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一、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

1、医疗事故和纠纷报告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及时逐级上报,不得延误、隐瞒。凡医疗事故需按规定逐级上报,并由科主任上报医务科。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并与有关科室医师协商解决,处理有困难,将由科室领导出面协调。

2、凡已有或预计有麻醉(包括疼痛治疗)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的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和死亡时应立即向当日在科的上级医师寻求帮助,同时将事件及地点向科主任汇报,并通知当时在科的工作人员(有资质,以下同)参加抢救。

3、接到抢救通知的工作人员在确认自己管理的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赶到现场参加抢救。

4、参加抢救的全体医护人员应在在场的最高年资的麻醉医师的主持和主麻的协同下分工合作。抢救小组的主持人应指挥安排在场医师分工管理呼吸、循环、中枢神经及内环境等。

5、对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立即通知医务科及主管领导,报告意外事件、病人现状和可能的问题,并邀请他(她)到现场指导工作。

6、在病情基本稳定后或初步决定放弃抢救后,由抢救小组负责人召集在场的抢救小组成员和麻醉科责任医师,与病人所在科室的主管

医生和医务科及主管领导商量继续治疗方案,指定负责对病人家属谈话的专家,和病人家属谈话的基调和主要内容,审核医疗记录等处理事宜。

7、对围术期发生的以下情况均应在当日填写相关登记表:①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甚至死亡。②由于任何原因所致的危险状况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产生上述后果的不良事件(含非麻醉原因),并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定期组织全科人员讨论,以提高临床麻醉质量,为防范风险提供重要依据。8、对发生的医疗事故要进行调查,对确定的医疗事故应在规定时间内认真讨论,严肃处理,总结教训,改进工作,并上报医院。

9、严禁麻醉科和相关科室任何人员擅自给病人家属及相关人员介绍事件经过和交代病情,严禁在病人家属前谈论事件责任问题。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二、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防范措施

1、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及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规范和流程;严格执行《麻醉操作常规》;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严格执行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定期检查、反馈、总结,有改进措施。组织麻醉

意外和并发症专题讨论,定期自查、分析、整改。有效预防麻醉意外与并发症,持续改进有成效。

2、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住院医师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阶段性考核;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鼓励参加业务学习及进修,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3、麻醉医师必须加强术前访视,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对疑难病例应请示上级医师和科主任。

4、麻醉操作前检查麻醉机及监护仪等设备工作状况,对接受任何麻醉(包括局麻和硬膜外麻醉等)的病人,在麻醉前应做好全麻的准备,备好气管插管器械及相应的抢救药物;急救物资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5、严密观察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坚持查对制度,所有麻醉中用药应做标记。抽药后的空安瓿瓶应保留至病人离开手术室前,以便核对;一经施行麻醉,麻醉医师不能离开病人,擅离职守者重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麻醉药物及剂量,不得超范围超剂量用药;严格执行麻醉操作常规,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对住院医师及实习进修医师放手不放眼,疑难重症按“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

6、静吸复合麻醉时应提前准备麻醉诱导药物,适当固定病人松动的牙齿,诱导前适度补液,注意注药速度和病人的通气状况,

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和通气不足。气管插管时要有良好的肌松,操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手术医师联系,排除手术操作干扰的可能,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当遇到难以处理的病情时,必须请示上级医师,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

7、椎管内麻醉在术前访视时即应排除穿刺部位感染可能。穿刺时动作轻柔,注意进针速度和层次突破感。术后随访时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有感觉或运动异常。当药物注入椎管后,即刻调控麻醉平面。适当补液,防止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注意面罩供氧。

8、神经阻滞时操作轻柔,定位准确,可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注药前回抽,明确无血后方可注药,防止麻醉药误入血管引起中毒。一旦病人出现口唇麻木、惊厥等征象时,应予面罩吸氧,同时准备全麻下气管内插管。

9、恢复室提供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的理想环境,专人负责。可能发生的问题是苏醒延迟、自主呼吸恢复不良等。预防措施:①进恢复室后接呼吸机,排除患者体内残余麻醉气体,适时吸除气管内和口腔内的分泌物。②如自主呼吸恢复不良,可酌情使用肌松拮抗剂。③拔除气管导管后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节律是否正常,有无呼吸费力现象及是否完全清醒。④普通病人出恢复室的标准为完全清醒,自主呼吸匀齐,每分通气量满意,指脉血氧饱和度在吸空气状态下5-10 分钟后仍能维持

在96-97%以上。⑤在送护患者回病房时有专职麻醉医师陪伴和监护仪监测,并做好病房交接班工作。

10、急插管麻醉值班医师在接到病区急插管通知后即刻前往。每次值班交班后,值班人员须检察急插管箱内喉镜、贮气囊、气管导管、牙垫、导引管芯以及麻醉药品和急救药物。到达病房后,如患者仍保留自主呼吸,或估计插管困难需行静脉麻醉者,须行家属谈话并签署麻醉谈话纪录。

11 、无痛人流及胃肠镜检察一般为静脉麻醉,时间短,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

预防措施:①门诊完成术前访视,包括系统病史回顾,注意提醒患者取出活动性假牙,穿宽松衣服,连接心电和呼吸监护仪。静脉全麻药物及必要的抢救药物准备完毕后,施行静脉全身麻醉。

②术中一般保持患者的自主呼吸。术毕等待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各生命体征平稳时,能在家人搀扶下自由走动时,才可允许其离开门诊手术室。

12 、疼痛门诊作为一个新的门诊专科,其风险贯穿于诊断,治疗和治疗后随访,是高风险学科之一,主要有:

1)疼痛门诊把疼痛作为治疗的主要对象,而疼痛作为一种症状,几乎覆盖全身各部位,跨越医院所有学科。疼痛病因的复杂性,多脏器多部位的相关性,决定了疼痛的病因诊断是较困难的,有一部分诊断和治疗被迫仅限于对症治疗,对于疼痛病因不明的患者,这种治疗在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的同时,可能会因患者的麻痹大意而延误病因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措施有:①在本专科门诊开设初期,接诊病人以其他专科诊断明确,又缺少有效止痛手段进行治疗的顽固性疼痛病人为主。

②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对门诊初诊的疼痛患者根据其疼痛部位、性质规律、特征、进行鉴别诊断,采用会诊等形式,与相关专业科室密切合作,力求明确病因,在进行病因治疗的同时,辅助进行对症止痛治疗。③在接诊门诊疼痛患者时,接诊医师应仔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检,并详尽告知病患注意事项,提供诊断建议。

2)疼痛治疗中的风险:

①药物治疗中,除过敏、肝肾功能损害或因病人特异性体质导致的药物急性反应外,⑴消炎镇痛药常可导致胃肠道不适甚至胃肠道出血;⑵吗啡类药物常可造成成瘾性、耐药性、呼吸抑制以及便秘和尿瀦留等。

②非药物治疗中,神经阻滞操作是疼痛门诊常用的手段,这些有创操作常见的并发症有:局麻药的过敏和毒性反应、穿刺部位出血感染、高位硬膜外造成呼吸心跳骤停、硬膜外操作误入蛛网膜下腔造成术后头痛,胸部肋间神经阻滞产生气胸等。为预防和尽可能避免治疗工作中出现的风险,同时也为了一旦出现不可避免的意外情况,能把对病人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我们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强门诊医师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的治疗工作。

②完善门诊诊疗常规,严格按常规操作,避免治疗的随意性,建立意外情况处理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③在门诊安排有一定临床麻醉经验的医师,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

④进行各项有创操作前,认真做好病人及其家属谈话工作,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在患者充分理解治疗风险的前提下,进行相关操作。

⑤治疗中及治疗后,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及时处理。

⑥改善门诊硬件设施。

3)治疗后随访中的风险:疼痛性疾病病因的复杂性,使对其症状转归的随访观察尤为重要,由于目前没有疼痛治疗病房,随访观察只能在院外由患者本人进行,这种状况引发了随访过程中,因病人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而可能延误治疗的风险。预防措施有:①加强门诊宣教,告知病人定期随访。②对一些特殊病例,建立门诊档案,追踪调查。

14、其它方面:①对有严重合并症的病人,在术前应详细交代

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使家属有一定的思想准备;②注意服务态度,做好解释工作。③在问题性质未弄清之前,不可凭个人推测乱传,同时做好医疗保护工作。④发生问题时应以医院和病人

的利益为根本,麻醉科与外科共同协商解决,不可相互推卸责任。⑤接到会诊单应尽快会诊,急会诊应在接到通知后10 分

钟到现场,紧急会诊应5分钟到现场。

整个过程都需要如实记录

三、与全身麻醉有关的意外并发症处理措施

1、与气管插管操作有关的各种损伤

1)有些损伤不需处理如口唇损伤、粘膜损伤出血,如出血不止则可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用含肾上腺素的棉球或小纱布压迫。

2)如操作中牙齿脱落,应立即取出,应防止滑入气管或食道。

3)如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可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

2、呼吸暂停

(1) 立即经面罩人工呼吸,有上呼吸道梗阻者可置入口咽通气道。

(2) 如无效,可插入喉罩,施行人工呼吸。

(3) 必要时可在肌松药辅助下插入气管导管行人工通气。

3、上呼吸道梗阻

(1) 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适用于舌下坠而引起上呼吸道梗阻。

(2) 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3) 如无效插入合适的喉罩,必要时气管内插管,人工通气。

(4) 如因喉痉挛引起上呼吸道梗阻,或反流物引起,应立即用肌松药,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4、误吸综合征

(1) 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充分吸引口咽部胃液和食物残渣等。

(2) 气管插管后立即气管内吸引,在纤支镜下吸引和冲洗。

(3)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

(4) 大剂量抗生素应用。

(5) 呼吸支持。

5、气管导管插入食道或插入一侧支气管

(1) 导管过深插入一侧支气管,将导管退至总气管,并听诊确定。

(2) 导管插入胃,则应退出,面罩吸氧,人工通气后,再次插管并确定。

(3) 吸出胃内气体。

6、过敏反应

(1) 麻醉中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该药物的使用,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人工通气。

(2) 给予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或氢化考的松5mg/kg静脉滴注。

(3) 严重过敏者给予肾上腺素1ug/kg 。

(4) 若脉搏消失,应立即按心跳骤停处理,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7、恶性高热

恶性高热又称异常高热,它不是通常麻醉中发生的单纯体温升高,是指由某些麻醉药激发的全身肌肉强烈收缩、并发体温急剧上升及进行性循环衰竭的代谢亢进危象。

⑴诱发原因

容易激发恶性高热的麻醉用药有氟烷、甲氧氟烷、恩氟烷、琥珀胆碱、氯丙嗪、利多卡因及布比卡因等。

⑴临床表现

1.术前体温正常,吸入卤族麻醉药或静注去极化肌松药后,体温急剧上升,数分钟即升高1⑴,体温可达43⑴,皮肤斑状潮红发热。

2.全身肌肉强烈收缩,上肢屈曲挛缩,下肢僵硬挺直,直至角弓反张,肌松药不能使强直减轻,反面使强直加重。

3.急性循环衰竭多表现为严重低血压、室性心律失常及肺水肿。4.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极度升高,并有肌红蛋白尿。5.将离体肌肉碎片放入氟烷、琥珀胆碱、氯化钾液中,呈收缩反应。

6.PaCO2明显增高,pH及HCO3—降低。

⑶、治疗

①立即停止麻醉和手术,并以纯氧行过度通气。

②迅速用物理降温法降温,直到体温38⑴为止。

③.给NAHCO?2~4mmol/kg纠正酸中毒及缓解高钾血症。

④立即静注丹曲林(dantrolene)2mg/kg,5~10分钟重复一次,总量可达10mg/kg,直到肌肉强烈收缩消失、高热下降为止。

⑤将10单位常规胰岛素置于50%葡萄糖液50ml中静脉推注,以缓解高钾血症。

⑥静注甘露醇0.5g/kg或呋塞米1mg/kg,使尿量超过2ml/(kg?h),以防止肌红蛋白尿损伤肾脏。

⑦静注药理剂量的皮质激素,有助于缓解肌强直及降低体温作用。

⑧进ICU病室,行进一步加强监测治疗。

8、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

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常见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等病人,此类病人气道对外来异物刺激呈高敏感反应,这与气道的自主神经调节失常及某些生物化学介质释放有关。

㈠喉痉挛

是呼吸道的保护性性反射-声门闭合反射过度亢进的表现,是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

喉痉挛多发生于全麻⑴~⑴期麻醉深度,其诱发原因是低氧血症,高CO?血症,口咽部分泌物与反流胃内容物刺激咽喉部,口咽通气道,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操作等直接刺激,浅麻醉下进行手术操作如扩张肛门括约肌,剥离骨膜,牵拉肠系膜及胆囊等也可引起反射性喉痉挛。轻度喉痉挛仅吸气时呈现喉鸣,中度喉痉挛吸气和呼气都出现喉鸣音,重度喉痉挛声门紧闭气道完全阻塞。

①轻度喉痉挛在去除局部刺激后会自行缓解,②中度者需用面罩加压吸氧治疗,③重度者可用粗静脉输液针行环甲膜穿刺吸氧,或静注琥珀胆碱迅速解除痉挛,然后加压吸氧或立即行气管内插管进行人工通气。

为防止发生喉痉挛,应避免在浅麻醉下行气管内插管和进行手术操作,并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㈡支气管痉挛

在支气管平滑肌过度敏感情况下、外来刺激如气管内插管、反流误吸、吸痰等都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手术刺激可引起反射性支气管痉挛。硫喷妥钠、吗啡等因可使气管及支气管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也可引发支气管痉挛。

支气管痉挛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期延长、费力而缓慢、常伴哮鸣音,心率增速,甚至心律失常。

①对轻度支气管痉挛手控呼吸即可改善;②对严重支气管痉挛常需用β2-受体兴奋药治疗;③对缺氧与二氧化碳蓄积诱发的支气管痉挛,施行IPPV即可缓解。④对浅麻醉下手术刺激引起的支

气管痉挛,需加深麻醉或给肌松药治疗。

9、术中知晓

⑴术中知晓可发生于下述麻醉方法:

1.氧化亚氮(N?O)-O2-肌松药麻醉。

2.芬太尼-地西泮麻醉。

3.硫喷妥钠或硫喷妥钠-氯胺酮麻醉。

4.N?O-芬太尼麻醉。

5.依托咪酯-芬太尼麻醉。

6.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

⑵术中知晓的预防

术中知晓对病人精神损害较大,已成为全身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应努力予以避免。为避免发生术中知晓,麻醉不宜过浅,麻醉医师必须掌握浅麻醉征象。目前认为脑电双频谱分析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有助于预防术中知晓的发生。脑电双频指数(BIS),BIS的数值范围由0~100,其随麻醉深度加深逐渐降低。研究认为BIS数值大小与术中知晓发生率密切相关,在一项多中心观察中,BIS≤58的病人无ー出现知晓、BIS≤65的全麻病人知晓率<5%。

10、苏醒延迟

麻醉苏醒期始于停止给麻醉药,止于病人能对外界言语刺激作出正确反应。对于吸入麻醉,当其肺泡内麻醉药浓度降至0.5MAC 时,病人即能对言语刺激作出反应。静脉麻醉苏醒期长短与给药

剂量、药物脂溶性、肝脏灭活和(或)肾脏排泄等因素有关。由于任何麻醉药都有各自的苏限时间,因此难以对苏配延迟的时间作统一规定。全麻结束后90分钟仍没恢复者,即为苏醒延迟。

(1)苏醒延迟的治疗

对术后苏醒延迟的病人,应常规监测ECG、SpO?、PET CO?、血气、血电解质及肌松情况,以帮助确定苏醒延迟的原因。

①首先考虑麻醉药的作用根据病人情况、手术时间及所用麻醉药种类,很易识别苏醒延迟是否为麻醉药的作用,应针对可能的原因,逐一进行处理。即加大通气使吸入麻醉药尽快呼出,给新斯的明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对因静脉麻醉药或其他原因致中枢神经严重抑制者,不宜应用大量中枢神经兴奋剂催醒,以免发生惊厥后反使中枢神经抑制加重。

②根据SpO?、PETCO?、血气、血电解质及肌松监测情况分析呼吸抑制原因,如为低氧血症,应努力改善缺氧;如为PETCO?及PaCO?极度升高,应加大通气量,使体内蓄积的CO?排出;如为PETCO?或PaCO?明显降低,应在确保SpO?或PaO?正常情况下采取窒息治疗,窒息的第一分钟PaCO?将升高10mmHg,以后每一分钟将升高近于2.5mmHg,窒息的每一分钟体内仅保留CO?10mmol(224ml)。在行窒息治疗时,勿使PaO?低王70mmHg,即SpO?在93%左右;如为严重低钾血症,应在ECG及血钾监测下尽快补钾,为使血钾迅速升高,可先给冲击量,如70kg病人发生严重低钾血症(血钾1.5mmol/L)并伴ECG异常,处理应

在1分钟内使血浆钾浓度由1.5mmol/L升至3mmol/L,即在1分钟内应至少补充KCI4.5mol,这是因为循环血量为5L,其中血浆量为3L,即将3L血浆中含钾量由1.5 mmol/L提高到3mmol /L,输入的钾在到达细胞前首先进入组织间液,间质液量为血浆量的4倍,在毛细血管部位,血管内液与间质液的交换量可达3L/min左右,这表明进入血管腔的钾很快即能进人间质间隙。首次冲击量以后,便将补钾速度减慢至1mmol/min,在5分钟内测血钾一次,如血钾仍低于3 mmol/L,可重复冲击量,当血钾达到3mmol/L后,补钾速度即应减慢。如为严重代酸,应根据血气结果给一定量NAHCO?液,以纠正代酸;对气胸或肺不张致通气不足病人,应行胸腔闭式引流及吹张萎陷肺。对输液逾量致肺水肿病人,应给一定量呋塞米利尿。

③对因脑水肿、颅压高致呼吸功能不全病人,应给甘露醇或呋塞米行脱水治疗,以降低颅内高压,但应注意补钾,一般每利尿1L,需补KCI1 .5g。

④对低体温病人应适当升高体温,一般如体温不低于34⑴,不影响病人术后苏醒。

⑤对术中长期低血压病人,常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损害,对于此类病人除应维持良好的血压水平、SpO?在96%以上、血糖在4.5~6.6mmol/L外,尚应给大剂量皮质激素、行头部轻度降温及行轻度脱水治疗,以促进脑功能尽快恢复。

⑥对原来并存脑疾病人,麻醉期间应努力做好对脑的预防保护

措施,维持良好的血压水平,使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始终保持正常,并给较大量皮质激素对脑功能进行保护。此外,麻醉药及辅助药用量均应明显減少,以免加重术后苏醒延迟。

11、咳嗽

⑴咳嗽的不良影响

根据病人表现可将咳嗽分为三种程度,即:①轻度:阵发性腹肌紧张和屏气;②中度:除阵发性腹肌紧张和屏气外,还有颈后仰、下颌僵硬和发绀;③重度:腹肌、颈肌和支气管平滑肌阵发性强力持续性痉挛,表现为上半身蹶起、长时间屏气和严重发绀。中度以上咳嗽可造成以下不良影响:①腹内压剧增,当行腹腔内手术时,可使内脏外膨胃内容物反流和已经缝合的腹壁伤口发生缝线断裂及组织撕裂;②颅内压剧增,对原有颅内病变者可致脑出血或脑疝;③血压剧増,致伤ロ渗血増多,心脏做功増加,甚至诱发心衰。

⑵诱发咳嗽的原因及防治

①巴比妥类药麻醉,由于交感神经抑制较强,使副交感神经紧张度增高,易诱发咳嗽。

②冷的挥发性麻醉药或气管内分泌物刺激,也易引起咳嗽。

③浅麻醉下行气管内插管、手术直接刺激气管及肺门、吸痰时吸痰管刺激气管黏膜,都可引起咳嗽。

④胃内反流误吸是诱发剧烈咳嗽的常见原因。为避免全麻诱导时气管内插管及术中气管导管对气管刺激引起咳嗽,应给足够量

肌松药,地西泮及氟哌利多类药对抑制咳嗽反射有良好作用。为防止胃肠液反流误吸,应插气囊导管,对胃肠手术病人应行胃肠减压。

12、呃逆

呃逆为膈肌不自主的阵发性收缩,其诱发原因为:①手术强烈牵拉内脏,或直接刺激膈肌及膈神经;②全麻诱导时将大量气体压入胃内。发生呃逆后,将影响通气及手术操作顺利施行,术后呃逆影响病人休息及进食。防治呃逆的措施是给足量肌松药。对术后的呃逆可用地西泮及氟哌利多类药治疗,亦可静脉注射哌醋甲酯20mg治疗,针刺丙关穴亦有良效,必要时可试做一侧膈神经阻滞。

13、术后呕吐

①对术前饱胃及幽门梗阻病人,应于麻醉前使胃排空,以消除围麻醉期呕吐误吸,因麻醉和手术都可使胃排空时间明显延迟,如病人处于饱胃状态,随时都可发生呕吐误吸。麻醉应放置胃管使胃排空,则可使病人安全度过围麻醉期。

②为防治麻醉药及胃肠手术术后呕吐,可给适当量舒必利(止呕灵)、甲氰氯普胺(灭吐灵)司琼类等抗呕吐药。

四、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处理措施

1、蛛网膜下隙阻滞后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⑴头痛脊麻后头痛主要因脑脊液经穿刺孔漏出引起,故穿

刺针粗细与头痛发生率明显相关。25~26G穿刺针的头痛发生率为1%。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头痛发生率可降至0.2%。此外,麻醉前应给病人作必要的解释,消除其顾虑,切忌暗示脊麻后头痛的可能性。手术日输液量不少于2500ml(尽量不用高渗液体)。术中及时纠正低血压。麻醉后嘱病人去枕仰卧6小时,以减少脑脊液外流,并保证足够睡眠。一旦发生头痛,可依头痛程度分别进行治疗。对:①轻微头痛:经卧床2~3天即自行消失。

②中度头痛:病人平卧或采用头低位,每日输液③严重头痛:除上述措施外,可行硬膜外充填血疗法,即先抽取自体100ml,在10秒钟内应用硬膜外穿刺针注入硬膜外间隙,注后病人平卧1小时,有效率达97.5%,甚至注射后即有效。如果第1次注血后不能完全消除头痛,可行第2次注血,疗效可达到99%。

⑵尿潴留由于S2~4的阻滞,可使膀胱张力丧失,此时,膀胱可发生过度充盈,特别是对男性病例,如果术后需大量输液则需留置导尿管。由于膀胱过度充盈刺激腹膜,可引起血压升高及心率増快。

⑶神经并发症脊麻致神经损害原因为:局麻药的组织毒性、意外地带入有害物质及穿刺损伤。常见神经并发症包括

①脑神经受累:脊麻后脑神经受累的发生率平均为0.25%。累及第6对脑神经较多见,约见60%,其次为第7对脑神经,约占30%,其他神经受累约占10%。发生原因与脊麻后头痛的机制相似,为脑脊液从硬膜穿刺孔溢出,脑脊液量减少,降低了脑脊

液对脑组织的“衬垫作用”,当病人直立或坐位时,头处于高位,脑组织因重力作用向足端下垂,脑神经受直接牵拉而引起缺血,神经功能受到损害。

②假性脑脊膜炎:也称无菌性或化学性脑脊膜炎,有报道其发生率为1:2000,多在脊麻后3~4天发病,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主要是头痛及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阳性,有时合并有复视、晕眩及呕吐。治疗方法与脊麻后头痛相似,同时应给予抗生素。

③粘连性蛛网膜炎:急性脑脊膜炎的反应多为渗出性变化,若刺激严重则继发性地出现增生性改变及纤维化。此种增生性改变称为黏连性蛛网膜炎。脊麻后约经数周或数月出现症状,若间隔一年以上出现者,应考虑与脊麻无关的致病原因。粘连性蛛网膜炎的症状是逐渐出现的,先有疼痛及感觉异常,以后逐渐加重,进而感觉丧失。运动功能的改变从无力开始,最后发展到完全性松弛性瘫痪。尸检可以见到脑脊膜上慢性增生性反应,脊髓纤维束及脊神经前根退化性改变,硬膜外间隙及蛛网膜下隙粘连闭锁。这类反应并不一定由麻醉药引起,脊麻过程带入的具有刺激性异物及化学品、高渗葡萄糖、蛛网膜下隙出血均可引起。

④马尾神经综合征:发生原因与粘连性蛛网膜炎相同。病人于脊麻后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长时间不恢复。神经系统检查发现骶尾神经受累,大便失禁及尿道括约肌麻痹,恢复异常缓慢。

⑤脊髓炎:此类脊髓的炎性反应并非由细菌感染所引起,而是局麻药对含髓磷脂组织的影响。病人表现为感觉丧失及松弛性麻

痹。症状可能完全恢复,也可能有一定进步,也可能终生残疾。尸检可以发现脊髓及后根有脱髓鞘现象,脊髓后柱上行性退化改变,神经节细胞退化性变。

⑷局麻药毒性反应

①停止应用局麻药。

②面罩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以保证氧供。

③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如咪达唑仑等肌肉松弛药以控制惊厥。

④应用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支持循环功能。

⑤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脑复苏处理。

⑸高平面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及全脊麻

①停止应用局麻药

②面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③快速补充血容量。

④应用升压药等维持血压、心率和心律的稳定。

⑤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脑复苏处理。

⑹硬膜间隙血肿和截瘫

尽早行硬膜外腔穿刺抽出血液,必要时行椎板切开血肿清除。

⑺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感染或脓肿

①全身抗感染治疗

②对症治疗:如发热而需降温,头痛用止痛药等

③局部脓肿则需引流

⑻神经、脊髓损伤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 处理规范与流程

镶黄旗蒙医医院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一、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 1、医疗事故和纠纷报告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及时逐级上报,不得延误、隐瞒。凡医疗事故需按规定逐级上报并由科主任上报医务处。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并与有关科室医师协商解决,处理有困难,将由科室领导出面协调。 2、成立麻醉科应急专家小组,并将其工作职责规定如下: 应急专家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各位教授和副教授组成。每次能到现场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病人的抢救和处理全权负责。专家组负责人由能到场参加抢救的上述顺序中排列在最前位的专家担任。承担麻醉工作的麻醉医师应始终参加应急处理工作并服从专家小组的指挥,处理过程记录于病历/麻醉单中。事件后果由上级医师负主要责任,住院医师负次要责任。 3、凡已有或预计有麻醉(包括疼痛治疗)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的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和死亡时应立即向当日值班专家组成员寻求帮助,同时将事件及地点向科主任汇报,并通知当时在科的应急专家小组成员参加抢救。 4、接到抢救通知的应急专家小组成员在确认自己管理的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赶到现场参加抢救。 5、参加抢救的全体医护人员应在专家组负责人的领导下分工合作。应急小组的专家应指挥安排在场医师分工管理呼吸、循环、中枢神经及内环境等。 6、对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立即通知医务处及主管领导,报告意外事件、病人现状和可能的问题,并邀请他(她)到现场指导工作。 7、在病情基本稳定后或初步决定放弃抢救后,由专家组负责人召集在场的专家小组成员和麻醉科责任医师与病人所在科室的主管医生和医务处及主管领导商量继续治疗方案指定负责对病人家属谈话的专家和病人家属谈话的基调和主要内容,审核医疗记录等处理事宜。 8、对围术期发生的以下情况均应在当日填写“麻醉科不良事件报告表”①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甚至死亡。 ②由于任何原因所致的危险状况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产生上述后果的不良事件(含非麻醉原因)。此表与麻醉前探视单和麻醉记录单复印件

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发症及处理

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发 症及处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发症及处理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54-01 在我们日常手术工作中,全身麻醉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全身麻醉时,由于受到麻醉药物影响、手术直接创伤、神经反射亢进以及患者原有病理生理变化的特殊性等,均可能导致某些系统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该充分了解全身麻醉常见的意外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减轻全麻手术病人的伤害,保证病人的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全身麻醉的意外和并发症主要出现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其发生与病人情况,麻醉手术前准备,麻醉、手术期及术后处理有密切联系。为此必须强调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1 呼吸系统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1.1 呕吐和窒息:呕吐发生在麻醉诱导期,术中或麻醉苏醒期。饱食后的急诊、肠梗阻、剖宫产术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全麻过程中易发生。呕吐前常有恶心、唾液分泌增多、频繁吞咽及痉挛性呼吸的先兆症状。一旦发生极易发生误吸引起窒息。处理:一旦发生立即将病人上身放低,头偏向一侧以利呕吐物排

出,避免进入呼吸道。迅速清除与吸尽口鼻腔内呕吐物,如有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应诱发咳嗽或行气管内插管彻底吸出。胃液入气管除给予氨茶碱和抗生素外经气管插管或支气管镜用5-10ml盐水反复冲洗支气管。另外完善术前胃肠道准备,成人择期手术前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以保证胃排空,避免术中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呕吐或误吸。 1.2 呼吸道梗阻:以声门为界,呼吸道梗阻分为上呼吸道梗阻和下呼吸道梗阻 1.2.1 上呼吸道梗阻:最常见原因舌后坠和咽部分泌物积聚,吸气困难为主要病症,舌后坠时可听见鼾声,咽喉部有分泌物则呼吸时有水泡音。处理:托起下颌,或置入口咽通气管,并及时吸除分泌物。梗阻即可解除。其它原因诱发的喉痉挛,病人呼吸困难,吸气时呈鸡鸣声,发绀。应立即去除诱因加压给氧,若不缓解,可用粗针头经环甲膜穿刺,开放气道。如痉挛仍不解除,静注肌松剂后做气管插管,用麻醉机控制呼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1.2.2 下呼吸道梗阻 常因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积聚或唾液、呕吐物误入下呼吸道引起,宜可因气管痉挛引起,多发生于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处理规范及流程

全麻诱导麻醉相关意外及并发症处置规范 一、一般并发症的处理: 全程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当血氧监测低于90%时应及时给予橡皮球囊持续正压通气,一般都能恢复正常。因为丙泊酚的半衰期较短只有2-4分钟。如果发生严重的呼吸和心脏抑制大多数是由于麻醉药物过量、病人的特殊体质引起的。要立即给予橡皮球囊持续正压通气,必要时给予可拉明0.375毫克、洛贝林0.3毫克静脉推注。心血管抑制时要把病人的头部放低,如果抑制严重,应该使用扩容药和升压药,肾上腺素1毫克静脉推注,706代血浆静滴。如病人病情急剧恶化,应及时行气管插管,并请相关科室及时会诊。 二、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1、气管插管操作有关的各种损伤 (1)有些损伤不需处理如口唇损伤、粘膜损伤出血,如出血不止则可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用含肾上腺素的棉球或小纱布压迫。 (2)如操作中牙齿脱落,应立即取出,应防止滑入气管或食道。 (3)如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可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 2.呼吸暂停 (1)立即经面罩人工呼吸,有上呼吸道梗阻者可置入中咽通气道。 (2)如无效,可插入喉罩,施行人工呼吸。 (3)必要时可在肌松药辅助下插入气管导管人工呼吸。

3.上呼吸道梗阻 (1)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适用于舌下坠而引起上呼吸道梗阻。 (2)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3)如无效插入合适的喉罩,必要时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 (4)如因喉痉挛引起上呼吸道梗阻,或反流物引起,应立即用肌肉松弛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4.误吸综合征综合 (1)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充分吸引中咽部胃液和食物残渣等。 (2)气管插管后立即气管内吸引,在纤支镜下吸引和冲洗。 (3)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 (4)大剂量抗生素应用。 (5)呼吸支持。 5.气管导管插入食道或插入一侧支气管 (1)导管过深插入一侧支气管,将导管退至总气管,并听诊确定。 (2)导管插入胃,则应退出,面罩吸氧,人工呼吸后,再次插管并确定。 (3)吸出胃内气体。 6.过敏反应 (1)麻醉中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该药物的使用,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人工通气。 (2)给予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或氢化考的松5mg/kg经脉滴注。 (3)严重过敏者给予肾上腺素1ug/kg。 (4)若脉搏消失,应立即按心跳骤停处理。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的规定

关于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的规定为了提高手术麻醉质量,减少麻醉意外或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为了出现麻醉意外和并发症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尽量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特制定本规定。 一、预防措施 (一)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 2、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 3、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 遵 循本院医师负责制。 4、建立科室奖罚制度。 (二)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1、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制定新职工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的阶段性考核。 3、定期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 4、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 5、鼓励科室人员参加国内外业务学习班、进修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

职业技能。 (三)各种麻醉操作的预防措施 1、加强术前随访,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麻醉医师按照每日的手术麻醉排班表,进行术前随访工作。 2、根据病人的病史、手术方式,估计手术的难易程度和病人的耐受情况,并结合自己对各种麻醉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必要时征询上级医师的意见,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 3、复苏室提供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的理想环境,专人负责。可能发生的问题是苏醒延迟、自主呼吸恢复不良等。 二、发生麻醉意外或并发症时的处理和报告: (一)发生麻醉意外或并发症时的处理 1.局麻药毒性反应 (1)停止应用局麻药。 (2)面罩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以保证氧供。 (3)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如安定、咪唑安定等,甚或硫喷妥钠及肌肉松弛药以控制惊厥。 (4)应用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支持循环功能。 (5)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脑复苏处理。 2.高平面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及全脊麻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教案资料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 一、预防 1. 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 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 (3) 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 (4) 加强对医师护士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遵循主诊医师负责制。 (5) 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对于违反工作常规造成隐患者,给予公开批评及经济处罚;反之,对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隐患者,给予表扬及奖励。 (6)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的逐级上报制度。 2. 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1) 制定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的阶段性考核。 (2) 定期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 (3) 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 (4) 医护人员参加业务学习班、进修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3. 各种麻醉操作的预防措施 (1) 加强术前随访,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麻醉医师按照每日的手术麻醉排班表,进行术前随访工作。随访时医师根据病人的病史、手术方式,估计手术的难易程度和病人的耐受情况,并结合自己对各种麻醉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必要时征询上级医师的意见,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 ⑵要求:术前随访认真负责,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报告,如有疑问,及时与病房手术医师联系,包括手术方式及其术中可能对病人生理造成的影响。访视病人时进一步口头复习病史,告之病人围麻醉期注意事项,解除病人对麻醉的顾虑,为麻醉方案的最终决定提供依据。随后,签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4.7.4.2

英德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 4.7.4.2 一、定义 (一)麻醉意外的定义麻醉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属麻醉意外: 1、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如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按规定作了检查、治疗仍发生的意外情况,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或按规定无需做药物过敏试验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过敏反应。按操作规程进行穿刺等所发生的意外情况,应用新技术,新疗法,新药物,按规定执行了请示报告制度和作了充分技术准备,并向家属说明情况,取得签字同意,仍发生意外的, 2、诊疗过程中,因非医疗单位原因造成的机械故障、停电等而发生意外的。 3、由于病员或家属不配合麻醉或隐瞒病史为主要原因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总而言之,在麻醉过程中,由于药物的异常作用,或病人对麻醉药或方法的特殊反应,原有病理改变在常规麻醉和手术刺激下恶化,以及机械本身的故障所造成的意想不到的后果,使病员残废,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者,称为麻醉意外,不应与麻醉事故、差错相混淆。 (二)麻醉并发症的定义是指麻醉药物或方法本身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或病理变化,麻醉医师已尽职尽责,但确系难以防范,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 1、气管内插管全麻并发症 口唇损伤、鼻腔出血、喉痛、声音嘶哑、颈部皮下气肿、牙松动或脱落、构状软骨脱位、高血压、高颅压、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气道

阻塞、喉头水肿、插管困难、呕吐和反流误吸、喉痉挛、咳嗽和呛咳、呃逆、体温升高或降低、恶性高热、张力性气胸、支气管痉挛、药物变态反应、急性心肌梗塞、术中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肺部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肺栓塞、肺炎等)。 2、硬膜外阻滞并发症 穿破硬脊膜、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导管折断、局麻药毒性反应、严重低血压、异常广泛神经阻滞、神经根、脊髓损伤、硬膜外血肿——截瘫、硬膜外脓肿、呼吸麻痹、粘连性蛛网膜炎、脊髓前动脉综合症、全脊麻、腰背痛、空气栓塞。 3、蛛网膜下腔阻滞并发症 恶心呕吐、脊麻后头痛、尿潴留、脑脊膜炎(化脓性或无菌性)、脊痛包括脊椎关节炎和脊椎骨髓炎、脑神经麻痹(以第VI 对脑神经易发生)、粘连性蛛网膜炎、高平面脊麻等。 4、神经阻滞并发症 局麻药毒性反应、局部血肿、误注蛛网膜下腔、误注硬膜外间隙、霍纳氏综合症、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椎动脉刺伤出血。 二、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 (一)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 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 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 (3) 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 (4) 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一、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 (一)医疗事故和纠纷报告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及时逐级上报,不得延误、隐瞒。凡医疗事故需按规定逐级上报并由科主任上报医务处。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并与有关科室医师协商解决,处理有困难,将由科室领导出面协调。 (二)成立麻醉科应急专家小组,并将其工作职责规定如下:应急专家小组由麻醉科主任、副主任、各位副主任医师担任。每次能到现场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患者的抢救和处理全权负责。专家组负责人由能到场参加抢救的上述顺序中排列在最前位的专家担任。承担麻醉工作的麻醉医师应始终参加应急处理工作并服从专家小组的指挥,处理过程记录于病历/麻醉单中。事件后果由上级医师负主要责任,住院医师负次要责任。 (三)凡已有或预计有麻醉(包括疼痛治疗)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的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和死亡时应立即向当日值班专家组成员寻求帮助,同时将事件及地点向科主任汇报,并通知当时在科的应急专家小组成员参加抢救。 (四)接到抢救通知的应急专家小组成员在确认自己管理的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赶到现场参加抢救。 (五)参加抢救的全体医护人员应在专家组负责人的领导下分工合作。应急小组的专家应指挥安排在场医师分工管理呼吸、循环、中枢神经及内环境等。 (六)对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立即通知医务处及主管领导,报告意外事件、患者现状和可能的问题,并邀请他(她)到现场指导工作。 (七)在病情基本稳定后或初步决定放弃抢救后,由专家组负责人召集在场的专家小组成员和麻醉科责任医师与患者所在科室的主管医生和医务处及主管领导商量继续治疗方案指定负责对患者家属谈话的专家和患者家属谈话的基调和主要内容,审核医疗记录等处理事宜。(八)对围术期发生的以下情况均应在当日填写“麻醉科不良事件报告表”。①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甚至死亡。②由于任何原因所致的危险状况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产生上述后果的不良事件(含非麻醉原因)。此表与麻醉前探视单和麻醉记录单复印件一并交专人收集管理,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定期组织应急专家小组成员讨论,以提高临床麻醉质量为防范风险提供重要依据。 (九)处理过程要完整记录于病例或麻醉单中。 (十)对发生的医疗事故要进行调查,对确定的医疗事故应在一个月内认真讨论,严肃处理总结教训,改进工作。并填写“医疗事故报告表”上报医院。 (十一)严禁麻醉科和相关科室任何人员擅自给患者家属及相关人员介绍事件经过和交代病情,严禁在患者家属前谈论事件责任问题。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二、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防范措施 (一)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及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规范和流程,严格执行麻醉规范,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遵循三级医师负责制,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定期检查、反馈、总结,有改进措施。组织麻醉意外和并发症专题讨论,定期自查、分析、整改。有效预防麻醉意外与并发症,持续改进有成效。(二)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住院医师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阶段性考核,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鼓励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防范措施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防范措施 (1)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及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规范和流程;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遵循三级医师负责制;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定期检查、反馈、总结,有改进措施。组织麻醉意外和并发症专题讨论,定期自查、分析、整改。有效预防麻醉意外与并发症,持续改进有成效。 (2)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住院医师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阶段性考核;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鼓励参加业务学习及进修,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3)麻醉医师必须加强术前访视,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对疑难病例应请示上级医师和科主任。 (4)麻醉操作前检查麻醉机及监护仪等设备工作状况,对接受任何麻醉(包括局麻和硬膜外麻醉等)的患者,在麻醉前应做好全麻的准备,备好气管插管器械及相应的抢救药物;急救物资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5)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坚持查对制度,所有麻醉中用药应做标记。抽药后的空安甑瓶应保留至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以便核对;一经施行麻醉,麻醉

医师不能离开患者,擅离职守者重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麻醉药物及剂量,不得超范围超剂量用药;严格执行麻醉操作常规,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对住院医师及实习进修医师放手不放眼,疑难重症由主治医师操作。 (6)静吸复合麻醉时应提前准备麻醉诱导药物,适当固定患者松动的牙齿,诱导前适度补液,注意注药速度和患者的通气状况,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和通气不足。气管插管时要有良好的肌松,操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手术医师联系,排除手术操作干扰的可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当遇到难以处理的病情时,必须请示上级医师,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 (7)椎管内麻醉在术前访视时即应排除穿刺部位感染可能。穿刺时动作轻柔,注意进针速度和层次突破感。术后随访时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有感觉或运动异常。当药物注人椎管后,即刻调控麻醉平面。适当补液,防止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注意面罩供氧。 (8)神经阻滞时操作轻柔,定位准确。注药前回抽,明确无血后方可注药,防止麻醉药误人血管引起中毒。一旦患者出现口唇麻木、惊厥等征象时,应给予面罩吸氧,同时准备全麻下气管内插管。 (9)患者术毕呼吸、循环稳定才能送回病房,呼吸交换好,反射恢复并清醒才能拔除气管导管。 (10)其他方面:

麻醉意外预防及处理

麻醉意外预防及处置预案 一、预防 1. 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组织全科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 (3)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 (4)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对于违反工作常规造成隐患者,给予公开批评及经济处罚;反之,对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隐患者,给予表扬及奖励。 (5)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的逐级上报制度。 2. 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1)制定麻醉师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的阶段性考核。 (2)定期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 (3)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 (4)鼓励科室人员参加业务学习班、进修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3. 各种麻醉操作的预防措施 (1)加强术前随访,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麻醉医师按照每日的手术麻醉排班表,进行术前随访工作。随访时医师根据病人的病史、手术方式,估计手术的难易程度和病人的耐受情况,并结合自己对各种麻醉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必要时征询上级医师的意见,制定适宜的麻

醉方案。 (2)要求:术前随访认真负责,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报告,如有疑问,及时与病房手术医师联系,包括手术方式及其术中可能对病人生理造成的影响。访视病人时进一步口头复习病史,告之病人围麻醉期注意事项,解除病人对麻醉的顾虑,为麻醉方案的最终决定提供依据。随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或麻醉前家属谈话记录。如果在访视过程中对麻醉方案的制定有困难,随访医师回麻醉科向上级医师汇报,共同解决。 (3)静吸复合麻醉在实施过程中,麻醉诱导期可能发生血压下降、通气困难、插管困难,甚至导致牙齿损伤等情况。术毕麻醉苏醒期可能发生自主呼吸恢复延迟或苏醒延迟、拔管困难等情况。预防措施:麻醉操作前检查麻醉机和监护仪等设备工作状况,准备好必要的气管插管器械,准备合适的麻醉诱导药物及其它相应的必备抢救药物。病人如有牙齿松动,要适当固定。诱导前适度补液,在上级医师带领下,诱导时注意注药速度和病人的通气状况,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和通气不足的发生。气管插管时要有良好的肌松,操作要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如遇插管困难,可根据手术要求,选择喉罩通气道或纤支镜下气管插管。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手术医师联系,排除可能的手术操作干扰,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当遇到难以处理的病情时,必须请示上级医师,严格执行上级医师负责制。 (4)椎管内麻醉在术前访视时即应排除病人有穿刺部位周围感染征象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处理规范及流程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处理 规范及流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全麻诱导麻醉相关意外及并发症处置规范 一、一般并发症的处理: 全程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当血氧监测低于90%时应及时给予橡皮球囊持续正压通气,一般都能恢复正常。因为丙泊酚的半衰期较短只有2-4分钟。如果发生严重的呼吸和心脏抑制大多数是由于麻醉药物过量、病人的特殊体质引起的。要立即给予橡皮球囊持续正压通气,必要时给予可拉明毫克、洛贝林毫克静脉推注。心血管抑制时要把病人的头部放低,如果抑制严重,应该使用扩容药和升压药,肾上腺素1毫克静脉推注,706代血浆静滴。如病人病情急剧恶化,应及时行气管插管,并请相关科室及时会诊。 二、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1、气管插管操作有关的各种损伤 (1)有些损伤不需处理如口唇损伤、粘膜损伤出血,如出血不止则可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用含肾上腺素的棉球或小纱布压迫。(2)如操作中牙齿脱落,应立即取出,应防止滑入气管或食道。 (3)如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可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 2.呼吸暂停 (1)立即经面罩人工呼吸,有上呼吸道梗阻者可置入中咽通气道。 (2)如无效,可插入喉罩,施行人工呼吸。 (3)必要时可在肌松药辅助下插入气管导管人工呼吸。

3.上呼吸道梗阻 (1)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适用于舌下坠而引起上呼吸道梗阻。 (2)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3)如无效插入合适的喉罩,必要时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 (4)如因喉痉挛引起上呼吸道梗阻,或反流物引起,应立即用肌肉松弛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4.误吸综合征综合 (1)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充分吸引中咽部胃液和食物残渣等。 (2)气管插管后立即气管内吸引,在纤支镜下吸引和冲洗。 (3)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 (4)大剂量抗生素应用。 (5)呼吸支持。 5.气管导管插入食道或插入一侧支气管 (1)导管过深插入一侧支气管,将导管退至总气管,并听诊确定。 (2)导管插入胃,则应退出,面罩吸氧,人工呼吸后,再次插管并确定。 (3)吸出胃内气体。 6.过敏反应 (1)麻醉中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该药物的使用,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人工通气。 (2)给予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或氢化考的松5mg/kg经脉滴注。 (3)严重过敏者给予肾上腺素1ug/kg。

麻醉意外并发症的处理规范与流程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 一、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 1、医疗事故和纠纷报告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及时逐级上报,不得延误、隐瞒。凡医疗事故需按规定逐级上报,并由科主任上报医务科。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并与有关科室医师协商解决,处理有困难,将由科室领导出面协调。 2、凡已有或预计有麻醉(包括疼痛治疗)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的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和死亡时应立即向当日在科的上级医师寻求帮助,同时将事件及地点向科主任汇报,并通知当时在科的工作人员(有资质,以下同)参加抢救。 3、接到抢救通知的工作人员在确认自己管理的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赶到现场参加抢救。 4、参加抢救的全体医护人员应在在场的最高年资的麻醉医师的主持和主麻的协同下分工合作。抢救小组的主持人应指挥安排在场医师分工管理呼吸、循环、中枢神经及内环境等。 5、对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立即通知医务科及主管领导,报告意外事件、病人现状和可能的问题,并邀请他(她)到现场指导工作。 6、在病情基本稳定后或初步决定放弃抢救后,由抢救小组负责人召集在场的抢救小组成员和麻醉科责任医师,与病人所在科室的主管医生和医务科及主管领导商量继续治疗方案,指定负责对病人家属谈话

的专家,和病人家属谈话的基调和主要内容,审核医疗记录等处理事宜。 7、对围术期发生的以下情况均应在当日填写相关登记表:①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甚至死亡。②由于任何原因所致的危险状况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产生上述后果的不良事件(含非麻醉原因),并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定期组织全科人员讨论,以提高临床麻醉质量,为防范风险提供重要依据。 8、对发生的医疗事故要进行调查,对确定的医疗事故应在规定时间内认真讨论,严肃处理,总结教训,改进工作,并上报医院。 9、严禁麻醉科和相关科室任何人员擅自给病人家属及相关人员介绍事件经过和交代病情,严禁在病人家属前谈论事件责任问题。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二、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防范措施 1、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及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规范和流程;严格执行《麻醉操作常规》;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严格执行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定期检查、反馈、总结,有改进措施。组织麻醉意外和并发症专题讨论,定期自查、分析、整改。有效预防麻醉意外与并发症,持续改进有成效。 2、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住院医师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阶段性考核;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不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 处理规与流程 一、定义 (一)麻醉意外的定义:麻醉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属麻醉意外。 1、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的不良后果的。如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按规定作了检查、治疗仍发生的意外情况;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或按规定无需做药物过敏试验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过敏反应;按操作规程进行穿刺等所发生的意外情况;应用新技术、新疗法、新药物、按规定执行了请示报告制度和作了充分技术准备,并向家属说明情况,取得签字同意,仍发生意外的。 2、诊疗过程中,因非医疗单位原因造成的机械故障、停电等而发生意外的。 3、由于病员或家属不配合麻醉或隐瞒病史为主要原因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总而言之,在麻醉过程中,由于药物的异常作用,或病人对麻醉药或方法的特殊反应,原有病理改变在常规麻醉和手术刺激下恶化,以及机械本身的故障所造成的意想不到的后果,使病员残废,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者,称为麻醉意外,不应与麻醉事故、差错相混淆。 (二)麻醉并发症的定义:是指麻醉药物或方法本身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或病理变化,麻醉医师已尽职尽责,但确系难以防,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

1、气管插管全麻并发症:口唇损伤、鼻腔出血、喉痛、声音嘶哑、颈部皮下气肿、牙松动或脱落、构状软骨脱位、高血压、高颅压、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气道阻塞、喉头水肿、插管困难、呕吐和反流误吸、喉痉挛、咳嗽和呛咳、呃逆、体温升高或降低、恶性高热、力性气胸、支气管痉挛、药物变态反应、急性心肌梗塞、术中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肺部并发症(包括肺不、肺栓塞、肺炎等)。 2、硬膜外阻滞并发症:穿破硬脊膜、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导管折断、局麻药毒性反应、严重低血压、异常广泛神经阻滞、神经根、脊髓损伤、硬膜外血肿—截瘫、硬膜外脓肿、呼吸麻痹、粘连性蛛网膜炎、脊髓前动脉综合症、全脊麻、腰背痛、空气栓塞。 3、蛛网膜下腔阻滞并发症:恶心呕吐、脊麻后头痛、尿潴留、脑脊膜炎(化脓性或无菌性)、脊痛包括脊椎关节炎和脊椎骨髓炎、脑神经麻痹(以第VI对脑神经易发生)、粘连性蛛网膜炎、高平面脊麻等。 4、神经阻滞并发症:局麻药毒性反应、局部血肿、误注蛛网膜下腔、误注硬膜外间隙、霍纳氏综合症、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椎动脉刺伤出血。 二、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 1、医疗事故和纠纷报告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及时逐级上报,不得延误、隐瞒。凡医疗事故需按规定逐级上报,并由科主任上报医务处。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并与有关科室医师协商解决,处理有困难,将由科室领导

全身麻醉并发症及防治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 气管插管术并发症 一、插管时的并发症及预防 1.牙齿脱落 术前牙齿已有松动或有突出畸形,因上喉镜片触碰引起脱落。一旦牙齿脱落,应及时找,并浸泡于盐水中,准备做牙齿再植。 2.软组织损伤 气道插管困难,唇、舌、咽后壁皆可擦伤出血,黏膜水肿等。3.其他反应 可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心率加快或心动过缓等循环反应。4.预防 (1)操作轻柔、熟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2)置入喉镜前,先做高流量过度通气,以提高血氧浓度。 (3)置入喉镜前,应有一定深度、充分完善的麻醉。 (4)限制暴露声门的时间不超过l5s。 二、导管存留期间的并发症及处理 1.管道阻塞 针对发生阻塞原因进行防治。 (1)分泌物与异物应及时吸出以防反流误吸。 (2)因导管不合规格或导管过软扭曲等引起阻塞,应予及时 检查并更换之。

2.导管误入一侧主支气管 尤以小儿容易发生。通过经常听诊两肺及胸廓的扩张度及时发现,即刻将导管回拔。 3.导管误入食道 多因插管操作时误入,也可因术中体位改变、手术操作等多种原因引起导管过浅脱出后而盲目推进误入,故完成插管后必须经常监听呼吸音及时调整导管位置,固定可靠。 4.呛咳及支气管痉挛 多因麻醉变浅及气管内积存分泌物引起,可加深麻醉和加用肌松剂。严重支气管痉挛可考虑用药解痉,平稳后吸净分泌物。 5.气管黏膜损伤 多因套囊压力过高所致。 三、拔管后并发症及处理 1.喉痉挛 拔管前应充分吸引,以免分泌物刺激咽喉。一旦出现痉挛,要及时托起下颌。一般面罩供氧后痉挛即可解除;持续不止者,可用药物解除并加压通气。 2.误吸 拔管呕吐,因喉部保护性反射尚未建立而出现误吸意外,须加强术后护理。 3.咽喉痛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及并发症处理规范方案及流程

盐城新东仁医院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 处理规范与流程 一、定义 (一)麻醉意外的定义:麻醉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属麻醉意 外。 1、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如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按规定作了检查、治疗仍发生的意外情况;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或按规定无需做药物过敏试验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过敏反应;按操作规程进行穿刺等所发生的意外情况;应用新技术、新疗法、新药物、按规定执行了请示报告制度和作了充分技术准备,并向家属说明情况,取得签字同意,仍发生意外的。 2、诊疗过程中,因非医疗单位原因造成的机械故障、停电等而发生意外的。 3、由于病员或家属不配合麻醉或隐瞒病史为主要原因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总而言之,在麻醉过程中,由于药物的异常作用,或病人对麻醉药或方法的特殊反应,原有病理改变在常规麻醉和手术刺激下恶化,以及机械本身的故障所造成的意想不到的后果,使病员残废,功能障 碍甚至死亡者,称为麻醉意外,不应与麻醉事故、差错相混淆。 (二)麻醉并发症的定义:是指麻醉药物或方法本身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或病理变化,麻醉医师已尽职尽责,但确系难以防范,给病人带来不

良后果。 1、气管内插管全麻并发症:口唇损伤、鼻腔出血、喉痛、声音 嘶哑、颈部皮下气肿、牙松动或脱落、构状软骨脱位、高血压、高颅压、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气道阻塞、喉头水肿、插管困难、呕吐和反流误吸、喉痉挛、咳嗽和呛咳、呃逆、体温升高或降低、恶性高热、张力性气胸、支气管痉挛、药物变态反应、急性心肌梗塞、术中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肺部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肺栓塞、肺炎等)。 2、硬膜外阻滞并发症:穿破硬脊膜、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导管折断、局麻药毒性反应、严重低血压、异常广泛神经阻滞、神经根、脊髓损伤、硬膜外血肿一截瘫、硬膜外脓肿、呼吸麻痹、粘连性蛛网膜炎、脊髓前动脉综合症、全脊麻、腰背痛、空气栓塞。 3、蛛网膜下腔阻滞并发症:恶心呕吐、脊麻后头痛、尿潴留、 脑脊膜炎(化脓性或无菌性)、脊痛包括脊椎关节炎和脊椎骨髓炎、脑神经麻痹(以第VI对脑神经易发生)、粘连性蛛网膜炎、高平面脊麻等。 4、神经阻滞并发症:局麻药毒性反应、局部血肿、误注蛛网膜下腔、误注硬膜外间隙、霍纳氏综合症、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椎动脉刺伤出血。 二、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 1、医疗事故和纠纷报告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及时逐级上报,不得延误、隐瞒。凡医疗事故需按规定逐级上报,并由科主任上报医务处。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并与有关科室医师协商解决,处理有困难,将由科室领导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预防处理规范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在日常的实际医疗工作当中,因为麻醉和手术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患者的机体生理,如果有的病情比较复杂,而且危重和疑难合并在一起的病患症,当这些患者需要进行手术麻醉的时候,那么就会使得麻醉意外很难得到预料,进而得以控制和防范,但是,麻醉意外如果发生了的话,那么后果一般是十分严重的,麻醉医师要承担的巨大风险也是不言自明的,那么怎样才能很好的防止麻醉意外及其并发症的出现,结合防范意识的提高,这就构成了临床麻醉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麻醉意外原因和预防 麻醉意外指的是,在进行麻醉期间因为麻醉操作和药物特殊的影响,还有手术的不良刺激和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一些预料之外的严重情节的出现和发生,甚至非常的严重的会出现死亡现象。对麻醉意外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的话,着就需要说到各个医疗单位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方面的技术水平,当然还会涉及一些防范措施,这些都是必需的。 1.1 对其中常见的几种原因进行分析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即临床操作的失误、组织工作的大意失误、器械等硬件设备的失误和难于避免的因素。 1.1.1 临床操作的失误。对于病情判断的有些错误,选择的麻醉方式有时不当,又或者是操作技术出现错误等。比如,气管导管由于意外进入食道或者气管插管导管失误进入一侧的支气管之内;没有进行

严密的观察,造成了病情出现了大的变化,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1.1.2 组织工作的大意失误。比如,不适当的工作人员的安排,如果他们施行麻醉的话,在缺少严格训练的情况下,势必出现问题,所以训练有素的麻醉医师是必要的。 1.1.3 器械等硬件设备的失误。比如,在没有基本的麻醉设备的时候进行麻醉的话,麻醉器械部件出现失灵或者接头开关出现错误的话,又或者是没有必须的监测设备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异常状况。 1.1.4 难于避免的原因。病患出现恶性高热,或者药物过敏和肝肾等功能严重受害。 1.2 对于麻醉意外要做到首先在于预防 1.2.1 在进行麻醉之前要对病情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和了解,足够的 了解了病情,做好麻醉和手术适应程度,以及中间可能出现的一些变化的正确评估。不能只依据医生写的相关病历和体检报告,或者一些检查结果来判断,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手术的时候,负责此麻醉 任务的医生必须亲自检查和询问患者的相关情况。 1.2.2 询问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所从事的职业,如果是女性的话,还需要问以下婚孕史状况,是否有过手术史和相关涉及麻醉的情况,有没有过药物的过敏史,输血史和并发症等等;有没有心慌和气促等细节现象等。利用询问和了解等手段,就能够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然后心中就有数了,进而就可以预测出未来发生的变化和需要 采取的相应措施,来防止出现麻醉意外。

麻醉期间意外和严重并发症报告与处理办法精选范文

盐城新东仁医院 麻醉期间意外和严重并发症 报告与处理办法 麻醉医师在手术期间除了解除病人疼痛、维护其生命安全,并为施行手术提供方便条件外,如何积极防治麻醉期间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也是至为重要的任务。特别要求果断、正确与敏捷,对某些麻醉意外则应分秒必争否则后果常不堪设想。 一、麻醉期间一旦发生意外和严重并发症,在积极处理的同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 二、处理方法 1、呕吐、反流和误吸:麻醉过程中的呕吐或反流应重视预防,尤其对饱食后急诊手术病人,孕妇或肠梗阻等病人应予足够的重视和采取相应的处理,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呼吸道和肺的损害。 (1)重建通气道:使病人处于头低足高位,并转为右侧卧位;迅速用喉镜窥视口腔,以便在明视下进行吸引。 (2)支气管冲洗,可在气管插管后用生理盐水5-10毫升,注入气管内,边注边吸反复冲洗。 (3)纠正低氧血症,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5-10cmH2O) (4)激素的应用,首次氢化可的松200mg,随后每六小时一次100mg 或地米10mg肌注,后每6小时一次5mg。 (5)抗菌素的应用,治疗继发性感染。

2、急性肺不张是指病人骤然出现肺段、肺叶或一侧肺萎陷从而丧失通气功能。 处理:主要目的是消除呼吸道梗阻的原因,积极预防感染,并使萎陷的肺不张。 (1)积极鼓励病人咳嗽排痰,或用刺激方法诱发。 (2)施行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检查,不仅可明确梗阻的部位和原因,且可进行分泌物的吸引和异物的钳取。 (3)正压人工通气()对通气不足的病人可用机械人工呼吸;当病人吸气时加压有助于肺泡的复张。 (4)其他如雾化吸入(或加用异丙肾上腺素)祛痰药支气管扩张药,激素等应用有助于改善通气功能。 3、肺栓塞:肺栓塞是指某一部分肺组织因血管阻塞而致供血中断或极度减少。病因:血栓,脂肪栓塞、空气栓塞、羊水栓塞,因临床上极易误诊和漏诊,因此术中麻醉期间病人突然出现胸痛、咯血、原因不明的气急、窒息感、并出现严重休克和意识障碍,或在麻醉时已有足够的通气和给养的条件,病人仍呈进展性绀、低血压、心动过速,应考虑有发生肺栓塞的可能。 处理:对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原则是:进行复苏、支持好纠正呼吸与循环衰竭,主要方法包括:吸氧、镇痛、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抗休克和抗凝治疗。若临床上高度怀疑有急性肺栓塞,且又无应用抗凝药的禁忌,则可应用肝素,或链激酶、尿激酶进行血栓溶解,胸外心脏按压术可致栓子破碎而分散远端小血管,从而改善血流。发生气拴时,应立即

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发症及处理

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 发症及处理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发症及处理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54-01 在我们日常手术工作中,全身麻醉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全身麻醉时,由于受到麻醉药物影响、手术直接创伤、神经反射亢进以及患者原有病理生理变化的特殊性等,均可能导致某些系统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该充分了解全身麻醉常见的意外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减轻全麻手术病人的伤害,保证病人的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全身麻醉的意外和并发症主要出现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其发生与病人情况,麻醉手术前准备,麻醉、手术期及术后处理有密切联系。为此必须强调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1 呼吸系统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1.1 呕吐和窒息:呕吐发生在麻醉诱导期,术中或麻醉苏醒期。饱食后的急诊、肠梗阻、剖宫产术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全麻过程中易发生。呕吐前常有恶心、唾液分泌增多、频繁吞咽及痉挛性呼吸的先兆症状。一旦发生极易发生误吸引起窒息。处理:一旦发生立即将病人上身放低,头偏向一侧以利呕吐物排

出,避免进入呼吸道。迅速清除与吸尽口鼻腔内呕吐物,如有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应诱发咳嗽或行气管内插管彻底吸出。胃液入气管除给予氨茶碱和抗生素外经气管插管或支气管镜用5-10ml盐水反复冲洗支气管。另外完善术前胃肠道准备,成人择期手术前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以保证胃排空,避免术中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呕吐或误吸。 1.2 呼吸道梗阻:以声门为界,呼吸道梗阻分为上呼吸道梗阻和下呼吸道梗阻 1.2.1 上呼吸道梗阻:最常见原因舌后坠和咽部分泌物积聚,吸气困难为主要病症,舌后坠时可听见鼾声,咽喉部有分泌物则呼吸时有水泡音。处理:托起下颌,或置入口咽通气管,并及时吸除分泌物。梗阻即可解除。其它原因诱发的喉痉挛,病人呼吸困难,吸气时呈鸡鸣声,发绀。应立即去除诱因加压给氧,若不缓解,可用粗针头经环甲膜穿刺,开放气道。如痉挛仍不解除,静注肌松剂后做气管插管,用麻醉机控制呼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1.2.2 下呼吸道梗阻 常因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积聚或唾液、呕吐物误入下呼吸道引起,宜可因气管痉挛引起,多发生于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处理规范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处 理规范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处理规范 一、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 (一)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 (3)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 (4)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遵循本院医师负责制。 (5)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对于违反工作常规造成隐患者,给予公开批评及经济处罚;反之,对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隐患者,给予表扬及奖励。 (6)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的逐级上报制度。 (二)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1)制定新职工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的阶段性考核。 (2)定期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 (3)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 (4)鼓励科室人员参加国内外业务学习班、进修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三)各种麻醉操作的预防措施

(1)加强术前随访,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麻醉医师按照每日的手术麻醉排班表,进行术前随访工作。随访时医师根据病人的病史、手术方式,估计手术的难易程度和病人的耐受情况,并结合自己对各种麻醉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必要时征询上级医师的意见,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 (2)要求:术前随访认真负责,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报告,如有疑问,及时与病房手术医师联系,包括手术方式及其术中可能对病人生理造成的影响。访视病人时进一步口头复习病史,告之病人围麻醉期注意事项,解除病人对麻醉的顾虑,为麻醉方案的最终决定提供依据。随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或麻醉前家属谈话记录。如果在访视过程中对麻醉方案的制定有困难,随访医师回麻醉科向上级医师汇报,共同解决。 二、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 (一)医疗事故和纠纷报告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及时逐级上报,不得延误、隐瞒。凡医疗事故需按规定逐级上报并由科主任上报医务处。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并与有关科室医师协商解决,处理有困难,将由科室领导出面协调。 (二)成立麻醉科应急专家小组,并将其工作职责规定如下:应急专家小组由麻醉科主任、副主任、各位副主任医师担任。每次能到现场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患者的抢救和处理全权负责。专家组负责人由能到场参加抢救的上述顺序中排列在最前位的专家担任。承担麻醉工作的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