报告的所有企业,自同一日期开始采用本号准则。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从其报告期间的一开始就发现其报告所用的货币所属的国家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那么,本号准则也适用于这种企业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的重新表述 5.作为各种特定或一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的结果,物价随时间发生变动。特定的力量,诸如供求变化和技术上的变化,可能引起个别物价各自独立的重大增减。此外,一般的力量可能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从而导致货币的一般购买力的变动。 6.在大多数国家,主要财务报表都是以历史成本的会计基础加以编制的,除了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以及投资可能进行价值重估外,既不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也不考虑所持有资产的特定价格的上涨。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以反映所持有资产的特定价格变动的现行成本法为基础,呈报主要的财务报表。7.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财务报表不论是以历史成本法还是以现行成本法为基础加以编制,只有当它们用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来表示时,它们才有用处。因此,本号准则适用于以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货币进行报告的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本号准则所要求提供的资料,不允许作为未进行重新表述的财务报表的补充资料。此外,也不鼓励在重新表述之前单独呈报财务报表。 8.以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货币进行报告的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论是以历史成本法还是以现行成本法为基础加以编制的,均应以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来列示。国际会计准则第5号“会计报表应揭示的信息”所要求的上或相应数据以及更早时期的任何资料,也应以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来列示。 9.货币资金净额上的利得或损失,应计入净收益中并单独予以反映。 10.根据本号准则重新表述财务报表,不仅需要运用某些程序,而且需要进行判断。与经过重新表述的财务报表中所包括金额的精确性相比,在各个会计期间一致地应用这些程序和判断更为重要。 按历史成本编制的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11.尚未以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表示的资产负债表的金额,应采用一般价格指数进行重新表述。12.货币性项目不需进行重新表述,因为它们已以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来表示。货币性项目是指持有的货币以及需要以货币收付的项目。 13.按照协议与物价变动挂钩的资产和负债,例如与指数挂钩的债券和贷款,应按协议作出调整,以便确定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未结算金额。这些项目应按调整后的金额在重新表述的资产负债表上列示。

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doc

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务管理;资金 【摘要】本文分析了通货膨胀对我国企业资金需求量与供应量、资产的购买力、生产能力三方面的影响,并对在通货膨胀环境下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我国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9%,曾有人预计,我国2008年通货膨胀率将达到7.2%,我国企业已经切实体会到通货膨胀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不断上涨,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一、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资金需求量增加,资金的供应量反而减少 通货膨胀的发生,使得资金需求量增加。一方面,由于物价的上涨,使采购同等数量的物资将需要占用更多的资金,企业为了减少原材料不断涨价所产生的损失,或想在囤积原材料中获得利益,企业就会提前进货,进行超额储备,造成了资金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按历史成本原则进行核算,会导致少计成本和虚计利润,使得资金补偿不足,企业必须通过追加资金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与之相反的是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企业资金的供应量将会大大减少。在通货膨胀期间,绝大部分企业都会发生资金紧张,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会更加严重,应收账款的回收率降低,从而引起经营资金供应量的减少;在物价波动剧烈时,投机利润大大高于正常的生产利润,这时,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囤积商品、抢购黄金等投机活动,使闲置资金转化成信贷资金的过程受到严重阻碍,大大减少了民间信贷资金的来源;当发生

通货膨胀时,国家会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会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水平。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使银行的信贷规模大大减少,这也迫使银行在进行贷款时特别谨慎,贷款的条件也会更加苛刻;通过提高利率,使得企业的资金成本不断升高。物价上涨,引起利息率上涨,使股票、债券价格暴跌,增加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筹资的困难;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资金的供应量受到多方限制,使得企业资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二)企业持有货币性资产遭受购买力损失,持有货币性负债获得购买力收益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由于货币性资产的金额是固定不变的,付出同样多的货币,只能获得较少量的商品或劳务,因而持有货币性资产必然遭受到一般货币购买力下降所带来的损失。货币性负债,意味着债权人收到的款项没有期初借给借款人的款项值钱,反之,也就意味着企业归还货币性负债时获得购买力收益。非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负债的价格一般是变化的,它们所蕴含的购买力不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化。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是个别物价变动和币值变动交叉影响的结果,个别资产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通常情况下是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趋势一致。所以,当物价水平上升时,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也随之上涨。 (三)企业的再生产能力受到损害二、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对策 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笔者认为在通货膨胀期财务管理应该采取以下相关对策: (一)现金管理的对策 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是为了满足三个方面的需要: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由于现金属于非收

浅析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现状

浅谈通货膨胀及其在我国的历史和现状 ——金融11级2班郭天资 摘要:通货膨胀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经济现象,而新中国从成立以来一直在间断地受到其影响。在我国的不同时期所发生的数次规模较大的通货膨胀都分别与其历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金融危机余波未平,我国再次遭遇到通胀压力,我们应从其本质入手分析,并针对本次通胀的特点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关键字:通货膨胀危害成因综合背景应对措施 (一)通胀现象的表现、危害及其成因 事实上,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也一直在争论不休。其中大致可以分为“货币派”和“物价派”两个派别。其中“货币派”认为通胀即为物价的普通上升,而且这种上升正是由于货币过度供应引起的。而“物价派”则主张以一般或总物价水平的上升来定义通胀。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便曾指出当达到充分就业后,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引起的有效需求的增加已没有增加产量和就业的作用,物价便随货币供给的增加作同比例的上涨。但无论如何,通货膨胀的具体表现一般即为货币过多,供应量超过了经济运行客观的需要,致使货币贬值,从而引发物价飞涨。 通货膨胀百害而无一利,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对于人民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通胀会引起货币实际购买力降低,即由于工资上

涨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因此消费降低,导致人们生活水平下降。此外通胀还会引起工资上涨,这便使得人们被动进入了更高的纳税档次,而实际收入反而降低。在宏观经济方面,一来会使得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下降,使出口受阻;而来也会使得居民消费投资下降,从而国民收入下降。 此外,抛开通胀在经济上的影响不谈,这一现象同时也有着很大的道德危害。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人们在经济上收到负面影响,生活水平普遍降低,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更多地关注自己在经济方面的获得。为了达到原有的生活水平,人们便会更多地倾向于一些投机性的投资及借贷,而这样的行为很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经济危机。近年来影响世界的美国次贷危机也受到了这类因素的一定影响。严重的通货膨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有可能会从道德上腐蚀人们的心灵。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即为货币供应过多。而在更根本的层面,又具体分为不同情况。譬如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失调、供给不足、预期不当或本身体制因素等。需要注意到对于某一次具体的通货膨胀其成因未必是单一的,更多时候通胀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在一起所导致的,需要综合各个方面,做出更加全面的分析。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通胀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致上共经历过五次较大规模的通货膨胀。第一次大规模通货膨胀发生在建国初期(约1949——1953年),当时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商品经济的不断成熟,通货膨胀必不可免,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对我国会计核算和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带来影响。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已成为会计领域的主要课题。于是,许多国家的会计职业界开始研究通货膨胀会计。 关键词:通货膨胀会计计量模式名义货币 通货膨胀本身并不是一个会计问题,但是会计信息系统总是建立运行于一定的经济环境当中,不同的经济环境给会计信息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因而,通货膨胀将给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如何再已有的通货膨胀会计计量模式下选择适合我国经济状况的计量模式,已成为我国会计界研究的焦点。 一、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均产生重大影响: (一)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冲击了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的基础是货币币值稳定。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相同的货币量在不同的时点代表不同的购买力,使会计信息丧失了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其次,通货膨胀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即冲击了历史成本原则和稳健性原则。通货膨胀使现实的商品改变了其本身所代表的价值,是企业账面上的价值一致以历史成本加以反映,因而计算出来的财产转移价值不符合实际转入产品中去的数额,结算出来的实存物品的价值与企业实存物品所代表的现行价值不符。通货膨胀使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失去了客观性和可靠性,使得相关资产购买力变动额是为购买力利得或损失,并列入损益表或作为持有利得或损失。最后,通货膨胀对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也有一定影响。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运用传统会计方法只能是现实收入与历史成本配比,即销售收入是以现实价格入账,而营业费用,如折旧费、材料费等则是以历史成本计价,二者由于货币购买力的差异,实质上是没有可比性的,而以二者相配比计算所得的损益必然与实际损益出现差异,这个差异即历史成本与现实成本的差异。如此也就不能真实、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二)通货膨胀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导致基础会计数据失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脱离实际。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货币性债权(应收账款等)、非货币性债务一般会遭受损失;持有的实物资产、货币性债务一般会获得利益。其次,不能反映企业资本被物价上涨吞噬的情况。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现行价值,从而低估资产,少计费用并虚计收益并按照虚计的收益进行股利分配,所分派的不是收益,而是部分或全部资本金。同时,按虚计的收益计算缴纳所得税,所缴金额也非全部为所得额上的税金,而是征收了部分资本,从而削减了企业的实力。最后,由于会计基础数据失真,导致期末编制的财务报表失真,从而导致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相关决策无效。如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根据未经调整财务报表得知,更新固定资产是必要的且其所需资金是足额的。于是,企业管理层做出添购固定资产的决策,而实际执行时,常常因为实有资金不足导致决策失败,或者添购固定资产后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

通货膨胀会计

Inflation Accounting By Dr. Kirti Jain Lecturer R.B.S. College, Agra Agra Agra Vivek Gupta Lecturer INC, Agra Inflation Since we started understanding things around us, we all used to listen from our Grandparents about the things and articles especially Gold & Ghee being cheaper in their times. That tim e we used to think that why the things were cheaper in our Grandparents' time and why had they started becom ing costlier. So this question would keep us puzzled. But now as we have grown in ou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we have com e to know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Inflation which in laym an's language is known as the state of rising pricing or the falling value of m oney was the greatest reason behind this. Now em erges the question that what exactly is t he Inflation? Inflation is a global phenomenon in present day tim es. There is hardly any country in the capitalist world today which is not afflicted by the spectre of inflation. Different economists have defined inflation in different words like Prof. Crowther has defined inflation "as a state in which the value of m oney is falling, i.e., prices are rising." In the words of Prof. Paul Einzig, "Inflation is that state of disequilibrium in which an expansion of purchasing power tends to cause or is the effect of an increase of the price level." Both the definition have em phasized on the rising prices of the goods. The basic factors behind the inflation are either the rising demand or the shortening of supply due to any reason. Effect of Inflation on Business

论中国当前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

论中国当前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 核心提示: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社会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也不断暴露出各种体制以及经济结构问题:现阶段的投资需求不断的扩张进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也别是房地产投资的过度扩展;进出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推出而带来了我国外汇储备量的加速...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社会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也不断暴露出各种体制以及经济结构问题:现阶段的投资需求不断的扩张进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也别是房地产投资的过度扩展;进出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推出而带来了我国外汇储备量的加速增长;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信贷扩展并且即使使用存款准备金率也难以达到收缩这些流动性的目的。而根据一般的经济学原理,这些问题的出现无疑会推动我国的物价上涨,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通货膨胀问题成为一大焦点。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对策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对于通货膨胀程度的度量, 主要有gdp平减指数(又称缩减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简称cpi)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等指标。我国较多地采用cpi来衡量通胀水平。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四种类型: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混合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另外, 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 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也是一国(地区) 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一) 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上涨过快,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本轮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些商品既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又是工业生产的上游产品, 当其价格上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必然会传导到下游产品。由于这些产品的产业关联度强, 其价格上涨会导致诸多产品价格(包括工资) 的上涨。 (二) 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由于去年美国次贷风暴爆发,造成全球流动性紧缩,美国为了挽救其金融机构及经济增长,向市场大量注资,同时连续多次减息,造成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泛滥,食品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但创历史新高,直接导致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三) 经济快速增长, 固定投资过热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3月份增长17.8%),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2.9%;集体企业增长11.6%;股份制企业增长18.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4.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7.3%,轻工业增长14.7%。分产品看,发电量和原煤产量分别增长14.0%和14.6%;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增长8.6%和12.2%;汽车增长15.8%,其中轿车增长14.7%。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一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7%,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三、政策建议经济学中存在所谓“有多少目标就应该有多少手段”的说法, 即在面临多重目标的情况下, 为实现目标, 必须使用多重政策手段, 而且要掌握好“度”。鉴于我国既要防止通胀, 又要预防经济通胀转入通缩的双重目标, 以及当前通货膨胀是由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现实, 笔者认为缓和当前通胀局面应采取“一揽子”措施, 赞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配合的“组合拳”出击。(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

浅谈我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 每个刚刚接触经济学的学生都会好奇,电视、报纸、网络上说的通货膨胀是怎么一回事,在学习了西方经济学的宏观部分的相关章节后,我们知道,通货膨胀指的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的货币超过经济所需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我们学习到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的解释是三个方面的,一是从货币超发的角度阐释的,二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的,三是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的。 从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来看(也就是俗称的货币超发),这是造成中国通货膨胀的一大问题,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表示,货币的超发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财政的透支,王永利认为,14万亿资金闲置,就是货币超发的具体表现,也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但这14万亿是超发货币的现象,而不是超发的数量,从去年的年末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发表的数字来看,在2010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了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来讲,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而中国的通货膨胀又有需求拉动的因素,又有成本推动的因素,从需求方面来看,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在图像上来看,AD曲线持续向右移动,造成物价水平P上涨,但国民收入Y会增加,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从供给来看,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增长。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工资的提高和利润提高造成的。在图像上来看是由于AS曲线想左移动导致物价水平P上升,收入Y下降。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厉以宁表示中国当前遇到的新问题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会造成滞涨,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凯恩斯的政策是没用的,因为凯恩斯政策对需求拉动会有用,而对成本推进是没用的。 而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的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一些部门正在迅速发展,另一些部门逐渐衰落,一些部门同世界市场联系紧密,一些部门同世界市场没有紧密联系,而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吧,正在趋向衰落的部门及非开放部门在工资和价格问题上要向生产率提高的快的部门、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以及开放部门看齐,结果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不如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当上述产业部门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无法在短期内弥合时,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会导致低劳动生产率部门的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上涨状态,否则,没有人(或资本)愿意留在低劳动生产率部门从事生产活动(低生产率部门商品价格相对于高生产率部门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随着农村劳动力过剩程度的不断下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制度障碍逐渐消除,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在工资谈判中开始掌握主动,农民工工资出现了快速上涨的趋势。农民工工资上涨必然倒逼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否则没有人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而都会选择到城里打工。 通货膨胀不利于那些领取救济金退休金的人,通货膨胀对储蓄也有不好的影响,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在分配的作用。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促进作用,而如果通货膨胀率达到了8%的话,就会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会产生经济危机。 以上便是我通过对于学习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后,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几点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