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研究中开展动物实验的意义

中医药研究中开展动物实验的意义
中医药研究中开展动物实验的意义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文献综述

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

小结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文献综述

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3

|评论

一、中医药研究中开展动物实验的意义

中国医药学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几千年悠久历史中,总结了劳动人民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很大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科学研究最贵有创造性,有特点。在发展中、西医学的同时,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中西医结合,对于促进我国医学科学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整理研究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并与现代医学的精华相结合,创立新的世界医学,是实现世界医学史中从朴素辩证唯物论和形而上学影响下的旧医学飞跃为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新医学的正确道路。

医学科学研究中我们强调中西医结合方向决不是要闭关自守或夜郎自大。相反,我们对西医(更不用说其他现代自然科学)的一切长处都应该认真学习研究,要有分析地研究应用西医的一切新成就,引起可能引进、应该引起的新技术,注射西医和一切现代科学研究的新动向、新思路,以便洋为中用,启发思想,广开思路。另外,中国医药学这个宝库必须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包括各自然科学和现代西医中合乎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加以发掘、整理和提高。

从中医发展史看,中医学几千年来的研究途径几乎全是通过临床观察方法以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医学发展的历史证明:局限于临床观察方法

是中医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动物实验是现代医学的常用方法和手段,中医药学利用动物实验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示更为具体的中医理论本质,有利于中医学科学达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医将动物实验手段从现代医学中移植过来,近几十年才逐渐发扬光大,将动物实验方法渗入到了中医生理、病理、方药、针灸、防治等研究领域,通过动物实验,提示了一些中医理论实质,为中医理论提供了一些实验科学依据,使动物实验方法在中医学研究中出现了新的苗头,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总结近几十年中医动物实验研究概况,五六十年代多是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针刺对疾病的防治作用;70年代多是通过动物实验进行中药药理研究;80年代则有通过动物实验,利用中医治疗手段对西药实验性病变进

行防治。

中医药研究中开展动物实验的好处有如下几方面:

(一)可以替代人体,预测中药毒副作

古今中外有关中药毒副作用的记载并不少见,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全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备急千金要方》记载:“水银中毒发生口舌糜烂”近年来报导:误服大青龙汤致死;误服大承气汤致死。《日本医药品副作用文献抄录》报告:葛根汤、十味败毒散、八味地黄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半夏泻心汤等36种方剂有副作用。还报导苍耳子中毒致死、乌头中毒致死等等。究竟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安全量是多大?中毒致死量是多少?服用后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哪些药物在什么情况下有毒副作用?以及发生毒副反应后如何救治?这些方面至今多还缺乏比较精确的认识。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在人体身上直接进行试验,因为医学的宗旨是为人类防病治病、增进健康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动物实验。

(二)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较可靠地证实治疗效果人类疾病的转归除药物治疗外还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环境、精神情绪、饮食劳逸等,这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会造成疾病好转或恶化。临床上还可见到由于患者产生强烈的治愈要求,对接受治疗产生良好的疗效愿望,心理上产生一种有效偏因,从而出现治疗有效的反应,即所谓的“假阳性”现象;反之,临床上也常见到患者在治疗中因饮食起居不慎或受到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疾病恶化。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医生在治疗疾病中产生错误的疗效判断。之所以有些个案报道或新方疗效报道的疗效结果在临床上重复使用时出现与原报道结果不符的现象;其原因之一就与其它因素影响有关。所以要比较可靠地评论药物在治疗效果就需要在严格控制各种影响因素的条件下进行,但是由于人类的高度复杂性,在多数情况下很难严格控制,而对于动物来说就比较容易严格控制。

(三)可以验证和发展中医理论,为中医理论提供实验科学依据中医学产生于自然哲学时期,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以整体综合观察方法,在不干扰原有生理病理的情况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度概括的医学理论。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实验和其它科学手段,造成中医理论难以深入地提示更为具体的规律,出现一些笼统、抽象、模糊的概念,使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笼统、抽象、模糊的理论结合起来。动物实验可以使人的认识深入到直接观察难以达到的物质内部更深的层次,提示一些更为具体、更为确切的规律,尤其是当需从组织形成学角度来观察时,就更需要借助动物实验。通过动物实验不仅可以为验证中医理论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而且可以进一步发展中医理论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如:王氏为阐明“肺主通周水道”的理论,通过人工扩肺以增强免疫肺通气量观察对兔排出尿量的影响,发现当扩肺后2分钟左右每只动物尿量开始减少,伴随扩肺时间的延长,尿量减少越明显,停止扩肺后,尿量逐渐恢复到扩肺前水平。莫氏等在中医“肾开窍于耳”的理论基础上,用生物电作为内耳功能指标,证实了醛固酮对内耳功能有促进作用,由此提出把醛固酮作为联系中医肾与耳之间的物质基础的设想。辽宁中

医学院等人通过对脾虚动物模型葡萄糖转运电位(PD)的观察分析,发现脾虚时PD明显地受到抑制,而四君子汤则有促进PD恢复的作用。日本的久保道德为说明桂枝汤具有发汗作用,他在小鼠血中注入炭,小鼠皮色变黑,病理切片有大量炭附着于皮肤肌肉下层组织的血管壁内,灌服桂枝汤为主方剂后,异物消除。

(四)可以缩短研究周期,加快中医发展

中医学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有此问题单凭临床经验积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解决,或者虽花费很长时间,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而通过动物实验有些问题就可以得到迅速解决。如中药十八反中几对相反药,历来有人主张必须恪守,有人则认为不必绝对化,更有人认为合用显著的治疗效果,多少年来一直没有充分的依据来说明这一问题,有人通过动物实验仅在几个月内不仅证明了相反药配伍后毒性远比单味药高,而且证明了两种药物用量不同

产生的毒性大小也不一样。

?0

?

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试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等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简而言之,它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定义

实验动物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

验的科学

世界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现代科学带动下崛起的实验动物科学,不仅是本世纪发展生命科学的重要的支撑条件,而且是一门综合性的独立的新兴学科。在国际上它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奠基学科。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结构与功能组学的研究等重要研究都离不开高质量实验动物的广泛应用。当前国际上已经把实验动物科学条件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实验动物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 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进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一切可以用于实验的动物。 区别: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养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2、按遗传学控制标准即基因的纯合成度,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C3H、突变系-裸鼠、杂交群-F1、封闭群-昆明小鼠 3、实验动物标准化:对动物的质量,繁育条件,实验条件等方面规定的统一技术标准。内容: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标准化;实验动物饲料营养标准化; 4、突变系动物: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具有一种或多种遗传缺陷的动物。 5、医药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原则:(1)选择与人的机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相似的实验动物;(2)选择遗传背景明确,得到良好微生物控制,具有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的LA;(3)选择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LA;(4)选择靶器官效应好的LA;(5)选择科研、检定及生产中传统使用的LA;(6)选择具有特殊反应性的实验动物品种(系)。 第二章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1.1、相同基因类型动物:指所有个体的遗传背景相同或相近的实验动物。主要指近交系动物,其中包括同源突变近交系、同源导入近交系、重组近交系和杂交一代动物。 1.2、不同基因类型动物:指所有个体的遗传背景具有较大差异的实验动物,主要是指封闭群。 1.3、品种、品系具备的条件:A.相似的外貌特征;B.独特的生物学特性;C.稳定的遗传性能;D.共同的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 1.4、近交系:指至少连续20代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且近交系数达98.6%以上遗传物质高度纯合和稳定的遗传群体。特征:基因纯合性;同基因性;遗传稳定性;可识别性;表现型一致性;个体性;资料的可查性;国际分布的广泛性。 1.5、近交衰退:指近交使生物个体的生活力、生产性能、群体均值、抗病力、适应环境能力等都减退的现象。原因:(1)有害隐性基因的暴露;(2)多基因控制性状平衡被破坏。控制方法:(1)控制近交系数F;(2)严格淘汰。 1.6、特殊类型的近交系 A.同源突变近交系:指某个近交系的某个指明位点的等位基因发生突变而分离出来的近交系亚系,它与原近交系的区别只是突变位点的基因不同而已 (如:裸鼠) 。 B.同源导入近交系:指通过杂交-互交或回交等方式将一个差异基因导入到某个近交系中,由此形成的一个近交系,该近交系与原来近交系只是一个很小染色体片断上的基因不同。 C.重组近交系:由两个高度无关的近交系杂交产生F2代后,再从F2代中随机选择个体配对,连续进行20代以上全同胞兄妹交配而育成的一个近交系列动物。为重组近交系提供亲代的两个近交系称为祖系。特点:具有其双亲品系的特征;具有重组后一组内和每个重组近交系的特征,并具有新的多态性基因位点;和近交系一样具有极高的纯合性。 D.杂交一代(又称F1代):用2个基因型不同的近交系动物相互交配产生的第一代动物,即为F1代动物。 (杂交F1代动物不是一个品种或品系,因为它不具有育种功能)。特点:具有遗传和表型一致性;基因型一致;与近交系相比具有杂交优势;国际分布广泛;F1代动物品质的好坏完全取决于2个亲代。 1.7、封闭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的血缘条件下,以非近亲交配的方式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群体。特点:A.封闭群动物避免了近亲交配,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生活力;B.封闭群动物具有类似于人类群体遗传异质性的遗传组成;C.封闭群动物中存在有模型价值的突变基因,通常可导致动物某些方

中医体质学研究进展

2010年第31卷第2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71 中医体质学研究进展 丁宇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上海200000) 摘要: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体质;证;中医体质学;综述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lO)02—007l—05与养生。笔者就近年来巾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中医体质学的概念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王琦…等认为中医体质学中的体质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它反映生命过程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 中医体质理论渊源于《皇帝内经》。《灵枢?寿天刚柔》发展的倾向性方面。 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换言之,体质就是人群及其中的个体。得白于先天,并受《内经》在体质与人体牛理、病理、诊断、治疗方面的关系均有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体个性特论及。奠定r中医体质理论的基础,初步勾I田j了中医体质理论征,这种特征是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并相对稳定的。的雏形。王氏认为中医体质学形成于秦汉时期的《内经》,临匡调元【2j认为体质是人群巾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卜和在环境床应用于秦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丰富发展于明清时期的的影响下,其牛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与《温病条辨》、《温疫沦》及《张氏医通》等…。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其生上世纪70年代,王琦、盛增秀等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理反应的特殊性,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概念,并于1982年主编_}f{版r《中医体质学说》,这足第一部中型的倾向性。 氏体质学专著,该书的出版,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研究的理论与中医体质的概念强调-r体质的形成是先后天因素共同作实践基础,标志着这一学说的正式确立。经南历代医家的不断用的结果;体质的构成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3研究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深入而广泛的研究,逐渐形成一个方面;体质禀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先天禀赋。包括种族、门相对独市的学科。其独特的理论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家族遗传,婚育以及养胎、护胎、胎教等,决定着群体或个体体理、诊断、治疗及养生防病等各个方面。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后天各种凶素如饮食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I司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营养、生活起居、精神情志以及自然社会环境因素、疾病损害、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药物治疗等,对体质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具有莺要影响。因 [1z]下和平.针灸刺络拔罐配合外用治疗银屑病经验[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8):39. [13]牛世煜.针喇、拔罐治疗银屑病42例l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4,64. [14]王盂柏,王勤学.针刺配合水罐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30例[J].中国针灸,2001。21(5):284. [15]李哗.针药结合治疗银眉病80例[J].七海针灸杂志,2000,19(5)121. [16]栾天庆.中药合针罐治疗银屑病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l,29(5):32. [17]王远红.且脏俞刺血拔罐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2例[J].中医药信息,2005,(1):18. [18]褚静.井穴刺I矗L加灸疗治疗银屑病30例[J].黑龙}I:中医药,2002.(6):42. [19]何秀英,马东升.维生素Bl穴位注射治疗银屑病36例[J].宁夏医学杂志,2002,24(8):493.[20]王富宽.穴位注射结合I{I药油剂涂搽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19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2):32. [z1]赵林玉。刘耀,乔美玲,等.磁化肠线穴位植入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LJ].中围针灸,1999,(12):732. [22j张希平,张俊霞.码青.特定穴埋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18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4。26(1):15~16. [23]李红,柳锋.埋线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1):51~52. [24]高小爱.埋线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2):29. [25]韩永胜.杜友明。王琳.外涂加脐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3):31. [26]李卫红.黄芍,谭小燕。等.中药敷脐加保留灌肠治疗银屑病31例疗效观察口].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4):454~456. (收稿日期:2009—1l一21) 万方数据

中医药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中医药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九期 2016年9 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 拔罐疗法(俗称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拔火罐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医术,儿童同样适用。还称“拔罐子”。有火罐、气罐等。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古称“角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一、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 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吸拔经络中的风寒湿气外出,还具有引出排脓等作用,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胃痛、疡初期未溃时,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等病症。 二、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

①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 ②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并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③架火法:用一直径2~3cm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上置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火罐扣上。 三、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①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 ②拔罐时应选肌肉丰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浅薄、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罐易脱落。 ③体位要适当,拔罐过程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④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孕妇腹部、腰骶部须慎用。 ⑤拔罐时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 ⑥拔罐一般可出现局部红晕或紫绀色,一般不须处理,会自行消退。若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出现水泡,小者当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大的须用消毒针将水放出并包敷,防止感染。 ⑦起罐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即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动物实验与伦理的案例分析及建议

动物实验与伦理的案例分析及建议 摘要: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和发展重要的基础和支撑条件,对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动物实验受到来自动物权利论和动物福利法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实验动物生命和维护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如何使动物实验符合生命伦理学规范等一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关键词:动物实验;动物权利;福利;伦理学 一、案例介绍 1.案例背景 Chris Chisholm和Christie Chase从老鼠身上分离出一种能够产生攻击行为的荷尔蒙,施用了这种荷尔蒙的老鼠会变得非常暴戾、好斗。这种荷尔蒙的结构和功能都非常类似于人类的睾丸激素。Chisholm和Chase相信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人类的攻击性。有些老鼠在施用了这种荷尔蒙后变得非常狂暴,在发作时几乎能彼此将对方撕成碎片。很多老鼠死于这种实验,幸存的也受到严重创伤。Chisholm和Chase还发现,很难估测引起老鼠适度发狂的荷尔蒙确切剂量:有些老鼠摄入很小剂量就会变得非常狂暴,有的则能够承受很高剂量,而不出现过分的狂燥。某些动物权益保护激进人士知晓后,便发起保护运动试图阻止这个实验。 2.案例分析 动物实验也称为动物试验,这两个词在很多地方是通用的,因为试验从本身来讲它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而实验更多的是一种印证性的活动。动物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它给人类提供了多种保障,为人类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实验的替代品。动物实验可能涉及到动物的伤害甚至死亡,这种伤害和剥夺动物的生命会引起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逻辑问题,那就是人有没有权利去伤害或者处死动物?人是否具备随意处置动物的权利,实际上是一个伦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问题。人类进化的比动物高级,智力水平也比动物高,但是人不是处于绝对的优先地位,动物和人都是生命,在生命的珍贵性方面,人和动物却是一致的,我们不可以去伤害它们,这不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权利。所以我们对待其它的生命,在必要的情况下,在为人类社会服务和保证人类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少对动物的伤害。 二、案例建议 1.动物实验的现状 动物实验是指在实验室里,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者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1]。为了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行动物实验无可厚非,但是有些人在进行实验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动物:小鼠 二、操作流程:抓取,固定,编号,给药,取血,麻醉,绝育,解剖。 三、具体操作 1、抓取:抓取小鼠时,右手抓住小鼠尾巴,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惊吓小鼠。左手从小鼠身体后部向前抓(以免小鼠向后缩咬伤自己),抓住小鼠颈部。固定住小鼠后,将小鼠皮肤往上抓,尽量将小鼠背部皮肤抓住。左手将小鼠腹部朝向自己,把小鼠尾巴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住,这时小鼠腹部皮肤紧绷,不能动弹。 2、固定:通常使用固定器进行固定。将固定器拧开后,抓住小鼠尾巴,使其钻入固定器中,再将拧下的固定器部分装好,使小鼠尾部露出,再将可旋转的铁片固定住即可进行后续实验。 3、编号:编号方式有两种:①剪脚趾编号:把小鼠腹面朝上,在下的脚趾从左至右依次编为1~10号,剪10号脚趾加1~9号脚趾依次编为11~19号,在上的脚趾依次编为20,30,40,50,60,70,80,90号,其余编号与11~19号类似。②打耳钉编号:耳钉上均有唯一编号,通过使用耳钉钳将耳钉打在小鼠耳朵上即可。实验时通常使用的是第一种方式进行编号,第二种编号通常用于需要长距离运输的动物。 4、给药:常用的给药方式有: ①口服给药:即灌胃。将注射器装入药物溶液,装上灌胃针(灌胃针有直头和弯头两种,区别不大)。如上所述,抓取小鼠后,使其头部朝上,尽量呈一直线,取灌胃针,从小鼠嘴角一侧缓缓插入(保持刻度在自己能看到的位置),顺着小鼠口腔食道的弧度让小鼠将针咽入,灌胃过程中如果遇到阻碍一定要及时拔出灌胃针,不可强行灌胃以免伤及小鼠食道以及肺部。灌胃针顺利进入后基本与小鼠身体呈一条直线,注入适量体积后再顺着食道缓缓取出灌胃针。 ②静脉注射:小鼠尾部有3条静脉和1条动脉,3条静脉非别位于背部,及两侧。静脉注射时一般选取两侧静脉,因为其相对于背部静脉更为清晰饱满。将小鼠固定后,用酒精擦拭其尾部静脉,使其充血,以便注射。之后使注射器针孔处朝上,针与尾部呈约30°扎入尾部后向上轻挑,再向内扎入部分,此过程应该比较顺畅,没有阻碍,若阻碍较大则有可能扎入到了皮肤中。扎入后将活塞向后回抽一点可见到有血回流,则说明成功扎入静脉当中,注射适当体积后迅速拔针,用酒精进行消毒。 5、取血:有断尾取血法和眼眶取血法两种。本次实验使用的是眼眶取血法。抓取小鼠,固定其头部用手指将其上下眼睑分开,露出其眼球并且不能闭上。用玻璃毛细管从其上眼角处扎入眼球后方毛细血管从,使血液顺着毛细管留下,取血完成后快速将毛细管取下。 6、麻醉:抓取老鼠,使其头部朝下,使其腹部脏器向胸腔靠拢,露出腹部空腔,以免刺伤脏器。将注射器竖直扎入靠近后腿部腹腔,刺入之后稍微向前倾斜但不要向前刺入,一般注入0.5mL麻醉剂即可。随后拔出针,方向小鼠,等待几分钟后即可麻醉。 7、绝育:绝育手术是通过剪除雌鼠卵巢或雄鼠输精管来实现的。将麻醉的雌鼠背面朝上,从其胸腔和尾部之间向下三分之一处剪开一个小口,用镊子将其卵巢取出,上面呈现红色斑点的部分即为卵巢,用剪刀将这一部分剪除,然后用缝合针线将其缝合,缝合方法为将针穿过后,将线缠绕镊子两圈再逆时针缠绕两

动物实验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合理性分析

动物实验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合理性分析 企业管理专业曹佳佳102040064 摘要: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学科门类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命科学的发展水平。随着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实验动物科学已成为医学生和医学研究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情况,从动物实验与医学研究的关系探讨动物实验对医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动物实验的负面影响,从而得出以计算机模拟实验代替动物实验的必要性。 关键词:动物实验;医学研究;计算机模拟实验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science is the modern life science research frontiers in one of the most active discipline class, in a certain sens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representing a country or region life science development leve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science has become medical students and postgraduates'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experimental animal science development situation, from animal experiment and medical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imal experiment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and analyz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animal experiments, thereby obtain the necessity of computer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stead of animal experiments. Keywords: animal experiments, medical research, computer simulations 1.引言 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与治疗人类的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它是通过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两个基本途径来实现的,而不论临床研究还是实验室均离不开动物实验。特别是医学科学从“经验医学”发展到“实验医学”阶段,动物实验就显得尤其重要。动物实验方法的采用及发展,促进了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解决了许多以往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近20年来,由于动物保护主义者对动物实验的强烈抗议及科技的高度发展,计算机模拟实验在医学研究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2.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情况 实验动物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各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承认。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实验动物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研究与生产部门。例如

药理学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实验心得

这次是第一次药理学实验,我们学习了很多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方法。在做药理学实验之前我们就有做过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解剖过蟾蜍,小白鼠和家兔,这次的药理学实验更是一次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给了我们很多在生理学实验中并没有学过的知识点。在刚做实验时,黄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了3R原则,即减少,优化,替代。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动物。它们用生命来换取人类的健康,推动着医学的进步,人类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动物实验,动物为我们人类的健康做出了牺牲,我们应遵循“3R”原则。黄老师还通过视频给我们重点介绍了常用麻醉药及用法,实验动物的捉拿、麻醉、固定、给药、取血和处死方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性很强的东西。 之后便是分组自己做实验了,首先陈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小白鼠的标记方法,用中性品红表示十位数,苦味酸表示个位数,加上空白对照,一共可以标记一百支小白鼠。标记顺序为先左后右,从上至下。用苦味酸作为标记物的一个原因是它不容易被分解和弄掉,不会因为小鼠的活动而消失。其次是因为其有苦味,避免了被其他老鼠舔掉。之后讲解了小鼠的性别鉴定方法,除了书上说的方法外还可通过观察小鼠的乳房辨别。关于大鼠和家兔的捉持方法,大鼠在捉持前最好对其进行安抚,避免其急躁而咬人,而家兔则不可用手扯其双耳将其拉起。在给药方法方面,灌胃法要注意从口角插入口腔,用灌胃针抵住舌头,插入不可过深,一般入喉即可。腹腔注射时最好将其倒转,头部朝下,这样不容易刺入内脏。是否插入腹腔的判断方法:推注完后,轻微回抽,若有负压将注射器的推杆拉回,则已入腹腔。皮下注射时是否的入皮下的判断方法上同,皮下无负压,回抽不拉回。尾静脉注射时注意静脉在尾的两侧,不在上下,注射时用手捏住尾巴前段有利于暴露血管。 家兔的灌胃用木质开口器,使用时要想办法将其舌头压在开口器下,因为舌头会阻碍导尿管插入口腔,可以另外使用棉签配合,一边用棉签压住舌头,一边将开口器插入口腔。耳缘静脉注射时要注意选择小号针头,因家兔耳静脉较小,插入时应仔细谨慎。 家兔的麻醉与手术操作由老师演示进行。注射11ml麻醉剂后家兔很快被麻醉,用镊子夹其腿部无反应。气管插管时,在气管处以倒“T”字切开,插入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为三通管,除一个用来跟呼吸测定器连接外,另一个用来防止家兔舌头被麻醉后堵住气管不能呼吸从而起到辅助呼吸作用。颈动脉分离时在颈动脉剪三分之一插管,颈动脉较一般血管粗,韧性很好,在剪口前后需各用动脉夹夹住并用细线绑住,插管成功后拔掉近心端动脉夹,远心端不动。血液迅速流向插管。最后是家兔的空气拴塞法处死,用注射器注射一管空气后,家兔逐渐呼吸急

详解中医体质学说—九种体质分析

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指导预防和治疗的学说。中医学的各项学说中包含大量关于体质的理论,王琦等著的《中医体质学说》把这些理论加以总结和发展,开始形成中医学的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说提出:形成不同体质的因素有先天、年龄、性别、精神、生活条件及饮食、地理环境、疾病、体育锻炼、社会因素等。体质因素与发病有很大的相关性,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疾病的性质和病理过程,与患者的体质关系密切。疾病的演变往往取决于机体内部阴阳矛盾运动的倾向性,其中包括机体平素阴阳盛衰、阴阳动静等情况和趋势,由此而规定病势发展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类型。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临床体质调查,提出了正常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等七种临床体质分型设计。临证必须注意素禀特点,年龄长幼、男女之别、生活条件、地区差异等体质因素,重视体质与治病求本的关系,认识体质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重要物质基础,以及体质差异与针刺和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的关系,体质与用药宜忌的关系等。中医体质学说还认为,探讨体质的本质应与研究阴阳学说、脏腑经络的实质相结合,与探讨八纲和机体反应性的关系相结合。 中医体质分类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C型)

《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全文

《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全文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对生命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天地生人的观念,了解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种现象,生长壮老是生命的自然过程。 (二)中医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即人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息息相应的观念。 (三)中医对健康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脏腑相关、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念;介绍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规避虚邪贼风的健康生活方式。 (四)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对疾病产生的原因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介绍病、证、症的关系及中医学分析疾病的基本方法及特点。 (五)中医学的诊治手段。 介绍中医学独特的望、闻、问、切四诊合诊的诊断方法和辨证的原理,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中医的内治和外治方法以及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方面一些具有特色的方法,如针灸。推拿、拔罐、足疗、刮痧、膏方等,着重介绍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介绍中医学对体质的认识和辨识体制的方法;介绍不同体质(平和、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血瘀、气郁、特禀等)的特征及其相应的日常养生方法。 二、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和方法 (一)养生保健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介绍中医学的顺应自然、阴阳平衡理念和思想;介绍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二)养生保健常用方法。 介绍中医学常用的养生方法,如时令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经穴养生等。 1.时令养生:介绍中医学按照春夏秋冬四时变化,采用的相应的养生方法。 2.情志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精神情志活动的认识和情志与脏腑的关系以及产生疾病的道理;介绍常用调摄情绪的方法。 3.饮食养生:介绍中医学饮食养生的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饮食养生理念,采取适宜合理的饮食方式,尤其是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4.运动养生:介绍中医学对运动养生的认识,介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常用的运动养生方法,分别介绍其特点、作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5.经穴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经络的认识以及经络在人体中的作用,介绍常用穴位的部位、养生保健功效、按压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6.其他养生:介绍中医学有关起居、房事、气功等养生方法。 三、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预防和保健 重点介绍中医学对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结核病、肝炎、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骨质疏松症、流行性感冒、失眠、便秘等疾病的认识和预防保健方法。 四、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 (一)老年人的基本特点及养生保健。 介绍中医学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常见疾病的认识,着重介绍中医学针对老年人(尤其是65岁以上)生理、病理特点所采取的养生保健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方法。 (二)女性的基本特点及养生保健。 介绍中医学对女性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常见疾病的认识,着重介绍中医学针对女性各个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所采取的养生保健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方法。解释针对孕产妇常用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 (三)儿童的基本特点及中医养生保健。 介绍中医学对儿童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常见疾病的认识,着重介绍中医学针对儿童(尤其是0—3岁儿童)生理、病理特点所采取的养生保健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方法。 五、中医药常识 (一)一般常识。 介绍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特点和找中医看病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二)中药常识。 介绍中药的基本知识;简要介绍中药炮制方法和目的(炮制减毒增效的知识),介绍中药简单的加工炮制、中药的煎煮方法,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以及常用中药的鉴别知识等。 (三)家庭常备中成药。 介绍家庭常备中成药的主治、功效、适应症,以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服用禁忌等。 (四)应急知识。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疾病爆发流行、家庭急救时,介绍中医药应急处置的知识和技能等。 附篇 (一)政策法规。 介绍国家有关中医药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工作管理体制以及中医药在国家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二)中医药科学内涵、发展简史、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介绍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发展简史以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三)亚健康。

实验动物学

三项重大突破即:近交系小鼠(1909)、无菌动物(1915)和免疫缺陷动物(1966)的发现和培育成功,为创建实验动物科学奠定了基础。3R”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 LA):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进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人们运用现代手段和方法培育的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动物品种(系)用于科学研究。1.从遗传控制角度来讲:来源清楚、人工培育的、遗传背景明确;2.从微生物控制角度来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3.从应用角度来讲: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近交系:连续全同胞交配20代以上的动物称为近交系 特点:1、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2、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内障、糖尿病.动物模型。 缺点:出现近交衰退。即1.增加基因纯合性,固定优良性状2.出现近交衰退 近交系的特征(1)基因纯合性(2)同基因性(3)长期遗传稳定性(4)表型一致性(5)遗传组成独特(6)分布的广泛(7)可识别性(8)繁殖力低,生活力弱。 F1代动物:两个无关近交系杂交形成的后代。 F1代特征(1)遗传性状稳定,表型一致(2)基因相同,杂合子(3)具有杂种优势 特点:虽然基因杂合,但个体之间基因杂合的一致,个体差异小。除具有近交系的优点,还具有生命力强耐受性强,可长期进行观察,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但是动物机体结构和代谢与人类有较大差异,实验结果不能完全照搬于人。 封闭群动物: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新血缘或至少繁殖四代以上,保持了一定杂合性和群体遗传特征。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毒物实验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等。 突变系动物: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动物具有一种或多种遗传缺陷。例如:无胸腺裸鼠、严重联合免疫

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优选5篇.doc

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优选5篇 【导语】 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优选5篇由***整理投稿精心推荐,我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目录】 篇1: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2: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3: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4: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5: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正文】 篇1: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本次实训,是对我本事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十分有意义的。 经过这次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我动手做项目的本事。 在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是一个让我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原先,学的时候感叹学的资料太难懂,此刻想来,有些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

在这次实训中还锻炼了我其他方面的本事,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首先,它锻炼了我做项目的本事,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自我动手操作的本事,在工作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应用知识的技巧等。其次,实训中的项目作业也使我更加有团队精神。 从那里,我学会了下头几点找工作的心态: 一、努力实践,自觉进行主角转化。 仅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仅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经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仅有经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主角的转换。 二、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提高的动力。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应当把学习作为坚持工作进取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进取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本事,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三、提高工作进取性和主动性 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展此刻自我面前的是一片任自我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职责。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认为大学生实习难,就业难,除非你有关系,能给你简便找到工作,否则就难逃市场选择的厄运。我在该公司实习总结了五个攻略,只能智勇

详解中医体质学说 九种体质分析

中医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指导预防和治疗的学说。中医学的各项学说中包含大量关于体质的理论,王琦等着的《中医体质学说》把这些理论加以总结和发展,开始形成中医学的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说提出:形成不同体质的因素有先天、年龄、性别、精神、生活条件及饮食、地理环境、疾病、体育锻炼、社会因素等。体质因素与发病有很大的相关性,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疾病的性质和病理过程,与患者的体质关系密切。疾病的演变往往取决于机体内部阴阳矛盾运动的倾向性,其中包括机体平素阴阳盛衰、阴阳动静等情况和趋势,由此而规定病势发展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类型。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临床体质调查,提出了正常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等七种临床体质分型设计。临证必须注意素禀特点,年龄长幼、男女之别、生活条件、地区差异等体质因素,重视体质与治病求本的关系,认识体质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重要物质基础,以及体质差异与针刺和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的关系,体质与用药宜忌的关系等。中医体质学说还认为,探讨体质的本质应与研究阴阳学说、脏腑经络的实质相结合,与探讨八纲和机体反应性的关系相结合。 中医体质分类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健康教育讲稿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药养生知识 各位村民: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健康知识讲座,感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怎么在日常生活中用中医养生的方法。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对什么是中医都有所了解。但对它是否有深入的了解呢?现在我们一齐来认识一下怎样应用中医来养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瑰宝,是中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为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促进中医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医药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讲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中医学将之发展的淋漓尽致。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是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辩证施治。 中医古籍莫不贯穿这一思想。 中医药的养生方法: 中医药养生方法有多种,比如:1、调理心态:中医之养生保健首先是调理人之身心状态。中医病因学说:七情生病,过喜伤心,过怒伤肝,忧思伤脾,过非伤肝,恐惊伤肾。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称“七情”。在正常范围内的情志变动是属生理的:一般不会致病;但过度地情志改变,就可能引起疾病。如:大怒伤肝,可引起胸肋疼痛,头痛头晕,性情急躁等;思虑过度可以伤脾,证见胃脘胀痛、食欲不振、暖气等。 我们经常记住古人几段名言:“为人在世莫呈强,让人一步有何仿,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教导人们要以“忍为贵、和为贵、平为福”的和谐作风。“能忍自安、知足常乐”、“岂能尽随人意,但愿不负我心天天自念这些名言,保持自己心态平衡。 2、欲食养生:好多人都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其实,人是不应该得病的,为什么?人就和一台机器一样,保养的好,运转就会正常,保养的不好就会得病。人不应该得病,得病肯定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告诫我们,人类得病的原因:1、不良的生活方式。2、营养不均衡,包括:过剩、缺乏。过剩指的是脂肪过剩,缺乏指的是矿物质和维生 素缺乏。这就是原因,不会吃饭,才会得病。提到吃饭,吃饭的目的是什么?从养生讲,第一,维持生命;第二,预防疾病;第三,治疗疾病。中医五千年养生精华,给后人留下一个治病五步曲;第一步,食,即食疗;第二步,砭,即刮痧、拔罐、按摩和推拿;第三步,针灸;第四步即药酒;第五步,用药。是药三分毒,不能天天、月、 年年泡在药里,想健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根据中医的五脏配五色,肝喜欢吃绿色,心吃红的,脾 吃蓝色的,肺吃白色的,肾吃黑色的。 下面说说口味方面问题: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甜,肺喜辣,肾喜成。也就是说应该什么口味都吃一点,不能偏爱哪个就一辈子不改。比如:酸养肝,大家都知道醋是软化血管的,为什么?因为它养肝、养血,能以软化血管。西医指出:“血管是否畅通是百病之源”,中医学“气为血帅,气行血亦行”。为什么呢?原因是人活着依靠血液循环,血液存在于血管里。血液常年在血管里流动,会产生垃圾,如果饮食不合理,又没有及时清理垃圾,血液的流速就会加快,对血管壁的冲击力会加大,从而引发高血压病,脑梗,心梗等疾病。血管堵了,怎么办?需要疏通。血管堵塞、中医叫血瘀,西医叫自由基太多,预防学和营养学叫脂肪代谢的产物太多。自然界都是一物降一物的,纵观万物, 维生素就能解决这一切,其次是矿物质。 首先说维生素。维生素来自水果和疏菜。蔬菜要生吃最好,水果连皮一块吃。从中医讲,生吃可以泄肝火,从西医讲,可以补足维生素。另外有报导生吃长条茄子,茄子是吸油的,

动物实验利与弊

动物实验利与弊 论点1:(正方)不人道First of all,the main disadvantage of animal testing is the inhumane treatment of animals in tests due to the fact that anesthesia for the help of pain is often not used. Scientists say that using anesthesia will interfere with test results. Today the term “vivisection” is used. Vivisection is defined as “cutting while still alive” but it is more commonly used today as any harmful experiment or test that is performed on an animal. Animal experimentation involves the incarceration of animals and poisoning, mutilation, disease and killing of those individuals. It is arguably the most brutal and most severe form of violence in the modern world.It is said that an estimated 50,000 animals die due to the testing on them. Some of the tests that IAMS performed were: ?28 female cats had their abdomens(腹部)cut open and solution injected repeatedly into their bowels. ?24 young dogs were given kidney failure by the removal of one kidney and the damaging of the other. All the dogs were killed after being fed an experimental diet and their kidneys analyzed. 论点2:(正方)可有别的措施Many alternatives already exist, and there must be many more which are waiting to be found.The day will surely come when not more experiments on animals will need to be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心得体会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心得体会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心得体会 谈到对实验室安全的认识,就需要先了解实验室安全的定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 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使用个体防护装置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感染。只有学习了实验室安全相关法规和守则,才能做到防护。医学实验室安全包括生物安全与防护、动物实验安全与防护、放射安全与防护、药物安全与防护、科研数据安全。作为21世纪的医学生,遵守和学习实验室安全原则是很重要的。除了实验技术技巧的学习之外,医学生必须学习实验室操作,以及实验室的安全守则,从而能够在保护自己及他人安全前提下安全有效的进行学习和实验。 作为第三军医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我们有专门的实验室和研究室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在进行各种不同实验操作时,难免都会接触各种危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危险化学药品等。生物安全相关法规及业务知识了解不透彻,一些操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够。而来自实验室的各种阳性标本往往具有其生物危害性,如对其认识不足或存在侥幸心理,忽视这种生物危害性,可能会对实验安全造成不良后果。实验安全与防护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其认真分析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研究探索实验室安全防护对策,预防实验室事故发生。对于防火措施、实验室的化学药品购置、实验室产生的实验废液废物、实验室设备管理、危险化学药品操作等情况,也需要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按照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实施。防火措施的准备和防火知识学习演练是长期反复训练的过程。学校负责统一购置各级各类实验室所用化学药品, 第 2 页共 5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