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数据中心示意图

临床数据中心示意图

临床数据中心(CDR

HL7,DICOM3

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问题分析

知识。本“系统”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3.1 图文并茂,有声有色 该“系统”利用多媒体著作工具,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表现方式对“三防”医学救援的整个过程进行仿真教学、仿真训练,具有用户界面友好,交互操作能力强的特点,让“三防”医学救援队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学习和锻炼,使队员更易接受。 3.2 内容科学,可操作性强 “系统”中涉及的内容,我们参考了中外相关文献,并得到了权威专家的认证和推敲,在近几年的“三防”医学救援训练和演练中得到了检验和应用,其内容科学、可操作性强。3.3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该“系统”的研制为克服经济、环境、保密等方面的局限性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通过模拟仿真的方法进行教学训练,避免了以“真实武器”袭击环境而对“三防”医学救援队员造成的身心伤害,也可减少对专用救援设备频繁操作而造成的损耗,有效降低了学习训练成本,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4 简单易用,兼容性强 该系统是基于Windows XP /Windows 2003/Windows 7操作系统开发,涉及的多媒体著作工具主要有3DMAX 、Flash 、Ulead GIF Animator 、Ulead vstudio 、Photoshop 、Premiere 、Direc?tor ,其数据库为MySQL ,具有兼容性好、可移植性强 等特点。同时系统界面友好,互操作性强,可用性高,适合不同文化层次的需求。4 “系统”的应用 该“系统”在研发期间,我们就一直在不停的调 试,并得到了权威专家的指点,根据专家建议和“三防”医学救援队员的要求,做了很多补充和修改,目前该系统日臻完善,逐步成熟,并在我部“三防”应急救援教学训练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总体反应不错,教学训练中能够给“三防”医学救援队员带来很好的听觉和视觉效果,具有专业性、实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受训队员容易接受。同时我们也要求“三防”医学救援队员在训练、演练和磨合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以便我们不断对系统进行升级完善,另外本“系统”留有扩展“接口”,能够任意挂接其他多媒体程序来丰富系统的功能,可以作为部队“三防”医学救援的指导性产品[4?5] 。 [参考文献] [1] 谢洪彬,罗力,于竞进,等.网络直报时代疫情信息管 理并非高枕无忧[J ].疾病监测,2006,21(7):337?338, 367. [2] 张晓丽.探讨传染病疫情报告方式对报告质量的影响 [J ].疾病监测,2007,22(2):140?142. [3] 郭才华,李森林,张馥,等.《“三防”理论随机考核系 统》的构思与研发[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S4):126?127. [4] 刘卫,刘士敏,郭才华,等.北京军区疫情监测网络报 告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8,9(1):857?860.[5] 郭才华,刘士敏,张馥,等.军队疫情统计分析系统的 研制[J ].华北国防医药,2010,22(6):560?561.(收稿时间:2012?08?02 修回时间:2012?08?20)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问题分析 孟繁荣,刘永兰,王军成 作者单位:030001太原,解放军264医院信息科 [摘要] 通过分析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的作用,提出临床数据中心建设的原则和目标,以我院的实例说明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以简化管理、提高安全性、节约能源。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组织和管理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 2095?140X (2012)12?0047?03[DOI ] 10.3969/j.issn.2095?140X.2012.12.020 随着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对IT 资源(如服务器、网络设备)的要求越来越 高,以及不同平台的、异构的信息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使得医院信息化的成本快速增长、资源管理日益 复杂、信息安全存在较大隐患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为此利用自动化、资源整合、虚拟化、网 络安全、能源管理等新技术,构造一个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节能、高效、安全、简易的数据中心,实现内控成本、外增效益的数据中心是保证医院信息化建设高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就是通过统一的数据定义和构架以及集中的数据环境,在不同的异构数据库中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整合,从而实现临床数据的共享和应用。 万方数据

大数据中心基础建设的发展及应用

大数据中心基础建设的发展及应用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下,中央不断出台逆周期调节政策,其中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备受市场关注。 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流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19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每户平均月流量为7.82GB,是2018年的1.69倍,企业数据也呈现爆发式增长。不过,目前只有不到2%的企业数据被存储下来,其中只有10%被用于数据分析。这说明,我国数据存储利用能力存在很大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中心也就是IDC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数据中心是数据存储、处理和交互的中心,被认为是当前的新型基础设施之一。 本文将重点针对大数据中心在未来市场的前景及应用作出分析。 一、大数据中心的概念 在了解大数据中心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big data),指常规的数据库技术难以完成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而大数据中心就是完成数据的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基础设施。它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它与之配套的设备(例如通信和存储系统),还包含冗余的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以及各种安全装置。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二、大数据中心的发展 数据中心(IDC)的发展历史: 数据中心历经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处于超融合架构阶段。数据中心最初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来容纳计算机系统、存储系统、电力设备等相关组件。20世纪90年代初,“数据中心”一词开始流行,主要是指将服务器单独放在一个房间,并将设备进行布线和链接。2000年前后,互联网爆发式增

数据中心发展趋势综述

数据中心发展趋势综述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本文是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的《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之一。现作为云计算学习笔录,奉献给云计算业外读者,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参考。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 下面是正文 一、影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八大新趋势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系列包括开放式标准和DCIM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在内的新趋势和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数据中心突破了密度和功率的限制。 在未来,大多数数据中心将能够减少至少30%的物理空间;而这也是直到2020年新兴的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之一。 密度的增加、虚拟化的部署、迁移到托管设施和云计算等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都在影响着数据中心内部的所有操作和运营。 数据中心管理者们必须走出他们的舒适区,并且考虑更高的密度及其对于电力消费、冷却资源和数据中心物理空间的影响,以及对于数据中心运营安全的影响。 数据中心管理者们应该制定出更好的基础设施计划,了解物联网(IoT)将带来的潜在影响,并为物联网的广泛采用做好充分准备。 即使伴随着所有这些变化,数据中心的相关基础设施仍将继续存在许多年。基于这样的理念和想法,有关专家总结出了或将影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八大新趋势。 1、下一代数据中心设计 今天的数据中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使用每机架千瓦(kW)或每平方英尺千瓦的概念。例如,几年前,数据中心往往被设计为每台机架4~5千瓦;而到现在,通常则可以高达每台机架8~12千瓦,甚至更高。 我们在每平方英尺的物理空间,拥有了更高的计算能力。 诸如超融合基础设施、微服务和容器等新兴技术,使得每台机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反过来,则需要新的配置和设计。 新的温度和湿度指导,已开始帮助人们重新考虑数据中心的设计。因此,数据中心可以被设计成拥有不同的限制。这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的设计

临床数据中心的构建与应用

临床数据中心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建立以患者为中心、实时的、可扩展的、物理的临床数据中心(CDR),支持医院对临床数据的多元化应用。方法根据HL7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基于企业总线型集成平台(ESB),通过中心字典对所需求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实现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临床数据中心(CDR)的构建。结果实现了全院级的临床数据中心,支持对异构的16个系统,105电子病历文档的数据集成,方便了临床人员对患者数据的查询。结论临床数据中心的构建为医院的医疗质量,临床多元化的数据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标签:临床数据中心(CDR);企业总线型的集成平台(ESB);唯一病人号(UPID);HL7 卫生信息交换标准;RIM 参考信息模型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作为一家综合性三家医院,从2012年7月开院至今,已经有20多个临床系统在运行,以支持医院开展的临床业务。通过各个专科业务系统在应用,医院临床数据的范围得到的扩大,临床的数据量得到了大的增长。由于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临床数据分散的存在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库里。如何在异构的系统和数据环境里获取、浏览、共享甚至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成为了医院信息化的挑战[1]。 1 现状和问题 在数据共享和交换方面,由于各个系统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支撑部门或者科室业务的运行,因系统架构不同,数据模型不一致,数据格式和内容缺乏标准,造成各系统产生临床数据共享和交换困难。在临床数据整合和统一展示方面,临床用户希望在一个界面里看到患者历次的、各项诊疗记录。在对临床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方面,如何對散落在不同系统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支持医疗管理的需求,为建立医疗大数据打下基础[2]。 该院为解决上述问题,依托于企业服务总线型(ESB)的基于HL7标准的数据集成和交换平台,基于HL7 CDA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下简称《规范》)标准,建立了全院级别的以患者为中心、实时的、可扩展的、物理的临床数据中心(CDR)。 2 建设思路和实施情况 2.1 数据建模方法 参考HL7 RIMM模型,进行领域派生和和精细化扩展,以覆盖医院业务领域的各个业务场景,最终映射成数据库的逻辑和物理结构。该院的CDR以患者为中心,以历次患者诊疗记录为核心,关联着临床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数据。 采用3层关联来数据模型的关系和临床数据的整合。第1层:CDR内建患

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电监会能源局 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 https://www.360docs.net/doc/de8408657.html,/n11293472/n11293832/n12843926/n13917072/15121870.html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电监会、能源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布局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约资源和保障安全为着力点,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市场主体合理选址、长远规划、按需设计、按标建设,逐渐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数据中心新格局。 《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能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各电力监管派出机构,有关企业和协会: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满足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促进我国数据中心,特别是大型数据中心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布局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约资源和保障安全为着力点,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市场主体合理选址、长远规划、按需设计、按标建设,逐渐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数据中心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市场需求导向原则:以应用为牵引,从市场需求出发,合理规划建设数据中心。 (二)资源环境优先原则: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条件,引导大型数据中心优先在能源相对富集、气候条件良好、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建设,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三)区域统筹协调原则:统筹考虑建设规模和应用定位,结合不同区域优势,分工协调、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型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在全国布局及建设情况

数据中心在全国分布及建设情况 一、国内数据中心都建在哪里 1.“北上广”及周边地区机架规模仍领跑全国 受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发展以及在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超高清视频、VR/AR等场景应用的推动,我国数据中心数量和规模呈现平稳增长。截至2019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数265.8万架,同比增长28.7%。在建数据中心规模约185万架,与2018年相比增加约43万架。 截至2019年底,北京、上海、广东三个数据中心聚集区的在用机架数的全国占比为31.3%,与国内其他任意三个省(区、市)相比,北上广还是在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分布上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此外,若将河北、天津、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海南等北上广周边地区加上,这一比重会提升至60%以上。 图1 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在用机架数分布(仅“北上广”)

图2 2018-2019年中国分区域数据中心机架数 2.总体布局日趋合理,数据中心逐渐向中西部、一线周边城市转移 自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四部门发布《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发布《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8)》以来,加之北京、上海等地围绕严格控制新建、扩建数据中心数量及规模等发布了相关文件,我国数据中心布局渐趋合理。与2018年相比,2019年北京、上海、广东3个省(市)在用机架数在全国占比下降了4.2%。但在数据流量呈现指数级增长、移动互联网、工业计算、超高清视频、VR/AR等应用铺开的背景下,一线城市仍然存在较高的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在此背景下,阿里、腾讯、今日头条、百度等科技巨头对数据中心的布局渐向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等一线周边城市扩散,这些地区数据中心建设等级通常较高,依托自身网络基础,大部分直连或经一次跳转到一线城市节点,在规模和能力上具备承接一线城市外溢需求的条件。

数据中心建设整体方案

数据中心建设整体方案二XX四年六月

第一章概述 1.1 项目概述 为适应XX集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现对XX中心数据机房进行统筹规划。 本工程在XX中心七楼核心机房内部建设1个新的机房。作为XX集团的核心数据机房、综合软件控制平台,为信息系统运行提供必要的软件环境和信息支持。数据机房建设包含机房装饰系统、供配电系统、空调及新风系统、机房消防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综合布线及KVM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数据机房是整个集团数据与资讯系统的存储存放地,对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环境参数以及供电质量、防雷接地、环境监控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要求和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建设一整套完善的机房环境,包括电力供应、温湿度环境、通信线路以及照明、消防等,为XX集团系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数据集中和信息交换平台,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提升XX集团整体形象。 1.2 设计依据 本项目系统实施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产品标准和规范,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和规范等必须符合国际、国家和省有关条例及规范: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_T 2887-201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YD/T 926.1-200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2-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B-T367-2001)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施耐德: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解决用户难题;数据中心最初被称为计算中心,在科技发展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数据中心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施耐德电气针对现下的社会提出了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是信息化社会的IT基础设施,作为机构信息系统的运行中心、测试中心和灾备中心,承担着机构的核心业务运营、信息资源服务、关键业务计算、数据存储和备份,以及确保业务连续性等重要任务。而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方案; 从数据中心的六个基本要素和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以下组成部分: 1.数据中心发展现状及趋势; 2.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能力; 3.数据中心规划; 4.数据中心的节能; 5.数据中心建设管理; 6.数据中心专业化运维; 7.数据中心成本分析; 8.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分析; 9.数据中心与信息系统灾难恢复; 10.企业级数据中心评价体系。 在现下社会中,那些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已经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例如供电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在线扩容、机房送回风不顺畅产生局

部热点、数据中心能耗巨大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大大缩短了数据中心的正常生命周期。为避免这些问题,通过对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的调查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期资源规划考虑不周、缺乏业务可持续性资源计划考虑。 2.数据中心机房功能性差,缺乏全局规划 3.建筑层高过低、结构承载能力不足,严重制约空间不合理。 4.供电设计密度低,系统可靠性差,不能在线扩容。 5.系统设计缺乏经济性考虑,日常运行能耗大、营运成本高。 6.运维管理缺乏长期性、稳定性及适应性的考量,易出现管理混乱。 数据中心建设已经完成了标准体系,为了有效地帮助各单位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者掌握最新技术与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建设与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加强数据中心置运行支撑能力,施耐德对此作出了数据中心建设方案,解决了用户在数据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最新需求,提出了数据建设中的价值建议和方案。

大型综合医院临床数据中心规划与建设

大型综合医院临床数据中心规划与建设 黄宇飞①许健①黄黎明①杨永福①姜梦稚①王福②李先锋* *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信息管理部主任 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信息管理部,200092,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 ②上海复高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目的:大型综合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如何规划和建设。方法:详述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规划(项目阶段、项目管理)、建设过程(患者主索引、数据集成、临床门户)、关键技术与挑战(标准、服务器存储、数据质量)。结果:通过医院的临床数据中心建设实践清晰的认识到大型综合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如何规划、需建设的内容、可能面临的问题。结论:临床数据中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面非常广,先期要有明确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院方和厂商都需有持续分析、解决困难问题的决心和毅力,建设完成后要有效的利用临床业务数据为临床诊疗、科研提供支持。 关键词临床数据中心临床数据中心建设临床数据中心规划 1 引言 医院信息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新华医院是一家集医教研和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医院,经过10多年信息化建设,医院已经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业务系统,包含HIS、EMR、LIS、RIS、PACS、体检、手麻、病案翻拍、病案系统等业务系统。各个业务系统都有大量的历史数据沉淀,有的系统数据已有10多年之久,部分系统在期间还进行过升级,由于升级前后系统厂商不同,老的系统数据在新的系统中无法访问。由于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库之间的互通性受阻,各个业务系统不能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 [1]这种情况下,新华医院于2013年开始建立临床数据中心,将医院各个业务系统中的临床数据进行整合、集成,基于临床数据中心建设临床门户(患者360视图、科研分析等)应用,为临床诊疗、科研提供支持和服务。 2 建设规划 临床数据中心建设先期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新华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先期基础建设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为临床数据中心提供规范化数据来源,构建临床数据中心,建设包括EMPI(患者主索引)、ESB(企业服务总线)集成引擎等系统,将医院主要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到临床数据中心。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基于临床数据中心建立面向用户使用的临床门户应用,包含患者360视图、专科视图、科研分析综合应用等。 图1 临床数据中心建设集成架构图 项目实施管理:临床数据中心实施是一个艰巨的工作,在项目实施前期由建设厂商和医院共同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其中包含医院分管院长、信息中心主/副主任,以保证项目能稳步推进。数据集成涉及医院各个业务系统,需要各个厂商的配合,医院每个业务系统信息

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7-6-14 10:28:00文/出处:计世网 随着国内大型企业大集中的工作,我们会看到数据中心作为一种物理载体在企业发展和运营中越来越突出,也会看到国内更多的大型企业、政府也在不断地投入税收性的建设。去年年初开始我们组织大规模调查,涉及到国内600多家企业,年底我们做国内大型企业的访谈,一共有100家企业。我们在调查访谈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国内的数据中心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一帆风顺,有很多挑战。我今天的报告主要以去年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跟大家分享一下调查研究中的发现。最后宣布我们最近启动的数据中心免费评估计划。 去年在跟很多专家访问的时候发现第一个问题,大家所认识的数据中心当中并不是一种形态,存在着四种形态,是我们经过总结提炼的。同样都叫数据中心,有的数据承担着存储中心的职能,有的承担着处理中心的职能,还有的数据中心面向业务,面向应用,称之为数据应用中心。我们也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作为业务部门对税收中心要求的不仅仅是你给我提供存储,提供计算,提供处理,还要求数据中心提供很好的服务,对服务质量提出新要求。 我们今天讲的数据中心包含四类,同时在不断演化。这张图是数据中心进化图,很多企业最开始的数据中心是一个服务器,是一个存储中心。随着企业应用系统的增加,上一个ERP系统,数据中心承担着计算的功能,所以它慢慢会成为一个数据处理中心。下一步简单的计算不能满足要求,业务部门说数据中心要实时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所以数据中心必须面向业务,面向应用。所以数据中心存在四种形态,四种形态在不断演化,国内最先进的企业主要还处在数据应用中心,但是像数据运营服务中心,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了。

王韬:基于电子病历临床数据中心的医学数据应用

王韬:基于电子病历临床数据中心的医学数据应用 在英特尔开放架构大数据平台不断赢得各行业用户青睐之际,3月29日,英特尔与嘉和美康达成合作,共同帮助中国医疗行业用户更为广泛且充分地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合作项目启动仪式上,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韬出席并接受专访,向记者介绍了医疗大数据在医院中的最新应用实践。 基于电子病历临床数据中心的医学数据应用 会上,王韬以“基于电子病历临床数据中心的医学数据应用”为主题展开讨论,他说:“医疗数据为医院新发明和新服务提供了源泉,临床数据中心对天坛医院绩效管理、学科科研发展、医疗质量管理三大支持的改变正蓄势待发”。据了解,2013年,天坛医院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临床数据中心。未来对于医疗信息化建设重点是结合临床路径细化科研,在科室绩效完成的情况下,逐步向个人绩效转移。 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基于前述的院长平台,为院长和职能处室全面掌握科室的运行状况提供了决策依据;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科主任管理平台,让科主任可以随时掌握本科室的绩效运行情况,各项指标逐步分解到个人;绩效核心是成本控制,这也是医改要求,正在探索落实到科室和个人的成本控制。 天坛医院的绩效指标体系分为住院指标和专项管理指标两大块。 从临床数据中获取科研数据 在外界看来,大数据在科研和业务应用存在一定的矛盾。比如采集到数据的颗粒度问题,如果真正做科研,它面对一群人,面对不同的个体采集某种疾病;而临床业务应用层面,需要对某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发病历程进行调阅,实现以时间轴为主线的冷数据的处理。系统要是分两个来做?还是同一系统上的不同数据库? 针对这一问题,王韬表示,通常而言临床是从数量上把患者看好,看病过程的因果、失败、成功的深度研究不是临床追求的目标。临床就是规范,按照卫生部的诊疗规范走。天坛医院的临床医生既要完成看患者的临床任务,又面临科研的慢工细活。所以临床和科研的一体化是一个平衡或者一个妥协,这两点都不能做到极致,且这一妥协是随着阶段调整的。在临床中工作中积累了大量数据时支持科研的,选中间一部分有价值的患者做深入性的研究。颗粒度是可以调整,科研和业务应用两方面看似矛盾,其实并不是完全对立,而是相互融合变化的过程。 学科科研建设思路——以病种为单位,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发生、发展周期为主线,

浅析公司数据中心建设及信息化发展方向

浅析公司数据中心建设及信息化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信息化的建设的要求已经 越来越高了。供热行业关系到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融合当前的信息技术与传 统供热模式对供热行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数据中心及信息化的建议 在未来发展的中将更加重要。 关键词:供热行业;数据中心;信息化;发展方向 1前言 随着公司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公司原有机房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严重 制约着公司大发展的脚步。移动支付、互联网+供热等新理念正推动着供热这个 传统行业的转变。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公司数据中心建议和信息化发展已经 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了,只有及时改变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2 数据中心建设 2.1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规定,原机房在通风、抗干扰、防尘、 防火、降噪、保温等方面已无法满足未来数据中心建设的需求。改造后机房面积 较原机房扩大了3倍,采取分区管理;对机房核心区域进行隔离,起到了很好防尘 效果,保障了运行安全;对于抗干扰、防火、降噪、保温的要求,机房墙壁使用 铝板包裹;新增艾默生机房专用工业级恒温恒湿空调,实现365天恒温恒湿,以提 高服务器运行的稳定性,增加服务器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新增环境 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机房配电、温度、湿度、烟雾是否存在异常,若出现异常系 统会自动报警并以短信方式立即通知到管理员。 2.2数据中心的网络拓扑 根据数据中心的建设要求,网络拓扑应该做到稳定、安全、可管理、可扩展。原网络拓扑为总线型结构,各工作站均挂在一条总线上,无中心节点控制,所有 的网络交换机采用的是不可管理的二层交换机。此拓扑结构虽然易于部署,但网 络设备是线型串接,一旦发生网络设备单点故障,就会造成内网所有电脑设备无 法访问服务器。这类故障影响面非常广,很难短时间找到故障点。基于此,网络 结构将改为星型拓扑,以降低单点故障对网络的影响。网络结构的层次化不仅使 网络具有更强的可扩展性也使得网络组件的功能更加清晰。星型拓扑消除了单点 故障对网络业务的影响,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网络数据是否异常,更快速的定位 故障点并消除故障。 新的网络中增加了防火墙、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通过防火 墙和三层交换机的运用可以实现用户认证、流量控制、网络准入、安全访问控制、阻止网络攻击等功能。对于内网的管理,将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类型、不同 权限划分VLAN,更加细化访问控制。例如生产和经营部门对于系统访问的需求 不同,可做到允许或禁止访问全部或部分系统。以前内网属于完全封闭,各工区 访问内网系统是通过通讯运营商提供的专线服务实现的,需要按月支付费用。改 造后,增设了VPN,今后各工区及新设办公地点可以通过VPN实现对于内网系统 的访问,除了省去租用运营商专线的费用。 由于受原网络条件制约,使用外网的计算机,必须通过单独办理ADSL上网 来实现,这种方式既不利于管理也造成了资源浪费。改造后,采取50M专线网络接入的方式满足互联网需求,通过访问控制功能即可完成网络带宽的分配与管理,同时满足内网系统和外网办公的需求。可实现内网、外网同步管理。

大数据中心建设的策划方案

大数据中心建设的策划方案 大数据中心建设不仅对广电网络现有的广播电视业务、宽带业务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同 时为广电的信息化提供支撑,下面由学习啦为你整理大数据中心建设的策划方案的相关资料, 希望能帮到你。 大数据中心建设的策划方案范文一大型承载企事业、集团、机构的核心业务,重要性高, 不允许业务中断, 一般按照国标 A 级标准建设, 以保证异常故障和正常维护情况下, 正常工作, 核心业务不受影响。 数据中心机房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集电工学、电子学、建筑装饰学、美学、暖 通净化专业、计算机专业、弱电控制专业、消防专业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工程。 机房建设的各个系统是按功能需求设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系统:建筑装修系统、动力 配电系统、空调新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监控管理系统、机柜微环境系统、消防报警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等八大部分。 一、建筑装修系统是整个机房的基础,它主要起着功能区划分的作用。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设备特点,一般可以将机房区域分隔为主机房区域和辅助工作间区域, 主机房为放置机架、服务器等设备预留空间,辅助工作间包括光纤室、电源室、控制室、空调 室、操作间等,为主机房提供服务的空间。 此外,数据中心机房装修需要铺抗静电地板、安装微孔回风吊顶等,确保机房气密性好、 不起尘、消防、防静电、保温等,以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同时也为机房设备提供 维护保障功能。 二、供配电系统是机房安全运行的动力保证。 计算机机房负载分为主设备负载和辅助设备负载。 主设备负载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计算机外部设备及机房监控系统,这部分供配电系统称 为 “设备供配电系统,其供电质量要求非常高,应采用 UPS 不间断电源供电来保证供电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辅助设备负载指空调设备、动力设备、照明设备、测试设备等,其供配电系统称为“辅助 供配电系统,其供电由市电直接供电。 机房内的电气施工应选择优质电缆、线槽和插座。 插座应分为市电、UPS 及主要设备专用的防水插座,并注明易区别的标志。 照明应选择机房专用的无眩光高级灯具。 三、空调新风系统是运行环境的保障。 由于数据中心机房里高密度存放着大量网络和计算机设备,不仅产生大量的集中热量,而 且对环境中的灰尘数量和大小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对空调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需要机房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同时,机房密闭后仅有空调是不够的,还必须补充新风,形成内部循环。 此外, 它还必须控制整个机房里尘埃的数量, 对新风进行过滤, 使之达到一定的净化要求。

大数据时代与数据中心建设

大数据时代与数据中心建设

大数据时代与数据中心建设 一、指导思想 (一)大数据时代对我们的启示 创新是企业保持生命力旺盛的必然。作为国家三大金融支柱之一的证卷期货业更是如此。证卷期货业建设数据中心正处于这样的时代—信息时代响数据时代过度时期。 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声音不绝于耳。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数据正在迅速膨胀并变大,它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虽然现在企业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数据爆炸性增长带来问题的隐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意识到数据对企业的重要性。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 严格的讲现在还不是大数据时代,只是即将进入大数据时代的前期。他遵循否定之否定的事物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他给人以崭新的思维方式,它将改变人们常有的惯性思维方法来扑捉“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而给于未雨绸缪的机会。这对一个企业发展规划很重要。大数据是一种方向,虽然我们仅仅站在大数据元年向远处眺望,但仍可以感觉到随之而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唐电信、神舟软件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安泰科技、钢研高纳、航材院、百慕航材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中联煤层气、光大环保、国核电力规划设计院为代表的能源环保产业;以华为、佳讯飞鸿、中科海讯为代表的网络通信产业。 2、地处环境 正在规划建设的中关村翠湖科技园紧邻位于海淀区北部的翠湖湿地公园,目前翠湖公园内规划占地面积700公顷,引进了湿地动植物400余种,形成湿地景观。园内还建有荷花塘、芦苇塘、野生湿地植物展览区、水禽保护区、湿地生态农业园、环园生态水区等。公园环境优美,湖水清澈,水生植物丰富,颇有江南水乡风韵,成为候鸟在北京过冬或中转南迁的优选之地。 在这如诗如画的地方,正在崛起一个创新与创意相结合、前沿与高端共牵手的中关村翠湖科技园。按照规划,中关村翠湖科技园是海淀北部地区规划的三个主要功能组团之一,是核心区未来十年发展的一块钻石级宝地。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东临上庄西路,西临六环路,南至京密引水渠,北至翠湖南路,覆盖了原中关村环保园和中关村创新园两个区域。以及新规划的温泉、苏家坨信息通信及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功能区。该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873公顷,建筑面积1200

医院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V1

医院双活数据中心 建设方案 2013年7月

1.需求和目标 数字化医院是我国现代医疗发展的趋势。“数字化医院”是指将先进的网络及数字技术应用于医院及相关医疗工作, 实现医院内部医疗和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存储、传输及后处理,以及各项业务流程数字化运作的医院信息体系。“数字化医院”是由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医院业务软件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工程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充分应用,有助于医院实现资源整合、流程优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信息系统建设作为医疗行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随着国家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对国内传统医院信息系统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现有的信息系统已难以全面适应医院的需求。因此,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是当前国内医院信息化行业的迫切需求。 1.1项目需求分析 医疗行业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信息,包括病人临床信息和医院管理信息等。医疗行业IT部门面临的最明显挑战是由信息数字化造成的信息量持续增长带来的,这些增长来源于: ●每个医疗过程涉及大量图像加上每年要执行大量扫描,使得存储的医疗 记录以超过 70% 的年增长率在增长; ●更多类型的数据:财务、临床、图像管理,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及 非结构化数据(如数字影像、报告、视频、演示文稿等); ●更多用途的数据:HIS、EMR/EHR、PACS、知识管理以及数据挖掘 ●更多设备产生的数据:药征、患者监视、仪器 ●更多管理法规:国家医疗记录保留要求 医疗行业中不同业务应用系统的需求不尽相同。我们以医院的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应用为例,分析其来自医院业务的需求: ●HIS/EMR系统 –随着就诊人数的增长,需要保证系统的性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数据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历了ISP/ICP飞速发展,.COM公司的风靡后,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缩写为IDC)正悄然兴起。它在国外吸引着像AT&T、AO- 、IBM、Exodus、UUNET等大公司的巨资投入;国内不但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吉通开始做跑马圈地,一些专业服务商如清华万博、首都在线和世纪互联等,也参与了角逐。 IDC(Internet Data Center) - Internet数据中心,它是传统的数据中心与Internet的结合,它除了具有传统的数据中心所具有的特点外,如数据集中、主机运行可靠等,还应具有访问方式的变化、要做到7x24服务、反应速度快等。IDC是一个提供资源外包服务的基地,它应具有非常好的机房环境、安全保证、网络带宽、主机的数量和主机的性能、大的存储数据空间、软件环境以及优秀的服务性能。 IDC作为提供资源外包服务的基地,它可以为企业和各类网站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甚至ASP、EC等业务。简单地理解,IDC是对入驻(Hosting)企业、商户或网站服务器群托管的场所;是各种模式电子商务赖以安全运作的基础设施,也是支持企业及其商业联盟(其分销商、供应商、客户等)实施价值链管理的平台。形象地说,IDC是个高品质机房,在其建设方面,对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IDC的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IDC的建设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网络建设 IDC主要是靠其有一个高性能的网络为其客户提供服务,这个高性能的网络包括其- AN、WAN和与Internet接入等方面。 IDC的网络建设主要有: - IDC的- AN的建设,包括其- AN的基础结构,- AN的层次,- AN的性能。- IDC的WAN的建设,即IDC的各分支机构之间相互连接的广域网的建设等。- IDC的用户接入系统建设,即如何保证IDC的用户以安全、可靠的方式把数据传到IDC的数据中心,或对存放在IDC的用户自己的设备进行维护,这需要IDC

临床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朱海妒 删洲…n…一烹勰_I 摘要 描述临床数据中心设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临床数据中心信息模型的设计;二是临床数据中心提供的信 息服务。信息模型的设计参照HL7标准组织提供的RIM。然后根据数据库理论。设计了医疗信息按照信息模型的组织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只有对外提供了需要的信息服务才具有价值,因此根据医疗行业的业务特点 设计了所需要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临床数据中心卫生应用级别7参考信息模型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10.009.038 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ClinicalDataCenter/ZHUHai—jiao//ChinaDigitalMedicine.-20105(9J:107to108AbstractThisarticledescribeclinicaldatacenterisdesigned,mainlyincludestwoparts,oneistheclinicaldatacenterinformationmodeldesign,Secondistheclinicaldatacentersprovideinformationsemices.Informationmodeldesignreferencestandardsorganizationprovides an HL7,thenaccordingtotheRIM,designdatabasetheoryaccordingtothe informationmodelofmedicalinformationorganizationfOrmstoredina database.Thedatastoredinthedatabaseis meaningless,onlyprovidestheinformationneedsofforeignservice can havevalue,then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 ofthemedicalprofessionbusinessdesignrequiredinformationsemice. KeywordsCDR,HL7,RIM Correspondingauthor TheAffiliated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UniversityinLiaoning,Shenyang 110032.LiaoningProvince.P.R.C. 1引言 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共享,一直是关注的话题。由于目前行业中缺乏实际可行的标准,要想把这些来自不同系统的数据统一起来集中存放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先建立数据集标准,再建信息模型,最终可以实现。 2临床数据中心功能概述 临床数据中心基于HL7RIM模型理论,建立医疗信息事务处理库,将各种医疗数据源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标准、完整、多层次和多维度索引的数据中心。它通过各类医疗事务中的关键元素建立起对各种临床医疗事务的索引关系,实现了对数据多个维度上的检索,为不同角色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处理、访问服务(见图1)。 如图1所示,临床数据中心由信息存储层和信息服务层组成,在临床数据中心之上有公共应用系统。 2.1信息存储层包括临床业务数据中心、大文档库、病历归档中心,临床业务数据中心保存了临床业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在病例管理机制下归档到病历中心,病历信息中的图像、多媒体数据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存在大文 叮蝴 1鞯 卷5第}, " 街大陵北区姑皇帝阳沈省宁辽砣∞l l院 医禹附学大药医 中 宁辽 ①万方数据

十四五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十四五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 发展规划方案 (2020-2025)

目录 第1章项目简介 (4) 1.1项目背景 (4) 1.2项目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 (5) 1.2.1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战略意义及必要性 (5) 1.2.1.1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符合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规划 (5) 1.2.1.2是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迫切需要 (5) 1.2.1.3有利于促进地方重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7) 1.2.1.4有利于优势资源转换的重大跨越和新的突破,加快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 (8) 1.2.1.5是推进城市化发展,打造城市信息化平台的需要 (8) 1.2.1.6有利于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为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9) 1.2.2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9) 1.2.2.1政策环境 (9) 1.2.2.2经济环境 (11) 1.2.2.3资源环境 (12) 1.2.2.4区位及交通条件 (12) 1.2.2.5通信网络基础 (13) 1.3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分析 (13) 第2章云计算概述 (14) 2.1云计算的基本原理 (14) 2.2云计算的技术框架 (15) 2.3云计算分类 (16) 2.3.1依据服务方式分类 (16) 2.3.2依据服务类型分类 (17) 2.4云计算的特征 (18) 2.5云计算的运营模式 (19) 2.6云计算的商业模式 (21) 第3章国内外云计算发展情况研究分析 (25) 3.1全球云计算发展分析 (25) 3.1.1云计算发展历程 (25) 3.1.2全球云计算发展趋势与前景 (26) 3.2中国云计算发展分析 (28) 3.2.1中国云计算发展历程分析 (28) 3.2.2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分析 (29) 3.2.3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特点 (30) 3.2.4中国云计算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32) 3.2. 4.1云计算是信息技术重要发展方向,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颁发了一系列鼓励扶持的政策 文件32 3.2.4.2行业十四五规划陆续出台,多方面对云计算发展工作进行部署 (33) 3.2.4.3地方云计算发展规划陆续发布,云计算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34) 3.2.5中国云计算重点区域发展情况分析 (35) 3.2.5.1中国云计算总体分布格局分析 (35) 3.2.5.2重点城市云计算发展情况分析 (36) 3.2.6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关键要素分析 (37) 第4章云计算数据中心整体规划 (38) 4.1云计算发展分析 (38) 4.1.1云计算发展环境分析 (38) 4.1.1.1政治(Political) (38) 4.1.1.2经济(Economic) (39) 4.1.1.3社会(society) (39) 4.1.1.4技术(Technological) (39) 4.1.2云计算发展优势分析 (39) 4.1.2.1资源优势 (40) 4.1.2.2区位及交通条件 (41) 4.1.2.3通信网络基础 (4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