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FET双峰效应的评估方法简介

MOSFET双峰效应的评估方法简介

MOSFET双峰效应的评估方法简介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是由一个金氧半(MOS)二机体和两个与其紧密邻接的P-n

接面(p-n junction)所组成。自从在1960 年首次证明后,MOSFET 快速的发展,

并且成为微处理器与半导体记忆体(memory)等先进集成电路中最重要的元件。

随着超大型集成电路(VLSI)的快速发展,浅沟槽隔离(STI)技术在MOSFET 制

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MOSFET 的有效通道长度(L)和宽度(W)的尺寸越来

越小时,一种MOS 器件的失效模式:双峰效应(double-hump)也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重视。

1 双峰效应

本文将介绍一种双峰效应的简单评估方法,使双峰效应的程度得以量化。

并且通过对量化数字的评估,可以定性和定量地了解和确定最优化的掺杂浓度

条件。

2 实验条件

本文分别对N 型MOS 的Vt 和Punch-through 的粒子注入掺杂浓度进行

了正交试验。其中,Vt 注入的浓度分别为:4.55 乘以1012cm-2;6.55 乘以

1012cm-2 和8.55 乘以1012cm-12。,注入能量为25 kev,杂质成分为硼(Boron); Punch-through 注入的浓度分别为:4.0 乘以1012cm-2;7.13 乘以1012cm-2 和1.0 乘以1013cm-2,注入能量为170 kev,杂质成分为铟(Indium);通过对不同注入

牛鞭效应评估方法的实例分析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4, 3, 26-32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d8205436.html,/journal/mse https://www.360docs.net/doc/dd8205436.html,/10.12677/mse.2014.31B005 Case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Bullwhip Effect Yijun Huang1, Ximei Lian2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Email: hyijun@https://www.360docs.net/doc/dd8205436.html, Received November 2013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ullwhip effec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quantifies the actual value of bullwhip effect by constructing a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the moving average forecasting method, and proves that information sharing can re-duce the bullwhip effe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perability of information sharing, this article has filtered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content and discussed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way prelimi-narily. Keywords Bullwhip Effect; Case Study; Information Sharing 牛鞭效应评估方法的实例分析 黄逸珺1,连细妹2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Email: hyijun@https://www.360docs.net/doc/dd8205436.html, 收稿日期:2013年11月 摘要 在供应链实际管理过程中,“牛鞭效应”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通过构建简单的数学模型,运用移动平均预测法评估牛鞭效应值,并定量分析得出信息共享能够减小牛鞭效应。最后,为提高信息共享的可操作性,本文对其内容进行了筛选,并对其共享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六讲政策效应评估

第七讲政策项目评估和参与效应 Marcel Fafchamps Oxford University 第一部分问题 1、彩排 2、符号 第二部分基于可观测因素的选择/参与的无关性 3.介绍 3.1假定 3.2 实验法 3.2.1随机实验法 3.2.2 平衡和随机化方法 3.2.3 自然实验法 3.2.4顺从性和污染性 3.2.5 双盲(double-blind),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响应偏差(response bias) 3.2.6 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 4、估计 4.1 非参数法 4.2识别(identification) 4.3 回归法 4.3.1 同质效应 4.3.2 异质效应 4.4推理和假说验证

5、回归不连续设计 5.1参数RDD 5.2灵敏非参数RDD 5.3模糊非参数RDD 5.4 前后估计(before-after) 6、匹配法(Matching) 6.1面板数据 6.1.1 事件研究和差异中的差分(event studies and dif-in-dif) 6.1.2扩充部分(多于两期) 6.1.3 使用dif-in-dif 推导 7.倾向得分法 方法a : 方法b:部分出局(partialling out) 方法C 异质性效应部分出局(partialling out with heterogeneous effects) 8.倾向得分匹配 8.1 一般概念 8.2估计法的选择 8.3 共同支撑 8.4 平衡性 8.5 应用 8.6其它最近邻居匹配法 8.7 STATA命令 第三部分工具变量法 9.方法a(标准IV) 10方法b(以倾向得分为工具) 11.方法c(异质性参与下的IV) 12.方法d(额外项的IV) 13.方法e(选择修正OLS) 14 、LATE 14.1 LATE,随机化,异质性 第四部分非二元参与 15参与无关性 16边际匹配估计(marginal matching ) 17 工具变量法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差不多方法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为静态评价法(单选)、动态评价法及不确定评价法三类。这三类评价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我们从下图中总体把握各类评价法: 这么多的评价方法,靠背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每种方法均有计算应用,因此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比例题练习、做习题,力争掌握每种分析方法的应用。

第一节 静态评价方法 一、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流淌资金)回收所需的时刻,一般以年为计量单位,从建设开始年算起,假如从投产年算起时,应予注明。 计算公式: ● P t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流量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 P t =投资总额/年净收益 ● 取舍条件:e t P P 基准投资回收期的阻碍因素:

1.投资构成比例 2.成本构成比 3.技术进步的程度 投资回收期法优点:反映了初始投资提到补偿的速度,从缩短资金占用周期、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加速扩大再生产的角度来讲是专门必要的。 缺点:没有考虑时刻价值。 例题8:新建某项目,可能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如下表: 表3- 1 【答案】能够采纳 【解析】 8=e P 5000 41 3.356500(5000) t P =-+ =--(年)

3.358≤,故方案在经济上合理,能够采纳。 二、投资收益率法 投资收益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与总投资之比。 计算公式:%1000 ?= 'K H R m a 取舍条件:投资收益率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收益率Rc : c a R R ≥',则方案可取。 三、差额投资回收期法 差额投资回收期:在不计算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方案比投资小方案节约经营成本来回收其差额投资所需的期限。 计算公式:0201 01 020 0C C K K C K p a '-'-= ' ??=(0102K K >) 2 02101 1 01 202Q C Q C Q K Q K p a '-'-= (12Q Q ≠) 简单的讲,确实是两方案的投资差额比上两方案的年经营差额,算出来的是投资差额的回收期。 取舍条件:e a P P <,方案2优;e a P P >,方案1优。 当两上比较方案年产量不同时,以单位产品的投资费用和经营费用来计算差额投资回收期,也确实是每个费用均除以相关的

(财务知识)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最全版

(财务知识)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 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掌握每壹种方法的含义、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判断准则以及其优缺点。 第壹节静态评价方法 ? 静态评价: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 一、 投资回收期 1. 含义 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流动资金)回收所需的时间。 注意:规定从建设开始年算起。 2. 计算公式 ? Σ(CI-CO )t =0(3-1) 式中:现金流入CI —cashinflow 现金流出CO —cashoutflow ? P t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 P t =投资总额/年净收益(年收益相等) 3. 适用范围 用于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 判断准则 当P t ≤Pc ,则方案可行; 反之P t >Pc ,则方案不可行。 用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来评价技术方案,反映了初始投资得到补偿的速度。 例1:某拟建项目P t ? 影响基准投资回收期的因素(P41); ? 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特点)。 二、 投资收益率(投资效果系数) 1. 含义 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和总投资额之比。 表示单位投资所能获得的年净收益。 2. 计算公式 R`a =H m ∕K 0×100% 3. 适用范围 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 判断准则 当R`a ≥Rc ,方案可行; 反之R`a K 01;C`01>C`02 3. 适用范围 多方案选优。 注意:必须满足方案可比的前提条件: (1)产出相等;(2)寿命相等。 4. 判断准则 当P a

功能性行为评估报告实例

功能性行为评估报告实例 盈盈,女,八岁,身体发育正常,有自闭倾向,无法主动与他人产生互动。研究者从盈盈咬手、咬脚、撕扯衣服等一系列问题行为中,将不停的舔嘴唇为急需进行干预的目标行为,因为嘴唇已经被她舔得变形了。经过系统的常规性评估,没有造成目标行为的生理及心理的原因。研究者开始对她的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 (一)“ABC行为观察表”的记录结果 研究者对盈盈观察了五天,每次进行40分钟,观察情境分别为语文课、体育课、课外活动,以ABC行为观察表进行记录。依据观察结果得知盈盈问题行为的类型为“自我刺激”。 (二)“问题行为动机量表”分析的结果 表3-9 盈盈问题行为动机量表分析结果行为类型总分平均得分行为频率分 级自我刺激25 3.12 1 逃避12 1.37 2 0 0 4 获得他人注 意 3 0.50 3 获得实质性 东西 (三)访谈结果 1.自我刺激 一天当中,盈盈的问题行为“随时都可能发生”,而且“什么情境都可能发生”,“在一般情况下,盈盈通常对周围的人和事都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没有人会影响她的行为,但是当盈盈独处的时候,问题行为最可能出现”,此外,盈盈“不是想获得某些实质物品,只是因为自己想舔,所以才出现问题行为”。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其问题行为的功能为“自我刺激”。

2.逃避 “当上团体游戏类的课程的时候,盈盈的问题行为出现次数会明显增多,可能是因为她有自闭倾向,无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吧”,老师认为盈盈想利用行为问题达到“逃避工作”的目的,据此推测其问题行为的功能为“逃避”。 (五)综合结果 综合盈盈甲的“ABC行为观察记录表”、“问题行为动机量表”、及访谈的结果,盈盈问题行为的功能为“自我刺激”及“逃避指令”。

第3章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3章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一、填空题1.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有静态评价法、动态评价法和______________. 2.静态评价法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及_______________. 3.动态评价法主要包括现值法、未来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和______________. 4.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___________. 5.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________________,将全部投资回收所需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 6.采用投资回收期法进行技术方案评价时,应把技术方案的投资回收期Pt 与行业规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Pc 相比较,便可决定方案的取舍,取舍的条件是_________. 7.投资收益率是指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的净收益与_____________之比的百分数. 8.用投资收益率来评价方案是将方案的投资收益率'Ra 与基准的投资收益率Rc 进行比较,若______________,则方案在经济上是可取的. 9.投资回收期法和投资收益率法,用于评价单方案自身的经济效益,若要评价互斥方案的相对经济效益,需采用_________________. 10.差额投资回收期是指在不计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的方案比较投资额小的方案所节约的经营成本,来回收其差额投资______________. 11.差额投资回收期a P 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时,______________较优. 12.差额投资回收期的倒数称为_____________. 13.将某方案的经营成本与按基准投资收益率分摊总投资额之和,称为__________. 14.将某一方案的投资额与按基准投资回收期累计的经营成本之和,称为___________. 15.用计算费用法进行多方案经济评价和优先时,以计算费用__________.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16.计算费用法进行多方案的经济评价时的应用前提条件是:各互比方案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17.考虑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方法,称为动态评价方法. 18.净现值是指技术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准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净现值(NPV )大于零,说明技术方案的投资获得大于_____________-的经济效益,方案可取. 20.净现值(NPV )小于零,则表示技术方案的收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净现值指标对单方案进行经济评级时,要求NP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运用净现值法对多个互斥方案评价时,如果各个方案的使用寿命相同,则____________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23.为了得到盈利额较大而投资额较少的较优方案,应用净现值法评价方案时,还应同时计算______作为辅助评价标准, 24.净现值率(NPVR )就是净现值与_____________的比值. 25.把技术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所有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全部折算为未来值并求和,然后根据未来值之和的大小评价方案优劣,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26.对某个技术方案来说,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其净现值的大小与所选定的基准收益率n i 有关,收益率越小,则净现值______________. 27.方案在整个寿命期内使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称为________________. 28.当计算出某一方案的内部收益率0i 并与基准收益率n i 比较,当______时,则认为方案可取.

第五章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

第五章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 健康感知-健康管理型态 一、名词解释 1.健康感知 2.健康维护 3.健康促进 4.健康行为 5.健康危险因素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影响个体参与健康维护的重要因素为 A.个体的健康状态 B.个体对自身健康的感知 C.个体的年龄 D.个体的经济文化状况 2.Gordon的11个功能性健康型态中最基本的是 A.营养与代谢型态 B.活动与运动型态 C.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型态 D.角色与关系型态 3.认为自己应对自身健康负责,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健康照顾的患者属于 A.内控型控制观者 B.外控型控制观者 C.内向型控制观者 D.外向型控制观者 (二)X型题 4.影响个体健康的危险因素包括 A.年龄因素 B.遗传因素 C.生活方式 D.环境因素 E.心理因素 5.关于健康的描述,正确的为 A.健康是一种相对概念 B.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平衡状态 C.健康是自身感知的生理、心理、社会的良好状态 D.健康是指身体没有疾病 E.在最佳健康状态下也存在着疾病的潜在危险 三、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健康的概念? 2.健康感知问诊的内容与注意事项? 认知-感知型态

一、名词解释 1.感知 2.认知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感知功能评估不包括 A.视觉 B.听觉 C.痛觉 D.理解力 2.自述流利,但内容不正常,不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也不能理解自己所言,发音用词错误,严重时别人完全听不懂,为 A.运动性失语 B.感受性失语 C.命名性失语 D.失读 3.让被评估者重复一句话或一组由5~7个数字组成的数字串,为评估下列哪一项记忆功能的方法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4.评估注意力最好的方法为 A.观察 B.询问 C.体格检查 D.量表测评 (二)X型题 5.语言能力评估的方式包括 A.提问 B.复述 C.自发性语言 D.命名 E.阅读 三、思考题 1.何谓定向力,如何评估? 2.何谓记忆力,如何评估? 自我概念型态 一、名词解释 1.自我概念 2.身体意象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自我概念的核心是 A.真实自我 B.期望自我 C暴露自我 D.表现自我 2.无法分辨自己与他人,或无法从社会环境中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区分出来,为 A.身体意象紊乱 B.自我认同紊乱 C.社会认同紊乱 D.情景性自尊低下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43小题.每题1.0分,共43.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除第14项需结合观察评分外,HAMA测评时主要依靠( )打分。 A 家属的诉说 B 被试者的主观感受 C 评定员的主观感受 D 被试者的行为表现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HAMD的24项版本总分超过( )分,就可能是轻度或中度抑郁。 A 17 B 20 C 24 D 8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HAMD属于一种( )。 A 自评法 B 他评法 C 自评和他评法 D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HAMD属于他评法的一种,即由评定员对被评定者进行评定。 第4题 患者在BPRS情感平淡项目上分数增高,其主要表现应该是( )。 A 悲观 B 激动 C 情感基调低 D 心境不佳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情感平淡指情感基调低,明显缺乏相应的正常情感反应。 第5题 某患者在BRMS某一项上得分是4分,表明其( )。 A 症状轻微 B 症状中度 C 症状明显 D 症状严重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DRMS所有项目均采用0~4的5级评分。BRMS每项评分标准为:0无该项症状或与患者正常时的水平相仿;“1”症状轻微;“2”症状中度;“3”症状明显;“4”症状严重。4分表示症状严重。 第6题 BPRS采用的是( )级评分法。 A 1~7的7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掌握每一种方法的含义、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判断准则以及其优缺点。 第一节静态评价方法 ?静态评价: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 一、投资回收期 1.含义 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流动资金)回收所需的时间。 注意:规定从建设开始年算起。 2.计算公式 ?Σ(CI-CO)t=0 (3-1) 式中:现金流入CI—cash inflow 现金流出CO—cash outflow ?P 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P t =投资总额/年净收益(年收益相等) 3.适用范围 用于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判断准则 当P t≤P c,则方案可行; 反之P t>P c,则方案不可行。 用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来评价技术方案,反映了初始投资得到补偿的速度。 例1:某拟建项目P t=8 ?影响基准投资回收期的因素(P41); ?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特点)。 二、投资收益率(投资效果系数) 1.含义 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的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 表示单位投资所能获得的年净收益。 2.计算公式 R`a=H m∕K0×100% 3.适用范围 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 .判断准则 当R`a≥R c,方案可行; 反之R`aK 01;C`01>C`02 3.适用范围 多方案选优。 注意:必须满足方案可比的前提条件: (1)产出相等;(2)寿命相等。 4.判断准则 当P a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第一单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测验材料 于1960年编制,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得最为普遍的量表。 本量表有17项、21项和24项等3钟版本,这里选用的是24项版本。可归纳为7种因子结构。 适用范围 本量表适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年病人,可用于抑郁症、躁郁症、神经症等多种疾病的抑郁症状之评定,尤其适用于抑郁症。对焦虑症不能较好的进行鉴别。 评定方法 一般采用交谈和观察的方式,评定当时或前一周的情况。 评分标准 HAMD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很重 少数项目评分为0-2分的3级评分法:(0)无,(1)轻-中度,(3)重度。 因子划分 依据各项目反映的症状特点,HAMD可分为7个因子。 1、焦虑躯体化: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疑病和自知力、全 身症状6项组成。 2、体重:体重减轻 3、认知障碍:自罪感、自杀、激越、人格或现实解体、偏执症状、强迫症状 4、日夜变化:日夜变化 5、迟缓:抑郁情绪、工作和兴趣、迟缓、性症状 6、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 7、绝望感:能力减退感、绝望感、自卑感 结果的解释 对于24项版本,总分超过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超过20分,可能是轻或中度的抑郁;如小于8分,则没有抑郁症状。 对于17项版本,分别为24分、17分和7分。 病理性抑郁 判断病理性抑郁包括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和病程标准。 病理性抑郁往往具有心境低落、兴趣与愉快感丧失、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个核心症状中的2个,同时个人的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且持续2周以上。 注意事项 评定时间15-20分钟。对于不典型的抑郁症状的测评可能会低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对于老年病人和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的评定可能在信度、效度上受到影响。第二单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测验材料 本量表包括14个反映焦虑症状的项目,主要涉及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两大类因子结构。 适用范围: 本量表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病人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但不大宜于估计

政策效果评估报告

政策效果评估报告 政策评估报告 湖南商学院 公共政策评估报告 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评估报告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行政管理0801班邹宇冰、欧阳娇、于洋洋、袁婷婷 张盼盼、孙红燕、李丹、谢选茶 2010年 12月 10日 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评估报告 一、评估背景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近年来,湖南省委、政府落实“文化惠民”政策,重视和支持文物工作把推动文博事业的健康发展放在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高度来抓,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沟通和解决,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实施,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优质服务,真正办成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工程。在2008年,湖南省委、政府决定免费开放13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改进服务质量、拓宽服务内容、开发延伸性产品,实行有偿服务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不仅

满足了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提高了对公众的亲和力,又弥补了免收门票的损失。 二、评估标准 (一)效率标准 分析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率和关系。主要从一下三个方面分析。政策的成本层次(和湖南省博物馆开放的资金来源与支出、馆内文物和信息的调配与使用、决策者和具体执行者的数量和工作的时间)、单项政策的投入和产出的层次(如何在最小的政策成本下达到和实现最大的政策目标即如何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以及整个市民文化气质的提高)、政策的全部成本与 总体产出层次( 机会成本有多大,在此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的直接效果以外的附加效果、象征效果、非预想效果等间接效果) (二)社会效应标准 从社会公平标准角度来看,公平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是基本的社会理念和价值基础,因此要加速发展的条件就是要创造更大的公平,在以服务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中对社会公平的要求摆在了越来越重 要的地位,公共政策越来越注重对公平效应的评估,从而改进效率、实现公平。 (1)从社会健康标准来看,公共政策的制定将影响人们的心理素质及健康,因此,公共政策评估中也应将公共政策对人健康的影响纳入到评估之中,将其设为评估标准的内容之一。 (2)从社会安全标准来看,主要分析人民大众对政策的安全认知程度即政策的出台是否影响到人们的各方面的安全。 三、评估过程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量表一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量表一 一、90项症状清单(SCL-90) (一)量表构成 SCL-90共有90个项目,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1、躯体化:反映主观躯体不适应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的主诉不适以及头疼、背疼、肌肉酸痛等其他表现。 2、强迫症状:与临床强迫表现的症状、定义基本相同、主要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脑子空了,记忆力不行)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出来。 3、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与自卑感,尤其是在与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自卑感、懊丧以及人际关系中明显相处不好的人,往往是这一因子获高分的对象。 4、抑郁:反映的是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概念。抑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是代表性症状,它还以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能力等特征,并包括失望、悲叹、与抑郁相联系的其他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 5、焦虑:包括一些通常在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症状和体验,一般指那些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现象,那种游离不定的焦虑及惊恐发作是本因子的, 6、敌对: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来反应病人的敌对表现,其项目包括从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各个方面。 7、恐怖: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反应的内容基本一致,引起恐怖的因素包括出门旅游、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 8、偏执:主要指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妄想、被动体验与夸大。 9、精神病性:有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思维被播入等反应精神分裂症状项目。 10、其他: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 (二)测验的记分 1、总分 总分: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 总均分=总分/90 阳性项目数:单项大于1的项目数 阴性项目数:单项等于1的项目数 阳性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 2、因子分=某一因子的各项总分/组成该因子的项目数 (三)测验结果的解释 总分超过160分 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 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

200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评价

200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评价 资产评估11 2011310106 吕雪莹 一、引言 2008年,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了国际的金融危机。自从2007年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开始,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动荡从而导致了美国30家金融企业倒闭,4000多家金融企业陷入危机。这引起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并且这一危机也以极快的速度影响到了实体经济。世界经济体之间高度的关联性使得这次金融危机并没有仅仅止步于美国这一个国家,而是以极快的速度波及了欧盟、日本、英国等国家和经济体,最终演变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而我国作为当时的新兴经济体,为了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我国对外贸的依存度已经达到了70%以上这样高的水平,所以虽然没有在危机刚发生时就对我国产生影响,但是这样一场经济危机在我国也是不可避免的。在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宏观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各项宏观经济数据急转直下,其中进出口总额在9月份到10月份的一个月间就由原来的136.432亿美元下降到128.372亿美元,到2009年更是由179921.47亿元人民币下降到150684.06亿元人民币,同时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持续回落,这就导致投资量的减少,同时造成失业人数迅速增加,股市财富也紧跟着大幅缩水,CPI 和PPI 双双进入负值,经济增长前高后低,物价水平骤升骤降;进出口形势复杂,贸易顺差出现波动,贸易增长进入不稳定期;工业生产增速缓慢,企业利润增幅回落,工业增加值大幅度降低;但投资增长保持稳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消费需求平稳快速增长,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国际收支状态稳定,货币供应量增幅波动,人民币汇率市场调节机制得到强化;财政收入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低速增长。这些指标都表明全球的经济危机在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的经济造成损害。这个时候由于面对如此负责的国美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向极强的措施,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但是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国际上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失灵,市场已经不能自己将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消化直至让其消失,所以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也就是经济的最终买单者必须要承担起对经济危机的兜底责任。我国政府面对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于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果断启动作为反周期逆风操作手段的积极财政政策,这对于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08年到2013年已经过去了5年,200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在我国的社会上也显现了一定的效果,在5年以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这个政策进行一个评价,来提高我国政府以及民众对财政政策的关注程度。 二、描述性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在于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拉动总需求。在经济增长乏力、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增发国债,国家拨出资金,以财政投资拉动总需求,具有其他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当局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1)变动政府购买支出;(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3)变动税收;(4)发行公债。显然,变动税收的政策不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效果,所以在为期较短的积极财政政策中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因此,主要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增支,这也是最容易出现明显效果的积极财政政策。这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公共政策效果评价的方法

公共政策效果评价的方法 公共政策评价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科学的政策评价,人们才能判定一项政策是否达到了其预期的目标,并由此决定这项政策应该是延续、调整,还是终止。同时,只有通过政策评价,人们才能对公共政策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总结得失与教训,为以后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 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过程,除了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有效的执行外,还需要对政策实施以后的效果进行判断,以确定政策的价值,并及时反馈。这种活动就是公共政策评价。它由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所组成:1、规范,即确定公共政策评价得以进行的标准;2、信息,即收集有关评价对象的各种信息;3、分析,即评价者运用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政策的价值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分析是公共政策评价最基本的活动;4、建议,即对未来的公共政策实践提出建议,以决定现有的公共政策是否继续实行、修改或是终结,是否要采取新的公共政策。 关于公共政策评价的含义,基本上有三种观点:公共政策评价主要是对公共政策方案的评价;对公共政策全过程的评价;对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我们认为,公共政策评价的着眼点应是政策效果,即“政策评价就是对政策的效果进行的研究”。由此,可以把公共政策评价定义为: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公共政策效果评价 二公共政策效果评价 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動有着重要的区别: 首先,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公共政策的主体由于其特殊的职能和地位,使得它比一般政策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和更深远的目的,因而要从公众的、宏观的、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评价。 其次,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

液质联用技术中基质效应的评价方法

液质联用技术中基质效应的评价方法 1. 前言 在人体生物等效性或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中,液质联用(LC/MS,LC/MSn)技术被广泛用于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的检测。液质联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显著特点,研究者往往会认为采用该技术可以简化或者省去样品的前处理和色谱分离步骤。但由于质谱检测是基于化合物离子化并通过特定的核质比来检测和定量,因此任何干扰待测物离子化的物质都可能影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即引入了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ME)的概念。基质效应是指在样品测试过程中,由待测物以外的其他物质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待测物响应的现象[1]。由于质谱检测的高选择性,基质效应的影响在色谱图上往往观察不到,即空白基质色谱图表现为一条直线,但这些共流出组分会改变待测物的离子化效率,引起对待测物检测信号的抑制或提高。这些基质成分包含了生物样品中的内源性成分和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引入的外源性成分。内源性组分包括无机盐或者胆汁中的有机盐、各种有机化合物(糖类、胺类、尿素、类脂类、肽类)和分析目标物的同类物及其代谢物。外源性组分尽管在生物样品中不存在,但同样会产生基质效应,包括处理样品的塑料管中残留的聚合物、离子对试剂、有机酸、缓冲液、SPE柱材料、抗凝管中的抗凝剂如EDTA或肝素锂等[2]。FDA在生物分析方法建立的指导原则中明确提出对于基于LC/MSn的方法,在整个分析过程中需通过适当的方法减少基质效应的影响,从而保证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1];EMEA在《生物分析方法的验证指导原则(草案)》中更加细化了基质效应的评判标准[3]。 2. 评价方法 目前评价基质效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柱后灌注法(Post-column infusion method)和(2)提取后加入法(Post-extraction spiking method)[4,5]。其中柱后灌注法能直观的显示基质效应对被测物色谱保留时间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适合在色谱方法筛选过程中评估基质效应的影响情况,为色谱条件的优化提供信息。而提取后加入法不仅能量化绝对基质效应的程度,也能提供相对基质效应的数据,因此广泛运用于方法学验证过程。 2.1 柱后灌注法(Post-column infusion method)[4] 柱后灌注法属于动态分析基质效应的方法,将针泵及液相色谱系统通过T型进样阀与质谱仪相连。将空白样品按待测样品的处理方法提取后,利用待测样品的洗脱条件通过HPLC进行色谱洗脱,同时用针泵将特定浓度的被测物以恒定速度注入,两种溶液一并通过T型进样阀进入质谱仪,进行待测物离子信号强度检测。被测物信号响应的变化将直接反应生物基质对于被测物的影响,同时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也有助于色谱条件的优化。2.2 提取后加入法(Post-extraction spiking method) 提取后加入法在评定LC-MSn基质效应中使用的最多,而且,此法还可用于评价绝对基质效应(absolute ME,基质效应影响分析的程度)和相对基质效应(relative ME,样品间基质效应大小的差异)。 2.2.1 绝对基质效应的评价[5] 利用下述方法制备两组待测样品。 Set 1:将被测物溶于非生物基质的空白溶液,如:配制成甲醇、乙腈等标准溶液。 Set 2:提取空白生物基质,浓缩复溶形成溶液,将被测物加入此溶液中。 将上述Set1和Set2样品引入LC/MSn系统进行分析,获得待测物和内标的信号强度,其中待测物或内标在Set2和Set1中信号强度的比值(Set2/Set1)为绝对基质效应,可以用基质效应因子(matrix factor,MF)来表示,待测物与内标MF的比值称为内标归一化基质效应因子(IS-normalized MF)[3]。绝对基质效应结果主要影响分析方法的准确度。 2.2.2 相对基质效应的评价[3]

第3章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3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一、填空题1.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有静态评价法、动态评价法和______________. 2.静态评价法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及_______________. 3.动态评价法主要包括现值法、未来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和______________. 4.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___________. 5.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________________,将全部投资回收所需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 6.采用投资回收期法进行技术方案评价时,应把技术方案的投资回收期Pt与行业规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Pc相比较,便可决定方案的取舍,取舍的条件是_________. 7.投资收益率是指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的净收益与_____________之比的百分数. Ra与基准的投资收益率Rc进行比较, 8.用投资收益率来评价方案是将方案的投资收益率' 若______________,则方案在经济上是可取的. 9.投资回收期法和投资收益率法,用于评价单方案自身的经济效益,若要评价互斥方案的相对经济效益,需采用_________________. 10.差额投资回收期是指在不计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的方案比较投资额小的方案所节约的经营成本,来回收其差额投资______________. P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时,______________较优. 11.差额投资回收期 a 12.差额投资回收期的倒数称为_____________. 13.将某方案的经营成本与按基准投资收益率分摊总投资额之和,称为__________. 14.将某一方案的投资额与按基准投资回收期累计的经营成本之和,称为___________. 15.用计算费用法进行多方案经济评价和优先时,以计算费用__________.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16.计算费用法进行多方案的经济评价时的应用前提条件是:各互比方案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17.考虑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方法,称为动态评价方法.

住房保障政策效应评估

住房保障政策效应评估 无论是当今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解决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问题上均采取了政府扶持的政策。各国根据自己本国的国情,综合运用财政以及住房建设等多种手段去满足不同阶层的住房需求。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是对市场商品房分配机制的必要补充,同时也是国家政府职能的基本体现。一个健全的住房保障体系应该让有能力买房的人买房,没能力买房的人租房。“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是绝大部分国家的核心政策。纵观各国政府,均鼓励中高收入者买房,政府扶持低收入者租房,使得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得到与其收入水平相适应的住房,以实现住有所居的社会目标。因此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住房保障经验,在住房市场化,商品化的今天,无疑是对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国内住房保障体系分析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再次成为中央抑制高房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情境下如何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无疑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计划经济时代,住房供给量的增长十分缓慢。1986年商品房开始出现,并在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的制度之后成为市场的主流。类似粮食供销改革,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我国在住房改革的早期用“双轨制”不仅增加了人均住房面积,甚至带动了居民耐用品消费。但是当市场上商品房竣工量远远多于保障性住房时(2008年以前,保障性住房占新增住房面积的百分之十),大城市普遍出现的高房价,房奴,夹心层现象折射出住房问题带来的诸多困惑,双困家庭,青年蚁族,农民工这类城市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考验着政府施政智慧。 在此背景下,目前我国城镇范围内推行的两种住房保障形式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廉租住房由于保障范围较小等原因,执行的过程中的矛盾较少,实践上比较成功。而经济适用房较多,争议较大。实践中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审查购房人资格?如何防止开发商和不和条件的购房者之间的暗箱操作?看似操作层的问题,使人误以为只要控制每套房的建造面积,阻止富裕家庭买房即可。事实上实施起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 8 -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掌握每一种方法的含义、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判断准则以及其优缺点。 第一节静态评价方法 ? 静态评价: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 一、 投资回收期 1. 含义 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流动资金)回收所需的时间。 注意:规定从建设开始年算起。 2. 计算公式 ? Σ(CI -CO )t =0 (3-1) 式中:现金流入 CI —cash inflow 现金流出 CO —cash outflow ? P t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 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 P t =投资总额/年净收益(年收益相等) 3. 适用范围 用于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 判断准则 当P t ≤P c ,则方案可行; 反之P t >P c ,则方案不可行。 用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来评价技术方案,反映了初始投资得到补偿的速度。 例1:某拟建项目P t =8 ? 影响基准投资回收期的因素(P41); ? 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特点)。 二、 投资收益率(投资效果系数) 1. 含义 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的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 表示单位投资所能获得的年净收益。 2. 计算公式 R`a =H m ∕K 0×100% 3. 适用范围 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 判断准则 当R`a ≥R c ,方案可行; 反之R`a K 01;C`01> C`02 3. 适用范围 多方案选优。 注意:必须满足方案可比的前提条件: (1)产出相等;(2)寿命相等。 4. 判断准则 当P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