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小升初知识点48天集训冲刺,第45天,冲刺名校真卷(二)

苏教版数学小升初知识点48天集训冲刺,第45天,冲刺名校真卷(二)
苏教版数学小升初知识点48天集训冲刺,第45天,冲刺名校真卷(二)

苏教版数学小升初知识点48天集训冲刺,第45天,冲刺名校

真卷(二)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已知a=2×2×2×3,b=2×3×3,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72),最大公因数是(6)。 2.在一次投篮训练中,8名同学投中的次数如下:4次、5次、4次、6次、10次、9次、8次、10次。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7)。

3.如果小强向东走100米记作100米,那么他向西走80米应记作(-80米)。

4.有5瓶维生素,其中一瓶少了4片。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2)次就一定能找到少药片的那一瓶。

5.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了24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80千米,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约是每小时(68.6)千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6.有一个六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骰子,朝上的面是合数的可能性比是质数的可能性(小)。(填“大”“小”或“相等”) 7.一个数是15的,这个数是(5);

一个数的是15,这个数是(45)。

8.10是25的(40)%;

16比20少(20)%。

9.六(1)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4,那么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10.用一张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

11.把一个圆柱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后,它的体积减少了40立方厘米,原来圆柱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

12.1张可以换(1)张和(2)张。

13.如图,用同样的小棒摆正方形,像这样摆下去,第10个图形需要(31)根小棒。

14.在桥上测量桥高,把绳子对折后垂到水面时还余8米,把绳子三对折垂到水面时还余2米,则桥高为(20)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王师傅加工了102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2%。(×) 2.圆柱和圆锥都有无数条高。(×) 3.如果a∶b=5∶3,那么5a=3b。(×) 4.圆的直径和它的周长成正比例。(√) 5.用2、5、0、8四个数字组成的所有四位数都是3的倍数。(√)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6分) 1.在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D)厘米。

A.8 B.6 C.4 D.3 2.有一些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每张长12厘米,宽8厘米,要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少

需要这种长方形纸(B)张。

A.4 B.6 C.8 D.10 3.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5.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D)。

A.4.99 B.5.1 C.4.94 D.4.95 4.商店出售一种商品,每件的进价是24元,售价是45元,商店要想盈利4200元,必须卖出(C)件该商品。

A.180 B.190 C.200 D.210 5.某工程原计划10小时完成的工作,实际8小时就全部完成了,实际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B)。

A.20% B.25% C.30% D.40% 6.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是,原分数的分子扩大为原来的4倍后是96,那么原分数的分母是(A)。

A.78 B.52 C.26 D.65 四、计算题。(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7+63=90 3-=2 +=9.4-0.45=8.95 0.17×200=34 1.2×=0.9 6.3÷0.01=630 ÷4=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需要简算。(12分) 7.85-(4+3.73) 0.8×+÷0.6=×+×=+=(-)÷(×) 39×+27×0.25+34×25% =÷==39×0.25+27×0.25+34×0.25 =(39+27+34)×0.25 =100×0.25 =25 3.68×++++=1-+-+-+-+-=1-=3.求未知数x的值。(9分) x+x=217.5∶x=2.5∶3 2x-3.6×4=20 解:x=21 x=21÷x=30五、作图

题。(13分) 1.按要求画图。(6分)(1)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与图形A成轴对称的图形,得到图形B。

(2)将图形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3)将图形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6格得到图形D。 2.下面的立体图形是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7分)六、解决问题。(27分) 1.一堆煤,第一次运走40%,正好是60吨,第二次运走总数的,第二次运走多少吨?(4分) 60÷40%×=80(吨)2.参加运动会的女运动员有120人,比男运动员的2倍少6人。参加运动会的男运动员有多少人?(用方程解答)(4分)解:设参加运动会的男运动员有x人。

2x-6=120 x=633.五(1)班16名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个)(6分) 272928323435 33322936372831292630 (1)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7+29+…+30)÷16=31(个)(2)如果成绩在31~37个的为“良好”,那么成绩为“良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8÷16=50%4.一个圆锥形铁质零件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底面直径的。如果每立方厘米的铁重7.86克,那么这个零件约重多少克?(得数保留一位小数)(5分)×3.14×()2×(6×)×7.86≈296.2(克)5.一块长方形铁皮(如下

图),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它的容积是多少毫升?(铁皮的厚度忽略不计)(8分)26×21-3×3×4=510(平方厘米) (26-3×2)×(21-3×2)×3=900(立方厘米)=900(毫升)

【数学】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拓展——第15节一般行程问题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拓展——第15节一般行程问题 模块一:基础知识 1、速度的定义: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 2、速度、时间和路程是行程问题中最重要的三个量,它们的关系如下: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3、行程问题中常用的数量单位 (1)常用的路程单位:米、千米。 (2)常用的时间单位:秒、分钟和小时。 (3)常用的速度单位:米/秒、米/分、千米/小时。 【例1】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原计划用8小时从甲地到乙地,那么汽车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实际上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发生了故障,在途中停留了1小时.如果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乙地,汽车在后一半路程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 【例2】A、B两地相距48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100米,请问: (1)甲从A走到B需要多长时间? (2)两个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1、乐乐练习慢跑,12分钟跑了3000米,按照这个速度,跑25000米需要多少分钟?如果乐乐每天都以这个速度跑10分钟,连续跑一个月(30天),他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2、兔子和乌龟赛跑,从A地跑到B地,全程共6000米.兔子计划5分钟跑完全程,结果比赛时兔子实际每分钟跑的路程比计划的要少200米.那么兔子实际跑完全程用了多长时间? 3、乐乐和轩轩从相距50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乐乐每分钟走150米,轩轩每分钟走350米,那么两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模块二:基本相遇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行进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当它们行进方向相反时,如果它们面对面地接近,我们称为“相向而行”;如果它们背对背远离,我们就称为“相背而行”。 相遇问题关心的是两个移动物体的“速度和”以及“路程和”。根据行程问题基本公式,我们可以类似得到相遇问题的三个基本公式: 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 速度和=路程和÷相遇时间 使用上述公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个运动物体必须同时行进。如果相遇过程中并不是同时行进的,这个公式就不能直接用了,需要分段考虑。 对于一些复杂的行程问题,单靠凭空想象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时需要用一种形象的语言,把运动过程直观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解行程问题的最得力的助手——线段图。 画线段图时要特别注意: (1)专人专线:如果我们考虑的是两个或多个对象的运动,可以把它们的运动路线并排摆放, 要注意不同人的运动路线不同; (2)同时性:如果运动时间分为几个阶段,那么应该在运动路线上表示相应的时刻. 比如上图表示汽车A与汽车B分别从甲地、乙地同时出发,从开始①时刻到②时刻两车相遇,从②时刻到③时刻表示两车相遇后各自的运动情况.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借助线段图把整个行程过程看得更清楚.画线段图是解行程问题最基本的方法.通过作图,可以将题目中的条件梳理清楚,还可以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挖掘出很多字面上看不出来的隐藏条件,进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1】甲、乙两人从相距46 千米的A、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1 小时,他们在乙出发后4 小时相遇,又知甲比乙每小时快2 千米。乙行完全程需要几小时? 【例2】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进。如果每人按一定的速度前进,则4小时相遇;如果每人各自都比原计划每小时少走1千米,则5小时相遇。那么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小升初模拟试卷(1) 时间:80分钟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6分×10=60分) 1.= 。 2.= 。 3.在一个正六边形的纸片内有60个点,以这60个点和六边形的6个顶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最多能剪出个。 4.两袋粮食共重81千克,第一袋吃去了,第二袋吃去了,共余下29千克,原来第一袋粮食重千克。 5.一个半圆形的水库,甲从水库边的管理处出发,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沿堤岸绕行巡逻。三小时后乙也从管理处出发,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沿堤岸绕行巡逻,他们同时回到出发点。如果取近似值3,那么水库的面积是平方千米。 6.某种商品的标价是120元,若以标价的降价出售,仍相对于进货价获利, 则该商品的进货价格是________元。 7.某校有55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已知若将参赛人任意分成四组,则必然有一组的女生多于2人,又知参赛者中任何10人中必有男生,则参赛男生的人数为人。 8.两辆汽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行完全程比乙车多用1.5小时,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出发后 _______小时两车相遇。

9. 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AE 与BD 相交于F ,三角形DEF 的面积是1,那么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 。 10. 一天24小时中分针与时针垂直共有 次。 二 解答题 (10分×4=40分) 1. 抽干一口井,在无渗水的情况下,用甲抽水机要20分钟,用乙抽水机要30分钟。现因井底渗水,且每分钟渗水量相等,用两台抽水机合抽18分钟正好抽干。如果单独用甲抽水机抽水,多少分钟把水抽干? 2. 林玲在45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一圈,已知她前一半时间每秒跑5米,后一半时间每秒跑4米,那么她的后一半路程跑了多少秒? 3.有两根绳子,如果两根绳子都剪掉同样的长度,剩下的长度比为2:1,如果两根绳子再剪掉与上次剪掉的同样长度,剩下的长度比是3:1。求原来两绳子的长度比? 4. 在四边形ABCD 中,AC 和BD 互相垂直并相交于O 点,四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求阴影部分三角形BCO 的面积。 D B A

2015年苏教版小升初冲刺班数学名校模拟试卷

小升初冲刺班数学名校模拟试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代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16分) 1.从东城到西城,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5小时,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A.33.3% B.3.3% C.50% D.5% 2.下面四句话中,错误的一句是() A.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B.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C.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真分数D.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3.用一根52cm长的铁丝,正好可以焊成一个长为6cm,宽为4cm,高为()cm的长方体框架. A.2 B.3 C.4 D.5 4.甲仓货存量比乙仓多10%,乙仓货存量比丙仓少10%,那么货存量()A.甲仓最多B.乙仓最多C.丙仓最多 D.无法判断 5.若1>a>b>0,则下面4个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A.1÷a<1÷b B.2a<2b C.a÷1 >b÷1 D.1﹣a3>1﹣b3 6.修一条水渠,计划每天修80m,20天可以完成,如果要提前4天完成,那么每天要比计划多修()米. A.20 B.60 C.64 D.100 7.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那么圆柱的体积和削去部分的体积比是()A.2:3 B.1:3 C.2:1 D.3:2 8.360的因数共有()个. A.26 B.25 C.24 D.23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7分,将字母涂在答题卡上,对的涂A,错的涂B) 9.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10.在一张图纸上,用5cm表示实际距离4km,所用的比例尺是.( ) 11.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50%,宽减少50%,长方形的面积不变.( ) 12.分母是9的最简真分数只有6个.( ) 13.用小于10的三个不同质数组成的同时是2和3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972.( ) 14.如果x和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并且x= y,那么x和y成正比例.( )

(完整)名校小升初数学真题附答案

1.05 年人大附中 有个四位数满足下列条件:它的各位数字都是奇数;它的各位数字互 相同;它的每个数字 都能整除它本身。 2.05 年101 中学 如果在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之间添写一个零,那么所得的三位数是原来的数的9 倍,问这个两位 数 是__。 3.05 年首师附中 1 202505 13131313 21 + 2121 + 212121 2121212=1__。 4.04 年人大附中 甲、乙、丙代表互 相同的 3 个正整数,并且满足:甲×甲=乙+乙=丙×135.那么甲最小是。 5. 02 年人大附中下列数 是八进制数 的是( ) A、125 B、126 C、127 D、128 6. 06 年清华附中 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共2200 元,甲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乙商品按15%的利润定价,后来都按定价的90%打折出售,结果仍获利131 元,甲商品的成本是元. 7 (05 年101 中学考题) 100 千克刚釆下的鲜蘑菇含水量为99%,稍微晾晒后,含水量下降到98%,那么这100 千克的蘑菇现在还有多少千克呢? 8(06 年实验中学考题) 有两桶水:一桶8 升,一桶13 升,往两个桶中加进同样多的水后,两桶中水量之比是5:7,那麽往每个桶中加进去的水量是升。 9 (06 年三帆中学考题)

有甲、乙两堆煤,如果从甲堆运12 吨给乙堆,那么两堆煤就一样重。如果从乙堆运12 吨给甲堆,那么甲堆煤就是乙堆煤的 2 倍。这两堆煤共重()吨。

10 (03 年人大附中考题) 一堆围棋孑黑白两种颜色,拿走15 枚白棋孑后,黑孑与白孑的个数之比为2:1 ;再拿走45 枚黑棋孑后,黑孑与白孑的个数比为1:5 ,开始时黑棋孑,求白棋孑各有多少枚? 11 (06 年清华附中考题) 大货车和小轿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公路行驶,大货车先走 1.5 小时,小轿车出发后 4 小时后追上了大货车. 如果小轿车每小时多行 5 千米,那么出发后 3 小时就追上了大货车. 问:小轿车实际上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2 (06 年西城实验考题) 小强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去,平常只用20 分钟。由于途中有 2 千米正在修路,只好推车步行, 步行速度只有骑车的1/3 ,结果用了36 分钟才到学校。小强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 13 (05 年101 中学考题) 4 7 小灵通和爷爷同时从这里出发回家,小灵通步行回去,爷爷在前的路程中乘车,车速是小灵通步行速度的10 倍.其余路程爷爷走回去,爷爷步行的速度只有小灵通步行速度的一半,您猜 一猜咱们爷孙俩谁先到家? 14 (06 年三帆中学考题)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城之间的中点向相反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 3 小时后,客车到达甲 3 4 城,货车离乙城还有30 千米.己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5 (02 年人大附中考题) 小明跑步速度是步行速度的 3 倍,他每天从家到学校都是步行。有一天由于晚出发10 分钟,他 得 跑步行了一半路程,另一半路程步行,这样与平时到达学校的时间一样。那么小明每天步 行上学需要时间多少分钟? 16. 人大附中考题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1)

2018小学升初中数学试题模拟题(1) 一、填空。(16分,每空1分) 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个省市沿线约60000000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横线上的数读作 )。 其中河北省年均调水量配额为三十四亿七千万立方米(横线上的数 写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 直线上A 点表示的数是( ),B 点表示的数写成小数是( ), C 点表示的数写成分数是( )。 3、分数 a 8 的分数单位是( ),当a 等于(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 4、如下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0.5厘米,那么三 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梯形的 面积是( )平方厘米。 5、寒暑表中通常有两个刻度——摄氏度和华氏度, 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摄氏度×5 9 +32=华氏度。当5摄氏度时,华氏度的值是( );当摄氏度的值是( ) 时,华氏度的值等于50。 6、赵明每天从家到学校上课,如果步行需要15分钟,如果骑自行车则只需要9分钟,他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步行的速度比是( )。 7、把一个高6.28厘米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 柱的底面积 是( )平方厘米。 8、按照下面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下一个数应是( ),第n 个数是(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每题2分) 1、一根铁丝截成了两段,第一段长37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 7 。两端铁丝的长度比较(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比较 2、数a 大于0而小于1,那么把a 、a 2 、a 1 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 、a <a 2 < a 1 B 、 a <a 1<a 2 C 、 a 1<a <a 2 D 、a 2 <a <a 1 3、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正面看到,从上面 看到 ,从左面看到( )。 A 、 B 、 C 、 D 、 无法确定 4、一次小测验,甲的成绩是85分,比乙的成绩低9分,比丙的成绩高3分。那么他们三人的平均成绩是( )分。 A 、91 B 、87 C 、82 D 、94 5、从2、3、5、7这四个数中任选两个数,和是( )的可能性 最大。 A 、奇数 B 、偶数 C 、质数 D 、合数 6、观察下列图形的构成规律,按此规律,第10个图形中棋子的个 数为( ) . A .51 B .45 C .42 D .31 7、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因数(本身除外)相加之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美数”.例如:6有四个因数1236,除本身6以

最新冲刺名校小升初数学模拟密卷附详细答案( 1)

一、填空。(每空 分,共 分)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所指的西部地区的面积大约是 平方千米,这个数读作 ( )平方千米, 还可写作()万平方千米,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 %。 吨=( )吨( )千克 立方分米=( )升( )毫升 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 () ;保证摸出两个同色的球, 至少一次摸出( )个;保证摸出两个黑色的球,至少一次摸出( )个。 我国已成功举办了 年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按每四年举行一次,则第五 十届奥运会将在( )年举办。 一个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 ,如果分子、分母都加上 ,所得分数约分后是 ,原 来的分数是( ) 。 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数学竞赛中的成绩统计如右图。显然得 优良和及格的同学都算达标,则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这次竞赛的达标率是( )。若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分,达标同学的平均成绩是 分, 则不及格同学的平均成绩是( )分。 优良 35% 及格 40 %不及格 25% 规定 =+ ,如果 x ( ) =,那么 x =() 。 某厂去年上半年盈利 万元,记作+ 万元,下半年亏损 万元,记作( ) ,全 年记作( ) 。 把一个棱长 的正方体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它的体积是( ) 。 一件商品,按现在的价格,利润是成本的 %,若成本降低 %,按现在的价格,利 润是成本的( )%。 二、判断。 (对的打“√” ,错的打“”) ( 分)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的倍数。 () 大于 而小于 的分数只有 。 ( ) 长、宽、高分别是 、 、 的长方体木块,一定能装入容积是 的长方体盒中。 ( )由同一平面上的两个圆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 )冲刺名校小升初数学模拟密卷(1)

成都名校小升初数学试题汇总4套含答案

成都名校小升初数学试题汇总1(附答案) 一、填空题: 2.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如图按竖直中线对折,再将对折纸从它的竖直中线(用虚线表示)处剪开,得到三个矩形纸片:一个大的和两个小的,则一个小矩形的周长与大矩形的周长之比为______. 么回来比去时少用__小 时. 4.7点______分的时候,分针落后时针100度. 5.在乘法3145×92653=29139□685中,积的一个数字看不清楚,其他数字都正确,这个看不清的数字是_____. 7.汽车上有男乘客45人,若女乘客人数减少10%,恰好与男乘客人

8.在一个停车场,共有24辆车,其中汽车是4个轮子,摩托车是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86个轮子,那么三轮摩托车有______辆. 9.甲、乙两人轮流在黑板上写不超过10的自然数,规定每人每次只能写一个数,并禁止写黑板上数的约数,最后不能写者败.若甲先写,并欲胜,则甲的写法是_____ _. 10.有6个学生都面向南站成一行,每次只能有5个学生向后转,则最少要做_____ _次能使6个学生都面向北. 二、解答题: 1.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均为1个面积单位,共9个面积单位,则图中阴影 部分面积为多少个面积单位? 2.设n是一个四位数,它的9倍恰好是其反序数(例如:123的反序数是321), 则n是多少? 3.自然数如下表的规则排列:求:(1)上起第10行,左起第13列的数;

(2)数127应排在上起第几行,左起第几列? 4.任意k个自然数,从中是否能找出若干个数(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使得找出的这些数之和可以被k整除?说明理由.

成都名校小升初数学试题汇总2(附答案) 一、填空题: 1.29×12+29×13+29×25+29×10=______. 2.2,4,10,10四个数,用四则运算来组成一个算式,使结果等于24._____ _. ______页.4.如图所示为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从正方体的底面向内挖去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则剩下的体积是原正方体的百分之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5.某校五年级(共3个班)的学生排队,每排3人、5人或7人,最后一排都只有2人.这个学校五年级有______名学生. 6.掷两粒骰子,出现点数和为7、为8的可能性大的是______. 7.老妇提篮卖蛋.第一次卖了全部的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卖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次卖了第二次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四次卖了第三次余下的一半又半个.这时,全部鸡蛋都卖完了.老妇篮中原有鸡蛋______个.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虽然距离2019年小升初考试还有很长的时间,但是早复习更助于小升初考试的成功。查字典数学网小升初频道为大家准备了2019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希望能帮助大家做好小升初的复习备考! 2019年xx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20分)姓名:评价: 1.一个数由5个千万,4个十万,8个千,3个百和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 )万。 2.480平方分米=( )平方米2.6升=( )升( )毫升 3.最小质数占最大的两位偶数的( )。 4.5.4:1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5.李婷在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离约为1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6.在,0.,83%和0.8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用5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有10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 ))%。 8.甲、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底面面积之比为3:4,则这两个圆柱体的高的比是( )。 9.( )比200多20%,20比( )少20%。 10.把4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 的表面积可能是( )平方分米,也可能是( )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在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也互为倒数。

( ) 2.求8个与8的列式一样,意义也一样。( ) 3.有2,4,8,16四个数,它们都是合数。( ) 4.互质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 5.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5分) 1.如果ab=0,那么( )。A.a一定为0 B.b一定为0 C.a、b一定均为0 D.a、b中一定有一个为0 2.下列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 )。 A. B. C. 3.下列各数精确到0.01的是( ) A.0.69250.693 B.8.0298.0 C.4.19744.20 4.把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 )平方分米。 A.4 B.8 C.16 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另一根上截去米,余下部分(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长度相等D.无法比较 四、计算题(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225+475= 19.3-2.7= + = 1 1.75= = 5.10.01= 5.6= 8.1-6 = 4.1+12= (3.5%-0.035)2 =

最新苏教版1—6年级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纳

常用得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与与—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 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与差问题得公式 (与+差)÷2=大数(与—差)÷2=小数 13、与倍问题

小升初数学名校考前冲刺试卷

小升初数学名校考前冲刺试卷 (20052005× 2006-20062006× 2005)÷ 908 200612004 × 20042005 (12113 +517 )-(9113 -31217 +17 ) 1.瓶内装满一瓶水,倒出全部水的12 ,然后再灌入同样多的酒精,又倒出全部溶液的13 ,又用酒精灌满,然后再倒出全部溶液的14 ,再用酒精灌满,那么这时的酒精占全部溶液的 %. 2.有三堆火柴,共48根.现从第一堆里拿出与第二堆根数相同的火柴并入第 二堆,再从第二堆里拿出与第三堆根数相同的火柴并入第三堆,最后,再从第三 堆里拿出与第一堆根数相同的火柴并入第一堆,经过这样变动后,三堆火柴的根 数恰好完全相同.原来第一、二、三堆各有火柴 、 、 根. 3.三边均为整数,且最长边为11的三角形有 个.

4.钱袋中有1分、2分、5分3种硬币.甲从袋中取出3枚,乙从袋中取出2枚,取出的5枚硬币仅有2种面值,并且甲取出的3枚硬币面值的和比乙取出的2枚硬币面值的和少3分,那么取出的钱数的总和最多是多少分? 5.甲走一段路用40分钟,乙走一段路用30分钟.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先走5分钟,乙再开始追,乙分钟才能追上甲. 6.有一个蓄水池装有9根水管,其中一根为进水管,其余8根为相同的出水管.进水管以均匀的速度不停地向这个蓄水池注水.后来有人想打开出水管,使池内的水全部排光(这时池内已注入了一些水).如果把8根出水管全部打开,需3小时把池内的水全部排光;如果仅打开5根出水管,需6小时把池内的水全部排光.问要想在4.5小时内把池内的水全部排光,需同时打开几个出水管? 7.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从1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自然数,后来擦掉了其中一个数, 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309 13 ,那么擦掉的那个自然数是.

最新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word版本

2017——2018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模拟检测(一) 数学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判断题,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填涂,对的涂[T],错的涂[F]。(6分) 1、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甲地在乙地西偏北35。方向10千米处,可以确定乙地在甲地的东偏南35。方向10千米处。() 3、表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体积也一定相等。() 4、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5、妹妹出生于2010年2月29日。() 6、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1。() 二、选择题,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填涂正确的答案序号。(6分) 7、用12分米长的3根铁丝分别围成正方形、长方形、圆,()的面积最大。 A.正方形B.长方形C.圆 8、一根绳子对折3次后,每一折的长度相当于全长的()。 A B C 9、最小的合数与它的倒数的比值是()。 A B.16 C

10、下面哪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A.3厘米、4厘米、7厘米B.6厘米、5厘米、1分米 C.5厘米、12厘米、4厘米 11、以长方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圆柱B.圆锥C.长方体 12、要用统计图反映石屏县2014年气温变化情况,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折线B.条形C.扇形 三、填空题,在答题卡上用碳素笔答题。(每空0.5分,共24分) 13、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各个数位上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四省五入到亿位约是()。 14、0.75=()︰() ()折=()%。 15、按规律填数:1、2、4、7、11、()、()、()。 16、在—8、2 7.9、0、—1、—0.3中,正数有(),负数 有()。()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7、三个连续自然数,最小数是m,另外两个数分别是()和()。

最新苏教版小升初数学复习试卷10套.doc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模拟试题(一)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1. 九亿五千零四十万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的近似数记作( )亿. 2. 把一根4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的( ) ( ) ,每段长( )米. 3. 一个数由3个1和5个1 9 组成,这个数是( ),它的倒数是( ). 4. 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没有倒数的数是( ). 5. 0.8立方米=( )升,450平方米=( )公顷. 6. 4 3 :2.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 7. 把5 18 化成循环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8. 2000年的二月下旬有( )天,第一季度有( )天. 9. 根据24×4=12×8组成一个比例式:( ):( )=( ):( ). 10.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 4厘米、3厘米,则它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3÷0.5=6,所以3能被0.5整除. ( ) 2.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 ) 3.六年级有105个学生考试,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5%. ( ) 4.两个大于1的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 ) 5.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 ( ) 6.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1.将18分解质因数,正确的是( ). A 、18=2×9 B 、18=1×2×3×3 C 、18=2×3×3 2.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 A 、没有公因数 B 、都是质数 C 、一定是互质数 3.抽样检查某工厂的产品,结果是:100件合格,25件不合格,该产品的合格率是( ) A 、100% B 、80% C 、75% 4.一个自然数与它的倒数(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5.最少用(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 A 、2 B 、4 C 、8 6.要画一个周长为25.1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取( ) A 、4厘米 B 、6厘米 C 、8厘米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3.6÷0.12= 4-35 = 45×101= 2×32 = 3÷0.75=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有答案)

小升初数学综合模拟试卷 一、填空(3×4=12分)。 1、根据前三个数的规律,写出后一个数: 2345 3452 4523 () 2、用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0平方分米,原来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3、如果×2008=+χ成立,则χ=()。 4、两支粗细、长短都不同的蜡烛,长的能燃烧7小时,短的能燃烧10小时,则点燃4小时后,两只蜡烛的长度相同,若设原来长蜡烛的长为a,原来短蜡烛的长是()。 二、判断正误(2×5=10分)。 1、在76后面添上一个“%”,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2、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4、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5、1+2+3+…+2006的和是奇数。() 三、计算(3×3+5+5=19分)。 1、列式计算: (1)1.3与的和除以3与的差,商是多少? (2)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商和余数都是5,并且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81。被除数、除数各是什么数? (3)某数的比1.2的1倍多2.1,这个数是多少?

2、 3、 2100-299-298-…-22-2-1 四、动手操作,找规律(7×2=14分)。 1、有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等边三角形,现将它按下图所示滚动,请问B点从开始到结束 经过的路线的总长度是多少厘米? 2、任意选择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用它们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用其中的大数减去小数。再重新选择两个不相同的数字,重复上述过程,象这样连续操作五次。 在操作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数学小升初试卷及答案

苏 教 版 数 学 小 升 初 冲 刺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认真计算,反复检查(能简算的要简算)。(2.5×4=10分) (1) 536×3574+642.9×66 -3÷335 (2)5161 ×6 5 + 5381×85-4371×74 (3) 183×198+1811×193 (4)1+613+1215+2017 +3019+42111 二、认真思考,谨慎填空。(23分) 1.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某景点共接待游客564900人次,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40000000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元。 2. 6时20分=( )时 50公顷=( )平方千米 3.一艘潜水艇在海中的高度为一7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20米处,那么鲨鱼所在的高度为( )米;只海鸥在海平面以上15米,海鸥距离潜水艇( )米。 4.把一根5米长的钢筋,锯成每段一样长的小段,共锯了7次,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5.非0自然数A 和B,如果A=3 1 B,那么A 、B 的最大公因数是( ),A 和B 成( )比例。 6.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是10厘米、6厘米,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8厘米,这个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某年的劳动节是星期五,则这一年的教师节是星期( )。 8.如图,梯形被分成四个三角形,AC 是梯形的对角线,已知其中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第8题) (第11题) 9.甲用40秒可绕一个环形跑道跑一圈。乙向反方向跑,每隔15秒与甲相遇一次。乙跑一圈所用的时间是( )秒。 10.某天,小明于晚上6时整开始做家庭作业,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同一条直线上,写完作业时时针和分针重合在一起。已知小明做作业的时间不到1小时,小明做作业用了( )分钟。 11.如图,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了一个正方形,已知a:b=1:2,阴影部分的面积占大正方形 面积的() ()。 12.有若干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 方体,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当放置5层时,放置成的物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6分) 1.假如工是25~50之间的任意 一个数,y 是10~20之间的任意一个数,那么x+y 结果一定在( )之间。 A.30~75 B.35~70 C.35~75 D.40~70 2. 如图,按一定的流量向放在水槽底部的圆柱形玻璃杯注水,注满玻璃杯后,继续注水,直至注满水槽,水槽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像图像大致是( )。

最新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10套经典试卷汇编含参考答案

最新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10套名卷汇编 (含答案)

目录 冲刺名校考卷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一) (1)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二)...........................................................................5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三)........................................................................11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四) (15)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五) (19)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六) (23)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七) (27)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八) (31)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九) (36)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十) (41) 参考答案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一) (47)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二)........................................................................49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三)........................................................................51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四) (53)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五) (55)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六) (57)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七) (59)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八) (61)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九) (64)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试卷(十) (66)

名校小升初数学真题合集(66).pdf

小升初数学综合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 2.设A=30×70×110×170×210,那么不是A的约数的最小质数为______. 3.一张试卷共有15道题,答对一道题得6分,答错一道题扣4分,小明答完了全部的题目却得了0分,那么他一共答对了______道题. 4.一行苹果树有16棵,相邻两棵间的距离都是3米,在第一棵树旁有一口水井,小明用1只水桶给苹果树浇水,每棵浇半桶水,浇完最后一棵时,小明共走了______米. 5.有一个四位数,它的个位数字与千位数字之和为10,且个位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去掉个位数字和 千位数字,得到一个两位质数,又知道这个四位数能被72整除,则这个四位数是______·6.甲、乙二人分别以每小时3千米和5千米的速度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后二人继续往前走, 如果甲从相遇点到达B地共行4小时,那么A、B两地相距______千米. 7.如图,在△ABC中,DC=3BD,DE=EA,若△ABC面积是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8.小朋从1997年的日历中抽出14张,是从5月14日到5月27日连续14天的.这14天的日期数相加是287.小红也抽出连续的14天的日历14张,这14天的日期数虽然与小明的不相同,但相加后恰好 也是287.小红抽出的14张是从______月______日到______月______日的. 9.今有五个自然数,计算其中任意三个数的和,得到了10个不同的自然数,它们是:15、16、18、19、21、22、23、26、27、29,这五个数的积是______. 10.某工厂的记时钟走慢了,使得标准时间每70分钟分针与时针重合一次.李师傅按照这慢钟工作8小时,工厂规定超时工资要比原工资多3.5倍,李师傅原工资每小时3元,这天工厂应付给李师傅超时 工资______元. 二、解答题: 1.计算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项训练(一)

小学数学总复习归类讲解及训练 (一) 主要内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 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4、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5、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考点分析 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的量÷另一个数。 2、应该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 率,应纳税额= 收入×税率 典型例题 例1、(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要求“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的辆数占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把原计划产量看作单位“1”。两 者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段图表示。 计划产量 5000辆实际比计划多的 实际产量 5500辆 解答:方法1: 5500 – 5000 = 500(辆)…… 实际比计划多生产500辆 500 ÷5000 = 0.1 = 10%…… 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方法2: 5500 ÷ 5000 = 110%…… 实际产量相当于原计划的110% 110%- 100%= 10%…… 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拓展——第12节工程问题

小升初数学冲刺名校拓展——第12节工程问题 1. 工程问题基本公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2理解“单位1"的概念并灵活应用. 3. 有的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往往隐藏在条件中,工作过程也较为复杂,要仔梳理工作过程、灵活运用基本数量关系. 4工作量其实是一种分率,利用量率对应可以求出全部工作的具体数量. 【例1】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工人单独完成一项工程 各自所需的天数,若选择两位效率较高的合作()天 可以完成那个全部工程的 7 10 。 【例2】单独把水池的水注满,甲水管要用2小时,乙水 管要用3小时。如果两水管同时注水()小时可以注 满水池的 2 3 。 A. 4 5 B. 2 3 C. 5 6 D. 6 5 【例3】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天完成,已知甲队2天的工作等于乙队3天的工作量,两队合作()天完成. 1.判断题 (1)做同一工作,甲单独做要 1 4 小时,乙单独做要 1 5 小时,则甲比乙做得慢。()(2)一项工程,20人去做,15天完成;如果30人去做,10天就可以完成。()(3)做一批零件,甲单独做要4小时完成,乙要5小时完成,乙与甲的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5:4。() 2.一项工程,甲、乙合作6天完成,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天完成。 3.生产一个零件,甲用5分钟,乙用8分钟,他们同时开工,合作生产零件78个,其中甲做了()个。 A.40 B.44 C.48 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a小时,乙单独做要b小时,则甲、乙合作需要时间为()A. 11 a b + B. 1 ab C. ab a b + 模块一:基本公式应用

最新小升初数学试题(名校招生)

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⒈计算:(1)53×53-47×47= ⒉ ⒊ = ? ? ? ? ? + ÷ ? ? ? ? ? + 5 2 4 7 3 2 5 4 7 7 6 5 ⒋ ⒌有三个数0.2,67 333,20 101 ,请将它们从小到大用“<”排列出 来:________________. ⒍从数码0,1,2,3,4,5中选出两个数码(不能相同)组成两位数,其中偶数有________个.(注:偶数即双数,也就是2的倍数) ⒎如图所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2厘米,那么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⒏某校有甲、乙两班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其中甲班平均每人

得70分,乙班平均每人得60分,该校总分为740分,则甲班参赛的人数是________. ⒐ 如图,竖式中的每个字母都表示一个数字, 而且A 、B 、C 、D 、E 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则 五位数ABCDE 表示的数是________. ⒑ ⒒ 一次考试有20个选择题,每题答对得5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某班50名同学的平均分恰好是95分.其中得100分的有20人,得75分、80分和85分的各有1人,其他同学都得了90或95分,那这个班得95分的同学有________人. ⒓ 已知三位数aba 和四位数aabb 的最大公约数是22,那么 ________a b +=. ⒔ 在某肯德基餐厅里,一个汉堡包的价格是20元,一杯可乐 C E E C C D A A B C

的价格是8元.现在该餐厅有两种优惠方案:一个汉堡包与两杯可乐合在一起买只需要26元,两个汉堡包和一杯可乐合在一起买只需要44元.姚老师要去该餐厅买9杯可乐和11个汉堡包,那么他至少要花________元. ⒕小吉和小刘各有一些糖果,小吉先给了小刘一些糖果,使小刘的糖果数增加到 3倍;小刘再给小吉一些糖果,使小吉的糖果数增加了1倍,此时两人的糖果数一样多.已知最开始的时候小吉比小刘多52颗糖,那么两人原来一共有________颗糖果. 二、解答题(请写出详细推理、演算过程。共4道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⒈老师分别告诉轻声的甲、乙、丙每人一个正整数a、b、c,且大声告诉他们这3个数之和为18,下面为这三人的一段对话:甲说:我知道你们两个的数不同; 乙说:我早就知道我们三个的数互不相同; 丙说:我现在知道我们三的数分别是多少了。 请问:他们三人的数分别是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