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贵阳市世纪园小学

2009 年地方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贯彻落实《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

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5、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打造系统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组织保障:

1、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高中新课程实验作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和调控。

2、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3、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年级的课程计划形成建议并组织反馈;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

4、学校有完善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置?校本课程:

(一)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二)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2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3、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开发的内容类别:

1 、古诗经典诵读。选编部分优秀古诗词和近代优秀诗文,利用小学阶段学生记忆的黄金

时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强化记忆,以增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2 、普法礼仪读本。目前国家凸显依法治国的理念,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无论是对学生的自我保护,还是培养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自觉守法、用法的意识都非常重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孩子做文明学生的良好习惯。

3、抗震救灾读本。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留给国人许多血的教训。其中之一就是在灾难来临之前,如何让人们有所察觉,了解相关的地震方面的知识就尤为重要;同时在灾难来临之时,如何让学生能够尽快逃生,尽量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更为重要。

四、课程设置?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科目及设置

1 、一至三年级开设探究活动课程,四年级开设感悟民族精神,五年级开设领略传统文化和课科学发展观课程。

2 、通过积极开发地域资源,促进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反映地方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母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方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

3 、按照课程设置标准的要求设置课时。

of judi cia p l u p b o li w c e cultur r a,l i s m e p rv ro ic v e e s t y he sys s t t e e m m o,i f m ju p d r i ov

贵阳市世纪园小学

2010 年地方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贯彻落实《小学课程方案(实验)》和《贵州省新课程

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的高中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5、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打造系统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组织保障

1、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高中新课程实验作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和调控。

2、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3、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学年、各年级的课程计划形成建议并组织反馈;协助

作好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

4、学校有完善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置•校本课程

(一)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和

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二)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3、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养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开发的内容类别:

1、竞赛类:数学思维拓展班、英语思维拓展班、物理思维拓展班、化学思维拓展班等。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培养科学思维及探究精神,为更高层次的学科竞赛等奠定基础,为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同学开发学习平台。

2、方法类:数理化英等科目的思维培养。为学有不足而希望有所补充的同学提供辅导帮助,以提高学科的学习能力。

3、体艺类: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田径队、健美操、美术、音乐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兴趣类:影视欣赏、社交应用、演讲辩论、心理健康等。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生活,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5、技能类:网页设计、模型制图、摄影录象、设计开发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6、环境类: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旅游地理等。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考察参观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7、人文类:美文鉴赏、现代英语、人物传记、诗歌、词曲、历史传奇等。重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进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各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资源情况自行设计所开发的课程。

四、课程设置•地方课程

(一)开发原则

1、在国家课程倡导范围内实施开发,形成与国家课程既联系又区别,深刻而不深奥、协调而不重复的有机组合。

2、地方课程倡导与校本课程相结合,联系综合实践活动,形成校本研究体系,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

3、积极开发地域资源,通过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反映地方文化,促进学生热爱家

乡、

热爱母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方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

4、地方课程应在通用部分之外,积极寻求专题部分的研发与推广。

(二)课程设置

1、每周开设一节地方课程,由专人授课。

2、地方课程的通用部分由班主任负责,每学期每课时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教案。

3、专题部分的设计实施由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领导小组应在与学校各科室沟通

协商的情况下,结合我校实际,依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开设课程、设定选修模块。

4、地方课程应挖掘、发动社会力量的参与,使课程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切合生活。

(三)实施步骤及学分付与

1、每学期初,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制订出本学期地方课程教学内容纲要及实施要点,告知授课教师。

2、政教处在授课过程中应予以监管,以保证每课时人员落实、内容落实。

3、政教处结合学校教育需要,可在实施过程中引入视频、讲座、辅导等多种形式。但所有活动应尽量在学期初纳入本学期地方课程授课计划。

4、通用部分授课结束后,由授课教师结合过程记录(考勤情况、听讲情况、参与情况等)将学分付与意见统一上报给学分管理委员会。

5、学分管理委员会根据教师意见在作出学分认定。对未获通过的学生应提前告知,给予申诉复议时间。对复议未获通过的同学应给出重修安排。

6、通用部分授课结束前,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对专题部分作出相应安排,使两者衔接顺畅。

7、对专题部分的选修内容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应积极寻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进行整合,以节约资源、减轻学生选修负担。

贵阳市世纪园小学

2011 年地方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全面的发展。1、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2、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3、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生活,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原则上为选修H内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必须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结合。

地方课程分成通用和专题两个部分。通用部分是指在省内普通高中都适用的地方课程,内容包括除国家必修课程外,在高中教育中符合国家教育要求且已基本稳定的各项教育内容,如公民道德规范、法律常识、安全教育、人口与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科技教育、艾滋病预防和禁毒教育,以及浙江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一般以综合课程形式出现,涉及若干教育模块。专题部分是指在通用课程教学基础上,围绕特定教育内容和要求而进行教学的地方课程,专题部分应体现鲜明的地域性要求,具有浓郁的地方本土特色。

任课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按照校本课程的实

施要求进行教学。并建立教学授课班,任课教师为该教学授课班的班主任,正常开展教学班级的管理。任课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履行课程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

of judi cia p l u p b o li w c e cultur r a,l i s m e p rv ro ic v e e s t y he sys s t t e e m m o,i f m ju p d r i ov

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构建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工作任务。本方案是根据省市区等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指导精神,结合本校教育工作实际制定的。 一、工作目标 本工作方案的目标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符合本校教育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具体地,我们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 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新机制。同时,我们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完整的德育工作新体系。最

终目的是着力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养,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任务 一)着力构建德育工作新格局 我们将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现“知识传授”和“立 德树人”的有机统一,全面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新机制。具体而言,我们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制定管理办法,开展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构建全面系统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我们将切实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建设好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同时,我们将创新工作方法,拓展丰富教育内容,制定教师考核、学生评价的工作制度和评价体系,将德育工作覆盖到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 二)积极打造“四位一体”德育课程体系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共五篇1(2469)字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利用我校国家级课题《学校文明礼仪普及教育与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成果,全面推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真正突出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切实改变目前师生存在的一些言行不文明、仪表不端正的不良行为习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中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提升华杰双语学校师生的文明形象,建设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现制定我校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二、活动意义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文明礼仪教育以满足学校需要为切入点,以服务学生主体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用,遵从德育教育从认知、自觉规范到行为自律的教育过陈,积极开展德育实践,对于学校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活动内容 在我校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相处”,教学生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培养学生具有高雅、得体、大方、文明的涵养,它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我们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贯穿于整个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一)学习礼仪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自学我校的《文

明礼仪行为规范》校本课程,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二)实践礼仪 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来,在参与和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各班级开展系列活动,促进礼仪学习,评选文明礼仪标兵。 (三)展示礼仪 通过开展校园礼仪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评选班级各项“礼仪之星”活动,展现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四)宣传礼仪 通过校本课程培训文明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社会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手拉手、共创文明校园的良好氛围。 四、活动安排: 以校园礼仪为重要内容,以校本课程为线索,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为重点,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师长;主动问好;把纸屑扔进垃圾桶;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等方面的礼仪行为。我校要依托学校文化建设的平台,策划、养成、固化学校文明礼仪,使学生逐步养成富有学校特色的文明礼仪规范。 第一阶段(10月份):学习礼仪知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 1、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学生”主题班团会,进行大讨论,有计划开好校本课程。 2、开展“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的读书活动。组织学生网上或书报杂志等收集相关资料,各班整理并编写出校本课程学习体会。 3、年级组织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表彰。 4、举行“校园不文明行为图片展” 5、举行“中华传统美德”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教育,从文明的意识上对学生进行根本性的渗透。 6、全校各班举行“文明承诺一句话”活动,全校师生针对文明行为的某个方面,做出自己的承诺,写下来在全班公布,

学校特色德育实施方案(通用12篇)

学校特色德育实施方案(通用12篇) 学校特色德育实施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为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结合三月份德育教育纪念日,扎实做好我校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特制定本次主题活动方案,以便各中队认真开展主题教育,落实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养成教育。 二、活动时间: 9月1日——7月30日 三、活动对象: 全体少先队员 四、活动预期目标: 1、通过国旗下讲话、晨会和班队活动课,让全体少先队员清楚知道“三月份德育教育纪念日”,并能说出相关主题教育日的意义; 2、各中队辅导员结合各年段活动要求,认真制定班级活动计划或主题教育计划,总结阶段按照要求评选优秀少先队员、撰写活动总结; 3、全体少先队员了解“雷锋”和“赖宁”的事迹,在10月26日结合国旗下讲话对“安全”有更深刻的了解。 4、活动结束评选出“学雷锋‘好少年’”16名、“感恩少年”16名、“优秀中队”若干。 五、活动内容:

1、教育主题:“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少年雷锋” 让全体少先队员再次认识“雷锋”——这个中国大地上出现的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物。尽管经历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岁月,但雷锋精神却像一切属于时代、属于人民的美好事物一样,始终珍藏在我们心底。引导少先队员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对自己的消极影响。 2、教育主题:“知恩感恩,懂回报” 通过校园感恩活动,在妇女节到来之际,让队员为自己的妈妈、外婆、奶奶、女教师等送上最特别的节日祝福,献上一份最诚挚的爱,旨在让队员们学会感恩、学会关爱,用真情和行动回报母亲、回报长辈,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和难得的真情与亲情! 3、教育主题:“学会自护自救,幸福快乐成长” 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提高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让每位少先队员能幸福快乐的成长,保证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六、活动准备: 利用网络搜集相关教育资源(图片、视频等)、主题国旗下讲话、各中队活动计划制定。 七、活动具体要求及安排: (一)、教育主题:“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少年雷锋” 1、在3月5日进行主题国旗下讲话,为组织召开“学雷锋”动发动宣传。 2、利用晨会课、班队课,讲讲“雷锋的故事”、背背“雷锋的名言”、读读“雷锋的日记”,论论“雷锋的精神”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篇一: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和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 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行和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 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 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先进文

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 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 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沙坨子。一方面,里面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 当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农民子弟,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 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 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怀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 会或家庭中,怎么尊者爱幼,怎么和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么着装,怎 么待客做客,怎么遵守社会公德,怎么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 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德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4、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德育”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5、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校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德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

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6篇

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6篇 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对传统优秀文化的 理解,增进学识修养,提高写字技能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 祖国文字,并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首先,要想写好字就一定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坐着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 向前,不要歪斜;两臀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双脚要自然放平,踏稳,不要交 叉或踮脚尖。 (2)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但跟写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 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2、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 3、了解古代书法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4、对学生的书写提出严格的要求:“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5、学习简单的章法布局,尝试完整作品的书写。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1、七年级教学内容安排 四、书法校本课程中书写训练的要求 任课教师以校本教材为教学内容,除了落实备课、讲课的环节外,还要重视 书写中的训练事项,教学每周一课时,每周完成作业两页纸,平时作业可以参照

语文同步训练酌情布置,要落实好每天一练。 五、教学措施 为了体现学生一个事情的书法学习程度和训练结果,在校内外可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书法比赛,书法服务活动,如现场书法比赛、书法作品展览,开辟班级写字园地、校园书法宣传栏等等。再就是让他们抄写专栏、办手抄报等,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是一些书法素质好、水平高的学生一展才华,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优良品质。 六、书法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安排 20xx年9月: 1、安排课程表,确定分担班级,明确教学要求 2、制定教学总体计划(学年)和各班的具体计划(学期) 3、公开讲授研究课(王景、汪建斌) 4、组织天河中学第五届硬笔书法比赛 5、制定毛笔书法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方案 6、迎接市级课题的开题评估 20xx年10月: 开展书法课题研究中“教育观察方法”专题研讨活动 20xx年11月: 开展天河中学第二轮书法教育专题教学活动 书法专业课:王景、余国鸿、汪建斌、段诗文 书法文化课:胡俊玲、占才勇、彭正军 书法活动课:张勇、叶大俊、王新春 20xx年12月:

学校德育活动实施方案(精选10篇)

学校德育活动实施方案(精选10篇) 学校德育活动实施方案篇1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劳动、守纪律、讲文明”的好品质,拓宽视野,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建立若干校外德育基地。 具体方案如下: 一、基地选择的原则: 1、针对性。利用的校外德育基地资源较多,但我们要分析我校学生的特点,要针对校务内教育的缺陷,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外德育基地,已达到校外教育互补的实效。 2、有效性。学校的教育时间有限,校外教育要讲究效益,不能只是搞形式,要讲实效。 3、完整性。筹建的校外德育基地要有比较完善的可供学条件,要做到人员、地点、资料、计划四落实,落实的基地可随时让学生接受教育。 4、趣味性。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型的最佳动力之一。一般学生到校外活动,换一下环境,都有其好奇性,筹建的校外基地要适合青少年的特征,不要太死板、太枯燥,教育形式要多样化。可以让他们共同参与教育过程,把他们外出得好奇性,转化为受教育的积极性,已达到最佳教育成果。 5、安全性。校外教育基地必须在户外,安全系数不可能向校内那么高,要选择交通比较方便,危险性小的场所作为教育基地。 二、基地的选择: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及原则。我们选择下列单位和场所作为我校的德育基地。

1、高则诚纪念馆:旅游文化基地 2、跳头金沙滩:旅游文化基地 3、各村敬老院:敬老爱老基地 4、阁巷榨菜合作社劳动教育基地 5、瑞安市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三、基地建设: 1、每个基地落实专人负责,聘请校外辅导员专门进行德育教育: 2、这些校外辅导员负责建立基地资料,创建教育窗口,制定教育计划、接纳学生辅导教育。 四、具体安排: 1、每年三月、九月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献爱心、送温暖、打扫卫生、整理被褥、洗衣服、表演文艺节目等。 2、每年春季组织学生外出实践观光,锻炼学生意志,与绿色交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每年春季、秋季开学,邀请交警中队队长为同学们讲述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让同学们知道“安全重于泰山”。 4、每年的四月、十一月,邀请派出所指导员、综治副校长、为同学们讲述有关法律知识。让同学们懂法、守法。 5、瑞安边防武警队我校共建单位。每学年由部队选派指战员为我校初一年段各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举办全校“英雄报告会”,开展国防知识教育和军民共植文明树活动,还聘请部队指点员担任我校校外辅导员,学校利用假期到

学校德育课程活动策划方案五篇(最新)

学校德育课程活动方案1 一、工作思路及重点: 1、抓住三条主线:行为习惯养成,促学生基础发展;坚持学校德育、艺体特色创建,发挥学生潜能;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延伸教育效果。 2、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课程化;示范课程做引领。 3、转变教育观念,拓宽德育渠道:变说服教育为活动体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由学校教育向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延伸,放宽教育视野,更加充分发挥家委会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学生基础发展。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拓展学校的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本学年我校将继续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水平。 工作措施: 1、依托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国旗下献词等宣传渠道,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依托实践活动,渗透“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依托学校学能特色课程,推广“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依托城中的餐厅文化,深入“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地方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贵阳市世纪园小学 2009 年地方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贯彻落实《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 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5、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打造系统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组织保障: 1、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高中新课程实验作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和调控。 2、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3、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年级的课程计划形成建议并组织反馈;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 4、学校有完善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置?校本课程: (一)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二)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2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3、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开发的内容类别: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蒋志敏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领导机构的职能是:

(1)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开发; (2)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审议; (3)负责确定学校课程开发内容,审议教师的课程纲要或活页材料; (4)负责协调学校课程开发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合理性、创新性。 2、培训师资 (1)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知识。 3、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程序 (1)前期论证 既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前期论证。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报市课程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 (2)确定题目,搜集资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立首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首要位置。为了使开发的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需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因此,课程的确立我们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基准。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相应的资料、信息做支撑。课题确立后,要对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使开设的课程植根于社区和学校现有的课题资源中,这是校本课程开发可能性的保障。开发的课题主题确立后,要求课题组成员多渠道搜集资料,既要利用图书室、资料室收集文本资料,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在资料的收集和应用时。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潜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贴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透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构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透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搞笑,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持续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透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构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完美的事物。 3、透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资料,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状况添减部分资料。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思考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潜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战元川,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梁娟、王成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资料,具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吕壮君、刘洋、丁春锋、毕圣杰、邵娜、曲春贤、于宏伟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通用8篇)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通用8篇)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篇 1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修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三、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主要应采用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 四、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安排在下午。 五、教学内容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16-2017学年背崩乡中心小学第一学期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背 崩乡小学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 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序列化、系列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1、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目标:德育教育序列化、系列化、专业化、科学化、最优化。 1)德育体系序列化:探索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序列化体系。 2)德育工作系列化: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学段、年级, 具体到学期与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 活动中受到教育。 3)德育队伍专业化:在探索实践中增强教师把握德育契机的敏锐性,为教师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积累经验,提升班级组教师的合作分工意识。 4)德育评价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 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效果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效控制学生的违纪 违法行为。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 审美、学会生活。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 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 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4)、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 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6)、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初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成为坚定 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理念: 1、坚持德育为首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保德育在学校 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 2、坚持全员管理理念: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全员管理观念。 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形成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合力,特别要加强德、智、体、美、劳的整合互动。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学生是德育主体的 观念,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发展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坚持内化提高理念:德育工作应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最高境界是学生心灵的内化。这一过程首先是严格制度管理,其 次是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亲身的学习、实践、体验,并经过多 次反复,逐步内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德育校本课程类型: 1、学习课程:专题讲座,班团会,理论学习等; 2、环境课程:校园、班级环境布置,校园、班级文化建设; 3、活动课程:如艺术节、体育节、主题活动、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等; 4、社会实践:社会考察与调查,军训等。

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优秀

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优秀 课程类型:艺术类型 授课对象:1-2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18课时,每周五下午二三两节课 课程定义: 我校开设小学合唱校本课程是按照课程的定位、性质及课改的心理念,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学生的现有水平,制定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音乐主线,通过音乐带给学生美的感受。坚持技能与情感的统一、指导学生在训练课程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作品情感的把握及表现。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的探索最终要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在实践中生成新的经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个性发展的统一、遵循本课程集体与个体和谐的特殊性,良好的处理其中的关系。 一、课程目标 1、以生动形象为手段,以陶冶感情,培养情操为特点,通过富有个性的自由形式,潜移默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形式美和内容美来陶冶少年儿童的情操,促进儿童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让学生通过舞蹈认识美、体验美、表现美。 2、发挥合唱活动教学的种种优势和特长,重视它的美育功能,在教育孩子时能起 到“健全其体魄,完善其心智”的作用。 3、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感性的,实践的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综 合素质教育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 1、基本功训练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尤其对于儿童,训练起来难度更大。但是,只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方法,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是能使自己的学生发出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的。注意呼吸训练和发声训练和歌曲的艺术处理。 合唱教学不单是要让学生唱会一个声部或唱会一首歌,而是要通过合唱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发展和声思维,提高合唱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学生要将所有声部的旋律都掌握,只有在两下声部都相互了解其艺术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做到调节自身的音量和速度,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 总之,合唱教学对于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有表情地歌唱可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

学校地方课程实施的方案(通用5篇)

学校地方课程实施的方案 学校地方课程实施的方案(通用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地方课程实施的方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地方课程实施的方案1 一、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城区学校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在分析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基本情况等因素后发现,我校拥有较强活动能力的教师和学生。这是我们的优势。不足的是教师少,年龄偏大,没有音乐体育美术等专职教师,我们计划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个支点,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三、校本课程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筛选、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创造性的新编校本课程。我校因地制宜,开设了趣味数学、趣味英语、成语故事、剪纸、写字、田径、跳绳、经典诵读等选修课程。 四、课时设置

1、大部分课程安排在每周周四第六节课,个别选修课程也可以放在课余时间进行。 2、学科课程根据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实际安排,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五、课程开发操作、保障措施 1、制订方案 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书。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依据学校实际制定了本校的方案。 2、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3、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4、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保障。争取社会各界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有效参与的新机制。 六、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牛家良(全面负责校本工作) 组员:崔运安赵联忠马贺华、徐元坤、时睿君、李敏满孝纯(具体负责校本工作) 学校地方课程实施的方案2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结合教委下发的课程计划,根据本校实际,按以下方案实施: 一、课程设置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

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为切实推进课改工作,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具体实验目标: 1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探索与课程实验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要引导教师白觉实践“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3、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尝试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评价。 4 、注重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

体系。 5 、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动力,促进教科研人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6、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体现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优势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保障措施 1 、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⑴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 组成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陆继华副组长:王运凤 成员:宋洪霞李延郑冉赵静齐慧 ⑵认真做好集中备课,与培训、反思、研究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保证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同时加强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并积极推广本校或外地的先进经验。 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新课改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定期开 展经验交流,案例研讨和阶段评估等活动。结合新教材做好典型课的 示范教学及讲座。 ⑷建立课改实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研究问题,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方案 课程教学计划(大全8篇)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方案课程教学计划(大全8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范文(精选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1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地方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的各项要求,促进我校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开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目标要求 1、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地方管理与开发课程的能力。 2、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充分反映我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3、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整体规划与部署,严格管理和规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利用多种社会力量参与课程的管理与开发。 三、地方课程开发要体现的基本特征 1、要体现地域性特征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因而,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区域性。地方课程设计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挖掘地方资源,体现地域特色。

2、要体现针对性特征 从课程目标上看,地方课程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要充分反映地方或社区发展的现实和要求。 3、要体现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 从课程内容上看,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但特别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地方课程在内容上,要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关于地方或社区的基本知识(如地方或社区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区结构等等),及参与社区生活的基本能力(如参与社区研究、社区发展规划、社区服务等各种公益劳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总之,地方课程在内容上要体现鲜活的现实性。 4、要体现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而应是探究式、实践式的。 四、开发内容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要直接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有效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内容要以地方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的研究为主,形成地方课程或地方课程系列,并具有较强的超前性。 根据实际,我校地方课程现阶段开发的主要内容是邯郸地区概况,具体有以下内容: 1、地理位置; 2、行政区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