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关键词:悲惨世界雨果人道主义

1885年5月22日,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法国的语言大师,普天之下人类感情的大师——维克多·雨果与世长辞了。整个法兰西以他们特有的民族狂欢气派哀悼了这位大师。一百多年来,这位伟人的名声早已越过了法兰西的六边形国境,弥漫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被每个不同民族的人们所崇拜。作为法国也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不朽当然因为他许多杰出作品和其中艺术的纯美。然而,更为重要的却是“在这些可归之为‘形式’的背后支撑他们的‘灵魂’:作家对生活、人生、人的热爱,亦即他著名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对雨果而言是一个不可越过的语词。他不仅在作品中呼吁,也在生活中努力践行,以至于他甚至成了人道主义的代名词。他的小说具有博大的内容,精深的思想,流畅的语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尤其是贯注于他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更是震撼着千百万读者的心灵。他那为了维护每个人的尊严而富有人情味的人道主义思想,他那善恶分明而爱憎分明的人道主义思想,他那关注同情每一个人的人道主义思想,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源泉之一。而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悲惨世界》的写作时间最长(1845-1862),篇幅最长,主题最为深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最为完美,也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在《悲惨世界》中倾注了他的人道主义同情,这种同情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渗透弥漫在整个《悲惨世界》里,使人有一种浩博之感。

(一)维护人的尊严,追求博爱的理想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雨果出生于1802年。他一生生活的法国时代,是一个浪漫的时代:波旁王朝复辟了,黑暗的路易十八死了,更黑暗的查理十世上台了几乎又进入了一个教皇时代。从保皇变为共和,自由的空气并没有持续多久,七月革命又将果实还给了银行资本家。为反对七月王朝统治,法国工人从1831年斗争到1848年。为反对拿破仑第二帝国的统治,法国工人又从1861年斗争到了1871年。浪漫的时代,雨果也不无浪漫的气质,他不是写了大量的浪漫主义的诗、戏剧和小说吗?但是,在浪漫的背后,雨果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人道主义的力量。雨果从小就是一个有“爱人之心”的人,所以在轰轰烈烈变革的年代,他注意观察的是这些东西。在他记事的那年,他随母亲去了西班牙,回国的途中,他看到的是一幅幅令人发指的景象:一座座断头台,一个个马上要受绞刑的人;一个个十字架上钉着的人的肢体。残酷的肉刑,在幼年雨果的心中种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往后他对死刑这一问题怀有一种病态的反感。雨果真诚的希望能为废除死刑尽一份力量,他

认为死刑与其说有用,不如说残酷。《一个死囚的末日》是他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第一部小说,为了写这部小说,他极认真的查阅文献资料,去外地考察,了解到了一些苦役犯服役的情景。作品以强有力的想象教育人要有怜悯之心。从1831年七月革命到1848年法国大革命,政权的混乱,经济的崩溃,王室的争权,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使雨果大为失望,因为他将希望寄托于共和国。但他要求的是和平,而路易要做的是战争;他要求的是自由,而查理倾向于专制;他要求的是富裕,而金融者给人民的只是贫困;他要求的是光明,而七月王朝给他的只是阴谋;他要求的是平等,而所有的政权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因此通过体验各种生活,他开始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开始到郊外去,到贫民窟去,亲眼看一看什么是贫困,并开始下决心把这些看得到东西写出来。于是有些题材,象不公正的判刑,囚徒的赎罪,贫困的景象等,以及一些素材如关于苦役犯监狱的,关于迪涅城主教未奥利斯大人的,关于一个可怜的妓女衣领里被粗汉塞进雪团的故事等,开始在作家手中积累。加上在长期的流亡生活中,以及在1848年大革命前后,雨果见到了足以多的贫困、灾难以及不自由的事实,不禁使雨果抱着对人类灾难的极大同情、抱着对人类的爱,发出了长长的叹息。终于,现世的一幕幕,引发了他思想的翰海。苦役犯比埃尔·莫兰刑满释放后,家家客店都因为他的黄色通行证而闭门不纳。伟大的雨果进入了深沉的思考。于是他在《悲惨世界》序言中写上了这样的话:“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命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有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末,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①由此,这部自1828年开始构思,1845年开始动笔的巨著,终于在1862年付梓了,创作过程历时近半个世纪之久。作品精心塑造了挣扎于黑暗年代、社会底层、悲惨世界里的各类人物形象,如在逃的苦役犯冉阿让,失业女工芳汀,孤女珂赛特,流浪儿伽弗洛什和老植物学家马百夫等,寄寓着作家对人民苦难生活和不幸命运的关切和同情,形象地表达了作家对社会的强权统治,法律不公,贫富不均等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反抗,也正是在这些方面,表现了雨果维护人的尊严,追求博爱理想的博大、崇高的人道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尤其在卞福如、冉阿让等人的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作为主教卞福如深深懂得他的职责是帮助穷人和病人,他认为人活在世界上不是为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的灵魂的。他从不伤害一个人,甚至是损害了他的人,正是因为他把人作为真正的人来看待。既然是人,就有人的尊严,他要维护这种尊严,而不是伤害它,并借此来拯救人的灵魂。他拯救了一个人的灵魂,这个人以后改名为马德兰,当了蒙特猗市的市长。作为蒙特猗市市长的冉阿让,他的人道主义精神,首先表

现在尊重人权,为被社会凌辱、遗弃的穷人主持公道,争取做人应有的权利等方面,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和道德之美。当他看到失业女工芳汀含冤被警长沙威拘捕并判罚时,执意将她释放,并向沙威指出,根据实情抓住诬陷芳汀的绅士才是公正的。当沙威提醒他,芳汀将唾沫吐在他脸上,是无视市长先生,是侮辱法律时,他向沙威严厉指出,最高的法律是良心。冉阿让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他窘迫和失去理智的时候,他既感受到过穷人连猪狗都不如的冷酷,也感受到过灵魂被拯救了时的温暖。此时,他既然有为被屈辱者争取权利的机会,有救人于危难之时的几乎,当然就不能放过。雨果作品之所以贯穿着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正是由于作者对于当时社会不公平的认识,对于受迫害者的尊严的维护,对于平等社会的美好理想和憧憬,这一切构成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二)社会的进步是“善”对“恶”的胜利,这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表现之一在《悲惨世界》中,善与恶的形象格外突出,雨果用善刻画恶,用恶渲染善,就这样够建了个个真实鲜明的善恶对立。其中记叙到“芳汀”与“珂赛特”母女爱上了善恶对立的两个大学生,芳汀爱的是公子哥,珂赛特爱的是对爱情忠贞的中下阶层阶级的贫困的读书人。而抚养珂赛特的旅馆老板夫妇,也跟主角冉阿让形成善恶对立。旅馆老板夫妇爱自己女儿而虐待珂赛特,未料十多年后,他们的女儿暗恋大学生,大学生爱的却是珂赛特,导致女儿为大学生牺牲自己的性命。情节十分的动荡,而且书中主角与配角所构造的整个人物结构复杂,变化大,初读往往会感觉到一头雾水,无从进行思考,只能跟着情节发展看个大概的内容。

冉阿让、沙威、大学生、旅馆老板女儿这一系列角色人物所开展的善恶碰撞,展现了一幕幕高潮迭起的情节剧,最后老板女儿为大学生牺牲自己的性命不但成为了整个剧情的高潮,也成为了整个艺术表现的载体。而让读者在大喜后感受到悲的痛苦,也让读者看到了浪漫主义爱情的美好,和小人物的尖酸刻薄。

《悲惨世界》中的女主角芳汀惨遭大学生始乱终弃,留下一个女孩给她抚养。社会对未婚母亲的鄙视,使得她根本无法养活孩子,芳汀只好把孩子托给只见一次面的旅馆老板夫妇,离开女儿去工厂工作养孩子。芳汀心想旅馆老板夫妇,会善待自己和他们同龄女儿一般大的孩子。然而这对夫妇不但苦待芳汀的女儿,还欺骗芳汀向其索钱。芳汀努力多时,无可奈何的卖了自己的头发、卖了自己的牙齿,但最终还是下海为娼。芳汀又穷又病,但由于自己善良的性情,疼爱原本不该有的女儿便不断应付旅馆老板夫妇的索钱。由于社会对未婚母亲的鄙视,造成恶性循环的,芳汀更穷更病。直到死,芳汀也难理解冉阿让。

这样动荡的情节体现了这邦小人物的悲惨,也是《悲惨世界》的意义所在,反映当时社会的弱肉强食,社会制度的不健全和对悲惨小人物的压榨。

雨果通过对孩子的受难的描写和记叙,表现出了最让人感动和为之悲伤的人

间疾苦。也通过对孩子受苦难的记叙,极力的刻画了善恶人性的不同。德拉第夫妇是恶的代表。他们欺骗芳汀,欺凌珂赛特,后来穷困潦倒,又抛弃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只留下两个女儿。德拉第与恶人为伍,招摇撞骗为生,他也让两个女儿到处骗钱。这部小说刻画人物的邪恶正是体现社会中存在的邪恶。

《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生活情况也充满了动荡和戏剧性,他是本部作品中与德拉第夫妇完全对立的善的形象。冉阿让放弃市长的社会地位,为了解救被冤枉成自己的人做证,再为了对芳汀的承诺,从狱中逃跑去救珂赛特。在抚育珂赛特方面,冉阿让为成全珂赛特未来没有任何污点的婚姻生活,决心牺牲自己离开珂赛特出走;又不让马斯洛知道自己是他的救命恩人,这些都刻画出善良的人品,也表现了小人物出生的地层社会地位人民的朴实与善良,从而反衬了社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的贪婪与邪恶。

雨果将世界看成是“善”与“恶”的角逐场,认为人道的历史是“善”不断战胜“恶”的过程。《悲惨世界》中“善”的化身是卞福如主教。尽管他在作品中占的篇幅不多,可他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影响和显示出来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他乐善好施,敌视法律,崇尚道德。是他,使冉阿让走上了弃恶从善的道路。他收留的冉阿让偷走了他的银具,他发觉后不动声色,警察逮捕了冉阿让,将其带到他面前,要求他的处罚,他却将银具送给冉阿让,并对警察说,有罪的不是犯罪的人,而是制造黑暗的人。是他使冉阿让以德报怨,释放了沙威。一直想要置他于死地的沙威,被起义者捉住了,待要处决时,冉阿让以其与起义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借机释放了沙威。他想到自己曾是有罪的人,却被卞福如主教释放过,别人原谅了自己,自己为什么不能原谅别人呢?是卞福如以人的尊严,人应该重视其自身的价值感染了冉阿让,冉阿让又以其感化了沙威。由此,所有“善”对“恶”的胜利都基于人的尊严,道德感化这一点。作家通过这些动人故事的叙述,意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善”的道德,最终必定感化“恶”的行为,使之弃恶从善,重新做人。就卞福如、冉阿让、沙威三者来讲,卞福如,冉阿让是“善”的代表,沙威是“恶”的化身,冉阿让感化了沙威,说明“善”战胜了“恶”。就沙威本身来讲,一生代表了钻营、残酷的“恶”,但最后,他自身“善”的一面还是得胜了,所以他放过了冉阿让,进而跳进了塞纳河,他得到了良心法律的制裁,他死了,但他的灵魂从善了。可以说,雨果的这种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从《巴黎圣母院》到《悲惨世界》再到《九三年》都表现了这种思想。那么,是什么力量能够使恶行变为善举呢?是道德的感化力量。他在《莎士比亚》中写道:“请把伊索到莫里哀的所有才子,从柏拉图到牛顿的所有智者和从亚里斯多德的伏尔泰的所有学者都倾倒出来吧,这样你便能医治好时弊,一劳永逸的缔造出人类精神的健康。”他把感化的功效简直看得神乎其神,以至于在作品中一再出现一些极富夸张的描写,这并不难理解——“善”最终是在心灵上战胜了“恶”的。

这里,就牵涉到雨果对法律的态度。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都是由社会造成的,这一点雨果是深信不疑的。而造成冉阿让悲惨遭遇的,雨果认为正是现行的法律。他认为现行法律都是保护有钱人,压制贫穷人的法律。冉阿让只是因为不能忍受饥饿去偷了一些面包,就被残酷的法律判了许多年苦役。那么法律到底在冉阿让身上起作用了没有呢?没有。冉阿让不合理的关押了十九年,法律的制裁没有去掉他犯罪的念头,反而激发了他报复的意念。而被他偷了银具的主教的一个轻微的仁慈行为却感化了他。过去使他受苦的那种不公平的处罚早已使他决心为恶,现在他觉得那种决心动摇了。由此也可以看出雨果所张扬的“善”是什么,“恶”是什么,是道德最终战胜了法律。

结合雨果的生平,同时也牵涉到他对革命的看法。由于他的一生经历了伟大的1848年大革命和巴黎革命,通过历史他了解了1793年革命,因而在《悲惨世界》中他描写了1848年的这场革命。作者对这场革命进行了大肆渲染,这是因为他承认暴力是仇恨,是可以理解的。但最终还是与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有着冲突的,因此雨果认为它不能最终解决社会问题,是自相残杀和野蛮的行径,因而也不能从根本上消灭“恶”,如果从他的《巴黎圣母院》到《悲惨世界》再到《九三年》的这一过程进行一下分析,就会发现在革命和人道这一矛盾关系上,雨果越来越倾向于人道了。也就是说,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越来越趋于成熟了。《巴黎圣母院》中起义者最后毕竟冲进了圣母院,《悲惨世界》中的起义者们也够悲壮的了,而在《九三年》中革命者与反革命者的内心中,时刻都好像隐藏着一种对本阶级背叛的矛盾心情,事实证明,这种心情最后兑了现,以至于他得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③的著名论断。姑且,我们不论它正确的程度如何,我们只是又一次发现了雨果所张扬的“善”是什么,“恶”是什么,是道德最终战胜了革命。总之,是“善”最终战胜了“恶”,在雨果看来这是人道发展的历史。

(三)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这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又一表现

雨果一生把“博爱”、“善良”、“仁慈”视为拯救人类的“药方”,这是与他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有关的。他认为社会对人类制造了种种束缚,驱使着每个人去为之效命,因而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要改造社会,就要挽救全人类。这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中“博爱”的一面。《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芳汀母女是受害者,沙威、德纳第也是受害者。冉阿让就因为曾服过苦役而被警察跟踪了一生,最后,尽管沙威投河了,他还是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他被主教感化后,一心想做些好事,造福于人类,但残酷的社会一次次将他的事业和理想毁灭。贫穷、饥饿使芳汀成为苦工,又从苦工沦为娼妓。珂赛特从小纯洁善良,但也吃尽

了难以理解的苦头,他们都受了残酷的法律以及人情冷淡的害。那么沙威和德纳第受了什么害呢?一个受了权力欲的害,一个受了金钱欲的害。是高高在上的权力驱使沙威钻营,残酷的失去了人性。是被视为万能的金钱驱使德纳第投机、诈骗失去了人性。有人认为,沙威不是受害者,正是他代表着权力和法律处处加害于人,他是一架国家的害人机器,统治阶级的有力爪牙,至于他最后跳河那是他咎由自取。这一切固然是事实,但如果我们从雨果写《悲惨世界》的本意来看,从雨果一生所抱态度来看,恐怕这种看法不合实际。雨果认为,这个社会悲惨,悲惨在于每一个人。雨果的这种思想早在《巴黎圣母院》,迟在《九三年》中都有所反映。爱斯梅拉达因为漂亮、善良、纯洁、好歌善舞而倍受凌辱。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由于受教义的影响而不能得到正常的爱情,因而他步步紧逼所“爱”的对象爱斯梅拉达,以宗教的名义置她于死地。他害死了爱斯梅拉达,岂不知自己也受了害,受了宗教的害。《九三年》中雨果换了个角度来表达这一思想,他将革命者西穆而登、郭文和反革命者朗德纳克都安排在一场悲剧中。他们都受了革命、法律、习俗的害。雨果说明每个人都是受害者,立意在于揭示当时社会的各种制度都是不合理的,甚至革命也有其不合理因素,它们都毁灭了人性,摧残了人的尊严,因而每个人都受了社会的害。这与雨果对世界的看法有关,也是雨果写《悲惨世界》的原因所在。雨果认为作家所要肩负起的崇高社会职责便是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同社会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作斗争,对人们进行理想的道德观念的宣传与教育。作品让人看到当时社会确实是一个悲惨世界。

(四)爱憎分明,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另一表现

雨果在作品中尽管表现出的是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但他对于“善”的受害者和“恶”的受害者所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他对于“善”的受害者所抱的态度更多的是怜悯和悲叹,而对“恶”的受害者所抱的态度则只是人道主义的同情。雨果爱什么,憎什么,在作品里表现得还是很突出的。前面已陈述过维护人的尊严,追求博爱的理想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而这里我要说,爱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动力。前面我说过他从小就有爱人之心,而这里我要说,从他对阿黛尔产生爱慕之情以后,他就更用爱的眼光去看一切,他就更用宽广的襟怀去原谅一切。

“如果你追求的手被握在别人手中,看到你钟爱的心在别人心上跳动,而你从来就没有因此而感到发狂;如果淫志百出的牛尔兹乌烟瘴气,既讨美人的便宜,也讨鲜花的便宜,而你从来就没有露出愤怒的目光。”正是这样宽阔的胸怀,使他原谅了一切,甚至自己的心上人也由别人去爱。

“如果你没有在万籁俱寂的时分,她脸色红润,忘乎所以,已睡得深沉,你因为伤心过度而哭得像个孩子,千百遍呼唤她的名字,直喊到天明,以为就会来

到,只要你呼叫不停,还诅咒你的母亲,只想着一死了之;如果你从来感到一个女人的眼睛,能在你心灵之中点燃另一个心灵……即使为她轧死车轮下也不可悲……”正是爱的这样深沉,无限地去怜悯苦难与悲惨,无限地去同情罪恶与残酷。

抱着这一爱心,他观察社会,接近贫民窟。看到的是“人民在挨饿,人民在挨冻”,“困苦迫使他们根据性别的不同去犯罪去堕落……”。抱着这一爱心他去搞创作,去反映现实,得出的是“有罪的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制造黑暗的人。”

④这句话,不但适合于冉阿让,也可适用于沙威。一个是爱怜,一个是原谅。但这并不是说雨果将善恶混淆,不分好坏,没有爱憎了。相反,他的作品给读者的反应是有强烈的爱和强烈的憎。只是雨果将所爱的和所憎的最后都做了人道主义的处理,使人读后又感到深深地惋惜。实际上,这也正是雨果所要求的效果。他不是宣传感化的力量吗?有什么力量能比使恶人痛改前非弃恶从善更有说服力呢?《悲惨世界》中表现出的对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等的爱,和由此上溯到《巴黎圣母院》中表现出的对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等的爱,以及由此顺延到《九三年》中表现出的对西穆而登、郭文等的爱,是显而易见的,是雨果那颗爱心的正面反映,这里就不赘述了。尽管雨果让沙威,让克洛德,让朗德纳克等最后都得到了较好的结局。但是《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那虚伪、冷酷、不择手段的迫害狂象,《悲惨世界》中沙威那钻营、残酷、无恶不作的鹰犬象,《九三年》中朗德纳克那伪善、冷漠、涂炭百姓的疯狂象,无一不引起人们的憎恨。而惟独雨果不憎恨吗?不是!是他有一个宽阔的胸怀,故而他原谅了他们。同时也是为了宣传他那法律不能消除犯罪,暴力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只有用“博爱、善良、仁慈、宽恕”才能感化人,才能消除犯罪,才能解决社会问题的主张。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在看待任何事物都用辩证的思想去认识。我们现在读雨果的《悲惨世界》也不能忘记这一点。作为人道主义者,雨果在作品中一直强调尊重人权,维护人的尊严,追求博爱的理想,并通过他作品是的人物做了一番努力,不管他的收获如何,这种精神本身无可厚非。雨果的创作犹如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而且还显露出美好的未来。它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念,并启迪人们去探索生活的意义,懂得人生的价值,做一个能为他人做出牺牲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这对于人情淡薄、人道丧尽的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极好地反衬和无声的批判。这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从另一方面看,雨果在作品中将他的道德感化的力量表现得实在太高了,使得革命在它面前认了输,法律在它面前也显得那样低级卑劣。由于人道的力量,他让主人公冉阿让带上一种超乎常人的力量,而显得有失常情。这是他的不足之处。话说回来,既然雨果承认了道德感化的不可能,他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雨果,正是以他博大宏伟的思想,高超的构思,娴熟的技巧,诗化的语言以

及他永闪光辉的人道主义思想,成为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珍珠,他的名字,正如高尔基所说:“作为一个讲坛和诗人,他象暴风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唤醒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导一切人爱生活、美、真理和法兰西。”

注释:

①《悲惨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自序。

②转引自[法]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

③《九三年》(人民文学出版社)397页。

④《悲惨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18页。

参考书目:

⒈[法]维克多·雨果著《悲惨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

⒉[法]安德烈·莫洛亚著《雨果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⒊周扬翰主编《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⒋朱维之赵澧主编《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雨果《悲惨世界》名言名句

雨果《悲惨世界》名言名句 成功是一件相当丑恶的事。它貌似真才实学,而实际是以伪乱真。 一般人常以为成功和优越性几乎是同一回事。成功是才能的假相,受它愚弄的是历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名言,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1、慈悲也不过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法律而已。 2、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 3、苦难超过了一定的程度,人们就会被某种邪恶的冷漠所征服。 4、不吃就得被吃——做牙齿总比做草料好些。 5、天命不是一直都是笔直的,它们在命运已经注定的人面前展开的不是一条直的路;有绝路、死胡同、黑暗的拐弯、令人焦急的多岔道的交叉路口。 6、爱情本是人干的蠢事,却又是上帝的智慧。 7、那些刚离开上帝的灵魂趁着晨曦来到人间,当它们看见自己是那么幼弱,那么赤身露体时,它们会想到些什么呢? 8、心灵高尚的人啊,你们要冒多大的风险啊!你奉献的是一颗心,而别人所取的 往往是**。 9、永远也不要害怕盗贼和凶手,那是身外的危险,小危险,还是害怕我们自身吧,偏见,就是盗贼,恶习,就是凶手。 10、如果因我的过错,您还继续尊敬我,那我就不是诚实的人;现在您鄙视我,我 才是诚实的。 11、这世上只有生物,既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 12、一场战役,总要有一场暴风雨干预。 13、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 为思想也是劳动。 14、真爱的第一个征兆,在男孩身上是胆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胆。 15、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只有接纳赤裸裸灵魂的坟墓才一清二楚。 16、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 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形象分析雨果的人道主义

2.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形象分析雨果的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思想是贯穿《悲惨世界》的一条红线故事的中心人物,冉阿让是一只迷途知返的羔羊。这个受尽迫害、歧视与苦难的劳动者,虽曾做下错事,并一度对社会充满仇恨,但本质上却是一个内心仁厚,品德高尚的好人。尤其在被米里哀主教的仁爱感化之后,冉阿让简直成了一个十足的圣者。 人道主义思想,既是雨果同情地描绘“潦倒”“堕落”“羸弱”等人世“困苦”、“灾祸”的出发点,也是他对被“法律和习俗”所主导的社会进行批判的尺度。不仅如此,雨果还把人道主义的感化力量视为改造人性和社会的手段。小说中的米里哀主教与后来的冉阿让就体现了他这一思想。米里哀主教是个完美无缺的基督教人道主义者,他历尽艰难热心传教,对下层民众充满悲悯,不遗余力地倡导善意,关切、尊重和互助的博爱。冉阿让的重生便是由他这种爱心的感化达成的。 在主教的感召下,冉阿让皈依宗教,立志向善,成为一个乐善好施,充满博爱精神的慈善家和圣人。冉阿让的善举使他所在的小城消灭了贫穷和失业,变得欣欣向荣,和谐友爱。冉阿让的仁爱甚至感化了铁血犬沙威。沙威本是统治阶级的忠实奴才和爪牙,是冷酷而残暴的法律化身。然而,当他被奇异的共和战士捉住的被处死刑时,冉阿让却千方百计救了他。冉阿让的这一义举,使他从前的思想动摇了,他的人性开始复苏。作者就这样宣布了善对恶的最终胜利。此种近乎童话式的描写,让人感到人道主义的仁爱似乎真的成了一种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神奇力量。 雨果的思想矛盾在《悲惨世界》里表现得十分明显,他宣扬人道主义,主张仁爱,同时又对人道主义的局限有所突破—在某种程度上肯定革命暴力。 在雨果看来,革命和战斗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道主义理想,是不得己采取的手段,而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准则永远是“仁慈的爱”。

比较狄更斯和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异同

学号:1403639002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毕业论文 (2016届) 比较狄更斯和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异同

摘要 在残酷的资本主义社会,作者们用自己独特的人道主义方式温暖了无数贫苦人的心,狄更斯和雨果两人都是人道主义者,两人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同,所以人道主义思想两人的表达方式就有所不同,两人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是一样的,都是把人道主义作为资产阶级反抗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工具,揭露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弊病,对资产阶级的罪恶进行批判。 关键词:狄更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

目录 引言 (3) 一、人生经历对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 (3) 二、人道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4) 1、以马内特为代表的理想化人物 (4) 2、封建贵族的代表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 (4) 3、以德法尔热夫妇为代表的革命群众 (5) 三、人道主义思想核心的比较 (7) 1、人道主义思想核心的不同 (8) 2、对待社会革命的态度不同 (8) 四、两者在人道主义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 (9) 1、以提倡宽恕他人,来实现阶级矛盾 (9) 2、以积极乐观的精神去面对困难 (10) 五、两者的不同之处 (11) 六、结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作家们在创作的时候,难免都会把自己所憧憬向往的理想和主张,写在作品当中去,雨果和狄更斯也不例外,他们倡导人道主义思想,这和他们自己本身有关系,人道主义的思想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有博爱的精神,人们要互相尊重,倡导人格上的平等,这一思想是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他们作为人道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想通过自己的作品,用人道主义思想去构建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 一、人生经历对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 正因为两人迥异的人生经历,导致两人在人道主义思想上有不同之处的缘由。1812年,狄更斯出生,当时正是英国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发展迅猛的时候,他原本是小康的家庭由于父母的花钱不节制,后来因为欠别人很多钱没有办法还,父亲被送到了监狱,于是他和家人就搬到牢房居住,十二岁的时候,狄更斯就开始在伦敦一家鞋油场,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在哪里当学徒,狄更斯尝尽了社会生活的艰苦和人情泠暖,经历了他这个年纪本不该接触的生活,正是因为狄更斯从小就体验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这也是他产生人道主义思想的原因。 由于个人经历的痛苦,他才会对这种社会最底层的人的生活进行换位思考,特别能体会他们的感受,他也把这种思想融入在自己的作品中,这样的愿望使得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面临现实的问题,如何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是其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他希望用人道主义精神,希望能帮助人民走出来。 然而,雨果的身世跟狄更斯比起来说就幸福太多了。他出身在法国,在一个军官的家庭,没有受过像狄更斯那样痛苦的生活,所以在雨果和狄更斯的作品中,在描写黑暗的现实社会的下层人民的生存背景,狄更斯描写的比雨果更加真实。雨果的父亲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共和主义者,但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支持护者,父母的政治观点不一,两人长期有矛盾于是就分各两地,雨果是和他的的母亲生活在一起,雨果在耳濡目染下,就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雨果早期的作品尤其是原始的诗歌,内容都是保皇党和宗教。现实社会和雨果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让他逐渐扭转着自己的政治观点。后来雨果还经历了长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文详解《悲惨世界》赏析

《悲惨世界》赏析 故事是以冉阿让悲惨的一生为主线,以法国大革命以后的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期为背景。这部小说是法国社会的史诗,所涉及的人物无法一一列举,如此简单分析主要的人物,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等。 首先是冉阿让,社会给予冉阿让只有不公平和对于冉阿让的迫害,原来冉阿让是一个有家和孩子的人,可是为了挨饿的外甥,他偷了一块面包,被判数年年苦役。因为偷取了一个面包就被判刑五年,在服刑期间,不堪忍受非人的监狱生活他不断越狱,每一次都以失败和对于刑期的延长而告终,因此他将自己的半辈子花在了与这种不人道的社会和对于待遇的不满抗争上。十九年后,因获得假释令冉阿让获得自由,可是出狱后已经找不到自己的家和自己的亲人,仍受警察的追逐,遭到社会的冷遇。残酷的现实使他产生了对人、对社会的强烈憎恨,蓄意报复。就在一切希望破灭的时候,冉阿让遇到了一个主教米里哀,这位主教唤醒了冉阿让的灵魂,这里面我们看到了雨果似乎对于宗教抱着一种人道主义幻觉,这种幻觉与《巴黎圣母院》中对于教会的幻觉和评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在写主教的时候仿佛脱离了教会而对于人性和人道的希望。因为此时的主教米里哀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教会的代表,更是一个人性和人道的代表,与其说作者对于宗教的妥协不如说作者对于人性和人道的希望与探寻。 出狱数年后冉阿让洗心革面成为了一个市长,并且实现了人道上的完美,对于苦难的同情和对于不幸者的帮助,可是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妓女,这就是芳汀,冉阿让工厂里的一名女工,她有段坎坷的青春,在怀了男友的骨肉之后却被恶意遗弃,为了女儿的生活,只好忍下心把她寄养在蒙佛梅一位酒馆老板的家里,自己来到巴黎谋生并定时寄钱回去,但由于她有私生女的事被同事揭发,被赶出工厂。当冉阿让看见芳汀最无助的时候,他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人道主义最伟大的体现,也是人性最美丽的升华。芳汀原本是一个工厂女工,原本有一段很美丽的青春,可是就在那个最美丽的年龄里,她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献给了一个贵族青年,也就是自己当时的男友,可是那只是男友而不是丈夫,对于爱情的幻觉导致了芳汀的悲惨结局,最后她被男友抛弃了,可是她已经怀上了男友的孩子。她最后只能靠取悦男人来获取生存的权利,这里我们看到男权社会,女人最悲惨的命运,我们更看到了社会对女人的压迫和玷污。最后芳汀抱着幻想将自己的孩子寄养在了蒙佛梅一位酒馆老板的家里。正是因为将自己的希望和最美好的爱交给了一个连自己都无从知道的人那里,悲剧也因此随之而来,这里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更看到了雨果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因为这个酒店老板就是参加过大革命的人。就这样芳汀的命运被自己的孩子牵制着,自己的孩子又被酒店老板控制着。酒店老板和自己的老板一次次的对于芳汀进行要挟和欺骗,一次次勒索钱财。这种被动的接受也成就了芳汀最感人和最伟大的母爱。芳汀为了孩子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之后连自己的两颗门牙都卖了。正是因为种种的罪恶和芳汀母爱的对抗对于人类爱的压迫才致使芳汀最后的死亡。 关于芳汀和冉阿让是不是有爱情,我想应该有的,因为两个悲痛的生命在悲惨的社会互相依靠,芳汀的悲惨和冉阿让的悲惨组成了命运的彼此依恋,因此产生爱情也是应该的。可是芳汀没有机会,最后就在酒店老板的要挟里结束了自己悲惨年轻的命运。死的时候她将自己所有的希望和寄托交给了冉阿让。也许这里我们看到了雨果对于人道的信仰,他希望可以通过人道来寻找人类命运的出路,更希望通过人道建立起对于爱的守护,这种思想源于法国当时的社会本质和社会现实,更源于十九世纪世界的形态和人类的愿望。 就在冉阿让救芳汀的女儿珂赛特的时候,沙威怀疑到了冉阿让就是那个囚犯。可是她没有承认,因此沙威要求辞去自己的职务,可是当时还是市长的冉阿让没有这么做,他知道沙威是一个公正的执法者。沙威却没有分析自己坚守的法律到底是不是正义的法律,他坚守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在英国古典作家中,其成就仅次于莎士比亚。他也是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双城记》是狄更斯的重要著作之一,在这部以法国大革命为历史背景的小说中,作者借1789年前后法国的历史同19世纪中期英国的现在对照比较,暗喻英国现实中潜在的危机,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小说中,人道主义精神具体体现在梅尼特医生、路茜、代尔那、卡尔登以及时时刻刻帮助他们的劳雷先生和普洛斯女士身上,他们是“爱”的代表。作者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着力描写了他们正直、善良的可贵品质。 梅尼特医生是小说的核心,他是一位很有价值的英雄,他的人格和所经历的故事使他成为全书的亮点。他被迫去为厄弗里蒙地贵族的两位病人看病,而后又被投入巴士底监狱,为不让他说实话,他在监狱里一呆就是十八年,期间妻子抑郁而死,女儿流亡他乡,他自己在狱中写下报仇的话语,表示要控告厄弗里蒙地贵族和他们的子孙,直至他们这一家族的最后一人。被解救出来以后,他的精神一度恍惚不定,在女儿路茜的精心照料下好不容易才恢复了健康。然而梅尼特医生,这位伟大的父亲,为了女儿的幸福,敢于走出十八年监狱生活带给他的精神创伤,饶恕并接受仇敌厄弗里蒙地贵族的后裔代尔那成为自己的女婿,并在代尔那为拯救无辜的家族仆人而在返回法国被捕后为他多方奔走,想方设法营救,终于使代尔那获得新生。这需要多么

大的忍耐,他的这种爱和宽恕精神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卡尔登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又一个人道主义精神的人物形象,是作者笔下的一个理想人物,一个高尚的人。他是“一个有才能和好性格的人,不能善自应用,不能发挥所长,独立自主,自求幸福”。他酗酒、堕落、自暴自弃,帮助一个庸俗不堪的律师去处理案件。路茜对她父亲的敬爱,激发卡尔登悔恨过去,想要重新努力,但是意志薄弱,无从自拔。他爱上了路茜,但路茜爱的是代尔那,并与代尔那结了婚。然而卡尔登许下了诺言,愿意将来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路茜的爱。他用他的智慧在法庭上解救了代尔那,并利用自身貌似代尔那的条件,代替它上了断头台,他已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他所爱的人的幸福,在他人身上找到了自我。卡尔登的死不是“爱”的失败,而是人道主义的闪光。当他下定决心这么做时,他都是“最为镇定自若,面不改色”。许多人还说:“他显得庄严崇高,有如先知”。卡尔登在临行之前想到了耶稣的话:“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是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时卡尔登的信念,也是狄更斯人道主义信念的极致体现。 德伐石太太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应运而生的一个不同凡响的下层社会妇女形象。她的童年是很悲惨的,厄弗里蒙地使她的父亲、哥哥、姐姐和姐夫都死于非命,家庭悲剧使她变得坚强起来。她沉着、机智、

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在雨果看来,一个人身上同时寄寓着黑暗和光明,黑暗属于尘世、光明属于天国;雨果坚信人的光明面可以战胜黑暗面,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如此。他对人的这种信念,表现为人性思想和人道主义,对社会的这种信念则化为乌托邦社会理想。 在《悲惨世界》里,人性中的黑暗面转化为光明面是主人公冉阿让一生最重要的界标。这个本性善良的农民,因为偷了一块面包便身陷囹圄十九年之久,即使被释放仍不见容于社会;社会地位不平等、分配不公正、审判不公允、处罚不得当以及习俗陈见结合在一起,促使他犯罪,又促使他仇视一切人。恶意报复社会的冉阿让身上主要体现出“兽性”,他的灵魂浸没在黑暗中,是米里哀主教的“仁慈”与“博爱”感化了他,使他恢复被遮蔽的人性,开始改恶从善。冉阿让的转变体现了一个人心灵中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偷走银器后被抓回来的冉阿让,面对米里哀主教的巧言掩护和一对银烛台的加赠,感受到了“仁慈”和“宽容”的善的力量,灵魂受到空前的震慑,使本已决心作恶到底的他深感不安;经历了侵吞小孩四十铜子的反复后,米里哀精神终于在他身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冉阿让义无反顾地将这种精神发扬并传承了下去,成为一个维护人的尊严、追求博爱和理想、善良宽厚甚至具有舍己救人的牺牲精神的人间“天使”与正道的化身。雨果认为,整个世界是美与丑、善与恶、真与伪、光明与黑暗的搏斗场,但是他深信善能胜恶、人性能够消除污秽而不断地自我完善。 《悲惨世界》里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仅体现在“善能胜恶”上,更凝聚在“爱能消恨”方面。雨果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具有一种纯朴的爱惜、同情、怜悯的“心灵关系”,即“恻隐之心”;在他看来,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只要得到怜悯和同情、得到爱的滋润,生命力便会旺盛、灵魂便能得救。出于对外甥们的真爱,冉阿让才在无奈之下偷了面包;但长期无情的苦役生活扼杀了他的爱心,是米里哀主教的嘉言懿行消除了他积聚的仇恨,重新点燃起他心中早已熄灭了的爱,使他从一个善心汩没的恶棍变成了择善而从的正派人。米里哀主教的博爱精神传递到他身上,使他也成为爱的源泉,并促使他将这种同善结伴而生的爱施于芳汀、割风以及他工厂里的工人们身上;成为海滨小城蒙特猗的市长后,又广施厚爱于市民身上,营造了一个理想的“蒙特猗乐土”。在解救和抚养珂赛特的过程中,爱逐渐上升为冉阿让生命的第一需要。他与珂赛特的父女之爱净化了他的灵魂,充实了他的生活内容,使他的善行有了物质力量,推动他坚定地走完为善的道路。在冉阿让性格发展的阶梯上,起点是苦役犯,然后是“感悟向善”的慈善家马德兰市长——高尚的逃犯冉阿让——慈爱的“割风”老爹,终点是真善美的极致、超凡出世的圣人冉阿让。一个人心中有了爱,任何邪恶都不能滋生。雨果阐明的这种爱是浪漫主义的至上之爱、理想之爱,他正是把这种爱赋予了小说人物。起义领袖安灼拉曾在街垒上向即将赴难的战士们说:“爱,你就是未来。”这句话代表了作家对爱的最明确的概括:对爱的追求就是对未来的追求,就是对光明的追求。 警探沙威的放人与自杀,也许最能体现“爱能消恨”了。沙威是封建王朝权力的维护者,他是统治者忠实的走狗和爪牙。他奉公守法,谨严刚毅,他代表的是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摘抄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摘抄 《悲惨世界》的上、中、下三本,加起来有1100多页,不过看完了同样也很有成就感,让我有点困惑的是书名怎么是“悲惨世界”,主人公是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拿破仑战争前后十几年),年轻时候的经历有些凄苦,出狱之后的蜕变,和老年的生活,总之我个人感觉用“悲惨”有点…,但我也说不上来用什么词更好。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悲惨世界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摘抄这个可怜的人把身子转向听众与法官,面孔上那种微笑,当时在场目击的人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不舒服。那是胜利的笑容,也是无望的笑容。“现在你们知道了,我才是让阿让。”他说。 “我不想再扰乱法庭了,”冉阿让接着说道,“既然不抓我,那我可以走了,我还需要去做好几件事。检察官先生知道我是什么人,也知道我要去哪里,他每时每刻都可以让人来抓我。” 他向门口走过去,谁也没又说一句话,谁都没有伸出胳膊阻拦,大家都向两边分开。那时,他好像具有某种神威,逼迫群众在一个人跟前后退,都闪到两边。他缓缓地穿过人群。到后来一直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推开的门,可是有一点是毫不怀疑的,他走到门前的时候,门已经开了。他到了门

口,又会转过身说道: “检察官先生,我等待您的处理。” 随后,他又对众人说:“你们每一个人,你们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值得可怜,是不是?上帝呀!我一想起自己刚才险些做出的事,就觉得自己值得钦佩。但是,我希望不曾发生过这些事。” 他走出去,又有个人将门关上了,像方才打开一般;要知道,作风正派的人,坚信在群众里肯定能找到愿意为他服务的人。 还没有一个钟头,陪审团就宣布撤除对尚马蒂厄的一切控告,并且立刻释放,尚马蒂厄走了,他感到莫名其妙,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疯子,一点儿也不理解所见到的场景。 马德兰的视线与沙威的视线相触时,沙威纹丝不动,他没有走近,可是他立即变得非常凶残了。他的任何感情方面,都比不上得意之情显得更骇人。魔鬼重新找到它要投进地狱的人,就是那个样子。他坚信肯定能逮住冉阿让,心情就完全显在面孔上了。 我们感到非常可惜,无法掩盖这样的一个情况,只因为“他做过苦役犯”这句话,差不多所有人都将他丢弃了。他所做过的一切善举,还不到两个钟头就会被人全部忘记,而他只是一个“苦役犯”了。 (此时马德兰藏了起来,修女堵住沙威)这位森普利斯修

论雨果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比较

郑州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雨果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 想比较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通过影印、缩印、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论文题目:论雨果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比较 作者单位: 作者签名:

目录 1 绪论 (6) 2 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特点 (6) 2.1积极的向上精神和空想性质 (6) 2.2以仁爱为核心,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 (6) 2.3革命与人道并存 (7) 3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特点 (7) 3.1人道主义思想核心不同 (8) 3.2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8) 3.3 狄更斯人道主义的积极性 (9) 4 雨果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比较 (9) 4.1 相同点比较 (9) 4.2 不同点比较 (10) 5 结论 (12) 致谢 (14)

论雨果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比较 摘要 人道主义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体系,它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爱护人,目的在于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世界观。这种在肯定人自身的价值存在,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思想逐渐渗透到许多领域,在不同的环境之中发挥着其特有的影响。在19世纪的西方文学史上,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反抗的主要思想工具,旨在唤醒人们起来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社会。狄更斯和雨果都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道主义者,他们非常关注人民疾苦,期望构建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理想社会。希望人们可以摆脱封建社会的枷锁,过上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生活,在这一方面他们是有着共同之处的。但是两人的思想主张又有所不同,本文通过两人的作品来感受一下他们笔下各有千秋的人道主义思想。 关键词:论雨果;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对比分析

雨果悲惨世界读后感

雨果悲惨世界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雨果悲惨世界读后感 深深地熟悉故事的章节,它就在我心中敲击,它是强烈的,深到无底,它是沉默的,像无梦的睡眠。 书中的柯赛特,马吕斯是美好的,他们是那里最为真实的象征。每个人都有伪装,那伪装下的心正是当时社会的颜色——黑暗。可他们,却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具有着真诚与善良。我也只是在阐述,阐述着故事,而深深铭刻在心的,是冉阿让这个高大的形象。其实,很敬佩他,那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对他肯定的赞美。 当时统治的社会,是那么得惨不忍睹,冉阿让被迫无奈在面包铺里偷了一块面包,却被判了五年苦役,四次越狱都得不到自由,而是十九年的苦役。冉

阿让进去的时候,青春年少,出来的时候,老气横秋。这是怎样的一种社会,他是如何挨过了这么多年的折磨,苦役生活使他灵魂一面上升,一面堕落。也许,改变他的正是那个主教,他偷了主教的东西,而主教却没有责备他,还送了他东西。主教说,他赎的是冉阿让的灵魂。十九年来冉阿让第一次流下眼泪。 正是这样,那个囚犯冉阿让消失了,乐善好施的马德兰出现了。经市民推选,他成了市长。他的改变,他的坚持,却是那位主教非凡的宽厚,惊人的慈爱让他受到了巨大的震动。他的形象,在这一刻,成为了书中最为光辉的亮点。 冉阿让不断地帮助一个又一个人,可在他遭遇劫难的时候真正帮助过,关心过他的人,竟还没有寥寥数人!透过冉阿让,让我想到了泰戈尔的一句诗:“我想我将为你忧伤,还将用金色的诗歌铸成你孤寂的形象,供养在我心里。” 故事里,我看到了“寂寞”这两个字的影子,它不论何时都夹杂在里,那种

压抑的感觉让我心口窒息。不是觉得冉阿让在那种美好而欢乐的气氛中逝去,不是最好的结局,而是觉得正是这样的环境才让人更加沉湎于悲痛之中。他虽然是安详平静地逝去了,可他的内心还在孤独着,寂寞着,周围的一切,都是幸福而安逸,可他毕竟还是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人。心灵上的枷锁锁住的并不是观看幸福的双眼,真正封锁住的,是人内心的寂寞,把寂寞藏匿在心底,就永远都得不到了释放—— 《悲惨世界》中没有提到一个“悲”字,可全书却处处被一层似有若无的悲伤笼罩着,看似平静简单的语言,却让人心头所凉,这种情感从书的一开始就有。 是真的,寂寞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可怕的东西,它是魔鬼手中用来交换青春的咒符。书中的冉阿让可以在自己苍老的身躯上背负起一个受伤的年轻人,穿过整个巴黎市区的下水道。那个时候,他健康得可以再活上一个六十年。他把

论雨果小说的人道主义思想

河南大学本科课程论文 院系:文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姓名:赵迎迎 学号:1116103710 课程:外国文学(一) 任课教师:王鹏副教授

论雨果小说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 ——以《九三年》为例 摘要:雨果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戏剧、小说,反映了他所生活的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重大历史变革和下层人民的苦难,人道主义是贯穿其创作的主线。 关键词:雨果人道主义《九三年》 雨果是19世纪著名的人道主义者,人道主义始终贯穿着他一生的创作。他是“通过想象和19世纪人道主义的三棱镜”来反映世界的。长篇小说《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步长篇小说。小说从一八六二年构思到一八七三年问世,可谓是呕心沥血之作。小说大量阐述了人道主义思想,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法国作家雨果一生的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它被视为“是雨果整个创作的终结”。①在《九三年》中,雨果把法国大革命波澜壮阔的画面描绘得淋漓尽致。《九三年》是以法国大革命中一七九三年的革命实时为题材,描写了一场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之间的殊死搏斗。 作品表现了他对资产阶级的肯定和对封建主义的无情抨击,通过作品表达出了自己的人道主义观点和对暴力革命的看法。作品描述了当法国的封建王朝统治被革命的洪流冲垮时,共和军平息反革命的旺代叛军的故事。侯爵朗德纳克在英国的支持下回到了法国旺代,与支持封建统治的叛军汇合,企图推翻共和党人的统治。国民公会派“比国民公会更走极端,比巴黎公社更走极端,他是属于主教公社的”②——西穆尔登去旺代的红帽子平叛部队当政治委员。而共和国的的司令官则是朗德纳克的侄孙郭文。当朗德纳克被共和国的军队包围的时候,他要求以三个孩子作为交换条件,请郭文让他们安全离开拉图尔格城堡。但郭文拒绝了,在经历一番苦战之后,抵挡不住的朗德纳克决心烧掉古堡。当他从密道逃脱后,回望燃烧中的堡垒,悲痛欲绝的三个孩子的母亲米歇尔·佛莱莎,惊惶失措而又无能为力的共和国兵士们,这时候,人性在他身上复苏了。他转身回到几近被大火吞噬的古堡,就出了三个孩子而自愿落入共和国的手中。郭文被他的人道主义精神所感动,于土牢中私自给了朗德纳克自由,他也因此被共和国处以死刑。西穆尔登执行了革命纪律,将他枪毙并随之自杀。 在这个故事情节的描述中雨果肯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支持正义的战争,坚信只有这样的战争才能导致和平。雨果是热爱和平的,正如《新约全书·马太福音》里所说的这样,“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有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要告你,要拿你里衣,连外衣夜游他拿去”。③不是以恶抗恶,而是用人道主义感化敌人,在战斗中,信奉人道主义的郭文被朗德纳克救起三个孩子的做法所感动,这时人道主义战胜了革命信条,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此刻派上了用场,于是他放走了一个封建王朝的杀人不眨眼的叛军首领,因此需要承担责罚。临行前,整个军队的呜咽声此起彼伏,兵士们狂热高喊“开恩啊!开恩啊!”郭文高喊“共和国万岁”,表示对共和理想的至死不渝。连执法的人,郭文的老师西穆尔登内心矛盾开枪自杀。雨果对于人道和革命的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在资产阶级推崇的博爱的思想下,为什么革命要把枪口对准自己人呢?这显然是违背人道主义的。但是西穆尔登自杀的做法却恰恰体现了人道主义。当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学生被枪决时那痛楚不亚于丧子之痛,他的感性打败了理性,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共和理想,这里又恰恰体现出人道主义。雨果认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

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

音乐剧《悲惨世界》赏析 看了一场音乐剧《悲惨世界》,从未看过音乐剧的我,居然没想到音乐剧会有这么大的魅力,撼动人心的情节、波澜壮阔的音乐和变化无穷的舞美,让我为之震撼,一种久违的来自心灵深处震撼瞬间传遍了全身,感动经久不息。人生中会有无数次的感动,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会什么时候到来,所以最美。 我实在没想到一部音乐剧居然有这么强的感染力,但意料之外的事情往往也在情理之中,有这么好的舞台灯光、音乐设备,有这么强的阵容齐聚,可谓是一场净化心灵的视听盛宴。 首先,在音乐上 《悲惨世界》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配乐是以古典乐为基础的,营造出了一种磅礴而深沉的气势,与剧中所表达的主题非常符合。 在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全新的音乐并不很多,而且旋律很简单。而正是因此,才更显出作曲家超凡的创作才能,用很少的素材就能将雨果笔下的鸿篇巨著诠释地如此细腻深刻。旋律简单不仅是为了好唱、好听,而且容易让观众理解和记忆,从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比如芳汀的主题、冉阿让主题、沙威的音乐主题等。通过不同主题来突显出人物鲜明的性格,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

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都很好的表现出来。总的来说,背景音乐对于剧情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当剧情发生变化,背景音乐也随之变化,并且反映了剧情的内容。 音乐片段《At the End of the Day 》,这首曲子的节奏很快,演员们的词也都很多,但同样的曲调、同样的节奏在两类人的演绎下表现出了不同的感觉。音乐片段《Castle on a Cloud 》空灵般的歌曲这部音乐剧中最振奋人心的音乐,最后尾声时将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比如酒馆老板有着喜剧感的节奏不禁让人随着节奏摇摆起来的《Master of the House 》,比如被真挚感情深深地打动人心的珂赛特、马吕斯、爱波宁互诉衷肠的《In My Life 》,比如爱波宁独诉相思之苦的《On My Own》;比如爱波宁为革命牺牲时在马吕斯怀里与马吕斯对唱的催人泪下的《A Little Fall of Rain 》,比如《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让 人在悲惨的世界也存有希望。这些歌曲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仿佛活生生地站在观众面前,令人爱的,令人恨的,令人不屑的,令人同情的??所有这些构成了这部经典的音乐剧。 在人物上在《悲》剧中,剧中的人物也在演员的完美演绎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尚万强的善良令我为之动容,他在大战前夕祈祷上苍保佑 养女珂赛特的爱人马吕斯的独唱《让我死,让他活》,其神情之恳切、旋律之优美,令人过耳难忘。还有,当被寄养在德纳第夫妇家中已5 年的珂赛特在为自己的悲惨命运吟唱时,我也流下了同情的泪水。珂赛特终日受到非人的虐待,但剥削她的黑心肠的夫妇却对自己的两个女儿疼爱有佳。可

论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论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狄更斯将人道主义情怀渗透在他创作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当中,宣扬一种仁善道德的精神,以一种宽恕,理解的态度来对待阶级矛盾。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同时体现了狄更斯创作中不能彻底批判的局限性。 关键词:查尔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局限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纪英国批义思想,在对现实社会批判的同时使心怀希望。赋予人强烈的感染力。狄更斯早年家境小康。小时候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但是父母经常大宴宾客,花钱上没有节制,12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因为债务问题而入狱,一家人随着父亲迁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伦敦一家鞋油厂当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他饱尝艰辛,饱受屈辱,也看尽了人情冷暖。这段人生经历不仅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促使他更关注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形成了他人道主义思想的创作基调。 根据狄更斯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实践,我们可将他的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温和批判阶段。中期的全面批判阶段,晚期的对未来社会发展展望阶段。但是,无论他对现实世界如何批判,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仁慈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真善美的温情。这些都可以在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找到论据。 一、狄更斯早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发表的(or克威克外传》(1937)、《雾都孤儿》(1938)、《尼古拉斯·尼克尔》(1939)、《老古玩店》(1940)、《巴纳比·拉奇》(1841)这5部长篇小说从创作特点上来说可归属为早期(1837一1841)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温和的批判。 《匹克威克外传》是他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狄更斯有意地把匹克威克塑造成了一个仁慈和博爱的典型。他不请世事、正直善良、打抱不平、助人为乐。有一次他在一所茅屋前发现一块半露出地面的刻了字的石头,便认为这是很古老的刻了碑文的宝石。其实石头上的字是一个工人在无聊的时候随便刻出来的。这表现出他天真爱幻想、童心未泯、脱离实际。骗子金格尔设下圈套,让别人告诉他一个假消息,说金格尔将在深夜拐骗寄宿学校的一个女学生,请他去救助那个少女。他也毫不怀疑,以致上当受骗。这些都表现出他是一个善良无邪的人。而后来他在监牢里见到衣服破烂、脸色发灰的金格尔时动了侧隐之心。在出狱之后,以前吃了金格尔不少苦的匹克威克先生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替他还清了债务,还为他介绍工作。最后,这位富裕却忠厚的资产者匹克威克先生的高尚德行感化了会格尔,使之弃恶从善,改邪归正。这是狄更斯创作的典型性结局。而在《雾都孤儿》和《尼古拉斯·尼克尔》的大团圆结局中,我们得知书中那受苦难的“小人物”最终大多赢得了仁慈的资产者的庇护过上了无忧的生活.就像是童话世界里的“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时期的创作都弥漫着一种童话般的色彩,受再多的苦难,到最后坏人一定会被惩罚,好人则能得到上帝的垂怜。体现了狄更斯创作中的温情浪漫的人道主义情怀。 二、狄更斯中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842年.狄更斯首次出访美国.这次游历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虚伪的民主政治、残酷的监狱,特别是暗无天日的蓄奴制,引起狄更斯极大的愤慨。他说:“我已经失望了,这不是我要来看的共和国,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共和国。”他的游记体小说《美国札记》(1842)和长篇小说《马丁-朱什尔维特》(1844)都对美国社会的黑暗和丑恶作了有力的揭发。这也标志着狄更斯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对资本主义社会全面批判的时期(1842_1858)。除了《旅美札记》和《马丁·朱述尔维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圣诞欢歌》(1843)、《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荒凉山庄》(1853)。 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故事情节已经不似前期的作品那么光明乐观,资本主义社会的阴影笼罩在主人公的命运中.慈善的资产者的形象开始被为富不仁者替代。总体而言。这些故事中

开题报告:通过《悲惨世界》看雨果笔下的人道主义精神

开题报告书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班级: 2011级1班学生姓名:丁超指导教师:贾华 论文题目:通过《悲惨世界》看雨果笔下的人道主义精神 完成开题报告时间: 2014年12月15日 一、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雨果是法国著名文学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悲惨世界》是他人道主义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悲惨世界》描绘的时间跨度很长,将近半个世纪的生活画面一一展示出来,在对法国历史研究上是有非凡意义。本书主角冉阿让是一名贫苦的劳役犯,书中讲述他一生中在社会的压迫,法律的不公下艰苦挣扎的生活。雨果通过冉阿让的一生来传递人道主义精神,希望能在痛苦中寻到法国的未来,殷切的期盼人民能够“平等,自由,博爱”的生活。文中详细的刻画莫里哀主教、珂赛特、芳汀、沙威、马吕斯、德纳第几个人物,通过他们与冉阿让之间关系,去探寻什么是人道主义精神,如何运用人道主义精神解决法国当前的现状。 学术界对雨果《悲惨世界》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雨果的《悲惨世界》,如河南大学李馨2009年发表的《<悲惨世界>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王萍2004年发表的硕士论文《从<悲惨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看雨果的女性观》都涉及到《悲惨世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侧重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未能透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2、从单纯人道主义研究角度来分析《悲惨世界》,如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李晟2010年发表的《浅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辽宁医学院赵明2010年发表的《浅析<悲惨世界>中爱的伟大》都涉及了对小说中人道主义体现的研究,但都没有结合人物角色分析。 以上叙述的研究,反映了学术界对《悲惨世界》中人道主义思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对《悲惨世界》结合人物形象探讨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是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课题 二、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悲惨世界赏析

《悲惨世界》赏析 《悲惨世界》——一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它把惨淡荒芜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当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嫌弃鄙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消弭了他重新做人,改过向善的信心。是宽大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反而将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嘱咐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 我终于相信,人是可以改变人的,正如主教以宽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给了他无限的希望,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这一切使我既感动又欣喜。然而欣喜之余却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绪之中。从囚犯到市长,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无疑是人性的巨大转变。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就如书中的德纳第,他为了钱财不惜一切进行诈骗,一会声称是演员,一会儿又变成了画家,但他再高明也掩盖不住他丑陋的本性。其实在当今社会也不乏有一些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者;在重大赛事中为得到好成绩而服用兴奋剂者;还有小到考试作弊者……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不可能永久。另一种则无论什么情况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因而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震憾。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本文的感点抓得好,围绕人性中的善与恶,自然联系现实,感言发自肺腑,很有感染力。读感文的结构清晰,议论中饱含情感!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轴辉煌的画卷,是一部雄浑的史诗,是一个人的史诗,但又不限于个人的意义。就《悲惨世界》在内容上的丰富、深广与复杂而言,它无疑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居于首位。它蕴藏着无法估量的宝藏,那意味着文化,那是世界上的这是一轴辉煌的画卷。画幅的卷首可上溯到卞福汝主教经历的一七九三年大革命高潮的年代,卷末直延伸到马吕斯所参加的一八三二年巴黎人民起义。在这里,整整将近半个世纪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恐怖的坟场,郊区寒怆的客店,保王派的沙龙,资产阶级的家庭,大学生聚集的拉丁区,惨厉绝伦的滑铁卢战场,战火纷飞的街垒,藏污纳垢的下水道……这一漫长浩大的画轴中每一个场景,无不栩栩如生,其细部也真切入微,而画幅的形象又是那么鲜明突出,色彩是那么浓重瑰丽,气势是那么磅礴浩大,堪称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悲惨世界》集中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法律:高级的法律是仁慈和爱,它可以杜绝罪恶,唤起良知,进而改革社会,拯救人类;低级的法律是刑罚,它依靠惩治,却只能加深犯罪。前者的体现者为米里埃尔主教,他是仁爱的化身。米里埃尔主教用崇高的道德和博爱去感化和唤醒了让?瓦尔让的良知,使他成了真正的人;而后者的代表是警官沙威,则如鹰犬一般跟踪让?瓦尔让,迫害孤女寡母,如同冷血的动物,最后他面对让?瓦尔让的仁慈而无法处理自己违反职责的行为,内心矛盾之极,投河自尽了。表现了现存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虚弱及它的失败。当然,雨果除了力图以仁爱精神去对抗恶,他认为还需要实现共和。他怀着巨大的热情描绘了1832年6月5日的人民起义与共和主义的英雄们。其中他塑造的参加起义的8旬老翁马伯夫和巴黎流浪儿加弗罗什,这一大一小的英勇形象,代表了敢于起来斗争的人民,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新时代的曙光。英雄群像的塑造,多少减弱了雨果人道主义的说教。

论狄更斯小说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论狄更斯小说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狄更斯是19世纪中叶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作品广泛地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广阔画面,并以锐利的目光透视着现代生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 但他也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小说的主导思想就是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或思想体系,人道主义最初适于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它是以个人为着眼点的观点,主张每一个人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尊重个人的平等和自由权利,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当做人看待,而不把人看做人的工具。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超阶级、超时代的抽象人性论,其追求的社会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人道主义者们认为人性本善,并且人们的道德是可以教化和改变的。 他们提倡人们应该运用最强大的人道主义作为武器去惊醒教化人们。从而,他们从感性方面获得了对社会的感悟。 然而,它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性的丧失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逐渐失去进步的历史作用。狄更斯的人道主义也正是建立于人性之上,并在他的作品中强调最重要的“仁爱”思想。 阅读他的作品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不少的作品都是从人性出发而展开的,如《雾都孤儿》、《圣诞故事集》、《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荒凉山庄》、《小杜丽》等作品。本文正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其三部不同时期的伟大作品的解读,从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全面地探索人道主义思想是如何贯穿在狄更斯的这三部作品中的。

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一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创新之处,导论最后部分将介绍本论文的创作目的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狄更斯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创作时期的主要作品介绍以及其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特征,重点论述其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对其思想的影响以及其思想内涵。 尤其是小时候的经历对其影响尤为重大,在饱经社会磨砺之后,他看到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社会上存在的诸多恶行,他感到非常痛心,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难以面对和接受这些可怕的事实,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为了教化和警醒世人,他坚持将人道主义的理念在自己作品中体现出来,以谋求各阶级、阶层矛盾的调和,因而当狄更斯在自己一系列创作之后,已成为一个有名的人,也受到了各个国家的欢迎,他在这时候极有可能成为其他的人,但他依然怀着人道主义的理想,同情弱者和穷人,这样的不变的态度是他成为人道主作家的重要支柱。第二章分析的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其第一创作阶段的作品《雾都孤儿》中的体现。 本章分为两节,分别是从简单乐观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和呼吁社会关爱的主题方面对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进行剖析。不同的生活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对每个人的内心想法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当然,狄更斯也不例外。 早年的悲惨童年使他对生活抱有乐观的心态,他坚信人性本善,对人性充满了信赖。第三章分析的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其第二创作阶段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体现。 本章分为两节,分别是从略微的困惑和迷茫的人物形象方面和人与人之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