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14级《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播音5班任鑫蕊、李瑞添题型:

1.填空(10分):共10空,1分/空;

2.单选(10分):共5题,2分/题;

3.名词解释(24分):共4题,6分/题;

4.简答(32分):共4题,8分/题;

5.论述(18分):共1题,18分/题。

基础题(填空、选择、名词解释)

1.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看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

说”或“再现说”。

2.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尼采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4.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5.韩干的《照夜白图》,就是公认的传世名作。

6.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7.艺术起源于“表现”:这种说法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19世纪后期以来,艺术起源于“表现”的说法,在西方文艺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完全可以说,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强调艺术应当“表现自我”。(名词解释)

8.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9.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在1900年完成了专著《没有地址的信》,系统的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的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

10.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11.艺术的具体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主要的应当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这三种功能。

12.艺术这种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13.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4.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美育”这一概念,而且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

15.从文化结构来看,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

16.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

17.人类历史上三次科学与艺术结合特别紧密的辉煌时期是--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当代社会。

18.所谓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名词解释)

19.所谓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名词解释)

20.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许多因素,正是他们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造型美。

21.文化美是中国园林的精华与核心。

22.工艺美术,又可称为实用工艺,一般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一类美术品的总称。(名词解释)

23.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名词解释)

24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坛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他们分别创作出了《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西斯廷圣母》(拉);《创造亚当》(米)。

25.肖像摄影,又称人物摄影,是以表现人物为主的摄影,包括特写镜头、头像、半身像、全身像和群像等。(名词解释)

26.风光摄影,是以表现大自然的风景为主的摄影,它一般又可以分为自然风景、都市风景,乡村风景等。(名词解释)

27.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名词解释)

28.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29.《最后的晚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壁画作品,作者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

30.所谓表情艺术,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演性和表演性艺术。

31.一般来讲,人们常将音乐划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32.古典乐派,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主要代表。

33.从总体上讲,舞蹈可以分为生活舞蹈与艺术舞蹈两大类别。

34.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35.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的一门综合艺术。(名词解释)

36.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

37.语言艺术:就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字,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之为语言艺术。(名词解释)

38.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不受拘束的文学样式,能够迅速地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真实地反应社会生活。

39.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40.艺术创作过程可大致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这样三个方面或三个阶段。

41.艺术风格就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42.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清闲、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名词解释)

43.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艺术形象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

44.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45.中国传统艺术精神:道(精神性)、气(生命性)、心(主体性)、舞(乐舞精神)、悟(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

46.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名词解释)

简答题

1.“艺术生产”理论究竟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事呢?(加解释)P6

答:①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②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③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2.关于艺术形象,可以从哪几点来解释?(加解释)P10

答: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管的统一。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③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如何理解艺术的审美性特征?(加解释)P18

答: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事实上,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本身就是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体现。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美以所以高于现

实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是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4.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答: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5.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有哪些?(加解释)P52

答:①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艺术教育正是要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人们在艺术欣赏活动中,真正地、充分地得到艺术的享受。②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③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结构。

6.哲学对艺术的影响的表现。(加解释)P58

答:①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活动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特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②表现在出现了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在近乎荒诞的情节中,蕴含着强烈的哲理性。③表现在它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例如,作为现代主义文艺重要流派之一的超现实主义,就是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为伦理基础的。

7.道德如何影响艺术?(加解释)P70

答:①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②其次,道德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作家、艺术家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有重大的影响。

8.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加解释)P134

答:①造型性与直观性。造型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造型性。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直观性也是造型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造型艺术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直接诉诸欣赏者的眼睛,凭借视觉感官来感受的。②瞬间性与永固性。造型艺术要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就必须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也就是在动和静的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一瞬间的形象,将它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这就是造像艺术瞬间性的特特点。所谓永固性,就是指造型艺术的瞬间形象一旦被创作出来,也就同时被物质材料固定下来,可以供人们多次欣赏,甚至可以千百年流传下去。③再现性与表现性。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空间艺术,再现性自然成为它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但是,造型艺术同样要表现形象的内在意蕴,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因此,表现性也是造

型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

9.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加解释)P176

答:①抒情性与表现性,抒情性是音乐、舞蹈的基本属性。音乐、舞蹈这一类表情艺术,难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长于表现或传达创作主体的情感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②表演性与形象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形象和舞蹈形象的存在,必然依赖于二度创作的表演。没有表演,也就没有音乐和舞蹈。形象性也是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但音乐形象和舞蹈形象又各有自己的特点。③节奏性与韵律美,对于音乐和舞蹈这一类表情艺术来讲,节奏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看作是艺术的生命。

10.电视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自己独具的特征有哪些?(加解释)P209

答:①电视的技术性形成了这门艺术的特性。由于电视采用的是和电影完全不同的技术原理,加上电视荧屏较小的特点,少用远景和全景,场景转换不宜太快。②电视的参与性形成了这门艺术独特的观赏特点。由于电视观众一般都是在家里观看,观众可以随意选择收看并当场评论。③电视传播的迅速性形成了这门艺术更加生活化的特点。

11.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都有哪些?(加解释)P211

答:①综合性与独特性。②情节性与主人公,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基本上都属于叙事性艺术。一般都有故事情节,并且以矛盾冲突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在紧张而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③文学性与表演性,这些综合艺术一度创作的核心是文学剧本,二度创作的体现是表演艺术。所以,文学性与表演性在综合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12.小说及其三要素。(加解释)P253

答: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来再现生活。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三要素。人物:文学是人学。人物在小说中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多个侧面和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也是小说最重要的特征。情节:小说的情节要求曲折生动;小说的情节要求真实感人;小说的情节要求含蓄深沉。环境:环境一般是指文艺作品中人物活动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例如《红楼梦》正是通过对大观园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而且通过对环境变迁的描绘,显示出贾府家庭与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生动地体现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历史变迁。

13.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加解释)P256

答:①间接性与广阔性;②情感性与思想性;③结构性与语言美。

14.意境具有哪几个特点?(加解释)P337

答:①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②意境是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③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

的自然美。

15.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加解释)P364

答:①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②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③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论述题

《红楼梦》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联系着广阔的社会背景,描绘贾家荣、宁二府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包括父子、兄弟、妻妾、嫡庶、主仆之间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包括家族之间的倾轧,骨肉之间的陷害,也有忍无可忍的抗争,纯真爱情的追求等等,堪称一首封建大家庭没落的挽歌。尤其是小说通过宝、黛爱情悲剧,揭示了造成悲剧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根源,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与追求,闪烁着民主精神的萌芽,也反映出对于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时代要求,暴露并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黑暗,从而形象地展现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势。作品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语言丰富生动,尤其是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红楼梦》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全书共四百多个人物。其中,尤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尤三姐、晴雯等人物形象刻画得最为出色。其次,《红楼梦》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建筑园林到饮食文化,从诗词歌赋到器皿酒具、从穿着服饰到医药知识,简直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一部大百科全书,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故宫

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980余座,房屋9000余间,建筑面积15完平方米。紫禁城内的皇宫建筑分为南部前朝部分和北部后寝部分,这些宫殿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其建筑与规划,继承了中国古代宫殿的传统,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前朝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座故宫中最高大上的建筑物,后寝是皇帝和皇后、嫔、妃、居住的地方,皇帝和皇后居住在中轴线上的宫室中,左右有东、西六宫。这些布局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故宫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帝建筑群,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美都是罕见的,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北京故宫作为明清皇家宫殿,突出了皇权至高无上和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观念。此外,故宫的总体布局也鲜明地体现出封建礼制。甚至故宫建筑的色彩和装饰也都渗透着儒家的观念意识,凝聚着社会的历史文化。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 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课内学 时 录像 课 IP课 件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 育 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 第五章实用艺术421 第六章造型艺术421 第七章表情艺术421 第八章综合艺术421 第九章语言艺术421 下编艺术系统 第十章艺术创作721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 总计54201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艺术概论课后复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2.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从文学、音乐、绘画等形态之一而论) 3.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 4.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 5.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6.你是否认同书法艺术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显现?从书法艺术四要素进一步探究。 7.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根据符号体系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请简略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描述。 8.概述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意识说、劳动说的代表性观点及其长处与不足。 9.你如何看待艺术发生的原因? 10.艺术的发展是否具有历史继承性?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 11.艺术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与革新创造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作具体论述。 12.如何看待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试以马克思主义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加以论述。 13.简述艺术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14.艺术具有哪些基本的社会功用?它是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用的? 15.怎样理解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 16.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关系及作用是怎样的? 17.理解各门类艺术的语言特点、区别和独特性。 18.艺术语言的功能有哪些? 19.怎么理解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尊重艺术作品版权与艺术生产有何关系? 20.艺术家的主体性包括哪些方面? 21.艺术家的创造性特征包括哪几方面?

22.为什么说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如何理解艺术个性对艺术家创新的影响? 23.艺术创新与继承是怎样的关系? 24.如何正确评价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作用? 25.简述艺术创作的理论和创作类型。 26.你怎样认识再现论和表现论? 27.探讨什么是中国艺术的精神。 28.怎样认识艺术的灵感? 29.结合创作实际描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30.艺术创作要具备怎样的主、客观条件? 31.为什么说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 32.艺术作品中的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及其召唤的审美经验,各自有什么特点?例分 33.艺术欣赏主体面对作品发生审美共鸣,经历着怎样的心理过程? 34.结合自己的欣赏体验描述审美心象的产 35.艺术欣赏也有可能与创作者共忧乐、同呼吸,进入迷狂状态吗?简述之。 1.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2.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形态都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观意识及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赋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浪花激溅、海鸟翻飞的自然景色,使得音随意转。其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皆具有不可复制性。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专业论文

河南工程学院《设计概论》考查课 专业论文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范元泽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设计1243班 专业课程:设计概论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传统园林对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已经力不从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建设一流的园林城市已经成为提高环境的第一要素。阐述了园林绿化建设的内涵精神,并针对如何建设一流的园林城市,提高环境质量进行了研究探讨。 作为城市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景观,有助于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景观。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设及景观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园林设计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国城市景观建设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园林设计理念创新。关键词:城市景观园林设计路径选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城市园林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园林规划设计百花齐放,城市园林发展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园林设计为人们营造一个个优美的环境空间,供人们观赏、游憩、娱乐,在现代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中,重寻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关键字:园林绿化发展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 (2) 2园林绿化设计内涵精神 (2) 2.1理想与想象性 (3) 2.1.1点的运用 (3) 2.1.2线的运用 (3) 2.1.3面的运用 (3)

2.2节奏与韵律 (3) 2.3形式美 (4) 2.4抽象手法的运用 (4) 2.4.1简洁化抽象 (4) 2.4.2几何形抽象 (4) 3园林绿化设计的措施 (4) 3.1坚持“文化建园”的宗旨——构造美的世界 (4) 3.2搞好绿地系统规划——扭转园林绿地安排的随意性 (4) 4.结语 (5) 5.参考文献 (6) 6.评语 (7) 关于园林绿化设计理论的探讨 引言: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对园林设计的各项要求把握得恰到好处,体现出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及社会责任感。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2 1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 城市园林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论城市的总体还是一个社区,都是由大小的“生态经济文化系统”组成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中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首先确立生态的主体地位,其次才是文化和经济。因为生态本身不仅具有效益,如制氧、吸尘、降温、防噪音等,而且它又具有一种生态美。园林绿化要强调回归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强调动物、植物的和谐共存。让乔、灌、花、草的形体自然结合,达到生态优化效果。植物造型与园林小品的结合,会创造出优美的艺术氛围。许多植物可以配置出各种特色的园林植物小品,但这种植物造型的园林小品也不能喧宾夺主,它在园林设计中一般只能充当配角。而建设生态园林,可以招来许多鸟儿和其他小动物,显得更有生气。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与厂矿和居民区建筑设计要逐步进行,特别是现在各开发商都在争建绿色生态住宅,其绿化系统的设计要统一进行,不得各行其是。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可采取“农林复合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把城市林业和乡村林业结合起来,加大道路绿化带、网的建设,逐步走向城市园林与大地园林的有机结合。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国外园林绿化经验的借鉴也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根据地形特点,就地发挥,以植物造型为主,协调搭配。2园林绿化设计内涵精神 2.1理想与想象性 艺术形象不是自然形象的翻版,而是将自然形象理想化,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艺术想象力。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总结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总结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 任课教师:崔皓越 学时:54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学期:2013——2014年第一学期 班级:12级广播电视编导方向1班、2班 《影视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影视学课程,内容涵盖影视艺术理论知识、影视艺术类型阐析、影视艺术发展史、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四个方面。教材在总体把握影视基本特性、传媒特性和发展趋势等的基础上,从理论人手,进入影视的具体形态,最后到影视的鉴赏、批评的实践层面,使学生在掌握影视艺术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影视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影视审美能力和批评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教材还增设了电视电影和数字电影、电影科技等内容。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简要地介绍了中外影视艺术发展的历程,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同时也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影视欣赏和评论的基本知识。有人说,在20世纪一个人如果不懂摄影机,那就等于不识字,可算是文盲。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影视艺术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影视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掌握必要的影视理论知识是提高欣赏与评论影视作品能力的不可缺少的前提之一。 在影视理论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结合当前行业形势,因此其中不乏自己对某

些理论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同时也注意吸收了一些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20世纪下叶,我国对全民实行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已由呼声转为具体的实施阶段,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已经成为知识界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共识。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要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因而,社会上许多学历不高的人员急需通过多种渠道,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增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实际的应用能力,尤其是覆盖面较广的文化系统和教育系统。为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特意开设本课程,在学生实践应用时,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有人说,在20世纪一个人如果不懂摄影机,那就等于不识字,可算是文盲。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影视艺术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影视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掌握必要的影视理论知识是提高欣赏与评论影视作品能力的不可缺少的前提之一。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中外影视艺术发展的历程,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同时也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影视欣赏和评论的基本知识。 笔者从事高校影视理论教学有年,因此其中不乏自己对某些理论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同时也注意吸收了一些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1 2 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 1 2 1 2 3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二、内容要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 其中也要。从根本上讲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3 1.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第二节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 1 2 3 4 1 2 1 2 艺术参 成为 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 1 2.指导学生认清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

艺术概论复习总结

精心整理 艺术概论复习总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洛神赋图》相传为东晋大画家C 的作品。 《洛神赋图》作者顾恺之,该作为其观三国曹魏时建安七子之一、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传说曹植少时曾与上蔡(今河南汝阳)县令甄逸之女相恋,后甄逸之女被嫁给其兄 A.王羲之 B.钟繇 C.顾恺之 D.张芝 2. A. 3.曲:[1] A. 4. A. 5. A. 6. A. 7.1980 A. 8. B.赵丹 C.秦怡 D.李默然 9.《草叶集》是美国作家B.惠特曼的作品。 惠特曼(WaltWhitman1819-1892)《草叶集》(LeavesofGrass)6.哈里叶...2009-5-7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A.海明威 B.惠特曼 C.梁启超 D.德莱塞 10.梁启超在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 首先,梁启超强调了小说对于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将其地位提高到经史、...“小说界革命”观点外,沿着“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的思路,鼓吹“新小说”,强.别士、楚卿、松岑、陶佑曾等人纷纷发表文章,他们除了赞同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观点外,沿着“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的思路,鼓吹“新小说”,强调小说改造社会功用.

A.蔡元培 B.胡适 C.梁启超 D.黄遵宪 11."吴带当风"是指“画圣”之称的吴道子的绘画风格。 吴带当风”是指有“画圣”之称的吴道子的绘画风格他以独创的佛教美术样式“吴家样”盛名传世,至今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吴道子(约686一?)中国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垂拱二年(686),卒于上元元年(760)前后。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克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 A.吴道子 B.曹不兴 C.苏轼 D.吴镇 12. 李贺 鬼”, 、《金补充: A. 13." A. 14. 比较研究《秃头歌女》与《等待戈多》内容摘要:荒诞派戏剧并不是没有主题,它的主题就是荒诞。本文对“反主题”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秃头歌女》与《等待戈多.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荒诞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艺术传播四要素是艺术信息、即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和传播媒介进行分析考量。 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对影响民俗艺术传播的四个要素,即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传播媒介进行分析考量,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民俗艺术的有效传播和传承发展。 16.根据审美需要,建筑可以分为建筑、艺术、建筑艺术等。 围绕建筑、艺术和建筑艺术三者的本质和内在关系,对建筑艺术鉴赏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选题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建筑审美学:建筑艺术鉴赏原理之研究》以经典美学为基础,运用当代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成果,论证了建筑艺术的本质精神和构成关系,系统阐述了建筑艺术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填空)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填空)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填空)★(简答)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是什么?★(简答)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要有具体阐述。)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因此,我们主张第6种说法,即“多元决定论”。 ★(填空)★(简答)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填空)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填空)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填空)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填空)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填空)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填空)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雕塑艺术更是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 ★(填空)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等美学特征。 ★(填空)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填空)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审美特征。 ★(填空)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填空)综合艺术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填空)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从而与其他艺术在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它又可被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不同的体裁或样式。 由于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 ★(填空)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填空)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接受美学认为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填空)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形成了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 ★(填空)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 ★(名词)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名词)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提出,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 ★(名词)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简答)“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简答)为什么说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从艺术的起源看,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看,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 ★(简答)“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复习重点)艺术概论试题_复习大纲

艺术概论试题库1 一、选择题: 1、艺术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是( ) A.社会性B.认识性C.审美性D.科学性 2、艺术作为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全面的社会生产劳动B.经济基础C.政治D.哲学 3、在阶级社会中,艺术是( ) A.无阶级性的B.有阶级性的C.超阶级性的D.为艺术而艺术的 4、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 ) A.模仿 B.再现 C.表现 D.反映 5.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 ) A.经济基础 B.社会意识 C.政治法律制度 D.科学文化 6.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是谁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7.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 )。 A.相互和谐 B.相互利用 C.宗教对艺术的否定 D.没关系 8.艺术形象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具有( ) 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抽象和具象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D.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9、一切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和艺术区别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是( ) A.科学性B.形象性C.逻辑性D.认识性 10、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 A.情感性 B.审美性 C.虚构性 D.形象性 11.艺术美感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 A.形象 B.情感 C.思想 D.生活 A. 情感 B. 理智 C. 知识 D. 科学 12.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美称为( ) A.艺术美 B.现实美 C.社会美 D.自然美 13. 符合「黄金比」的矩形比例是( ) A. 3:5 B. 1:3 C. 1:5 D. 3:7 14. 美学上的最高形式原理就是( ) A.反复 B.节奏 C.对比 D.多样的统一。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所谓的“掌握世界”的方式? ( ) A.艺术的 B.时间的 C.宗教的 D.理论的 16.意大利哲学家从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出发,主张“艺术是幻象或直觉”,““直觉只能来自情感,基于情感”,“艺术的直觉总是抒情的直觉”,是一种心灵活动。( ) A.克罗奇B.伯格森C.科林伍德D.黑格尔 17.德过古典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是诉之于人的感官的”,“多少要从感性世界吸取源泉”,但艺术的最终根源却在于“理念”。( ) A.黑格尔B.伯格森C.科林伍德D.康德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期中考试复习题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期中考试复习题 1.如何理解“环境艺术是一门整体的艺术?” 2.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是什么?评价标准有哪些? 环境的自在性,人的主体性,环境的整体性,时空的连续性,意识的民众性 评价标准:方便性,舒适性,含义性,个性,和谐性,愉悦性 3.设计(Design)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提高设计思维能力?

4.为什么说“环境艺术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统 一?” 5.环境艺术设计要满足公众物质精神审美功能需求,这是否会造成 设计过程中的矛盾? 不会,设计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的审美。环境艺术的审美价值,已从“形式追随功能” 的现代主义转向情理兼容的新人文主义。审美经验也从设计师的自我意识转向社会公众的群众意识。“公众参与”早已不只是句漂亮的口号,它早已渗入到我们的设计中。在不知不觉中,大众的口味已在引导着我们的设计方向,有时甚至起到支配的作用。 6.计成《园冶》中“深奥曲折,通前达后,”“相间得宜,错综为妙,” “砖墙留夹,可通不断之房廊;板壁常空,隐出别壶之天地。”钱泳《履园丛话》中“数间小筑,必便门窗轩豁,曲折得宜。”运用“形”的有关内容进行解释。 我国的传统园林建筑,往往通过隔断、月门、漏窗、花墙

等构筑物,使景物相互穿插,内外空间沟通,丰富视觉层次。这样的建筑空间,合中有开,实中有虚,即使环境有限,境界却无限,寓不尽之意于有限的空间之中。关于建筑艺术的空间美和实虚空间的联系 7.著名雕塑家布朗.库西曾说:“当你雕琢一块石头时,你将发现你 手中的这块石头的精神及其他属性,你将限着对这块石头思索,而展开你的艺术构思。”请以“质感与肌理”的有关内容进行理解。 建筑材料,比如石头,是我们创造环境的物质基础。物体表面的质地特征性作用于人眼等感觉器官所产生的感觉反应就称为质 感。即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上的感受。虽然,质感一般是指触觉来说的,但是,由于人们的触觉和视觉长期协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一般可以就此观察一块石头。肌理,一方面是指材料本身的自然纹理和人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艺肌 理,它使质感增加了装饰美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指构成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富于韵律、协调统一的图案效果,因此对于石头这些自然物,它也需要我们通过想象去构思其艺术韵味。 8.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及各个阶段的控制要点是什么? ●与工业接触 ●研究与分析(基地调查)基本图准备,基地分类(资料收集)级 分析评估,与业主访谈课题发展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

一、名词解释(12分) 1.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 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 2.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 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 与鲜明的艺术特色。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 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 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 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 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

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X、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1、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 2、基形意象:是客观具体事物最基础的局部形态在人脑中经过想象加工形成的局部意象。 3、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成熟而稳定的艺术特征的代表性面貌。 4、艺术直觉: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5、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6、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就是主要利用形象思维来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并最终物化为艺术形象(作品)的思维活动。

艺术学概论复习要点及答案

基础知识及要点(答案。): 答题要求:条理清晰、字迹规整、论述充分、言之有据 1、 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 艺术四要素:艺术家一一作品一一欣赏者一一世界 艺术活动圈:艺术欣赏一一艺术批评一一艺术研究一一艺术创造 艺术概论:对 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学科。 2、 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及其代表性人物: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表现说、艺术起源多元决定论 模仿说:艺术是对自然界河社会现实的模仿 合理性:原始艺术具有模仿成分 片面性:模仿并非艺术本质。只是一种实现手段 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巫术说:艺术具有某种实用倾向或实际目的的行为 合理性:原始思维,万物有灵。能力有限,寄托巫术 片面性:艺术离不开物质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弗雷泽《金枝》,英国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游戏说:艺术出自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过剩精力的释放。表现在: 1.由于 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2、人将这种自由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 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合理性:揭示了人流思想深处的原始的艺术冲动 片面性:忽略了人的艺术创造的社会实践性 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席勒,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劳动说: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艺术 合理性:指出了艺术活动的社会实践根本特征 片面性:社会实践逐渐生成具有审美色彩的中间艺术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表现说: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 合理性:艺术具有表现情感的实际功能 片面性:艺术起源并非出于表现,而是有其发展过程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直觉即表现”。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 是所谓“真正的艺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情感表现说”。美国苏 珊.朗格,“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多远决定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二十由多元决定的。艺术本身就是一 种综合现象,因此,艺术的起源与社会性、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有关联。艺 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 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的 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得冲动和游戏的本能。究根结底, 艺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代表人物: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矛盾与多元决定》,“多元决定论”。 3、艺术本质的几种学说及其代表性人物: (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影子说”,“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A 、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2017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2017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0504 2016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人文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世界文化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艺术发展的总体规

化学等要素放在一个体系内来进行阐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艺术学理论的整体意识,从而将创作、作品、鉴赏等环节相结合,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介绍西方艺术发展状况,能够使学生了解中西艺术的异同,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识记:艺术的基本特征。 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理解: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环境艺术概论论文范文一:中西文化差异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分析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艺术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环境艺术设计是融合多种因素的综合学科,就中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上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其差异性的体现源于文化思想上的不同。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不同的文化也使得人们的意识产生了差异,最终导致了艺术发展的不同,使得彼此形成了各有特点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文明,最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设计文化。在表现方式上,西方艺术家的设计手法相对直接一些,东方艺术家就要比西方艺术家含蓄许多。因此研究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一、从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看环境观差异 文化是一种社会的现象,它是由人们长期创造而产生的,是历史的沉淀。东方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大一统的中庸思想里面潜伏了上千年,这样文化中的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其中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来表现中国艺术。中国人历来以含蓄作为美的标准,着重道德和理性,大多数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而不是物质方面的。在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直接、张扬,西方文化表现的也比较侧重理性,从根本上去认知世界,强调人定胜天的思想,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改造,让世界能够与人相适应,所以西方在设计上更注重物质方面。由此可看,中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其实是各有所长,有一定的互补性。例如,中国园林更加注重自然化,追求的是和谐的、含蓄的,有意蕴的设计。而西方的园林追求物质化的形式,从它的人工和几何形式布局体现出来。所以,在东西方环境艺术上体现出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不一样。 二、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对环境艺术的影响 中西方因文化的差异和历史背景,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东方的文化被儒、道两大思想主使着,这两大思想对中国的建筑园林,室内景观都有这深刻的影响,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0504 2016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人文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世界文化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艺术发展的总体规律及具体艺术门类的发展规律等相关问题能力,从而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要求如下: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了解世界范围内艺术学学科及理论的发展概况,掌握中西方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4.理解动中西方艺术学理论的异同及相互借鉴。 5.掌握艺术学理论横向、纵向各个环节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6.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使艺术创作链保持良性循环。 7.能够结合中国艺术创作发展的现状提出建议。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艺术类专业基础课,将与此相关的各具体艺术门类以及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要素放在一个体系内来进行阐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艺术学理论的整体意识,从而将创作、作品、鉴赏等环节相结合,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

艺术概论考试总结

一,艺术鉴赏:(1)是以作品为对象,以观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 (2)是接受者在自身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作品{价值,属性}的主动了解,吸 纳接受和扬弃。 (3)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 艺术鉴赏的过程:(1)审美期待:接受者个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审美结构,在欣赏作品之前或欣赏过程中,具有对审美的需求和追求。希望在鉴赏过程中视野得到满 足。包括对艺术作品{类型或形式,意象或形象,呈现的深层意蕴和境界} 所引发的期待。 (2)鉴赏流程:①直觉{对审美对象不假思索就能把握与领悟}与感知{对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了解同时,也关注于审美对象的意义},完成对艺术 作品的直观感受。②体验{自身进入“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体验,对作品中 的情感交流与融合}与想象{由审美联想与审美想象展开,洞察深层意蕴,达 到审美愉悦。}③理解{对作品形象,情境,形式,语言和作品价值的审美认 知}与创造{对审美认知的补充,完善与变异,达到再创造} (3)审美效应:共鸣{对作品中的感情所打动,产生了心灵上的感应,出现了相似的感受},净化{对作品的鉴赏中,感情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 人格得到提升}和领悟{由鉴赏过程中,引发对世界,人生,精神,更高层次 的理解} 艺术鉴赏的目标: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 二,艺术批评:对一切艺术活动,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评价,判断的艺术活动。 艺术批评的功能{选/判}:(1)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评其价值。 (2)将批评信息给创造者,产生创造影响。 (3)对创造者的鉴赏活动给予指导。 (4)协调艺术与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三,艺术语言:是塑造形象,传达审美感情,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具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艺术语言的功能:一是塑造艺术形象,传达作品内容。二是艺术语言有独立的审美功能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间接性,广阔性,情感性 四,艺术活动的构成:(1)客体世界,艺术活动要表达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2)艺术创作{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材料,从事审美意象的人创造性活动}与制作{以物质性制作为主,具有相对独立性} {3}艺术作品,创作和制作的成果,是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将艺术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与艺术接受{对艺术作品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五,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选/判)(1)模仿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2)游戏说:一方面由于人类过剩的精力,没有功利性的活动,德国的席勒,谷鲁斯,英国的斯宾塞 (3)表现说: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意大利的美学家克罗齐,英国的史学家科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 (4)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詹姆斯.弗雷泽 (5)劳动说:俄国普列汉诺夫 艺术的产生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经济的发展与艺术的发展不一定同步 六,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物,具有一般的意识形态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与政治,科学有着密切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