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件检具管理

冲压件检具管理
冲压件检具管理

恒信基冲压厂管理制度—————————————★——————————————

恒信基冲压厂检具管理制度

FOHOBT.01005.A-2004

2004年 12月 10日

诸城市恒信基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冲压厂

为了更好控制产品质量,规范检具的管理。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福田公司转到恒信基冲压厂质检科的检具和冲压厂自制检具的设计、验收、制造、使用、保养全过程。

3术语

检具:冲压厂所有冲压产品的检验,测量胎具。

4职责

4.1质检科是检具的主管单位,

4.2设计:冲压厂所需自制检具由技术准备科负责设计完成。

4.3制造:冲压厂所需自制检具由生产科负责派制。

4.4验收:质检科负责检具验收工作。

检具的验收分予验收和终验收,予验收在检具制造厂家进行,对于福田公司检具由福田公司负责,恒信基冲压厂配合。终验收在恒信基冲压厂进行,由福田公司负责,恒信基冲压厂配合。质检科负责核查检具所需所有技术文件、资料,并对予验收中要求整改的问题进行核查。技术准备科负责接收、保存检具所有技术文件、资料。质检科负责配合对《技术协议》中规定的终验收内容进行逐一验收检查。并要求移交检具的同时提供《检具检测报告》《检具操作说明书》《零件检测作业指导书》定位销、检测销等易丢失、损坏的标准件图。

4.5冲压厂自制检具的验收由质检科负责,技术准备科配合完成。

4.6质检科负责检具移交我厂后由于设计更改而需对检具进行更改内容的记录上报并对更改后的检具进行验收。

4.7冲压质检科负责对检具分别建立台帐,实行档案管理。

5.1质检科检查员有权使用所有检具,外单位人员要使用检具必须经质检科科长批准并报分管厂长,检具管理员在场指导方可使用。

5.2使用所有检具前必须认真阅读检具使用说明书,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检具损坏或测量结果不准确。

6维护与保养

6.1冲压质检科负责检具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要保持检具表面清洁,尤其是零接触面。

6.2每次使用前要检查检具的夹钳、活动块、定位销、断面规是否可靠。

6.3检具应有专门合适的存放地点,不能置于阴暗潮湿及日光暴晒的地方。6.4检具排列应整齐有序,有间隔,注意使用安全方便。

6.5检具的检定周期为三十六个月。

7检具的修理

7.1 检具在保修期内,在正常操作使用条件下,任何影响检具使用的质量问题由检具制造厂家负责修理;发生非正常损坏,生产商负责修理,费用由损坏单位负责。

7.2因产品更改需对检具修理时由检具制造方负责。

7.3保修期以外因正常使用损坏,影响使用,需修理时由质检科提出申请,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由技术准备科负责联系。

7.4 检具所用检测销、断面规、插销损坏由冲压质检科提报计划,技术准备科负责联系制作。

8检具使用报废

8.1质检科检验员在日常使用检具时如发现检具损坏,应立即停用,上报主管领

8.2技术准备科负责组织对停用检具进行检测,确认状态,出据检测报告。可用检具找专业检具制造厂家修理,无法使用修理的检具,出据报废证明,上报福田公司相关主管部门。

9考核

9.1检具厂商移交我厂检具存在问题而又不予修复或延期修复的,由质检科上报主管领导,与相关单位协调。

9.2非冲压质检科人员使用检具,未经领导批准并造成检具损坏的,视损坏程度考核责任人100-500元。

9.3冲压质检科人员不按操作程序使用检具,造成损坏每次考核50-100元。

附加说明:

本办法提出部门:冲压厂质检科

本办法归口部门:冲压厂质检科

本办法起草人:董朝阳

本办法审核人:董朝阳

本办法审定人:李民乐

本办法批准人:李树

汽车冲压件缺陷及检验标准

汽车冲压件缺陷及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标准旨在明确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制造事业部职责范围内生产的冲压件半成品和成品。 3、术语 3.1关键冲压件 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去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3.2固有缺陷 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工装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制造过程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4、冲压件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原则 一个车身上的冲压件繁多,但每个冲压件的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为了在提高整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成本等因素,以便能够充分提高整车生产的综合效能。 因次,制定冲压件的质量检验标准需要结合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车身的使用性能等要求,对不同类别的冲压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4.1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 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4.2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 分为:A、B、C、D四个区域。 4.3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装配及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4.4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压合等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料边、压合料边、焊接料边。 5、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 5.1(A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不包括当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2(B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 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3(C区) 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 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其他区域。5.4(D区) 除A、B、C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或发现的部位。 6、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 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一般分三类。 6.1外观缺陷 包括:裂纹、缩颈、坑包、变形、麻点、锈蚀、材料缺陷、起皱、毛刺、拉、压痕、划伤、圆角不顺、叠料、及其他。 6.2功能尺寸缺陷 包括:孔偏、少边、少孔、孔径不符、多料、型面尺寸不符、其他。 6.3返修缺陷 包括: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溶合和未焊透、形状缺陷、变形、坑包、刨痕、抛光影、板件变薄、及其他。 7、冲压件的检验方法 7.1外观检验方法 7.1.1触摸检查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检验员需戴上纱手套沿着零件纵向紧贴零件表面触摸,这种检验方法取决于检验员的经验,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被探知的可疑区域并加以验证,但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检验方法。 7.1.2油石打磨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打磨用油石(20×13×100mm或更大)。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油石打磨(例如:8×100mm的半园形油石)油石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等)。建议用细粒度的油石。油石打磨的方向基本

冲压件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

瑞鹄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冲压件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 1、目的 本标准旨在明确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冲压科职责范围内生产的冲压件半成品和成品。 3、术语 3.1关键冲压件 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去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由客户提供各车型的关键冲压件清单,形成《关键冲压件清单》。) 3.2固有缺陷 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规划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冲压科与质保部结合客户的意见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4、冲压件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原则 一个车身上的冲压件大概有300-600个,但每个冲压件的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为了在提高整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成本等因素,以便能够充分提高整车生产的综合效能。因此,制定冲压件的质量检验标准需要结合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车身的使用性能等要求,对不同类别的冲压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4.1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 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4.2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 分为:A、B、C、D四个区域。 4.3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装配及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4.4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压合等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料边、压合料边、焊接料边。 5、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 如下图所示: 汽车分四个区域:两个外区和两个内区。

5.1外1区(A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不包括当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的车型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2外1区(B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 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的车型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3内1区(C区) 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其他区域。 5.4内2区(D区) 除A、B、C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或发现的部位。 6、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 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一般分三类。 6.1外观缺陷 包括:裂纹、缩颈、坑包、变形、麻点、锈蚀、材料缺陷、起皱、毛刺、拉毛、压痕、划伤、圆角不顺、叠料、及其他。 6.2功能尺寸缺陷 包括:孔偏、少边、少孔、孔径不符、多料、型面尺寸不符、其他。 6.3返修缺陷 包括: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溶合和未焊透、形状缺陷、变形、坑包、刨痕、抛光影、板件变薄、及其他。 7、冲压件的检验方法 7.1外观检验方法 7.1.1触摸检查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检验员需戴上纱手套沿着零件纵向紧贴零件表面触摸,这种检验方法取决于检验员的经验,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被探知的可疑区域并加以验证,但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检验方法。7.1.2油石打磨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打磨用油石(20×13×100mm或更大)。 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油石打磨(例如:8×100mm的半园形油石) 油石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等)。建议用细粒度的油石。 油石打磨的方向基本上沿纵向进行,并且很好地贴合零件的表面,部分特殊的地方还可以补充横向的打磨。 7.1.3柔性纱网的打磨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用柔性砂网紧贴零件表面沿纵向打磨至整个表面,任何麻点、压痕会很容易地被发现(不建议用此方法检验瘪塘、波浪等缺陷)。 7.1.4涂油检查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用干净的刷子沿着同一个方向均匀地涂油至零件的整个外表面。 把涂完油的零件放在高强度的灯光下检查,建议把零件竖在车身位置上。用此法可很容易地发现零件上的微小的麻点、瘪塘、波纹。 结合目前公司现状,采取7.1.1和7.1.2两种方法对在线生产的表面件进行检查。

冲压件检验规范标准

1. 目的 明确钣金冲压生产过程产品检验、测量方法及判定标准,为产品检验提供依据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钣金冲压半成品及成品 3. 引用文件 本规范在应用下列文件时,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最新版适用于本文件 3.1GB/T 1804 一般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 3.2GB/T 13916-2013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3.3GB/T GB/T 15055-2007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4. 检验条件 4.1视力要求: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 4.2照明要求:在自然光或60W-100W的日光灯照明条件下检验,距离约50-60cm 4.3对于需要主观判断的缺陷,允许用不超过4X的显微镜,超过4X的显微镜可用来辅助分析,但不能用来接收或拒收零件 5. 缺陷分类 5.1严重缺陷:可能造成产品性能故障及安全隐患的缺陷 5.2重要缺陷:可能导致产品的可用性降低的不符合项 5.3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正常使用,产品外观、包装及运输防护等其它轻微不符合项 6. 检验方法 6.1检具测量 用钢板尺、卷尺、塞尺、卡尺、高度尺,靠模、功能规、检验工装及测量平台等测量工具,结合工艺图纸对产品的尺寸、位置、形状等部位进行测量 6.2目视检验 目视检验产品外观无生锈、凹坑、划痕、裂纹、缺料、多料、毛刺等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缺陷 7. 检验标准 7.1尺寸检验判定标准 7.1.1产品检验按照图纸公差要求接受检验

装配孔孔径尺寸D1≤30㎜ 孔径尺寸D2≥30㎜ 位置度 卡尺 功能规 D1﹢0.3㎜ D2﹢0.5㎜ ±0.25㎜ √ 一般过孔孔径尺寸D1≤30㎜ 孔径尺寸D2≥30㎜ 位置度 卡尺 功能规 D1﹢0.5㎜ D2﹢1㎜ ±0.5㎜ √ 形状位置冲压件形状位置未注公差参考GB/T 13916-2013 检具 满足装配检具适 用性 √ 方料长宽尺寸卡尺 卷尺 1:切板方料长 度尺寸L±0.5 ㎜ 2:开料对角线尺 寸偏差≤0.5㎜ √ 轮廓扭曲变形卡尺 塞尺 1:前壳成型后 扭曲变形量≤2 ㎜ 2:后壳成型后 扭曲变形量≤1 ㎜ √

检具技术标准_完整版__1

二OO四年十月 目录 编制:审核:批准:

目录 2 一.检具概述 3 1、目的与简介 3 2、适用范围 3 二.检具承制商的责任 3 三.设计细节要求与标准 4 1、设计概念 4 2、设计要求 5 四.制造细节要求和标准 11 五.预验收的认可要求 15 1、生产完毕承制商认可要求 15 2、预验收要求 16 六.检具终验收要求 16 1、检具终验收要求 16 2、防锈、装运和保养要求 16 七.其他 16 附录 18

车身件专用检具技术规范 一、检具概述 1、目的与简介: 为达成冲压件检具形式、功能的统一;加强冲压件检具对现场质量控制的作用;加快冲压件检具的开发进度;降低冲压件检具的采购成本。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定义:车身件专用检具是冲压件和焊接件等在线检测检验夹具的简称,检具是一种按特定要求专门制造的检测工具。本文以下简称检具。 汽车车身零件通常是冷轧钢板冲压而成,具有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难以用常规量具测量等特点,因此检具的形面必须根据零件的CAD数据铣削加工,能体现零件的所有参数,对零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检测。 检具作用:前期产品调试、产品件质量控制、车身生产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检具主要对零件的型面、轮廓、孔位等要素进行检测;检具还应具有测量支架的功能,对特殊部位进行三坐标检测,但是当检具在线检测功能与测量支架功能不能同时满足时,应首先满足检具的在线检测功能。 检具承制商在对奇瑞零件的检具进行报价、设计和制造时,必须先依据本规范中的基本规定,未涉及部分使用供应商其自己的标准和要求。 2、适用范围 本规范为了获得PPAP检具的条件提供了一致性的技术条件,同时要求承制商将本规范应用于设计、制造、验收的全过程中。 二、检具承制商的责任 1、检具承制商必须在签订合同后两周内提供书面的供应商其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同时该文件必须经过奇瑞相关质量工程师的审核确认。 2、检具承制商对检具制造过程的所有要素负直接责任。另外,检具承制商必须保

冲压件检验标准

冲压件检验判定标准 一、质量判定基本定义 1、某些描述中使用的一些主观评价词汇的定义: 轻微的:指容易接受的,感觉不太明显、不太大、力量很小、不太持久的。 明显的:指较突出的、较清晰的、不用置疑的。 显着的:指非常突出的、一定觉察得到的、鲜明突出的、完全清晰可见的。 2、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 汽车分三个区域:两个外区和一个内区。 A区: 汽车的上部至车身腰线,分界线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保护条的下边线 车身腰线装饰槽下边线 车身上开合件边框的有关部位: 汽车内2区的某些部位,从外面完全看的见,可根据具体情况视做1区处理 B区: 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位于:车身腰线以上 所有上车时能看见的部位,车身周边,车身边框 以及:后侧窗,后行李箱隔板,尾门内板,车身尾门框,行李箱,发动机舱,发动机罩内表面,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 所有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能看的见的,位于车身腰线以下的部位。

C区: 位于车身装饰条或保护条以下的部分、不影响客户直观视觉效果的部位。 3、检验基本条件定义: 站立,在缺陷扣分区内,在冲压件四周,离件1米进行检查允许俯身,但不能蹲下检查涉及到间隙及高低不平的缺陷,应予以测量判别。 4、检测: –是靠视觉、触觉……进行评判的.。 –只有在有疑问的情况下,才使用检具,根据间隙标准的定义或有关基本标准的定义来核实或明确某些缺陷的扣分级别: ·对间隙及高低不平的检查使用塞尺 ·对冲压件上的坑包、麻点的检查要使用面积规 ·对表面检查使用尺子 5.缺陷分类 –外观类: 裂纹,缩颈坑包,起皱麻点 变形锈蚀材料缺陷 起皱,波纹,棱线毛刺拉毛,划伤 圆角叠料压痕其它

冲压件的缺陷及检验标准

冲压件的缺陷及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标准旨在明确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制造事业部职责范围内生产的冲压件半成品和成品。 3、术语 3.1 关键冲压件 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 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去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3.2 固有缺陷 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工装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制造过程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4、冲压件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原则 一个车身上的冲压件繁多,但每个冲压件的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为了在提高整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成本等因素,以便能够充分提高整车生产的综合效能。 因次,制定冲压件的质量检验标准需要结合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车身的使用性能等要求,对不同类别的冲压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4.1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 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4.2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 分为:A 、B 、C、D 四个区域。 4.3 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装配及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4.4 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压合等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料边、压合料边、焊接料边。 5、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 5.1 (A 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不包括当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2 (B 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 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3 (C 区) 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 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其他区域。5.4 (D 区) 除A 、B 、C 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或发现的部位。 6、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 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一般分三类。 6.1 外观缺陷

冲压件检具标准

ZP5/ZP7 零件 上海大众 外购件检具(测量支架)技术要求
版本:1.0
修订日期:2004.12.20
ZP5/ZP7 零件 外购件检具(测量支架)技术要求
Lastenheft
Pruefmittel fuer ZP5/ZP7 Kaufteile (Messaufnahmen)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质保部计量与测量科
MQM Shanghai Volkswagen Automobil Co., Ltd
Page: 1 Total: 35
MQM Huang Cuiwei TEl:65708

ZP5/ZP7 零件 上海大众 外购件检具(测量支架)技术要求
版本:1.0
修订日期:2004.12.20
目录 前言 ---------------------------------------------------------------------------- 4 更改记录 -----------------------------------------------------------------------------5
1. 目的 -----------------------------------------------------------------------------6 2. 适用范围 -------------------------------------------------------------------------6 3. 责任 ----------------------------------------------------------------------------6 4. 规定 ----------------------------------------------------------------------------6
4.1 检具(测量支架)的概述 --------------------------------------------------6 4.2 检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要求 -----------------------------------------------7
4.2.1 检具(测量支架)的设计说明 ---------------------------------------7 4.2.2 检具(测量支架)的结构要求 --------------------------------------8 4.2.3 检具和测量支架的一般制造精度(公差)----------------------------- 13 4.3 检具和测量支架的验收和交付 ------------------------------------------------- 14 5. 存档 ------------------------------------------------------------------------------------ 15 6. 评审与更改 ----------------------------------------------------------------------------- 15 7. 分发 -------------------------------------------------------------------------------------- 15 8. 附件清单 -------------------------------------------------------------------------------- 15
附件一:关于检具定位销和检验销的说明 ------------------------------------------ 16
Page: 2 Total: 35
MQM Huang Cuiwei TEl:65708

冲压件检查标准

冲压件检查标准 1.目的:确定冲压件的外观、线性尺寸、形位公差检验条件、检验手段的一般标准, 指导合理、经济的进行检验与品质控制;并可指导相关工艺、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制订。 2.范围:本标准适用信发所有冲压件的外观、线性尺寸、形位公差检验控制。 3. 外观检验 3.1检查方法 产品及原材料的检查方法以如下条件进行目视检查,需要时可使用菲林,并可借助10倍放大镜。对所发现的外观缺陷按相应允收标准作出判定。 3.1.1 位置:检查人员的眼睛与被测对象物表面的距离:30~45cm。对测量对象表面要以垂直及45°的角度进行检查。(参照图1) 3.1.2 照明:2X36W白色日光灯在距离150~200cm处发出之光亮。 3.1.3 视力:检查人员要求正常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 3.1.4 时间:不得在被测对象物上停留,必须以连续的动作进行,若发现异常时,允许不超过5秒的停留时间作确认。 3.2 等级定义

根据部品所处位置分为3个等级,若需要详细的等级定义时,在相关部门协议基础上,另行规定。 3.2.1 A级面: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时常处在使用者视线范围内之面。如产品之正面、上面、侧面,或据客户要求指定为A级的面。 3.2.2 B级面:使用者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不可直接目视,但时常能看到的面。如产品之后面、底面。 3.2.3 C级面:通常使用者看不到,但在如维修维护打开时能看到的面。 3.3附则: 3.3.1 [冲压部品及零件外观缺陷评判基准],见表。 3.3.2 如出现评判表中未列出之外观缺陷均作“MAJ”严重缺陷处理。 3.3.3 只靠外观基准书不能表现的缺陷,作出限度样本。限度样本从制作到登录、管理方面参见[限度样本管理规定]。 3.4评判基准 冲压部品及零件外观缺陷评判基准

冲压件通用检验规范

1.目的: 制定试模样品的一般检验准则,在规格、客户之外观规范及产品蓝图等没有明确规定时,以此作为检验之依据。 2.范围: 适用于本厂所有冲压件。 3.特殊规定: 3.1本文件若与蓝图及客户检验规范发生冲突,以蓝图和客户要求为准。 4.检验规定: 4.1毛刺的规定: 4.1.1所有冲制件的毛刺高度不得超过板厚的5%,不允许有毛刺的地方,必须有压毛边工 站,压完毛边后,不得有刮手的感觉。 4.1.2对于0.15~0.4MM 4.1.3 4.2平面度的规定: 4.2.1 4.2.2 量。 4.2.3 4.3由于冲孔引起的凸起。 在冲孔边缘会引起突起或凹陷,当超过尺寸界限时拒收。

生变形。 4.7紧固件 4.7.1紧固件须与基材紧密相连,符合安装程序及制程中尺寸。 4.7.2紧固件在安装中不能变形或挤压变形。 4.7.3基材安装中不能变形或凸出。 4.8螺柱(standoff) 、螺母(nut) 、螺钉(screw)压合的规定: 4.8.1所有的螺柱、螺母、螺钉与冲压件母面压合时,必须压牢,不得压偏,螺母(nut)压合 后不得与母面有间隙存在。螺柱(standoff) 、螺钉(screw)不允许高出母面。 4.8.2螺柱或螺母与冲压件母面的结合力必须符合客户规格或蓝图要求,并作推力、扭力、 拉力测试。 4.8.3螺母(nut) 、螺柱(standoff) 、螺钉(screw),进料时除按规定对尺寸,外观检查外,还 应对其硬度进行测试,硬度依据蓝图或规格。 4.8.4螺柱(standoff)、螺母(nut)与冲件基体压合后,必须用牙规检验,检验数与频率依

个别SPEC之要求。 4.9 4.10字模: 4.10.1字模清晰完整,距离460mm目视可识别清楚。压印之每一个单个字体深度一致, 深度差距在0.1mm。有疑议时送检测剖开测量。 4.10.2不允许缺齿,缺角。 4.10.3版次与蓝图及ECN版次一致。 4.10.4字模在零件中的位置及方向必须与图面一致。 4.10.5字模面之背部不能有凹陷及凸出手感,弹片例外。 4.10.6字模中每一个单个字体所使用之字型格式一样。 4.10.7上盖商标的压字深度必须在0.4±0.1mm。 4.11色拉孔: 所有的色拉孔,不允许偏位,要有倒角,其深度H要在规格之内。如图所示(图6),若有怀疑时,需用实物实配。

常见冲压件检验标准

1 目的 对冲压件检验的方法、频次、项目和合格标准作出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冲压件的检验。 3 抽样依据 3.1 除非有特别说明,抽样依据按《抽样检验计划》规定的要求进行。 3.2 若客户有要求时,则依客户的要求抽样检验。 3.3 其它未列入的项目有必要时参照国家或行业标准执行。 4 检验设备及工具 卷尺、卡尺、3M 胶带、盐雾试验箱、ROHS 测试仪,高度规,塞规 面类 外观面定义 A 级面 客户经常看到的面。如面板,机箱的上表面、正面,出给客户的零件等。 B 级面 不移动的情况下,客户偶尔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后面、侧面、顶部或同等面等。 C 级面 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6 检验条件 6.1所有检验均应在正常照明光源为40W 荧光灯(相当于80-120LUX 光照),裸眼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并模拟最终使用条件下进行。检测过程中不使用放大镜,所检验表面和人眼取正常观察角度±45o角内,距离300mm 。A 级面在检测时应转动,以获得最大反光效果。B 级面和C 级面在检测期间不必转动。 6.2 A 级面停留15秒,B 级面停留10秒,C 级面停留5秒。 6.3 抽验水准(AQL): 不合格(缺陷)类别 严重 主要 一般 缺陷类别代码 A B C AQL 0 1.5 2.5 7 检查项目 外观检查、结构尺寸检查、材质检查、特定试验(包括盐雾试验、附着力试验等)、包装检查。 8 判定条件 8.1所有的机构、功能要求以图面为准,关于机构尺寸公差如图面未直接于尺寸后标注其公差,则本公司孔的尺寸公差以±0.10mm 管制,其他尺寸以±0.20mm 进行管制,除非客戶有更为严格或特別要求。QE 人員可视需要在SIP 制定時缩小其公差,以利于生产管制,如丽辰公司供货商的产品有因SIP 缩小公差管制的问题被判拒收,且可证实是丽辰公司事前未有通知厂商時,当批可以尽量吸收的原则协调处理,但供货商必须于下批改善。 8.2产品因为工艺的特性或设计结构的影响,而存在固有外观缺失(如冲压模具痕; 机壳产品等級面参考图: B 級面 两侧面 C 級面 背面、底面及內部各面 A 級面 前面及上面 A 級面

冲压件检验规范标准.docx

1. 目的 明确钣金冲压生产过程产品检验、测量方法及判定标准,为产品检验提供依据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钣金冲压半成品及成品 3. 引用文件 本规范在应用下列文件时,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最新版适用于本文件 1804 一般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 13916-2013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3.3GB/T GB/T 15055-2007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4. 检验条件 4.1 视力要求:裸视或矫正视力 1.0 以上 4.2 照明要求:在自然光或 60W-100W 的日光灯照明条件下检验,距离约50-60cm 4.3 对于需要主观判断的缺陷,允许用不超过 4X 的显微镜,超过 4X 的显微镜可用来辅 助分析,但不能用来接收或拒收零件 5. 缺陷分类 5.1 严重缺陷:可能造成产品性能故障及安全隐患的缺陷 5.2 重要缺陷:可能导致产品的可用性降低的不符合项 5.3 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正常使用,产品外观、包装及运输防护等其它轻微不符合项 6. 检验方法 6.1 检具测量 用钢板尺、卷尺、塞尺、卡尺、高度尺,靠模、功能规、检验工装及测量平台等测量工 具,结合工艺图纸对产品的尺寸、位置、形状等部位进行测量 6.2 目视检验 目视检验产品外观无生锈、凹坑、划痕、裂纹、缺料、多料、毛刺等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缺陷 7. 检验标准 7.1 尺寸检验判定标准 7.1.1 产品检验按照图纸公差要求接受检验 7.1.2 图纸未注公差按照 GB/T 15055-2007 检验方 接受标准 项目 描述 判定标准 法 CR MA MI 0 1.0 2.5 重要 关键线性关键尺寸公差± 0.25 ㎜ 图纸标明关键尺 尺寸 卡尺 寸公差 √ 一般 一般线性尺寸 L ,当 L1 ≤ 500 ㎜,当 L2 L1 ± 0.5 ㎜ ≥500 ㎜, 卡尺 √ 尺寸 L2 ±1 ㎜ 3.2GB/T 3.1GB/T

关于汽车车身冲压件检具检测原理及设计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d9595303.html, 关于汽车车身冲压件检具检测原理及设计方法 作者:杨阳赖志伟张楠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30期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与深化,汽车的冲压成型技术中检具的应用也越来越被各个国家所广泛接受,特别是当前我国国内的汽车厂商更是如此,利用十分的广泛。本文将就当前我国汽车车身的冲压件的检具的制作质量水平以及当前检具监测的监测原理与设计方法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论述,以期能够以此来提高我国的汽车车身冲压件检具的发展水平,促进其监测原理以及设计方法更加成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出更加周密的保障。 关键词:汽车车身;检具;设计原理及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汽车作为我们经常使用到的家庭工具,也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作为汽车生产较晚的地区,尽管汽车的发展不过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方面这得益于我国汽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扶持与帮助。目前,我国的汽车行业的竞争过程中,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不断提升和改变,所以汽车的外形也在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冲压件的成型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各个国家汽车外形竞争的本质特征就是冲压成型技术的竞争,谁的冲压成型技术先进,质量水平高,谁就可以占据主动权。 在国外,一般汽车厂商都会采取检具的方式对冲压件进行一定的检测,也以此来作为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化经济也对我国的汽车行业的标准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汽车厂商也应该而且必须学习使用高精度的检具进行冲压成型件的检测工作,逐步提高我国的汽车产业的产业质量标准,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一定的前提条件。 一、检具介绍 1.检具的定义 所谓检具,简单的来讲就是通过一定的检测检验方法以及评判标准,对于一个产品的质量、尺寸以及各种强度标准进行一定的专业检测的夹具就被称之为检具。一般来说,在零件生产的地方,我们常常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检具对零件进行标定与检测工作,一方面以此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质量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零件的稳定性与耐磨损度,以此来确定零件的可靠性特征,这也是汽车工业生产中对于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必然要求。在进行检举的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步骤与特点:首先是要具备整体的设计思路,把握好全局,不能

冲压件检验标准(会签版)

版 次:A 冲压件检验标准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质量作业文件 编号:BAICYX/QW028 2013年 月 日发布 2113年 月 日生效

1 目的 本标准旨在明确在整车开发和后期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以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的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和入库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的所有冲压件的检验。 3 术语和定义 3.1 关键冲压件 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 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3.2 固有缺陷 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工装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的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制造过程中需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3.3 冲压件分类 3.3.1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3.3.2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分为:A 、B 、C 、D 四个区域。 3.3.3 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上的装配及工艺要求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3.3.4 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扣合等的工艺要求分为:一般料边、焊接料边、扣合料边。 3.4 冲压件在整车上的分区定义 3. 4.1 A 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上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但不包含 车身前后挡风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3.4.2 B 区 文件名称文件编号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车身前后挡风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3.4.3 C 区 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区域。 3.4.4 D 区 除A 、B 、C 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和发现的部位。 3.5 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 3.5.1 外观缺陷 包括:裂纹、缩颈、坑包、变形、麻点、氧化、锈蚀、材料缺陷、起皱、毛刺、拉伤、压痕、划伤、圆角不顺、叠料及其他。 3.5.2 影响精度品质的因素 包括:孔偏、少孔、孔径不符、少边、多料、型面尺寸不符及其他。 3.5.3 返修缺陷 包括: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溶合或未焊透、形状缺陷、变形、坑包、刨痕、抛光影、板件变薄及其他。 3.6 检验类型 3.6.1 首件检验 在以下情况,对第一个(或几个)冲压零件的检验,称为首件检验。 a.变换品种; b.变换材料; c.修、换模后; d.机器(或设备)调整后; e.操作者换班后。 3.6.2 巡回检验 对在线制品进行随机的抽样检验,称为巡回检验。 3.6.3 末件检验 在以下情况,对最后一个(或几个)冲压零件的检验,称为末件检验。 a.变换品种前;

冲压件通用检验规范

※※目錄※※

1.目的 制定冲压生产线的一般检验准则,在规格,客户之外观规范及产品范围等没有明确规定时,以此作为检验检验过运作之依据。 2.范围 适用于PCE,ECG的所有冲制作 3.参考文件 3.1ES04-021Compaq铁壳外观规范 3.2记录保存依QS-16 4.特殊规定 4.1本文件若与蓝图及IS,SIP,SOP,PMP客户检验规范发生冲突,以上述规格和蓝图为准。 4.2例外规定放入个别检验规格内。 4.3若个别规格要求超出(低于或松于)此文件,以个别规格为准。 5.检验规定 5.1毛刺的规定: 5.1.1所有冲制件的毛刺高度不得超过板厚的5%,不允许有毛刺的方,必须有压毛 边工序,压完毛边后,不得有刮手的感觉。 5.1.2对于0.15~0.4MM的不锈钢,马口铁及铜弹片,毛刺高度应控制在0.04MM以 下。 5.1.3 出毛刺(如图1) 5.1.4在制程中,

度大于4%时,就要做好检查记录并要求修模,但已冲零件放行。 5.2平面度的规定: 5.2.1冲件平面不允许有与蓝图不符之最严重翘曲。

5.5图面没有形位公差标注时,与该处尺寸公差相等。 5.6冲制件折弯角度必须控制±1°范围,以防止因装配、铆接、拉铆、打螺钉后产生变 形。有特殊装配的边要加严管制,并放入个别规格内列管。 5.7聚固件 5.7.1紧固件须与基材紧密相连,符合安装程序及制程中尺寸。 5.7.2紧固件在安装中不能变形或挤压变形。 5.7.3基材安装中不能变形或凸出。 5.7.4长的压件如螺柱STANDOFF,ETC须垂直度<1.5° 5.8螺柱(STANDOFF),螺母(NUT)螺钉(SCREW)压合的规定: 5.8.1所有的螺柱,螺母,螺钉与冲压件母面压合时,必须压牢,不得压偏,螺母(NUT)压合后不得与母面有间隙存在,螺柱(STANDOFF),螺钉(SCREW)不允许高出母面。 5.8.2螺母、螺柱、螺钉的料号及数量,在与冲压件母体铆合后,首件必须检验清楚,以 防止混料。 5.8.3螺柱或螺母与冲压件母面的结合力必须符合客户规格或蓝图要求,并作推力,扭力, 拉力测试。 5.8.4螺母(NUT),螺柱(STANDOFF),螺钉(SCREW),进料时除按规定对尺寸, 外观检查外,还应对其硬度进行测试,硬度依 5.8.5螺柱(STANDOFF),螺母(NUT)与冲件基体压合后,必须用牙规检验,检验数 与频率依个别SPEC之要求。 5.9对所有卡钩的规定: 5.9.1所有卡钩高度必须在检验规格之内,且卡钩的深度也应在规格之内。 5.9.2卡钩R位置变异: 如下图所示: A处不应塌下,B面不允许有斜度,C部尺寸在尺寸公差内(如图4),治具前端必须插到尺寸线与R的切点处(如图5)。

车身小型冲压件检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车身小型冲压件检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摘要:从汽车结构出发,结合实例阐述了车身小型冲压件检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及检具体设计建模的新思路,并提出了小型检具设计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检具设计,小型冲压件 1 引言 车身冲压件、分总成(由冲压件焊接而成)、车身骨架、各种内饰件等总称为车身覆盖件,覆盖件的制造质量对于整车质量,尤其是轿车和各类客车的焊装生产及整车外观造型影响很大,所以对其质量的检测成为汽车生产厂必不可少的工作。国内对于重要的小型冲压件一般都采用专用的检测夹具(简称检具)作为主要的检测手段,以控制工序间的产品质量。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工业高度自动化的国家均已开始采用在线检测设备,高效快速地反应产品质量问题。我国上海大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于2001年引进了两套在线检测的设备,但由于技术和管理原因一直未能有效的使用,而且由于在线检测设备的成本和技术要求很高,在我国很难普遍地应用于小型车身冲压件的检测。近年来随着轿车和客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车身覆盖件检具在国内汽车行业的应用已相当广泛,国家经贸委已将检具的生产能力列在车辆企业生产条件考核程序中,因此设计和制造出操作方便、检测精度高的专用检具,成为许多汽车生产厂家急待解决的问题。 2 车身小型冲压件件检具构成和特点 车身小型冲压件检具主要由底板总成、检具体、断面样板、主副定位销和夹紧装置组成(见图1)。检测的主要要素为工件外形(包括工件的轮廓和曲面的形状等)以孔、凸缘等特征的位置。检具设计时,一般将尺寸基准置于车身坐标系中,在X,Y,Z方向每隔100mm划坐标线,用底板上的基准块和基准孔建立检具的坐 标系。 车身冲压件大多具有空间曲面和较多局部特征,具有非轴对称、刚性较差等特点,因此定位、支承和装夹都比较困难。现在大多数的车身冲压件检具体都是由数控机床按数模和预定的加工程序一次性自动完成所有需要加工的表面和孔位,检具体的材料多为环氧树脂,检具体设计完成后,再根据检具体确定底板总成的位置和大小,并在需要检测的关键截面设置断面样板。 3 检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3.1 工件和检具体设计建模

冲压件检验标准.docx

冲压件检验判定标准 一、量判定基本定 1、某些描述中使用的一些主价的定: 微的:指容易接受的,感不太明、不太大、力量很小、不太持久的。 明的:指突出的、清晰的、不用置疑的。 著的:指非常突出的、一定察得到的、明突出的、完全清晰可的。 2、冲件在整上分区定 汽分三个区域:两个外区和一个内区。 A区: 汽的上部至身腰,分界:身腰装 条或保条的下身腰装槽下 身上开合件框的有关部位: 汽内 2 区的某些部位,从外面完全看的,可根据具体情况做 1 区理 B区: 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后能看得的部位,位于:身腰以上 所有上能看的部位, 身周 , 身框 以及:后窗,后行李箱隔板, 尾内板,身尾框,行李箱, 机,机罩内表面,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 所有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能看的的,位于身腰以下的部位。 C区: 位于身装条或保条以下的部分、不影响客直效果的部位。 3、基本条件定: 站立,在缺陷扣分区内,在冲件四周,离件 1 米行允俯身,但不能蹲下涉及到隙及高低 不平的缺陷,予以量判。 4、 : –是靠、触?? 行判的. 。 –只有在有疑的情况下,才使用具,根据隙准的定或有关基本准的定来核或明确某些缺 陷的扣分: · 隙及高低不平的使用塞尺 · 冲件上的坑包、麻点的要使用面 · 表面使用尺子 5.缺陷分 –外 : 裂 ,坑包,起麻点 形材料缺陷 起,波,棱毛刺拉毛,划

圆角叠料压痕其它

冲压件判定标准 判定 描述一区二区 项目 三区 外部内部外部内部 1、封闭裂纹长度≥80mm或宽度≥3mm(料厚≥);宽度≥2mm(料厚≤) 2、 不 报废封闭裂纹长度≥ 50mm;宽度≥ 2mm 裂纹 长度小于 80mm或宽度小于 3mm(料厚≥);长度≤ 80mm且宽度≤ 2mm(料厚 ≤)返工 安全件减震器////报废缩颈部位厚度 / 料厚≤ 20%且长度≥ 80mm返工 缩颈缩颈部位厚度 / 料厚≥ 20%长度≤ 80mm放行放行放行放行放行安全件减震器受力部位缩颈≥料厚的10%////报废面积≥ 8cm2或长度≥ 10cm高度≥ 3mm报废返工报废返工返工 222 面积 4cm ≤S< 8cm 上或长度 5cm≤L< 10cm面积≥ 100cm 坑包返工返工返工返工放行或长度≥ 10cm 坑包高度≥ 1mm返工返工返工放行放行零件 2/3 面积上能看到麻点或小凸包。报废返工报废返工放行麻点 零件表面用油石磨件之前用手感觉明显的麻点或麻点群。返工放行返工放行放行 锈蚀厚度≥料厚的40%报废 锈蚀 表面质量受锈蚀影响但可通过打磨修复。返工返工返工返工返工 料厚明显不符合要求,表面有明显的桔皮滑移线、镀锌层疏松、 材料缺报废锌皮脱落长度≥ 300 mm宽度≥ 5mm 陷 轻微的材料缺陷、磨件后可见的材料缺陷返工放行返工放行放行棱线、弧线度明显地不清晰、不光顺;肉眼就能看出的严重皱折、 起皱 /报废棱线错位,严重影响焊接及装配。 波纹 / 棱线、弧度不够清晰光顺;非一区内用肉眼可见的皱纹、波纹、 棱线返工放行返工放行放行棱线错位、在要求严格的部位还包括磨件后的可见波纹等缺陷。 毛刺装配面上的粗毛刺(大于料厚的45%)有危险性的粗毛刺。返工 拉毛拉毛深度≥料厚的20%或宽度≥ 2mm、长度≥ 5mm返工返工返工返工放行 压痕深度≥料厚的40%报废返工报废返工返工压痕 料厚的 10%<压痕深度<料厚的40%返工返工返工返工放行

冲压件检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一、引言 车身冲压件、分总成(由冲压件焊接而成)、车身骨架、各种内饰件等总称为车身覆盖件,覆盖件的制造质量对于整车质量,尤其是轿车和各类客车的焊装生产及整车外观造型影响很大,所以对其质量的检测成为汽车生产厂必不可少的工作。国内对于重要的小型冲压件一般都采用专用的检测夹具(简称检具)作为主要的检测手段,以控制工序间的产品质量。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工业高度自动化的国家均已开始采用在线检测设备,高效快速地反应产品质量问题。我国上海大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于2001年引进了两套在线检测的设备,但由于技术和管理原因一直未能有效的使用,而且由于在线检测设备的成本和技术要求很高,在我国很难普遍地应用于小型车身冲压件的检测。近年来随着轿车和客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车身覆盖件检具在国内汽车行业的应用已相当广泛,国家经贸委已将检具的生产能力列在车辆企业生产条件考核程序中,因此设计和制造出操作方便、检测精度高的专用检具,成为许多汽车生产厂家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车身小型冲压件检具构成和特点 车身小型冲压件检具主要由底板总成、检具体、断面样板、主副定位销和夹紧装置组成(见图1)。检测的主要要素为工件外形(包括工件的轮廓和曲面的形状等)以孔、凸缘等特征的位置。检具设计时,一般将尺寸基准置于车身坐标系中,在X,Y,Z方向每隔100mm划坐标线,用底板上的基准块和基准孔建立检具的坐标系。

车身冲压件大多具有空间曲面和较多局部特征,具有非轴对称、刚性较差等特点,因此定位、支承和装夹都比较困难。现在大多数的车身冲压件检具体都是由数控机床按数模和预定的加工程序一次性自动完成所有需要加工的表面和孔位,检具体的材料多为环氧树脂,检具体设计完成后,再根据检具体确定底板总成的位置和大小,并在需要检测的关键截面设置断面样板。 三、检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一)工件和检具体设计建模 首先要参照零件图纸分析工件,初步拟定检具设计方案,确定检具的基准面、凹凸情况,检测截面、定位面等,并简单绘制其二维示意图。 在检具的设计中,检具体的设计建模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到检具能否精确的检测工件质量。由于车身覆盖件以自由曲面为主的特点,“实物反求”是目前建模的通用方法。反求即依据已经存在的工件或实物原型,用激光扫描仪进行数据采集,并经过数据处理、三维重构等过程,构造具有具体形状结构的原型模型的方法。我们用激光扫描仪对标准的工件表面进行扫略,采集到以点云为主的工件表面特征信息,将点坐标转换到车身坐标下,用surfacer软件处理点信息,得到工件表面曲面的特征曲线,从而生成最终的自由曲面模型;同时可以通过点云到曲面的最大最小距离来检测所生成的原形模型。应注意的是,此时所得到的模型是没有厚度的片体模型,要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