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刻

蚀刻
蚀刻

9-1 前言

蚀刻是将材料使用化学反应或物理撞击作用而移除的技术。

蚀刻技术可以分为『湿蚀刻』(wet etching)及『干蚀刻』(dry etching)两类。在湿蚀刻中是使用化学溶液,经由化学反应以达到蚀刻的目的,而干蚀刻通常是一种电浆蚀刻(plasma etching),电浆蚀刻中的蚀刻的作用,可能是电浆中离子撞击芯片表面的物理作用,或者可能是电浆中活性自由基(Radical)与芯片表面原子间的化学反应,甚至也可能是这两者的复合作用。

在航空、机械、化学工业中,蚀刻技术广泛地被使用于减轻重量(Weight Reduction)仪器镶板,名牌及传统加工法难以加工之薄形工件等之加工。在半导体制程上,蚀刻更是不可或缺的技术。

9-2 湿蚀刻(Wet etching)

湿蚀刻是将芯片浸没于适当的化学溶液中,或将化学溶淬喷洒至芯片上,经由溶液与被蚀刻物间的化学反应,来移除薄膜表面的原子,以达到蚀刻的目的。湿蚀刻三步骤为扩散→反应→扩散出如图(一)所示

图(一)以湿式法进行薄膜蚀刻时,蚀刻溶液(即反应物)与薄膜所进行的反

应机制。

湿蚀刻进行时,溶液中的反应物首先经由扩散通过停滞的边界层(boundary layer),方能到达芯片的表面,并且发生化学反应与产生各种生成物。蚀刻的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为液相或气相的生成物,这些生成物再藉由扩散通过边界层,而溶入主溶液中。

就湿蚀刻作用而言,对一种特定被蚀刻材料,通常可以找到一种可快速有效蚀刻,而且不致蚀刻其它材料的『蚀刻剂』(etchant),因此,通常湿蚀刻对不同材料会具有相当高的『选择性』(selectivity)。然而,除了结晶方向可能影响蚀刻

速率外,由于化学反应并不会对特定方向有任何的偏好,因此湿蚀刻本质上乃是一种『等向性蚀刻』(isotropic etching)。等向性蚀刻意味着,湿蚀刻不但会在纵向进行蚀刻,而且也会有横向的蚀刻效果。横向蚀刻会导致所谓『底切』(undercut)的现象发生,使得图形无法精确转移至芯片,如图(二)所示。相反的,在电浆蚀刻中,电浆是一种部分解离的气体,气体分子被解离成电子、离子,以及其它具有高化学活性的各种根种。干蚀刻最大优点即是『非等向性蚀刻』(anisotropic etching)如图(二)(C)所示。然而,(自由基Radical)干蚀刻的选择性却比湿蚀刻来得低,这是因为干蚀刻的蚀刻机制基本上是一种物理交互作用;因此离子的撞击不但可以移除被蚀刻的薄膜,也同时会移除光阻罩幕。

图(二)湿蚀刻与干蚀刻的比较图,图中(a).蚀刻前、(b).湿蚀刻、(c).干蚀刻

的剖面图

图(三)薄膜经近似于非等向性蚀刻后的SEM照片

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 Scope)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由于等向性且造成底切,因此湿蚀刻不适合高深宽比(Aspect Ratio)及孔穴宽度(Cavity Width)小于2-3μm组件之蚀刻。

在航空、化学、机械工业中湿蚀刻就是化学加工(Chemical Machining 简称CHM),也可称为化学蚀刻(Chemical Etching)。化学蚀刻包括

(1) 化学铣切(Chemical Milling)

如飞机翼板(Wing Skin)及引擎零件(Engine Part)之减轻重量(Weight

Reduction)如图(四)所示

图(四)蚀刻后之飞机引擎零件

(2) 化学剪穿(Chemical Blanking)

光化学剪穿(Photo Chemical Blanking)简称为光蚀刻(Photo Etching)就是薄形组件在微影(Lithography)(光阻涂布,曝光、显像)后再加以蚀刻,其产品如图(五)所示

图(五)蚀刻后之成品

(3) 化学雕刻(Chemical Engraving)

在仪器镶板、名牌及其它传统上,在缩放雕刻所制造或藉模压印所生产的零件仅可利用化学雕刻法完成。如图(六)所示

图(六)示波器正面板上高细度雕刻

9-3 干蚀刻(Dry Etching)

干蚀刻通常是一种电浆蚀刻(Plasma Etching),由于蚀刻作用的不同,电浆中离子的物理性轰击(Physical Bomboard),活性自由基(Active Radical)与组件(芯片)表面原子内的化学反应(Chemical Reaction),或是两者的复合作用,可分为三大类:

一、物理性蚀刻:(1) 溅击蚀刻(Sputter Etching) (2) 离子束蚀刻(Ion Beam

Etching)

二、化学性蚀刻:电浆蚀刻(Plasma Etching)

三、物理、化学复合蚀刻:反应性离子蚀刻(Reactive Ion Etching 简称RIE)

干蚀刻是一种非等向性蚀刻(Anisotropic Etching)如图(七)所示,具有很好的方向性(Directional Properties)但比湿蚀刻较差的选择性

(Selectivity)

图(七)单晶硅之非等向性蚀刻

9-4 电浆(Plasma)

电浆是一种由正电荷(离子),负电荷(电子)及中性自由基(Radical)所构成的部份解离气体(Partially Ionized Gas)。

当气体受强电场作用时,气体可能会崩溃。一刚开始电子是由于『光解离』(photoionization)或『场放射』(field emission)的作用而被释放出来。这个电子由于电场的作用力而被加速,动能也会因而提高。电子在气体中行进时,会经由撞击而将能量转移给其它的电子。

电子与气体分子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然而随着电子能量的增加,最终将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将电子激发,并且使气体分子解离。此时电子与气体分子的碰撞则是非弹性碰撞,最重要的非弹性碰撞称为『解离碰撞』(ionization collision),解离碰撞可以释放出电子。而被解离产生的正离子则会被电场作用往阴极移动,而正离子与阴极撞击之后并可以再产生『二次电子』。如此的过程不断连锁反复发生,解离的气体分子以及自由电子的数量将会快速增加。一旦电场超过气体的崩溃电场,气体就会快速的解离。这些气体分子中被激发的电子回复至基态时会释放出光子,因此气体的光线放射主要是由于电子激发所造成。

9-5 溅击蚀刻(Sputter Etching)

将惰性的气体分子如氩气施以电压,利用衍生的二次电子将气体分子解离或激发成各种不同的粒子,包括分子、原子团(Radical),电子、正离子等,;正离子被电极板间的电场加速,即溅击被蚀刻物,具有非常好的方向性(垂直方向),

较差的选择性,因光阻亦被蚀刻,被击出之物质为非挥发性,又沉积在表面,困此在VLSI中很少被使用。

9-6 电浆蚀刻(Plasma Etching)

利用电浆将蚀刻气体解离产生带电离子、分子、电子以及反应性很强(即高活性)的原子团(中性基Radical)此原子团与薄膜表面反应形成挥发性产物,被真空帮浦抽走。

电浆蚀刻类似湿蚀刻,利用化学反应,具有等向性和覆盖层下薄膜的底切(Under Cut)现象,由于电浆离子和芯片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比湿蚀刻溶液分子还大,因此蚀刻效率较佳。其系统设备示意图如图(八)

图(八)电浆蚀刻系统设备示意图

RF电源为13.56MHz之交流射频电源(Radio Frequency)

9-7 反应性离子蚀刻(Reactive Ion Etching 简称RIE)

最为各种反应器广泛使用的方法,便使是结合(1)物理性的离子轰击与(2)化学反应的蚀刻。此种方式兼具非等向性与高蚀刻选择比等双重优点,蚀刻的进行主要靠化学反应来达成,以获得高选择比。加入离子轰击的作用有二:一是将被蚀刻材质表面的原子键结破坏,以加速反应速率。二是将再沉积于被蚀刻表面的

产物或聚合物(Polymer)打掉,以使被蚀刻表面能再与蚀刻气体接触。而非等向性蚀刻的达成,则是靠再沉积的产物或聚合物,沉积在蚀刻图形上,在表面的沉积物可为离子打掉,故蚀刻可继续进行,而在侧壁上的沉积物,因未受离子轰击而保留下来,阻隔了蚀刻表面与反应气体的接触,使得侧壁不受蚀刻,而获得非等向性蚀刻。如图(九)所示

应用干式蚀刻主要须注意蚀刻速率,均匀度、选择比、及蚀刻轮廓等。蚀刻速率越快,则设备产能越快,有助于降低成本及提升竞争力。蚀刻速率通常可藉由气体种类、流量、电浆源及偏压功率所控制,在其它因素尚可接受的条件下,越快越好。均匀度是芯片上不同位置的蚀刻率差异的一个指针,较佳的均匀度意谓着晶圆将有较佳的良率(Yield),尤其当晶圆从3吋、4吋、一直到12吋,面积越大,均匀度的控制就显的更加重要。选择比是蚀刻材料的蚀刻速率对屏蔽或底层蚀刻速率的比值,控制选择比通常与气体种类与比例、电浆或偏压功率、甚至反应温度均有关系。至于蚀刻轮廓一般而言愈接近九十度越佳,除了少数特例,如接触窗或介层洞(Contact Window and Via Hole),为了使后续金属溅镀能有较佳的阶梯覆盖能力(Step Coverage),而故意使其蚀刻轮廓小于九十度。通常控制蚀刻轮廓可从气体种类、比例、及偏压功率来进行。

图(九)非等向性蚀刻示意图

电浆离子的浓度和能量是决定蚀刻速率的两大要素,为了增加离子的浓度,在干式蚀刻系统设计了两种辅助设备:(1)电子回转加速器(Electron Cyclotron),(2)磁圈(Magnet Coil)。前者是利用2.54GHz的微波来增加电子与气体分子的碰撞机率;而后者则是在真空腔旁加入一个与二次电子运动方向垂直的磁场,使得电子以螺旋状的行径来增加与气体分子的碰撞机率。

9-7 磁场强化反应性离子蚀刻(Magnetic Enhanced RIE 简称MERIE)

MERIE是在传统的RIE中,加上永久磁铁或线圈,产生与芯片平行的磁场,而此磁场与电场垂直,因为自生电压(Self Bias)垂直于芯片。电子在此磁场下,将以螺旋方式移动,如此一来,将会减少电子撞击腔壁,并增加电子与离子碰撞的机会,而产生较高密度的电浆,然而因为磁场的存在,将使离子与电子偏折方向不同而分离,造成不均匀及天线效应的发生。因此,磁场常设计为旋转磁场。MERIE的操作压力,与RIE相似,约在0.01~1Torr之间,当蚀刻尺寸小于0.5μm以下时,须以较低的气体压力以提供离子较长的自由路径,确保蚀刻的垂直度,因气体压力较低,电浆密度也随着降低,因而蚀刻效率较差。所以较不适合用于小于0.5μm以下的蚀刻。

图(十)磁场强化RIE(MERIE)示意图

9-8 电子回旋共振式离子反应电浆蚀刻(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Plasma Etching 简称ECR Plasma Etching)

ECR利用微波及外加磁场来产生高密度电浆。电子回旋频率可以下列方程式表示:

ωe=V e/r (1)

其中V e是电子速度,r是电子回旋半径。另外电子回旋是靠劳伦兹力所达成,亦即

F=eV e B=M e V e2/r (2)

其中,e是电子电荷,Me荷为电子质量,B是外加磁场;可得

r=M e V e/eB (3)

将(3)代入(1)可得电子回旋频率

ωe=eB/M e

当此频率ωe等于所加的微波频率时,外加电场与电子能量,发生共振耦合,因而产生高的密度电浆。

ECR的设备如图(十一)所示,共有二个腔,一个是电浆产生腔,另一个是扩散腔。微波藉由微波导管,穿越石英或氧化铝做成的窗进入电浆产生腔中,另外磁场随着与磁场线圈距离增大而缩小,电子便随着此不同的磁场变化而向芯片移动,正离子则是靠浓度不同而向芯片扩散,通常在芯片上也会施加一个RF 或直流偏压,用来加速离子,提供离子撞击芯片的能量,藉此达到非等向性蚀刻的效果。

图(十一)电子回旋共振电浆蚀刻示意图

9-9 未来展望

当组件越做越小,(<0.18μm),而晶圆尺寸愈来越大(>8吋),蚀刻选择率与均匀度就变得很重要。传统RIE因为操作压力高,无法达到垂直侧壁蚀刻,以及在大尺寸晶圆上不易维持良好的均匀度,将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高电浆密度电浆系统。这类电浆系统不但能在极低压下产生高密度电浆,并且能分别控制电浆密度与离子能量,减少离子轰击损坏,在大尺寸晶圆上亦能保持良好的均匀性,提高生产良率。另外因为尺寸缩小,使得蚀刻图形高的高宽比(Aspect Ratio)增加,再加上光阻的厚度将使得蚀刻更加困难,例如0.25μm宽的铝线,厚度大约0.5μm,而光阻厚约原0.5~1μm,整个高宽比将高达4~6,因此使用除了光阻以外的材料来作为屏蔽,或称为硬屏蔽(Hard Mask)来改善。另外,图形间距越小或氧化层接触窗的面积越小,蚀刻系统中的反应物或带能量的离子无法到达接触底部,或者反应的产物无法顺利排出接触窗外,使得蚀刻速率降低。面积越小,此现象越严重,亦即所谓的微负载效应(Micro loading Effect)。除此之外,如何减少电浆电荷导致损坏,使用净电吸附夹具,使用多腔设计系统,均是未来蚀刻机趋势。多腔设计可以避免相互污染,并增进生产速率。使用静电吸附夹具可以降低粒子污染,增进芯片冷却效率,而减少电浆导致损坏可使制程上的设计变得更单纯,并提高组件的可靠度。

Reference

(1) 半导体制程技术文京图书公司张景学

(2) 集成电路制程技术五南图书公司李世鸿

(3) 工业技术人才培训计划讲义VLSI制程概论成功大学电机系

(4) 微机电系统之技术现况与发展工研院机械工业研究所

(5) Fundamentals of MICRO FABRICATION Marc Madou

(6) Micro System Technology and Micro robotics S.Fatikow U.Remboed 高立图书公司

金属蚀刻片

蚀刻片(Photo-etched sheets简称PE),是用一些技术腐蚀出来的金属片,一般材质有铜、不锈钢和镀膜的合金等。下面就让广德均瑞电子科技为您简单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蚀刻片(PHOTO-ETCHING PARTS)是项令人又爱又怕的模型科技产品,其生产的原理很类似电路板的方法,是利用强腐蚀性的强酸蚀刻掉不需要的部份,剩余的部份即为常见的蚀刻片产品。它的细部表现功夫凌驾于现有的各种模型材料之上,只要掌握制作技巧并辅助使用于模型上,相信可令您的作品精细度巨增。 现有的蚀刻片材质有两种,一为不锈钢,一为铜。不锈钢产品的外观亮丽,且能制出很细致的细部线条,比较适合超细部的表现,但因其硬度高,所以在切割及加工时较麻烦,而且无法用一般的烙铁来焊接组合。铜的外观不及不锈钢的亮丽,但硬度低,很容易加工,可

以用一般的烙铁来焊接组合。左上为AFV CLUB的M-88回收战车的不锈钢材质细部零件,可注意它的网目有多么细。左下为TAMIYA 的不锈钢材质[ 工具],可用它来刮出战车表面的防磁纹构造。右边为STENCILIT的铜材质[ 喷漆型板],可用来喷出各种图案。由这三个产品来看,蚀刻片不光是用在细部零件用途上而已,现已有更多的辅助工具是利用它的特性所制成。 广德均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人民币,拥有不锈钢五金蚀刻加工独立法人环评资质,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6条不锈钢生产线,公司销售生产管理人员均超十年不锈钢蚀刻生产加工经验。公司主要生产集成电路导线架;接地端子; 表面贴装零件(SMT)模板;精密线材布线钢板;编码器光栅;手机按键、RDIF天线、基板及金属配件;(VFD)栅网、陈列、支架;电极针(放电针);各类金属过滤网片/喇叭网片;眼镜框架;精密元器件掩模板;LCD背光模仁、钢版;显像管荫罩;电脑硬盘骨架;金属蚀刻发热片工艺等。

蚀刻天线制作方法与制作流程简介

目前我们了解的天线制作技术主要有三种:绕线式天线、印刷天线和蚀刻天线。此外还有真空镀膜法生产RFID天线的,上述几种生产方法的特点比较如下: 2.1 绕线式天线 绕线和印刷技术在中国大陆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大部分的 RFID标签制造商也是采用此技术。 利用线圈绕制法制作RFID标签时,要在一个绕制工具上绕制标签线圈并进行固定,此时要求天线线圈的匝数较多。这种方法用于频率围在125-134KHz的RFID标签,其缺点是成本高、生产速度慢、生产效率较低。 2.2 印刷天线 印刷天线是直接用导电油墨(碳浆、铜浆、银浆等)在绝缘基板(或薄膜)上印刷导电线路,形成天线的电路。主要的印刷方法已从只用丝网印刷扩展到胶印、柔性版印刷、凹印等制作方法,较为成熟的制作工艺为网印与凹印技术。其特点是生产速度快,但由于导电油墨形成的电路的电阻较大,它的应用围受到一定的局限。 2.3 蚀刻天线 印制电路的蚀刻技术主要应用于欧洲地区,而在,目前仅少数软性电路板厂有能力运用此技术制造RFID标签天线。 蚀刻技术生产的天线可以运用于大量制造13.56M、UHF频宽的电子标签中,它具有线路精细、电阻率低、耐候性好、信号稳定等优点。 3、蚀刻天线制作方法简介 蚀刻天线常用铜天线和铝天线,其生产工艺与挠性印制电路板的蚀刻工艺接近。 3.1 蚀刻天线的制作流程 挠性聚酯覆铜(铝)板基材――贴感光干膜/印感光油墨――连续自动曝光――显像――蚀刻――退膜--水洗--干燥—质检—包装 3.2 制作流程说明 挠性聚酯覆铜(铝)板基材:采用软板专用的合成树脂胶(环氧胶、丙烯酸胶)将铜箔(铝箔)与聚酯膜压合在一起,经高温后固化后而成,其电性能、耐高温性、耐腐蚀性较强。材料的组成截面图如下:

蚀刻和侧蚀

36 Screen Printing Industry 网印工业 专栏/知识园地 1.蚀刻的定义 蚀刻就是用化学方法按一定的深度除去不需要的金属。蚀刻技术被广泛用在装饰、电路板、精密加工和电子零件加工等领域,近几年我国用蚀刻方法加工的金属画、工艺品和缕空艺术品赚取了大量的外汇,形成了一个新型产业。 2.蚀刻技术的一般过程(1)蚀刻技术的分类A.化学蚀刻B.电解蚀刻 (2)化学蚀刻的一般工艺流程预蚀刻→蚀刻→水洗→浸酸→水洗→去抗蚀膜→水洗→干燥 (3)电解蚀刻的一般工艺流程入橹→开启电源→蚀刻→水洗→浸酸→水洗→去抗蚀膜→水洗→干燥 3.化学蚀刻的几种形式对比及应用(1)静蚀刻 即将被蚀刻的板或零件浸入蚀刻液,待蚀刻一定深度后取出,水洗,然后进入下道工序。该方法只适用于少量的试验品或试验室使用。 (2)动蚀刻 A.鼓泡式(也称吹气式),即把容器内的蚀刻液用空气搅拌鼓泡(吹气)的方法进行蚀刻。 B.泼溅式,在一个容器内用泼溅的方法把蚀刻液泼在被蚀刻物体表面进行蚀刻的方法。 C.喷淋式,用一定压力将蚀刻液喷淋在被蚀刻物体的表面进行 文/李春甫 蚀 刻 和 侧 蚀 图1 蚀刻示意图 图2 侧腐蚀开始 图3 侧腐蚀过程 图4 蚀刻最后结果

37 Screen Printing Industry 网印工业 知识园地/专栏 蚀刻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较为普遍,且蚀刻速度和质量较为理想。 4.侧蚀及侧蚀系数(1)侧蚀的形成过程 蚀刻开始时,金属板表面被图形所保护,其余金属面均和蚀刻液接触,此时蚀刻垂直向深度进行,如图1。当金属表面被蚀刻到一定深度后,裸露的两侧出现新的金属面,这时蚀刻液除向垂直方向还向两侧进行蚀刻,如图2。随着蚀刻深度的增加,两侧金属面的蚀刻的面积也在加大。开始的部分被蚀刻的时间长,向两侧蚀刻的深度也大,形成严重侧蚀,底部蚀刻时间较短,侧蚀相对轻微,如图3。图4是最后的蚀刻结果。 (2)侧蚀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侧蚀能使凸面的图形(泛指阳图)线条或网点变细变小,反之使凹图的线条或网点变粗变大,使图形变形或尺寸超差,严重时使产品报废,是蚀刻中的大敌。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找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3)减小侧蚀的方法 蚀刻过程中产生侧蚀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何将侧蚀降至最小值成为各生产厂家的首要目标,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选择高效率的蚀刻液,最好能使蚀刻液连续使用、再生,永远处于最佳的活跃状态。 B.制定或控制好适于自身产品的蚀刻液的温度。 C.选择理想的蚀刻方法,如喷淋式较好,其它方式较差,静止 蚀刻侧蚀最大。使用喷淋蚀刻时,上喷和下喷差别较大,应选择下喷,如图5所示。这是因为,如果选择上喷,即喷头向下,蚀刻应喷至板面,蚀刻液停留时间较长,在垂直蚀刻的同时向两侧蚀刻。而下喷当蚀刻液喷向板面时即刻落下,溶液交换的速度快,永远有新溶液喷向板面,减少了侧蚀的机会,侧蚀较小。 D.严格控制蚀刻时间。方法是先做首件,选择出最佳的蚀刻时间,一旦达到理想深度即刻取出用水冲洗(若有局部蚀刻不掉,取出清洗后做局部处理)。以后的产品按此蚀刻时间。 E.适量加入高分子成膜物质作保护剂,这种物质要能溶解于 水,与金属要有特定的亲和力,蚀刻时可以粘附于金属的侧壁上。 5.图形补偿的方法 (1)先计算出有关金属的蚀刻系数(按规定的工艺条件),见图6侧蚀示意图。式中: A.原掩膜宽度B.蚀刻后的宽度I.蚀刻后造成的缺口宽度d.为蚀刻深度(2)计算公式:蚀刻系数=d/I 其中蚀刻系数越大侧蚀越小。以静蚀刻为例,其蚀刻系数为2~4,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的蚀刻系数要远远超过它才行。 (3)补偿方法。在设计光绘底片前,根据新测得的蚀刻系数将蚀刻深度的数值代入式中,计算出侧蚀刻量从而对照底的数值加以修正,以补偿因侧蚀引起的线条及网 点失真。

蚀刻制程

蚀刻制程 一、前言 电路板使用铜作为导电材料,制作过程中大多采用先进电镀再蚀刻的方式使电路成型。 一般而言,可概分为减成法(subtractive process)及加成法(additive process),前者是以铜箔基板为基材经印刷或压模、曝光、显影等程序在基板上形成一线路图案再将板面上线路部分以外的铜箔蚀刻掉,最终剥除覆盖在线路上的感光性干膜阻剂或油墨,以形成电子线路的方法;而后者则采未压铜膜的基板,以化学沉铜沉积的反反复,在基板上欲形成线路的部分进行铜沉积,以形成导电线路。减成法又可细分为全板镀铜法(pannel plating)及线路镀铜法(pattern plating),另外还有上述两种制造方法折衷改良的局部加成发法(partial additive)。 目前电路板制造上还是多以减成法为主。无论哪种制造方式,蚀刻皆是其制造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减成法最为重要。 二、蚀刻液之分类与说明 蚀刻液一般可分为酸性蚀刻液与碱性蚀刻液两类,酸性蚀刻液会攻击以锡或锡铅为主的阻抗液金属阻剂层,对干膜攻击力较低;反之,碱性蚀刻液则会攻击干膜,对金属阻剂的攻击力较低,所以目前酸性及碱性蚀刻液在电路板制程上的选用大致上十分清楚;有干膜的流程,如内层蚀刻走酸性蚀刻,有金属阻剂的制程,如外层蚀刻则走碱性蚀刻。 2.1 酸性蚀刻液 酸性蚀刻液主要用在内层蚀刻以氯酸钠、氯化铜以及氯化铁为主,以下针对这几种酸性蚀刻液作介绍: 2.1.1 氯化铁蚀刻液 氯化铁蚀刻液是利用铁离子、氯离子以及铜离子作为主要蚀刻力产生源之蚀刻液。配制上时利用铁金属(来源之一为钢铁工厂制程副产品),与盐酸作用而得之氯化亚铁为主成分。由于铁离子的还原电位较铜高所以铜会被其侵蚀,被蚀刻后的铜以离子态存在于蚀刻液中又会再蚀刻铜。氯化铁蚀刻液可用于单面板及内层板之蚀刻。其蚀刻速率约(20-25μm/min),蚀刻能力约(60-80g/l)。氯化铁系统因具药水再生性,所以可以降低制程成本;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制程中会在设备上以及工作场所造成不易去除且有颜色之污垢,且槽液中不纯物很多,尤其铁、铜离子同时存在,大大影响其废液之回收价值,因此在单面板和内层板之蚀刻领域中,大多被氯化铜蚀刻液取代。目前多使用于铁/镍合金蚀刻,例如导线架业,一般电路板厂较少使用。其系统可以视为氯化铁/盐酸系统:其氯化铁约占40w/w%,HCI约占5%其反应式如下: FeCl3 +Cu0→FeCl2 +CuCl (1) FeCl3 +CuCl →FeCl2+CuCl2(2) CuCl2+Cu0→2CuCl (3) 见反应式(1)-(3),三价铁会将于表面接触到的铜氧化成一价铜,此一价铜之后会再被三价铁氧化成二价铜,此二价铜本身具备将铜面氧化的能力,整个过程中的金属离子仅有二价铁不具蚀刻力,因此需要将二价铁再氧化成三价铁以维持槽液的活性,详见下式(4)、(5):4FeCl2+O2+4HCl→4FeCl3+2H2O (4) FeCl3+H2O→Fe(OH)3+3HCl (5) 由(4)、(5)两式可知在氧气(空气)充足的情况下添加盐酸可以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且当盐酸消耗过多时会产生氧化铁沉淀,因此控制酸含量对于氯化铁蚀刻液的系统来说十分重要,一般而言PH通常控制在0.5-1之间。 2.1.2 氯化铜蚀刻液 利用二价铜离子和氯离子为主轴的铜蚀刻液,通常由氯化铜、盐酸、氯化钠或氯化铵配成,

PCB蚀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PCB蚀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减少侧蚀和突沿,提高蚀刻系数 侧蚀产生突沿。通常印制板在蚀刻液中的时间越长,侧蚀越严重。侧蚀严重影响印制导线的精度,严重侧蚀将使制作精细导线成为不可能。当侧蚀和突沿降低时,蚀刻系数就升高,高的蚀刻系数表示有保持细导线的能力,使蚀刻后的导线接近原图尺寸。电镀蚀刻抗蚀剂无论是锡-铅合金,锡,锡-镍合金或镍,突沿过度都会造成导线短路。因为突沿容易断裂下来,在导线的两点之间形成电的桥接。 影响侧蚀的因素很多,下面概述几点: 1)蚀刻方式:浸泡和鼓泡式蚀刻会造成较大的侧蚀,泼溅和喷淋式蚀刻侧蚀较小,尤以喷淋蚀刻效果最好。 2)蚀刻液的种类:不同的蚀刻液化学组分不同,其蚀刻速率就不同,蚀刻系数也不同。例如:酸性氯化铜蚀刻液的蚀刻系数通常为3,碱性氯化铜蚀刻液的蚀刻系数可达到4。近来的研究表明,以硝酸为基础的蚀刻系统可以做到几乎没有侧蚀,达到蚀刻的线条侧壁接近垂直。这种蚀刻系统正有待于开发。 3)蚀刻速率:蚀刻速率慢会造成严重侧蚀。蚀刻质量的提高与蚀刻速率的加快有很大关系。蚀刻速度越快,板子在蚀刻液中停留的时间越短,侧蚀量越小,蚀刻出的图形清晰整齐。 4)蚀刻液的PH值:碱性蚀刻液的PH值较高时,侧蚀增大。峁见图10-3为了减少侧蚀,一般PH值应控制在8.5以下。 5)蚀刻液的密度:碱性蚀刻液的密度太低会加重侧蚀,见图10-4,选用高铜浓度的蚀刻液对减少侧蚀是有利的. 6)铜箔厚度:要达到最小侧蚀的细导线的蚀刻,最好采用(超)薄铜箔。而且线宽越细, 铜箔厚度应越薄。因为,铜箔越薄在蚀刻液中的时间越短,侧蚀量就越小。 2. 提高板子与板子之间蚀刻速率的一致性

金属蚀刻工艺流程

金属蚀刻工艺流程 (一)金属蚀刻工艺流程 金属的种类不同,其蚀刻的工艺流程也不同,但大致的工序如下:金属蚀刻板→除油→水洗→浸蚀→水洗→干燥→丝网印刷→千燥→水浸2~3min→蚀刻图案文字→水洗→除墨→水洗→酸洗→水洗→电解抛光→水洗→染色或电镀→水洗→热水洗→干燥→软布抛(擦光)光→ 喷涂透明漆→干燥→检验→成品包装。 1.蚀刻前处理 在金属蚀刻之前的工序都是前处理,它是保证丝印油墨与金属面具有良好附着力的关键工序,因此必须要彻底清除金属蚀刻表面的油污及氧化膜。除油应根据工件的油污情况定出方案,最好在丝印前进行电解除油,保证除油的效果。除氧化膜也要根据金属的种类及膜厚的情况选用最好的浸蚀液,保证表面清洗干净。在丝网印刷前要干燥,如果有水分,也会影响油墨的附着力,而且影响后续图纹蚀刻的效果 甚至走样,影响装饰效果。 2.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要根据印刷的需要制作标准图纹丝印网版。图纹装饰工序中,丝印主要起保护作用,涂感光胶时次数要多些,以便制得较厚的丝网模版,这样才使得遮盖性能好,蚀刻出的图纹清晰度高。丝网版的胶膜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光化学反应,使得光照部分交联成不溶于水的胶膜,而未被光照部分被水溶解而露出丝网空格,从而在涂有胶膜丝网版上光刻出符合黑白正阳片图案的漏网图纹。 把带有图纹的丝印网版固定在丝网印刷机上,采用碱溶性耐酸油墨,在金属板上印制出所需要的图纹,经干燥后即可进行蚀刻。 3.蚀刻后处理 蚀刻后必须除去丝印油墨。一般的耐酸油墨易溶于碱中。将蚀刻板浸入40~6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温度50~80℃,浸渍数分钟即可退去油墨。退除后,如果要求光亮度高,可进行抛光,然后进行染色,染色后为了防止变色及增加耐磨、耐蚀性,可以喷涂透明光漆。 对于一些金属本身是耐蚀性能好而且不染色的,也可以不涂透明漆,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二)化学蚀刻溶液配方及工艺条件 蚀刻不同的金属要采用不同的溶液配方及工艺条件,常用金属材料的蚀刻溶液配方及工艺条件见表6―4~表6-6。

PCB设备蚀刻补偿原理及应用

蚀刻补偿原理及应用 1、蝕刻補償原理 什麼是“間隔噴淋蝕刻”的意思?為什麼“間隔噴淋蝕刻”能給我們一個更加均勻的蝕刻效果呢?當蝕刻噴淋到上板面的時候,板邊緣的藥水流動要更快於板中間,這樣導致了在上板面形成一種“魂凝”狀態,從而阻礙了噴淋和降低了蝕刻反映速度,導致在上板面形成一個“銅山”(如圖一所示),為了得到更好的蝕刻品質,這些“銅山”應該要除去,下面圖表會解釋這個過程。所謂的“銅山”已經使用3D圖表顯示,同時使用等高線分開。 為了補償上板面“混凝”的影響,設計了一個特殊的噴淋系統,這個系統在工作方向垂直方向上安裝了一些噴管,每一根噴管可以各自的控制其開關,而且每一根噴管安裝了不同數量的噴嘴,噴嘴的形狀安排成一個三角形。正常情況下按照以下排列:第一根噴管安裝了9個噴嘴,第二根噴嘴安裝了8個噴嘴,第三根噴管安裝了7個噴嘴,如此類推,直到最後一根噴管安裝3到4個噴嘴為止,如 圖2所示。由於可以選擇每一個噴管的開、關,在板面上的“銅山”可以被一層一層的除掉。

下面給了我們關於“間隔噴淋”程式更詳細的解釋: 以上圖解顯示了有6根噴管的“間隔噴淋”系統,在板面上的橢圓形表示了板面上殘銅(銅山)的不同的厚度。 當板走進時,有8個噴嘴的第一根噴管被開動,目的是蝕刻掉1.5um 的銅厚,意味著原來1.5um 的區域被蝕刻為0um ,3un 的區域蝕刻為1.5um ,如此類推。在第一個噴管到達板後端以前,第二根噴管已經被開動,實際上是在1.5um 銅厚的區域剛好到達第二根噴管時開動的。第三根噴管是在下一層銅層到達時開動,如此類推,一直到裝有3個噴嘴的最後一根噴管噴完為止,這意味著這個系統可以根據實際蝕刻掉板面上最後一層銅層,而噴灌管的開、關選擇可以在PLC 控制的PC 上設定。

电化学蚀刻

对于金属蚀刻加工来说,化学蚀刻和电化学蚀刻是现在比较常见的蚀刻加工方式,那么电化学蚀刻是什么?下面就让广德均瑞电子科技为您简单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金属和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在腐蚀过程中有阳极和阴极区,电流可以通过金属在一定的距离中流动,如金属在各种电介质溶液(如海水、酸、碱、盐溶液、潮湿大气等)中的腐蚀。在一般情况下,电化学蚀刻主要为微电池腐蚀和浓差电池腐蚀。电化学蚀刻的必要条件是:阳极、阴极、电介质、电流回路。除去或改变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即可阻止或减缓腐蚀的进行。涂层能将金属周围的电介质隔离开,实际上也有电化学防腐的作用。电化学防腐主要通过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来实现。电化学蚀刻对环境污染小,但是蚀刻的深度

较浅,电流分布受面积影响,面积较大时,蚀刻精度不能很好的控制,且不能做凸面的蚀刻。 广德均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人民币,拥有不锈钢五金蚀刻加工独立法人环评资质,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6条不锈钢生产线,公司销售生产管理人员均超十年不锈钢蚀刻生产加工经验。公司主要生产集成电路导线架;接地端子; 表面贴装零件(SMT)模板;精密线材布线钢板;编码器光栅;手机按键、RDIF天线、基板及金属配件;(VFD)栅网、陈列、支架;电极针(放电针);各类金属过滤网片/喇叭网片;眼镜框架;精密元器件掩模板;LCD背光模仁、钢版;显像管荫罩;电脑硬盘骨架;金属蚀刻发热片工艺等。 广德均瑞电子科技是以补强钢片为主打产品的蚀刻厂,ISO9001认证工厂,具有独立法人和环评资质,持有排污许可证的企业。拥有6蚀刻加工生产线,免费提供FPC补强板工艺解决方案以及蚀刻行业资讯。

蚀刻用腐蚀液与配方比例

蚀刻用腐蚀液与配方比 例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刻蚀基础(转载) 湿式蚀刻技术 最早的蚀刻技术是利用特定的溶液与薄膜间所进行的化学反应来去除薄膜未被光阻覆盖的部分,而达到蚀刻的目的,这种蚀刻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湿式蚀刻。因为湿式蚀刻是利用化学反应来进行薄膜的去除,而化学反应本身不具方向性,因此湿式蚀刻过程为等向性,一般而言此方式不足以定义3微米以下的线宽,但对于3微米以上的线宽定义湿式蚀刻仍然为一可选择采用的技术。 湿式蚀刻之所以在微电子制作过程中被广泛的采用乃由于其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产能及优越的蚀刻选择比等优点。但相对于干式蚀刻,除了无法定义较细的线宽外,湿式蚀刻仍有以下的缺点:1)需花费较高成本的反应溶液及去离子水;2)化学药品处理时人员所遭遇的安全问题;3)光阻附着性问题;4)气泡形成及化学蚀刻液无法完全与晶圆表面接触所造成的不完全及不均匀的蚀刻;5)废气及潜在的爆炸性。 湿式蚀刻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1)化学蚀刻液扩散至待蚀刻材料之表面;2)蚀刻液与待蚀刻材料发生化学反应;3)反应后之产物从蚀刻材料之表面扩散至溶液中,并随溶液排出(3)。三个步骤中进行最慢者为速率控制步骤,也就是说该步骤的反应速率即为整个反应之速率。

大部份的蚀刻过程包含了一个或多个化学反应步骤,各种形态的反应都有可能发生,但常遇到的反应是将待蚀刻层表面先予以氧化,再将此氧化层溶解,并随溶液排出,如此反复进行以达到蚀刻的效果。如蚀刻硅、铝时即是利用此种化学反应方式。 湿式蚀刻的速率通常可藉由改变溶液浓度及温度予以控制。溶液浓度可改变反应物质到达及离开待蚀刻物表面的速率,一般而言,当溶液浓度增加时,蚀刻速率将会提高。而提高溶液温度可加速化学反应速率,进而加速蚀刻速率。 除了溶液的选用外,选择适用的屏蔽物质亦是十分重要的,它必须与待蚀刻材料表面有很好的附着性、并能承受蚀刻溶液的侵蚀且稳定而不变质。而光阻通常是一个很好的屏蔽材料,且由于其图案转印步骤简单,因此常被使用。但使用光阻作为屏蔽材料时也会发生边缘剥离或龟裂的情形。边缘剥离乃由于蚀刻溶液的侵蚀,造成光阻与基材间的黏着性变差所致。解决的方法则可使用黏着促进剂来增加光阻与基材间的黏着性,如Hexamethyl-disilazane(HMDS)。龟裂则是因为光阻与基材间的应力差异太大,减缓龟裂的方法可利用较具弹性的屏蔽材质来吸收两者间的应力差。 蚀刻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常会造成蚀刻的不均匀性,气泡留滞于基材上阻止了蚀刻溶液与待蚀刻物表面的接触,将使得蚀刻速率变慢或停滞,直到气泡离开基材表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会在溶液中加入一些催化剂增进蚀刻溶液与待蚀刻物表面的接触,并在蚀刻过程中予于搅动以加速气泡的脱离。

不锈钢蚀刻技术

不锈钢蚀刻技术 引言 人造木材由于具有色彩鲜艳、图案清晰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和家具等行业,制约人造木材生产的关键是模具板。利用蚀刻方法能够在不锈钢模具上雕刻出各种花纹图案,提高所加工制件的装饰和美观性能。在技术分为机械、化学和电化学方法等[1~4],其中化学蚀刻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精度高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于批量生产,蚀刻深度为20~200μm。化学蚀刻涉及材料科学、照相制版技术和金属腐蚀与防护等。图纹膜的致密性、耐蚀性和耐热性尤为重要。不锈钢抛光技术分为机械、化学和电化学抛光,其中化学抛光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和适应性强等特点[5,6],化学抛光实际是不锈钢溶解和钝化两种过程相互竞争的结果,抛光质量不仅与不锈钢材质、加工方法、制品大小和结构以及表面状态等有关,而且还与溶液配方和抛光工艺参数有关。化学抛光溶液分为王水型、硫酸型、磷酸型和醋酸-双氧水型等[7],为了改善和提高抛光质量而加入一定量添加剂,添加剂不锈钢化学抛光分为浸泡、喷淋和涂膏等,浸泡又分为高温、中温和室温抛光[9]。 目前,我国人造木材行业应用的模具板主要是从欧洲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修复困难,因此不锈钢模具板的国产化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国产不锈钢板材,研究了化学蚀刻、化学抛光和电镀铬工艺参数。 1 实验 1.1 各种溶液组成 1)化学除油溶液 1.2 工艺流程和工艺规范 不锈钢工件→前处理(手工清理,去除毛刺和焊瘤等)→除油(70~80℃,除尽为止)→清洗→干燥→覆盖带有图纹的膜(应具有无孔、耐蚀和耐热)→化学蚀刻(45~50℃,蚀刻速度10~ 20μm/h)→清洗→脱膜→清洗→化学抛光(25~40℃,1~5h)→清洗→中和(25~40℃,1min)→清洗→电镀铬(阴极电流密度50~60a/dm2,55~60℃)→产品→保护处理→入库。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影响蚀刻的因素 1) fecl3的质量浓度 在蚀刻温度为50℃和盐酸为12ml/l条件下实验:a.fecl3质量浓度不仅影响蚀刻速度,而且影响蚀刻质量。当fecl3小于600g/l时,蚀刻速度慢,很难达到蚀刻效果;b.当fecl3在600~900g/l范围内,蚀刻速度随fecl3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c.当fecl3质量浓度大于900g/l时,不仅蚀刻速度随着fecl3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且蚀刻面出现不均匀现象,蚀刻面大时尤为明显,这是由于蚀刻产物在蚀刻面上结晶析出所致。综合考虑,对于奥氏体不锈钢,fecl3质量

玻璃表面蚀刻的原理

玻璃表面蚀刻的原理 热度 6已有 84 次阅读2010-10-23 17:15|个人分类:理论和实践| 玻璃表面化学深蚀刻的工艺原理与操作方案 2007-12-17 18:57 本文对平板玻璃表面化学蚀刻做一些较为通俗的理性论述: 一、化学蚀刻的原理: 我们知道玻璃属于无机硅物质中的一种,非晶态固体。易碎;透明。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现代人已不再满足于物理式机械手段加工的艺术玻璃制品,更致力于用多种化学方式对玻璃表面进行求新求异深加工,以求得到更好的视觉享受,从而使玻璃产品的附加值再度得到提高. 例如对玻璃表面进行化学粗化[蒙砂;玉砂],化学深蚀刻[凹蒙;冰雕],化学抛光及其它工艺,本文论述的重点将是玻璃化学的氧化与还原反应的构造及工艺操作控制性。 对于玻璃蚀刻液中起氧化反应的物质是选择纯液质的能与玻璃起氧化反应的可以是H2SO4; HCL, HNO3. 它们能与玻璃中的硅原子发生氧化作用, 形成SIO2, 做为蚀刻液中设定的络合剂氢氟酸正好能将SIO2再次分解, 从而形成我们设计的化学反应程式,达到对玻璃表面进行蚀刻的目地。例如程式: a:3SI+4HNO3=3SIO2+2H2O+4NO b:SIO2+6HF = H2[SIF6]+2H2O 对玻璃蚀刻液配制可以展现的物质性质包含氧化剂;络合剂;缓冲剂;催化剂;附加剂;表面活性剂;酸雾抑制剂. 如下再例: 氧化剂: H2SO4 ; HCL ; HNO3; 还原剂: HF 缓冲剂: H2O; CH3COOH; 催化剂: NH4NO3; CuSO4; NaNO2; AgNO3; 附加剂: Br2 酸雾抑制剂: FC-129; FC-4; FT248TM 湿润活性剂 ; 长直链烷基TH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按重量百分比配制玻璃蚀刻液可以视深蚀刻、浅蚀刻及抛光要求对蚀刻液中各物质百分比投料进行调整. 如下续例: 缓冲剂--------------------------------------- 40----67% 氧化剂--------------------------------------- 15----38% 络合剂--------------------------------------- 27----45% 催化剂--------------------------------------- 0.03---0.06 附加剂--------------------------------------- 0.05---0.1 表面湿润活性剂--------------------------- 0.04 酸雾抑制剂----------------------------------0.003

蚀刻用腐蚀液与配方比例

蚀刻用腐蚀液与配方比例

刻蚀基础(转载) 湿式蚀刻技术 最早的蚀刻技术是利用特定的溶液与薄膜间所进行的化学反应来去除薄膜未被光阻覆盖的部分,而达到蚀刻的目的,这种蚀刻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湿式蚀刻。因为湿式蚀刻是利用化学反应来进行薄膜的去除,而化学反应本身不具方向性,因此湿式蚀刻过程为等向性,一般而言此方式不足以定义3微米以下的线宽,但对于3微米以上的线宽定义湿式蚀刻仍然为一可选择采用的技术。 湿式蚀刻之所以在微电子制作过程中被广泛的采用乃由于其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产能及优越的蚀刻选择比等优点。但相对于干式蚀刻,除了无法定义较细的线宽外,湿式蚀刻仍有以下的缺点:1) 需花费较高成本的反应溶液及去离子水;2) 化学药品处理时人员所遭遇的安全问题;3) 光阻附着性问题;4) 气泡形成及化学蚀刻液无法完全与晶圆表面接触所造成的不完全及不均匀的蚀刻;5) 废气及潜在的爆炸

性。 湿式蚀刻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1) 化学蚀刻液扩散至待蚀刻材料之表面;2) 蚀刻液与待蚀刻材料发生化学反应;3) 反应后之产物从蚀刻材料之表面扩散至溶液中,并随溶液排出(3)。三个步骤中进行最慢者为速率控制步骤,也就是说该步骤的反应速率即为整个反应之速率。 大部份的蚀刻过程包含了一个或多个化学反应步骤,各种形态的反应都有可能发生,但常遇到的反应是将待蚀刻层表面先予以氧化,再将此氧化层溶解,并随溶液排出,如此反复进行以达到蚀刻的效果。如蚀刻硅、铝时即是利用此种化学反应方式。 湿式蚀刻的速率通常可藉由改变溶液浓度及温度予以控制。溶液浓度可改变反应物质到达及离开待蚀刻物表面的速率,一般而言,当溶液浓度增加时,蚀刻速率将会提高。而提高溶液温度可加速化学反应速率,进而加速蚀刻速率。 除了溶液的选用外,选择适用的屏蔽物质亦是十分重要的,它必须与待蚀刻材料表面有很好的附着性、并能承受蚀刻溶液的侵蚀且稳定而

蚀刻工艺

蚀刻工艺 蚀刻是金属板模图纹装饰过程中的关键,要想得到条纹清晰、装饰性很强的图纹制品,必须注意控制好蚀刻工艺的条件。主要是蚀刻溶液的温度和蚀刻时间。溶液温度稍高,可以提高金属溶解的速度,也就是蚀刻的速度,缩短蚀刻所需要的时间,但是蚀刻溶液一般都是强酸液,强酸液在温度高的情况下腐蚀性强,容易使防护的涂层或耐蚀油墨软化甚至溶解,使金属非蚀刻部位的耐蚀层附着力下降,导致在蚀刻和非蚀刻交界处的耐蚀涂层脱落或溶化,使蚀刻图纹模糊走样,影响图纹的美观真实和装饰效果,因此温度不宜超过45℃。同样,如果蚀刻的时间太长,特别是蚀刻液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耐蚀油墨或防护涂层浸渍时间过长,也同样起到上述的副作用和不良后果,因此时间控制上也要适当,不能浸得太久,一般不宜超过20~25min。 (四)化学蚀刻图纹装饰实例 1.装饰用的材料 装饰用的金属板材:普通钢材、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以不锈钢板为例说明,板厚l~3mm。 化工原料:丝印感光胶(例如浙江昆山市化工涂料厂生产的DH重氮型),耐酸油墨有 99-956型和99-200K型等一(广东顺德大良油墨厂产品),其他为常用化学化工药品。 2.工艺流程 不锈钢板→除油→水洗→干燥→丝网印刷→干燥→水浸→蚀刻图纹叶(片)水洗→除墨→水洗→抛光→水洗→着色→水洗叶(片)硬化处理→封闭处理→清洗叶(片)干燥→检验→产品。 3.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1)除油除油是为了使丝印油墨与板材有良好的附着力,所以金属板在印前必须彻底把油除干净。除油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情况及需要选择,例如采用常规的化学除油、表面活性剂除油,甚至电解除油、超声除油等,也可以选用商品的专用除油剂。彻底清洗干净后,经干燥再转入丝网印刷。 (2)丝网印刷选用l50目不锈钢、聚酯或尼龙单丝维网,用绷网机固定在网框上,再用上浆器刮涂DH重氮型感光胶,涂覆2~3次,涂膜干燥后,将拍摄好的图纹黑白胶片附着在涂膜丝网上,经曝光、显影后,即制得丝印模板,然后再将不锈钢板、图纹模板固定在丝网印刷机对应位置上,采用碱溶性的耐酸油墨,印上所需要的图纹,自然干燥(或烘干)。如果烘烤,则温度不宜过高及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油墨的碱溶性降低,到除油墨时,不易清除干净。一般情况下,自然干燥1h。烘干为55~60℃,4~5min。

紫外激光的刻蚀应用讲解

紫外激光的刻蚀应用 摘要:文章介绍了紫外激光的产生机理,以及紫外激光加工的特点和优势,举例说明了紫外激光刻蚀的应用及优势。 关键词:紫外;激光;刻蚀 随着对小型电子产品和微电子元器件需求的日益增长,紫外激光是加工微电子元器件中被普遍使用的塑料和金属等材料的理想工具。固态激光器最新技术推动了新一代结构紧凑、全固态紫外激光器的发展,从而使之成为这个领域中更经济有效的加工手段。 1、 紫外激光的产生[1-2] 355nm 紫外激光由 1064nm Nd ∶ YAG 激光的三次谐波获得 ,具体技术途径是用二次谐波晶体腔内倍频1064nm 基波产生 532nm 二次谐波, 基波和谐波再经三次谐波晶体腔内混频产生 355nm 三次谐波。 1、1简单理论 三次谐波的产生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个晶体中,部分 1064nm 基波辐射转换为二次谐波(532nm);接着,在第二个晶体中,未转换的基波辐射与二次谐波和频产生三次谐波。在非线性晶体中混频的方程式为: *1132111exp()2 dE jK E E j k z E dz γ=--??- *2231221exp()2 dE jK E E j k z E dz γ=--??- *3312331exp()2 dE jK E E j k z E dz γ=-??- 此处的 E j 项为以频率 ωj 在 z 方向上传播的波的综合电矢,ω3=ω1+ω2,波 j 的电场是 E j exp(i ωj t-ik j z)的实数部分,相位失配?k =k 3-(k 1+k 2)正比于相位匹配方向上光路的偏离量?θ,γ1 项为吸收系数。对于三倍频,有 ω2=2ω1,ω3=3ω1,K 2≈2K 1,K 3≈3K 1。为了提高倍频效率及和频光的功率输出,我们要尽量满足位相匹配条件:?k =0。令参量 S 为三倍频晶体中二次谐波功率与总功率之比: 22/()S P P P ωωω=+ 如果以 ω 和 2ω 输入的光子匹配为 1:1,则有 P ω+P2ω 及 S=0.67,理论上在小信号近似情况下,输入光束都能转换为三次谐波。 1、2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Nd:YVO4 晶体采用 a 轴切割,掺钕浓度为1%,尺寸为3mm ×3mm ×2mm ,一面镀1064nm/532nm 双波长高反膜作为输入镜,另一面镀 808nm 增透膜。输出镜 M 曲率半径为 100mm ,凹面镀 1064nm/532nm 高反膜及 355nm 增透膜,平面镀355nm 高透膜。

金属蚀刻标牌

金属标牌主要以铜、铁、铝、锌合金、铅锡合金等原材料为基础,通过冲压、压铸、蚀刻、印刷、珐琅、仿珐琅、烤漆等工艺,下面就让广德均瑞电子科技为您简单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蚀刻是不锈钢标牌制作的主要采用手法之一。 原理 在不锈钢板上面均匀的图上一层耐腐蚀的感光油墨,再在上面放上一张菲林底片,用紫外光进行曝光,之后菲林底片上的透明部分被紫外光穿过后会和感光油墨起化学反应,形成抗弱碱性的涂层,在菲林底片黑色部分的下面的感光油墨则不耐弱碱。除去菲林底片,把不锈钢板泡在弱碱性的碳酸钠溶液中,不耐弱碱部分的凃层就会与碳酸钠溶液起化学反应而脱落,这些地方的金属就裸露出来了,不锈钢板上就会呈现出图案。在它的反面贴上一层防腐保护膜,把它放入蚀刻机里,用三氯化铁溶液冲刷暴露着的不锈钢板表面,三氯化铁溶液中

的三价铁离子会快速氧化、蚀刻这部分不锈钢板,我们用微距拍摄可以清晰地看到,局部的不锈钢板被蚀刻下去了。 广德均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人民币,拥有不锈钢五金蚀刻加工独立法人环评资质,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6条不锈钢生产线,公司销售生产管理人员均超十年不锈钢蚀刻生产加工经验。公司主要生产集成电路导线架;接地端子; 表面贴装零件(SMT)模板;精密线材布线钢板;编码器光栅;手机按键、RDIF天线、基板及金属配件;(VFD)栅网、陈列、支架;电极针(放电针);各类金属过滤网片/喇叭网片;眼镜框架;精密元器件掩模板;LCD背光模仁、钢版;显像管荫罩;电脑硬盘骨架;金属蚀刻发热片工艺等。 广德均瑞电子科技是以补强钢片为主打产品的蚀刻厂,ISO9001认证工厂,具有独立法人和环评资质,持有排污许可证的企业。拥有6蚀刻加工生产线,免费提供FPC补强板工艺解决方案以及蚀刻行业资讯。

蚀刻用腐蚀液与配方比例

刻蚀基础(转载) 湿式蚀刻技术 最早的蚀刻技术是利用特定的溶液与薄膜间所进行的化学反应来去除薄膜未被光阻覆盖的部分,而达到蚀刻的目的,这种蚀刻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湿式蚀刻。因为湿式蚀刻是利用化学反应来进行薄膜的去除,而化学反应本身不具方向性,因此湿式蚀刻过程为等向性,一般而言此方式不足以定义3微米以下的线宽,但对于3微米以上的线宽定义湿式蚀刻仍然为一可选择采用的技术。 湿式蚀刻之所以在微电子制作过程中被广泛的采用乃由于其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产能及优越的蚀刻选择比等优点。但相对于干式蚀刻,除了无法定义较细的线宽外,湿式蚀刻仍有以下的缺点:1) 需花费较高成本的反应溶液及去离子水;2) 化学药品处理时人员所遭遇的安全问题;3) 光阻附着性问题;4) 气泡形成及化学蚀刻液无法完全与晶圆表面接触所造成的不完全及不均匀的蚀刻;5) 废气及潜在的爆炸性。 湿式蚀刻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1) 化学蚀刻液扩散至待蚀刻材料之表面;2) 蚀刻液与待蚀刻材料发生化学反应;3) 反应后之产物从蚀刻材料之表面扩散至溶液中,并随溶液排出(3)。三个步骤中进行最慢者为速率控制步骤,也就是说该步骤的反应速率即为整个反应之速率。 大部份的蚀刻过程包含了一个或多个化学反应步骤,各种形态的反应都有可能发生,但常遇到的反应是将待蚀刻层表面先予以氧化,再将此氧化层溶解,并随溶液排出,如此反复进行以达到蚀刻的效果。如蚀刻硅、铝时即是利用此种化学反应方式。 湿式蚀刻的速率通常可藉由改变溶液浓度及温度予以控制。溶液浓度可改变反应物质到达及离开待蚀刻物表面的速率,一般而言,当溶液浓度增加时,蚀刻速率将会提高。而提高溶液温度可加速化学反应速率,进而加速蚀刻速率。 除了溶液的选用外,选择适用的屏蔽物质亦是十分重要的,它必须与待蚀刻材料表面有很好的附着性、并能承受蚀刻溶液的侵蚀且稳定而不变质。而光阻通常是一个很好的屏蔽材料,且由于其图案转印步骤简单,因此常被使用。但使用光阻作为屏蔽材料时也会发生边缘剥离或龟裂的情形。边缘剥离乃由于蚀刻溶液的侵蚀,造成光阻与基材间的黏着性变差所致。解决的方法则可使用黏着促进剂来增加光阻与基材间的黏着性,如Hexamethyl-disilazane (HMDS)。龟裂则是因为光阻与基材间的应力差异太大,减缓龟裂的方法可利用较具弹性的屏蔽材质来吸收两者间的应力差。 蚀刻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常会造成蚀刻的不均匀性,气泡留滞于基材上阻止了蚀刻溶液与待蚀刻物表面的接触,将使得蚀刻速率变慢或停滞,直到气泡离开基材表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会在溶液中加入一些催化剂增进蚀刻溶液与待蚀刻物表面的接触,并在蚀刻过程中予于搅动以加速气泡的脱离。 以下将介绍半导体制程中常见几种物质的湿式蚀刻:硅、二氧化硅、氮化硅及铝。 5-2-1 硅的湿式蚀刻 在半导体制程中,单晶硅与复晶硅的蚀刻通常利用硝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液来进行。此反应是利用硝酸将硅表面氧化成二氧化硅,再利用氢氟酸将形成的二氧化硅溶解去除,反应式如下: Si + HNO3 + 6HF à H2SiF6 + HNO2 + H2 + H2O 上述的反应中可添加醋酸作为缓冲剂(Buffer Agent),以抑制硝酸的解离。而蚀刻速率的调整可藉由改变硝酸与氢氟酸的比例,并配合醋酸添加与水的稀释加以控制。

金属蚀刻技术

金属蚀刻技术 摘要:金属蚀刻技术历史悠久,是一项既古老又新颖、既普通又尖端的技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产品的开发,金属蚀刻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金属蚀刻的原理入手,简单介绍了这种技术的分类,并详细叙述了其加工过程、应用实例、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关键词:蚀刻、光致油墨坚膜 前言 金属蚀刻是采用化学处理(化学腐蚀、化学砂面)或机械处理(机械喷砂、压花等)技术手段,将光泽的金属表面加工成凹凸粗糙晶面,经光照散射,产生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赋予产品别具情趣的艺术格调。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金属蚀刻技术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例如:制作旅游今年品、高档铭牌、奖牌、编码盘和显示屏的点击、印花辊筒和模板、精细零件等,都离不开金属蚀刻技术。作为一种精密而科学的化学加工技术,化学蚀刻在多种金属材料上被广泛运用,对金属材料进行蚀刻,关键是两方面的问题,即保护需要的部分不被蚀刻;而不需要的部分则完全时刻掉,从而获得需要的图文。 1、原理 金属在蚀刻液中蚀刻的过程,首先是金属零件表面发生晶粒溶解的作用;其次在晶界上也发生溶解作用;一般来讲晶界与晶粒是以不同溶解速度发生溶解作用的。在多数金属和合金机构中,各个晶体几乎都能采取原子晶格的任何取向。而晶粒的不同取向、晶粒密度的大小都会和周围的母体金属形成微观原电池。对金属的蚀刻液来讲,一方面这些原电池的存在,使金属表面存在着电位差,电位正的地方得到暂时的保护,电位负的地方被优先蚀刻。另一方面在零件表面具有变化着的原子间距,而且原子间距较宽的地方溶解迅速,一直到显示出不平整的表面为止。然后溶解作用以几乎恒定的速度切削紧密堆积的原子层,表面的几何形状也随着晶粒的溶解而不断变化。晶界上的蚀刻也将进一步影响零件表面。 蚀刻技术的分类: 1、1 根据蚀刻时的化学反应类型分类: (1)、化学蚀刻。工艺流程:预蚀刻→蚀刻→水洗→浸酸→水洗→去抗蚀膜→水洗→干燥。 (2)、电解蚀刻。工艺流程:入槽→开启电源→蚀刻→水洗→浸酸→水洗→去抗蚀膜→水洗→干燥。 1、2 根据蚀刻的材料类型分类 (1)铜材蚀刻。工艺流程:经过抛光或拉丝的铜板表面清洁处理→丝网印刷图文→干燥→预蚀刻→水洗→检查→蚀刻→水洗→浸酸处理→水洗→去除丝印的保护层→热水洗→冷水冲洗→后处理→成品。 (2)不锈钢蚀刻。工艺流程:板材表面清洁处理→网印液态光致抗蚀油墨→干燥→加底片曝光→显影→水洗→检查修板→坚膜→蚀刻→去除保护层→水洗→后处理→干燥→成品。 (3)金属蚀刻加工根据其加工对象的要求不同,可分为两类:对薄板状金属蚀刻穿了叫化学冲裁(chemical blanking);对一定厚度金属只蚀刻去一部分厚度而不刻穿,使刻去的

蚀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减少侧蚀和突沿,提高蚀刻系数 侧蚀产生突沿。通常印制板在蚀刻液中的时间越长,侧蚀越严重。侧蚀严重影响印制导线的精度,严重侧蚀将使制作精细导线成为不可能。当侧蚀和突沿降低时,蚀刻系数就升高,高的蚀刻系数表示有保持细导线的能力,使蚀刻后的导线接近原图尺寸。电镀蚀刻抗蚀剂无论是锡-铅合金,锡,锡-镍合金或镍,突沿过度都会造成导线短路。因为突沿容易断裂下来,在导线的两点之间形成电的桥接。 影响侧蚀的因素很多,下面概述几点: 1)蚀刻方式:浸泡和鼓泡式蚀刻会造成较大的侧蚀,泼溅和喷淋式蚀刻侧蚀较小,尤以喷淋蚀刻效果最好。 2)蚀刻液的种类:不同的蚀刻液化学组分不同,其蚀刻速率就不同,蚀刻系数也不同。例如:酸性氯化铜蚀刻液的蚀刻系数通常为3,碱性氯化铜蚀刻液的蚀刻系数可达到4。近来的研究表明,以硝酸为基础的蚀刻系统可以做到几乎没有侧蚀,达到蚀刻的线条侧壁接近垂直。这种蚀刻系统正有待于开发。 3)蚀刻速率:蚀刻速率慢会造成严重侧蚀。蚀刻质量的提高与蚀刻速率的加快有很大关系。蚀刻速度越快,板子在蚀刻液中停留的时间越短,侧蚀量越小,蚀刻出的图形清晰整齐。 4)蚀刻液的PH值:碱性蚀刻液的PH值较高时,侧蚀增大。峁见图10-3为了减少侧蚀,一般PH 值应控制在8.5以下。 5)蚀刻液的密度:碱性蚀刻液的密度太低会加重侧蚀,见图10-4,选用高铜浓度的蚀刻液对减少侧蚀是有利的. 6)铜箔厚度:要达到最小侧蚀的细导线的蚀刻,最好采用(超)薄铜箔。而且线宽越细, 铜箔厚度应越薄。因为,铜箔越薄在蚀刻液中的时间越短,侧蚀量就越小。 2. 提高板子与板子之间蚀刻速率的一致性 在连续的板子蚀刻中,蚀刻速率越一致,越能获得均匀蚀刻的板子。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保证蚀刻液在蚀刻的全过程始终保持在最佳的蚀刻状态。这就要求选择容易再生和补偿,蚀刻速率容易控制的蚀刻液。选用能提供恒定的操作条件和对各种溶液参数能自动控制的工艺和设备。通过控制溶铜量,PH值,溶液的浓度,温度,溶液流量的均匀性(喷淋系统或喷嘴以及喷嘴的摆动)等来实现。 3. 高整个板子表面蚀刻速率的均匀性 板子上下两面以及板面上各个部位的蚀刻均匀性是由板子表面受到蚀刻剂流量的均匀性决定的。蚀刻过程中,上下板面的蚀刻速率往往不一致。一般来说,下板面的蚀刻速率高于上板面。因为上板面有溶液的堆积,减弱了蚀刻反应的进行。可以通过调整上下喷嘴的喷啉压力来解决上下板面蚀刻不均的现象。蚀刻印制板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在相同时间里使全部板面都蚀刻干净是很难做到的,板子边缘比板子中心部位蚀刻的快。采用喷淋系统并使喷嘴摆动是一个有效的措施。更进一步的改善可以通过使板中心和板边缘处的喷淋压力不同,板前沿和板后端间歇蚀刻的办法,达到整个板面的蚀刻均匀性。 4. 提高安全处理和蚀刻薄铜箔及薄层压板的能力 在蚀刻多层板内层这样的薄层压板时,板子容易卷绕在滚轮和传送轮上而造成废品。所以,蚀刻内层板的设备必须保证能平稳的,可靠地处理薄的层压板。许多设备制造商在蚀刻机上附加齿轮或滚轮来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更好的方法是采用附加的左右摇摆的聚四氟乙烯涂包线作为薄层压板传送的支撑物。对于薄铜箔(例如1/2或1/4盎司)的蚀刻,必须保证不被擦伤或划伤。薄铜箔经不住像蚀刻1盎司铜箔时的机械上的弊端,有时较剧烈的振颤都有可能划伤铜箔。 5. 减少污染的问题 铜对水的污染是印制电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氨碱蚀刻液的使用更加重了这个问题。因为铜与氨络合,不容易用离子交换法或碱沉淀法除去。所以,采用第二次喷淋操作的方法,用无铜的添加液来漂洗板子,大大地减少铜的排出量。然后,再用空气刀在水漂洗之前将板面上多余的溶液除去,从而减轻了水对铜和蚀刻的盐类的漂洗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