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山铜矿地质资源勘查概况

多宝山铜矿地质资源勘查概况

多宝山铜矿床位于嫩江县北部,矿区位于小兴安岭西北部段西南山坡,属低山丘陵地形,海拔350-570米,相对高差一般为30-70米。区内季节性冻土发育,深度约0.8—2.1米,结冻期为九月中旬-翌年五月底。

标签:地质资源勘查

0 引言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奥陶统铜山组,中、下志留统的八十里小河组和黄花沟组,中、下泥盆统泥鳅河组、乌奴尔组,上石炭统花朵山组,上二叠统八站组,下白垩统龙江组及第四系。地层在矿区范围内基本为一单斜岩层,总体走向300度,倾向北东,倾角40-60度,局部地层倒转而向南西倾斜。多宝山铜矿田三矿沟铜矿床的矿种主要为:铜、铁、钼,伴生金、锌、银、钨、镓、铟、锗和碲等多种有益组分。

矿区内出露的岩石有:凝灰粉砂岩、安山质凝灰岩、角岩、黑云母长石角岩、透辉石石英角岩、大理岩、硅质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粒状钙铁石榴石矽卡岩、致密状钙铝石榴石矽卡岩、英云闪长岩、绿泥石化花岗岩、蚀变闪长岩、石英斑岩等。这些岩石由于遭受不同期次和不同程度的热动力挤压变质,岩石的硬度在不同成度上由所变化。岩石软硬不均甚至于破碎形成破碎带;有的岩石经破碎后经风化形成土状。

综上所述,矿区地层经强烈区域构造、热液蚀变、变质等因素造成岩层产状陡,纵横向变化大;岩层层理、节理发育,多出现破碎岩层;岩石软硬不均、软硬互层,部分硅化强烈,可钻性级别高达10-12级,给钻探工作带来一些技术难点:矿区内地下水埋藏深度为2.5-30m。前人资料单孔最大涌水量为0.33-2.36升/秒米。

矿区内普查岩心钻孔结构设计,在满足地质对岩矿心采取几何尺寸要求的前提下,着重考虑了矿层岩石的机械物理特性带来的技术难题,为保证钻孔安全、质量、设计为小口径钻孔结构。应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技术方法。

根据本矿区岩层各类岩矿的物理机械物性,岩石可钻性、研磨性与完整程度等,设计选用三种钻进方法:一是硬合金钻进,二是普通金刚石钻进,三是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

根据地层特点与典型钻孔设计结构,分层钻进技术设计等三个井段:

一是第四系地层开孔井段:松软地层冲积层、堆积层或松散的砂土层开孔时,使用普通硬质合金钻进。钻孔坍塌严重时,可从孔口灌注稠泥浆或分段投入粘土球,捣实后再钻进,也可使用聚丙烯酰胺低固相泥浆护壁。钻进预定深度后,及时下入孔口套管。二是钻孔穿透第四系松软地层下入孔口套管后,换径φ110口径普通金刚石钻进方法,钻至坚硬基岩后,下φ108技术套管,等钻孔主孔段进行绳索取心

多宝山铜矿地质资源勘查概况

多宝山铜矿地质资源勘查概况 0 引言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奥陶统铜山组, 中、下志留统的八十里小河组和黄花沟组, 中、下泥盆统泥鳅河组、乌奴尔组, 上石炭统花 朵山组, 上二叠统八站组, 下白垩统龙江组及第四系。地层在矿区范围内基本为一单斜岩层, 总体走向300 度, 倾向北东, 倾角40-60 度, 局部地层倒转而向南西倾斜。多宝山铜矿田三矿沟铜矿床的矿种主要为: 铜、铁、钼, 伴生金、锌、银、钨、镓、铟、锗和碲等多种有益组分。 矿区内出露的岩石有: 凝灰粉砂岩、安山质凝灰岩、角岩、黑云母长石角岩、透辉石石英角岩、大理岩、硅质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粒状钙铁石榴石矽卡岩、致密状钙铝石榴石矽卡岩、英云闪长岩、绿泥石化花岗岩、蚀变闪长岩、石英斑岩等。这些岩石由于遭受不同期次和不同程度的热动力挤压变质, 岩石的硬度在不同成度上由所变化。岩石软硬不均甚至于破碎形成破碎带有的岩石经破碎后经风化形成土状。 综上所述, 矿区地层经强烈区域构造、热液蚀变、变质等因素造成岩层产状陡, 纵横向变化大; 岩层层理、节理发育, 多出现 破碎岩层; 岩石软硬不均、软硬互层, 部分硅化强烈, 可钻性级别高达10-12 级, 给钻探工作带来一些技术难点: 矿区内地下水埋藏深度为2.5-30m 。前人资料单孔最大涌水量为0.33-2.36 升/

秒米 矿区内普查岩心钻孔结构设计, 在满足地质对岩矿心采取几何尺寸要求的前提下, 着重考虑了矿层岩石的机械物理特性带来的技术难题, 为保证钻孔安全、质量、设计为小口径钻孔结构。应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技术方法。 根据本矿区岩层各类岩矿的物理机械物性, 岩石可钻性、研磨性与完整程度等,设计选用三种钻进方法:一是硬合金钻进, 二是普通金刚石钻进, 三是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 根据地层特点与典型钻孔设计结构, 分层钻进技术设计等三个井段: 一是第四系地层开孔井段: 松软地层冲积层、堆积层或松散的砂土层开孔时, 使用普通硬质合金钻进。钻孔坍塌严重时, 可从 孔口灌注稠泥浆或分段投入粘土球,捣实后再钻进, 也可使用聚丙烯酰胺低固相泥浆护壁。钻进预定深度后, 及时下入孔口套管。二是钻孔穿透第四系松软地层下入孔口套管后,换径? 110 口径 普通金刚石钻进方法,钻至坚硬基岩后,下? 108技术套管,等钻孔主孔段进行绳索取心钻探作技术保证。三是钻进到坚硬基岩, 入下? 108技术性套管护壁后, 由孔深20米左右直至终孔的主井段, 采用S75 绳索取心钻进。 开孔O/150mm钻进用短钻具采用干钻方法,干烧法取 心;O/146mm套管下完后换O /110mm金刚石钻头,O/108mm钻具长为2米, 单管钻进, 当岩心采取率低或下回次不到底时, 采用钢丝合

铜矿地质勘查概况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铜矿地质勘查概况 中国铜矿地质勘查工作,在1949~1952 年期间,面临接管旧中国遗留下来白勺矿山急需恢复生产白勺形势。当时最重要是就矿勘查,首先是从东北地区开始白勺。1948 年东北全境解放,东北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简称东北有色局,下同),接管了18 个厂矿。其中铜矿山有吉林白勺石咀子铜矿、老牛沟铜金矿、天宝山铜铅锌矿,辽宁白勺清原铜矿、华铜铜矿、芙蓉铜矿、马鹿沟铜矿、桓仁铜铅锌矿、夹山铜金矿等等。东北有色局地质调查室组织地质调查队,对以上矿山及其外围进行普查找矿和探矿工作,为恢复矿山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东北地区和河北寿王坟、小寺沟等等地进行勘探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另外,东北工业部于1949 年在长春成立了东北地质调查所,担负东北地区白勺地质调查工作。1950 年2 月,由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计划局主持召开了地质会议,动员几乎全国地质学家和部分测绘、物探专家对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等广大地区进行空前规模白勺地质调查。其中以东北地区白勺规模最大,有近百名地质学家,对东北地区白勺十几个煤矿和铁矿、有色金属矿产做了较详细白勺地质调查,为进一步勘探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对其他几大行政区白勺一批铜矿区做了开创性白勺调查工作。从1950~1952 年国家组织各部门地质力量先后对安徽铜官山、云南东川易门、甘肃白银厂、湖北铜录山和山西中条山等等地区进行铜矿地质普查,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对这些地区白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依据。在1949~1952 年铜矿重点地区白勺普查基础上,从1953 年开始了大规模白勺地质勘探工作。40 多年来成功地勘探了大批铜矿床,提交了勘探储量报告书,为中国铜业白勺发展,建设一批大中型铜矿山提供了可靠白勺地质成果。在东北地区勘探了辽宁白勺桓仁铜锌矿

中国铜矿资源状况

中国铜矿资源状况,资源特点 一、资源状况 中国铜矿经过大规模地质勘查工作,截至1996年底累计探明储量7300万t(铜金属,下同),截至1996年底保有储量6243.6万t,其中A+B+C级储量2671.2万t。查明矿产地910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100多处,已开发和近期待开发的矿床有90多个,见表3.7.3、图3.7.1(图中矿产地编号见表3.7.3)。 表3.7.3中国铜矿主要产地一览表

三、资源特点 中国铜矿资源从矿床规模、铜品位、矿床物质成分和地域分布、开采条件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1)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据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1987年颁布的“矿床规模划分标准”,大型铜矿床的储量>50万t,中型矿床10~50万t,小型矿床<10万t。超大型矿床,国内一般都按涂光炽的主张,将五倍于大型矿床储量的矿床称为超大型矿床。按上述标准划分,铜矿储量大于250万t以上的矿床仅有江西德兴铜矿田(铜厂矿床524万t)、西藏玉龙铜矿床(650万t)、金川铜镍矿田(铜340万t)、东川铜矿田(500万t,包括原有探获储量和近年新增未上表的储量)。在探明的矿产地中,大型、超大型仅占3%,中型占9%,小型占88%。 (2)贫矿多,富矿少中国铜矿平均品位为0.87%,品位>1%的铜储量约占全国铜矿总储量的35.9%。在大型铜矿中,品位>1%的铜储量仅占13.2%。 (3)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在900多个矿床中单一矿仅占27.1%,综合矿占72.9%,具有较大综合利用价值。许多铜矿山生产的铜精矿含有可观的金、银、铂族元

素和铟、镓、锗、铊、铼、硒、碲以及大量的硫、铅、锌、镍、钴、铋、砷等元素,它们赋存在各类铜及多金属矿床中。在斑岩型铜矿床中,多数矿床共生钼,伴生金、银、铟、锗、铊、铼、镉、硒以及铂族元素;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铜镍共生,伴生钴、铂族、金、银、镓、锗、铊、硒、碲等;夕卡岩型铜及多金属矿床,铜、铁、铅、锌、钨等常共生在一个矿床中,并伴生钴、锡、钼、金、银、镓、锗、铼、镉、硒、碲等;海相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床,铜、铅、锌和黄铁矿常共生产出,并伴生金、银、硒、镉、铟、铊、钼、钴等;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常伴生铅、锌、钛、钒、镍、钴、锡、金、银、汞、镓、锗、镉、铊、铀、钍、硒等。 在铜矿床中共伴生组分颇有综合利用价值。铜矿石在选冶过程中回收的金、银、铅、锌、硫以及铟、镓、镉、锗、硒、碲等共伴生元素的价值,占原料总产值的44%。中国伴生金占全国金储量35%以上,多数是在铜多金属矿床中,伴生金的产量76%来自铜矿,32.5%的银产量也来自于铜矿。全国有色金属矿山副产品的硫精矿,80%来自于铜矿山,铂族金属几乎全部取之于铜镍矿床。不少铜矿山选厂还选出铅、锌、钨、钼、铁、硫等精矿产品。 许多铜业公司、矿山企业通过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回收共伴生组分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江西铜业公司所属矿山(德兴铜矿,永平铜矿、武山铜矿、东乡铜矿、银山铅锌铜矿、城门山铜矿)共伴生矿产储量共计:钼28万t、硫9000万t(矿石量)、金415t、银1.1万t、硒1万t、碲1万t、镓9000t、铼2900t、铊1400t、钴1.4万t、钯240t以及锑、铋、砷、钨、镍等。仅就每年回收金、银及硫精矿产品的销售价值达2亿多元,约占全公司总销售收入的15%,是公司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1995年德兴铜矿回收的金、银十分可观,其产值占该矿总产值的20%以上。 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所属矿山共伴生矿产储量:硫2014万t(矿石量)、铁1471万t(矿石量)、伴生金78.1t、伴生银1123t以及若干量的钴、铋、镍、钼、镉、镓、锗、硒等。该公司1995年生产铜精矿和铜金属的同时,综合回收硫精矿31万t、铁精矿44万t,从阳极泥中提炼的黄金、白银相当可观,从电解液和烟灰中回收若干量的硫酸铜、铟、铂、钯等。1995年综合利用产值完成2.9亿元,占公司总产值的24%。综合利用是该公司创利增效的重要途径。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所属的生产矿山,拥有丰富的铜、铁、金、银、钨、钼、钴、硫等共伴生矿产。矿山生产铜精矿(含金、银)、铁精矿、硫精矿、钨精矿,冶炼方面除生产铜系列产品外,还综合回收硫酸、金、银、氟硅酸钠、硫酸锌、硫酸铜、铅铋合金、精硒等10余个产品。1995年综合利用产品创产值4.54亿元,占该公司总产值的22%。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所属的矿山和冶炼厂生产伴生组分的产品有硫精矿、金、银、硒、镉等产品,从投产到1995年,累计生产有色金属冶炼产品192.08万t,黄金24.3t,白银913.2t,硫酸515万t,硫精矿3216万t。1995年该公司综合利用实现产值4.58亿元,10年累计创产值27.65亿元。 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从1986~1995年三个矿山共生产伴生金3.3t、银22t、钴248t、硫25万t,产值共计1.76亿元,占矿山总产值的39%。此外,还有两座尾矿库堆尾砂2000万t,含有铜、钴、镍、金、银等多种金属元素,其中含铜近万吨、银10t以上,这些暂难回收利用的资源已完好地保存起来,以备将来利用。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所属铜镍矿山拥有丰富铜镍钴铂资源。铜镍共生并伴生金、银、硫、铂族金属和硒等稀散元素。金川公司矿山、冶炼生产自1964年正式投产到1995年共

地质勘查工作步骤(经典)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 地质勘查是一项纷繁复杂、循序渐进的工作,其目的就是探明矿产资源。要做好地质勘 查工作, 地质人员应熟悉和掌握从勘查设计到提交勘查报告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和细节。 下 面以钻探工程为例将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地质勘查设计 地质勘查前应编制地质勘查设计,按地质勘查阶段编制的设计有预查、普查、详查和勘 探设计;按类别有总体设计和单体设计。XX 矿区现总体设计并开始实施的有:1)《XX 省 XX 县 XX 铜金矿区Ⅺ号矿带铜矿详查设计》。2) 《XX 省 XX 县 XX 矿区 XX 矿段铜矿补充详 查设计》 《XX 省 XX 县 XX 矿区 XX 矿段铜(钼)矿详查设计》《XX 铜金矿区 XX 矿段 。3) 。4) 及其外围铜钼矿普查设计说明书》 《XX 省 XX 县 XX 矿区(东部)金矿生产补勘设计》 。5) 。6) 《XX 省 XX 县 XX 矿区大岩里铜矿点坑探和钻探设计》 。 设计前应详细收集前人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依据充分,并有可操作性。设计 书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和要求,内容完整、文字精练、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 设计编制完毕后,由编制单位内部初审,再报上级进行统一审查,审查通过后由上级下 达《设计审查意见书》 ,项目所在单位接到意见书后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有重大设计变 更,设计编制单位组织编制变更或单体设计,报上级

审查批准。 本步具体可参照《地质勘查项目设计程序》进行操作。 第二步、熟悉勘查区和填写各类通知书 这一步是钻孔地质编录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熟悉勘查区基本地质特征。根据以往提交的勘查区地质报告或研究成果,熟悉本区 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围岩蚀变、矿种及矿层(体)赋存状态、构造、矿带分布等特 征、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尤其设计钻孔所揭露的地质特征;熟练掌握钻探编录的有关规 范和要求等;详细了解钻孔施工设计。 2、填写《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 地质人员应根据已设计的钻孔,将设计孔深、 。 方位角、 倾角,比例尺,揭露的岩石、构造、矿(化)层的深度和岩石名称,以及质量要求和技术措 1 施填在设计书里,并绘出理想柱状图。 3、填写《钻孔施工通知书》《钻孔定位通知书》和《钻孔机械安装通知书》 。 第三步、钻孔安装、立轴校正和开孔 1、钻机安装,由钻探施工人员完成。 2、钻孔施工前,地质、测量、水工地质、安全、现场管理人员到位,进行钻机立轴方 位、倾角校正和安全检查。方位测量由测量人员完成;倾角校正由地质人员完成;安全检查 由安全人员对钻机

铜矿勘查规范

铜矿地质勘探规范 (试行) 中华人民共与国地质部 中华人民共与国冶金工业部 一九八一年五月 绪言 铜就是建设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与科学技术不可缺少得重要有色金属原料,需要量很大。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加速铜矿资源得地质普查勘探工作。 铜矿地质勘探就是矿山建设得先行工作,必须按照国民经济建设得实际需要与地质条件得可能,合理地选择勘探矿区与部署地质勘探工作。根据铜矿床常有多种组份伴(共)生得特点,在勘探工作中要切实执行综合勘探与综合评价得方针,为充分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创造条件;积极推广行之有效得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尽量缩短勘探周期;加强地质工作得管理,认真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加强综合研究,不断提高对地质规律得认识,按时提交地质勘探报告,以适应矿山建设设计得需要。 我国于一九六三年颁发得《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第三辑铜》,对铜矿地质勘探工作起了很大得指导作用。本规范就是由地质部与冶金工业部共同组成得铜矿规范编写组,根据我国生产实践得经验与原国家地质总局一九七七年颁发试行得《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得基本原则,广泛征求地质、矿山设计与生产部门得意见,以及收集我国主要铜矿区采、探对比资料,在原铜矿规范得基础上修编而成,作为审查验收铜矿详细地质勘探报告得技术要求。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得地质、地理等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执行本规范得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得辩证关系,既要坚持规范得原则要求,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地运用。同时,希望在试行中注意总结经验,对本规范提出修改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研究与修订。 第一章铜矿得工业要求 为了适应铜矿矿山建设得需要,合理地安排铜矿地质勘探工作,必须了解工业对铜矿资源得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去研究所要勘探得铜矿床,在当前采、选、

云南省永平县厂街天宝洞矿段铜矿资源勘察的技术要点分析

云南省永平县厂街天宝洞矿段铜矿资源勘察的技术要点分析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逐步加大,矿产资源尤其是铜矿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本文对铜矿资源勘察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标签:铜矿资源资源勘查技术要点 0前言 铜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原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电子电气、通讯、建筑、轻工、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的各个领域。在我国,铜矿资源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战略原料。 1中国铜矿资源的特点 1.1矿床规模小 按旧的储量分类体系统计,我国累计探明储量大于50×104t的大型铜矿床34个,占探明铜矿区总数的3.5%;储量在10~50×104t 的中型矿床56个,占5.7%;小型矿床达90.8%。现保有储量大于50×104t的大型铜矿床只有26个,占铜矿区总数的2.7%。 1.2共伴生矿多,品位低 我国共伴生铜矿所占比例72.9%,单一矿仅占27%。铜矿储量的平均品位为0.87%,在大型矿床中,品位大于1%的铜储量仅占13.2%。 1.3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 目前,国营矿山的大中型矿床,多数是地下采矿,而露天开采的矿床很少,仅有甘肃白银厂矿田的火焰山、折腰山两个矿床,而且目前露天采矿已闭坑转入地下开采,露采的还有湖北大冶铜山口、湖南宝山、广东石、德兴矿田的铜厂矿床南山区和云南东川矿田的汤丹马柱硐矿区。 2研究背景 云南省永平县厂街天宝洞矿段地处云贵高原西部边缘,横断山脉纵谷区南段,为澜沧江与把边江河间地块,属无量山余脉,山脉走向多为近南北向,地势总体南东高北西低。对天宝洞矿段开展地质勘探工作,查明矿区地层层序,详细划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查明控矿构造因素及矿化富集的构造条件,以及成矿后构造的破坏影响程度。 3技术勘察要点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214—2002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copper, lead, zinc, silver, nickel and molybdenum mineral exploration 2002-12-17 发布2003-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DZ/T 0214—2002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预查 3.2 普查 3.3 详查 3.4 勘探 3.5 勘查工作顺序 4 勘查研究程度 4.1 地质研究程度 4.2 矿石质量研究 4.3 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研究 4.4 矿床开采技术研究 4.5 综合勘查、综合评价 5 勘查控制程度 5.1 勘查类型的确定 5.2 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 5.3 矿床控制程度的确定 6 勘查工作质量要求 6.1 测量工作 6.2 地质调查 6.3 物探、化探工作 6.4 探矿工程 6.5 化学分析样品的采取、加工和测试 6.6 矿石选(冶)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 6.7 岩石、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试验 6.8 原始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7 可行性评价 7.1 概略研究 7.2 预可行性研究 7.3 可行性研究 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8.1 分类依据 8.2 分类及类型 9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9.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9.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

9.3 确定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 9.4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结果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附录B (资料性附录)铜、铅、锌、银、镍、钼矿主要矿物 附录C (资料性附录)铜、铅、锌、银、镍、钼矿床主要工业类型 附录D (资料性附录)铜、铅、锌、银、镍、钼矿床勘查类型条件及工程间距参考 附录E (资料性附录)矿床勘查类型实例一览 附录F (资料性附录)矿体圈定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F.1 矿体的圈定和连接 F.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附录G (资料性附录)矿床工业指标制订的一般原则及参考指标 G.1 矿床工业指标制订的一般原则 G.2 一般工业指标 附录H (资料性附录)铜、铅、锌、银、镍、钼精矿质量标准 H.1 铜精矿质量标准 H.2 铅精矿质量标准 H.3 锌精矿质量标准 H.4 银精矿质量标准 H.5 镍精矿质量标准 H.6 钼精矿质量标准

多宝山铜矿地质资源勘查概况

多宝山铜矿地质资源勘查概况 多宝山铜矿床位于嫩江县北部,矿区位于小兴安岭西北部段西南山坡,属低山丘陵地形,海拔350-570米,相对高差一般为30-70米。区内季节性冻土发育,深度约0.8—2.1米,结冻期为九月中旬-翌年五月底。 标签:地质资源勘查 0 引言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奥陶统铜山组,中、下志留统的八十里小河组和黄花沟组,中、下泥盆统泥鳅河组、乌奴尔组,上石炭统花朵山组,上二叠统八站组,下白垩统龙江组及第四系。地层在矿区范围内基本为一单斜岩层,总体走向300度,倾向北东,倾角40-60度,局部地层倒转而向南西倾斜。多宝山铜矿田三矿沟铜矿床的矿种主要为:铜、铁、钼,伴生金、锌、银、钨、镓、铟、锗和碲等多种有益组分。 矿区内出露的岩石有:凝灰粉砂岩、安山质凝灰岩、角岩、黑云母长石角岩、透辉石石英角岩、大理岩、硅质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粒状钙铁石榴石矽卡岩、致密状钙铝石榴石矽卡岩、英云闪长岩、绿泥石化花岗岩、蚀变闪长岩、石英斑岩等。这些岩石由于遭受不同期次和不同程度的热动力挤压变质,岩石的硬度在不同成度上由所变化。岩石软硬不均甚至于破碎形成破碎带;有的岩石经破碎后经风化形成土状。 综上所述,矿区地层经强烈区域构造、热液蚀变、变质等因素造成岩层产状陡,纵横向变化大;岩层层理、节理发育,多出现破碎岩层;岩石软硬不均、软硬互层,部分硅化强烈,可钻性级别高达10-12级,给钻探工作带来一些技术难点:矿区内地下水埋藏深度为2.5-30m。前人资料单孔最大涌水量为0.33-2.36升/秒米。 矿区内普查岩心钻孔结构设计,在满足地质对岩矿心采取几何尺寸要求的前提下,着重考虑了矿层岩石的机械物理特性带来的技术难题,为保证钻孔安全、质量、设计为小口径钻孔结构。应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技术方法。 根据本矿区岩层各类岩矿的物理机械物性,岩石可钻性、研磨性与完整程度等,设计选用三种钻进方法:一是硬合金钻进,二是普通金刚石钻进,三是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 根据地层特点与典型钻孔设计结构,分层钻进技术设计等三个井段: 一是第四系地层开孔井段:松软地层冲积层、堆积层或松散的砂土层开孔时,使用普通硬质合金钻进。钻孔坍塌严重时,可从孔口灌注稠泥浆或分段投入粘土球,捣实后再钻进,也可使用聚丙烯酰胺低固相泥浆护壁。钻进预定深度后,及时下入孔口套管。二是钻孔穿透第四系松软地层下入孔口套管后,换径φ110口径普通金刚石钻进方法,钻至坚硬基岩后,下φ108技术套管,等钻孔主孔段进行绳索取心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copper, lead, zinc, silver, nickel and molybdenum mineral exploration 2002-12-17 发布200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DZ/T 0214—2002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预查 3.2 普查 3.3 详查 3.4 勘探 3.5 勘查工作顺序 4 勘查研究程度 4.1 地质研究程度 4.2 矿石质量研究 4.3 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研究 4.4 矿床开采技术研究 4.5 综合勘查、综合评价 5 勘查控制程度 5.1 勘查类型的确定 5.2 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 5.3 矿床控制程度的确定 6 勘查工作质量要求 6.1 测量工作 6.2 地质调查 6.3 物探、化探工作 6.4 探矿工程 6.5 化学分析样品的采取、加工和测试 6.6 矿石选(冶)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 6.7 岩石、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试验 6.8 原始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7 可行性评价 7.1 概略研究 7.2 预可行性研究 7.3 可行性研究 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8.1 分类依据 8.2 分类及类型 9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9.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9.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 9.3 确定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 9.4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结果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附录B (资料性附录)铜、铅、锌、银、镍、钼矿主要矿物

浅析铜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与方向

绿色环保建材 浅析铜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与方向 陈玮 天水金源矿业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包古图矿区托尔特铜矿的铜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与方向,仅供参考。 关键词:铜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方向 1前言 新疆托里县包古图矿区托尔特铜矿勘查区面积6.01平方千米,该区大地构造处于巴尔喀什-准噶尔-蒙古南戈壁华力西期陆缘活动带。构造位置位于准噶尔界山华力西褶皱带扎依尔-达尔布特复向斜东段南翼。 2矿体地质特征 2.1矿化特征 在Ⅱ号岩体东西两侧内接触带,地表经探槽揭露发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铜矿化。地表矿化以孔雀石、褐铁矿为主要特征,矿化为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团块状。钻孔中金属矿物主要是细脉状与细粒状稀疏浸染状的黄铁矿和黄铜矿,品位一般在0.1-0.2×10-2。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闪长(斑)岩中,个别地方的花岗闪长斑岩脉切穿地层和岩体,其中也有铜矿化(孔雀石化)。矿化部位的围岩蚀变较强烈,有绢云母-水白云母-伊利石、钾长石化、绿泥石化、帘石化、高岭石化。地表部分矿化位于氧化带中,围岩与矿化体界限不清晰。 托尔特铜矿目前见到的矿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岩体内接触带附近及岩体中主要呈面型展布,形态为似板状,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团块状的铜矿化。二是破碎蚀变带型的铜金矿体,呈板状,厚度数米,断续延长1000米以上。第一种矿化类型范围较大但品位偏低,目前掌握的资料是地表矿化强于深部。第二种类型品位较高,沿走向、倾向形态变化较为复杂。2010年的普查工作以1号勘探线为中心沿矿体走向(70-250°)按100米间距两侧各实施ZK306、ZK006孔,对破碎蚀变带型铜金主矿体进行了控制。 其中1号勘探线东侧的ZK006孔在207-209米段是破碎蚀变带的铜金矿化体,视厚度2米铜0.67×10-2,金0.11×10-6。西侧的ZK306孔在227.35-228.35米段是破碎蚀变带的铜金矿化体,视厚度1米铜1.04×10-2、金0.32×10-6、钼0.088×10-2、银9.54×10-6。2011年在ZK006东侧实施的ZK206孔中在210-218米段金品位大于0.1×10-6,最高0.36×10-6,铜矿化较弱只有一个样品铜品位大于0.1×10-2。 这些钻孔在深部控制到的含矿破碎带为同一条,其中的铜金矿化体在走向上为断续延长。从钻孔控制的矿化特征可以看出,此类矿化沿走向、倾向的厚度、品位变化较大,具有膨胀狭缩的特征。局部铜金品位较高,并且伴生钼和银等有益元素。 另外对岩体东侧的石英闪长斑岩中地表的浸染状铜矿化在深部进行了钻探控制,实施的ZK1404孔在301米到329米段连续28米铜矿化较好,最低铜品位0.025×10-2、最高0.29×10-2,平均0.102×10-2,其中个别样品金品位大于0.1×10-6,这是Ⅱ号岩体首次在岩体深部控制到有一定规模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铜矿化,显示了本区此类型矿化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2.2找矿前景与方向 矿石矿物根据光片鉴定确定,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白铁矿、辉钼矿、闪锌矿、赤铜矿、黝铜矿等。矿石结构主要有它形粒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斑杂状构造、细脉状构造、网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等。 托尔特矿区下一步的详查工作一是针对破碎蚀变带型铜金矿体东侧深部进行控制,二是对Ⅱ号岩体东南角的浸染状铜矿化进行深部控制。 在Ⅱ号岩体东侧实施的ZK1404孔在301m到329m段连续28m铜矿化较好,最低铜品位0.025×10-2、最高0.29×10-2,平均0.102×10-2,其中个别样品金品位大于0.1×10-6,这是Ⅱ号岩体首次在岩体深部控制到有一定规模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铜矿化,显示了本区此类型矿化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从区域构造环境到工作区矿化蚀变特征可以看出包古图地区托尔特矿区具备了形成斑岩型铜金矿的有利条件,由于进行的工作有限,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较好的铜矿化体。 而破碎蚀变带型铜金矿化具备了良好的找矿远景。 (1)破碎蚀变带型铜金矿化在地表及深部已控制了工业品位的铜金矿体,这是很好的找矿信息。 (2)在同一矿带距此西南800处的37Km铜矿具有品位较高的铜金矿体,控矿的破碎带在矿区范围延长3千米以上,说明本矿带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只在局部开展工作,因此还具有扩大找矿远景可能性。 初次详查工作在充分收集研究前人资料及近些年在此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钻探工程控制的方法,初步查明了区内出露地层、岩浆岩及构造的关系,并对Ⅱ号岩体的矿化及物探异常进行了重点解剖,初步查明了矿化特征、蚀变类型。地表及深部发现铜矿(化)体。其中浸染状铜矿化的类型与呼的合斑岩铜矿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而破碎蚀变带型铜金矿中部分地段铜金含量已达到工业品位,显示出托尔特矿区具备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3结束语 在今后地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矿区基础性工作、综合研究工作较差,需增强此方面的工作,否则地质工作很难深入;加强矿区成矿规律、成矿条件的研究与分析,明确本区的找矿方向;树立综合找矿意识,对破碎带型铜金矿及斑岩型铜矿都要重视;矿区范围要进行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和地表工程揭露。 参考文献: [1]薛言.新疆包古图呼的合铜矿露天开采工程地质条件分析[J].甘肃冶金,2017(4). [2]朱永峰,安芳.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中酸性岩体氟地球化学研究[J].地学前缘,2017(6):68~79. [3]魏少妮,杨宇鑫.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成矿流体演化[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8(3):435~442. DOI:10.16767/https://www.360docs.net/doc/dd13081435.html,ki.10-1213/tu.2019.06.165 21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