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景观保护与发展规划课件

区域景观保护与发展规划课件
区域景观保护与发展规划课件

区域景观保护与发展规划课件

1. 区域景观体系理论与研究方法

绿道网络——21世纪世界各国环境建设关注的重点!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森林建设---区域性绿道、绿廊网络建设。

●绿道(绿带?):87年美国总统委员会中提出,就是以河流、山谷等自然走廊或沿着用做游熄活动的风景线路等人工走廊所建成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的人工景观线路和自然景观线路。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历史古迹及高密度的居住区之间的开场空间纽带,从地方层次上讲就是被认为是公园或绿带的条状或线型公园。功能;生态绿化、游熄活动、景观视觉形状

●绿道网络——19世纪美国在城市公园运动和20世纪的开敞空间规划浪潮后,形成了大量的公园与开敞空间绿地,然而这些绿地相对独立,缺少系统的连接和规划,因此面临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分散的绿地空间加以系统性规划,形成综性的绿色通道网络,简称绿道网络。

1.1概念

1.1.1区域(region)

●区域(region):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由于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对“区域”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

政治学认为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则将区域看作是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名组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而经济学视区域为由人的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认为整个地球是又无数区域组成。

●美国地理学家惠特尔西(D.Whittlesey)对区域作了比较全面和本质化的界定,认为“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质的话,即为一个区域”:也就是具有特定共性、同质性、内聚力的区域。

1.1.2城市带(Megolopolis)

●“城市群”(Group Cities Region)是一定区域

范围内、分布较为集中的城市集合。群内城市间主要依赖快速交通联系起来。作为一区域经济体,城市群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上要高于非城市群经济区域。但与都市圈相比,城市群内城市间的联系仅限于物理上的空间关系,而功能上远未实现整合,同时区域内中心城市还未形成,城市间的能级差还不明显。

●都市圈作为城市发展形态的一种,是在城市群的基础上形成的。

●“城市带”最初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Gottman)于1957年提出的,称为Megolopolis.城市带是都市圈效应扩散及影响的空间延续通常表现出轴向扩散、带状分布,即主要沿着一定方向(通常是以交通主干带为主)向外蔓延、扩散,并通过点——面融合,波及更为广泛的区域。

城市带的定义——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多个较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发达

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及通信联络网,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及城市与外围区域之间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1.1.3景观(从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角度)

●景观:(从生态学角度)生物体是由包含基因的细胞组成的;种群集合(或者组成其中的群体的本地物种系列)是由单个的生物体组成的;生物群落是由互相影响的种群组成的;生态系统则是由生物群落和他们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景观则是生态系统的空间组合;由此可以类推至生物群系和生物圈。

生物体——种群集合——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群系——生物圈

●景观生态的层次:

Local----Regional----National----Global

●区域景观对应了某层面的人类聚居环境,包括其中的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空间组合。

1.2 城市规划对区域的思考

● 19世纪霍华德“田园城市”开始从区域角度思考城市的发展问题。

1898年,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1898),霍华德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的问题。

● 1933年《雅典宪章》功能分区的思想

《雅典宪章》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功能关系。在《雅典宪章》的影响下,现代城市规划沿着理性功能主义的方向发展,这是60年代以前城市规划发展的主流。

●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区域的整体性。

《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论点是:应把城市扩大到区域去认识去研究,要保护人类有限的资源,合理的开发;城市不能强调严格的分区,而要努力消除污染和干扰;特别要保护

环境和生态;要重视历史文化和特色区域等等。

1.3 区域景观体系理论研究

●区域景观体系一直是城市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领域,也是人居景观环境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20世纪70年代始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学术前沿。

●从国内外研究理论体系与时间应用来看,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景观体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区域景观体系是城市——区域生态体系的核心

3)区域景观体系作为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核心框架

●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生态工程体系规划

2)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3)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平面图,透视图等 关键词:设计说明;广场景观;城市景观;景观设计 一、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本方案的景观设计概念一反“常规内向的”购物商业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思路和概念断然将城市商业村落迁到了公园里。我们相信这种朝向自然景观的商业街最适合当地人的思维及喜好,这是一种可以同时交流享用的街道、漫步路,水道、广场和公共绿色空间等区域,人们可以在这里用餐、娱乐、购物、工作、休闲放松。我们坚持利用自然,反对一切人造的,粗劣的东西,相信人们会愿意感受自然的光线、新鲜的空气,地域的情调、优美的建筑和材质。自然的商业感受将更有趣、更艺术化。一切能发挥人们想像的景观元素将呈现在公共空间里。 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策略 多层次的体验:设计了丰富的景观层次,把不同的景观元素穿插利用到院落空间、广场、街道和水岸线。 生动的水岸线:独特的水景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无论是散步、逛街,还是表演,都有不同的景观节点,丰富的水岸线设计为行人提供了不同的感受。 公共领域:在这个大的区域里,合理的配置了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购物、餐饮、娱乐、消遣、休闲、健身以丰富购物的感受。例如,配合主力店入口的景观设计可以置一个室外卖花空间,或者在餐馆的外部公共空间可以设置一个卖食品的空间。这种室内外配合的设计能吸引更多的客人。 蛇行的和梯形的通道:像孩子的游戏,景观领域像蜿蜒的人行的蛇行路。例如弯曲的水岸线散步路和东西向的弧形步行路联系了未来的娱乐中心、主力店和公园的主入口。一系列的节梯或桥体被运用到整个项目,每个设计思路都有它的特别情趣性。 景观介入:许多的漫步路都非常长,为避免其单调性,我们介入了许多景观元素、不同的材料和铺装图案。在商业街建筑北部,以引进的水体刻意的打破了过长的漫步路。放射形铺装的运用和水边的平台都打破了其单调性。 漫步路和街道景观:东西向的曲线路把人们导入北面沿湖景观及中心公园,放松的步行路联系着不同的景点。岸线前的步行路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都是很活跃的。这里的夜生活也很丰富,因为这里分布了水景、公共艺术和雕塑和室外街具小品。各种动态的和好玩的水景观像珍珠一样被串在沿湖建筑主轴线上。每个水景被清楚的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平静的水池、戏剧性的喷泉等。

城市湿地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城市湿地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保护海岸等巨大的生态功能,湿地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湿地所具有的景观和文化价值也为世界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我国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湿地保护工作有了进一步加强。2000年,国家17个部门在总结多年来湿地保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进一步确定了全社会共同加强湿地保护的行动纲领。2001年,国家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将湿地保护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纳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2002年,国家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将湿地保护作为事关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组织研究。2003年,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同年,国务院批准了由10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湿地保护和恢复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全国已有约1600万公顷,近40%的天然湿地纳入353处保护区的保护范围,一大批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在保护区内得到了较好保护。我国黑龙江省扎龙等21块总面积达303

万公顷湿地被列入了《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我国湿地保护的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是,也必须看到,一些地方仍在对湿地盲目围垦、改造,导致湿地数量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有些重要湿地甚至丧失了湿地功能,湿地保护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国务院于2003年批准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是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建设重点和主要措施。总的要求是: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强化湿地保护。要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核心,以依靠各级地方政府和全社会力量加强保护为基础,以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为重点,坚持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努力从整体上维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加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等措施,强化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使我国天然湿地的下降趋势得到遏制;通过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以及污染控制等措施,恢复和治理退化湿地,努力使丧失的湿地得到恢复,使湿地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到2030年,完成湿地生态治理恢复140万公顷,建成53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全国湿地保护区达到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使9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使我国的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进入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二期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1996年,怒江州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将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鉴于怒江自然保护区和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同属高黎贡山山脉,地理、生物资源都连为一体,拟要求将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通过,2000年4月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后,将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设怒江管理局和保山管理局,各管理其辖区。由于原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按原林业部(1992)119号《关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示》,于1994—2000年七年内完成了南段一期工程建设,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00)34号批示,将原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总体规划。 1.2 规划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 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00]34号)。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建设程序有关问题的 通知》(林计财规字[2000]64文)。 ●《关于下达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任务的通知》(云林保护字 [2000]第2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4)。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7)。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8—2010)。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计划》(2001—2005,GEF)。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理所发展规划纲要》(1996—2010)。 ●《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福贡部分发展规划》(1996—2010)。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怒江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投资报告书》 (1999)。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十五”发展规划》(2001—2005)。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工作“九五”计划与2010年发展规划》 (1996—2010)。

湿地保护项目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保护项目——湿地资源保护 项 目 建 议 书 编制单位:西南林学院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西南林学院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 日期:2008年7月19日

1 项目概况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对地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是关系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资源。湿地生态系统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多种效益,被称为“天然水库”、“地球之肾”、“生物超市”等。此外,湿地与文化、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其生物多样性保存价值、美学及文化遗产价值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保护湿地、维护湿地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湿地,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现状、维护水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湿地是普达措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碧塔海自然保护区2005年成为国际重要湿地。 普达措区域生态旅游的开展及其这一区域内社区居民的生产活动成为这一地区主要潜在的环境压力和威胁。因此,对保护区内湿地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的监测,是探明生态旅游对该保护区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指导国家公园内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育管理以及社区的生产生活,从而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赢的目的。(中国开展生态旅游的核心地区,中国重要湿地的密集分布区) 1.1项目名称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保护项目——湿地资源保护。 1.2项目性质 新立项目 1.3项目类型

环境保护项目 1.4项目承担单位 迪庆旅游投资公司普达措分公司 1.5项目主管单位 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 1.6项目科技支撑单位 西南林学院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 西南林学院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 西南林学院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 1.7项目报告编制单位 西南林学院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 1.8 项目实施地点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 1.9项目实施目的 有效保护普达措国家公园内的湿地资源 1.10项目任务 (1)进行湿地资源调查 (2)进行旅游活动对湿地环境的影响监测与评估 (3)进行旅游活动对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监测与评估(4)进行旅游活动对动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监测与评估 (5)进行环境本低和生物多样性监测 (6)提出湿地生态保护战略 (7)完善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 咨询继续考试2020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列哪项可不作为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A.功能区划 B.确定保护对象 C.基础设施建设 D.管理政策设计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2.下列情形可以不区划缓冲区: A.与另一个保护区相连 B.主要保护对象单一 C.外围与另一个保护区核心区相连 D.外围是森林公园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3.自然保护区局址建设内容不应包括: A.场院工程 B.业务用房 C.辅助用房 D.住宅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不应包括:

A.环境容量测算 B.旅游资源评价 C.旅游区划 D.经济效益分析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5.我国主要依据下列哪个因素进行自然保护区分类的? A.管理目标 B.主要保护对象 C.主管部门 D.政府层级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确定自然保护区边界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A.主要保护对象习性 B.自然分界 C.经济发展条件 D.社会发展水平 E.以上都不是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2.自然保护区监测一般包括几下几方面: A.生物多样性监测

B.关键物种监测 C.环境监测 D.自然资源监测 E.社区监测 F.旅游监测 用户答案:[ABCD] 得分:0.00 3.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主要作用为: A.缓解保护利用矛盾 B.社区发展 C.提高保护效率 D.增强保护区功能 E.兼顾开发活动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4.总体规划最主要的三个特性是什么? A.自然性 B.协调性 C.综合性 D.长期性 用户答案:[ABD] 得分:0.00 5.自然保护区功能区一般划为: A.核心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调查报告。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保护区规模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某地区著名河流——河流的上游地区,集中分布在西部,总面积76万亩,森林覆盖率76.1%,是目前该地区境内唯一的一处大型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体制上,与该地区这里国有林场管理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下设7个职能科室和8个基层管理站。保护区机构健全,人员齐备,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自然环境 河流上游自然保护区的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小河流,平均流量3.859立方米/秒;伊玛图河,平均流量2.68立方米/秒;伊逊河,平均流量4.578立方米/秒。保护区内没有人为污染,故而空气质量较高,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层峦叠嶂,目穷千里,勾勒出保护区如诗如画的壮美画卷。 (三)社会状况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和睦相处的地区,清代以前,曾有山戎、匈奴、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居住。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尽放围荒以后,满、蒙、回、汉等各民族人口迁来此地,现在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6%,组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河流上游自然保护区与此地的10个乡镇30多个自然村为邻,多年来,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中,保护区周边的各族人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为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主要保护对象 这里自然保护拥有四大保护对象: (一)河流上游地区自然生态环境 河流上游地区为荒原,自然环境保持了原始状态。现在保护区范围内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好河流上游地区尚存的这一部分自然的、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二)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河流上游自然保护区完好的植被自然状态、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未来的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该加以保护。 (三)珍稀濒危物种 河流上游自然保护区列入一级保护植物4种,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胡桃楸、蒙古黄芪、野大豆、刺五加;二级保护植物6种:臭冷杉、草麻黄、软枣猕猴桃、白藓、迎红杜鹃、穿山薯蓣;三级保护植物12种:大叶藓、河北乌头、鹿蹄草、无梗五加、河北岩风、长柄车前、锦带花、华北蓝盆花、党参、桔梗、紫苞风毛菊、大花芍兰。 保护区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包括黑鹳、金鵰、白头鹤、大鸨、豹;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9种,包括细鳞鲑、大天鹅、鸳鸯、苍鹰、雀鹰、毛脚鵟、秃鹫、白腹鹞、燕隼、黑琴鸡、灰鹤、雕鴞、马鹿、猞猁、兔狲等。 (四)地域文化 在河流上游自然保护区内还保存有大量地域文化遗址,这是一笔重要的、无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应该特别加以保护。 三、保护区的显著特征

广场景观设计任务书

广场项目 景观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区位图:(详见附图一) 2、项目建筑总平面图:(详见附图二) 本项目位于xxxxx,项目占地xxxx0m2,业态为综合性商业广场,包括购物广场、商业步行街、小商品及配套商业街。全部区域统一做综合管网图。 二、设计内容 本项目设计范围内总体环境的整体设计,即为项目的道路交通系统、标志性景观系统、硬质景观系统、绿化系统、照明系统、导 示标志系统、设备系统及其他各功能设施系统进行综合的规划安 排。 设计子项: 1)环境规划设计:总图分析,景观平面布局设计,地面高程设计,水 电管线布置的深化设计。 2)道路交通系统:地面停车场设计(含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机动车、 自行车、行人的流线组织(参考规划设计、一期总平设计图)。 3)标志性景观系统:入口水景及选型设计、喷泉、花架等园林小品、 雕塑或浮雕的选型、精神堡垒等标志物。 4)硬质铺装系统:广场和人行道铺装的形式、色彩设计。 5)绿化系统:园林绿化、景观植物的布置及种类的选择。 6)照明系统:园林灯及其他与室外环境效果相关灯具的设计和选型。 7)导示标志系统:标牌标志设计、道路导示牌设计,广告道棋的布置 设计。 8)设备系统:背景音乐及监控设备设计,给排水系统设备设计,其他 与环境设计相关的各项机电设备系统的设计。 其他功能设施系统:休息椅的设计或选型;垃圾筒的设计或选型;楼座残疾人坡道栏杆扶手设计;项目内各市政设施、机电设备(如消防接合器、地库的通排气口、设备机坑、各种市政井盖等)的景观包装设计;地下车库机动车出入口、地下人防出口处的棚架等设施的景观设计 二、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功能及设计趋势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功能及设计趋势 环景1201 12503021 佟亮

前言: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形态,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人流密度比较高,聚集性比较强的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广场不仅是各种功能活动的载体,也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深层表现。因此在广场的景观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形象、功能、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与关系。以下简要分析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影响,来进一步探讨我国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功能也越来越广泛。城市广场在城市发展中,不断赋予各种意义、象征和使命,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的开放空间。作为城市中心地位的城市广场的功能和景观也在发展中相互融合与进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具有鲜明特色和历史价值的著名广场,对现代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1 当代欧洲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化、欧洲一体化的今天,欧洲的文化传统又在进行新的大融合,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也不列外。这不仅体现在设计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频繁,而且大量设计师在跨地域工作,西班牙设计师在法国,法国设计师在德国,或者是荷兰设计师在西班牙都有自己的设计作品,他们把自己的文化背景、个人风格融入当地。虽然如此,当今欧洲不同国家、地区的广场景观设计仍然呈现出强烈的地方特征,因为外来设计师同样非常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总是努力挖掘地方特色。 在欧洲这样一个地理上没有什么阻碍,文化源头相同的区域,各个国家似乎更强烈地试图把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区别开来,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自然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 2 我国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2.1 发展背景 1、中国古代城市以街道和院落为显著特征,广场在中国古代城市中较少,只有以下几类:有的是庙前广场作为定期集市之用,如城隍庙、文庙;有的是以街道相交的节点作为隐含的广场,如北京的菜市口;有的是通过街道的变形放入产生公共活动场地,如四川的罗城;还有一些如天安门前广场是“颁招仪式”之地,平民百姓是不能进入的。 2、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对城市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并引用苏联模式对城市进

广场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广场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下面整理了一篇广场景观设计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1、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研究,注重市民的行为和心理需求,营造出优美的城市生态性景观,广场的生态性设计应以尊重人性的基本需求为前提。创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广场,探索城市广场景观“以生态为本,以人为本”是本课题的基本目的。 这里的生态,有别于生命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而是指人与景观的互动性、参与性、体现在景观环境带给人的感官和心理体验以及人们在环境中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二者互相影响。好的环境能带给人们身心的愉悦感,庇护感和回归感,而人们对环境的认同感和喜欢程度的增加会大大提高环境的使用率,这样的环境是富有生机的。二者的互动促进了环境景观的平衡发展,这是一种生态性的景观。 通过本案设计过程,检验我四年专业学习的结果,也就是检验我独立驾驭项目的创意和设计能力的程度。 2、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城市广场设计现状: 2.1.1城市广场研究取得的成绩 从城市规划原理阐述了“城市广场的作用、广场的分类、不同性质的广场、广场的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城

市广场设计的文化底蕴,是城市文明的一个引人瞩目的特殊现象已有从空间形态上来研究城市广场的空间意义。 2.1.2城市广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城市广场功能多为政治生活服务,往往追求表面,追求形象,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生态化的市民广场。目前,我国的城市广场正陷入模式化的误区,并透露出了城市广场中存在的问题: 2.1.2.1绿化手法单调机械 2.1.2.2单一广场规模过大、广场空间设计缺少人文关怀,设计尺度感差 2.1.2.3设计忽视与城市原有空间格局和形态联系广场 2.1.2.4广场缺少特色 2.2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2.2.1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由传统功能性向现代生态性转变 要使我们的城市广场成为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使整个城市有机体具有活力、生命力,就应该重新认识城市广场的功能性质,营造一个符合城市的历史文脉、整体规划和发展趋势,而且与这个城市的表情协调统一,符合市民的行为和心理需求,让市民抒发情感和自然性的人性广场。 当代生态景观学是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实施手法,以当代科学技术的物质条件为重,来实现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之下构建人工生态系统,以期间的具体的,物质的交流,争取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并

地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设立审核指南

地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 设立审核指南 一、设立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是否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一)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 区域; (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三)其他具有特殊保护意义、重要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或者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湿地; (四)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二、设立依据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2013年国家林业局令第32号)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方式,健全湿地保护体系,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加强湿地保护。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划定地方重要湿地,并向社会公布。 地方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的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自然保护区的规定执行。 不具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件,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湿地公园: (一)湿地生态特征显著,具有一定的生态、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 (二)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或者区域地位重要、湿地主体功能在本省或者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示范性; (三)湿地自然景观优美,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价值; (四)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重点保护的湿地区域。 三、责任主体和责任事项 (一)责任主体:建立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的审批程序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二)责任事项: 1.湿地公园确需撤销和变更范围的,应当经原审批程序批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设立界标,标明湿地公园的范围。 2.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移动或者破坏湿地公园界标。 3.湿地公园实行分区管理。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要求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写内容要求 一、总论要求。简要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及保护价值、规划编制的目的、背景、编制依据,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及主要保护对象,自然保护区类型、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必须与国务院批复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相一致),以及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 思路、主要建设内容、总投资概述)。 二、自然保护区概况要求。包括位置与范围、历史沿革与法律地位、自然环境、社区情况、土地利用状况、基础设施等。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包括地理位置、四至边界。 (二)历史沿革与法律地位。包括历史沿革、自然保护区设立、管理机构建设、资源管理及执法权限等。 (三)自然环境。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状况、自然灾害等。 (四)社区情况。包括从区内和周边两个角度,论述行政区域、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核心区、缓冲区如果有常住人口的,要单独描述)、公共基础设施、地方经济情况和社会发展等。 (五)土地利用状况。包括土地与资源的权属(国有土地要注明林权证上所标明的使用权人)、地类构成、利用程度等,集体林区要说明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林权流转、林地使用及林农合法权益保护等情况。 (六)基础设施。包括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基本交通、电信等情况,自然保护区基础建设情况。 三、保护现状及评价要求。包括保护管理现状、保护管理评价等。· (一)保护管理现状。包括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采取的保护管理措施。

(二)保护管理评价。包括自然资源评价,要根据自然保护区类型和保护对象,对野生动植物、湿地、景观等资源进行评价,其中主要保护对象还需明确分布区域、分布方式、多度或频度。保护价值评价,要从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典型性、脆弱性、面积适宜性、生态区位、潜在保护价值、科研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有效管理评价,要从管理机构、管理体系、法规体系、管理队伍、管理权限、管理水平、信息化、科研宣教能力、社区协调、自养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要从管理难度、发展基础、社区矛盾、特殊困难等方面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向,并体现在规划任务中。如果是二期及以上总体规划,要认真总结前期实施情况(包括经验总结、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本期工作设想和落实措施。 四、基本思路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期限及目标、总体布局(区划原则、依据、方法,详细描述各功能区界限、面积及承担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等。 五、主要建设内容要求。包括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公众教育、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等。 (一)保护管理。包括保护管理体系(明确保护站、点及分区管理的范围和面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措施、生态恢复、林地保护、湿地保护、社区共管措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等项目。 (二)科研监测。包括科学研究、生态与资源监测项目及内容(要有针对性、连续性,如果与科研机构或大学合作开展的工作要单独注明)。 (三)公众教育。包括公众教育、区内和周边社区的宣传教育等措施。 (四)可持续发展。包括实施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社区发展扶持等项目,要明确区划、项目布局、环境

园林广场景观规划设计

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1、基地概况 设计用地是某小城一块公共用地,其东西长160 米,南北长120 米;其北侧为文化局(西)和文化馆(东),东、西、北三侧边各有一条宽12米的道路,东西两侧道路外是3~4 层高公共建筑(东侧为图书馆,西侧为剧院);南侧边有一条宽24 米的城市主干道,南面为居住区。 2、设计要求 2.1结合当地环境特点,巧妙构思,广场主题明确,通过恰当的形式与内容组织反映该城市的地域特征,体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如某同学选择曲阜市,则可表现孔子文化,选择菏泽市可表现牡丹文化等)。 2.2广场设计指导思想明确,立意新颖,格调高雅,具有时代气息。 2.3设计能够满足城市广场的不同功能要求、布局合理。 2.4因地制宜的确定广场中的主要景观和内容设施,体现多种功能并突出主要功能(如有相对集中的广场,便于开展活动或周围居民锻炼)。 2.5植物选择合理、并能正确运用合理的植物种植形式,符合构图规律,造景手法丰富,注意色彩、层次变化,能与道路、建筑相协调,空间效果较好。 2.6图面表现能力:按要求完成设计图纸,图面构图合理,整洁美观;线条流畅;图例、比例、指北针、设计说明、文字等要素齐全,符合制图规范。 3、提交成果 3.1总平面图 1﹕400; 3.2植物配置表; 3.3交通分析图,功能分析图,1:1000~1:2000; 3.4重要节点剖立面图1 张; 3.5鸟瞰图或局部景点效果图 2张; 3.6设计说明书(不少于300字)。 注:所有成果均布置在两张A2图纸上。 4、评分标准 4.1景观设计,20分 能因地制宜合理的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序列合理展开,景观丰富。主题明确,立意构思新颖巧妙。 4.2功能要求,20分

世界自然保护区现状和发展趋势

世界自然保护区现状和发展趋势 卢自勇 摘要: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分类、功能区划、价值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现在世界自然保护区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并对自然保护区保护事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现状,可持续发展,趋势 Nature reserve of World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LU Zi yong Abstract:on the base of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materials and analysising, summarized the nature reserve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function division and valu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ature reserves, puting forward the world nature reserves are facing with the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nature reserve protection career development trends are also prospected. Keyword:Nature reserve,statu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ends 前言: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前被国际社会关注的两大问题。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具有历史局限性,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导致天然林减少、草场退化、湿地干枯、珍稀动植物灭绝[1]。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可以保护典型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和遗传种质资源[2]。 1 自然保护区概述 1.1自然保护区的定义 一般认为,自然保护区是将山地、森林、草原、水域、滩涂、湿地、荒漠、岛屿和海洋等各种典型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及自然历史遗迹等划出特定区域面积,设置专门机构并加以管理建设,作为保护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地[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规定:“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的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有利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和生物物种的宝库,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认为自然保护区就是开展自然保护,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基地;是开展综合研究的重要基地,是保护区生物种源的储存基地;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环境的监测基地,是探索改造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途径的实验基地[1]。 1.2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自然保护区分类的目的在于识别其性质和保护对象,以利于保护和评价自然资源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制定适当的有效管理措施,让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了解其职责、功能等,并积极参与到保护和持续管理的实践中去。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将保护区区分为8种类型:科学研究保护区和严格保护区、国家公园、国家自然遗迹和标志、野生生物管理庇护所、自然资源保护区、景观保护区、自然生物区和人类学保护区、多重用途管理区。在上述类型中,前五类认为是进行生物多样性生境管理的真正保护区。后三类则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地区,但它们仍然含有许多甚至极多的当地原始种。这些管理区通常比保护区更大而可能更有特别意义,同时这些保护区通常也包含在大型管理区之内 [2-4]。 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又可得出不同名称的分类系统。按管理级别划分,可以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县级、乡村级等六类保护区。按主要保护对象划分,可以分为野生生物类型保护区、自然遗迹类型保护区和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其中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草

海绵城市广场 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海绵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强调海绵城市建设的要点,广场雨水运用的创新及模式的建造。设计内容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二、成果要求 一草要求:着重对题目的理解与地形、环境、文化的分析,从构思入手,注重创新,完成基本平面草图; 二草要求:调整一草不足之处,在一草设计基础上进行深入方案设计,绘制立面、透视草图; 三草要求: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可进行尺规作图,绘制规整平面图、透视图,并上色,也可电脑做) 2.1景观设计方案成型 1、总平面图(比例自定) 2、规划设计的结构分析图(比例自定) a.规划结构解析图:应全面明确地表达规划的基本构思,用地功能关系和社区构成等,以及规划基地及周边的功能关系、交通关系和空间关系等。 b.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模型分析图:技术路线模型图 c.景观空间形态解析图:(包括景观功能分析图、景观节点分析图)应明确表现规划的空间系统、景观结构,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等。 3、景观详细设计(包括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1:100或1:200)至少选择2处重要节点进行详细设计。 4、植物配置总图 5、地面铺装设计图 6、小品、公共设施等设计 7、1:50主要道路断面图

8、景观效果图若干 9、整体鸟瞰图或整体透视图 10、设计说明 11、图纸规格:A2或A3绘图纸或水彩纸,硫酸纸(亦可电脑出图) 12、表现方式:钢笔线条为主,适当辅以色彩表现。每套图应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有封面设计(包括以下信息: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课程名称)

对广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思路的基本认识

对广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思路的基本认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对广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思路的基本认识 [摘要]广场是城市的客厅,广场设计也是景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如何在各种不同区位,不同使用功能要求情况下去设计出具有鲜明特色景观形象及完美实用功能的广场,是一个值得我们去不断思考.探索,总结的问题.做任何一个设计对其方法,思路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一些通用设计方法与规律更具有普遍性和更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广场景观设计方法行为心理 广场在城市空间中历来具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城市客厅和对外展现自己的窗口,对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广场中可以进行各种民俗活动,纪念活动,文化活动等,广场还可用来组织交通聚散,提供市民休闲.交往空间.整合城市环境,以及作为商贸场所。因此,根据广场不同的主要功能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广场,如行政广场,纪念广场,商业广场,等等。 广场的作用不容置疑,但如何在各种不同区位,不同使用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去设计出具有鲜明特色景观形象及完美实用功能的广场,却是一个值得我们去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根据个人的学习理解及有限的工作实践总结,觉得应从以下方面来思考: 一,综合现状条件及具体设计要求来明确目标,首先对广场要有准确全面的定性,定位,定量。 定性,即在广场设计过程中要先确定广场的主题和特色,广场的主题和个性 雕塑非常重要。 定位,即指设计的广场在城市和区域中所处的位置,是面向全市的还是面向 一个区的,要从市民需要着手来考虑服务范围,不能仅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出

发,大众群体休闲活动的需要和切实可行的条件,是设计广场最关键的依据准则和最基本的出发点。 定量,广场容量,指广场设计的密度,同样占地10ha的广场,通过我们的设计,可以容纳2万人,也可容纳5万人,明确了广场容量才能在广场空间形态上做文章,城市广场虽有大小,但大要有大的气魄,小要有小的亲切。二,确立设计原则: 显然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广场有不同的设计原则,但也有一些基本应遵循的原则,一些基本的原则是有章可循的。个人认为以下原则是每一个广场设计都应遵循的 (1)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原则。任何一个城市广场都不是孤立,都是城市中的一个公共空间,因此广场设计应当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使广场容入到城市中去。 (2)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3)现代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广场的设计要有发展的眼光,要考虑城市空间发展的需求。 (4)以“人”为本的原则。广场始终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明确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做设计的基本前提。 三,构思,空间形态布局。 意象在先,布局平面在后,这是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道理。优秀的设计作品,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形式,而是文化内涵,不仅是风格而是人的情感意识,不仅是艺术而是文明思索和个性表现。确立广场主题,就要反映地域性和时代的文化内涵,要个性特征突出,要引入文化特征,凸现城市主题,使广场容入城市的整体环境,形成城市景观的闪光点。

对广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思路的基本认识

对广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思路的基本认识 [摘要]广场是城市的客厅,广场设计也是景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如何在各种不同区位,不同使用功能要求情况下去设计出具有鲜明特色景观形象及完美实用功能的广场,是一个值得我们去不断思考.探索,总结的问题.做任何一个设计对其方法,思路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一些通用设计方法与规律更具有普遍性和更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广场景观设计方法行为心理 广场在城市空间中历来具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城市客厅和对外展现自己的窗口,对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广场中可以进行各种民俗活动,纪念活动,文化活动等,广场还可用来组织交通聚散,提供市民休闲.交往空间.整合城市环境,以及作为商贸场所。因此,根据广场不同的主要功能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广场,如行政广场,纪念广场,商业广场,等等。 广场的作用不容置疑,但如何在各种不同区位,不同使用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去设计出具有鲜明特色景观形象及完美实用功能的广场,却是一个值得我们去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根据个人的学习理解及有限的工作实践总结,觉得应从以下方面来思考:一,综合现状条件及具体设计要求来明确目标,首先对广场要有准确全面的定性,定位,定量。 定性,即在广场设计过程中要先确定广场的主题和特色,广场的主题和个性雕塑 非常重要。 定位,即指设计的广场在城市和区域中所处的位置,是面向全市的还是面向一个

区的,要从市民需要着手来考虑服务范围,不能仅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大众群体休闲活动的需要和切实可行的条件,是设计广场最关键的依据准则和最基本的出发点。 定量,广场容量,指广场设计的密度,同样占地10ha的广场,通过我们的设计,可以容纳2万人,也可容纳5万人,明确了广场容量才能在广场空间形态上做文章,城市广场虽有大小,但大要有大的气魄,小要有小的亲切。 二,确立设计原则: 显然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广场有不同的设计原则,但也有一些基本应遵循的原则,一些基本的原则是有章可循的。个人认为以下原则是每一个广场设计都应遵循的 (1)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原则。任何一个城市广场都不是孤立,都是城市中的一个公共空间,因此广场设计应当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使广场容 入到城市中去。 (2)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3)现代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广场的设计要有发展的眼光,要考虑城市空间发展的需求。 (4)以“人”为本的原则。广场始终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明确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做设计的基本前提。 三,构思,空间形态布局。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绿维创景案例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旅游地产开发运营顾问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 旅游运营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f2848526.html,旅游景观设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f2848526.html, 创意建筑设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f2848526.html,旅游投融资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f2848526.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旅游运营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f2848526.html,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难点聚焦: 如何使湿地恢复成一个良性与完整的生态系统,是本规划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恢复过程中,如何解决湿地恢复所需要的大面积水源,如何衡量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是本项目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项目业主: 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 完成时间: 2010年6月 项目背景: 汉石桥湿地是北京唯一现存的大型芦苇沼泽类型原生湿地,具有独特的资源与区位交通优势,自然景观、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良好。对已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逐步恢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对于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甲方进行了公开招标,我院以第一名的身份中标,并对此项目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

核心思路: 本项目位于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与核心保护区紧临,跨湿地潜在恢复区与湿地生态休闲区两个功能区,是湿地潜在恢复区的主要部分。 鉴于项目地没有稳定水源与充足水量的现状,在本项目中,绿维道法自然,全程贯穿“水—植物—动物—人”四位一体的生态设计理念,引入圈层式(三圈层)保护结构,采用人工促进恢复模式,打造较合理的水系,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通过湿地建造和改进将保育区最大程度的恢复成原生态的湿地景观。在集中开发圈层方面,以湿地生态景观为基础,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形成生态、景观、休闲等多功能的复合型旅游区。同时,还制定了湿地恢复的监测与长期管理方案,进行过程控制及解决一些非预期事件。 绿维在本项目的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可圈可点:用大地艺术设计手法创新设计了一幅“万鸟齐飞”的大地艺术图景,利用水面、水上岛屿及水生植物群落的结合,形成“绿鸟”与“水鸟”比翼齐飞,真鸟与画上的鸟展翅共鸣的奇景,并通过季节、天气、时间的变化形成不同的景观特色。该设计创新性的将湿地恢复和大地艺术相结合,在满足生态环境要求及植物配置的同时,将湿地转化为观光吸引物。 (有关慢城商街氛围营造的更多研究,详见https://www.360docs.net/doc/df2848526.html,)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旅游地产开发运营顾问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 (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