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范本

预应力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范本
预应力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范本

MICROSOFT

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2

二、计算荷载内力组合-----------------------------------------3

三、预应力筋数量和位置确定--------------------------------4

四、截面几何性质计算-----------------------------------------9

五、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10

六、预应力损失计算--------------------------------------------13

七、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17

八、持久状况应力验算-----------------------------------------21

九、短暂状况应力验算-----------------------------------------23

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一、设计资料

1、桥面净空:净9 + 2 ? 1m

2、设计荷载:城-A级车辆荷载,结构重要性指数γ0 = 1.1

3、材料规格

(1)混凝土:C50级;

(2)预应力钢筋:1?7标准型-15.2-1860-II-GB/T5224-1995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 = 186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 pd = 1260MPa,弹性模量E p =

1.95?105MPa;

(3)普通钢筋:纵向抗拉普通钢筋采用HRB335钢筋,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R235钢筋。

4、主要结构尺寸

主梁标准跨径L k = 32m,梁全长31.96m,计算跨径L f = 31.16m。

主梁高度h=1400mm,主梁间距S=2200mm,其中主梁上翼缘预制部分宽为1600 mm,现浇段宽为600mm,全桥由5片梁组成。

桥梁横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

5、施工方式

主梁采用预制方式施工,后张法施加预应力。主梁安装就位后,现浇各梁间的60cm顶板接头混凝土。最后进行桥面系施工。

立面图

图1

支点断面

跨中断面

图2 桥梁横断面尺寸(单位:cm )

6、荷载内力组合见下表:

按照学号修改后的内力计算结果为:

表2 活载内力计算结果

注:(1)车辆荷载内力M Q 1K 、V Q 1K 中已计入冲击系数1+μ=1.1188。 二、计算荷载内力组合

以下内力组合仅以跨中为例子带入公式,其它部位按公式使用计算机计算。 1、基本组合

k Q k Q k G mk G Pk G d M M M M M M 2121112.14.1)(2.1++++=

9.15712.14.15304.1)0.7758.2673.1983(2.1?+?+++?=

m kN ?=0.5918

k Q k Q k G mk G Pk G d V V V V V V 2121112.14.1)(2.1++++=

401.412.1161.894.1)000(2.1?+?+++?=

kN 8.129=

根据公式求出其它部位基本组合列于下表:

表3 荷载基本组合结果

2、短期组合

k Q k Q k G mk G Pk G S M M M M M M 2121117

.0)(+++++=μ

69.1281188.1/4.15307.0)0.7758.2673.1983(+?+++= m kN ?=3.4112

其它截面短期效应组合值见下表:

表4 荷载短期组合结果

3、长期组合

)1(

4.0)(21211k Q k Q k G mk G Pk G L M M M M M M +++++=μ

)69.1281188.1/4.1530(4.0)0.7758.2673.1983(+?+++= m kN ?=7.3624

其它位置长期效应组合值列于下表:

表5 荷载长期组合结果

三、预应力钢筋数量的确定及布置 锚固端截面和跨中截面如图所示:

图2

用cad 的查看能求得跨中截面381003.2mm W ?=,2629806mm A =,假设

mm a p 150=

mm y c 5.821=,mm y a e c p p 5.671=-=

支座断面4

11

102mm I z ?=,2

1070650mm A z =,

mm y 785=,

mm y 615'=,

首先,根据跨中正截面抗裂要求,确定预应力钢筋数量。为满足抗裂要求,所需的有效

预加力为)

1(85.0W

e A W M N p

S ep +≥,以上数据代入公式得: kN

.N )

..(...N ep

148684868078100325

67162980618501003210341128

8

6

==?+??≥ 拟采用1?7标准型-15.2-1860-II-GB/T5224-1995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 =

186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pd = 1260MPa ,弹性模量E p = 1.95?105MPa ;预应力损失按张拉控制应力的20%估算,所需预应力钢绞线的根数为:

4.31139

1395)2.01(4868078

)(=??-=

-=

p

l con pe

p A N n σσ,取32根。

采用4束8 15.2预应力钢束,供给的预应力钢筋截面积为24448mm A p =,采用直径80mm 的金属波纹管成孔,预留管道外径为85mm 。实际提供的 计算截面上下核心距: 锚固端截面

mm cm Ay I K S 23881.2352

.785.1070620014220==?==

mm cm Ay I K X 3044.3049

.615.1070620014220'==?==

所以索界至核心的距离范围是(-304,238),所布置的预应力筋应在此范围内。 偏心距的下限计算

z

z z z Pe K G P K G p y mm y A I N M Ay I N M e >=??+?=+=+≤

8731015

.82629816668580

100056001.3026111所以,只要预应力钢筋的形心在截面内都满足要求。

曲线平面内外管道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根据公式计算得:

2

'266.0s

cu

d

in d f r P C -

028.096

.319

.0=≈

β,

mm L r 1431261000)028.0028

.041(296.31)41(2=?+??=+=

ββ, 代入以上公式得

mm d f r P C s cu

d

in 465.4250

143126266.010002.155402'266.0=-????=-

曲线平面外最小保护层厚度采用直线管道最小保护层厚度, mm d .5160=。本次设计采用保护层厚度为85mm ,管道最小间距65mm 。

实际预应力筋提供的kN N pe 3.4937328.075.01850139=????=,代入下式中得

)

1(85.0W

e A W M N p

S ep

+=

对于跨中截面:

mm A W N M e pe S p 658629806

1003.2103.493785.0103.411285.08

3

6=?-???=-= 根据预应力钢筋的偏心距布置跨中截面孔洞如上图2。

预应力筋束要素表如下:

表 6

各计算截面预应力筋束的位置和倾角列于下表7:

表7 1

下表9中以距离跨中的长度为x坐标,以距离梁下端的高度为y坐标,给出了十个点的坐标,以确定钢束的位置,预应力钢束布置形状表9:

表8

续上表8

四、截面几何性质计算: 1、估算普通钢筋数量:

普通钢筋拟选用HRB400,MPa f sd 330=

m kN m kN M d ?=??=8.650959181.10γ

f b '取以下三个值中最小的:

mm L f 103873/311603/==,相邻两梁平均间距为2200mm,

mm h b b f h 2800150124102180'122=?+?+=++,所以mm b f 2200'=

假设mm mm h 123616414000=-=,则判别式

d

f f f cd M m kN h h h b f 060858210)2/1501236(15022004.22)2/'(''γ>?=?-???=--所以为第一类T 型梁。

由)2/('00x h x b f M f cd d -=γ求受压高度:

)2/1236(22004.22108.65096x x -?=??整理得到mm x 112=。

则普通钢筋数量为

2304280

4448

126011222004.22'mm f A f x b f A sd

p

pd f cd s -=?-??=

-=

所以不需要

普通钢筋。

2、截面几何性质计算

四个主要截面在各阶段几何性质见下表8:

表9

注:表中Ws 为截面上边缘的弹性抵抗矩,Wx 为截面下边缘的弹性抵抗矩,Wp 为预应力筋重心水平的弹性抵抗矩。

五、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1、跨中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mm a p 1644

274

3127=+?=

,则mm h p 12361641400=-=,上面计算普通钢筋时已

经确定mm b f 2200'=,界面类型按第一类T 型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为

'114'f f

cd p pd h mm b f A f x <==

,将mm x 114=代入下式计算截面承载能力为

8

.65096608)2/1141236(44481260)2/(0=>?=-??=-=d p p pd du M m kN x h A f M γ

但是考虑到受压高度很小时,承载能力折减为原来的0.95倍,

d du M m kN M 0627895.0γ

普通钢筋的面积为0.003bh ,2

756003.01400180mm A s =??=,采用6 16钢筋,提供的截面积为2

1206mm A s =,腹板宽度显然足够,保护层厚度用40mm 。

若是如此,应重新求极限承载弯矩。 根据公式mm b f A f A f x f

cd s

sd p pd 6.1202200

4.221206

28044481260'=??+?=

+=

此时:

)2/()2/(0x h A f x h A f M s sd p p pd du -+-=

m

kN ?=-??+-??=7045)

2/6.1201360(1206280)2/6.1201236(44481260

考虑到mm h x p pu 31712362566.0=?=<ξ,应对du M 进行折减,

8.6509669395.0>?=m kN M du

所以正截面抗弯满足要求。

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选取距离支点h/2,和变截面位置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截面尺寸如图

箍筋采用R235钢筋,直径10mm ,双肢箍,间距mm S v 200=;但是距离支点一倍梁高范围内,箍筋间距mm S v 100=。

(1) 距支点h/2截面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首先进行截面抗剪强度上下限复核:

用内插法求得距离支点mm h 7002/=处的剪力为

kN kN V d 8.10356.9411.10=?=γ

kN bh f td 9.860123660983.125.1105.0105.03023=?????=?--α

kN bh f k cu 5.27141236609501051.01051.030,3=????=?--

所以0,3

00231051.0105.0bh f V bh f k cu d td --?<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但是需要配置抗剪钢筋。

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为pb cs du V V V +=

cs V 为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

v sd sv k cu cs f f p bh V ,,03321)6.02(1045.0ρααα+??=-

其中0.11=α,25.12=α,1.13=α,剪跨比7.14.01236

6.941108.4953

0<=??==h V M m d 取

为1.7,则b 为距离支点mm mh h 19606.02/0=+处的腹板宽度,根据内插法求得

mm b 450=,纵向受拉钢筋的百分率11236

4501206

44481001001000

=?+?

=+?

==bh A A p s p ρ

箍筋配筋率0017.0200

4505

.782=??==

v sv sv bS A ρ 将以上数据带入公式求得:

kN

V cs 8801950017.050)16.02(12804501045.01.125.13=????+??????=-预应力弯起钢筋的抗剪承载力为

kN A f V p pd pd pb 6.320)2.3sin 22.5sin 9.5(sin 111212601075.0sin 1075.033=??+?+?????=??=∑--θ

kN V kN V V V d pb cs du 8.10356.12006.3208800=>=+=+=γ

抗剪承载力足够。

(2)变截面点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用内插法求此处的剪力组合设计值kN kN V d 7.7092.6451.10=?=γ 首先进行斜截面抗剪强度上下限复核:

kN bh f td 5.263128018083.125.1105.0105.03

023=?????=?--α

kN bh f k cu 8.8301280180501051.01051.030,3

=????=?--

可以看出0,3

00231051.0105.0bh f V bh f k cu d td --?<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但是需要配置抗剪钢筋。 抗剪承载力计算仍然按照上面的方法计算

与h/2截面处进行比较,只有截面宽度b ,改变此处b=180mm ,

45.21280

1801206

44481001001000

=?+?

=+?

==bh A A p s p ρ

0044.0200

1805

.782=??==

v sv sv bS A ρ kN

V cs 6541950044.050)45.26.02(12801801045.01.125.13=????+??????=-

kN A f V p pd pd pb 7.210)3.1sin 22.4sin 7.4(sin 111212601075.0sin 1075.033=??+?+?????=??=∑--θ

则该处截面抗剪承载力为

kN V kN V V V d pb cs du 7.7097.8647.2106540=>=+=+=γ

所以变截面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足够。

六、预应力损失计算

1、摩阻损失1l σ

]1[)

(1kx con l e

+--=μθσσ 式中:

con σ——张拉控制应力,MPa f pk con 1395186075.075.0=?==σ; μ——摩擦系数,取25.0=μ;

k ——局部偏差影响系数,取0015.0=k 。

各截面摩阻损失的计算见下表10

表10 摩阻损失

2、锚具变形损失 反摩擦影响长度f l

l

E l l pe con d d p f 1

,,/σσσσ-=

????=

式中:con σ——张拉端锚下控制应力;

∑?l ——锚具变形值,OVM 夹片锚有顶压时取4mm ;

l ——张拉端到锚固端之间的距离,本例中l =15980mm 。

当l l f ≤时,离张拉端x 处由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考虑反摩擦后的预拉力损失为f

f x l x l -?=?σ

σ,f d l σσ?=?2

当x l f ≤时,表示该截面不受反摩擦影响。 反摩阻影响长度计算表如下:

表11

锚具变形损失计算见下表:

表12

3、分批张拉损失4l σ p

pc Ep

l ,4σ

ασ∑?=

式中:p pc ,σ?——在计算截面先张拉的截面重心处,由后张拉的各批钢筋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Ep α——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

65.51045.3/1095.1/45=??==c p Ep E E α

本例中预应力筋束的张拉顺序为:1234→→→,有效张拉力pe N 为张拉控制力减去摩擦损失和锚具变形损失后的张拉力。预应力分批张拉损失的计算见下表。

表13

4、钢筋应力松弛损失5l σ

pe pk

pe

l f σσζψσ?-??=)26.052

.0(5

式中:ψ——超张拉系数,本例中0.1=ψ;

ζ——钢筋松弛系数,本例采用低松弛钢绞线,取3.0=ζ; pe σ——传力锚固时钢筋应力,421l l l con pe σσσσσ---=。 钢筋应力松弛损失的计算见下表

表14

5、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6l σ

ps

t t pc Ep t t cs p l E ρρφσαεσ151]

[9.0),(),(600++=

p n

Gk

n

p n

p pc e I M I N A N -

+

=

σ

n

n ps ps A I i i

e /,122

2=+

式中:pc σ——构件受拉区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重心处,由预加力(扣除相应阶段应力损失)和结构自重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0t t cs ε——预应力筋传力锚固龄期为0t ,计算龄期为t 时的混凝土收缩应变; ),(0t t φ——加载龄期为0t ,计算龄期为t 时的混凝土徐变系数;

ρ——构件受拉区全部纵向钢筋配筋率,n s p A A A /)(+=ρ。

设混凝土传力锚固龄期和加载龄期均为28天,计算时间∞=t ,桥梁所处环境的年平均湿度为75%,以跨中截面计算其理论厚度h :

mm h 1916.6/100063.02=??=

查表得:3

),(1026.00-?=t t cs ε,15.2),(0=t t φ,但是考虑到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上

述数值应该乘以系数732.0/8.26=ck f ,结果3

),(1019.00-?=t t cs ε,57.1),(0=t t φ。

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的计算见下表

表15

6、预应力损失组合

上述各项预应力损失汇总情况组合列于下表16

表16

七、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1、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裂性验算 (1)正截面抗裂性验算

正截面抗裂性验算以跨中截面受拉边的正应力控制。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应满足:

0850≤-pc st .σσ

st σ为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截面受拉边的应力:

00

212221111170y I M )/(M .M y I M y I M K Q K Q K G n n MK

G n n PK G st +++++=μσ

1n I 、1n y 、2n I 、2n y 、0I 、0y 分别为阶段1、阶段2、阶段3、的截面惯性矩和截面

重心至受拉边缘的距离,查表得:

381111090661mm .W y /I n n n ?== 382221026802mm .W y /I n n n ?== 380001036222mm .W y /I ?==

查表得弯矩设计值:

m kN .M PK G ?=319831,m kN .M MK G ?=82671,m kN M K G ?=7752,m kN .M K Q ?=415301,m kN .M K Q ?=691282,118811.=+μ

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后得:

100023622

06912811881415307077522680826719066031983/).../......(

st +?+++=σ

MPa .4619=

pc σ为截面下边缘有效预压应力:

n n pn p n pc y I e N A 1

1

p N +

=

σ

p l l con p pe A )(A X σσσσ--==I p N

kN ...150614448/1000)5712761291395(=?--=

mm .e pn 86981= 得

MPa

.....pc 8126190706988

015061612905061.1=?+=

σ

0323850≤-=-MPa ..pc st σσ

计算结果表明,正截面抗裂性满足要求。 (2)斜截面抗裂性验算

斜截面抗裂性验算以主拉应力控制,一般去变截面点分别计算截面上梗肋、形心轴和下梗肋处在何在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的主拉应力,应满足tk tp f 6.0≤σ的要求。

tp σ为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的主拉应力

2

2)2

(

2

x cx

cx

tp τσσσ+-=

x k Q k Q k G x n n mk G x n n Pk G pc cx y I M M M y I M

y I M ,00

212,221,111)1/(7.0+++±±±

±=μσσ

b

I S A S b I V V V S b I V

S b I V x n n p pe pe k Q k Q k G x n n mk G n n Pk G 1100212,221111sin )1/(7.0θσμτ-

+++++=

上述公式中车辆荷载和人群荷载产生的内力值,按最大剪力布置荷载,即取最大剪 力对应的弯矩值,其数值由表差得。

恒载内力值:

m kN M Pk G ?=10541,m kN M mk G ?=4.1421,m kN M k G ?=9.4112 kN V Pk G 2.1861=,kN V mk G 2.251=,kN V k G 8.722=

活载内力值:

m kN M k Q ?=52.9511,m kN M k Q ?=088.592,1188.11=+μ

kN V k Q 93.2061=,kN V k G 877.122=

变截面点处主要截面几何性质见表

表17

重力坝稳定及应力计算书

重力坝稳定及应力计算 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重力坝剖面设计及原则 5.1.1剖面尺寸的确定 重力坝坝顶高程,坝高H=。为了适应运用和施工的需要,坝顶必须要有一定的宽度。一般地,坝顶宽度取坝高的8%~10%,且不小于2m。若有交通要求或有移动式启闭设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坝顶宽度m 。 B10 考虑坝体利用部分水中增加其抗滑稳定,根据工程实践,上游边坡坡率n=0~,下游边坡坡率m=0~。故上游边坡坡率初步拟定为,下游边坡坡率初步拟定为。上游折坡点位置应结合应力控制标准和发电引水管、泄洪孔等建筑物的进口高程来定,一般折坡点在坝高的1/3~2/3附近,故初拟上游折坡点高程为。下游折坡点的位置应根据坝的实用剖面形式、坝顶宽度,结合坝的基本剖面计算得到(最常用的是其基本剖面的顶点位于校核洪水位处),故初拟下游折坡点高程为。 5.1.2剖面设计原则 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的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维持抗滑稳定;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非溢流坝剖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①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保证大坝安全;②工程量小,造价低;③结构合理,运用方便;④利于施工,方便维修。 遵循以上原则拟订出的剖面,需要经过稳定及强度验算,分析是否满足安全和经济的要求,坝体剖面可以参照以前的工程实例,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先行拟定,然后根据稳定和应力分析进行必要的修正。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得到一个经济的剖面。 重力坝挡水坝段荷载计算 5.2.1基本原理与荷载组合 重力坝的荷载主要有: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动水压力、冰压力、地震荷载等。本次设计取单位长度的坝段进行计算。相关荷载组合见表。 表荷载组合表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指导老师:刘雁 班级:建学0901班 学生姓名:张楠 学号: 091402110 设计时间: 2012年1月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目录 1、设计任务书———————————3 2、设计计算书———————————5 3、平面结构布置——————————5 4、板的设计————————————6 5、次梁的设计———————————8 6、主梁的设计———————————12

一、设计题目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资料 1.扬州大学图书馆, 层高均为5.0米,开间5米,进深6.6米。试设计第三层楼盖。楼盖拟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为20mm厚1:2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找平层为20mm厚1:3水泥砂浆,板底为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三、设计内容 1.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方案,确定梁板截面尺寸。 2.板的计算 (1)确定板厚 (2)计算板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板的内力 (4)计算板的配筋

3.次梁计算 (1)确定次梁尺寸 (2)计算次梁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次梁内力 (4)计算次梁配筋 4.主梁计算 (1)确定主梁尺寸 (2)计算主梁上荷载 (3)按照弹性理论计算主梁内力,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及调幅 (4)绘制主梁内力包罗图 (5)计算主梁的配筋,选用只考虑箍筋抗剪的方案 (6)绘制主梁抵抗弯矩图,布置钢筋 5.平面布置简图

成果应包括: 1.计算书 (1)结构布置简图 (2)板和次梁的内力计算,配筋 (3)主梁的内力计算,内力包络图,配筋 2.图纸 (1)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包括梁板编号,板配筋),比例1:100(2)绘制次梁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 (3)绘制主梁弯矩包罗图、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 (4)设计说明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专 业: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班 级: 2011班 学生姓名: 周欣树 学 号: 27 指导教师: 一、确定纵断面、横断面形式,选择截面尺寸以及基本设计资料 1. 桥面净宽:净—72 1.0+? 荷载: 公路—Ⅱ级 人群—23.0kN m 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5.0kN m 2. 跨径及梁长:标准跨径13b L m = 计算跨径12.40L m = 主梁全长 '12.96L m = 3. 材料 钢筋:主筋用HRB400级钢筋,其他用HPB335级钢筋 混凝土:C40,容重325kN m ;

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容重323kN m 4.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 梁高: 1.0h m = 梁间距:采用5片主梁,间距。 采用三片横隔梁,间距为 梁肋:厚度为18cm 桥面铺装: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C25砼,路缘石边处厚 ;上层为沥青砼,。桥面采用%横坡。 桥梁横断面及具体尺寸:(见作图) 二、确定主梁的计算内力 (一)计算结构自重集度(如下表) (二)计算自重集度产生的内力(如下表) 注:括号()内值为中主梁内力值 根据计算经验,边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大于中梁,故取边梁进行计算分析。 (三)支点处(杠杆原理法) 由图可求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汽车荷载:1 0.3332oq m η==∑ 人群荷载: 1.222or r m η==

(四)跨中处(修正刚醒横梁法) 1、主梁的抗弯惯性矩I x 平均板厚:()1 1012112H cm =+= 22 3344 1111100162111621127.86181001810027.861221223291237.580.03291x I cm m ????=??+??-+??+??- ? ????? == 2、主梁的抗扭惯性矩Ti I 对于T 形梁截面,抗扭惯性矩计算如下:见下表. 3.计算抗扭修正系数 主梁的间距相等,将主梁近似看成等截面,则得 221 1 12Ti i i Gl I E a I β=+∑∑ 其中:∑It ---全截面抗扭惯距 Ii---主梁抗弯惯距 L---计算跨径 G---剪切模量 G= i a --主梁I 至桥轴线的距离 计算得0.9461β=< 满足 4.采用修正后的刚醒横梁法计算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此桥有刚度强大的横隔梁,且承重结构的跨宽比为:

混凝土重力坝毕业设计计算书

1 目录 目录 (1) 第1章非溢流坝设计 (4) 1.1坝基面高程的确定 (4) 1.2坝顶高程计算 (4) 1.2.1基本组合情况下: (4) 1.2.2特殊组合情况下: (5) 1.3坝宽计算 (6) 1.4 坝面坡度 (6) 1.5 坝基的防渗与排水设施拟定 (7) 第二章非溢流坝段荷载计算 (8) 2.1 计算情况的选择 (8) 2.2 荷载计算 (8) 2.2.1 自重 (8) 2.2.2 静水压力及其推力 (8) 2.2.3 扬压力的计算 (10) 2.2.4 淤沙压力及其推力 (12) 2.2.5 波浪压力 (13) 2.2.6 土压力 (14) 第3章坝体抗滑稳定性分析 (16) 3.2 抗滑稳定计算 (17) 3.3 抗剪断强度计算 (18) 第4章应力分析 (20) 4.1 总则 (20) 4.1.1大坝垂直应力分析 (20) 4.1.2大坝垂直应力满足要求 (21) 4.2计算截面为建基面的情况 (21) 4.2.1 荷载计算 (22) 4.2.2运用期(计入扬压力的情况) (23) 4.2.3运用期(不计入扬压力的情况) (23)

4.2.4 施工期 (23) 第5章溢流坝段设计 (25) 5.1 泄流方式选择 (25) 5.2 洪水标准的确定 (25) 5.3 流量的确定 (25) 5.4 单宽流量的选择 (25) 5.5 孔口净宽的拟定 (26) 5.6 溢流坝段总长度的确定 (26) 5.7 堰顶高程的确定 (27) 5.8 闸门高度的确定 (27) 5.9 定型水头的确定 (28) 5.10 泄流能力的校核 (28) 5.11.1 溢流坝段剖面图 (29) 5.11.2 溢流坝段稳定性分析 (29) (1)正常蓄水情况 (29) (2)设计洪水情况 (30) (3)校核洪水情况 (30) 第6章消能防冲设计 (31) 6.1洪水标准和相关参数的选定 (31) 6.2 反弧半径的确定 (31) 6.3 坎顶水深的确定 (32) 6.4 水舌抛距计算 (33) 6.5 最大冲坑水垫厚度及最大冲坑厚度 (34) 第7章泄水孔的设计 (36) 7.1有压泄水孔的设计 (36) 7.11孔径D的拟定 (36) 7.12 进水口体形设计 (36) 7.13 闸门与门槽 (37) 7.14 渐宽段 (37) 7.15 出水口 (37) 7.15 通气孔和平压管 (38) 参考文献 (39)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XXXXXX 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XXX水库 混凝土重力坝枢纽设计 专业水工 层次专升本 姓名 学号

前言 关键词:重力坝剖面稳定应力细部构造地基处理 本次设计内容为河南南潘家口水利枢纽,坝型选择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选择和枢纽布置见1号图SG-01潘家口水库平面图所示。 整座重力坝共分53个坝段,主要有非溢流挡水坝段、溢流表孔坝段、溢流底孔坝段和电站厂房坝段。其中非溢流挡水坝段每坝段宽15米,分布于大坝两端;厂房坝段每段宽16米,布置在靠近右岸的主河床上,装机3台机组;底孔坝段每段宽22米,布置在厂房坝段左侧的主河床上;溢流坝段每段宽18米,布置在滦河主河床上。详见1号图SG-02下游立视图。 挡水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8米,坝顶高程为228米,防浪墙高1.2米,最大坝高为101.2m,属高坝类型。坝顶宽12米,最优断面的上游坝坡坡率为1:0.2,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下游坝坡坡率为1:0.7,下游折坡点高程688.98英尺,详细情况参见1号图SG-03挡水坝剖面图。 溢流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6米,堰顶高程210米,溢流堰采用WES曲线设计,直线段坡率为1:0.7,反弧段半径取25.0米,鼻坎高程取159米,上游坝坡坡率取1:0.2,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上游坝面与WES曲面用1/4椭圆相连,详细情况见1号图SG-02溢流堰标准横断面图所示。 本枢纽溢流堰采用挑流方式消能,挑角取250。止水采用两道紫铜中间加沥青井的形式。坝基防渗处理(主要依据上堵下排的原则),上游帷幕灌浆(两道),下游侧设置排水管。 以非溢流挡水坝段为计算选择断面,进行了抗滑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分别采用抗剪断计算法和材料力学法计算法进行计算,最终验算满足抗滑稳定,上游坝踵没有出现拉应力,设计剖面合理可行。 本次设计只是部分结构物设计,考虑问题较单一,采用基础资料一般以书本为主,跟实际情况难免有出入,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8.9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桩基础设计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商住楼,其基础设计拟采用桩基础。 二、设计内容 1、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2、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3、确定桩数、桩位布置,拟定承台底面尺寸; 4、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桩顶作用验算、桩基沉降验算和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6、承台设计; 7、绘制桩基施工图(桩的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桩截面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 1、基础顶面的内力标准值、柱截面尺寸根据学号(括号内数字)按表1选取。 地基分组见表2。 表1

表2 2、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主筋可选HRB400,HRB335,箍筋为HPB300。 四、设计要求 1、计算内容完整,计算正确,有必要的示意图。 2、计算书装订:封皮、任务书、计算书,格式采用统一模板,可电子录 入后打印(单面或双面打印均可),也可手写但不得用铅笔书写。 3、计算书部分表述符合专业要求。所有示意图、表格都有编号,安排在 正文引用的附近位置。示意图线条规整、字迹清楚、整洁。 4、施工图符合建筑制图规范的要求。

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学号:19 基础顶面内力标准值: 柱截面尺寸:地基分组:(D) 土层(厚度m):杂填土:1.7m,粉质粘土:2.1m 饱和软粘土:5.4m,粘土:>7m 混凝土采用C30,主筋选用HRB400级,箍筋为 HPB300级 二、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采用第四层粘土为桩端持力层,持力层的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采用端承摩擦型方桩,几何尺寸为,桩长为8.5m,桩端嵌入持力层1m,桩顶嵌入承台0.1m,承台埋深1.8m。 三、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范本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 算书

土 力 学 课 程 设 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二级学院: 指导老师: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概况] 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m ,宽9.6m ,其1-5轴的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所示。建筑场地位于临街地块部·位,地势平坦,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 ×5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图1所示。场地内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详见工程地质资料,如表1所示。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 2.5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无腐蚀性。试按乙级条件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1轴荷载:5417;85.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2轴荷载:5411;160.m;53k k k F kN M kN V kN ===。 3轴荷载:5120;88.m;63k k k F kN M kN V kN ===。 4轴荷载:5300;198.m;82k k k F kN M KN V kN ===。 5轴荷载:5268;140.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图1 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预制桩基础)--12土木1班 工程概况 某市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米,柱距6米,宽9.6米,室内外地面高差0.45米。柱截面500×500mm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1。 表1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

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5米处 目录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 0 -工程概况....................................................................................................... - 1 - 1.设计资料.................................................................................................... - 4 - 2.选择桩型与桩端持力层、确定桩长和承台埋深...................................... - 4 -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5 - 4.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 - 6 - 5.桩顶作用效应验算 .................................................................................... - 7 - 6.桩基础沉降验算 ........................................................................................ - 8 - 6.1 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 - 8 - 6.2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 - 8 - 6.3 沉降计算........................................................................................... - 8 -

A江坝后式厂房双曲拱坝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调洪演算 ........................ - 3 - 1.1 调洪演算的原理.......................................... - 3 - 1.2 调洪方案的选择.......................................... - 3 - 1.2.1对以下四种方案进行调洪演算......................... - 3 - 1.2.2方案比较........................................... - 7 - 1.2.3 2浅孔+2中孔方案选定后坝顶高程的计算 .............. - 8 -第二章大坝工程量比较 .................. - 10 - 2.1 大坝剖面设计计算....................................... - 10 - 2.1.1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 10 - 2.2 大坝工程量比较......................................... - 17 - 2.2.1重力坝工程量...................................... - 17 - 2.2.2拱坝工程量........................................ - 18 - 2.2.3重力坝与拱坝工程量比较............................ - 19 -第三章第一主要建筑物的设计 ............ - 19 - 3.1 拱坝的型式尺寸及布置................................... - 19 - 3.1.1坝型选择.......................................... - 19 - 3.1.2拱坝的尺寸........................................ - 19 - 3.2 荷载组合............................................... - 23 - 3.2.1 正常水位+温降 .................................... - 23 - 3.2.2 设计水位+温升 .................................... - 23 - 3.2.3 校核水位+温升 .................................... - 23 - 3.2.4 正常水位+温降+地震 ............................... - 23 - 3.3 拱坝的应力计算......................................... - 23 - 3.3.1对荷载组合1,2,3使用FORTRAN程序进行电算........ - 23 - 3.3.2对荷载组合4进行手算.............................. - 24 - 3.4 坝肩稳定验算........................................... - 37 - 3.4.1计算原理.......................................... - 37 - 3.4.2验算工况.......................................... - 38 - 3.4.3验算步骤.......................................... - 38 - 4.1泄水建筑物的型式尺寸 ................................... - 42 - 4.2坝身进水口设计 ......................................... - 42 - 4.2.1管径的计算........................................ - 42 - 4.2.2进水口的高程...................................... - 42 - 4.3泄槽设计计算 ........................................... - 43 - 4.3.1坎顶高程.......................................... - 43 - 4.3.2坎上水深h ........................................ - 43 - c 4.3.3反弧半径R ........................................ - 44 -

课程设计计算书

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 某综合楼给排水工程设计 学生:王玥 学号:12141020128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2012级1班 指导教师:陈妮 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二○一五年一月

四川理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某综合楼给排水工程设计》专业:给排水工程 班级:2012级1班学号:12141020128 学生:王玥指导教师:陈妮 接受任务时间 2014.12.01 教研室主任(签名) 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设计内容: (A)项目简介 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任务书,拟在某市修建一综合楼,地上9层,建筑面积约为8000㎡,建筑高度为28.50m。一层为商业用房,层高4.50米;二至九层为普通住宅,层高3.00米。 (B)设计资料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资料 建筑物各层平面图等。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室内要设有完善的给排水卫生设备。生活供水要安全可靠,水泵要求自动启闭。该建筑物要求消防给水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室内管道全部暗敷。 城市给水排水资料 1.给水水源 建筑以城市自来水管网作为给水水源。建筑物前面道路有一条市政给水可供接管,给水管管径DN200,常年水压不低于200Kpa。 最低月平均气温7℃,总硬度月平均最高值10德国度,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吸水。 2.排水条件 本地区有集中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5%,城市排水体制为雨水、污水分流制。市内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本建筑右后方有一条市政污水管和一条市政雨水管预留的检查井可供接管。

重力坝稳定及应力计算书..

5.1重力坝剖面设计及原则 5.1.1剖面尺寸的确定 重力坝坝顶高程1152.00m,坝高H=40.00m。为了适应运用和施工的需要,坝顶必须要有一定的宽度。一般地,坝顶宽度取坝高的8%~10%,且不小于2m。若有交通要求或有移动式启闭设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坝顶宽度m B10 。 考虑坝体利用部分水中增加其抗滑稳定,根据工程实践,上游边坡坡率n=0~0.2,下游边坡坡率m=0~0.8。故上游边坡坡率初步拟定为0.2,下游边坡坡率初步拟定为0.8。上游折坡点位置应结合应力控制标准和发电引水管、泄洪孔等建筑物的进口高程来定,一般折坡点在坝高的1/3~2/3附近,故初拟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138.20m。下游折坡点的位置应根据坝的实用剖面形式、坝顶宽度,结合坝的基本剖面计算得到(最常用的是其基本剖面的顶点位于校核洪水位处),故初拟下游折坡点高程为1148.50m。 5.1.2剖面设计原则 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的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维持抗滑稳定;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非溢流坝剖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①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保证大坝安全;②工程量小,造价低;③结构合理,运用方便;④利于施工,方便维修。 遵循以上原则拟订出的剖面,需要经过稳定及强度验算,分析是否满足安全和经济的要求,坝体剖面可以参照以前的工程实例,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先行拟定,然后根据稳定和应力分析进行必要的修正。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得到一个经济的剖面。 5.2重力坝挡水坝段荷载计算 5.2.1基本原理与荷载组合 重力坝的荷载主要有: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动水压力、冰压力、地震荷载等。本次设计取单位长度的坝段进行计算。相关荷载组合见表4.5。 表4.5 荷载组合表 组合情况相关 工况 自 重 静水 压力 扬压 力 泥沙 压力 浪压 力 冰压 力 地震 荷载 动水 压力 土压 力 基本正常√√√√√√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哈尔滨某办公楼采暖系统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3年1月 目录 前言 (3) 设计总说明 (4) 第一章基本资料 (8)

1.1 哈尔滨气象参数 (8) 1.2 采暖设计资料 (9) 1.3 维护结构资料 (9) 第二章建筑热负荷计算 (9) 2.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10) 2.1.1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10) 2.1.2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11) 2.2 冷风渗透耗热量 (11) 2.3 冷风侵入耗热量 (12) 2.4 以101会议室为例计算 (13) 2.5其余房间热负荷计算 (14) 第三章采暖系统形式及管路布置 (14) 第四章散热器计算 (17) 41散热器选型 (17) 4.2 散热器计算 (18) 4.2.1 散热面积的计算 (18) 4.2.2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18) 4.2.3 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值 (19) 4.2.4 散热器片数的确定 (19) 4.2.5 考虑供暖管道散热量时,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 (19) 4.2.6散热器的布置 (19)

4.2.7 散热器计算实例 (20) 第五章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双管异程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20) 5.1 计算简图 (20) 5.2 流量计算 (23) 5.3 初选管径和流速 (23) 5.4 环路一水力计算 (23) 5.5 环路二水力计算 (25) 第六章感言 (27) 参考文献 (28) 前言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热能。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暖通空调》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

课程设计书模板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学院(直属系) : 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兰国冠 开题时间:2016 年 1 月 01日 完成时间: 2016 年 1 月 12 日

目录 摘要..................................................... 任务与分析..................................................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2.设计条件.................................................. 3.设计内容.................................................. 4. 成果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计算书 1.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1.1 柱网尺寸 ........................................... 1.2 板厚度............................................... 1.3 次梁截面尺寸......................................... 1.4 主梁截面尺寸........................................ 2板的设计 2.1板荷载计算............................................ 2.2板计算简图............................................ 2.3板弯矩计算值.......................................... 2.4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5 板裂缝宽度验算........................................ 2.6 板的挠度验算.......................................... 3.次梁设计 3.1次梁荷载计算........................................... 3.2次梁计算简图........................................... 3.3次梁内力计算........................................... 3.4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5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6 次梁裂缝宽度验算....................................... 3.7次梁挠度验算........................................... 4.主梁设计 4.1主梁荷载计算............................................ 4.2主梁计算简图............................................

重力坝毕业设计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及任务 第一节设计基本资料 一、枢纽任务 本工程同时兼有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利用。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1.75万kW,装3台机组。正常蓄水位为110.5m,死水位为86.5m,三台机满载时的流量为405m3/s。采用坝后式厂房。工程建成后,可增加保灌面积90万亩,减轻洪水对下游城市和平原的威胁。在遇P=0.02%和P=0.1%频率的洪水时,经水库调节后,洪峰流量可由原来的18200m3/s、14100 m3/s分别削减为6800 m3/s和6350 m3/s;水库蓄水后形成大面积水域,为发展养殖业创造有利条件。 二、基本资料 1、规划数据 本重力坝坝高86.9m,坝全长368m,溢流坝位于大坝中段长度73米,非溢流坝分别接溢流坝两侧各147.5m,坝顶宽度8m,坝底宽度80.5m,坝底高程28m,坝顶高程114.9m,正常蓄水位110.5m,死水位86.5m。 坝址处的河床宽约120m,水深约1.5~4m。河谷近似梯形,两岸基本对称,岸坡取约35o。 2、工程地质 坝基岩性为花岗岩,风化较深,两岸达10m左右。新鲜花岗岩的饱和抗压强度为100~200MPa,风化花岗岩为50~80Mpa。坝址处无大的地质构造。 3、其他资料 - 1 -

(1)风向吹力:实测最大风速为24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20m/s,风向基本垂直坝轴线,吹程为4km。 (2)本坝址地震烈度为7度。 (3)坝址附近卵砾石、碎石及砂料供应充足,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三、表格 表1比选数据 - 2 -

表2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四、参考文献 1.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水利电力部编 2.水工建筑物任德林河海大学出版社 3.水工设计手册泄水与过坝建筑物水利电力出版社 4.混凝土拱坝及重力坝坝体接缝设计与构造水电部黄委会编 第二节设计任务 一、枢纽布置 (1)拟定坝址位置 - 3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宾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柱下桩基础,首层柱网布置如附件所示,试按要求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 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岩土层按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划分:1、人工填土层(Q ml);2、第四系冲积层(Q al);3、残积层(Q el);4、白垩系上统沉积岩层(K2)。 各土(岩)层特征如下: 1)人工填土层(Q ml) 杂填土: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较多建筑垃圾(碎砖、碎石、余泥等)。本层重度为16kN/m3。松散为主,局部稍密,很湿。层厚1.50m。 2)第四系冲积层(Q al) ②-1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可塑,含细砂及少量碎石。该层层厚3.50m。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ω=44.36%;ρ= 1.65 g/cm3;e= 1.30;I L= 1.27; E s= 2.49MPa;C= 5.07kPa,φ= 6.07°。 承载力特征值取f ak=55kPa。 ②-2 粉质粘土:灰、灰黑色,软塑状为主,局部呈可塑状。层厚2.45m。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ω= 33.45%;ρ= 1.86 g/cm3;e= 0.918;I L=0.78; Es=3.00Mpa;C=5.50kPa,Φ=6.55°。 ②-3粉质粘土:褐色,硬塑。该层层厚3.4m。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ω= 38.00%;ρ= 1.98 g/cm3;e= 0.60;I L=0.20; Es=10.2MPa。 3)第四系残积层(Q el) ③-1 粉土:褐红色、褐红色间白色斑点;密实,稍湿-湿。该层层厚2.09m。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ω= 17.50%;ρ= 1.99 g/cm3;e= 0.604;I L=0~

水工建筑物重力坝设计计算书样本

一、非溢流坝设计 ( 一) 、初步拟定坝型的轮廓尺寸 (1)坝顶高程的确定 ①校核洪水位情况下: 波浪高度 2h l=0.0166V5/4D1/3=0.0166×185/4×41/3=0.98m 波浪长度 2L l=10.4×(2h l)0.8=10.4×0.980.8=10.23m 波浪中心线到静水面的高度h0=π(2h l)2/ 2L l=3.14×0.982/10.23=0.30m 安全超高按Ⅲ级建筑物取值 h c=0.3m 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h校=2h l+ h0+ h c=0.98+0.30+0.3=1.58m ②设计洪水位情况下: 波浪高度2h l=0.0166(1.5V)5/4D1/3=0.0166×(1.5×18)5/4×41/3=1.62m 波浪长度 2L l=10.4×(2h l)0.8=10.4×1.620.8=15.3m 波浪中心线到静水面的高度h0=π(2h l)2/ 2L l=3.14×1.622/15.3=0.54m 安全超高按Ⅲ级建筑物取值 h c=0.4m 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h设=2h l+ h0+ h c=1.62+0.54+0.4=2.56m ③两种情况下的坝顶高程分别如下: 校核洪水位时: 225.3+1.58=226.9m 设计洪水位时: 224.0+2.56=226.56m 坝顶高程选两种情况最大值226.9 m, 可按227.00m设计, 则坝高227.00-174.5=52.5m。

(2)坝顶宽度的确定 本工程按人行行道要求并设置有发电进水口, 布置闸门设备, 应适当加宽以满足闸门设备的布置, 运行和工作交通要求, 故取8米。 (3)坝坡的确定 考虑到利用部分水重增加稳定, 根据工程经验, 上游坡采用1: 0.2, 下游坡按坝底宽度约为坝高的0.7~0.9倍, 挡水坝段和厂房坝段均采用1: 0.7。 (4)上下游折坡点高程的确定 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验证明, 混凝土重力坝上游面可做成折坡, 折坡点一般位于1/3~2/3坝高处, 以便利用上游坝面水重增加坝体的稳定。 根据坝高确定为52.5m, 则1/3H=1/3×52.5=17.5m, 折坡点高程=174.5+17.5=192m; 2/3H=2/3×52.5=35m, 折坡点高程=174.5+35=209.5m, 因此折坡点高程适合位于192m~209.5m之间, 则取折坡点高程为203.00m。挡水坝段和厂房坝段的下游折坡点在统一高程216.5m处。 (5)坝底宽度的确定 由几何关系可得坝底宽度为T=( 203-174.5) ×0.2+8+(216.5-174.5) ×0.7=43.1m (6)廊道的确定 坝内设有基础灌浆排水廊道, 距上游坝面6.1m, 廊道底距基岩面4m, 尺寸 2.5× 3.0m( 宽×高) 。 (7)非溢流坝段纵剖面示意图

课程设计计算书资料

东东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夜大学 课程设计计算书 题目: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课程: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院部: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YS05115 学生姓名:刘晓强 学号:5320005115152023 设计期限:2016. 06——2016. 08 指导教师:谢鲁齐 教研室主任: 院长(主任): 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8月30 日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2 平面结构布置 (1) 3 板的设计 (2) 3.1 荷载计算 (2) 3.2 板的计算简图 (2) 3.3 板弯矩设计值 (3) 3.4 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 3.5 绘制板施工图 (5) 4 次梁设计 (5) 4.1 次梁的支承情况 (5) 4.2 次梁荷载计算 (5) 4.3 次梁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6) 4.4 次梁内力计算 (6) 4.5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 4.6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8) 5 主梁设计 (8) 5.1 主梁支承情况 (8) 5.2 主梁荷载计算 (9) 5.3 主梁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9) 5.4 主梁内力计算 (9) 5.5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1) 5.6 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2)

1 设计资料 某工业车间楼盖,平面如图所示(楼梯在平面外)。墙体厚度370mm,柱子截面尺寸按400×400mm。 楼面活载为6.20kN/m2。采用C30混凝土,板中钢筋一律采用HPB300级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余采用HPB300级钢筋。楼面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kN/m3),板底抹灰采用15mm厚石灰砂浆(17kN/m3)。厂房安全等级为一级。 2 平面结构布置 (1)主梁沿着纵向布置,跨度为3.60m,次梁的跨度为6.30m,主梁每跨内布置一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0m。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图2.1楼盖结构布置图 (2)按高跨比条件,当h≥1/40l=1500/40=37.50mm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

混凝土重力坝毕业设计计算书

1 兵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 题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分校: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非溢流坝设计 (5) 1.1坝基面高程的确定 (5) 1.2坝顶高程计算 (5) 1.2.1基本组合情况下: (5) 1.2.1.1 正常蓄水位时: (5) 1.2.1.2 设计洪水位时: (6) 1.2.2特殊组合情况下: (6) 1.3坝宽计算 (7) 1.4 坝面坡度 (7) 1.5 坝基的防渗与排水设施拟定 (8) 第二章非溢流坝段荷载计算 (9) 2.1 计算情况的选择 (9) 2.2 荷载计算 (9) 2.2.1 自重 (9) 2.2.2 静水压力及其推力 (9) 2.2.3 扬压力的计算 (11) 2.2.4 淤沙压力及其推力 (13) 2.2.5 波浪压力 (14) 2.2.6 土压力 (15) 第三章坝体抗滑稳定性分析 (17) 3.1 总则 (17) 3.2 抗滑稳定计算 (18) 3.3 抗剪断强度计算 (19) 第四章应力分析 (21) 4.1 总则 (21) 4.1.1大坝垂直应力分析 (21) 4.1.2大坝垂直应力满足要求 (22) 4.2计算截面为建基面的情况 (22)

3 4.2.1 荷载计算 (23) 4.2.2运用期(计入扬压力的情况) (24) 4.2.3运用期(不计入扬压力的情况) (24) 4.2.4 施工期 (24) 第五章溢流坝段设计 (26) 5.1 泄流方式选择 (26) 5.2 洪水标准的确定 (26) 5.3 流量的确定 (26) 5.4 单宽流量的选择 (27) 5.5 孔口净宽的拟定 (27) 5.6 溢流坝段总长度的确定 (27) 5.7 堰顶高程的确定 (28) 5.8 闸门高度的确定 (29) 5.9 定型水头的确定 (29) 5.10 泄流能力的校核 (29) 5.11.1 溢流坝段剖面图 (30) 5.11.2 溢流坝段稳定性分析 (30) (1)正常蓄水情况 (30) (2)设计洪水情况 (31) (3)校核洪水情况 (31) 第六章消能防冲设计 (32) 6.1洪水标准和相关参数的选定 (32) 6.2 反弧半径的确定 (32) 6.3 坎顶水深的确定 (33) 6.4 水舌抛距计算 (34) 6.5 最大冲坑水垫厚度及最大冲坑厚度 (35) 第七章泄水孔的设计 (37) 7.1有压泄水孔的设计 (37) 7.2孔径D的拟定 (37) 7.3 进水口体形设计 (37) 7.4 闸门与门槽 (38) 7.5渐宽段 (38)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工业大学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工程结构课程设计(36组)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32班 学号: XXXXXXXXXX 学生: 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教师职称:教授 起止时间:2016.1. 4-2016.1.1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目录 1.设计资料---------------------------------------------------------------1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 3.板的设计-------------------------------------------------------------- 2 (1)荷载计算---------------------------------------------------------------2 (2)计算简图--------------------------------------------------------------2 (3)弯矩设计值------------------------------------------------------------3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 4.次梁设计---------------------------------------------------------------4(1)荷载设计值-------------------------------------------------------------4 (2)计算简图-------------------------------------------------------------- 4 (3)力计算---------------------------------------------------------------4 (4)承载力计算------------------------------------------------------------5 5.主梁设计---------------------------------------------------------------6 (1)荷载设计值-------------------------------------------------------------6 (2)计算简图--------------------------------------------------------------6 (3)力设计值及包络图-----------------------------------------------------7 (4)承载力计算-------------------------------------------------------------9 6.参考文献--------------------------------------------------------------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