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考试说明】

5.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能说明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不作要求)。

【考点解析】

一、盐类的水解规律

(1)概念:

(2)盐类的水解规律

有才水解,无不水解;谁谁水解,谁显谁性;都弱都水解,都强显性。(3)盐类水解的本质:可以看作是

盐+水酸+碱

①中和反应是放热的,盐类的水解是热的。

②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盐类的水解程度。

(4)水解方程式的书写:用“”符号

①化学方程式:盐+水酸+碱

②离子方程式: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H 2O弱酸或弱碱分子+OH-(或H+)

③多元弱酸根的水解是分步的,第一步水解的程度远大于第二步水解。

如Na 2CO3溶液: CO32-+H2O HCO3-+OH-(主要)

HCO 3-+H2O H2CO3+OH-(次要)

④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复杂,看作一步水解。如Fe3++3H

O Fe(OH)3+3H+

例1.请预测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能发生水解反应,请写出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硝酸铵溶液性,

氯化铁溶液性,

硫酸铝溶液性,

碳酸钾溶液性,

醋酸钠溶液性,

【提高训练】完成《步步高》P166对位专练——2)

例2.实验测得NaHCO3溶液的pH>7,请从电离和水解两方面分析导致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重要)

例3.下列反应既不是水解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是()+H2O HCl+HClO B.H2S H++HS-

A.C1

C.HCO 3-+H2O CO32-+H3O+ D.NH4++H2O NH3·H2O+H+

(1)盐的组成——越 越水解 (2)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 。 (3)浓度:浓度越低,水解程度越 。 (4

)酸碱性:

强酸弱碱盐:如NH 4++H 2O NH 3·H 2O+H +,H + 抑制 水解,OH -

促进 水解。

弱酸强碱盐:如CH 3COO -+H 2O CH 3COOH+ OH -,H + 水解,OH -

水解。 (5)双水解:

① 弱酸根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均发生水解,一种生成气体,另一种生成沉淀,均脱离反应体系,水解相互促进,完全进行。

② 常见的发生双水解的离子组有:Al 3+(或Fe 3+)与AlO 2-或S 2-或HCO 3-

……

③ 泡沫灭火剂是利用Al 2(SO 4)3和NaHCO 3混合发生双水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等一起以泡沫的形式喷出,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泡沫灭火剂内筒为塑料筒,内盛 溶液,外筒为钢瓶,内外筒之间装有 溶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例4.现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钠盐NaX 、NaY 、NaZ 的溶液,测得它们的pH 分别为7、8、9,

请将它们对应的酸按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

例5.洗衣服时也可用纯碱(化学式为 ),且热的纯碱溶液更容易去污,原因是

例6.在A13++3H 2O Al(OH)3+3H +

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

的pH 增大,可采取的措施为 ( ) A .加热 B .通入氯化氢气体 C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加入固体A1C13

例7.为了配制NH 4+的浓度与Cl -

的浓度比为1 :1的溶液,可在NH 4Cl 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①浓盐酸 ②NaCl 固体 ③浓氨水 ④NaOH 固体 A .①② B .③ C .③④ D .④

例8.在0.1 mol ·L -1

的Na 2CO 3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 、

、 ,向溶液中滴入酚酞呈浅红色,其原因是 ,再将此溶液加热,溶液颜色 ,

其原因是 。1 mol ·L -

1Na 2CO 3溶液的pH

(填“>”、“<”或“=”,下同)0.1 mol ·L -1 Na 2CO 3溶液pH ;1 mol ·L -1

Na 2CO 3溶液的水

解程度 0.1 mol ·L -1 Na 2CO 3溶液的水解程度。在Na 2CO 3溶液中,为使c(Na +):c(CO 32-

)=2 :1,可采用加入 试剂的办法。制备FeCl 3溶液时,常需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其作用是 。 例9.已知氯化铝溶液和偏铝酸钠溶液能发生下列反应:AlCl 3+3NaAlO 2+6H 2O = 4Al(OH)3↓+3NaCl ,

现以废铝、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有如下三种方法: 方法1:①2Al +6HCl =2AlCl 3+3H 2↑ ②AlCl 3+3NaOH =Al(OH)3↓+3NaCl

方法2:①2Al +2NaOH +2H 2O =2NaAlO 2+3H 2↑②NaAlO 2+HCl +H 2O =Al(OH)3↓+NaCl

方法3:①2Al +6HCl =2AlCl 3+3H 2↑

②2Al +2NaOH +2H 2O =2NaAlO 2+3H 2↑

③AlCl 3+3NaAlO 2+6H 2O = 4Al(OH)3↓+3NaCl

欲制得4mol Al(OH)3 ,

将所需三种原料的物质的量填入表格: 比较可知方法 最理想。

能力考查题——广义的水解反应

例1.大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都是带正电荷的基团和水中的带负电荷的氢氧根结合。带负电荷的基团与水中带正电的氢结合,即:

(A+B-)+(H+-O2--H+)→AOH+HB

根据上述信息,处理下列问题: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水解,试判断其水解产物(写分子式或结构式)

(1)CaC2:

(2)Mg2C3 :

(3)Mg3N2 :

(4)PCl3:

(5)IBr :

(6):

练1.2005年,我国很多省市发生禽流感,在防止禽流感疫情时,防疫部门使用了大量的含氯类消毒剂,其中的氯氨(NH2Cl)是一种长效缓释有机消毒剂,其主要原因是能水解产生具有显著氧化性的物质,其水解的两种产物应是:①NH4Cl ②HCl ③NH4ClO ④NH3 ⑤HClO中的()A.①②B.②③C.④⑤D.②④

练2.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水解产物和水分别离解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结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B.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PH3 .

C.Al4C3的水解产物之一是CH4

D.A12S3的水解产物是Al(OH)3和H2S

练3.

《有关无机物的双水解》综合练习

1.A、B、C、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为单质,F为白色沉淀,D为气体。

(1)若D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则A是,B是,C是,D是,

E是,F是。

(2)若D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则A是,B是,C是,D是,E是,F是。

2.甲、乙、丙为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甲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乙元素原子的多一个,乙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丙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乙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物质A、B属于钠盐,物质C是一种强酸,又知A中含乙元素,B中含甲元素,C中含丙元素。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未给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白色沉淀H的化学式为。(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B溶液pH>7的原因:。(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下图中,A、C是工业上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G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H是一种重要的能源,J是一种耐高温材料,K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G的电子式。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3)反应②进行的条件是。(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解反应原理的应用

【考点训练】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不作要求)。

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种类及其浓度大小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例1.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c (Cl-)> c (NH4+)> c (H+)> c (OH-) B.c (NH4+)> c (Cl-)> c (H+)> c (OH-)

C.c (Cl-) = c (NH4+)> c (H+) =c (OH-) D.c (NH4+) = c (Cl-)> c (OH-)> c (H+)

【规律】:①发生水解的离子数减少;②水解的程度是微弱的;

③谁弱谁谁解,谁强显谁性;④越弱越水解。

例2.c(NH4+)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Cl ②(NH4)2SO4③NH4HSO4④NH4HCO3 。

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②③①④B.④①③② . C.①④③②D.②④①③

3.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有时要考虑盐的双水解。如Al3+、Fe3+与HCO3-、CO32-、AlO2-等不能大量共存。

例3.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MnO4-、NO3-B.NH4+、Mg2+、K+、SO42-

C.Al3+、Ba2+、AlO2-、NO3-D.Fe3+、K+、SCN-、CO32-

4.盐在参加反应时,有时要考虑其水解。如Mg加到NH4Cl溶液中,AlCl3与Na2S溶液混合等。例4.写出金属Mg与NH4Cl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5.加热浓缩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水解。如浓缩FeCl3、AlCl3溶液。

(1)金属阳离子易水解的挥发性强酸盐得到氢氧化物,如FeCl3、AlCl3等。

(2)金属阳离子易水解的难挥发强酸盐蒸干得到原溶质,如Al2(SO4)3 。

(3)酸根阴离子易水解的强碱盐,如Na2CO3等蒸干后可得到原溶质。

(4)阴阳离子均易水解,其水解产物易挥发的盐蒸干后得不到任何物质,如(NH4)2S等。

(5)不稳定的化合物水溶液,加热时在溶液中就能分解,也得不到原溶质,如Ca(HCO3)2溶液,蒸干后得到CaCO3 。Mg(HCO3)2蒸干后得到Mg(OH)2 。

(6)易被氧化的物质,蒸干后得不到原溶质,如FeSO4、Na2SO3溶液等。

例5.

(1)碳酸钾的水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

。(2)KAl(SO4)2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

。(3)碳酸氢钡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

。(4)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

。(5)氯化铝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6.保存某些盐溶液时,有时要考虑盐是否水解。如保存Na2CO3溶液不能用玻璃塞,保存NH4F 溶液不用玻璃瓶。

7.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水解。

例6.配制FeCl3溶液:用HCl溶解FeCl3的原因:

配制FeCl2 溶液:①加HCl的原因:

②加铁粉的原因:

8.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如明矾净水原理,化肥施用问题等。

9.某些胶体的制备利用水解原理,如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

10.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实验证明。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证明实验

157

例1.甲酸HCOOH的下列性质中,不能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1 mol·L-1甲酸溶液中c(H+)=10-2 mol·L-1

B.pH=5的甲酸溶液稀释10倍pH小于6

C.10 mL 1 mol·L-1的甲酸溶液恰好与1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反应.

D.甲酸钠能与盐酸发生离子反应

例2.下列溶液在25℃时:

①0.01 mol·L-1CH3COOH溶液的pH 2(填“>”、“=”或“<”)。

②0.01 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7(填“>”、“=”或“<”)。

观察比较以上两个小题,试猜想证明某酸(HA)是弱电解质的原理有两个:

一是:

二是:

例3.有两瓶pH=12的碱溶液,一瓶是强碱,一瓶是弱碱。现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和蒸馏水,而无其他试剂。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判断哪瓶是强碱。

例4.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如下: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 mol·L-1的溶液100 mL ;

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 mL ;

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 mL,加水稀释为100 mL ;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

HA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 l(选填“>”、“<”或“-”)。(3)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

①装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②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③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

(4)请你评价:乙方案中难以实现之处和不妥之处:

。(5)请你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做简明扼要的表述)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总结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正确的思路:

(2)三个思维点:电离,水解和守恒 (3)三个守恒举例:Na 2CO 3溶液中

① 电荷守恒:1·c (Na +) + 1·c (H +)= 2·c (CO 32-) +1·c (HCO 3-)+ 1·c (OH -

)

② 原子守恒:c (Na +) = 2·[1·c (CO 32-)+ 1·c (HCO 3-

)+ 1·c (H 2CO 3)]

③ 质子守恒:c (OH -) = c (H +) +1·c (HCO 3-

)+ 2·c (H 2CO 3) 注:还可通过等式的加减获得新的等式。 练1.CH 3COONa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 ① 电荷守恒: ② 原子守恒: ③ 质子守恒: (4)不等式的来源:

①发生水解的离子浓度减小,如NH 4Cl 溶液中,c(Cl -

) c(NH 4+); ②水解程度很小,水解所得微粒浓度小于发生水解离子, 如NH 4Cl 溶液中,c(NH 4+) c(NH 3〃H 2O);

③谁弱谁谁解,谁强显谁性,如NH 4Cl 溶液中, c(H +) c(OH -

);

④越弱越水解,如等浓度的Na 2CO 3与CH 3COONa 溶液中,c(CH 3COO -) c(CO 32-

);

⑤已知溶液的酸碱性,如NaHCO 3溶液显碱性,水解程度大于电离,c(H 2CO 3) c(CO 32-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HA 和NaA 溶液混合:

若溶液显酸性:则电离程度大,c(A -)> c(Na +)> c(HA)> c(H +)>c(OH -

)

若溶液显碱性:则水解程度大,c(HA)>c(Na +) >c(A -) >c(OH -

)> c(H +) 练2.(NH 4)2CO 3(aq)中存在 种粒子。试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电荷守恒,写出一个用离子浓度表示的等式: 。

(2)根据水的电离,写出一个含有c(H +)和c(OH -

)的等式: 。

(3)根据(NH 4)2CO 3中,C 、N 原子个数关系,写出一个含有c(NH 4+)和c(CO 32-

)的等式: 。 练3.在Na 2S 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

A .c (Na +) = 2c (S 2-)+2c (HS -)+ 2c (H 2S)

B .c (Na +) +c (H +)=c (OH -) + c (S 2-)+ c (HS -

).

C .c (OH -)= c (H +) +c (HS -)+2c (H 2S)

D .c (Na +) > c (S 2-) > c (OH -) > c (HS -

) 练4.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 .c (Cl -)> c (NH 4+)> c (H +)> c (OH -).

B .c (NH 4+)> c (Cl -)> c (H +)> c (OH -

)

C .c (Cl -) = c (NH 4+)> c (H +) =c (OH -)

D .c (NH 4+) = c (Cl -)> c (H +)> c (OH -

)

练5.常温下,0.1 mol/L 某一元酸(HA)溶液中)

()(-

H c OH c 恒等于10-

8mol/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 +) =10-

10mol/L

B .溶液中c(HA)+c(A -

)=0.1 mol/L.

C .与0.05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A -)>c(Na +)>c(OH -)>c(H +

)

D .上述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H 3COONa 晶体或加水稀释,溶液的c(OH -

)均增大.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 + c(M+)=c(OH-) + c(A-) .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

c(CH3COO-) +2c(OH-)=2c(H+) + c(CH3COOH) .

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 = 4:c(HA-)>c(H+)>c(H2A)>c(A2-)

2.(2008·全国理综Ⅰ·12)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 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3.(2008·上海·14)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

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

4.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与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pH>7,且c(OH-)>c(Na+)>c(H+)>c(CH3COO-).

B.pH>7,且c(Na+)+c(H+)=c(OH-)+c(CH3COO-)

C.pH<7,且c(CH3COO-)> c(H+)> c(Na+)> c(OH-)

D.pH=7,且c(CH3COO-) > c(Na+)> c(H+) = c(OH-).

5.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饱和NH4C1溶液中c(H+)+c(C1-) = c(NH4+)+2c(NH3·H2O)+c(OH-)

B.0.1 mol/L NaHCO3溶液中:c(HCO3-)+c(CO32-)+c(H2CO3) = 0.1 mol/L

C.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D.饱和H2S溶液中:c(H+)/c(S2-) = 2 :1 .

6.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c(Na+)=c(HCO3-)+c(CO32-)+c(H2CO3).

B.c(Na+) +c(H+)=c(HCO3-)+c(CO32-)+ c(OH-)

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

=Na++ HCO3-,HCO3-H++CO32-;H2O H++OH-.

D.存在的电离有:NaHCO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 mol/L氨水中,c(OH-)=c(NH4+)

B.10 mL 0.02 mol/L HCl溶液与10 mL 0.02 mol/L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

C.在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D.0.1 mol/L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 c(A2-)+ c(HA-) + c(H2A)

8.将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 (NH4+)>c (Cl-)>c (H+)>c (OH-) B.c (NH4+)>c (Cl-)>c (OH-)>c (H+).

C.c (Cl-)>c (NH4+)>c (H+)>c (OH-) D.c (Cl-)>c (NH4+)>c (OH-)>c (H+)

9.已知在0.1 mol·L-1的NaHSO3溶液中有关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a+)>c(HSO3-)>c(SO32-)>c(H2SO3)

(1)则该溶液中c(H+) c(OH-)(填“<”“=”或“>”),简要说明理由(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现向NH4HSO3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化学:《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案(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第二课时 [引言]纯碱和小苏打分别指什么? [生]Na2CO3和NaHCO3 [师]大家能说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吗? [生]甲:蒸馒头时用乙:洗涤油污 [师]为什么可以用Na2CO3或NaHCO3来中和发好的面团里的酸呢? [生]因为它们都水解显碱性。 [师]请同学们写出它们水解的方程式。 [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写] Na2CO3+H2ONaHCO3+NaOH NaHCO3+H2OH2CO3+NaOH [过渡]用Na2CO3或NaHCO3和酸反应,实质上是水解产生的NaOH与酸反应,从而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的过程,那么哪些因素可以使水解平衡发生移动呢?我们这节课就先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设问]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谁水解程度大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演示]用pH试纸测同浓度的(1 mol·L-1)的Na2CO3和NaHCO3的pH,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结论:Na2CO3碱性比NaHCO3强。 [问]由以上实验来看,谁水解程度大? [生]Na2CO3 [问题探究]为什么同浓度的Na2CO3比NaHCO3的水解程度大呢? [学生甲]水解程度越大,说明越容易与水电离出的H+结合,而越易结合,说明水解生成的酸越难电离出H+,即酸越弱。 [学生乙]对于Na2CO3和NaHCO3,Na2CO3水解生成HCO-3,NaHCO3水解产生H2CO3,根据H2CO3的电离情况可知H2CO3酸性强于HCO-3,所以Na2CO3水解程度比NaHCO-3强。 [师]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情况也是如此,水解生成的碱越弱,该水解程度越大,水解所显酸性越强。 盐本身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能力的大小是决定其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概括为:酸碱越弱越水解。 [板书]1.内因:水解的离子结合H+或OH-的能力——酸碱越弱越水解。 [问]我们知道,Na2CO3是二元弱酸生成的盐,它的第二步水解与NaHCO3的水解有何关系? [生]Na2CO3的第二步水解就是NaHCO3的水解。 [师]大家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吗? [生]多元弱酸生成的盐,一级水解程度大于二级水解程度。 [师]那么Na2S和NaHS同浓度时,谁碱性强? [生]Na2S [师]同浓度的NaH2PO4和Na2HPO4和Na3PO4,pH由大到小顺序是什么? [生]Na3PO4、Na2HPO4、NaH2PO4 [师]请同学们做以下练习题。 [投影]1.浓度为0.1 mol·L-1下列几种溶液:①NaHSO4②CH3COOH ③Na2CO3④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考试题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 科学素养的培育考试题 考生姓名:考试科目: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开考时间: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成绩:100分说明: 1.回答正确的题目显示为“蓝色”,错误显示为“红色”。 2.答案选项中“已勾选”的为考生的回答,“紫色”标识的选项为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在历史发展中,科学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最重要的社会建制。() 正确 错误 2.领导和科学权威总是正确的,不能怀疑。() 正确 错误 3.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以及把没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都是教育的失败。() 正确 错误 4.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 假借。() 正确 错误

5.“写鬼写人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对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的评价。() 正确 错误 6.人影艺术就是人在配合灯光的情况下,利用光与影的特殊效果,形成或大戒小的各种不同造型的图案。() 正确 错误 7.《论语》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内容非常丰富。() 正确 错误 8.“仁”、“礼”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 正确 错误 9.无论文学作品是对世界的再现还是对作者情感的表现,都必须通过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 正确 错误 10.文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指文学所反映的生活对于阅读者起到了教育的作用,表现为潜移默化和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心灵。() 正确 错误 11.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这一最高统一体展开为“逻辑、自然、精神”三大阶段。() 正确 错误 12.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2、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美育目标:通过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总结,体会自然万物变化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的规律。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引导法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当溶液中,c(H+) = c(OH-) 中性,常温下,pH = 7 c(H+) < c(OH-) 碱性,常温下,pH > 7 c(H+) < c(OH-) 酸性,常温下,pH < 7 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什么性? 讲解:同学们,实验是我们探求未知问题的好方法,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来看看,将盐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到底如何呢? 实验:①取少量CH3COONa溶于水,滴加几滴酚酞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②取少量NH4Cl溶于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③取少量NaCl,溶于水,找一名同学测一下pH值。 注:对于②可以做一个对比,清水中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进行比较。 结论:①CH3COONa 碱性②NH4Cl 酸性③NaCl 中性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检验Na2CO3、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来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同学活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CH3COONa水溶液呈碱性呢?醋酸钠、氯化钠都是盐,是强电解质,他们溶于水完全电离成离子,电离出的离子中既没有氢离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而纯水中[H+]=[OH-],显中性。而实际上醋酸钠显碱性,即[H+]<[OH-],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即[H+]>[OH-] 板书:一、盐类的水解:讲解:CH3COONa溶于水之后,完全电离。(因为CH3COONa是强电解质。) 板书:CH3COONa ═ CH3COO-+ Na+………⑴引导:把CH3COONa溶于水之后,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平衡? 板书: H2O H+ + OH-………⑵ 讲解:我们知道,CH3COOH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然存在CH3COO-和H+,根据,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共存,那么就一定有CH3COOH。 板书:CH3COO- + H+ CH3COOH………⑶讲解:把⑴⑵⑶式联立,可得到 板书:水解方程式: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讲解:这说明CH3COONa溶于水后,反应有NaOH生成,所以溶液显碱性。 学生活动:把上述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板书:CH 3COO-+ H2O CH3COOH + OH- 说明: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注意点 1、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写方程式要用“”

盐类的水解和应用

盐类的水解及应用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考点点拨] 本讲要求:正确理解盐类的水解的实质;正确判断平衡移动及其溶液的酸碱性;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方程式;正确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以及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科学实验的有关应用。其中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命题的热点,而且试题可能会更加强调知识的综合,如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H的计算、酸碱中和滴定等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智能整合] 1.正确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溶液中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川和0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的 H浓度和0H浓度发生变化,改变了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的规律一般可概括为:无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2.了解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正确判断平衡的移动及水解的程度 因:盐类本身的性质是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外因:(1)温度: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能促进水解 (2)浓度:盐溶液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水解平衡中某种离子浓度时,水解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3.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1)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一般水解程度很小,所以书写离子方程式一般用“”号,不用等号,也不用“fj”符号 (2)多元弱酸阴离子水解方程式要分步写,多元弱碱阳离子水解离子方程式常一步写 (3)双水解完全的反应,有的用“=”,而不用“”符号。如: 2AI 3++3S2_ +6HO=2AI(OH)3j +3H2ST 4.了解盐类水解程度大小的一般规律 (1)相同条件下,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其溶液碱性(或酸性)越强 (2)同一多元弱酸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正盐的水解程度比酸式盐的水解程度大得多 (3)相同条件下,双水解程度比单水解大。如相同浓度的NHAc溶液和NHCI溶液,前者水解程 度大。 5.掌握盐类的水解和电离关系 (1)酸、碱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而水解的盐对水电离起促进作用。 (2)酸式盐一般既存在水解,又存在电离。要能正确判断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大小(如NaHPQ 和 Na2HP0等) 6.三个重要的守恒关系 ①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呈电中性,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 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如Na t CO溶液 + 2— Na2CQ= 2 Na +CQ H 2O H + OH —— CO2——+HaOHC0+OH HCO 3——+HaO H2CQ+OH 故 c(Na +)+ c(H +)=C(HCO3「)+2C(CO32「)+C(OH「) ②物料守恒:如N Q CO溶液,虽CO2「水解生成HCOT,HCO进一步水解成 HCO,但溶液中n(Na): n(C) = 2:1 ,所以有如下关系 + ——2— c(Na ) = 2 { c( HCO3 )+c(CO3 )+c(H 2CO) } 物料守恒的实质也就是原子守恒 ③质子守恒:即水电离出的OH的量始终等 于水电离出的H+的量。如N@CO溶液,水电离出的 川一部分与CO2-结合成HCQ, —部分与CO2——结合成HCO, —部分剩余在溶液中,根据 c(H+)水=c(OH「)水,有如下关系 c(OH ——)=c(HCQ——)+ 2c(H 2CQ)+ c(H +) 若拿a式减去b式也能得到c式,在解题过程中,若守恒关系中同时出现分子和离子,且不是物料守 恒,可考虑是否为质子守恒。 7.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 (2)比较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及其浓度的大小(几种守恒关系) [典例解析]

苏教版化学选修4 专题3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3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学案)

虽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能发生电离、水解等多种变化,使各种分子、离子浓度的计算和比较变得错综复杂,但只要抓住“电荷守恒”“元素(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三个守恒关系,进行准确分析,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电荷守恒 是指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1. 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2. 除六大强酸、四大强碱外都水解,多元弱酸部分水解。产物中有分步水解产物。 3. 这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多少,离子前就写几。 例如:Na2CO3:c(Na+)+c(H+)=c(OH-)+c(HCO3-)+2c(CO3 2-) 写这个等式要注意两点: 1. 要准确判断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 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例如: NaHCO3溶液:c(Na+)+ c(H+)= 2c(CO32-)+ c(HCO3-)+ c(OH-) NaOH溶液:c(Na+)+ c(H+)= c(OH-) Na3PO4溶液:c(Na+)+ c(H+)= 3c(PO43-)+ 2c(HPO42-)+ c(H2PO4-)+ c(OH -) 注意: (1)正确分析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书写电荷守恒式的关键,需要结合电解质电离及盐类的水解知识,尤其是对多级电离或多级水解,不能有所遗漏。如Na2CO3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和水解平衡:Na 2CO3= 2 Na+ +CO32-;CO32-+ H2O HCO3-+OH-;HCO3-+H2O H 2CO3 +OH-;H2O H++OH-。 所以溶液中阳离子有:Na+、H+,阴离子有:CO32-、HCO3-、OH-。 (2)结合阴、阳离子的数目及其所带的电荷可以写出: N(Na+)+N(H+)= 2N(CO32-)+ N(HCO3-)+ N(OH-) (3)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N A得:n(Na+)+n(H+)=2n(CO32-)+ n(HCO3-)+ n (OH-);再同时除以溶液体积V得:C(Na+)+C(H+)= 2C(CO32-)+ C(HCO3-)+ C (OH-),这就是Na2CO3溶液的电荷守恒式。 电荷守恒式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所带电荷乘积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乘积之和。 二、物料守恒 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如: 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4+)+ c(NH3?H2O)= c(Cl-)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c(Na+)= 2c(CO32-+HCO3-+H2CO3) NaHCO3溶液:Na:C=1:1,即得到c(Na+)= c(CO32-)+ c(HCO3-)+ c(H2CO3)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

一、判断题(每题 2 分)
1.阅读和写作科学内容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科学素养。( ) 正确 错误 2.据中国科协调查表明,中国公民与美国公民在科学知识的理解方面相差无几, 但在对科学过程、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差距很大。( ) 正确 错误 3.怀疑精神是打开真理大门的钥匙。( ) 正确 错误 4.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草书、行书。( ) 正确 错误 5.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中,修身是做人的关键。( ) 正确 错误 6.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汉末魏初,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 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慷慨任气”的“建安文学”的辉煌。( ) 正确 错误 7.古罗马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共和时期、黄金时期和白银时期,对欧洲文学的发展 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正确 错误 8.交谈中要注意观察主人的举止表情,适可而止,当主人有不耐烦以及为难的表 现时,应转换话题或口气,当主人有结束会见的表示时,应立即起身告辞。( )

正确 错误 9.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或如戒指戴在手套外面可不脱手套, 而男士无论 何时都不能在握手时戴着手套。( ) 正确 错误 10.送客时,如果在家里,可让客人自己开门,主人开门似乎在下逐客令,不合 时宜。( ) 正确 错误 11.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 一种基本力量。( ) 正确 错误 12.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具有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 构。( ) 正确 错误 13.傣家人住竹楼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 正确 错误 14.六朝瓷器,标志着中国制瓷业的成熟。( ) 正确 错误 15.日常交往中,东方见面礼节有作揖礼、鞠躬礼、合十礼三种。其中合十礼, 也称合掌礼,即双手十指相合为礼。( )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盐类的水解 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2、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 质。 2、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美育目标:通过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总结,体会自然万物变化的丰富多彩。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的规律。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引导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当溶液中,c(H+) = c(OH-)中性,常温下,pH = 7 c(H+) < c(OH -) 碱性,常温下,pH > 7 c(H+) < c(OH -) 酸性,常温下,pH < 7 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什么性? 讲解:同学们,实验是我们探求未知问题的好方法,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来看看,将盐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到底如何呢? 实验:①取少量CH s COONa溶于水,滴加几滴酚酞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②取少量NH4CI溶于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③取少量NaCI,溶于水,找一名同学测一下pH值。 注:对于②可以做一个对比,清水中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进行比较。 结论:①CH s COONa 碱性②NH4CI 酸性③NaCI 中性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检验Na2CO3、AI*SO4)3、KNO 3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来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同学活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CH3COONa水溶液呈碱性呢? 醋酸钠、氯化钠都是盐,是强电解质,他们溶于水完全电离成离子,电离出的离子中既没有氢离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而纯水中[H+]=[OH-],显中性。而实际上醋酸钠显碱性, 即[H+]<[OH-],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即[H+]>[OH-] 板书:一、盐类的水解: 讲解:CH3COONa溶于水之后,完全电离。(因为CH3COONa是强电解质。) 板书:CH3COONa —CH3COO- + Na+................ ⑴ 引导:把CH3COONa溶于水之后,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平衡? 板书:H?。- ' H + OH ..... ⑵ 讲解:我们知道,CH3COOH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然存在CH3COO- 和H +,根据,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共存,那么就一定有CH3COOH。 板书:CH3COO- + H+ ------- :CH3COOH ........ ⑶ 讲解:把⑴⑵⑶式联立,可得到 板书:水解方程式: CH s COONa + H 2O ------ :CH3COOH + NaOH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水解中和盐类的水解 1.复习重点 1.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一)盐的水解实质 H2O H+— 当盐AB A 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 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具体为: 1.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如 NH4CN CH3CO2NH4 NH4F 碱性中性酸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相对强弱 2.酸式盐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4)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酸性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碱性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如H3PO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变化可相互转化: pH值增大 H3PO4 H2PO4— HPO42— PO43— pH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 HA H++A——Q A—+H2O HA+OH——Q 温度(T)T↑→α↑ T↑→h↑ 加水平衡正移,α↑促进水解,h↑ 增大[H+] 抑制电离,α↑促进水解,h↑ 增大[OH—]促进电离,α↑抑制水解,h↑ 增大[A—] 抑制电离,α↑水解程度,h↑ 注:α—电离程度 h—水解程度 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 ②在CH3COOH和CH3COONO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H电离程度和CH3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响? (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因为电离程度CH3COOH>HAlO2所以水解程度NaAlO2>NaHCO3>CH3COON2在相同条件下,要使三种溶液pH值相同,只有浓度②>①>③ 2.分析盐溶液中微粒种类. 例如 Na2S和NaHS溶液溶液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它们是Na+、S2—、HS—、H2S、OH—、H+、H2O,但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不同.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1)一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相对大小 ①当盐中阴、阳离子等价时 [不水解离子] >[水解的离子] >[水解后呈某性的离子(如H+或OH—)] >[显性对应离子如OH—或H+] 实例:aCH3COONa. bNH4Cl a.[Na+]>[CH3COO—] >[OH—] >[H+] b.[Cl—] >[NH4+]>[OH—]

第2节 第二课时 盐类的水解

第二课时盐类的水解 【学习目标】 1、识记盐类水解的原理。 2、熟记盐类水解的规律,并会应用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能够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重点与难点】 盐类水解的规律,影响水解的因素。 【自主学习】 一、盐类水解 1、定义: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所电离出来的H+或 OH-结合生成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实质: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反应的逆反应,也是水溶液中存在的一种 重要的化学平衡过程。 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填表。 盐溶液CH3COONa Na2CO3NaCl NH4Cl Al2(SO4) KNO3 3 溶液的PH 溶液中存在 的微粒 哪些微粒可 能发生相互 作用 溶液显示酸 性或碱性的 原因 二、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1、书写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①通常用“”。因为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____________。 ②通常不标____或_____。因为水解是微弱的、无气体和沉淀生成。

③剧烈的、相互促进的水解用______,标_____、_____。 ④多元弱酸根阴离子_____水解,应______书写,不能合成一步。 ⑤多元弱碱阳离子水解复杂,书写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可看成___步。例如:碳酸钠的水解反应:CO32—+H2 O OH—+HCO3— HCO3—+H2 O OH—+H2CO3 氯化铁的水解反应:Fe3+ + 3H2 O 3H+ + Fe(OH)3 2.写出下列盐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CH3COONa NH4Cl: Al2(SO4)3:Na2CO3: 【反馈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1、氟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铵 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镁 ____________________ 6、硫化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盐的水解实例 是否 水解水解 离子 水解离子方程式溶液的 酸碱性 强碱弱酸盐 Na2S、 KHCO3 强酸弱碱盐 NH4Cl、 CuSO4 强酸强碱盐 KNO3、 BaCl2 三、水解规律 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常见的能水解的离子: 弱酸对应的阴离子:CH3COO—、F—、CN—、CO32—、HCO3—、S2—、HS—、ClO—、PO43—、HPO42—、H2PO4—等; 弱碱对应的阳离子:NH4+、Al3+、Fe3+、Fe2+、Cu2+、Mg2+、Sn2+等。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考试试卷

1. 2. 正确 错误 2.素质与素养是一个概念,指同一对象。 正确 错误 3.科学世界观认为,科学虽然总在变化,但科学知识的主题是非常稳定的。 正确 错误 4.中国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有着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 正确 错误 5.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正确 错误 6.《辞海》是这样定义文学的: 正确 错误 7.文学看做是用语言

正确 错误 8.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并称为“希腊三贤”。( ) 正确 错误 9.在礼仪交往中,对男士头发的要求应做到前发不及额头,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 正确 错误 10.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具有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 正确 错误 11.六朝瓷器,标志着中国制瓷业的成熟。( ) 正确 错误 12.荒诞喜剧是“二战”后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的戏剧流派。( ) 正确 错误 13.一种艺术往往具有多种不同的属性。比如绘画,它既是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 正确 错误 14.使用名片也要讲究礼仪,递名片时应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双手或者右手将名片正面对着对方,递给对方,并说“多多关照”、“常联系”等语言,或是先作自我介绍。( ) 正确 错误

15.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中提到的是李白,他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大诗人。( ) 正确 错误 16.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是孟子所创立的。( ) 正确 错误 17.《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 ) 正确 错误 18.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是孟子所创立的。( ) 正确 错误 19.正式场合下入座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就好,怎么舒服怎么坐。( ) 正确 错误 20.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古希腊的“喜剧之王”。()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 《周易》、《论语》、《孟子》、《大学》 《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老子》、《庄子》、《孟子》、《孙子》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2.()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

高中化学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1盐类水解及其规律学案苏教版选修4

盐类水解及其规律 【考点精讲】 1. 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 特点 3. 规律 盐的类型实例是否 水解 水解的离子 溶液的 酸碱性 溶液 的pH 强酸强碱盐NaCl、KNO3否中性pH=7 强酸弱碱盐NH4Cl、Cu(NO3)2是NH+4、Cu2+酸性pH<7 弱酸强碱盐CH3COONa、Na2CO3是CH3COO-、CO2-3碱性pH>7 (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可逆号“”表示。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 如Cu2++2H 2O Cu(OH)2+2H+;NH+4+H2O NH3·H2O+H+。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如Na2CO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化成一步完成,如:Fe3++3H 2O Fe(OH)3+3H+。 (4)水解分别是酸性和碱性的离子组由于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如NaHCO3与AlCl3混合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Al3++3HCO-3===Al(OH)3↓+3CO2↑。 【典例精析】 例题1 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或水解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①HCl+H 2O H3O++Cl- ②AlCl3+3H2O===Al(OH)3+3HCl ③Na 2CO3+2H2O H2CO3+2NaOH ④碳酸氢钠溶液:HCO-3+H2O CO2-3+H3O+ ⑤NH 4Cl溶于D2O中:NH+4+D2O NH3·D2O+H+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⑤ D. 全部 思路导航:①④是电离方程式且①应用“===”;②是水解反应方程式,但应用“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hydrolysis of salt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本教案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 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第二课时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性,原因; 氯化铝溶液呈性,原因;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原因分析; 实验2.将新制备的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原因分析。 教学过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例题: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2017年公需科目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017 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考试题
说明:
?
回答正确的题目显示为“蓝色”,错误显示为“红色”。
?
答案选项中“已勾选”的为考生的回答,“紫色”标识的选项为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 2 分)
1.所有的科学观点都是基于实验和观察的结果,而不是任凭人或者神“悟”出 的结果。( )
正确
错误
2.虽然取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但人是一般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不能计入专业 技术人员中。( )
正确
错误
3.科学世界观认为,科学虽然总在变化,但科学知识的主题是非常稳定的。( ) 正确
错误
4.科学假设就是“拍脑袋”,不需要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 正确
错误
5.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一种 审美趣味,情感和人生的追求。( )
正确
错误
6.人影艺术就是人在配合灯光的情况下,利用光与影的特殊效果,形成或大或 小的各种不同造型的图案。( )

正确 错误
7.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基本任务,即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 值。( )
正确 错误
8.《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 正确 错误
9.《道德经》就是《老子》。( ) 正确 错误
10.从精神层面上看,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 ) 正确 错误
11.男士穿西装但没系领带的情况下,其衬衣的第一颗纽扣要松开。 ( ) 正确 错误
12.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 正确 错误
13.孔子反对横征暴敛、严刑峻法,主张兴教化,主张“为政以德”,力图发挥 道德的作用来缓和各种社会矛盾。( )
正确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练第七章专题七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青岛检测)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⑥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 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⑥ 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 解析①中NH4Cl与ZnCl2溶液水解均显酸性,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②利用HCO3-与Al3+两种离子水解相互促进,产生二氧化碳,可作灭火剂;③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水解显碱性,而铵态氮肥水解显酸性,因而不能混合施用,混合施用水解相互促进,降低肥效;④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而磨口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会与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将瓶塞与瓶口黏合在一块儿而打不开,因此实验室盛放碳酸钠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⑤Al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3+3H2O Al(OH)3+3HCl,加热时,HCl挥发使平衡

不断右移,最终得到Al(OH)3固体(如果灼烧,会得到Al2O3固体)。⑥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是因为发生电化学腐蚀与水解无关。 答案 D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2O HCOO-+H3O+ B.CO2+H2O HCO3-+H+ C.CO32-+H2O HCO3-+OH- D.HS-+H2O S2-+H3O+ 解析A选项和D选项分别为HCOOH和HS-的电离方程式;B选项为CO2溶于水生成碳酸并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C项是CO3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C 3.(2013·盐城调研)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1(H2Y)>K(HX)>K2(H2Y),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各溶液的pH关系为pH(Na2Y)>pH(NaX)>pH(NaHY) B.a mol·L-1 HX溶液与b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 +)>c(X-),则不一定a<b C.在HX溶液中滴入Na2Y溶液,反应2HX+Y2-===2X-+H2Y成立 D.若0.1 mol·L-1 NaHY溶液呈酸性,则其水解能力小于电离能力 解析本题从电离平衡常数的角度考查盐类水解问题。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且对应的弱酸酸性越弱,其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K2(H2Y)最小,表明HY-电离能力最弱,相应的Y2-水解能力最强,A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X-)+c(OH-),由于所得溶液c(Na+)>c(X-),所以c(OH-)>c(H+),溶液呈碱性,当a、b相等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也呈碱性,B项正确;较强的酸可以制得较弱的酸,HX的酸性比HY-的强,但比H2Y的弱,因此反应方程式为HX+Y2-===X-+HY-,C项错误; 当酸式盐的水解能力大于其电离能力时,溶液呈碱性,反之溶液呈酸性,D 项正确。 答案 C

盐类的水解及应用

盐类的水解及应用

————————————————————————————————作者:————————————————————————————————日期: ?

盐类的水解 【考纲要求】1.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2.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3.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自主学习】 一、盐类水解的原理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___的反应。 2.实质:盐类的水解破坏了__________―→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_―→c(H+)≠c(OH -)―→溶液呈碱性、酸性或中性。 练习1.能使H 2O十H2O H3O++OH-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使所得溶液是酸性的措施是( ) A.在水中加小苏打B.在水中加稀疏酸C.在水中加明矾固体D.在水中加NaHSO4固体3.特点(1) 可逆: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 (2)吸热:水解反应是的逆反应. (3)水解程度很. 4.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盐的类型实例是否水解水解的离 子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 强酸强碱盐NaCl、KNO3 强酸弱碱盐 NH4Cl、Cu(NO3)2 弱酸强碱盐CH3COONa、Na2CO3 二、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形式 : 2.书写规律: (1)多元弱酸的正盐(如Na2S):___________ ____ (主要),_________ _______(次要)。 (2)多元弱碱的正盐(如AlC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如Na2S与AlCl3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盐类的水解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盐类的水解反应 一、盐类的水解 1、概念: 2、盐类水解的条件: 常见弱酸的阴离子有: 常见弱碱的阳离子有: 3、水解的实质: 4、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点: (1) (2) [思考](1)弱酸弱碱盐CH3COONH4的酸碱性呢?写出CH3COONH4水解的离子方程式。(2)、相同条件下,pH值: NH4Cl>AlCl3 pH 值: NaHCO3>CH3COONa 为什么? (3)、NaHSO3、NaH2PO4溶液显酸性,为什么? NaHCO3、NaHS 、Na2HPO4溶液显碱性,为什么? (4)、pH值=4的NH4Cl溶液和pH值=4的HCl溶液,水电离的c(H+)分别为多少? 【课堂反馈】 1、判断下列溶液的酸碱性,能水解的写出其水解离子方程式 (1)FeCl3(2)NaF (3)CuSO4 (4)KHCO3 (5)KI (6)Al2(SO4)3 2、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酸HA与碱NaOH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是: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不能确定 3、下列各组的离子,都能发生水解的一组是 A、Na+ Cu2+ Cl- ClO- B、Ca2+ Zn2+ SO42- S2- C、Fe2+ Sn2+ F- CH3COO- D、K+ Ba2+ SO32- I- 4、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溶液:NaX、NaY、NaZ,它们的pH依次为:8、9、10,则 这三种盐相对应的酸的酸性递减的顺序正确的是 A.HX>HY>HZ B.HZ>HY>HX C.HY>HX>HZ D.HY>HZ>HX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B、盐类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案2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 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 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 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 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 的书写和分析教学过程: 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问题引入]一、探究盐溶液 的酸碱性: pH试纸检验下列各组溶液的酸碱性:【活动与探究】用、SOCO、 Na、 Na)NaCl 、 NHCl、 CHCOONa (二)AlCl一( 4243332溶液的酸碱性 盐的类型) 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盐溶液的酸碱性与为什么不同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由上述实 验结果分析,【讨论】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盐的组成:强酸强碱 强酸强碱盐如:NaCl KNO 3 强酸弱碱盐 NHCl 4Al(SO) 324弱酸弱碱弱酸强碱盐 CHCOONa NaCO 323弱酸弱碱盐 CHCOONH 43△正盐的 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①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c(H c(OH—+) )> c(OH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 +—) ) 液显酸性 c(H—+) ③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c(H)= c(OH )(二组溶液的酸碱性,并用实验验证。 1练习:推测以上活动与探究中—+①正盐溶液中为什么含有H、OH?【讨论】—+大小关系会不 同?酸碱性不同?)c(OH、)c(H②为什么不同正盐的水溶液中 结合实验结果具体分析: 【讨论】1.CHOONa溶液 (显碱性,为什么?) 3—+ + Na=CHOO CHOONa33 + —+ + OH H HO 2 COOH CH3①总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总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水的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化学式:③溶液中_____(有或无) 促进、抑 ( 方向移动,因而__________(被破坏或不受影响),并向 )(填“>”“<”或“=”),呈制)了水的电离。 —+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