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万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2001-01)

1:25万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2001-01)
1:25万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2001-01)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DD 2001-01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

二 О О 一 年 三 月 二 十 日

前 言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是根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地质调查工作的需要,按我国目前遥感地质应用的先进水平制定的。

附录A、附录B都是本标准的标准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朝铭、贺尚荣。

参加起草人:刘纪选、黄 海、齐泽荣、耿燕婷。

目 次

前 言

1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定义 (1)

4 总则 (2)

5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制 (3)

6 实地踏勘 (5)

7 遥感地质调查 (5)

8 实地检查验证 (6)

9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制 (7)

10 质量检查及成果验收 (8)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提纲 (10)

附录B(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2)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

DD 2001-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遥感方法进行1:250000地质调查的内容、程序、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未开展过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地区的遥感地质调查工作。同比例尺矿产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即构成本标准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下列标准时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DZ/T 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DZ/T 01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GB 15968—1995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 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

DZ/ 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遥感

利用地物(或天体)对电磁波谱响应的影像信息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科学研究或勘查测量。

3.2 遥感地质调查

以遥感资料为信息源,以地质体、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对电磁波谱响应的特征影像为依据,通过图像解译提取地质信息、测量地质参数、填绘地质图件和研究地质问题。

3.3 图像

泛指由遥感方法直接获取的,由遥感数据经数学处理、变换产生的各种介质的相片。

3.4 图像结构

由像元点阵的灰度、色彩等变化频率表征的图像光滑、粗糙现象或均匀、斑状等组合特征。

3.5 图像构造

由一种或几种图像结构有规律地排列组合构成的图案。

3.6 影像

图像中具有特定波谱特征、空间特征或结构、构造的区间。

3.7 遥感解译

在图像中识别和圈定某种影像、赋予特定属性和内涵以及测量特征参数的过程。

3.8 解译标志

图像中可以用来区分相邻物体或确定物体属性的波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如:色调、色彩和阴影;结构与构造;形状、大小和高低;地形与地貌;特定的空间位置以及与周围地物的相关关系等。

3.9 特征解译标志

相同的自然地理—地质景观区中,某地质体、地质现象特有的比较稳定的一种解译标志或几种解译标志的组合。

3.10 遥感异常

根据特定的遥感数据圈定的、可能与成矿矿化或围岩蚀变矿物有关的吸收光谱分布区、带。

3.11 影像岩石单位

泛指根据目视解译圈定或用计算机自动分类提取的,可用以表征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等同一岩石或几种岩石有规律组合的影像区、带。

3.12 重现性

遥感解译的各种地质界线,能否在同等技术条件下重复解译中再现。

4. 总则

4.1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根据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要

求,从遥感资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区域地质信息;研究各种地质体或地质现象相对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分析地质作用过程及演化特点;编制1:250000遥感地质图系。

4.2 遥感地质调查以遥感理论为基础,以遥感影像为依据,在现代地质理论和地质填图方法指导下,根据不同自然景观区遥感地质特点进行工作。

4.3 遥感地质调查以使用航天遥感资料为主,航空遥感资料为辅。提倡尽可能使用多平台、多类型、多分辨率和多时相的遥感资料。测区使用的主导性遥感资料类型和时相,应针对测区自然地理—地质景观特点选取。

4.4 遥感地质解译,应采用从已知到未知,从区域到局部,从总体到个别,从定性到定量,循序渐进,不断反馈和逐步深化的方法进行工作。

4.5 遥感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中除应表示各种解译点、观测路线、剖面、标本样品采集点等实测资料外,还应在图中如实地区分出直接引用前人的、被遥感解译修改补充了的以及由遥感新解译的地质资料。

4.6 遥感地质找矿预测,应以遥感异常和其它可能与成、控矿相关的可视化遥感找矿信息(线、带、环、色、块等)为主要依据。

4.7 提倡遥感调查在G I S平台上进行工作。

5.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制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在资料收集、分析,影像地图编制及初步遥感地质解译等工作基础上编写。

5.1 资料收集、分析

5.1.1 应注意收集测区自然地理和气候资料,分析环境特征。

5.1.2 应充分收集与遥感调查任务有关的区域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及遥感地质资料,了解测区研究程度及存在的主要区域地质问题。

5.1.3 应尽可能收集可用于建立信息提取训练场和样区等的高质量的自然地理、地质矿产资料和地物波谱资料。

5.1.4 应收集1:250000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和图件资料。

5.1.5 应掌握测区现有遥感图像数据情况,根据测区自然地理—地质景观特点,确定拟主要(和辅助)使用的遥感图像数据类型、时相、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以及太阳角等,并根据云、雪覆盖情况优选最佳的图像数据。

5.2 遥感影像地图编制

5.2.1 1:250000遥感影像地图,应采用经过优选的在本区自然环境条件下地质信息最丰富的波段直接合成,必要时也可采用经过数学变换处理的图像合成。

5.2.2 使用多景图像镶嵌制图时,图像的成像时间应比较接近。合成图像各波段间的配准以及相邻图像间同名点配准精度应控制在一个像元之内。相邻图像应进行无缝镶嵌,不同时相图像应进行彩色匹配处理,镶嵌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非接边区图像光谱的非线性变化。

5.2.3 遥感影像地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图像几何校正采用多项式拟合法,校正控制点可在1:100000地形图中均匀选取,每个图幅(1:100000)应不少于9个点,与地面控制点间的拟合精度应控制在2个像元以内。

5.2.4 图件整饰和注记按GB 15968有关规定执行,图廓外应附镶嵌索引图,注明所用图像种类、波段、各波段设色及各景成像时间。

5.2.5 成图精度:图廓对角线实测值与理论值之差不大于±1mm; 图中地物点相对附近控制点、经纬网或公里格网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1mm。

5.2.6 图像数据采用“tif”格式存放。

5.3 初步遥感地质解译

5.3.1 解译内容:

a) 测区不同自然地理景观分区及可解译程度分区;

b) 测区地质解译标志研究;

c) 构造格架解译;

d) 区域岩石解译。

5.3.2 解译方法以目视解译为主,人机交互式解译为辅。

5.3.3 遥感地质解译草图可采用初步解译结果和前人资料综合编制。

5.4 设计编写

5.4.1 设计书必须在初步遥感地质解译基础上编写。

5.4.2 设计书应扼要阐明测区地质特征和不同分区遥感地质特征。

5.4.3 设计重点是针对测区不同分区遥感地质特征,科学地选用遥感图像数据,确定不同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技术及精度要求。

5.4.4 设计书编写提纲见附录A。

6. 实地踏勘

6.1 当收集的资料不足以有效地建立测区地质解译标志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实地踏勘。

6.2 踏勘路线应根据测区(不同自然地理—地质景观区)建立解译标志的需要合理地加以部署,路线应力求通行条件最好、穿越的影像岩石单位最多。

6.3 路线上应着重了解各种地质体、地质构造的影像特征,研究地质体划分及确定相邻地质体之间界线的特征解译标志。

6.4 在条件允许时,应收集测区主要成矿类型的矿石及蚀变围岩岩石标本进行室内光谱测试。

7. 遥感地质调查

遥感地质调查主要通过遥感图像详细地质解译实现。

7.1 详细遥感地质解译内容

7.1.1 沉积岩岩石识别,岩石地层单位或影像岩石单位解译。

7.1.2 火山岩岩石及火山机构识别,岩石地层单位、岩相带或影像岩石单位解译。

7.1.3 侵入岩岩石识别,岩体或影像岩石单位解译。

7.1.4 变质岩岩石识别,构造—地(岩)层、构造—岩石单位或影像岩石单位解译。

7.1.5 第四纪沉积物识别,不同成因类型沉积物解译。

7.1.6 构造识别,构造形迹(如:褶皱、断裂、剪切带、推覆体、走滑或伸展构造等)性质及相对时、空关系解译。

7.1.7 环状影像识别,环状影像的属性(如与地质体、地质构造、地质作用或成矿作用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解译。

7.1.8 遥感异常及与找矿有关的其它遥感地质信息提取。

7.1.9 其它地学专题信息(如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及旅游地质等)的识别与解译。

7.2 详细遥感地质解译方法

7.2.1 详细遥感地质解译应以未经无缝镶嵌处理的遥感数字图像为主,无缝镶嵌的影像地图为辅。

7.2.2 详细遥感地质解译应综合使用目视解译、人机交互式解译及计算机自

动识别等方法。

7.2.3 应根据工作区自然环境特点、拟提取的地质信息种类及遥感地质特征,有针对性地分别进行图像处理方案设计。

7.2.4 图像处理训练场、训练样本的选择,应有较翔实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已知资料为依据。

7.2.5 图像中地质界线的圈定,应以追索法为主,在地形陡变或岩层强烈褶皱地区,可通过编制遥感解译剖面方法予以解析圈定。

7.3 详细遥感地质解译精度

7.3.1 在地质解译过程中,直径大于2500m的闭合地质体,宽度大于500m、长度大于2500m的块状地质体以及长度大于5000m的线状地质体应标定在图上;具有重要地质意义但规模较小的地质体、地质现象,可适当放大表示。

7.3.2 遥感地质解译界线(不含推测部分)重现性,用随机抽样检查的合格率衡量,解译界线的合格率应不低于85% 。计算方法为:

合格率=(检查解译结果再现的样品数/检查抽样样品的总数)×100。

7.4遥感地质解译编图

7.4.1遥感地质解译图件可采用1:250000(或1:100000)单色、彩色影像地图或简化的地形图为底图。

7.4.2 主要图件如下:

a) 遥感解译地质图;

b) 遥感异常(含其它可能与成、控矿相关的线、带、环、色、块等遥感地质找矿信息)图;

c) 其它遥感解译地学专题图。

7.4.3遥感解译图只反映遥感解译成果,所解译的各种主题信息,应尽可能详尽地反映在图上。

7.4.4 遥感解译图件可采用图层方式存放。

8. 实地检查验证

8.1 属性不明的解译成果,可根据需要进行实地检查,查明属性和特征;已认定属性的解译成果,可根据需要随机抽样进行实地验证,评价解译可靠程度。

8.2 实地检查可用路线地质方法进行工作,沿线应绘制路线剖面图,进行观

察记录,采集必要的标本、样品。

8.3 实地验证可采用定点观测方法进行工作,定点误差应小于250m,点上应有详细的观测记录,相应的图件和必要的标本、样品。

8.4 实地检查、验证路线及观测点应在实际材料图中标出。

9.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制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在综合研究及遥感地质编图基础上编写。

9.1综合研究

9.1.1 综合研究应在多元地学信息(遥感,地质,物探,化探等)复合、融合的基础上进行。

9.1.2 应根据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在详细研究测区地质特点基础上,通过综合解译客观地修订详细遥感地质解译成果的各种填图单位和界线。

9.1.3 应在充分研究区域构造格局的基础上,合理地对测区内断裂、线状影像进行重组,划分等级和确定相对时、空关系。

9.1.4 应针对已确定地质属性的环状影像,择其重点对影像结构、构造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物化探资料及所处的地质构造、地貌环境,探索深部地质结构和“环状构造”的地质内涵。

9.1.5 应在充分研究侵入岩体(岩带)影像岩石单位空间分布特点、地形地貌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环状影像间包容、穿插、切割特点等基础上,尽可能分解岩体(岩带),划分岩石单位并推定不同岩石单位的相对时序。

9.1.6 应在解译地质图上,通过对横穿区域构造若干图切剖面的综合研究,完善全区地质结构。

9.1.7 应以遥感异常(及其它遥感找矿信息)为基础,通过多元地学信息综合研究,进行找矿远景预测。

9.2 遥感地质编图

9.2.1 综合研究结果应按标准分幅编制下列图件:

a) 1:250000遥感影像地图;

b) 1:250000遥感地质图;

c) 1:250000遥感找矿远景预测图;

d) 其它遥感地学专题图;

e) 实际材料图。

9.2.2 图件编制可采用简化地形图或影像地图为底图。

9.2.3 图件的图示、图例及符号可参照 GB 958有关规定。

9.2.4 遥感地质图件可参照 DZ/ T O179规定着色。

9.2.5 遥感地质图件图框外(及背面),除表示图例、图切剖面和柱状图等外,应尽可能将那些未纳入主图但具有重要意义的解译(详细或综合解译)成果以副图方式表示。

9.3 遥感地质报告编写

9.3.1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中,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等的编写应以综合研究结果为依据。

9.3.2 报告应按图幅编写,多幅图联测区若地质情况相近也可合编一个报告。

9.3.3 报告编写提纲见附录B。

10. 质量检查及成果验收

10.1 质量检查

10.1.1 项目组应对遥感地质解译图中各种界线的解译质量进行100%互检,检查结果以“互检专报”形式报项目承担单位备案。

10.1.2 项目承担单位,应对项目组编制的图件、文字记录等全部资料的总体质量(完整性、科学性)进行检查、评价,“评价意见”应以文字记录在案。

10.1.3 项目主管单位根据“评价意见”进行随机抽查以评定原始资料质量。

10.2 成果验收

成果资料验收由项目主管单位组织实施,主要验收下列内容。

10.2.1 原始资料

a) 遥感解译地质图(1:250000);

b) 记录本(图像处理、地质解译、野外观测、取样记录等);

c) 样品、标本测试、化验、鉴定结果;

d) 遥感图像、数据资料;

e) 1:250000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图件;

f) “互检专报”及资料质量“评价意见”。

10.2.2 成果图件资料

a) 遥感影像地图(1:250000);

b) 遥感地质图(1:250000);

c) 遥感成矿预测图(1:250000);

d) 实际材料图;

e) 图件资料光盘。

10.2.3 文字报告。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提纲

A1 绪言

A1.1设计依据(任务书编号、项目名称、任务目的要求、工作起止日期、总经费、其它)。

A1.2 测区自然地理及交通概况(测区分布图)。

A1.3 测区地质、物探、化探及遥感研究程度(研究程度图)。

A2 测区地质、遥感特征

A2.1 地质、矿产特征及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

A2.2 遥感地质特征及测区可解译程度。

A3 方法技术

A3.1 简述拟使用的遥感图像数据资料特性及选择依据。

A3.2 测区遥感影像地图制作方法技术及精度要求。

A3.3 测区不同解译程度区详细解译(地层、岩石、构造、矿产等)方法技术及精度要求。

A3.4 测区野外地质调查方法技术及精度要求。

A3.5 测区实地检查、验证及地质取样等方法技术及精度要求。

A3.6 综合解译方法技术。

A3.7 测区成果图的主题内容、编制方法技术及精度要求。

A3.8 工作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A4 工作安排

A4.1 不同解译程度区的工作布置方案及依据。

A4.2 实物工作量计划。

A4.3 工作程序、进度及时间计划。

A4.4 人员组织计划。

A4.5 技术装备使用计划。

A4.6 保障措施。

A5 经费预算

A5.1 经费预算编制说明。

A5.2 项目设计预算汇总。

A5.3 项目设计预算。

A6 预期成果

A6.1 预期提供的中期检查资料。

A6.2 预期提供的最终验收资料。

A6.3 预期提供的最终成果。

A7 附图

A7.1 遥感地质解译草图。

A7.2 遥感解译程度分区及工作布置图。

附录B(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B1 绪论

测区交通位置,自然地理概况,任务要求及任务完成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果及重要发现(附交通位置图、工作量表)。

B2 方法技术

所使用的遥感资料种类、性质及实际应用情况,主题信息提取主要技术方法,矿产预测技术方法;检查、验证情况及工作质量评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方法技术问题。

B3 区域地质

B3.1 区域地层,岩石。

B3.2 区域地质构造(按构造单元分述)。

B4 区域地质矿产及找矿远景预测

B4.1 区域地质矿产。

B4.2 找矿远景预测。

B5 其它遥感地学专题成果

B6 结论及建议

主要成果及结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工作建议。

B7 附图

B7.1 1:250000遥感影像地图。

B7.2 1:250000遥感地质图。

B7.3 1:250000遥感找矿远景预测图。

B7.4 其它遥感地学专题图。

B7.5 实际材料图。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暂行)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二○一六年十月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与开发秩序,提高勘查成果质量,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更好地发挥勘查成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对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资源储量分类的原则性意见,在以往我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开发成果利用的基础上,参考类似矿种及兄弟省工作经验,编制《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以下简称《暂行技术要求》),可作为该类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评审的暂行依据。对《暂行技术要求》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请及时反馈给省储量评审中心,以便统一修正。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本技术要求起草人:宋锋、尚玉忠、李军、王卫、翟丹丹。 本技术要求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暂行) 1 范围 《暂行技术要求》规定了普通建筑石料矿产的分类、地质勘查工作要求、资源储量估算等方面的内容。 《暂行技术要求》的地质勘查主要指为了满足矿山开发而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 《暂行技术要求》适用于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勘查设计编制、资源储量估算、勘查报告编写。可作为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成果验收、评审的依据;还可作为普通建筑石料矿山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 《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13051-200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 18341-2001)

矿井地质专业技术规范

矿井地质专业技术规范

矿井地质专业技术规范 总则 第一条矿井地质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矿井的一切采掘工程都必须以可靠的地质资料为依据。为此,必须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更好地研究与解决 煤矿生产建设中的各种地质问题,以适应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 第二条矿井地质是指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采结束为止这一期间的全部地质工作。 第三条矿井地质工作必须坚持为生产服务的方向;根据矿井不同地质条件,按照生产建设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进行。 第四条矿井地质必须坚持现场观测和综合分析并生的原则。实见资料必须准确、完整; 预测资料必须有理有据,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 第五条矿井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 5.1 研究矿区(矿井)煤第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查明影响矿 井生产建设的各种地质因素。 5.2 进行矿井地质勘探、地质观测、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矿井生产建设各个阶段所 需的地质资料,解决采掘工作中的地质问题。 5.3 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利用价值。 5.4 开展矿井地质科学研究,积极引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矿井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产各种地质问题 矿井地质基础工作 一、必备的成果卡片 1、地质构造素描卡片 1.1、收集资料:现场收集并上原始记录本。 1.2、内容:包括陷落柱、断层、及其它构造(冲刷带、底鼓、节理等) 1.3、要求: 1.3.1、对陷落柱应现场观测描述其形状、大小和陷落角,充填物的岩性、层位、 密实程度和含水性以及陷落柱附近煤,用地质罗盘量出岩层产状要素等。 1.3.2、对断层的观测应描述断层的性质、断距和断裂结构面的力学属性来进行。 1.3.3、其它构造的观测如冲刷带必须观测冲刷标志,系统收集供判明冲刷类型, 推断冲刷变薄带方向和范围的资料。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的编写要特别强调以下几方面要求: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目的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人为中心”,即以人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调查研究和保护为中心,为科学规范地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服务,为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和地方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服务,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和防治对策。 二、工作任务 (一)一般进行1:50000以地质灾害为主的综合调查,对居民点、重要经济工程区,特别是集镇,查明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范围、规模、稳定状态、危害程度及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 (二)查明和预测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调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类型、强度、范围、历史、已造成的危害和未来趋势; (三)调查与地质灾害相关的水土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提出民居建设的生态地质对策; (四)评价工作区地质环境和各种地质灾害体的稳定状态,预测评价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斜坡稳定性等地质灾害,预测其发展趋势; (五)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六)建立地质灾害GIS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综合分析系统; (七)对重点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 三、工作内容

本项目的工作内容包括地质灾害诸灾种的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研究 (一)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是综合性的,以各种地质灾害为主,同时兼顾相关的地质环境、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的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灾种的地质环境、成灾历史、目前动态和可能的危害等: 1、崩塌; 2、滑坡; 3、泥石流; 4、岩溶地面塌陷; 5、地裂缝; 6、斜坡稳定性; 7、胀缩土; 8、地表水地下水污染; 9、固体废弃物;10、采矿、采石和边坡开挖诱发的地质灾害;11、矿坑排水引起的地表水地下水污染;12、特殊地质环境因素;13、地方病;14、水土流失。 (二)评价内容 分以下三个层次建立研究区的概念模型和量化模型,开展区域地质灾害的时空规律预测。 1地质灾害发育度——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的现状评价指标/方法筛选; 2地质灾害风险度——风险评估/单因子分析、多因子分析 分析因子包括:地形地貌、岩组、地质结构、降雨、地表水、地下水、气候变化、人为因素、区域地质环境等的空间相关/时间相关分析; 3地质灾害危害度——危害强度+易损性分析。 四、综合研究的技术要求与技术路线 (一)工作标准 执行的技术标准: 1、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标准(1:2.5万—1:5万),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制,1999; 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规划基本要求,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1999;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1.1 技术要求 资料收集技术要求 1.1.1 要求在勘察工作开始前,到设计院、地矿、气象、农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广泛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1.1.2 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A、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 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貌、地质条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河道工程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且为了工程地质勘探、测试工作及工点的布置提供依据。 B、工程地质调查的技术要求 重点查明地基稳定和现有河道边坡稳定的地质问题,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地面沉降等,地面陡坡、地下水、地表水活动情况,临河沿河边坡冲刷失稳可能调查调查精度按具体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控制。 1.1.3 钻探技术要求 拟采用XY-1型回转式油压岩芯钻机钻探,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采用套管或泥浆护壁,对需重点查明的部位(滑动带、软弱夹层等)应采用双层岩芯管钻进。 钻探回次进尺:软土层小于或等于1.0m,其它土层一般不超过1.5m。 岩芯采取率:黏性土、强风化岩 > 90%砂土》65%破碎带、块状强风化岩、中等风化岩》65%岩芯有序摆放在钻孔旁并填好标示牌,拍照留档。 孔深误差:钻进深度内的误差控制在士5cn以内。探井、探槽和探洞:除文字描述记录外,尚应以剖面图、展示图等反映井、槽、洞壁和底部的岩性、地层分界、构造特征、取样和原位测试位置,并辅以代表性部位的彩色照片。 1.1.4 勘察取样技术要求

①取土样:在钻孔中采取土试样,严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2009版)(第9章第4节)有关规定执行。②取样间距:表层0?3m取土间距1.0?1.5m,变层加取,土层较薄(厚度 0.5?1.0m)时均应取样;3?15m深度范围内每隔1.5?2.0m取样;15?20m 深度范围内每隔3.0?3.0m 取样。 ③取样方式:对软土层采用敞口式薄壁取土器取样;对可塑-硬塑黏性土采用锤击普通取土器取样;对中粗砂(或粗砾砂)层,取标贯器内的芯样或采取扰动样。 ④场地要采取地表水和地下水试样。 1 . 1 . 5原位测试技术要求 A、标准贯入试验 为测定黏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钻孔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利用地区经验对黏性土的状态、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作出评价;试验间距一般控制在1.0?1.5范围内。 试验要点:清干净孔内残渣及扰动土,准确丈量孔深,做好记录。具体技术操作重点如下: ①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当孔 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 行试验; ②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擦力,避 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 ; ③贯入器打入土层15cm 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 的锤击数,累计打入 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 达30cm 时,可记录50 击的实际贯入深度,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30cm 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oc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规划区、建设用地和矿山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DZ/T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 DZ/T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国家煤炭工业局2000)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 术语和定义 3.1.1 地质灾害 geological hazard 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3.1.2 致灾地质作用 geological process probably resulting in hazard 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地质作用。 3.1.3 致灾地质体 geological body probably resulting in hazard 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地质体。 3.1.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 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综合估量。 3.1.7滑坡 landslide 斜坡(含边坡)上的土体和岩体沿某个面发生剪切破坏向坡下运动的现象。 3.1.8危岩 dangerous rock 陡坡或悬崖上被裂隙分割可能失稳的岩体。 3.1.9崩塌 rock fall 岩(土)体离开母体崩落的现象。 3.1.10泥石流 debris flow 大量泥沙、石块和水的混合体流动的现象. 3.1.12 地面塌陷 ground collapse 土体或岩体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坑、洞的现象。由岩溶造成的地面塌陷称为岩溶塌陷;由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称为开采塌陷。 3.1.13地面沉降 land subsidence 区域性的地面下沉现象。 3.1.14 地裂缝 ground crevice 区域性的地面开裂现象。 3.1.16 采矿影响范围the range of mining effecfs 采矿地表移动涉及的范围。

1:25万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2001-01)

目 次 前 言 1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定义 (1) 4 总则 (2) 5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制 (3) 6 实地踏勘 (5) 7 遥感地质调查 (5) 8 实地检查验证 (6) 9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制 (7) 10 质量检查及成果验收 (8)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提纲 (10) 附录B(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2)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 DD 2001-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遥感方法进行1:250000地质调查的内容、程序、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未开展过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地区的遥感地质调查工作。同比例尺矿产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即构成本标准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下列标准时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DZ/T 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DZ/T 01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GB 15968—1995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 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 DZ/ 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遥感 利用地物(或天体)对电磁波谱响应的影像信息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科学研究或勘查测量。 3.2 遥感地质调查 以遥感资料为信息源,以地质体、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对电磁波谱响应的特征影像为依据,通过图像解译提取地质信息、测量地质参数、填绘地质图件和研究地质问题。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 (修订稿) 国土资源部 二○○六年四月

目录 一、总则 (1) (一) 目的 (1) (二) 名词解释 (1) (三) 任务 (1) (四) 基本要求 (2) (五) 组织形式 (3) (六) 质量监控 (3) 二、设计编制 (3) (一) 基本要求 (3) (二) 设计书提纲 (4) 三、野外调查 (5) (一) 调查要点 (5) (二) 野外调查记录要求 (14) (三) 野外调查记录形式 (16) (四) 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要求 (17) 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18) (一)群众监测网络建设 (18) (二)群专结合的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20) 五、室内资料分析整理 (20) (一) 基本要求 (20) (二)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20) (三) 重点防治区的确定 (23) (四) 成果图件编制 (23) (五) 成果报告编制 (24) (六) 报告附件 (26) 六、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27) 附件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 附件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图图例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查明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二)名词解释 1、地质灾害: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地质灾害隐患: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隐患,包括可能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潜在崩塌、潜在泥石流和潜在地面塌陷,以及已经发生但目前还不稳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3、灾情:本细则所称灾情为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包括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险情:本细则所称险情为地质灾害隐患的潜在危害性,包括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人数和威胁财产数(潜在经济损失)。 (三)任务 1、“以人为本”,对城镇、厂矿、村庄、风景名胜区、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工程设施分布区不稳定斜坡(变形斜坡)、泥石流潜在发育区以及潜在地面塌陷区进行调查,并对其稳定程度和潜在危害(险情)进行初步评价。 2、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调查试点和研究总结阶段,其技术要求也正在编写之中。本要求暂时供1:250000和1:50000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时参考。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基础地质资料而进行的一项新的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是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基础性地质调查。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学、土壤学、地貌学、生态学及其它有关地球科学的方法、理论,调查人类和生物群体赖以生存的岩石圈、地下水圈和地表水圈。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岩石、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植被群落及其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环境下发生变化的地球动力作用、地球化学作用和其它现代地质作用等。 1.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 (1)基本查明测区内的基础地质、水资源(包含地下水和地表水)、土地资源、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等的存在状态、性质与特征; (2)综合评价测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3)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等。 2.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1)充分收集测区内已有的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地球化学、遥感、气象水文、土壤、资源开发、生态等方面的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进行调研、野外踏勘等工作,在综合分析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写项目设计书。 (2)进行野外调查工作,主要包括:(A)基础地质调查,以收集已有资料为主,补充必要的野外调查;(B)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C)水文地质(包括地表水)、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包括地质灾害)调查;(D)土地资源调查;(E)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调查;(F)人类经济-工程活动调查;(G)其它有关的调查工作,包括放射性生态调查、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引起的环境效应等。 (3)样品采集、实验测试、室内综合研究及数字图库的建立。 在以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新方法技术,动态评价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及发展趋势、评价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评价测区内的生态地质环境容量与质量现状,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等。

历年中科院遥感所 GIS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博真题

2000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 空间拓扑关系 2. 地址匹配 3. 元数据 4. 栅格数据结构 5. 空间数据精度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 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2. 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构建与应用 3. 叠加分析 三、问答题(任选二,每个25分,共50分)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2. 时空动态数据结构研究 3. 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IS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 2001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 一、名词解释 1. 地址匹配 2. 地图精度 3. 关系数据库 4. 四叉树 二、简答题 1. GIS的特点及应用 2. GIS的结构及功能 3. 空间分析方法及应用 三、论述题 1. GIS的发展趋势 2. GIS与RS、GPS的集成方法 3. GIS空间分析功能的缺陷及改进方法 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 一、名词解释 1. 地理空间 2. 行程编码 3. 地址匹配 4. 拓扑关系 5. 空间数据元数据 二、简答 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 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特点 3. 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

三、问答 1. GIS的发展历程 2. 结合你的专业,谈一谈gis的应用与关键点 2003中科院遥感所GIS部分试题(版本一) 一、名词解释 1. GIS 2. 数据挖掘 3. 空间索引 二、简答题: 1、GIS标准化的意义及作用 2、数据质量标准 三、论述 1、关于长江三峡搬迁的,求几个数据。很麻烦。 2、关于温度梯度的 2003年GIS试题(版本二) 一名词解释 DEM、TIN、平移转换、栅格结构 二、简答 1、GIS的组成 2、空间拓扑分析 3、GIS互操作 三、论述(任选二个) 1、GIS的发展简史和趋势 2、WebGIS的核心模型及其应用 3、结合您的专业,谈谈GIS的应用关键和潜在领域 2005年中国科学院遥感所GIS考博试题 一、简答题 1. 传统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的缺陷 2. GIS中TIN的生成步骤 3. 空间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 GIS标准化的内容 5.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6.谈谈GIS与RS的关系 7.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技术 8. 电子地图的特征 9. 空间索引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二、论述题 1. 印度洋海啸造成重大伤亡。请设计一个海啸预警、检测、评估系统的系统方案。

工程地质技术要求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张家湾铁矿地下采选联合工程硐室群及管道井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编制单位: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9月26日

1、前言 (3) 1.1工程概况 (3) 1.2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3) 1.3勘察的依据 (8) 2地质条件 (8) 2.1气象水文 (8) 2.2场地地形、地貌 (7) 2.3地层岩性 (7) 2.4构造 (10) 2.5水文地质条件 (10) 3勘察工作量布置和方法 (8) 3.1勘察工作量布置 (8) 3.2工作方法 (9) 4钻探施工技术要求 (10) 5水文地质工作技术要求 (11) 5.1水文地质试验方法 (11) 5.2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16) 5.3水文地质试验参数计算公式 (16) 5.4水化学分析 (17) 6工程地质技术要求 (17)

6.1钻孔工程地质编录 (17) 6.2试样采取和试验 (18) 7钻探技术设计及质量保证措施 (19) 7.1钻孔结构 (19) 7.2套管 (19) 7.5钻进方法 (20) 8设备配置 (24) 9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24) 10预期成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张家湾铁矿地下采选联合工程 建设单位: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设计单位: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单位:东北大学 张家湾铁矿井下采选联合开采工程是一个全井下开采的采选联合开采项目。选矿厂全部布置在井下,选矿工艺厂房为一系列的大断面硐室群组。其深度在地表440-520米以下,是目前国内最深的地下建筑硐室群。 主要建(构)筑物特征表1 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一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一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1.2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1.2.1勘察的目的 (1)本次勘察任务是查明该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 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1.范围 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 1.2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2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3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2.4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3.总则 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3.1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今第39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35号)的精神,规范全国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3.2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3.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 3.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3.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感影象、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地面调查,必要时可适当进行物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3.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3 2020年4月19日

农业地质调查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工作要点、工作部署

农业地质调查技术和工作要点 1 我国农业地质调查进展 农业地质调查是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地质调查工作,通过测定土壤、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湖底沉积物、海底沉积物、农作物等环境介质中元素等地球化学指标,研究元素从岩石—土壤—水—农作物(水产品)—人体的生态循环过程,实现对农业地质环境的评价。调查成果具有“多目标”、“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可为土壤环境治理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护、基础地质研究、地方病防治等领域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前苏联于1927年就成立了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对生态地球化学进行了八十多年的系统研究。随后加拿大、美国、英国等作了大量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韦伯()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和思路引入到环境研究中。此后几十年里,有关环境地球化学、农业地球化学、地方病与环境地球化学的关系等研究工作逐渐受到各国地球化学家的重视,先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化学元素与某种生物效应的相关性。在广泛深入的研究工作基础上,许多国家的地球化学家普遍认识到,全国(或区域)生态地

球化学填图工作可以在解决日益迫切的人类生态环境问题中发挥巨大作用。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全国或区域性多目标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填图工作。 我国生态地球化学研究虽然起步稍晚,但成就比较显著。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目前已覆盖了600多万2的国土面积,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随后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利用区域化探资料,开展了农业、环境、地方病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区域化探资料主要涉及山区和丘陵区,使其在农业、环境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受到限制。 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组织和部署下,1999年首先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湖北江汉平原、四川成都盆地开展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试点工作,其成果引起了中央、地方各级领导的关注。自2002年3月4日国土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第一个省部合作协议以来,截止2008年底,农业地质调查已经在全国31个省(市、区)开展,覆盖面积达160多万平方公里,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性区域地球化学资料,根据国家和地方需求,从区域和局部两个尺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评价和应用,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1.2 我国农业地质调查的主要成果 我国农业地质调查主要工作有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由省、部合作实施的农业地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主要包括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doc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是我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生选考的专业课。考生必须熟练掌握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适应硕士生专业学习的需要。考试对象为参加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满分100分。 (二)答题时间:120分钟 (三)考试内容: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各50% (四)题型比例: 选择题20分 判断题10分 名词解释20分 简答题30分 分析论述题20分 三、考察要点与要求: (一)遥感 1、遥感的基本概念 理解并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了解遥感过程及其技术系统;了解遥感的发展与前景。 2、遥感的物理基础 理解并掌握电磁波、电磁波谱及电磁辐射等基本概念与专业术语;理解黑体辐射、太阳辐射、大气窗口概念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太阳辐射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理解并掌握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掌握反射率及反射波谱等基本概念,掌握常见地物反射波谱特征,了解影响地物光谱特性的因素。 3、遥感平台与遥感成像 了解遥感平台的种类及目的用途;理解并掌握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了解目前常用的传感器及其主要应用范围;熟悉遥感图像的特征。 4、遥感信息提取 掌握光学和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了解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理解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与辐射畸变因素,掌握遥感图像校正与增强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理解多源信息复合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掌握

遥感图像的分类过程及主要方法。 5、遥感的应用 对遥感在植被、水体、土壤及地质、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及3S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和实际经验。 (二)地理信息系统 1、基本概念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类型、与相关学科及技术的关系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2、地理空间数学基础 掌握地理空间的概念,理解地球空间参考、空间坐标转换、空间尺度类型、地理格网的建立方法。 3、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理解地理空间的概念与空间抽象的层次、空间数据的概念模型、空间关系、主要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掌握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及其表示方法、矢量与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的表示形式。 4、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掌握空间数据采集的主要方法与步骤、了解数据重构方法,掌握空间数据的压缩方法以及空间数据质量的评价与控制。 5、基本空间分析 掌握空间分析的概念、内涵、步骤。掌握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窗口分析、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6、DEM与数字地形分析 掌握DEM的建立方法与流程,掌握数字地形分析、数字高程模型及其应用。 7、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插值 掌握空间插值的相关概念、内涵以及空间插值的主要方法和应用。 8、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了解“3S”技术集成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科学、数字地球与智慧地球的概念。 9、了解国内地理信息产业前景、发展现状和时政要闻。 四、参考书目: 《遥感导论》,梅安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汤国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技术要求

云南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技术要求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0000)是《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修编(2010~2020)》和《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3~2020年)》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此项工作是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完成后,对全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监测预警、工程防治、避灾搬迁等相关工作的技术支撑。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实际,特拟定本要求。 一、基本要求 调查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调查重点。 (1)滑坡、崩塌、泥石流调查,结合调查区实际,参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08-02)的相关规定。 (2)其他地质灾害调查,参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修订稿)(国土资源部,2006年10月)的有关要求。 (3)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库建设,按《1:50000地质灾害调查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10年2月)执行。 二、补充要求 总结2013年度地质灾害详查工作经验,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在上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如下补充要求。 (一)调查 1、遥感 (1)超前安排遥感资料处理和调查解译工作,重视远程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为

地面调查、工程地质剖面布置、重点调查区确定、调查路线优化等提供依据。 (2)重点地段的遥感解译和地质灾害测绘,尽量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如SPOT-5、IKONOS、Quick Bird等)、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规划图(1:1万)和土地“二调”资料。在地质灾害发展动态分析中,鼓励进行多时相遥感影像对比,深化地质灾害发生、发展及危害特点的研究。 2、地面调查测绘 (1)以地质灾害隐患点核实和危险程度判定为核心,调查工作量不按点、线、面均匀布置。对山区、丘陵区及位于盆地周缘沟口的居民点都应进行现场调查,无灾点的居民点填地质环境情况说明表,有灾点的按类型填调查表。 (2)针对地质环境脆弱、受地质灾害威胁较大的城镇和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部署1∶1万地质灾害测绘工作。 (3)工程地质剖面测制优先部署在典型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第四纪地质作用活跃、人为活动对地质环境扰动强烈的地段。 3、典型灾点勘查 本次详查原则上不部置钻探、槽探、浅井及物探等勘探工作,典型灾点的解剖分析可收集利用区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成果资料。 4、灾/险情划分标准 地质灾害灾(险)情等级的划分采用以下标准: 5、记录和填表 (1)对存在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表上应注明责任单位、分管部门;在原有隐患点核查中,应调查已采取的措施(群测群防、专业监测、搬迁避让、工程治理

外文翻译---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规模度量

外文资料与中文翻译 Metrics of scale i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Michael F Goodchild (National Center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ABSTRACT: The term scale has many meanings, some of which survive the transition from analog to digital representations of information better than others. Specifically, the primary metric of scale in traditional cartography, the representative fraction, has no well-defined meaning for digital data. Spatial extent and spatial resolution are both meaningful for digital data, and their ratio, symbolized as US, is dimensionless. US appears confined in practice to a narrow range.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observation are explored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Earth, a vision for an integra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t is shown that despite the very large data volumes potentially involved, Digital Earth is nevertheless technically feasible with today?s technology. KEYWORDS: Scal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 Remote Sensing, Spatial Resolution INTRODUCTION: Scale is a heavily overloaded term in English, with abundant definitions attributable to many different and often independent roots, such that meaning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context. Its meanings in “the scales of justice” or “scales over ones eyes” have little connection to each other, or to its meaning in a discuss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But meaning is often ambiguous even in that latter context. For example, scale to a cartographer most likely relates to the representative fraction, or the scaling ratio between the real world and a map representation on a flat, two-dimensional surface such as paper, whereas scale to an environmental scientist likely relates either to

地质钻孔施工技术标准

地质钻孔施工技术标准 一、措施(设计)编制 施工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为矿方编制的工程方案设计及集团公司批复意见,结合相关规程、规范、区域地质资料等;施工设计的内容包括工程的施工目的、孔位布置、地质技术要求、安全施工技术要求、质量保证措施、施工组织及工期安排等。 二、钻探部分 1、煤层(可采煤层) (1)煤芯采取率: 主要煤层采取率》90%;非主要煤层真厚度》0.7米的,采取率》75%; 小于0.7米的,不作要求。 (2)煤层结构清楚,煤芯不污染、不燃烧变质,不混入杂物。 (3)钻探与测井比较:煤层真厚度0.7~3.5米的,差值<0.3米;煤层真 厚度大于3.5米的,差值<0.4米; (4)煤层深度:在顶底板各10米范围内已准确丈量钻具,且已合理平差。 (5)原始记录:小班班报记录和打煤报告书等均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及时认真、字迹清楚,无涂改。 2、岩层 (1)含煤地层岩芯采取率达到60%;非含煤地层岩芯采取率达到50%; 破碎带地层采取率达到35%。 (2)松散层中粘土类地层采取率达到60%;砂类地层采取率达到50%; 砂砾层、含泥砾石及卵石层采取率达到15%。 (3)岩芯洗净、顺序编号、贴票、装箱保管

3、终孔层位 达到钻孔设计要求(有设计变更的按变更要求)。 4、孔斜 (1)300米以内(含300米),小于3°; 300~1200米,每百米小于1°1200米以下,每增加100米,孔斜小于1.5°。 (2)定向斜孔达到钻孔设计要求。 5、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1)观测项目和内容达到钻孔设计的要求。一般主要观测冲洗液消耗量 和孔内水位埋深。冲洗液消耗量正常钻进中每小时观测一次,遇漏水量较大时要加密到每半小时观测1次,并要测量最大消耗量;如需进行堵漏时,应在班报中详细记录堵漏方法及堵漏材料的用量等。 (2)按设计要求,取芯钻进时实际观测次数不低于应观测次数的80%; 无芯钻进时实际观测次数不低于应观测次数的90%。 6、钻孔封闭 按钻孔封闭设计要求进行封闭,水灰比符合设计要求。孔口埋标(明标 或暗标),提出封孔报告。封孔材料要有材质证明资料。 7、原始记录 各项原始记录均按规定的格式内容和填写要求,认真填写,做到及时、 准确、清楚、完整。 &钻具丈量与孔深校正 (1)必须使用钢尺校测钻具; (2)每钻进100m、基岩界面、煤层、终孔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