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的生理特性

黄瓜的生理特性
黄瓜的生理特性

黄瓜的生理特性,及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

发表时间:2009-12-09 10:08

黄瓜的花芽分化

1.花芽分化的特点黄瓜和其它果菜类相同,花芽在幼苗期分化。一般早熟种子叶展平时,已开始花芽分化,在叶芽内则分化出花原基,生长点只分化叶芽,与番茄、茄子由生长点分化花芽不同。黄瓜花芽分化经过无性、两性和单性三个时期。分化初期为无性时期,出现雌蕊为两性时期,最后向一方向发展形成单性花为单性时期。花芽性别的决定,除与品种遗传性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外界环境条件,利于雌性分化时,雄蕊发育停止,雌蕊发育形成雌花,反之则形成雄花。若环境条件在雌性分化或雄性分化途中偶然改变,或环境条件对雌雄性的分化偶而都适合时,则会形成两性花。低温短日照利于雌花形成,不仅雌花数目增多,而且着生节位降低,所以冷季育苗的早熟栽培有利雌花形成。早熟黄瓜品种发芽后12天,第一片真叶展开时,主枝已分化出第7节,在第3~4节开始花芽分化。发芽后40天,具有6片真叶时已分化出第30节,第24节开始分化出花芽,已有10~14个雌花花芽。

2.雌花形成的环境条件雌花的形成与下列环境条件关系很大。

(1)温度、光照黄瓜主蔓15节以上的雌花数目,以日温25℃左右,夜温13~16℃最宜,短日照低夜温雌花形成早而多。昼夜高温(30℃),无论长日照(12小时以上)或短日照(6~8小时),均不形成或很少形成雌花;昼夜低温,日照长时雌花少,日照短可相对增加;昼温低、夜温高,无论日照长短,雌花基本不形成;但昼夜温度过低也很少形成雌花。地温以18~20℃为宜。所以苗期温度管理最好采用变温法。

(2)水分、营养土壤湿润有利于形成雌花,而干旱利于形成雄花。土壤相对湿度在47%时雄花多,在80%时雌花增多1倍以上。苗床土肥沃,氮磷钾配合适当,多施磷肥可降低雌花节位,多形成雌花;而钾能促进形成雄花,不能多施,应适量。

(3)气体在苗期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光合作用增强,养分积累增多,有利于雌花形成。增加二氧化碳的方法有两个:在营养土中增施有机肥料;在有保护设施条件下增二氧化碳气肥。

(4)激素有几种激素对黄瓜的性型有影响,如乙烯利、萘乙酸、2.4-D、吲哚乙酸、矮壮素等,都有促进雌花分化的作用。乙烯利在生产上较为多用。在育苗条件不利于雌花形成时,用乙烯利处理效果明显,但是乙烯利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使用时应慎重。冬春茬育苗时,因昼夜温差大,日照较短,对雌花形成有利,一般不需用乙烯利处理;秋黄瓜育苗时,因温度高、日照长、昼夜温差小,进行乙烯利处理是必要的。

塑料大棚黄瓜秋延后栽培技求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黄瓜,因前期高温多雨,病害较重,栽培难度大。

(1)品种选择。应选择抗病、高产、生长势强、苗期比较耐热的品种,如名模、名门等。

(2)播种期和定植期的确定。没有加温设施的单层大棚,黄瓜生产可维持到降霜后20~25天;多层覆盖并加温的大棚黄瓜采收期可长达90天,采收前、中、后期大体上各一个月,大棚秋延后栽培前、中期收完即可拉秧。一般定植后25天左右开始收获根瓜,再加上采收前期和中期50~60天,整个延后栽培天数为80天左右。具体栽培期为霜前55天至霜后25天。霜前55~60天即为延后栽培的定植期。定植前20~25天即为适宜的播种期。以北京为例,北京的初霜期为10月10日,北京地区的适宜定植期是8月10日~15日;播种期为7月10日~20日。

(3)整地育苗。采用先育苗后定植。当苗子长出三片真叶时要及时定植,苗龄越小越好。定植的密度每亩4500~5000株。定植应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进行。定植后马上浇水。

(4)定植后管理:温湿度管理。定植后至根瓜采收为25天左右,此时仍然高温多湿,管理上以降温防雨排湿为主。有遮荫条件的,每天中午前要进行遮荫,坚持大通风,同时放底风、肩风、开天窗。降雨时所有通风口都要关闭,以防雨水淋入棚内。根瓜采收至霜降。棚内由高温高湿逐渐转入

温湿度较为适宜和稍凉。这段时间大约有30天左右,此期管理要点是白天放风降温,夜间开始闭棚保温。白天棚温保持25~30℃,夜间15~18℃。此阶段前期因温度仍然较高,要保持较大通风量,上午当温度超过20℃时就要开始放风,下午温度降到20℃时落棚闭风。渐近霜期,外界气温明显下降,夜间温度低于15℃,此时要注意夜间防寒保温。为了维持夜间较高的温度,白天放风起止的温度要提高到25~28℃。即上午棚温升到25~28℃开始放风,下午降到25~28℃时开始闭风,使棚内夜间气温保持15~18℃。霜降以后,管理要点是保温防寒。外界气温急骤下降,不仅夜间达不到黄瓜生长的要求,白天也不能满足需要。棚膜要严密封闭,防止外界冷空气侵入。在没有加温条件等特殊设施的单层棚,一般只能延迟到霜后20天左右。如果此期加双层膜覆盖,棚四周围草苫。黄瓜的采收期还能延长15~20天。水肥管理。定植后到根瓜伸腰前,要控制肥水,为防止徒

长,一般不旱不灌,并要少灌,不要大水漫灌。从结瓜到盛瓜期,既是植株生长旺盛期,也是气候条件最适宜期,此期要加强肥水管理,每5天浇一次水,隔一水追一次肥,以腐熟的粪稀为好,也可追施化肥,每次每亩用量15公斤左右,连续追3次即可。降霜过后,生长逐渐转弱,对肥水需要也逐渐减少,此期大棚已严密封闭,一般不再追肥,不旱不灌水。可每隔5天进行一次叶面追肥。

(5)采收。根瓜要适时早采收,拖延采收会影响瓜秧生长和第二条瓜的伸腰。第一条瓜采收后可短期贮藏再上市。第二三条瓜,对秋延后栽培来讲,已进入盛果期,待瓜条充分达到商品果程度时采收,可适当推迟采收。一般延后栽培,每株可采3~5条瓜,高度密植的通常每株只采3条瓜,适当密植。定植期较早,生育期达到90~100天的,每株可采收5条瓜。在进入盛果期之后,每株采瓜数就要及早确定,多余的雌花。幼果要及时疏掉,并进行摘心。最后1~2条瓜要尽量延迟采收,在气温冷凉的条件下虽然不再长大,只要不受冻害便可起到在植株上挂果贮藏的作用。采收之后还可保鲜贮藏一个多月,这对改善市场供应和增加收入都十分重要。

黄瓜品种

新夏青4号 容夏青四号黄瓜利用多抗性的雌性系82大-1与优良自交系穗-6配制,经过组合力测定,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品比和省区试选育而成的黄瓜新品种。该品种抗多种病害,耐热耐涝性强,产量高,适合华南地区高温多雨的夏秋季栽培。于1994年通过了广东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品种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主侧蔓结瓜。第一 雌花着生节位5~6节,雌花多,瓜条美观,圆筒形,单瓜重250克,瓜长23厘米、横径4 5厘米,肉厚1 2厘米,刺白色、稀少,皮色深绿少蜡粉,品质佳,肉质脆嫩,风味微甜。早熟,从播种至初收31天。2 丰产性:1988~1990年进行3年品比,结果表明夏青四号产量最高,3年平均亩产1364 0公斤,比对照种夏青2号(产 量876 7公斤)增产55 6%,1991~1992年参加全省区试,参试品种7个,夏 青2号为对照种。两年平均产量最高的是夏青四号,亩产1788 3公斤,比对照品种 增产46 7%。大田生产一般亩产2500~3000公斤。以上结果显示,夏青四号比对 照品种增产幅度大,是一个丰产性强的品种。3 抗病性:经全国黄瓜攻关组统一进行 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夏青四号抗枯萎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耐疫病 和霜霉病。该品种的抗病性比以往品种有很大提高,克服了老品种单一抗性的缺陷,是 一个多抗品种。4 耐热性较强,适应性广,适于华南地区夏秋种植。5 应用情况及 推广前景:该品种自1991年以来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示范推广以来,反映良好,现已逐步替代夏青2号,成为夏秋季黄瓜主栽品种。累计面积约10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4300万元。由于其抗多种病害,耐热性强,在夏秋季种植可少施农药,减少污染环境,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首选品种之一。该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栽培 要点:(1)适期播种,播种期4~8月份,直播亩植4000株左右。(2)施足基肥,整个 生长期追肥7~10次,盛花期1次。(3)合理排灌,晴天早晚各淋1次水,采收盛期 可进行沟灌。(4)及时采收,以免影响商品质量和后期产量。(5)重视病虫害防治。 超级密刺黄瓜——佛罗里达2号 该品种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农科院育成的冬春茬日光温室优质高产黄瓜新品种。试验证明,有7个优点: 1.长势强:蔓长3米左右,茎秆粗壮,叶片肥大,克服了其他品种长势弱,易花打顶的缺点。 2.极早熟:第一雌花着生于3—4节,瓜条生长快,从育苗到采收55—60天。 3.结瓜多:瓜码密,不易化瓜,连续结瓜能力强,有的节位可同时结2条瓜。 4.品质优:瓜条顺直,瓜长35厘米左右,瓜把短、刺密、瘤较小、亮绿色、有光泽,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大全_百度文库.

1、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36-37摄氏度 心率正常是60-100次/分钟 血压正常不高于140/90mmHg,不低于90/60mmHg 血液 总血量: 65--90ml/kg, 全血比重:男1.054--1.062 女1.048--1.062 血浆:1.024--1.029 渗透(量压 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2.80±0.40kPa 血晶体渗透压:280--310mOsn/kg(280--310mmol/L 红细胞数: 男(4.0--5.5×10^12/L(4.0--5.5×10^6/ul 女(3.5--5.0×10^12/L(3.5--5.5×10^6/ul 血红蛋白: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 红细胞压积: 男0.4--0.5(40--50vo% 女0.37--0.48(37--48vol% 红细胞平均直径: 7.33±0.29um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 29.36±3.43pg(29.36±3.43uug 红细胞平均体积(V: 93.28±9.80fl(93.28±9.80um^3 红细胞平胞血红蛋白浓度(HC: 0.31--0.35(31--35% 网织红细胞数: 0.005--0.015(0.5--1.5% 红细胞平均渗透性脆性试验: 在0.44--0.47%(平均0.45%盐液内开始溶解,在0.31--0.34(平均0.32%盐液内全部溶解。 白细胞数: (4--10×10^9/L(4000--10000/ul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0.5--0.7(50--70% 嗜酸粒细胞:0.005--0.03(0.5--3% 嗜碱粒细胞:0.00--0.0075(0--0.75% 淋巴细胞:0.2--0.4(20--40% 单核细胞:0.01--0.08(1--8%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0.05--0.30×10^9/L(50--300/ul 血小板数:(100--300×10^9/l(10--30万/ul 出血时间:(Duke法1--3min(lvy法0.5--6min 凝血时间: (毛细管法3--7min (玻片法2--8min (试管法4--12min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sec为消耗正常 血块收缩时间: 30--60min开始回缩,18h后明显收缩,24h已完全收缩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5--45sec 凝血酶时间: 13--17sec 复钙时间: 1.5--3min 2、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正常值在4--6min内,基质血浆凝固时间为9--11sec。病人标本与基质血浆混合后的最短时间比正常值>5sec表示不正常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10--15sec 全血凝块溶解试验: 正常人在24--48h内不发生溶解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正常>120min,可疑70--90min,阳性<70min 纤维蛋白溶酶活性:0--15% 纤维蛋白溶酶原:6.8--12.8U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3P试验:阴性

不同倍性黄瓜的形态和一些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4期,2005年8月471 不同倍性黄瓜的形态和一些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雷春 陈劲枫* 张晓青 陈丽娟 张永兵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 提要 由同一基因型产生的单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黄瓜的叶面积和花大小等形态性状、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和苹果酸脱氢酶(MDH)表达量等生理生化指标随染色体倍性的增加而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随倍性的增加而降低,剂量效应明显;其他形态指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与染色体倍性无明显相关性。关键词 黄瓜;单倍体;四倍体;基因剂量 Morphologies and Sever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Cucum-bers (Cucumis sativus L.) with Different Ploidies LEI Chun, CHEN Jin-Feng *, ZHANG Xiao-Qing, CHEN Li-Juan, ZHANG Yong-B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Haploid, diploid and tetraploid cucumbers (Cucumis sativus L.) developed from the genotype ‘Jinlvsihao’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eaf and flower size,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malate dehydrogenase (MDH) electrophoretogram intensity increased and peroxidase (POD) activity decreased as the genome doubled, indicating significant gene dosage effect. The other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showed no significant relation to ploidy levels. Key words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haploid; tetraploid; gene dosage 有关黄瓜(Cucumis sativus L.)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报道很多,但大多集中在黄瓜二倍体物种上[1],由同一基因型产生的不同染色体倍性即单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黄瓜为试材进行比较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初步探讨了不同倍性黄瓜形态和某些生理生化指标与染色体倍性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二倍体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津绿4号”的单倍体是用辐射花粉授粉进而进行幼胚拯救获得的[2],其四倍体是用秋水仙素水溶液浸萌动的种子加倍而来[3]。不同倍性黄瓜于2003年10月种植于本校试验地。各随机挑选3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各种植株测定分析。 植株长出2片真叶后,取长0.5~1.0 cm 的幼嫩卷须,参照陈劲枫等[4]方法进行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按照文献5的方法,每株至少统计30个分生细胞的中期染色体,以确定植株的染色体数目。 盛花期时测量植株第3、5、7、9节上的节间长、茎粗、叶长、叶宽、叶柄长等指标;每 株分别取3朵当天开放的雌、雄花,测量花萼长、花瓣长和花瓣宽;授粉20 d 后测瓜长、瓜粗并计算瓜形指数(瓜长/瓜粗)。 从上往下取第4片功能叶,用打孔器打取没有叶脉的小圆叶片,测其叶面积并称重。采用丙酮∶无水乙醇∶水=4.5∶4.5∶1的提取液提取至叶片发白,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波长645和663 nm 处的光吸收值。鉴于西瓜上用鲜重和叶面积分别作单位测叶绿素含量时变化趋势不同[6],本文分别计算了单位鲜重和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含量,计算公式为:叶绿素a 含量=12.21×OD 663?2.81×OD 645,叶绿素b 含量=20.13×OD 645?5.03×OD 663。同时,采用愈创木酚法[7]测定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用考马斯亮蓝G-

黄瓜品种特征特性

一号品种特征特性: 1 该品种适合早春温室和春大棚栽培 2 该品种植株涨势强叶片中等,叶色深绿,以主蔓结瓜为主,瓜条生长速度快,持续结瓜能力强,回头瓜多,瓜长33CM左右,瓜色深绿,瓜把短,刺密瘤小,单瓜重180G左右,畸形瓜少,商品性好 3 该品种抗霜霉病、枯萎病能力较强,高抗白粉病。 二号品种特征特性: 1该品种适合早春温室和春大棚栽培 2该品种植株涨势强,叶片中等,叶色深绿,以主蔓结瓜为主,早熟性好,第一雌花着生于植株的4-5节位,瓜条棒状顺直,瓜长35CM左右,单瓜重200G左右,瓜把短,密刺瘤小无棱,瓜色深绿有光泽,商品性好。 3该品种抗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能力强。 三号品种特征特性: 1该品种适合春秋大棚栽培。

2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以主蔓节瓜为主,节瓜连续性强,瓜条棒形顺直,瓜长36CM左右,单瓜重200G左右,瓜色深绿有光泽,果肉厚绿色,白刺,瘤适中,无棱,品质极佳,耐储运性好。3该品种抗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能力强。 四号品种特征特性: 1该品种适合春秋露地栽培。 2 该品种较抗热,可在日最高气温35℃条件下正常生长。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色深绿,主蔓结瓜为主,侧枝亦可结瓜,回头瓜多,瓜条生长速度快,品质好,瓜条顺直,瓜长38cm左右,单瓜重200g 左右,瓜色深绿有光泽,刺瘤适中,有棱无黄头线,瓜把短,连续结瓜能力强,丰产潜力大,商品性极好。 3该品种高抗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 五号品种特征特性: 1该品种适合春秋露地栽培。 2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色深绿,主蔓结瓜为主,结瓜早,品质好,瓜条生长速度快,瓜条顺直,瓜长36cm左右,单瓜重180g左右,瓜色深绿,有光泽,刺密,无瘤,心腔细,瓜把极短,无黄头线。 3该品种高抗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

人体各项正常生理指标

人体各项正常生理指标 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36-37摄氏度 心率正常是60-100次/分钟 血压正常不高于140/90mmHg,不低于90/60mmHg 血液 总血量:65--90ml/kg, 全血比重:男1.054--1.062女1.048--1.062 血浆:1.024--1.029 渗透(量)压 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2.80±0.40kPa) 血晶体渗透压:280--310mOsn/kg(280--310mmol/L) 红细胞数:男(4.0--5.5)×10^12/L(4.0--5.5×10^6/ul)女(3.5--5.0)×10^12/L(3.5--5.5×10^6/ul) 血红蛋白: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 红细胞压积:男0.4--0.5(40--50vo%)女0.37--0.48(37--48vol%) 红细胞平均直径:7.33±0.29um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29.36±3.43pg(29.36±3.43uug) 红细胞平均体积(V):93.28±9.80fl(93.28±9.80um^3) 红细胞平胞血红蛋白浓度(HC):0.31--0.35(31--35%) 网织红细胞数:0.005--0.015(0.5--1.5%) 红细胞平均渗透性脆性试验: 在0.44--0.47%(平均0.45%)盐液内开始溶解,在0.31--0.34(平均0.32%)盐液内全部溶解。 白细胞数:(4--10)×10^9/L(4000--10000/ul)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0.5--0.7(50--70%) 嗜酸粒细胞:0.005--0.03(0.5--3%) 嗜碱粒细胞:0.00--0.0075(0--0.75%) 淋巴细胞:0.2--0.4(20--40%) 单核细胞:0.01--0.08(1--8%)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0.05--0.30)×10^9/L(50--300/ul) 血小板数:(100--300)×10^9/l(10--30万/ul) 出血时间:(Duke法)1--3min(lvy法)0.5--6min 凝血时间:(毛细管法)3--7min(玻片法)2--8min(试管法)4--12min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sec为消耗正常 血块收缩时间:30--60min开始回缩,18h后明显收缩,24h已完全收缩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45sec 凝血酶时间:13--17sec 复钙时间:1.5--3min 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黄瓜生理病害的原因有哪些

黄瓜生理病害的原因有哪些 除病毒、线虫及少数真菌、细菌病害外,同一植株上,病斑在各部位的分布没有规律性,其病斑的发生是随机的,不管是生理性病害还是传染性病害,在进行诊断鉴定时,为了更加准确,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验室鉴定,才能更进一步取得比较准确不同形状的病,那应该如何防治植物病害呢?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寄生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一般以预防为主,因时因地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每项措施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体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别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黄瓜生理病害的原因有哪些呢? 1、叶烧病发生原因:高温强光,当土壤干旱,通风不利,棚内相对湿度低于80%,40摄氏度左右高温时叶片就容易被灼伤。 2、生理性萎蔫发生原因:雨后地面长期积水,或长期进行大水漫灌,使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缺氧,造成根部呼吸受阻,而叶片蒸腾量大,植株水分不能满足蒸腾需要,就会发生萎蔫。

土壤干旱,也会出现生理性萎蔫现象,在土壤氧气含量很低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微生物会产生有毒物质,使根系中毒,加重病情。 3、焦边叶发生原因: ①盐害:施用矿质元素化肥过多,而有机肥少,使土壤盐分浓度过高,或盐碱地干旱时易盐害。 ②过速失水:在棚室内高温高湿情况下,突然放大风,叶片失水过急所致。 ③药害:喷布农药时,药液浓度偏大,药液过多,滴留于叶缘造成药害。受到化学伤害的叶子边缘一般呈污绿色,干枯后变褐。 4、花斑叶发生原因:主要由于碳水化合物运输受阻而在叶片中积累所致。叶片老化生理抗性低会加重病情,钙、硼不足同样会影

生理生态学论文

标题:浅析稳定碳同位素在植物水分利用 效率研究中的应用 姓名: 学院: 专业: ) 班级: 学号:

摘要: 本文旨在概述碳同位素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以及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进行简要的探讨,使碳同位素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依据。 关键词:稳定性碳同位素水分利用效率稳定碳同位素比率影响因素 1.同位素分辨率的基本理论 在自然界中, 碳有15 种同位素(8C、9C、10C、11C、12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 12C 和13C 是两种稳定性同位素, 其中,12C 占98. 89% , 而13C 只占1. 11% 。不同物质中, 由于“同位素效应( isotope effect)”—参加反应的物质因重和轻的同位素不同而产生差异, 使得两种碳同位素的丰度比(R = 13C /12C )有所不同。而正是这种比值的变化包含了在碳转移固定过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代谢等方面大量的信息.这是因为植物组织中的13 C 与12 C 比值都普遍小于大气CO2 中的13 C 与12C比值, CO2 在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植物组织的过程中, 会产生碳同位素分馏。基于这一特性, 生物体组织中的稳定性碳同位素已被成功地引入到生物学的多个研究领域, 如光合作用途径的研究、光能利用率、环境污染、植物水分利用率、矿质代谢、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气候效应和生物量变化等. 2.水分利用效率的涵义 单叶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称之为蒸腾效率,指单位水量通过叶片蒸腾散失时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物的量,即光合器官进行光合作用时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它实质上反映了植物耗水与其干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是评价植物生长适宜程度的综合生理生态指标。干旱、半干旱区的极端环境,植物能否适应当地的极限环境条件,最主要的是看它们能否很好地协调碳同化和水分耗散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其生存的关键因子之一。 至今普遍认为,对植物叶片来说,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比,或者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比,既有WUE=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对植物个体而言,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植物蒸腾单位水所积累的干物质量,既有WUE=干物质量/蒸腾量;对植物群体来说,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群体蒸腾和蒸发单位水所生产的干物质量,于是有WUE=干物质量/(蒸腾量+蒸发量)。 水分利用效率( WUE ) 反映了环境水分资源对植物生理状况的影响。Farquhar 等根据大量研究确立了植物叶胞间CO2 浓度(Ci ) 与水分利用效率(WUE) 的数量关系为:WUE = (Ca - Ci) / 1.6$W其中, Ci 为大气CO2 浓度, $W 是叶片与空气的水蒸气浓度梯度; 1.6 为由气孔对水蒸气的传导性转为对CO2 传导性的转换因子。可以看出, Ci 越大, WUE 越小, 相反, Ci 越小, WUE 越大, Ci 与WUE 呈负相关关系。同时, Farquhar 等还进一步建立了碳同位素分辨力( $ 13C) 与Ci 之间的数量关系方程:$ 13C= a + ( b- a ) (Ci / Ca ) = 4. 4 + ( 27- 4. 4)(Ci/ Ca ) = 4. 4 + 22. 6(Ci/ Ca )$ 13C 与Ci 呈正相关, 而Ci 与WUE 呈负相关,由此推论$ 13C 与WUE 呈负相关。这就是$ 13C 作为植物WUE 的选育指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分析植物的D13C 值和$ 13C 值, 可以了解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极及其影响因子。 3. 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同位素的分馏效应 同位素分馏(isotope fractionation)是指某一反应中底物的同位素组成受到改变,使产生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组成,即反应物同位素组成改编的效果。空气13 CO2的扩散速度比12 CO2慢,加上光合作用过程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以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在固定二氧化碳时优先吸收12 CO2的特点,由此引起稳定碳同位素的分馏。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产生同位素效应的最重要过程。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气CO2进入植物体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整理版).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 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 36-37摄氏度 心率正常是 60-100次 /分钟 血压正常不高于 140/90mmHg,不低于 90/60mmHg 血液 总血量 : 65--90ml/kg, 全血比重:男 1.054--1.062 女 1.048--1.062 血浆:1.024--1.029 渗透 (量压 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2.80±0.40kPa 血晶体渗透压:280--310mOsn/kg(280--310mmol/L 红细胞数 : 男 (4.0--5.5×10^12/L(4.0--5.5×10^6/ul 女 (3.5--5.0×10^12/L(3.5--5.5×10^6/ul 血红蛋白 : 男 120--160g/L(12--16g/dl女 110--150g/L(11--15g/dl 红细胞压积 : 男 0.4--0.5(40--50vo% 女 0.37--0.48(37--48vol% 红细胞平均直径 : 7.33±0.29um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H: 29.36±3.43pg(29.36±3.43uug 红细胞平均体积 (V: 93.28±9.80fl(93.28±9.80um^3 红细胞平胞血红蛋白浓度 (HC: 0.31--0.35(31--35% 网织红细胞数 : 0.005--0.015(0.5--1.5%

红细胞平均渗透性脆性试验 : 在 0.44--0.47%(平均 0.45%盐液内开始溶解,在 0.31--0.34(平均 0.32%盐液内全部溶解。白细胞数 : (4--10×10^9/L(4000--10000/ul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0.5--0.7(50--70% 嗜酸粒细胞:0.005--0.03(0.5--3% 嗜碱粒细胞:0.00--0.0075(0--0.75% 淋巴细胞:0.2--0.4(20--40% 单核细胞:0.01--0.08(1--8%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 (0.05--0.30×10^9/L(50--300/ul 血小板数:(100--300×10^9/l(10--30万 /ul 出血时间 :(Duke法 1--3min(lvy法 0.5--6min 凝血时间 : (毛细管法 3--7min (玻片法 2--8min (试管法 4--12min 凝血酶原时间 :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 >20sec为消耗正常 血块收缩时间 : 30--60min开始回缩, 18h 后明显收缩, 24h 已完全收缩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35--45sec 凝血酶时间 : 13--17sec 复钙时间 : 1.5--3min 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

黄瓜种子成熟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

黄瓜种子成熟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 孙玉良;邱岸;曹齐卫;张卫华;王秀峰;孙小镭 【期刊名称】《中国瓜菜》 【年(卷),期】2012(025)004 【摘要】An inbred line 137-h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ological changes during seed maturation of cucumber. During cucumber seed development germination rate,germination rigor and thousand seed weight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and reached a peak at 32-35 days after pollination. Seed protein content,SOD activity and POD content level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However,flesh protein content,SOD activity and POD content levels went through and pattern of decrease-increased-decreased. The peaks of seed protein content,SOD activity and POD content appeared later than the flesh. The activity of α-amylase in seeds continued to decrease during seed development. The dehydrogenase content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Soluble sugar conten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tarch content, and soluble sugar converted into starch at late stage of seed development.%以高代自交系137-h华北型黄瓜为试材,探讨了黄瓜种子成熟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长,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千粒质量先增长后降低,在32~35d达到最高峰:种子中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和POD含量先增长后降低,而果肉中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和POD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并且种子中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和POD含量峰值较果肉

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技术

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技术 专业: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 班级:绿食091 2012年5月15日

摘要 (2) 前言 (3) 1 黄瓜幼苗异常 (4) 1.1黄瓜苗“戴帽” (4) 1.1.1 黄瓜苗“戴帽”的症状及病因 (4) 1.1.2 防治措施: (4) 1.2黄瓜幼苗子叶畸形 (4) 1.2.1 黄瓜幼苗子叶畸形的症状及病因 (4) 1.2.2 防治措施: (4) 2黄瓜茎叶异常 (5) 2.1黄瓜的生理性萎蔫 (5) 2.1.1 萎蔫症状及病因 (5) 2.1.2 防治措施 (5) 2.2 黄瓜叶片的边枯 (5) 2.2.1黄瓜叶片边枯的症状及病因 (5) 2.2.2 防治措施: (5) 3 黄瓜花果异常 (6) 3.1 黄瓜花打顶 (6) 3.1.1黄瓜花打顶的症状及病因 (6) 3.1.2 防治措施 (6) 3.2 苦味瓜 (6) 3.2.1苦味瓜的症状及病因 (6) 3.2.2 防治措施 (6) 4 温度异常对黄瓜的危害 (7) 4. 1 高温障碍 (7) 4.1.1高温障碍的症状及病因 (7) 4.1.2 防治措施 (7) 4. 2 低温障碍 (7) 4.2.1低温障碍的症状及病因 (7) 4.2.2 防治措施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对黄瓜幼苗子叶及成苗期茎叶、花、果的常见生理病害的病症、病因及相应防治措施进行论述,并对因温度异常引起的生理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阐述。黄瓜生理性病害是由不良的环境条件、营养条件、以及不当的水肥管理等因素引起的非传染性病害。此类病害不相互传染,当致病因素消失后就不再发生,及时识别并及时防治黄瓜生理性病害非常必要。 关键词:生理性病害;黄瓜;防治措施;病因

植物生理生态学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生态学 ●绪论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机制的一门实验科学。 研究层次:植物个体—器官—组织水平。 植物生理生态学特点:植物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用生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生态学现象。研究生态因子和植物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植物生理生态学主要集中在组织、器官、个体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对生态现象的验证和解释,同时也对微观植物生理学提供了表征验证。 ●植物与环境 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环境的本质就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或影响这种资源的因素。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环境不能缺少的生态因子的总称。 生境: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根据性质划分: 1)气候因子:温度、水分、光照、风、气压和雷电等。 2)土壤因子:土壤结构、土壤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 3)地形因子:陆地、海洋、海拔高度、山脉走向与坡度等。 4)生物因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 5)人为因子: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预、影响、破坏及对环境的污染等。 植物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1)生态作用: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结构、过程、功能、分布等产生的影响。 2)生态适应:植物改变自身结构与过程以与其生存环境相协调的过程。 3)相互作用:植物对环境做出的响应和反馈,并影响环境的过程。(环境小 气候、土壤结构、土壤微生物、大气组分、生物链结构、协同进化、生 物多样性。)

黄瓜栽培情况

黄瓜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为葫芦科黄瓜属1年蔓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黄瓜食用方便,富含维生素A、C以及多种有益矿物质,是我国的主栽蔬菜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积迅速扩大,品种更加丰富,栽培茬口划分更加细致,并实现了周年生产。为详细调查我国目前黄瓜栽培的状况,笔者通过对全国蔬菜主产区进行实地考察,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一、目前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 1.栽培面积 截止2002年底,我国的黄瓜栽培面积已达125.3万公顷,比1980年扩大了近3倍,占全国蔬菜面积的10%左右,其中58%左右为露地种植。主要的种植地区为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甘肃、江苏、广东、广西等省。 过去我国黄瓜栽培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一些气候条件及自然环境比较好的省份,如山东、河南、海南等地。近年来,我国黄瓜种植区分布逐渐扩散,几乎在每一个省,每一个大城市周围都有一些大的黄瓜生产基地,区域化生产越来越突出,如:山东的寿光、苍山地区,辽宁的凌源、铁岭地区,安徽的和县,广东的徐闻,海南三亚,云南元谋、建水等地。特别是原来一些气候及地理环境不太好,种植基础比较差的地区,如甘肃、黑龙江、新疆、贵州、西藏、内蒙等省份,近年来黄瓜种植发展迅速,如在包头郊区、甘肃武威等地都有相对集中的近700公顷的黄瓜种植区。这也是近两年来我国黄瓜南菜北运趋势下降的原因。 近10年来,随着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我国保护地黄瓜发展势头迅猛。1999年,我国保护地面积已经达到140万公顷,是1980年的194倍,已占到了目前黄瓜种植面积的42%左右,其中大棚面积约为23%,节能日光温室面积约为17%,玻璃日光温室约为2%。 2.栽培品种 “六五”、“七五”、“八五”及“九五”攻关计划实施以来,我国黄瓜新品种选育工作发展迅速,成绩卓著,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品种更新,每次都使我国黄瓜生产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品种和栽培形式越来越丰富。 早在20世纪70年代,天津市蔬菜研究所黄瓜课题组就育成以“津研4号”为代表的津研系列黄瓜品种,该品种集高产、抗病于一体,在生产上迅速推广应用,并成为当时的主栽品种。80年代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又育成“津春”系列黄瓜品种,经过近10年的推广应用,取代津研系列黄瓜品种而成为我国目前黄瓜的主栽品种,栽培面积占总面积的30%以上。同期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农5号”、“中农7号”、“中农8号”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育成的“龙杂黄”系列黄瓜品种,也推广了一定的面积。90年代,天津市黄瓜研究所育成了“津优”系列黄瓜新品种,经过3--年的推广,已经逐步成为某些地区的主栽品种。山东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鲁黄瓜4号”等,也推广了一定的种植面积。 同期,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黄瓜消费习惯不同,一些地方品种也应运而生,如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育成的华南类型黄瓜“夏青”系列,在南方也推广了一定的栽培面积。吉林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吉杂”系列旱黄瓜在黑龙江及吉林省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 另外,为了适应环保的要求,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也育成了一些光滑型、环保型黄瓜,如天津市黄瓜研究所育成的“津美1号”、“津优6号”黄瓜,在胶州半岛及江苏等省份有一定的栽培面积。一些国外的黄瓜,如以色列类型的黄瓜和荷兰类型的黄瓜,作为特菜,在我国的一些开发园区内也有种植。 3.栽培茬口及区域 我国是大陆性季风气候国家,横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形多样,这造成了我国黄瓜栽培茬口的地方性和多样性。目前我国黄瓜种植主要有以下10个茬口:春大棚种植、春露地育苗种植(包括春季小拱棚种植)、春露地直播种植(包括露地直播后用地膜覆盖种植)、夏露地种植、秋露地种植、秋大棚种植、秋延后温室种植、越冬日光温室种植、早春温室种植(包括大棚多层覆盖栽培)、冬露地种植。不同地区栽培茬口、播种时间及适宜品种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及栽培习惯,我国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6个黄瓜种植区: 东北类型种植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北疆等地

各种植物生理仪器对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分析

各种植物生理仪器对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分析 一、植物生理仪器简介概述: 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我们应用植物生理仪器通过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探索,可以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将实验研究成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人类生产的巨大进步。 常用的植物生理仪器有:测定植物水势的植物水势状况测定仪,分析作物和植物群体冠层受光状况的植物冠层图像分析仪,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叶片温度、、叶室温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光合作用测定仪,检测各种农作物病害的植物病害检测仪,判断农作物抗倒伏能力的植物茎杆强度测定仪,测定植被表面参数、植物冠层信息、植物养分信息、土壤养分信息、环境参数、植物病虫害程度的植物多普辐射计,分析植物根系各参数的植物根系分析仪,测定植物叶面积的植物叶面积指数仪,测量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或“绿色程度”的叶绿素测定仪,测树木内部缺陷情况的树木无损检测探伤仪,以及测量叶片厚度,从叶片厚度变化反映出植物生长状态的变化的农作物营养测定仪等等。 这些植物生理仪器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它们掌握植物的各种生理生态特征,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指导,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常见的植物生理仪器其中包括: 1、叶面积测定仪、测量精度非常高,可在主机上显示叶片轮廓图,全自动扫描,全液晶汉字显示,一秒钟出结果。叶片长度范围:0~290mm,叶片宽度范围:0~220mm,分辨率:0,1mm。特别适用于小或细的叶片的测量(如松树、草叶)。叶面积测定仪YMJ-C是由背光装置和装有嵌入式软件的平板组成。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根据叶子特征提取、空间转换、边缘检测原理、形态学等技术综合设计。广泛应用于农业中田间作物叶面积的测量。

奶牛正常生理指标

奶牛的正常生理指标 (一)体温 38~39.2℃,小犊牛、兴奋状态的牛或暴露在高温环境的牛体温可达39.5℃或更高,若超出这个范围均视为异常。发热可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稽留热是一旦体温升高即高温维持数天或更长时间,弛张热是温度忽高忽低,昼夜间有较大的升、降变化(变化中幅度在1.0℃—2.0℃以上),但不会低至正常范围;间歇热是在一天之内有时恢复到正常温度范围,第二天会重复前一天的温度模式,回归热的特点是发热几天隔1天或数天体温正常,以后又重新升温。发热是机体一种破坏微生物和激发保护性防御机制的手段,不应被抗炎或退热药物所掩盖。 (二)脉搏率 成牛的正常脉搏率为60~80次/分,犊牛为72—100次/分。 多种环境因素和牛的状态(运动,采食等)均可影响脉搏率。热性、代谢性、心脏器质性、呼吸系统、疼痛性疾病及毒血症都引起心动过速,饥饿、垂体肿瘤,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等可以引起心动徐缓,脉搏率、心音、心动节律及其强度变化也可以提示心脏代谢性疾病。 (三)呼吸频率 成牛安静时的正常呼吸频率为18—28次/分,犊牛为20~40次/分。正常呼吸的次数、深度受多种环境因素(气温等)和牛的状态(运动等)影响,呼吸的次数、深度、特性可作为多种疾病的依据,兴奋、运动、缺氧时呼吸的深度增加;代谢性酸中毒会导致呼吸深度和频率增加;胸、膈、前腹疼痛时,呼吸变得浅表;牛的正常呼吸应该是胸腹式,腹膜炎和腹部膨胀、腹部疼痛等妨碍腹部参与呼吸运动,引发胸式呼吸,同样胸部及肺部疾患则发生腹式呼吸。 (四)消化系统生理指标 健康牛瘤胃蠕动每分钟约1~3次,瘤胃内容物pH5.0~8.1,一般为6~6.8,每昼夜反刍6~8次,每次约4~50分钟,每口咀嚼20多次,每分钟嗳气17~20次。 1/ 1

大棚黄瓜生理异常的原因及防治(精)

大棚黄瓜生理异常的原因及防治.txt 主要表现是瓜条长到2~5厘米长,停止生长、萎蔫。发生原因:一是连阴天气、光照不 足、密度过大、透光不良、光合作用减弱、养分积累不足而化瓜;二是水肥不足、养分配比 不合理、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受阻,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三是植株下部瓜采收不及时, 而植株上部雌花养分供应不足,瓜条之间争夺营养而造成营养不良产生化瓜;四是高温或低 温下雌花发育不良,低温下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受到影响,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五是 夜温高、湿度大,氮肥供应过多黄瓜徒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化瓜;六是病虫害引 起叶片坏死变黄而影响光合作用,使黄瓜生长不良造成化瓜。 防治方法:一是调控温度,白天温度一搬控制在25℃~30℃,夜间15℃左右;二是合理 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防止密度过大;三是增加光照,阴天低温时,尽量增 加散射光,有条件的进行人工补光,并进行叶面喷肥;四是适当通风,排出有毒有害气体, 增加二氧化碳气体进入,促进同化物质积累;五是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二、畸形瓜 正常生长的黄瓜结出的瓜条顺直,呈圆柱状,先端稍尖。如黄瓜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 营养不良,光照不足,管理不善等环境条件,特别是大棚反季栽培过程中,常因某些条件不 能满足黄瓜生长的要求而出现瓜条畸形现象,从而影响黄瓜的商品价值和产量。 1.弯曲瓜。主要表现瓜条中部向一侧弯曲。发生原因:一是种植过密,田间郁闭,通风 透光不良造成;二是土壤干旱,肥料不足,水分和养分缺乏造成;三是光照不足,温度过高 过低造成;四是绑蔓不及时,正在伸长的瓜条受茎蔓、叶柄障碍,不能下垂伸长造成。 2.大肚瓜。主要表现瓜条中部到顶端部分膨大变粗。发生原因:一是营养不良,特别是

黄瓜性状测定指标

余天一几种蔬菜叶面积的简易测算方法 现在国外虽已发明了叶面积测量仪,但价格贵且使用起来也不太方便。若能通过叶子的长、宽因子,最好是单因子的数据就能较精确地估算出各种作物的叶面积的话,那末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预估产量等诸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1987年,Robbins和Pharr等人,通过叶子实际面积的测定及统计学和回归分析,总结出仅用叶子的中脉长度变量,就可较精确地估算出黄瓜叶面积的数学公式:A=-11.31+0.11(L)+1.14(L2),在此, A=叶面积, L=叶子的中脉长度。该公式的预估能力很强(R2=0.96)。NeSmith等人(199)曾试图应用Robbins等人的上述公式测算西葫芦的叶面积,因为这两种作物的叶形较相似,但与实测面积比较后,发现此公式不适用,故又总结出估算西胡芦叶面积的公式:A=-2.5+0.77(W2),此处的W是以垂直于中脉的叶子最宽处的数据(W)作为变量。上述二公式是计算宽形叶的不同模式,而洋葱的叶子是在圆锥基茎表面发育而成的,生长时其长短和厚薄都各异,因此建立其预测模式也较难。 黄瓜 生长期:(成活率%,外观) 初花期, 初瓜期, 盛瓜期, 不同处理对黄瓜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生育后期。 土壤表层(0~30cm)基础理化性状 土壤酶活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

不同处理对黄瓜营养品质的影响 抗坏血酸(mg/100g ),有机酸%,可溶性蛋白质(mg/g ),可溶性糖(mg/kg ),Vc (mg/100g ),可溶性固形物,果胶质,硝酸盐,纤维。 可溶性固形物 可溶性固形物是指所有溶解于果蔬职业中的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可溶性糖,可溶性维生素和可溶性氨基酸等等。 它的测量一般使用的仪器为:手持糖量计 不同处理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株高,茎粗,叶片,干重,壮棵指数 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不同处理生育期调查 播种期,出苗期,定植期,采收始期,采收终期,全生育期 不同处理特征特性分析调查 瓜长(cm ),瓜粗( cm ),肉厚(cm )[种子腔大小(cm )],口感,均匀度,味道,水分,外观,商品率。 口感和均匀度评分采用9分制,9分最好,,1分最差,6分可以接受,取其平均值 不同处理对黄瓜产量和商品瓜数的影响 商品瓜重 田间病害调查结果

黄瓜品种

一、普通黄瓜 (一)设施品种 1. 适宜大棚栽培品种(春秋大棚) (1)中农16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中蔬园艺良种研究开发中心培育。北京地区大棚黄瓜主推品种,适合北京地区春大棚和秋大棚栽培。中国农科院蔬菜所选育,中早熟,生育速度快,长势旺盛,结瓜集中,主蔓结瓜,瓜码较密。春大棚第一雌花始于主蔓第3~4节,秋大棚第一雌花始于第6~7节。瓜把短(3厘米左右),瓜条长棒状,瓜条顺直,瓜长30厘米左右,瓜条深绿,有光泽,口感脆甜,商品性品质极佳。白剌、较密,瘤小,单瓜重量150~200克。抗霜霉病较力较强,抗白粉病能力较弱,因此,在高温季节生产时要保证适宜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每亩春大棚产量在5500千克左右,秋大棚产量在4000千克以上。北京地区秋大棚延后栽培适宜的播种时间为7月20号左右,以直播为好,每亩3000株左右。定植前施足底肥,根瓜坐住后及时追肥,及时去除基部侧枝,中上部侧枝见瓜后留2片叶摘心。 (2)中农26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中蔬园艺良种研究开发中心培育。北京地区主推品种,适合北京地区春大棚栽培。中国农科院蔬菜所选育,中熟一代杂种。长势旺盛,连续坐果能力强,分枝中等,回头瓜多。春大棚种植根瓜在第4节左右,瓜条顺直,瓜长28~30厘米,横径3.1厘米左右,瓜把短(3.7厘米左右),单瓜重160~190克。瓜皮深绿色,有光泽,剌多瘤小,口感好,味甜,商品瓜率高。抗霜霉病能力强,抗白粉病能力一般。春大棚黄瓜产量稳定,每亩可达5500千克以上。盛瓜期一定要保证肥水供应,中上部侧枝见瓜后留2片叶摘心。 (3)博美507 河北省设施黄瓜主推品种。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育成。耐低温、弱光能力强,长势中等,瓜码密,叶片深绿,高产稳产,每亩产量可达10000千克以上。前期下瓜集中,效益好。抗枯萎病能力强,兼抗霜霉病、白粉病。瓜条深绿色,光泽亮,中剌瘤,长35厘米左右,把短,果肉淡绿色,腔小肉厚,质密清香,口感好。适宜春大棚栽培。 (4)德瑞特223 河北省设施黄瓜主推品种。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瓜条长33厘米左右,中等密剌,深绿色,光泽亮,瓜条直。长势较强,主蔓结瓜,瓜码适中,连续结瓜能力强。中抗霜霉病、白粉病。产量高,效益好。每亩产量可达7000千克左右。适宜秋大棚栽培。 (5)春秋大丰泰安市泰丰园艺有限公司培育,是春秋露地及秋大棚的顶尖新品种。长势强,主蔓结瓜,雌花率高,瓜条棒状,瓜长35厘米左右,单瓜重200克。瓜把短,心腔小,瓜皮深绿色,剌瘤明显,果肉淡绿色,畸形果率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