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蛋白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20101007151

玉米蛋白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20101007151
玉米蛋白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20101007151

玉米蛋白粉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华雪铭, 王军, 韩斌, 周洪琪, 黄旭雄, 陈然, 程媛媛, 胡盼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1306)

摘要:本文介绍了玉米蛋白粉的营养价值,综述了在饲料中使用玉米蛋白粉对水产动物生长、饲料适口性、原料表观消化率、饲料氨基酸平衡、鱼体生化指标、肌肉成分以及养殖水环境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改善水产动物对玉米蛋白粉利用率的途径,提出应加强不同水产动物就玉米蛋白粉在体内的代谢、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对机体抗病免疫力和肌肉风味的影响以及玉米蛋白粉对除鱼粉外的动物蛋白源的替代研究。

关键词:玉米蛋白粉;水产动物;利用

Study advance of corn gluten meal in aquatic feed

HUA Xue-ming, WANG Jun, HAN Bin, ZHOU Hong-qi, HUANG Xu-xiong,

CHEN Ran, CHENG Yuan-yuan, HU Pan

(Key Laboratory of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quatic Resources Certifica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nutritional value of corn gluten meal (CGM),and reviews the effects of CGM on growth performance, palatability of the feeds, 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balance of amino acids, body biochemical index, muscle composition and aquatic environment when the aquatic animals were fed with the diets containing CGM.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CGM by aquatic animals are also discussed. It should be further researched focusing on metabolism of CGM in different aquatic animals, effect of the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by CGM on disease resistance, immunity and meat flavor. With increasing raw material prices, the replacement of other animal proteins expect for fish meal by CGM will be significance.

Keywords: corn gluten meal; aquatic animals; utilization.

我国水产养殖业正朝着集约化和规模化迈进。由于饲料费用占养殖成本的50%左右[1],所以水产饲料的生产便成了水产养殖发展的关键。原料的选取直接影响着饲料的价格和质量,目前,在水产饲料中大量使用鱼粉,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鱼粉是水产饲料中不可缺的优质蛋白源,其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适口性好,抗营养因子少以及能够被养殖动物很好的消化吸收[2]。然而近年来,由于鱼粉产量的下降以及需求量的增加,鱼粉的价格持续走高,随之饲料的价格也急剧上涨,严重影响着水产养殖的成本。受资源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所使用的鱼粉大多依赖进口解决,找到能够部分或完全替代鱼粉的动植物蛋白源成为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和水产饲料业非常紧迫的任务。玉米蛋白粉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源,具有蛋白含量高、纤维素含量低、富含维生素B和E、不含抗营养因子等诸多优点[2]。国外已经对玉米蛋白粉作了较多的研究,并已应用到水产饲料生产中去。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玉米蛋白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073205111,06DZ19102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Y1101 )

通讯作者:周洪琪,E-mail:hqzhou@https://www.360docs.net/doc/e03821743.html,

1玉米蛋白粉的基本营养成分

通常所说的玉米蛋白粉(corn gluten meal,CGM)是玉米淀粉加工中的副产物,它是由玉米籽粒经湿磨法工艺制得的粗淀粉乳经淀粉分离机分出的蛋白质水,即麸质水,用浓缩离心机或沉淀池浓缩后,再经脱水干燥制成,俗称黄粉子[3];亦有玉米蛋白粉为玉米提取赖氨酸后的加工副产品[4]。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我国的玉米总产量已达1.2×108吨以上,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产量的22%[5]。每年玉米籽粒经加工后产生大量的玉米蛋白粉,因为其具有特殊的味道和色泽,一般只作饲料使用。随着玉米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蛋白粉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作为蛋白质饲料源,被广泛应用于鸡、猪和牛的养殖生产。与饲料工业中常用的鱼粉、豆饼和豆粕相比,资源优势明显,饲用价值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玉米和豆类的蛋白混合使用,可改善氨基酸营养价值。玉米蛋白粉作为饲料可开发的优势还在于工业化规模产量在扩大,产品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少,潜在的开发性大,饲料的安全性能好[6]。随着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玉米蛋白多肽和改性玉米蛋白的应运而生,也将使常规玉米蛋白粉体现出更多的功能和优势。

按照常规生产工艺生产的玉米蛋白粉其总蛋白质含量高达65%,碳水化合物15%,脂肪7%,纤维2%,灰分1%,还含有玉米黄素、叶黄素等。蛋白质中玉米醇溶蛋白约占68%,谷蛋白约占28%,还含有少量的球蛋白和白蛋白[7]、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8];其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大豆和小麦,其中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等氨基酸含量较高,但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低[9]。

2玉米蛋白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2.1玉米蛋白粉对水产动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在饲料中的适宜用量

在以往对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中发现,植物蛋白源部分或者完全替代饲料中的鱼粉,水产动物的生长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随着饲料中植物蛋白源替代水平的升高,水产动物的生长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而在适宜的替代范围内,水产动物的生长并不受到显著影响[10]。

玉米蛋白粉在饲料中的适宜用量与水产动物的种类有关。用21.08%的玉米蛋白粉在金头鲷Sparus aurata(初重为35~40g)饲料中代替部分鱼粉不影响其生长、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11];在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初重为8g)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对鱼粉的替代量不超过40%时,对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等无显著影响[12];在短鳍幼鳗Anguilla australis australis(Richardson)(初重为2.23±0.4g)饲料中,用玉米蛋白粉完全替代23%的鱼粉蛋白,不影响生长[13]。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而言,摄食以玉米蛋白粉为唯一蛋白源的饲料(蛋白质含量32%和36%),其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转化率不亚于同等蛋白水平以鱼粉为蛋白源的饲料[14]和含有29-36%的大豆粉并添加赖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的饲料[15]。用玉米蛋白部分替代鱼粉饲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16](1.35±0.06g)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17](0.0136±0.0010g),认为适宜的替代量分别为9.10%~18.2%和17.2%。而在室外养殖系统和池塘中养殖的凡纳滨对虾(初重分别为31.2±0.5mg、0.7343±0.031g),饲料中含有16%的畜禽下脚料粉时,饲料中的鱼粉可以完全被植物蛋白取代(4.84%的玉米蛋白粉和大豆蛋白混合物),同时不影响其生长和产量[18-19]。

当玉米蛋白粉在黄尾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饲料中用量超过10%时,出现生长缓慢,饲料效率降低[20];镜鲤Cyprinus carpio(初重12.6g)摄食含玉米蛋白饲料后,与鱼粉饲料相比,蛋白质摄入量无显著差异,但蛋白质生物价明显下降[21];用含有30%玉米蛋白粉为唯一蛋白源的饲料投喂鲍鱼Haliotis discus 40天,其生长率和蛋白质利用率(23%,1.2%)要低于等水平的豆粕饲料(63%,2.6%)和白鱼粉饲料(35%,1.7%)[22]。Regost[23]用不同水平

的玉米蛋白粉和8%可溶性鱼蛋白浓缩物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鱼粉养殖大菱鲆(初重65g), 20%玉米蛋白粉组的生长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认为大菱鲆饲料中替代鱼粉的最大比例为1/3,否则影响生长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玉米蛋白粉的利用程度与水产动物的大小规格有关。Takagi[24]利用玉米蛋白作为替代鱼粉的蛋白源养殖日本真鲷Pagrus major幼鱼(体重53g)和成鱼(体重280g) 40d、232d(玉米蛋白粉使用量为0%-52%,鱼粉的替代水平为0% -100%)。当成鱼饲料中玉米蛋白含量小于36%时对生长无影响,超过47%时生长显著降低;饲料效率在小于47%时无显著差异,达到52%即完全替代鱼粉时出现显著差异。就幼鱼而言,虽然玉米蛋白含量低于15%时无差异,但随着玉米蛋白使用量的增加,生长及饲料转化相应降低。因此,在不添加游离必需氨基酸时,日本真鲷成鱼饲料中玉米蛋白的最大使用量为36%,即替代量70%的鱼粉,幼鱼饲料中玉米蛋白的最大使用量为15%,即替代30%的鱼粉。以大豆蛋白浓缩物、脱脂豆粕、肉粉和玉米蛋白粉混合物作为蛋白源的饲料喂养平均体重分别为13g和130g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52d、75d,试验鱼的生长显著不如以鱼粉作为蛋白源的饲料,在小规格虹鳟中尤为明显,而大规格虹鳟前期摄食相对活跃,生长也相对正常,但在46d之后就出现生长缓慢甚至停滞,死亡率高,饲料回报率低[25]

由此说明,小规格的水产动物对玉米蛋白粉的利用能力较差,这可能与水产动物的早期发育阶段对植物蛋白的适应性要低于后期有关[26],但并不意味着在大规格水产动物的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就可以完全替代鱼粉。El-Ebiary以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养殖狼鲈Dicentrarchus labrax,在不影响生长、饲料转化率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情况下,狼鲈鱼苗(体重0.58±0.002g)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对鱼粉的最大替代量是40%[27];而用45%玉米蛋白粉和10%的可溶性鱼蛋白混合物完全替代欧洲狼鲈(体重116±2g)饲料中的鱼粉(40%)时,生长率低于鱼粉组,氨基酸指数和化学评分也显著低于鱼粉组和大豆蛋白浓缩物组[28]。

养殖用水盐度差异对玉米蛋白粉利用的影响。当虹鳟(体重23g)在淡水中饲养时,饲料中任何水平的玉米蛋白粉对生长和营养物质的利用均无负面影响;当鲑鱼Salmo trutta(体重21g)饲养于淡水中时,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的使用量达到20%时,对生长有负面影响;但对于海水性虹鳟(300g)和鲑鱼(190g)而言,摄食任何水平的玉米蛋白粉对鱼体的生长和蛋白质储留均有负面影响[29]。

2.2玉米蛋白粉在水产饲料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植物性蛋白全部或部分替代动物性蛋白后,会对饲料适口性、表观消化率和氨基酸平衡产生影响。因为植物蛋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甚至可能缺乏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和蛋氨酸是最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随着饲料中植物蛋白含量的增加,氨基酸的不平衡性愈加明显,从而对水产动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水生动物的生理状态、各项生理指标和肌肉成分含量也可能发生变化。

2.2.1玉米蛋白粉对适口性的影响

鱼粉的适口性较好,是因为鱼粉中存在较多的促摄食物质[30],而植物蛋白源不含有这些物质,不仅如此,植物蛋白源中还常常含有一些抑制水产动物摄食的物质,于是随着饲料中植物蛋白源使用量的增加,其中的促摄食物质逐渐减少,饲料的适口性降低,从而影响水产动物的食欲,使摄食量减少,生长受阻。Morales等[31]发现在虹鳟饲料中使用23.41%的玉米蛋白粉代替40%的鱼粉时,虹鳟的摄食量显著下降;Takagi等[24]通过对真鲷仔鱼的研究发现,随着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用量的增加,其摄食量相应减少,但是在使用量不超过15%时,并没有显著差异;以大豆蛋白浓缩物、脱脂豆粕、肉粉和玉米蛋白粉混合物作为蛋白源的饲料对平均体重分别为13g和130g的黄尾鰤而言,其适口性远不如以鱼粉作为蛋白源的饲料[25]。然而Robaina等[11]则认为大西洋鲷能较好的适应玉米蛋白粉,随着饲料中玉米蛋白

粉含量的增加(最大使用量21.08%),其摄食量也在增加;同样,饲料中含有50%的玉米蛋白粉也不影响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体重50g)饲料的适口性[32]。由此看来,饲料中使用玉米蛋白粉对饲料的适口性通常有着消极的影响,尤其在饲料中的使用量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就会大大降低饲料的适口性,但不同的水产动物对于玉米蛋白适应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2.2.2玉米蛋白粉对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植物蛋白中存在许多抗营养因子(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红细胞凝集素、植酸、皂苷、生物碱、类棉酚、环丙烯脂肪酸、硫葡萄糖苷、芥子酸、黄曲霉素和硫胺素酶等)[33]。这些抗营养因子会阻碍水产动物对植物蛋白的消化吸收。然而,玉米蛋白粉中仅含有少量纤维素,几乎不含抗营养因子,因此,水产动物对其能够很好的消化吸收。银鲑鱼和虹鳟对玉米蛋白粉原料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分别达到88.0%、91.9%和87.7%、97.3%[34],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35]、许氏平鲉(体重30±0.5g,300±4.2g)Sebastes schlegeli[36]、罗非鱼[37和大西洋鳕鱼Gadus morhua[38]对玉米蛋白粉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94.4%、92.0%、89.0%和86.3%,金头鲷对玉米蛋白粉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为90%,要高于鱼粉(86%)[39]。凡纳滨对虾对玉米蛋白的干物质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2.61%和90.4% ,高于对鱼粉的干物质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78.94%和89.88%[40]。

与鱼粉相比,也有部分鱼类对玉米蛋白粉的表观消化率较低。许氏平鲉(体重 3.1±0.03g)对红鱼粉和玉米蛋白粉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7.5%和79.1%,磷表观消化率22.2%和12.6%[41] ;分别以鱼粉、两种大豆蛋白浓缩物和玉米蛋白粉作为欧洲狼鲈(体重116±2g)的饲料蛋白源,玉米蛋白组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为87%,显著低于鱼粉和大豆蛋白浓缩物;磷、淀粉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在各组间也有类似的趋势;而脂肪表观消化率在玉米蛋白粉和大豆蛋白浓缩物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显著低于鱼粉组[28]。黄尾鰤(98-109g)对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利用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仅有46.8%和49.7%,远低于褐鱼粉的83.8%、88.7%和大豆浓缩蛋白的87.8%、87.3%[42]。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对玉米蛋白粉的表观消化率也远远低于国产鱼粉和豆粕,前者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3.36%、68.91%、57.09%,国产鱼粉分别为81.51%、84.04%、81.46%,豆粕分别为75.44%、87.53%、82.19%[43]。南非网鲍Halivtis midae L.对玉米蛋白粉的表观消化率(76.08%)显著低于鱼粉(82.94%)和豆粕(96.34%),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也具有类似的情况[44]。

2.2.3玉米蛋白粉对饲料氨基酸平衡的影响

玉米蛋白粉中缺乏水产动物的必需氨基酸赖氨酸,所以在水产饲料中使用玉米蛋白粉之后往往缺乏赖氨酸。在金头鲷饲料中用玉米蛋白粉替代80%的鱼粉[45]、在黄尾鰤饲料中用30%的玉米蛋白粉配合20%脱脂豆粕替代鱼粉,均由于饲料的氨基酸不平衡,使得鱼的生长减缓,饲料效率降低[46]。在摄食以玉米蛋白粉为唯一蛋白源的饲料时,黄尾鰤的生长、饲料效率、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ER、NPU和BV都较褐鱼粉和大豆蛋白浓缩物低,而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消化吸收率低和氨基酸不平衡[47]。又如鲤鱼Cyprinus carpio,尽管对玉米蛋白粉中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达95%,远远高于肉骨粉和白鱼粉(54%和87%),但是因为氨基酸组成差异引起了饲料利用率的差异,最终导致PER、NPU和BV都显著低于肉骨粉和鱼粉[48]。因此,将玉米蛋白粉作为饲料的唯一蛋白源也非合理之举,只有将其与其它植物蛋白源配伍才可以部分甚至完全替代鱼粉[39]。

2.2.4玉米蛋白粉对机体生化指标和肌肉成分的影响

随着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用量的增加,水产动物的生理指标将逐渐受到影响。Moyano等

[49]对对虹鳟的研究表明,饲料中使用玉米蛋白粉可以降低其谷丙转氨酶活力,由于谷丙转氨酶是氨基酸进入三羧酸循环重要的酶,该酶活性的降低意味着虹鳟对玉米蛋白粉的营养成分有很好利用能力。Kikuchi报道,牙鲆饲料中玉米蛋白粉使用量超过40%时,其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显著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升高[12]。Regost用玉米蛋白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鱼粉养殖大菱鲆(初重65g)时,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T3的浓度随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对鱼粉替代量的增加而下降,甲状腺激素(T4)并未受到此类影响[23]。以大豆蛋白浓缩物、脱脂豆粕、肉粉和玉米蛋白粉混合物作为蛋白源的饲料喂养平均体重分别为13g和130g的黄尾鰤52d、75d,结果出现“绿肝”症状和血液指标差等不正常生理特性[25]。

玉米蛋白粉对鱼粉的替代量不超过40%时,对金头鲷的鱼体生化组成和肝组织结构无影响[110],替代量为60%和80%时,金头鲷鱼体的水分和脂肪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对照组,其它指标则没有显著差异[45]。当饲料中含有50%的玉米蛋白粉时,斑点叉尾鮰(体重50g)鱼片脂肪含量和水分含量较鱼粉组显著降低[32]。分别以鱼粉、大豆蛋白浓缩物和玉米蛋白粉作为欧洲狼鲈(体重116±2g)的饲料蛋白源,研究发现,植物蛋白不影响试验鱼的全鱼生化成分(干物质、脂肪、蛋白质和能量),但能增加背肌脂肪含量和肝脏胆固醇含量,降低内脏、肝脏脂肪含量和血浆胆固醇含量,尤其是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粉和大豆蛋白浓缩物能同时抑制肝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苹果酸酶和ATP-柠檬酸裂解酶,但玉米蛋白粉又恰好与大豆蛋白浓缩物相反,它能提高肝脏脂肪酸合成酶。玉米蛋白粉影响脂肪代谢可能与玉米蛋白粉引起饲料可消化能/蛋白质比值下降、氨基酸不平衡,尤其是生酮氨基酸赖氨酸的缺乏,直接导致其它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使得有更多的碳链和糖原生成底物用于脂肪的生成有关[28]。

2.2.5 玉米蛋白粉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

磷在植物性饲料中含量较高,但其中大部分以植酸及植酸盐的形式存在,难以被机体利用,易引起水产动物磷缺乏症;另一方面,未被利用的磷直接排出体外,也容易造成对养殖水环境的污染。饲料蛋白质在分解代谢中不能为鱼体所利用的能量以排泄能的形式排出体外,其主要排泄产物为氨、尿素和氧化三甲胺。因此,玉米蛋白粉对水环境的影响也必将成为玉米蛋白粉能否成功应用到水产饲料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在短鳍幼鳗(2.23±0.4g)饲料中,用玉米蛋白粉完全替代23%的鱼粉,不影响氨氮排泄[13]。分别以鱼粉、两种大豆蛋白浓缩物和玉米蛋白粉作为欧洲狼鲈(体重116±2g)的饲料蛋白源,研究发现,植物蛋白使氨氮排泄增加,对尿素氮排泄无影响;降低总磷和可溶性磷的排放,增加磷的储留,因此没有出现磷缺乏症[28,50];Ruchimat等认为血液中的尿氮含量是评价蛋白源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血液中的尿氮含量不受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含量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玉米蛋白粉也是黄尾鰤的优质蛋白源之一[47]。但是在金头鲷(35g)饲料中若玉米蛋白粉对鱼粉的替代量超过40%时,氮排泄就显著增加[11]。

鉴于玉米蛋白粉影响水产动物的氮磷排泄,在确定玉米蛋白粉对鱼粉的适宜替代量时应兼顾玉米蛋白粉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

2.2.6 玉米蛋白粉对水产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饲料中的不同蛋白源能够显著影响鱼类的免疫系统,从而使其免疫应答反应出现差异。Burrells[51]等研究发现,随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水平的升高,虹鳟的吞噬指数和呼吸爆发活力显著下降。徐奇友[52]等也发现随着大豆蛋白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加大,虹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的活性就越低,即免疫力就越低。但是,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玉米蛋白粉使用量不超过15% (替代25.8%鱼粉)时,不影响凡纳滨对虾抗病力及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4]。Sitja-Bobadilla等[53]对金头鲷的研究则认为当植物蛋白混合物(玉米蛋白占总干物质

的34%)低于总蛋白源的50%时,可起到增强谷胱氨酸代谢和抗氧化作用,超过75%时免疫水平下降。

3改善水产动物对玉米蛋白粉利用率的途径

3.1添加诱食剂

在饲料中含有玉米蛋白粉往往会降低饲料的适口性,添加诱食剂则可以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摄食量,Amaya等[18]利用全植物蛋白(脱脂大豆粉,玉米蛋白粉等)饲养凡纳滨对虾,添加1%的鱿鱼粉作为诱食剂和必需营养源,促进了虾对饲料的摄食量,取得良好的生长效果。但是,传统的诱食剂种类繁多,而且不同的水产动物对诱食剂的喜好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增加了筛选诱食剂的难度。

3.2平衡氨基酸

尽管对于水产动物能否能真正利用游离氨基酸还存在争议,但是在玉米蛋白粉饲料中添加游离氨基酸起到了比较积极的效果。添加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较多地集中在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用脱脂豆粕、肉粉和玉米蛋白粉混合物替代56%、78%、89%和100%的鱼粉投喂4-6克的鲤鱼,结果表明,在不添加晶体氨基酸的情况下,当替代量为56%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与鱼粉组无显著差异,但随着替代量的增加,鱼体生长和饲料利用率明显受到负面影响。对100%替代组的研究发现,添加晶体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可以使生长和饲料效率恢复到鱼粉组的90%[54]。Regost用玉米蛋白粉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鱼粉养殖大菱鲆(初重65g)时,添加精氨酸和赖氨酸可以有效提高这两种氨基酸的利用率[23] 。在遮目鱼Chanos chanos(初重8mg) 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能促进鱼的生长,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但是,添加其它种类的晶体必需氨基酸,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55]。在以玉米蛋白粉和鱼粉为蛋白源的半精制饲料中添加晶体精氨酸 2.6%,可使虹鳟对精氨酸的表观消化率由92%提高到97.5%[56]。

研究发现,当玉米蛋白为醇溶蛋白(zein)而且为唯一蛋白源时,不添加或少量添加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因为摄食量和氮储留下降,使得虹鳟鱼体生长减缓;而当玉米蛋白为谷蛋白(CGM)而且同时含有浸提大豆蛋白和肉骨粉时,添加适量的异亮氨酸和缬氨酸,虹鳟的生长、饲料效率和氮储留均与鱼粉组无显著性差异;不添加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同样导致生长、饲料效率和氮储留的下降,而且游离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在血浆、肝脏和肌肉中的浓度也显著低于鱼粉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玉米蛋白中含量较高的亮氨酸对其它氨基酸产生了拮抗作用。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方法可以使浓度恢复甚至超过鱼粉组[57]。

4.展望

国外就玉米蛋白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而且已经证明玉米蛋白粉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源,可以部分甚至一定条件下完全替代饲料中的鱼粉。而玉米蛋白粉在我国大多用于畜禽饲料,在水产饲料中很少使用,且主要集中在淡水鱼饲料中,对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饲料的研究几乎无人问津,因此有必要再进一步对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进行比较研究;其次关于评价指标,已有的研究主要根据试验鱼的生长、饲料利用情况以及养殖成本来判断玉米蛋白粉能否替代鱼粉并确定适宜替代量,而对组织学、病理学、植物蛋白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对机体抗病免疫力和水产品风味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如何综合评价玉米蛋白粉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效果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三,在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的形势下,研究玉米蛋白粉对其它动物蛋白源的替代也显得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Halver J E , Hardy R W. Fish Nutrition (Third edition)[M]. New York : Academy Press , 200

2.

2. 周歧存,麦康森,刘永坚等.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进展[J].水产学报, 2005,29(3):404-410.

3. 翟瑞文.玉米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7 , 13 (3) : 39 -41 .

4. 韩斌,华雪铭,周洪琪等. 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鱼粉对凡纳滨对虾抗病力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J]. 安

徽农业科学, 2009, 37 (8) : 3566-3569.

5. 吴亚梅,陈健,李维锋. 玉米蛋白粉深加工应用的新进展[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4):97-100.

6. 张艳铭.复合蛋白饲料替代豆粕饲喂蛋鸡作用效果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4.

7. 尤新一. 玉米深加工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M],1999 : 9-15.

8 张立彬. 复合蛋白饲料全豆粕替代物饲喂生长育肥猪作用效果的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6:5-6.

9. 张锋斌, 李维平. 玉米蛋白粉的营养成分与应用[J]. 畜牧兽医杂志,1998 , 17 (4) :26-28.

10.艾庆辉, 谢小军. 水生动物对植物蛋白源利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35(6):929-935.

11. Robaina L, Moyano F J, Izquierdo M S, et al. Corn gluten and meat and bone meals as protein sources in

diets for gilthead sea bream (Sparus aurata) [J]: Nutritional and histological implications. Aquaculture,1997, 157(3-4) :347-359.

12.Kikuchi, K. Partial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with corn gluten meal in diets for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J]. World Aquacult Soc, 1999 ,30: 357-363.

13. Engin K, Carter C G. Fish meal replacement by plant and animal by-products in diets for the Australian

short-finned eel, Anguilla australis australis (Richardson) [J]. Aquaculture Research, 2005, 36( 5): 445-454.

14. Wu Y V, Rosati R R, Sessa D J, et al. Evaluation of corn gluten meal as a protein source in tilapia diet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95,43(6) :1585-1588..

15. Wu Y V, Tudor K W, Brown P B, et al. Substitution of plant proteins or meat and bone meal for fish meal in

diets of Nile Tilapia[J].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Aquaculture,1999, 61 (1):58-63.

16.程媛媛,周洪琪,华雪铭等. 玉米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对罗氏沼虾生长、氨基酸沉积率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

响[J]. 中国水产科学,2009,16(4):572-574.

17. 韩斌,黄旭雄,华雪铭等. 玉米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摄食量、生长和肌肉成分的影响[J]. 水产

学报,2009,33(4):658-665.

18. Amaya E, Davis D A, David B R. Alternative diets for the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J].

Aquaculture,2007, 262:419-425.

19. Elkin Amaya, Allen Davis D, David B R .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in practical diets for the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reared under pond conditions[J]. Aquaculture, 2007,262:393-401.

20. Shimeno S, Masumoto T, Hujita T ,Mima T, Ueno S. Alternative protein sources for fish meal in diets of

young yellowtail[J]. Bull Jap Soc Sci Fish. 1993, 59(1):137-143.

21. Gongnet G P, Meyer-Burgdorff K H, Becker K, et al. Influence of various protein sources on protein digestion

and metabolism of growing mirror carp (Cyprinus carpio, L.)[J]. Revue de Medecine Veterinaire. 1996, 147(1): 63-68.

22. Uki N, Kemuyana A, Watanabe T. Nutritional evaluation of several protein sources in diets for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hannai[J]. Bull Jap Soc Sci Fish.. 1985,51(11):1835-1839.

23. Regost C, Arzel J, Kaushik S J. Partial or total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by corn gluten meal in diet for turbot

(Psetta maxima) [J]. Aquaculture, 1999,180 (1-2):99-117.

24. Takagi S, Hosokawa H, Shimeno S,et al. Utilization of corn gluten meal in a diet for red sea bream Pagrus

major[J]. Bull Jap Soc Sci Fish.2000, 66 (3):417-427.

25.Watanabe T, Aoko H, Shimamoto K, et al. A trial to culture yellowtail with non-fishmeal diets[J]. Fisheries

science. Tokyo [Fish. Sci.], 1998, 64 ( 4): 505-512.

26.李升福. 玉米蛋白水解的研究及其产物的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3-4.

27. El-Ebiary E H, Zaki M A, Mabrook H A .The use of corn gluten meal as a partial replacement for fish meal in

diets of sea bass (Dicentrarchus labrax) fry[J].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and Fisheries (Egypt) [Bull. Natl. Inst. Oceanogr. Fish. (Egypt)]. 2001, 27: 373-386.

28. Dias J, Alvarez M J, Arzel J, et al. Dietary protein source affects lipid metabolism in the European seabass

(Dicentrarchus labrax) [J]. Comp Biochem Physiol A: Mol. Integr. Physiol. 2005,142 (1): 19-31.

29. Arzel J, Regost C, Kaushik S J. Incorporation of plant protein sources in fish diet. (INRA-Ifremer Workshop on

fish nutrition, Brest, 9-10 march 1999. Collected papers). Journees Nutrition des poissons INRA-Ifremer, Brest, 9-10 mars 1999. Recueil des communications. 1999, 5.

30. Lindsay R C. Flavour of fish [A] . Shahidi F , Botta J R , Eds. Seafoods Chemistry,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Quality [M] . Glasgow : Blackie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 1994.

33. Francis G, Makkar H.P.S, Becker K.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present in plant –derived alternate fish feed

ingredients and their effects in fish[J]. Aquaculture, 2001,199:197-227.

31.Morales A E, Cardenete G, De la Higuera M,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source on growth, feed conversion

and energy utilization i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J]. Aquaculture,1994,24:117-126.

32.Robinson E H, Li M H, Manning B B. Evaluation of corn gluten feed as a dietary ingredient for pond-raised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J] . J World Aquacult Soc,2001,32(1):68-71.

34. Shozo H S , Faye M D , Cindra K R ,et al. Apparent protein digestibility and mineral availabilities in various

feed ingredients for salmonid feeds[J].Aquaculture,1998,159:177-202.

35. Zhou Qi-Cun, Tanc Bei-Ping, Mai Kang-Sen, et al.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selected feed ingredients for

juvenile cobia Rachycentron canadum[J]. Aquaculture,2004,241:441–451.

36. Sang-Min Lee. 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s of various feeding gredients for juvenile and grower

rockfish(Sebastes schlegeli) [J].Aquaculture,2002,207:79– 95.

37 Koprucu K, Ozdemir Y.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selected feed ingredients for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J]. Aquaculture,2005,250:308-316.

38. Sean M T , Joyce E Milley, Santosh P L . Apparent protein and energy digestibility of common and alternative

feed ingredients by Atlantic cod, Gadus morhua (Linnaeus, 1758) [J]. Aquaculture, 2006,261:1314-1327.

39. Kissil G W M,Lupatsch I.Replacement of fishmeal by plant protein sources in gilthead seabream(Sparus aurata) diets[J].Israeli Journal of quaculture/Bamidgeh, 2003,55(4):239.

40. 韩斌,周洪琪,华雪铭. 凡纳滨对虾对玉米蛋白粉表观消化率的研究[J]. 饲料工业,2009,30(4):24-25.

41 Bai S C, Choi S, Kim K, et al. Apparent protein and phosphorus digestibilities of five different dietary protein

sources in Korean rockfish, Sebastes schlegeli (Hilgendorf) [J]. Aquaculture Research, 2001,32(s1):99-105 42. Masumoto T, Ruchimat T, Ito Y, et al .Amino acid availability values for several protein sources for yellowtail

(Seriola quinqueradiata) [J]. Aquaculture. 1996,146 (1-2):109-119

43. 林仕梅, 罗莉. 草鱼对17种饲料原料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J]. 中国水产科学,2001,8(3):59-64.

44. Sales J and Britz P. Apparent and true availability of amino acids from common feed ingredients for South

African abalone (Haliotis midae L.) [J]. Aquaculture Nutrition. 2003, 9: 55-64.

45. Pereira T G, Oliva-Teles A. Evaluation of corn gluten meal as a protein source in diets for gilthead sea bream (Sparus aurata L.) juveniles[J]. Aquaculture Research, 2003,34(13):1111-1117.

46.Shimeno S, Mima T, Imanaga, T, et al. Inclusion of combination of defatted soybean meal, meat meal, and corn gluten meal to yellowtail diets[J]. Bull Jap Soc Sci Fish,1993,59:1889-1895.

47. Ruchimat T, Masumoto T, Hosokawa H,et al. Nutritional evaluation of several protein sources for yellowtail

(Seriola quinqueradiata) [J]. Bull Mar Sci Fish Kochi Univ, 1997, 17:69-78.

48. Pongmaneerat J, Watanabe T. Nutritive value of protein of feed ingredients for carp Cyprinus carpio[J]. Bull

Jap Soc Sci Fish, 1991, 57(3):503-510.

49. Moyano F J, Cardenete G and Higuera M Dl. Nutritive and metabolic utilization of proteins with high glutamic

acid content by the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A: Physiology[J], 1991,100:759-762.

50. Ballestrazzi R, Lanari D, D'Agaro E, et al. The effect of dietary protein level and source on growth,body

composition, total ammonia and reactive phosphate excretion of growing sea bass (Dicentrarchus labrax) [J].

Aquaculture, 1994, 127(2-3): 197-206.

51.Burrells C, Willams P D, Southgate P J, et al. Immun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responses of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to increasing dietary concentrations of soybean[J] proteins. Veterinary Immunology and Immunopathology, 1999,72:277-288.

52.徐奇友, 李婵, 杨萍等. 用大豆分离蛋白和肉骨粉代替鱼粉对虹鳟生产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23(1):8-l3.

53. Sitja`-Bobadilla A. Pe?a-Llopis S, Gómez-Requeni P, et al, Effect of fish meal replacement by plant protein

sources on non-specific defence mechanism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gilthead sea bream (Sparus aurata) [J].

Aquaculture ,2005,249:387– 400

54. Pongmaneerat J, Watanabe T, Takeuchi T, et al. Use of different protein meals as partial or total subtitution for

fish meal in carp diets[J]. Bull Jap Soc Sci Fish, 1993, 59:1249-1257.

55. Chinu Y N, Camacho A S, Sastrillo M A S. Effect of amino acid supplementation and vitamin level on the

growth and survival of milkfish (Chanos chanos ) fry. 1986. In : Meclean J L, Dizon L B and Hisillos L V (Eds.), The First Asian Fisheries Forum. Asian Fisheries Society, Manila: 543-546

56. Kaushik S, Luquet P. Study of the amino acids digestibility of zein diets in rainbow trout[J]. Ann HydrobiolInst

Natl Rech Agron, Paris. 1976, 7(1):11-19.

57. Yamamoto T, Shima T, Furuita H. Antagonistic effects of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induced by excess

protein-bound leucine in diets for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J]. Aquaculture, 2004, 232, (1-4):539-550.

玉米蛋白粉生工艺说明

一、投料工序 将称重的玉米倒入玉米投料口中,由提升机将玉米提升到清杂设备的上部;经永磁筒吸附住玉米中夹带的铁质后进入出清圆筛;进入出清圆筛的玉米通过筛筒的转动,连续筛选分离除去大杂质(如玉米皮、玉米蕊)细杂(如尘土、细砂);出清圆筛尾部风机与上风机,抽出玉米表面附着的灰尘、玉米绒等杂质。干净的玉米流至去石槽中,经水清洗后,由泵打入泡料罐中。 二、浸泡工序 1、玉米浸泡的工艺条件 a)浸泡温度:(49~53)℃ 亚硫酸水的浓度(0.16~0.18)% 浸泡最佳时间(42~48)h 浸泡好的珏米应至① 含水量(40~45)%(湿基)② 浸泡后玉米用两手指可以挤裂。 b)条件的变更:因停水、停电、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而导致浸泡玉米超出最佳的浸泡时间范围,需延长浸泡时间,或新陈玉米更换需缩短或增加浸泡时间,由淀粉车间填写“工艺条件临时变更审批单”,报研发中心批准。 2、玉米浸泡的方法 a)玉米浸泡采用逆流扩散法,它是将多组浸泡罐用泵和管路系统连接起来,在玉米浸泡即将结束时打入最后一个浸泡罐,循环之后,用自

吸泵将浸泡水打入次长浸泡过的玉米浸泡罐。这样将浸泡水逆着新进的玉米的方向依次以一个罐打至另一个罐。 b)玉米装罐结束后,用老酸浸泡,时间为(9~10)小时。、 3、玉米破碎、胚芽分离与洗涤 a)破碎的工艺条件 玉米破碎时的控制指标 胚芽分离的工艺条件 b)胚芽洗涤工艺条件 洗涤用水的温度(℃):32~36 4、玉米破碎、胚芽分离与洗涤操作 a)经脱胚磨开机前必须检查动、定齿盘的间距,以防凸齿相撞造成机器损坏,经检查机械正常即可开机进水、进料。为达到理想的破碎效果,以利于后续胚芽的分离,应使出机物料浓度在(6.0~8.5)Be’。

玉米蛋白粉的质量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概1况

玉米蛋白粉的质量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概况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经脱胚、粉碎、去渣、提取淀粉后的黄浆水,再经脱水制成的富含蛋白质的产品,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50%(以干基计)。玉米籽粒经湿磨法工艺制得的粗淀粉乳,再经淀粉分离机分出的蛋白水,然后用浓缩离心机或沉淀池浓缩,经脱水、干燥即制得玉米蛋白粉。也有玉米蛋白粉为提取赖氨酸之后的加工副产品。我国年产玉米蛋白粉在220万吨以上。玉米蛋白粉粗蛋白在50%以上,有的高达70%,色泽金黄,是常用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常用于各种动物日粮。 1玉米蛋白粉的化学组成 玉米蛋白粉粗蛋白含量在50~60%左右,含有的蛋白质主要为:玉米醇溶蛋白(Zein,68%)、谷蛋白(Glutelin,22%)、球蛋白(GIobulin,1.2%)和少量白蛋白(Albumin)。玉米蛋白粉氨基酸组成不佳,Ile、Leu、Val、Ala、Pro、G1u等含量高,而Lys、Trp严重不足。虽然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组成不佳,但这种独特的氨基酸组成通过生物工程来控制其水解度,可以获得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活性肽。需要注意的是: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总和高于豆粕和鱼粉,并且含硫氨基酸和亮氨酸含量也比豆粕和鱼粉更高,因此玉米蛋白粉可以与豆粕和鱼粉蛋白源相互补充。此外,玉米蛋白粉粗纤维含量低;代谢能与玉米相当或高于玉米;铁含量较多;维生素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富含色素。 表1玉米蛋白粉的化学组成和氨基酸组成 蛋白/% 淀粉/% 脂肪/% 水分/% 纤维/% 灰分/% 类胡萝卜素mg/kg 55~65 15~20 5~7 9~12 0.5~2.5 0.5~3.7 100~300 氨基酸 Ile Leu Val Ala Pro Glu Lys Trp 摩尔百分比 /% 2.05 8.24 3.00 4.81 3.00 12.26 0.96 0.20 2玉米蛋白粉用作饲料蛋白源 玉米蛋白粉用作鸡饲料可以节省蛋氨酸,并且着色效果明显,特别适宜作家禽饲料原料。但由于玉米蛋白粉很细,因此它在鸡配合饲料中的用量不宜过大(一般在5%以下),否则会影响鸡的采食量。玉米蛋白粉对猪的适口性较好,它与豆粕合用还可以起到平衡氨基酸的作用,其在猪配合饲料中的用量一般在15%左右。玉米蛋白粉还可用作奶牛、肉牛的蛋白质饲料原料,但因其密度大,需要配合密度小的饲料原料使用,其在精料中的添加量以30%为宜。另外,在使用玉米蛋白粉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霉菌(尤其是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检测。

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流程图

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料玉米 ↓ 净化→杂质 ↓ 硫磺→制酸→浸泡→稀玉米浆→浓缩→玉米浆 ↓ 破碎→胚芽→洗涤→脱水→干燥→榨油 ↓ 精磨 ↓ 筛洗→渣皮→脱水→干燥→粉碎→纤维粉 ↓ 分离→浓缩→脱水→干燥→蛋白粉 ↓ 清水→淀粉洗涤 ↓ 精制淀粉乳→制糖、变性淀粉等 ↓ 脱水 ↓ 干燥 ↓ 淀粉成品 ↓ 计量包装 主要设备 1.提升机1台 2.清理筛1台 3.除石槽2台(自制) 4.亚硫酸罐1个(自制) 5.硫磺吸收塔 2 座 6.浸泡罐6个(自制) 7.重力筛2台 8.破碎磨2台 9.针磨1台 10.胚芽旋流器2台 11.胚芽筛1台 12.压力曲筛7 台

13.洗涤槽1套(自制) 14.分离机2台 15.洗涤旋流器一套 16.汽浮槽2台(自制) 17.螺旋挤干机2台 18.管束干燥机3台 19.板框压滤机4台 20.沉淀罐4个 21.地池1个 22.刮刀离心机1台 23.气流干燥机组1套 24.原浆罐浓浆罐洗涤水罐各一个 25.各种泵、管道、阀门 玉米:水分%(m/m)≤14%杂质率%≤2%淀粉含量%(m/m)≥70% 淀粉:65-68% 胚芽6-8% 纤维粉8-10% 蛋白粉 4.5-6% 一吨玉米可生产酒精0.3-0.32 吨吨淀粉可生产麦芽糖浆1.15吨采用传统的玉米湿磨法(即用亚硫酸水溶液逆流浸泡玉米提取可溶性成分得玉米浸泡水,齿磨破碎、旋流分离提取玉米胚芽,筛分去渣,碟片分离机与旋流分离器组合使用分离去除蛋白)闭路循环生产工艺生产玉米淀粉,从而保证工艺的可靠性。同时充分利用工艺过程水,达到节省用水的目的。 玉米淀粉是以玉米为原料,经过原粮清理,浸泡,破碎,精磨,分离,淀粉精致,脱水,烘干,计量包装,成品。生产的过程中同步分离出胚芽,纤维粉,玉米蛋白粉及玉米浆。这些副产品还要分别经过分离,洗涤,脱水,烘干到计量包装。最终完成整套的生产过程。玉米淀粉生产线是一套连续的流水作业。玉米浆还可以和玉米纤维粉混合制成喷浆纤维,是做饲料的很好原料。 吨淀粉用水5吨左右电180度左右煤200公斤左右

玉米蛋白粉工艺流程

玉米蛋白粉工艺技术规程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使蛋白粉的生产工艺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蛋白粉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2 职责 2.1 淀粉车间负责蛋白粉的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3 管理内容和方法 3.1 蛋白粉工艺流程(见二楼) 3.2工艺规程 3.2.1玉米称重操作要求 a)将装满玉米的车辆在电子地上衡上准确称重,准确度为±5kg。 b)玉米卸于投料口后,然后车辆及包装物再回电子衡上称重,准确度为±5kg。 c)每一灌料根据检验结果作一次准确的计量。 3.2.2玉米清杂 3.2.2.1工艺条件及要求:玉米投料量(28~35)吨/小时 3.2.2.2操作要求 a)将称重的玉米倒入玉米投料口中; b)由提升机将玉米提升到清杂设备的上部;经永磁筒吸附住玉米中夹带的铁质后进入出清圆筛; c)进入出清圆筛的玉米通过筛筒的转动,连续筛选分离除去大杂质(如玉米皮、玉米蕊)细杂(如尘土、细砂); d) 出清圆筛尾部风机与上风机,抽出玉米表面附着的灰尘、玉米绒等杂质。 e) 干净的玉米流至去石槽中,经水清洗后,由泵打入泡料罐中。 3.2.3 浸泡工序 3.2.3.1 玉米浸泡的工艺条件 a)条件要求 浸泡温度 (49~53)℃ 亚硫酸水的浓度(0.16~0.18)% 浸泡最佳时间(42~48)h 浸泡好的珏米应至① 含水量(40~45)%(湿基)② 浸泡后玉米用两手指可以挤裂。 b)条件的变更:因停水、停电、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而导致浸泡玉米超出最佳的浸泡时间范

围,需延长浸泡时间,或新陈玉米更换需缩短或增加浸泡时间,由淀粉车间填写“工艺条件临时变更审批单”,报研发中心批准。 3.2.3.2 玉米浸泡的方法 a)玉米浸泡采用逆流扩散法,它是将多组浸泡罐用泵和管路系统连接起来,在玉米浸泡即将结束时打入最后一个浸泡罐,循环之后,用自吸泵将浸泡水打入次长浸泡过的玉米浸泡罐。这样将浸泡水逆着新进的玉米的方向依次以一个罐打至另一个罐。 b)玉米装罐结束后,用老酸浸泡,时间为(9~10)小时。、 3.2.4 玉米破碎、胚芽分离与洗涤 3.2. 4.1 破碎的工艺条件 玉米破碎时的控制指标 指标第一次破碎第二次破碎 玉米稀浆浓度(Be’) 5.0~8.58.0~13.0 完整玉米籽粒数不允许出现 3.2. 4.2 胚芽分离的工艺条件 指标胚芽分离过程 进料浓度(Be’)8.0~13.0 物料的温度(℃)36~42(如果自然温度升高,物料必然有所提高) 3.2. 4.3 胚芽洗涤工艺条件 洗涤用水的温度(℃) 32~36 3.2. 4.4 玉米破碎、胚芽分离与洗涤操作 a)经脱胚磨开机前必须检查动、定齿盘的间距,以防凸齿相撞造成机器损坏,经检查机械正常即可开机进水、进料。为达到理想的破碎效果,以利于后续胚芽的分离,应使出机物料浓度在(6.0~8.5)Be’。 b)破碎的物料从收集器用离心泵送到胚芽旋流器,进行第一次胚芽分离,在分离中尽可能地分离出胚芽。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是保持进入旋流器的淀粉悬浮液浓度为(6.0~8.5)Be’。从头道旋流器得到的物料通过曲筛滤去粉浆。清理过的胚芽还带有部分淀粉乳,要在重力筛子上进行筛分和洗涤三次。经过筛分和洗涤后的胚芽进入榨水机。3.2.5 浆料的针磨

玉米加工工艺流程(参考)2014-2-16

淀粉车间是以玉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粉碎、分离、精制成淀粉乳为制 糖车间提供原料。同时分离出来的其它玉米成分作为副产品车间生产原料。车间共有13个岗位分别是亚硫酸制备岗位、玉米投料岗位、玉米浸泡岗位、放料岗位、玉米破碎岗位、细磨、胚芽分离岗位、纤维洗涤岗位、蛋白质分离岗位、淀粉洗涤岗位、麸质浓缩岗位、冲料水净化岗位、电工岗位、机修岗位。 制酸:燃烧炉加上硫磺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向上、吸收塔内雾化水向下,雾化水与气体逆流接触,溶解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利用于玉米浸泡。 投料:玉米经计量后进入投料池,将陈酸与玉米混合后用泵输送到玉米除杂系统进行水选除杂,除杂后的净化玉米用泵输送到相应的浸泡罐内进行浸泡。 浸泡:投入到浸泡罐内的玉米,用一定温度的亚硫酸溶液浸泡50小时以上,降低玉米的机械强度使玉米粒软化,破坏或者削弱玉米粒各组成部分的联系。 放料:浸泡后的玉米用冲料水冲入到放料槽,用泵输送到重力曲筛上进入到破碎岗位进行破碎。 破碎:浸泡后的玉米加入过程水进入破碎机内,利用动静齿盘及凸齿的剪切、挤压和搓撕作用,使玉米胚乳与胚芽分离。 漂浮:破碎后的物料在一定温度下根据浓度不一,在一定的液位下进行胚芽与物料分离,提取胚芽。 针磨:提取胚芽后的物料,用泵输送到高速运转的针磨内利用动盘与静盘的磨针物料互相冲击而被粉碎精磨。 洗涤:精磨后的物料,用泵输送到压力曲筛上,在一定的压力下加入过程水,物料和浆液与契形筛条的锋利刀口即对物料产生切割作用进行筛分洗涤。 分离:物料筛分后的浆液进入离心机上部,经进料口送入转鼓,高速旋转的转鼓带动物料旋转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利用碟片之间的薄层将比重截然不同的浆液进行淀粉与蛋白麸质分离。 浓缩:分离后的麸质水用泵麸质浓缩机达到蛋白质与水的分离。 旋流:分离后的浓浆在一定压力温度下进入旋流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相对密度较大的淀粉颗粒,具有较快的沉降速度被旋流下降至底部,排出相对密度小的蛋白颗粒,在内层绕中心随螺旋状上升至顶部出口,从溢流口排出,进行淀粉精制。 车间功能描述: 1、淀粉车间供淀粉乳通过液化、糖化、脱色、过滤、浓缩、喷雾、结晶、转化成各类产品。 2、麦芽糖浆、葡萄糖浆、麦芽糖饴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15万吨;麦芽糊精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1万吨;食用葡萄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3万吨;低DE值葡萄糖浆生产线3.5万吨。 淀粉车间供淀粉乳,在储罐内加水初步稀释,然后进入调配罐加酸(或碱)、水,并加入一定量的耐高温淀粉酶,搅拌均匀后使用喷射器加热到107-112℃,喷射后的料液经闪蒸后温度降至95-97℃,然后进入维持罐高温维持90-120分钟,完成淀粉乳的初步液化。 出层流柱液化液达到工艺要求指标后,进入降温系统,经真空降温至58-60℃,

饲料原料之三——玉米蛋白粉

饲料原料之三——玉米蛋白粉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籽粒经医药工业生产淀粉或酿酒工业提醇后的副产品,其蛋白质营养成分丰富,并具有特殊的味道和色泽,可用作饲料使用,与饲料工业常用的鱼粉、豆饼比较,资源优势明显,饲用价值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需进行再处理,可直接用作蛋白原料。玉米蛋白粉作为饲料可开发的优势还在于工业化规模产量在扩大,产品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少,潜在的开发性大,饲料的安全性能好,因此,玉米蛋白粉具有很广阔的生产前景。 玉米蛋白粉的组成 玉米蛋白粉也叫玉米麸质粉,主要由玉米蛋白组成,含有少量的淀粉和纤维。蛋白质在猪胃肠内呈可溶性的蛋白质和不可溶性的蛋白质两种状态存在,不溶性的蛋白质易和其他大分子有机物或微量元素结合,不易被动物吸收利用,几乎全部被动物排出体外,是组成粪干物质的成分。淀粉包含抗性淀粉和慢性淀粉,抗性淀粉在消化道内不易被淀粉酶水解,吸收水分后粘滞性增大,影响食糜的蠕动,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玉米蛋白粉中的纤维成分由NSP和木质素组成。NSP的含量、种类、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粮的消化吸收,也影响氮的利用和排泄。编辑本段玉米蛋白粉的营养成分因不同用途、不同生产工艺生产的玉米蛋白粉营养成分不同,直接影响其有效利用率和饲料配方的经济效益。医药工业生产的玉米蛋白粉含蛋白质高达60%以上。其蛋白质含量分别比豆饼和鱼粉高21%和3.7%,是具有高蛋白质的饲料原料,同时粗纤维含量低于豆饼3.9%;医用玉米蛋白粉中脂肪含量高于豆饼和玉米籽实,配制成饲料后,饲粮脂肪含量高,有利于减少氨基酸氧化而生成较多的体蛋白,还能抑制葡萄糖和其他前体物质转化为脂肪;在高温条件下,还有利于能量食入,降低畜禽的体热消耗,减缓热应激。 提醇玉米蛋白粉是酿酒工业的副产品,其蛋白含量较低,粗纤维含量高,营养价值不如医用玉米蛋白粉高,但因含有未知生长因子,添加到日粮后可显著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玉米蛋白粉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玉米蛋白粉用作饲料蛋白源

玉米淀粉的生产工艺

玉米淀粉生产工艺 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编号: 版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目录 一、清理工序 二、浸泡工序 三、玉米破碎与胚芽分离工序 四、精磨及纤维洗涤工序 五、淀粉与麸质分离工序 六、淀粉干燥工序 七、榨油工序 八、蛋白粉干燥工序 九、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十、附录: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 清理工序 为了生产高质量的淀粉,必须对玉米原料进行清理,我们采用干法和湿法相结合的方法,使玉米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净化。 1、清理工艺指标及参数 1)清理筛工艺参数 分离小杂效率≥65% 分离大杂效率≥90% 风选除杂率≥60%

筛孔不堵塞率≥80% 大杂中含粮≤3% 吸风道风速6—8M/S 碎玉米≤3% 小杂中含粮≤0.5% 清理后玉米含杂≤0.3 % 2)去石机工艺参数 砂石去除率≥90%砖瓦、炉渣、泥块去除率≥60%除去砂石中含粮粒数≤100粒/Kg 3)去石旋流器工艺参数 石子去除率≥95%石子中含粮粒数≤50粒/Kg 2、操作规程 1) 开机前应检查振动筛、提升机是否正常; 2) 漂浮槽放入工艺水并确定流量; 3) 然后开机均匀下料。 3、注意事项 1) 在运转中应及时清理去除物,以免发生堵塞现象; 2)

避免送料系统缺水。 二、 浸泡工序 为了使玉米适合淀粉生产加工的需要,必须通过浸泡软化玉米,降低籽粒机械强度,分散玉米胚体内的蛋白质网削弱保持淀粉的联结健,浸出玉米可溶性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和清洗玉米,以达到加工 顺利进行的目的。 1、 浸泡工艺指标及参数 1) H2SO3浓度0.25—0.35% 2)一般玉米浸泡温度50±2℃ 3) 干燥霉变玉米浸泡温度50—55℃ 4)稀玉米浆浓度≥2.5Bé,SO2<0.03% 5)浸后玉米酸度≤70ml (0.1N.NaOH溶液滴定100克玉米干物) 6)浸泡时间48—72小时 7)浸后玉米水份42—45% 8)浸后玉米可溶物2—3% 9)浸玉米用手指挤开,手感较软。 2、 操作规程

玉米淀粉的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玉米淀粉生产技术 玉米是从玉蜀黍穗上剥离下的玉米粒, 玉米粒含水分12-16%、淀粉70- 7 2%、蛋白质8 — 11%、脂肪4 — 6%、灰分1.2 — 1.6%、纤维5 — 7%。玉米淀粉用途很广,既可用于食品工 业,也能用于造纸、纺织、化工、医药等部门。 以玉米为原料制造淀粉的方法很多,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玉米一>清理一>浸泡一>粗碎一 >胚的分离一>磨碎一>分离纤维一>分离蛋白质—>清洗一>离心分离一>干燥一>淀粉。? 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1) 清理 清除玉米原粮中的杂质,通常用筛选、风选、比重分选等。 (2) 浸泡 玉米子粒坚硬,有胚,需经浸泡工序处理后,才能进行破碎。玉米通过浸泡,第一,可 浄化 二氧址碣亚硫毀一浸泡>浸泡水—菲汀(玉米架卜) 破碎胚芽併 胚芽分离洗涤 研磨 ?干燥"榨油 玉米油 稀蛋白-质?闻 + 液縮 干燥… 蛋白粉卩玉米淀紺- 硫谶 燃晓 玉米 *杂挪

软化子粒,增加皮层和胚的韧性。因为玉米在浸泡过程中大量吸收水分,使子粒软化,降低结构强度,有利于胚乳的破碎,从而节约动力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胚和皮层的吸水量大大超过胚乳,增强了胚和皮层的韧性,不易破裂。浸泡良好的玉米,如用手指压挤,胚即可脱落。第二,水分通过胚和皮层向胚乳内部渗透,溶出水溶性物质。这些物质被溶解出来后,有利于以后的分离操作。第三,在浸泡过程中,使粘附在玉米表面上的泥沙脱落。能借助玉米与杂质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有效地分离各种轻重杂质,把玉米清洗干净,有利于玉米的破碎和提取淀粉。浸泡玉米的方法,目前普遍用管道将几只或几十只金属罐连接起来,用水泵使浸泡水在各罐之间循环流动,进行逆流浸泡,浸泡水中通常加二氧化硫,以分散和破坏玉米子粒细胞中蛋白质网状组织,促使淀粉游离出来,同时还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活动,但是二氧化硫的浓度最高不得超过0.4%,否则酸性过大,会降低淀粉的粘度。温度对二氧化硫的浸泡作用具有重要影响,提高浸泡水温度,能促进二氧化硫的浸泡效果。但温度过高,会使淀粉糊化,造成不良后果,一般以50—55C为宜。浸泡时间的长短对浸泡作用有密切关系。浸泡时间短,蛋白质网状组织不能分散和破坏,淀粉颗粒不能游离出来。一般需要浸泡48 小时以上。浸泡条件:浸泡水的二氧化硫浓度为0.15%一0.2%,pH 值为3.5。在浸泡过程中,二氧化硫被玉米吸收,浓度逐渐降低,最后 放出的浸泡水含二氧化硫约为0.01%一0.02%,pH 值为3.9—4.1。浸泡水温度为50—55C,浸泡时间为40—60小时。浸泡条件应根据玉米的品质决定。通常储存较久的老玉米和硬质玉米,要求二氧化硫浓度较高,温度也较高,浸泡时间较长。玉米经过浸泡以后,水分应在40%以上。 (3) 粗碎 粗碎目的主要是将浸泡后的玉米粒破碎成10块以上的小块,以便将胚分离出来。玉米粗碎大都使用盘式破碎机。粗碎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把玉米粒破碎到4—6块,进行胚的分离;第二次再破碎到10块以上,使胚全部脱落。 (4) 胚的分离 目前国内用来分离胚的设备主要是分离槽。分离槽是一个U 形的木制或铸铁制的长槽,槽内装有刮板、溢流口和搅拌器。将粗碎后的玉米碎粒与波美9 度( 相当于比重1.06) 的淀粉乳混合,从分离槽的一端引入,缓缓地流向另一端。胚的比重小,飘浮在液面上,被移动的刮板从液面上刮向溢流口。碎粒胚乳较重,沉向槽底,经转速较慢(约6转/分)的横式搅拌器推向另一端的底部出口,排出槽外,从而达到分离胚的目的。

玉米蛋白粉投资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样本)

玉米蛋白粉投资建设项目立项申请 一、项目背景 1、园区加快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区。优化服务流程,创新 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全面梳理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逐步做到 “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优化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服务流程,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 事项,不得强制要求到现场办理。全面公开与政务服务事项相关的服务信息,除办事指南明确的条件外,不得自行增加办事要求。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切实加大对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 人隐私等重要数据的保护力度。推行网上审批、网上执法、网上服务、网 上交易、网上监管、网上办公、网上督查、网上公开、网上信访,最大程 度利企便民,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园区不断完善自身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承接国际、沿海产业转移,促进优势产业集聚,推进产业结构从低附 加值的一般加工业为主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块状经济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为主转变,打造县域经 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制订发布产业园区主导产业 指导目录,避免产业园区之间同质化竞争,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招商引

资恶性竞争,实现产业园区错位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湖南特色和竞争 优势的产业集群。 2、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激 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一是全社会的创新投入不断提升。2017年全社会研 发投入1.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2.1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一系列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企业不断加大 创新投入。二是全社会创新意识普遍增强。各级政府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围绕支持创新不断优化管理和服务,有利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 式蓬勃发展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企业面向市场和消费升级,大胆推进技 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三是有利于新动能培育的 改革举措陆续出台。深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出台了创新管理、优化 服务培育壮大新动能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优化科研管理提高科研绩效、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等改革文件,进一步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制度障碍,释放新动能发展的活力。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政策效 应正在持续释放,突出表现为创新创业热度不减,新增市场主体量质齐升。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达998.3万户,同比增长12.5%,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超过1亿户,达到标志性高点。更为可喜的是,新设市场

玉米深加工成本分析

玉米深加工成本分析

玉米加工酒精成本及利润分析 玉米籽粒成分: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质,4-5%的脂肪,2%左右的多种维生素。其中胚占玉米颗粒总重的10%-15%,胚乳占80%-85%,种皮和果皮占总重的6%-8%。玉米的胚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玉米的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玉米胚部含脂肪多,容易酸败。玉米胚部含有整粒中77-89%的脂肪,所以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玉米胚乳部分含有整个种粒的70%的淀粉。 玉81%胚 12% 7%的主成分 37%脂 18%蛋 70%淀 11%蛋白和脂肪

玉米的胚乳含有大量的淀粉,玉米胚部含有较高的脂肪。玉米加 工酒精主要应用的是玉米较高淀粉的胚乳部分,玉米榨油主要是应用脂肪含量较高的胚部,而剩下的部分则含有较多的能量和蛋白质,可以作为饲料。 以玉米为原料制造酒精大致有三种工艺 1.全粒法 即玉米不经处理,直接经除杂、粉碎就投料,我们称之为全粒法玉米制酒,其副产品为DDG 、DDS 、DDGS 。 即 全粒法是玉米不经处理粉碎之后,直接发酵制酒,经过滤蒸馏之后得到酒精和副产品DDGS ,制酒过程只消耗了大部分的淀粉,副产品中有大量的蛋白质、大量的脂肪、大量的纤维素、和未消耗掉的淀粉和添加的酵母菌等营养成分。这种工艺效益不高,但是制作工艺简单,投资较少,门槛较低,副产品DDGS 的营养成分最好,是理想的饲料原料。中小型加工厂一般才用这种工艺。 玉米 酒精 DDGS

2.湿法 先经浸泡,像玉米生产淀粉一样,先破碎除皮,分离胚芽,蛋白 获得粗淀粉浆再生产酒精,则可获得玉米油,玉米蛋白粉,玉米纤维蛋白饲料以及DDG 、DDS 、DDGS. 湿法加工工艺加工深度最深,效益最好,但是加工投资大,门槛较高,工艺复杂,用水量较大,这种加工工艺的最终产品DDGS 脂肪含量和蛋白含量较低。一般大型的国有企业采用这种工艺流程。 3.干法 即玉米预先湿润一下,不用大量的温水浸泡,然后破碎筛粉, 玉米 种皮 胚乳 胚 纤维淀粉 蛋白玉米 胚芽 酒精 DDGS

膨化玉米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膨化玉米及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引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就是财富”,膨化技术已让更多的饲料生产商感受到这一切。大豆、玉米、饼粕脱毒、血粉、羽毛粉、肉骨粉、米糠、豌豆、糊化玉米尿素、屠宰下脚料、宠物食品、组织蛋白、全价料……,1. 膨化玉米简介 国内很早就有用挤压膨化生产膨化玉米,但自2003年来,高效养殖业对膨化玉米的需求急剧增加,由于膨化玉米目前尚未有相关的标准,因此整个膨化玉米市场比较混乱,有些关于膨化玉米的介绍也仅限于试验机型。本文是膨化技术及应用系列讲座之一,主要根据众多膨化机用户反馈回来的信息归纳整理而成,很多数据资料均来自第一生产现场,基本上反映了目前国内膨化玉米生产现状,希望对现有膨化机用户及欲从事膨化玉米生产的客户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膨化玉米。 玉米作为饲料中最重要的能量源,其籽粒成分含70~75%的淀粉,由于生玉米内其淀粉分子聚集成致密的淀粉粒结构,淀粉粒内存在相当比例抗酸抗酶的晶体结构而不利于动物的消化利用,必须让晶体结构解体(即糊化)才能被酶充分水解而提高消化率。幼龄动物特别是早期断奶仔猪消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消化酶活性很低,研究表明仔猪在出生后42天内都存在淀粉酶分泌不足的问题,并且由于断奶应激使消化酶活性增长出现倒退,常常因淀粉消化不良导致腹泻,影响生产性能。当玉米膨化后,淀粉糊化,使淀粉晶体结构不可逆地被破坏,在动物小肠内迅速吸水膨胀,大大增加了淀粉酶的作用面积和穿透能力,使淀粉的水解速度和消化程度均提高,同时,糊化淀粉大幅度提高了ɑ-淀粉酶的敏感度,使其作用更迅速。此外,糊化淀粉还会刺激幼畜胃内产生乳酸,可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产生,从而减轻和消除仔猪下痢。 对于水产动物,糊化淀粉的影响也甚为显著,虹鳟对生淀粉的利用率仅为20~24%,而熟淀粉为52~70%;鲤鱼对熟淀粉的消化率高达96%,而生淀粉为38%。水产饲料中的糊化淀粉还增强了饲料的粘结性能,提高其在水中的稳定性。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糊化淀粉在幼畜料、特种饲料、水产饲料中大量应用,挤压膨化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淀粉糊化手段。实际上,在这些饲料中不仅玉米需要膨化,其它用作能量饲料的谷物都需要膨化。 2. 挤压膨化玉米工艺 我们再看看典型的挤压膨化玉米工艺过程。 玉米膨化是在水分、热、机械剪切及压力差的综合作用下的淀粉糊化过程。当物料与蒸汽和水混合时,淀粉的非结晶区开始吸水膨胀,通过膨化腔时,迅速升高的温度及螺旋叶片的揉捏使淀粉加速吸水,晶体结构开始解体,氢键断裂,膨胀的淀粉粒开始破裂,变成一种粘稠的熔融体,在出口处由于瞬间的压力降,水分闪蒸使大量的膨胀淀粉粒崩解,淀粉糊化。高温、高压及机械剪切使挤压膨化比其他加工方式产生的淀粉糊化更彻底,一般糊化度可达80~100%,与常规的煮熟工艺相比,能使植物细胞壁破裂,淀粉链更短从而更有

玉米蛋白粉生产技术

玉米蛋白粉生产技术 韩振全 白 坤 (齐齐哈尔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齐齐哈尔市 l61006) (郑州万谷机械有限公司,郑州市450064) 0概述 在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玉米蛋白粉生产工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蛋白粉的生产关系到主产品一一淀粉的得率和质量,也关系到蛋白粉的得率和质量。麸质浓缩机、真空转鼓吸滤机和其工艺技术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经过多年的实际使用,这些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变,提升了我国玉米淀粉的生产技术。 蛋白粉是使用主分离机的顶流(麸质液)物料经过浓缩、脱水、干燥后生产的玉米蛋白质产品。 蛋白粉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l。 1麸质脱水工艺技术 生产蛋白粉的液体(麸质液)是主分离机产生的溢流(顶流),这种液体中的干物质很少,约为1.5°Be’,含干物2.6%,呈酸性。其中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淀粉,蛋白质约占全部干物质的55%以上。这种液体的悬浮性特殊,使用专业设备和工艺技术处理后得到两种产物,一种是蛋白粉,另一种是过程水。 麸质脱水工艺技术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使用麸质浓缩机(碟片分离机)和真空转鼓吸滤机的工艺;另一种是使用气浮槽和板框过滤机的工艺。 使用麸质浓缩机或气浮槽将麸质液中的干物质浓度提高的过程称麸质浓缩(Gluten Concentration),它是将主分离机顶流(麸质液)出来的液体物料中的水与干物质进一步分离的过程。麸质浓缩的设备可以使用碟片分离机,也可以使用气浮槽,或联合使用碟片分离机和气浮槽。 麸质浓缩机将物料分为顶流和底流两种液体物料,顶流是过程水,过程水去各工序使用。底流是浓麸质液,浓麸质液去真空转鼓吸滤工序生产蛋白粉产品。

气浮槽也是将主分离机的顶流(麸质液)进行浓缩,将蛋白质与水分离的过程。使用气浮槽处理后得到三种液体。第一种液体是在气浮槽的上层物料,这些物料是含有很多蛋白质的浓麸质液,作为生产蛋白质粉使用。第二种液体是在气浮槽的中问得到的较澄清的过程水,这部分水含有的干物质很少,量很大。第三种液体是在气浮槽的底部得到的含有较多淀粉的液体,量很小,这部分液体回到主分离机的进料罐中。 过程水的质量、温度和使用量在玉米淀粉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既能影响各种产品的收率,使干物质的收率增加或减少,又能影响各种产品的质量,使主要产品的质量上升或下降,还能影响生产过程的控制难度。 将蛋白粉从浓麸质液中与水分离得到固体湿麸质的过程称麸质脱水(Gluten De-hydration)。麸质脱水使用的设备有真空转鼓吸滤机或板框压滤机。 (1)将浓麸质液送人真空转鼓吸滤机的物料箱中,真空转鼓吸滤机在旋转工作时将麸质吸附在滤布外表面上,在负压真空作用下水分被真空泵吸人真空转鼓内抽走,而在滤布外表面的麸质脱水成滤饼,滤饼厚度3~6mm,含水60%左右。滤饼进入管束干燥机中干燥生产蛋白粉产品用,吸滤下来的过滤水去过程水罐中作为过程水用。真空吸滤的作用是将蛋白质从悬浮液中提取出,得到可以使用管束干燥机干燥的蛋白粉。使用真空转鼓吸滤机脱水用电量多,过程水回收率高,占地面积小,电耗高,自动化控制程度高。 使用麸质浓缩机和真空转鼓吸滤机丁艺技术图见图2。 (2)将浓麸质液用泵打入板框压滤机中,板框压滤机将浓麸质液中的水过滤出去,干物质在板框内留下挤压成固体滤饼,当板框内的干物打满后即卸料,滤饼进入管束干燥机中干燥生产蛋白粉产品用。使用板框压滤机脱水用电量少,过程水回收率低,占地面积大,电耗少,自动化控制程度不高。 使用气浮槽和板框过滤机工艺技术图见图3。

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指标控制

湿法玉米淀粉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一.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1.玉米贮存与净化 原料玉米(要求成熟的玉米,不能用高温干燥过热的玉米)经地秤计量后卸入玉米料斗,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进入原料贮仓,经振动筛选、除石、磁选等工序净化,计量后去净化玉米仓。由玉米仓出来的玉米用水力或机械输送去浸泡系统。水力输送速度为0.9—1.2m/s,玉米和输送水的比例为1:2.5—3。温度为35℃—40℃,经脱水筛,脱除的水回头作输送水用,湿玉米进入浸泡罐。 2.玉米浸泡 玉米的浸泡是在亚硫酸水溶液中逆流进行的。一般采用半连续流程。浸泡罐8—12个,浸泡过程中玉米留在罐内静止,用泵将浸泡液在罐内一边自身循环一边向前一级罐内输送,始终保持新的亚硫酸溶液与浸泡时间最长(即将结束浸泡)的玉米接触,而新入罐的玉米与即将排出的浸泡液接触,从而保持最佳的浸泡效果。浸泡温度(50±20)℃,浸泡时的亚硫酸浓度为0.2%—0.25%,浸泡时间60—70h。完成浸泡的浸泡液即稀玉米浆含干物质7%—9%,pH3.9—4.1,送到蒸发工序浓缩成含干物质40%以上的玉米浆。浸泡终了的玉米含水40%—46%,含可溶物不大于2.5%,用手能挤裂,胚芽完整挤出。其酸度为对100kg干物质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液中和,用量不超过70mL。 3.玉米的破碎 浸泡后的玉米由湿玉米输送泵经除石器进入湿玉米贮斗,再进入头道凸齿磨,将玉米破碎成4—6瓣,含整形玉米量不超过1%,并分出75%—85%的胚芽,同时释放出20%—25的淀粉。破碎后的玉米用胚芽泵送至胚芽一次旋液分离器,分离器顶部流出的胚芽去洗涤系统,底流物经曲筛滤去浆料,筛上物进入二道凸齿磨,玉米被破碎为10—12瓣。在此浆料中不应含有整粒玉米,处于结合状态的胚芽不超过0.3%。经二次破碎的浆料经胚芽泵送二次旋液分离器;顶流物与经头道磨破碎和曲筛分出的浆料混合一起,进入一次胚芽分离器,底流浆料送入细磨工序。进入一次旋流分离器的淀粉悬浮液浓度为7—9Bé,压力为0.45—0.55MPa。进入二次旋流分离器的淀粉浆料浓度为7—9 Bé,压力为0.45—0.55MPa,胚芽分离过程的物料温度不低于35℃。 4.细磨 经二次旋流分离器分离出胚芽后的稀浆料通过压力曲筛,筛下物为粗淀粉乳,淀粉乳与细磨后分离出的粗淀粉浆液汇合后进入淀粉分离工序;筛上物进入冲击磨(针磨)进行细磨,以最大限度地使与纤维联结的淀粉游离出来。经磨碎后的浆料中,联结淀粉不大于10%。细磨后的浆料进入纤维洗涤槽。 5.纤维的分离、洗涤、干燥 细磨后的浆料进入纤维洗涤槽,在此与以后洗涤纤维的洗涤水一起用泵送到第一级压力曲筛。筛下分离出粗淀粉乳,筛上物再经5级或6级压力曲筛逆流洗涤,洗涤工艺水从最后一级筛前加入,通过筛面,携带着洗涤下来的游离淀粉逐级向前移动,直到第一级筛前洗涤槽中,与细磨后的浆料合并,共同进入第一级压力曲筛,分出粗淀粉乳。该乳与细磨前筛分出的粗淀粉乳汇合,进入淀粉分离工序。筛面上的纤维、皮渣与洗涤水逆流而行,从第一筛向以后各筛移动,经几次洗涤筛分洗涤后,从最后一级曲筛筛面排出,然后经螺旋挤压机脱水送纤维饲料工序。 细磨后浆料浓度为13—17Bè,压力曲筛进料压力0.25—0.3MPa,洗涤用工艺水温度45℃,可溶物不超过1.5%,纤维洗涤用水量210—230L/100kg绝干玉米,洗涤后物

新玉米在饲料中的应用

新玉米在饲料中的应用 新收获玉米在饲料中使用时,通常会导致畜禽腹泻,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新收获玉米与储存一年的玉米相比,是否营养价值较低?笔者认为,关于新收玉米与陈化玉米营养的价值的讨论应基于科学的试验数据,特别是动物试验数据,根据对目前的一些动物试验结果分析,新收获玉米在饲料中应用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主要是水分较高、玉米粉碎粒度较粗造成的,新收获玉米营养成分消化率通常要高于储存一年的玉米。 我们看一下行业中流传的关于新收获玉米的几个假设:(1)抗性淀粉含量高,动物消化率低;(2)戊聚糖含量高,增加动物肠道食糜黏度,降低养分消化率;(3)抗胰蛋白酶因子含量高,影响蛋白质消化率;(4)新收获玉米水分含量高,降低营养价值。(5)新玉米粉碎粒度较粗,降低营养物质消化率。这些假设中哪个是影响新收获玉米对动物负面效果的主要因素,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关于新收获玉米中的抗性淀粉含量较高假设。由于抗性淀粉有多类型,体外法测定的抗性淀粉动物并不一定不消化。尹达菲(2014)曾经测定不同类型玉米储存过程中的抗性淀粉的含量,新收获玉米抗性淀粉含量最高为4.5%左右,储存两周后降为1%-1.5%之间。可是,在其进行肉鸡饲养试验时发现(表1),储存0-8周的玉米淀粉肉鸡回肠消化率没有差异,且均高于对照组(储存一年的玉米);本实验室也研究了不同储存时间玉米淀粉猪回肠消化率,发现未储存玉米淀粉猪消化率为100%,储存1年后为97%(表2)。说明新收获玉米抗性淀粉含量并不是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相反,新收获玉米具有较高的淀粉消化率。

其次,关于新收获玉米戊聚糖含量较高,增加动物肠道食糜黏度,降低养分消化率的假设。玉米中可溶性戊聚糖含量的0.10%(0.02%-0.19%),不溶性戊聚糖含量为3.53%(4.19-2.99%)(未发表数据);通常认为可溶性戊聚糖是造成动物肠道食糜黏度的主要因素,但玉米可溶性戊聚糖含量很低,但其对动物肠道食糜黏度造成影响有多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有文献报道,新收玉米与储存一年的玉米相比,水溶性戊聚糖高20%左右,且饲喂新玉米的肉仔鸡空肠食糜的黏度显著高于饲喂储存一年玉米的肉仔鸡,但肉仔鸡对新玉米有机物和粗蛋白的代谢率高于或者接近与储存一年的玉米(卞晓毅,2014)。因此,新收获水溶性戊聚糖含量高低可能不是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 第三,关于抗胰蛋白酶因子含量高的假设。王立群(2017)的研究表明,三种不同的玉米储存4周后,植物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均显著降低,由2.14-2.81 mg/g 下降到1.61-1.79mg/g。但也有研究表明,蛋鸡和肉仔鸡对蛋白酶抑制因子的耐受量为3-4mg/g;豆粕中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在1.4-6.2每mg/g时,仔猪和生长猪对营养物质消化率不会收到影响(李德发,2003)。王立群(2017)的研究也表明,新收获玉米与储存一年玉米相比,粗蛋白消化率没受到影响。说明抗胰蛋白酶因子也不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 第四,关于新收获玉米水分含量较高的假设。一般新收获晾干玉米与储存一年的玉米相比水分含量要高2-4个百分点;特别一些规模较小的养殖户,没办法控制玉米水分时,使用新收玉米也许会出现更高的水分含量。 较高的水分可能造成玉米营养价值降低,特别是有效能值降低。按照玉米猪消化能3450kcal/kg和鸡代谢能3220kcal/kg,水分高2个百分点将是78kcal/kg的猪消化能和73kcal/kg的禽代谢能。按照饲料中使用60%的玉米,猪全价饲料中可能降低50kcal/kg消化能,禽全价饲料中可能降低44kacal/kg的代谢能。饲料中有效能值的降低会造成能氮比不平衡,从而动物出现生长性能下降、腹泻等现象。最后,关于新收获玉米粉碎粒度较粗的假设。新收获玉米粉碎特点与储存一年的玉米有很大的差异,刘永辉(2011)研究表明,储存可以显著降低玉米的硬度,储存12个月以上的玉米与新收获玉米相比,粉碎后,物料颗粒直径减小,细粒增加。玉米粉碎粒度的降低,对猪来说,通常意味着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增加(黄伟,2016)。对与家禽来讲,较高的玉米粉碎粒度也可能造成生产性能下降和产品品质下降(张嘉琦,2018)。 关于新收获玉米营养价值评价试验 评价新收获玉米营养价值的最可靠方法是动物消化、代谢试验和动物生长试验。卞晓毅(2014)对储存0-2月的不同类型玉米(马齿型、中间型和硬粒型)和储存1年的陈玉米进行了肉仔鸡的代谢试验,结果是三种新收获玉米在0-2个月内,

(完整版)玉米蛋白粉质量控制

玉米蛋白粉的质量控制 玉米蛋白粉是食品工业中用玉米加工淀粉的副产品,其粗蛋白可以达到50%以上,富含Met,胱氨酸和LeU等。特别应用于肉鸡,对虾等饲料中。 1、玉米蛋白粉的加工过程 玉米淀粉的提取,其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将玉米籽粒的各个化学成分进行有效分离,湿磨是目前玉米淀粉生产的惟一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将其浸泡软化,以便于以后磨碎,并且在中间还在添加二氧化硫,破坏包裹 在淀粉表面的蛋白质网膜。 在后续工艺中,实现胚芽,纤维,麸质等的分离。最后剩下玉米淀粉。 玉米蛋白粉就是利用从淀粉中分享蛋白质时得到的黄浆水进行离心分离产生。 工艺流程: 玉米---浸渍----破碎----筛分---(分离出玉米胚芽和外皮)-----离心分离(分离出玉米 淀粉)-----黄浆水------离心沉淀(或气浮选洗浓缩)-----压滤------干燥------成品(玉 米蛋白粉) 这样的生产流程,分离得到的淀粉占60%,蛋白粉只有5-8%。蛋白含量越高,产品 越低。 2、玉米蛋白粉的质量标准 感观指标:黄色结晶状物质。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有粒状和粉状两种。纯玉米蛋 白粉的手感流动性较好,具有均匀一致的甜香味。一般认为颜色越黄者品质越佳。 而掺假玉米蛋白粉的颜色异常。正常的玉米蛋白粉在显微镜下为均匀的黄白色细颗 粒。而掺假时常有发亮的晶状物,或者较多淡黄色粉状颗粒。有的还掺有细小的深 红色细颗粒(染色剂) 3、玉米蛋白粉的营养成分 对玉米蛋白粉常见指标检测包括:水分,粗蛋白质,脂肪和粗灰分。其中粗灰份亦 为一项重要指标,好的玉米蛋白粉粗灰分一般小于2%,超过3%就要引起注意了。 蛋白。其氨基酸总量大于大豆粉和鳕鱼粉,其中含硫氨基酸和亮氨酸的含量高于大 豆粉和鳕鱼粉。但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低,可与大豆粉和鳕鱼粉的蛋白源相互补 充。 需要指出的是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总数与鱼粉的不同。鱼粉的氨基酸总量达粗蛋白 质含量的90%即可认定合格。而大多数的实验室测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总量要高于 粗蛋白质数值很多。这是由于氨基酸组成不同而造成的。 玉米蛋白中叶黄素含量为关键指标,一般高达100-300mg/kg,是玉米的15-20倍。 对蛋黄肤皮之着色效果相当好。故在饲料中使用玉米蛋白粉可以减少玉米的用量。 色素容易氧化而消失。

甜玉米加工工艺

甜玉米加工工艺 甜玉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加工品种多样,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受到中高档宾馆饭店的青睐,成为餐桌上新型佳肴之一。甜玉米加工产品还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世界上除美国外,其他国家甜玉米生产及其加工产品甚少,而西欧和东南亚地区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发展甜玉米生产及其加工产品有广阔的市场。 一、罐头加工工艺 甜玉米罐头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粒状,另一种为糊状。可根据消费者的口味添加各种佐料制成不同风味的产品。 1.粒状甜玉米罐头工艺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去衣→清洗→蒸煮→脱粒→漂洗→配汤→排气→密封→杀菌→冷却→保温→贴标→包装。 (2)操作要点 ①原料处理:选择无虫蛀穗和无杂质的玉米穗及时按标准验收并迅速加工,不允许积压,防止机械操作。 ②去衣:用小刀将苞叶轻轻划开,注意避免划破籽粒,剥除苞叶花丝。如收后24h内来不及加工,需带苞放入低温冷藏室。 ③蒸煮:100℃蒸煮5min,使籽粒完全定浆并保持嫩性和香味。蒸后及时在清水中冷却。 ④脱粒:用铲机脱粒或手工钢刀搓粒,脱粒要求不带胚,减少破皮碎粒。 ⑤漂洗:用40℃温水漂去玉米粒中的浆状物、碎片、胚及花丝。 ⑥配汤:根据消费者的口味或销售商的要求调制,--般可按罐重配置2%糖、0.25%盐溶液,煮沸过滤。 ⑦装罐:按罐型装配玉米粒和汤料。如罐装粒300g,加汤130g(汤汁温度80℃以上)。 ⑧杀菌:在真空条件下中心温度75℃抽气密封,洗罐杀菌。迅速冷却,温度为37±2℃条件下保温5昼夜,然后打签、贴标、包装、入库。 2.糊状甜玉米罐头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去衣→清洗→搓粒→配料→预煮→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保温→贴标→包装。 (2)操作要点 原料、去衣、清洗处理与粒状罐装甜玉米相同。搓粒是将清洗干净的玉米穗用杈平刮下玉米浆,再将生玉米浆放入不锈钢锅内,按60kg玉米浆加凉开水40kg和已溶化并过滤好的砂糖3kg、精盐0.5kg混合搅拌均匀,立即预煮,温度控制在100℃,不断搅拌使其均匀受热,煮沸1--2min即可装罐;一般7116型罐可装425g玉米糊,然后真空排气密封,洗罐杀菌,冷却后保温擦罐,再打签、贴标、包装、入库。 二、玉米爽(饮料)加工工艺 玉米爽(饮料)是以采收的乳熟期的甜质玉米果穗为原料,经过取汁、脱气、均质、密封和杀菌等工艺,并加水、加糖、加酸调配后制得的饮料,含有甜质玉米全部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以及矿质元素等。玉米爽饮料,呈乳白色或微显黄色,玉米组织稳定均匀地分布在汁液中,不分层,气味清香,口感细腻,无杂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天然饮品。 1.工艺流程。清选→预煮→打浆→细磨→调配→脱气→均质→预热→灌装→密封→杀菌→冷却→保温→包装。 2.操作要点 (1)清选。包括脱粒、筛选、去除花丝。脱粒后采用喷淋式连续清洗机清洗,筛选出黑粒、杂粒、虫蛀粒、玉米芯、花丝以及其他杂物。 (2)预煮。用一定温度的热水或蒸汽对玉米籽粒进行热处理。--般温度为95--100℃,时间10--15min。预煮操作可在夹层锅或连续式预煮机中进行。 (3)打浆。打浆在打浆机中进行,使玉米组织细碎,易于流动,同时进一步去除玉米粒中的杂质。 (4)细磨。用胶体磨磨碎玉米组织,加工成组织细腻、流动性好的玉米浆。 (5)调配。按产品生产标准,用水、糖及其他添加剂对玉米浆进行调配。经调配的玉米浆含糖量一般在10%以上,玉米浆所占的比例约为成品的20%--50%。开动搅拌器将添加的所有物质充分混合均匀,保证产品有稳定和均匀的质量。也可适当添加一定量的酸味剂,如柠檬酸、苹果酸等,添加量为0.05%--0.2%。 (6)脱气。玉米组织中含有气体,在搅拌和输送过程中空气以溶解状态存在或吸附在玉米微粒表面,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脱气是在真空脱气机中进行,通过脱气机上部的喷雾器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