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期末复习

临床心理学期末复习
临床心理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6*4)

1、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病理机制的理论研究,对心理病理进

行解释并探明解决途径。广义的临床心理学注重研究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心身疾病的发生原因、性质诊断,挖掘潜在的心理病理现象,针对心理问题、障碍及其疾病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与矫治措施。

2、临床心理评估(诊断):借助各种心理测量方法对人的记忆过程、思维能力、智力状况和人格特征等各种心理因

素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应用心理学技术对涉及的心理成分进行评估,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鉴定与评价。

3、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是以研究正常心理发展和结构的规律为基础,并与正常心理活动过程的规律做对比,

探讨异常心理活动、行为及个性特征发生改变的规律。

4、人格障碍:指在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

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

5、心理生理障碍: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心身障碍或心身疾病,是一组综合征或躯体疾病,通常受限于植物神经

系统所支配的器官。社会心理因素在心理生理障碍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6、严重心理问题: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反应持续时间较长,2-6月,反应泛化,有时伴有人格改变。

7、一般心理问题:较轻的现实性刺激,反应持续时间不长,1-2月,反应未泛化,无人格改变。

8、紧张性头疼:又称肌肉收缩性头痛,占所有头痛的90%。紧张性头痛时由于颈部和头部肌肉过度收缩或者痉挛

而引起,头痛呈持续性,往往有紧张感、压迫感和牵拉感,可伴有头晕、恶心和焦虑不安等。

9、性心理障碍:又名性变态、性倒错、性歪曲、性精神障碍。它是指性对象或性行为方面的异常,不是以正常异

性恋的关系获得性满足,而是以特殊方式获得性心理或性活动的满足,属于变态心理现象。

10、多动症:又称为运动过度综合征、多动综合征。它是指与儿童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涣散;与处境不相

宜的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并常伴有情绪不稳、易激惹、学习困难和攻击行为的一组症状群。

11、儿童孤独症:“自闭症”,涉及感知、语言、思维、情感、动作及社会交往等多种基本心理活动,属于全面发育

障碍,病因不明。

12、反社会型人格:又称无情性人格障碍、悖德性人格障碍。其特点是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冷酷无情,有明显违

反道德规范与法纪的倾向。

13、应激:个体面临或察觉环境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所作出应对或适应的过程,它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

14、成瘾:指人对某类事物或东西的依赖性达到一定程度。

15、不健康心理:当心理活动变得相对失衡,而且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和生活质量起到负面作用。不健康心理活动涵

盖一切偏离常模或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

16、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当事人情绪低落与处境不相称,其行为表现可以从

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行为。抑郁症是一个全身系统性的障碍或疾病,它既有典型的心理症状,也有典型的躯体症状,同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17、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无明显原因的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将要发生的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

绪,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紧张。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致,焦虑程度也与现实事件不符。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

18、惊恐障碍:又称惊恐发作,基本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严重焦虑、常突发的心悸、胸闷、窒息感及眩晕感等严重的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19、广泛性焦虑障碍:基本特征为广泛和持续的焦虑。症状较多,可以有一系列心身症状,如心跳加快、心前区不

适、胸闷、口干和尿频等。当事人终日神经过敏,容易紧张。外表常显示面容焦虑、眉头紧锁、姿势紧张、皮肤苍白、手足多汗,并伴有震颤等。

20、强迫性神经症: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以无法摆脱的、反复出现的

观念和行为为特征。

21、癔病:旧称歇斯底里症。癔病是一类由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于易感性个体而引起的神经症性障碍。

22、躯体化障碍: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地进行医学检查,无视检查的阴性结果。

23、共病症状: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个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障碍或疾病。焦虑症和抑郁症常有共病现象。

24、生理始基:生理始基即某些心身疾病病人发病前的生理特点,不同的生理始基使个体具有不同的相应的心理生

理障碍的易感性。(只有当遗传因素所致的生理素质的易感性倾向存在,加上过去生活中所形成的生理心理反应模式,再遇到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才可能首先在某一器官出项病理反应。)

25、危机干预:又称“危机介入”“危机管理”“危机调解”,危机干预就是对经历了危机事件、处于困境或遭受挫

折或将要发生危险(自杀)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达到危机前的行为水平。

26、适应不良性障碍:存在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机制,消极被动,表现为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不能适应,在各

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生。

27、精神依赖:精神依赖,又称为心理依赖,是药物成瘾的主要特征。它是指对药物的强烈渴求,以期获得服药后

的特殊快感。

28、家庭心理健康:家庭心理健康是指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正常发挥其各种功能,成员间心理平衡、能扮演好自

己的各种角色,使家庭中每个成员幸福、快乐。

-----------------------------------------------------------------------------------------------------------------------------------------------------

二、填空

1、临床心理学的正式出现是在___1896_ 年,被誉为临床心理学之父的是韦特默。

2、心身障碍的生理中介机制有神经系统中介机制,还有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3、实验性神经症是由学者巴甫洛夫提出的,他的神经反射学说奠定了行为理论及其治疗方法。

4、一般认为有两种类型的肥胖症与情绪因素有密切关系,即夜间进食综合征和饕餮综合征_。

5、儿童多动症分为哪两种类型_ 注意障碍伴有多动表现、注意障碍不伴有多动表现。

6、塞里提出的应激生理反应有三个期,即警觉期、适应期(对抗期)和衰期竭。

7、性心理障碍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性偏好障碍、性身份障碍和性指向障碍。

8、从心理学观点看应激理论,主要有霍姆斯的应激理论和拉扎勒斯的应激理论。

9、1852年,德国心理学家兼获医学学位的洛采出版了名为《临床心理学》的著作,书中首次提出“临床心理学”

的术语,并讨论了心身问题。

10、较为完整的心身观念是由美国心理生理医学创始人之一,精神科医生邓巴于1938年提出,她对性格与疾病之

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出版了《情绪与身体变化》一书。

11、胃神经官能症主要包括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嗳气和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呕吐表现为食后恶心呕吐,量少且不费力,很少将食物完全吐尽,可继续进食。当事人既有厌恶、排斥他人的意识,又有争取他人关心和爱护的欲望。神经性厌食主要是由于肥胖,或惧怕肥胖儿故意挑剔食物,或是因为工作不顺心,吵架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心情不畅,拒绝进食。

12、焦虑症可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

13、“神经症”一词最早是1769年由英国精神病学家克伦提出的,19世纪后被认为是一种心理性疾病。

14、性心理障碍可分为性指向障碍,如同性恋、恋童癖、恋物癖、恋兽癖、异装癖等;性偏好障碍,如露阴癖、窥

阴癖、色情狂、施虐狂、受虐狂等;性身份障碍,如异性别癖。

15、解释个体是否会发生应激反应的理论有素质脆弱理论、人格类型理论和内脏学习理论。

16、神经衰弱的症状表现分为兴奋症状和衰弱症状。

17、睡眠障碍主要有入睡困难、夜惊、梦魇和睡行症。多见于青少年。

18、神经症性障碍共有八种类型: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癔病及其他。

19、自杀的类型可分为示范性自杀、利他性自杀、利己性自杀和宿命性自杀。

20、癔症发生的人格因素有高情绪性、高暗示性、高自我显示性、高表演性、高幻想性。

21、拉扎勒斯的应激理论中处理压力的方式有问题中心处理、情绪中心处理、探索获得活用社会支持。

22、1867年冯特出版了《临床物理学手册》一书,论述了用实验方法研究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为心理学

进入临床医学及其发展开拓了道路。1907年韦特默创办了系统培训学校作为诊所的附属单位,主要着重于心理诊断和智力落后学生的训练,他同时还创办了《心理学临床》杂志,发表有伏案临床心理学的文章。

23、精神分裂症可分为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和单纯型。

24、坎侬对处于恐惧,饥饿和疼痛等特殊情绪状态下的实验对象的植物神经和躯体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强烈的情

绪反应可以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提出了“疾病时机体内稳态遭受破坏的结果”。沃尔夫对紧张生活、情绪反应和身体疾病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研究,对于胃活动与紧张情绪的关系提出了明确的认识。坎侬和沃尔夫都进行了情绪方面的研究。

25、中国医学对心身关系也早有认识和研究,在《黄帝内经》中提出“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伤心”

的“五情致病”的学说。李时珍首次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说。语出《本草纲目》三十四卷辛荑条。“元神”

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李时珍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脑主管的。

26、头痛可分为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

27、不论男女同性恋者,扮演丈夫角色者称为“主动性”,扮演妻子角色的称为“被动型”,其中男被动型,女主动

型的心理障碍最为严重。

28、 青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同一性建立和克服同一性混乱

--------------------------------------------------------------------------------------------------------------------------

三、绘图

1、绘制社会-心理因素病致机制图

2、绘制冠心病发生的心理生理机制图

3、绘制抑郁-焦虑循环图

图1 社会

-心理因素致病机制

图2 冠心病发生的心理生理机制

4、绘制人身发展周期图

-----------------------------------------------------------------------------------------------------------------------------------------------------

四、简答

1、 简述临床心理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内容:⑴心理生理障碍;⑵心理病理学;⑶神经心理学;⑷临床心理评估;⑸临床心理咨询;⑹临床心理治疗;⑺健康心理学。

任务:

1) 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 研究心理因素对生理、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

3) 研究个性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影响作用

4) 研究人的认知机能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

5) 研究个体信息以进行心理评估或诊断

图3 焦虑循环图

6)研究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

7)研究教学

2、简述临床心理学的特性

1)临床教育性。主要体现在面对面地贴与近当事人的心理和实际问题,关注他们的思考与感受,干预其学习和

生活,直截了当的提供建设性意见或矫治性技术。临床心理学的应对策略突出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床思路,在教育指导和心理问题之间建立起一种实实在在的临床教育或矫治关系。

2)治疗操作性。临床心理学作为一门可操作性的行为科学,在实践中针对各种心理问题发挥其确有实效的矫治

作用。

3)公共服务性。临床心理学是开放性的,专业的性质是追求正确目标的共同性,建立规范意识与行为,减少个

体差异及异常性,可以为社会大规模的培养合格人才。

3、中国临床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1)心身统一的观点。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其生理和心理功能是并重的,对于外界传入的刺激信息,心身是

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二者不可分割。在考虑个体健康或疾病时,应该注意到心身这两个方面的因素。

2)人与社会和谐的观点。人是社会人,因此在研究个体心身健康和疾病时,要考虑到各种文化背景,教育修养,

经济状况,社会职业等因素的作用,还要考虑到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3)认知与自我评价作用的观点。社会因素必须成为心理刺激条件后,才能对健康或疾病发生影响,它需要通过

心理的中介起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个体的认知评价因素占主导地位。

4)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个体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对外界事物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反应模式,构成了相对

稳定的个性特点,这些模式和特点使个体在与周围人及事物的交往中保持动态平衡。心理的主动适应和调节是使个体行为与外界保持相对和谐一致的主要因素,是个体保持健康、抵御疾病的主要力量。

4、简述导致应激反应发生的三种理论

1)素质脆弱理论。由于遗传或某些素质因素,决定着个体某些生理系统的功能较弱,某些较强,较弱的系统在

应激情景下容易发生功能性或病理性的变化。

2)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与应激反应类型有关,不同的人格类型与某些特定的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在应激

情景下容易导致机体功能紊乱,免疫能力下降,从而罹患疾病。

3)内脏学习理论。环境与内脏功能之间某种条件反射性联系巩固下来,便会形成固定的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和内

脏生理反应模式,即“内脏学习”。这种内脏生理反应模式形成后,在某些生活事件或其他应激源的激发下,个体很容易产生一些固定的反应形式,甚至过度反应形成异常情况,导致身心障碍。

5、应激行为反应的四种挫折学说

1)罗氏挫折学说。由罗山士维格提出,他认为个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可能产生三种反应形式:①阻碍优势型,

被挫折所阻,悲观失望,心里充满失败感;②自我防卫型,运用自我防卫方式,以保护自我安全;③需求持续型,不被挫折所困,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梅氏挫折学说。由梅尔提出,他认为个体处于应激情景时,会出现一些呆板重复的动作,这些动作是为了解

除内心紧张状态所做的“无目的行为”,是一种机械的重复,并无助于问题解决,而且具有强迫性、无建设性和固执性等特征,结果可能形成固着行为。

3)勒氏挫折学说。由勒温提出,他认为个体遭遇应激会导致行为退化,即行为的原始化,个体的行为表现会退

回到早年未成熟发展阶段的行为方式。

4)多、米二氏挫折学说。多拉德和米勒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挫折之后的普遍行为反应,个体受到刺激或挫折时,

常引起愤怒情绪,因而表现出攻击行为,攻击性行为又可分为:直接攻击、转移攻击及自我攻击。

6、心理应激后有哪些应对方式

1)情绪中心应对。人在应激事态中,即使失败了也要控制消极情绪,调动积极情绪,增强勇气努力使事情向好

的方面转化。

2)问题中心应对。认真分析问题发生与发展的根源,了解引起应急事件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

消除问题。

i.对决型。面对困难努力应对;

ii.拉开距离型。远离问难和问题,努力忘记;

iii.自己控制型。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iv.社会支持摸索型。积极寻求他人或机构的帮助;

v.责任接受型。自我反省在该问题上的责任;

vi. 逃避型。试图脱离困难问题,或者利用酒精等物质以忘却问题;

vii. 肯定评价型。应激之后的收获是明确人生的意义,改善以前的行为,肯定的评价自己。

7、 应激的生理反应及应激反应干预的模式

生理反应:

1) 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系统会受到影响。

2) 神经生化的变化。

3) 免疫功能的变化。

应激反应干预模式:

1) 哀伤辅导模式。

2) 平衡模式。适应于危机发生后的早期干预,安抚和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宣泄负性情绪使之得到心理平衡之后,在帮助其获得应付危机的能力,努力使当事人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

3) 认知模式。通过强化理性认知和自强自信的成分,以获得对自己所遇危机的控制。

4)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该模式注重评估和危机有关的内部或外部条件,帮助当事人选择替代他们现有行为的方式,积极提供可供利用的支持资源,从而帮助当事人,将内部的应付方式和外部的社会支持资源结合起来,以获得对自己问题的自主控制。

8、 自杀的心理学理论分析

1) 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都有生和死的本等,生的本等推动人的生存,死的本等指向外部表现为攻击,死的本能指向人的内部即为自杀或者自残。

2)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理论提出自杀习得说,认为人类行为具有习得性,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自杀是示范和模仿的结果。

3) 认知理论。认知学派认为,自杀者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存在缺陷,难以有效地应对压力,故采取无效的应对方式——自杀。

4) 人本主义理论。如果一个人不能体验到生活的意义,就会产生无能、无望和抑郁的感觉,一旦问题严重到个体无法面对的地步时,就可能选择自杀。

9、 心理-生理障碍的发生机制(三大中介机制)

(一) 生理始基。生理始基即某些心身疾病病人发病前的生理特点,它决定个体对疾病及种类的易感性。只有当遗传因素所致的生理素质的易感性倾向存在,加上过去生活中所形成的生理心理反应模式,再遇到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才可能首先在某一器官出项病理反应。

(二) 生理中介机制

1) 神经系统中介机制。神经系统对于心理生理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其机制归纳为以下途径: 2) 内分泌系统中介机制。社会-心理因素可以影响内分泌功能,引起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导致生理过程发生变化,引起血压升高、头昏、头痛、尿频和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同时还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症状,如焦虑、烦躁、失眠多梦等。由此可见,因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心理变化,以及因心理变化导致的内分泌功能障碍,在心理生理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相互影响作用。

3) 免疫系统中介机制。社会心理紧张袭击对于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主要是情绪应激状态引起糖皮质激素升高,从而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心理生理障碍。主要为A 、抑制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B 、抑制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

三种机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经常是同时发生作用而以其中一种为主。总之,生理心理障碍的发生

是在集体具有相应的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在社会-心理因素刺激的作用下,通过三大生理中介机制而致病的。

10、 性格与心理-生理障碍有什么关系

性格是非智力因素结构中的核心成分,决定了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性质,具有某种性格特征的人,往往以其独特的处事态度和方式进行活动。人的性格特征对心身具有很大影响,是心理生理障碍的内在致病因素。

11、 人格致病的机理

人格决定个体的内心情绪体验和应对的反应方式,这种反应方式再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躯体反应,从而导致心身疾病出现。可以说,人格特征是一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它有病原学的性质。

社会心理紧张刺激 内脏功能障碍

内脏 大脑皮层功能改变 植物神经功能改变 形态学改变 心理生理障碍或疾病。

12、社会为什么早就越来越多的A型人格(冠心病)

A型人格者进取心强、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反应灵活和办事效率高等。这些都是受到社会肯定的优点,具有这些优点的人常常会取得较大的成绩,优点和成绩都是强烈的奖励因素,根据行为主义学说的原理,凡是受到奖励的行为必定会得到进一步强化,所以现代社会正在造就越来越多的A型人格。(性格决定了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性质,具有某种性格特征的人,往往以其独特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行活动,人的性格特征对心身具有很大的影响。A型人格者的性格特征会引发相应的心身反应,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冠心病增加。)

13、简述C型人格与癌症的关系

性格决定了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性质,具有某种性格特征的人,往往以其独特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行活动,人的性格特征对心身具有很大的影响。C型人格造成的心理生理反应可以引起细胞DNA自然修复功能减退,促使癌基因转化。同时又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变,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之失去或降低彻底清除癌变细胞的能力,最终导致癌症发生。

14、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区别及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

区分:

1)充分的适应力;

2)良好的自我态度,即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评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性与和谐性;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原则: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统一的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一致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15、引发心理异常的主要原因

1)生物性因素。人体疾病、遗传素质、生化改变和药物影响

2)心理因素。情绪、行为、认知发生适应障碍

3)社会因素。形成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态环境

和家庭、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17、简述神经症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1)概念:旧称神经官能症,最早是1769年由英国精神病学家克伦提出的,19世纪后被认为是一种心理性疾病,

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功能性障碍。

2)特征:

A.属于心因性障碍;B、属于功能性障碍;C、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的症状;D、可逆性;E、自知力充分;F、

社会功能相对良好;G、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H.各亚类型有其特征的临床性。

18、强迫性心理障碍的分型和症状表现

1)强迫观念。这是一种思维障碍,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及冲动念头。力图摆脱,但又摆脱不

了,因而紧张烦恼和焦虑不安,并伴有一些躯体症状。

a.强迫怀疑;

b.强迫回忆;

c.强迫穷思极虑;

d.强迫联想;

e.强迫对立思维;

f.强迫意象;

g.魔术性思维。

2)强迫行为。这是继发于强迫观念之后的行为,反复的做一种无意义的行为,明知无意义却又非做不可,做后

能消除片刻紧张,一会又感到不舒服焦虑,非要再做不可。

A.强迫洁癖;

B.强迫检查;

C.强迫计数;

D.强迫性仪式动作。

19、简述癔病发生的人格特征

1)高度的情感性。情感不稳定,肤浅易变,其心理活动贯穿着浓厚的情感色彩,极易情绪化。

2)高度的暗示性。易受到暗示,但受暗示多是无意识的。因此,癔病与诈病不同。

3)高度的自我显示性。以自我为中心,好显示自己,不为他人考虑。

4)高度的表演性。常以过分做作或夸张的表情引人注意。

5)高度的幻想性。不习惯于逻辑性思维,喜好幻想,往往把理想当作现实。

20、双向抑郁症表现(双相情感障碍)

1)具有明显的复发性和终身患病的特点,发病高峰在15—24岁,但通常5—10年后才有正确的诊断。

2)症状广泛,可在躁狂和抑郁发作中过度。

3)表现特征:具有阵发性特点,情绪在抑郁和躁狂之间波动。

21、人格障碍类型及其表现特征

1)偏执性人格障碍。主观、固执、多疑、敏感、心胸狭窄、报复心强。

2)分裂性人格障碍。脱离现实,情感冷漠,缺乏进取心,孤僻自处,不爱社交。

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又称无情性人格障碍、悖德性人格障碍。极端自私和自我中心,冷酷无情,有明显违反

道德和法律的倾向。

4)情绪不稳性人格障碍。情绪不稳,易冲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该人格障碍有两种类型:

i.冲动性人格障碍。又称为爆发性人格障碍,特征是情感不稳定,缺乏自我控制,行为无计划性,不考虑后

果。

ii.边缘性人格障碍。情感不稳定,并在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目的和内心偏好方面存在显著的扭曲和模糊不清,常有持续的空虚感。

5)表演性人格障碍。幼稚、不成熟、好表现自己、做作夸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6)强迫性人格障碍。犹豫不决、拘谨小心、过分循规蹈矩、常自我怀疑、人际关系紧张。

7)焦虑性人格障碍。敏感,常把小事情看得过重,缺乏上进心,做事开拓性差。

8)依赖性人格障碍。意志较为薄弱,缺乏自信,不能独立活动,工作效能较差。

9)自恋性人格障碍。极端自我中心和唯我独尊的夸大想法,际关注不好,缺乏情感交流。

10)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其特征是用拖延、闲荡的方法故意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但实际上是有潜力的,

但习惯于抵阻情绪,反对提高效率。

22、性心理障碍包括哪些类型

1)性指向障碍。如恋童癖、恋物癖、恋兽癖、异装癖、同性恋等。

2)性偏好障碍。如露阴癖、窥阴癖、色情狂、施虐狂、受虐狂等。

3)性身份障碍。如易性癖。

23、儿童一般心理行为障碍表现

行为障碍的表现:

1)一般行为问题;咬指甲,吸吮拇指或衣物,儿童恐惧,发脾气、手淫

2)言语障碍;口吃,言语发育迟缓

3)饮食障碍;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

4)排泄障碍;遗尿及遗粪症

5)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夜惊,梦魇,睡行症

心理障碍的表现:①儿童焦虑症状;②儿童恐怖症状;③儿童抑郁症状。

24、多动症的表现特征

1)活动过度。开始于婴儿时期,主要表现为多动、小动作格外多、在室内不能静坐。有的儿童有咬指或吸吮手

指、挤眉弄眼等不良的习惯性动作。还会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共济动作困难、快速轮替动作笨拙,精巧动作不灵活等。

2)注意障碍。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受环境影响而分散,对来自各方面的刺激几乎都起反应,难以集中注意力,

学习困难。

3)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易伤人毁物等。

4)学习困难。智力水平一般不差,但是因上述原因给学习带来困难。

5)综合分析和空间定位障碍。不能分析图形的结合,也不能将图形中的各部分综合成一体,分不清图画中的主

题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5、简述健康心理学的四种模式

1)社会学模式。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受到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因此,增进心理健康从社会因素上加以注意和

改善,并顾及到个体生活环境变化导致的种种问题。

2)心理学模式。适应能力能使个体有效地处理情绪挫折和因社会压力所带来的心理应激,减少适应不良的反应,

这些都是心理教育获得的能力。

3)精神医学模式。此模式分为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是预防心理不健康的产生,防止疾病发生;二级预防是

防止疾病发展,对已发疾病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三级预防是从生理到心理、从自然到社会、从个体到群体等各个层次上的整体预防。

4)教育学模式。教育学具有“价值导向”的性质,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使受教育者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或改变不

良行为,能做“积极适应”。

26、心理障碍与精神病的区别(神经症与精神症的区别)

1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模拟一及答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模拟试题一 一、Single Choice Exam 单选题(每题0.5 分×60,共30 分) 1. 下列心理现象不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 认识 B. 情绪情感 C. 需要和动机 D. 意志活动 2. 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意识看作是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做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这属于()。 A. 构造心理学 B. 机能主义心理学 C. 格式塔心理学 D. 认知心理学 3. 一个右利手患者虽然发音器官没有毛病,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但是患者仍保留听懂别人说话以及写字和阅读的能力,这种情形可能是患者的哪个部位受到了损伤?() A. 左半球的额叶 B. 右半球的额叶 C. 左半球顶叶 D. 右半球顶叶 4. 下列现象不属于内脏感觉的是()。 A. 性 B. 痛 C. 便意 D. 压觉 5. 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 A. 时间知觉 B. 运动知觉 C. 距离知觉 D. 空间知觉 6. 瞬时记忆是通过什么进行信息编码的?() A. 事物的形象 B. 信息物理特性 C. 语义或形象 D. 听觉 7. 一大一小,但一样重的木盒,掂起来总感觉小的重大的轻,人的这种心理准备叫()。 A. 迁移 B. 原型启发 C. 定势 D. 定型 8. 注意的广度是()。 A. 5~9 B. 7~10 C. 8~12 D. 6~11 9. 下列哪些不属于生长性需要()。 A. 空气 B. 谈恋爱 C. 升职 D. 自考 10. B=f(P,E)中的E是指()。 A. 个人 B. 个人所处的环境 C. 行为 D. 函数关系 11. 下列哪项是认知活动的例子?() A. 哭泣 B. 锻炼 C. 做梦 D. 大笑 12.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句表述的是下列哪个理论或观点?() A. 生物学 B. 社会学习 C. 行为主义 D. 格式塔心理学 13. 借助群体随机样本研究,科学家()。 A. 能够询问目标群体的每个成员 B. 均衡地使用目标群体的代表性子群 C. 希望避免研究偏见 D. 确保研究可被轻易复制 14. 吸烟与健康长寿之间的关系是()的例子。 1

05622-临床心理学(含实践)

05622 临床心理学(含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0831)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临床心理学(含实践)》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应考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了解临床心理学的工作内容和理论模型,能够熟悉诊断性会谈、行为评估、心理治疗等技术,理解心理个案研究的设计要素,掌握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的相关策略和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正确应用所学知识和技巧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概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的定义,临床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卫生职业的关系,临床心理学的的历史以及临床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临床心理学的定义、工作内容,临床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卫生职业的关系。 2、掌握:临床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临床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的几种理论模型,心各种理论模型之间的联系及整合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每一种理论模型的理论前提、贡献。 2、掌握:每种理论模型的侧重点。 3、熟练掌握:各种理论模型之间的相互联系、各种理论模型的整合趋势。 第三章临床心理学家培训模式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家的几种培训模式、临床心理学的培训程序、各种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临床心理学家的培训程序、各种培训模式的含义。 2、掌握:各种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熟练掌握:临床心理学的培训模式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诊断性会谈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精神病的诊断分类、临床会谈的方式、会谈的基本技巧、心理评估报告的格式。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精神异常的诊断和分类的基础,目前通用的诊断和分类标准的特点。 2、掌握:临床会谈的形式、心理评估报告的格式。 3、熟练掌握:临床会谈的基本技巧。 第五章神经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评估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神经心理学评估的历史,当代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心理生理学评估的理论、心理生理学评估的使用及发展前景。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当代神经心理学评估的概念及方法、心理生理学评估的概念。 2、掌握:目前最常用的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及各自特点、心理生理评估的理论、范围、主要采用的方法。 3、熟练掌握:神经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 第六章行为评估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行为评估的概念基础、行为评估的目的、行为评估的评价尺度、行为评估的方法和近期发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行为评估的理论基础、行为评估的目的。 2、掌握:、行为评估的评价尺度。 3、熟练掌握:行为评估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第七章心理治疗概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心理治疗的界定、心理治疗的特点和变量、心理治疗的过程和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心理治疗的界定、心理治疗的目标。 2、掌握:心理治疗的特点和变量。

最新护理心理学试题

《护理心理学》作业 学习中心:湘潭学习中心 专业:护理学 学号:080340108070053 姓名:沈亚辉

作业练习一 一、单选题 1.我国护理心理学发展的标志性特征是.(C ) A.研究成果显著B.临床应用实效性强 C.教材的编写和出版D.增加心理学课程设置 E.护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广泛应用 2.在临床中对心理护理效果的研究常采用(D ) A.个案研究B.抽样研究 C.回顾性研究D.临床实验研究 E.以上均不是 3. 于人的心理的实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E ) A.心理是脑的机能 B.心理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 B.心理是人脑对现实主观的反映 D.心理是人脑对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E.有了人的大脑就一定会产生人的心理现象 4.”杯弓蛇影”是一种(C) A.幻觉 B.病理性错觉 C.生理性错觉 D.情绪 E.感觉 5. 发明创造所凭借的最主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D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E.幻想 6.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是指(E) A.悲哀 B.愤怒 C.情感 D.情操 E.心境 7. 人格的核心是(B) A.能力 B.性格 C.智力 D.气质 E.理想 8. 按照希波克拉底对气质的分类,不属于气质类型的是( D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神经质 E.抑郁质 9. “酸葡萄心理”所属的防御机制是(A) A.合理化 B.升华 C.反向 D.代偿 E.幻想 10. 研究发现,LCU一年累计超过300者,则次年患病可能性高达C A.50% B.60% C.70% D.80% E.90% 11.“护士角色人格”概念区别于“角色人格”概念的关键词是 C A.相似性 B.特异性 C.职业性 D.灵活性 E.适应性 12.护士最暗淡的历史形象主要发生在 B A.15~19世纪 B.16~19世纪 C.16~18世纪 D.15~18世纪 E.15~16世纪 13.将特质区分为3个交叉重叠层次的心理学家是 C A.霍莱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艾森克 E.弗洛伊德 14.属于护士角色人格内涵的词汇是 A A.忠于职守 B.崇高 C.坦诚 D.无私奉献 E.善良 15.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人际能力及其 D A.权威性 B.主动性 C.变通性 D.主导性 E.灵活性 16.应激行为反应所涉及到的方面不包括 D A.放松 B.与他人交流思想和感情C.寻求信息 D.恐惧

临床心理学

1、临床心理学定义:①临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②临床心理学注重对人类个体的能力和特点的测量和评估,并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个体进行分析,以支持其所得的有关结论。③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会去帮助那些存在心理困扰的人们 2、依特指出:临床心理学家所从事的个体评估、治疗或其他活动都不是临床心理学所独有的,只是他们的临床态度,即不仅对行为(特别是问题行为)进行研究,而且还要对行为进行干预才是临床心理学的独特性所在。即临床心理学是一种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程序,对智力、情绪、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行理解,预测和干预的———————— 3、临床心理学工作:评估、治疗、研究、教学、咨询、管理。 4、临床心理学出现因素:①心理学中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②对人类个体差异的兴趣的发展 ③对行为异常的看法及治疗方式 5、临床心理学之父——赖特纳韦特默。1896年,他创建了第一个心理诊所,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指导诊所,并成为临床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6、临床心理学家的思维方式:描述、解释、预测、改变 7、掌握理论模型的价值以及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型,应该具有的条件①简约②实证研究的支持③适用于不同的问题和人④变化和发展的能力⑤可验证性⑥逻辑的内部一致性 8、临床心理学两大部分:评估和干预 9、最好的理论模型的特点是:其假设性和实用性应能在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清楚的验证。 10、兼容并包态度的集中表现就是“方法任选”途径①即把来自不同理论体系中的有关成分整合在一起,这样去治疗某一病人时会增加治疗的效果②在对一个或几个病人进行干预的不同时刻,都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问题选择一种与之相匹配的理论模型。 11、对从现存的技术语言中求得共同指标的想法持怀疑态度 12、62%~65%倾向于“有系统的方法任选”4%~11%倾向于“非理论的方法任选”27%31%倾向于“技术的方法任选” 13、APA的临床心理学分会提议临床心理学家需有心理学博士学位和四年的实践经验,而且要实施统一监督。这一建议也即目前一直很流行的“科学家——实践者”培训模型 14、1947年9月刊发,名为《受欢迎的临床心理学毕业培训课程》,即沙科渥报告 15、沙科渥报告建议:①临床新心理学家应首先作为心理学家(科学家)接受培训,其次才是作为实践者进行培训②临床心理学家应像其他学科一样接受四年的博士水平培训,其中一年是在专家指导下的临床实习③临床培训的要点包括评估,研究和治疗三个方面,因此其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心理动力学、评估技术、研究方法以及心理治疗 16、沙科渥科学家—实践者模型,也称布尔达模式 17、“科学家—实践者”模型,主要内容①课程②实习课程③研究④实习⑤合格考试 18、过度疲劳:个体心身资源的枯竭,造成这种状况是由于临床心理学家对自己的不切实际的期望长期得不到满足的结果。 19、过度疲劳因素:①治疗者所面对的每天打交道的人群②同行间的竞争③病人财务支付能力上的困难④对自己专业水平的担心 20、过度疲劳建议:①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除直接从事临床实践以外,还可以从事教学、督导为有关机构提供咨询等工作②建立和组织同行间的互相支持,互相督导的小组,一起分享临床经验,共同提高临床技能,同时也可以一起讨论棘手的个案,表达自己的挫折情绪,讨论伦理上的困境③明确自己最适合从事什么样的活动,最适合治疗什么类型的病人或什么类型的问题④争取短期休假,减少工作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并尽量避免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工作⑤注意营养,锻炼和身体健康⑥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要有明确的认识,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 21、心理评估过程①决定评估内容②确定评估目标③选择做决策的标准④收集评估资料⑤判

临床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临床心理学:是探讨人类疾病的心理病理原因、发生机制、预防与治疗以及增进人类心身健康的一门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2、应激反应:个体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后,通过心理和生理中介机制产生心理、生理反应、这种变化称为应激反应。 3、精神疾病: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4、常模:是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分数,即可比较的标准。 5、焦虑:是一种由人格不适应状态引起的痛苦的情绪体验。 6、危机干预: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 7、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治疗病人的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问题。 8、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9、信度:即测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受试者在不同时间用同一测验(或者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中测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10心理评估:是通过观察、晤谈及心理测验等手段对个体的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和方法。 11、高峰体验:指自我实现者在人生历程中曾有过体验到欣喜感、完美感及幸福感的经验。 12、基本健康行为: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 13、经典条件反射:是指某一中性环境刺激(铃声、气味、语言等)通过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从而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 14、效果律: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更大,导致不满意后果的行为不大可能再被重复 15、共病:同一体可以同时出现不同障碍的倾向,这种倾向称为诊断性共病。 16、协同:在定量的方法中,不同问题共患的现象被称为症状协同或纬度协同 17、非结构会谈:临床心理师根据来访者对问题做出的言语反应,来访者的非言语行为等信息,来确定会谈的问题。 18、结构式会谈:临床心理师按照一套提前设定好的问题序列进行会谈,包括问题的措辞和顺序、记录反应和评估反应的方式。 19、半结构式会谈:临床心理师对需要提出的问题或主题事先有一定的安排,但后继问题在实际提出时,依据来访者的反应稍作调整。 20、心理测验:能够用来完成心理测量的标准化工具或程序叫心理测验,也叫心理量表。 21、常模团体:是由具某共同特征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22、信度:对测量一致性程度的估计。即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的程度。 23、智力单位:在智力测验中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尺度。 24、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对付应激使自身适应或摆脱某种情景的手段。 25: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个体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二、填空题 1、美国心理学家赖特纳·韦特默是(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在1896年创建了(第一个心理诊所),初步 确立了临床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诊断)和(治疗)。 2、强迫症的基本特征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3、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内容包括(描述)、(解释)、(预测)和(改变)。 4、影响应激反应强度的因素有(认知评价)(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和(应对能力)。 5、弗洛伊德把人的性心理发展分为(口欲期)、(肛欲期)、 (生殖器期)、 (潜伏期) 和生殖期。

2021年自考05622临床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自考临床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整顿 名词解释. 1、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被看作是既提供心理学知识,也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增进个体或群体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它更加偏重于对个体和群体心理问题科学研究和严重心理障碍治疗。 心身医学:它以人类疾病中心身关系问题为核心,以心身疾病作为重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躯体疾病中心理因素及其致病机制和条件。 行为医学:行为医学是涉及(与健康和疾病关于)行为科学同生物医学知识和技术开发与整合,以及将这些被整合了知识和技术用于疾病防止、诊断、治疗和康复多学科交叉领域精神病学—精神病学—用来探讨精神疾病发病因素、机制以及精神疾病防止、诊断和治疗医学分支学科。 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强调强调身体疾病防止,主张采专心理学办法变化或矫正人们有碍身体健康生活办法、行为和习惯。 心理卫生学:是防止医学一种分支学科,重点研究如何依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和不同环境中人特点,维护和增进她们心理健康水平,防止心理疾病发生。 归因风格:个体惯常使用归因方式,体现了个体人格质. 防御机制:人对付体内外各种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无意识心理手段。 合理化机制:给自我行为或处境寻找可接受理由. 调节因素:是指影响两个有关事物之间联系方向和大小因素。 中介因素:是指介于两个有关事物之间、可以阐明这两个事物互相联系机制因素。 应激原:向集体提出适应和应对规定并进而导致布满紧张性心理和生理反映各种环境刺激物称作应激原。 劫难化:重复思考悲观事件也许会导致不良后果. 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是一种人在察觉到或结识到自己正面临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环境规

医学心理学:心理评估习题(附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医学心理学:心理评估习题(附答案) [A1] 1.不属于心理评估常用方法的是A.观察法 B.晤谈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E.调查法 2.下列哪项不符合晤谈的涵义 A.有目的的会话 B.在 接见者和来访者之间进行 C.为了沟通双方的感情 D.心理咨 询与治疗的一种技术 E.随便聊天 3.心理晤谈常用 A.促进性 提问B.对质性提问C.开放性提问 D.直接的提问 E.阐明性提问 4.在临床晤谈中进行词语沟通时 医生一般是 A.快速作笔记 B.重点作笔记 C.随 意作笔记 D.不用作笔记 E.指导病人作笔记 5.临 床晤谈中非言语沟通又称为 A.无声的沟通 B.身体 语言沟通 C.非感官沟通 D.无形的沟通 E.内脏语 言沟通 6.心理评估的晤谈法中,言语沟通所凭借的人体功能是 A.嘴功能B.耳功能C.嗅功能 D.触觉功能 E.第六感觉功能 7.下列哪项不属于标准分 A.划 界分B.T分C.标准20 D.标准10 E. Z分 8.下列哪项不是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 特征A.标准程序B.常模C.大样本 D.信度 E.效度 9.心理测验的行为样本必须具有 A.全国性 B.区域性 C.随意性 D.代表性 E.整 群性 10.离差智商适用于 A. 16岁以上成人 B. 18 1 / 10

岁以上成人 C. 20岁以上成人 D. 25岁以上成人 E.任 何年龄 11.对同一组被试在两次不同时间做同一套测验的结果进行 相关分析是 A.分半信度 B.重测信度 C.正副 本信度 D.灵敏度 E.系数 12.一个心理测验或 量表的可靠程度称为 A.标准度 B.灵敏度 C.精确度 D.信度 E.效度 13.在标 准化心理测验中是否测查到所要测查内容的技术指标是 A.效度 B.精确度 C.信度 D.灵敏度 E.标 准度14.比率智商计算方法是A.IQ=(CA/MA)100 B. IQ=(MA/CA) 100 C. IQ=(CA/MA) 100% D. IQ= (MA/CA) 100% E. IQ=(CA/MA) /100 15.比率智商年龄适应 范围在 A. 5岁或7岁以内 B. 8岁或10岁以内 C. 12岁或14岁以内 D. 15岁或16岁以内 E. 17 岁或18岁以内16.人的平均智商为A.75~110 B. 80~110 C. 80~115 D. 85~115 E. 85~120 17. WAIS-RC的测验结果按常模可换算出多少个智商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E. 5个 18.某儿童韦氏智力测验总智商为50,表示 该儿童属于 A.轻度智力缺陷 B.中度智力缺陷 C.重度智力缺陷 D.极重度智力缺陷 E.边缘 智力 19.按韦氏智力量表划分标准,边缘智力是指智商在 A. 110~119 B. 90~109 C. 80~89

临床心理学(教材电子版)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临床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验 ?第三章应激与应激障碍?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第五章智力障碍 ?第六章人格障碍 ?第七章神经症、癔症、抑 郁症 ?第八章行为障碍 ?第九章心身疾病 ?第十章临床常见的病人 心理问题 ?第十一章心理咨询 ?第十二章临床心理咨询 ?第十三章危机干预第一章概论 临床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及研究目的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一、临床心理学的定义 ?1935年,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临床心理学分会给临床心理学下了一个定义: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心理测评、分析、观察等方法,对个体的能力和行为特征进行理解,并通过对个体的身心诊断、生活史了解以及对个体生活状况的观察、分析,以对个体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1991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又提出一个新的定义: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来了解、预测和缓解智力、情绪、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上的障碍、适应不良等,以及从事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心理服务。 ?20世纪60年代,日本心理学会(JPA)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下的定义: ?临床心理学是综合心理学和其他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特殊的个体(心理不适应的人或心理障碍患者)在生活中遇到的障碍、苦恼的本质的理解,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的一门学问。 ?因此,他们把临床心理学的实践活动称为“心理学的临床应用”。 ?1988年,日本学者田中富士夫下的定义: ?临床心理学概括地说是对心理不健康或有行为问题的来访者进行心理援助,将他们的精神和人格向健康方向引导,这种引导需要运用心理学和各种相关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综上所述,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它整合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心理适应为中心,并以心理援助为特征;通过缓解适应不良,提高能力水平和缓解情绪不安,以促进人类的社会适应、心理调节和个体发展。 ?①临床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②以心理测评和诊断、心理咨询和治疗为中心③以心理适应不良或心理障碍的援助为目标,以达到帮助适应困难的个体调整心态,矫正不良行为,提高个体生活满意度。 ?二、临床心理学的性质:发展性教育性社会性 ?发展性——始终强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以往:注重心理诊疗,服务对象主要是心理异常者,此种心理治疗具有浓厚的精神医学色彩。 ?后来;心理援助(assistance),危机介入(intervention),引导(guide)或促进(improvement)等概念引入,反映临床心理学的发展特点。 ?20世纪40年代前的临床心理学主要以心理测评活动为主,是对个人的适应问题进行指导(direction)、助言(suggesstion)、和劝告(recommendation)式的咨询。 ?现代的临床心理学能够为人们的精神健康和身心发展起到建设性的教育、援助作用。 ?教育性——社会性—— ?临床(clinical)起源于希腊语klinikos,“医生在患者的病床边进行医学的照料”。 ?今天,“临床”不仅仅是“床边医学诊疗”的概念了。不仅限于医疗临床了。 ?“家庭心理临床”“教育临床”“地域临床” ?三、临床心理学的目的:运用心理学的技术、知识、成果,以及与心理学相关的科学理论对有心理适应问题的人进行

05622临床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章 一、选择 1、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临床心理学开端于() A20世纪中叶B19世界中叶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2、中国临床和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分为两种水平,这两种水平是() A学士和硕士B学士和博士C专科和本科D硕士和博士 二、判断 1、心理治疗的近代史起源于的心理分析(×) 2、一般认为,现代的心理测验是从19世纪开始的(√) 三、填空 1、… 2、作为临床心理学的三大基础学科是、、。 3、年,witmer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间心理诊所,并首先应用临床心理学这个术语,标志着临床心理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四、名词解释 1、临床心理学 2、心理师 3、行为医学 三、基础心理学科、生物学科、社会科学;1896 四、1、临床心理学被看作即提供心理学知识,也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促进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它更加偏重于个体和群体的心理问题的科学研究和严重心理障碍的治疗。 2、心里师指系统学习过临床或咨询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实践督导,正在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且达到本标准关于心理师的有关注册条件要求,并在中国心理学会有效注册的专业人士。 3、行为医学是涉及(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科学同生物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开发与整合,以及将这些被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多学科交叉领域。 二章 一、… 二、选择

1、就因果关系推论的效度而言,() A准实验研究高于前实验研究,而真实验研究又高于准实验研究 B前实验研究高于准实验研究,而准实验研究又高于真实验研究 C准实验研究高于前实验研究,而前实验研究又高于真实验研究 D前实验研究高于准实验研究,而准实验研究又高于真实验研究 2、下面几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A检验变量之间关系B对行为进行描述C估计总体参数D探讨心理咨询技巧 二、判断 1、流行病学研究从群体的角度探寻疾病和健康现象,探索从健康变为疾病的影响因素和同疾病转归有关的因素(√) 2、- 3、在临床心理学实验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采用准实验设计(×) 4、实验法最适用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5、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训练有素的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到在受试者内心的心理活动(×) 三、填空 1、研究设计的四种基本形式是、、和。 2、临床心理学中常用的真实验设计有、和。 四、名词解释 1、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2、描述研究 3、操控研究策略 4、[ 5、前实验设计 6、准实验设计 7、真实验设计 8、模拟实验研究 9、流行病学研究 10、发病率 11、患病率 12、临床显著性

临床心理学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临床心理学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临床心理学逐渐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从心理测验、心理治疗以及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这三方面着手,论述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和现状,继而对临床心理学的未来进行展望,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发展;现状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1991年提出的“正式”定义则是: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来了解、预测和缓解智力、情绪、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上的障碍、适应不良与苦恼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心理服务。它的最初提出以及发展至今,主要是为存在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人,尤其是那些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严重受到影响的患者提供服务。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临床心理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本文分析了临床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现状,以便于更充分地了解临床心理学,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临床心理学的产生 临床心理学历史上曾与变态心理、心理测量、精神分析、心理卫生和精神病学等都有密切关系,直到19世纪末,临床心理学与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尚难分别。临床心理学起源于精神病学,它最早涉及的是精神病的症状、病因和护理,而真正推动临床心理学发展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韦特默,他追随w.wundt和e.kraeplin的生理心

理学观点,并坚持心理学应为应用服务[1]。1896年韦特默向美国心理学会提出临床心理学是应用科学的建议,认为心理诊所是为社会和公共服务、为基础研究和教学服务的机构[2]。同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主要研究学校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这成为临床心理学正式产生的标志。他还开设一门课,讲授上述有关问题,称此课为“临床心理学”。 1906年n.prinee出版了《变态心理学杂志》。继而,1907年韦特默创办了杂志《心理学临床》,其刊的副标题为《心理发展迟滞和变异的研究和处理杂志》,创刊号上的第一篇文章是他写的“临床心理学”,在此他再次宣称心理学的一个新领域已经建立起来,这一领域即“临床心理学”。 二、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和现状 1949年美国心理学会举行了一次会议,会上给临床心理学正名,会议还规定了临床心理学家的三个基本职责,即心理测验、心理治疗和研究[3]。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一)心理测验 临床心理学合多源于一流,心理测量学是其中的主要源流之一。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的另一学科分支,有它自己的历史。但它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心理学的形成和成长。在临床心理学初期,临床心理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便是临床心理测验[4]。1905年,比内在巴黎公开了他的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但是这和之后的修订本,在临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医学心理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医学心理学基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8题) 1、医学心理学是哪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C】 A、医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生理学 E、生理心理学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E】 A、心身是统一 B、心理对健康和疾病有能动作用 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 D、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 E、以上都是 3、下列哪项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A、动物的心理发育 B、病人的焦虑 C、人际关系紧张 D、人的不良行为 E、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4、不属于医学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是【E】 A、健康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药物心理学 E、教育心理学 5、心理科学诞生的标志是【C】 A、希波克拉底提出气质体液说 B、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 C、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D、詹姆斯等人提出新心理学理论 E、巴甫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6、《黄帝内经》提出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心理学观点属于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哪一阶段【B】 A、神灵医学心理学时代 B、哲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C、科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D、现代医学心理学时代 E、以上都不是 7、弗洛伊德提出五个阶段的性发展理论,“肛门期”在【B】

A、出生至一岁半时期 B、一岁半至三岁时期 C、四至六岁儿童期 D、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期 E、十三岁以上青春期及成人期 8、H.Selye认为对机体有害的各种应激源,可引起以什么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B】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D、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E、下丘脑-垂体后叶轴 9、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异常行为、神经症的症状主要是通过什么得来的【D】 A、外界刺激 B、生理反应 C、人的认知 D、学习过程 E、遗传因素 10、从心理或行为角度研究躯体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该项工作属于以下哪个范畴【B】 A、临床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行为医学 D、心身医学 E、神经心理学 11、通过交谈或问卷的方法了解一些人对某一事件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A】 A、调查法 B、临床观察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E、心理测验法 1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靠力比多(libido)推动的,它属于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中的哪种理论【C】 A、潜意识理论 B、人格理论 C、性欲学说 D、释梦学说 E、心理防御机制学说 13、人的行为不是由本能决定,也不简单是外部刺激的结果,而是人的理性评价的结果,这种观点符合【D】 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认知理论 E、心理生理学理论 14、弗洛伊德认为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在哪一层次运行【C】

临床心理学课件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概念 一、什么是临床心理学? “临床”(clinical,klinikos)的含义: 医生在患者的床边进行医学照料;神父、牧师在死者的床边进行祈祷,祝福其灵魂的安息。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与程序,从个体水平对智力、情绪、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理解、预测、干预和研究的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属于“应用”学科 两个成分:评估与诊断 / 咨询与治疗 二、工作内容: 工作对象: 心理不健康或不适应或心理障碍者为主要对象,即有心理问题的个体。包括婴幼儿、青少年、成人和老人。 1、心理评估: 目的:心理评估包括对个体信息(行为、问题、独特的特点、能力以及智力)的信息的收集,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描述、理解。 方法:会谈、测验与观察 2、心理咨询: 个体水平:各种心理问题、心身健康、能力发展、职业选择、生涯规划 团体水平:组织机构的管理组织机能正常高效发挥等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 3、心理治疗: 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个体实施心理治疗的方法与技术,使其获得正常的适应性的行为,或增进适应、促进成长、完善人格。 4、研究: 探讨心理异常或问题的实质,对心理异常或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与规律给予解释,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与分析等等。 5、教学 从事本科或研究生有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或课堂讲授、或小组讨论、或

一对一的教学与督导、案例分析等形式,以在理论与实践中培养专业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 6、管理 从事某些机构的组织管理者。 三、工作模式 ?SCA模式: S(setting):心理咨询与治疗所必须的场所; C (client):有问题前来咨询的来访者,及工作对象; A (activity):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种种活动。 ?工作模式: 矫治模式: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症状,提高应对与适应能力,能自己面对和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能自强自立。 发展模式:提高心理能力,培养、发展更好的心理品质;帮助来访者减少问题的产生的潜在的可能性、预防问题的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节临床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人格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精神病学 心理测量 临床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二、与其他职业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 精神科护士 保健大夫 法律律师 教师 大众传媒或文学工作者 第三节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临床心理学复习题概要.doc

1.临床心理学的涵义: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来了解、预测和缓解智力、情绪、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上的障碍、适应不良与苦恼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心理服务。 2.美国心理学家赖特纳·韦特默在1896年创建了第一个心理诊所,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指导诊所,并成为临床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3.变态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异常的科学,包括研究认知、情感、意志和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4.临床心理学与变态心理学的关系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和解决整个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2)临床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都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二者区别在于:前者重视临床各科疾病的心理学问题,并着重介绍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后者则重点阐述精神病的心理学问题,并较多地从理论和心理变态上进行分析。 5.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6.心理健康的概念: 1、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2、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7.心理健康的判别标准:(1)统计学标准(2)社会规范标准(3)内省经验标准(4)医学标准 8.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 (1)心理活动强度;(2)心理活动耐受力;(3)周期节律性;(4)意识水平;(5)暗示性;(6)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能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 9.心理健康的标准(大众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他人相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能协调与控制情绪;(5)热爱生活,乐于生活;(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10.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判别的三项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11.心理问题的概念:广义的心理问题的概念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严格来说,心理问题无褒贬之意,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狭义的心理问题指没有达到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心理问题,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12.心理障碍的概念:心理障碍包括广义的心理障碍和狭义的心理障碍。广义的心理障碍是指心理异常,即与心理异常同义。狭义的心理障碍是指心理异常各种表现中的一种类型。 CCMD: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ICD:国际疾病分类法 DSM: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2010年4月自考临床心理学历年试卷及答案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临床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5622)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判断一个实验设计是不是真实验设计,应当主要看【】 A.受试者是如何选择和分派的 B.是否设置对照组或控制组 C.是否采用独立组设计 D.实验条件的控制如何 2.具有肛欲性格的人表现为固执、整洁、吝啬、学究气等。一些研究表示,此类人容易患【】 A.强迫症 B.焦虑症 C.厌食症 D.社交恐怖症 3.将个人所爱或所崇拜的人或事物完美化,而忽略其实际存在的缺陷的自我防御机制是【】 A.曲解 B.合理化 C.补偿 D.理想化 4.在阐述应激的生理反应模型中,提出应激是“全身适应综合征”的学者是【】 A.英格尔 B.弗洛伊德 C.坎农 D.塞里 5.用于证实不可控制或不可预见的应激事件更易于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的一项实验是【】 A.拟合控制实验 B.轭合控制实验 C.虚拟控制实验 D.模拟控制实验 6.邓巴曾预测具有勤奋工作、易于紧张和雄心勃勃人格特征的人易患【】 A.冠心病 B.高血压 C.糖尿病 D.溃疡病 7.艾森克提出可以依据性格内外向和情绪的稳定性两个维度组成的平面图来判断被试的气质类型,其中内向、情绪不稳定属于【】 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心理治疗结果评估的评定内容是【】 A.有效性 B.治疗结果的持久性 C.治疗的频率 D.不良结果 9.在神经症的治疗中,以将自我从精心的防御工作中解放出来为治疗目标的心理治疗流派是【】 A.心理动力学疗法 B.行为疗法 C.人本-存在疗法 D.认知疗法 10.青少年的人际心理治疗(IPT)模式增加的第五个聚焦点是【】 A.悲愤 B.人际角色冲突 C.角色转换 D.单亲家庭 11.下列心理治疗理论流派中主张顺其自然的是【】 A.心理动力学学派 B.行为心理学学派 C.森田的神经质理论 D.认知心理学派 12.情绪支持与行为应对方法训练的目的不包括【】 A.减轻病人的焦虑 B.减轻病人的恐惧 C.克服治疗中的挫折与痛苦 D.自我催眠 13.透析治疗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人格改变是【】 A.过度焦虑 B.思维混乱 C.过度依赖 D.过高期望 14.在心理障碍的社会预防措施中,病因预防是【】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15.2001年,中国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出版新版的《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手册》,这个版本的英文代码是【】 A.DSM-IV https://www.360docs.net/doc/de5077813.html,MD-3 C.ICD-10 https://www.360docs.net/doc/de5077813.html,MD-4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研究类型有【】 A.调查研究 B.(操控)实验研究 C.流行病学研究 D.描述研究 E.相关研究 17.临床心理师主要从事的工作有【】 A.心理治疗 B.思想教育 C.会诊 D.科学研究 E.教学 18.非结构式会谈通过一系列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来进行,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来访者的【】 A.年龄 B.家庭背景 C.症状 D.政治态度 E.生活经历 19.抑郁症的人际心理治疗的早期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有【】 A.和病人建立合作的工作联盟 B.对病人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估 C.对病人的人际关系状况的质和量进行充分了解 D.积极鼓励病人摆脱病人角色 E.和病人一起选择和确定后面的治疗将要解决的人际关系问题 20.下列学科中,属于主要关注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应用心理学科的有【】

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心理学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怀 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7131 次更新时间:2001-05-25 14:31:00 进入专题:王登峰心理与医学● 王登峰 主讲人简介:王登峰教授,1965年2月出生;1990年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研究方向: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 我今天主要是想跟大家谈两个问题,第一是心理学从脱胎于哲学到今天100多年的历史中,心理学的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是从心理学的应用和理论两个方面来看;第二是心理学所研究的人在三个生存空间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这里主要是希望能够对心理学的发展和未来做一个勾画。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应用的角度:第一个阶段是作为装饰品出现,那时人们研究心理学是出于好奇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即调味品阶段,此时心理学看上去是有用的,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被人们忽视,尚未对人们生活或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作用。第三个阶段,心理学在社会和人生发展中成为必需品。比如在心理健康领域,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保持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目标之一,此时心理学越来越起到必需品的作用。另外,人力资源也离不开心理学,也体现了心理学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进心理学发生这样的变化呢?首先人们对心理学研究日益深入使其具备了可以为社会所用的内在条件。其次,社会发展进步,人们对自身的关注,开始依赖于对人本身素质的提高。在人类生存过程中社会对人本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与社会分工有关,不仅需全面的知识,也需深厚的个人素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心理学的作用才日渐体现出来。目前国内对心理学的应用是比较有限的,主要是临床心理咨询,心理卫生,另外在经济领域还有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但西方心理学的应用则更广泛一些,有的直接用于军事,有的还用于心理战。所以西方对心理学的应用更为深入和具体一些。 从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角度:最初被称为泥瓦匠的心理学,因为其不是把人作为整体而对人的某些特点进行研究。在心理学进入科学之前,更多的是一种思辩,但当其进入科学范畴,则开始用宏观方法研究,此时研究的多是较为简单的心理过程。比如反应时的研究,这是人的一种心理特点,反映人们心理素质方面的差异。此时心理学还是将人之特点劈开,一个个研究,这与西方实证主义研究取向较为接近。因为当时对整体难以把握时,就将其打碎,研究每一个碎片,再将其拼和。当我们研究一个物体时,这样做还是可行的。但将其用于心理研究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种研究方法会使我们失去很多重要信息。 第二个阶段是将人作为整体研究。典型的即是人格研究。我们知道,人比无生命物体复杂,因此作为整体研究难度很大。于是有三种方法:第一是将人的特点与动物做比较。因为很多试验在人身上无法做,便在动物身上来做,将人与动物行为类比。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论观点都是从动物行为而来,他这种研究方法又被称为对人类自尊心的第三次打击。生态学家认为动物行为与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于是提出“动物的标记行为”,这样的行为在人类中也是有的,只不过人的行为具有更多的灵活性。精神分析理论后来便有一种假设,人活着的目的是为了跟他最看重的对象建立并保持一种密切联系,这就是人类的对象联系理论。第二种方法是将人与机器类比,将人脑比作电脑,出现了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研究,人脑加工过程类比于计算机加工过程。行为理论心理学认为,人是作为环境的产物,受制于人所生活的环境,人就是对外界的应答反映。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机械的观点,也是由于不能把握人的复杂的内部过程,同时又不能单独对某种心理过程研究导致的。第三种方法是人本主义,人既不等同于动物,也不等同于机器,人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性,既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先天的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