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焦天线参数设计及效率估

环焦天线参数设计及效率估
环焦天线参数设计及效率估

环焦天线参数设计及效率估算

赵润2010-7-16

罗嗦两句:前不久做了个数据表文件(ADE-5.xls),可以设计环焦天线的几何参数,并可以对天线效率进行估计。本想写篇有些条理的文章,后来放弃了,感觉意义不大,不过还是想把做这个文件所用到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技巧胡乱总结一下,留下一段文字,不然过不久自己也忘记了。

1、环焦天线的介绍

环焦天线是一种有多个反射面的天线,(说来丢人,我没见过实物),我在网上看过图片,感觉很神秘,而它的性能被有意无意地夸大了,好象在烧友心目中,3米的环焦天线性能会相当于普通主焦锅5米的。

而我第一次了解环焦天线的工作原理和几何结构是读了Paul Wade写的Multiple Reflector Dish Antennas,我翻译成了《多反射锅形天线》,或《多反射面天线》,并且翻译了全文。这篇文章介绍了各种多反射面天线,而环焦天线在该文中被称为ADE天线,这里我也就把ADE作为环焦天线的代名词了。很可惜的是《多反射面天线》一文虽然画出了ADE 天线的工作原理,但没有讲如何对ADE进性参数设计,也只是说效率很高而没有给出具体计算数值。

2、环焦天线的主反射面设计

主反射面在《多反射面天线》一文中已有清晰的描述,这里概述一下。

“要在三维形式理解这个天线,需要一点想象力,将草图轴向旋转即可。半边抛物线并不是绕着通过顶点的轴线(即原始抛物线的对称轴,译者)旋转,而是绕着与次反射面同样直径的圆柱旋转。”也就是说环焦天线的主反射面也是由抛物线旋转而成的,与普通天线面不同的是:它的旋转轴不再是抛物线的对称轴,而是将旋转轴从对称轴平移了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次反射面的半径。而因为旋转轴的平移,主反射面中间留下一个与次反射面直径一样大的洞。因为这个洞不在抛物面上,所以不产生次反射面的遮挡,不产生遮挡损耗,但因为我们计算辐照损耗时天线的物理口径是按天线整体的口径计算的,所以这个洞会产生一点辐照损耗。(关于如何计算效率后面会讲)

至于如何设计上面所说的抛物线,见我写的文章《丝网反射面卫星天线龙骨设计》,文章中介绍了焦径比(F/D)与会聚信号波的馈角的关系。如果主反射面也是金属网的,那么单根龙骨设计与文中介绍是一样的,只是龙骨组装略有不同了(同心圆直径都扩大了一圈)。

主反射面的直径大些当然会好,但大了成本高,对支撑结构的要求也变得苛刻,所以要考虑实用,又要量力而行。

3、环焦天线的馈源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馈源,其实是和什么样的次反射面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能自己加工次反射面,那么原则上选择什么样的馈源没有特别的要求。虽这么说,笔者认为专业的波纹喇叭口馈源当然是最好的选择,这样的馈源波束窄,易于降低溢出损耗,也易于调节馈源位置,就是安装时馈源位置要求不是很苛刻。当然业余条件下,也可以采用其他馈源,如一体化的普通偏馈Ku头或其他能找到的馈源。

4、环焦天线的次反射面设计

选定的主反射面的焦径比(这里的直径应该是天线口径去掉中间的洞的净直径)和馈源,那么就可以设计次反射面了。

次反射面的形状由三个参数来确定:次反射面直径D s,馈源对次反射面的辐照角Φs,

和次反射面反射波束聚焦(环焦)后对主反射面的辐照角度Φp,这三个参数见下图示意:

上图是次反射面剖面图,其中标出了三个设计参数,还标出了几个关键点:馈源相位中心O、次反射面中心T、次反射面边缘点E和次反射面环焦点C. 其中C点在空间中代表一个聚焦环,这个聚焦环是与主反射面的聚焦环重合的。

比如以O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通过三个参数D s、Φs和Φp,利用椭圆的基本性质(O,C 为椭圆的两个焦点,T,E为椭圆周上的两点)和角度关系可以方便地解出各点的坐标(只用到了二次方程而已),进而求出椭圆方程。该椭圆方程当然可以描述T点到E点的椭圆弧了。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次反射面形状,因为它不过是这段椭圆弧轴向旋转得到的。

5、如何计算效率——从主焦锅谈起

我们常用的主焦锅的效率损失理论上包括:溢出损耗、馈源遮挡损耗和辐照损耗。实际中存在的衍射损耗、馈源支杆遮挡损耗、馈源模式的相位不一致或锅面精度超差引起的相位损耗等等本来是不可忽略的,但作为业余条件下估算效率只考虑前三项就可以了,实际效率差不多要在这基础上减去15%,甚至更多。

这里要说明一点,馈源的辐射模式是馈源的基本特性,专业的方法是采用数值模拟来设计馈源,并采用实际测量得到馈源的辐射模式。实际的馈源模式是很复杂的,不能通过一个简单的函数描述,这里我所有的计算都把馈源模式看成cos nθ的形式,忽略掉了相位问题、E平面和H平面不对称性问题、背向辐射问题等等。

再说明一点,本来我们关心的是接收天线的效率问题,但把接收逆过来考虑,即看成发射在数学上更容易处理,物理上也是成立的。即接收和发射效率是等同的。

下面我们就具体讨论一下,首先看一下Paul Wade文章(《微波天线在线电子书》,我已经翻译了前几章)中的一个图:

这个图看起来很直观:图中红色部分为溢出损耗,容

易理解,就是馈源模式中没有照到天线面的部分,即溢出

天线面。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但强度都用dB表示和实

际空间是三维的这两个原因造成:实际溢出损耗并不简单

地等同于红色部分占整体的面积比,而要进行积分计算。

而辐照损耗直观地表示出了不匹配程度与辐照损耗的大

小相关,但并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同样不能把辐照损耗

简单的当成蓝色区域的面积(比)。

我们假设馈源模式是圆对称的,表示为F(θ),天线面

对应的辐照角为Φ,而中间馈源遮挡部分的遮挡角为Φd,

于是:

溢出损耗(比率形式)表示为:

遮挡损耗(比率形式)表示为:

而辐照损耗应该按发射口径内的场强分布来处理。从宋铮的书《天线与电波传播》里摘录个公式:,这里的D表示指向系数,就是天线增益的比率形式。如果

场强分布是均匀的,积分项的比值等于面积S,而不均匀的情况下是小于面积S的,这样就可以求得等效面积或者这里关心的天线的辐照效率。

因为馈源对锅的辐照为中心对称的,所以可以用极坐标形式并只对天线的径向积分。于是这里的辐照效率可表示为:(公式分母中多了个2,不改了),这里

R为天线半径,R b为馈源遮挡的半径,为场强,=P(r)为功率密度。而P(r)很容易

通过馈源的辐射模式和天线的几何关系求出。而上面的积分为一元积分,很容易使用excel 数据表计算。

6、环焦天线的效率估算

前面讲了,环焦天线中间的洞并不是抛物面的一部分,所以馈源和次反射面都不产生遮挡损耗。但溢出损耗是有的,只不过是馈源模式溢出次反射面的部分,而不是象主焦天线那样溢出主反射面。而辐照效率的计算类似于上面讲的主反射面的辐照效率计算,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7、ADE-5.xls的使用说明

1)用处:该数据可以设计环焦天线的几何尺寸,也可以对确定参数的环焦天线进行效率估算,所以可以用于环焦天线优化设计的手段。

2)输入参数:表中的输入参数的位置都是红色背景的,所以不用也不要改其他数据。

而输入参数只有4个:D s、Φs和Φp,及n. 这些参数的含义上面也讲了。

8、结论:我们可以利用ADE-5.xls设计或者去优化环焦天线参数,所得的结果当然是在一系列理想近似的基础上得到的,可以帮助爱好者设计自己的环焦天线,也可以帮助爱好者去理解环焦天线。要是专业的天线设计者看到我做的这点工作会得到些许启发,那最好了,只是可能性不大。

几种天线的比较

天线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站射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通道,天线系统性能的优劣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地球站与卫星之间的距离遥远,为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大多数地球站采用反射面型天线。反射面型天线的特点是方向性好,增益高,便于电波的远距离传输。 反射面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反射面的数量可分为双反射面天线和单反射面天线;按馈电方式分为正馈天线和偏馈天线;按频段可分为单频段天线和多频段天线;按反射面的形状分为平板天线和抛物面天线等。下文对一些常用的天线作简单介绍。 1.抛物面天线 抛物面天线是一种单反射面型天线,利用轴对称的旋转抛物面作为主反射面,将馈源置于抛物面的焦点F上,馈源通常采用喇叭天线或喇叭天线阵列,如图1所示。发射时信号从馈源向抛物面辐射,经抛物面反射后向空中辐射。由于馈源位于抛物面的焦点上,电波经抛物面反射后,沿抛物面法向平行辐射。接收时,经反射面反射后,电波汇聚到馈源,馈源可接收到最大信号能量。

图1 抛物面天线 抛物面天线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较双反射面天线便于装配。缺点是天线噪声温度较高;由于采用前馈,会对信号造成一定的遮挡;使用大功率功放时,功放重量带来的结构不稳定性必须被考虑。 2.卡塞格伦天线 卡塞格伦天线是一种双反射面天线,它由两个发射面和一个馈源组成,如图2所示。主反射面是一个旋转抛物面,副反射面为旋转双曲面,馈源置于旋转双曲面的实焦点F1上,抛物面的焦点与旋转双曲面的焦点重合,即都位于F2点。从从馈源辐射出来的电磁波被副反射面反射向主反射面,在主反射面上再次被反射。由于主反射面的焦点与副反射面的焦点重合,经主副反射面的两次反射后,电波平行于抛物面法向方向定向辐射。对经典的卡塞格伦天线来说,副反射面的存在遮挡了一部分能量,使得天线的效率降低,能量分布不均匀,必须进行修正。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通过天线面修正后,天线效率可提高到0.7—0.75,而且能量分布均匀。目前,大多数地球站采用的都是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 卡塞格伦天线的优点是天线的效率高,噪声温度低,馈源和低噪声放大器可以安装在天线后方的射频箱里,这样可以减小馈线损耗带来的不利影响。缺点是副反射面极其支干会造成一定的遮挡。

天线设计指南

天线设计指南?........................................................................................................................... 2 简介?...........................................................................................................................................?2 天线原理?...................................................................................................................................?3 天线类型?...................................................................................................................................?5 天线的选择?............................................................................................................................... 7 天线馈电的考量?..................................................................................................................... 13 芯片天线?.................................................................................................................................?21 各种天线的比较?..................................................................................................................... 25 环境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25 塑料外壳的影响?..................................................................................................................... 27 调试 PCB 空板?......................................................................................................................... 32 使用塑料和人体接触来调整调试?......................................................................................... 38?

基站美化天线技术规范

美化天线技术规范

总体概况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站数量不断增多,天线星罗密布,对周围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难以满足对环境美观的要求;同时群众对天线辐射的普遍抗拒心理也导致基站选址建设相当困难,这就要求对天线的安装方案进行特别设计,使之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美化天线是在尽量不增加传播损耗的情况下,通过一些美学、工艺技术的手段对天线进行伪装,来达到隐蔽的目的。通过采用美化天线,既美化了城市环境,也避免了居民对无线辐射恐惧和抵触,保证通信的覆盖和质量。 经过几年的积累,在美化天线的规范、分类、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制定了完善的标准化美化天线体系和定价模式。本手册对美化天线的技术标准、安装验收规范、采购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梳理,供各分公司参考。 1 建设总体要求 美化天线在满足通信基站工程建设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同时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1)技术性原则:在进行天线隐蔽时,首先必须满足无线覆盖的要求,无线信号衰减尽量低,衰减增加不超过1dB。 由于天线需要±30°内的方位角,15°内俯仰角(电调+机械角度)可调整,美化天线的材料和结构对天线调整后的发射性能应没有影响,在天线安装位置的垂直面的正前方不能有金属阻挡。 (2)经济性原则:在进行天线隐蔽时,需要考虑经济效益,尽量选用通用型强、结构简单的隐蔽方案,以节省隐蔽费用。 (3)维护性原则:天线有时需要调整下倾角和方位角以及维护等,天馈线隐蔽方案需要考虑天馈线的维护和扩容的方便。 (4)安全性原则:美化天线要求结构牢固,满足各地风压设计要求。产品应适应全天侯使用,在雨、雪天气及-40℃~70℃温度均可保持良好物理特性;天线罩材料阻燃性好,达到GB8624-1997难燃Ⅰ级。 (5)耐用性原则:要求隐蔽材料经久耐用,耐高温和耐腐蚀,使用寿命不少于10年。

单极子天线的设计

第五章 常用单极子天线的设计与实例 §5.1常用的单极子天线...........................................................................................................- 2 - §5.1.1单极子天线..........................................................................................................- 2 - §5.1.2单极子天线的辐射场和电特性...........................................................................- 4 - §5.1.3单极子天线的馈电方法.....................................................................................- 11 - §5.2宽频带平面单极子天线的设计......................................................................................- 13 - §5.2.1 具有切角的平面单极子天线................................................................................- 14 - §5.2.2 具有短路节加载的平面单极子天线....................................................................- 17 - 5.3 总结....................................................................................................................................- 22 -

卫星通信天线简介

常用卫星通信天线简介 天线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站射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通道,天线系统性能的优劣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地球站与卫星之间的距离遥远,为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大多数地球站采用反射面型天线。反射面型天线的特点是方向性好,增益高,便于电波的远距离传输。 反射面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反射面的数量可分为双反射面天线和单反射面天线;按馈电方式分为正馈天线和偏馈天线;按频段可分为单频段天线和多频段天线;按反射面的形状分为平板天线和抛物面天线等。下文对一些常用的天线 作简单介绍。 1.抛物面天线 抛物面天线是一种单反射面型天线,利用轴对称的旋转抛物面作为主反射面,将馈源置于抛物面的焦点F上,馈源通常采用喇叭天线或喇叭天线阵列,如图1所示。发射时信号从馈源向抛物面辐射,经抛物面反射后向空中辐射。由于馈源位于抛物面的焦点上,电波经抛物面反射后,沿抛物面法向平行辐射。接收时,经反射面反射后,电波汇聚到馈源,馈源可接收到最大信号能量。 图1 抛物面天线 抛物面天线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较双反射面天线便于装配。缺点是天线噪声温度较高;由于采用前馈,会对信号造成一定的遮挡;使用大功率功放时,功放重量带来的结构不稳定性必须被考虑。 2.卡塞格伦天线

卡塞格伦天线是一种双反射面天线,它由两个发射面和一个馈源组成,如图2所示。主反射面是一个旋转抛物面,副反射面为旋转双曲面,馈源置于旋转双曲面的实焦点F1上,抛物面的焦点与旋转双曲面的焦点重合,即都位于F2点。从从馈源辐射出来的电磁波被副反射面反射向主反射面,在主反射面上再次被反射。由于主反射面的焦点与副反射面的焦点重合,经主副反射面的两次反射后,电波平行于抛物面法向方向定向辐射。对经典的卡塞格伦天线来说,副反射面的存在遮挡了一部分能量,使得天线的效率降低,能量分布不均匀,必须进行修正。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通过天线面修正后,天线效率可提高到0.7—0.75,而且能量分布均匀。目前,大多数地球站采用的都是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 卡塞格伦天线的优点是天线的效率高,噪声温度低,馈源和低噪声放大器可以安装在天线后方的射频箱里,这样可以减小馈线损耗带来的不利影响。缺点是副反射面极其支干会造成一定的遮挡。 图2 卡塞格伦天线 3.格里高利天线 格里高利天线也是一种双反射面天线,也由主反射面、副反射面及馈源组成,如图3所示。与卡塞格伦天线不同的是,它的副反射面是一个椭球面。馈源置于椭球面的一个焦点F1上,椭球面的另一个焦点F2与主反射面的焦点重

螺旋天线原理与设计基础知识

一般成品螺旋天线都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线绕成并密封好,其工作原理下: 图1 所示一般天线结构示意图。D是螺旋天线直径,L是螺旋天线长度,ρ是螺距,Ⅰ、Ⅱ是螺旋线上相对应两点。 一般可以认为,电磁波沿金属螺旋线以光速C作匀速运动。 从Ⅰ点到Ⅱ点即进行一个螺旋,所需时间为 t = πD/C 而对螺旋天线而言,其轴向电磁波只运动行进了一个螺距ρ,其轴向等效速率 υ=ρ/t =ρ/C (πD) 这种关系也可用图2形式解释。由图2可知: υ=Csinθ=Cρ/(πD)≤C 由上式可以看出,υ总是小于等于C的。故螺旋天线能使电磁波运动速度减慢,是一个慢波系统,其等效波长λ等效小于工作波长λ。对于螺旋天线而言,应谐振于其1/4等效波长,因而能缩短螺旋天线的几何长度。 对于工作于一定中心频率的通讯机来说,其所需绕的线圈数N可以由下式近似算出:

螺距:υ=L/N 所需金属线长度:ι=NπD 对于一般通讯机可取 L=20~40cm D=10~20mm 下表是对一些常用频率螺旋天线的设计实例,其他频率也可类似设计。 f是工作中心频率; D是螺旋天线直径; L是螺旋天线长度; N是螺旋圈数; ι是所需金属线长度。 以上N、ρ为了实际制作需要均取近似值。 制作时可用直径0.5~1.5mm漆包线或镀银铜线或铝线在直径为D的有机玻璃或其他绝缘材料上绕制,并在棒的两头打上小孔,以利于固定金属线;在棒的底端焊上较粗的金属杆或插头固定在棒上,以利于与机器连接;整个螺旋天线的外面可用橡胶管或其他材料套封,并在顶端盖上橡皮帽或用其他材料密封,这样既美观大方,又防雨防蚀,经久耐用。如果没有上述金属丝,也可采用多股细绝缘导线代替,效果相同,只是绕制时固定较为困难。 以上螺旋天线也可用于各种小型遥控设备及其他类似机器上。 为了比较慢波天线与常规拉杆天线的不同,说明慢波天线尺寸较小的优点,我们可对拉杆天线作一计算。 设定参数如下:

天线CAD大作业微带天线设计

天线CAD大作业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微带天线设计 一、设计要求: (1)工作频带1.1-1.2GHz ,带内增益≥4.0dBi ,VSWR ≤2:1。微波基板介电常数为r ε = 6,厚度H ≤5mm ,线极化。总结设计思路和过程,给出具体的天线结构参数和仿真结果,如VSWR 、方向图等。 (2)拓展要求:检索文献,学习并理解微带天线实现圆极化的方法,尝试将上述天线设计成左旋圆极化天线,并给出轴比计算结果。 二、设计步骤 计算天线几何尺寸 微带天线的基板介电常数为r ε= 6,厚度为 h=5mm,中心频率为 f=1.15GHz,s m /103c 8?=天线使用50Ω同轴线馈电,线极化,则 (1)辐射切片的宽度2 1 )2 1(2-+=r f c w ε=69.72mm (2)有效介电常数2 1)12 1(2 1 2 1 r e - +-+ += w h r εεε=5.33 (3)辐射缝隙的长度) 8.0/)(258.0() 264.0/)(3.0(h 412.0+-++=?h w e h w e L εε=2.20 (4)辐射切片的长度L e f c L ?-=22ε=52.10mm (5)同轴线馈电的位置L1 21 )121(21 2 1)(re -+-+ += L h r r L εεξ=5.20 )1 1(21re L L ξ-= =14.63mm 三、HFSS 设计 (1)微带天线建模概述 为了方便建模和后续的性能分析,在设计中定义一系列变量来表示微带天线的结构尺寸,变量的定义及天线的结构尺寸总结如下:

微带天线的HFSS设计模型如下: 立体图俯视图 模型的中心位于坐标原点,辐射切片的长度方向沿着x轴,宽度方向沿着y 轴。介质基片的大小是辐射切片的2倍,参考地和辐射切片使用理想导体来代替。对于馈电所用的50Ω同轴线,这用圆柱体模型来模拟。使用半径为0.6mm、坐标为(L1,0,0);圆柱体顶部与辐射切片相接,底部与参考地相接,及其高度使用变量H表示;在与圆柱体相接的参考地面上需要挖一个半径为1.5mm的圆孔,作为信号输入输出端口,该端口的激励方式设置为集总端口激励,端口归一化阻抗为50Ω。模型建立好后,设置辐射边界条件。辐射边界表面距离辐射源通常需要大于1/4波长,1.15GHz时自由空间中1/4个波长约为65.22mm,用变量length 表示。 (2) HFSS设计环境概述 *求解类型:模式驱动求解。 *建模操作 ①模型原型:长方体、圆柱体、矩形面、圆面。 ②模型操作:相减操作 *边界条件和激励 ①边界条件:理想导体边界、辐射边界。 ②端口激励:集总端口激励。 *求解设置:

环焦天线参数设计及效率估算赵润2010

环焦天线参数设计及效率估算 赵润2010-7-16 罗嗦两句:前不久做了个数据表文件(ADE-5.xls),可以设计环焦天线的几何参数,并可以对天线效率进行估计。本想写篇有些条理的文章,后来放弃了,感觉意义不大,不过还是想把做这个文件所用到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技巧胡乱总结一下,留下一段文字,不然过不久自己也忘记了。 1、环焦天线的介绍 环焦天线是一种有多个反射面的天线,(说来丢人,我没见过实物),我在网上看过图片,感觉很神秘,而它的性能被有意无意地夸大了,好象在烧友心目中,3米的环焦天线性能会相当于普通主焦锅5米的。 而我第一次了解环焦天线的工作原理和几何结构是读了Paul Wade写的Multiple Reflector Dish Antennas,我翻译成了《多反射锅形天线》,或《多反射面天线》,并且翻译了全文。这篇文章介绍了各种多反射面天线,而环焦天线在该文中被称为ADE天线,这里我也就把ADE作为环焦天线的代名词了。很可惜的是《多反射面天线》一文虽然画出了ADE 天线的工作原理,但没有讲如何对ADE进性参数设计,也只是说效率很高而没有给出具体计算数值。 2、环焦天线的主反射面设计 主反射面在《多反射面天线》一文中已有清晰的描述,这里概述一下。 “要在三维形式理解这个天线,需要一点想象力,将草图轴向旋转即可。半边抛物线并不是绕着通过顶点的轴线(即原始抛物线的对称轴,译者)旋转,而是绕着与次反射面同样直径的圆柱旋转。”也就是说环焦天线的主反射面也是由抛物线旋转而成的,与普通天线面不同的是:它的旋转轴不再是抛物线的对称轴,而是将旋转轴从对称轴平移了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次反射面的半径。而因为旋转轴的平移,主反射面中间留下一个与次反射面直径一样大的洞。因为这个洞不在抛物面上,所以不产生次反射面的遮挡,不产生遮挡损耗,但因为我们计算辐照损耗时天线的物理口径是按天线整体的口径计算的,所以这个洞会产生一点辐照损耗。(关于如何计算效率后面会讲) 至于如何设计上面所说的抛物线,见我写的文章《丝网反射面卫星天线龙骨设计》,文章中介绍了焦径比(F/D)与会聚信号波的馈角的关系。如果主反射面也是金属网的,那么单根龙骨设计与文中介绍是一样的,只是龙骨组装略有不同了(同心圆直径都扩大了一圈)。 主反射面的直径大些当然会好,但大了成本高,对支撑结构的要求也变得苛刻,所以要考虑实用,又要量力而行。 3、环焦天线的馈源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馈源,其实是和什么样的次反射面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能自己加工次反射面,那么原则上选择什么样的馈源没有特别的要求。虽这么说,笔者认为专业的波纹喇叭口馈源当然是最好的选择,这样的馈源波束窄,易于降低溢出损耗,也易于调节馈源位置,就是安装时馈源位置要求不是很苛刻。当然业余条件下,也可以采用其他馈源,如一体化的普通偏馈Ku头或其他能找到的馈源。 4、环焦天线的次反射面设计 选定的主反射面的焦径比(这里的直径应该是天线口径去掉中间的洞的净直径)和馈源,那么就可以设计次反射面了。 次反射面的形状由三个参数来确定:次反射面直径D s,馈源对次反射面的辐照角Φs,

天线设计规范

天线设计规范 深圳麦汉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研发部内部标准及对外培训资料 2013.7.10 编制:黄年宇

第1篇 项目评估基本概念

1-1 背景 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研发工程师要同客户建立积极主动地工作关系,不仅要现场分析和解决测试中遇到的问题,还要能够对客户的新项目进行现场评估和提出建议。而后者是目前大部分工程师的弱项,掌握基本的评估技巧和准则,不仅是公司实力的体现,也是个人能力的提升。 下面将分为几方面对项目的评估做基本的介绍: *天线的空间和性能 *直板机PIFA天线的评估 *直板机Monopole天线的评估 *翻盖机PIFA天线的评估 *翻盖机Monopole天线的评估 *滑盖机PIFA天线的评估 *滑盖机Monopole天线的评估 *双模机的评估 *SAR的评估 *装饰件的评估 *天线材质的选择 *人体模拟评估 *评估中的注意事项

1-2 天线空间和性能(PIFA ) 所需空间H>6.0mm S>400mm2H>6.5mm S>450mm2H>6.5mm S>450mm2H>7.0mm S>500mm2H>7.0mm S>500mm2H>7.0mm S>550mm2H>7.0mm S>600mm2H>7.0mm S>600mm2H>5.5mm S>200mm2H>7.0mm S>550mm2H>5mm S>150mm2频段 CDMA800 850&1900 900&1800 850&1800&1900 900&1800&1900 GSM 四频 GSM 三频+WCDMA GSM 四频+WCDMA GPS LTE-38、39、40 Bluetooth 可能达到的性能VSWR<3 EFF ≈40%VSWR<3 EFF ≈40%VSWR<3 EFF ≈40%VSWR<3 EFF ≈40%VSWR<3 EFF ≈40%VSWR<3 EFF ≈35%VSWR<3 EFF ≈40%VSWR<3 EFF ≈35%VSWR<1.5 EFF >50%VSWR<2 EFF >50%VSWR<2 EFF ≈50%

(整理)天线原理与设计习题集解答_第8_11章.

第八章 口径天线的理论基础(8-1) 简述分析口径天线辐射场的基本方 法。 答:把求解口径天线在远区的电场问题分为两部分: ①. 天线的内部问题; ②. 天线的外部问题; 通过界面上的边界条件相互联系。 近似求解内部问题时,通常把条件理想化,然后把理想条件下得到的解直接地或加以修正后作为实际情况下的近似解。这样它就变成了一个与外部问题无关的独立的问题了。 外部问题的求解主要有: 辅助源法、矢量法,这两种是严格的求解方法; 等效法、惠更斯原理法、几何光学法、几何绕射法,这些都是近似方法。 (8-2) 试述几何光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口径天线设计中的应用。 答:在均匀的媒质中,几何光学假设能量沿着射线传播,而且传播的波前(等相位面)处处垂直于射线,同时假设没有射线的区域就没有能量。 在均匀媒质中,射线为直线,当在两种媒质的分界面上或不均匀媒质传播时,便发生反射和折射,而且完全服从光的反射、折射定律。 B A l nds =? 光程长度: 在任何两个给定的波前之间,沿所有射线路径的光程长度必须相等,这就是光程定律。''PdA P dA = 应用: ①. 可对一个完全聚焦的点源馈电的天线系统,求出它在给定馈源功率方向图 为P(φ,ξ)时,天线口径面上的相对功率分布。 ②. 对于完全聚焦的线源馈电抛物柱面天线系统,口径上的相对功率分布也可 用同样类似的方法求解。 (8-3) 试利用惠更斯原理推证口径天线的远区场表达式。 解:惠更斯元产生的场: (1cos )2SP j r S SP jE dE e r βθλ-?= ?+?? 222)()(z y y x x r S S SP +-+-= r , r sp >>D (最大的一边)

天线的几个重要参数介绍

一、天线的几个重要参数介绍 1.天线的输入阻抗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天线与馈线的连接,最佳情形是天线输入阻抗是纯电阻且等于馈线的特性阻抗,这时馈线终端没有功率反射,馈线上没有驻波,天线的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比较平缓。天线的匹配工作就是消除天线输入阻抗中的电抗分量,使电阻分量尽可能地接近馈线的特性阻抗。匹配的优劣一般用四个参数来衡量,即反射系数,行波系数,驻波比和回波损耗,四个参数之间有固定的数值关系,使用那一个纯出于习惯。在我们日常维护中,用的较多的是驻波比和回波损耗。 xx: 它是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1到无穷大之间。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驻波比为无穷大表示全反射,完全失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驻波比小于 1.5。回波损耗: 它是反射系数绝对值的倒数,以分贝值表示。回波损耗的值在0dB的到无穷大之间,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差,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好。0表示全反射,无穷大表示完全匹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回波损耗大于 14dB。 2.天线的极化方式 所谓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当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垂直极化波;当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水平极化波。由于电波的特性,决定了水平极化传播的信号在贴近地面时会在大地表面产生极化电流,极化电流因受大地阻抗影响产生热能而使电场信号迅速衰减,而垂直极化方式则不易产生极化电流,从而避免了能量的大幅衰减,保证了信号的有效传播。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均采用垂直极化的传播方式。另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最近又出现了一种双极化天线。就其设计思路而言,一般分为垂直与水平极化和±45°极化两种方式,性能

天线技术标准

无线网络系统菜用标准化设计:所选设备全部符合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技术规范: 无线: 1. 无线标准:IEEE 80 2.11a/b/g 2. 频带: A Mode: 5725~ 5850 MHz for US B/G Mode: 2400~2483.5 MHz All Mode: Frequency accuracy < 20ppm 3. 数据速率(Mbps): 6,9,12,18,24,36,48,54(802.11a/b/g) 4. 无线协议: 802.11a:OFDM,802.11b/g:DSSS 5. 调制: 802.11a:BPSK、QPSK、16QAM、64QAM 802.11b/g:DBPSK、DQPSK、CCK 6. 信道: 802.11a: 13(美国,FCC):8个室内信道,5个室外信道 13+(欧洲,ETSI),13(日本,MKK) 5 (Ch: 149,153,157,161,165):中国 802.11b/g: 11(美国,FCC) 13(欧洲,ETSI) 11(1~11)(中国) 7. 发射功率: 视配置而定 8. 接收灵敏度 A Mode: -87dBm@6Mbps -70dBm@54Mbps B Mode: -94dBm@1Mbps -87dBm@11Mbps G Mode: -87dBm@6Mbps -70dBm@54Mbps 9. LO(晶体)频率稳定性: +/-20PPM,在普通操作范围(0到55°C)内、 电气特性: 1. 电源输入:自感应120/240 V AC,50/60Hz,单一分离的相位,内置ANSI / IEEE C6 2.41 C3级别集成的分支电路保护 2. 直流输入:48V,最大6A 3. 802.3af PoE(以太网线供电) 保护电路: 天线保护: < 0.5uJ for 6kV/3kA 电气保护: - ANSI/IEEE C62.41, UL 1449-2 ed., 10kA@8/20 uS Waveform, 36kA per phase - EN61000-4-5 Level 4 AC Surge Immunity - EN61000-4-4 Level 4 EMC Field Immunity

HFSS 天线设计实例

HFSS 天线设计实例 这是一种采用同轴线馈电的圆极化微带天线 切角实现圆极化 设计目标!(具体参数可能不精确,望大家谅解)主要讲解HFSS操作步骤! GPS微带天线:介质板:厚度:2mm,介电常数:2.2,大小:100mm*100mm 工作频率:1.59GHz,圆极化(左旋还是右旋这里不讲了哈),天线辐射在上半平面覆盖! 50欧同轴线馈电, 1、计算参数 首先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天线的基本参数,便于下一步建立模型。 贴片单元长度、宽度(正方形贴片长宽相等)、馈电点位置,分离单元长度.下表是经HFSS分析后选择的一组参数:

2、建立模型 首先画出基板50mm*50mm*2mm 的基板 起名为substrate 介电常数设置为如图2.2的,可以调整color颜色和transparent透明度便于观察 按Ctrl+D可以快速的使模型全可见!按住Ctrl+Alt键,拖动鼠标可以使3D模型自由旋转同理,我们画贴片:

1、在基板上画出边长65mm(假设用公式算出的是这么多)的正方形 2、起名为patch,颜色选绿色,透明度设为0。5 画切角是比较麻烦的 1、用画线条工具,画三线段,坐标分别是0.5.0, 5.0.0, 0.0.0 2、移动三角形,选中polyline1,选菜旦里edit\Arrange\move,先确定坐标原点或任一点为基准点,将三角形移动到左上角和贴片边沿齐平。 3、复制三角形,选中polyline1,选菜单里edit\arrange\duplicate\around axis,相对坐标轴复制,角度换成180,然后在右下角就出现了相对称的另一个三角形。 4、从patch上切掉对角上的分离单元polyline1和polyline1_1: 选中patch、polyline1和polyline1_1,选菜单里3D modeler\Boolean\Subtract 把polyline1和polyline1_1从patch上切掉最后剩下 先在介质板底面画一个100mm*100mm的正方形作为导电地板。起名为 ground 下面就是画馈源了:我们采用同轴线馈电,有两种建模方法: 1、在馈电点画一0.5mm的铜柱代表同轴线内导体,起名为feed 2、在介质板底面馈电点处画一1.5mm的圆,起名为port 3、复制port为port1,复制feed为feed1 4、复选port和feed1,执行菜单里3D Modeler\Boolean\Subtract,使port成为一个内径0.5mm外径1.5mm

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

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 有方向图,增益,输入阻抗,驻波比,极化方式等。 1 天线的输入阻抗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天线与馈线的连接,最佳情形是天线输入阻抗是纯电阻且等于馈线的特性阻抗,这时馈线终端没有功率反射,馈线上没有驻波,天线的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比较平缓。天线的匹配工作就是消除天线输入阻抗中的电抗分量,使电阻分量尽可能地接近馈线的特性阻抗。匹配的优劣一般用四个参数来衡量即反射系数,行波系数,驻波比和回波损耗,四个参数之间有固定的数值关系,使用那一个纯出于习惯。在我们日常维护中,用的较多的是驻波比和回波损耗。一般移动通信天线的输入阻抗为50Q。 xx: 它是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 1 到无穷大之间。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驻波比为无穷大表示全反射,完全失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驻波比小于1.5,但实际应用中VSWR应小于1.2。过大的驻波比会减小基站的覆盖并造成系统内干扰加大,影响基站的服务性能。 回波损耗: 它是反射系数绝对值的倒数,以分贝值表示。回波损耗的值在OdB的到无 穷大之间,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差,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好。 0 表示全反射,无穷大表示完全匹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回波损耗大于14dB。 2 天线的极化方式 所谓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当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垂直极化波;当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水平极化波。由于电波的特性,决定了水平极化传播的信号在贴近地面时会在大地表面产生极化电流,极化电流因受大地阻抗影响产生热能而 使电场信号迅速衰减,而垂直极化方式则不易产生极化电流,从而避免了能量的大幅

天线理论与设计基本概念

基本电振子(赫兹偶极子) 电基本振子就是一段长度l远小于波长, 电流I等幅同相的直线电流元i(t)=I cosωt, 它就是线天线的基本组成部分, 任意线天线均可瞧成就是由一系列电基本振子构成的。 立体角: 定义:立体角就是以圆锥体的顶点为球心,半径为1的球面被锥面所截得的面积来度量的,度量单位称为“立体弧度”。与平面角的定义类似。在平面上我们定义一段弧微分S与其矢量半径r的比值为其对应的圆心角记作dθ=ds/r;所以整个圆周对应的圆心角就就是2π;与此类似,定义立体角为曲面上面积微元ds与其矢量半径的二次方的比值为此面微元对应的立体角记作dΩ=ds/r^2;由此可得,闭合球面的立体角都就是4π。 单位:steradian->sr=stereos+radian 球坐标系中计算:dΩ= ds /R2= ds=sin θ *d θ* dφ (sr) 辐射强度 定义: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辐射的功率。 计算: 物理意义:反应在给定方向上辐射的大小 辐射功率: 定义: 辐射效率 定义:天线的输入功率仅有一部分转换为辐射功率,其余被天线及其附近结构所吸收。辐射效率定义为天线的辐射功率与净输入功率之比。 其中:为辐射电阻,为损耗电阻。 场强方向图: 定义:在固定距离r=r0的球面上,辐射电场强度随着角坐标的相对变化(函数)图形为场强方向图。方向图函数 作图二维平面图:○1极坐标图○2直角坐标图 功率方向图: 在固定距离r=r0的球面上,波印廷矢量的r分量随着角坐标的相对变化(函数关系)图形为功率方向图。方向图函数记为 按方向图特征的天线分类 各向同性天线:天线向各个方向均匀辐射。 方向性天线:天线在某些方向的辐射比其她方向的辐射强得多 全向天线:天线在某个平面内的辐射为无方向性,在其正交面具有方向性 波瓣: 半功率波瓣宽度:

FPC类天线设计要求(天珑资料)

F P C类天线设计要求 综述:FPC类天线最主要的问题是:1.起翘问题2.成本问题3.生产操作问题4.断裂问题 §1FPC类天线主要的结构组装方式 一.FPC+支架 FPC直接粘贴在支架表面,金手指一般设计到支架底面,在PCB板上SMT小弹片,小弹片的弹脚连接到天线金手指,天线(支架加FPC)固定在PCB上,或者PCB固定在下图右图的支架中间。 二.FPC+机壳 FPC直接粘贴在机壳表面,金手指部分穿过机壳预留的间隙,延伸到机壳另一面,PCB板上SMT小弹片,小弹片的弹脚连接到天线金手指。 此类天线特殊要求: a所有的转角都至少金手指所粘贴部位不能有顶针. c不能打脱模剂,做好不使用自带脱模剂的材料. 2.如果机壳表面有喷油工艺,则FPC的粘胶面尽量远离喷油面的边缘,喷油区常有飞油导致FPC粘帖不良. §2FPC类天线塑胶部件设计技术要求 一.贴FPC的塑胶件表面要设计得尽量平缓,避免R值1mm--4mm之间的小圆弧面,大于5mm的圆弧尽量改为斜平面组合模拟大圆弧,其中每个斜平面的宽度尽量大于等于4mm。 二.在塑胶件表面的合适位置设计加一些定位柱或热熔柱,以帮忙FPC粘贴时的定位和预防FPC的起翘,每个平面上的定位柱不得超过2个。柱子为直径高。如设计为热熔柱,则柱子为直径,高。 三.塑胶件开模时要求在贴FPC的表面顶针印痕和和其他印痕,断差应控制在以内,以免表面起台阶和披峰导致FPC起翘起皱,同时表面抛光处理或DVI-27或花纹,以便FPC跟塑胶件粘贴更牢固. 四.金手指部位所贴的面为一个平面,并且不准在此平面设置顶针,尽量为光面或细火花纹,必须 实心,不准为中空的结构. 五.FPC所要贴到的面都要求有圆角,一般以上(不超过,特殊部位以上(不超过,不能为尖角. 如下图紫色位置是准备贴FPC的部位,红色位置是要求到圆角的位置。 六.机壳上的缝隙设计要求其长度和宽度要能穿过相应FPC金手指的长度和宽度(根据金手指尺寸而定,两者相差单边以上). 七.塑胶件在注塑生产时,要求不能打脱模剂,同时在图纸中注明. 八.塑胶件(支架和机壳)生产可选用ABS和普通PC或是PC+ABS等原材料,但避免选用PC141R和PC241R等型号原材料,因为此类带”R”型号的原材料本身带脱模剂. §3FPC的设计技术要求和选材参考 一.普通FPC的结构 普通的单面板FPC由以下5层材料构成: 背胶+基材+AD+铺铜+油墨 背胶厚度一般为, 基材厚度(普通Pi和PET基材为,Pi半对半基材为 AD厚度一般为. 铜箔的厚度一般为. 油墨的厚度一般为和. 所以普通的单面板FPC的总厚度在左右. 二、FPC基材的选材 基材: 这种基材耐高温,可焊接,能制作双面板或是多面板的FPC,可用于须制作双面板或多面板的FPC天线项目中,也可以用于FPC金手指需要焊接的项目中. 根据Pi基材的厚度可分为Pi半对半基材(T=和Pi一对半基材(T=25um)等, Pi半对半基材是目前较薄且较柔软的一种基材,这种基材贴服性好,可用于弯折面多,圆弧面陡峭的天线项目中.背胶基层胶层AD铜箔油墨镀镍层镀金层基材.

hfss设计天线范例

第二章创建项目 本章中你的目标是: √保存一个新项目。 √把一个新的HFSS设计加到已建的项目 √为项目选择一种求解方式 √设置设计使用的长度单位 时间:完成这章的内容总共大约要5分钟。 一.打开HFSS并保存一个新项目 1.双击桌面上的HFSS9图标,这样就可以启动HFSS。启动后的程序工作环境如图:

图2-1 HFSS工作界面 1.打开File选项(alt+F),单击Save as。2.找到合适的目录,键入项目名hfopt_ismantenna。 图2-2 保存HFSS项目 二.加入一个新的HFSS设计 1.在Project菜单,点击insert HFSS Design选项。( 或直接点击图标。)一个新的工程被加入到hfopt_ismantenna项目中,默认名为HFSSModel n。

图2-3 加入新的HFSS设计 2.为设计重命名。在项目树中选中HFSSModel1,单击鼠标右键,再点击Rename项,将设计重命名为hfopt_ismantenna。 图2-4 更改设计名

三.选择一种求解方式 1.在HFSS菜单上,点击Solution Type选项. 2.选择源激励方式,在Solution Type 对话框中选中Driven Mode项。 图2-5 选择求解类型图2-6 选择源激励方式 四.设置设计使用的长度单位

1.在3D Modeler菜单上,点击Units选项. 2.选择长度单位,在Set Model Units 对话框中选中mm项。 图2-5 选择长度单位图2-6 选择mm作为长度单位 第三章构造模型 本章中你的目标是: √建立物理模型。 √设置变量。 √设置模型材料参数 √设置边界条件和激励源 √设置求解条件 时间:完成这章的内容总共大约要35分钟。

FPC天线设计规范

FPC天线设计规范 结构部:陈正伟 3GTX 深圳市三极天线技术有限公司

内部公开▲目录 ?FPC天线结构设计准则 ?FPC天线材料的选择 ?FPC天线装配工艺要求 ?FPC天线可靠性试验要求

— FPC天线结构公差规范 1、FPC天线尺寸公差 1)FPC天线外形公差一般为±0.15mm,如果大于80小于100按±0.20mm。 2)天线金手指公差为±0.30mm,是因为印油过程中油墨扩散、会溢出。 3)定位孔中心距公差±0.10mm,最小槽宽0.8mm,是由于材料变形、模具冲切存在偏差,在满足产品性能及外观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公差,一是利于生产作业;二是有利于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成本。 产品合格率降低成本

FPC天线结构应力孔/槽设计 FPC天线结构—应力孔/槽设计 2、天线在面面交接的折弯处铺铜宽度,尽量控制在1.0mm以内,否则必须设置应力释放孔/槽,或针切线以降低内应力。 折弯处设置针切线设置应力孔

FPC天线结构—壳体设计 FPC天线结构壳体设计 3.1、如果FPC天线贴B壳外表面,天线区域需下沉0.3mm(FPC厚度0.15mm) 且壳体表面做成22~24#火花纹,纹面比光面粘贴效果好,不容易起翘; 3.2、FPC天线常用的定位方式分为:定位柱/孔定位或边界定位;(定位柱直径 Φ0.8X0.3H;边界定位单边间隙0.05-0.1mm。) 3.3、FPC天线区域尽量不要做成弧面,因弧面贴FPC会起皱,长时间放置 还会起翘,从而影响天线性能及美观。解决办法:尽量将弧面改成斜面,如果只能做弧面,必须是单方向弧面;例如W6505 FPC天线是印双面油墨 导致局部起翘,若壳体设计成单方向弧面或斜面就能有效的避免起翘。 因此面是扭曲面,FPC 天线在此处会起翘

天线设计注意事项

手机天线设计注意事项总结 一、主板 1.布线在关联RF的布线时要注意转弯处运用45度角走线或圆弧处理,做好铺地隔离和走线的特性阻抗仿真。同时RF地要合理设计,RF信号走线的参考地平面要找对,并保证RF信号走线时信号回流路径最短,并且RF信号线与地之间的相应层没有其它走线影响它。PCB板和地的边缘要打“地墙”。从RF 模块引出的天线馈源微带线,为防止走线阻抗难以控制,减少损耗,不要布在PCB的中间层,设计在TOP面为宜,其参考层应该是完整地参考面。并且在与屏蔽盒交叉处屏蔽盒要做开槽避让设计,以防短路和旁路耦合。 2.布板RF模块附近避免安置一些零散的非屏蔽元件,同时少开散热孔。最忌讳长条形状孔槽。天线投影区域内有完整的铺地,同时不要天线侧安排元器件,特别是含金属结构的元件,如喇叭、马达、摄像头基板等金属元件和低频驱动器件,要尽量接地。它们对天线的电性性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3.天线的空间辐射会被主板的金属元件(包括机壳上天线附近的金属成分装饰件)耦合吸收后产生一定量的二次辐射,频率与金属件的尺寸关联。会造成整机产生一定的杂散,整机杂散问题还与天线与RF模块之间的谐振匹配电路有关,如果谐振匹配电路的稳定性不好,很容易激发产生高次谐波的干扰。因此要求此类元件有良好的接地,消除或降低二次辐射。

二、机壳的设计 由于手机内置天线对其附近的介质比较敏感,因此,外壳的设计和天线性能有密切关系。外壳的表面喷涂材料不能含有金属成分,壳体靠近天线的周围不要设计任何金属装饰件或电镀件。若有需要,应采用非金属工艺实现。机壳内侧的导电喷涂,应止于距天线20mm处。对于纯金属的电池后盖,应距天线20mm以上。如采用单极天线,面板禁用金属类壳体及环状金属装饰。电池(含电连接座)与天线的距离应设计在5mm以上。 三、天线结构 1)PIFA天线基本注意: 1,天线空间一般要求预留空间:W(宽),L(长),H(高)其中W(15-25mm)、L(35-45mm)、H(6-8mm)。其中H和天线谐振频率的带宽密切相关。W、L决定天线的最低频率。如果天线面积如下: 双频(GSM/DCS):600x6~8mm 三频(GSM/DCS/PCS):700x7~8mm 满足以上要求则GSM频段一般可能达到-1~0dBi,DCS/PCS可达0~1dBi。当然高度越高越好,带宽性能得到保证。 2,内置天线尽量远离周围马达、SPEARKER、RECEIVER等较大金属物体。有时候有摄像头出现,这时候应该把天线这块挖空,尽量作好摄像头FPC的屏蔽(镀银襁),否则会影响接收灵敏度。尽量避免PCB上微带、引线等与天线弹片平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