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舰时代地英国战舰(一)铁甲黎明:从勇士到米诺陶

铁甲舰时代地英国战舰(一)铁甲黎明:从勇士到米诺陶
铁甲舰时代地英国战舰(一)铁甲黎明:从勇士到米诺陶

铁甲舰时代的英国战舰(一)铁甲黎明:从勇士到米诺陶

1859年11月24日,一艘名为光荣号(Gloire)的战舰在法国南部的土伦港下了水,如果单从外形上,这艘在单层火炮甲板上装备了36门火炮的战舰似乎与以往的风帆战舰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整个舰体却在阳光下透露出冰冷的寒意。因为整艘战舰的两舷,自水线下约2m,直到战舰的上层甲板高度,均覆盖了一层110-120mm左右厚度的锻铁装甲,加上其60余厘米厚的木制船壳,在理论上足以抵挡当时所有海军舰炮的射击。自此,光荣号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属于铁甲舰的时代。

法国海军光荣号铁甲舰最初的铁甲舰-克里米亚战争的遗产在1853年,奥斯曼帝国与沙皇俄国因巴尔干地区爆发了战争,即第九次俄土战争,随后,在当年的锡诺普(Sinop)战役中,土耳其舰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俄军使用了新式的爆破性弹药,在这场战斗中,显示出了这类弹药对传统木制帆船的毁灭性杀伤力。

锡诺普海战,装备爆破弹药的俄国海军对奥斯曼舰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随后在1854年,英法也卷入了这场战争之中,昔日的宿敌英法海军,共同将舰队开入了黑海。因此这场战争后来更多也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为了能够抵近俄军的岸防堡垒和阵地实施炮击,法国皇帝拿破仑三

世亲自下令海军建造一艘拥有强大火力和坚固装甲的浮动

炮台。法国人在1854年便拿出了对应的设计方案,并授权开始建造,同样的设计方案也被交给英国,由泰晤士和米尔沃造船厂建造五艘。不过,英国人建造的这五艘浮动炮台并未能够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参加战斗,而法国建造的则在对岸炮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尽管拥有其自主航行的能力(航速4节),但这些浮动炮台在远洋航行中却依旧需要仰仗拖船的力量。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浮动炮台在1855年后,大批装备铁甲战舰的设计被送到了海军部,并对装甲进行了许多测试。但当时英国海军的策略则十分保守,倾向于由其他国家海军或者民间造船厂对新技术进行尝试,之后再借助自身强大的造船工业实现反超。而尽管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达成了同盟,但战后彼此依旧互为彼此最大的假想敌。在1858年,英国人获悉法国正在建造一艘具有远洋航行能力的铁甲舰,即光荣号铁甲舰。该舰由法国设计师亨利·杜佩·德·洛美(Henri Dupuy de L?me)设计,采用在传统木壳风帆战舰外层包裹锻铁船壳作为防护。起初,对于这艘战舰的出现,英国海军部对此并不以为然,但随着1859年光荣号的下水,随即在民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媒体和舆论的压力迫使海军部也不得不在传统的木制风帆战列舰建造之外,于1859财年额外批准了最初的两艘远洋铁甲舰的建造,即后来的两艘勇士级

铁甲舰。

勇士级铁甲舰尽管受到了国内舆论的巨大压力,但在1859

年英国海军部的主要建造对象依然还是传统的三层火炮甲

板战列舰,而有着重要意义的两艘铁甲舰勇士号和黑太子号,却仅仅是作为这些造舰计划的补充。两舰被交由了海军部首席造舰师艾萨克·瓦茨(Issac Watts)及其助手约翰·罗素(John Scott Russell)进行设计,尽管海军部此时尚未对铁甲舰有足够的重视,但强大的工业实力却也让英国人能够完全采用锻铁建造船体,使得排水量达到9000吨级。但由于仅有一层火炮甲板,这艘史无前例的战舰却被归类为了护卫舰(frigate)。在设计上,除作为第一艘全铁壳战舰外,勇士级铁甲舰并未采用任何划时代的技术,确实第一型成功融合了已有技术的划时代战舰,包括蒸汽动力、大口径后膛炮、水密隔舱、螺旋桨推进和舷侧装甲带等。瓦茨依照1858年下水的40炮大型护卫舰墨西号(HMS Mersey)的布局对该舰进行了设计,在设计之初瓦茨并未指望这两艘铁甲护卫舰能够加入当时的主力舰队战列线,但事实上,当勇士号在1860年下水时,这艘巨舰俨然已是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战舰。

曾经强大的勇士级首舰勇士号,在海军日新月异的19世纪迅速落伍,归为后备舰只。退役后其桅杆和帆装被拆除,曾做过拖轮、运油船、海军鱼雷学校的校舍等,直到20世纪

80年代才得到复原,先作为纪念舰保存于朴茨茅斯历史船坞,紧邻着皇家海军的另一艘传奇胜利号。

主体设计及动力勇士级铁甲舰包括首舰勇士号(HMS Warrior)和二号舰黑太子号(HMS Black Prince),全长128m,排水量9284吨(勇士号,黑太子号排水量9398吨),吃水8.2m深。其船体采用锻铁建造,横向分为92个水密隔舱,其船底还有两条舭龙骨用于减低较长舰体带来的不稳定性,这也是皇家海军第一次运用该技术。但过长的舰体依旧使得勇士级的转向十分不灵便。勇士级采用了当时十分流行的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受当时蒸汽机锅炉效率和燃煤储藏的影响,蒸汽动力更多时候是作为战时的辅助动力来源,其远洋航行的主要动力来源依然是采用风帆。

勇士级在舰内装备有一台两缸单胀式蒸汽引擎,由10台锅炉提供提供蒸汽,驱动一具直径7.5m的螺旋桨运转,其输出功率达到5267马力,是当时动力最为强劲的战舰。在公试中,勇士号依靠蒸汽动力达到了14.3节的最高航速,黑太子号也达到了13.8节,其储存的燃煤足够其在11节下航行大约2100海里。

勇士级可被吊起的螺旋桨。勇士级拥有最大的可悬吊螺旋桨,这一操作需要600名船员才能完成。勇士级同时也装备了足够的风帆动力,其三根桅杆除底部外同样采用锻铁建造,装备有全套帆装索具。在使用风帆动力时,勇士级蒸汽

机的烟道可以收缩,螺旋桨也可以被吊离海面以减小阻力,此时依靠风帆勇士级可以达到蒸汽动力大体相当的13节航速,黑太子号则仅有11节,在同时使用两种动力时,勇士号曾达到了17.5节的高航速。

勇士号上的两缸单胀式蒸汽引擎

武备勇士级的武备布置依旧沿用了旧时代风帆护卫舰的模式,原先设计搭载40门68磅前装滑膛炮,除两门搭载于上层甲板艏艉以提供艏艉火力外,其余38门均搭载于火炮甲板舷侧,通过舷侧舱壁的炮门向外射击,因此与勇士级同类的布置形式后来也被称为舷侧炮门铁甲舰(broadside ironclad)。后在建造过程中,更改为26门68磅炮,10门110磅后装线膛炮,另有4门40磅后装线膛炮作为礼炮。勇士级装备的68磅炮是当时英国海军最强大的前装滑膛炮,炮身由铸铁铸造,炮身自重约4.8吨,口径8.1吋(约206mm),使用68磅实心弹时有效射程大约2900m(仰角12°)。同时该炮还能发射爆破弹、榴霰弹、霰弹等多种弹药。其中,勇士级的68磅炮还能发射一种被称作马丁熔铁弹的燃烧弹,这种炮弹平时为带有一个圆孔的空心圆球弹,在战前通过圆孔向内浇入熔化的铁水,在几分钟后凝固的表面就会封住圆孔。这种炮弹会在发射后接触目标时爆裂,在1859年的测试中表现出对传统木制帆船的巨大破坏力,且其造成的火焰很难通过当时传统的灭火方式扑灭。勇士号在舰内搭载了一

个被称为安德森熔炉的装置,采用焦炭作为燃料,可以在一小时内熔化约320kg的生铁用以填充这类弹药,但这类装置同样容易在舰内造成火灾而没有得到更广的使用。

勇士号上的复刻版68磅炮勇士级的110磅和40磅后膛炮均由阿姆斯特朗兵工厂生产,是最早在皇家海军投入使用的后膛火炮,采用螺栓形式炮闩,通过一根插入的气密导管点燃发射药。这两款后膛炮均被寄予厚望,皇家海军原本打算以110磅炮取代所有68磅滑膛炮,其口径为7吋(178mm),有效射程理论上可以达到3700m。然而,在1861年的实弹测试中发现,其穿甲效能还要略弱于68磅炮,而由于早期后装药机构可靠性很差。在1863年,尤利娅勒斯号(HMS Euryalus 1853)护卫舰搭载的110磅炮在炮击鹿儿岛时发生炸膛事故,几乎杀死了该炮的所有炮组。皇家海军不得不在之后降低该型火炮发射时的装药量,更进一步削减了该炮的威力。但其40磅炮的表现则较为良好,操作简单且射击精度也较高。

勇士号上的复刻版110磅后膛炮110磅炮的装填机构

勇士号上的复刻版40磅后膛炮勇士级的主甲板两舷安装了全部26门68磅炮和8门110磅炮,另有两门110磅炮安装于上层甲板艏艉,4门40磅炮则安装于艏艉上层甲板两舷。在1867年,随着铁甲舰的迅速普及,勇士级的武备换装为更为先进的4门8吋(203mm)前装线膛炮、28门(黑太子号为24门)7吋(178mm)和4门20磅炮。装甲防护勇士级

铁甲舰在舰体两侧安装了长近65m,自水线下1.8m延伸至上层甲板,厚度为4.5吋(114mm),并内衬两层共厚达410mm 的柚木板。其装甲板由15英尺×3英尺的锻铁板通过榫卯拼接而成以防止脱落,但这一工艺也使得勇士级的装甲造价高昂,因此后续铁甲舰设计中不再采用此种结构。而在1861

年的测试中表明,勇士级的装甲足以抵御当时几乎所有火炮的攻击。但勇士级的一个弱点则在于其装甲防护忽略了舰艏及舰艉,使得舰艉的舵面和螺旋桨在战斗中极易遭受损伤。勇士级另有同为4.5吋厚的水密隔舱隔板防护纵向炮火,在风帆战舰时代,来自这一方向的舷侧齐射将对舰内火炮造成灾难性的打击,因为在木制战舰时代,实心弹丸足以贯穿战舰艏艉。

勇士级主装甲带装甲剖面,最右侧为锻铁装甲,其左为内衬柚木。柚木分为两层以分解实心弹药在舰体产生的震波

防御级铁甲舰勇士级的建造给了英国皇家海军对抗法国光荣号的手段,但同时,全铁壳的勇士级巨大的重量和造价也令海军部的官员们感到震惊,比起这些昂贵的钢铁怪兽,海军部的高层似乎还是更青睐于传统的木制三层甲板战列舰。海军部认为勇士级既然拥有当时所有舰载火炮都无法穿透

的装甲防御,其高航速自然也就不再有必要,因此在1859

年末,高层希望设计一款搭载同样装甲但更小也更慢,因而造价也更低的铁甲舰。第三海务大臣鲍德温·沃克爵士(Sir

Baldwin Wake Walker)原本提议建造六艘同类型铁甲舰,但却遭到了海军部其余成员反对,最终仅有两艘在1859年末得到批准并于12月开工建造。两舰以首舰防御号为名被划分为防御级铁甲舰。但海军部的这一系列决定导致了防御级无法与勇士级编为舰队协作,与法国同期在建的铁甲舰相比也相对弱小,海军部最初考虑的经济性也没有得到满足,日后将作为海军建造部主任,掌管舰船建造设计的巴纳比爵士(Sir Nathaniel Barnaby)对防御级进行评估后,认为其战斗力仅有勇士级的1/4,但其造价还是达到了后者的

2/3。防御级包括首舰防御号(HMS Defence)和二号舰抵抗号(HMS Resistance)。防御级在设计上由勇士级缩小而来,不过舰艏以冲角艏取代了勇士级的飞剪艏,同时二号舰抵抗号也是英国第一艘装备冲角的战舰。而后来在1866年的利萨海战中证明,对于早期铁甲舰而言,相比难以击穿敌方装甲的火炮,冲撞或许是更好的攻击方式。该级舰全长约92m,排水量6250吨(抵抗号为6170吨),其长度相比勇士级短近40m,排水量也少约3000吨。防御级的动力装置也类似于勇士级的缩小版,输出功率约2340马力,在公试期间最高航速大约11.4节。防御级采用了三桅帆船形式的桅杆与帆装,桅杆底部与舰艏斜桅均采用锻铁建造,以承受冲角冲撞时的冲击力。防御级的螺旋桨同样可以被吊离海面收入舰艉以减小阻力,在使用风帆航行时,两舰最大航速均能达到

10.5节。

防御级铁甲舰防御级最初设计搭载18门68磅滑膛炮和另外4门阿姆斯特朗40磅后膛炮,在建造期间原本又打算以110磅炮替换部分68磅炮,但当时由于110磅炮产量不足而作罢,仅替换了6-8门。其火炮布置也参考勇士级,除两门110磅炮布置于艏艉上层甲板外,其余68磅和110磅炮均布置于主火炮甲板两舷,4门40磅炮则布置于艏艉上层甲板两侧。在1867-68年间,防御级换装为14门7吋前装线膛炮和2

门8吋前装线膛炮,勇士级也在同一时间接受了类似的换装。其中,7吋(178mm)线膛炮自重约7吨,大约15倍径,弹重52kg,有效射程可以达到5000m;8吋(203mm)线膛炮自重约9吨,16倍径,弹重79kg,有效射程与前者相当。相比于之前的68磅线膛炮,这两型火炮显著增强了火炮的穿甲能力,其中后者在近距离上可以击穿244mm的锻铁装甲。在防御上防御级主装甲带厚度依然为4.5吋(114mm),内衬双层总计18吋(460mm)厚的柚木。装甲带长42.7m,高度自上层甲板至水线下1.8m处,艏艉水密隔舱同有4.5吋厚的装甲防护。但与勇士级相同,防御级的装甲防御忽略了对舰艉舵面和螺旋桨的防护。

防御级主装甲带布置(深色区域)

铁甲舰队扩张在1859-1860年间,英法海军都在逐步发展自己的铁甲舰,自光荣号后,至1861年法国海军又建造了两

艘马真塔级(Magenta)和一艘库罗那级(Couronne)铁甲舰。而在1860年,法国海军高调地宣布要在之后建造30艘远洋铁甲舰,并于1861年开工建造多达10艘普罗旺斯(Provence)级舷侧铁甲舰。法国人的高调最终迫使英国海军部拿定了主义要扩大自身铁甲舰的规模,自1861年开始,所有木制风帆战舰的建造被取消,在建舰船也将被改建为铁甲舰,另外决定增加两艘防御级的改进型和另外四艘大型铁甲舰,前者级赫克托耳级铁甲舰,后者即一艘阿喀琉斯级和三艘米诺陶级铁甲舰。

赫克托耳级铁甲舰赫克托耳级在防御级基础上设计而来,在后者基础上增强了动力与武备,其炮位连同主装甲带一同覆盖全舰侧舷长度,使舵机得到了一定防护。但因主装甲带的布置,其舰艏在水线部位并未得到防护。但由于建造期间发现该级舰相比设计有所超重,排水量由设计时的6800吨增加到约7100吨,因而不得不降低载煤量,使得赫克托耳级使用蒸汽动力时的航程仅有800海里,其搭载的武备也相应有所降低。

赫克托耳级包括首舰赫克托耳号(HMS Hector)和二号舰刚勇号(HMS Valiant),全长86m,排水量约7100吨,舰艏取消了冲角并改为垂直艏,其动力同为一台双缸水平往复连杆蒸汽引擎,其输出功率达到大约3200-3500马力,在公试中,采用蒸汽动力赫克托耳号和刚勇号分别达到了12.3节和

12.5节的最大航速。赫克托耳级的帆装同采用三桅帆船构造,烟道可以半收缩入舰内。在设计上赫克托耳级的螺旋桨也可被吊起,但吊起螺旋桨的装置始终未安装。赫克托耳级原计划装备32门68磅滑膛炮,其中30门位于主甲板两舷,另外2门布置于上层甲板艏艉,后来在建造期间计划以4门110磅炮替代上层甲板的武备,但由于战舰的超重,主甲板两舷的68磅炮则被削减为仅有20门。后在1867-68年间,赫克托耳级换装为了2门8吋和16门7吋前装线膛炮,前者布置于上层后甲板内,另有4门7吋炮也布置于上层甲板两舷,仅12门7吋炮被布置于主甲板内。(注:由于工期原因二号舰刚勇号直到1868年方才完工,故武备直接换装为了1868年后的样式)

赫克托耳级的主装甲带布置(深色区域)赫克托耳级的防护在防御级基础上有所加强,主装甲带在主甲板高度上覆盖全舰侧舷,其在舰舯大约长度66m的部分厚度为4.5吋(114mm),至艏艉厚度降低至2.5吋(64mm),但装甲带均内衬460mm厚的柚木。为防御纵向炮火,艏艉均有同为4.5吋厚的水密舱隔板,与主装甲带相连密闭。与防御级相比,延长的装甲带为舰艉的舵机提供了一定的防护。阿喀琉斯号(HMS Achilles)阿喀琉斯号则是基于勇士级改进而来,是1861年造舰计划中的四艘大型铁甲舰之一。阿喀琉斯级大体沿用了勇士级的设计,但将主装甲带延长到了全舰长

度。其在1863年下水,1864年完工。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北洋舰队镇远舰管带林泰曾留学期间曾在该舰实习(1875年)。

建造中的阿喀琉斯号

阿喀琉斯号全长116m,排水量9980吨,其动力装置为与勇士级相同的蒸汽机,但锅炉压力的提高使其输出功率达到5722马力,在公试中阿喀琉斯号的最高航速达到了14.3节,其760吨的载煤量足以在经济航速下航行1800海里。阿喀琉斯号的帆装则史无前例地达到了四根桅杆,由艏至艉分别被称为首桅、前桅、主桅和后桅,其帆装面积也达到了4088平方米,是英国海军历史上最大的风帆面积。但阿喀琉斯号在风帆下的航行性能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前部风帆的表现,因此在1865年拆除了舰艏斜桅和首桅,但这却导致该舰有严重的上风舵倾向(即舰船转向顺风航行的倾向),为此在1866年重新安装了舰艏斜桅,并将前桅向前移动了

7.6m,使阿喀琉斯号恢复了三桅帆船的形制。

改为三桅杆后的阿喀琉斯号在武备方案上阿喀琉斯号经历

了一系列的更改,其在建成时最终安装为4门110磅炮、16门萨默赛特的100磅前装滑膛炮。4门110磅炮均布置于上层甲板,其中两门位于艏艉;16门100磅炮则布置于主甲板两舷,这一型火炮是作为对110磅炮产量不足的临时补救措施,口径9.2吋(约合234mm),在800码距离上可以击穿

5.5吋的锻铁装甲。在1865年在主甲板两舷又增加了6门68磅炮。

而后在1867-68年,阿喀琉斯号更换为了22门7吋和8门8吋前装线膛炮,除4门7吋炮用于取代上层甲板的110磅炮外,其余均安装于主甲板舷侧。之后在1874年,该舰又引入了更为强大的9吋(229mm)线膛炮,该炮自重12吨,弹重约115kg,共计14门9吋炮取代了原先的4门8吋炮和20门7吋炮,剩余的2门7吋炮则继续安装于上层甲板。

复刻版的9吋前装线膛炮,图中为陆上岸防炮版本阿喀琉斯号的装甲防护同样覆盖全舰舷侧,其布置方式类似前述的赫克托耳级,其舰舯64.6m长的区域有4.5吋(114mm)厚的装甲带防护,艏艉装甲降至2.5吋(64mm),垂直方向上自上层甲板延伸至水线下1.7m深处。阿喀琉斯号同样有4.5

吋装甲隔舱壁防护纵向炮火。

阿喀琉斯号一直活跃到了19世纪末,在1889年的改装中还换装了新锐的速射炮和机枪,直到1901年成为一艘补给舰,并于1902年被更名为西伯尼亚号(HMS Hibernia),以让出自己原本的舰名给新建的装甲巡洋舰。

米诺陶级铁甲舰米诺陶级是在1861年批准建造的3另外三艘大型铁甲舰,三舰基于阿喀琉斯号强化而来,排水量也随之超过万吨,桅杆数量也自阿喀琉斯的四根增加至五根。为维持同勇士级和阿喀琉斯级相当的航速,其动力装置也得到

了增强。尽管在皇家海军的分级中属于50炮护卫舰,但此时的铁甲舰无论从造价还是战斗能力来看,都已强大到足以作为战列线中的主力。

正在干船坞中的米诺陶号,注意舰艏的犁状冲角米诺陶级铁甲舰包括首舰米诺陶号(HMS Minotaur)、二号舰阿金库尔号(HMS Agincourt)和三号舰诺森伯兰号(HMS Northumberland),在建造期间又对诺森伯兰号的设计实施了更改,武备更换为活力更强但数量更少的火炮,从而缩短了安装炮门的长度,对应的诺森伯兰号也得以减少装甲带防护,以弥补火炮重量增大的影响。三舰于1861年开工,在1863-66年间先后下水,直到1867-68年方才完工。

航行中的诺森伯兰号,北洋舰队右翼总兵刘步蟾在留学期间曾在此舰实习米诺陶级铁甲舰全长124m,排水量10798吨(诺森伯兰号排水量为10754吨),是最大的侧舷炮门铁甲舰,也是采用单轴推进的最大战舰。该级舰采用一台双缸水平圆筒式蒸汽机作为推动,采用10台火管锅炉驱动,输出功率达到近7000马力,在公试中三舰最大航速均超过14节。但米诺陶级巨大的舰体使得该级舰配备了多达5根桅杆,尽管如此,沉重的舰体加上不可吊离的螺旋桨,使得采用风帆时,米诺陶级最快只能勉强达到9节航速。尽管如此,米诺陶级航行十分平稳,尤其在使用蒸汽动力的时候,而在换装蒸汽动力的舵机后,其转向和操控性能也非常优良。后削减为三

桅帆船帆装的诺森伯兰号米诺陶级在设计之初计划搭载清

一色的50门110磅炮,但该型火炮的失败使得武备更改为9吋和7吋前装线膛炮的混合搭载。米诺陶级前两舰在主甲板侧舷搭载4门9吋炮和20门7吋炮,另外还有4门7吋炮搭载于上层甲板艏艉,另有8门黄铜铸造的24磅榴弹炮作为礼炮。

诺森伯兰号则装备了更强的火力,总计4门9吋,22门8吋和2门7吋前装线膛炮。其中4门9吋炮和18门8吋炮被布置于主甲板两舷炮门,4门8吋炮则被布置于上层甲板艏艉,剩余的2门7吋炮则位于主甲板艉部。米诺陶级同样活跃到了19世纪末,并装备的新锐的速射炮和机枪。

诺森伯兰号的侧舷火炮

19世纪后期的米诺陶号,注意舰艉上层的4.7吋(120mm)速射炮炮塔米诺陶级前两舰的装甲除舰艏上部少数部位外

完全覆盖侧舷,由上层甲板延伸至水线下1.8m,舰舯厚度为5.5吋(140mm),艏艉也有4.5吋(114mm)的厚度,并内衬10吋(254mm)厚的柚木,舰艏隔舱也有5.5吋装甲一直保护到上层甲板的前射炮位。诺森伯兰号则在此基础上削减的部分防护以减轻重量,自上层甲板至主甲板之间的部位,装甲带仅防护了舯部有侧舷炮门的大约56m长度,另外,与前两舰不同的是诺森伯兰号还有一个由4.5吋装甲防护的司令塔。参考资料:1. Conway Maritime Press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by Robert Gardiner, Roger Chesnaeu, Eugene M Kolesnik ect. 19792. 指文图书《英国战列舰全史1860-1906》江泓著

19世纪英国小说专题考试试题

19世纪英国小说专题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4*5') 1.欧洲历史小说之父:司各特被称为欧洲"历史小说之父". 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 1771-1832)的浪漫主义历史小说为他赢得“西欧历史小说之父”的声誉。 2.现实主义思潮 哥特式小说:属于英语文学派别,是西方通俗文学中惊险神秘小说的一种。一般被认为随着贺瑞斯·华尔波尔的《奥特朗图堡》而产生。哥特小说可以说是恐怖电影的鼻祖,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今天习惯地将哥特式与黑暗、恐怖联系在一起。3.显著的哥特小说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 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 4.勃朗特三姐妹: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 朗特 二、简答(5*10') 1.谈谈简·奥斯汀小说的特点 一、以自己熟悉的乡村生活为背景,描写乡村绅士和淑女的日常生活、家庭、爱情、婚姻始终是其作品的中心。 在嘲讽生活的同时保持着崇高的道德感,不把生活漫画化,而是机智、幽默地向读者呈现出生活中因个性冲突而造成的种种感情纠葛。 二、善用白描手法塑造“球形”或“圆形”人物 比如《傲慢与偏见》 应该说,简作品里的人物都是一部关于年轻人自我

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成长史。 三、作品具有明显的戏剧性 初版时比较明显,大多是三卷加一个序幕,像个三幕剧,带有承、传、转、合的意味。 因为:一是叙述起来比较方便,再者她对人物的外部表现和细腻的场景描写非常感兴趣。 四、作品具有“反传奇”的特点针对“风俗小说”、“哥特式小说” 总的来说,简在19世纪初英国小说流于感伤和猎奇之际,以独特的写实手法写出了真实的人际关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从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侧面和一个阶层的精神面貌,这是简小说一方面的成就。 2.查尔斯·狄更斯的创作概况:早期(1833-1841) 大多以幽默风趣见长,同时也表现出善于抒情和渲染的特点。作品中虽有对社会弊端的揭露,但笔调却是喜剧性的,对生活的态度是乐观的,带有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匹克维克外传》、《奥列佛·退斯特》、《尼古拉斯·尼考贝》、《老古玩店》。 国外旅行时期(1841-1847) 除早期特点之外,还多了一分愤懑,更多地表现出慈悲之心和仁爱精神。《马丁·朱述尔维特》、《圣诞故事集》鼎盛期(1848-1861)

德意志帝国海军舰船名单

大型水面战斗舰艇 俾斯麦级大型战列舰2艘;(全部战沉)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2艘;(一艘战沉,一艘重创后报废并作为封锁船沉没) 德意志级袖珍战舰3艘;(一艘39年被迫自沉,两艘45年在空袭中被击毁)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5艘,完成3艘,LUTZOW卖给苏联参加了二战(半完成状态),赛德利兹改装航母完成百分之95后战争结束。服役3艘中,一艘40年战沉在挪威,一艘45年在空袭中被击毁,欧根亲王号于战后的美国原子弹试验中被摧毁。 埃姆登级轻巡洋舰1艘,45年空袭中被摧毁。 K级轻巡洋舰3艘,2艘战沉于40年的挪威,1艘战争末期被重创后自沉。 纽伦堡级轻巡洋舰1艘,战后赔偿给苏联。 莱比锡级轻巡洋舰1艘,战后于46年作为军火销毁船故意沉没。 NIOBE号轻巡洋舰,一战德国海军的老船,在二战德国海军里服役很短。原是南斯拉夫海军训练舰,被意大利俘获后成为轻巡洋舰,43年被德军俘获,由德国、克罗地亚海军人员共同驾驶。43年底搁浅,次日被英国鱼雷快艇击毁。 齐柏林级2艘,首舰齐柏林号,完工百分之85,安装有火炮。45年自沉,战后苏联打捞到列宁格勒作为靶舰击沉。另外一艘没有名字,完成百分之60后在船台解体。 赛德利兹号,原同名重巡洋舰,完成百分之95。 中型战斗舰艇 Z级22艘; 改良Z级18艘; 俘获自荷兰的ZH1; 俘获自希腊的ZG3; 战后这些驱逐舰有15艘幸存,被赔偿给了苏联、英国和美国 鱼雷艇(雷击舰) 1923级6艘;

1924级6艘; 1935级9艘; 1937级12艘; 1939级舰队鱼雷艇15艘; T107级4艘(一战后残余的德国鱼雷艇,排水量700T) T152级5艘(同上) T196号(同上,排水量500T) 缴获自挪威的4艘700T、2艘200T、12艘100T鱼雷艇; 缴获自荷兰的TFA9号鱼雷回收艇; 缴获自丹麦的6艘200-300T鱼雷艇; 缴获自法国的3艘900T鱼雷艇; 缴获自意大利海军的33艘鱼雷艇(包括8艘前驱逐舰); 1939级扫雷舰69艘; 1940级扫雷舰131艘; 1941级扫雷舰17艘; 1916级扫雷舰约30艘; 缴获自波兰的扫雷舰2艘; 缴获自丹麦的扫雷舰2艘; 其它杂牌扫雷舰若乾艘; 还缴获了一些自沉的扫雷舰,没有服役 路易斯皇后号,2000T,原德国小型客轮,39年改装成布雷舰,装备水雷200枚; 坦能堡号,4000T,前德国客轮,39年改装成布雷舰,40年和另外两艘德国布雷舰(一艘是汉斯施塔特·但泽号,还有一艘好像是PRESSUE)集体触雷沉没;

历史英国19世纪末英国历史

19世纪末英国历史 19世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19世紀) 跳转到:导航, 搜索 千年:第1千年| 第2千年| 第3千年 世纪: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21世纪| 22世纪 年代:1800年代| 1810年代| 1820年代| 1830年代| 1840年代| 1850年代| 1860年代| 1870年代| 1880年代| 1890年代 以19世纪家具布置的一间办公室 1801年至1900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9世纪。这段期间最显著的是西欧与北美因工业革命促成的技术与经济上的进步。连带的,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皆逐渐成形,并影响到社会科学(包含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的诞生或重塑。但另一方面,这些工业国家透过强大的生产力与武器,成功殖民世界大多数地区,并以倾销的方式破坏许多古文明国度,如中国、印度、土耳其既有的社会与经济体系,造成这些国家被迫走向“现代化”。 此外,民族主义兴起,使多数欧洲民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现代国家,并开始建立与保存本国的历史与文化。 社会上,大量的社会冲突不停发生,使得社会主义思潮逐渐发酵,这其中又以深深影响下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最为著名。 在艺术上,上世纪流行的新古典主义艺术逐渐被浪漫主义替代,后来受到科学与工业革命的刺激,欧洲又开始朝向写实主义发展,希望透过绘画、文学、音乐与摄影等方式捕捉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境与人物,这其中又以印象派最为著名。

目录 [隐藏] ? 1 历史 o 1.1 东南亚 o 1.2 东亚 o 1.3 南亚 o 1.4 中亚·中东 o 1.5 欧洲 o 1.6 北美 o 1.7 中南美 o 1.8 非洲 ? 2 重要事件、发展与成就 ? 3 重要人物 o 3.1 世界领导人 o 3.2 科学家 o 3.3 哲学家 o 3.4 军事领袖 o 3.5 艺术家 ? 4 19世纪年历 [编辑]历史 [编辑]东南亚 缅甸暹罗马来半岛东印度群岛菲律宾群岛安南新加坡[编辑]东亚 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琉球群岛 19世纪前往北美洲兴建铁路的中国劳工。 [编辑]南亚 [编辑]中亚·中东

二战世界各国海军所有舰艇名单

二战世界各国海军所有舰艇编号及名称 德意志第三帝国 一、航空母舰: 1)“格拉夫·齐柏林”号航空母舰· 二、战列舰: 1)俾斯麦级战列舰:俾斯麦号、提尔皮茨号· 2)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舍尔海军上将”号、“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3)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诺”号· 三、巡洋舰: 1)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布吕歇尔”号、“欧根亲王”号2)柯尼斯堡级轻型巡洋舰:柯尼斯堡号、卡尔斯鲁厄号、科隆号 3)轻型巡洋舰:“埃姆登”号、“莱比锡”号、“纽伦堡”号 4)辅助巡洋舰:“亚特兰蒂斯”号、“奥利安”号、“科罗内尔”号、“汉萨”号 四、驱逐舰: Z级驱逐舰 1)1934年级驱逐舰· Z-1莱伯勒希特·麻司、Z-2乔治·蒂勒、Z-3马克斯·舒尔茨、Z-4里夏德·拜茨恩、Z-5保罗·雅各比、 Z-6 西奥多·里德尔、Z-7 赫尔曼·舍曼、Z-8 布鲁诺·海纳曼、Z-9 沃尔夫冈·岑克尔、Z-10 汉斯·洛迪、 Z-11 伯恩德·冯·阿尼姆、Z-12 埃里希·吉泽、Z-13 埃里希·克勒纳、 Z-14 弗里德里希·伊恩、Z-15 埃里希·斯坦布林克、Z-16 弗里德里希·埃科尔特。 2)1936年级驱逐舰 Z-17 迪特尔·冯·勒德尔、Z-18 汉斯·吕德曼、Z-19 赫尔曼·库纳、Z-20 卡尔·加尔斯特、Z-21 威廉·海德坎姆、Z-22 安东·施米特。 1936A型驱逐舰Z-23——Z-30 : Z-24、Z-28 1936A改型驱逐舰(增产型)Z-31——Z-39 : Z-31 1936B型驱逐舰Z-35——Z-43,Z-44、Z-45停止建造。 五、潜艇: ⅠA型潜艇U-25、U-26 ⅡA型潜艇U-1——U-6 ⅡB型潜艇U-7——U24、U-120、U-121 ⅡC型潜艇U-56——U-63 ⅠⅩ(ⅠⅩA)型潜艇U-37——U-44 ⅤⅡD型潜艇U-213——U-218 ⅤⅡF型潜艇U-1059——U-1062

中国全部军舰一览表

舷号舰名类别型号舰队 105 济南号导弹驱逐舰051改(旅大Ⅱ)北海舰队 106 西安号导弹驱逐舰051(旅大Ⅰ)北海舰队 107 银川号导弹驱逐舰051(旅大Ⅰ)北海舰队 108 西宁号导弹驱逐舰051(旅大Ⅰ)北海舰队 109 开封号导弹驱逐舰051(旅大Ⅰ)北海舰队 110 大连号导弹驱逐舰051改(旅大Ⅱ)北海舰队 112 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052(旅沪)北海舰队113 青岛号导弹驱逐舰052(旅沪)北海舰队 115 沈阳号导弹驱逐舰051C(旅大II)北海舰队116 石家庄号导弹驱逐舰051C(旅大II)北海舰 队 131 南京号导弹驱逐舰051(旅大Ⅰ)东海舰队 132 合肥号导弹驱逐舰051(旅大Ⅰ)东海舰队 133 重庆号导弹驱逐舰051(旅大Ⅰ)东海舰队 134 遵义号导弹驱逐舰051(旅大Ⅰ)东海舰队 136 杭州号导弹驱逐舰现代级东海舰队 137 福州号导弹驱逐舰现代级东海舰队 138 泰州号导弹驱逐舰现代级II级东海舰队 139 宁波号导弹驱逐舰现代级II级东海舰队 161 长沙号导弹驱逐舰051(旅大)南海舰队 162 南宁号导弹驱逐舰051(旅大)南海舰队 163 南昌号导弹驱逐舰051(旅大)南海舰队 164 桂林号导弹驱逐舰051(旅大)南海舰队 165 湛江号导弹驱逐舰051改(旅大Ⅲ)南海舰队 166 珠海号导弹驱逐舰051改(旅大Ⅲ)南海舰队 167 深圳号导弹驱逐舰051B(旅海)南海舰队 168 广州号导弹驱逐舰052B ( 旅洋)南海舰队 169 武汉号导弹驱逐舰052B ( 旅洋)南海舰队 170 兰州号导弹驱逐舰052C (旅洋II)南海舰队171 海口号导弹驱逐舰052C (旅洋II)南海舰队200 常规动力潜艇031(W)北海舰队 227 常规动力潜艇033(R)北海舰队 233 常规动力潜艇035(明级)北海舰队 320 远征20号常规动力潜艇039(宋级)东海舰队 321 远征21号常规动力潜艇039(宋级)东海舰队 342 远征42号常规动力潜艇035(明级)北海舰队 351 远征51号常规动力潜艇033G(武汉级)北海舰队 352 远征52号常规动力潜艇035(明级)北海舰队 353 远征53号常规动力潜艇035(明级)北海舰队 354 远征54号常规动力潜艇035(明级)北海舰队 356 远征56号常规动力潜艇035(明级)北海舰队 357 远征57号常规动力潜艇035(明级)北海舰队

1889年前的英国战列舰

在战列舰发展的里程上-1889年前的英国战列舰 图片: 舰船知识2006.08 李钢 在1904年英、法签订友好协约,以及沙皇俄国在日俄战争中被日本击败之前,对已拥有百年海上霸权的英国来说,法国和俄国是其最大的潜在敌人,其海军的建设与战略方向也主要针对这两个国家。 1858年,法国订购了第一艘铁甲舰-"光荣"号(LaGloire)。该舰实际上是一艘大型蒸汽铁甲巡航舰,其整体设计并无革命之处,只是在木质舰壳上包覆了一层铁甲。英国海军得知这一消息后,很快就意识到这种铁甲舰的出现将使英国舰队更易受到攻击,木质战舰将很快过时。于是,英国政府在1859年为皇家海军订购了第一艘铁甲舰-"勇士"号(HMSWarrior),1861年10月服役,从而开启了英国的铁甲舰时代。 1860-1890年间英国战列舰的发展,可以粗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861-1881年间,对英国战列舰来说是一个试验与探索的时期,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使舰船设计处于一个不稳定的试验期。设计师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找到平衡点: 1、最大化的重型装甲与重型火炮,但整体排水量不能太大,以保证船舶性能并使己方的目标成为最小; 2、高航速需要一个狭长的舰体,而机动灵活却需要一个短肥的舰体; 3、舰舷要低,火炮安装要低,以使其射击更稳定、目标更小;但火炮安装位置高可以

更好地发挥火力,特别是在海况差的情况下; 4、火炮的射界要宽广,而高大的挂帆桅杆以及全套风帆索具却是长时间巡航的动力源。 这一阶段的英国主力舰主要是舷侧齐射型铁甲舰,有明显的从风帆向蒸汽钢铁战舰过渡的特征。不过当中仍有一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试验型舰,如1869年6月服役的"君主"号(HMSMonarch)是第一艘采用炮塔的大型铁甲舰:1873年4月19日服役的"蹂躏"号(HMSDevastation)是海军战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设计来源于早期的铁甲浅水重炮舰,是最早的完全没有采用帆桅索具的大型战舰,完全依靠蒸汽动力进行航行与机动。其建造时间仅仅在"勇士"号开始试航的8年后,而且当时全风帆型的蒸汽铁甲舰还继续建造了5年时间,考虑到这两点,我们才可以充分认识其设计上的革命性! 尽管革命性的"蹂躏"号已经出现,但英国议会和海军的传统派人土仍然抱着全风帆的舷侧火炮型铁甲舰不放,因此英国仍建造或收购了一些传统的铁甲舰并坚持保留风帆。 1879年2月15日服役的"无畏"号(HMSDreadnought)是世界上最早的没有帆桅的远洋型炮塔铁甲舰,该舰原名"狂怒"号(HMSFury),设计源于"蹂躏"号,也采用首尾各一座主炮塔的布置形式,但其性能(排水量、火力与防护)更为均衡,并且成为后续主力舰设计的参考基础。"无畏"号是最后一艘采用全面防护理念、真正拥有完整水线装甲带以及几乎覆盖全舰的装甲防御系统的铁甲舰!她也是皇家海军第一艘采用三胀式蒸汽机的战舰(1906年的"无畏"号是第一艘采用涡轮机的战列舰),最终确立了蒸汽机作为一种可靠、远程航行推进动力的地位,风帆战列舰时代的帆桅索具最终将让位于蒸汽动力。 第二阶段是1881-1889年间,这是一个技术逐渐稳定、舰型向前无畏时代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英国战列舰的发展可以说有多条不同设计路线,其间又有交叉。虽然时间短,但在战列舰的里程上却有着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发展,这些发展最终为战列舰制定了新标准并使战列舰在此后50年里继续成为舰队的主要力量。设计师在这一阶段考虑的主要问题是: 1、重点防御与全面防御之争; 2、低干舷与高干舷之争; 3、露炮塔与封闭式炮塔之争。 新技术的发展,如速射炮、鱼雷、钢材、蒸汽动力,流体力学与船模试验水池,船厂的

美国海军现役主力战舰大全

. 美国海军现役主力战舰大全(2013版) 美国现役军舰(截止2013年7月15日) 共现役241艘主力战舰(不计算在建舰只) (辅助船只如普通补给船、运输船、油船、救援舰、海洋监视船、导弹跟踪船、医院船、导航船、发报船、扫雷艇、警备艇及三艘不退役战舰等近百艘舰船不计算在) 航空母舰(现役10艘,在建3艘) 一、杰拉尔德.R.福特级航空母舰(在建3艘)(满载10万吨) 1、CVN78 杰拉尔德.R.福特号 2、CVN79 约翰.F.肯尼迪号 3、CVN80 企业号 二、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现役10艘)(满载10万吨左右) 1、CVN68 切斯特.尼米兹号 2、CVN69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 3、CVN70 卡尔.文森号 4、CVN71 西奥多.罗斯福号 5、CVN72 亚伯拉罕.林肯号 6、CVN73 乔治.华盛顿号 7、CVN74 约翰.C.斯坦尼斯号 8、CVN75 哈里.S.杜鲁门号 9、CVN76 罗纳德.里根号 .

10、CVN77 乔治.布什号 快速战斗支援舰(航母战斗群补给舰)(现役4艘) 一、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现役4艘)(满载49000吨) 1、T-AOE6 供应号 2、T-AOE7 雷尼尔号 3、T-AOE8 北极号 4、T-AOE10 桥号 巡航导弹核潜艇(现役4艘) 一、俄亥俄改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现役4艘)(水下18750吨) 1、SSGN726 俄亥俄号 2、SSGN727 密歇根号 3、SSGN728 佛罗里达号 4、SSGN729 佐治亚号 弹道导弹核潜艇(现役14艘) 一、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现役14艘)(水下18750吨) 1、SSBN730 亨利.M.威尔逊号 2、SSBN731 亚拉巴马号 3、SSBN732 阿拉斯加号 4、SSBN733 华达号 5、SSBN734 田纳西号

二战中的美国海军舰炮[二战舰炮系列1

?相册 ?广场 ?游戏 ?登录 ? ?注册 关注此空间 帝国海军司令部 帝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层,奋勉努力 2010-06-03 17:48 二战中的美国海军舰炮[二战舰炮系列] 战列舰主炮 vj I EQNH^ ?*t~ / |d# 在二战中,随着航空母舰的崛起,战列舰在海上作战的龙头

地位被推翻了。但是战列舰在水面舰艇作战中还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主炮就是他的灵魂;同时他是支援两栖登陆作战的利器。 ' ){nX >b 二战中美军共有10级26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在役,他们装备了406mm,356mm,和305mm三种口径的主炮。 @ EEOk " l !m< !}r~ Mark 7型406mm/50,装备于依阿华级战列舰。 BU$C4** 这可能是所有在海军服役的最好的战列舰主炮。最初设计为发射较轻的1016公斤的Mark 5型穿甲弹,但在依阿华号开始建造前,他的装弹系统被重新设计以发射1225公斤的Mark 5型“特重”穿甲弹。这种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接近于日本大和级战列舰装备的460mm主炮,但是它的重量不到460mm炮弹的3/4。 b^ %AL v" Mark 7型406mm炮所发射的穿甲弹能穿透9m的水泥,而它的高爆弹能制造一个15m宽6m深的弹坑。 ':xU}{ dlv Mark 7型406mm炮由膛管,身管,外管,和3层套管组成,采用了2道套管环,膛管身管环,炮尾环,和闩锁膛组成。部分组件采用了液压自紧技术制成,炮管镀铬以延长炮管寿命。使用了下启式Welin式断隔螺式炮闩。 7I[(/PibSM 炮管组件示意图

建造中的衣阿华号(BB-61)前炮塔

1884年的世界海军排名

1884 年的 世界 海军 排名 [转 贴] 首先是英国皇家海军,1875-1884年是皇家海军的黑暗时期,授权建造的主力舰远远不能满足英国保障世界海权控制的需要,法国在此阶段大力扩充海军舰队,差一点超过了皇家海军的实力而跃居世界第一。1884的皇家海军舰队还有很多老式的舷侧列炮铁甲舰,是大约1864-1872年间建造的,实际战斗力已经比较低下,巡洋舰方面还以铁壳护卫舰和巡逻舰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不过新型巡洋舰的曙光已经崭露,一等巡洋舰和二等巡洋舰已经开始装备5艘,皇家海军钢壳快速巡洋舰遍布世界海洋的时代即将到来。

作者:青岛号驱逐舰 13位粉丝 ?2009-2-9 21:16 ?回复此发言 2 回复:1884年的世界海军排名[转贴] 其次是仅次于皇家海军的法国海军,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真正有能力与英国海军争夺制海权的只有法国人,1884年的法国舰队曾经给中国人带来痛苦的回忆,这一年他们的实力远远高于除英国以外任何海军,超过了第三、四名的实力总合。在法国的舰队中,已经出现了装甲巡洋舰的早期雏形。

作者:青岛号驱逐舰 13位粉丝 ?2009-2-9 21:17 ?回复此发言 3 回复:1884年的世界海军排名[转贴] 统一的德国1884年就已经显示出了超级强国的端倪,为了能够在全世界争夺更多领地和大力发展贸易,经过大约20年的苦心经营,威廉一世的海军已经夺得世界第三舰队的座次,而提尔皮茨的发力还没有到来呢。

作者:青岛号驱逐舰 13位粉丝 ?2009-2-9 21:18 ?回复此发言 4 回复:1884年的世界海军排名[转贴] 沙皇俄国的舰队曾经在19世纪两次向英国提出挑战,俄国虽然相对贫穷落后,但怎么也是欧洲大国,在历代沙皇对领土的无限贪婪下,俄国以巨大的国力为了执行扩张政策一直保持着舰队的巨大规模,只是俄国在舰艇设计和建造上却一直跟不上潮流,总是被其他强国领跑。

二战中的美国海军舰炮

战列舰主炮 在二战中,随着航空母舰的崛起,战列舰在海上作战的龙头地位被推翻了。但是战列舰在水面舰艇作战中还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主炮就是他的灵魂;同时他是支援两栖登陆作战的利器。 二战中美军共有10级26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在役,他们装备了406mm,356mm,和305mm三种口径的主炮。本文将分别对美国海军二战期间所使用的一些主要舰炮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 火炮炮管材质以及构成 Mark 7型406mm/50,装备于依阿华级战列舰。 这可能是所有在海军服役的最好的战列舰主炮。最初设计为发射较轻的1016公斤的Mark 5型穿甲弹,但在依阿华号开始建造前,他的装弹系统被重新设计以发射1225公斤的Mark 5型“特重”穿甲弹。这种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接近于日本大和级战列舰装备的460mm主炮,但是它的重量不到460mm炮弹的3/4。Mark 7型406mm炮所发射的穿甲弹能穿透9m的水泥,而它的高爆弹能制.造一个15m宽6m深的弹坑。Mark 7型406mm炮由膛管,身管,外管,和3层套管组成,采用了2道套管环,膛管身管环,炮尾环,和闩锁膛组成。部分组件采用了液压自紧技术制成,炮管镀铬以延长炮管寿命。使用了下启式Welin式断隔螺式炮闩。

正在组装上舰的Mark7型舰炮 等待组装中的炮管组件 型号:16英寸/50(406mm)Mark 7 设计时间:1939年 服役时间:1943年 炮重:108.5吨 全长:20.726米 管长:20.320米 膛线长度:17.344米 膛线:96条,3.88mm深 射速:2发/分钟 弹种:穿甲弹AP Mark 8 (1,225 kg) 高爆弹HC Mark 13 (862 kg) 射程:38720米(AP Mark 8) 38059米(HC Mark 13) 穿甲能力(侧装甲): 20000码(18228米):509mm

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舰船资料

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舰船资料 比睿”舰二等船旁列炮铁甲舰“比睿”由英国赫文(Milford Haven)船厂建造,1875年9月24日开工,18 77年6月12日下水,1878年3月建成,同级舰“金刚”由英国Earles船厂于1875年9月开工,1877年4 月下水,1878年1月建成。舰船资料:二舰同为“金刚”级,属于早期的二等铁甲舰。铁胁木壳,外装装甲。正常排水量2250吨,舰长67.1米,宽12.5米,吃水5.3米,水线带装甲厚88-137mm,标准载煤330吨(“比睿”为340吨),主机为卧式2汽缸往复式蒸气机1座,燃煤锅炉6座,功率2035匹马力(“比睿”为2270 匹马力),单轴推进,航速13.7节(“比睿”13节),编制286人。 “金刚”舰

扶桑 扶桑二等 船腰炮房铁甲舰英国Samuda Bros船厂(Samuda Bros Poplar)建造,1875年开工,1877年4月14日下水,1878年1月建成。舰船资料:“扶桑”舰长67米,宽14.6米,吃水5.5米,正常排水量3777吨,主机功率3932匹马力,航速13节,标准载煤360吨,水线装甲带厚100-230mm,炮塔装甲厚200mm,编制250人。主要武器:240mm克虏伯主炮4门,170mm克虏伯炮2门,150mm速射炮4门,75mm克虏伯炮6门(长管 4门、短管2门),25mm4管诺典费尔德机关炮7门,11mm5管诺典费尔德机关炮2门,360mm鱼雷发射管2具。舰史:1875年9月24日开 工建造,1877年4月17日下水,1878年1月建成。建造时采用机帆并用的动力推进方式,是当时亚洲国家最强大的军舰,“扶桑”的建成大大刺 激了中国政府,直接推动了中国的铁甲舰计划。1891年“扶桑”进行现代化改装,撤去帆索装置。甲午战争中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 战中被击中8弹,死2人伤12人。1897年10月29日在伊予滩停泊时由于锚索断裂造成漂移,与松岛舰相撞后舰腹部进水沉没。1898年6月5 日打捞出水。日俄战争时被编入第三舰队参战。1912年12月12日被列为二等海防舰。1908年4月1日除籍。1909年退役。1910年解体。舰长:“扶桑”舰舰长新井有贡,海军大佐。 “松岛” “松岛” 舰船资料:“松岛”级三艘军舰是日本政府慑于北洋水师“定远”、“镇远”二舰威力,为应付二舰的铁甲巨炮而造,因为三艘军舰分别用日本的三个著名景点的名称命名,被称为“三景舰”。该级舰正常排水量4 278吨,舰长89.9米,宽15.4米,吃水6.05米,正常载煤405吨,最大载煤量680吨,主机为2座卧式3

定远级铁甲舰

定远级铁甲舰 “定远”级铁甲舰(steel battleships)单舰造价620万马克(折合37万英镑),由德国坦特伯雷度的伏尔铿(Vulcan)造船厂建造。1881年开工,同年12月28日“定远”舰下水,次年11月28日同级“镇远”舰下水;“定远”、“镇远”两舰于1884年竣工,定远舰花费约140 万两白银,镇远舰花费约142万两白银。当时的英国大使威尔玛就指出,这两艘铁甲舰在当时的价格已经算是很便宜了。德国政府出于一方面刺激重工业,一方面增加德国在远东的政治影响力,而拿下这个订单。1885年二舰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二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定远”舰管带刘步蟾,“镇远”舰首任管带林泰曾,继任管带杨用霖。 定远级铁甲舰有两艘,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号。定远号是清朝海军北洋水师的战舰之一,其同型舰为镇远号。与镇远号一样,定远号同样是清廷向德国订购的战舰之一,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为大清国北洋舰队的主力舰。在造舰合约中,原本订明除舣装外在完工后运付中国,但受中法战争影响,德国需保持中立,所以在战争结束后才运付。定远号于1885年10月服役,并成为大清帝国北洋水师的旗舰。 “定远”,在西方又被称为“萨克森”改进型军舰。定远和镇远二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二舰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335吨或7220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动力为两部水平式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8座圆式燃煤锅炉,功率7300马力,航速14.5节(“镇远”航速15.4节),续航能力4500海里/10节,配有照度为8千支烛光与2万支烛光的探照灯各一具,由3台发电机(“镇远”为2台发电机)提供70千瓦的电力。装甲总重为1461吨,铁甲堡水线上装甲厚14英寸(356.6mm),水线下装甲厚12英寸(304.8mm),305炮座装甲厚304.8mm,炮盾厚15mm,司令塔装甲厚203.2mm,煤柜载煤量700吨,最大载煤量1000吨,编制329-363人,管带为总兵衔。 定远级装备有德国克虏伯305mm1880式后膛炮4门(左舷右舷各一座双联装炮塔,水压动克虏伯150mm1880式后膛炮2门(每门炮重4.75吨, 35倍口径)、75mm克虏伯舢板炮4门、57mm哈乞开斯机关炮2门、47mm哈乞开斯机关炮2门37mm五管哈乞开斯机关炮8门、14吋(356.6mm)鱼雷发射管3具(两舷各一具、舰尾一具,备有21枚鱼雷)。 此外两舰各装备舰载鱼雷艇2艘,分名为“定一”“定二”、“镇一”“镇二”,排水量15.8吨,艇长19.5米,110匹马力,航速15节,装备1门37mm哈乞开斯炮、2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艇艏左右各一),4艇在威海卫保卫战后期都随同“左一”逃跑,“定一”在威海西海岸搁浅,被日艇拖出后,在阴山附近海面被风浪击沉;“定二”、“镇一”逃至烟台附近搁浅,后自毁;“镇二”被击中在刘公岛铁码头附近沉没,后被日军捞起编入日本舰队,改名为“第二十八号”。 1886年8月北洋水师“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在停泊日本长崎补给、维护时(据推测是为铁甲舰例行上油,以防锈蚀,当时因中国尚无可以容纳铁甲舰的船坞,所以只得前往日本),“定”、“镇”二舰的坚甲巨炮引起日本朝野一片恐慌。13日、15日中国上岸休假的水兵因嫖妓和购物与日本人发生争斗,造成多人死伤,后在中国的外交、军事压力和西方列强的调停下,以互赔损失告终,史称“崎案”。

美军舰艇舷号舰名表

美军主要作战舰艇舷号舰名一览表一、航空母航中文名/英文名、舷号 小鹰级 小鹰Kity Hawk CV63 星座Constellation CV64 美国America CV66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 Kennedy CV67 福莱斯特级 福莱斯特Forestal AVT59 萨拉托加Salatoga CV60 突击者Ranger CV61 独立Independence CV62 企业级 企业Enterprise CVN65 尼米兹级 切斯特·尼米兹Chester Nimitz CVN68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 卡尔·文森Carl Vinson CVN70 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CVN71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CVN72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 CVN73 约翰·斯坦尼斯John C Stennis CVN74 哈里·杜鲁门Harry Truman CVN75 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 CVN76 乔治·布什George Bush CVN77 二、巡洋舰中文名/英文名、舷号 提康德罗加级 提康德罗加Ticonderoga CG47 约克城Yorktown CG48

文森斯Vincennes CG49 福奇山谷Valley Forge CG50 托马斯·盖茨Thomass S Gates CG51 邦克山Bunker Hill CG52 莫比尔湾Mobile Bay CG53 安提坦Antietam CG54 莱特湾Leyte Gulf CG55 圣贾辛托San Jacinto CG56 张伯伦湖Lake Champlain CG57 菲律宾海Philippine Sea CG58 普林斯顿Princeton CG59 诺曼底Normandy CG60 蒙特里Monterey CG61 钱瑟罗斯维尔Chancellorsville CG62 考彭斯Coepens CG63 葛底斯堡Gettysburg CG64 乔辛Chosin CG65 休城Hue City CG66 希洛Shiloh CG67 安齐奥Anzio CG68 维克斯堡Vicksburg CG69 伊利湖Lake Erie CG70 圣乔治角Cape ST George CG71 维拉湾Vella Gulf CG72 皇家港Port Royal CG73 三、驱逐舰中文名/英文名、舷号 阿利伯克级 阿利?伯克Arleigh Burk DDG51 约翰?巴里John Barry DDG52 约翰?保罗?琼斯John Paul Jones DDG53 柯蒂斯?威勃Curts Wilbur DDG54 斯托特Stout DDG55 约翰?麦凯恩John S Mccain DDG56 米切尔Mitscher DDG57 拉布恩Laboon DDG58

二战各国军力对比

军力:军事实力.包括人员和装备.通常以建制单位或人数表述. 军事:有关军队和战争地事情或事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战争打地是后勤,后勤取决于本国地国力.也就是本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地总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年月日—年月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地第二次全球规模地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个国家和地区、亿以上地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余万人,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两个组织,轴心国和同盟国!个国家开战群殴!实际上,主要国家还是轴心国地德国、意大利、日本;同盟国地英国、美国、苏联、中国为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不算意大利,没法算它!怎么看怎么觉得意大利军队像是一帮喜剧演员,在阿尔巴尼亚、希腊,北非、西西里、演出啦一幕幕幽默喜剧!轴心国也就两个国家,德国、日本;加上英国、美国、苏联、中国;总共六个国家.如果二战是一部大电影,那么这六国是主演,其它国家你也可以说是配角.主要说这六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如果要给六国具体军事实力(陆、海、空,三军地总实力加国力)排名,那么美国无疑是第一!这么说德粉们不愿意苏粉们更不愿意,他们肯定会举出很多美军无能和胆小如鼠地例子!苏粉们会说,东线如何如何,没有苏军拖住德军主力会如何如何!真是无语!以最小地代价取得最大地胜利,这是古往今来各国军事家们地最想做到地!无疑,二战美国做地最好,因为它是最大地赢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美国地国防工业实力应当是主要交战国中最强大地.早在世纪初美国就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和经济大国,有数据显示,年时美国地即达到多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工业大国.依托强大地经济,美国同时建立起了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强也最具活力地工业体系(当然它还是最安全地工业体系),年美国钢产量达到万吨,居当时地世界之首.到年时,美军总兵力达到万人,美国军事工业已经可以年产飞机万架、坦克万余辆,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万多辆坦克,其中近半数是位于底特律地克莱斯特工厂生产地谢尔曼坦克.军用汽车地年生产能力更是达到百万辆地规模.海军装备方面,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艘、战列舰艘、巡洋舰艘、驱逐舰艘、护卫舰艘、潜艇艘;而同期地日本在海军装备上拼尽全力也只建造出航母艘(也有艘一说)、战列舰艘、巡洋舰艘、驱逐舰艘、潜艇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美国强大地军工生产能力不仅能够满足自身地战争需要,而且还被大量用来支援同盟国作战,对盟国地物质支援其实早在美国参战之前就开始了.苏德战争期间美英援助苏联地大量军用装备和物资(仅美国援苏地飞机就超过了架、汽车超过万辆),这些物资(尤其是机械化装备)为苏军取得对德作战地胜利发挥了重要地作用.应当说,美国巨大而不受任何干扰地工业生产能力为同盟国服务是同盟国最终取胜地根本保证.在轴心国地高级军事将领中,除了山本五十六外,德国地隆美尔元帅也较早地意识到了美国工业能力对战争全局地影响.所以,他非常看重大西洋潜艇战地成败(虽然他作为陆军将领对海战没有什么影响力),当大西洋潜艇战在年归于失败后,隆美尔开始感到战争地前途暗淡起来了.《隆美尔战时文件》对于北非战争这样地一番总结:“决定北非战争胜负地主要因素就是盟军地物质优势.事实上,自从美国人参战之后,我们对最后胜利地希望就已经极其渺茫.假使我们地潜艇能控制大西洋,那么也许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即令美国人能够生产大量地战车、火炮和车辆,但仍须经过海运始能到达战场上.可是足以决定战争前途地‘大西洋之战’,不久就因为我们潜艇损失数字惨重而宣告失败.这个事实就是一切胜负地主因:只要是美英运输舰队可以到达地地

1884年的世界各国舰队概况

1884年的世界舰队(连载前14名) 本文简介1884年各主要海军国家的舰队装备情况,包括各类装甲舰、巡洋舰和千吨以上级别的炮舰,为的是让我们了解一下当年各国海军舰队的实力对比,以及初建的中国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 首先是英国皇家海军,1875-1884年,是皇家海军的黑暗时期,授权建造的主力舰远远不能满足英国保障世界海权控制的需要,法国在此阶段大力扩充海军舰队,差一点超过了皇家海军的实力而跃居世界第一。 1884的皇家海军舰队还有很多老式的舷侧列炮铁甲舰,是大约1864-1872年间建造的,实际战斗力已经比较低下,巡洋舰方面还以铁壳护卫舰和巡逻舰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不过新型巡洋舰的曙光已经崭露,一等巡洋舰和二等巡洋舰已经开始装备5艘,皇家海军钢壳快速巡洋舰遍布世界海洋的时代即将到来。

https://www.360docs.net/doc/df2734398.html,/bbs/UploadFile/2005-2/200521703914490.jpg | 670 ×700 其次是仅次于皇家海军的法国海军,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真正有能力与英国海军争夺制海权的只有法国人,1884年的法国舰队曾经给中国人带来痛苦的回忆,这一年他们的实力远远高于除英国以外任何海军,超过了第三、四名的实力总合。在法国的舰队中,已经出现了装甲巡洋舰的早期雏形。法舰中我们可能最熟悉的是凯旋号(加利索尼埃尔级中央炮廓装甲舰,马江之战的法国主力舰)

https://www.360docs.net/doc/df2734398.html,/bbs/UploadFile/2005-2/200521704219915.jpg | 670 ×620 统一的德国1884年就已经显示出了超级强国的端倪,为了能够在全世界争夺更多领地和大力发展贸易,经过大约20年的苦心经营,威廉一世的海军已经夺得世界第三舰队的座次,而蒂尔匹茨的发力还没有到来呢。

05十八-19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美术运动和英国的浪漫主义绘画

18-19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美术运动和英国的浪漫主义绘画 选择题(低难度20题) 1._b__1785年沙龙展出了《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引起了极大反响。 A,卡拉瓦乔;B,路易·达维特;C,拉斐尔;D,安格尔。 2.以下属于新古典主义画家路易·达维特的名作是:_d_。 A,《自由引导人民》B,《发舟西苔岛》C,《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提香D,《马拉之死》。 3.__a_是路易·达维特追求古典风范的肖像画名作: A《鲁卡米埃夫人像》B《着衣的马哈》C《蓬帕杜夫人像》D《查理一世骑马像》。 4._c__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A,籍里柯;B,安格尔;C,德拉克洛瓦;D,库尔贝 5.德拉克洛瓦1824年创作《_c_____》,以极大的同情描绘了希腊人民的苦难。 A,《自由引导人民》B,《沙尔丹纳帕勒之死》C,《希阿岛的屠杀》D,《马拉之死》。 6.1819年法国画家__b__创作了著名的《雅法城的黑疫病人》,记载了拿破仑战争中的历史事件。 A,安格尔;B,格罗;C,普吕东;D,德拉克洛瓦 7.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又被称为《a_____》。 A《1830年7月27日》B《第二号屠杀》C《1808年5月2日起义》 D《1808年5月3日》 8.安格尔的代表作品有:《_____d___》。 A,《1808年5月2日起义》B,《雅典学院》C,《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D,《泉》。 9.《梅杜萨之筏》是浪漫主义画家_____b___1818年创作的作品。 A,德拉克洛瓦B,籍里柯C,格罗D,透纳。 10.巴比松画派的重要代表画家有泰奥多罗·卢梭、特罗扬、___a_______等人。 A,杜比尼;B,库尔贝;C,德拉克洛瓦;D,荷加斯。 11.以下属于柯罗的著名作品是:《___c__》。 A,《卖虾少女》;B,《阿尔卡迪的牧人》普桑;C,《孟特芳丹的回忆》;D,《园中合奏》。 12.《拾穗者》是19世纪法国画家____b___的代表作。 A,库尔贝;B,米勒;C,杜比尼;D,泰奥多罗·卢梭 13.1849年,__a__创作的《石工》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表现了劳动者的形象。A,库尔贝;B,米勒;C,德拉克洛瓦;D,路易·达维特 14.《______b__》是库尔贝完成于1855年的代表作品。 A,《石工》;B,《画室》;C,《鲁卡米埃夫人像》;D,《泉》。 15.____b__的版画不但富于艺术表现力,且以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深刻揭露法国当时的黑暗政治,画家 本人因此受到路易·菲利普当局的迫害。 A,戈雅;B,杜米埃;C,伦布朗;D,威廉·布莱克 16.巴黎凯旋门上的浮雕《马赛曲》是法国雕塑家__b____的作品。 A,乌东;B,吕德;C,卡尔波;D,罗丹 17.著名雕塑《加莱义民》是艺术家______d_的作品。 A,乌东;B,吕德;C,卡尔波;D,罗丹 18.从1880年直到逝世,罗丹一直从事《_d_》大型雕塑的创作,长达37年之久 A,《尤利西斯陵墓》;B,《圣彼得大教堂》;C,《巴黎凯旋门》;D,《地狱之门》 19.康斯太勃的《__b__》曾送往1824年的巴黎沙龙展出,轰动一时,德拉克洛瓦同时送展的《希阿岛屠 杀》亦受其影响。 A,《发舟西苔岛》;B,《干草车》;C,《暴风雨中的汽船》;D,《瓦兹河上的落日》 20.__c___是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最著名的代表。

阿姆斯特朗1880-1910巡洋舰出口单

扬威、超勇中国撞击巡洋舰 李鸿章通过中国海关向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公司订造,由乔治·伦道尓(Georg e Rendel)设计,船体部分转包给米切尔(Mitchell)船厂建造。造价共计65万两银。 “超勇”舰于1880.1.15开工1880年10月14日下水(一说11.4)1881.7.15完工 “扬威”于1880.1.15开工 1881年1月29日下水 1881.7.14完工 两舰于1881年11月18日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 两舰于1894.9.17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战沉 排水量:正常1380吨(另有1350吨的记载)、满载排水量1542吨尺寸:长64米、宽9.75米、吃水4.57米 动力:2座霍索恩(Howthorn)公司生产的卧式往复蒸汽机,6座(一说4座)圆式燃煤锅炉 双轴推进,功率2600(一说2887)马力、航速16(一说16.5)节、续航能力5000海里/8节 ,煤舱正常载煤250吨,最大载煤量300吨 防护:舰身为木质外包钢板、甲板装甲0.27吋(仅延伸至锅炉,引

擎和机械室),炮塔装甲 1吋,司令塔装甲0.5吋 全舰编制:137-140人(一说177人),按照《北洋海军章程》规定,管带为参将衔。 武器:阿姆斯特朗10吋主炮2门(26倍口径)、阿姆斯特朗40磅副炮(4.7英寸)4门(2 2倍口径)、阿姆斯特朗9磅舢板炮(2.75英寸)2门、11mm10管格林机关炮4门、4管诺典费 尔德炮2门、舰载杆雷艇1艘,舰艏水线下11英尺处装有撞角。 筑紫撞击巡洋舰 和北洋海军的“超勇”、“扬威”为同级姊妹舰。该舰最初由智 利海军订造,命名为“Artur Pratt”,于1879年10月2日开工,1880年8月11日下水,188 1年完工。同年北洋海军的“超勇”、“扬威”舰也建成回国,曰本海军随后跟风于1883年 6月16日从智利政府手中转购得该舰。 舰船资料:舰体为木质外包钢板,排水量1350吨、舰长64米、宽9.8米、吃水4.1米、动力 为2座往复式蒸汽机,双轴推进,功率2887匹马力、航速16.4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