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胁痛的方法

中医治疗胁痛的方法
中医治疗胁痛的方法

中医治疗胁痛的方法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猫扑推客天涯社区更多

2013-08-30 10:05:04 来源:新浪中医

【打印】【字号:大中小】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之中,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系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凡上述病证以胁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肝郁气滞证

【证候】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递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气胀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病机】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脉络失和。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枳壳、香附、川楝子疏肝解郁,理气止痛,适用于肝气郁滞,气机不畅之胁痛。

肝胆湿热证

【证候】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病机】湿热蕴结,肝胆失疏,脉络失和。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清利肝胆湿热;山栀、黄芩清肝泻火;川楝子、枳壳、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泽泻、车前子渗湿清热。

瘀血阻络证

【证候】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痛甚,胁肋下或有癥块,舌质紫黯,脉象沉涩。

【病机】瘀血停滞,肝络痹阻。

【治法】祛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柴胡、枳壳疏肝调气,散瘀止痛;制香附、川楝子、广郁金,善行血中之气,行气活血,使气行血畅;五灵脂、延胡索散瘀活血止痛;三七粉活血通络,去瘀生新。

肝络失养证

【证候】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病机】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

【治法】养阴柔肝。

【方药】一贯煎加减。

【常用药】生地、枸杞、黄精、沙参、麦冬滋补肝肾,养阴柔肝;当归、白芍、炙甘草,滋阴养血,柔肝缓急;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病因与病理 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纤维炎、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骨髓炎、肿瘤、畸形性骨炎)、距跟关节炎等,最常见的是前五种疾病。 足跟脂肪纤维垫由弹力纤维分隔、包绕脂肪组织构成,有吸震作用。当跟部被硬物硌伤、长期压迫、受风、着凉等能使跟垫发生炎症,患者足跟下疼痛、肿胀,有浅在性压痛;如伤及跟下滑囊或滑膜,则会出现跟下深部疼痛。 跟腱周围炎是跟腱附着部位的周围组织,因外伤、劳损发生炎症,引起跟腱部位肿胀和疼痛。以老年女性发生率高,多为足脂肪纤维垫部分消退、急性滑囊炎或平底跖足等原因引起。此外,跟骨骨刺也可引起疼痛。足跟痛起病突然,常无明显外伤史,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感到针刺样疼痛,局部有

明显压痛,ⅹ线拍片除跟骨骨刺外,一般无任何骨质病变。 治疗 1、按摩法引起足跟痛的疾病,都可以应用按摩疗法,有他人帮助完成。病人取俯卧位,从足跟部沿跖腱膜按揉数遍,然后用拇指弹拨跖腱膜,重点放在跟骨附着点周围,按压然谷、太溪等穴,再沿跖腱膜方向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2、药物外治法应用万应如意膏外贴,能很快奏效。 3、药物内服法体力虚弱、体格肥胖、卧床日久,引起足跟皮肤变软,跟部脂肪纤维垫萎缩,可造成站立和行走时跟底疼痛。产后妇女多见这种性质的足跟痛。中医学认为足跟痛与肝肾亏虚、阴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有关,使用中草药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属血虚受寒者,用养肝汤加味: 当归10克、熟地24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麦冬10克、炒枣仁10克等,水煎服,一般服用4~5剂即可见效。 属肾虚受寒者,用桂附八味丸加味:熟地24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肉桂6克、附子6克、独活10克、细辛3克、当归10克、秦艽(jiao,一声)10克,水煎服,4~5剂即可见效。 因肝肾亏虚,感受风湿侵袭而致者,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0克、寄生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灵仙10克、秦艽10克、杜仲15克、川断1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一般3~5剂,症状会明显减轻。

陈士铎教你治疗胁痛

陈士铎教你治疗胁痛 “胁痛指一侧或者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临床常见症状,可以肋软骨炎或者肋神经痛导致,中医一般认为和肝胆有关系。今天给大家重点介绍陈士铎对于胁痛的治疗方法和思路。”一、肝郁气滞 这种胁痛,时好时坏,基本和心情关系很大,多有情绪低落抑郁不舒的情况,心情畅快则胁痛减轻,郁闷则加重,而且会伴有食欲差等表现。这就是典型的肝郁气滞,陈士铎用 遣怒丹:白芍(二两)柴胡(一钱)甘草(一钱)乳香末(一钱)广木香末(一钱)白芥子(三钱)桃仁(十粒水煎服。一剂痛轻,四剂痛止,十剂病除。方解:夫平肝之药,舍白芍实无第二味可代,世人不知其功效,不敢多用。孰知白芍必多用而后能取胜,用至二两,则其力倍于寻常,自能遍舒其肝气。 况助以柴胡之疏泄,甘草之调剂,桃仁、白芥以攻其败瘀,乳香、广木以止其痛疼,安得不直捣中坚以解散其敌垒哉。此症亦可用宣郁定痛汤:白芍(一两)川芎当归丹皮(各三钱)柴胡(二钱)甘草白芥子大黄牛膝炒栀子(各一钱)水煎服。二剂即安。二、肝胆火旺 这种胁痛,都是暴怒引起的,多伴有肝脉必洪大而无伦次,眼珠必红,口必大渴呼水,舌必干燥而开裂,典型的肝胆火

旺;现在来看,这样的患者体质就是肝胆火旺的体质,暴脾气,容易得高血压,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很容易眼睛出血,甚至脑出血。之前治疗一个病人,平时血压很高,也没有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情绪郁怒后,导致白眼球出血,血压 185/120左右,予双侧太阳穴放血,背输穴放血治疗,并予以清肝降火中药治疗,血压稳定,出血消散。 面对这样的情况陈士铎用 平怒汤:白芍(三两)丹皮(一两)当归(一两)炒栀子(五钱)荆芥(炒黑,五钱)天花粉(三钱)甘草(一水煎服。一剂而气少舒,二剂而气大平,三剂痛如失,不必四剂也。方解:盖肝性最急,怒则其气不平,用芍药平其气也,甘草缓其急也。肝气既平而且缓,而后可散其气而泻其火矣。当归辛以散之也,荆芥引而散之也,栀子、丹皮凉以泻之也。然而徒散其火,而火为痰气所结,则散火而未能遽散,故又加香附以通其气,加花粉以消其痰。君臣佐使,无非解纷之妙药,怒气虽甚,有不自知其解而解者矣。或疑药剂太重,凉药过多,讵知其人,素系有火,又加大怒,则五脏无非热气,苟不用大剂凉药,何以平其怒而解其火哉。此症用平怒散亦妙。白芍(一两)丹皮(一两)当归(五钱)炒栀子牛膝(各三钱)甘草柴胡广木香(各一钱)枳壳(八分)水煎服。一剂轻,二剂愈。三、肝经淤血

中医治疗足跟痛的方法

中医治疗足跟痛的方法 足跟痛是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近处骨质增生及压痛,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 一、足跟痛病因 跖筋膜炎: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 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 跟骨后滑囊炎: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治疗方法宜改善鞋型。若滑囊肿胀不消,可以穿刺吸引。 跟骨骨突炎: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跑步与足尖

站立可使症状加重。骨骺愈合后症状自然消失。一般作对症处理,可使患儿减轻活动,也可用跟垫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 距骨下关节炎: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 二、中医疗法 中医解析: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足跟痛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日久或初起之足跟痛,选择众多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肿、活血镇痛的中药浸泡或者是外敷足部,不损伤皮肤、无毒副反应。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以治根为主,西药只能起到抗炎的作用,跟腱炎是严禁按摩的,按摩后炎症会扩散.建议用中医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药熬治的膏药。比如,足跟骨方世贴 三、营养防治及食疗 1.补充维生素B6,可帮助钙质吸收和预防骨刺的形成。 2.补充维生素C。 3.多食含钙的食物。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讲课稿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 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 (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 (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 (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 (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 (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

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舌质紫暗或有瘀 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 饮。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 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 (一)外治疗法 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 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二)冲击波疗法 1、适应症:在足底周围或跟腱附着点处有明显压痛,局部无红肿者。 2、禁忌症:儿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安装心脏起搏器,精神疾患及其他特殊 体质者。 3、操作:采用俯卧位,治疗时将患足固定,在足跟部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并标 记,瞄准器对准,建议初始冲击能量为8.0kv,适应后可将能量逐渐调高,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 (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 (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 (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

(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 (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 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舌质紫 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 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 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 (一)外治疗法 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 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二)冲击波疗法 1、适应症:在足底周围或跟腱附着点处有明显压痛,局部无红肿者。

治疗脚后跟痛的一些方法

治疗脚后跟痛的一些方法

足跟痛的危害 ?足跟痛在老年人中是非常常见的足部疾病,虽然足跟痛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但是异常的疼痛也令患者非常痛苦,并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活动范围,给行动带来了极大不便。 ? 如此难忍的痛苦常常使得患者懊恼不已,尤其是中老年人本就行动不便,再加上足跟痛的威胁就跟约束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妨碍家人的正常工作、学习,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足跟痛属骨痹的一种,多因肝肾阴虚,感受寒邪致。可用一些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的中药治疗。 像...{足跟骨防世贴}外敷于足跟肌即可

?祁艾、乌梅法治足跟痛:取祁艾60克,乌梅10克,放入水中煎出药汁,倒入盒内,再将烧砖烧红放入药液盆内,患足放于蒸汽上熏洗,并用衣物遮盖,待药冷至温度适当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块上乘热下压数分钟(药液可以反复使用),每日l~2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用拇指指腹按揉足心部,并向足趾方向做推法6~8次。按揉涌泉穴。依次牵拉各足趾。尽量使脚趾向背伸,这样可以牵拉跖筋膜。或抬起足跟,足趾着地蹲一会儿,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鲜苍耳叶治足跟痛: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干后换药,不拘数次,如有起泡,可按烫伤处理,愈后再继 续使用。注:一般5-6天见效,疼痛消失,骨增生存在但不发展。

注意事项 ?补充维生素B6,可帮助钙质吸收和预防骨刺的形成。 ?补充维生素C。 ?多食含钙的食物。 ?多食含镁的食物,如蔬菜、谷类、肉类、豆类及豆制品。 ?避免食用酒精、咖啡、糖类食品,以防止机体恢复过程中发生的障碍,保护体内矿物质的平衡。

胁痛的辨证论治

胁痛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外感胁痛是由湿热外邪侵袭肝胆,肝胆失于疏泄条达而致,伴有寒;热表证,且起病急骤,同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目睛发黄,苔黄腻等肝胆湿热症状;内伤胁痛则由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或肝阴不足所引起,不伴恶寒、发热等表证,且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2、辨在气在血一般说来,气滞以账痛为主,且游走不定,时轻时重,症状的轻重每与情绪变化有关;血瘀以刺痛为主,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 3、辨虚实实证由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外感湿热之邪所致,起病急,病程短,疼痛剧烈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由肝阴不足,络脉失养所引起,常因劳累而诱发,起病缓,病程长,疼痛隐隐,悠悠不休而喜按,脉虚无力。 二、治疗原则 胁痛的治疗着眼于肝胆,分虚实而治。实证宜理气、活血通络、清热祛湿;虚证宜滋阴养血柔肝。临床上还应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以及肝胆疏泄不利的基本病机,在各证中适当配伍疏肝理气,利胆通络之品。 三、分证论治 肝气郁结 症状: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则痛增,胸闷,善太息,得嗳气则舒,饮食减少,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香附、枳壳、陈皮理气除胀,川芎活血行气通络,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止痛之功。若气滞及血,胁痛重者,酌加郁金、川楝子、延胡索、青皮以增强理气活血止痛之功;若兼见心烦急躁,口干口苦,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气郁化火之象,酌加栀子、黄芩、胆草等清肝之晶;若伴胁痛,肠鸣,腹泻者。为肝气横逆,脾失健运之证,酌加白术、茯苓、泽泻、薏苡仁以健脾止泻;若伴有恶心呕吐,是为肝胃不和,胃失和降,酌加半夏、陈皮、藿香、生姜等以和胃降逆止呕。 瘀血阻络 症状: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续不已,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弦。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 方用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活血化瘀而养血,柴胡行气疏肝,桔梗开肺气,枳壳行气宽中,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若瘀血严重,有明显外伤史者,应以逐瘀为主,方选复元活血汤。方以大黄、桃仁、红花、穿山甲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当归养血祛瘀,柴胡疏肝理气,天花粉消肿化痰,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还可加三七粉另服,以助祛瘀生新之效。 湿热蕴结 症状:胁肋胀痛,触痛明显而拒按,或引及肩背,伴有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口干口苦,腹胀尿少,或有黄疸,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通络。

荐读:常见足跟痛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荐读:常见足跟痛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在门诊总会遇到很多足跟疼痛的患者,从儿童到老人都有,不少人已经辗转就医于多家医院,希望能被治愈,但结果却总是不理想。下面我用几张足部图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最常见最多发的几种足跟痛。内部结构图 首先熟悉一下几张足部图,重点看图标区! 外侧面: 内侧面:足跟痛常见以下几类:1、跖筋膜炎;2、跟下脂肪垫炎;3、跟腱末端病;4、Hagland畸形;5、跟腱炎;6、跟腱腱围炎;7、跟骨高压症;8、跗骨窦综合征;9、跟骨及周围肿瘤;10、腱周滑囊炎;11、其他原因。 跖筋膜炎 跖筋膜炎疼痛区位置图:实体图位置:进一步标示:典型的疼痛表现为走路的起始几步疼痛,即晨起或者长时间休息后迈出第一步时疼痛,行走十余步后缓解,但长时间步行或久站则疼痛又加剧,疼痛可向跖筋膜远端放射。具有高弓足、扁平足等畸形的患者容易罹患该病。疼痛表现在跟底及足心,体检可有整个跖筋膜的压痛,以跟骨结节内侧处明显,足趾、踝关节在被动背伸时疼痛和压痛更明显。 病因:现代医学认为,当跖筋膜承受了超过其生理限度的作用力时,这种反复长期的超负荷将诱发炎症,形成退变、纤

维化,导致跖筋膜炎。久而久之,跖筋膜挛缩引起跟骨附着处持续性的牵拉损伤,韧带和筋膜的纤维也就不断地被撕裂,人体为加强此处的强度,就引起附着处钙盐沉积和骨化而形成骨刺。 治疗:1、避免跑步及其它加重疼痛的活动;2、冰敷:用毛巾包裹冰块敷于足跟和足底,每天4次,1次15-20分钟; 3、药物治疗:口服阿斯匹林或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必要时局部注射类固醇类激素; 4、矫形器具:使用特殊足垫支持足中弓区域; 5、手术,对于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以关节镜微创治疗为主。 跟腱炎 跟腱标示图: 跟腱炎标示图:跟腱炎可导致跟腱断裂,也可直接暴力致断裂!跟腱断裂恢复期用的跟腱靴!跟腱炎一般指跟腱急慢性劳损后形成的无菌性炎症。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反复过度牵张力导致的。另外,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也常会引起跟腱炎。当跟腱在短时间内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可能会发生劳损、细微挫伤或撕裂,进而出现无菌性炎症。扁平足人群增加了跟腱炎的风险!症状:足跟部上方的、内部的疼痛、酸痛、压痛、僵硬,活动后加剧。它可能发生在跟腱的任何一区域,痛感通常会在清晨或者剧烈运动后的休息期间发作。肌腱两段受到挤压时会有强烈疼痛或

中医内科胁痛的辨证论 治

内容摘要: 【摘要】胁指侧胸部,即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胁软骨部分的统称,故胁痛系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常因气滞、血瘀、湿热及实火,或肝之阴阳不足致肝络不畅,气血失养所致。 【摘要】胁指侧胸部,即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胁软骨部分的统称,故胁痛系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常因气滞、血瘀、湿热及实火,或肝之阴阳不足致肝络不畅,气血失养所致。 【关键词】胁痛肋间神经痛中医药研究毒副作用 1、外邪侵袭湿热、疫疠或寒湿之邪侵犯肝胆经脉,肝胆失于疏泄条达,少阳、厥阴经脉不畅而致肋痛。 2、情志内伤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均可至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 3、劳欲、劳倦过度劳欲过度耗伤肝肾精血;劳倦伤脾、中焦运化水谷乏力,气血化生乏源;或久病体虚,精血俱亏、肝肾不足,脉络失养而致胁痛。 4、瘀血内积外伤或强力负重,致胁肋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脉络而致胁痛;或黄疸、积聚等经久不愈,肝脾受伤,气机郁滞、瘀血内积,胁络塞滞而为胁痛。 5、痰浊郁火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醇酒,或过食生冷,遏伤脾阳,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气机郁滞,肝胆疏泄失司而致胁痛。痰浊阻于中焦,胆腑通降不能,胆汁排泄不畅,内郁而化热生火,湿浊热邪交蒸日久煎熬,结成砂石,阻滞胆道而致胁肋剧痛。 二、病机 1、发病浊实之邪阻滞胆道所致胁痛,起病多急,如感受外邪,外伤或砂石(虫体)所致胁痛,发病急骤且疼痛较重。因精血亏虚、胁络失养,或虚实中夹实所致胁痛,起病较缓,如劳欲过度,情志所伤者,发病缓慢而疼痛较轻。 2、病位以肝胆二经为主,兼及脾胃、肾。 3、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并见。但疼痛在于气血不行,不通则痛,故临床以实证或虚实夹杂为多见。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等浊邪为主;虚证多为阴血不足、肝肾亏虚或阴阳俱亏。 4、病势病之初期多以气滞或湿热为多见,进而出现气滞血瘀,气郁化火,灼伤阴津之变;或出现湿热化火、气津两伤,湿热未尽、肝肾阴亏、甚至湿痰瘀阻、脾肾不足之变。气血阴阳演化之中,由肝胆而及脾胃,进而及肝胃、脾肾。 5、病机转化胁痛病机转化表现在邪实积聚与正气耗损两方面。邪实的积聚,一是由气及血,即肝气郁结日久不解,致肝郁气滞,进而可致血行不畅,瘀血内停,肝血瘀阻,甚则形成癥积;一是由湿热蕴积肝胆,化火生毒,熏灼肝体,炼液为痰,致痰火毒瘀内蕴之胁痛重证;或湿热久羁,脏腑失和,湿浊痰毒内生,恋积于肝,进而致痰湿毒瘀迁延肝胆之杂证。正气耗损,即由实转虚之变。肝胆湿热、肝胆实火或肝郁化火,火热灼伤阴液,及肝血瘀阻,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均可致肝阴亏虚;火热灼津耗气,或肝郁乘脾,日久可致脾气虚弱,肝阴亏耗,久竭肾精,致肝肾阴虚,又气阴两伤,或阴损及阳,则可成肝阳虚或肝脾肾阳虚之证。

胁痛中医诊疗方案

胁痛(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1]拟定。 (1)发作性的胆绞痛,多位于右上腹,或出现钝痛,可放射至背部,持续数小时缓解。 (2)可伴有口苦、嗳气、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 (3)有或无右上腹压痛。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2]、《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3]。 (1)反复发作性的右上腹痛,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牵涉到腰背部、右下胸、右背、右肩或右肩胛区等部位。腹痛发生可与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 (2)可伴有恶心、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极少引起黄疸,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 (3)辅助检查:超声、腹部CT或核磁共振MRI诊断或提示胆囊结石。 (4)曾经手术、介入或内镜治疗证实胆囊结石。 具备第(1)~(2)项可诊断,兼有第(3)或第(4)项可确诊。 (二)分期诊断 1.急性发作期:出现明显的腹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陈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超声检查诊断或提示胆囊结石。 2.慢性进展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度上腹或右上腹不适、隐痛、、嗳气、腹胀、大便不畅等症状。 (三)证候诊断 参考《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1.肝郁气滞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

中医治疗脚后跟疼

中医治疗脚后跟疼 6月13日《燕赵老年报》3版刊登了《脚后跟痛怎么治疗》一文。看过这篇文章后,我想起了自己用醋泡脚治好脚后跟疼的事。 我今年73岁,是石家庄市皮鞋厂退休职工。去年10月,我的右脚后跟一走路就疼,到医院拍片,发现长了两个骨刺。一天,我到公园活动时,一位老同事告诉我,以前她的脚后跟也疼过,她到理发店找了一些稍长一点儿的头发,将头发装在袜子里,这样穿了一段时间,脚后跟就不疼了。于是,我也找了一些头发,装在袜子里。这样一来,感觉确实好一些。但是,头发弄得到处都是。这时,又有一个老同事告诉我,用醋泡脚治脚后跟疼,也挺管用。 回家后,我买了2斤零散米醋。晚上,我将醋倒进沙锅里,放在炉子上加热到能放进脚的温度,再倒进一个小塑料盆里,然后把脚放进去,将脚后跟整个泡起来,30分钟左右即可。第二天早晨,我把醋重新加热,再泡一次,也泡30分钟左右。这样,每天泡两次脚后跟,脚后跟疼痛慢慢减轻了,泡了将近20天,脚后跟一点也不疼了。直到现在,我的脚后跟也没有疼过。 后来,有个比我小1岁的老同事也脚后跟疼,我将这个办法告诉她,她用醋泡了一段时间,结果脚后跟也不疼了。

现在散醋不好买,用袋装的的米醋泡脚,效果是一样的。你看,治这个病只用了2斤醋,多实惠呀,病友们不妨也试试。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疏经通络、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或平补平泻。 处方:以足跟局部和足少阴、足太阳经腧穴为主, 太溪照海昆仑申脉悬钟阿是穴。 方义:太溪是足少阴经之原穴,足少阴经“别入跟中”,配照海强健筋骨、宣痹镇痛;昆仑、申脉位于足跟部,属于足太阳经,与肾相表里,能疏筋脉、行气血、通络止痛;悬钟为八会穴之髓会,既可补髓壮骨.又能通经活络;阿是穴作用直达病所,以疏通局部经气,化瘀定痛。 加减:痛及小腿加承山、阳陵泉柔筋止痛;气虚加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血瘀加膈俞、太冲活血祛瘀;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复溜补益肝肾。 操作:太溪、昆仑常常采取互相透刺法;申脉、照海则刺向跟底部;其他穴位常规针刺。针灸并用可增强疗效。 点穴按摩法治双足跟凉痛:用一手拇指尖尽力捏压另一手内掌纹尽处掌根部位(稍偏拇指侧),施术手另四指握手背作依托,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尽量用力。捏压3分钟后,变为一松一压,有规律、有节奏地点穴36次为1遍,缓解后再继续捏压5分钟。用此法治病:右足跟痛,点压左手;左足跟痛,点压右手。双足

中药治疗足跟痛

中药治疗足跟痛 ___李飞足跟痛病是一种常见病,笔者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对该病的病因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认识,并摸索出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笔者自2010年6月~2013年5月共接触足跟痛病患者151例。诊断标准以跟下或跟后疼痛在0.5个月以上,除因鸡眼、胼胝及感染等因素引起外,不论起因如何,也不论摄片与否,或有无骨质增生或骨刺形成,均诊断为足跟痛病。在这151例足跟痛患者中,男81例,女70例,病程1周~18年,而以发病0.5年内就诊者为最多见。年龄<20岁22例,20~40岁68例,41~60岁49例,>60岁12例。其中双足跟痛32例,其余均为单足跟痛,患足共183只。跟痛部位以足跟跖面内侧为多见,中间次之,外侧最少。 治疗方法 用中药生南星、生半夏、生草乌等份焙干碾碎过筛制成粉剂三生散。取配制好的三生散适量用鸡蛋清调匀涂患处,卧床休

息,每日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即可控制病情。或用镇江膏药(江苏镇江中药厂生产)在火上烤化,用上述配制好的三生散适量掺于膏药内调匀趁热贴于患处,外加绷带或胶布固定,穿好鞋袜仍可走路。每5~7天换药1次,换药2次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在外敷治疗的同时,可每日用紫丹参10g分两次冲茶喝或六味地黄丸内服,每日两次口服,连续用1个月为1个疗程。使用三生散需注意:(1)三生散内药物均是中药剧毒药物,只可外用,禁止内服;(2)用药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洗干净,擦干,敷药后患处请勿湿水;(3)在治疗期间最好少走长路,勿过久站立。 结果 (1)疗效标准:鸡蛋清调药外敷法连续应用1个月,或膏药外敷法连续外用10次,疼痛完全消失,行走负重无影响,停止治疗3个月内未再发生疼痛者为痊愈;用上述方法治疗,次数不限,疼痛能明显减轻,行走负重基本无影响,停止外敷治疗1个月内疼痛未再加重者为效果良好。凡经过上述方法治疗,疼痛减轻不甚明显,治愈后短期内又反复发作或外敷1~2次未见效而放弃治疗者为无效。(2)治疗效果:151例患者中,痊愈者113例,占74.8%,效果良好者32例,无效者6例,总有效率为96.0%,治疗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共随访了116例,在治疗后不

中医治疗胁痛的临床探讨

中医治疗胁痛的临床探讨 发表时间:2016-04-08T11:46:33.9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作者:寇化洪 [导读] 梓潼县中医院胁痛属于妇科常见难治性疾病,古代医学对本病已有广泛论述,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治疗经验。 寇化洪 梓潼县中医院 622150 摘要:目的:探讨胁痛患者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妇科接诊的胁痛患者6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桂枝茯苓丸治疗,研究组采取本院自拟消癥方保留灌肠法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则为7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仅有轻微恶心呕吐,但研究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癥瘕采取中医自拟方药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胁痛;中医;自拟方药;效果 胁痛属于妇科常见难治性疾病,古代医学对本病已有广泛论述,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治疗经验。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血瘀,但导致血瘀并最终引发胁痛的病因却各不相同,为此以往采取活血化瘀法治疗时也极为复杂。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医治疗胁痛的效果,我院针对接诊的胁痛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入选对象60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胁痛患者,入选时间2013年1月-2015年8月。入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如B超)等确诊,符合《中医妇产科学》中有关于胁痛的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同时排除畸胎瘤、恶性肿瘤等患者[1]。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最小者19岁,最大者56岁,均值34.5±2.9岁;未婚6例、已婚24例;未生育10例、已生育20例;病程4个月-8年,均值2.4±0.9年。研究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5岁,均值34.8±2.6岁;未婚7例、已婚23例;未生育9例、已生育21例;病程5个月-7年,均值2.8±0.7年。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桂枝茯苓丸治疗,于月经干净后第六天开始服药,每次3粒,每天3次,于饭后1h口服。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2.2 研究组:本组患者采取本院自拟方剂消癥方保留灌肠法治疗,其中消癥方组分包括:桂枝、当归、赤芍、败酱草、白花症蛇舌草各15g,川柏、乌梅、熟地、大川芎各10g,茯苓、姜半夏各12g。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实施辩证加减治疗,证实为气滞血瘀症患者则在消癥方中加入三棱、皂角刺及莪术各10g;若证实为寒湿凝滞证则在消癥方中加入白芥子、鹿角胶各10g,及肉桂3g。灌肠法按照中药肛门点滴保留灌肠法处理,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为:于月经干净后第六天开始(要求患者住院时间不低于14d),灌肠前叮嘱患者将大小便排空,取屈膝侧卧位,将臀部充分暴露,在臀部下垫上治疗巾,将事先准备好的过滤汁(200ml,温度37℃)利用一次性导尿管(孔端涂石蜡油)缓慢插入肛门中,插入7-8cm,然后将橡皮塞盖上并套好网袋;将一次性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导尿管则连接在输液器连接处,调节速率,使得药液可缓慢点滴进入肠腔中,滴完后保持肠腔40-60min后方可排便。本组患者以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采取的疗效评价标准[2]为:1)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包块完全消失;2)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而包块三径之和降幅1/2;3)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而包块三径之和降幅1/3。4)无效:治疗后未能达到前述标准。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治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则为7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组别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研究组(30) 20 6 2 2 28(93.33)* 对照组(30) 10 6 5 9 21(70.00)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2.2 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仅有轻微恶心呕吐,其中研究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则为30.00%,研究组发生率更低(P<0.05)。 3 讨论 胁痛属于妇科常见疾病,祖国大量的医学证实本病多为风寒湿邪外袭所致,且日久化热和气血相搏结,加之情志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及气机郁滞等,造成邪气往来,日积月累便形成胁痛。祖国医学对本病已有多年研究,积淀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坚者消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又比如《济阴纲目》中提出:“善治胁痛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重视行气化瘀消癥之品,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本院自拟方药消癥方则符合这种治疗机制,为了提高疗效,采取灌肠法处理。 本研究针对我院接诊的胁痛患者60例进行对照,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茯苓桂枝丸治疗,研究组采取本院自拟消癥方保留灌肠法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则为7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恶心呕吐2

足跟痛怎么办

足跟痛怎么办 概述 足跟痛是指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且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者,或者是长期、慢性轻伤引起。侧位X 射线片会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发生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足跟部的骨骼出现老化、增生,或者有跟骨骨刺。病人在行走时或负重后,就会产生足跟痛的现象。在治疗时首先可嘱咐患者减少活动量,在足跟部可以进行足浴或者进行中药熏洗,也可以采用针刺等办法。如果患者自觉足跟部位疼痛较重,还可以进行封闭处置。或者是口服镇痛药物。 有足跟痛怎么治疗 1、冷敷热敷 剧烈运动或损伤后及时冷敷,受伤后48小时适当的热敷,可以缓解疲劳和疼痛。 2、理疗 超声波、短波等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3、药物治疗 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跟后滑囊炎常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摩擦损伤引起,表现囊内积液,肿胀压痛。一定要避免摩擦。也可以外敷逃宝的中要‘足跟.骨.方世贴’治疗。效果比较好。 4、食疗 取鸡肉90克、川鸟6克、黑豆60克、红枣12克,洗净后同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至尝无麻辣感为度,随量饮用。适用于足风寒湿痹阻经络者。 也可用羊肉90克(切块)、淫羊霍9克,枸祀了15克,洗净一起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至羊肉熟烂为度,调味即可随量饮用。适用于足跟痛偏寒湿者。 怎样预防足跟痛 1、量身定制矫正鞋垫 许多足跟痛的患者都存在足部结构变形、足弓塌陷等一系列异常的问题,这样导致足部不能正常受力才会出现足跟痛。 2、温水泡脚 晚上用温水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足部锻炼 坚持足部锻炼,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性,但是要在松软的地面上,比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硬地面不可以。 4、不要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行走。不要踩鹅卵石。 5、选择合适的鞋子 一双合适的运动鞋可以减轻体重对脚后跟产生的压力,不要穿软的薄底布鞋。 6、控制体重 如果比较胖的话要减重,减轻足跟负荷。不要做会对脚后跟产生冲击的运动。

胁痛中医诊疗方案2013

胁痛(胆囊结石)诊疗方案 (2014年版) 分析:中医认为胁痛是由于机体痰湿内显,郁久化热,积于肝胆,肝主胆汁分泌,主疏泻。胆汁蒸灼为砂石,肝失紊达,故见腹痛。综观舌脉症,本病病位在肝胆,属砂石积聚之候。我们对2012年我科胆囊结石的病例,围手术期根据不同症候,治疗以清热利湿,理气通腑、疏肝清热,通下利胆、疏肝和胃,利胆排石。我们采用这些方法对胁痛胆囊结石进行辨证论治,效果满意。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可减少因泥沙样结石排入胆总管所致继发胆总管结石。下一步在治疗此类病人尤其是合并急性胆囊炎时需要寻求新的辨证方法。 评估:我们采用中医临床观察方法对2013年病历进行观察,总有效率100%,胆囊结石围手术期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疗效满意,临床效果客观。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我们对诊疗方案进行了优化,制定了2014年的胆囊结石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1.中医诊断:胁痛。 2.西医诊断:胆囊结石。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胆石症 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1.进食油腻食物或劳累时发病; 2.首发或反复右上腹、肩背部胀痛;右上腹绞痛; 3.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胀; 4.查体:急性发作时有右上腹压痛,墨菲氏症阳性;

5.B超发现胆囊结石。 (二)症候诊断 (1)肝胆气滞证: (主症)上腹或胸胁胀痛,甚者绞痛,牵引肩背,嗳气吞酸,食纳减退,或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淡、苔白或微黄,脉弦或弦紧。 (2)肝胆蕴热证 症候:胁腹隐痛,闷痛或闯痛,并可牵引肩背,口苦咽干,食少腹胀,大便干结,无热或低热,无黄疸,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平或弦紧。 (3)肝胆湿热证 症候:胁腹疼痛如挚,如绞,拒按,或可触及包块;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二、治疗方案:围手术期进行中医辩证,使用中药或中成药治疗。以清热利胆,泻下通腑为主。 (一)中药辩证治疗: (1)肝胆气滞证: (主症)上腹或胸胁胀痛,甚者绞痛,牵引肩背,嗳气吞酸,食纳减退,或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淡、苔白或微黄,脉弦或弦紧。 (治法)疏肝和胃,利胆排石。 (方药)柴胡12g,枳壳9g,木香9g,川楝子6g,黄芩12g,金钱草30g,鸡内金12g,清半夏9g,白术12g,茯苓18g,生大黄9g。

足跟痛中医治疗

足跟痛中医疗法 足跟痛是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近处骨质增生及压痛,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 一、足跟痛病因 跖筋膜炎: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 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 跟骨后滑囊炎: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治疗方法宜改善鞋型。若滑囊肿胀不消,可以穿刺吸引,并可注入氢化考的松。 跟骨骨突炎: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跑步与足尖站立

1.分型治疗1.肾阴虚型:足胫时热而足跟痛,用六味丸加龟板、肉桂。 2.肾阳虚型:不能久立而足跟痛,用八味丸。 3.挟湿型:重着而肿,用换骨丹、史国公药酒。 4.湿痰流注型:用导痰汤加木瓜、萆薢、防己。 5.气血两虚型:用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 三、营养防治及食疗 1.补充维生素B6,可帮助钙质吸收和预防骨刺的形成。 2.补充维生素C。 3.多食含钙的食物。 4.多食含镁的食物,如蔬菜、谷类、肉类、豆类及豆制品。5.避免食用酒精、咖啡、糖类食品,以防止机体恢复过程中发生的障碍,保护体内矿物质的平衡。 6.川芎、当归猪脚汤:川芎、当归各15克,猪后脚一只。将猪脚与二味中药炖一小时,喝汤吃肉。通经活血,濡养经络。四、注意事项 一、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 二、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三、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中医治疗足跟痛

中医治疗足跟痛 论述 足跟痛是由于足跟的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多发生在久立或行走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长时间站立,运动劳累过度,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可能因为慢性劳损得了骨关节的病。该病主要为足跟骨刺、跖筋膜炎、跟垫痛、跟骨后滑囊炎、跟腱炎等引起的,是会出现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发病原因多与肾亏劳损,外伤和受到寒湿有关。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会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中医治疗足跟痛遵循其治病必求于本之理念,疏肝益肾以生髓充骨、荣养足跟,驱除风寒湿邪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标治本。 足跟痛的中医疗法 1、药物鞋垫法 花椒、吴茱萸、五味子各等分,研末,按鞋子大小缝制布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封口,放入鞋内,每五天更换袋内药末一次。 2、药物外敷法 可外敷绹宝的中药贴‘足跟骨.方世.贴’。效果也不错。 3、药物足浴法 伸筋草、透骨草、艾叶、川椒、海桐皮、鸡血藤、地龙、川乌、草乌、红花、黄柏各20克,丝瓜络1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上方加水2500毫升左右,煮沸15分钟,加入白酒100毫升,将药汁放在盆内,熏洗、浸浴双足,每次20分钟,然后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按摩足跟1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每剂可用3日。 4、指压按摩法 取穴昆仑、太溪,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外踝高点,太溪在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内踝高点。每天按摩早晚各1次,早晨用按揉法,用拇指尖端按在穴位上,向里转三下,向外转三下,每穴5分钟。晚上用按压法,用拇指尖端按在穴位上,一按一抬,每穴5分钟。 如何预防脚足跟痛 1、选择穿轻软合适的鞋子,减轻足跟压力,防止跟骨损伤。减少跟部负重刺激,少站立、少走路,尤其不能刻意去走鹅卵石路,让足跟部充分休息,为以利于损伤的愈合和炎症的吸收。 2、老年人应当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3、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 4、对使用外用药的患者,用药前最好用温水泡脚,然后再外用擦剂或膏药。 5、推动足心用拇指指腹先向足趾方向做推动运动,然后向反方向做6-8次,1正1反为一次。 6、滚揉圆球找个健身球或高尔夫球圆形的球类,取坐位,将球踏在脚下,在脚心与足跟间慢慢滚揉,做3-5分钟为宜。

治疗足跟痛的中医方法

治疗足跟痛的中医方法 足跟痛是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近处骨质增生及压痛,侧位X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 一、足跟痛病因 跖筋膜炎: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 跟骨后滑囊炎: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治疗方法宜改善鞋型。若滑囊肿胀不消,可以穿刺吸引,并可注入氢化考的松。 跟骨骨突炎: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跑步与足尖

站立可使症状加重。骨骺愈合后症状自然消失。一般作对症处理,可使患儿减轻活动,也可用跟垫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 距骨下关节炎: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 二、中医疗法 中医解析: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足跟痛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日久或初起之足跟痛,选择众多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肿、活血镇痛的中药浸泡或者是外敷足部,不损伤皮肤、无毒副反应。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以治根为主,西药只能起到抗炎的作用,跟腱炎是严禁按摩的,按摩后炎症会扩散.建议用中医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药熬治的膏药。找,足跟骨防世贴 三、营养防治及食疗 1.补充维生素B6,可帮助钙质吸收和预防骨刺的形成。 2.补充维生素C。 3.多食含钙的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