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诊疗规范(第一版)

鼻咽癌诊疗规范(第一版)
鼻咽癌诊疗规范(第一版)

鼻咽癌诊疗规范(第一版)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委员会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肿瘤五区(鼻咽癌中心)

2016年6月

执笔(按姓氏笔画排序) 成浩黄朝刚史俊文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成浩黄朝刚潘桂华任益民史俊文张宜生

1、分期标准采用鼻咽癌2008年分期系统及2010年AJCC第7版分期系统

2、治疗原则参考头颈部鳞癌综合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及2015版NCCN

Guidelines Head and Neck Cancer

3、T1-T2N0M0采用单纯根治性放疗

4、T1N1-3M0;T2-4NxM0采用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2A类)或者诱导化疗1-2程+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3类)或者单纯同步放化疗(2B类)

5、TxNxM1采用化疗4-6疗程,完全缓解行原发灶及颈部的根治性放疗;不完全缓解行原发灶及颈部的姑息性放疗

6、可切除的局部复发肿瘤,推荐手术切除,术后考虑加再次放疗±化疗。如果复发肿瘤不可切除,采用再次放疗±同步化疗,治疗结束后行联合化疗。方案:1)顺铂/卡铂+多西他赛/紫杉醇 2)顺铂/5-FU 3)西妥昔单抗/卡铂。对于不适合行根治性放疗或手术的患者,治疗原则同转移性鼻咽癌,对于合适的患者可推荐参与再放疗的临床试验。

诱导化疗方案:1、多西他赛或者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2、多西他赛或者紫杉醇+顺铂方案(2B类)。3、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PF方案)。4、顺铂+表阿霉素+紫杉醇方案

同期化疗:推荐DDP 80-100 mg /m2,每3周一次。

,5-Fu 辅助化疗:1、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PF方案)。DDP 80-100 mg /m2 d

1

(静脉滴注或持续静脉输注)。2、卡铂+5氟尿嘧啶方案(2B 600-750mg/m2 d

1-5

类)。3、多西他赛或者紫杉醇+顺铂或者卡铂方案。4、口服化疗:卡培他滨、替吉奥及替加氟。

鼻咽癌进展可改用化疗:1、卡铂+西妥昔单抗方案。2、顺铂+吉西他滨方案。3、

吉西他滨+长春瑞滨方案。4、口服化疗:卡培他滨、替吉奥及替加氟。

【参考文献】

1、AL-Sarraf M,LeBlanc m,Giri PG,et al.Chemoradiotherapy versus radiotherapy in patient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ncer:phaseⅢ randomized intergroup study 0099.J Clin Oncol 1998;16:1310-1317.

2、Chan AT,leung SF,Ngan RK,et al.Overall survival after concurrrent cisplatin-radiotherapy

compared with radiotherapy along in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 Nall Cancer inst 2005;97:536-539.

3、Dechaphunkul T,Pruegsanusak k,Sangthawan D, et al. concurrrent Chemoradiotherapy with

carboplatin followed by carboplatin and 5-fluorouracil in 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Head neck Oncil 2011;3:30.

4、Chen l,Hu CS,Chen XZ,et al. concurrrent Chemoradiotherapy plus adjuvant chemotherapy

versus concurrrent Chemoradiotherapy along in patient with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a phase 3 multicen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https://www.360docs.net/doc/dc582821.html,ncet Oncol 2012;13:163-171.

5、Posner MR,Hershock DM,Blajman CR,et al. cisplatin and fluorouracil along or with

docetaxel in head and neck cancer.N Engl J Med 2007;357(17):1705-1715.

6、Chitapanarux l,lorvidhaya V,Kamnerdsupaphon p,et al.Chemoradiation comparing cisplatin

versus carboplatin in 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ncer. Randomised , non-inferiority, open trial.Eur J Cancer 2007;43:1399-1406.

7、Bae WK,Hwang JE,Shim HJ,et al. Phase Ⅱ study of docetaxel ,cisplatin and 5FU

induction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Chemoradiotherapy in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Cancer Chem other Pharmacol 2010;65:589-595.

8、Hui EP,Ma BB,Leung SF,et al. randomized Phase Ⅱtrail of concurrrent cisplatin-

radi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neoadjuvant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in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 Clin Oncol 2009;27:242-249.

9、Vermorken JB,mesia R,Rivera F,et al.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plus cetuximab in head

and neck cancer.N Engl J med 2008;359:1116-1127.

10、Samlowski WE,Moon J,Kuebler JP,et al.Evalu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docetaxe l∕

carboplatin in patient with metaslatic or recurrent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SCCHN):a Southwest Oncology Group Phase Ⅱstudy.Cancer invest 2007;25:182-188.

11、Gibson MK,Li Y,Murphy B,etal. Randomized PhaseⅢ e valuation of cisplatin plus

fluorouracil versus cisplatin plus paclitaxel in advanced head and neck cancer (E1395):An Intergroup trial of the easter Cooprative Oncology Group.J clin oncol 2005;23:3562-3567. 12、Forastiere AA,Metch B,Schuller DE,et al.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cisplatin plus

fluorouracil versus methotrexate in advanc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a Southwest Oncology Group study.J clin onc pretreated with platinum-ol

1992;10:1245-1251.

13、Guigay J,Fayette J,Dillies A-F,et al. Cetuximab, docetaxe l,and cisplatin(TPEx)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 metastatic(R∕M)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SCCHN):Final results of phase Ⅱtrial GORTEC 2008-03 [abstract].J clin oncol 2012;30: abstract5505.

14、Chan AT,Hsu MM,Goh BC,ea al.Multicenter,phase Ⅱ study of Cetuxi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arboplatin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 Clin Oncol 2005;23:3568-3576.

15、Jin Y,Cai XY,Shi YX,ea https://www.360docs.net/doc/dc582821.html,parision of five cisplatin-based regiments frequently

used as the first-line protocols in metastar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12 Oct;138(10):1717-25.

16、Chen C,Wang FH,Wang ZQ,et al.Salvage gemcitabine-vinorelbin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based chemotherapy.Oral Oncol 2012;48:1146-1151.

17、AL-Sarraf M,Metch B,Kish J,et al.Platinum analogs in recurrent and advanced head and

neck cancer:a a Southwest Oncology Group and Wayne stateuniversity study Cancer Treat Rep 1987;71:732-736.

18、Zhang L,Zhang Y,Huang PY,et al.Phase Ⅱ clinical study of the gemcitab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fter the failure of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08;61:33-38.Epub 2007 Mar

20.

19、Martinez-Trufero ,Isla D,Adansa JC,et al. Phase Ⅱ study of capecitabine as

pallia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nd metastatic squamous head and neck cancer after previous platinum-based treatment.Br J cancer 2010;102;

1687-1691.

20、Degardin M,Oliveira J,Geoffrois L,et al.An EORTC-ECSG Phase Ⅱ study of

vinorelbine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nd/or 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Ann Oncol 1998;9:1103-1107.

附件1

鼻咽癌2008分期方案

T分期

T1 局限于鼻咽

T2 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 侵犯颅底、翼内肌

T4 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N分期

N0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

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 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 cm

N2 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 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N3 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

M分期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

临床分期

Ⅰ期 T1N0M0

Ⅱ期 T1N1a~1bM0,T2N0~1bM0

Ⅲ期 T1~2N2M0,T3N0~2M0

Ⅳa期 T1~3N3M0,T4N0~3M0

Ⅳb期任何T、N和M1

附件2

国际抗癌联盟(UICC)推荐的临床分期(第7版,2010年)

T 分期:

T1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口咽和鼻腔但不伴有咽旁间隙侵犯

T2 肿瘤侵犯咽旁

T3 肿瘤累及颅底骨质和(或)副鼻窦

T4 肿瘤侵犯颅内和/或颅神经、下咽、眼眶或颞下窝/咀嚼肌间隙

N分期: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锁骨上窝以上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和/或单侧或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

N2锁骨上窝以上的双侧颈部淋巴结,最大径 6CM

N3 (a) 淋巴结>6CM

(b) 锁骨上窝淋巴结

M分期: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ⅠT1N0M0

ⅡT2N0M0

T1-2N1M0

ⅢT1-2N2M0 T3N0-2M0

ⅣA T4N0-2M0

ⅣB T1-4N3M0

ⅣC M1

附件3:行为状况计分标准(Karnofsky计分制)

附件4:急性放射反应评级标准(RTOG/EORTC)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61页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 第一节鼻咽癌 【病史采集】 1.有无耳鼻症状如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耳鸣 及听力下降等。 2.有无上颈部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 3.有无头痛。头痛部位多位于颞顶部、顶枕部、额部或普遍性头痛,常呈持续性钝痛。 4.有无颅神经受累,常以Ⅲ、Ⅴ、Ⅵ对神经受累多见。 5.询问与鼻咽癌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如遗传因素、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刺激及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平衡(高镍饮食)等。 【物理检查】 1.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 眼眶、软腭有癌肿向外扩展。 2.眼部检查:是否有视力减退或丧失、突眼、眶内肿 块、上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3.颈部淋巴结检查:是否有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 4.颅神经检查:是否有颅神经受累的表现。 5.全身检查:有无远隔部位转移的表现。远处转移常 以骨、肺、肝等部位多见。 【辅助检查】

1.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2.鼻咽部活组织检查。 3.鼻咽及颈部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4.影像诊断学检查,如鼻咽部CT或MRI检查、鼻咽侧 位及颅底片等。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如VCA - IgA和EA - IgA 测定。 【诊断要点】 1.对有头痛、耳鼻症状和颈淋巴结肿大等三大症状或其中之一者,需作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癌。 2.鼻咽部检查发现鼻咽肿物、溃疡坏死、出血等异常 病变。 3.鼻咽部活组织检查是确诊依据。鼻咽涂片脱落细胞检查可作辅助诊断,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的依据。 4.鼻咽或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对确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影像诊断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 7.病理学分类:分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其中包括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和其它类型的癌四种类型。 8.临床分型: (1)根据肿瘤生长形态分为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 和溃疡型。

耳鼻喉科诊疗常规

耳鼻喉科

急性扁桃体炎住院诊疗常规(病种编号:1191) 一、诊断标准 1.症状:全身症状:1)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一般持续3-5天;2)头痛、 食欲差,疲乏无力;3)小儿患者可因高热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新近出现咽痛,或原有的咽痛症状反复或加重,伴或不伴呼吸困难。 可有痰多。可有耳鸣、耳闷及耳痛。 2.体征:急性病容,面色潮红,发热,不愿说话或畏惧吞咽动作。扁桃体和 腭舌弓呈急性充血、肿胀,可有扁周充血、肿胀。 二、入院指征 满足以下标准之一,建议住院治疗。 1.咽痛患者同时有喘鸣或呼吸困难,进行性吞咽困难或咽痛加重,或全身 病症重。 2.扁桃体炎不严重,但却存在吞咽困难和脱水征像。 3.扁周炎或扁周脓肿的患者。 三、入院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咽拭子细菌培养,如有扁周脓肿形成,则需脓液细菌培养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PSG检查,可检查抗“O”,胸片,心电 图,血培养等。 3.根据全身情况酌情选择相应的检查。 4.如有扁周脓肿,可能需穿刺或切开引流,需要检查乙肝两对半、丙肝抗 体、抗HIV、梅毒等项目。 四、住院治疗 1. 一般疗法 患者应充分休息,远离起病诱因,清淡饮食、进流食、多饮水、加强营养及疏通大便。对于高热及吞咽困难者,应适当补充液体及电解质,保持体内水盐平衡。休息处应湿润通风。因该病具有一定传染性,故最好能隔离患者或嘱患者戴口罩。 2. 对症治疗 对于发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治疗。高热者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其还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消退炎症。含漱液,雾化吸入治疗。糖皮质激素根据情况可酌情使用。 3.抗生素治疗 细菌培养结果未出来前,对于病情轻者可给予青霉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如病情较重或用青霉素后不缓解,可给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较为敏感的第二代头孢抗生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根据轻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

鼻咽癌诊疗常规

鼻咽癌诊疗常规 一临床概述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好发于中南五省,但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发病率也逐见增高。鼻咽癌约 90% 以上是低分化鳞癌。因其病理特点为分化差的癌故颈淋巴结转移机率较高,就诊时约 80% 左右病人伴有颈淋巴结肿大。 二诊断依据及要求 鼻咽癌的诊断需要收集以下方面的材料,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辅助检查和病理诊断等。 1.病史采集:病史采集主要包括首发症状 / 主要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发展过程,诊疗经过,主要阴性体征等 2. 临床症状血涕、鼻堵,耳鸣、耳聋、听力减退、头痛、面麻及复视是鼻咽癌最常见的症状,晚期时可出现眼睑下垂、眼球固定、吞咽活动不便、伸舌偏斜、声哑、张口困难及颈淋巴结肿大等症。 3. 临床检查鼻咽部检查为重点,要求掌握后鼻镜或鼻咽光导纤维镜检查方法,明确大体肿瘤的形状,侵犯范围等,检查鼻腔后鼻孔、口咽、眼、耳、喉及 12 对颅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反应,颈和锁骨上区淋巴结的改变。常规全身体格检查是必需的 4. 影像检查 CT 或 MRI 扫描检查对鼻咽部肿瘤及邻近结构受侵或颅底骨破坏、颈淋巴结转移等的显示直观,要求所有患者有二者之一。对于调强放射治疗患者,最好行鼻咽颅底 MRI 检查。胸片和腹部 B- 超为必须检查。晚期患者还需要骨扫描检查

5. 血清学检查 EB 病毒抗体的检测阳性者,对鼻咽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中 EA/IGA 的阳性反应,更有其特异性。 6. 病理检查经鼻腔或口腔钳取鼻咽部肿瘤组织作病理检验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临床难以获得鼻咽部病理标本时,可考虑行颈部淋巴结活检术。 7.其他辅助检查:血象,肝肾功能,电解质,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原学和抗体指标。垂体 / 甲状腺功能检查。 三诊断和分期 根据诊断依据要求,获得病理诊断和影像学资料后,按照 92 福州分期标准和 UICC 2002 第 6 版分期标准,同时分期。 四治疗原则 早期鼻咽癌 (I/II期):根治性放射治疗 局部晚期鼻咽癌( III/IV M0)患者:同步放化疗(临床科研) M1患者,以化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 五放射治疗 疗前处理主要包括口腔处理,合并症处理 放射治疗目的 根治性放射治疗 姑息性放射治疗 靶区确定 鼻咽癌的靶区通常包括鼻咽,颅底,咽旁间隙,高危及低危淋巴引流区,并根据危险程度给与不同剂量。

鼻咽癌诊疗规范

鼻咽癌诊疗指南 一、诊断 1. 治疗前常规检查与处理: (1) 鼻咽间接镜/内镜检查、头颈部检查, 鼻咽活检。 (2) 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 (3) 尿常规。 (4) 生化常规、肝炎十项、USR和HIV抗体。 (5) EB病毒血清学检查:VCA/IgA、EA/IgA、DNA酶抗体和EBV-DNA拷贝数检测等。 (6) 鼻咽+颈部MRI(平扫+增强)扫描,特殊情况才选择CT扫描。 (7) B超检查:包括肝、脾、双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检查。 (8) 胸正侧位片。 (9) 心电图。 (10)全身骨扫描。 (11)放疗前口腔处理。 (12)KPS评分。 2.选择性检查项目: (1) 颈部淋巴结穿刺或切取(除)活检:适用于鼻咽多次活检未能获病理确诊者。 对多次未获得病理诊断而临床可疑鼻咽癌的病例,应组织有关专家会诊。 (2) 对有可疑远处转移的患者,建议行其它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PET-CT等。 (3) 大便常规。 (4) N3患者做纵隔CT扫描。 二、临床分期 所有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均需在门诊/住院病历的诊断中同时注明92’分期和UICC 分期。 鼻咽癌 ’92分期: T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 T2 肿瘤侵犯鼻腔、口咽或侵犯咽旁间隙在SO线1以前。 T3 肿瘤侵犯咽旁间隙至SO线以后或侵犯颅底、翼腭窝或有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 T4 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损和(或)肿瘤累及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N N0 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N1 上颈2 淋巴结直径<4CM N2 下颈淋巴结或直径4-7CM N3 锁骨上区淋巴结或直径 >7CM或固定 M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分期 ⅠT1N0M0 ⅡT2N0-1M0, T0-2N1M0 ⅢT3N0-2M0, T0-3N2M0 ⅣT4N0-3M0, T0-4N3M0 a Ⅳ任何T、任何N、M1 b 1 SO线为茎突至枕骨大孔中线后缘的连线 2上下颈部的分界线为环状软骨下缘 附:国际抗癌联盟(UICC)推荐的临床分期(第6版,2002)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 T2 肿瘤侵犯软组织。 T2a 肿瘤仅侵及口腔和(或)鼻腔 T2b 有咽旁侵犯 T3 肿瘤累及骨质和(或)副鼻窦 T4 颅内受侵和(或)累及颅神经、颞下窝、下咽、眼眶或咀嚼肌间隙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PC诊疗常规

鼻咽癌的诊疗规范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华南地区发病率最高。鼻咽癌的发 病因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进食腌制食物和居住受污染空气的环境等有关。鼻咽腔解剖虽较为简单,但鼻咽邻近的结构较为复杂和重要。鼻咽部正对后鼻孔,是鼻腔的直接延续,是咽部最宽的一部分。由后鼻孔到软腭游离缘的平面即为鼻咽腔,横径4cm,垂直径4cm,前后径2cm。鼻咽癌的肉眼形态分为结节型,菜花型,黏膜下型,浸润型和溃疡型。我国的病理组织类型主要是低分化鳞癌(非角化型鳞癌)占85~90%,高分化鳞癌(角化型鳞癌)占5%,未分化癌占5%,其他类型的癌占5%左右,包括腺癌、腺样囊性癌(圆柱瘤)、黏液表皮样癌、恶性多形性腺瘤、恶性混合瘤等。WHO分为三型:I型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II型为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III型为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鼻咽癌最常见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部位的发生部位依次为骨、肝和肺等。 【临床表现】 鼻咽癌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以颈部肿块表现,有些仅通过体检时的EB 病毒血清学的普查,怀疑鼻咽癌后经鼻咽组织活检确诊为鼻咽癌。鼻咽癌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鼻咽肿物和肿物侵犯的部位产生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以及颈部肿块和颅神经受累产生相应症状和体征。 1、鼻咽局部病变引起的症状:头痛、鼻塞、鼻衄、涕血、耳鸣、听力下降。 2、颈部肿块: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0%~86%,其中以上颈淋巴结转移最多, 双颈淋巴结转移也达30%~50%。 3、鼻咽肿物局部侵犯与临床表现: (1)口咽受侵:吞咽受阻,呼吸不畅,张口可见肿物或黏膜下隆起。 (2)鼻腔侵犯:从后鼻孔侵入鼻腔,有鼻塞、鼻衄,呼吸不畅。 (3)眼眶侵犯:视蒙、复视、视力下降、眼眶胀痛、眼球外突。 (4)颞下窝受侵:从咽旁蔓延至颞下窝,可致面麻、张口困难和颞区隆起。 (5)鼻咽肿瘤局部继发感染:可有脓血涕、臭味、头疼、出血发热等、 (6)副鼻窦,颅底骨和颅内侵犯:主要是以头痛和12对脑神经受累相应部位神经麻痹为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 1、症状:部分早期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和体症。大部分病人可以出现涕 血、头痛、鼻塞、鼻衄、耳鸣、听力下降和面麻或咽喉不适。 2、体症:鼻咽肿物,颈部肿块和脑神经受侵的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1)鼻咽活检:有鼻咽出血倾向和高血压的病人要慎重进行。 a.间接鼻咽镜活检:通过间接鼻咽镜直接看到鼻咽肿物的部位后, 可以经口或鼻腔直接钳取肿物活检。 b.直接鼻咽纤维镜活检: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用直接鼻咽纤维镜活 检,这种方法可以直接看到肿瘤部位进行活检,活检部位准确、

【2019整理】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方案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 第一节鼻咽癌 【病史采集】 1.有无耳鼻症状如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耳鸣及听力下降等。 2.有无上颈部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 3.有无头痛。头痛部位多位于颞顶部、顶枕部、额部或普遍性头痛,常呈持续性钝痛。 4.有无颅神经受累,常以Ⅲ、Ⅴ、Ⅵ对神经受累多见。 5.询问与鼻咽癌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如遗传因素、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刺激及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平衡(高镍饮食)等。 【物理检查】 1.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眼眶、软腭有癌肿向外扩展。 2.眼部检查:是否有视力减退或丧失、突眼、眶肿块、上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3.颈部淋巴结检查:是否有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 4.颅神经检查:是否有颅神经受累的表现。 5.全身检查:有无远隔部位转移的表现。远处转移常以骨、肺、肝等部位多见。 【辅助检查】 1.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2.鼻咽部活组织检查。 3.鼻咽及颈部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4.影像诊断学检查,如鼻咽部CT或MRI检查、鼻咽侧位及颅底片等。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如VCA - IgA和EA - IgA测定。 【诊断要点】 1.对有头痛、耳鼻症状和颈淋巴结肿大等三大症状或其中之一者,需作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癌。 2.鼻咽部检查发现鼻咽肿物、溃疡坏死、出血等异常病变。 3.鼻咽部活组织检查是确诊依据。鼻咽涂片脱落细胞检查可作辅助诊断,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的依据。 4.鼻咽或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对确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影像诊断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围。 7.病理学分类:分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其中包括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和其它类型的癌四种类型。 8.临床分型: (1)根据肿瘤生长形态分为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和溃疡型。 (2)根据肿瘤生长特点分为上行型、下行型和混合型。 【临床分期】 采用1992年会议推荐的“92分期” TNM标准: T1:局限于鼻咽鼻腔。 T2:局部浸润:鼻腔、口咽、颈突前间隙、软腭、颈椎前软组织、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 T3:颈动脉鞘区肿瘤占据、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颅底、翼突区、翼腭窝受侵。 T4:前后组颅神经同时损害、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直接浸润第1、2颈椎。 N0: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N1:上颈淋巴结直径<4cm、活动。 N2:下颈淋巴结或直径4~7cm。

鼻咽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规范及指导原则

鼻咽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规范及指导原则 治疗规范 鼻咽癌大部分病理类型对放射线敏感,放疗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1、2期患者单纯放射治疗。3、4期患者采用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化疗方案采用含顺铂为主的方案,可选用同步啊放化疗或放疗前新辅助化疗,必要时配合辅助化疗。 任何T,任何N,M1患者,采用化疗+姑息放疗。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病例可行手术挽救性治疗。对中晚期患者或治疗失败的鼻咽癌可在放化疗同时配合靶向治疗。 【临床病理分期】 采用中国鼻咽癌2008分期标准 1、分类 T:原发肿瘤 T1:局限于鼻咽 T2: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 N:区域淋巴结转移 N0: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 N1a: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单侧Ⅰb、Ⅱ、Ⅲ、Ⅳ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 N2:双侧Ⅰb、Ⅱ、Ⅲ、Ⅳ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N3: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 备注:淋巴结大小在MRI上测量 M: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2、分期 Ⅰ期:T0N0M0 Ⅱ期:T1N1a-1b M0,T2N0-1b M0

Ⅲ期:T1-2N0M0,T3N0-2M0 Ⅳa期:T1-3N3M0,T4N0-3M0 Ⅳb期:任何T、N和M1 一、治疗原则: 早期(T1-2N0-1)–单纯放疗 –针对咽旁侵犯(T2b )的联合化疗 局部进展期(T3-4N0-1)–联合放化疗 –超分割、调强放疗 局部进展期(T1-4N2-3)–联合放化疗 –诱导化疗 远处转移期(TxNxM1)–姑息化疗 –靶向治疗 二、化疗的类型: (一).同期放化疗 1.同期放化疗的特点 理论依据:放疗增敏;消灭微小转移灶。 优点:改善局控;减少远处转移;延长生存。 缺点:毒性增加(局部和全身)。 美国INT 0099试验:147例Ⅲ/Ⅳ鼻咽癌,单纯放疗(69例)与同期放化疗(78例)(放疗:70 Gy,化疗:顺铂100 mg/m2 第1, 22, 43 天)进行比对分析,辅助化疗:顺铂80 mg/m2,第1天。5-FU 1000 mg/m2,持续滴注第1- 4 天,每4 周重复,连用3 个疗程。同步放化疗组5 年无进展生存率及5 年总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 2.同期化疗方案: 顺铂+5-FU 方案 顺铂20 mg/m2/ 天第1-4, 29-32天CIV 5-FU 400 mg/m2/ 天第1-4, 29-32天CIV

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九耳鼻喉疾病诊疗规范)

临床常见病诊疗规范 9 耳鼻喉疾病

目录 第一章鼻科疾病 (1) 第一节鼻息肉 (1) 第二节鼻中隔偏曲 (2) 第三节鼻出血 (3) 第四节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4) 第五节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6) 第六节上颌窦癌 (8) 第二章咽科疾病 (10) 第一节慢性扁桃体炎 (10) 第二节鼻咽癌 (11) 第三节鼻咽血管纤维瘤 (12) 第四节下咽癌 (13) 第五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15) 第三章喉科疾病 (17) 第一节喉外伤 (17) 第二节急性会厌炎 (19) 第三节小儿急性喉炎 (20) 第四节喉息肉 (21) 第五节喉癌 (22) 第六节喉阻塞 (24) 第四章气管食管疾病 (26) 第一节气管、支气管异物 (26) 第二节食道异物 (27) 第五章耳科疾病 (30) 第一节分泌性中耳炎 (30) 第二节慢性脓性中耳炎 (31) 第三节 Bell面瘫 (34) 第四节梅尼埃病 (35) 第五节突发性耳聋 (36) 第六节听神经瘤 (38)

第一章鼻科疾病 第一节鼻息肉 【病史采集】 1.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 2. 病史采集内容应该包括鼻塞进行性加重、多涕、嗅觉减退、头痛,是 否有过敏性适应证减退。 【检查】 1.全身体格检查,血、尿、胸透、心电图、血型、肝功能检查; 2.拍鼻窦X光片、CT片或MRI检查。 【诊断】 1.有以上典型病史; 2.鼻腔可见单发或多发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荔枝肉样新生物,触之柔 软、可移动,不易出血; 3.凡诊断不明确又怀疑鼻息肉应认真进行鉴别诊断,包括鼻腔内翻性乳 头状瘤,可做病理检查,鼻咽纤维血管瘤、脑膜脑膨出等可作X光、DSA、CT、MRI或ECT检查。 【治疗原则】 1.初发小息肉可用类固醇激素疗法、冷冻疗法、激光、微波等治疗; 2.鼻腔及鼻窦息肉,在鼻窦镜下行鼻息肉摘除,鼻窦开放术或切除术; 3.处理并发症:如鼻出血、脑脊液鼻漏、急性中耳炎、鼻窦炎; 4.对全身合并症处理: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5.病情复杂,处理困难,请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生会诊。 【疗效标准】 1.治愈:鼻息肉、分泌物、临床症状消失,鼻腔通气良好; 2.好转:有鼻息肉残留,有少量分泌物,鼻腔通气及症状改善; 3.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出院标准】 达到治愈、好转可以出院。 (黄志忠)

鼻咽癌规范治疗

鼻咽癌规范治疗(初稿) 一临床概述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好发于中南五省,但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发 病率也逐渐增高。鼻咽癌约90%以上是低分化鳞癌,其次是高分化鳞癌和未分化癌,而腺癌、囊腺癌等则少见。因其病理特点为分化差的癌故颈淋巴结转移机率较高,就诊时约80% 左右病人伴有颈淋巴结肿大。 二诊断依据及要求 鼻咽癌的诊断需要收集以下方面的材料,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辅助检查和病理诊断等。 1.病史采集:病史采集主要包括首发症状/主要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发展过程,诊疗经过,主要阴性体征等 2. 临床症状血涕、鼻塞,耳鸣、耳聋、听力减退、头痛、面麻及复视是鼻咽癌最常见的症状,晚期时可出现眼睑下垂、眼球固定、吞咽活动不便、伸舌偏斜、声哑、张口困难及颈淋巴结肿大等症。 3. 临床检查鼻咽部检查为重点,要求掌握后鼻镜或鼻咽光导纤维镜检查方法,明确大体肿瘤的形状,侵犯范围等,检查鼻腔后鼻孔、口咽、眼、耳、喉及12对颅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反应,颈和锁骨上区淋巴结的改变。常规全身体格检查是必需的。掌握12对颅神经的出颅出脑位置,主要分支及其走行,支配范围和功能,以及损伤后出现的临床症状。掌握颅神经损伤后的几大症候群如眶尖综合征,海绵窦综合征,岩蝶综合征,颈静脉孔综合征等 4. 影像检查增强CT或MRI扫描检查对鼻咽部肿瘤及邻近结构受侵或颅底骨破坏、颈淋巴结转移等的显示直观,要求所有患者有二者之一。对于调强放射治疗患者,最好行鼻咽颅底MRI检查。要求掌握鼻咽颅底正常解剖结构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其破坏后的表现。 胸片、颈部淋巴结和腹部B超为必须检查项目。晚期患者还需要骨扫描检查 5. 血清学检查EB病毒抗体的检测阳性者,对鼻咽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中EA/IGA的阳性反应,更有其特异性。 6. 病理检查经鼻腔或口腔钳取鼻咽部肿瘤组织作病理检验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临床难以获得鼻咽部病理标本时,可考虑行颈部淋巴结活检术,尽量避免做颈部淋巴结切除活检。 7.其他辅助检查:血象,肝肾功能,电解质,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原学和抗体指标。垂体/甲状腺功能检查。 三诊断和分期

鼻咽癌的综述

鼻咽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从放疗、化疗、手术、中医药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对鼻咽癌进行研究,鼻咽癌治疗多以放疗和化疗为主,辅以手术和其他疗法。但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因此,探求规范统一的治疗方案是当前鼻咽癌临床的首要任务,以最佳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鼻咽癌;治疗;研究进展 [概述] 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常见,发病率以广东省最高,有“广东癌”之称,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1。国内所见最小年龄3岁,最大为86岁,各个年龄组都可发病,而大多数在40-60岁。鼻咽癌的特点是发病部位隐蔽,原发源很小,局部症状不明显,却已发生淋巴结转移,病人常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就医。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手术、中医药治疗、基因治疗等治疗方法,其中放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下面分别对这些方法进行介绍: 1 放疗 放疗是无远处转移鼻咽癌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方法。单纯放疗对早期鼻咽癌有良好的控制,下面重点介绍两种新的放疗方法。 1.1三维适形放疗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3DCRT的优势在于通过共面或非共面多野照射,给予病变(靶区)更高剂量的适形分布,从而提高病变(靶区)的剂量,减少对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的照射剂量,提高治疗增益比[1]。但是,由于目前临床治疗仍主要应用于后程三维适形照射,优点是先给予常规面颈野照射,可使亚临床病灶不易遗漏,缺点是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的照射剂量虽然比常规、传统照射方法减少,但仍受到相当高的剂量照射。因此,如何更好地优化3DCRT和常规放疗结合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3DCRT是采用非调强的正向设计和实施计划,在鼻咽癌的照射中优势比不上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尽管如此,3DCRT优势仍较常规照射好,更符合现代放疗的要求,靶区的适形分布、靶体积的照射剂量、对周围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的保护要优于常规照射。

鼻咽癌诊疗规范(第一版)

鼻咽癌诊疗规范(第一版)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委员会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肿瘤五区(鼻咽癌中心) 2016年6月 执笔(按姓氏笔画排序) 成浩黄朝刚史俊文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成浩黄朝刚潘桂华任益民史俊文张宜生 1、分期标准采用鼻咽癌2008年分期系统及2010年AJCC第7版分期系统 2、治疗原则参考头颈部鳞癌综合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及2015版NCCN Guidelines Head and Neck Cancer 3、T1-T2N0M0采用单纯根治性放疗 4、T1N1-3M0;T2-4NxM0采用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2A类)或者诱导化疗1-2程+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3类)或者单纯同步放化疗(2B类) 5、TxNxM1采用化疗4-6疗程,完全缓解行原发灶及颈部的根治性放疗;不完全缓解行原发灶及颈部的姑息性放疗 6、可切除的局部复发肿瘤,推荐手术切除,术后考虑加再次放疗±化疗。如果复发肿瘤不可切除,采用再次放疗±同步化疗,治疗结束后行联合化疗。方案:1)顺铂/卡铂+多西他赛/紫杉醇 2)顺铂/5-FU 3)西妥昔单抗/卡铂。对于不适合行根治性放疗或手术的患者,治疗原则同转移性鼻咽癌,对于合适的患者可推荐参与再放疗的临床试验。 诱导化疗方案:1、多西他赛或者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2、多西他赛或者紫杉醇+顺铂方案(2B类)。3、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PF方案)。4、顺铂+表阿霉素+紫杉醇方案 同期化疗:推荐DDP 80-100 mg /m2,每3周一次。 ,5-Fu 辅助化疗:1、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PF方案)。DDP 80-100 mg /m2 d 1 (静脉滴注或持续静脉输注)。2、卡铂+5氟尿嘧啶方案(2B 600-750mg/m2 d 1-5 类)。3、多西他赛或者紫杉醇+顺铂或者卡铂方案。4、口服化疗:卡培他滨、替吉奥及替加氟。 鼻咽癌进展可改用化疗:1、卡铂+西妥昔单抗方案。2、顺铂+吉西他滨方案。3、

耳鼻喉科疾病诊疗常规

耳廓损伤 一、临床表现: 1.有明确外伤史。 2.耳部体征可表现为表皮脱落,皮肤缺损,血肿,裂伤,断离,烧烫伤,冻伤者可表现为局部红肿水疱,褐色干痂等。 二、诊断要点: 1.病史。 2.耳廓局部损伤体征。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 1.预防感染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 2.耳廓撕裂时,应早期进行清创缝合,尽量保留皮肤和软骨。 3.耳廓完全离断时应行再植术。 4.如有其他并发症,请相应科室会诊。

先天性耳前瘘管及囊肿 一、临床表现: 1.多位于耳轮脚前,单侧居多。 2.多为盲管,常呈分支状。 3.管腔内潴留干酪样分泌物,形成囊肿。 4.感染后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并可形成脓肿。 二、治疗方案及原则: 1.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2.急性感染时应用抗生素。 3.脓肿形成后即时切开引流。 4.脓肿愈合至少1个月以后行瘘管切除术。 5.原则上不应再感染为控制前行瘘管切除术,但若脓肿长期不愈合,局部皮肤溃烂,应行一期清创及瘘管切除术。

弥漫性外耳道炎 一、临床表现: 1.急性外耳道炎 1)外耳道皮肤弥漫性肿胀,剧烈疼痛,有浆液或脓液渗出及上皮脱落。 2)可伴发烧,耳周淋巴结肿大。 3)牵拉耳廓时疼痛剧烈。 2.慢性外耳道炎 1)耳内不适及瘙痒感。 2)耳道皮肤暗红色肿胀,湿润,增厚,附有鳞屑状痂皮,鼓膜可增厚,标识不清。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 1.控制感染。 2.保持外耳道清洁,定期清洗分泌物和痂皮。 3.局部用药注意剂型。 4.外耳道细菌和真菌培养。

外耳道真菌病 一、临床表现: 1.耳内奇痒,有水样分泌物。 2.早期外耳道有灰褐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物。 3.鼓膜受累时可有肉芽形成甚至穿孔。 二、诊断要点: 1.病史及临床表现。 2.抗生素治疗无效。 3.分泌物涂片。 4.真菌培养。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 1.保持耳道干燥,通畅。 2.经常清理耳道。 3.局部应用抗真菌药。

鼻咽癌综合治疗指南

鼻咽癌综合治疗指南 肿瘤科放疗一区 综合治疗原则放射治疗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Ⅰ、Ⅱ期患者单纯放射治疗。 Ⅲ、Ⅳ期患者采用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化疗方案采用含DDP 为主方案,可选用同步化放疗或放疗前新辅助化疗,必要时配合放疗后辅助化疗。 任何T,任何N、M1患者,采用化疗+姑息放疗。 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病例可行手术挽救性治疗。 对中晚期患者或治疗失败的鼻咽癌,可在放化疗同时配合靶向治疗,目前最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为Cetuximab(C225爱必妥)。 临床分期采用1992年福州会议TNM分期方案。 病理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型。 Ⅰ型-角化鳞状细胞 Ⅱ型-分化型非角化鳞状细胞 Ⅲ型-未分化型非角化鳞状细胞 治疗前准备 1.常规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X线胸部正侧位片,腹部B 超,心电图,鼻咽部病理活检,鼻咽部、颈部CT。 2.选用检查:鼻咽部、颈部MRI,骨扫描(ECT)。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适应症

鼻咽癌患者除有明显的放疗禁忌证,都给予给予放射治疗,但 应根据病人的集体情况,进行根治性和姑息性治疗。 放射治疗禁忌证 一般情况极差,有严重的难以缓解的合并症;多发性远处转移 致恶液质;同一部位多程放疗后肿瘤未得到控制、复发或再转 移;需再放疗的部位已发生明显严重的后遗症者。 放射治疗原则 1.放射治疗时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体位固定,确保每次治疗的重复性,是保证治疗质量的前提。 2.外照射应选择能量较高、皮肤量较低、骨吸收较小的射线。 3.外照射应完全包括肿瘤及侵犯范围,对未受侵犯的高危部位(如颅底、颈部淋巴结引流区等)应给予预防照射。 4.对于部分早期患者,可辅以腔内照射,尽可能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 5.对于局部晚期患者,应采取缩野、改变入射角度等方法尽可能提高局部肿瘤剂量,保护正常组织器官,并争取综合治疗。 6.放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变化适当地调整放疗计划。 7.采用CT模拟定位的方法,可更准确地包括应照射的范围,亦有利于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保护。 8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作为外照射后补充剂量及放疗后复发且病灶局限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 9.三维适形放疗和调整适形放疗技术的运用已被初步证实有利于提高

鼻咽癌

云浮市人民医院鼻咽癌诊疗常规

前言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华南地区发病率最高。鼻咽癌的发病因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进食腌制食物和居住受污染空气的环境等有关。鼻咽腔解剖虽较为简单,但鼻咽邻近的结构较为复杂和重要。鼻咽部正对后鼻孔,是鼻腔的直接延续,是咽部最宽的一部分。由后鼻孔到软腭游离缘的平面即为鼻咽腔,横径4cm,垂直径4cm,前后径2cm。鼻咽癌的肉眼形态分为结节型,菜花型,黏膜下型,浸润型和溃疡型。我国的病理组织类型主要是低分化鳞癌(非角化型鳞癌)占85~90%,高分化鳞癌(角化型鳞癌)占5%,未分化癌占5%,其他类型的癌占5%左右,包括腺癌、腺样囊性癌(圆柱瘤)、黏液表皮样癌、恶性多形性腺瘤、恶性混合瘤等。WHO分为三型:I型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II型为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III型为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鼻咽癌最常见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发生部位依次为骨、肝和肺等。 【临床表现】 鼻咽癌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以颈部肿块表现,有些仅通过体检时的EB 病毒血清学的普查,怀疑鼻咽癌后经鼻咽组织活检确诊为鼻咽癌。鼻咽癌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鼻咽肿物和肿物侵犯的部位产生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以及颈部肿块和颅神经受累产生相应症状和体征。 1、鼻咽局部病变引起的症状:头痛、鼻塞、鼻衄、涕血、耳鸣、听力下降。 2、颈部肿块: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0%~86%,其中以上颈淋巴结转移最多, 双颈淋巴结转移也达30%~50%。 3、鼻咽肿物局部侵犯与临床表现: (1)口咽受侵:吞咽受阻,呼吸不畅,张口可见肿物或黏膜下隆起。 (2)鼻腔侵犯:从后鼻孔侵入鼻腔,有鼻塞、鼻衄,呼吸不畅。 (3)眼眶侵犯:视蒙、复视、视力下降、眼眶胀痛、眼球外突。 (4)颞下窝受侵:从咽旁蔓延至颞下窝,可致面麻、张口困难和颞区隆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