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G-8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标准

JSG-8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标准
JSG-8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标准

Q/SL 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SL 028-2009

JSG-8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技 术 条 件

2008-12-01发布 2009-03-01实施

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同时还引用部分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的。

本标准由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徐林生、吴建斌、郑学召、李新卫、何毅、万雷

本标准于2008年12月01日首次发布,于2009年03月01日实施

本标准备案号:

目 次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产品组成与型号 (1)

4、技术要求 (2)

5、检验规则 (4)

6、试验方法 (6)

7、标志、包装、使用说明书、运输和贮存 (6)

附录A 系统组成 (8)

附录B 系统框图 (11)

JSG-8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JSG-8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说明书、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JSG-8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以下简称束管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0111-2008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MT/T 286-92 煤矿用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方法

MT 558.1-1996 煤矿用聚乙烯管材

MT/T 757-1997 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3 产品组成与型号

3.1 产品组成

该束管系统是地面监测型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适用于通过束管取样连续测定矿井采空区、密闭区以及巷道空气中火灾气体成份、浓度并根据气体变化趋势判断监测点发火情况。

系统组成见附录A,系统框图见附录B。

3.2 产品型号

J SG 8

测定气体种类数

束管

监测系统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和国家指定检验单位审批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1.2 系统的组成结构应符合GB3836.1和GB3836.4的有关规定。

4.1.3 不得随意改变系统组成设备。

4.2 环境条件

4.2.1 工作环境

a)环境温度:(-10~40)℃;

b)相对湿度:≤98%;

c)大气压力:(80~110)kPa;

d)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但无显著振动和冲击、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4.2.2 系统中用于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40%~70%;

c)温度变化率:小于10℃/h,且不得结露;

d)大气压力:80 kPa~110 kPa;

e)接地电阻:≤2 ?;

f)GB/T 2887规定的尘埃、照明、噪声、电磁场干扰和接地条件。

4.2.3 贮存环境

a)温度为:(-40~60)℃;

b)振动:50 m/s2;

c)冲击:500 m/s2。

4.3 外观要求

4.3.1 系统各部件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划痕,外壳表面涂渡层牢固,不能有锈蚀和变形。

4.3.2 系统各组成部分保证调试、维护和安装的方便与可靠。

4.3.3使用于井下的金属部件进行防锈处理。

4.3.4 系统中所有管件及连接件、接插件或紧固件连接牢固、可靠。

4.3.5 系统中的按钮灵活可靠,指示灯和显示装置应清晰。

4.4 主要技术指标

4.4.1 工作电压

a) 额定电压220 V.AC/380 V.AC,供电电压在(80~110)%之间波动时,设备能正常工作;

b) 谐波:不大于5%;

c) 频率:50Hz,允许偏差±5%;

d) 计算机和色谱分析仪配备UPS电源,当交流电源断电时,UPS电源应保证设备工作2小时以上。

4.4.2 测量成份与量程

4.4.2.1 测量成份

CO﹑CO2﹑CH4﹑C2H4﹑C2H6﹑C2H2﹑O2﹑N2

4.4.2.2 测量量程

表1 测量范围 单位:1×10-6气 体 CO CO2 CH4C2H4C2H6C2H2O2N2

量 程 10~1065~1060.5~1060.5~1060.5~1060.5~10610~10610~106

分辨率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1×104 0.01×104

4.4.3 数据传输

4.4.3.1 气相色谱仪与计算机

a)传输方式:全双工;

b)调制方式:RS232;

c)速率:9600 bps;

d)传输信号峰值电压:≤6 V;

e) 传输距离:20 m。

4.4.3.2 计算机与采样控制柜

a)传输方式:半双工;

b)调制方式:RS485;

c)速率:9600 bps;

d)传输信号峰值电压:≤6 V;

e) 传输距离:20 m。

4.4.4 系统数据数据处理误差:≤0.5 %。

4.5 功能

4.5.1 硬件功能

4.5.1.1 多点集中监测中使用的自动巡回采样装置每路最长时间为20分钟。

4.5.1.2 水环式真空泵应能保证长时间连续工作,设有备用抽气泵。

4.5.1.3 正常取样时压力:≤-0.04 MPa。

4.5.1.4 电磁阀最大工作压力为0.9 MPa,额定电压为24 V,功率不超过15 W。

4.5.1.5 电磁阀在-0.09 MPa的压力情况下能正常工作。

4.5.1.6 取样装置送入色谱工作站的样气不少于30 mL。

4.5.1.7 汽缸正常工作时,蓄能器压力为(0.22~0.40) MPa。

4.5.1.8 可同时采集8~30个点的气样。

4.5.1.9 抽取气样的聚乙烯管内径:≥6 mm。

4.5.1.10 在井下取样点束管入口处设有过滤器,能及时有效地排除管路中的冷凝水。

4.5.2 软件功能

4.5.2.1 具有参数设置和操作权限功能。

4.5.2.2 具有报表功能,并能联机打印。

4.5.2.3 具有气体含量超限自动声音报警功能,点击后关闭。

4.5.2.4 具有数据查询,贮存功能,最大贮存数据时间为:2年。

4.5.2.5 具有数据曲线显示功能。

4.5.2.6 具有容错和实时多任务功能。

4.5.2.7 软件采用现在主流的编程语言,满足可靠性、可维护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要求。具有中文帮助系统。

4.6 工作稳定性

系统连续运行7 d,最后1 d测试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4.4条要求。

4.7 电源波动试验

系统在各自的额定电压波动范围内运行,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4.4条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1.1 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45 %~75 %;

c)大气压力:(80~110)kPa;

d)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所。

5.1.2 试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a)示波器;

b)标准气样(采用国家授权机构发放的标准物质,其不确定度不大于3%);

c)压力表;

d)数字万用表;

e)针筒;

f) 空气压缩机。

5.2 试验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5.2.1 接通电源15 min后方能试验。

5.2.2 试验前各部件工作正常后方能试验。

5.3 外观检查

采用目测与感官的检查方法进行试验。

5.4 主要技术指标检测

5.4.1 工作电压采用万用表和调压器进行试验。

5.4.2 测量成份与测量量程检测

采用表2标准物质进行检查。

表2 标准物质 单位:1×10-6序号 CO CO2 CH4C2H4C2H6C2H2O2N2

气样1 100 342 200 20 82 20 20.9×104 79.02×104气样2 80 300 260 18 100 18 19.5×104 80.42×104 5.4.3 数据传输

采用示波器和万用表进行测试,传输距离采用实际电缆进行测试。

5.4.4 数据误差

利用表2中的标准物质作为基准,测试系统计算机最后处理的数据与基准之间的差值,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进行误差计算。

5.5 功能检查

与主要技术指标同时检测,再结合感观检查。

5.6 系统工作稳定性试验

系统连续运行7d后,按5.4的方法进行测试。

5.7 电源波动适应性试验

将系统中的各设备电源分别调至Ue、80%Ue、110%Ue,在每种电源电压下稳定15 min后,按5.4的方法进行测试。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见表3。

6.2 出厂检验

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逐台进行,检验合格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表3 检验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试验

1 外观检查 4.3 5.3 ○ ○

2主要技术指标测试 4.4 5.4 ○ ○

3功能检查 4.5 5.5 ○ ○

4工作稳定性试验 4.6 5.6 - ○

5 电源波动试验 4.7 5.7 ○ ○

注:“○”表示必须进行检验的项目;“-”表示不进行检验的项目。

6.3 型式检验

6.3.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试制定型鉴定时;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由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产品3年1次;

d)停产2年以上再次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有关机构提出要求时。

6.3.2 型式检验应由国家授权的检验机构负责进行,按GB/T10111的规定,从出厂合格的产品中抽取1套,抽样基数不少于3套。

6.3.3 判定规则

受检样品中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不合格。

7 标志、包装、使用说明书、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产品安全标志标识的使用应符合AQ1043的规定。

7.1.1 系统应有铭牌,包括以下内容:

a)制造厂名称;

b)名称及型号;

c)有关的性能参数;

d)防爆合格证号;

e)防爆标志;

f)安全标志MA;

g)安全标志准用证号;

h)出厂编号及日期。

7.2 包装

7.2.1 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7.2.2 每套系统控制箱、采样分析柜、地面数据接口分别采用木箱包装、其包装应能保证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不至于使设备及零件发生锈蚀和损坏。

7.2.3 随机文件:

a)装箱单;

b)产品合格证;

c)产品使用说明书。

7.3 使用说明书

产品使用说明书按GB 9969.1-1998的规定编写。

7.4 运输

适于各种运输方式,运输中应避免强烈震动冲击,并防雨防潮。

7.5 贮存

系统应存放于遮雨、干燥的场地内。

附录A 系统组成

(资料性附录)

A.1 井下

束管管束

序号 型号 名称 防爆证号 安标证号 生产厂家

1 PE-ZKW8×1616芯束管/ MIE080051

2 PE-ZKW8×44芯束管/ MIE080050

3 PE-ZKW8×1单芯束管/ MIE080050

无锡市斯威特塑料管缆厂A.2 地面

序号 型号 名称 防爆证号安标证号生产厂家

1 JSG-8 采样控制柜 / / 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2 2SK-1.5 水环式真空泵 / / 西安格瑞特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3 SP-3430 气相色谱仪 / /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 SGK-5LB 低噪音空气泵 / /

5 SGH-300 高纯氢发生器 / /

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6 研华工业控制计算机/ / 西安思安科技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A.2.1 JSG-8采样控制柜

由开关电源、专用信号控制器、电磁阀、储气罐、往复式进样器等组成,其作用在工控机的控制下,按规定的顺序和时间将采集到的矿井气体分路输送进色谱仪进行分析。

A.2.2 2SK-1.5水环式真空泵

其作用是产生负压,在束管的连接下,将井下气体采集到地面。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a) 极限压力:4×105 Pa;

b) 转速:1440 r/min;

c) 抽速:1.5 m3/min;

d) 功率:5.5kW;

e) 电压:380V;

f) 电流:12A;

g) 防护等级:IP44;

h) 绝缘等级:B级。

A.2.3 SP-3430气相色谱仪

该色谱仪具备专用的输入输出接口,和动力源(低噪空气泵),载气源(高纯氢发生器)

联合使用,组成气体分析部分,作用是将采样控制柜送入的气体进行分析。其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a) 色谱柱恒温箱温度范围:高于室温20℃至350℃,以1℃增量任设;

b) 注样器温度范围:高于室温20℃至350℃,以1℃增量任设;

c) 检测器温度范围:高于室温20℃至350℃,以1℃增量任设;

d) 辅助温度范围:高于室温20℃至400℃,以1℃增量任设;

e) FID检测器:

噪声:≤0.02 mV;

漂移:≤0.2 mV/30 min。

f) TCD检测器:

噪声:≤0.02mV;

漂移:≤0.25mV/30min。

g) 工作条件:

电压:220 V;

频率:50 Hz;

电流:10 A;

可靠接地;

TCD载气入口压力:0.42 MPa;

FID载气入口压力:0.42 MPa。

A.2.4 SGK-5LB低噪音空气泵

其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a) 输出流量:(0~5000) mL/min;

b) 输出压力:

A输出端:(0~0.4)MPa (可调);

B输出端:0.46 MPa (不可调);

备注:A输出端:给色谱仪提供空气;

B输出端:给采样控制柜内储气罐提供气体压力,以推动往复式进样器运动,从而将采集到的矿井气体输送进色谱仪。

c) 噪音:≤42 dB;

d) 最大功率:150 W;

e)工作条件:

电压:220 V;

频率:50 Hz;

环境无严重粉尘污染。

Q/SL 028-2009

A.2.5 SGH-300高纯氢发生器

其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a)输出流量:(0~300) mL/min

b) 输出压力:(0~0.4) MPa

c) 氢气纯度:99.999%

d) 最大功率:150W

e) 工作条件:

电压:220 V;

频率:50 Hz;

环境无严重粉尘污染。

备注:作为载气源与色谱仪配套使用。

A.2.6 工业控制计算机

a) 操作系统:Windows2000等操作系统;

b) 内存:256 M或以上;

c) 硬盘:40 G或以上;

d) CPU:P4/1 G或以上;

e) 主板:支持40 G以上硬盘和P4/1 G以上CPU;

f) 显卡:支持1024×768像素以上;

g) 声卡:集成或独立声卡。

h) 工作条件:

电压:220 V;

频率:50 Hz;

其它:满足本标准4.2.2条要求。

Q/SL 028-2009 附录B 系统框图

(资料性附录)

图1 系统框图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在石 港公司的应用

2021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在石港公司的应 用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矿井火灾自然发火本文介绍了JSG-8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特点、组成、原理、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在阳煤集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矿井火灾自然发火 本文介绍了JSG-8型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特点、组成、原理、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在阳煤集团石港公司的建立运行,利用遍布井下的束管网络,实现了对井下密闭区域、回采工作面及高冒区等地点的循环监测。通过抽样分析,为矿井防治自然发火工作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 1引言 石港公司14#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属于一类,容易自燃,全硫 4.32%,吸氧量为1.25cm3/g干煤,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3天;15#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属于二类,容易自燃,全硫2.62%,吸氧量为0.71cm3/g 干煤,最短自然发火期为76天。为此石港公司亟需上一套监测系统,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 (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最新版) 我国56%的矿井开采的是易自燃煤层,矿井火灾是一大突出灾害。百万吨发火率近年虽有所下降,但仍高居不下,与世界几个主要产煤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尤其是近几年,重大火灾事故还时有发生,给煤炭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有损于煤炭行业的社会形象,也严重制约着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火灾防治工作依然是煤炭企业领导的一项常抓不懈、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1矿井火灾分类 1.1外因火灾 外因火灾是指由外来热源,如放炮、瓦斯煤尘爆炸、机电设备不良、机械磨擦、电流短路、焊接火花等原因造成的火灾,同时也包括内因火灾处理不当而诱发的外因火灾。矿井外因火灾具有突发和严重的灾难性。例如福建省陆家地煤矿曾经发生一起明火火灾,

由于无法进行反风造成了死亡28人的严重性事故。由于外因火灾的主要可燃物有木材、胶带、电缆、油料等,故对井下可燃材料燃烧特性的认识,对我们分析火源、控制火情、减少损失有着积极的作用。许多专家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燃烧实验,测试得到了各种材料的基本燃烧性质及火灾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等宝贵的数据,丰富了人们对矿 井火灾燃烧特性的认识。 1.2内因(自燃)火灾 自燃火灾是指煤炭自身的吸氧、氧化、发热、热量逐渐积聚达到着火温度而形成火灾。纵观我省煤矿有不少矿井的煤层有自然倾向性,如苏邦煤矿今年年初发生自燃火灾及一些小煤窑的自燃火灾屡有发生等现象也说明了这点。煤炭并不是一暴露于空气中就自燃着火的,一般需要经过潜伏期、自热期和自燃期三个阶段。 (1)低温氧化阶段 特征:煤的重量略有增加,增加的重量等于吸附氧的重量,煤的化学性质变得活泼,煤的着火温度降低。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火灾预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 统(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火灾预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新版)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器、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火灾声警报器组成,能在电气线路、该线路中的配电设备或用电设备发生电气故障并产生一定电气火灾隐患的条件下发出报警,提醒专业人员排除电气火灾隐患,实现电气火灾的早期预防,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因此具有很强的电气防火预警功能。 一、系统分类 1.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分类 (1)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按工作方式分类 ①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即可以自成系统,不需要配接电气火灾监控设备; ②非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即自身不具有报警功能,需要配接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组成系统。 (2)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按工作原理分类

①剩余电流保护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即当被保护线路的相线直接或通过非预期负载对大地接通,而产生近似正弦波形且其有效值呈缓慢变化的剩余电流,当该电流大于预定数值时即自动报警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②测温式(过热保护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即当被保护线路的温度高于预定数值时,自动报警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③故障电弧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即当被保护线路上发生故障电弧时,发出报警信号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2.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分类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按系统连线方式分类为: (1)多线制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即采用多线制方式与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连接。 (2)总线制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即采用总线(一般为2~4根)方式与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连接。 二、系统适用场所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适用于具有电气火灾危险场所,尤其是变电

矿井火灾危害分析及其防治技术 摘要:矿井火灾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危害职工生命安全的五大灾害之一。通 过分析矿井火灾发生的基本要素、矿井火灾的分类和矿井火灾的危害等, 从外因火灾防治和自然发火防治两个方面提出了防治矿井火灾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矿井; 火灾; 危害; 防治 矿井火灾又叫矿内火灾或井下火灾。是指发生在煤矿井下巷道、工作面、硐室、采空区等地点的火灾。能够波及和威胁井下安全的地面火灾, 也属矿井火灾。矿井火灾一旦发生, 轻则影响安全生产, 重则烧毁煤炭资源和物资设备, 造成人员伤亡, 甚至引发瓦斯、煤尘爆炸。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 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 造成损失的非控制燃烧均为矿井火灾。如地面井口房、通风机房失火或井下 输送带着火、煤炭自燃等都是非控制燃烧。 1 我国煤矿矿井火灾防治现状 我国煤矿自燃发火非常严重, 有56%的煤矿存在自燃发火问题, 而我国统配和重点煤矿中具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约占47%,矿井自燃发火又占总发火次数 的94%, 其中采空区自燃则占内因火灾的60%。这种火灾常造成工作面封闭、冻结大量的煤炭资源和昂贵的生产设备, 造成工作面、采区风流紊乱, 影响矿井正常的生产接续, 并造成人员伤亡。为了加强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 我国从50 年代起就在煤矿推广了黄泥灌浆防火技术, 60年代至70年代又研究出了阻化剂防火、均压通风、高倍数泡沫灭火等技术, 80年代至90年代则研究了矿井自燃发火预测系统、惰气防灭火、快速高效堵漏风、带式输送机火灾防治等技术, 并逐步形成适应普通采煤法和高产高效采煤法的综合防灭火技术。由于我国火灾基础理论研究起步晚, 防灭火关键设备和技术有待完善和配套, 有一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 矿井火灾防治工作仍然是矿井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2 矿井火灾发生的基本要素 和所有的物质燃烧一样, 导致矿井火灾发生的三个基本要素为: 热源、可燃物和空气。

乐清市群泰电气 (1)系统组成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由漏电探测装置与监控设备所组成的。漏电探测装置是由电流互感器、漏电探测器构成。监控探测器与监控设备之间通常是以有线的方式相连接的。 (2)电流互感器检测电流的基本原理 如图3所示,若导线中流过的电流为i1,i1在其周围将产生电磁场,电磁场的强弱与导线中电流的大小成正比。电流互感器是高导磁率器件,把它置于电磁场中,在其次级线圈中将会感应出交变电流i2,i2=i1/n,n为互感器次级线圈的匝数,由此可见i2与i1是成正比的。 (3)监控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监控系统分为漏电探测装置与监控设备。漏电探测装置使用电流互感器提取漏电信号,经过信号放大、AC/DC变换、A/D变换、CPU处理之后,送至输出级。输出信号经过总线后通往监控设备。监控设备接收的漏电信号经过CPU处理后,送往报警器、显示器、控制信号输出级。报警器由报警指示灯、蜂鸣器组成,显示器使用LED数码管、LCD液晶显示屏显示出漏电电流的大小及所有相关的信息,控制信号输出级输出各种报警及控制信号,以切断供电的电源及附加的报警等。监控设备有存储及打印的功能,可供随时查询。 一个电气系统的输入、输出端电流值,当无任何损失时,其流入及流出的相量和为零,也就是无漏电电流;如果这个电气系统有电流泄漏,这个系统的电流相量和就不为零,对外有了泄漏电流,系统中便产生了漏电电流。漏电电流是由AKH-0.66L系列电流互感器检测出的,AKH-0.66L系列电流互感器将信息传送到ARCM系列监控探测器里,经放大、A/D 转换、CPU对变化的幅值进行分析、判断,并与报警设定值进行比较,一旦超出设定值则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也传送到Acrel-6000系列监控设备中,再经监控设备进一步识别、判定,当确认可能会发生火灾时,监控设备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点亮报警指示灯,发出报警声响,同时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火灾报警等信息。值班人员则根据以上显示的信息,迅速到事故现场进行检查处理,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集中控制台。 (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常年不间断地被用来实时监测低压配电系统的绝缘状态,以掌握线路或者用电设备电气绝缘的变化情况,测量漏电电流的大小,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因为接地故障而产生火花电弧引起的电气火灾。 (2)报警的同时能够明示漏电的位置,容易查找出故障点,报警的同时并不切断电源,避免因为突然断电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3)漏电形成的局域网,通过远程来报警,实现了科学的安全化的管理。

煤矿井下煤层钻孔打钻着火事故分析和预防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煤矿井下煤层钻孔打钻着火事故分析和预防1引言 煤矿工作面打钻着火是影响煤矿工人安全重大灾害事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巨大损失,给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自1987年以来河南全省发生了16起煤矿施工钻孔着火事故,16起事故中有4起死亡事故,共造成12人死亡。由此可见,预防打钻着火是煤矿安全的关键,如何有效预防煤矿打钻着火对煤矿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煤矿打钻着火事故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自然因素、安全技术手段、安全装备水平、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等,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都可分成5个要素:伤害(损失),意外事件(事故),加害物体(质),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就是在中途切断这5个要素之间的联系。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各类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可评价出各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确保事故隐患研究的正确性,同时提出预防措施。 2煤矿打钻着火分析 煤层工作面打钻着火从大的系统上讲主要是由以下3个方面引起的:1、风排粉式打钻;2、引起燃烧的火源;3、足够的氧气。

2.1风排粉式打钻造成着火的原因分析 井下煤层工作面打钻着火主要因素是有以下8个方面:1、钻头脱落后钻杆继续钻进;2、前头部分钻杆脱落后继续钻进;3、钻头长时间转动与煤壁摩擦产生高温;4、钻杆长时间转动与煤壁摩擦产生高温;5、不同型号的钻杆混用;6、在钻进的过程中排粉不净;7、钻粉量过大 2.2引起燃烧火源分析 井下工作面燃烧的火源主要是有煤炭自燃、明火、静电火花、撞击火花及电气火花五部分组成,其中明火主要来源为井下抽烟、电气焊工作,电气火花主要有设备失爆、矿灯着火、打钻时候带点检修、电缆明接头、开关起火造成的燃烧源头。 3、工作面打钻着火事故预防 要防止打钻着火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消除打钻着火的三个要素。打钻着火事故的三个条件中,充足的氧气在通常条件下属于自然满足的,必须从其他两方面解决。 4.1风排粉式打钻的预防措施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 演练方案

同德公司 煤矿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山西柳林汇丰兴业同德焦煤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

煤矿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为创立平安矿区,保证矿井安全,加强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救援机制和救援队伍的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经矿委会研究决定,组织开展一次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演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为基础,按照“严格演练、加强战备、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救援原则,经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能够加强应急知识宣传、应急技能培训、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意识、提升应急救援处理能力,全面促进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应急体制机制和应急队伍建设等工作的落实,防止灾变时能够及时处理,有效防范。 二、演练目的及要求 1、演练目的 经过开展矿井火灾演练活动,旨在培养全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遇到火灾时的自救和逃生能力,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锻炼我矿救护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经过实战演练,提高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理技术,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其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为灾变时期的风流调度积累宝贵经验。 2、演练要求

严密组织以假当真确保安全达到目的 三、应急演练规模及时间 1、演练规模为单项演练 2、计划演练时间: 6月21日—6月28日,在本单位组织开展一次火灾事故模拟演练。 3、计划演练地点:地面工业场地(模拟井下工作面火灾) 四、指挥机构及参演人员的主要任务职责 1、成立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安全矿长: 现场指挥:、、、、、 通讯人员:、 安检站2人、生技科2人、调度室2人、通风科4人、地测科2人、机电科3人、运输队10人、供应科2人、保卫科4人、工会1人、办公室1人、医疗人员2人,应急救援小分队一队11人,二队9人。 要求着装:蓝色工作服并佩戴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安全帽,矿灯,隔离式自救器。 准备工具:MF8公斤干粉灭火器、铁锹、镐、钩、斧、水管、砂、石粉、砖。

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一、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用途: 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需设一套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对井下重点区域的气体成份进行分析、判断、预测,为提前的干预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该系统广泛适用于大、中、小各类煤矿自然火灾预报和防治工作。对井下重点区域的CO、CO2、CH4、O2等气体浓度通过红外分析仪进行24小时连续循环监测分析,C2H6、C2H4、C2H2、H2、N2等气体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采样分析,经过对自燃火灾标志气体的确定和分析,及时预测预报发火点的温度变化,为煤矿自然火灾和矿井瓦斯事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组成: 本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气体采样子系统:主要完成井下气体的采集和气体样本地面输送的自动控制。包括:井下束管系统、真空泵机组、采样泵、分路控制箱、采样控制箱等。 2)气体分析子系统:主要完成气体样本组分的精确测量。包括:连续在线红外分析仪、气相色谱仪、顺磁氧分析仪及相关配套装置等。 3)数据处理和共享子系统:主要完成测定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束管采样控制、管路维护控制等的软件系统;专业化的测量数据辅助分析和数据Web共享所需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控制工控机、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打印机、工作站、系统软件等。 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组成图(1张) 三、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 第一:实现了对井下自燃标志气体的连续、在线分析。 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对矿山各重点区域的CO、CO2、CH4、O2浓度通过红外分析仪进行24小时连续循环监测分析,C2H6、C2H4、C2H2、H2、N2等气体的浓度通过气相

关于煤矿火灾防治现状研 究文献综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关于中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国家能源安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危险源多、灾害严重的形势非常严峻,尤以火灾为甚。每年自燃形成的火灾近400次,煤自燃氧化形成火灾隐患近4000次,仅我国北方煤田累计已烧毁煤炭达42亿吨以上。煤矿火灾防治及其继发性灾害的防控技术,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我国煤矿矿井火灾防治现状,研究和总结煤层自燃机理和矿井内因引起的火灾预防治理技术,分析了常用的防灭火技术及其优缺点,并介绍了一些新型防、灭火材料。 关键词:煤炭自燃;防灭火技术;防灭火材料 正文: 一、煤炭自燃规律及其机理 我国煤矿中有56 %的矿井存在煤层自燃发火危险。近20年来,随着我国采煤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煤炭的产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但开采强度大,端头支架处顶煤放出率低(有的不放)采空区遗煤量较多,使得煤层自然发火几率增高,矿井自燃火灾事故增多。目前,煤炭自燃已成为制约我国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的主要灾害之一。 1.煤自燃规律 煤矿火灾主要是煤自然发火,由于空气渗漏进入松散煤体,空气中的氧与煤分子表面的活性结构接触,发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在一定的蓄热环境下,煤体不断地氧化、放热、升温,当煤温超过临界温度后,煤体继续升温,达到煤的着火点温度,最终导致煤体燃烧。[1] 在煤矿里,自燃火灾主要是指煤炭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吸氧、氧化、发热) ,聚集热量导致着火而形成的火灾。自燃火灾大多发生在采空区、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的高冒以及浮煤堆积的地点。 2.煤的自燃机理 关于煤的自燃问题,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煤中黄铁矿的存在是自燃的原因,由于黄铁矿氧化成为三氧化二铁及三氧化硫时能放出热量,在有水分参加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硫酸,它是很强的氧化剂,更加速煤的氧化,促进煤的自燃。 需要指出,有的含有黄铁矿的煤,虽然经过长斯放置,并不一定发生自燃,而不含或少含黄铁矿的煤也有自燃现象。因此,煤的自燃并非完全因含有黄铁矿而引起。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氧气,使煤的组成物质氧化产生热量,再被水湿润,就放出更多的湿润热,也会加速煤的自燃。此外,煤的自燃还与煤本身的性质有关。如煤的品级;煤的显微组分、水分、矿物质、节理和裂隙;煤层埋藏深度和煤层厚度;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等。煤的自燃从本质上来说是煤的氧化过程。 3.矿井火灾发生的“三要素” 矿井火灾发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热量的引火热源;三是要有一定量的氧浓度空气。俗称火灾三要素,才能构成火灾。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2]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防治矿井火灾的安全技术 措施正式版

防治矿井火灾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防止发生矿井火灾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公司财产及员工生命安全不受侵害,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矿井防灭火制度如下: 一、建立健全防灭火组织 1、公司成立防灭火领导小组 组长:文增生 副组长:张宗坤褚俊杰齐登 军刘清海 小组成员:刘志华尹继良翟振涛

各单位正职 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2、矿成立义务消防队,消防队由20人组成,队长由机电科长翟振涛兼任。 3、防灭火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消防器材的检查和对防火重点地点的消防监督检查,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检查每月一次,抽查不定次数,随时进行,及时发现消防隐患,限期落实整改措施。 二、配齐配足消防设施 各重点防火部位配备必要的防火设施和器材、油库、木料场等场所配备干粉灭火器两部,必要时应配有消防栓、水枪、水龙带,设置专用灭火水池和消防泵;配电室、绞车房配备干粉灭火器、消防沙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煤矿 ×月

目录第一章煤矿危险因素 第二章风险辨识范围 第三章风险辨识评估 第四章风险管控措施 附件1 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

第一章煤矿危险因素 一、矿区生产概况 ×××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年经产能核定后,其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采剥工程概况: 开采工艺:单斗-卡车间断开采工艺。 剥采计划:对煤矿东部进行剥离,剥离后采场将形成1个采煤台阶,4个剥离台阶,剥离台阶:高度10米,坡面角60°。,×××计划实施内排作业,剥离土方实现内排,降低排土费用。 二、存在的危险因素 在总结历年煤矿安全生产经验基础上,借鉴安全评价有益资料,再考虑剥离区地质环境,经综合分析,庆升露天煤矿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边坡滑坡:随开采地质条件变化及各种人为因素而出现的边坡滑坡; 2.交通运输事故:主要采用自卸车进行土方运输,运输过程中因车辆、人、环境等出现的各种车辆伤害事故; 3.火灾:來至煤层自燃以及外来火种引发的各种火灾; 4.触电伤害:变配电场所、维修车间及矿区内各种电气设备,其使用及维护不当造成的触电伤害; 5.煤层自燃发火:×号褐煤自燃周期为×个月,属于易自燃煤

层;剥离及储存过程中应将煤层暴露时间和储存周期控制在自燃周期以内; 6.煤尘:×号褐煤挥发分高,煤尘具有爆炸性;采掘过程中产生容易煤尘,运输、粉碎过程中也易产生煤尘,煤尘不但不利于职业健康,同时也对正常运转的设备造成影响。 第二章风险辨识范围 以煤矿生产系统、运输系统、破碎系统为辨识范围,结合×××采剥计划,此次辨识的具体内容为: 1.生产系统:二个剥离作业单元内土方剥离及排卸作业,即将形成的4个剥离台阶及边坡,包含作为剥离台阶组成部分的安全挡墙、坡顶、坡底线,工作平盘的各种技术标准;最终出煤期,煤炭采剥环节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运输系统:运输道路系统及服务运输系统的各种辅助工作; 3.排土系统:排土作业及服务于排土作业的各种辅助工作; 4.破碎系统:生产工艺对人员、环境、管理的提出的各项安全技术要求。 第三章风险辨识评估 1月20日,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名单详见签字表)召开年度安全风险辨识会议,布置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职责分工,并由安全副矿长组织风险辨识评估知识培训。

束管监测系统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矿井束管监测系统是一种有效的专用监测技术,可对井下各易自然发火地点进行全面监控,通过对监测系统采集的矿井火灾标志性气体分析,可以早期预测预报煤层自然发火状况,为矿井自然火灾和瓦斯的防治下作提供科学依据。束管监测系统按系统安装使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主机井上固定式系统、主机井下固定式系统和抢险救灾移动式系统,目前我国主要的束管系统大多是井上固定式系统。按分析仪类型不同,可以分为色谱类束管监测仪和红外类柬管监测仪。色谱仪类系统分析气体的种类较多,精度也较高,町以以低量气体作为标志气体,发现煤层低温氧化的情况;红外线类系统监测对低浓度气体的监测精度较低,作为标志性气体主要是CO,参数较单一,判断自然发火时还应该考虑与其它气体的相对变化趋势。由于相关智能分析技术不够成熟,例如,自然发火的自动分析判断,束管监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在对当前柬管监测系统应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技术途径。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煤矿的实际应用中,束管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并不是特别好,甚至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测数据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气相色谱仪本身特性决定了要分析一个气体单样,其分析的时间需要8—12min以上,加上气体从主泵气流中经采样泵采样进入分析仪的时间及每一个不同样品之间均需要进行一次气路冲洗,即冲洗时间,因此,单样分析需要的总时间一般在10rain以上,从目前罔内中等系统的容量(监测路数)16路来算,要完成一个监测循环需要的时间在60rain以上。单样气体分析结果一般都是10min之前的数据,然而所使用的软件监测系统并不能考虑到气体分析的时滞性问题,所得结果并非当前监测点状态,不利于实时分析。另一方面,如系统出现故障,那么系统再启动还需要采样气体由井下抽到地面主机的时间(一般在30rain以上)及色谱仪预热与校验时间(一般在2h/次)(可同时进行),所以采用此类系统的矿井根据这一特性及其实际需要,一般每天的监测次数为l~2次,监测的连续性较差,不利于分析监测点气体变化规律。 2)监测系统对自然发火的标志性气体的选择针对性不够。煤炭自然指标气体是指能预测和反映其自然发火状态的某种气体,这种气体的产率随煤温的上升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现在束管监测系统普遍使用CO作为判断自然发火的标志性气体,通过监测软件对CO浓度进行记录,并做出趋势图,再南技术人员分析该时刻井下煤层自燃状态。然而井下环境复杂,在实际监测过程中,不同环境气体成分还可分自然发火区气体成分,瓦斯爆炸气体成分,火灾烟雾中气体成分,炮烟气体成分,在煤矿实际生产过程中,上述几种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传统的软件无法对不同情况的做出区分、判断。而且,单一的判断标准也缺乏科学性,不同的煤质,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自然发火判别标准,并根据各煤矿、煤层的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指标性气体。 3)监测系统对自然发火程度的自动分析判断较差。传统的柬管系统监测软件只能将所采集到气体浓度记录、显示并打印出来,然后监测人员再根据采集到气体浓度的趋势判断煤自燃状况。监测软件不能根据煤氧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类型和浓

浅谈矿井中的火灾问题 众所周知煤矿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么煤矿安全就成了煤矿工作的主题,抓好安全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就成为煤炭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因此本文介绍了矿井火灾的分类及矿井火灾的构成的因素,并从引起火灾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提出了矿井火灾的防治措施,为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防患未然的作用。 标签:矿井火灾外因内因因素 1概述 我们都知道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能烧毁大量的矿井资源和矿井设备、设施,每一场矿井火灾的发生都可能影响矿井正常生产,有时还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一场火灾往往造成数十万乃至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同时,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大量伤亡。重大的恶性火灾事故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防灭火技术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矿井火灾的构成因素及分类 什么是矿井火灾呢?如:地面井口房失火、通风机房失火、井下皮带着火、煤炭自燃等都是非控制燃烧,均属矿井火灾。造成损失的非控制性燃烧均称为矿井火灾,凡是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的都被称为矿井火灾。 2.1矿井火灾的构成因素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虽是多种多样,但构成火灾的基本要素,只有这三点。①空气:空气是维持燃烧必不可少的条件,若缺乏足够氧气,任何物质燃烧都不能持续,同时还需要有相应的热源点支持。②可燃物:是被氧化剂所氧化的物质。坑木、各类机电设备、各种油料、炸药等都具有可燃性,煤本身就是一个大量而且普遍存在的可燃物。③热源:是指具有一定温度和放出很多热量的火源。煤的自燃、瓦斯煤尘爆炸、放炮作业、电流短路等都可以成为引火热源,此外机械摩擦、吸烟等行为也会引发一些安全隐患,具有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只有将这些热源控制好了,才能最终避免火灾的发生。 矿井火灾的防治与扑灭都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的。缺少任何一个要素,矿井火灾就不可能发生。火灾三要素必须是同时存在,而且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引起矿井火灾。 2.2矿井火灾的分类根据引起矿井火灾的引火源不同,通常可将矿井火灾分成两大类:①外因火灾。引起燃烧而形成的火灾叫外因火灾,可燃物在外界火源(明火或高温热源)的作用下,往往容易产生外因火灾。外因火灾是由于外来热源引起的。外因火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机械摩擦及物碰撞可燃物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违规爆破;电气火、电缆、开关、电机过负荷、短路、电火花;

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井口附近,威胁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一定资源、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一切非控制燃烧。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得失电子是根本),其基本特征是放热、发光和生成新物质(电灯、生锈)。 燃烧的条件即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热源,相互作用并满足一定数量要求。防灭火技术的立足点就是破坏这三要素其中的任何一个或全部。 燃烧的分类及形式:(一)按火灾发生地点分:地面火灾和井下火灾。(二)按热源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l.内因火灾:内因火灾也叫自燃火灾,是指一些易燃物质(主要指煤炭)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破碎堆积并有空气供给)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指吸氧、氧化、发热)聚积热量而导致着火形成的火灾。内因火灾大多数发生在采空区停采线、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的高冒处、假顶下及巷道中任何有浮煤堆积的地方。2.外因火灾:外因火灾也叫外源火灾,是指由于明火、爆破、电气、摩擦等外来热源造成的火灾。外因火灾多数发生在井口房、井筒、机电硐室、爆炸材料库、安装机电设备的巷道或采掘工作面等地点。(三)按燃烧物分类:可分为煤炭燃烧火灾、坑木燃烧火灾、炸药燃烧火灾、机电设备(电缆、胶带、变压器、开关、风筒)火灾、油料火灾及瓦斯燃烧火灾等。(四)按发火性质不同,矿井火灾可分为原生火灾和次生火灾。(五)按发火地点和对矿井通风的影响可分为上行风流火灾,下行风流火灾和进风流火灾三类。1.上行风流火灾。上行风流是指沿倾斜或垂直井巷、回采工作面自下而上流动的风流,即风流从标高的低点向高点流动。发生在这种风流中的火灾,称为上行风流火灾。当上行风流中发生火灾时,因热力作用而产生的火风压,其作用方向与风流方向一致,亦即与矿井主要通风机风压作用方向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它对矿井通风的影响的主要特征是,主干风路(从进风井流经火源到回风井)的风流方向一般将是稳定的,即具有与原风流相同的方向,烟流将随之排出,而所有其他与主干风路并联或者在主干风路火源后部汇入的旁侧支路风流,其方向将是不稳定的,甚至可能发生逆转,形成风流紊乱事故。因此,所采取的防火措施应力求避免发生旁侧支路风流逆转。2下行风流火灾。下行风流是指沿着倾斜或垂直井巷,回采工作面(如进风井、进风下山以及下行通风的工作面)自上而下流动的风流,即风流由标高的高点向低点流动。发生在这种风流中的火灾.称为下行风流火灾。在下行风流中发生火灾时,火风压的作用方向与矿井主要通风机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反。因此,随火势的发展,主干风路中的风流,很难保持其正常的原有流向。当火风压增大到一定程度,主干风路的风流将会发生反向,烟流随之逆退,从而酿成又一种形式的风流紊乱事故。在下行风流内发生火灾时,通风系统的风流由于火风压作用所发生的再分配和流动状矿井火灾防治技术态的变化,要比上行风流火灾时复杂得多,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救灾灭火技术措施。 矿井火灾危害:(1)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2)引发瓦斯、煤尘爆炸;(3)毁坏设施设备;(4)影响开采接续;(5)烧毁大量煤炭资源;(6)严重污染环境。 根据引火源的不同可以将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两大类。外因火灾是由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其发生和发展都比较突然和迅猛,并伴有大量烟雾和有害气体,如处理不当或不得其法,贻误战机,还可能引爆瓦斯、煤尘,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矿井实际生产过程中,90%以上的矿井火灾是由煤炭自燃引起的(内因火灾)。煤炭自燃的机理:①细菌作用学说②黄铁矿作用学说③酚基作用学说④煤氧复合作用学说 煤炭自燃:是指处于特定环境及条件下的煤吸附氧、自热、热量积聚自燃而形成的一种频发性灾害。说到底,煤炭自燃实质上是一种煤氧之间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煤炭自燃三个条件:①易于低温氧化的粉煤或碎煤呈堆积状态存在;②存在适宜的通风供氧条件;③存在蓄热的环境条件并持续一定时间。 煤的自燃倾向性:是指煤层开拓之前其自燃的可能程度。目前国内外测定煤的自燃倾向性的方法常用的有:吸氧量测定法、着火温度降低值测定法、氧化速度测定法(义称双氧水法)、差热分析法、重量测定法等。 煤自燃倾向性:煤的自燃倾向性是划分煤炭自然发火危险等级的指标参数,是煤碳的固有特性,是煤炭自燃的内在因素,属于煤的自燃属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的自燃倾向性分为3 类:I类为容易自燃,II类为自燃,III类为不易自燃。 煤自燃过程:煤炭自燃一般要经过3个时期:(1)潜伏期。(2)自热期。(3)燃烧期。 煤炭自燃过程:煤炭自然发火是一渐变过程,要经过潜伏期、自热期和燃烧期三个阶段, 煤炭自然发货期: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被揭露后,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会自然发火。这一时间间隔叫做煤层的自然发火期,是煤层自燃危险在时间上的量度,比较直观的反映煤自然发火的可能性。自然发火期愈短的煤层,其自燃危险性愈大。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是指在最有利于煤自热发展的条件下,煤炭自燃需要经过的时间。 煤炭自然发火的影响因素:内部因素:①煤的变质程度②煤的孔隙率和脆性③煤岩组分④煤的水分⑤煤中含硫量。外部因素:①煤中的瓦斯含量②煤层越厚③煤层倾角④地质构造⑤煤层埋藏深度⑥开采技术条件⑦漏风条件 采空区三带:按漏风大小和遗煤发生自燃的可能性分为三带:散热带、自燃带和窒息带。 煤自燃早期预测技术:就是煤层开采之前根据煤层的赋存条件、开拓开采条件以及煤本身自燃特性,超前判断煤层自燃的危险程度、自然发火期及易自燃区域等重要火灾参数指标的一种技术。因此,在煤层开采之前,我们

浅谈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2006/4/10/9:4来源:昆明华安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作者:宁卫国 2.4.3配电柜成套形式的安装设计 直接在配电箱柜面板上嵌入探测控制器,只考虑在柜内适当位置固定漏电互感器(一般在主空开上端或下端),不改动配电柜内部结构,不用增加单独的探测控制器安装箱,美观方便。应在设计中明确提出要求,在施工图会审完毕,由配电柜成套厂考虑预留面板上嵌装漏电流探测控制器的孔。 3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施工主体单位问题 根据上述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特点,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有相当的独立性,但与配电系统密不可分,归入强电系统施工比较便于协调配合。反之,实践证明,归入消防报警系统施工单位施工,则容易扯皮,协调配合困难,加上其对控制柜不熟悉,对互感器安装等比较陌生,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对于个别直接使用普通火灾报警系统的二总线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在与配电柜成套厂家或施工单位充分沟通配合的前提下,可以并入消防报警系统施工单位施工。目前,消防主管部门对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施工单位是否需要具备消防专业承包资质,尚未有明确的界定。 3.2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施工要求 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第6部分“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安装”明确指出:“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安装应充分考虑供电方式、供电电压、系统接地型式及保护方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形式、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分断能力、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分断时间应满足被保护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要求,在不同的系统接地形式中 应正确接线”。 具体地说,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安装应注意以下问题: 1)漏电流报警器标有电源侧和负荷侧时,应按规定安装接线,不得反接。 2)安装漏电流断路器时,应按要求,在电弧喷出方向有足够的飞弧距离。 3)安装时,必须严格区分N线和PE线,三级四线式或四极四线式电的N线应通过漏电火灾监控系统的电流互感探测器。通过漏电火灾监控系统的电流互感探测器的N线,不得作为PE线,不得重复接地或接设备外露可接近导体。PE线 不得接入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4)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没有归入配电系统施工单位施工时,双方应充分沟通,协调有关安装方式、尺寸和电气技术参数。新工程使用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与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互感器)分离配置型产品时,在配电柜(箱)订货时应向 厂家明确互感器尺寸,以便于预留安装位置。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的9.1.1条要求,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应当按照消防用电的规定执 行。因此,无论消防中心设置的集中控制器还是现场设置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都要按照消防用电的规定执行,接入 消防用电。 6)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电流互感探测器在配电柜(箱)内安装,要特别注意施工安全,要在断电情况下施工,并注 意强弱电分开走线,单独敷设电流互感探测器信号线,并应使用带屏蔽的多芯控制线。特别注意防止接错线或搭线,造成强电串入火灾监控探测器中烧毁火灾监控探测器或联网的多个火灾监控探测器。 7)改造工程一般应将组合式电流/剩余电流探测器置于塑壳断路器下端出线处,当安装不便时,可考虑安装于塑壳断 路器的入线端。 8)施工单位应配备移动式(手持便携式)剩余电流检测仪,并在调试时先进行配电系统剩余电流的检测,及时排除 剩余电流异常情况,并作详细记录。根据GB13955标准5.7.3和5.7.5要求,设定合适的漏电流报警阀值,通常报警设定值取值不小于线路和设备正常运行泄漏电流值的两倍。 9)根据GB13955标准6.3.7要求,安装完成后必须要有如下的检验项目:按动探测控制器(报警器)上的测试试 验按钮,使探测控制器输出脱扣电压,试验塑壳断路器脱扣是否灵敏。此项测试应逐一进行,用试验按钮连续试验3 次,应正确动作,消防中心集中控制器应指示报警部位;带额定负荷电流分合3次,均可靠动作,不应有误报警现象; 在消防中心集中控制器上手动对各配电箱进行断电测试,应正确无误。

事故树的编制程序 第一步:确定顶上事件 顶上事件就是所要分析的事故。选择顶上事件,一定要在详细占有系统情况、有关事故的发生情况和发生可能、以及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概率等资料的情况下进行,而且事先要仔细寻找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然后,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要分析的顶上事件,将其扼要地填写在矩形框内。 顶上事件也可以是在运输生产中已经发生过的事故。如车辆追尾、道口火车与汽车相撞事故等事故。通过编制事故树,找出事故原因,制定具体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第二步:调查或分析造成顶上事件的各种原因 顶上事件确定之后,为了编制好事故树,必须将造成顶上事件的所有直接原因事件找出来,尽可能不要漏掉。直接原因事件可以是机械故障、人的因素或环境原因等。 要找出直接原因可以采取对造成顶上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也可根据以往的一些经验进行分析,确定造成顶上事件的原因。 第三步:绘事故树 在找出造成顶上事件的和各种原因之后,就可以用相应事件符号和适当的逻辑门把它们从上到下分层连接起来,层层向下,直到最基本的原因事件,这样就构成一个事故树。 在用逻辑门连接上下层之间的事件原因时,若下层事件必须全部同时发生,上层事件才会发生时,就用“与门”连接。逻辑门的连接问题在事故树中是非常重要的,含糊不得,它涉及到各种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第四步:认真审定事故树 画成的事故树图是逻辑模型事件的表达。既然是逻辑模型,那么各个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应该相当严密、合理。否则在计算过程中将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对事故树的绘制要十分慎重。在制作过程中,一般要进行反复推敲、修改,除局部更改外,有的甚至要推倒重来,有时还要反复进行多次,直到符合实际情况,比较严密为止。 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 5.1 对重大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 XXX矿井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有:矿井瓦斯危害、矿井火灾危害、矿压危害和水危害,

第九章矿井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节矿井内因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矿井概况及事故发生经过 (一)矿井概况 事故矿井于1983年12月移交投产,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t/a,瓦斯突出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4.7m3\t,煤自燃发火期3个月~6个月。中央并列单一对角混合式通风。 (二)事故发生经过 x x年12月23日5时许,该矿东翼胶带机巷一540m~一530m上山段过C13煤层高冒区严重自燃发火,经过紧张的抢险,于12月25日早班稳定了火情,中班恢复了生产。 事故发生的东翼胶带机巷一540m~一530m上山段过C13煤层高冒区.该运输巷设计走向长900m,主体是平巷,平均标高一540m。其中变坡点至煤仓(缓冲仓)斜长约200m,安装4号胶带机。缓冲仓上标高为--480m。东翼胶带机巷主要用于东部出煤运输,于1999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在东一该大巷过C13槽煤层,煤层平均厚度4.8m,煤层倾角6°~8°,直接顶为砂质泥岩。过煤层施工大巷过程中大量顶煤高冒,冒顶高度达5m,长度约10余米。采用木垛接顶,金属网、水泥背板腰帮过顶,U型纲支护,并进行喷浆处理。 5时45分救护队闻警后迅速达到现场进行侦察。侦察结果为:通风(行人)联络巷以上胶带机道浓烟弥漫,能见度小于1m,联络巷口向上70m巷顶部观察到木垛已被引燃。巷内CO浓度为2200ppm、CH4为0.3%、C02为0.1%。第一救护小队首先在第1个高温点处(如图9-1所示)用水管直接灭火,试图减火势,效果不理想。虽然火区存在范围广、烟雾大、能见度低、CO浓度高等困难,但也具备上山运输,水、风、电完好,CH4浓度小等有利条件。灭火指挥组经认真研究后,慎重作出以下综合灭火方案: (1)喷浆堵塞,初步隔绝供氧,控制烟雾。 (2)寻找高温点,采用直接打钻注水法,密集钻孔,吸热降温。 (3)火势得到控制后,利用双液注浆泵向高冒区注入凝胶,进行彻底隔离灭火 (4)在综合灭火同时,矿方准备封闭材料,以备灭火无效时,实施封闭。 2.灭火方案的实施 1)喷浆 由于火区煤壁温度高,喷浆难度大,且救护队无此专业人员。经研究决定,首先由救护队对矿方抽出的喷浆技术较高的专业人员进行短时间氧气呼吸器佩用培训,然后指派专职人员佩用呼吸器进入灾区,进行喷浆设备安装和材料提交。23日10时,开始喷浆。喷浆覆盖东翼胶带机巷过C13煤层及其前后10m的范围。由于环境恶劣,喷浆返弹率较大,工作十分困难,需补喷2遍一3遍.至24日8时50分,CO由喷浆前2200ppm降至800ppm。10时40分又降至500ppm,烟雾也逐渐消退。15时,过C1煤层段喷浆完毕。’2)打钻注水 24日上午,在喷浆的同时,附近煤矿来协助火区处理。首先由救护队用红外测温仪探明3处高温点(如图9—1所示,其中第2个高温点温度最高。喷浆表面对高温度达155℃)。用煤电钻向高冒处高温点打了第一个钻空(孔深7m,此钻空在第2个高温点上3m处)。17时,救护队又利用快速防火墙在高冒发火区域内,对冒烟严重处和支架边缝进行堵漏,效果比较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